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风险回顾与述评:钱荒

时间:2019-05-15 05:5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流动性风险回顾与述评:钱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流动性风险回顾与述评:钱荒》。

第一篇:流动性风险回顾与述评:钱荒

流动性风险回顾与述评:钱荒

(一)事件回顾

1.六月初: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上升

从五月下旬开始,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就逐步紧张起来。市场当时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担忧,因为从历史经验看,5月中下旬都会因财政存款上缴而出现季节性紧张。然而,6月上旬资金面持续收紧,的确超出了市场的预料。特别是6月4日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440亿,为春节以后公开市场最大单日投放,但资金利率仍保持了较高水平,利率市场收益率也由此整体上行。

6月初,官方公布的PMI反季节回升,表明目前经济基本面可能并没有如市场原先预期的那般悲观,但随后周一公布的汇丰PMI终值只有49.2,反而跌破了初值49.6的水平。相背的PMI数据,令市场对于中长端收益率心态甚为纠结。因此当前市场行情上,一方面,随着资金面的收紧,短期限债券收益率上行较快;另一方面,中长端收益率继续保持不温不火的态势,上行并不十分明显。

市场对于这一轮资金面紧张的原因解释较多:

首先,是6月5日商业银行面临存款准备金补缴,据估算可能的规模有近千亿,并且月中恰逢端午节小长假,所以各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有提高备付的要求。这使得月初机构对流动性采取偏保守的态度,出钱意愿下降。

其次,是5月份外管局和央行收紧对虚假贸易的监管,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外汇贷存比的具体要求。由于之前商业银行在内保外贷的过程中,外币贷款较多,而外币存款不足,短期内商业银行有抛出人民币购入外汇补充外汇头寸的需求,据分析规模可能在1500亿左右。

第三,是由于债券市场监管加强,各类机构内部账户对倒、机构间代持、过券等交易被严格监管,使得机构季末因风险资产占用过多而需要资产出表的压力陡增,进而加大了市场对于月末资金面紧张的预期。

最后,下半年新增外汇占款量增速的下降幅度可能较明显。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不给力的情况下,没有新增基础货币使得银行体系超储率处于低位,抵抗资金面意外扰动的能力下降。

2.六月上旬:资金面超常紧张促新债发行流标

来自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中午11时30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全线攀升。其中,隔夜、1W、2W、1M品种分别大涨231.20BP、152.00BP、249.80BP、125.15BP,行至8.2940%、6.6570%、7.7400%和6.3415%的高位。

“银行间市场今天究竟有多缺钱?且不提SHIBOR再创新高,A股亦因此再度掉头向下大跌。”一位商行交易员无奈地表示,“今天的市场已经疯了,大家只借钱,不谈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资金面骤紧加剧的“牺牲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6日招标的200亿元6月期金融债惨遭“滑铁卢”,最终仅获得115.1亿元的认购,投标倍数为0.576倍,出现罕见流标。

3.六月中旬:银行间市场钱荒再现

6月中旬,受准备金补缴、外汇占款下降预期、债市监管升级和端午节前资金备付等因素影响,银行间资金利率节节攀升,短期流动性几近枯竭。

华龙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牟治阳表示:“这都是资金面惹的祸,6日隔夜SHIBOR跳涨了136个基点,大家都忙着去借钱了。就个人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资金面严重‘脱水’甚至使得部分商业银行出现了违约事件,6日不少交易员直到收市前最后关头还在试图借钱,这也加重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业内人士普遍判断,前瞻性地看,无论是银行间还是实体经济,资金面边际上趋紧的拐点正在逐渐出现,尤其是银行间市场。在此情况下,现阶段资金面料对债市形成明显利空。

4.六月中旬:公开市场输血千亿元难缓资金干渴

6月中下旬,周平均流动性净投放超1600亿元,但这对彼时的资金面来说显得“杯水车薪”。

顺德农商银行固定收益研究员宋球红认为,造成目前流动性深陷困局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外管局此前要求商业银行根据外汇贷存比补充外汇头寸,限期为6月底,这部分头寸补充收缩银行间资金约2000亿元,可能在6月的影响最为显著。

其次,在美国QE缩量预期下,近期海外市场发生变化,美元逐渐走强,令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减弱,新增外汇占款规模的下降幅度很可能超出市场估计。

再者,由于监管加强,理财与自营之间不能交易,季末理财续接存在技术上难度,机构对此情况应对经验不足,也有可能导致提前准备头寸,资金融出意愿下降。

不仅如此,6月5日例行的银行准备金补缴、端午节假期造成的备付压力,以及商业银行季末、年中考核,均是触发资金面紧绷的重要原因。

5.六月下旬:央行发布公告:合理调节流动性 维护货币市场稳定

6月25日,央行发布公告,展示出 “让步”的姿态,称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与此同时,央行也对商业银行提出了要求,强调商业银行要继续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

央行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物价形势基本稳定。前5个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较快。5月末,金融机构备付率为1.7%,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约为1.5万亿元。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左右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万亿元左右则比较充足,所以总体看,当前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

受贷款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集中清缴、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外汇市场变化、补缴法定准备金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近期货币市场利率仍出现上升和波动。

为保持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已回稳。6月25日,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已回落至5.83%,比6月20日回落592个基点。随着时点性和情绪性因素的消除,预计利率波动和流动性紧张状况将逐步缓解。

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实际状况,央行将积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创新工具组合,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稳定,为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造良好货币条件。

并且,央行要求商业银行要继续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一是要加强对流动性影响因素的研判,正确估计流动性形势,沉着冷静应对流动性波动,避免非理性行为,保持日常流动性合理水平。大型银行要进一步发挥好市场稳定器作用。重大突发性问题要及时报告央行。对于贷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审慎要求、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总量和进度比较稳健的金融机构,若资金安排出现暂时性头寸缺口,央行将提供流动性支持;对流动性管理出现问题的机构,也将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维持货币市场的整体稳定。

二是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按宏观审慎要求,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谨慎控制信贷等资产扩张偏快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加强同业业务期限错配风险防范。同时,要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要求,在保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的同时,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消费升级以及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从严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但不搞“一刀切”。

三是要进一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严肃交易纪律,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报价行要严格按照报价准则理性报价,并切实履行报价成交义务。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和货币市场成员要自觉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真实报价和交易,严禁虚假报价误导市场。对发生此类问题的机构将予以严肃处理。

6.六月底:尚福林表示:新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将择期出台;理财产品应接受监管 6月29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中国银行业新资本监管标准已正式发布,新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也将择期出台。

尚福林指出,新资本监管标准充分借鉴了第二、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要求商业银行密切跟踪研究宏观政策调整和金融市场变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并及时加以应对。

6月29日,2013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的主题发言中着重谈到金融消费产品,也就是当前火热的银行理财产品。尚福林说,作为银行来讲,银行历来过去是做储蓄业务的,大家都认为把钱存在银行是没有风险的。现在银行在做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投资产品,做投资产品和储蓄不一样,投资的话投资者要担负一定的投资风险,银行在做这种产品的时候是不是把风险很明确地告诉了投资者,使投资者知情?

(二)风险简评

一场突如其来的流动性短缺,造成银行间资金利率飙升、股市债市暴跌,被市场称为“钱荒”的潮水已然退去。6月25日,在央行释放“让步”举动后,伴随信心回流,银行间拆放利率迅速回落、股市债市由暴跌转而上演暴涨。

回头看这波持续数周的金融震荡,无论是资金撤离,还是机构半年结算时点,又或者是银行经营资产期限错配,种种人们所能列举的因素,似乎都不足以构成幅度如此之大,认同度如此之高的一波金融“震荡”。这或许可以提醒人们,当一个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问题形成共振之后,其破坏力之强不可低估。

银监会主席特别提及的银行理财产品,被认为是造成此次“钱荒”潮的原因之一。即相当部分商业银行把储蓄资金“挪到”理财产品上,以博取更高收益。人们注意到,6月25日央行“让步”之后,一些商业银行也迅速向公众传递清理此类资产的信心。

从去年少数银行理财产品爆出欺诈、内控不足等风险以来,监管部门对这类在资金池里的理财产品早已提出清理要求,但是,在资金利率极低、流动性充沛的状况下,银行在追逐利润和控制风险之间,激进还是保守,并不容易平衡适度。此番波动中,央行有意让头寸吃紧的商业银行自行处理,确有“教训”经营激进者的意味。目前看,商业银行提出清理这类产品,使得央行部分达到目的,但是,就银行经营模式、业务形态而言,清晰告知投资者风险,以及业务模式稳健发展的落实,都还有很长路要走。

在一些有识之士看来,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业盘活货币存量,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等要求的提出,意味着过去银行的业务模式必须改变,但怎么改,对商业银行和监管者都是新挑战。

6月份最能体现中国经济困局的是金融领域。央行偏紧的货币政策执行、银行信贷扩张加速,再加上部分银行疯狂推出理财产品导致资金期限错配,导致货币市场流动性紧缺,引发市场利率飙升。而央行的按兵不动,更导致市场心态的恶化,结果引发国内股市大跌。在人们看来,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震荡并不是偶然,而是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在金融领域的客观投射。

第二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回顾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回顾

摘要流动性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世界各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皆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推动管理方法更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发展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一旦一家银行发生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就可能导致银行破产倒闭流动性不仅直接决定着单个银行的安危存亡对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稳定都至关重要

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发生了流动性危机迫使大批银行倒闭清算以致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由此可见

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金融经济稳定威胁极大必须加以重视加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演变与发展

流动性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流动性管理被商业银行视为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点早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流动性管理又逐渐过渡到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平衡流动性管理等几个阶段

1.资产流动性管理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是最早的流动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多为短期资金所以银行的业务应集中于短期的、自偿性的贷款商业贷款理论提出了满足银行流动性与进行资金配臵时应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与结构但缺陷也显而易见一是银行资金配臵过多的集中在盈利性较低的短期贷款上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二是没有考虑短期贷款的偿还能力

也是相对的一旦遇到严重的经济衰退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可能无法收回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大量银行就是由于存户挤提和贷款无法收回而倒闭

(2)资产转换理论

1930年代大萧条后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资产转换理论开始流行这种理论强调银行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保持一定的具有流动性的非现金资产为流动性需求做准备当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银行所持现金时可将这部分资产迅速变现以保证其偿付能力资产转换理论突破了商业贷款理论对银行资金运用的限制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增加了盈利性但也有其缺陷一是持有过多的流动性资产不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发挥;二是变现流动资产的能力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最终也可能影响到流动性预期目标的实现(3)预期收入理论

二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复苏发展,产生了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长期性资金需求在此背景下出现了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取决于其预期收入而非贷款期限的长短银行据此开发了中长期分期还本付息贷款预期收入理论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促进了银行业务多样化但也增加了银行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尤其在整个市场环境恶

化的情况下会大大增加银行的风险

综上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是和当时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相关联的资产流动性管理战略是一种较保守的战略规模较小的银行通常实施的是这种管理方式

2.负债流动性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现给商业银行传统稳定的资金来源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一巨大的筹资压力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改变以往的以资产管理为主的流动性资金配臵策略而转向以负债管理为主的策略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强调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流动性其核心是商业银行由被动负债转变为主动负债积极从事金融工具的创新开发开拓资金来源通过借入资金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减少流动性资产的储备量将资金更多的运用于盈利性较高的资产从而提高其盈利水平

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提高了银行筹集资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增加了银行的收益但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一是负债流动性管理所依托的是货币市场而货币市场对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十分敏感一旦市场出现振荡波动银行

可能无法在市场上筹借到资金;二是货币市场对筹资者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变化也极为敏感当银行陷入财务危机并因此对资金的需求最为迫切时市场却可能不再愿向困境中的银行提供流动性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就可能演化成流动性危机

3.平衡流动性管理

从上述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的分析中可看出前者储备流动性具有较高的成本而后者依赖借入的流动性又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1980年代出现了一种折中的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吸收了前两种管理策略的精华又克服了其缺陷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管理更科学平衡流动性管理是一种相机抉择的资金管理方式要求商业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情况通过对银行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协调管理达到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其基本思路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突发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备一部分可通过与往来银行或其他资金供给者事先达成的信用安排来解决;对突发性的流动性需求则由短期借款来满足期限远一些的流动性需求须加以规划在需要时可通过将部分资产变现来满足流动性也可通过主动负债如创新存款工具等方

法来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与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银行业务的开拓、金融工具的创新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方式还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力求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基础上增加盈利能力的、更加符合现代经营理念的管理方式流动性管理已经成为实现金融经济平稳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史建平:商业银行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吴青:西方银行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6

第三篇: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xx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实现可持续的、科学的经营发展,增强风险预测、计量和调控能力,提高本行的资金流动性风险防控水平,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和波动,科学、合理、有效平衡资产负债结构和水平,提高本行经营效益,切实增强本行经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本行资产负债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本行能够在任何时间里以合理的价格筹措到资金来满足契约或关系债务的过程。

第三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有效满足客户支付结算、偿还债务本息和发放贷款的现金支付需要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流动水平,科学配臵资产负债结构和比例,保障本行经营的持续、稳健,实现盈利能力最大化。

第四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对现金资产的科学管理,包括: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款项以及存放、省本行(同业)的活期存款等。

第五条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资产负债质量结构不合理;利率变动;货币政策变化及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等。

第六条 流动性风险主要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性动风险主要表现为存贷款比例过高,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负债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备付金不足,出现支付缺口。

第二章 管理原则和方法

第七条 为实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一、总量均衡原则。即在保证支付准备的前提下,通过负债和营运资金总量对资产总量的制约,保持负债、营运资金和资产的总量均衡,控制超负荷经营;

二、结构对称原则。即负债与资产要在期限、利率结构上保持对称关系。通过及时调整流动性缺口,保持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对称关系,建立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对称结构;保持资产与负债在利率结构上的对应,严格控制非生息资产占比,保持和提高利差水平;

三、适时调节原则。即资产和负债保持一种流动性状态,当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通过资金调剂、主动负债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扩大经营规模;当流动性需求减少、出现多于头寸时,又可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获取盈利。

第三章 监测管理

第八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采取“统一管理,分类指导,适时监控”的办法进行。

统一管理:即由本行经营管理层统一制定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在本行范围内统一进行流动性资产配臵。

分类指导:根据实现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的需要,针对各网点的实际情况,分别对每个网点的各项指标确定不同的目标值。

适时监控:通过定期编制、填报流动性风险监测表,适时分析、监控流动性资产运行状态,掌握整体运行方向,预测运行趋势,调整运行偏差。

第九条 通过编制月度、季度、流动性风险监测表对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情况进行监测。

第十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日常工作主要是对头寸的匡算和流动性需要的测定。

第十一条 头寸包括基础头寸、可用头寸和可贷头寸。基础头寸=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一般性存款

可用头寸=基础头寸+(-)应清入清出汇差资金+(-)到期同业往来+(-)缴存存款调增调减额+(-)应调增调减二级准备金

可贷头寸是指在某一时期可直接用于贷款发放和投资的资金。

营业日初始可用资金头寸=(备付金初始余额-备付金限额)+(库存现金初始余额-库存现金限额)+(-)初始日到期同业往来应收应付差额+(-)应清入清出的汇差资金。

第十二条 流动性需要决定于存款和贷款需求的变化。存款减少,表明客户取出存款,为流动性需要(-);存款增加,表明客户存入款项,为流动性剩余(+);存款准备金减少,表明存款减少,中央银行退回一定数额的法定准备金,为流动性剩余(+);反之,则为流动性需要(-);贷款减少,表明客户归还贷款,为流动性剩余(+);贷款增加,表明客户获得贷款,为流动性需要(-)。

第四章 组织与实施

第十三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要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下进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对有关资产负债的重大事宜提出决策建议,监督、指导本行流动性运行状况。

第十四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各项指标目标值的确定(包括年中调整)以及比例执行情况的监测及评价,要经风险管理委员会研究并上报本行经营管理层审议决定。

第十五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要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统一指导下,各业务部室配合进行。有关业务部室要积极协作,并负责相关数据的测算并及时传递给风险管理委员会。

第五章 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 制定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目的。为了防范和处臵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流动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有效预防因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非预期性调整、季节效应、市场出现不利于本行的信息等内外部原因所引发的流动性需求的存款挤提、头寸不足和流动性缺口扩大等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资金运营安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操作指引》等文件要求,结合本行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 工作原则:

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稳定和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实行部门网点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紧密依靠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做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三、科学决策,依法处臵。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应科学果断

决策,加强应急管理,依法规范处臵,力求尽快控制事态、平息事件、减少危害、降低影响,保守本行商业机密,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第十八条 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对金融突发事件的处臵,实行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由财务会计科、风险合规部、信贷管理科、各网点共同参与的监管、协调、执法、宣传的联动协调机制,是本行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决策机构、应急指挥机构、运行管理机构。其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在省联社、人民银行和银监分局领导下,研究拟订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措施和对策,组织领导对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处臵工作;

(二)负责向省联社和金融监管机构报告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及处臵情况;

(三)决定启动、终止应急预案,统一领导辖内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

(四)向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的专业机构和组织请求援助;

(五)分析、研究流动性突发事件有关信息,做好流动性风险事件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六)组织流动性风险事件处臵的经验教训总结工作;

(七)落实省联社和金融监管机构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九条 流动性突发事件类别:

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流动性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事件和突发性挤兑风险事件。

一、资产流动性风险事件:

(一)表现为存贷比例过高,资产负债期限匹配失调,资产负债表中贷款所占比例大幅上升,导致资产流动性下降,同时由于市场需求出现较大变化或行业出现周期性调整,银行不良贷款会大幅增加,银行信贷资产遭受严重损失,而出现较大流动性风险,影响正常经营的事件;

(二)由于同业拆借利率高于市场利率,不时出现资金头寸短缺现象;从而有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事件。

二、突发性挤兑风险:一般情况表现为在局部网点出现众多客户同时取款,正常的头寸调拨不能满足客户取款需求或出现较大的支付缺口,如果客户异常取款得不到及时控制,就会大面积出现存款挤兑风险事件,造成备付金严重不足,甚至出现区域金融风险的严重局面。

三、其它可能引发风险或严重影响金融安全事件或银监分局认为重大需要及时报送的事件。

第二十条 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处臵程序:

一、及时报告

辖内分支机构发生流动性突发事件时,必须在第一时间(1小时内)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获悉后,应立即申请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派人赶往事发地,了解情况,采取自救性措施。风险管理委员会必须在2小时内向市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处臵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二、确定方案

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成员会议,在听取相关人员对突发事件基本情况、成因、性质、严重程度、紧急状态、可能发生的事件和应采取措施的报告后,研究并确定应急处臵方案。

三、启动应急处臵方案

应急处臵方案确定后,风险管理委员会迅速派人赶往现场,督促有关部室组织实施处臵工作,并随时报告情况。

第二十一条 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处臵措施:

一、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处臵

(一)资产流动性风险的监测与预警。风险合规部根据日常资产负债表和相关报表数据等进行资产流动性监测,发现资产负债比例过高、资本充足率过低、不良贷款比例过高等现象时,及时发出风险预警、预测报告,及时上报本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督促相关部门或支行采取措施,如增加存款、实施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限制新贷款的发放、大力清收不良贷款、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和加强内部管理,逐步恢复资产的流动性,并及时向风险管理委员会通报监测到的金融风险状况,以便对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判断;

(二)对发生严重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处臵。资产流动性风险最终会导致金融机构严重资不抵债、备付金严重不足和挤兑风险。当发生严重资产流动性风险时,应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进行清产核资,按照国家有关金融法律法规,及时提出自救、救助等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二、突发性挤兑风险事件的处臵

发生挤兑风险事件时应在一小时内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支持、配合市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做好风险的处臵工作,采取自救、救助、原因查究和清理整顿等方式来缓解支付困难,避免风险的扩散和蔓延。

(一)自救。发生挤兑事件后,应采取系统调剂资金,提高支付能力,保证柜面现金供应;及时查明原因,现场做好宣传劝

说和解释工作,缓解挤兑局面;做好善后工作,消除**;

(二)救助。向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报送申请救助报告,说明自救情况和支付缺口匡算情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救助措施,向人民银行及时申请紧急再贷款;

(三)原因查究。调查支付风险产生的根源,查找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督促整改。

第二十二条 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可通过以下渠道筹措资金:

一、减缓或者停止办理信贷业务。包括贷款业务、贴现业务等;

二、加强流动性较强的资金回笼工作。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收回到期投资资金;通过转贴现回笼资金;收回到期拆出资金;收回到期贷款和贴现等;

三、从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通过货币市场借入资金;向人行申请再贷款;向人行申请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等;

四、申请政府财政支援。通过本行领导协调地方政府关系,争取财政资金支持;

五、股东注资。召开股东大会,说明流动性风险情况,要求老股东归还不到期贷款或追加投资;也可吸收新股东注资。

第二十三条 流动性风险的善后工作:

一、风险管理委员会应积极配合政府协调新闻单位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尽快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流动性风险事件处臵工作结束后,风险管理委员会要组织有关方面的人员总结教训,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评估事件带来的滞后影响,并进一步完善处臵银行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三、加强对发生流动性风险事件的支行的管理,严防流动性

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

四、对因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未能及时预警、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事件的相关责任人,本行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及经济处罚,触犯法律的诉诸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五、对在流动性风险事件处臵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人员予以表彰。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xx银行制定、解释和修改。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发文后正式实施。

第四篇: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实现可持续的、科学的经营发展,增强风险预测、计量和调控能力,提高联社的资金流动性风险防控水平,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和波动,科学、合理、有效平衡资产负债结构和水平,提高联社经营效益,切实增强联社经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联社资产负债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联社能够在任何时间里以合理的价格筹措到资金来满足契约或关系债务的过程。

第三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有效满足客户支付结算、偿还债务本息和发放贷款的现金支付需要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流动水平,科学配臵资产负债结构和比例,保障联社经营的持续、稳健,实现盈利能力最大化。

第四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对现金资产的科学管理,包括: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款项以及存放、省联社(同业)的活期存款等。

第五条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资产负债质量结构不合理;利率变动;货币政策变化及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等。

第六条

流动性风险主要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性动风险主要表现为存贷款比例过高,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负债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备付金不足,出现支付缺口。

第二章 管理原则和方法

第七条 为实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一、总量均衡原则。即在保证支付准备的前提下,通过负债和营运资金总量对资产总量的制约,保持负债、营运资金和资产的总量均衡,控制超负荷经营;

二、结构对称原则。即负债与资产要在期限、利率结构上保持对称关系。通过及时调整流动性缺口,保持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对称关系,建立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对称结构;保持资产与负债在利率结构上的对应,严格控制非生息资产占比,保持和提高利差水平;

三、适时调节原则。即资产和负债保持一种流动性状态,当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通过资金调剂、主动负债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扩大经营规模;当流动性需求减少、出现多于头寸时,又可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获取盈利。

第三章 监测管理

第八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采取“统一管理,分类指导,适时监控”的办法进行。

统一管理:即由联社经营管理层统一制定联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在联社范围内统一进行流动性资产配臵。

分类指导:根据实现联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的需要,针对各网点的实际情况,分别对每个网点的各项指标确定不同的目标值。

适时监控:通过定期编制、填报流动性风险监测表,适时分析、2

监控流动性资产运行状态,掌握整体运行方向,预测运行趋势,调整运行偏差。

第九条 通过编制月度、季度、流动性风险监测表对联社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情况进行监测。

第十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日常工作主要是对头寸的匡算和流动性需要的测定。

第十一条 头寸包括基础头寸、可用头寸和可贷头寸。基础头寸=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一般性存款

可用头寸=基础头寸+(-)应清入清出汇差资金+(-)到期同业往来+(-)缴存存款调增调减额+(-)应调增调减二级准备金

可贷头寸是指在某一时期可直接用于贷款发放和投资的资金。营业日初始可用资金头寸=(备付金初始余额-备付金限额)+(库存现金初始余额-库存现金限额)+(-)初始日到期同业往来应收应付差额+(-)应清入清出的汇差资金。

第十二条 流动性需要决定于存款和贷款需求的变化。存款减少,表明客户取出存款,为流动性需要(-);存款增加,表明客户存入款项,为流动性剩余(+);存款准备金减少,表明存款减少,中央银行退回一定数额的法定准备金,为流动性剩余(+);反之,则为流动性需要(-);贷款减少,表明客户归还贷款,为流动性剩余(+);贷款增加,表明客户获得贷款,为流动性需要(-)。

第四章 组织与实施

第十三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要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下进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对有关资产负债的重大事宜提出决策建议,监督、3

指导联社流动性运行状况。

第十四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各项指标目标值的确定(包括年中调整)以及比例执行情况的监测及评价,要经风险管理委员会研究并上报联社经营管理层审议决定。

第十五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要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统一指导下,各业务部室配合进行。有关业务部室要积极协作,并负责相关数据的测算并及时传递给风险管理委员会。

第五章 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 制定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目的。为了防范和处臵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流动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有效预防因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非预期性调整、季节效应、市场出现不利于联社的信息等内外部原因所引发的流动性需求的存款挤提、头寸不足和流动性缺口扩大等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资金运营安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操作指引》等文件要求,结合联社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

工作原则:

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稳定和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实行部门网点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紧密依靠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做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三、科学决策,依法处臵。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应科学果断决策,加强应急管理,依法规范处臵,力求尽快控制事态、平息事件、减少危害、降低影响,保守联社商业机密,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第十八条 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对金融突发事件的处臵,实行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由财务会计科、风险合规部、信贷管理科、各网点共同参与的监管、协调、执法、宣传的联动协调机制,是联社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决策机构、应急指挥机构、运行管理机构。其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在省联社、人民银行和银监分局领导下,研究拟订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措施和对策,组织领导对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处臵工作;

(二)负责向省联社和金融监管机构报告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及处臵情况;

(三)决定启动、终止应急预案,统一领导辖内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

(四)向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的专业机构和组织请求援助;

(五)分析、研究流动性突发事件有关信息,做好流动性风险事件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六)组织流动性风险事件处臵的经验教训总结工作;

(七)落实省联社和金融监管机构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九条 流动性突发事件类别:

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流动性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事件和突发性挤兑风险事件。

一、资产流动性风险事件:

(一)表现为存贷比例过高,资产负债期限匹配失调,资产负债表中贷款所占比例大幅上升,导致资产流动性下降,同时由于市场需求出现较大变化或行业出现周期性调整,银行不良贷款会大幅增加,银行信贷资产遭受严重损失,而出现较大流动性风险,影响正常经营的事件;

(二)由于同业拆借利率高于市场利率,不时出现资金头寸短缺现象;从而有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事件。

二、突发性挤兑风险:一般情况表现为在局部网点出现众多客户同时取款,正常的头寸调拨不能满足客户取款需求或出现较大的支付缺口,如果客户异常取款得不到及时控制,就会大面积出现存款挤兑风险事件,造成备付金严重不足,甚至出现区域金融风险的严重局面。

三、其它可能引发风险或严重影响金融安全事件或银监分局认为重大需要及时报送的事件。

第二十条 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处臵程序:

一、及时报告

辖内分支机构发生流动性突发事件时,必须在第一时间(1小时内)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获悉后,应立即申请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派人赶往事发地,了解情况,采取自救性措施。风险管理委员会必须在2小时内向市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处臵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二、确定方案

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成员会议,在听取相关人员对突发事件基本情况、成因、性质、严重程度、紧急状态、可能发生的事件和应采取措施的报告后,研究并确定应急处臵方案。

三、启动应急处臵方案

应急处臵方案确定后,风险管理委员会迅速派人赶往现场,督促有关部室组织实施处臵工作,并随时报告情况。

第二十一条 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处臵措施:

一、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处臵

(一)资产流动性风险的监测与预警。风险合规部根据日常资产负债表和相关报表数据等进行资产流动性监测,发现资产负债比例过高、资本充足率过低、不良贷款比例过高等现象时,及时发出风险预警、预测报告,及时上报联社风险管理委员会,督促相关部门或支行采取措施,如增加存款、实施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限制新贷款的发放、大力清收不良贷款、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和加强内部管理,逐步恢复资产的流动性,并及时向风险管理委员会通报监测到的金融风险状况,以便对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判断;

(二)对发生严重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处臵。资产流动性风险最终会导致金融机构严重资不抵债、备付金严重不足和挤兑风险。当发生严重资产流动性风险时,应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进行清产核资,按照国家有关金融法律法规,及时提出自救、救助等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二、突发性挤兑风险事件的处臵

发生挤兑风险事件时应在一小时内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支持、配合市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做好风险的处臵工作,采取自救、救助、原因查究和清理整顿等方式来缓解支付困难,避免风险的扩散和蔓延。

(一)自救。发生挤兑事件后,应采取系统调剂资金,提高支付 7

能力,保证柜面现金供应;及时查明原因,现场做好宣传劝说和解释工作,缓解挤兑局面;做好善后工作,消除**;

(二)救助。向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报送申请救助报告,说明自救情况和支付缺口匡算情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救助措施,向人民银行及时申请紧急再贷款;

(三)原因查究。调查支付风险产生的根源,查找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督促整改。

第二十二条 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可通过以下渠道筹措资金:

一、减缓或者停止办理信贷业务。包括贷款业务、贴现业务等;

二、加强流动性较强的资金回笼工作。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收回到期投资资金;通过转贴现回笼资金;收回到期拆出资金;收回到期贷款和贴现等;

三、从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通过货币市场借入资金;向人行申请再贷款;向人行申请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等;

四、申请政府财政支援。通过联社领导协调地方政府关系,争取财政资金支持;

五、股东注资。召开股东大会,说明流动性风险情况,要求老股东归还不到期贷款或追加投资;也可吸收新股东注资。

第二十三条 流动性风险的善后工作:

一、风险管理委员会应积极配合政府协调新闻单位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尽快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流动性风险事件处臵工作结束后,风险管理委员会要组织有关方面的人员总结教训,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评估事件带来的滞后影响,并进一步完善处臵银行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三、加强对发生流动性风险事件的支行的管理,严防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

四、对因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未能及时预警、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事件的相关责任人,联社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及经济处罚,触犯法律的诉诸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五、对在流动性风险事件处臵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人员予以表彰。

第五篇: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健全XX银行(以下简称“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证本行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

第三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全过程。

第四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统一与分散性原则,即在全行流动性筹集、储备、调度上实行综合行统一管理、集中调配。对各分支行对流动性风险实行分级监测和分层负责,以确保负债来源的多样性和资产运用的多元化;

(二)现金流匹配原则,即任何时点的现金流入要大于现金流出;

(三)分币种管理原则,即按本、外币分别管理;

(四)全面性原则,即涵盖所有的表内、外各项业务,所有的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

第五条 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的取向是稳健原则,即控制风险与讲求效益并重。通过加强有效管理,把全行流动性风险压降到可以有效控制的范围,坚持补充流动性不足与处臵流动性剩余并重,既要控制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又要控制流动性过剩而导致成本上升、收益降低的风险,以促进各项业务的协调稳定发展。

第六条 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适时、合理、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本行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确保以较低的成本,保持充足且适度的流动性,随时满足客户支付需求,兑现客户贷款承诺,维护良好的市场信誉,实现资金营运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协调统一,以推动本行的持续、健康运行。

第七条 本行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划分明确的风险管理职责、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程序和制度,强化考核监督,持续推动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八条 本行建立与流动性风险特点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部、计划财务部。

第九条 董事会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职责。具体包括:

(一)审核批准本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重要政策;

(二)监督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体系内对流动性风险进行适当管理和控制;

(三)对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

(四)决定与流动性风险相关的信息披露内容;

(五)审核批准本行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与程序、流动性风险限额和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并根据风险管理需要及时对以上内容进行审议修订,审议修订工作至少每年一次;

(六)持续关注流动性风险状况,定期获得关于流动性风险水平和相关压力测试的报告,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和潜在转变;

(七)根据内部审计的结果,督促高级管理层针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整改措施,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策略和程序;

(八)授权并听取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开展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 高级管理层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管理工作,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本行的总体发展战略测算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并提请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根据总体发展战略及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提出对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修订的建议,并提请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

(二)根据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程序、限额,其中重要的策略、程序和限额需提请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执行;

(三)组织建立流动性风险的监测、识别、计量、控制体系和预警机制、应急方案,并确保其运行的有效性;

(四)充分了解并定期评估本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及管理状况,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汇报本行流动性风险状况,及时汇报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或潜在转变;

(五)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工作;

(六)根据董事会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相关政策、策略和程序,组织实施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并定期将测试结果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推动压力测试成果在战略决策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七)识别并了解可能触发应急计划的事件,并建立适当机制对这些触发事件进行监测;

(八)定期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进行内部审计,并对审计提出的整改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后续审计,并及时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审计报告;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十一条 风险管理部职责:

(一)根据董事会确定的流动性风险承受度,负责起草和落实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程序、限额等,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关制度。

(二)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日常监督,定期组织开展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分析、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

(三)汇总分析全行流动性风险信息和综合报告,定期编制全行风险综合报告并向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汇报本行流动性风险状况、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或潜在转变;

第十二条 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职责:

(一)根据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程序和限额,监督执行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明确各部门在流动性管理上的职责分工;

(三)及时了解本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及流动性管理状况,对突发流动性、清偿性事件和超过本行控制能力的流动性风险及时上报高管层。

(四)按照总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有关规定,成立突发流动性、清偿性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突发流动性、清偿性事件的处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计划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突发事件处臵的相关具体工作。各分支行应分别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第十三条 计划财务部作为流动性管理的日常操作的部门,其职责:

(一)落实流动性管理相关的政策;

(二)制定银行头寸管理办法,负责全行日常流动性风险的头寸管理;

(三)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分析和压力测试,并在向资产负债管理委员、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

(四)负责本行流动性的预测、筹集、储备和调度;

(五)对分支机构流动性需求提供系统内资金支持,及时化解分支机构支付困难,对总行范围内难以解决的流动性需求及时协调向人行或同业提出融资申请;

(六)履行突发流动性、清偿性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第十四条 总行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共同做好流动性管理工作。金融市场部负责运用票据投融资工具协助计划财务部进行全行流动性管理。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合理安排贷款期限结构,控制中长期贷款比例,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和流动性。资产保全部负责组织盘活资产存量,关注各类金融风险的相关性,及时提示各类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和国际业务部负责扩大核心存款比重,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增强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审计部门负责审计流动性风险及其监测和管理的真实性。

第十五条

在全行流动性管理基本框架下,各分支行应贯彻落实好总行的各项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

第三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

第十六条 为避免资产和负债过度集中引发的流动性风险,本行在管理过程中将逐步建立资产、负债的限额管理制度,限额管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品种、币种、交易对手、市场、行业、期限、地域等。

在限额管理过程中,应结合资产负债的剩余期限、担保方式、关联交易、交易对手的历史情况等确定相应限额的大小。

第十七条 本行应审慎评估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对资产负债业务流动性的影响,密切关注其他风险转化为流动性风险的可能。

第十八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过程中要按照现金净流入的期限分别进行管理,在短期现金流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备付金管理。相关部门及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每日提前预测大额头寸的净流入或流出,合理调度资金、满足日常的支付结算需要,防止出现头寸红字。

第十九条 在流动性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对小概率等极端不利的情况进行压力测试,常规性的压力测试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在必要时应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压力情景进行临时性、专门压力测试。

第二十条 根据情景假设的不同,压力测试可以分为单个机构情景的压力测试和整个机构情景的压力测试。

第二十一条 在可能的情况下,压力测试过程需要对以往影响银行或市场的类似流动性危机情景应进行回溯分析。第四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内容

第二十二条 流动性预测和日常管理。流动性预测是指对未来一段时期内资金流入流出总量及其盈余(缺口)的预测,包括短期、中期、长期和特定期流动性预测,是流动性风险管理决策和操作的依据。

(一)短期预测。指对未来3个月(含)以内资金流入流出情况进行预测,包含未来7天(含)以内、1个月(含)以内、3个月(含)以内3个时间段。

(二)中期预测。指对未来3个月-1年(含)资金流入流出情况进行预测。

(三)长期预测。指对未来1年以上资金流入流出情况进行预测。

(四)特定时期预测。指对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以及季节性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影响较大时期的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的预测。

第二十三条

各分支行和资金营运部门按日编制《XX银行短期流动性报表》(附件1),作为日常资金调度和头寸资金管理的重要依据;按季编制《XX银行流动性盈余(缺口)报表》(附件2);在特定时期,根据统一要求,编制《特定时期流动性报表》上报总行计划财务部。

第二十四条 在定期开展流动性预测的基础上,总行相关部门和各分支机构以超额准备金存款、系统内往来、联行往来、同业往来和存贷款业务、票据业务为主要操作手段,认真做好日常流动性管理工作,及时解决流动性不足,有效处臵流动性剩余。

第二十五条 总行计划财务部核定各分支行备付金占用计划,并按旬监测和按季考核、通报各分支行计划执行情况。各分支行要加强全辖备付资金管理,加强资金预测分析,合理配臵资金,以合理适度的头寸资金保证流动性需求。

第五章 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和控制

第二十六条 我行在流动性日常管理过程中采用指标管理,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指标:存贷比、超额备付率、中长期贷款比重、核心负债比例、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比例、大额负债依存度、净拆借资金比率。

第二十七条 存贷比包括人民币存贷比、外币存贷比和本外币存贷比。

存贷比=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 第二十八条 超额备付率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超额备付率=(超额准备金存款余额+库存现金)÷各项存款余额×100% 第二十九条 中长期贷款比重=一年以上的贷款总额÷所有贷款总额×100% 第三十条 核心负债比例=核心负债÷负债总额×100%。其中核心负债包括余期在三个月(含)以上的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50%。

第三十一条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余额×100% 流动性缺口是指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余额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后的差额。

第三十二条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资产(剔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负债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已发行债券、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及各项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第三十三条 大额负债依存度=∑大额负债÷负债总额×100% 第三十四条 净拆借资金比率=拆入资金比例-拆出资金比例: 其中拆入资金比例=拆入资金总额÷各项存款余额×100% 拆出资金比例=拆出资金总额÷各项存款余额×100% 第三十五条 总行风险管理部门会同计划财务部定期对所需要监测和管理的流动性风险指标设立相应的目标值和阀值,阀值设臵应作为预警线,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机构,并根据市场情况及我行经营需要,定期或临时修改相应的目标值。

第六章 流动性风险报告程序

第三十六条 计划财务部门按日对各项风险指标进行监控,及时向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管理委员会汇报出现的重大流动性风险情况;

第三十七条 风险管理部按月汇总分析流动性风险的变化并形成综合风险报告,向高级管理层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按季度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书面监测报告,详细说明风险管理情况和下一步完善措施。

第三十八条 对本行发生的重大流动性风险事件,高级管理层应及时启动应急计划,并在第一时间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监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九条 稽核审计部每年一次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内部审计,审计结果直接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对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和内外部审计机构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在高级管理层落实整改措施后,及时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

第七章 流动性风险的应对

第四十条

我行融资性流动性风险的缓释手段主要包括票据转贴现、票据回购、信贷资产回购、信贷资产转让、同业存款、协议存款等。

第四十一条 综合考虑缓释手段的时效性和成本因素,偿付性流动风险缓释的优先级次序如下:

(一)第一类票据转贴现和票据回购;

(二)第二类信贷资产回购、信贷资产转让、同业存款等;

(三)第三类协议存款等;

(四)第四类央行融资。

第四十二条 市场流动性风险的缓释手段主要包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调整、授信政策调整、经济资本分配政策调整、业务计划指标调整、信贷资产转让、理财产品转移、资产证券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

第四十三条 考虑市场流动性风险的时效性和缓释力度,本行风险缓释的优先级次序如下:

(一)资金转移定价调整、授信政策调整、经济资本分配政策调整、业务计划指标调整;

(二)信贷资产转让、理财产品转移;

(三)发行金融债券、资产证券化、增资扩股。第四十四条 我行应按正常市场条件和和压力条件分别制定流动性应急计划,并定期更新应急计划。应急计划至少应包括一种银行本身评级降至“非投资级别”的极端情况。应急计划应说明在这种情形下银行如何识别和优化融资渠道和出售资产以减少融资需求。设定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一)流动性临时中断,如突然运作故障、电子支付系统出现问题或者物理上的紧急情况使银行产生短期融资需求;

(二)流动性长期变化,如因银行评级调整而产生的流动性问题。

第四十五条 我行在发生流动性风险情况下,最短生存期限应不低于一个月。压力测试情景下,最短生存期内的净现金流量为负值时,我行应采取相对应措施,提高流动性水平。

第四十六条 我行应及时做好同业融资渠道的管理工作,市场的授信工作,并做好同时的额度管理等。

第八章 流动性风险预警

第四十七条 计划财务部门在日常流动性管理中或风险管理部门在流动性风险监测分析中发现出现下列一种或数种情况后,要及时提请风险管理委员会启动流动性预警机制:

(一)多项或单项监测指标连续6个月以上严重、持续、偏离标准值,表明流动性风险迅速集聚的;

(二)短期和中期预测显示流动性严重不足,流动性缺口在两个季度以上持续扩大的;

(三)存款连续3个月负增长;

(四)存贷款前十大客户出现经营危机的;

(五)超过四周以上出现备付资金短缺情况。第四十八条 预警机制启动后,采取以下流动性风险防范措施:

(一)风险管理部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流动性风险预警报告,汇报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原因,提出流动性风险的预处臵方案。

(二)计划财务部门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流动性风险状况,提出及时控制流动性缺口、防止流动性风险形成和蔓延的有效措施,并付诸实施。

(三)启动流动性风险预警后,要从调整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大力发展负债业务、减少或暂停贷款投放、加强信用风险和信誉风险控制等方面,制定降低和化解流动性风险的措施。

第四十九条 流动性风险预警的解除依据流动性状况的好转以及流动性管理指标的修复情况具体确定。由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确定是否解除,并向总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

第九章 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理

第五十条

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理是指在局部地区流动性状况发生异常恶化的情况下,为防止流动性风险蔓延而采取的紧急预防和处臵方案。

第五十一条 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理包括启动程序、流动性紧急补充方案、报告制度和公告制度。

第五十二条 出现下列情况后,要及时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一)非正常提款大量增加、发生集中挤兑存款事件,短期内存款严重流失;

(二)其它金融机构出现挤兑存款事件或其他金融风险,有可能波及到XX银行;

(三)由于债券、保函、信用证、贷款承诺、银行承兑汇票、信托投资、外汇衍生产品等业务越权、违规、违法操作,有可能形成巨额资金的清偿需求;

(四)经营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急剧变化,货币市场资金严重短缺,资金供求发生急剧变化;

(五)全行备付资金持续匮乏,并无法按常规途径进行补充,难以保证正常业务资金需求;

(六)外部评级下降,不良信息披露,新闻媒体负面报道增加,有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

第五十三条 以上情况出现后,应急处臵领导小组要及时启动应急方案,迅速进行先期处臵,并及时向高管层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高管层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依据事态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在全辖范围启动流动性风险应急方案。

第五十四条

流动性紧急补充方案

(一)除按照常规途径,如主动性负债、提前收回带快、清收预期贷款等方式进行流动性补充外,可以动用二级准备金,缓解出现的支付危机;

(二)暂停办理债券投资、贷款投放、同业融出等资金运用业务;

(三)按有关授权管理规定,通过出售债券资产、信贷资产和股权所形成的现金流入进行流动性补充;

(四)向人行申请动用缴存准备金存款和其他释放资金、注入资金的方法;

第五十五条 报告制度。发生流动性突发事件后,按照本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有关规定,在规定时间内上报行突发流动性、清偿性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总行按规定及时向银监局和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汇报流动性风险情况,争取有关部门提供紧急救助措施。

第五十六条 公告制度。确有必要时,可根据总行董事会授权,发出社会公告,做好说明解释工作,争取广大客户特别是大客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影响,降低风险损失,防止事态扩大。第五十七条

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应急处臵后,相关部门要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及时采取强化管理和健全制度的措施,有效防止流动性风险的再度形成和发展,并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专题报告。

第十章 罚 则

第五十八条 对出现下列行为之一,按照XX银行相关问责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视具体情节和后果轻重,对有关责任人作出处理。

(一)在流动性风险监测上弄虚作假,严重失实,不能向风险管理委员会真实反映流动性状况的;

(二)在流动性管理工作中严重失职,贻误时机,致使本来能够及时加以有效控制的流动性风险不断扩大和蔓延的;

(三)违反信息披露有关规定,擅自对外公布未经批准和未经核实的信息,对银行信誉和市场形象造成恶劣影响的;

(四)因流动性管理松弛受到监管部门批评或被新闻媒体曝光的;

(五)流动性管理指标严重超标,流动性缺口持续扩大,又不及时采取降解风险措施,造成流动性风险集中暴发的。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五十九条 本政策由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六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流动性风险回顾与述评:钱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流动性风险回顾与述评:钱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估与管理

    王晓雯1张妍1昃伟2(1、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00812、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北京100081)【摘要】 无论是在经济平稳发展时期还是金融动荡时期,流动性问题始......

    流动性风险管理(5篇)

    监会在借鉴国际监管标准、结合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促进我......

    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规划

    合理匹配资产负债构筑流动性安全防线 ——2012年江南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规划 各位同仁,根据会议部署安排,下面我就深化江南银行2012年全辖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做一推进报......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总 则 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治理结构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管理信......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与挑战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与挑战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

    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报告

    X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报告 X监分局: 为了帮助各级监管机构了解和掌握我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的通知》及贵局......

    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以下简称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维护辖区内金融秩序,防范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支付风险及突发事件对本行造成经济损失及声誉影响,确保本......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第2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