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社旗县扶贫项目签约仪式在郑隆重举行[小编推荐]
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社旗县扶贫项目签约仪式在郑隆重举
行
大河网讯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扶贫社旗县精准扶贫项目签约仪式日前在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会议室隆重举行。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副总裁刘磊、省教育信息化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执行组长刘鹏军、社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白国辉、县教体局局长陈涛等出席了签约仪式。28日上午,在郑东新区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会议室里,一场隆重的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项目签约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据了解,这是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旗下中国教育出版网为响应习总书记“扶贫先扶智”及刘延东副总理关于“十三五”时期,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救助弱势群体,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讲话精神,在我省贫困县分别出资3000多万元开展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补短板”工程。社旗县精准扶贫项目的签约启动,代表着我省教育信息化扶贫工作全面进入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新阶段。中国教育出版网董事长兼CEO高明星对记者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与河南省扶贫办共同实施的河南省教育信息化扶贫“补短板”工程计划分期、分批对我省贫困县投入价值约3000万元的优质教育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试点贫困县的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边远贫困县的孩子们能学到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生们一样的东西。届时社旗县将有10多万的中小学生从中受益。力争到2020年,让我省贫困县在教育信息化普及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据了解,中国教育出版网由教育部信息中心、团中央少工委共同承建,网站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数字教育资源供应商。该网开发的教育资源系列产品被河南省电教馆推介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与应用系统首批集中采购重点产品。(李自恒)
第二篇:精准扶贫:教育信息化大有可为
精准扶贫:教育信息化大有可为
2016-06-29 08:37:49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李卫红
摘要:教育扶贫,重点在农村基础教育,难点在精准施策。目前我国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仍然薄弱,城镇学校的“大班额化”和农村学校的“空心化”现象同时存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依旧缺乏。
教育扶贫,重点在农村基础教育,难点在精准施策。目前我国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仍然薄弱,城镇学校的“大班额化”和农村学校的“空心化”现象同时存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依旧缺乏:
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问题突出。据统计,2014年全国普通小学的数量为20.14万所,其中农村教学点的数量为88967个,占全部小学数量的44.2%。这些农村教学点大部分位于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地处穷乡僻壤,交通不便,工作生活环境差,师资严重短缺,教学资源缺乏,音体美、英语和计算机等课程难以开齐开全。调查发现,很多教学点体育课是“随处放羊”,音乐课是“唱歌走样”,美术课是“欣赏欣赏”。计算机课往往有电脑,无网络;有网络,无资源;有资源,无师资。显然,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正成为农村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老少边穷地区教育扶贫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公里”。
连片特困地区教师专业水平低。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现有在岗教师绝大部分学历是通过在职函授、自学考试获得。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师都是转岗担任。由于很少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加上培训经费短缺等,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偏低,职业认同感不高,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师资缺乏和教师水平不高成为导致农村学生流向城镇学校的关键因素之一。
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比例高。根据全国妇联于2014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有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大部分留守儿童位于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其比例高达70%以上。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爷爷奶奶隔代看护,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其品行、学业、安全和心理等问题令人担忧,需引起高度关注。
针对上述问题,我建议教育扶贫过程应与“信息化”相结合。
首先,跨界协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数字学校”。政府、中小学、高校、企业通力合作,建设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村校为末梢的城乡一体化数字学校,虚实结合,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打造城乡教育命运共同体。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动城乡教育的组织变革,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在线备课”、“基于多媒体的教学”等多种形式,解决乡村教师“派不出、留不住、教不好”的困境,整体提升农村教学点的教育质量,实现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的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
其次,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实施国家、省、县三级的“农村教师数字能力提升计划”,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岗与脱岗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方式,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成功跨越“数字鸿沟”,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层应用,最终实现“课课有资源,人人用资源”的新局面。
第三,牵手共进,大力推进“三个牵手”计划。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施“亲子桥”牵手计划,实现农村留守儿童与家长远程视频沟通与交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实施“城乡学生牵手”计划,互助互学,增进城乡学生的相互了解,丰富农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施“城乡教师牵手”计划,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和教育博客等,加强贫困地区城乡教师结对帮扶,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跨校集体备课、教研专题研讨、视频课堂互动观摩,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互联互通,构建教育扶贫精准数据库。依托城乡一体化的数字学校,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突破信息孤岛,建设动态精准、互联互通的教育精准扶贫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识别扶贫对象,加强动态跟踪,为各级政府实施精准教育扶贫提供决策依据,提升帮扶效率。
第五,加大财政投入,提供经费保障。乡村学校硬件建设上,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大幅提高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信息化生均拨款标准,建立通过信息化扶贫的长效保障机制;建立“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改变过去政府为主的资源建设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与建设”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模式。
第六,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协同推进的领导体制,建立中央、省、地(市)、县、学校良性衔接的协同推进机制。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规划、部署、指导全国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基础设施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师生使用效率、设施维护情况、教师信息化培训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构建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出台教育信息化评估细则,用以指导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推进。三是建立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构建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会等主体参与的教育信息化监督机制,建立全方位后台监测系统和高效督导评价机制。
(作者李卫红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第三篇: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东官庄镇夏庄小学 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汝南县教育脱贫专项方案》精神,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政策措施
1.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生给予生活补助,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教科书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对建档立卡户子女随时跟踪了解,如果生活确有困难的,想方设法进行帮助,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劝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3.做好防流控辍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做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关系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建设 1 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4.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工作,建设好留守儿童童心之家。让留守儿童每月可以和家长视频通话一次,享受父爱母爱。结对帮扶的老师,每天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孩子心声和需求,做到爱生如子,让家长在外地安心工作,早日脱贫。
5.成立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学生这一资源去感化和带动家长,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增强脱贫致富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
6.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狠抓落实,常抓不懈。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同时,成立夏庄小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赵
凯 副组长:任
静
成员:李幸福、邵亚伟、陈
杰、翟会勤、张
霞 2.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对于县级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要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
3.建立信息台账。
学校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4.加强舆论引导。
我校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营造浓厚的精准扶贫工作氛围。5.落实教师保责任。
落实“一生一责任人”的帮扶机制,实行包保责任制,确保每个贫困生都有帮扶责任人,定点跟踪,精准扶贫,一包到底。6.对建档立卡学生及列入教育帮扶台账的各类困难学生实行三个优先:
第一,学习上优先辅导; 第二,生活上优先照顾; 第三,第三活动上优先安排。
汝南县东官庄镇
夏庄小学
第四篇: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金盆中学:卿彩霞
我校按照县委的教育扶贫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多种持扶贫帮困活动,深入探索扶贫工作的新路子,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影响学习,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
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教导处、后勤处、各班主任具体落实,广大老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同时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
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通过第一阶段摸底工作我校确定了32名同学为本扶贫帮困对象。学校55位教师自愿结对帮扶他们,结对帮扶教师不仅为贫困学生购买了学习用品,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到家庭了解贫困学生的具体情况,每到一处,他们都要同家长促膝交谈,询问他们对学校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贫困家庭父母对结对帮扶教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连声感谢。贫困学生也表示一定会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学校、社会和父母关
爱。
学校在研究确定特困学生名单时,对上报的所有学生都进行了具体细致地调查。通过家访等形式如实地掌握了这些贫困学生家庭的生活情况。另外,学校还根据他们特困的不同程度对其进行了不同金额的资助,对家庭特别困难、无固定经济来源的实施生活费全免;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实施部分减免。同时定期组织家长进行座谈及时了解特困生家庭需要学校帮助解决的一些问题。
四、延伸帮困意义,形成帮困“人文化”
组织了多次扶贫帮困活动后,学校发现全体师生的热情很高,出手大方,为此我校提出了“人文帮困”的理念,要进一步发挥帮困的育人作用,除了物质帮困,还更需要人文帮困,以及整个帮困活动的人文化。这是帮助贫困学生在物质帮助之外的另一层次需求,包括如何克服贫困家境带来的自卑心理、如何更快融入集体生活环境、如何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对贫困学生这些需求的满足,有时比提供物质帮困更重要,因为物质帮困只能解决生存的问题,而人文帮困,则关系到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此,学校成立了“心灵驿站”,定期或不定期地为这些学生作心灵沟通,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树立信心、确立自己的崇高理想。
五、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各方努力,周边的好几个企业主已经答应考虑向我校的贫困学生进行支助,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各村委会也各自负担相应人数的贫困生,为他们勤奋学习解除后顾之忧。另
外学校还千方百计联系社会人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第五篇:精准扶贫与农村信息化服务
精准扶贫与农村信息化服务
郭仁财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国家领导人总书记等为代表的党中央重要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扶贫脱困工作,特别关心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出“到2020年我国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实现全面奔小康的目标”。中共中央办公厅在总结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在2013年颁布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并将精准扶贫和教育扶贫等扶贫政策与“六个精准”目标结合,快速开展扶贫工作。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建设,搭上全球4G时代的末班车,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为边远贫困山区搭建高速光线宽带。在信息带来服务、便捷、快速、有效的同时,让贫困山区的农民可以享受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生活,与大城市接轨,使农村人民足不出户便可走遍世界各地,观摩世界风土人情,领略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感。
在这样的背景发展情况下,本文通过对前人理论成果的总结和大量的阅读文献后,以发展教育、信息服务为切入点,研究农村脱贫脱困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精准扶贫;脱贫脱困;信息服务;教育扶贫
自1978年全面改革开放后,在国家利民惠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民的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有效地使大多数农民脱困脱贫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有效的缓解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增长速度,更为国家政府积累了脱贫致富的经验。为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会议上所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全面达成小康社会,贫困人户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我国于2012年就开始全面推行精准扶贫战略,并严格执行“六个精准”目标。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经过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我国农村脱贫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1]2013--2016年,我国减贫5564万人,每年减贫人数都在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2】
一、精准扶贫的含义
总书记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是在2013年11月在湖南省湘西考察时,同时并提出扶贫就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切记好高骛远,扶贫要做到精准帮扶,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3]王思铁认为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4】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笔者认为精准扶贫就是要利用好国家政策,在政策的支持下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服务于各地区贫困农民,走访各地贫困户了解实情,从源头出发,实事求是的解决并消除影响贫困的因素,从而实现脱贫的目标。
二、教育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精准扶贫的发展状况,教育具有先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国家要发展富强定要大力发展教育并不断完善教育体系。然而在教育的支持下要精准扶贫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精准发力,致力于扩大农村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在边远的贫困山区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快速化、优质化的发展,推动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专业技能化发展,提高高等教育的就业率。提高贫困地区师资的教育水平,扩大对其帮助资助政策的覆盖面,保障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5】第一,边远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是阻碍农民脱贫脱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国家要不断完善幼儿学前教育体系,在贫困地区普及幼儿园学前教育并逐渐形成以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园为辅的幼儿学前教育体系。在快速有效的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同时,要对周边有需求的贫困幼儿园实行全覆盖模式,让适龄幼儿可以就近入学读书。第二,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也是阻碍农民脱贫脱困的因素之一。所以加强改善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免费为贫困农村儿童提供营养餐,加强幼儿身体,为贫困农民解决幼儿上学吃饭的问题,让幼儿无忧入学。第三,着力改造边远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为学校增添教学设备,购置教学设施来满足教学、生活所需,从而改善贫困地区的教学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各行各业培养了无数的专业人才,使专业技术人才的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08年底,总数已达4686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6.0%。截至2009年底,在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2888万专业技术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2291.6万人,占总人数的79.3%;高级职称297.5万人,占总人数的10.3%;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初具规模,目前,我国有两院院士1400多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0多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10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8万人,博士后研究人员8万余人。[6]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更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相融合。贫困地区人口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在短时间内让贫困地区人口学会简单的专业技能,并能凭借这种技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改善他们的经济水平;然而也存在一少部分贫困人口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技能,针对他们应实行再教育培训的方法来提升他们的额组暗夜技术水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7】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信息服务促进农村脱贫脱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然而在边远的贫困人口家庭中有的甚至都未曾接触过互联网。因此更应该加快对贫困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让网购成为我们的日常,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乐趣与便捷。我们应抓住商机,加强对农村地区农业信息网站的建设,组织和发展,搞好信息服务,加强信息的互助交流,让互联网通向千家万户。向贫困地区的农民及整个社会提供看得见又读的懂得科技信息,提供更多更前沿的农业信息。利用互联网服务农村、引导农村人民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学会开网店进行农产品的交易,改变传统的面对面交易,农民可以自己掌握主动权做到足不出户便可将农产品销往各地,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有专业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法务专员等业界专业人士对农民进行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培训,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8】帮扶农村人民脱皮脱困,实现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走上小康的道路。
在互联网时代的介入下,电商不仅可以使边远乡村的优质农产品转变为商品成为一种可能,而且通过对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还可以给边远的贫困地区带来一种互联网的时代文明,从而大大的缩小了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逐渐扩大的数字差距。【9】农村电商的发展在解决农民自身农产品滞销的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更多消费者苦恼的需求问题。参考文献
【1】李国治,朱晓云.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 2016,01:135.【2】人民日报.2017,7,13.【3】中国经济网.2016,02,22.【4】王思铁.精准扶贫[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4,04:14-15.【5】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07,15:12-15.【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5,03,13.【7】贾海刚.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途径探索[J].职教论坛,2016,09,05:15-16.【8】黎侨.浅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2016,08,06:2.【9】中国留学网 2017.03.14.作者简介
郭仁财,1991.02-,男,汉族,山东,现在贵州财经大学图书情报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联系方式:*** Email:gaohan1224@126.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学城贵州财经大学 邮编:5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