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之诗歌赏析
专题之诗歌赏析
一、归纳答题考点(70分钟)
纵观诗歌赏析答案,考点的设置主要有情感、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四个方面。因此考场中
(一)要理解情感。
如果说,思想是诗歌的中心、灵魂,语言是诗歌的外衣的话,那么情感就是诗歌的血肉。正如臧克家所说:“诗的本质,专在抒情,在诗歌的大旗上写着两个字:‘抒情’。”俄国诗人別林斯基也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的一个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每一首好的诗歌都是文情并茂,文质兼美,情感溢满海洋的上品。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1)诗歌中的诗眼、中心句或题目等也是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情感的。如《纸船寄母亲》、《乡愁》(余光中)这些诗歌从题目就可以理解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从诗的副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对祖国的爱恋之情。
(2)把握诗歌的意象。现代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借助一种或几种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
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解开意象。要准确地破解诗歌中的意象(即诗人的意中之象),然后从诗的意象中,把握作者要向读者揭示(或暗示、启迪)的东西。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我们抓准了诗中的形象,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或诗歌的主旨。如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的“意”是对土地的眷恋与挚爱。由此,诗人选取了四个“象”:土地、河流、风和黎明。“意”和“象”连接的媒介便是“鸟”,即诗人自己,“假如我是一只鸟”、“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等诗句都证明了这一点。
【赏析模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什么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苍凉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安谧美好、清新自然、华美壮丽、恬淡闲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示例】: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全用名词排列组合,中间没有一个动词连缀,名词意象的堆叠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步骤一),营造了一个萧瑟凄凉的氛围(步骤二),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步骤三)。
(3)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其他事物,而是直接把胸中块垒倾吐而出,淋漓酣畅,在诗歌中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一种是间接抒情,就是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主要有寓情于事和寓情于景两种形式。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采用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的手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精华,是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艾青这两句诗,直接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而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这里就是间接抒情。
【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抒情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诗句如何用了这种手法。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赏析:诗一开头便直抒胸臆,(步骤一)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限拘谨再不值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正如风吹云散,(步骤二)心中真有说不出的畅快。(步骤三)。加上后两句的间接抒情,(步骤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借写他登科后快马加鞭,欣赏美景的行为(步骤二)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步骤三)。孟郊40岁诗人及第,他自以为从此便可以别开生面,龙腾虎跃,大展鸿图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惊喜之情,便写下了这首诗。
(二)要品味语言。
诗歌难于解读,首先含蓄在意象上,其次含蓄在语言上。诗歌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描写性语言,更不同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语言。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比一般的语言更含情。
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富有色彩、节奏和动态,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每节开头分别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品味语言还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品析,并借助想像和联想,才可能进一步读懂其深层含义,领略诗歌语言的魅力。如李瑛的《雨中》:“一朵云/拧下一阵雨/匆匆地掠过车篷。”一个“拧”,一个“掠”,多么生动传神,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
能够表现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词语有:言简意丰,蕴含哲理、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1、语言特色
这里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表现语言特色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朴素自然、平淡清新、恬淡清新、含蓄隽永、形象生动、婉约细腻、幽默讽刺、悲壮苍凉、慷慨激昂……
【赏析模式】: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步骤一)。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步骤二)。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赏析:此诗语言特点是自然质朴,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2、炼字
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赏析模式】:指出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步骤一)。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步骤二)。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说说第一句中两个“笼”字写景有何妙处。赏析:“笼”是笼罩的意思(步骤一),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步骤二),渲染了一种迷蒙、冷寂的氛围(步骤三)。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赏析:“燃”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燃是燃烧的意思(步骤一),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的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步骤二)。表达了作者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和强烈的思乡之情(步骤三)。
(三)分析技巧。
分析诗歌的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妙用。【赏析模式】:这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技法(步骤一),结合诗句谈谈用了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步骤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三)?
1、修辞方法
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在诗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仗、对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双关、比兴、用典等,比喻: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语出自然,毫无人工的痕迹 对偶。如“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句式整齐,生动形象
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赏析:
“鸟歌花舞太守醉”用的是拟人(步骤一),生动地表现了春色的迷人、生机盎然(步骤二);后面写到“明日酒醒春已归”,无论如何是不可能一宿醒来“春已归”(春就悄然离去)的,因此此处用的是“夸张”(步骤一)。用夸张,表达了作者感慨春景迷人、春日短暂的心绪(步骤二),写出了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步骤三)。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囱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答题示例:诗人运用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步骤一),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把自己比作在炉中燃烧的煤,诗人旨在比喻自己思念祖国的炽烈的感情。全诗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极富美感,令人感动(步骤二)。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热望(步骤三)。
2、表现手法
常用表现手法有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卒章显志、渲染、象征、衬托、想像与联想等。
《我爱这土地》前部分情景交融,最后直抒胸臆。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想像与联想也是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段,它们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在诗歌赏析中,我们也不必作抽象的解释,而是要结合具体的诗歌形象来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与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答题示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赏析:此诗主要采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表现了诗人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
纸船--寄母亲(冰心)
我从不青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合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答题示例】: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3、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一般是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
诗歌重在抒情,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抒情。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其他事物,而是直接把胸中块垒倾吐而出,淋漓酣畅,在诗歌中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一种是间接抒情,就是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主要有寓情于事(物)和寓情于景两种形式。
【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抒情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诗句如何用了这种手法。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赏析:在诗的开头,诗人采用间接抒情的手法寓情于物(步骤一),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步骤二),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情感(步骤三)。
结尾处,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直接抒情的手法(步骤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精华,直接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步骤二)。是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步骤三)。
(四)可以从诗歌的内容上来分析
有的诗歌内容分丰富,分几小节,我们可以根据每节内容来赏析诗歌。【赏析模式】:这首诗共几节,每节内容侧重不同。(步骤一)第一节侧重于
第二节侧重于
(步骤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三)?
爽爽的贵阳
我背着装满渴望的行囊
我背着装满向往的行囊 寻觅抛开暑尘的地方
寻觅抖落风霜的地方 今天与你相遇
今天与你相拥 眼里释放惊喜的光芒
心儿奏出轻松的乐章 远去了
远去了 混浊的天空
纷繁的琐事 远去了
远去了 难熬的热浪
莫名的惆怅
环城森林涌来缕缕清新
甲秀楼上数点欢跳的星星 黔灵山风吹过阵阵荫凉
花溪河里捧起欢乐的月亮 绿绿的贵阳
和和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感受着你的气息
徜徉在你的怀里 我醉倒在惬意的天堂
我回到了童年的时光 【答题示例】:
诗歌分为两节,每一节各有侧重。(步骤一)第一节构筑了一个“绿绿的贵阳”,让作者感到这是“惬意”的避暑天堂;第二节营造了一个“和和的贵阳”,让人似乎“回到了童年的时光”。第 一节重点表现贵阳的自然之美,第二节侧重于贵阳的人文之美,二者相得益彰,让人产生无限遐思。(步骤二)作者对贵阳这座美丽城市的无限热爱及赞美之情,巧妙地渗透在字里行间,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让读者也能亲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清新与和爽。(步骤三)
五、总结
综合以上各角度的分析,我们可以把诗歌赏析的写法归纳为三个字。赏、析、情(理)。
赏即写出你读诗歌后得到得一两点感受。例如:诗人运用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步骤一),析即读诗歌具体分析,一定要结合原诗句。例如: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把自己比作在炉中燃烧的煤,诗人旨在比喻自己思念祖国的炽烈的感情。全诗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极富美感,令人感动(步骤二)。
情(理)即归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或哲理。例如: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热望(步骤三)。
六、实战演练
阅读以下诗歌,任选一首,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新 月
新月弯弯,花香。夜暖。像一条小船。故乡正是春天。我乘船归去,你睡着了吗? 越过万水千山。我在你梦里靠岸。【参考答案】: ①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
②“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路。
③结句情深意美,借新月之船,将绵绵游子情,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洒落在故乡的梦里。
④小船似的新月勾起了诗人的怀乡之情,爽性当真“乘船”回到了春暖花开的故乡,故乡的亲人正在梦中,“我在梦中靠岸”情深意美,极写其两地相思、魂牵梦绕的情景,意味深长。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参考答案】:
①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②诗歌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③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读
人之一生.读之一生/从春读到夏,从小读到大
读雨,方知万物可以滋润,心灵能够洗涤/
读雪,能领悟到嚣的纯洁,感受到冬的春意/
读风,就能触摸自然的脉搏,聆听天地的呼吸
读霞,才能于苍茫中发现辉煌,展示自己韵不屈
读花,你学会倾听/读树,你学套成长
读山,你学会攀登/读海,胸怀将变得辽阔 读月,方知阴晴圆缺/读日,便不再惋惜日近黄昏 用心品读/细细感悟/
阴雨中能读出晴空/枯黄中能读出翠绿/ 沙漠中能读出清泉/黑暗中能读出晨曦 【参考答案】: ①诗歌以“读”为题,内蕴深刻,读自然实为品读人生、感悟人生。教会我们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悲哀,从而树立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②诗歌语言含蓄隽永,没有华丽辞藻的雕饰,同时给人以人生的思考与启迪。如:“沙漠中能读出清泉,黑暗中能读出晨曦”等句子,富含哲理,昭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③诗歌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上的气势。同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阴雨”与“晴空”;“枯黄”与“翠绿”;“沙漠”与“清泉”;“黑暗”与“晨曦”等都形成了内容与色彩的鲜明对比,产生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④诗歌意象丰富、意境开阔。诗歌融人了雨、雪、风、花、树、山、海、月、日、沙漠、云霞等自然之景且赋予它们多彩的内涵,可谓一景一画面,一句一人生,细细感受,回昧悠长。
第二篇:盛唐诗歌之山水田园诗赏析
盛唐诗歌之山水田园诗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出现了很多与山水田园有关的诗歌,晋宋时期经由陶渊明、谢灵运后初具雏形。到了盛唐,在当时强大的经济背景下,山水田园诗更是得到空前的发展。
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诗歌如是,我们今天能欣赏到的山水田园诗身后都含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山水田园诗作为盛唐诗歌的一大诗派,更是在这繁荣的时期达到其鼎盛时段。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文人继承晋宋时期陶、谢的山水田园传统,尽情的把祖国大好河山的精华之处在诗歌中展示出来,彰显了在盛唐时期,诗人们对大自然那种淳朴而真挚的、不加修饰的感情。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寄情于山水,一生不仕的孟浩然,当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千古留名的布衣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充满了自然、宁静的情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多有漂泊羁旅之作,并且在青山绿水中夹含着他隐隐的游子情怀,真正发挥了“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宿建德江》是孟浩然的山水名篇,诗中抓住了特定的物象,加注诗人“愁”的感情进去,化为意象,从而达到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意境,情景交融,物我浑一。
这首诗从首联到尾联都在描绘客观的实景,例如“移舟”“日暮”“月”等等。但作者描绘这些景物并不是简单的铺排,这些景物各自之间都有相互联系、相互映衬的关系在。这里不仅把“象”和“意”联系在一起,就连“象”与“象”之间也不是孤立的,这就像“移舟”与“烟渚”、“日暮”与“客愁”、“野旷”与“树”、“月”与“人”,意象之间相串联起来,这诗歌中更深一层的意境就包含其中。
《宿建德江》是一首非常悲凉的诗,整个诗歌的格调早已被一个“愁”字定住,其余的东西都是围绕着这“客愁”而写的。冷冷的色调、孤单的夜色、寂寞的异乡愁客,这些都是诗人在漂泊途中的一声声的感概。此刻在诗人眼前的,不是天水相接的美景,而是在茫茫江面烟雾中的自我喟叹,惆怅这承载着自己的一叶扁舟不知将要何去何从,漫漫长夜,也就这清澈的江水和冷冷的月色与人亲近了。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用诗情画意来形容王维的诗一点也不为过,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最大的 1 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是真真实实的在写山水,极力的不去多夹杂情感在里面,把自我隐没在大自然之中。自然之美在王维的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追求大自然的浑然天成、清逸雅致,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既朴素又典雅。
《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里的诗篇,这个集子里的诗歌犹如一幅幅浓墨淡彩的山水画,拼接起来,就是辋川别墅的山水风景。
这首诗的整个背景应该是静态的,可诗人却用了“发红萼”、“涧户”、“开”、“落”这些富含动态的字词,以动衬静,更显山中的静谧优美。
这首诗里凝聚了生命,短短的四句,不仅概括了辛夷花一年的花期,也在暗写了辛夷花四季轮回的花开花落。但辛夷花毕竟是植物,它可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循环生长,在大自然的滋润中生生不息,而诗人却不可以。人的生命短暂,植物的生命却是永恒的,无论世人怎么感叹,这都是已成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打破。
许多人认为“诗佛”王维的诗歌里富含禅意,在这里我并不反对,但在那些用文字组织成的泛泛的解释中,又是否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禅意呢?就像这首《辛夷坞》,如果过多的用禅的思想来铺展,那就失去了诗中空灵朴素的意境。所以我认为这首诗真正能用文字表述出来的,也就只有诗中的景色而已,至于禅意,或许就像佛教中“拈花一笑”的故事,个人顿悟罢了,无须过多解释。不要让禅意沾染上任何东西,包括文字,那才是真正的“空”。
总而言之,虽然山水田园诗中多含有诗人退隐山林的想法,但事实上,在盛唐时期,真正想隐逸的诗人很少。有强大的经济和政治文化背景做依托,还有当时社会氛围的濡染,许多文人,包括那些山水田园诗的诗人都是想为国出力的,这点在与中唐和晚唐山水田园诗的比较中显而易见。大体上,盛唐的山水田园诗还是包含了时代辉煌的背景,如果不是这太平盛世,文人们又怎能安然娴静的坐观山水呢?
第三篇:诗歌赏析之将进酒
唐诗赏析--《将进酒》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学号:20142701320041
姓名:吴巧梅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咏酒诗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将进酒》更是其中翘楚,这首诗是在李白因权贵的谗言而被放还出京后所作,旨在借助诗歌来抒发满腔抑郁。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这首诗用三言、五言、七言句法错杂结构而成,一气奔注,音节极其急促,表现了作者牢骚愤慨的情绪。文字通俗明白,没有晦涩费解的句子,这是李白最自然流畅的作品。
诗文开篇就是两个排比句,连用两个“君不见”,既加强了本诗之气势,又让人有为豪气所迫之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源远流长,如从天而起,一泻千里,奔腾入东海。作者用半想象半真实的手法,略带夸张的描写出这种雄浑壮阔的空间景象。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比喻光阴一去不回,同时也暗指作者意气风发,胸怀大志的时代已经远去,道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不快。“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时间的转变,悲叹人生短暂,青春易逝,一头如墨青丝很快会变成如雪白发,作者不直言苍老,而是用发丝的变化向人们描绘了苍老的过程,却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这个开端可以说是悲感至极,却毫无纤弱之感,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这首诗虽然不免悲感,但悲观却非李白性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行乐自然不能没有酒,但诗歌并没有直写酒,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来突出隐喻,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李白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他的现象而已。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李白在用乐观好强的态度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其中一个“必”字看出了作者的自信,看出了作者虽怀才不遇但又渴望一展抱负的积极态度。这句话淋漓尽致写出了李白蕴藏在骨子里的豪情,绝不是装腔作势者可以展现出来的。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描绘了一场盛筵,一个“三百杯”展示出了筵席中的痛快气氛,同时也使诗句显得十分豪壮。从这句话中也看出了作者是个十足的乐天派,并没有因为一点小挫折而放弃了人生的理想,并没有消沉度日。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诗的旋律加快,狂放之情趋于高潮,仿佛看见了诗人眼花耳热的醉酒之态,又仿佛听见了诗人兴致勃勃的劝酒声。诗人仿佛忘记了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又还原为生活。酒宴上相处得太欢快,诗人发出了一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接下来的八句话就是诗中之歌了。一个“但愿长醉不愿醒”表现出了作者的愤激,是作者酒后吐的真言。以作者的的有用之才,本可以入朝做官,飞黄腾达,如今却只能喝酒玩乐度日。“古来圣贤皆寂寞”亦是愤慨之语,表现出作者寂寞,因此才情愿长醉不醒了。
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
“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
诗歌以“与尔同消万古愁”作结,与开篇之“悲”相呼应,但是“万古愁”的含义却更显深沉,结尾两句表现李白不醉不归的痛快与豪爽,有让读者仿佛还置身在那一片觞筹交错和行酒之言中,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运用夸张手法,使得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第四篇:诗歌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瀚海的意思()阑干的意思()
1、默写题
①诗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写野外雪景,并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③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④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诗词主旨】
这首诗咏雪与送别巧妙结合,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答: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限40字)以及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5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手法上,运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6品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的妙处。
以春景写冬景,以春花喻冬雪,运用比喻、联想,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表现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感。
《浣溪沙》
1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词的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2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本词中也有表达这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中作者用“新”和“旧”有什么含义?
作者用“新”“旧”对比,表明时间又过去了一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得感叹。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这两句话(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2)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千古奇偶)。
5、“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流逝的情思。
6、“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无可奈何花落去 落寞,孤独.《相见欢》 “月如钩”是特定环境下的月景,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1)从月的形状上看是残月,象征人事的缺憾,蕴寓着冷落凄清的感情;(2)从月所反映的时间上看,并非月圆团聚之时,为下文的“离愁”营造了气氛。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2分)表现了词人寂寞忧伤的亡国之痛。3压在词人心头的一般滋味有那些?
①对过去生活的回忆②对现状的种种感伤③对未来的种种忧虑④亡国之君的孤独寂寞。
4、“锁”字是传神之笔,试赏析。
人间秋色,无所不在,被“锁”者,非清秋也,是指人。被锁在深院中的人,悲秋无尽,只有清冷的秋天相对,怎不感到寂寞。
5、“剪不断,理还乱”有什么表达效果?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词人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以千丝万缕的丝麻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来形容愁思之纷繁难解。化无形为有形 把离愁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现在人们用这比喻,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俄顷 漠漠 恶卧 丧乱 何由彻 庇 突兀 见
1.主题: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悲惨遭遇和困苦凄凉的生活,表达了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博大宽广的胸怀。2.名句赏析: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直抒胸臆,集中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和博大宽广的胸怀。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两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突出风之大,风之猛,使“卷我屋上三重茅”富有动作性和感情色彩。一个“卷” 即形象又有力度
(3)“自经丧乱少睡眠”这句话作者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5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 破屋漏雨 祈求广厦
6、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
(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7.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 语意双关,“长夜”既是使诗人难以入睡,凄风若雨的漫漫寒夜。对有“安史之乱”造成的黑暗昏乱的政治局面,正象是造成人民灾难深重的漫漫长夜一样
九下古诗三首《饮酒》主旨:表现诗人热爱自然、超然物外、恬淡闲适的心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在东边那稀稀疏疏的篱笆下,正专心致志、悠闲自得地采撷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那悠远的南山。
2、从炼字角度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悠然”巧妙地表现了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B、(见能否改为“望”)不能,“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就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天真的意趣。C、“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3、从“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读出了诗怎样的心态?——表现了诗人宁静致远的心态,以及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境界。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A、“真意”的含义——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人生与自然之理。
B、“真意”包含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告诫人们不要在世俗中迷失自我,不汲汲于名利,要悠闲自得地生活。
《行路难》主旨:抒发诗人对朝廷黑暗、仕途艰难的抑郁不平的激愤之情以及面对艰难时的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塞川”“雪满山” 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仕途的艰难,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表达了诗人有志难伸的痛苦心情。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引用典故,自比姜尚和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政治抱负。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典故,表达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
《游山西村》主旨:抒发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1、“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农家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
2、“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生动画面(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赏析——“重”、“复”二字突出了山与水的曲折幽深,“暗”突出了绿柳的繁茂荫浓,“明”字表现了鲜花的娇艳明丽。这一联描绘了山环水绕、花团锦簇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美丽风光的惊喜、热爱之情。
后用来形容在困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希望的哲理。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淳朴的乡土民俗的赞美。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九下诗词曲——《山坡羊•潼关怀古》—描写了潼关险要的地势,感慨历代王朝兴亡,表达对战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1、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答: “聚”字,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 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怒”字,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写出了黄河的奔腾澎湃。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表现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答: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一句如何理解?或(为什么“兴,百姓苦”)答: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个朝代兴起,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统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主旨: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 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一个个 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2、赏析“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出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场面壮观,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豪迈气概。
3、文章以一个“ 狂 ”字为词眼,“少年狂”体现在哪些方面?(1)劲装出猎;(2)千骑相随;(3)告知全城百姓齐出动(4)自比孙郎射虎。
4、赏析(怎样理解)“狂”字?
答:统领全词,生动表现了苏轼粗犷豪迈,激情奔放的姿态,是词人报效国家、壮心不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5、赏析“挽”字:生动表现了词人拉满弓的强劲姿态、信心百倍。勾勒了一位挽弓劲射、英武豪迈、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的意思: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像圆月一样,瞄准西北的目标,猛射敌人。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大力称道?(赏析)运用典故,表达词人要效命疆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而且词人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用语形象,“如满月”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劲射时的英雄气概。
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典故;把自己比作魏尚,含义是“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观沧海》主旨:表达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襟。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在这水波激荡的海面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耸挺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凋零,萧瑟的秋风一阵一阵,呼呼作响,草木摇动。波涛汹涌的大海,在翻卷,在呼啸,似乎要将宇宙吞没。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茫茫无垠的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了出来。
2、赏析名句C: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修辞,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第五篇:诗歌赏析
初中诗歌鉴赏知识点
一、古诗鉴赏表述方法常见的套话:
1、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反映离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
2、情感表达: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的作用。
二、创作风格:朴素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清丽婉约„„ 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2、结构形式:照应、衔接、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复等。
4、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想象、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等。
5、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意境:由寄托作者思想的意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诗歌基本的整体情境。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7、词语赏析: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古诗词赏析答题方式:这„„句运用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其中,“„„”词使用得好,传神地表现了„„
四、诗词分类
1、咏诗怀古诗 特点:咏史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还有的咏诗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内容特点: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2)抒发昔胜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4)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注意:咏诗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情感,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例题:赏析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里)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此曲中“山坡羊”是___________,“潼关怀古”是____________。(2)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2、咏物言志诗。
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形式标志:(1)诗题中常含有“吟”“咏”“赠”“题”“赞”等字眼,如《咏柳》《石 灰吟》等。
(2)描写对象多是有特殊涵义和象征意义的动植物及其他一些自然事物,如梅 兰竹菊,琴棋,秋,月等。
思想情感主题
(1)托物言志,表达诗人的志士之悲,君国之忧,自叹身世的凄凉伤感之情;(2)借物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人生迟暮,壮志难酬、命运多舛等落寞失望的心境;(3)借物明智,表明诗人不媚于俗、坚守正义、正道直行、清廉高洁、坦荡如砥的情怀节操。
(4)咏物言志,姐所咏之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注意: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例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
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2)“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3、写景·山水田园诗
内容特点: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 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形式标志:(1)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
(2)诗题中常出现“过”“行”“游”等字眼
主题情感:(1)归隐田园,寄情山水,抒发对自然的留恋和热爱之情
(2)描绘山川美景,表达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现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注意:抓住景物特征,这类诗抒情上往往借情于景、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例题:
饮 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哪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嚣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 合一的境界。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爱莲,莲花象 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 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与杜甫《望岳》“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 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 达了诗人返璞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爱莲,莲花象 征了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边塞征战诗
形式标志:(1)诗题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
(2)诗题常用乐府旧题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3)诗中常用意象:旗、鼓、干戈、号角、羌笛、胡笳、琵琶、长河、烽火等;
常用地名:楼兰、阴山、凉州、长城、玉门关等
主题情感:(1)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3)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苦,连年征战的惨烈(4)抒发对穷兵黩武的怨愤,归家无忘的哀痛(5)抒发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 哀痛。
注意: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 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诊的事件、心理。
例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羁旅思乡诗
内容特点: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 乡怀仁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生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等),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形式标志:(1)诗题中多含有“驿站”“客舍”“登高”“望月”“忆”“行”“宿”“思” 等一类能体现漂泊客居之意的词语;(2)诗中多用“寒食”“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古代节日名;(3)诗中多用“鸿雁”“西楼”“高楼”“故园”“落日”“冷月”等意象。
主题情感(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绵绵乡愁以及对亲人的眷恋与思念;(3)抒发谪居他乡,不被朝廷信任,郁郁不得志的幽怨之情;(4)凝聚人生感慨,流年易逝的苦闷。
例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 简要赏析。
6、赠友送别诗 内容特点: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形式标志: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话别
(1)诗题中常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2)诗中常用“杨柳”“落叶”“江水”“孤帆”“长亭”“古道”“淡酒”“清泪”“浮云”“冷月”“凄风”“苦雨”等意象。主题情感 主题:(1)抒写亲友之间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2)表达对亲友的勉励和劝慰
(3)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会,对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诗人自己坦陈心志的真情告白,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多含身世之悲。情感:(1)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2)旷达刚健,乐观向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例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有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是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是什么意思?诗句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3)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中蕴涵的哲理的理解。
7、自然理趣诗(一般都是宋代的诗歌)
形式标志
(1)多由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引发;
(2)诗题中常含有“偶感”“观”“题”等字眼
(3)诗中常出现山川溪流,花草虫鱼等自然景物
主题情感
(1)描写自然景物,从自然意象中挖掘蕴涵的哲理,揭示自然规律(2)展示人生理想,表达人生感悟(3)反映社会生活,从中探寻哲理
例题: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包含了一个什么道理?
the key:借梅雪争春告诫人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