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川大的学生要有真学问——在四川大学201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川大的学生要有真学问
——在四川大学201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谢和平院士 2014年9月9日
亲爱的新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最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始终支持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家长和亲友们,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和最诚挚的敬意!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即将步入自己人生中最美好、也是最重要的大学生活。大学之大,在于大学有精神、大学有文化,大学文化的本质和精髓就是求真。中国儒家传统经典《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大学的本质、大学的治学之道就在于启民向善求真,就是要追求真学问、真道理、真本事。几个月前,总书记在北大勉励广大青年学生,首先要做到勤学,努力求得真学问。我想,这也就是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学生们的基本要求和期望。所以,同学们进入川大,不应仅仅是简单地为拿文凭、拿学历而来,而应是来读书、来求学,是来求得真学问、来练就真本领。
只有求得真学问,才能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曾讲过:“立身以立学为先”。面对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真学问、真本事才是我们每个人的长久立身之本,才是每个人未来真正的竞争力。同学们应该想明白,现在成绩的高低、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都是一时的,自己的真才实学才是一辈子的。我们只有靠大学四年的努力获得真学问,才能增加自己学养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实现独立而有尊严的生活;我们只有靠自己的真本事、真学问,才能提升视野的宽度和境界的高度,改变自己人生的格局,迎来自己光明的前程。
只有求得真学问,才能真正担当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你们正处于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你们还不到30岁;到2050年我们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时,你们刚过中年。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你们去参与、去打拼、去担当。所以,你们这一代更需要有真学问、真本事。今天,你们的真才实学,才是解决中国未来发展难题的钥匙,才是决定我们国家未来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未来的命运、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都需要你们有真学问。那么,什么才是真学问?我国古代四书五经之一的《礼记》当中,已经告诉我们,一个人有学问,就是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真学问不只是你们在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一种探索真理、独立思考的学术品质;真学问也不只是漂亮的分数和学历,而是一种明德修身、向善求真的人文修养;真学问更不意味着你们未来的职位和名利,而是一种坚守良知、实干担当的道德素养。
同学们,对于你们而言,学生要以学为本,好学生关键就是要有真学问。眼前的大学生活,就是你们人生中最关键的学习阶段;川大的四年时光,更应该是你们努力去做真学问的四年。
要做真学问,就需要保持努力付出的精神。古人讲:“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我们纵观历史上那些有所成就的大学问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而是依靠自己后天的努力,去持之以恒奋斗的人。我经常对同学们讲,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就是坚持。同学们千万不要以为考上大学就可以松口气,而是要树立一种认识理念:我来川大是来上大学的,上大学就是来求知识、长才干的,就是来求真学问的!求真学问就要有目标、有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给自己制订一个行动计划,从坚持早起晨读、坚持上好每节课、坚持多到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做起,一点点地积累知识、一天天地训练本领、一个个地克服困难,你们的品格、能力和本领,也就会在这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和付出中逐渐形成。
要做真学问,就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大作家萧伯纳曾这样说过:“大学的学生,不要仅仅死记从课本里所得的学问,而要终身保持学问的质疑,以求真学问的真价值。”这就告诉我们,做真学问不是死读书,学问、学问就是要学、要问、要独立思考。只有学会独立思考、保持批判精神,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过去,面对高考的压力,你们也许更多习惯于听老师的讲述,习惯于找到标准的答案,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从今天起,你们即将接受川大的教育。川大的教育是精英教育,是个性化教育,是能够培养每位同学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使每位同学都能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你们可以在小班化课堂上,与老师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各自的学术社团里,培养自己的兴趣和潜质;还可以通过“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大胆“异想天开”、进行创业尝试。所以,在川大四年的学习里,最重要的不是去单一的追求分数,而是要学会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不是去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而是努力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是去盲目服从标准答案的约束和现成的结论,而是敢于自由探索,敢于对权威、对书本提出质疑。
要做真学问,就需要养成优秀的习惯。同学们都是以高分考进川大的,同样的开始,同样的大学,但四年以后,为什么有的同学却不能收获真学问,甚至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在我看来,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没有管好自己,没有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没有养成一种优秀的习惯。综观历史上的任何成功者,都是那些具有优秀习惯的人,都是那些在不断发现自身不足过程中战胜自我的人。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你们面对的任何竞争和挑战,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管好自己,天下无敌”。所以,养成优秀的习惯,应该是大家到大学里要学好的一门必修课,它不在我们开设的课程里,但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个细节和点滴小事当中,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和自己的掌握之中。养成踏实学习、安心读书的习惯,会让大家增长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养成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习惯,会让大家收获难忘的同学情谊;养成积极乐观、自信自强的习惯,会让大家战胜可能面对的各种逆境和困难。事实上,做好每件平凡的事情就不平凡,做好每件简单的事情就不简单,这本身也就是完善自我、就是成为优秀的本质所在。
要做真学问,就需要守住诚信道德的底线。“为学者,先为人”。良好的道德修养,往往会比你们的学术成就更让人信服。诚信和道德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更是做真学问的前提和关键。你们走进大学校门,可能会面对比过去更大的学习压力、更多的竞争挑战。所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要从立志做学问开始,就让我们去拼真才实学,去拼信誉人格,去拼实干担当。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立志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坚守自己的诚信和良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难以想象,一个习惯做作业抄答案、考试作弊、写论文在网上下载和抄袭数据的学生,能有什么真学问、真本事?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刚刚起步就不会引人注意,往往年轻时不曾注意的失信行为可能会成为自己人生永远洗不掉的污点。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立志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坚守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坚守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和尊严,坚守对父母、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当,有精神,知奋进,明事理,知廉耻,追求成为一个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多一点的好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
要做真学问,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治学方法。爱因斯坦曾经讲过一个著名的公式,“成就学问=明确的目标+不懈的努力+科学的方法”。我相信,你们已经经过十几年的苦读,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但是,你们进入川大,应该是自己的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更应该去感悟和体会大学的治学之道。所以,我建议大家,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多向社会实践学习,多向周围的老师和同学请教,而不要仅仅局限在教材和课堂上;我还希望大家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多关注一些似乎与今天的自己无关、看来似乎无用的东西,去感悟人文艺术与科学的交融,而不要把视野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特别是,我还想提醒同学们,应该学会多读书、勤读书,保持读书的好习惯,多读一点历史,多读一点经典名著,来滋养自己的心灵、积累思想的深度和厚度,而不要总是把眼光盯在手机屏上,把精力耗费在微博微信上,更不要去轻信和盲从网上的传言和不负责任的言论,我们应对任何信息和传闻都要保持自己内心的理性和判断力。请同学们记住:只有掌握和适应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使你们在专业上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收获;只有真正学会学习,才能让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受用终生;只有始终保持自己内心的理性和判断力,才不会使自己迷失前进的方向。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大学的第一堂课。我对大家讲:川大的学生要有真学问。在以后的四年里,你也许会慢慢感悟到:做真学问的过程,就是你们获得知识技能、启迪智慧潜质的过程,就是你们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为学为人境界的过程,就是你们不断战胜自我、成就精彩未来的过程。我更期待同学们在四年以后,收获的不仅是“学位”,更是“学问”;不只是合格的川大毕业生,更是让自己成为有真学问、真本领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最后,祝大家学习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第二篇:川大的学生要有追求 ——在四川大学201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川大的学生要有追求 ——在四川大学201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谢和平院士
2011年9月9日
各位新同学,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校师生员工,对同学们经过艰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步入四川大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始终支持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家长及亲友们,表示诚挚的敬意!
同学们,今天,你们已成功步入大学校门。大学不仅意味着一片精彩的世界,更孕育着一份崭新的希望。此时此刻,对于你们而言,将是自己新的人生起点的开启;对于百年川大而言,将面临着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去年的开学典礼上,我对新生们讲“进入川大的学生首先要有梦想”。我们有梦想,更要有追求。只有不懈追求,才会获得前进的力量;只有努力付出,才会燃起心中的希望。
作为你们的校长和师长,在今天开学的第一堂课上,我想对同学们讲:川大的学生要有追求。
追求是进取的心态。鲁迅先生有句名言,“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追求不仅是对现状的不满足,更是不断超越自我的积极人生态度。同学们以高分考入川大,这是你们在中学阶段勤学苦读、不断追求的结果。我想,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是一种追求考高分、追求高考成绩、追求考上一所好大学的被动追求。今天,你们进入川大,应该拥有人生更高层次的追求,因为川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所以,我更希望你们,在川大四年,不是仅仅为了追求分数去被动学习,而是为了追求修养、能力和境界的提升去主动付出;不是仅仅为了获取就业的“通行证”、升职的“敲门砖”去读书,而是为了实现自我完善、成为精英之才去追求。同学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是我们历代川大人的价值理念,“把优秀作为习惯”已经成为你们身边学长的自觉行动。我校杰出校友、你们的优秀学长宋永华教授,20多年前从偏远的大巴山区走进川大求学,他始终没有停止进取的脚步,在能源、信息领域不懈追求,从山区农村考入川大,现在成长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首位华人院士。同学们,你们经过十年寒窗进入川大深造,希望你们不要因高考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环境的改变而失去自信,从现在开始就形成进取的心态,去追求自己人生新的高度。
追求是执着的信念。追求的过程永无止境,只要心中拥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只要拥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就可以摆脱任何迷茫走向成功。同学们,每个人的奋斗之路都很漫长,眼前的大学生活是你们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时光。我想套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的那段名言:大学生活对每个人也许只有一次,四年时光应当这样度过,当你毕业回首往事的时候,应该为从今天开始选择为理想执着追求、最终梦想成真而自豪;不应为面对挑战选择半途而废,停下追求的脚步,最后碌碌无为而悔恨。我校一级教授方文培先生,正
是凭借对科学事业的执着,曾历经5年时间、行程8000余公里,遍访青山大川,将毕生心血献身杜鹃花研究,被学界公认为“中国最杰出的植物学家”。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同学们,请你们珍惜好大学四年每一分时光,为自己的人生梦想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去追求。
追求是付出的过程。追求之路,布满艰辛,只有不畏劳苦、努力付出,才可能到达光明的顶点、理想的彼岸,追求就是付出的过程。同学们,有人把大学比喻成知识的海洋和宝库,但是,能获得多少真知、发掘多少宝藏,关键在于你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和汗水。我知道,你们心中的大学理想都很丰满,但求知艰辛的现实却很骨感。四年的学习过程,不应当简单地去应付、对付,而是需要不懈的追求、艰苦的付出。川大优质的师资条件、教学资源已经为你们成才提供了阳光和土壤,今天种下的理想之树,四年后能否收获希望,就取决于每位同学用多少汗水去浇灌和滋养。我想说,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而是准备付出更多努力的人。我们的很多前辈和师长,正是为了自己的追求,毅然选择了无悔的付出。我校文科杰出教授项楚先生,立志敦煌研究,两年扎身学校图书馆,通读《大藏经》13000余卷,以清贫寂寞成就一代学术大师。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的追求之路没有坦途、更没有捷径。请同学们记住:只有擦干眉毛下的泪水,才不会留下遗憾和懊悔;只有选择眉毛上的汗水,才能真正享受奋斗的过程、付出的快乐。
追求是成功的基石。如果说,拥有梦想是踏入成功大门的起点,那么,始终追求才是登堂入室的关键。我知道,在座的每个同学都渴望成功。但是同学们要认识到:不管成就的大小、成果的多少,虽然成功的标准不同,但从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即便取得的成绩再微不足道,也必定源于不懈的追求。没有努力追求作为牢固的根基,成功的梦想只能成为空想,永远无法照进现实。比尔•盖茨为追求电脑普及家庭的梦想,创办微软公司,开启个人计算机时代;霍金为追寻宇宙的奥秘,顽强战胜病魔,到达科学的顶峰。同学们,我们努力追求未必意味着最终的成功,但是,我们要走向成功必定需要迈出追求的脚步。只有经过不懈追求,才可能放飞梦想的翅膀、步入成功的殿堂。
同学们,今天,你们成为新一代川大人,一定要有梦想、更要有追求。
作为新一代川大人,你们要始终去追求“仰副国家、心系社会”的责任担当。百余年前,在四川大学的前身锦江书院,时任书院院长的于德培,曾撰写了一幅楹联:“有补于天地曰功,有益于世教曰名,有精神之谓富,有廉耻之谓贵”。这就是历代川大人对“功名富贵”的理解,正体现了敢于担当的价值追求。在座的很多同学都是90后,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就准确理解“功名富贵”的深刻内涵,“有补于天地”即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称为功,“有益于世教”即具有对社会的有用和做贡献、谓之名,有精神、知奋进、积极进取才是富,知廉耻、知荣辱、不甘落后方为贵。特别是要有精神、知廉耻,要学会担当,既关心自己,更关心他人;既关注自我,更关注社会,担当起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对党和国家的责任。
作为新一代川大人,你们要始终去追求“厚德博学,虚心从善”的人文境界。在11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观乎人文,化成天下”已经成为百年川大的责任使命。我们专门开设了“人文素质课”和“人文大讲堂”,带领同学们去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拥有馆藏丰富的博物馆、穿越百年历史的文化长廊,使同学们于无形中品味川大文化的厚重;构建了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与全职教导员“四位一体”的思想、学业、生活、爱心管理服务新体系,引导同学们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同学们提供预约门
诊式心理咨询。希望你们努力使自己多一份人文气质,多一些人文修养,做到虚心从善,有境界、有修养,形成一种“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的精神境界,川大学子要真正做到有知识、更有文化,有智慧、更有责任。
作为新一代川大人,你们要始终去追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态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川大的校训,它告诉同学们:大海因为总是处于低处,才能容纳百川。对于每个人而言,只有学会团结协作、懂得包容欣赏别人,才能显得更加高大;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大学之大,在于大学有文化、大学有精神,只有包容多样文明,才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精英。我们与美、英、德等12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开展了50余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定期举办跨文化夏令营、冬令营,川大要力争使同学们至少有一次海外交流经历;通过引进海外高端教师,使同学们在校园里直接聆听一流大师的课程。希望同学们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团队意识,为人处世多几分低调,对待他人多一些宽容;同时,努力培养包容多元文化的胸怀,不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作为新一代川大人,你们要始终去追求“崇尚学术、求真求知”的科学精神。川大是一所实施精英教育的学校,是一所能够培养同学们自由全面发展潜质与能力的学校,是一所能提供给同学们真正适合自己教育的学校。我们构建完善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掘同学们的天赋、潜质;每位教授、博导都会为同学们精心上好一门课、做好一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全校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全面面向本科生开放,鼓励你们进科研、进课题组、进实验室,去感受科研氛围、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学校创新创业园区还将为你们进行创业尝试提供条件保障,支持大家自由探索、异想天开。希望你们充分感悟川大的学术精神,珍惜利用好这些优质资源,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
同学们,在即将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之际,请你们珍惜四年的美好时光,坚持追求的脚步,成就自己的梦想。
同学们,追求从来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不断追求中成长,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应在不懈奋斗中度过。在座的每位同学,不论价值观念、潜质能力的不同,还是兴趣特长、家庭背景的差异,都拥有追求梦想的权利,都应该科学合理地制订好自己在川大的大学生涯规划、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去追求。
同学们,追求的过程就意味着成功。你们都渴望自己的成功,但不管结果是否与当初的设想相同,追求永远应该是你们心中的信仰,只要敢于追求、坚持付出,希望总在不远的前方。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满足在于努力的过程,不在于获得的结果。全力以赴就是完全的胜利。”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去追求、不去奋斗。希望你们甘愿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也不要成为一个不去追求的“成功者”。
同学们,追求并不以平凡和伟大作为衡量标准。事业的成功,往往就是在平淡的奋斗中循序渐进;精彩的人生,往往就是由无数个平凡的追求叠加而成。同学们,其实,从今天开始,坚持上好每一堂课,每周到图书馆读一本好书、到英语角做一次口语交流、到报告厅听一场学术讲座,这些都可以成为你们的追求。我希望同学们,不要以平凡而不为,不要以平常而无为,学会在平凡中创造精彩的大学生活。
同学们,此刻的理想与期盼,已经带领你们踏入未来成功的门槛;从今天开始的执着追求和
付出奋斗,才可能使你们最终抵达梦想的彼岸。作为校长和老师,我提议,让我们一起作个约定:从现在起,每个同学都迈开自己的脚步,朝着梦想奔跑、向着希望追求。如果这个约定要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大学四年或者永远!
最后,祝同学们学习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追求梦想、拥抱未来!中秋佳节在即,借此机会,祝愿各位新同学、各位家长以及老师们,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第三篇:川大的学生要有梦想更要奋斗——在四川大学201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川大的学生要有梦想更要奋斗
——在四川大学201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谢和平院士
2012年9月10日
老师们、家长们、亲爱的新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校师生员工,对同学们经过艰苦努力,以优异成绩顺利步入四川大学,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对始终支持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家长及亲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同学们,今天,你们已经成功步入大学校门。你们的大学时代伴随着我们国家发展的盛世,既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更肩负着艰巨的时代使命。此时此刻,作为你们入学的第一课,我想向同学们讲“奋斗”,川大的学生要有梦想、有追求,更要为之去努力、去奋斗。
我记得,曾在川大求学的文坛巨匠巴金先生有句名言:“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我想说的是,人的一生就是奋斗的历程。只有去努力奋斗,才能改变我们的未来;只要去努力奋斗,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同学们,国家的未来需要你们去努力奋斗。党和国家已经为我们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你们这一代,正处于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拥有难得的历史机遇,10、20年以后,你们就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同时,你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进入全球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历史经验表明,在这个发展阶段,必然会进入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也必将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中国未来的发展将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你们去面对。因此,你们这一代需要奋斗,只有真正成为奋斗的一代,才能去解决、去应对这些难题,才能真正担当起建设现代化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
同学们,父母的培育与期盼需要你们去努力奋斗。今天,你们走进大学校门,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一份父母的培育与期盼。十几年来,你们的父母,为你们能上大学含辛茹苦、为你们成长成才默默付出,就是期望你们在未来的大学四年里,能够学业有成、前途光明,真正成为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你们大学的四年里,只有去努力奋斗,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和家人,才不会辜负他们的培育与殷切的期望;你们只有付出辛苦和汗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今天给家人许下的承诺,才可能真正承担起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
同学们,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需要你们去努力奋斗。我相信,今天在座的每个同学都有梦想、都有追求,都渴望拥有美好的未来。但是同学们要认识到:拥有梦想只是成就未来的起点,努力奋斗才是改变人生的关键。川大优质的师资条件、教学资源已经为你们实现新的人生目标,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今天种下的理想之树,四年后能否收获希望,就取决于每位同学用多少勤奋的汗水去付出。请记住: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而是愿意去付出更多努力的人。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今天的奋斗,就是自己明天的前程。我们也许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但完全可以靠奋斗,实现自己独立而有尊严的生活;我们可能无法定自己的先天条件,但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勤奋,改变自己的人生,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同学们,国家的未来、父母的期盼、美好的人生,都期待着你们去努力奋斗。眼前的大学生活,是你们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川大的四年时光,更应是你们为梦想去努力、去奋斗的四年。
百余年来,我们历代川大人始终拥有梦想,更为之不懈奋斗。我校老一辈科学家陈志潜先生,一生献身祖国农村卫生事业,多次放弃国外的高薪工作机会,长期奋斗在边远山区农村和传染病疫区,20世纪30年代率先在华北定县创立了“农村三级医学保健网”,被誉为“中国公共卫生之父”;一代史学大师、我校一级教授徐中舒先生,80岁高龄仍然坚持在古文字学领域执着奋斗,历经10年寒暑,主持编撰了迄今为止收录文字最多、释义最全的《汉语大字典》,在我国辞书出版史上树立了一座重要里程碑;我校理科杰出教授游智胜老师,因患小儿麻痹症、并在美国留学时遭遇车祸留下终身残疾,但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奋斗
在科研第一线,自主研发的空管关键核心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我校重大军工项目零的突破。他们正是凭着川大人始终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努力奋斗、为求真求知不懈追求的精神,一次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书写着川大人的辉煌。
同学们,作为川大人,你们更应该像川大的前辈们一样,珍惜好、利用好川大的美好时光,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为自己的追求去奋斗。
同学们,我们川大学子要有梦想,要有追求,更要去奋斗。奋斗需要什么?奋斗需要有长远的目标,需要有实际的行动,更需要有执着自信和坚持。奋斗需要明确长远的目标。大文豪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失去前进的力量。”同学们,人生需要有目标,目标的高度,将决定你们人生的高度。在中学阶段,同学们也许都把追求高考成绩、追求考上一所好大学,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你们进入川大,应该是自己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应该树立自己人生新的奋斗目标。请同学们记住:作为川大学子,你们应当具有川大人应有的气质,具有历代川大人振兴民族、献身国家、奉献社会的精神和境界,分数和学历不再是你们唯一的奋斗方向,世俗和功利更不能取代你们远大的理想。前不久,刘延东国务委员在中国大学生人物颁奖典礼上,殷切寄语广大学子,“要在为国家和人民事业奋斗中有作为、做奉献。”我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学,从今天开始,不仅仅是为了文凭和工作去读书,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能力和境界,真正成为“国家栋梁、社会精英”去奋斗;不再是为了获取个人眼前利益去付出,而是为了追求自己人生新的高度去奋斗,努力追求成为一个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多一点的好人,成为一个有补于天地、有利于世教的有用之人,成为一个担当时代重任、无愧美好青春的成功之人。
奋斗需要付出自己实际的行动。如果说,拥有奋斗目标是打开成功大门的起点,那么,付诸行动才是步入成功殿堂的关键。正如荀子在《修身》中所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同学们,我们在拥有奋斗的目标和精神的同时,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去付出。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给自己制订一个行动计划,多到图书馆里读几本经典原著,多通过课堂互动向身边的老师汲取智慧,多利用互联网寻找和分享信息;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从每件小事做起,至少做到坚持上好每节课、积极参加每次课堂讨论、认真完成每次作业和每个实验。请同学们记住:只要把每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只要把每件看似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只要你们选择付出勤奋的汗水,就注定不会留下遗憾的泪水。
奋斗需要执着自信和坚持。奋斗的过程永无止境,只要我们心中拥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只要我们拿出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就可以摆脱任何迷茫走向成功。我们的老校长、教育家吴玉章先生,曾这样告诫自己的学生,“目标既定,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都不灰心丧气,都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同学们,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必定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咬定青山不放松”、去持之以恒奋斗的人。在你们未来的大学四年以及今后的人生里,应当保持理性,不要为眼前的困难停下奋斗的脚步;应当鼓足勇气,不要为任何挫折放弃自己的人生;应当懂得节制,去控制欲望的上线、坚守道德的底线;应当坚持内心的信念,去遵循正确的方向和诚实的轨道前行。请同学们记住: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将奋斗进行到底,最后的成功就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同学们,你们已经进入川大,即将接受川大的教育。川大的教育是精英教育,是能够培养每位同学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能使每位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我们的理念是:要让每个川大学生都能自由全面发展,要让整个学生群体也能自由全面发展。在川大,只要你们努力,就有舞台;只要你们奋斗,就有机会。学校已经为你们成就梦想、奋斗成才,搭建了广阔平台、创造了优质条件。
学校已经为你们奋斗成才,实施了高质量的精英教育。我们构建完善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掘同学们的天赋、潜质,努力为每位同学提供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在小班化教学的课堂上,你们可以并应当积极参与探究式讨论,与任课老师深入互动、研讨;在“实践与国际课程周”中,你们可以开阔国际视野、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享受最优质教育资源、接受最好的教育。
学校已经为你们奋斗成才,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川大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特别是把培养深厚的人文底蕴放在第一位。你们可以经常漫步于历史文化长廊,去感受川大的历史、人物和精神;可以在“人文大讲堂”和“经典名著讲坛”上,去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努力使自己多一份人文气质,多一些人文修养,努力使自己不仅有知识、更有文化,不仅有智慧、更有责任,学会关心自己、更要关心他人,学会关注自我、更要关注社会。
学校已经为你们奋斗成才,提供了最优质的科研学术资源。川大拥有价值13亿元的实验仪器设备、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60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已经全面面向本科生开放,鼓励你们进科研、进课题组、进实验室,去感受科研氛围、提高创新能力。学校有两院院士13人、杰出教授6人、长江学者3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5人、国家“千人计划”31人、博士生导师1100多名,他们都会把上好每节课、关爱每位同学作为第一责任,引导同学们做人、做事、做学问。此外,我们正在积极筹建世界首个“人文艺术与科学创新汇聚中心”,促进同学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启发、感悟和汇聚,使每位理工医科的同学都能在探索自然科学的同时,感悟文化和艺术的熏陶;使每位文科同学也能在学习人文艺术的同时,体会科学的魅力和创造力,培养“乔布斯式”的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高端人才。
学校已经为你们奋斗成才,构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化教育。我们与美、英、德等12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开展了50余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定期举办跨文化夏令营、冬令营,川大要力争使同学们至少有一次海外交流经历;同时,我们正在大力引进高端外籍教师,真正使每位同学都能在校园里直接与哈佛、耶鲁等国际一流大学的名师零距离沟通,聆听世界顶尖学术大师们的课程。
学校已经为你们奋斗成才,营造了良好的学风氛围。我们每位辅导员、班主任,都将全力帮助你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梦想和生涯规划;我们的校院两级领导、知名专家、教授都将兼任一个班的名誉班主任,走进班级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你们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你们所在的学院还会定期发放专家、学者们的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情况简报,方便你们及时了解自己本专业专家们的学术动态,增强对学科和专业的认同和自信。
同学们,川大已经为你们奋斗成才,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自己成为川大人而感到自信、自豪,更没有理由不为自己的川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同学们,此时此刻,我想用我大学时代自勉的一句话——“奋斗迎来自己光明的前程”,与同学们共勉。人的一生一定要有奋斗的历程,我们可以不伟大,但不能不去追求、不去奋斗;我们宁愿选择不做成功者,但绝不能成为一个虚度光阴、不去努力奋斗的人。我相信:只要你们通过大学四年的努力奋斗,就注定会迎来自己光明的前程!
最后,祝同学们学习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让我们一起去努力追求未来的梦想,让奋斗的脚步引领你们走向自己人生新的辉煌!
第四篇:在清华大学201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一份厚重的人生选择
──在清华大学201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0年8月26日)
校长 顾秉林
同学们:
今天,带着高考成功的喜悦,带着家人朋友的祝福,你们走进美丽的清华园,成为清华园的新主人,为这座百年学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问好:清华欢迎你!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学校,向辛勤培养你们的父母和中学老师们道一句谢意: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清华大学的关心、支持与信任!
各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都是高中学习阶段的佼佼者,不少同学获得过各种竞赛的优胜。我还知道,你们当中有申办青奥会的形象大使,有玉树灾区英勇救人的“藏族小英雄”,还有一批具有突出特长的同学……“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我为清华能迎来你们这样的优秀学生而感到高兴!
为了你们的到来,学校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这个“全球最美大学校园”里,你们将会享受到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成才支持体系,包括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近三分之一学生将在大学期间出国交流的国际培养环境,以及新生研讨课、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一系列因材施教措施,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学校将从多个方面给予帮助,绝不会让一位勤奋而有才华的同学因为经济压力而停下追寻梦想的脚步。
同学们,清华为你们搭建了成就梦想的平台,但是梦想的彼岸还需要自己去找寻。高中时代,考入清华也许就是你们的梦想。现在,当这个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下一站的目标在哪里?选择了清华,究竟对自己的人生意味着什么?这样的思考或许会伴随你们四年的大学生活。在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选择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
从建校之初的留美预备学校开始,清华人就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毕生追求。不久前辞世的钱伟长老学长,最初是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历史系,却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毅然改学物理,最终成为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为科学与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钱老曾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正需要每一个有理想的清华学子,勇敢地承担起肩头的责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舞台上,成就自己的事业;在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责任”可以引领你们成长的方向。但要真正担当得起这份责任,首先还是要“好好学习”。刚才钱颖一教授提出希望同学们具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我都非常赞同,期望同学们在校期间独立思考、大胆实践,积极尝试各种有兴趣、有意义的事情,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健全人格。此外,我还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大学阶段的学习看似轻松自由,但要想真正学好、学透,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有质量的设想和批判性见解,就一定要十分地踏实勤奋。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要在多方涉猎的基础上,在感兴趣的领域里,扎扎实实地下功夫。
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是同学们不断追求的成长目标,而一个重要先决条件是要有一副健康的体魄。清华有句口号叫“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是清华独特体育传统的写照。学校将在大学四年都开设体育课,并为同学们课余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供一流的设施和条件。希望看到你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挥洒汗水,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并把它长期保持下去,成为一生的爱好和习惯。
同学们,明年清华将迎来百年校庆。你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走进清华,成为了百年清华校园里最年轻的清华人。近百年来,从这座校园里走出了大批学术大师、治国之士和兴业之才,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衷心期望大家继承和发扬清华传统,勇于担当,茁壮成长,成为不负社会和时代期望的优秀清华人!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大学2011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金秋时节,2011级新同学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走进清华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培育你们健康成长的中小学老师和信任清华、支持清华的各位家长,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清华学习的同学,都是中学的佼佼者。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勤奋学习,奋勇争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终于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如今,这么多优秀学子汇聚在一起,为大家的相互学习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同时,相对于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每个人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继续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今天的开学典礼是同学们人生路途上的一个新起点。如何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争创新成绩?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深入思考和努力发扬:
第一,打好基础,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大家知道,清华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建校初期和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主要培养本科生和预科生,通过广延名师,给予学生坚实的数理和人文基础、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与气质。正是得益于在清华获得的“为学”与“为人”的“厚基础”,再经过国外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训练,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才并回国做出重要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急迫需求,清华提出“红色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注重实践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并挑大梁、出成绩,这一时期的“重实践”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础”传统有机结合,使广大毕业生在国家建设的第一线大展宏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培养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高手”,而且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求创新”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清华的学习中,既要扎实、认真地打好各门学科的基础;又要积极动手、动脑,把握好各类实践环节;更要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创造的思维与能力。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从以老师为主导的被动学习,到自己主动地学习、独立地思考,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