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裕固族历史及风俗习惯[小编推荐]
裕固族历史及风俗习惯
裕固族文化基本上属于北方游牧文化的范畴。除汉文化之外,裕固族文化中包含有明显的蒙古和藏文化的许多成分。
裕固族传统服饰独具特色。男子一般穿高领左襟长袍,戴圆顶卷檐白毡帽或大檐礼帽,在冬季则多戴狐皮帽。妇女所戴的尖顶红缨毡帽和佩带的“头面”则更具有民族特性,二者都是裕固族已婚妇女的特殊服饰。未婚女性有她们特殊的服饰,即戴在头上额前的“沙达尔格”、佩带在胸前的一块“顺格尔”和背后的“格玉孜克”。
奶和茶在裕固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民间有一日三茶一饭或两茶一饭的习惯。此外,裕固族牧民能采集的野菜种类较多。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裕固人依然禁食驴、马、骡肉和狗肉。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裕固族在历史上曾主要以毡帐为家,随水草迁徙。直到本世纪50年代,除居住在河西走廊的少部分裕固族外,其余大部分裕固族牧民都仍然以帐篷为主要居住场所。如今,裕固族牧民逐步实现了定居和半定居放牧,传统的裕固人并不特别在意生男还是生女,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故在裕固族社会中,基本没有明显的有男性传宗接代的宗法观念。裕固族妇女的家庭地位一直较高。裕固人具有民族特色的礼仪主要有幼儿的剃发仪式和婚礼仪式。按照传统,裕固人家的小孩出生后长到3岁时才第一次剃发,届时要举行较隆重的仪式。首先是舅舅剪第一剪子,他送的礼物也是最为贵重的,其次才是父母 和其他的长辈。
裕固族的婚礼仪式独具特色。一般要举行三天,第一天在女方家。后两天在男方家。婚礼开始时,在新娘家给新娘戴上象征女子已婚的头面和尖顶红缨毡帽;在送亲仪式上要祭祀各种神灵,女方客人还要故意刁难男方代表;女方送亲队伍要分批骑马冲击设在男家门前的小帐房,并力图把小帐房踏倒。小帐房是供新娘休息的,而男方家则事先早已派人躲在小帐房内大声喊叫,防止小帐房被女家踏倒。此仪式以男家集体出动,抓住对方马缰为结束。婚礼内容还包括新娘过火堆仪式和新郎箭射新娘仪式等等,场面非常欢快热闹。
裕固族地区主要有三种葬俗,即火葬、天葬和土葬。火葬主要流行在裕固族西部地区。天葬主要流行在裕固族东部地区,除少数有一定地位的人可以火葬外,一般人都要天葬。土葬主要流行在靠近汉族农业区的黄泥堡裕固族地区和肃南县前滩乡裕固族地区。
裕固人现在基本信仰藏传佛教——黄教。同时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中仍然保留有很大比例的原始萨满教的成分。
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一般认为,裕固族主要来源于唐代后期(公元9世纪中期)西迁到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人。其族源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或铁勒,秦汉时期的丁零。大约在公元900年前后,甘州回鹘人攻占了甘州城(今甘肃张掖),并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11世纪初,该汗国被西夏吞并。
甘州回鹘汗国灭亡以后,余部四散。一支投奔青唐(今青海省西宁一带),后来融合于当地吐蕃;一支入居北宋境内,逐渐融合于当 地各民族;另一部分回鹘人——大概是甘州回鹘的主要组成部分则退处沙洲以南地区,继续过着游牧生活。此后直到元朝时期的裕固族先民的历史,在汉文史料中的记载十分稀少。仅有个别的记载说,大致在今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地区,活动着被称为“黄头回纥”的部落。历史研究表明:“黄头回纥”大体上就是唐末五代时期甘州回鹘的后裔,也是元代“撒里畏吾”人的先民。
公元1226年,蒙古大将速不台出兵攻下撒里畏吾地区。从此,在裕固族的形成过程中,开始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强烈影响。不仅撒里畏吾人被纳入到了蒙古汗国及元朝的长期的统治之下,而且,许多蒙古部落也随各宗王镇戍该地区而进入到了撒里畏吾人地区。蒙古族百姓与撒里畏吾人基本上在同一地区游牧,这样就使在裕固族先民创造的回鹘文化中,又融入了许多蒙古族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文化融合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了明代。
明代史料中,称裕固族先民为“撒里畏兀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王朝遣使持诏谕镇守撒里畏吾人游牧地区的元宗室宁王卜烟帖木儿,后又封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并陆续在撒里畏兀儿人地区设立了安定卫、阿端卫和曲先卫;在撒里畏兀儿人与蒙古族杂居的地区设立了罕东卫、赤斤蒙古卫、沙洲卫和罕东左卫,史称“关西七卫”。各卫的最高统治者仍然是元朝遗留下来的蒙古族及其后裔。在明代,回鹘民族的一支与古代蒙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两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共同的“撒里畏兀儿”这一民族称谓下,这支回鹘人也越来越不同于从前的回鹘人。同时,当地的元代蒙古族后裔也日益有 别于早期的蒙古族。古代的回鹘人与蒙古人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日益接近,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秀文化,部分蒙古人学会了回鹘语,同时,部分回鹘人也学会了蒙古语。由于各地蒙古人的势力不尽相同,因此,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古代回鹘人所受到的蒙古文化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却在明代中后期基本形成。
16世纪初,东部蒙古永谢布酋长入居青海并袭扰撒里畏兀儿诸部,加上吐鲁番伊斯兰教势力的不断东扩以及蒙古瓦剌部的南下袭扰,使得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罕东卫部众不得不大规模东迁入居嘉峪关以内。裕固族先民陆续东迁后,明王朝就将他们安置到了肃州(今酒泉)南山和甘州(今张掖)南山地区,这大体上也是今日裕固族居住的地区。
清代裕固族普遍接受了藏传佛教,并广泛吸收了藏文化,一批黄教寺院在当地兴起。清政府按照裕固族各部落所处的地域,将裕固族划分为“黄番七族”即七个部落,并封授了各部落的头目、副头目及“黄番七族总管”,并赐以黄马褂和红顶蓝翎帽。
1954年2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4月,黄泥堡裕固族乡成立。
现在,裕固族大体上使用三种语言:东部裕固语(又称恩格尔语,属蒙古语族)、西部裕固语(又称尧乎尔语,属突厥语族)和汉语。
第二篇:文山苗族历史及风俗习惯简介
更多>>>
苗族是古代迁居文山地区的少数民族。据载:明朝初年就有二千余户苗族从贵州省迁入今文山丘北县定居。1796年丘北县的腻脚出现了小平地等苗族村寨。苗族按自称和他称支系很多,仅文山州境的苗族,自称有蒙豆、蒙沙、蒙颛、蒙斯、蒙邶等。他称有白苗、汉苗、花苗、青苗、素苗等。苗语属汉藏语系苗语支,文山州苗族的语言为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今本州有苗族人口419855人,分布在州境的八县。
文山苗族历史及风俗习惯简介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苗族是历史最古远的成员之一。由于文山地区的苗族居住的地理环境以及苗族的心态等因素,他们比较完整地保留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今仍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习俗、服饰、音乐和舞蹈,承传着自己的伦理道德、审美思想、思维习惯,但先民没有自己的文字记录文化发展史,多以口碑流传,口碑古籍蕴藏丰富。苗族的“芦笙文化”是古籍文化的精典之一。
苗族传统节日以花山节最为隆重,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
二、初
三、初四这几天举行。节日期间,开展到爬杆传统体育活动,热闹异常;青年男女以对歌择偶,歌声起伏。花山节,是一个充满着爱情、幸福、欢乐、吉祥的节日。
苗族的人生礼仪,仍保留传统仪式。“苗族说亲”、“苗族跪拜礼”、“苗族娶亲过五关”等民俗,独具地方、民族特色。
我州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主食一般为包谷和大米,其次还有荞、薯等杂粮。苗族的原始宗教是多神信仰,表现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有少数苗族群众信奉天主教。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全球化,国内外的苗族不断交流和合作,促进文山苗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作者:王明富)
第三篇:风俗习惯
风 俗习惯
(1)、简单的食
九寨沟藏胞以青稞、玉米、小麦为主食。青稞炒熟后磨成面、做成糌粑,或酿制成青稞酒,是藏胞最喜欢的食品和饮料。玉米做成的炒炒饭、烧馍、搅团和小麦做成的馍饼、面条是九寨藏胞的日常食品。早晨,一般喝酥油茶,吃糌粑;中午,吃烧馍;晚饭吃酸菜面块。饭后喝一点青稞酒或大麦黄酒。
逢年过节吃血肠、糌粑肠、烤羊肉等。肉食以猪肉为主,也吃牛羊肉,肉清
炖,佐料放得很少。由此可见,清淡、简朴是九寨藏民饮食的两大特点。
(2)、住
九寨沟藏胞的住宅大都是木结构楼房,一般分为三层,底层关牲畜,二楼住人,三楼设经堂。藏族以上为“净”,下为“秽”,所以将神圣的经堂设在第三层。藏家的家具一般都做成组合式,与板壁镶嵌在一起,不加油彩,保持木质本色。藏家也不需凳椅,男子席地而坐,女子折腿跪坐。
(3)、行
由于九寨沟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古时候,他们大多以骡马为交通运输工具
(4)、葬
土葬、塔葬、天葬
(5)、特的婚礼
在九寨沟,藏族青年男女的择偶方式同汉族差不多,一种是自由恋爱,一种是父母包办。但婚礼就比较独特了。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选好已婚夫妇作陪伴,男方迎亲的代表,骑马先到女方家住一夜,第二天再将新娘接回家。女方村寨的妇女在道口、桥梁处用酒迎侯迎亲的马队,并把灌醉客人视为天大的乐事。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要鸣枪二响,表示欢迎。然后由新郎将新娘扶下马,与陪客一同进新房并排坐下,全寨的人带上酒和哈达前来贺喜,先由德高望重的长者致祝酒词,接着自由喝酒。新娘在男方住三天后回娘家,这次要由男方寨上的妇女在道口敬酒送女方的陪同人马回寨,谁灌醉的客人越多,谁就是最能干的女子。新娘 一般要在娘家住上半年才接回男方家。
民 居 建 筑
民宅建筑为土木结构相结合,以木结构为主,依山坡而建,墙基础用块
石砌成,墙体用土垒成。房子的大小由柱头的多少来决定,最小的是9柱,多的有40多柱。房顶一般人叫“榻板”或“榻子”,长1.3米左右。榻板有
两种规格,一种是均匀型,厚薄相等,称为汉式榻;另一种是刀片形,一边
厚一边薄,称为藏式榻。在建筑施工时前一种较容易铺盖,两片榻之间的缝
隙上面盖一片,后一种单层压边,难度大,铺盖时技术要求高。用榻刀劈出
来的榻板,在板面上有一条条由年轮形成的纹沟,下雨时,雨水随纹沟流出,流线形的房顶很容易排出雨水;太阳一出来,潮湿的榻板很快又会被晒干。用榻板盖的房顶,面上风吹雨打日晒,木质逐渐变质,而朝下的榻面经过炊烟的长期熏烤逐渐变厚变硬,两年左右,把整个榻板翻过来铺盖,这样反复一直到不能用了才换新榻片。流线型的榻板房顶,排水性能强,随房檐淌下来的雨水,天长日久,容易冲刷土墙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藏族住宅的房檐两边都安装了上长长的木水槽,用来排水。
这种水槽每户都备有几根,随时调换房檐上的水槽或作为其他应急用。在水槽口下备有数个大大桶,高1.3米左右,直径约1米左右,用来储蓄房顶淌下来的水。为了防止大水槽和木桶腐朽,选择用材时,主要用松科植物红松。这种用榻板铺盖的流线形房顶,适合九寨沟多雨雪的天气。木结构的住宅房分为三层楼。二层楼前面为平台,边上有偏房,主要住人,三楼堆放草料和其他杂物,底楼作为牲畜圈棚。这种建筑特性,适合于九寨沟半农民半牧地区,人畜分居,粮草物资储存,又有足够的肥料供农业生产使用。
宗 教 信 仰
九寨沟的宗教是以苯教为基础,佛教文化为主导的藏传佛教。苯教,是
古代藏区存在的、以崇拜自然对象为主的原始宗教形式,这种崇拜传统一直
在民间流传。苯教是一种多神崇拜,崇拜的对象包括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湖泊、飞禽走兽等,相信“万物有灵”。苯教“万物有灵”的多神论思
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佛教”人生唯苦,四大皆空,生死
轮回,因果报应“等缘起的思想理论以寺院为主在九寨沟藏传佛教文化中起
着主导作用。
藏传佛教文化特点——活祭与放生
佛陀说:“一切有为之善业,放生功德最大”,这是藏传佛教产生“活祭”的理论依据。“活祭”同时又是苯教“万物有灵”崇拜动物的产物。放生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是把自己的家畜、家禽中年龄最大的通过念经等宗教仪式,披挂放生。放生的地点是当地的主要“神山”。间接分为:一是向他人宣传放生,达到阻止他人杀生的目的;二是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封山封水,定为“神山神水”,使其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从而达到保护各种野生动物的目的;三是把别人将要杀害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买下来。
转 经
转经,按苯教“雍仲”的旋转方向,向右转。转经是普及面最广的一种特别礼仪。转经筒内装有一定数量的经咒,每转动一下经轮就等于念诵了数百遍经轮内的经咒,其无量的功德就在于此。因此,“转经”在藏族社会久兴不衰。
佛神山与神山
佛神山与神山,如九寨沟的扎伊扎嘎山,是藏传佛教的象征,藏族人称之为“尼”。佛神山是藏传佛教教徒信仰佛教的活动场所,通过转山磕长头,诵经虔诚,祈祷达到自己清心净身的目的。
嘛尼堆
嘛尼堆,九寨沟藏区称为“牙则”。是堆积在神山的山顶或转山必经的山口和各藏寨神山指定的位置上的有经文的石堆或神箭(木制的各种兵器),堆上还插有经幡。“牙则”起源于苯教万物有灵,属于原始宗教的大自然崇拜,是藏传佛教中崇拜祭祀山神的主要仪式,是原始苯教山神崇拜的具体体现。“牙则”的位置由**或高僧选定。“牙则”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的堆放石头,这些石头,有的是信徒经过千难万苦从其他佛山圣地带来的;有的是本地经过念经护法的;有的是转山人放上的。九寨沟多数“牙则”是各种木制的兵器,是每次念经祭祀山神时由各户做的。第二种是埋在地下的,叫“布得”,主体用金属罐或陶瓷瓶,中间竖一段用方枝柏树心做的方木,称为“命木”。上面缠绕八字真经,周围装上五谷、金银、珠宝、宝瓶、各种兵器等物,深埋后在上面栽上树木花草等堆成“牙则”。
龙 达
龙达是藏语。“龙”是指天地间大气中的元气和无形的神灵;“达”是指信教徒在元气的充沛下和神灵的保佑下,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龙达”属于原始苯教崇拜大自然的产物,是藏传佛教祭祀各种神灵的主要内容之一。“龙达”有纸和布做的两种,上面印有图案和经文,呈正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印有一匹驮摩尼宝珠的骏马,上有日月,四角印有龙、鹏、虎、狮四种动物。“龙达”使用时,纸做的顺风撒放,布做的用毛绳串联起来,悬挂在桥上或神山、“牙则”等地。现今藏族社会信教者放“龙达”,主要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吉祥如意。
经 幡
九寨沟藏民称为“葛达”,意为插在门口的旌旗,实是密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幡根据其用途和不同的内容长短不一,短的几米,长的树十米,分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在长经幡的边上还有各种颜色的小装饰片,上面印有“龙达”。九寨沟的经幡多用木条做成旗杆,且高大,多为竖插,横挂的较少,这是九寨沟经幡的特点。
藏 族 服 饰
九寨沟的藏族服饰做工精细,华美洒脱。男子穿红、紫、咖啡色氆氇,或白色衬衫,衣袖宽松,系红色或黄色腰带,腰间佩带腰刀和吊刀,头戴礼
帽,显得英武潇洒,恰好衬出他们的健壮体魄和剽悍豪爽的性格。女子爱穿
长至脚踝的黑色 衫,系红色腰带,头戴羊皮镶边的圆形帽。节日盛装时,背
后从头到脚披一长带,上缀镂花银碟和珠宝,加系皮制窄腰带,上缀大银花。
佩带双耳环和玉石、琥珀、象骨、玛瑙等制成的项链、手镯和嵌珠银戒。她
们款款走来,既不失村野风味,又显得雍容富丽。中老年妇女常在肩上斜挂一个银制经盒,将头发梳成许多长而细的小辫披在肩上。老年男子喜欢手摇转经筒,戴一串佛珠项链。冬天,男女都穿豹皮镶边的大皮袄,头戴漂亮的狐皮帽。
现代藏装正向多样化和豪华方向改革发展。随着藏区的开放,旅游经济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逐步改变,适应新形式下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九寨沟出现了一些藏装改革派,她们集汉装和西藏服的优点,对藏族女装进行了大胆地改革。
经过改革的服装,腰间扎上腰带和银装饰品,既具有藏民族特色,又便于妇女参加各种活动。以九寨沟宾馆为例,按九寨沟的藏装的特点和西藏服的样式,把女装设计成无袖长开衫,作为具有九寨沟藏民族特色的礼服。这种服装由于是无袖长开衫,穿着时比西藏服方便,不同身材体形的淑女穿上各显其美,优美而自然,适合宾馆服务人员穿着。现代藏装有三种类型:一是表演性服装,主要是各文艺团体和个人演出节目时作表演服用。表演性服装还包括展示性服饰,这种服饰全面向人们展示各种豪华的藏族男女服饰。二是各旅游服务行业的礼服,这种服装从较流行的西藏服正向九寨沟的传统式豪华型服装发展。三是藏民族传统的服饰,取材从单一向多样性发展,色彩从传统的黑白红色向多种色彩和花样发展,服饰从普通型向高档豪华型发展。
教 会 寺 庙
扎如寺位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扎如沟宝镜崖下,据藏文史籍记载,距今
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藏语全称叫“然悟贡巴扎西彭措岭”,简称“然悟贡巴”。
由于该寺地处扎如沟内,因此汉语称为“扎如寺”。
扎如寺属藏传佛教的“苯波”教,历史上属“奔卡拉康”。由21世奔卡旦增建参**在西藏麦日一位堪布的指点下,于公元1573年迁移到扎如沟的宝镜崖下。经过历代奔卡对寺院的改建和扩建,到50年代,寺院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寺院占地面积15200平方米,拥有大小经堂多座,茶房、库房、客房、藏经房各一座,僧房六十余座。重要法器、文物、佛祖塑像、佛经等财物价值上亿元。有僧侣129人,**2人,信教村寨、四十多个,信教群众六千余人。1956年阿坝州藏区发生的叛乱使寺院的房屋和主要文物法器遭到严重破坏。1986年,四川宗教局负责人对扎如寺的情况做了详细调查后,同意恢复扎如寺。国家拨款一部分,加上群众的捐款捐物,扎如寺才得以逐渐恢复。经过重建恢复的扎如寺现已处具规模:占地面积14510平方米,寺院现有**1人,僧侣61人。寺院每年举行4次佛教活动,分别是:第一次是“良美都钦”,举行时间为正月初三至初六;第二次是“麻艺助钦”,举行时间是四月初七至十六日;第三次是“郎幺东确”,举行时间是五月十四至十六日;第四次是“顾朵”,举行时间是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
1995年,扎如寺纳入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扎如寺在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内,作为藏族文化遗产,寺院具有宗教、教育和文化三个功能。
节 日 盛 会
麻孜会
农历正月为藏族的年节。而九寨沟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农历三月十五的“麻
孜会”。这天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去扎如寺参加庙会,烧香敬神,朝佛转山,向师长亲友、和尚喇嘛敬献哈达,表达美好的祝愿。庙会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戏等庆典活动。青年男女也常在这天寻觅知音,交结朋友。
德朵节
每年冬季至初春,是易发生火灾的时节,就以村寨为单位,请喇嘛在专门的院内念经祈求免灾。这一节日由两个仪式组成:一是守火仪式,一是驱火仪式。守火仪式时,要在寨子中最适宜观望的地方搭一个了望蓬,每家委派一名代表驻守望蓬。在晚上十二点前,寨民围寨转游,边转边唱,告戒人们防火。驱火仪式由几个寨子联合举办,持续一天。寨民均穿漂亮的新衣,念经祷告,观看由数十人组成的马队摇旗呐喊,鸣枪驱火。
转山节
农历六月十五和七月十五的转山节,主要活动是朝拜扎依扎嘎神山,但也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转山这天,藏胞大都要着盛装,相互祝酒,齐声歌唱,骑马或步行绕神山一圈。
“良敏王清”庙会
每年正月初五,为纪念苯教有名喇嘛人圆寂升天,藏民们聚会于扎如寺转经。
乐 器
藏族乐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吹管乐器 甲岭(唢呐)、柴岭(横笛)、雄岭(竖萧)、岗岭(人腿骨笛)、鹰骨笛、雁骨笛、杂岭(陶埙)、洞(法螺)、洞钦(长号、大号)等。
弹拨乐器 毕旺(琵琶、琴)、毕旺居吉巴(单弦琵琶或琴)、毕旺居松(三弦琵琶或琴)、毕旺居芒(多弦琵琶或琴)、札木年(弦子)、竹质和钢质口弦等。
拉弦乐器 牛角琴、札尼(牛角胡)、铜胡、根卡等。
打击乐器 鼓、大鼓、杂额(腰鼓)、桑额(铜鼓)、钹、铙、铃、止尔布(小铃锋)、札如(手摇鼓)、串玲、盘铃、达玛如(拨浪鼓)、叮夏(碰铃)、达玛(碗形鼓)、锣等。
它们有独奏,有的配歌伴舞,有的用于宗教仪式。
羌族有哪些乐器?
羌族的民间乐器中最具特色和最著名的要算羌笛。据说这种乐器系秦汉时游牧西北高原古羌牧人所发明,故名羌笛。因为当地不产竹子,所以最初的羌笛是用羊腿骨或鸟腿骨制成。现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还珍藏着一段三个孔的骨笛。早期的羌笛还是一物二用,既可当吹奏的乐器,又可作策马的马鞭,所以又叫“过”(马鞭)或“吹鞭”。在西汉以前的羌笛只有三至四个按孔,到公元前一世纪,经过京房(公元前77年—37年)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按孔,才有五个按孔,并逐渐传入了内地。关于羌笛的演进过程,后汉马融在《长笛赋》中有详细的记述。
近代流行于阿坝州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声阶的双管竖笛。管身用岷江上游高山特产的油竹削成,方筷形,长约15-20公分,粗如小指,两管并列,以细线捆紧,竹簧插于管头,竖吹。多独奏,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不断地吹奏,音色柔和、纤细,悠扬而婉转。
此外,羌族人民常用的乐器尚有小锣、铜铃、唢呐、羊皮鼓、月琴、胡琴和竹口弦等。
第四篇:上海人10个风俗习惯及历史渊源
上海人10个风俗习惯及历史渊源
1)老人过66岁生日的时候,要女儿烧66块肉给他们吃并且不得分给其他人吃。
六十六占两个六字,象征“六六大顺”,老人和子女都很看重,所以寿礼较为隆重。“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父母六十六岁生日这天,已出嫁的女儿除一般礼品外,还须买六斤六两一块肉,蒸六十六个小寿桃为父母祝寿,以报答父母生养之恩。肉与小寿桃须父母两人吃,其他人不得分食,否则谓之“夺福”。
这是延续下来的一种习俗,有几种说法,比如“人活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六十六,吃了女儿一刀肉,健康又长寿”、“六十六大寿、得吃姑娘的一刀肉”、“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等等。这是对长寿、健康、平安的一种美好期盼。既然阎王爷在人66岁时想要人命,那人吃了一刀肉后就还了阎王的债了,阎王吃肉好了就别吃人了,呵呵,人们都希望能平安度过。
2)中秋节吃鸭子、芋头和毛豆
关于吃鸭子: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当然秋季吃鸭子对身体颇有裨益。
芋头:
在上海、江浙等地方在中秋节有吃芋艿的习惯。农历八月中旬正好是芋艿上市的季节,而且在江浙一带,芋艿的发音与“运来”相近。所以中秋节吃芋艿,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
还有毛豆:
在江浙一带中秋节除了芋艿外还会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当地又称毛豆荚,而荚又与“佳”、“吉”等字谐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
3)吃饭喜欢浓油赤酱
都说上海人喜欢浓油赤酱,而且还找出了它的出处,一是来自徽菜,红烧为主,几乎荤菜都喜欢吃红烧的,非得放上红通通的酱油不可;二是来自宁波菜,甬菜是出了名的咸,在老广东的眼里就像盐钵斗倒翻了,虽然颜色不那么深暗,但本质也是浓油赤酱。其实这怪不得老上海人,一来因为当时的生活拮据,浓油赤酱味重,下饭;再则在食物匮乏的年代,浓油赤酱属于恶补,照老上海人的俚语说,是刹根。
现在喜欢浓油赤酱是因为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丰富多采,往往睡眠时间不足,因此味蕾疲乏,需要刺激,浓油赤酱就起到了亢奋的作用,寻找大汗淋漓,大脑开窍的境界。当然现在意义上的浓油赤酱绝非当年“吴下阿蒙”,它对食材和佐料都很讲究,不是为了下饭,甚至干脆为了不吃饭。
4)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上海的腊八粥则稍有不同。据王韬《瀛濡杂志》卷一记载:“腊月八日,僧尼例以杂果双弓米,遍饷檀越,谓之腊八粥,亦曰佛粥。此风由来旧(久)矣。沪人往往有以汤饼、菜羹和入者。”这里将汤饼和菜羹掺入粥中,显然是上海特殊的风俗,与其他地区稍显不同。
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后演变成夏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5)立夏要吃立夏蛋
上海立夏日风俗习惯中,由于此时蛋类食品正是旺季,所以立夏日总要吃蛋,孩子们的脖子上总要挂上一个用红色网套套着的蛋。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
6)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上海早就是东南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之特别闹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欢迎。早在日前,街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被称为“送元宝。”
初五子时,商家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7)接灶神,送灶神
农历腊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是夜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有竹枝词这么说:“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
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人之过失,为避免他言之过分,故“送灶”时人们还供上用饴糖所做的糖元宝等,据说为让他吃了粘上牙齿,说话不清,以至可少说、不说人间坏话。“送灶”时各家要点上香烛,是夜,屋内香烟缭绕,各色供品耀眼,过新年的气氛一下子到来了。
十二月下旬,人们忙着送年礼。二十四日做谢灶团,以酒、果、团子、元宝糖把灶,送灶神朝天。元宝糖是一种胶牙的饴糖,意为用此胶住灶神的嘴,不让他上奏人间的罪过。
8)丧事要宴请豆腐饭
吃豆腐羹饭,亦称吃羹饭或吃豆腐饭,是一种流行于江浙沪民间的丧葬习俗:葬礼结束后,丧家要举办酒席(雅称“豆宴”),酬谢前来参加葬礼以及以现金、实物等形式助丧赙奠的人,被请者一般不得拒绝,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过去这种酒席一般为素席并以豆制品为主,其后逐渐变异,佳肴美味之丰几可比拟喜庆之宴,惟一碗豆腐羹必不可少,所以照旧称为豆腐羹饭。民间传说,战国时人乐毅性孝顺,父母喜吃软食,乐毅便用黄豆制成豆腐供父母食用。父母每天食之,因得高寿。父母故后,乐毅请参加送葬的邻居们吃豆腐宴,祝愿大家健康长寿。由此形成吃豆腐羹饭的风俗,流传至今。
给的礼金也有讲究::【单数金额】外加【1块】,丧事1是顺的意思,隐意:1个人走。但不能有201、401,2、4是双数 9)上海人乔迁搬家
燃放鞭炮
当人们决定告别旧宅时,邀请四邻八舍,相聚一堂,主人设宴招待,名为告别洒。宴会可繁可简.一来向邻居们告别,二来对多年来四邻八告的帮助、照应表示感谢,无满了温馨的人情味。在即将离开旧宅时,搬迁主人常要燃放一通鞭炮,让搬迁充满喜气;同时向四邻八合高声作最后的告别。来到新居,又要燃放一通鞭炮,似乎是在给新居周围的邻居打个招呼:“我搬来了,请多关照;”并向邻居送糕、红蛋等。
先撒竹竿
家具杂物搬人新房,有时也很讲究。如有些人搬家首先进人房间的是竹竿。竹竿一节比一节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生活、从事的专业从今后将节节高升的良好愿望。这以后,就先搬大件,后搬小件,最后搬细软,依次进入新房。
防邪入侵
入住新居后,有些人为了防邪气入侵,常在大门口上方悬挂一支宅剑,或大或小,或铁质,或木质,用宝剑来替代过去年代常用的铁质三叉朝。也有些人不用宝剑,研用一面小镜子装饰在门框上方,称其为照妖镜,以为它可以抵御一切入侵的妖魔鬼怪。有的新居一侧正对着大烟囱的,便要用镜子把有害气体折射回去。倘若新居的玻璃镜子正对着对面的一户人家,人家当然不高兴,就用更大的玻璃镜子回击。一来一去,混战一场。更有甚者,在门框上悬挂3只啤酒瓶,叫做“三炮台”,用以把室内的阴气、晦气统统“轰”向远方。10)上海人过冬至
冬至,上海人也要吃汤圆、祭祖、摆家宴。
上海人说,冬至时候晚上要早些回家,因为小鬼会出来活动。许是四处烧纸钱的缘故,所以会有此种说法。一般市民冬至晚上都会全家聚餐,满满一大桌,像年夜饭一样,真是冬至大如年。旧时上海,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在冬至这一天习惯吃汤圆,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糖、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上海人冬至祭祖扫墓
上海人过冬至还有祭祖扫墓的习俗。旧时上海人在赤冬至喝甜米酒,吃花糕、糯米粉汤圆之前,还要在桌子上把肉块垒起来祭奠祖宗。有点类似于清明,只不过清明时节,在上海是要吃青团的。也许每逢祭奠祖宗的时候,便会和鬼联系起来,于是便要人们早点回家了。
有网友说冬至扫墓,据说要全鸡、全鸭、蹄膀、豆腐、青菜、全鱼、鸡蛋 去上坟的,全鸡全鸭说是要留头留尾额的鸡鸭,老祖宗一定要祭,不祭不发财。
第五篇: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青海省乐都县地处祁连山支脉达坂山东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以东,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一带,自古以来便是由内地进入藏区的咽喉要道;青海重要水系“湟水”横穿境内,使该县成为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区;辖区内居住有汉、蒙、藏、土、回等名组。这些均使乐都县成为一个文化底蕴丰厚,地方特色浓郁,对青海各族文化风俗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大美之地。县政府所在地碾伯镇文物古迹颇多。特被是东关街的西来寺,创建于1606年。寺院规模宏大,占地2100多平方米,山门、金刚殿、关圣殿、正中大殿、观音殿等,都无不宏伟壮观。
乐都以田园景色而久已著名。清代文人写下了大量描写郊野风景的佳作。所谓“东溪春色”是碾伯镇八景之一,府志称“春时小桥流水,花发鸟鸣,亦可游赏。”由于乐都比西宁海拔低,温度高,山乡风光幽美。大概正因为山乡气候好风景秀,所以《穆天子传》上叫做“温谷乐都”的吧。
乐都温润的气候也适宜于水果生长。每当秋季,碾伯镇上水果丰富,价格便宜,质量上乘。其中“乐都的沙果子”是早已远近闻名的,外地人甚至以“沙果子”代指乐都人。乐都沙果子是梨的一种,色艳多汁,香酥脆甜,是青海的名特产之一。还有一种“软儿梨”也很有名,其吃法很特别。一般是放置到严冬,待冻成冰梨,吃时放在凉水中融解,食之酸甜可口。如果自然解冻,果皮呈黑色,拿起一吸,便可尽食其肉,香甜如蜜,所以叫做“糖包”。
彩陶文化是青海原始文化的代表之一,而以乐都柳湾出土的彩陶数量居多。
柳湾在乐都县东高庙镇。镇东两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就是柳湾村。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子,村北那东西走向的旱台,也从来没有外地人光顾过。1974年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埋藏在地下几千年前的世界。于是,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的工作者,在这里扎下根来发掘。他们勤奋工作了6年,1980年宣告发掘结束。他们在这里清理了1700余座原始墓,出土了35,000多件文物,而彩陶多达15000件。一个彩陶世界清理出来了,考古工作者将它命名为柳湾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地,后来又创办了柳湾彩陶研究中心。厚厚的两大本《青海柳湾》在全国发行。“柳湾”从此出名,为国内外文化、学术界所关注,游人也从此摩肩接踵,前来观赏。
柳湾墓地是新石器时期的。从考古文化分期讲,出土的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也有齐家文化的类型,其中以马厂类型的数量多。
彩陶是原始先民们的生活用具。先民们不仅讲究实用,而且讲究美观。在陶器上绘有大量精美而神秘的花纹图案,底色与花纹颜色搭配得当,相得益彰。彩陶上还有大量类似
十、○、、工、×之类的符号,有人认为是最早的文字,也有人认为是数学代码,还有人说是氏族的徽号。
彩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件“阴阳合体壶”。陶壶颈腹部塑有一个全裸的人像,下边又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性器官。可是性器官是两性的,既有男阳又有女阴,很难说人像是男还是女。搞原始文化的学者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其实,这件彩陶的价值恐怕在于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环节,即由女性崇拜走向男性崇拜的过渡阶段——男女性同时崇拜。
在柳湾墓地附近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质地为夹砂红陶,表面为紫红色,并绘有条纹、回纹、三角纹等黑彩,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长统靴相似。这种陶靴在中国还是首次出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它形象地说明了早在青铜器时代,青海高原上的先民们已经会制作和穿用长统靴子了。
柳湾彩陶中精品众多,每一件都会使人发现一个新的问题,让人看到原始文化的一个方面。如果要想感受一下原始文化,莫过于亲自到柳湾彩陶世界里漫游一番。
青海有句谚语:“去了瞿昙寺,北京再别去。”意思是看一看瞿昙寺的建筑,就可以想象出北京紫禁城的样式。这自然有些夸张,但瞿昙寺的殿堂建筑的确有点像故宫,据说当初就是仿照故宫修建的,所以又有“小故宫”之称。尤其可喜的是,青海的古老建筑群在历代劫火中屡遭焚毁,能完整地保留下来的极少,而瞿昙寺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
瞿昙寺在乐都县城南17公里的瞿昙乡。乡以寺名,足见寺院之影响。
寺的周围群山围绕,近处林木葱茏,郁郁苍苍,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远处乐都南山终年积雪,寒光逼日,“皎洁凌空似玉山”,“影射长天迷素鹤,光浮浅水失群鹇”便是真实的写照。在雪岭翠山的映照下,瞿昙寺更加幽静壮丽,古香古色。从山门而入,迎面就是高大的金刚殿,穿过金刚殿,即是瞿昙寺殿和宝光殿;左右两边殿堂众多。依次而进,后边是最宏伟的隆国殿。从高处看,主要的大殿与山门对齐,建在一条线上。
隆国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之一,建于1427年(明宣德二年)。大殿面积为912平方米,高筑坡台之上,飞檐翘角,画粱雕栋,高大雄伟,富丽堂皇。殿内还有一座高达3米的泉神堂,堂中有一眼泉水,人称瞿昙池,据说是神泉,饮之聪明倍加。大殿两边廊房相连,浑然一体,人们称之为“七十二间走水厅”。在两廊墙壁上佛画如长卷,粗粗看一遍也得半个小时。
二、乐都县春节风俗介绍
湟水千年流,唯富南凉都(乐都县在十六国时为南凉国都城),富饶的物产蕴育了发达的乡土文化。同时,来自互助的青稞酒文化、源于牧区的藏文化、扎根于本地世居汉族群众并吸收了甘肃、陕西风格的青海东部文化及祖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支奇葩——河湟花儿,共同蕴育出了乐都县独具特色的春节风俗。
进入腊月,各家各户便开始忙于为过年做准备,到处都弥漫着节日将至的喜庆气氛。
在县城地区,人们早早便忙着大扫除,采办年货,准备过节食品了。年货主要是各类食品、烟酒、蔬菜和肉类及走亲戚时的礼品。过去的礼品主要为茯茶、酒等,农家则或捎些自家炸的油饼,或带点自家田地里产的东西。现在市面上各种礼盒为拜年礼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过节食品主要是炸油饼、炸麻花、馓子等面食及炸丸子、卤肉等肉类。馓子是青海特有的一种油炸面食,形如一盘线,粗细如同筷子。卤肉种类很多,猪肉、猪蹄、牛肉、鸡等均可卤制作为过年食品。
而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一头“年猪”,用一年的时间精心饲养,为过春节做准备。进入腊月,家里的男人们便会选定一个好日子,起柴架锅杀猪,程序极为干净利落;而主妇们则将猪肉仔细清洗,然后将一部分肉以卤、炒等方式制成各种美味,邀请左邻右舍来自家做客。这也同时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成为一个固定的习俗。
品尝着鲜美的肉食,佐以青海特有的青稞酒,真是——
朋酒思乡,曰杀牛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一早便忙碌起来,贴对联,进行年前最后一次清扫,到了下午,便开始准备年夜饭,饺子是永远的经典。和面,剁陷,包饺子,油泼辣子,炝蒜泥,一切都准备停当。而在年夜饭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祭祀祖先。
传统信仰相信,人死了仍会在“阴间”“活着”,因此,这里的祭祀活动便带上了一层浓浓的迷信色彩,祭祀时,携带各类食品、“纸钱”等物品到祖先坟前焚烧,俗称“烧纸”,人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祖先便能吃到子孙孝敬的食物,收到能在“阴间”通用的“纸钱”。最后再浇上“奠茶”和酒。在县城里的居民因老家较远而选择到路边或郊外的田地进行祭祀。乐都县属城乡结合地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丧葬祭祀方式。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路边被焚烧过后留下的痕迹破坏了环境青海,同时,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定隐患。然而几百年传下来的风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更改的,因此笔者希望这种传统的祭祀方式能渐渐朝着文明、环抱的方向发展,同时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和对火灾隐患的防预。
祭完祖先,一家人便齐聚桌前,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还有卤肉、排骨、猪蹄、肘子等佳肴,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正在精彩上演,团圆饭便开始了!真是一派和乐融融的盛世图景!
窗外的鞭炮声已是此起彼伏,因为是小城便没有了“禁放”、“限放”等约束,孩子们提着灯笼,在大人的看护下尽情燃放烟花。整个除夕的夜晚,全城成了一个烟火的世界。
有的家庭还有守岁的习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喝酒,等待着新年的钟声敲响。老人们说除夕晚上守岁到天亮可以更长寿。
初一早晨,晚辈们要给长辈们拜年,乐都的礼节,拜年要“磕头”,如果头“磕”得响则叫“响头”,是礼仪中最重的一种,孩子们还可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一般说来,大年初一人们是不会去走亲访友的,因为了除夕夜守岁彻夜未眠后,人们需要好好地休息一下,渐渐地这也成为了一种习俗,现在不管是守岁还是不守岁的人家,基本上大年初一是不会去亲友家拜年的。
大年初二是在自己家族中互访的日子,堂叔伯兄弟间你来我往,是增进族中感情的方式之一。大年初三则是出嫁女儿回娘家、女婿看望老丈人的日子。初四起人们便开始到一家家亲戚家去拜年。
到了亲戚家,若家中有长辈,则以“磕头”礼仪拜年问候。主人会邀请客人入坐,敬上糖果烟酒等,然后将精心准备的一盘盘菜肴端上桌,盛情款待客人。这里还需提及青海的“酒文化”。青海酒类以青稞酒著称于世。豪爽的青海人也将青稞酒文化发扬得内蕴丰富,情感质朴。一瓶酒,一个酒碟,两个或四个酒盅,猜拳喝令,推杯换盏之间,青海人的豪情立现。然而酒桌礼节的真正体现还是在敬酒上,一般来说都是晚辈向长辈、年龄小的向年龄大的敬酒,并且是年龄最高者为八盅,意在“八福长寿”,小辈敬叔伯辈则为六盅或四盅,意在“六六大顺”或“四季发财”,同辈间兄长为四盅,敬酒时要相应地送上自己对长者的祝愿。而被敬者有时也会礼节性地推娩,这时就需要敬酒者充分运用自己的才智,如何才能说服他将酒喝下去,吉祥话、祝福、善意的恭维,最后被敬者不得不顺从地将酒喝下,并且心悦诚服,满心欢喜。而主人给客人敬酒时,客人喝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如果客人坚决不喝的话,主人会认为是自己招待不周,当然客人身体原因等则另当别论。敬完酒,主客之间便开始“划拳”,赢者兴高采烈,输者也心悦诚服,杯酒下肚,心里顿时暖和起来。正是“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从正月初七开始,社火就闹开了。社火的名目很多,什么耍龙、狮子、花鼓、太平鼓、八大光棍、拉花姐、高跷、罗汉、秧歌、高台。打外场的还报儿、官老爷、大哑巴、卖膏药、胖婆、傻公子等。每一位身子都尽情表演,城乡笼罩在欢乐之中。
据文字记载,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为传说中之火神。火,是人们煮食和取暖之源。远古人类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神物加以崇拜,并形成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如今,随着娱乐成分的增加,社火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青海汉族大都是历代从内地迁徙而来的,也把内地传统的社火带到了青海,同时又吸取了兄弟民族特别是藏族舞剧的传统,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火节目。春天,是中国人的狂欢节,而正月社火,则把每年的迎春活动推向高潮。
至于社火来历,还有一种说话。据说明代洪武年间,诸氏巷人耍社火,一个男人扮演女人,露出袍下大脚。有人向马娘娘进馋言,说露出大脚是污辱马娘娘,困为马娘娘是有名的大脚,最忌讳别人挖苦她是大脚女人。朱元璋发怒,下令将诸氏人发配到青海,诸氏巷人就一路把社火耍到青海。
现在,河湟地区社火在融入了“花儿”文化后呈现出别具特色的艺术美。花儿又名少年,是产生并流行于甘、宁、青、新等地区的一种山歌,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较高,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在“花儿与少年”、“亲家母”等调令的旋律中,身着各种社火服饰的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共同赞美社会主义祖国和越来越好的生活。
不管民间传说怎么说,高原人通过社火表演来表达自已的快乐和心愿。
正月十五,便是元宵节了,人们白天一般去街上观看县政府组织的全县社火调演,有县城附近的也有周围乡镇的社火队,很是热闹。
到了晚上,人们就出去看一年一次的焰火。而在这绚烂的焰火的余烟,便也做了春节的尾声。正月十五一过,春节就算结束了,人们又投入到新的一年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