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优秀作为习惯——校长谢和平院士在四川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2 05:4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优秀作为习惯——校长谢和平院士在四川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优秀作为习惯——校长谢和平院士在四川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第一篇:把优秀作为习惯——校长谢和平院士在四川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把优秀作为习惯

——在四川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谢和平院士

2013年9月16日

亲爱的新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最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始终支持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家长和亲友们,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和最诚挚的敬意!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即将步入人生中最美好、也是最重要的大学生活。你们都是同龄人中最优秀的代表,我想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优秀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作为师长,在你们入学第一堂课上,我最想对同学们讲,大学四年的学习、锻炼和磨练,不仅在于学习知识和技能,还在于提升品德、修养和境界,关键更在于养成一种优秀的习惯,为你们今后追梦人生、成就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优秀的习惯,可以改变每个人的命运。孔子有句名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过去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像天性一样牢固,可以影响和改变我们每个人的一生。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一个优秀的习惯,可以让我们每个人终生受益,相反,一个坏的习惯也可以毁掉我们的人生。真正的成功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而是真正把勤奋努力、实干担当作为习惯的人;未来的精英,并不取决于你现在有多少知识和能力,更在于你能否坚持终身学习、追求卓越的习惯。大家一定要想明白,今天的习惯,就是自己明天的命运。我们也许无法决定自己的先天条件,但完全可以靠后天养成优秀的习惯,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迎来光明的前程。

优秀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大学生活。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在未来面前,人人平等,机会均等。同样的开始,同样的大学,你们在今后的四年里,能不能真正收获精彩的大学生活,并不完全取决于高考分数的高低,不取决于家庭条件的贫富,也不只取决于你们大学四年里将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关键更在于你们能不能在大学四年里养成一种优秀的习惯。在大学四年,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会让你们增长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养成包容他人、关心他人的习惯,会让你们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友谊;养成积极乐观、自信自强的习惯,会让你们战胜所有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还要提醒大家,不要习惯于考上大学就可以松口气的想法,不要习惯于上大学就是为了混文凭、找工作,也不要习惯于到了大学就可以放松自己上网打游戏、逃课睡懒觉,更不要习惯于长期在父母呵护下形成的那些所谓“喜好”和“惰性”。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都去努力培养自己优秀的习惯,去珍惜好、利用好在川大的每一天。

优秀的习惯,可以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你们正处于一个追梦的时代,正处于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10、20年以后,你们就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我们每个青年学生的梦。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添砖加瓦,我们的“中国梦”才能更加精彩;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的习惯,我们的社会才能形成更加良好的环境、更加健康的风气,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才能更加充满希望。

同学们,个人命运的改变、大学生活的精彩、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都期待着你们能够真正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真正成为一个具有优秀习惯的人!养成优秀的习惯需要什么?需要从每件平凡小事做起,需要多一些坚持和付出,需要不断自我反思和完善。

我们要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就需要从每个细节、从每件小事做起。荀子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优秀的习惯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而是要靠一点一滴积累而成;优秀的习惯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其实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每个人的眼前。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眼前的每件小事做起,坚持早起晨读,坚持上好每节课、积极参加每次课堂讨论、认真完成每次作业和实验,养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坚持多到图书馆里读一些经典、读几本原著,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坚持每天给自己固定时间

去参加体育运动,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记住,只要把每件看似简单的事情都做到优秀,就不简单;只要把每件看似平凡的事情都做到优秀,就不平凡。

我们要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就需要多一些坚持、多一点付出。养成优秀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必定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养成优秀的习惯,也不是一句漂亮的口号,只有目标和决心还远远不够,更需要我们付出勤奋的汗水和实际的行动;养成优秀的习惯,更不能满足于过去的安逸,而是必须改变思想上的惰性,克服眼前的困难和挑战,去追求自己人生新的高度。我经常对同学们讲,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就是智商,最大的差距就是坚持。追求优秀习惯的道路永无止境,在你们未来的大学四年以及今后的人生里,应当拿出信心和勇气,不要为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放弃任何好的习惯;应当拿出持之以恒的意志力,把培养优秀的习惯进行到底。

我们要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就需要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我们在座每个人的身上都难免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也都会有一些不足和缺陷。我们养成优秀习惯的过程,其实就是克服和改变自身惰性和不足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从今天开始,如果你们愿意改掉过去睡懒觉的习惯,坚持每天早睡早起,这就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开始;如果你们愿意改变过去“中国式过马路”、“随地丢垃圾”、“随便乱插队”的习惯,坚持认真遵守公共秩序,这就是养成文明公民习惯的起点。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我们要养成优秀的习惯,首先就要管好自己、完善自己,首先就要从反省自身不足、清理不良习惯做起。

同学们,眼前的大学生活,是你们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川大的四年时光,更应该是你们养成优秀习惯、助推人生梦想的四年。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独立批判的学习习惯。在过去的中学阶段,面对高考的压力,你们也许更多习惯于课堂的灌输,习惯于找出标准的答案,习惯于听老师的话。从今天开始,你们即将接受川大的教育。川大的教育是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是能够培养每位同学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能使每位同学都能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你们可以在小班化课堂上,与任课老师积极互动、研讨,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

时,在227个学生社团里,充分发挥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质;还可以在学校开设的5600多门课程当中自由选择、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所以,我更希望你们,在川大四年,不要再为了追求分数去被动学习,而是要习惯于主动探究知识、发掘潜质特长;不要再盲目服从教材的陈述和众多“定理”的约束,而是要习惯于保持独立和批判性思维。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协同合作的创新习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的真正发展,需要孤独的灵魂。孤独就要坚持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不跟风、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就是要坚持独立自由的科研创新习惯,敢于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自由探索、异想天开。但是,孤独并不是人际关系的孤独,更不是创新过程、研究过程的单打独斗。所以,学校鼓励同学们都能进科研、进课题组、进实验室,鼓励大家都去参与“科研训练计划”、“异想天开计划”组成研究团队,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自己团结合作、协同创新的习惯,学会合作、学会奉献,在合作攻关中实现自己与他人、与团队的和谐共处。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一种坚守诚信、坚守良知的做人习惯。诚信良知是每个人的长久立身之本,也是每个人参与竞争的最重要的资本,更是社会道德的基本底线。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求每位新生报到时,首先都要签订《学术诚信承诺书》,对自己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做出保证,目的不是为了要惩罚哪个同学,而是要让大家从入学开始,就把坚守诚信作为自己最基本的习惯,在你们的大学四年里,去拼真才实学,去拼信誉人格,养成诚实做人的习惯,从同学之间以诚相待、相互信任做起,不欺人、不自欺;养成严谨做事的习惯,从认真踏实做好每件小事做起,不急躁、不张扬;养成诚信为学的习惯,从拒绝考试作弊、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全过程参与科研训练做起,不浮躁、不功利。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一种积极健康、关爱包容的生活习惯。在座的同学都是90后,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大多数可能是第一次经历集体生活。你们的宿舍是三室一厅的单元,4人一个房间、12人一个单元,作为这个集体当中的一员,希望你们不要再习惯于随意放松自己,而是要学会养成爱惜身体、健康生活的习惯,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作息方式;希望你们不要再习惯于靠家长的照顾,而是要学会养成独立生活、自己清洗衣物、打扫卫生、自主管理的习惯,尽快给自己制定一个大学生涯规划,并开始去努力实现;希望你们不要再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学会养成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习惯,多看别人的优点,多看自己的不足,不仅关心自己、更要关心他人,不仅关注自我、更要关注社会。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一种反对浪费、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排名世界第二,但我们仍然处于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仍然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去参与、去应对,都能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一种习惯、素质和责任。现在,全党、全社会正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气,作为大学生首先就应该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习惯。所以,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每个细节做起,在食堂、在宿舍、在教室、在校园,把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作为一种习惯,把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来美化宿舍、美化教室、美化校园作为一种习惯,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细微而不为。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一种积极乐观、自信自强的处世习惯。追求梦想的道路从来没有捷径,大学生活也总会遇到各种难题。只要我们的心态更阳光一点,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难关;只要我们活得更坦然一点,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压力。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在你们未来的大学四年以及今后的人生里,应当习惯于保持理性,不要为周围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失去自信,更不要去“愤青”;应当习惯于坚持内心的信念,不要为眼前的困难停下奋斗的脚步;更应当习惯于鼓足自信,不要为任何挫折放弃自己的梦想。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大学的第一堂课,我对大家讲:要把优秀当成习惯。在以后的四年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还有很多,但可能不会再有“习惯”这样的专门课程。但实际上,优秀的习惯,就在我们川大“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当中,就在我们的校园里、班级里,就在每一位优秀的老师和师兄师姐身上,更应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和自己的掌握之中。综观历史上的任何成功者,必然是一个具有优秀习惯的人,因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面对的任何竞争和挑战,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养成优秀的习惯,关键是管好自己。今天,我想送给每位同学八个字:管好自己,天下无敌!

最后,期待同学们在四年以后,收获的不仅是优秀的成绩单,更是让自己终生受益的习惯,让优秀的习惯伴随你们高飞,成就你们的未来!祝大家学习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第二篇: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201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201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1-10-13谢和平光明日报点击: 17

川大的学生要有追求

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大学校长

在去年的开学典礼上,我对新生们讲:进入川大的学生首先要有梦想。在今天开学的第一堂课上,我想对同学们讲:川大的学生要有追求。

始终去追求“仰副国家、心系社会”的责任担当。百余年前,在四川大学的前身锦江书院,时任书院院长的于德培,曾撰写了一幅楹联:“有补于天地曰功,有益于世教曰名,有精神之谓富,有廉耻之谓贵”。历代川大人对“功名富贵”的理解,正体现了敢于担当的价值追求。在座的很多同学都是90后,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就学会担当,既关心自己,更关心他人;既关注自我,更关注社会,担当起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对党和国家的责任。

始终去追求“厚德博学,虚心从善”的人文境界。在115年的办学历程中,川大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同学们可以在“人文素质课”和“川大大讲堂”上,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可以到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和校史馆,参观珍贵文物、阅读古籍文献,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漫步历史文化长廊,品味川大文化的厚重;可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预约门诊式心理咨询,汲取心灵的养分;还可以感受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与全职教导员“四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新体系。努力使自己多一份人文气质,多一些人文修养,有知识、更有文化,有智慧、更有责任。

始终去追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态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川大的校训,它告诉同学们:大海因为总是处于低处,才能容纳百川;大学只有包容多样文明,才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精英。我们与美、英、德等12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开展了50余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定期举办跨文化夏令营、冬令营,力争使同学们至少有一次海外交流经历;通过引进海外高端教师,使同学们在校园里可以直接聆听一流大师的课程。希望你们努力培养自己包容

多样文化的胸怀,不断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始终去追求“崇尚学术、求真求知”的科学精神。川大构建完善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掘同学们的天赋、潜质,努力为每个同学提供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我们每位教授、博导都会为同学们精心上好一门课、做好一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全校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全面面向本科生开放,鼓励你们进科研、进课题组、进实验室,去感受科研氛围、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学校创新创业园区还将为你们进行创业尝试提供条件保障,支持同学们自由探索、异想天开。希望你们充分利用这些丰富、优质的资源,充分发掘自己的兴趣、特长,努力促进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篇:校长黄维院士在2013年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校长黄维院士在2013年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大学之道:始于怀疑,终于信仰

——在南京工业大学2013年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黄 维

2013年9月2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官、各位老师,亲爱的2013级新同学们、“小伙伴”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九月的江浦,天蓝水清,物丰人美,大家欢聚一堂,让我禁不住回忆起了几天前,也就是9月26日晚上,参加《圆梦南工——迎新文艺晚会》的情景。那场活动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美好的印象,正如我在晚会后与团委相关同志在短信中交流所述,整场晚会组织编排精彩纷呈,场景舞美水准专业,现场气氛和谐热烈,既有诗情画意般的校园美景、又有真情实感的朴素表达。我用了“震撼”两个字来形容,令人心潮澎湃,为党代会所谋划的“文化筑基工程”添了砖、加了瓦。正如今天的军训汇报演出一样——非常精彩、激动人心、令人振奋、难以忘怀。我对同事说,正是感受到大家的激情、热情和真情,才让我更加坚定了在南京工业大学与师生员工一道扎根发展、奋斗终身,夸父逐日、衔石填海的决心!

今天,我从为你们喝彩鼓掌的观众席走上主席台,带着万分荣幸与喜悦,向2013级6900名本科新生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全体南工师生致以诚挚的问候!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养育、教导你们的父母师长,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刚才,葛珈辰同学、喻洁同学、胡秀兰教授分别代表新生、老生和教师做了精彩的发言,令人深受启发。回首去年的9月28日,我在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致辞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就是在这里,我向自己加入南工后迎接的第一批新生分享了我所理解的工业大学之“大”,鼓励大家要多一些自信和自强——“信心比211和985更重要”,更何况我们还有即将到手的“2011”——今夕何夕,一年后的今天,美梦已经成真。我们南京工业大学首批通过“2011计划”认定,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道,正式迈入“国家队”的序列,成为国家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如今的南京工业大学正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瞄准“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战略目标昂首阔步、跨越发展。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关于2011计划的新闻占据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要媒体的大量版面(包括江苏和南京的多家地方媒体;今天也有十几位媒体朋友专程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南工也因此名声大噪、倍受关注。甚至有人撰文指出“211已经Out了,以后要报考2011大学”等等。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恭喜你们、祝贺你们,你们是国家2011大学的首批学生!你们将与全校师生和遍布世界各地的校友一起,见证着我们实现“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这一“南工梦”的早日实现!

你们当中还包括130名2011学院的学生。这也是全国首家“2011学院”,以“全程导师制”和“全员书院制”为指导,个性化教育和全面发展双管齐下,以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为目标,致力打造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我更愿意看到,“2011学院”的成立将成为一个火种,它将燎创新型高等教育发展之原,实现精英化教育模式的全新探索,加速提升南京工业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胸怀“南工梦”,拳拳赤子心。回首历史,南京工业大学于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和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可以说是“贵族血统、师出名门”。111年的悠悠历史、春华秋实,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拥有“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令人惊艳的美丽校园;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等为代表的阵容鼎盛的高水平、有竞争力的师资队伍;拥有工、理、管、经、文、法、医、艺等8个学科门类,正向着“综合性”大学的高峰攀缘不止;拥有一百多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着近五千名研究生规模的人才培养体系,正朝着“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力冲刺;拥有源源不断加盟我们的,以来自世界顶级学府的教授、博士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学者,以及分设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办事处(这是国内高等学校的创举),正奔向“全球化”发展愿景大步向前。在筑梦的道路上,我们用希望唤醒勇气,用热情点亮光明。老山听风,梅竹倾诉着南工人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长江沐雨,堤塘吐露着南工人的海纳百川、兼容并包;镜湖观月,涟漪低语着南工人的高风亮节、光明磊落;浦园赏花,芬芳浅吟着南工人的敬教劝学、兴贤育才。

你们意气奋发、风华正茂,刚刚踏入校门成为大学生。让我不由得感慨万千,思绪回到30年前。那时我刚刚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开始了摸爬滚打、酸甜苦辣的人生经历。回溯这30年,我的思考总结与前几日刚刚辞世的、令人尊敬的大学者于光远先生不谋而合,尤其是他的人生八字要诀——“勤、专、精、深、新、韧、仁、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希望我的经验和教训,能启迪大家引发思考、能为各位来者提供借鉴。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总结了“人生三境界”,也叫“业成三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在宋朝开风气之先的大词人晏殊词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可以理解为学海无涯,需要厚积薄发,不畏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重点应该是“望”字,首先要仰望星空、高处着眼,制定目标、构筑梦想。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梦想不是简单的名利,不同于世俗的成功。有些梦想可能只是平日里的一句玩笑,或者恍然间的“奇谈”,在当下没有实现的可能。但老庄有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助推剂,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同学们从激烈残酷的高考竞争中拼搏过来,应当志存高远,应当有所展望。如果追逐蜗名蝇利,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目光短浅,重技术而轻学问,重眼前而轻长远,恐怕谈不上志存高远、理想宏伟。或者一进大学就完全卸掉压力、纵情享乐、结交损友,恐怕快乐也不会长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是每一个士兵都要梦想成为将军,不见得每一个人的目标都要“高端洋气上档次”,但我们绝不应向“低级庸俗”看齐。

失去了梦想,想象力就会枯竭,更何谈创新。构筑梦想的诀窍就是广泛阅读、综合涉猎、多元发展。无论是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当今大科学时代的需求来看,都要求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甚至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能取长补短、触类旁通,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本人就是一个不断跨界的例子:我在北大本科期间的训练是物理化学、物质结构、计算化学等方面,后来逐渐开始做了纳米材料、光电材料、有机电子等;由于阅读兴趣比较广泛,本身又比较喜欢文史哲,小学时期就开始粗翻略读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名著,如《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等,大学后则经常涉猎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国际关系等等方面的书籍,也偶尔在一些政治性、思想性、文学性的报刊上灌水,如在《时事报告》、《联合早报》等发表一些豆腐块大小的文章。现在回顾起来,这些涉猎广泛的求知经历以及学生团体的任职经验,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社会关怀,也在不经意间地培养了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这对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样大有裨益。

第二层境界是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柳永的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说寻求真理或者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需要脚踏实地、废寝忘食,持之以恒、孜孜以求,坚忍不拔、勤奋不殆。

19世纪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实现梦想需要有执着的毅力和勤勉的坚守。没有毅力,宏伟的梦想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卓绝的智识、杰出的才华、彪炳的业绩、传世的杰作,无一不来自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今年9月13日,面对2013级研究生新生,我讲了六个“坚守”,在网上可以读到,对你们也有同样的期待。

正如鲁迅所言,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用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一旦选择了某一条道路,无论是求学、执教、经商还是从政,都希望同学们要要坚定信念、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走下去,追逐自己的梦想,用勤奋和坚韧成就事业、开拓未来。

还记得我在中小学读书期间,基本上每天早晨都能坚持5、6点钟起床,到校后在操场上坚持跑十圈以上。到北大学习以后,将跑步的习惯延续到了未名湖畔,并背诵英语、谚语、成语等。这也让我体会到人生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苏轼曾说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有韧劲的人生方能从容应对困难、挫折、失败等逆境,赢在最后。

韧劲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坚强持久的意志力,即“立志如山”;二是能屈能伸的应变力,可以用“行事如水”来概括(关于这个话题,曾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的任彦申同志有非常精彩的概括和表述,在他的书中可以读到)。我们既要对长期目标拥有热情坚持与永不懈怠,如山一般屹立不倒;又要面对多变因素积极应对、灵活调整,如水一般,遇山绕行、见坝积蓄,汇聚成浪、滴水穿石,能屈能伸、可容可包。只有兼具二者,才能坚持不懈而不半途而废。希望同学们能从山水之中体悟做事做人的道理。

接下来到了第三境界,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感叹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相信大家比我还熟悉。踏破铁鞋、百转千回而取得成功,欣喜若狂,如获至宝。而这也正是人们在探求真理时,经过艰难曲折、奋力探索,对客观规律有所认识和把握的过程。

洞悉我们的人生,学习、工作、生活、爱情、仕途、财运等等,都在经历着这样的过程,都有其规律可循,需要我们悉心揣摩、把握、思考、回味。

同学们已经踏入了大学校门,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中学和大学的区别?蔡元培在北大1918年的开学典礼上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可惜时值今日,还有很多人把大学简单理解为“贩卖知识之所”,令人扼腕,令人叹息。事实上,中学要学的是已经存在的知识,是过去时态,学习方法重在记忆和理解;而大学要掌握的是创造知识的能力,是未来时态,学习方法重在探索和质疑。所以,大学怎么读,不在于学了多少知识、上了多少门课,而在于是否学会了独立思考、能否批判思维、可否创新和传播新的知识。培根说过:“伟大的哲学始于怀疑,终于信仰”。大学之道亦然。我们要学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于无疑处生疑、于是疑处质疑。

我就是一个习惯于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模式的典型,因此遍体凌伤、备受责难,但依然不悔。看问题也许稍为前瞻和宏观,常常是“站在未来看现在”、着眼长远而超前思考;也往往会“站在月球看地球”、用全球化视野来判断全局。或许有些想法颠覆了传统、违背了主流,但我向你们保证,换个角度、换个高度来看问题,结论会变得大为不同。

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直言不讳地提出了一个关乎国家未来的疑问:为什么当代中国培养不出大师、创新型人才?“钱学森之问”引起了举国的深思,这是社会各界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疑问,也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面对这个疑问,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有各种各样不同角度的思考,称得上打开了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领域进行深层次思考的闸门。

我的看法可能比较特立独行,在这里与诸位分享,接受大家、特别是同学们的批评指正。其实我并不太赞同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并且在多个场合、包括正式场合也阐述了这一观点。

任何命题都不能脱离时代背景。钱老的思考我们不能苛求,那是基于他正值创新工作高峰时期的直接经验,当时中国科技与国际水平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巨大鸿沟。遑论战火纷飞的年代,即便是20多年前我开始涉足有机电子这一新兴领域的时候,国内的科研条件也很拮据。北京大学图书馆没有相关的资料库存,仅在化学工业部有一个科技文献检索中心,资讯匮乏且收费较之当时收入水平,可谓奇高,信息化建设更无从谈起。十年文革,闭关锁国,把中国和世界隔离开来,我们在科学技术领域包括高等教育方面被世界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腾飞。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以及“211”、“985”工程在内的众多雄心勃勃的高等教育扩张计划的推进,中国大学的水平与质量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取得了世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成功。我国高等教育在过去10年间走过了国际上30年、50年甚至100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飞跃式发展。可以说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距离国际学术前沿和世界一流水平这么近。

事实上,我国的基础研究已经与世界接近全面接轨,在相当多的领域已与国际同步,甚至在个别增长点上实现了超越,已经处于从跟踪到并行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中国已成为全球研发投入增长的重要引擎。2011年研发投入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在科学论文方面,我国已达到与主要创新性国家总量并行的阶段,而且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近十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发表国际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二位,被引次数排世界第六位,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排世界第五位。这样一些数字还会快速改观、迅速攀升,对此我有百分之一万的信心。与我有着15年深厚友谊的、南洋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教务长Freddy Boey教授在十几天前做客我校海外名师讲堂时直抒己见,认为2013年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的发文量将跃居世界第一。可以说,经过长期积累,我国基础研究已经实现了跨越发展,并且已经有大量的优秀创新成果涌现,前景大为可观、非常乐观。与世界交流、与全球接轨,这也表明我们的能力和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意味着在若干创新领域必将发轫于中国、发轫于你们!

同样是在这个月,我的老朋友——Wiley集团副总裁、材料界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主编Peter Gregory博士在我校演讲时感叹到,近20年来,中国学者载文量呈现突飞猛进的上涨态势(这是钱学森先生所没有关注到、感受到、体验到、参与到的)——1993年,该杂志收录论文中没有一篇出自中国学者;2003年有100多篇来自中国;如今载文量已高达1000多篇,仅次于美国,且差距在不断缩小。

在大学排名方面,我国大学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新近公布的报告表明,近五年,中国大陆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数量已经增加了一倍,五年增加一倍,即意味着其他国家大学的退出。今年共有25所中国内地的大学位列世界700强,而2009年仅有12所。QS研究主管认为,“过去五年,中国的大学在研究引用和学术声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我国一批高水平大学已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些办学关键性指标已接近甚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比如,最新数据表明,北京大学已有18个学科进入了全球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前百分之一,部分优势学科还进入了前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而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的发展趋势恰恰相反。

此外,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平均水平、在校生规模居世界第一、中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程度居世界前列、中国高校教师数量居世界第一„„毫无疑问,中国已然是高等教育大国,正努力通过质量的提升而迈向高等教育强国行列。我认为,离这个目标的实现应该不会太遥远。

共和国要走出一条人类全新的发展之路,让全世界刮目相看。让中国模式在世界上引领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至国家,包括高等教育事业、科技创新事业,具体到我们南工,每一个人,都无一例外。

据我个人初步估计和判断,十年之后的中国,像诺贝尔奖这样国际性重要指标,在中国大地出现应该将会成为常态,而不是个案。在文学奖之后,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奖项将陆续被中国人斩获,没有任何悬念。随着优质学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分布的变化,中国的几个顶尖大学(基于我们南工梦的早日实现,甚至包括我们南京工业大学)将会进入世界排名前五

十、前

二十、乃至前十。(例如刚才提到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1991年创建、1992年正式招生,20年后的今天,世界排名已上升至41名。)一批实力与南工相仿的后起之秀迅速崛起、趁势而上,都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尽管有预言的障碍,但十年后的中国,将是全世界适龄学子求学向往之地,包括我们南京工业大学,这是我的判断,也是我的梦想。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喜欢做梦,非常愿意和大家一起圆梦。

在座的诸位同学,我要祝贺你们,因为你们处在中国自近代以来最美好的时代。你们是幸运的,你们的未来是无限的,你们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个迅速发展、欣欣向荣、必将引领世界前行的中国,将是你们成长成才的最佳立足点;这个充满希望、生机无限、热情洋溢的南工校园,将是你们承载梦想的最佳舞台。请大家(和我一样)充满信心!

同学们,刚刚过去的这一学年很不平凡:“2011计划”顺利获批,3项国家级科技大奖获得丰收(使得我们在该科技指标上跻身国家前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实现倍增,“亚青会”运动员村成功运作,党代会明确发展目标,都彰示着南京工业大学行驶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

在9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我读到一篇文章——《大学校长们,您们的存在感不仅仅是名字》,看后深受触动。作为校长,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责任。我定当为南工上下37000名师生员工的福祉、为南工的未来而躬身践行、竭尽全力。我也将努力与你们进行更多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你们的喜怒哀乐,与你们同呼吸、共命运,同担当、共奋斗!

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共和国的第64个生日将至,恭祝大家节日愉快、阖家幸福!祝2013级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业进步、早日成才!我为你们加油!谢谢大家!

第四篇:校长胡海岩院士在201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胡海岩院士在201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到基层去开拓事业、历练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北理工校园里一年一度的喜庆日子。我们举行隆重典礼,庆祝2014届本科生圆满完成学业。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代表正在国防大学进修的党委书记郭大成教授,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悉心教导你们的老师、默默支持你们的亲友致以诚挚的感谢!

今天是我来校工作后第七次送别本科毕业生。想到面对清一色的90后青年学子,我在准备讲稿时反复斟酌,应如何走进你们的精神世界,送上母校最真切的嘱托?

一位校友的故事给了我启发。他叫张宁,是我校1994届本科毕业生,现任解放军某基地卫星地面测控站主任,全军优秀指挥军官。二十年前,本科生毕业留京工作的机会非常之多,但他却选择去了祖国西北边陲;二十年间,他多次谢绝返城工作的机会,选择扎根基层;二十年中,发射卫星、测控神舟、保障北斗,他精心完成每一次航天任务。就在前不久,他还与战友们忙碌着为搜寻马航370提供导航定位。他虽身处边疆,却始终将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发展紧紧相连。这二十年的基层经历,使他失去了常人眼中多彩的青春、安逸的生活、傲人的财富;得到的,除了闪亮的军功章、社会和媒体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满足和踏实。

在座的同学们,一部分即将奔赴自己的第一个工作岗位,一部分将在学习深造后开始为事业而奋斗。在你们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基层的锤炼必不可少。所以,我今天想谈谈到基层去开拓事业、历练人生。

有同学会问,为什么要去基层?

作为国家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肩上的重任不言而喻。虽然你们具备了优于同龄人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但还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历练。我上大学之前,曾在工厂当过几年工人,深刻感受到最丰富的人情世事、最真实的苦乐忧欢、最生动的实践教材,都在基层。唯有根植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社会;唯有脚踏实地,才能真正读懂国情。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这句话揭示了政治家、军事家的成长规律。同样,倘若作家莫言没有融入乡村的生活体验,哪会有让人身临其境的精彩作品;倘若科学家袁隆平没有在田间地头的日晒雨淋,哪会有杂交水稻的伟大成功。一个人纵然是有凌云之志、盖世之才,倘若没有基层土壤的滋养,不接地气,则必定难成大业。

处在改革浪潮中的中国,区域发展尚不均衡,不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都十分迫切,科学技术、社会管理等领域尚有诸多瓶颈亟待突破。只有更多的青年才俊到基层扎下根去,将先进的思想观念、文化知识埋进基层的土壤,“中国梦”才会真正生根、发芽。刚才曲敬东校友谈到的创业体会,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对渴望成功的同学们来说,现在是告别埋在书斋里、活在网络上的日子了!

有同学会问,去什么样的基层?

基层并不是组织层级的“下游”,而是整个社会最为重要的“地基”,是青年人最为广阔的创业舞台。在北理工校友中,戈壁滩上的“牧星人”张宁在基层;自主创业,研制出世界一流电控共轴无人直升机的田刚印、满意也在基层;远赴西部山区支教助学的毕业生们在基层;坚守三尺讲台,为你们传道授业的北理工教师们也在基层;军工行业中诸多关键技术岗位上活跃着的北理工人,同样是在基层。对于有志青年,社会的主体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时代的主流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

客观地看,基层的条件有好有差,不少基层尚处于“起点低”、“条件差”、“杂事多”的阶段。因此,有些青年人畏惧基层,有些青年人蔑视基层,甚至认为基层会浪费自己的青春。然而,这样的基层,恰恰是青年人锻炼自我、发挥作用、创造业绩的舞台。我曾聆听过李克强总理回顾自己成长经历的体会。早年在农村插队的艰苦岁月塑造了他的意志和品格,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经历增长了他的组织和管理才能。正是这些艰苦的基层磨练,使他具备了超越当代其他大国总理的丰富阅历和综合素质。因此,希望同学们勇于接受挑战,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去。

可喜的是,如今日益便捷的交通和通信正在消除“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之间的物理隔阂,改革开放的硕果则正在不断向基层释放红利。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各行各业,从基层选人用人的导向越来越明显,配套的政策措施越来越完备。作为有志青年,选择基层时可更多考虑如何锻炼自我、发挥作用。

有同学会问,去基层做什么?

到基层去就要下功夫、干实事。有句话这样讲:“心在哪里安放,脚步就在哪里踏响。”对于基层的事业,同学们只要主观思想认识到位,客观行动自然会取得成果;只要能在基层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就一定能找到用武之地,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希望同学们不要好高骛远,对工作满心抱怨,对所谓平台更高的工作痴心相望;不要把基层工作当作过渡,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满足于一知半解;更不要功利地将基层经历看作提拔的筹码、晋升的捷径。相信你们早就听过这句名言,“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基层岗位将是你们事业的起点,在这样的岗位上摸爬滚打、全情投入,实实在在地谋事、干事,才能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打牢事业的根基。

基层是创新的发源地,是财富的聚宝盆。到基层去,就要善挖掘、敢创造。“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在基层工作,就必须深入钻研,将身心融入基层。军工企业中一项项看似枯燥的研究进展,实现了神州揽月、蛟龙入海的科技壮举;无数鲜为人知的秘境和令人叹为观止的技艺,才共同构成了一部脍炙人口的《舌尖上的中国》。希望同学们到基层去,开展最大胆的探索,倾听最真切的呼声,感受最深沉的情感,创造属于你们的历史!

同学们,不经意间,你们走过了大学四年的旅途。这其间,你们怀揣着梦想埋头苦读、徜徉书海,与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同学们交融思想、共同成长;当然,也少不了青春年少的迷茫、抱怨、嬉笑、怒骂。这些,都即将成为你们和北理工共同的回忆。

明天,你们就要各奔前程。希望你们到基层的广阔天地去开拓事业,历练人生。愿大家德以明理,学以精工!

母校将永远祝福你们,关爱你们,支持你们!

第五篇:附校长谢和平院士在日本311大地震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日本“3•11”大地震的启示与思考

——在‚日本‘3•11’大地震专题研讨会‛上的演讲

校长谢和平院士

2011年3月20日

(根据记录整理)

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日本‘3〃11’大地震专题研讨会‛,邀请四川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两校灾害科学技术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共同对这次日本地震、海啸以及核泄露等时下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从而全面认识、深刻反思日本‚3〃11‛大地震及系列灾害现实和启示。3月11日在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的里氏9级特大地震,辐射列岛,震动世界。这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强烈的地震波摧毁道路、良田,地震引发的凶猛海啸无情地卷走基础设施,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截止目前,已有超过1.8万多人死亡或失踪。随后发生的核泄漏事故又在全世界引起恐慌。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人类在面对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时抵御灾难的力量是如此薄弱,单一国家难以应付,需要人类社会共同参与。此次日本地震后,各国政府和人民对日本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深切同情,希望帮助日本人民抗击灾难,并无私地向日本提供了大量救援财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令人感慨!共同面对和抗击人类社会的灾难,已经成为全球一致的共识。中国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近邻,虽然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有过恩怨纠结,但日本发生的灾难我们感同身 1

受,特别是对亲身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的我们来说。虽然现在灾后重建已经基本完成,但灾难发生时的许多场景都还历历在目。汶川地震时,日本政府率先向我国派出了国际紧急救援队,并捐赠5亿日元,仅次于当时捐款最多的沙特。现在,日本发生了特大地震,中国政府和人民也立即行动起来,对日本人民给予了及时、全力的救助和支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表达关切,并责成相关机构迅速提供及时、有效的资金和物质援助,胡锦涛主席还于3月18日到日本驻华使馆吊唁地震遇难者。3月12日和15日,中国红十字会宣布向日本分别提供100万元和5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3月13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启程奔赴日本灾区,14日在抵达地震重灾区岩手县后,迅即展开搜救工作。3月14日,载有100吨中国爱心救灾物资的飞机抵达日本;3月15日,商务部决定向日本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救灾物资。3月17日,中国政府决定向日本提供1万吨汽油和1万吨柴油的紧急无偿援助。同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政府和人民也积极关心灾区状况,并自发捐款。四川大学在此次日本地震发生后,也迅速对在我校工作、学习的日本专家和学生进行了慰问安抚,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为他们与家人之间的联系创造便利条件。同时,广大学生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多种爱心援助活动。这充分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负责任的民族,更是一个具有博爱胸怀的民族。

截止到现在,已是震后一周多了,但危机依然未能远离。悲伤过后,我们更需要思考。浩劫面前,失去的不只是生命,再生的也不只是希望。人类的‚灾难课程‛才刚刚掀开扉页,如此艰苦卓绝,为的是人类不要再次付出惨痛代价。因此,对日本‚3〃11‛大地震进行专题研究,是最迫切的,也是全

球最前沿、最领先的,我们川大作为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为己任的大学,不仅仅有责任,而且我们有能力站在更高的层次、以更宽广的眼光、更加自信地开展这一全球热点问题的研究。特别是,经历过‚5〃12‛汶川特大地震考验后,我们川大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更为宽广,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加真切,居安思危的意识更加强烈,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加雄厚。去年1月,海地地震发生后,我们川大在第一时间,汇聚全校文科力量,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写出了《中国的力量》一书,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去年8月,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同正式成立了‚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并获得香港马会2亿元建设启动经费支持,学院大楼也已奠基开建。这个学院是全球唯一的灾后重建与管理领域的开放式、国际化科学研究基地与人才培养中心,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文理工医多学科的国际性平台。现在,日本发生了‚3〃11‛大地震及系列灾害,正是发挥学院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科技优势、平台优势,对日本地震、海啸和核泄露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历史时刻。尽管学院还处于创建时期,但我们校内已经有一批灾害科学技术、灾后救助、灾后康复等领域的优秀科学家,我们已经与灾害科学技术领域的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建立了联系,已经具备参与灾害科学技术研究的初步能力。灾后重建学院生于忧患之时,有没有可能立名于危难之时?这次是对我们的考验。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研讨会,就是为了全面、系统、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我们应该看到,透过日本特大地震,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很多。比如,研究日本完善的灾难应对机制,同时汲取其中的教训。日本房屋建筑抗震性好,地震警

报系统能对地震进行科学监测,在强震过后能立即发出警报,天然气供应切断,火车停滞,电厂关闭,交通信号灯一直保持红色,警示人们及时从建筑物撤离。同时,日本拥有一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海啸预警系统。本次地震就自动触动了地震预警系统,并通过无线电自动报警。但是,日本也没有研制出地震预先识别警报系统,由于地震报警到地震袭来的时间太短,很多人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从而成为了地震中的牺牲者。日本灾难演习和灾难教育开展得非常好,民众在灾难面前都是训练有素,因此,地震来临,日本民众都采取非常理性的应对措施。大地震之后,人们都自觉排队领取或购买食品、生活用品,几百人同时在避震所避震,没有一人抽烟,没有任何人大声吵闹,3个小时后,人群散去,地上居然没有一片纸,没有任何垃圾。日本在震后体现出的有序、镇静和高度组织,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当世界正在谈论从日本防震措施中学习种种关键细节,日本舆论却开始探讨政府应对的缺失,认为政府与自卫队之间协调不畅,救灾组织不力,救灾物资输送不及时。在避难所里,食品毛毯等物资严重缺乏,燃气供应不足,在一些更偏远的避难中心,灾民们只能依靠最低定量供应维生。在应对核泄露的过程中,政府组织失序,信息也缺乏及时性、透明度,导致了事件的持续恶化。汶川地震中,我们政府组织十分有力、高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协作下,伤员得到了紧急救治,灾民得到了有序安臵,物资供应充足,群众在伤悲之外更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我们以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力量,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但是,我们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地震预警和防范系统。同时,我们建筑抗震性差、人民缺乏足够的地震教育和应对训练。研

究这个课题,可以为国家的自然灾害预警、防范、演习、救援等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再比如,研究类似日本此次发生的系列灾难的系统防范问题。由于日本地震防范体系很完善,即使是9级强震,造成的直接损失应该也是有限。但是,此次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破坏力和造成的直接损失远远超过了地震本身,随之引发的核泄露更是造成了全世界的恐慌,引发了全球对于核电安全的高度担忧、对于核能的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因为事先没有类似这样的系列灾难的防范研究,所以日本乃至全世界,从科学技术层面上,从3.11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学者、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开始思考我们现有的技术标准、安全度设防,抗震标准基本上在8级,没有在9级及以上,对海啸的危机认识及应对研究不深,我们现有工程包括核安全的设计、选址、防范,均没有对特大地震及海啸等灾害考虑,也没有形成应对这种系列灾难的经验,更没有形成系统防范机制。

此次研讨会可以说是一次集思广益、碰撞思想火花的大会,我们采取开放、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讨论的主题是‚日本311大地震:影响与启示‛,各位专家可以围绕下面五个分题目展开:日本311地震回顾与前景预测;日本的防灾与救灾,社会、企业、政府的角色;核泄漏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从地区与全球的视角看此次地震的冲击与影响;对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规划的启示。当然,大家也完全可以不拘泥于这些题目,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感兴趣的领域碰撞思想,畅所欲言。经过充分讨论,最终形成并确定此次日本地震研究中的前沿和重点领域,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及时展开集中攻关,争取在国内外产

生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从而真正让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发挥出全球唯一的灾后重建与管理领域科学研究基地与人才培养中心的作用,真正让四川大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全球性重大问题中作出重要的贡献,真正体现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同志们,日本的地震、海啸与核设施危机提醒和启示着我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化进程中,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我们对地球与太空的认识也同样在不断深化。一些特重大地质灾害、极端天气、特重大危机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不等于现在不发生,更不等于将来不发生,日本311特大地震就是给我们的典型启示。但是,无论任何特重大灾害和危机,我们的人类都要去面对。更重要的是,我们更要超前去研究探索,我们要共同去战胜,我们更要共同开启灾难的课程,让全人类具有灾难认识、具有科学预防灾难的知识和技术,具有避免和战胜灾难的信心和能力。在人类面临任何灾难和危机时,我们一定要相信科学,相信自己,相信爱,相信你和我!

祝愿日本人民共同战胜灾难,早日重建家园,明天会更好!

谢谢大家!

下载把优秀作为习惯——校长谢和平院士在四川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优秀作为习惯——校长谢和平院士在四川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