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TV活着,生猛且坚强
前不久,《媒介杂志》推出《报业生死一纸间》的封面,标题漂亮,但现实沉重。业界有人就着这个思路,提出讨论“电视将死”的话题。编辑部一如既往,勇敢接招,编辑记者深入一线基层,环顾国内海外,探访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电视如何?设计的潜台词就是,电视真的行将就木吗?如果是,它的死因何在入土何时?然而,采访的结果却是,在新技术国际化大竞争的环境之下,电视依然活着,而且生猛坚强。
生猛的理由之一:环顾海内外,电视依然为王。
编辑部的采访特意从海外开始,因为业内有种声音,国外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更先进,足可以昭示传媒业的未来。在这次的国外电视业梳理中,无论是公共电视台还是商业电视台,无论是内容影响力、营销创新性、还是用户粘着度,海外电视媒体都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与新媒体博弈过程中的胜利者姿态。不是没有冲击,不是没有影响,只是海外电视业的同仁将冲击与影响转化为新生与希望。既然先进者的海外电视媒体依旧屹立前沿,可以全身心融入未来,那么,作为后进者的中国电视又何以自哀自衰呢?
生猛的理由之二:技术创新从未止步,电视可以无缝接入。
可以说,唱衰者将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放在了一个对立面上去看待,并表示嗅出了没有技术可言的传统媒体腐朽与落后的味道,表示看不到电视的未来。针对这样的说法,编辑部专门去拜访了广电领域科技一线的资深人士,让深入了解这个媒体技术发展现实与未来趋势的人士为电视生猛作证言。的确,从数据到案例,从政策到实践,从规划到目标,编辑部看到了广电技术的创新实力,看到了电视的光明未来。电视,本身就是新技术的产儿,隐含了创新的DNA,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技术潮流,唯有电视可以无缝接入,因而可以长盛不衰。编辑部这次采访还发现,言及新技术将来,电视台的技术部门信心爆棚,反而是编播部门垂头丧气,正应了俗话所说,知者无畏,无知者惶恐。
生猛的理由之三:收视表现未见颓势。
早些时候有人捧出“北京地区开机率降至30%以下”的数据,于是掀起轩然大波,网站报纸包括广电自身的研究机构反复引用这个数据,将其作为电视衰落的证明。笔者心生疑窦,一是说法本身就与收视率专业术语用法相悖,二是从未明示数据出处。为此,编辑记者专门走访当下全球最大的两个收视率研究机构,索福瑞与尼尔森核实“开机率降至30%”之说。
两家机构的领导者给出的一致回答:此为数据造谣的典型。该数据运用既不专业更不科学,而且,数据本身就错误百出,不应该给它作二次传播。
事实上,无论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内地,电视收视率在近年来一直走势平稳,甚至常常出现增幅。如果有人质疑维系十数年的索福瑞的抽样调查有偏差,那就看尼尔森网联的海量数据监测好了,如果还是不相信海量数据,不妨就用自己的双眼看看那些名门网站,诸如新浪搜狐,视频新闻充斥首页,点开,哪个不是来自各个电视台?说句冷笑话,如果每个视频注上水印,通过大数据收测,那就会发现互联网原来就是一个巨大的“窃贼”。
说生猛,有人会反诘,那是表面现象而已,电视的内容创新和产业经营问题频出,脆弱不堪。真是这样的吗?编辑部继续前行,探访了维系电视台的两个生存基座,一是内容生产系统,二是建构在内容传播之上的经营体系,得到如下报告:
第一、内容优势仍然强劲。
有人提起中国的电视内容就要跳脚,恨不得指着各大电视台长的鼻子骂其创新无能。所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在华策收购克顿传媒消息见报之后的第一时间拜访了克顿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涛。对方斩钉截铁的表示:从电视内容创新上来看,我们看到的是勃勃生机,创新不断,好的内容越来越多,许多内容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就在我写这个视点的时候,看到南方网总编辑曹轲在腾讯发的一个微博:
嗨,电视!幸好有中国好声音,幸好有非诚勿扰,幸好有金牌调节,让大众回到了电视机前。理由不多说,就是好听好看好玩。一,有真人可交流,有真事可争议,有真相可期待,说明电视未必是单向输出的冷媒介。二,这三个节目归哪个省哪个电视台,弄不清也不关心,说明好栏目可以自成品牌,且独立运营。
当然,还是有人会质疑,即便有好节目,那不都是购买来的海外节目模式吗,不算自产自创。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对于何谓创新,很长的时间我们都陷于小农意识当中,一铲一锄的自留地产品叫自产,出自大工业流水线的产品就不是自产。同样,埋头一笔一划的“自创”,不承认世界采购的拿来主义同样也可以创新。看看手中的iPhone,属于老乔的独创有多少?绝大部分都是属于拿来主义的。经济全球化,电视节目也一样。随着电视业的实力增强,全球采购同时,中国的电视台会不会也进入自主研发的阶段呢?我想会的。
第二、广告经营基础依然扎实。
好了,有人说电视行将就木,因为其广告价值会越来越低,没有人再愿意投电视了,说到这里通常会举宝洁的例子。诚然,早几年宝洁高调宣布减少传统电视投放,加大新媒体份量,令许多电视经营者寝食不安。最近业内传来的消息说宝洁投放策略有回归,重新重视电视投放了。我认为,宝洁始终没有放弃过电视,作为日化企业的巨头如果放弃电视,无疑是自杀行为。
再看王老吉一例,从一个多亿的徘徊到百亿销售,靠的就是产品过硬和电视传播。在本期,编辑部搜集了各类广告主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采访了中国最大的媒介投资管理机构群邑中国。对方表示,虽然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其在主流受众中的影响力没有变,在整体广告市场中的媒体之首地位也没有变,在应对新媒体冲击时的既有优势更没有变,反而拥有了更多元的辅助传播渠道。
那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会不会影响原来的广告市场格局呢?我认为会的,会大大分流和蚕食一些媒体的份额,如报纸杂志之类。然而,对于电视,尤其是主流电视的分流是不大的,我所看到的事实恰好相反,是一种合流趋势。就拿那个吸金怪物“中国好声音”来看,从电视到网络,又从网络回到电视,两者形成一个传播回环,相互循环共振。再看看它的节目赞助,互联网就是最多的广告投放主。互联网的经营者最喜欢的议题就是电视何时行将就木,好让新生代出场。这伙老江湖为何一边咀咒电视一边又依赖电视呢,耐人寻味。
电视活着,而且生猛坚强,然而,为何会有那么多的唱衰甚至诋毁呢?在一个虚拟经济的时代,概念发明定义先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软实力”。提出一些崭新概念,以此定义区隔别人,这是一种竞争策略。在这个方面,美国可谓老道,早前有诸如信息高速路智慧地球,近来热炒的就是云计算大数据,一旦被定义为“传统的”,“非量化”的,很可能遭遇非我族类同党伐异的命运。
我记得一个心理学实验的小经典:实验者在囚犯被蒙住双眼的情况下告诉其将被执行死刑,用刀背划过囚犯的手腕,之后让其听见持续水流的声音,伪造出囚犯被割腕流血不止的假象,最后囚犯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自行死去。被试者因为心理暗示而放弃生存意志,并停止了全部生命活动,这是一种很可怕的自我催眠。眼下的电视,是不是被定义被催眠被衰亡呢?被唱衰的背后,是不是存在一个巨大的产业阴谋呢?
管它是阴谋还是阳谋,我们只能直面问题,勇敢探索,做出实事求是的回答。这,也就是我们的专业良心。
年轻人对电视的依赖正在减少
新媒体冲击下,电视前景“唱衰”?
新华社北京 10 月 21 日专电(李峥巍、张舵)一则“北京地区电视开机率三年降
40%”的消息近期引起关注。对此,有收视率调查机构和专家称,依据开机率来判定电视影响力的方法并不科学,而且该数据不准确。但近年来,电视高峰时段的总收视率确实呈下滑趋势,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收视时间持续下降,表明年轻人对电视的依赖正在减少。
据之前媒体报道,“电视行业似乎正在走向穷途末路,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 70%下降至 30%”。报道指出,年轻人拥有个人 PC 等多种视听平台,选择更加自由,电视业正经历“黄昏”。此报道随即引来各界对电视前景的质疑与“唱衰”。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相关媒体报道的“北京地区电视开机率大幅度下滑”说法并不准确。央视-索福瑞监测数据显示,在 2008 年到 2012 年的五年里,北京地区的电视开机率总体处于 26%-29%区间内,虽逐年略有降低,但总体降幅低于 3%。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维东介绍,电视开机率一般指的是平均到每天每分钟开启电视的家庭数占全部拥有电视家庭数的比重。依据开机率来判定电视影响力的方法并不准确,包括电视开机率在内的
收视率指标体系是用来反映收视行为的,并不能直接说明电视影响力的变化。
但郑维东介绍,尽管北京地区的开机率没有显著变化,可监测数据显示,电视收视高峰时段的总收视率在持续下降。“开机率反映的是多少家庭开着电视机,总收视率则反映了具体有多少人在看电视。”
“直观地理解,黄金时段总收视率下降就是黄金时间看电视的人数在减少。”郑维东介绍,以北京在最黄金时段总收视率最高达 40%左右为例,这就意味着 100 人中约有 40 人同时在看电视。他认为,网络等新兴媒体增加了民众的选择空间,这无疑分流了电视的收视人群。
业界与学者认为,新媒体提供给观众越来越多的选择,年轻人对于电视的依赖度逐渐减少。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介绍,近来发现身边年轻人开始使用手机等设备收看电视节目,对于电视机的依赖有所减少。
郑维东也指出,当前年轻人可以透过更多的媒介来接触传播内容。随着移动互联网、平板电脑、手机的发展,年轻人开始认为“电视不是必须的”。
然而,专家也指出,电视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视,尤其是在重大事件、大型活动直播、文娱活动等方面,电视仍然拥有独特的权威性及很强的影响力。
尹韵公指出,电视在传统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他指出,尽管网络媒体传播快速,传统媒体则更加准确。“电视具有权威声音和独家可信度,因此不能说电视时代终结。”尹韵公说到。
对于新媒体冲击下的电视业前景,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明认为,随着竞争加剧,电视部门将会转变为一个内容提供机构,其发布平台也将是多样化的,不仅仅局限于向电视频道提供内容。
“从国际电视行业发展来看,电视应对挑战做出了诸多尝试。”郑维东介绍,国外电视台不仅在传统电视频道播出内容,同时也在抢占互联网平台、视频播放网站及移动终端的制高点。他认为,网络让传统电视节目传播范围更广,这实际上也是在扩大传统电视业的影响力。
第二篇: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
春风化雨结桃李 励精图治创新篇
——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我国培养播音主持精英人才的重要基地,几十年来,从这里走出了如李瑞英、罗京、康辉、海霞等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播音员主持人,他们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他们被誉为“国家的形象”,他们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就是在这里,鲁景超老师勤勤恳恳、默默耕耘了30余年,以她作为带头人的团队培养出了大量在我国广播电视机构出声露面、向受众传达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肩负传播优秀文化使命的特殊人才。
“讲坛是宣扬真理的地方”
鲁景超老师常说:讲坛是宣扬真理的地方!鲁老师的课堂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她将自己的生命体验结合每一篇作品融入课堂,用“生命”与学生对话,用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前不久,鲁景超为学院的博士生上课。课后,重返校园的主持人欧阳夏丹激动地说:“特别感谢鲁老师,她的课让我懂得,作为一名以语言表达为生的电视工作者,最重要的,不是急于开口说话,而是先能静下心来,放慢脚步,去感悟生命。”这也是鲁景超老师对课堂的那份良苦用心。
“我所影响的只是教室里的十几个学生,而他们是要从事文化传播工作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国民产生影响。” 鲁老师深刻地认识到,胜任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绝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因此她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以深厚的文化素养熏陶学生、以无私的爱心呵护学生,她会带领学生们赏花、品茶,观看传统曲艺表演,邀请当代国内的文化学者来讲课,为学生营造可以陶冶性情、提高涵养的环境。
课堂之外,“练声”是播音专业学生的“必修”。每日清晨,天刚刚蒙蒙亮,草坪中的露水气息还未散去,鲁老师就已经完成她穿越大半个北京城的公交路线,来到校园里带着学生练声了。鲁老师表示,“练声”练的是学生的“精、气、神”,是一个人应当活出的一种状态。同时,“练声”亦成为了她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鲁老师忆起,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他们一定在等我”的信念促使着她一如往常早早来到了学校。当她来到往日练声的地点,一排鲜亮的雨伞映入眼帘,仿佛是在迎接她的到来,一个女生对她说“我就知道您会来。一想到您会来,我就来了。”鲁老师对学生如母亲一般,时刻陪伴左右、温暖关怀,也难怪她的学生都亲切地称她“鲁妈”了。
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康辉说:“认识鲁老师已经二十年了,初见时她青春活力的形象依然清晰的印在记忆中。她是很爱学生的人,这种爱没有任何压迫感,就像朋友一样彼此心意相通;她是很正派的人,黑白分明,嫉恶如仇,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年轻人的品格;她是很有趣的人,大开大阖,妙语如珠,上她的课总是一种享受。一个爱学生、正派又有趣的老师,难得!”。
“一个充满生机的团队”
半个世纪的筚路蓝缕,一代又一代播音主持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热情。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能够培养博士硕士等高级人才的新兴交叉学科。“我们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团队”,鲁景超老师常常这样说。作为这支团队的一员,鲁老师始终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特别是2007年担任学院院长以来,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她带领团队以引领提高全民族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引领播音主持艺术的专业走向、引领语言传播的高规格和高标准为使命,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推进学科和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输送复合型高精尖传媒人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策划和推动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改革项目。
2011年底,鲁景超老师主动与中央电视台取得联系,搭建新闻频道和中文国际频道的实践平台。为提高教学效率,鲁老师还与央视新闻中心沟通,建立“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业务水平迅速提高,不仅得到台里各位老师的一致好评,更顺利通过央视的出镜审查。2012年4月17日凌晨3点,首批实习生中的张仲鲁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节目中,掀起了“七小福”社会热潮的序幕„„
此外,学院还与云南电视台合作开辟了一档由在读学生担任主持人的节目。2011年4月,《主播新鲜看》版块在云南台上星卫视频道中亮相,以大学生的视角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播两年多以来,该节目曾一度保持在同时段收视率前15名的位置。“鲁院长全力以赴推行教改创新,开校台合作风气之先,短短三年内捷报频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效。《主播新鲜看》不仅使学生收获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成长迅速,也令我们青年教师在在实践教学中捕捉到很多教学科研课题,打开了一座‘富矿’。”学院教师丁龙江如是说。
通过这些实践教学项目的尝试与改革,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巩固了在播音员、主持人人才培养中的传统优势,树立了学院良好的社会形象,重新拉近了学院与广播电视一线的距离,为学院教师的教学科研带来了新的开拓领域。而鲁老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大胆尝试”并没有停止,而是不断有新的主意产生。就在记者采访之际,鲁老师透露自己又有了“新的想法”,想要在体育、综艺等方面继续进行教学实践改革,培养特色人才。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提升国民的口语素质。”在采访中,鲁景超教授多次强调,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文化;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更加万万不可忽略我们的文化根基。因此,鲁老师常常抽空来到北京市各中学,义务为语文老师们讲课。她十分热爱这些公益活动,今年暑假短短一个月期间,她不仅参加了“百名最美乡村教师北京行“公益活动,还精心策划了“乡村·中国梦”山区青少年爱心素质拓展活动,“就像闲不下来似的”。
“用语言传播民族文化,用语言塑造民族精神”是鲁老师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所提出的口号,亦是她所不断追求与践行的理想。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和今年的全国政协委员,鲁老师积极履行职责、建言献策,2010年1月,她的政协提案《关于设立首都全民“朗读日”的建议》获新浪网首页关注,短短三天内点击高达7万多次。此后,她付诸行动,着力打造了一系列常态化的推广朗读文化平台,传承中华经典文化,获得了市政协、政府机关部门及新闻界的好评。
此外,鲁景超老师还致力于推动“先进人物典型”的传播,她认为,“我们的时代和社会需要先进的典型人物,他们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高度体现,要用这些真实而感人的事例去影响更多的人。”鲁老师曾受相关部委委聘,承担“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王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王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等业务指导工作,并为新华社、国家广电总局、香港特区政府、中央直属机关工委、教育部、卫生部、公安部、水利部、人力资源部、团中央等部委和北京市区、县、局的公务员和领导干部作关于《语言表达艺术》、《新闻发言人》的专题讲座及指导,得到了各部委的一致欢迎和表彰。
其实,在各种光环的背后,鲁景超教授也是一名普通的妻子。她的先生身体不好,但鲁老师总是将家里打理的妥妥帖帖,也从没因为家事耽误过工作。从一位妻子到一位普通教师,从一位院长到全国政协委员,一路走来,鲁景超背负着对越来越多人的责任和义务。她毕竟不是铁人,但她从未因此而放下对先生、学生、学院及所有人的看护和照顾。在她看来,能够帮助学生们成就美好的梦想,能够成为他人走向辉煌之路上的基石,这是一份荣誉,一份责任,也是一份非常难得的快乐。
人物简介:
鲁景超教授,1956年生,黑龙江人。1974年参加工作,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留校任教至今。历任播音创作基础教研室主任、播音系副主任。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被北京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奥运巾帼奉献奖”。2009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第六届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第三篇:中国传媒大学学习心得
中传媒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二班学员
天蓝
6月28日,怀揣着提升自身的渴望和对中国传媒大学的憧憬,在****等领导的带领下,同各*****同事们,一路欢歌笑语,18时到达目的地。晚饭后未回过神来细赏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参加了第一次班委会。班长对班委成员和各学习小组组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下发了注意事项和培训守则,对学习期间的住宿、餐饮、学习、进行了明确的安排,对培训学习提出了目标。因此,增加了大家认真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29日上午,全市****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专题班,第二期开班仪式如期在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举行。这是参加工作6年来,首次带着社会阅历的积淀回到大学校园,再次接受实实在在的教育。虽然自身不直接从事解说工作,但我深知这次机会的难得,因此在学习期间从未请过一次假,始终全身心的投入,丝毫不敢懈怠,争取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体悟到更多的经验。五天的时间里,通过对《普通话语音及发音技巧》、《梦想人生》、《有声语言的魅力》、《阳光心态与情绪疏导》、《社会化媒体时代之公共关系》、《商务礼仪》和现场教学等方面的学习,自身相关的思想和心态都有
终萦绕在心头,“似是而非,无可无不可”的工作态度,让自己一度低迷、消沉,浑浑噩噩的生活,总感觉缺少了什么。文国基教授的《梦想与人生》,理清了我思想上的误区,解开了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迷茫和疑惑,“即使敷衍也要付出,何不全力以赴”的人生态度让我重新找回了对工作和生活的乐趣,并有所感悟:成功是一种心态,生活没有固定模式,应该像阳光一样开发。
他还用BASK理论和Rose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把握机缘、活在当下,用源源不断的激情去慢慢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声语言表达的魅力》:陈雅丽教授的课程更是令我茅塞顿开,耳目一新。她凭借着对有声语言表达的挚爱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积累以及深入浅出独具智慧的语言创作,从最基本的普通话语音,发声技巧,创造准备,语气节奏等几方面,让我重新感知有声语言表达无法替代的魅力,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播音、主持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意义。作为全国“****”和****基地,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新时期****的过程中,我们更应当把“党做好群众工作—人民群众爱党奉献—革命建设取得胜利”这个逻辑关系,用强烈的党性意识和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准,淋漓尽致的传播出去。
《阳光心态与情绪疏导》:闵贵征老师从解析当今社会环境下面临各种压力时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情绪入手,引导学员在主动接受压力的同时,全面认识压力、分析
培训内容贯穿:学讲话—会讲话—肢体表达—礼仪交往—阳光心态—规划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个学习总过程。虽然非常的辛苦,但是回味其中的过程是快乐的;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带给我的启发却很大。生命在、激情就在。人生旅途中,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务实肯干,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保持内心的平静,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若能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的你我他,足矣!
三、感悟学习,加强了交流,收获了友谊
参加****素质能力提升专题班的****名学员和领导来自全市不同部门和单位。如果没有这次培训,县区和市直部门教学点的同志可能无缘相识,也无法领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采和班长****同志精彩绝伦的点评。
与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交流,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虽然大家的职务、经历不同,但都赤诚相待,尽力将自己最热情、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同学之间由陌生到相识、相知、到亲密无间的同学和良师益友。不论是文艺表演、课后点评还是集体现场参观教学中,都离不开团队成员有形的相互帮助和配合,也离不开相互之间无形的精神支持,其核心是专题培训二班的口号:****。
漫漫人生博弈路,传媒花草香渐闻!传媒大学一周所学,即可将我那心里的“空杯”装满,够我回味无穷。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也”。如今步入正常的
第四篇:中国传媒大学自荐
尊敬的中国传媒大学的领导:
你们好!
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一所享誉全国的综合性大学,一直都是莘莘学子所心驰神往的地方。同时传媒大学也是我的理想大学。我爱好文学,酷爱读书,故特向您郑重地推荐我自己。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酷爱文学,涉猎广泛,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从“红酥手,黄縢酒”到“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从“苏文志,方鸿渐”到“高觉新,高觉慧”,从“于连”到“思嘉”,因为博览,所以全面,因为厚积,所以有发。我思想深刻,喜欢独立思考,对许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我校组织的辩论赛中荣获“优秀辩手”的称号。语文成绩在年级长期保持在前三名。同时,我的才华还是多方面的,我长期担任学习委员和学生会学习部长的职务,成功组织过校内外的大型活动。作为一名理科生,我成绩优异,年级排名基本保持在年级前五名。我的文科成绩一样不容小觑,在高一时文科排名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五名,是同龄人中的翘楚。
因为爱好文学,所以我有志于学习同文学有关的广播电视学。我认为我的文学积淀,学习成绩,表达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可以胜任此专业的学习。而广播电视学需要的就是我这样的既有理科的分析思考能力,又有文科的表达叙述能力的学生。
第五篇: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专业
最佳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专业(050330)
1.广告理论与广告史方向
本研究方向力争使我国广告理论的发展能够紧跟广告业界实践的飞速发展。该研究方向内容包括:市场消费形态的调查与研究,广告效果研究,广告受众研究,大众媒体消费形态研究,消费形态数据库数据研究,世界及中国广告20、30年史研究,广告学发展源流考、广告史史实与资料搜集,整理和汇集,广告与品牌研究,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研究,广告学前沿理论的总结与更新等。在研究方法上,涵盖了从市场调查,定量数据采集分析,定性的文献归纳整理,直到以以往积累的数据库数据为基础进行的数据挖掘等方式。
这个专业研究方向的毕业生既可以在各高校广告学专业任教,也可以进入社会科学研究所继续深入学术研究
2.广告实务方向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可以使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与广告实践相结合,从而丰富广告学理论,推进广告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并且为广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方向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广告活动的普遍规律与一般规律进行系统研究,重点研究广告活动的传播策略及其效果,研究范围涉及到广告活动的三个主体(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介)和广告受众。研究内容包括整合营销传播、广告表现研究、广告心理研究等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该方向的学习,学生将适应并可以在广告业三大主体(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介)就业,发挥所学。此外还可以在一些科研单位或实际应用机构任职,继续研究有关理论。
3.广告媒介方向
本研究方向重点培养传播学和广告学相结合的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使媒介产业经营的理论的发展能够紧跟媒介和广告业界实践的需要。
本研究方向以学术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对媒介和广告相结合的学术理论和应用性资料进行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汇集。
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既可以在开设有传播学和广告学专业的高校任教,也可以在社会上的媒介单位供职,解决媒介单位对研究和战略操作人才的急需现状;此外还可以在一些媒介和广告学的科研单位或实际应用机构任职,继续研究有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