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粮食物联网与电子商务发展论坛(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5:5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中国粮食物联网与电子商务发展论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中国粮食物联网与电子商务发展论坛》。

第一篇:2010中国粮食物联网与电子商务发展论坛

《2010中国粮食物联网与电子商务发展论坛—新思维 新模式 新发展》会议2010年12月12日在哈尔滨金谷大厦举行。

4.4亿网民,31.8%普及率为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网络购物人数达到1.08亿人,2009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亿元。如何利用互联网做好大米等粮食产品的营销,如何利用物联网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降低成本。与会专家、企业界精英、政府官员热烈讨论,充分发表各自见解。

东方集团粮油食品公司副总裁韩俊先生代表东方集团参加了会议,并在会议上做了《如何利用互联网做好大米电子商务》的学术报告。结合10多年使用电子商务推动企业营销的丰富经验,分析了大米市场互联网营销的现状,提出了利用互联网做好电子商务的方法,并就东方集团大米营销线上线下的营销战略。受到了到会代表的普遍欢迎。

第二篇: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发展论坛5.4

“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发展论坛”方案

(拟)

随着网络购物、电视电话购物,以及连锁商业、大型卖场等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对购物配送的需求十分旺盛。最新报告显示,2009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近2500亿元,同比增长93.7%;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有望攀升至1.98%;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突破1亿,同比增长37.5%。预计未来几年,网络购物市场仍会维持较快增长,伴随着整个网络市场的日益成熟,购物配送已成为网络购物的关键环节,物流配送业正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我国目前购物配送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客户地点不断变动、收货时间不定、配送车辆繁多等等,造成运输资源管理难度大、车辆利用率低、成本日益升高。同时,由于购物用户分散,难以形成集中的有规模的物品配送流量,导致物流配送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物流配送成为网络购物、电视电话购物发展的巨大瓶颈,其中又以物流信息化建设和配送车型的限制最为典型。

在网络信息时代,物流配送必须具有信息化的特征,只有实现物流配送信息化,才能提高购物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和价格,承担起网络时代赋予物流配送业的历史任务。同时,我国配送体系发展缺乏有效规范,现有配送车辆标准不统一,非法运营现象较为严重,市场无序竞争日益加剧,商品车物流领域存在的车辆超限、不规范罚款、标准滞后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急需以配送车辆的车型标准化为切入点,将城市配送车辆的标准纳入到市场准入范畴,引导配送企业采用标准化车辆运营,提高物流配送秩序。

鉴于此,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与当地人民政府拟于6月10日在上海联合主办“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发展论坛”。给城市,物流企业、信息技术设备提供商、汽车制造商,电信运营商以及终端产品提供商提供交流对话、合作共赢的平台,以推动物购物配送信息化与物流配送车型标准化系统建设与发展。

一、会议时间:2010年6月10日

二、会议地点:上海宝山

三、会议规模: 150—200人

四、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当地政府 联合主办单位: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中国快递协会 组织单位:

物流时代周刊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 承办单位:

北京界上传媒有限公司 中泰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荣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 媒体支持单位:

中国航务周刊 中国航贸网 媒体合作单位:

新华社 新浪网 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 中国会展 现代物流报等

五、会议主题

物流配送,信息化与标准化并行发展

六、议题设计

1.中国物流配送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2.当前购物配送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及机遇 3.网购公司与配送公司之间如何协作共赢 4.物联网给物流业带来革命发展与进步 5.实时交通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6.物流配送车型标准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7.城市范围内使用的配送车型标准的制定与推广

8.如何引导配送企业采用标准化车辆运营,提高车辆标准化管理

七、会议特色

1、国家级行业研讨会,汇集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政府领导,以及物流、信息、汽车制造、电子商务等业界专家学者、企业领袖,深层剖析中国购物配送信息化与物流配送车型标准化面临形势及相关政策,共商物流配送业发展大计。

2、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通过专题演讲及现场互动交流活动,解析购物配送信息化与物流配送车型标准化应用的成功案例,为物流配送服务商、汽车制造商、信息化服务商提供宽广的合作平台。

八、同期活动

1、本着关注行业公益事业、推进我国物流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宗旨,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中交协快运分会组织的“荣泰物流与电子商务奖励基金”借第三届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发展论坛之机,继续对推动中国运输、物流与电子商务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物流与电子商务推进奖”设立6类奖项,即指导奖(政府人员)、管理奖(企业家)、学术奖(专家学者)、推动奖(社团管理者)、教育奖(院校及培训机构卓有贡献者)、宣传奖(媒体编辑记者)。另外,本基金特别设立“突出贡献奖”,表彰在物流与电子商务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对行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人士。

九、参会代表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各地物流行业、汽车行业协会负责人;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各物流配送商、物流信息化服务商、商用汽车制造商、汽车研发机构、IT业专业厂商负责人等。

十、拟邀嘉宾(部分)

钱永昌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 马力强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

柴跃廷 国家科技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专家组组长 王德荣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

贾银松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正司级)聂林海 商务部信息化司副司长等 宋 玲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会长

及主办城市领导

北京界上传媒有限公司

2010年5月4日

第三篇:2013重庆电子商务与物流供应链发展论坛

2013重庆电子商务与物流供应链发展论坛

主题:电商引领物流新变革

2013.10.25 一.基于电商平台的高新技术与分销网络研究

—唐连生

1.供应链无缝整合能力:

需要把握好动态供应链、时间响应、商业模式、达成网络分销平台共赢的共识、有效需求信息与无效需求信息差异巨大(需求弹性)

交易性管理→关系性管理;商业模式转变→需求分布变化 利益分配(供应链各环节间的博弈)

界定高新产品的价值易逝性、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 明确不同生命周期的市场竞争法则

供应链策略与产品市场竞争策略相匹配。2.优化

构建中心配送仓库和自有供应链分销体系,实现协同管理。

(条件:a.供求关系透明化;b.确立共享机制c.共同应对随机干扰)

二.重庆网商产业发展与分析

—胡刚

1.重庆网商发展现状

至2013年6月,网购平台B2C市场份额,淘宝+天猫50.4%,京东20.7%, 苏宁易购5.7%,易讯5.4%.整个网购市场用户规模2.77亿人,重庆网购用户322.6万,到今年9月我市网购用户增至416.8万,增速较快。我市人均网购消费7860元,购物主要来自广东27%,浙江19.3%,上海10.7%,江苏8.2%,北京7.4%。

C2C交易主要来自淘宝90.4%,腾讯拍拍9%。

重庆进出快递包裹比例为2:1,重庆网商产业发展严重滞后。2.重庆网商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网络产品少、商家认知不足、资金和配套产业不足、专业人才不足、网商企业不强、政策支持不够

3.重庆网商发展趋势

(1)传统企业“触电”,大力发展重庆特色工农业产品,特色休闲食品,走专业化和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2)网商企业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势头显现。

三.电商与零售之间的互联网博弈(基于供应链视角)—梁喜

1.网购交易现状

2012年,我国网购零售收入2070亿,占社会总体零售收入的6%,其中通过移动终端数额占整个网购交易额的7.85%,近年来通过移动终端购物的比例逐年上升。随着网络渗透率和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网购市场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现有双渠道模式

(1)自建电商型:如海尔,至高;

(2)平台电商型:如天猫,京东;(3)平台电商与零售商:如苏宁易购,国美在线。

3:思考研究的具体问题

(1)如何压缩成本(需清楚了解成本结构)?(2)电商如何实现低碳交易?

(3)电商在未来是否能占据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4)未来平台电商占优势还是O2O占优势?

(5)电商如何避免欺诈行为以及如何合理制定欺诈成本?(6)电商自建物流或者外包?

四.推荐系统算法的应用(新的协同预测模型)

—刘波

1.研究方法:利用用户行为;上下文信息(时间、地点、环境、自身情况); 社交网络(用户分布情况、社交圈、购物习惯及喜好)

2.协同预测,矩阵分解,尽量逼近,低秩矩阵的协同预算法。运用新的协同预测模型实现精准推送。

(sorry,这个太复杂了,我没听懂,所以笔记记得较简略)

五.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政策对比研究

—詹川

1.电商交易现状

2012年我国电商交易总额达到8.1万亿,2011年交易总额为6万亿,年增长率为27.9%。

2.五大电商产业园区及梯队

北京通州、上海唐镇、浙江杭州、福田国际、中国西部(成都)。第一梯队:长江三角洲 第二梯队:珠江三角洲 第三梯队:渤海湾地区 后备地推:中西部地区。

3.国家支持政策(每个地区具体政策不同,以当地标准为准)(1)土地房屋补助政策(补助条件、政策、年限);(2)资金支持;

(3)税收优惠,通常以财政补贴方式兑现,以达到监管、激励的作用;(4)人才优惠政策;(5)其他支持。4.启示

(1)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2)明确园区发展目标;(3)打造企业特色;(4)因地制宜;(5)利用集群效应;(6)促进企业发展。六.基于电商发展的物流配送系统研究

—张军

1.相关数据

据2012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我国日均包裹量为1200万单,单日峰值最高达到7200万单。快递年服务量56.9万件,50%以上来自电商,其中圆通市场份额达到20%。

2.电商物流配送服务演变

2005年,易讯在上海提出“次日达”服务,后来又推出了一日两送的服务。2009年,京东在上海也推出了一日两送的服务。

2010年,易讯推出一日三送,2011年,京东在上海业推出一日三送的服务。2013.5.14,京东正式推出“极速达”,一日四送。

2013.5.18,阿里集团牵头组建中国物流智能网络,即“菜鸟物流”。3.模式分析

(1)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有利于降低成本;

(2)电商自建物流:有利于将商品快速送达,提升购物体验。4.物流配送发展瓶颈

(1)物流资源供给不足;(2)物流资源分散且不平衡;(3)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4)物流服务质量低下;(5)物流成本居高不下。5.改进方向

(1)优化快递配送流程,流程标准化;

(2)整合快递配送资源(企业资源、社会资源);(3)革新快递配送模式;(4)完善快递配送体系;

a.构建全国轴辐式快递配送网络体系:构建快递配送干线,两级配送网络,利用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闲置时间完成干线配送;

b.构建城市群的轴辐式快递配送网络:城市配送节点与配送节点之间采用干线运输;(5)开发快递配送工具(装备标准化);(6)智能快递配送管理。

第四篇: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

物联网产业的热潮正在席卷全球,在我国,政府高层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报告和相关政策措施无不表明: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将是中国今后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政府勾画蓝图,各地积极布局,我国推广物联网的条件正逐步趋向成熟。

物联网:物物相连 传感未来

——AMT咨询中国物联网(暨传感网)发展报告

潘多拉星球上所有的动植物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每个物体之间都能通过心灵的沟通来指挥其行为,而沟通的方式正是纳威人的辫梢和树木的根须。天人合一的巨大网络让所有的一切变得有生命和灵性,人与自然之间的互相依存也变得清晰可触。

——电影《阿凡达》片段。

电影《阿凡达》为人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外太空世界,这些细节具体到现实科技的发展,就是物联网在未来的典型应用。的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让一切自由连通”,甚至做到“沟通从心开始”。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也被称为传感网,2009年由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在当年的中国国际通信展上,对这两个名称进行了界定:“传感网和物联网其实是两个名字一个概念,为方便交流宣传,传感网是官方用名,物联网可作为‘小名’使用。”

根据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的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传感网概念则是从技术的角度对物联网的这一实质进行了阐述: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除传感节点组成的网络外,传感网还能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实现全面融合。

无论是物联网还是传感网,其实质都是将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网络,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因此,物联网和传感网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同一个事物的命名。物联网技术应用前景

物联网能够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从而可以使物品(商品)具有“智慧”,在没有人的干预的情况下彼此进行“交流”。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具体到现实生活当中,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就目前来看,行业应用将成为未来几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发现,智能交通、城市安防、智能

电网等行业市场成熟度较高,传感技术成熟,政府扶持力度大,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规模化应用,市场前景广阔,投资机会巨大,将成为未来几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而医疗卫生、家庭、个人等领域的智能传感应用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技术、标准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大多产品还处于试验阶段,短期内不会大规模应用。

中国物联网发展环境分析

物联网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及工信部部长李毅中相继指示要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国家还将传感网以及传感技术的研发计划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中。此外,工信部已经开始统筹部署宽带普及、三网融合、物联网及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并将物联网发展列为我国信息产业三大发展目标之一。2010年,中国政府还将出台一系列物联网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来自高层和政策的推动将加速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步伐。

目前,我国的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国内众多知名企业也开始在物联网领域摩拳擦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行业企业已经展开攻势,另有一些其他领域的公司也开始进入物联网领域,国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AMT咨询日前收购深圳某物联网产业相关公司,开始在该领域持续发力。

此外,我国已经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家之一。无锡市自2009年以来已经联合美国有关机构发起了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的工作,产品目前在公共

安全、民航、交通、电网、环境监测等行业得到初步应用,相关物联网产品已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国,并被欧洲列入政府航空采购目录。

整体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标准、产品以及市场尚不完善,业内专家也明确指出,物联网商业模式短期内不能大规模商用。但是,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以及电信网络尤其是无线网络的不断扩展,我国推广物联网的条件正在逐步趋向成熟。

第五篇: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人民生活在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今后十年,将是我国居民食物结构迅速变化和营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时期。加快食物发展,改善食物结构,提高全民营养水平,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是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为指导我国食物与营养持续、协调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一、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成就。

《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食物需求持续增长,全民营养状况得到全面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食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科技进步已经渗透到食物发展的各个环节,加速了传统食物的改造,拓宽了食物发展的空间。我国食物与营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食物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我国粮食的年均生产能力已达到5亿吨的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公斤左右。在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肉、蛋、水产品以及水果、蔬菜生产都有了快速的增长,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食物消费质量明显提高。1990年到200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从904元增加到1625元(1990年不变价)。人均食物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从60.3%下降到46.0%。食物消费结构得到了显著改善。2000年人均消费①口粮206公斤,蔬菜110公斤,食用植物油8.2公斤,食糖7.0公斤,肉类25.3公斤,蛋类11.8公斤,奶类5.5公斤,水产品11.7公斤。与1990年相比,蛋、奶、水产品人均消费量有较大幅度提高。

3、居民营养结构有较大改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居民摄入能量比较稳定,摄入的蛋白质总量中动物性蛋白质所占的比重有了一定增长,膳食质量显著改善。通过90年代后期部分地区典型监测表明,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387千卡,蛋白质70.5克,脂肪54.7克。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摄入能量2253千卡,蛋白质69.2克,脂肪72克;农村居民人均摄入能量2449千卡,蛋白质71.1克,脂肪46.7克,基本达到了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二)当前食物与营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食物生产、消费、营养不协调,生产结构不能满足营养结构改善需要。从目前情况看,一是我国优质农产品比重偏低,奶类、大豆等优质食物消费明显不足。二是城乡居民营养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城市居民因膳食不平衡或营养过剩导致的疾病迅速增多,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现象仍然存在。三是食品工业发展滞后,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总体水平偏低,食品工业产值不足农业产值的40%,加工食品消费量仅占食品消费量的30%,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较大。

5、食物质量、安全和卫生存在隐患。部分地区食物生产的环境恶化,受到工业和城市的污染,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加工中食品添加剂和技术使用不尽合理,导致部分食物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

(三)食物与营养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6、食物与营养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一是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多样化、优质

化需求明显增加,对食物安全卫生要求不断提高。二是居民食物消费正处于由小康向更加富裕转型的时期,急需加强对居民食物与营养的指导工作,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否则,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可能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身体素质的提高。三是世界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国际食物与营养产业呈加速发展趋势,必须加快我国食物与营养工作,以跟上世界发展步伐。

因此,今后十年,我国食物与营养工作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必须调整战略,转变观念,明确发展重点,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食物与营养取得新的发展。

二、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7、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营养改善的要求,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员和号召全社会力量,加快我国食物与营养的发展。紧紧围绕食物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建设现代食物生产、加工和市场体系,调整引导我国食物结构向营养、卫生、科学、合理方向发展,经过不懈努力,使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与营养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8、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食物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的原则,适应居民营养改善的需要,建立以农业为基础、以食品工业为龙头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坚持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各种食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食物质量与安全卫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食物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全面提高食物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坚持优化结构与预防疾病相结合的原则,调整优化食物与营养结构,预防营养性疾病,提高全民营养和健康水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发扬中华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全面提高食物发展的科技水平,走有中国特色的食物与营养发展道路。

(二)食物与营养发展的目标。

9、201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总体目标。

保障合理的营养素摄入量。人均每日摄入能量为2300千卡(供给能量为2600千卡),其中80%来自植物性食物,20%来自动物性食物;蛋白质77克,其中30%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70克,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5%;钙580毫克,铁23毫克,锌12毫克;维生素B11.2毫克,维生素B21.4毫克,维生素A775微克。

保障合理的食物摄入量。人均每年主要食物摄入量为:口粮155公斤,豆类13公斤,蔬菜147公斤,水果38公斤,食用植物油10公斤,食糖9公斤,肉类28公斤,蛋类15公斤,奶类16公斤,水产品16公斤。

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2010年全国主要食物生产总量的安全保障目标为:粮食5.7亿吨,豆类2300万吨,蔬菜3.7亿吨,水果7300万吨,油料3400万吨,糖料1.3亿吨,肉类7600万吨,蛋类2700万吨,奶类2600万吨,水产品5000万吨。

降低营养不良性疾病发病率。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发病率降至5%,生长迟缓发病率降至15%。孕妇和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降至20%和15%。4个月以内婴儿的母乳喂养达到普及,4个月以上的婴儿,应逐步补充各种辅助食品。

10、2010年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

城市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50千卡,其中75%来自植物性食物,25%来自动物性食物;蛋白质80克,其中35%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80克,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8%。人均每年主要食物摄入量为:口粮135公斤,豆类12公斤,蔬菜160公斤,水果52公斤,食用植物油10公斤,食糖10公斤,肉类32公斤,蛋类18公斤,奶类32公斤,水产品22公斤。

农村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320千卡,其中84%来自植物性食物,16%来自动物性食物;蛋白质75克,其中27%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65克,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4%。人均每年主要食物摄入量为:口粮165公斤,豆类13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30公斤,食用植物油10公斤,食糖8公斤,肉类26公斤,蛋类13公斤,奶类7公斤,水产品13公斤。

三、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领域、地区与群体

今后十年,针对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优先发展奶类产业、大豆产业和食品加工业三个重点食物领域,努力解决好农村和西部两个重点地区以及少年儿童、妇幼、老年三个重点人群的食物与营养发展问题。

(一)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领域。

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内容多、任务重、领域广,要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把涉及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作为今后十年的重点内容,优先发展。

11、奶类产业。加快发展奶业,提高居民奶类消费水平。扶持奶源基地建设,调整奶畜群结构,改善奶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加快发展乳制品加工业,支持开发新的奶产品,促进奶产品的升级换代。大力加强奶业科学研究,提高奶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支持并形成若干个对全国具有带动作用的大型乳品加工企业集团。加大对奶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提高我国居民的奶类食品消费水平,到2010年居民的乳制品人均消费量比2000年要有大幅度增加。

12、大豆产业。大力发展大豆产业,促进大豆及其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提高大豆食品的供给水平。支持开展大豆资源、生产、精深加工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大力开拓大豆及其制品的消费市场,优先支持开发新型的大豆食品,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豆制品;到2010年,以大豆为基础的优质蛋白质消费量以及深加工产品消费量要有明显增加,质量要有明显改进。

13、食品加工业。优先支持对主食的加工,加快居民主食制成品食物的发展步伐,重点发展符合营养科学要求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加快开展食物营养强化工作,重点推行主食品营养强化,减轻食物营养素缺乏的状况。优先支持我国传统食品的工业化技术改造,选择并支持若干种具有市场前景和示范作用的传统食品,提高其科技含量,加快其工业化步伐。优先支持大宗农产品深度开发与加工利用,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

(二)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地区。

食物与营养发展需要全民参与、协调发展。要把相对落后的地区作为重点,加大力度,努力推进。

14、农村地区。广大农村地区,食物发展不平衡,营养状况相对落后。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食物消费能力。重视农村营养改善,加强农村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食物购买与消费环境,开拓农村食物市场。力争到2010年广大农村地区营养状况有较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15、西部农村地区。西部农村地区食物发展基础较差,食物资源丰富但未能充分开发利用。要加强食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西部特色食物生产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优势食物资源,形成西部食物发展主导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地区食物增长与环境改善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引导合理食物消费,降低西部地区农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西部地区农民食物与营养状况的不断改善。

(三)营养改善的重点人群。

营养改善是长期的任务,在注重各类人群营养改善的同时,要切实抓好弱势人群的营养改善工作。

16、少年儿童群体。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基础在少年儿童。积极组织实施有关少年儿童

营养改善的国家计划。优先保证这一群体的营养供给,提高身体素质。定期对少年儿童营养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实行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使少年儿童从小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贫困地区少年儿童营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农村儿童营养不足和城市儿童营养不平衡的问题。力争到2010年,农村营养不良儿童所占的比例比2000年减少一半,城市营养失调儿童所占的比例减少三分之一。

17、妇幼群体。妇女具有特殊的营养需要,婴幼儿正处于生命的早期,他们的营养状况关系到人体一生的健康。要加大妇幼群体营养改善的力度,逐步建立孕妇、婴儿营养保障制度,防止妇女尤其是孕妇、产妇、哺乳期妇女的营养失衡。在全面普及母乳喂养的基础上,针对妇幼群体的特殊需要,大力开发适合妇幼群体消费的系列食品,加强对妇幼食品的市场管理。重点搞好3岁以下幼儿的营养改善,为提高中华民族新一代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18、老年人群体。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逐渐增大,老年人的营养与健康越来越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要建立老年人营养保障制度,关心老年人膳食营养,做好孤寡老人的膳食供给,加强对老年人的营养保障工作。研究开发适合老年人消费的系列食物,重点发展营养强化食品和低盐、低脂、低能量食品。减少老年人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四、促进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调整结构,提高食物综合供给能力。

19、调整农业结构,提高食物质量。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着力优化食物品种、优化食物品质、优化食物布局,促进食物生产效益大幅度增长。种植业要由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大力发展名、特、优农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专用生产区,建立优质食品加工专用原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适合食品加工业需要的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合理和充分利用草地、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建立规模养殖场,加快牛、羊、禽特别是奶畜发展,生产优质畜禽食品。在合理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积极开发大洋性渔业资源。

20、加强管理,加快食品工业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规划和协调,加强监管和服务,实行食品工业产供销一体化。调整食品工业结构,加速传统食品工业的优化升级,促进传统食品工业向现代食品工业的转化,建立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开展食品加工机械、包装、贮运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现代食品科技,提高我国食品工业科技水平。加强食品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产品标准化包装、运输。加强对大宗食物的加工,提高综合利用率。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对人们身心健康危害较大的烟草业、烈性酒的发展。

21、加强食物市场体系建设,提高食物国际竞争力。逐步建立和完善食物产地批发市场、城乡集贸市场、连锁超市等零售市场,进行合理布局,形成规范的生产—批发—零售一体化的市场网络。建立食物快捷运输通道,建设发达的食物流通体系。参照世界贸易规则,制定我国食物进出口贸易政策,采用国际标准进行食物生产、加工,发展外向型食品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优势食物出口的生产,提高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对食物进出口的检验检疫。

(二)加强法制建设,保护食物资源环境。

22、加强食物与营养法制建设,完善食物与营养标准体系。加快食物与营养立法步伐,制定食品管理法规,保证食品安全卫生与人民身体健康。抓紧制定关于营养师、营养标识、儿童营养等方面的法规,把居民营养改善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食物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标准化建设,加快食物质量、安全、卫生的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不同类别食物与营养

标准,科学地指导食物生产和消费。在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行农产品认证制度,规范直接上市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加快食物流通体系的法制建设,规范企业行为,保护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权益。

23、保护食物资源环境,保障食物质量、安全与卫生。加大耕地、草地、水资源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逐步改善食物资源环境,保障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能型等食物生产技术,缓解耕地、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强化食物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加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治污力度。大力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食物生产,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逐步增加名牌精品食物的市场供给。积极稳妥地发展高质量、高效能的保健食品,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加强对食物种植、养殖阶段农药、兽药的管理,完善有关农药、兽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食物质量、安全与卫生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对食物生产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食物质量,确保食物安全与卫生。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民营养意识。

24、加强科技研究,提高食物与营养发展的科技水平。增加食物生产、食品工业、食物营养卫生及相关领域的前瞻性、战略性、公益性科研投入,加强食物发展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使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和交融,不断增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食物与营养领域的应用研究,显著提高食物产量、质量、安全和卫生水平。开展食物、营养与健康的相关研究,培养和造就食品与营养科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有关食物与营养的先进技术。

25、全面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全民营养意识。加强对居民食物与营养的指导,建立用科学的营养知识引导消费和用消费带动生产的新机制,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营养结构合理协调。开展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营养知识教育,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提高城乡居民的营养科学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引导居民的食物消费方向,提高全民科学、合理膳食的自觉性。加强对中小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把营养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内容。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逐步在医院、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

(四)改善居民营养结构,保障我国食物安全。

26、实施有关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继续和规范实施国家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国家大豆行动计划、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等。积极推广学生营养餐,作为国民营养改善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立相应协调机构,制定相关法规,依法加强管理。力争到2010年,全国大中城市要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学生吃上学生营养餐。在经济落后地区,采取不同形式,保障居民营养供给。对发生严重营养不良的地区,当地政府要及时采取营养改善措施。

27、加强营养监测,建立食物安全保障系统。建立和完善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坚持重点监控与系统监测结合,监测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状况。加强食物信息建设,建立我国食物安全与早期预警系统,保障全民食物供给和消费安全。要从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考虑我国食物的安全,密切关注和研究市场变化、重大自然灾害对食物供给带来的影响,提前作好各种应对准备,确保我国食物安全。

(五)加强对食物与营养工作的领导。

28、分级管理,部门分工配合,建立现代食物管理体制。《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由农业部牵头协调,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紧密协作,积极配合,加强对食物与营养发展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发挥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食物与营养发展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差别和习惯,研究制订本地区的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把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纳入

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快我国食物与营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食物发展管理体系,保证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下载2010中国粮食物联网与电子商务发展论坛(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中国粮食物联网与电子商务发展论坛(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需基本平衡,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食物与营养发展成效显著。......

    中国中医药发展论坛

    -1-会议说明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华民族卫生协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环球中医药杂志社 支持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承办单位: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名誉主席:顾秀莲......

    中国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论坛

    中国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论坛2012 总体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 2012年8月 北京 1 目 录 第一部分 论坛概况 一、论坛背景 二、论坛主题......

    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论坛

    时间:2010年12月28日(上午) 地点:北京大学百家讲堂多功能会议厅 主题: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论坛 内容: 主持人:尊敬的周委员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是本次论坛......

    前金所参加2014中国(深圳)电子商务发展论坛

    前金所参加2014中国(深圳)电子商务发展论坛 2014年3月28日 ,"2014中国(深圳)电子商务发展论坛"在深圳市五洲宾馆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设主论坛—"2014中国(深圳)电子商务发展论坛"和......

    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

    新华社发布《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 2011-10-20 21:34:33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转发到微博(0)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周锡生网易科技讯 10......

    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5篇)

    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 物联网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 “The Internet of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

    物联网发展与应用

    物联网的概述及应用 摘要: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之后,蓬勃兴起的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是二十世纪人类社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技术革命的延展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