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美关系与多元权力中心时代的来临
中美关系与多元权力中心时代的来临
作者: 孙兴杰 | 发表时间:2016.06.13 刊发于总2164期《中国经营报》[本周视点]版
从香格里拉对话会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我们看到了中美关系的不同面相,也可以重新审视中美关系的全景与特质。
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美之间的争论没有想象的那么有烈度,而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都在努力寻求利益的汇合点。奥巴马任内最后一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如美国财长卢所说,在中国高考的时候举行中美这样的磋商,我们还是通过了考验。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也是定义世界秩序的一对双边关系,而中美在两个不同议题中的战略互动与沟通,意味着大国竞合时代的来临,也代表着中美对多元权力中心来临的默认。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应寻求中美长期和平与合作之道。
从去年开始,美国战略界开始讨论中美关系到了“临界点”这样的说法,似乎美国人蓦然之间发现中美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反倒有些不知所措。而今年,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以及太平洋舰队司令哈里斯的极端言论则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中美关系是不是真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呢?首先是美国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一种失落,失落的是,冷战结束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和军事上快速崛起,但是中国并没有变成另外一个美国,而是越来越有“中国特色”。冷战之初所设定的“历史终结”的历史哲学理念遭到了现实的回击,美国人也反思,是不是接触战略失败了呢?因这种失落而带来的是战略焦虑,应该如何与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打交道呢?回顾一年来中美关系的互动,可以看到美国的对华政策被美国大选以及五角大楼“双重绑架”。在南海问题上,中美之间的分歧被放大,尤其是五角大楼,似乎将南海当作制衡中国的有力支点。正因如此,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媒体才大量报道与关注中美之间的“斗嘴”,但也有媒体看到,中美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都保持了克制,南海问题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有爆炸性。
香格里拉对话会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几乎同时进行,前者是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与防务的对话平台,而后者则是中美之间最重要的双边磋商机制,包含了经济、政治以及人文交流三个支柱性体系,而且很可能会拓展至防务交流层面。如果中美之间真有过不了的坎儿,还是要回到双边的闭门会中去争吵与磋商,这也反映出中美之间最基本的战略共识和信任。奥巴马之后,战略与经济对话还要不要持续下去?答案是肯定的,也是美方做出的主动的倡议,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致辞,既是对过去八届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总结,也提出了新的议程,更是重新界定了中美关系的特质。
首先,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中美都要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个大方向,毫不动摇地为之努力。这是对美国的呼吁,也是给美国的承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不断去落实,中方提出的理念和原则需要在具体的外交实践中一步步落实。其次,中美之间不可能通过对话就解决所有的分歧,但是通过经常性的沟通,逐渐累积战略互信,减少战略误判。中美关系被定义为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思维定式之下,这种双边关系必然是对抗性的,历史上的大国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彼此的错误知觉与战略误判,缺少必要的沟通,以至于彼此猜疑、对抗,最终出现冲突。中美之间直接的沟通渠道达到108个,这是中美之间管控分歧、积累信任的主要平台。也有人质疑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效率,如果没有这么一个高级别的平台,中美关系可能会更糟糕。
最后,中美两国体量巨大,两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中美关系不仅是双边关系,更具有了全球意义。对于美国的重返亚太,中国提出了新的理念,“宽广的太平洋不应该成为各国博弈的竞技场,而应该成为大家包容合作的大平台”,这要比“太平洋足够宽广,可以容纳中美两大国”有更深的战略意涵。太平洋不是中美两国的,而是“大家”的,美国重返亚太的根源也在于亚太地区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是世界政治经济的关键一极。尤其是东亚的发展,打破了西方主导的单一现代性的构想,虽然日本一直力图脱亚入欧,甚至会借助G7这个平台来扰乱东亚局势,但是日本终归还是亚洲国家。因中国的发展,多元现代性以及多元权力中心时代来临了。如何顺应和融入这个时代,成为中美两国共同面对的难题。
多元权力中心时代,中美两国都应该直面对方,而不是在镜子里寻找那个似曾相识的对方。
冷战结束之后,西方“一统天下”,福山也说“历史终结”了,西方代表了历史,而且是世界历史。这也是全球化的历史哲学基础。全球化的开放性为非西方国家所接受,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红利,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就说,全球化最大的赢家是东亚,最大的获益者是中国,虽然美国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这就是中美关系的实质所在,两国带有历史天命的国家在全球化的舞台上相遇,所谓的历史天命,就是两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天下”的观念和历史,都有自我认可的“乌托邦”。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但是近代以来中国的转型过程中充满了屈辱和抗争,对于西方的那套“天下”以及真实的世界历史,中国还不太熟悉,还没有做好准备。因此,中国需要真正融入并参与到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真正成为一个主体,摆脱受害者的情结。于美国来说,它是现代历史上的“古老共和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人造共和国”,在上帝和君主之外,创建了一个世俗的政治秩序,而“山巅之城”则是美国人的信仰,也是美国人走向世界的自信。依凭美国的力量,“山巅之城”的理想改变了世界很多,但是也遭到了“世界历史”的拒绝。
中美关系已经远远超过了两个政府之间的互动,而是两个社会、两个市场、两种历史传统之间的深度的互动,是共同携手牵引世界历史发展的伙伴。因此,中美关系远不是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关系,而是两种历史天命的互动与融合。
第二篇:电气时代的来临
电气时代的来临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本单元中非常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最基本的推动力,在继承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基础上,又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世界格局,促成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造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教学重点
围绕电的发明及运用;能源领域的巨变。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对科技革命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表现欲望,所以设计时给了学生一定自主学习的空间。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能源领域巨变等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人类只能依靠电力这一能源么?你对其他能源的开发还有什么建议?”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六、教法学法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入新课。
2.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设置、史料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认知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利用问题的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信息交流,使学生对电的发明和应用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方方面面的影响,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
七、媒体选择
多媒体视频。
八、教学过程
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约从1870年开始,在生产领域又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这次变革以电为核心,以电能的研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人类由“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板书课题。
【问题一】同学们,你们家中或周围都有哪些电器,有什么作用?
【生答】略。
【师引导】这么说来,我们的生活和“电”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电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板书: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问题二】请同学们看书第89页第一目的内容,思考: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是怎样的?
【生答】略。
【PPT】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
富兰克林 法拉第 伏特
【问题三】人类对电能的利用过程是怎样的?
【生答】略。
【PPT】1832年,皮克希,手摇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834年,雅克比,直流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867年,西门子,自激式发电机
【师引导】尤其是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发现,开始了机械能和电能大规模转化的时代,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实用的发电机、电动机,建立起巨大的发电站,这一切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面貌。
【问题四】此时,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它与蒸汽动力相比有哪些优点呢?
【生答】略。
【师引导】由于电力作为能源具有这么多优点,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围绕电的发明由此展开能源领域的新天地。
(板书:
二、能源领域的巨变)
【问题五】谁来结合课本谈谈这种巨变表现在哪些方面?能举例说说最好。
【生答】略。
【PPT】新能源的发现与应用——电、石油
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内燃机、柴油机
新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飞机
新通讯技术设备的出现——电报、电话
【师引导】在已经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研究、探索和发明创造的新热潮。历史上把这次热潮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问题六】想一想:为什么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能够发生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
【生答】略。
【师引导】由于使用电力,其他工业部门也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
【PPT】展示泰坦尼克号图片,激趣。
【PPT】史料:1897年,《伦敦新闻报》一个专栏惊叹道:“比起过去的六百年,在过去的六十年里,蒸汽机和电力已经在更大的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问题七】蒸汽机和电力已经在更大的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动力是什么?
【生答】略。
【板书引导】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此后,电力得到广泛应用,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九、教学设计评价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4.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策略,根据学情随时调整。
5.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整合,将第三目内容前置到第二目。由“人类对电的认识”通过教师引导得出电能的优势,自然过渡到围绕电的发明由此展开能源领域的新天地。这样就挖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效果比较好。
6.教学反馈设计(有些内容学生不理解,老师要设计低要求)。
第三篇:全域旅游时代来临
全域旅游时代来临!全方位解读“全域旅游”
百家号06-1917:29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端午假期,大众出游热情高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端午假期期间,各地多措并举,贯彻落实全域旅游理念。全域旅游,俨然成为当下旅游业最有谈资的话题。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作为最近两年的流行词,在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里,国家就对走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作出了新的部署。
一、全域旅游中的“全域”体现在哪里?
一、全资源整合
全资源整合是通过全域资源整合,实现全域资源旅游化,扩容资源发展空间。所谓全域资源旅游化,意思是除了传统资源,还要把一些新兴资源挖掘出来,再实现旅游化,从而扩展旅游的发展空间。
比如,旅游的核心资源体是景区,但在新兴的资源中,城市、乡镇和风景道都可作为景区的一部分;此外,广场、公园、博物馆、学校、工厂等社会资源访问点,也都会纳入到未来的旅游产品体系中。
二、全产业融合
全产业融合的实质是“旅游+”,实际上,在这个模式里,从门票经济向全产业链经济转型,其实是旅游业向各个行业渗透的一个过程。因此,就需要一些规划的创新手法,比如休闲农业、休闲渔业、旅游商品、文化创意等,包括对品牌的包装等,其实现在这些需求越来越多。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1+1>2,就是从“旅游+”,转变到“+旅游”。“旅游+”是旅游业与各行业完全渗透的蓝图,而“+旅游”是各个行业主动融合旅游的全新的发展格局。这就是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通过这种转变,能够让一产、二产,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等和旅游业进行融合。
三、全方位服务
所谓全方位服务,主要还是对游客来讲,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更多的让游客满意的产品。这里面强调“全域覆盖、共建共享、自由自主和快行慢旅”的十六字发展方针。通过全方位服务,可以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从而能够更好的体验目的地。这就需要实现全域旅游N大支撑体系,实现各项旅游服务支撑要素大的全域覆盖。
四、全社会参与
全社会参与指的是全域旅游的事情不单单是旅游相关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全社会各个角色在全域旅游里面扮演更多的主体功能,就是政府引导下的企事业单位、协会、居民等个人、游客全参与的机制。
五、全流程保障
全流程保障就是政府为了推动全域旅游的工作,从顶层设计,包括旅游发展的机制、旅游发展的政策、资金等方面让整个全域旅游得以贯彻和执行。
二、实践全域旅游,关键在于把握“全域”二字。
1、资源需全域整合
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把旅游发展融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任何资源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的新理念,做好整合文章,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拓展旅游生活空间,集聚打造旅游目的地。
2、产业需全域融合
把握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综合性强的特质,以“旅游+”促进旅游业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共融共生共兴,在更大的空间里,创造更多的旅游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大旅游产业新高地。
3、要素需全域配套 树立“旅游即生活”的理念,适应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需求变化,丰富全域旅游生活的要素,既满足大众旅游的普遍需求,又满足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引领和拉动大众旅游生活的综合消费。
4、结构需全域优化
结构优化是全域旅游的本质要求和关键所在。全域旅游不是“全面开花”,而重在结构优化。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引擎,激活存量、创新增量、提高质量,把资源配置调优,把供需关系调优,把产业结构调优,推进旅游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中高水平供需平衡升级。
5、社会需全域参与
共建共享是全域旅游的鲜明特征。全域旅游需要坚持政府主导,更需要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因此,需要在更大的空间里引导、吸引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产业主体参与到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中来,培育更多的产业主体,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共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同时,让当地居民和游客共建共享,是全域旅游的初衷和标志。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既是旅游发展的受益者、旅游生活的享受者,又是旅游产业的创业者、旅游生活的服务者。
6、市场需全域管理
全域旅游呼唤管理创新,必须走向全域管理,即从原本的行业管理走向社会管理,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标本兼治”,覆盖旅游生活各个空间、旅游消费各个过程、旅游市场各个环节的旅游市场管理体系和机制,进而在全域范围内构建起优良的市场秩序。
7、营销需全域统筹
全域旅游下的旅游营销,就是要统筹营销、整合营销,从景点营销、产品营销走向城市营销、目的地营销。同时,要创新营销,即营销“全资源、全时空”,针对旅游旺季与淡季、长假与非长假、周末与非周末、白天和夜晚等四个方面的旅游消费“落差”,激活冷资源、闲资源,促进均衡消费,实现四季旅游、全年旅游,应该是全域旅游的题中之意。
8、服务需全域提升
全域旅游,产品为王,服务是道。实现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全域化,是全域旅游的重中之重。尤其要注重把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实现旅游要素和服务的区域全覆盖。同时,把优质服务从旅游行业拓展到全社会,提高全体从业人员和社会各个“窗口”的服务水平,提升居民和游客在旅游生活的各个空间、旅游消费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让消费者为服务“买单”,通过服务让旅游产业增值,共建共享美好的旅游生活,这是以人为本在全域旅游中的生动体现。
9、环境需全域协调
优美的环境是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生活空间。推进区域环境全面治理和全域协调,创造和谐、优美的整体旅游环境,实现全域环境的景观化、生活化,全域旅游的实践将把旅游目的地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全域旅游的五种典型发展模式
一、龙头景区带动型 依托龙头景区作为吸引核和动力源,按照发展全域旅游的要求,围绕龙头景区部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围绕龙头景区配置旅游产品和景区,调整各部门服务旅游、优化环境的职责,形成了“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机制,推进“景城一体化发展”。以龙头景区带动地方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以龙头景区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以龙头景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典型代表有:湖南张家界、四川都江堰。
二、城市全域辐射型
以城市旅游目的地为主体,依托旅游城市知名旅游品牌、优越的的旅游产品、便利的旅游交通、完善的配套服务,以都市旅游辐射和带动全域旅游,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互补,优势互动的城乡旅游大市场。按照“旅游引领、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提升价值”的思路,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以旅游引领新型城镇化。其典型代表有:辽宁大连、福建厦门等地。
三、全域景区发展型
把整个区域看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按照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深入开展全域旅游建设,推进旅游城镇、旅游村落、风景庭院、风景园区、风景厂矿、风景道等建设,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的城乡旅游风貌。其典型代表有:浙江桐庐、河南栾川、宁夏中卫等地。
四、特色资源驱动型
以区域内普遍存在的高品质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旅游综合开发为路径,推动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相结合,与大众健康、文化、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共生共荣,谋划一批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山地体育、汽车露营等旅游新业态,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形成特色旅游目的地。其典型代表有:重庆武隆、云南抚仙湖、贵州花溪等。
五、产业深度融合型
以“旅游+”和“+旅游”为途径,大力推进旅游业与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以及旅游业与文化、商贸、科教、体育、宗教、养生、教育、科研等行业的深度融合,规划开发出一批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跨界产品,推动全域旅游要素深度整合,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其典型代表有:南京江宁区、北京昌平区。
四、全域旅游的误区。
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建景点景区、到处建宾馆酒店。恰恰相反,全域旅游更加关注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景点景区、宾馆酒店建设和管理仍然是必要的,而且要提高质量、层次,但这不是工作的全部。在全域旅游格局中,到处都是风景而非到处都是景点景区,到处都有接待服务而非到处都是宾馆饭店。千万不能把增加景点景区和宾馆饭店数量、扩大规模等同于发展全域旅游。要防止出现景点景区、宾馆饭店“遍地开花”,四处泛滥。
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进行旅游开发。全域旅游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更好地疏解和减轻核心景点景区的承载压力,更好地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
一、山西省阳城县:景区引导全域旅游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东倚太行,西连中条,北接太岳,南瞰中原,在这块总面积为19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康雍盛世,名列三城”,“嘉道之世,风高五属”,辉煌的人文历史让人怦然心动。阳城拥有1个5A级景区(皇城相府)、2个4A级景区(蟒河和上庄古村)、2个3A级景区(孙文龙纪念馆和海会寺)的风水宝地,阳城县主要做法
1、领导研讨,达成基本共识
阳城县曾以坐拥丰富的优质无烟煤资源而名噪一方,在“煤时代”占尽先机。然而,随着煤炭经济的持续低迷,其优势消耗殆尽,面临生死抉择。如何寻找新的优势,走出一条转型发展之路?县委、县政府根据境内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以发展旅游为抓手,立足县域,放眼全国,高瞻远瞩,制定了以知名的三大景区为支撑,以县城为支点的“3+1”大旅游发展战略和“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全民旅游、四季旅游”的就业增收、富民强县战略。
2、借助外力,指导发展 阳城县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办法,多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深入全国旅游先进地区取经求教,并邀请全国知名旅游专家前来实地考察,借助外力,指导发展。
3、提升景区,发挥品牌效应 为了发展全域旅游,皇城相府继续加大“国家风景名胜区”建设力度,蟒河景区全力推进“5A”创建,析城山景区加速推进基础建设,充分发挥景区旅游品牌带动作用,以全面提升“阳城旅游”形象。
4、建设美丽乡村
依托县城和三大景区,立足全县90%的地域是农村,90%的人口是农民,有1200平方公里的生态植被良好的实际,阳城县委、县政府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理念始终贯穿于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制定了“一园一带四区”美丽乡村连片建设规划,围绕旅游抓农业,围绕农民抓旅游,全力建设“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荣誉:阳城县先后荣膺“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第三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二、河南省嵩县:制度创新、全民参与
嵩县地处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是一个生态大县、矿产资源大县,却顶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一度面临农业低端徘徊、工业结构单
一、周边交通闭塞、人民生活困苦的现状,长期以来,旅游者一直保持着对其“贫穷落后”、“农业大县”、“交通不便”的形象感知。而随着“5A嵩县”理念的提出及实施,扭转了外界对嵩县的看法及感知,成为县域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和扶贫旅游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成为全域旅游背景下业界谈论的热点与关注的焦点。
嵩县主要做法
1.全域理念和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
依托自身优势,嵩县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5A’级景区县域”,即“5A嵩县”的新理念,把3009平方公里县域打造成开放式的5A景区。同时,各个产业按照旅游的标准和理念来转变发展方式:农业围绕旅游调整结构,工业围绕旅游开发产品,城镇建设围绕旅游完善功能,社会服务围绕旅游突出特色。
为保障“5A嵩县”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嵩县参照国家5A景区标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中国旅游强县标准》等内容,结合自身实际,编制了《“5A嵩县”标准(草案)》。成立旅游标准化领导小组,下发《嵩县旅游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多次举行培训会议。
2.机制运行及规划设计的保障支撑 为保证“5A”目标顺利实现,嵩县参照北京市和海南省的经验,决定“撤局建委”,把县旅游局升级,更名为“嵩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由县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县政府组成部门,形成部门联动。为保证旅游规划的科学设计及规划工作的有效衔接,把熟悉本地旅游环境的“土专家”和专业的旅游规划机构相结合,成立了嵩县旅游规划研究院,专门进行旅游开发宣传推介的规划研究设计工作。
3.全民参与和资源共享的政策安排
“5A嵩县”的打造,实现了上至县委书记、县长,下至普通百姓的全员参与,调动了建设“5A嵩县”的积极性。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5A嵩县”建设指挥部,确定了“5A嵩县”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发展定位及支撑项目,建立打造“5A嵩县”联席会议制度,制定“5A嵩县”标准和考评体系,把120项任务分解到65个县直单位和乡镇,实现全体动员,全民参与。嵩县为回馈社会,于2012年开始推出A级景区免票政策,不断优化免票举措,推出“分时段分区域免票”措施,真正达到了惠民利民的目的,为嵩县赢得了良好的旅游口碑。
4.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化品牌营销
首先,在形象上进行整体营销。县域范围内所有景区都以“真山真水真空气,5A嵩县欢迎您”为主题,全县域统一策划,打包营销,整体宣传。其次,通过系列活动进行品牌打造。通过开展节庆活动,推介“5A嵩县”。再次,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品牌宣传。邀请著名演员、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经济学家、旅游专家等名人体验、评论、宣传“5A嵩县”;最后,运用新媒体进行微博营销。组建了由86个实名认证微博组成的“微之博动队”,为解决游客在旅游咨询及投诉、了解免票区域及时间、到达景区线路、各景区的客流情况等需求提供了便利。
荣誉:嵩县先后获得“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旅游强县”、“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等殊荣。2016年2月,嵩县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三、浙江省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主导全域发展
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部,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安吉县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境内“七山一水二分田”,层峦叠嶂、翠竹绵延,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2008年,安吉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口号,并且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目标,成为全国乡村建设的典范。
安吉县主要做法
1、以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全域发展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中,安吉坚持四美原则,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强化全局战略思维,把全县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一二三产整体联动、城乡一体有机链接,力求全县美丽、全县发展。
2、创新体制
安吉在浙江率先成立旅游委,政府职能实现从行业管理转向更深层面的产业推进。为了整合资源提高效率,部门镇书记、林业局等部分局长都兼任副主任;为了和市场结合,又成立旅游发展总公司,政企分开,以便能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美好的蓝图首先需要高水平、高统一度、高执行力的规划。安吉因此在全省首创设立专业总规划师,项目审批“一支笔”;同时,建立全县资源、项目库,全县资源一盘棋,统一管理,统筹操作,形成合力。
3、大力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
旅游产业的发,需要更高层次的支撑:更高端的服务水平、更丰富多层次的产品构成、更大气的接待承载能力、更强的市场号召力……而这些,就在于安吉正在努力推进的“全域景区化建设”之中。安吉根据“五化同步”的总体要求,在提质上苦下功夫力促转型:全域化布局、一体化推进、标准化管理、生态化发展、国际化引领。
荣誉:国家首个生态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
通过上述案例,乡土田园总结出几点经验:
1、政府重视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关键纵观全域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地方政府的领导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旅游的带动作用对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收入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十分重视旅游的发展,积极为旅游发展创造各项便利条件。
2、著名景区的引领是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著名景区是区域内积聚游客的吸引物,景区开发情况是地方旅游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景区现有优势资源,提升景区各类设施,以景区带动全域旅游。
3、乡村旅游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点乡村作为区域内占地面最大的部分,自然风光,民俗民居,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部分。乡村旅游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域旅游发展情况。
4、旅游相关设施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基本旅游相关的设施包括饭店宾馆、旅游交通、旅游标识、景区厕所等,这些设施直接关系到游客对旅行安全、方便、舒适的体验,是全域旅游发展情况最基本的部分。
5、营销推广是发展全域旅游的有力手段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网络微信、节庆活动等营销方式,有利于提升区域知名度,吸引对区域旅游产品有兴趣的游客,有利于确定自己的市场目标,开发出更合适的旅游产品。
第四篇:电子商务3.0时代来临
电子商务3.0时代来临
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共同主办,以“开启E时代的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论坛于5月21-22日在成都举行,本届论坛的“打造电子商务生态产业链”主题论坛备受关注,更是揭开了B2B电子商务3.0时代的序幕。
第五篇:电子商务3.0时代来临
电子商务3.0时代来临
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共同主办,以“开启E时代的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论坛于5月21-22日在成都举行,本届论坛的“打造电子商务生态产业链”主题论坛备受关注,更是揭开了B2B电子商务3.0时代的序幕。
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共同主办,以开启E时代的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论坛于5月21-22日在成都举行,本届论坛的打造电子商务生态产业链主题论坛备受关注,更是揭开了B2B电子商务3.0时代的序幕。中国电子商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受益于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的扶持,电子商务迎来了井喷时代。
隆众石化商务网CEO潘隆在论坛上发言中,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企业建网阶段,这是B2B电子商务的第一步,解决企业网上登记注册问题。这个阶段主要是抢注域名、租用空间、设计网页等网站建设阶段。第二阶段是搜索服务阶段,这个阶段解决了容易找到问题,百度就是通过关键词搜索,而阿里巴巴则是分类搜索。第三个阶段是供应链整合阶段,这个阶段解决找准交易对象和快速达成交易的问题;最后一个阶段,那就是产业链协同阶段,这个阶段解决整个的交易过程中各相关产业间协同服务问题。只有这四个阶段全部完成后,B2B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如果把B2B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用版本界定:抢注域名建网为1.0时代;网站搜索为2.0时代;供应链整合为3.0时代;产业链协同为4.0时代,当前B2B电子商务正处在第三阶段的开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不能拔苗助长,这次论坛对于电子商务,尤其是B2B电子商务而言,指导意义巨大,可以说,本届论坛揭开了中国B2B电子商务3.0时代的序幕!在论坛间歇的访问中,潘隆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