第一篇: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的说明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模板的说明
各院(系、所)、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是执行研究生公开答辩制度、保证学术质量和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一环。各院(系、所)应该按照已规定的答辩公告张贴要求执行。对于有些院(系、所)答辩公告张贴位置不足和整洁情况不好等问题,可以采用本文后面所附的A3模板自行打印,也可自行印制同样尺寸和格式的公告。张贴在本院(系、所)相应的布告栏,并注意张贴整洁,答辩完成后及时清除干净。
有条件的院(系、所)可以在本院系电子公告板(BBS)上发布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但不能代替纸质公告。
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与学籍管理办公室
2004年3月
学位论文名称:
硕士研究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学科):
院(系、所):
答辩地点:
答辩时间:
答辩委员会主席:
答辩委员会委员:
欢 迎 旁 听!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答 辩 公 告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年**月**日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答 辩 公 告
学位论文名称:
硕士研究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学科):
院(系、所):
答辩地点:
答辩时间:
答辩委员会主席:
答辩委员会委员:
欢 迎 旁 听!
****年**月**日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第二篇: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1、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开始,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及秘书名单。
2、研究生报告论文工作及论文主要内容(硕士论文答辩:20—30分钟,博士论文答辩:不超过60分钟)。
3、宣布评阅人对论文的评阅意见及所提问题(博士论文答辩还应宣读国内外同行对论文的评阅意见综述)。
4、答辩委员会就论文有关问题提问。
5、研究生回答评阅人及各答辩委员所提的问题。
6、问答终止,休会。答辩人和列席、旁听人员退出会场。
7、指导教师向答辩委员会介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并宣读推荐意见和对论文的学术评语(如指导教师不是答辩委员,介绍情况后退出会场)。
8、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及研究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学位作出决议。决议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为有效。会议应有记录,决议须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
9、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评语及表决结果。
10、答辩结束。
第三篇: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提供的材料明细表
博士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及论文工作,并通过论文预答辩后,由博士生本人到研究生院培养办,接受毕业及学位答辩材料的形式审查,需带齐以下材料:
1.《博士生教学工作计划》二份(含复印件); 2.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实施计划》二份(含复印件); 3.博士生的《研究生听取学术报告记录册》(请导师签署意见,记学分,按五级记分评定成绩);
4.课程考试的试题试卷(需装订重庆大学博士生学位课程考试试卷封面,并请有关教师填写规定的事项;对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的博士生需装订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补修课程试卷封面;博士生选修课程需装订重庆大学博士生课程考试试卷封面但是要注明是选修课程;)5.综合考试试题试卷;
6.如培养计划中有变动,学籍变动表(如课程变动、导师变动、学习期限延长等)一式交两份。
7.学习情况表一份(网上打印,在博士生预答辩情况表最后一页); 8.教学实践情况表一式交两份;
9.已经装订好的博士生学位论文一份;
10.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一式交两份; 11.博士生预答辩情况表(网上打印)。研究生院培养办
第四篇:在职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流程
在职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流程
在职研究生包含工程硕士、同等学力人员及高校教师等人员。
一、论文答辩申请条件
1、在职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交清全部培养费,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在职研究生学制2.5—3年(最长不超过5年)。按入学时间计算,论文答辩最早可于入学2.5年后举行。
二、提交答辩材料和电子论文
1、在职研究生必须在学位论文答辩前两周向研究生处学位办公室提出答辩申请,并按照要求填写答辩申请表。
2、申请人将电子论文提交给校内导师审核,导师认可后提交至研究生处学位办公室(邮箱yjiao@ncwu.edu.cn,)。
3、学位办对电子论文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生成检测报告。
根据我校相关规定,论文复制比低于20%(含20%)的视为合格,可以参加答辩。复制比在20%~40%(含40%),要求导师对论文复制部分进行认真比对,加强指导并监督学生重新修改,写出整改报告。修改后的学位论文经导师签字后方可重新申请答辩。复制比在40%以上的,必须认真修改论文后提交电子论文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答辩,二次检测复制比仍高于20%的,推迟半年答辩。
三、论文形式审查和论文评阅
凡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的论文,由学生自行打印3本论文提交导师进行形式审查合格后,参加研究生处组织的论文“盲审”。
如有两位评阅人的评语皆属否定意见,则本次学位申请无效;如有一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意见,则增聘一位评阅人对论文进行评阅,如增聘评阅人评语亦属否定意见,则本次学位申请无效。申请人可按照评阅人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确保修改时间不少于半年),并在一年内再次提出申请。若一年内不能再次提出申
请,或再次申请后评阅仍未通过,不再接受其学位申请。
四、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
1、由导师提出答辩委员会名单、时间和地点,报研究生处学位办审批。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相关学科专家组成,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申请人的导师(限1名)可参加论文答辩委员会,但不得担任主席。研究生需在答辩前一天张贴海报,公布答辩时间及地点,做好答辩准备。
2、答辩人最迟应于答辩前三天将装订好的论文送给各位评委审阅,以利于评委在答辩时提问。答辩人提前准备好汇报用PPT(一般为25分钟左右)。
3、申请人答辩完成后,按照答辩委员会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和填写相关表格,提交学位授予信息等有关申请材料。
注:相关表格可在研究生处网页“资料下载-学位”下载。
第五篇:20110909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相关规定
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相关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环节,进一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现状,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申请答辩过程:
(一)申请答辩者,首先向所在培养学院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二)培养学院初审通过后,交研究生学院审核,研究生学院组织论文评阅工作。
(三)论文送审通过者向培养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答辩委员会组成的申请,申请通过者进行论文答辩。
第三条 学校应按不同学科成立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简称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组成及要求:
(一)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由培养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方案,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二)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或7位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导师组成,一般应有1/3外单位专家(与答辩人不在同一单位),正高职专家占1/2;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中须有1位来自生产实践部门并与答辩人不在同一工作单位的高职人员(可不具有导师资格);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校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硕士生导师担任;
(三)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应由7位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导师(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组成,其中至少应有1/3外单位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博士生导师一般不少于2/3;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校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博士生导师担任;
(四)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具有研究生学历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现任教师担任;
(五)答辩人导师不能作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六)经保密委员会批准为保密的论文,答辩委员会可以不包括外单位专家。
第四条 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职责:
(一)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议;
(二)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出席答辩会和答辩委员会会议,答辩时进行提问、投票表决以及答辩委员会决议的起草和论证;
(三)未出席答辩会和答辩委员会会议的成员不得委托他人或以通讯方式投票;
(四)答辩秘书参加答辩工作全过程并负责对答辩过程中答辩委员的提问、答辩人的回答等情况做客观、详细的记录以及填写答辩委员会决议等,答辩委员会秘书不参与投票表决。
第五条 论文答辩除有保密要求外,应公开举行。第六条 论文答辩程序:
(一)各培养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授权相关人员介绍答辩委员会人员组成情况;
(二)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开会;
(三)研究生报告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论文报告时间为20—30分钟,博士研究生论文报告时间为30—60分钟;
(四)答辩委员会成员和到会人员提问,答辩人回答问题;
(五)答辩会休会,申请人及旁听人员暂时退出会场;
(六)答辩委员会成员开会:
1、答辩人导师向答辩委员会介绍研究生基本情况,包括学习成绩、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情况及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2、答辩委员会结合论文评阅人意见、导师介绍,就答辩论文水平以及答辩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打分,评议答辩人的学位(毕业)论文是否达到所申请学位(毕业)要求的学术水平;
3、答辩委员会对答辩人是否通过答辩和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博士)学位进行投票表决,获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2/3以上(含2/3)票数同意,方可做出通过毕业答辩和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建议;
4、讨论并通过答辩委员会答辩决议;
(七)答辩会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宣读答辩委员会决议,答辩人发言;
(八)答辩委员会成员在《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上签字,论文答辩会结束。
第七条 论文答辩未通过,按《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校研字(2010)8号]第四十三条中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八条 本规定适用于河北农业大学各级各类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九条 本规定由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学科建设与学位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河北农业大学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