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4 张力军副部长在2010年群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 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视频会议
环境保护部 张力军副部长(2010年12月21日)
同志们:
刚才,周生贤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对“十一五”以来污染减排的主要做法和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对减排工作面临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对谋划好“十二五”减排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就做好这次核查核算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紧贯彻落实。
在这里,我就环保部门贯彻落实周生贤部长讲话精神再强调几点: 第一,会议结束后,各级环保部门要迅速将会议精神和核查总体要求向当地政府进行专题汇报,在全面总结“十一五”减排情况的同时,积极谋划好明年和“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
第二,认真做好核查核算准备工作,按照有关要求抓紧完善核查资料:一是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工作情况;二是各省目标责任书规定的水质考核断面2005年至2010年监测数据、主要污染物浓度达标情况及区域排污总量变化情况;三是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四是2010年减排项目清单档案资料;五是今年上报以及“十一五”期间已经核定的四类重点项目(电厂脱硫、烧结机 1 脱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造纸企业深度治理减排),要对2005年以来认定的去除效率、进出口浓度、处理量、削减量等主要参数,逐年列表说明。
第三,各级环保部门要尽早与相关部门、重点企业进行沟通协调,认真把握经济发展态势,保证宏观发展参数的准确性、合理性,务求真实、客观反映新增污染排放状况。
第四,请各督查中心、各核查组负责安排好本区域、本小组的具体核查事宜,并做好与有关地方的工作衔接。这次核查是五年减排工作的总算帐,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核查效果。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宣布关于核查核算工作的具体安排:
(一)分组安排
核查工作原则上以各督查中心为主,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对重点地区予以协助,部领导将带队赴部分地区进行核查。请西藏自治区环保厅自行组织核查,并于1月23日前以政府名义将核查情况报我部。这次核查邀请了50多位专家和新闻媒体的同志参加,要发挥好各位专家的参谋作用,进行技术把关;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对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予以宣传;对问题突出、工作不力的地区和典型案例,要予以曝光。参加本次核查的人员270余人,分为21个核查小组。
(二)时间安排
正式核查从1月4日开始,至1月23日结束,共20天。各核查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核查具体方案。现场核查结束后,请各核查组组长和由组长指定的两名业务骨干于1月23日到北京集中核算(具体地点另行通知)。1月24日至27日,分成水、气两个小组,对各省上报报告和各核查组提交的减排项目清单汇总审核,初步确定各省减排数据。1月28日,各核查组组长与各省就2010年及“十一五”减排数据交换意见。
(三)资料准备
部办公厅已给各省政府办公厅发了函,请各地政府协助做好现场核查相关工作。各核查组要认真收集总量减排核算的相关数据和现场核查信息。各地2010年监察监测系数请环监局于1月23日前提供给总量司。2005至2009年各地环境统计数据由监测总站负责提供。各核查组需要的其它资料请会后尽快与总量司联系。
(四)纪律要求
周生贤部长在讲话中就廉政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务必严格遵守。核查期间,各核查组不得就所核查省份排放量数据及减排比例等,同地方反馈意见。到地方以后,一定要轻车简从,不要给地方增加工作负担,不要影响地方的正常工作,也请各地环保部门在接待上一切从简。
同志们,目前正值冷冻时节,现场核查会非常辛苦,请大家注意安全,也希望大家继续发扬不畏困难、不怕疲劳的优良作风,以崭新 3 的精神面貌,出色地完成核查工作各项任务。
第二篇: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2011年总量减排核查视频会上的讲话
在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核查核算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张力军(2011年12月27日)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闭幕一个星期内,环保部相继召开环境统计工作会议、总量核查视频会议,这充分体现了部党组对减排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这次视频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第七次环保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加强环保重点工作的意见,动员部署2011年减排核查工作,严格考核各地减排任务完成情况。我主要讲五个方面的意见:一是全年减排形势预判;二是普遍关注的几个具体问题;三是现场核查重点任务;四是启动重金属规划考核;五是核算工作具体安排。
一、2011年减排形势预判
‚十一五‛污染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认可,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亮点,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经中央批准,将对‚十一五‛减排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 1
彰。环保部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筹备表彰事宜,初步定于2012年2月份召开‚十一五‛全国污染减排表彰大会,对获奖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广泛宣传先进事迹,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节能减排意识。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环保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会议和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研究‚十二五‛减排目标、实现途径、保障措施、政策体制等重大问题,扎实做好减排政策顶层设计。组织完成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调查,为确定‚十二五‛减排基数奠定坚实基础。制定‚十二五‛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组织召开六个片会进行减排指标对接,确定各地减排目标,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减排任务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组织开展上半年减排核查工作,公布各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据,赴减排任务较重的江苏、浙江等14个省份开展专项检查。印发《‚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开展大规模培训。协调出台脱硝电价政策、推进排污交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启动减排绩效管理试点,加强减排‚三大体系‛建设,为持续推进污染减排固本强基,为促进科学发展增添保障。
‚十二五‛减排指标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主要涉及交通、农村,以往我们这些方面的工作基础比较薄弱,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研究部署,一些政策措施刚开始实施,有的还在协调之中,还有的治理技术处于试点示范阶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局之年减排工作的全面推进,但很多地方不等不靠,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北京、天津、山东等省把控增量、调结构作为完成减排 2
任务的着力点,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河南研究出台总量指标预算管理办法,从严控制新增量。针对上半年部分污染物大幅度上升的严峻形势,江苏启动了减排应急预案;浙江进一步完善‚环保部门为主承担、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减排联动机制。各督查中心积极深入一线,把日常督察和工作调研结合起来,重点针对新增污染物、新增减排领域提交了多份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能源消费增加等密切相关。“十二五”开局各地投资冲动高涨、产能复苏加快,能源消费量保持较大幅度增长。据测算,今年新增煤炭消费量3亿多吨,煤炭消费总量超过35亿吨;成品油、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6%、25.7%,新增城镇人口1300万人。1至9月份,主要决定污染物新增排放量的火电、粗钢、水泥、有色金属、纸制品等产品产量增长速度均超过10%。从减排措施看,COD和氨氮主要依靠去年结转700万吨和今年新增1000万吨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农业源减排在很多地方尚未实质性开展,企业脱氮工程多数没有启动;二氧化硫减排主要依靠去年结转1亿千瓦脱硫机组、80台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及今年新增31台烧结机烟气脱硫;决定氮氧化物减排成效的燃煤电厂、水泥企业脱硝工程尚未大规模开展,已建成的1.2亿千瓦脱硝机组,综合脱硝效率也较低,甚至相当一批企业的脱硝工程没有正常运转,除个别地区外,氮氧化物高排放的黄标车淘汰工作实质性进展不大。前三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6%,离完成全年3.5%的目标相差甚远;COD、二氧化硫排放量持续下降,但 3
氨氮仅下降0.9%,氮氧化物反而上升7.2%,减排形势严峻。
2012年是第七次环保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年。明年确定的减排任务是:与2011年相比,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2%,氨氮减少1.5%,氮氧化物控制在零增长,完成这个任务更为艰巨。正如周生贤部长在2012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改善环境质量是环保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污染减排是环保所有任务的重中之重。在减排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四个检验标准,即参与综合决策机制是否健全、经济发展方式是否不断优化、环境质量是否改善、环境监管能力是否加强,而不能简单地就数据论数据。目前,国家减排大政方针已定,任务措施已经明确,政策措施也已经陆续出台,只要我们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对减排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做到思想同心;统一到对减排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的部署上来,做到目标同向;统一到脚踏实地推进三大减排措施上来,做到事业同干,我们就能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尽快逆转污染物排放上升趋势,为‚十二五‛后四年奠定坚实基础。
二、各地普遍关注的几个具体问题
经过“十一五”的努力,各地一些投入少、见效快的减排措施已经实施,进一步挖掘潜力的难度加大,同时由于对新增指标的对策措施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减排任务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还存在不足,一些基层的同志对‚十二五‛减排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产生了一些困难甚至畏难情绪。今年部里多次组织调研,听取各地环保部门和一线减排工作人员的意见。同志们反映最多的是核算技术问题,多 4
位厅局长向我反映,减排比例固然重要,但关键是在核算细则上。对大家提出的合理建议,新的核算细则尽量地予以采纳,还有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大家也很关注,借此机会强调几点。
第一,关于考核目标问题。自2007年减排工作大规模开展以来,环保部每年组织各地编制减排计划,确定减排目标和重点工程,并以此考核各地任务完成情况。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考虑到各地需要时间研究部署各项工作,相关政策措施发挥效益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环保部与各地就重点项目、减排措施、工作要求等进行过对接,但未明确下达各地减排考核目标。鉴于国家尚未正式批复《‚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就今年减排考核作出以下规定:一是对 COD和二氧化硫两项指标,原则上按各地人代会或省级政府正式公布的削减目标进行考核,并公布完成情况;二是对氨氮和氮氧化物不设定考核目标,仅公布排放量增减比例;三是对各地列入国家减排目标责任书中要求今年完成的826个重点项目,进行严格考核,对未按期完成任务的地区和企业,要实行环评限批并向社会公告。要通过总量减排考核,维护目标责任书的严肃性、权威性。
第二,关于排放基数问题。由于多方面原因,环统数据确实存在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是环保事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如环统中钢铁行业排放量明显偏低;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都在90%以上,而实际上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结果只有70%左右。这几年,国家对减排工作实施了严格的考核,花了几十个亿开展大规模的专项 5
调查,又连续两年开展污普数据动态更新,把2010年污普更新数据作为‚十二五‛总量减排和各环保规划的基数。应该讲,这个基数与‚十一五‛减排基数相比,企业数更多、统计范围更广、技术方法更全面,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各地区、各行业发展状况和污染治理工作实际情况。在今年的减排核查中,要坚持以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数据作为基础核算各地区、各行业宏观新增量和各项减排措施的削减量。当然,具体到企业而言,可能会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一些企业排放基数与实际排污状况相偏离。如有的企业在动态更新数据库中,有产量、排放量而未填报水量,导致排放浓度出现异常;有的钢铁企业填报的污染物排放量与产量、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等存在明显差异;还有的企业自备电厂‚十一五‛已认定减排量,但在基数中以直排排放量填报,对于这些个案问题,不能简单地以污普基数为基础,要按照新细则的规定进行校核确定。对个别减排量大、难以核实确定的项目,可以由各核查组提交给总量司统一研究。‚十一五‛一些地方在排放基数上有过不少争论,今后大家不要再争论基数问题了,把主要精力放在促进工程建设和监管水平提高上。
第三,关于宏观数据来源问题。‚十一五‛我们把‚算清增量、核实减量‛作为核算各地区减排数据的基本原则,出台了一套科学、可量化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实践证明,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相挂钩的新增量核算方法,有利于我们准确掌握各地区、各行业新增产量的污染排放变化情况,有利于促进各地政府在发展 6
经济的同时痛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是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今后要继续坚持并加以完善。‚十二五‛总量核算与各项宏观经济数据结合更加紧密、数据量更大、质量要求更高。对此,有的同志反映数据获取难度较大,甚至提出采用环保部门内部掌握的数据核算新增量。按照细则的规定,核算所需的煤炭消费量、发电量、GDP、工业增加值、主要耗能产品产量、畜禽养殖总量、机动车保有总量等宏观数据分别由各省统计、农业畜牧、公安交管等有关部门提供,提供不上来的或数据可信度差的,按照核算细则规定进行测算,不能用环保部门掌握的数据来进行核算。今后,各级环保部门要健全完善减排部门联动机制,认真把握经济发展态势,保证宏观发展参数的准确性、合理性。浙江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创新探索,部里对他们的做法进行了宣传,转发了文件,可供各地借鉴。
第四,关于淘汰减排量认定问题。各地在淘汰落后产能中,基层环保部门往往是牵头单位,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为鼓励各地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性,凡是当年永久性关闭的设备、生产线和企业,原则上均认定为减排措施并核算减排量。结合实际情况,对淘汰减排核算作如下规定:一是今年核算原则上一次性结清;二是纳入2010年污普更新数据库的企业,原则上以排放基数为基础,同时根据产品产量予以校核;三是对列入国家工信等部门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在提供实际关闭日期并经核实后予以核算;未列入的,还需提供相应实证性的证明材料;四是对各地较为关注的关 7
停小锅炉采取分类方式认定减排量:纳入2010年排放基数的造纸和印染企业,其自备的工业锅炉同步淘汰,一律核算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量;热电联产或集中供热替代的锅炉包括以生产为主的锅炉和生活采暖锅炉,对生产为主的燃煤锅炉,按2010年污普更新数据库名录逐台认定减排量;对生活采暖为主的燃煤锅炉,不逐台核算被替代锅炉的减排量,按热电联产或集中供热锅炉对应的煤炭消耗量核算减排量。
第五,关于管理减排量认定问题。以往考虑到监管手段和管理能力还比较薄弱,‚十一五‛对管理减排措施的认定较为严格,如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实施清洁生产低费方案、工艺技术改造等,减排量认定都比较少。随着这几年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减排监管能力大幅度提升,管理减排效益逐步显现,‚十二五‛期间,对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实施工艺技术改造和节水工程、取消脱硫设施烟气旁路、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脱硫投运率、钢铁烧结机提高烟气收集率、加强脱硫设施运行管理等,均按照规定予以核算削减量。要充分发挥管理减排导向性作用,引导各地进一步加大减排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第六,关于国家认定的减排比例与地方差异问题。减排已经成为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地方政府在各种重要场合都需要环保部门提供相应的数据,尤其是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十一五‛期间,各级环保部门提供给同级政府的预测减排比例往往同最终核定结果有差异,有的差异还很大,致使环保部门处于 8
尴尬局面。为从技术层面解决此问题,新的核算细则明确了推行重点行业全口径污染物排放统计的方法,对COD和氨氮,只要抓住了造纸和印染两个行业,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只要抓准了电力和钢铁两个行业,60%以上的工业排放量就基本确定了。如果把污水处理厂和水泥行业的全口径统计做实,减排基本情况就确定了,增在哪里,减在哪里,一目了然。‚十一五‛刚开始,国家核定减排比例与各地上报结果相差两位数,到2010年缩小到一位数甚至很接近,这是很大的进步,但部分地方‚减排项目靠汇总、减排比例靠估算‛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十二五‛要全力做好六个行业的全口径核查核算,深入细致地分析宏观经济发展、减排措施落实及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给政府当好参谋,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解决‚目标完成好,成绩归环保;目标完成差,原因增量大‛这种责任不落实、政策不到位、措施不具体的消极思想问题,使预测减排比例与最终认定数据尽可能一致。
第七,关于减排目标分配问题。一些基层环保部门反映,总量指标的分配、减排目标的下达没有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十二五‛减排任务难以完成。国家在分配各省总量指标和下达减排比例时,是按照各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根据GDP增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环境容量、减排潜力等,经过反复测算确定的。对东、中、西部地区实行区别对待;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大气联防联控的重点区域承担更多的削减任务;对民族自治地区以及福建、海南等地,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发展战略,对削减任务给予了适 9
当放宽。分解情况是:东部分别削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0.5%、12.0%,13.0%、15.3%;中部分别削减8.1%、10.6%,8.7%、10.1%;西部分别削减4.5%、6.8%、3.5%、3.4%。国家已经充分考虑了各地的实际情况,并与各省进行了反复对接。但有的省份在确定市县总量指标和减排比例时,未详细测算减排潜力并充分对接,沿用‚十一五‛一刀切的方法,统一削减比例,甚至层层加码,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不公平的。对此,部里已强调多次,希望各省能够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
第八,关于减排考核责任问题。国家减排考核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在‚十一五‛减排工作中,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地方政府,往往由环保部门承担了主要责任。因此,个别地方环保部门的同志产生了畏难情绪。对于这个问题,在2008年减排工作会议上,我专门谈了环保部门五个方面的职责问题。‚十二五‛减排任务更为艰巨,压力会更大,一方面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为主承担污染减排工作‛的责任感,继续强化环保部门在减排工作中‚提出任务、明确措施、落实责任、统筹协调、督查督办‛的职责,认真领会国家新的减排规则,测算清楚实现减排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以及保障措施落实的政策和手段,需要哪些工程项目和完成时限,需要淘汰哪些落后产能和时限要求,需要的资金投入及人员组织保障等,要把这些情况向当地政府汇报清楚,得到支持和重视,由政府督促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逐一落实到位,减排工作就能够扎实、稳步推进,环保部门的压力自然会小得多;另一方面,环保部将进一步加 10
强与公安、农业、住房建设、监察等部门协调,从国家层面落实综合性工作方案部门分工,联合出台政策,完善工作制度,为基层环保部门推进减排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三、现场核查重点任务
核查既要了解工作部署情况和重点项目进展,又要与上半年减排数据相衔接并准确核算全年排放量变化情况,任务繁重,要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核查工作:
(一)全面了解各地减排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国家先后召开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会议、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出台了综合性工作方案,下达了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对减排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核查组要将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及我部减排工作部署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了解各地对减排工作进行落实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的情况、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情况、重点工程项目进展及实际成效等。核查结束后,不仅要发布减排比例,还要公布各地减排工作情况,对进展较慢的地区,实行通报预警;对工程建设滞后的企业,要按规定进行处罚。
(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态势核算新增量。从水污染物新增量核算来看,决定其排放量的GDP、工业增加值、城镇人口增长率、畜禽养殖总量等较同期明显上升;从大气污染物新增量核算来看,电力、钢铁、有色和水泥等行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机动车保有总量持续增加。各核查组在核算新增量时,要严格按照细则规定,认真分析核准各地区经济发展参数,保证新增量核算科学、准确。各 11
核查组要选择1个有代表性的地市,派专人负责拷取该地区2006年至2011年审批的所有环评项目文件并交给总量司,要全面了解环评批复新增量,选择几个项目现场验证‚三同时‛要求的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是批复新增量与实际排放量的差异。鉴于“十二五”监察系数的评价计算方法作了较大调整,今年核算暂不考虑监察系数。各地要按照要求,于12月31日前通过12369环保热线网站‚‘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察系数核算系统‛,如实填报监察监测信息,认真做好今年工业企业和重点行业综合达标率核算工作,为明年确定监察系数做好准备。
(三)做好资料查阅和监控数据调阅相结合工作。各省已经备齐减排项目资料,各核查组要合理分配资料查阅和现场核查时间。原则上,资料查阅时间不超过三天,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减排项目的现场核查上。在查阅资料的同时,要组织部分人员去省、市监控中心,调阅联网企业全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尽可能调阅所有联网企业。对燃煤电厂,要将各台机组或监测点位的排放数据曲线放在同一画面进行比较分析,可比较逐季、逐月、逐旬的排放浓度,对问题突出的,要打印曲线并带到现场核实;对污水处理厂,要将进出口水量、浓度等参数的历史数据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对其他工业源单个监测点数据做同样的分析比较,为确定核查路线和检查企业做好技术准备。
(四)逐台机组核定脱硝设施排放量。全国已建成240台、1.2亿千瓦脱硝设施,要全部现场检查,其运行情况决定了今年氮氧化 12
物的减排比例,也决定了脱硝电价出台的时机和电价水平。国家已经在14个省份实行0.8分/度电的脱硝电价试点,要详细检查每台脱硝设施运行台账、还原剂消耗量、在线监测仪表和监测数据,逐一确定每台设施的综合脱硝效率。烟气出口在线监测仪表是确定减排量的核心,也是即将出台脱硝电价及设施运行监管办法的关键点,一要核查监测的是NO、NO2还是NOx,若NO则要折算为NO2;二要现场通标气校验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三要现场检查停止喷氨时,烟气进口和出口NOx浓度是否相等,校验是否设臵量程限值;四是当有多侧反应器时,现场逐侧停喷还原剂,根据烟气量与进口NOx浓度验证出口NOx仪表的准确性;五要查阅脱硝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性能测试报告,确定锅炉出口NOx浓度。
(五)严格核实工程措施减排量。按照新细则的规定,从紧从严核定各项工程措施的削减量。原则上,较大减排量的工程项目,都要核查到位,少听汇报,多看现场。日常督查中已经查过的,掌握了基本情况的,可以不再去现场。对‚十二五‛纳入减排的农业源、机动车等项目,各核查组要落实专人负责。对畜禽养殖项目,要通过资料审核、现场检查等方式逐一核算污染物去除效率,重点核实新建治污工程、废弃物贮存处理设施及排放去向等。机动车减排核算使用全国统一的网上核算系统,各地应抓紧与本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协调,完成相关机动车数据的准备工作,要重点做好新注册车辆、转入车辆、注销车辆、油品供应量等相关数据的核证工作。按照规定将审核后的相关数据通过网络上传,统一核算。
(六)认真做好再核查和后督察。上半年核查和日常督察发现部分污水处理厂水量减少、火电机组脱硫设施效率下降等,这些都影响减排实际成效。对‚十一五‛核算过减排量的重点项目要予以关注,突出开展后督察和再核查。对减排设施运行效果下降的,要将减排量倒扣回去。对所有投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均要纳入核算范围并用‚十一五‛认定的处理水量、浓度进行校核。加强对燃煤电厂、烧结机脱硫设施分布式控制系统、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检查,以及脱硫设施烟道旁路拆除、铅封情况的核查,对未按规定安装或相关数据保存达不到要求的,可视情扣减减排量。对在线监测系统无故不正常运行、数据严重失真、故意损坏设施或人为调整量程弄虚作假的,要予以严肃查处。对列入2010年国家减排考核公告中予以挂牌督办、通报整改的地区和企业,要现场核实整改情况,并提出核查结论。对这次核查中问题突出的地方和企业,要全面了解情况,收集资料,统一提交给总量司。
(七)做好减排监测体系考核。监测体系建设是确保减排数据真实性、准确性的基础性工作,要进一步强化评价考核工作,重点检查各级环保部门监控中心基础硬件设施、应用软件、应用系统环境等是否符合建设规范要求,现场端设备运行状况实时监控情况,现场端设备安装和运行是否符合相关管理规定,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和监督监测开展情况,以及未通过有效性审核企业的整改情况等,考核结果将通报给各地政府。
同志们,严格的核查,尤其是对企业的现场检查,都能查出这 14
样那样的问题,被检查企业总会有各种客观、主观原因,而且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解释甚至说情。核查人员不能动恻隐之心,更不能有‚放人一马‛的想法,因为无论如何,其最终结果都是有损于国家、事业、队伍和个人。因此,一定要查清情况并上报环保部,对于各种违法、违规现象,要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四、启动重金属规划考核
年初国务院批复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各地积极推进规划实施,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29个省份批复了重金属规划,还有2个省尚未批复;30个省份上报了2011实施方案,还有1个省至今未上报。
今年是重金属规划实施考核的第一年,为减轻地方负担,环保部决定与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工作一并开展。考虑到重金属污染防治基础相对薄弱、难度大、任务重,请各地高度重视并以规划实施考核为契机,加大规划实施力度。此次核查,主要检查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对规划考核办法中确定的排放量指标、环境质量指标、重点项目指标、管理指标、风险防范指标等五个方面十项指标执行落实情况也要逐一检查,提交专题报告。要将14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省份作为核查的重点,选取一定比例的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原则上,重金属新增量要结合宏观经济数据逐一落实到企业,削减量核算以2007年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数,同时要注意与‚十一五‛后三年工作情况的衔接。重金属减排核查必须坚持从严从紧的原则,对生产技术工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没有进行硬件投入建 15
设的,一律不予认可重金属污染物减排量。各地对原基数口径外开展的淘汰落后产能、新增治理工程等,予以鼓励并按一定比例纳入核算。明天,我部将组织各督查中心、31个省(区、市)环保部门主管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同志、技术人员对《规划》考核办法及核算细则等进行培训。
五、核查核算工作具体安排
(一)分组安排。根据部党组统一安排,此次核查包括三方面内容:主要污染物减排核查、重金属规划考核和监测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考核,分别由总量司、污防司、监测司分工负责,各负其职。此次核查分23个核查组,参加人员310人。核查组由部机关、各督查中心、直属单位组成。监察部、农业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派员参与部分省份核查工作。参加核查人员较多,各组负责人要合理分配成员分工。请西藏自治区自行组织减排核查工作,1月底前将核查情况报环保部。
(二)时间安排。现场核查从1月4日开始,1月18日结束,共15天。各核查组应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具体方案。2月1日前,各核查组对核查省份排放量数据进行初步审核,形成核查报告。2月2日开始,各核查组安排2-3名业务骨干到北安河会议与培训基地进行集中核算,确定各省排放量数据。最终审定后,由各核查组组长与各省就全年核算数据交换意见。8个中央企业集团集中核算工作由总量司另行通知。各地监测体系审核和重金属集中核算工作分别由监测司、污防司组织实施。
(三)资料准备。部办公厅已函告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请各地政府协助做好现场核查相关工作。各地环保部门应主动协调有关部门,按照要求抓紧做好准备,要保证核查核算的宏观参数准确合理,减排台账资料翔实,可调取、可核证。请8个中央企业集团将此次会议精神传达到所属企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继续发挥好表率带头作用。各地国控断面(点位)水体和大气主要污染物监测数据及分析报告由各省提供给核查组,全国监测数据分析报告由监测司负责提供。另外,2010年各地环统数据、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数据由监测总站负责提供,2010年电力行业分机组名单、钢铁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名单由总量司提供,被核查省份的日常督察报告由各督查中心负责准备并提供给核查组。各核查组需要的其它资料会后请与总量司联系。
同志们,明年是各地政府换届之年,各个方面对减排数据十分关注。参加核查的同志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核查核算工作,保证减排数据的公正性、合理性、科学性。要始终坚持从严从紧的核算原则,牢记‚严格的核查就是对被核查者最大的支持‛,严格的核查不会成为污染减排的阻碍,只会促进污染减排更加健康有效。与‚十一五‛相比,减排核查指标增加了、范围扩大了、要求更高了,下去核查会非常辛苦,大家要统筹安排,注意身体健康。同时,必须严格纪律,高度重视廉政问题,严厉惩治权钱交易,坚决遏制不正之风,防止弄虚作假。
第三篇:3.3 周生贤部长在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核查核算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环境保护部 周生贤部长
(2010年12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视频会议,是在全国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十一五”环保工作,科学谋划“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考核办法,全面动员部署2010年总量减排核查工作,严格评价考核“十一五”各地区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十一五”污染减排取得重要进展
“十一五”规划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充分表明了中央解决环境问题的坚强决心。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把污染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排污总量大幅下降,减排目标可超额实现。“十一五”期间,预计全国GDP年均增速超过7.5%,新增煤炭消费量超过10亿吨,粗钢、水泥、有色产品产量等均翻了一番。在新增污染物排放量高于预期的情 1 况下,“十一五”前四年,二氧化硫、COD排放量分别下降了13.1%和9.7%。今年前三季度,两项污染物继续下降,年初确定的二氧化硫、COD排放量分别减少40万吨和20万吨的目标可望实现,预计“十一五”全国二氧化硫减排14%左右、COD减排12%左右。
(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排污强度明显降低。通过减排“倒逼机制”,各地纷纷采取“上大压小”、减量置换、限期淘汰等措施,促使能耗大、排放高的企业退出市场。前四年,累计关停小火电装机容量6006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关闭5000万千瓦的任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0.8亿吨、炼钢0.6亿吨、水泥2.1亿吨、酒精180万吨,关闭造纸、印染、酒精等企业7000多家。2009年,全国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比2005年下降28克,造纸行业COD排污负荷下降45%。
(三)治污设施跨越发展,减排能力显著增强。电厂脱硫、城镇污水处理等重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建成运行5亿千瓦以上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占全部火电装机容量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000万吨/日,污水处理率由52%提高到75%。重点治污工程建设对完成减排任务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减排效果开始显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9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5.1毫克/升,比2005年下降29%;按年均值评价,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二氧化硫平均浓度0.043毫克/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25%。密切关注中国减排问题的美国,通过全球卫星观测系统对我国减排情况进行观测和分析后认为,2007年下半年,中国 2 二氧化硫排放量确实出现拐点,随后二氧化硫浓度呈现较大幅度下降。
同志们,“十一五”以来,全国环保系统坚定不移地推进减排工作,有挫折、有争论,有负重前进的艰辛,有打开局面的喜悦。污染减排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三大措施发挥显著效益。回顾近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是推进减排工作的根本保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下最大决心,用最大气力,力求取得实际成效。尤其是今年以来,针对节能减排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先后在各种重要会议上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极大地统一了全国上下对污染减排的思想认识。各地区、各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加强组织领导,纷纷创新招数,创造性地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第二,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是推进减排工作的关键所在。污染减排一起步就牢牢抓住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并严格考核这个“牛鼻子”,保障了工作有效推进。各级政府将减排指标、工程措施、任务要求等层层分解落实,实行严格督察考核,形成了良好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减排工作模式。几年来,我部对进展较慢、问题突出的8个省(区)发出减排预警,对14个城市或企业集团实行“区域限批”,对99家重点企业予以通报和挂牌督办,严格的考核问责引起强烈反响。山东、河北等 3 地对未完成减排任务的市县领导给予行政记过或撤职处分;重庆、安徽、福建、江西、黑龙江等地对减排进展较慢的市县实行了“区域限批”。
第三,建立长效机制是推进减排工作的重要途径。环境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是在工业发展中产生的,也应当在发展中解决。必须从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入手,不能就数据论减排;必须加强统筹管理,打出减排政策的“组合拳”,形成减排合力。几年来,我部会同有关部门颁布实施了火电脱硫优惠电价、节能发电调度、污水管网建设以奖代补、政府绿色采购、排污交易试点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各地也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措施,努力形成减排长效机制。
第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是推进减排工作的现实需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减排工作一开始,我们就十分注重加强环保能力建设。累计投入“三大体系”建设资金100多亿元,建成343个省、市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对15000多家企业实施了自动监控,配备监测执法设备10万多套,环境监测、执法监察能力显著增强。研究制定了一套比较科学、可操作、有约束力的核查技术体系,有效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减排的积极性。高度重视运行监管,将治污设施的运行管理作为总量核查的重要内容,有效地保障了投资效益和减排效益。
二、充分认识污染减排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4 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对重化产业有着刚性需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不会一蹴而就,这决定了污染减排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资源环境压力巨大,新增排放持续增加。“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仍将快速增加,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增速偏快,结构性污染仍然十分突出,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硫、COD新增污染排放压力不低于“十一五”,氮氧化物和氨氮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也很大,污染减排消化增量的任务相当艰巨。
(二)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转变方式任重道远。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目前,减排政策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还较为有限,强有力的撬动机制急需建立。要进一步强化污染减排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传导机制”,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上发挥更加切实有效的作用,这既是经济发展赋予污染减排的重要使命,也是污染减排深挖潜力空间的内在要求。
(三)排污总量仍然居高,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目前,二氧化硫、COD、氨氮排放负荷仍然很大,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续快速增长,机动车和农业源污染日益突出。全国二氧化硫浓度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北京到上海之间工业密集区成为全球对流层二氧化氮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呈加剧趋势。“十二五”时期,随着污染 5 不断积累,我国环境问题将变得更为复杂,污染物介质将从以大气和水为主继续向大气、水和土壤三种污染介质共存转变,污染物来源由以工业和生活污染为主继续向工业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将从常规污染物为主继续向常规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刚性要求,只有持续约束排污总量,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新时期、新阶段对环境的需求。
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污染减排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不能搞一阵子,而是要长期坚持下去,不仅要完成目标,而且要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根据中央部署,我部已就“十二五”减排任务、实现途径、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的考虑是在继续推进COD和二氧化硫减排的同时,把氨氮和氮氧化物作为新的约束性指标,坚持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综合推进,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监管减排,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降低产排污强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按照“十二五”总量规划指南,我部对各省规划一上稿进行了认真审核,研究后将向各地反馈“十二五”指标一下方案,充分征求意见。“十二五”总量指标将综合考虑环境质量状况、“十一五”减排进展、经济发展水平和削减潜力等,对东、中、西部地区实行区别对待和差异化减排要求。各地要按照规划指南和下达的总量指标,继续做好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保证减排基数科学准确;进一步挖掘减排潜力,将任务 6 要求落地;加强协调,上下衔接,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减排规划,为“十二五”减排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2010年总量减排核查核算总体要求
(一)全面评价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按照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将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三大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主要减排措施落实情况作为整体进行考核。各地应按照我部通知要求,认真准备核查资料。全国国控断面水体和大气主要污染物监测数据及分析报告,请监测总站在1月24日前提供给总量司。监测体系建设运行情况的考核工作,由监测司负责,1月底前将结果提供给总量司。各核查组已经安排专人,要认真做好监测体系的资料审核、现场核查工作。各地“十一五”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结合上述工作予以综合评价。
(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态势算清新增量。污染减排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紧密相关,随着经济强劲复苏,能源消耗持续上升,再加上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一些地区新增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下半年,一些地方针对节能减排形势,出台了预警调控方案,新增排放量出现减少。一消一长,使得新增量的核查变得更为复杂。各级环保部门要尽早与相关部门、企业沟通协调,认真把握经济发展态势,保证宏观发展参数的准确性、合理性。从COD新增量核算来看,决定其排放量的GDP、工业增加值和城镇人口增长率等较同期明显上升;从二氧化硫新增量核算来看,占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70%以上的电力、钢铁、有色和建材等行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各核查组在核算新增量时,7 要严格按照核算细则,认真分析核准各地区经济发展参数,保证新增量核算科学、准确。
(三)按照核算办法的规定核实减排量。坚持从紧从严的原则,核定各项措施的削减量。对各地提交的“十一五”期间和2010年当年减排项目清单,要认真分析其减排量的构成比例,合理分配核查时间。原则上,“十一五”期间有较大减排量的地市,都要核查到位,少听汇报,多看现场。各省目标责任书要求建成并运行的治污设施(重点是二氧化硫减排项目),要逐一核查;对未按时限建成运行的项目,要提交书面材料说明情况。关闭的小火电机组,已经列入发改委名录的,可以不再核查;确实关闭但未列入名录的,应到现场进行核实,并计算新增减排量。临时停产、减产的项目不予核算减排量。“十一五”期间,确实上了治污工程或者淘汰落后产能而未认定过减排量的项目,经现场核实后,实事求是地予以解决。
(四)认真开展再核查和后督察工作。随着大规模减排工程的建成投运,“保运行”不仅是减排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核查需要关注的重点。一些企业为了经济效益违法超标排污,一些已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对此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检查。要将“十一五”期间计算过减排量的污水处理设施、脱硫设施和淘汰落后产能情况作为重点,突出开展后督察和再核查。对减排设施不能稳定运行,落后产能死灰复燃的,要将减排量倒扣回去。对2007年以来国家和各地减排考核中,列入挂牌督办、通报整改的地区和企业,要跟踪核实整改情况,并提出核查结论。8 对这次核查中问题突出的地方和企业,要全面了解情况,收集资料,统一提交给总量司。
(五)继续做好全口径核查核算工作。按照《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继续对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开展全口径核查核算。各地要将辖区内所有火电企业分机组的生产、排放及辅助参数等统计到位。对减排量较大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率较高的重点城市,要开展水平衡分析,并对前几年认定的处理水量和削减量进行校核,对存在显著差异的,要客观核定其新增减排量。加强对脱硫设施分布式控制系统、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建设运行,以及脱硫设施烟道旁路铅封情况的核查,对未按规定安装或相关数据保存达不到要求的,可视情扣减减排量。对在线监测系统无故不正常运行、数据严重失真、故意损坏设施或人为调整量程弄虚作假的,要予以严肃查处。
(六)督促检查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十一五”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减排的政策措施,尤其是今年以来,国务院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明确了具体措施和要求。各核查组要将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以及我部减排工作部署情况纳入核查内容,要了解各地是否将减排目标、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层层分解落实;针对减排的重点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是否制定了预警方案;对存在问题的地区和企业,是否按规定进行了责任追究。通过核查,不仅要达到核数的目的,还要达到督导工作的目的,督促地方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区、市)9 和我部的工作部署落实到位。
优良过硬的作风是做好减排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严厉惩治权钱交易,坚决遏制不正之风。严格防止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对任何环保部门,如发现数据造假,都要严肃追究、严肃处理。
同志们,这次核查是对减排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十一五”各地区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算总账,也是安排部署“十二五”减排工作的预动员。评价考核结果将向社会公布,对完成任务好的,要给予奖励;未完成任务的,要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这次核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定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参谋智囊作用,坚持原则,科学核算,保证减排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向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篇:领导在污染物减排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减排工作意见和联席会议精神,部署我区年减排工作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二)狠抓落实,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实施意见》(政〔〕30号),按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结构减排。一要坚决取缔关闭落后生产企业。要加大对已关闭的市皮革工贸有限公司的跟踪和督查,防止异地转移。二要严格控制新上中小规模燃煤锅炉。辖区内新建、扩建项目应优先采用清洁能源,鼓励企业使用LNG或改电,确需新上的燃煤锅炉必须同步除尘、脱硫、脱硝;现有燃煤锅炉企业应逐步改造为燃气锅炉,努力削减污染排放量。
材料的,不予计算去除量。因此我们要完善全过程污染治理设施配套,确保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年底前,全区改进养殖方式或进行全过程综合治理的养殖数量应占当地养殖总量的30%以上,对不按规定减排,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养殖场,要依法责令关闭。(四)加强监管,狠抓企业污染治理减排。企业是污染物减排的主体,区环保局要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减排设施运行的监管,做好监控数据有效性审核、监督性监测、现场监察和在线监控设施比对,对不按要求安装互联网,或者擅自拆除、闲置、无故停运在线监控设备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依法进行处罚。
(五)齐抓共管,积极推进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是“十二五”污染减排的重要内容。区环保、交警、交通、经贸、质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抓好机动车减排工作落实,确保完成机动车NOx削减目标。公安交警部门要按照市政府关于新增、老旧机动车淘汰减排项目的要求,配合市交警支队做好到期旧机动车强制报废、淘汰老旧机动车和强化机动车环保年检工作,做好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的监督管理工作。
(六)明确目标,强化减排责任落实。今年距年底只剩下四个月,做好总量减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综合协调,推动减排工作深入开展。一要严格落实企业减排主体责任。治理污染是企业的法定责任,所有排污企业都要确保按规定时限完成减排项目建设,要定期向环保局报告减排项目进展情况,接受环保局监督。对未按期完成减排任务的排污企业,要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并向金融机构通报相关情况,列入企业征信系统给予信用处罚,确保企业减排责任落实到位。二要严格落实部门减排工作分工责任。各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严格落实总量减排属地责任。根据总量减排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对本行政区域减排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总量减排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要通过建立完善的项目推进和调度机制、加大减排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减排工作,尤其要抓好辖区内养殖业废物、废水治理工作,实现养殖业污染减排,同时要加大力度,整治企业废水乱排放、烟囱冒黑烟现象,确保水质、大气达标。区直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暂行规定》,按照各自分工,共同推进减排工作。环保局负责统筹全区减排工作,牵头制定和监督落实减排工作计划,监督排污企业落实减排治理设施,实施在线监控、完善中控系统,依法查处未按期建成或不正常稳定运行治理设施的企业,配合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各行业减排项目的实施,配合省、市环保部门对全区减排情况、重点减排项目进行核查核算。发改局负责组织制定重点区域发展规划、推动重大产业合理布局,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发展,协同有关部门落实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水处理产业化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区重点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经贸局负责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牵头制定并监督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提请政府关闭、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装备和产品;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指导督促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污染减排,配合做好工业项目核查核算。外经局负责指导督促开发区内企业落实污染减排工作、配合做好开发区内企业减排项目核查核算。建设局负责指导督促城乡生活污水减排工作,制定并监督落实市政工程及各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推进管网配套和雨污分流工程,污水收集到位,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继续完善城镇垃圾收集、清运设施的建设及运行,配合做好城镇生活减排项目核查核算。农业局负责指导督促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工作,制定并监督落实畜禽养殖业主要污染物减排措施,指导督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废物、废水实施综合治理;制定并监督落实全区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控制畜禽养殖业发展规模,促进畜禽养殖业整合提升、优化。配合做好畜禽养殖减排项目核查核算。交警大队负责职责范围内机动车强制报废、淘汰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向环保局提供机动车相关数据,配合做好机动车减排核查核算。交通局负责指导推进公共交通发展,严禁污染物排放不合格车辆进入运输市场。财政局负责筹措必要的减排专项资金,加大减排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和重点减排项目的资金投入。统计局负责协助环保局开展污染减排核算和统计,提供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能源消耗、人口增长等有关情况。监察局负责对各镇(开发区)和区直有关部门的减排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对有关减排政策执行不到位、工作措施不落实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加强协作,强化市容环境百日环保整治行动。各镇(开发区)、区直各有关部门要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环境保护6项考核指标为整治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紧紧抓住“黑烟囱”、污水排放不达标问题,明确职责、齐抓共管、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卫生城市要求。区环保局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全区环境保护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重点抓好饮用水源保护和工业企业的监管工作,坚决取缔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与保护水源无关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要严格执行市环保局百日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加大对“冒黑烟”现象的处罚力度,凡第一次发现的依法按超标排放进行处罚,第二次发现的要从重处罚,第三次发现的要提请政府给予关闭。各镇(开发区)、村、企业单位要根据环保“一岗双责”原则,切实担负起属地和职责范围的管理责任。把制止“黑烟囱”、饮用水源保护和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纳入各自的工作范围扎实开展工作,区环保委将对“黑烟囱”整治情况每月开展一次检查评比,结合市整治领导小组的考评情况,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高强度、大力度的推进污染总量减排工作,在剩下的四个月时间里,争日抢时,全力以赴,排除万难,确保完成总量减排任务,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为推动区加快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2010年12月16日在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 努力开创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
——在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张力军
(2010年12月16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2010年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妥善处臵突发环境事件,努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国家环境安全。下午,我们还要举行重庆市环境应急演练。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0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进展
“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环保部门恪职尽责,同心协力,积极防范和妥善处臵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保障国家重大活动环境安全,积极推进了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进展:
(一)圆满完成了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各级环保部门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三个方面的重大工作任务:一是妥善处臵了一批重大、敏感性突发环境事件。今年以来,连续发生多起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截至11月底,仅环境保护部就直接调度处臵了149起突发环境事件,其中,重大环境事件4起,较大环境事件39起,2起事件级别待定。事件发生后,陕西、河南、辽宁、吉林、福建等地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都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应急监测、污染处臵、风险排查等工作,环境保护部也迅速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加强指导和协调,避免了事态恶化,将事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了最小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处臵中石油兰郑长输油管道渭南支线柴油泄漏事件中,陕西省及时与47军作战部取得联系,迅速组织开展现场抢险,下游的河南省紧急调集了300多人的应急工程抢险队,大家冒着严寒昼夜连续施工,通过采取封堵漏油点、设臵隔油带、处理污染物和调度闸坝等综合措施,有效控制了事态发展,确保了黄河中下游饮用水安全。大连输油 管道爆炸火灾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迅速采取“围、追、堵、清”等清污措施,对重污染区调派专业清污队伍清理,对轻污染区组织部队、群众包干清理,通过全力开展海上及沿岸清污工作,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油污不流向公海,不蔓延到渤海”的目标。福建紫金矿业集团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泄漏污染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堵漏截流,全力保证了群众用水安全。在这些重大、敏感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环境保护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迅速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及时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协调、督促地方政府开展应急处臵工作;依法进行了实地调查,核实澄清了有关事项,对事后处臵及环境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进行了评估,并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二是有力应对了重大自然灾害次生环境问题。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青海省环保厅立即组织开展应急监测,深入排查环境风险,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环境保护部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调度情况并科学部署,及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赶赴现场指导。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甘肃省环保厅果断决策,迅速行动,成为第一支抵达灾区现场的政府专业部门,积极做好应急监测、隐患排查和信息报送,有效降低了环境影响。在7、8月份全国进入主汛期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妥善处臵了多起洪涝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特别是吉林省永吉县化学品桶被洪水冲入松花江后,吉林省政府采取超常规措施,组织吉化公司抢险队、消防官兵、驻吉部队、沿江群众等各方力量,迅速开展打捞工作,环保部门上下同心协力,紧密支持、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应急工作,成功打捞被冲走的7000多只化学品桶,温家宝总理给予了“组织有力、科学部署、打捞成功”的高度评价。
三是成功保障了国家重大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提供充分的环境安全保障,上海市研究制定了完备的应急预案,并与周边省市建立了联动机制,环境保护部加强了督查和指导,组织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及苏州、嘉兴两市环保部门,成功举办了世博会环境安全保障应急演练,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意识、检验队伍、磨合机制、提升能力”的预期目的。世博会期间,快速、有效地处臵了上海和浙江的3起突发环境事件,确保了世博会的顺利举行。为保障广州亚运会环境安全,广东省制定了《东深供水工程水质应急与安全保障方案》、《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应急预案》和《广州亚运会水环境保障行动计划》,举行了应急监测演练,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专项督查活动。特别是在亚运会开幕式前夕,成功控制了北江铊污染事件,保障了亚运会的顺利召开。
(二)环境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今年以来,我们稳步推进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项基础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一是扎实推进了重点领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一方面,开展了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工作。各地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或工作组,按时报告检查信息,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数据质量。江苏、广东等地在超出其他省几倍工作量的情况下,按时完成了《检查表》的填报;内蒙古、贵州等地克服交通不便,抓紧开展检查工作。为检验数据填报质量,各督查中心现场检查了70个地级市的400多家企业,审查了7500家企业的《检查表》。截至11月底,网上共填报近5万家企业。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数据库基本建立,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组织开发网上数据库的查询、统计功能,为后续检查成果应用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推进了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环保部门初步建立了与安监部门的联动机制,基本摸清了全国尾矿库底数。河北省作为试点单位,在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印发了《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明确了环保部门 “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召开全国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现场会议,总结交流了经验,为全面推进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主要是加强了环境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在预案建设和管理方面,基本完成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印发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石油、石化等方面的预案编制指南,组织开展了苏州市环境应急综合演练等多次演练。各地也逐步加强和规范管理,应急预案质量有所提高,大部分省(区、市)都组织开展了环境应急演练。在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方面,基本完成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的修订工作。《广东省突发事故应对条例》中专设了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章节,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重庆市环保局印发了《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实施意见》。在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初步建立了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由国家直接调查,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由省(区、市)调查,情况不清的由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分别督查的体制。制订了《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专家管理办法》,遴选了300多位专家纳入环境应急专家库,挑选了25位专家组成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全国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级环保部门成立了专门环境应急管理机构,临沂、吉林、南阳等市以及江苏全省地市级环保部门均建立了环境应急管理机构。沈阳市政府组建了由环保部门、公安消防、大型企业组成的100人的兼职环境应急救援队,制定了《沈阳市环境应急救援队协调运行办法(试行)》,有 效整合了环境应急救援力量。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方面,全国23个省级环保部门与安监部门签署了应急联动机制协议,山西省环保厅还与交通厅建立了危险化学品运输环境应急联动机制,上海、江苏、浙江建立了长三角地区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北京、大连、成都、深圳等地积极探索,推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专业化公司处臵的应急处臵模式。此外,强化落实责任追究机制,环境保护部联合安监总局和监察部,对一些重大、敏感性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查明了事件原因及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了事件性质,依法追究了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落实了各项整改措施,大力推进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三)环境投诉受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据统计,全国已有80%的地市级环保部门和70%的县级环保部门开通了“12369”环保举报热线,30%的地方环保部门成立了环境投诉受理中心,约有5千余人专门从事环境投诉受理工作。今年截至11月底,环境保护部通过“010-12369”共受理举报1469件,其中河北、山东、江苏三省占30%左右,大气污染占50%,化工、金属冶炼与加工、非金属矿产加工等行业占64%以上,已办结1330件,结案率达90%。环境保护部直接办理了群众举报的12起突发环境事件和5起群体性事件,直接派人赴现场督办5件重复举报,组织环保督查中心对58件群众举报进行了跟踪督查,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各地环保部门认真办理环境保护部转发的举报件,特别是河北、山东、江苏、河南等省,虽然群众环境投诉数量大,但仍能及时查处,按要求反馈调查处理结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缔、关闭生产线137家,实施停产治理197家,限期治理303家,现场纠正150家,经济处罚51家,警告21家,对其他213家企业分别采取了责令补办环评审批手续、完善治污设施、限期清理废渣、提请法院强行执行等措施。群众举报的环境污染问题绝大多数得到有效处理,较好地履行了“有报必接、违法必查、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的工作要求。
二、准确把握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基础较差,但发展空间大、后发优势明显,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挑战
当前,我国环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突发环境事件仍然处于高峰期。一是环境风险异常突出。从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情况看,在检查的4.6万家企业中,12%的企业距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不足1公里,10%的企业距离人口集中居住区不足1公里,72%的企业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和太湖沿岸重点流域沿岸,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布 局性环境风险十分突出。尾矿库环境风险也十分严重,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危库、险库、病库2098座,四、五等小型库约占95%,安全、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环境风险隐患突出,极易次生突发环境事件。一些地区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突出,治理难度大,潜在事故风险高。二是事件总量居高不下、类型多、发生区域广。从环境保护部直接接报处臵的事件看,2008年为135起,重大事件为9起;2009年为171起,重、特大事件为4起;2010年截至11月底为149起,重大事件为4起。近三年来,水污染事件为48%,大气污染事件为37%,土壤污染事件为5%,其他污染事件为10%。除西藏外,其他各省(市、区)均发生过突发环境事件,其中,华南、华东、西南地区较多。三是事件诱因复杂,预警防范难。安全生产、交通事故等引发的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持续上升,今年截至11月底,环境保护部共直接接报处臵类似事件91起,占总数的61%。百年一遇甚至几百年一遇的暴雨和洪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次生环境事件相继出现。受经济利益驱动,企业违法排污、放松环境风险管理导致的事件不断出现。污染物长期累积,导致湖泊、土壤污染事件不断增多。此外,人为抛弃污染物、投毒等因素引发的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四是事件危害大、处臵难、社会关注度高。有的事件动辄威胁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的饮用水安全,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有的事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些跨界污染事件需要几个月才能处臵完毕,一些危险化学品、重金属污染事件等处臵难度非常大。今年第三季度,突发环境事件关注度占全部环境舆情的25%,居第一位,公众对相关事件造成的污染如何处理、责任人如何追究、公众损失如何赔偿等问题甚为关注。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突出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或者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地区重视不够;应急管理的法制、体制、机制缺失,环保、安监等部门应急管理职责定位不清,部门之间工作合力尚未形成,环保系统内部环评把关不严、监测数据失真、环境监管不力等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多;应急管理能力远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工作基础和支撑严重不足;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防范水平低,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应急救援力量薄弱。
(二)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发展机遇
在正视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重大发展机遇。一是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写进了党的重要文件。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防 范环境风险,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共对有关突发环境事件作出42次重要批示,其中胡锦涛总书记批示2次,温家宝总理批示10次,李克强副总理批示21次,张德江副总理批示4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是我们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持。三是环境保护部明确把防风险、保安全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环境保护部正在研究编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指导思想是“降总量、改质量、防风险”,防范环境风险纳入指导思想,并将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在我国环境规划历史上还是首次,突出说明了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环境应急管理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将会取得新突破,能力建设将会有大幅度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正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珍惜机遇、狠抓机遇,积极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严守环境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三、扎实做好2011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2011年,国家将召开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各地要结合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明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起好头、迈好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谋划“十二五”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十二五”期间,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加快推进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以保障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标,以“事前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事后管理”的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为主线,加快建设风险防控、应急预案、指挥协调、恢复评估四大核心体系,以及政策法律、组织管理、应急资源三大保障体系。有关部门在制定“十二五”环保规划时,要与区域、流域等规划相衔接,突出规划中环境应急管理内容,系统考虑环境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和应急能力建设,着重考虑重大环境应急工程建设项目。各地要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和能力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和部署,认真谋划、准确定位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把风险防范工作落实在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积极研究应急能力建设问题,鼓励各地先期启动和实施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使环境应急管理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越,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和环保发展的要求。
(二)妥善处臵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各级环保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将妥善处臵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摆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首要位臵。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依法履行职责。对突发环境事件,特别是涉及饮用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危险化学品污染以及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要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监测、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信息,迅速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最大程度地减轻事件造成的危害。二要严格信息报送。认真执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修订稿)》,确保信息报告及时、畅通、有效,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谎报现象。环境保护部将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办法》的规定,加强督促指导。三要依法开展调查和责任追究。要与监察部研究制订专门的责任追究办法,特大环境事件由环境保护部与监察部调查处理,重大环境事件由省级环保部门与监察部门调查处理,较大环境事件由市县级环保部门与监察部门调查处理。要对照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的要求,逐一调查并追究责任,切实做到“事件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件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三)深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环境风险防控工作。环境保护部将以规划院等科研机构为依托,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技术支撑,各地在巩固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四方面工作:一要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工作。各地要深入分析企业环境风险检查质量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整改,认真开展数据分析汇总,及时完成检查报告和技术报告。环境保护部将开展企业、区域(流域)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研究,适时选取典型区域流域进行评估。二要推进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工作。尽快制定《饮用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地生物预警试点工作,在天津、湖南、贵州的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山东临沂、江苏徐州两省交界处建设水质生物预警设备。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指南要求,确保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三要深化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抓紧研究制定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分类技术方法,进一步加强督促指导。尾矿库数量较多的省级环保部门都要确定2至3个地级市,按照《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的要求,开展示范工作。四要加强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抓紧制定《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管理指南》,并选取部分重点化工园区进行试点。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管理的方式方法。
(四)推进环境应急管理规范化。突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和法制建设。一要加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环境保护部将研究制定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相配套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评估指南、评审及备案工作程序、《环境应急演练规范性指南》等,并组织指导有关地区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各地要严格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各省级环保部门至少 要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至少要选择3至5家重点企业开展预案管理试点工作,同时要督促、指导重点企业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演练活动。二要推进环境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尽快出台《环境应急管理办法》,制订《环境保护部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规范》,研究建立环境风险评价的审批和验收制度。各地要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结合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落实情况的自查和督查。
(五)健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从两个方面着力推进机制建设。一要完善内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环评审查、审批和环保“三同时”验收时,要对环境风险防范提出明确要求;积极开展应急状态下环境标准、监测规范的研究,为应急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支撑;日常执法监督要把应急管理作为重要内容,督促企业切实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治理措施;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中,环境应急、监测、科技、环境监察、宣教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履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二要完善外部应急联动机制。积极推动与交通运输、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应急协作机制,切实提高综合应对效能。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建立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协议》和《关于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和安全监管部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主动与安监部门开展更具实质性的联动合作。
(六)强化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着力推进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一要充分利用“十二五”规划机遇。制定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规划,还要选择沈阳市作为试点地区,开展市、县级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示范建设。各地要抓住机遇,积极开展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各省级环保部门可以积极探索不同特征区域的能力建设实施办法。二要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要继续推动反恐应急平台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探索建立区域应急物资信息库,督促指导风险较高的工业园区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区域应急响应能力。开展铬、镉、溢油、农药等应急处臵技术研究,为研发高效、集成的应急处臵设备奠定基础。继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应急管理培训,部里将结合环境举报受理工作,举办5期培训班,各地也要组织开展应急培训,不断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七)打造12369知名环保品牌。严守“有报必接、违法必查,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的承诺,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要抓规范管理。环境保护部将颁布《12369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管理办法》,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向当地编制部门申请建立专门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争取当地财政资金支持,尽快全面开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逐步实现全国环保举报热线的互联互通。二要抓人员培训。结合环保举报受理的特点,积极探索“以典型案例为模板,以答复口径为内容,以法言法语、文明用语为规范”的新型培训模式,使培训更加贴近信访文明服务要求,更加贴近群众环保诉求,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三要抓举报落实。各地要认真对待群众重复举报的环境问题,对群众多次反映、污染状况仍未改善的举报,应建立督办机制,加大督办力度。对超出环保部门职能范围的举报,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妥善化解群企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环境保护部也将适时督查、督办。特别是不要因为我们的工作没有落实好,而使群众环境投诉引发群体性事件,如果那样确实是对人民不负责,对党的事业不负责,这件事应引起高度重视。四要抓宣传曝光。继续以《中国环境报》等新闻媒体为载体,定期曝光群众举报属实的环境违法行为,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处理情况跟踪报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同志们,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切实保障环境安全,努力开创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