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二)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二)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二)乔延坤(河南)隶书节录《孝经》中堂230cm×109cm
提名评委:鲍贤伦
数十万计的竹木简牍和帛书的出土是二十世纪考古事业的伟大成就,也给当代书法创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最近二三十年来,参用简牍法进行隶书创作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其中一些人学古不深,或作奇怪之形状,或堕油滑之弊端;又有一些人学古不可谓不深,却亦步亦趋在仿竹简纸上书写,自套枷锁将创作降格为摹古制作。乔延坤这件作品学古而能自运,从众多学简作品中脱颖而出,令人眼前一亮。
从技术上分析,作者对秦汉简牍帛书下过一番扎实功夫。字形多有所本,修短方圆又根据创作需要协调处置;用笔徐疾得当,轻重适宜;墨色枯润相间,虽然刻意却不突兀;章法上大量的横平竖直笔划处理具有很好的稳定感,少部分斜线长划加上段落圆点以及三条暖色隔线,恰到好处地丰富了节奏变化,行距字距疏朗透气,600余字竟无促迫之感。整件作品透露出古雅温润的气息。
当然作者也需警惕作品中露出的那一点点扁笔端倪,秦简本身有此种笔法,但放大到纸面上还须谨慎才好。
林景辉(福建)行草书《自作诗三首》中堂233cm×91cm
提名评委:龙开胜
林景辉作品书自作诗三首,每首平仄合律,朗朗上口,描景写物生动有趣,虽谈不上十分精妙,但也可观,此符合自撰诗文之提倡。此作技法取王铎笔意,间以米芾姿态,如“满”、“鸟”、“寂”等字,相处妥帖和谐,笔法纯熟,字势优美,起承萦带自然,并不突兀。节奏明显,重字不呆滞,细字不轻飘,墨色枯润得宜,跳跃映带极其流美。章法布构,欹侧生动,构思独特,起笔第一字与第二字相距较大,每首诗后落小字标题,但并不妨碍作品整体气息的畅达,第二行第一字起承与第一行拉大距离,而与第三行紧贴,看似不妥,实则欹侧生姿,使整幅作品动感十足。看最后落款,作者为了不破坏正文的整体效果,而用小字落到左侧最边处,与正文形成强烈对比,使整幅作品完美生动。
当然作者也需警惕作品中露出的那一点点扁笔端倪,秦简本身有此种笔法,但放大到纸面上还须谨慎才好。李国庆(黑龙江)行草书《书余遣兴》条幅234cm×52.5cm
提名评委:胡抗美
这件作品取法“二王”帖系,有江左风流韵致,连贯流畅,婉转细腻。通篇寓变化于法度之中,技法娴熟,点画表现及起承转合轻松自然,有时代感。这件作品的特点有三:一是细线条融劲利与虚和于一身,圆浑婉曲而内含筋骨,体现了作者“提得起笔”的能力;二是重墨侧锋的运用与细线条之间的鲜明对比。作者将这两种不同的方式作为相似性造型的手段,通过连贯成片的组合形成相似和对比,强化了作品的表现力;三是章法上的侧面形象。作品前三行之间行距疏朗,末行与第三行之间行距紧密,营造出作品的侧面形象,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不足之处是除粗线与细线的对比外,其他对比元素显得欠缺一些。许全业(福建)隶书君子贤者联240cm×50cm×2
提名评委:张继
隶书在东汉时期达到鼎盛,且“每碑一奇,莫有同者”,可谓众美纷呈,格调高古、气息醇厚是其共同的审美特征。此件大字隶书对联作品,即较为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了这一要点。此作明显师法汉《石门颂》,用笔厚重苍劲,亦不失灵变。结字以法为基,稳中求动,收放适度。总体看来气象浑穆,笔墨沉雄,不失为一件佳作。尤其以大字表现,更是难能可贵。作大字不易,其用笔、结字及墨法均难以驾驭。相对于来稿中大批量密密麻麻的小字作品,大字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不仅让观众为之神情振奋,其审美价值更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从发展眼光看,此作若能在诸艺的融汇及个性的表现上再有所拓展,其艺术质量将会有一个更大的提升。徐右冰(北京)行草书自作《境由心生》手卷?33cm×236cm
提名评委:刘月卯
手卷是一种适合表达心性的书法形制,因其自由和抒情被历代书家所喜爱,所以手卷也往往成为一个书家乃至一个时代的代表作之一。徐右冰的这件行书手卷内容为作者自作短文一篇,字里行间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跃然纸上。观此作,艺术风格有明清风范,胎息于王铎,字的点画及形态均能得以新的诠释,且能将王铎之点线化刚为柔,写得细腻传神,可以看出徐右冰对经典作品有出色的把握和解读能力。细观此卷,书写状态优游自得、自然放松,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当然个别字如“过”、“定”、“明”、“来”、“些”等字形稍显失控,需再加以调整。
王大禾(浙江)行草书节录朱象贤《印典二十则》中堂232cm×78cm
提名评委:刘月卯
十一届国展进入终评时,每一件作品的上与下可能就在毫厘间,取法的高低均能左右一件作品的去留,而进入优秀作品提名阶段时,好作品从众多入展作品中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作品的气息和格调。王大禾的这件小草书轻灵、自在、洒脱,细品可用“纯、逸、雅”三字概括。所谓“纯”,其用笔能得“二王”真谛,点画干净,草法精纯;所谓“逸”,通篇逸气盈楮,深涵晋人潇洒古淡之韵致;所谓“雅”,就是该作体势流美,精润隽永中有闲雅之情。此件作品的取法融汇了《十七帖》、《书谱》的经典元素,又对怀素《小草千字文》进行了消化吸收,特别是在局部上加强了纵势上的连绵与畅达,并施以大草的表现手法,强化了整幅作品的韵律,通篇真气弥漫,古意盎然。当然此作为了强调一种流动和飘逸,个别点画稍显沉着不足,尚需磨砺整合。王志立(河南)行草书苏轼《定**》中堂248cm×124cm
提名评委:李木教
王志立草书巨幛以纯白生宣出之,显示充分的自信和超群控制力,长枪大戟、纵横使转,如入无人之境。作品立根明清大草,沉雄劲健、淋漓酣畅、气息醇厚,得倪元璐高古拙朴而避其奇诡迟涩,盖得益于颜体行书之平实圆润。又深研王铎涨墨法,运用恰当,倍增作品张力,尤见匠心。所憾者,大字正文未完转入的题款小字略显突兀,虽为分章布白计,然为形式而形式终究一病,此亦时风耶!
王道国(广东)行书杜甫《积草岭》中堂238cm×109cm
提名评委:毛国典
王道国行书《杜工部积草岭诗一首》取法正宗、气势沉雄、素朴端庄、迥异时风。此作以“二王”为根基,以宋人笔意为风神,极尽结字开阖、墨色浓淡、用笔中侧、章法聚散、节奏快慢、笔势连断等变化之能事,且于八尺素绢创作六行大字,形制大方、字大盈尺、含蓄蕴藉,较好地处理了大字创作中的气势与文雅的关系,尤为难得。这也体现了老作者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传统的挖掘和对经典的坚守,以及运用个人才情和功力去探索个人风格的特殊意义。张志鸿(山东)隶书《澄玄堂乙未诗稿》中堂239cm×116cm
提名评委:何应辉
张志鸿隶书中堂用笔凝炼简劲、从容自然,结字端雅而富含生动变化,并无矫揉造作之弊,可以见得其在汉隶碑刻中多方化取、纳于己用的积淀与功力。通篇呼应协调,意连势全,气象丰丽、博洽、朗练。此作堪当本展隶书中之优秀者,若用笔再加沉厚,结字损巧益拙,或可更进一境。朱河山(北京)草书《陈毅诗五首》中堂?248cm×109cm
提名评委:胡抗美
这件作品以整体气势而先声夺人。作品综合了明清以来巨幅狂草大轴的特长,以徐渭书风为主要基调,参用张旭、祝允明、傅山的表现形式,通篇笔墨酣畅,变化丰富。该作章法有自己的思想,通过调整结体与结体、行与行之间的距离,通过取消四周空白,使得上下贯通、左右顾盼,整体上又浑然一体。从墨色表现看,通篇大致分为浓墨粗线、湿墨细线及枯墨枯线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相互之间既有交替和变化,又彼此依赖和呼应。作品以多元的对比作为大幅狂草作品的细节,从而增加了作品内涵的丰富性。不足之处是有些点画略嫌草率,如第二行“远”字的末笔和最后一行“歌”字中三个点的处理。另外,“耳”字竖画的抖动也显个人习气。刘洪镇(广东)行书《思翁杂记》册页32cm×32cm×12
提名评委:孙晓云
此为《思翁杂记》行书册页。很明显,作者刘洪镇是学米字的。学米字往往会过份强调“弩”的笔意而形成怪癖,但此作全然不是。他选择了“杂记七则”,本身就可以分段,形成长短句,在章法上就自然轻松,有呼有息。全篇结字精准,秀丽端庄,用笔果断有力、干净利落,细部交代也很清楚。用墨浓、淡、枯、湿,照顾周全,衔接亦很巧妙。有斩钉截铁之局部,也有一气呵成之全效。此幅作品贵在没有渲染、制作、拼贴等为展览而作的流气,单纯而明了,简洁而清爽,有更强的书写性,可谓是素面朝天见真功。孙东波(山东)楷书曹植《洛神赋》条幅138cm×61cm
提名评委:吴行
作品取法魏晋,精致高雅。楷书创作容易大小雷同,此件作品书写自然,生动轻松,提按分明,点画细腻。墨色上亦能用心表现,色泽纯正。章法布白颇具匠心,错落有致,留白恰当,妥帖平和。通篇精美耐读,可谓小中见大。王玺(上海)篆书《石涛论画》中堂240cm×117cm
提名评委:翟万益
小篆经清代发展,风格多样,当代大有超越之势。王玺此幅本于撝叔而结体爽朗,气度昂然,运笔酣畅,率意而为,书写中赋予了抒情性,在风格追求上不固守一家,多方取法,具有朴茂恣肆之气象。上下两段文字,上用行书,下用隶书,可以看出作者较宽的书法路子,但比起主体略有逊色,尚须强化。小篆内容为《苦瓜和尚画语录》四时章中前大段,文字多处有误,但瑕不掩瑜。李国胜(河北)行书节录《人间词话》中堂243cm×121cm
提名评委:胡抗美
这件作品的格调比较文气,通篇协调在一种自然、闲适的氛围之中,反映出作者驾轻就熟的书写能力和散诸怀抱的书写状态。作品尺幅比较大,却能以小行草的方式洋洋洒洒一贯而下,表现出手札尺牍书法中的那种精到、细腻和书卷气,实属难能可贵。作品取法多家,而能自如地融合在一起,也体现了作者变通和改造的能力。在空间处理上,开合有度、收放自如、虚实相间,在平正中造险绝,于险绝中表现平正。作品中虽字字独立,却表现出强烈的连贯组合意识,并且通过结体的大小正侧来强化点画与点画、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形成结体姿态的变化和行气的摆动,实现了一种内在的韵律感。不足之处是两个“耶”字和“耳”字竖画的拉长显得重复。刘小龙(甘肃)楷书节录《文心雕龙》册页26cm×10cm×11
提名评委:杨明臣
刘小龙小楷册页《文心雕龙》,经多轮评选走到最后,最终获优秀作品。我提名其进入优秀作品的理由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对古法的吸收融合比较娴熟。从作品中可清晰看到,作者对王羲之《黄庭经》、《孝女曹娥碑》、唐人《灵飞经》、赵松雪《汲黯传》以及魏碑、隋碑墓志下过较为深入的功夫,创作时能将多种经典巧妙融合,化为己用,使作品中既有经典气息,又有个人风貌。二是用笔肯定,结字宽博,章法自然。其用笔舒展挺拔,扎实细腻,提按自然,伸缩有度。在小字创作中较好地表现了毛笔的性能,表现了较强的节奏性、书写性;结构方中偏扁,中宫宽绰,平正中富有变化,饶有趣味。作品用浅黄仿古纸,按文本自然段落断行起句,书写简静平和,不激不厉,书卷气足。三是创作态度严谨。册页十二面近两千言,自始至终神凝气畅,点画精致,沒有丝毫懈怠迟滞,无败字败笔。每页附有印刷体原文,仔细对照,无错漏,无删改,殊为不易,这反映了作者经过长期训练养成的严谨创作态度。
第二篇: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
为全面展示当代书法篆刻的艺术成就,进一步推动书法事业健康发展,定于2015年8月举办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本届国展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深入传统,鼓励创新发展,承续中华文脉,陶铸时代审美;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努力推出精品,推出人才。现将征稿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联合主办:华影传媒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
协助承办:北 京 华影会书画院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
二、组织机构
1、组委会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组委会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联合主办单位等共同组成。
2、评审委员会和监审委员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依据《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监审委员产生暂行办法》,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和监审工作。
三、征稿要求
1、投稿范围
年满18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及海外华人均可自由投稿。
2、作品要求
(1)内容:健康向上的古今诗词、楹联、文赋等(须标出原作者及篇名,附作品释文),提倡自作诗词联赋。书写古代诗文者,应注意使用权威版本,要保持内容的相对连贯、完整。
(2)规格:投稿作品分为书法、篆刻、刻字三个部分。
书法部分:书法作品请投寄作品原件,书体不限,尺寸为8尺整张以内(高度不超过248 cm,宽度不超过129 cm),一律为竖式。小字类作品(如小楷)尺寸为4尺整张以内(高度不超过 138cm,宽度不超过69cm),一律为竖式。手卷作品尺寸高度不超过35cm,长度不超过248cm。册页作品尺寸每页高宽不超过40cm,页数不超过12页。手卷、册页作品入展数量不超过总数的百分之六。所有作品请勿装裱(册页除外)。不符合尺寸要求者不予评选。
篆刻部分:篆刻作品寄印稿6-10方,附两个以上边款,贴在4尺对开的竖式宣纸上。评审结束后由组委会通知入展者寄篆刻原石1方参展,原石展出后由出资方收藏。如不寄原石视为放弃入展资格。
刻字部分:刻字作品材质为木质,尺寸不小于0.16㎡,长、宽不超过60cm。刻字作品初评采用照片评审,一律为8寸彩色照片。投稿刻字作品时请附上作者书法作品一幅(四尺整纸以内,书体不限),以作评审参考。邮寄时请在信封上注明“刻字”字样。入选后由中国书协通知,寄原作参加终评。
3、投稿数量
每位作者根据自己擅长的书体投稿(每一种书体限投稿一幅),投稿总数不得超过2幅。征稿期间不办理换稿、退稿等事宜。
4、费用
此次展览不收参评费。
凡需退稿的作者在投稿同时,每件作品汇寄退稿费人民币60元(其中,30元为作品邮寄、包装费;30元为保险费,每件作品投保3000元),并附退稿费汇款单复印件。凡在投稿时未汇寄退稿费的,不予退稿。入展作品不退稿,由出资方收藏。入展作品已经交纳退稿费的,由组委会将退稿费60元退还作者。
需退稿的海外作者在投稿同时,每件作品汇寄退稿费100美元。
5、填写信息
(1)请在书法作品(刻字照片、刻字原作、篆刻印屏)背后右下方用铅笔正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性别、身 份 证 号、常用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固定电话、手机)、作品书体、作品名称。所有投稿作品请一律附释文。
(2)请在信封上注明书体,组委会根据书体分类登记。
(3)为便于准确登记,及时联系作者,请认真填写《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投稿登记表》、《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投稿作品疑难用字表》(启事后附表格,可复印使用,也可从中国书法家协会网下载),连同身 份 证 复印件、退稿费汇款单复印件、作品释文和书写内容使用的版本复印件,随作品一并寄出。
6、书写材料
为了评审、装裱、展示的需要,投稿作品应使用不易折断、不易损坏的宣纸等书写材料。
四、评审
1、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组成本次展览评委会,***定评审细则、评审工作流程和评委守则,明确违规的处理办法。
2、本届国展分书体评审。书法、篆刻作品评审初步定于2015年5月下旬举行;刻字作品初步定于2015年4月份进行初评,5月份终评。
3、评审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从来稿中评出入展作品700件左右,然后选出入围优秀作品60件左右。第二阶段,面试。入围优秀作品的作者参加现场创作与文化考查,按本届国展参评作品、现场创作和文化考查进行综合评分,最终评出优秀作品42件。评审结束后,及时公示评审结果。
4、对所有入围优秀作品的作者和部分入展作者进行抽查面试。加大抽查面试的比重,严厉处理代笔和抄袭行为。凡经面试确认非本人创作者,中国书协将取消其在本次展览中的入展、优秀资格,三年内禁止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任何展览,同时将面试结果刊登在中国书协网站及相关专业媒体。凡接到面试通知后未按规定时间到场面试者,视为放弃入展、优秀资格。面试通过者,往返交通费由中国书协负责(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发现临摹、抄袭已在公开出版物发表的古今作品(含古代碑帖集字、集联),取消入展、优秀作品资格。
5、文字审读:评审中,加强对书写内容、文字正误、篆法、草法的审查。提倡文化内涵,注重文字规范。自作诗文优秀者,在同等艺术水准情况下,优先作为入展和优秀作品的条件。
6、评审以作品的艺术质量为第一要素,鼓励作者专心致力于艺术创作。凡在形式制作上过度拼接粘贴、染色做旧、故意涂抹等,该作品在评审中将会受到减分影响。
五、展览
十一届国展定于2015年8月在北京举行,届时将展出入展作品约700件(含优秀作品)。同期还将举办国展论坛等。
六、出版
十一届国展开幕式之前出版《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作品集》。
七、作者待遇
1、向获得优秀作品的作者和入展作者颁发证书。
2、全部入展作者赠送本次展览作品集一册。
3、优秀作品收藏费每人20000 元,入展作品收藏费每人1500 元,以上均为税前。
4、邀请优秀作品的作者参加开幕式,中国书协负责食宿、交通。
5、非会员书法作品入展,作者具备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条件。
6、获得优秀作品的成果将作为今后参评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作为今后选拔中国书协专业委员会委员的重要条件之一。
7、本次国展优秀作品、入展作品收藏费,在开幕式后一个月内由中国书协向作者支付;证书、展览作品集,须在展览开幕后两个月之内由中国书协安排印刷公司寄达未到场作者;作品退稿在展览结束后90个工作日以内完成。
八、征稿日期
本启事自公布之日起征稿,至2015年4月30日截稿(刻字作品照片截稿日期为2015年3 月31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九、收稿和汇款地址
1、收稿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莲花小区南侧铁路客运二厂六号院
邮政编码:100036
(没有快递的地区,可以用挂号信寄至专用信箱:
信箱号码:北京市100036信箱35分箱
邮政编码:100036)
联系人:秦晓卫,郭琳
电 话:010-53636735,010-53636739
E-mail:514417741@qq.com
2、退稿费请一律通过邮局汇款。汇款时请在附言上注明“国展退稿费”,并注明本人联系电话。
邮局汇款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座908室
收款人:中国书法家协会办公室
邮编:100083,联系电话:010—59759754
十、其它事项
1、对代笔和抄袭的举报长期有效。凡是发现或被举报作者代笔、代刻等问题,经组委会核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将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投诉材料请寄: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座909 中国书协展览部。邮编:100083
2、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启事要求。
3、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要求。
4、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4年12月30日
第三篇: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上海展区)
优秀作者公示名单
(29人)
王乃勇(河南)王国柱(山西)王厚祥(河北)
孙 立(河南)余继忠(陕西)张 丰(上海)
张新庆(山东)李在兵(四川)李建明(江西)
杨贤淼(上海)陈 伟(浙江)周 军(安徽)
周建军(河南)周建旭(陕西)周剑初(北京)
林邦德(浙江)郑少渠(广东)郑庆伟(河南)
金泽珊(黑龙江)赵理民(山东)徐右冰(北京)
栾金广(黑龙江)钱玉清(江苏)曹端阳(江西)
梁文斌(浙江)提俊丰(江苏)程 度(北京)
蔡礼礼(浙江)魏 鸿(甘肃)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上海展区)
优秀提名作者公示名单
(30人)
王增军(河北)刘剑波(广东)朱志刚(江苏)
朱国勇(河南)朱茂刚(山东)何晓东(河南)
吴英昌(河北)张弘扬(甘肃)张新峰(上海)
张锡鸿(广东)李 由(湖北)李志强(北京)
李茂江(江苏)李 彬(河南)杨 雯(山东)
肖春生(海南)陆振勇(江苏)陈 凯(安徽)
周万里(北京)周建设(宁夏)孟 浩(北京)
林光进(浙江)胡永庆(重庆)赵桂中(天津)
倪俊冬(吉林)原康生(陕西)徐 杰(浙江)
梁天义(陕西)黄彦平(吉林)嵇小军(山东)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上海展区)
入展公示名单
(共393人,含优秀、优秀提名作者,按省份排序)
安徽(18人)
张胜奇 季 永 杨文浏 薛晓东 施桂红 王 春 陈 凯
苏海东 卢红星 郭洪海 张文潮 闫 安 朱国好 余
峰
张晓东 周 军
史明洁 朱 进
澳门(1人)
杨 刚
北京(19人)
徐胜永 周万里 徐右冰 程 度 廖鸿业 万胜华 张 机
石英宝 傅振余 宋世杰 宰令石 李志强 周剑初 孟 浩
张振峰 蒋乐志 方 放 高宝丰 胡中一
重庆(4人)
郭继明 张卫武
胡永庆 李中华
福建(13人)
刘茂青 何仁欢 林传生 张宝凤 郭怀望 龚子猛 林玉梅
林劲松 肖朝晖 林景辉 姜绍根 赵炳坤 蔡宝国
甘肃(9人)
丁彦平张弘扬 刘小龙 魏 鸿 李平利 田文德 吴建明
运建国 卫 玮
广东(30人)
李镇锐
姚晓刚
许 勤
邓木水 邓文冲 童汝嘉 邵俊杰
温雄辉
郑少渠
陈秉衡
陈炎城 万迪龙 刘剑波 左奇志
冯 文
于延丰
彭胜利
沈桂林 陈守斌 卢少武 谢扬科
余树栋
严文赋
黄德能
张芳炜 李吾铭 于瑞欢 廖鸿根
谢啟彬
张锡鸿
广西(5人)
石云端 黄小明
蒙壮科
杨世全 彭 苏
贵州(6人)
吴昌军 李聚精
夏仕勇 岑 岚 彭时军 徐启刚
海南(1人)
肖春生
河北(18人)
庞顺东 戴 曦
吴英昌 胡文辉 刘京文 王厚祥 刘 德
王增军 王大铭
王胜文 李雨存 刘国强 郭立军 李青飞
王 东 李文阁
周成智 马振江
河南(43人)
郭月亭 王乃勇
赵广付 李 彬 刘洪皎 陶 鸿 申一勤
王向东 赵泉有
岳建平马建中 余宪金 张双印 韩晓传
黄平郭延兴
张延如 何晓东 潘淑亚 赵丰杰 郑庆伟
朱国勇 靳彦明
闫金政 唐春生 胡琳辉 田云峰 袁海船
陈红善 王继涛
李洪峰 梁 雷 宋国松 张永乐 孙 立
侯和平任百森
钟海涛 徐文杰 何 岩 周建军 曹 峰
徐清志
黑龙江(9人)
吴庆东 栾金广
李卓霖 于慧群
金泽珊 张立华 沈品岩
谢 飞 曲庆伟
湖北(9人)
杨 勇 吴永斌
胡继川 王 涛 夏长林 王汉泉 李 由
罗海东 孙 健
湖南(11人)
夏碧波 尹昌平
钟全昌 李建人 苏桂长 马湘伟 朱 杰
刘新平徐 驰
蒋 冰 谭必清
吉林(7人)
李 鹏 张 涛
徐文江 崔宝国 倪俊冬
黄彦平李志远
江苏(27人)
季雪忠 周 宓
芮新丰 顾晓燕 李德会
李耀中
浦建青
钱兆林 陈 鹏
储 逸 提俊丰 薛 宁
张一冰
钱玉清
朱志刚 孙 冲
常 秦 邵君毅 陆振勇
闫 增
李守银
余中元 徐正标
袁立中 周建明 吴三珪
李茂江
江西(14人)
刘云根 曹端阳
何 超 易书平刘小平
熊玲琴
李晓岚
刘经健 张伯石
张华武 唐绍禄 黄训华
陶家鸿
李建明
辽宁(18人)
郭 岩 曹 玲
曲奎萍 高 鹏 黄海林
冷恒宇
孙万民
于 滨 孙学辉
孙万军 吴振宇 钱德浩
张实惠
孙 妤
李 洋 刘宏卫
刘长龙 曾范波
内蒙古(3人)
郭 华 张英涛
刘广新
宁夏(1人)
周建设
青海(1人)
李炳筑
山东(28人)
郭 强 孙福增
杨 雯 殷增生 曹立山 张子健 马剑畅
常 辉 王邮圣
张万旭 王升峰 刘鹏飞 张长峰 伊吉鹏
孙西旭 陈希军
李永锋 赵理民 高兴泉 张志鸿 于旭升
嵇小军
于新澎 许传良 石绍臣 张新庆 朱茂刚 孙伯杰
山西(5人)
李雁伟 王T color=#0000ff>
王 劲 吕雪峰
杨智敏
唐永平申春阳 梁天义
上海?000ff>王炳礼 魏 江
韩向武
周建旭 余继忠 原康生 司正博
周合江 傅如明
吕金斌
吕全斌 王 江 胡宝岐 王亚林
王 劲 吕雪峰
杨智敏
唐永平申春阳 梁天义
上海(19人)
李 俊 马双喜
潘金林
王承雄 晁玉奎 卢新元 杨贤淼
张 丰 张建红
张敏鹿
张卫东 张新峰 赵冠军 郑小云B 楠 王堂兵 蒲 剑
天津(6人)
四川(14人)
张秋霞 邓长春 钟显金 孙培严 凌灿印 肖 云 李在兵
汤文俊 曾国武 陈敦良 唐典贵 吕 楠 王堂兵 蒲 剑
天津(6人)
马俊达 赵桂中 吕延安 王炳建 董士林 郝 军
西藏(2人)
刘国军 彭立新
香港(1人)
郑逸斌
新疆(4人)
魏世周 荆 戈 孙 涛 宋延来
云南(1人)
杨信鸽
浙江(26人)
刘冬生 王大禾 杨宇力 蔡礼礼 张扬明 高 挺 袁修广
陈 伟 李志根 陈信才 林邦德 胡中福 蔡海啸 徐 杰
梁文斌 陈建军 肖 慧 斯金亮 钟 艺 叶里青 李生祥
林光进 徐轰轰 陈永君 陈建邦 胡炳华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广西展区)
优秀作者公示名单
(30人)
王 茁(广西)王兆会(山东)冯宝麟(河北)
叶华洲(江苏)龙 友(江西)刘银鹏(陕西)
江寿男(海南)汤志平(江苏)何 勇(江苏)
余国联(福建)张 钧(福建)李文宝(黑龙江)
李建水(山东)杜占存(河北)陈国鸿(宁夏)
周少剑(湖南)林 峰(浙江)欧阳维忠(湖南)
罗 龙(浙江)罗邦国(浙江)胡宗江(山东)
胡 晖(河南)荆德杰(山东)徐明春(贵州)
高 昂(河南)鹿守璋(江苏)黄平(河南)
黄济阁(江苏)彭双龙(广东)蔡兴洲(黑龙江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广西展区)
优秀提名作者公示名单
(38人)
马景泉(黑龙江)王 波(山东)王方呈(浙江)
王吉鸿(辽宁)刘 建(江苏)刘再兵(重庆)
刘自坤(四川)刘颜涛(河南)孙国庆(河南)
孙振刚(陕西)孙朝军(北京)朱 江(湖南)
张 勇(安徽)张海同(山东)李吉东(辽宁)
杜思吾(河南)杨 宇(辽宁)杨 涛(河南)
杨建忠(山西)汪 凯(江苏)苏志敏(北京)
谷松章(河南)陈 鹏(辽宁)陈焕生(河北)
庞现军(江苏)林双全(福建)林李阳(福建)
姚小平(江西)倪和军(山东)凌 丹(江苏)
唐礼武(广西)顾春阳(北京)高 虹(广西)
高令福(山东)程二军(广东)鲁建飞(黑龙江)
潘文志(广西)魏晓伟(湖北)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广西展区)
入展公示名单
(共400人,含优秀、优秀提名,按省份排序)
安徽(15人)
杨苏安 李 明 陈士恒 李多虎 陈晓辉
张 勇 丁 锐 王建涛 王春昉 秦 建
梁启忠 徐明发 李国生 陈 辉 战 斗
北京(16人)
郑鹤龄 王汉光 苏志敏 殷广禄 殷 涛
张颖昌 顾春阳 高风勇 袁永齐 游爱民
傅 东 吴国保 张艳军 吴传义 杨晓存
孙朝军
重庆(3人)
邓 波 田维贵 刘再兵
福建(15人)
曾锦溪 艾 青 黄志农 陈崇山 张聪明
王志安 &nbs>
成友文 贾石璧 王鹏伟 贾伟伟 车B 林李阳 E 赵彩秀 王春生 慕鹏军 王金怀 浦 林
王亚斌
广东(26人FFONT>
许沛波 陈道明 刘月明 李大来 李大旺
赵彩秀 王春生 慕鹏军 王金怀 浦 林
王亚斌
广东(26人)
郑永兵 彭双龙 李 锐 黎兴华 华同旭
郑育辉 柳恩铭 何明霖 刘文明 李梅舞
邵跃晰 陈 捷 周上金 贺显亮 谭国坚
许沛波 陈道明 刘月明 李大来 李大旺
马中伟 杨劲松 赖智豪 许贤炎 吴智勇
程二军
唐礼武 韩伯平苏开科 张向明 屈则俭
贵州(6f>黄文勇 陆远怀 卢和华 潘继坦 唐 果
王 茁 廖炳智 陈仲平谢光辉 韦守德
唐礼武 韩伯平苏开科 张向明 屈则俭
贵州(6人)
吴光德 韩宗祥 吴泽良 汪定强 徐明春
谢安辉
海南(2人)
冯 伟 江寿男
河北(22人)
马 宾 魏克敏 刘晓明 李西存 杜占存
王 墉 花建明 孙鹏飞 马永林 李国胜
赵立宾 甄泽朋 王伟杰 贾 徽 陈焕生
冯宝麟 汪 钧 魏兵然 姚海宽 王 鹏
刘世涛 房世良
河南(38人)
孙国庆 靳富有 闫明勇 张志军 郝国斌
宋慧光 袁景林 桂 彬 胡晓文 刘文超
韩灿秋 薛兴才 王晓峰 胡 晖 熊 愚
任光伟 高 昂 吴建甫 韩存利 黄一凡
杜思吾 杨 涛 刘保旺 李 玲 王军辉
刘保君 王建国 张建才 黄平王兴学
范玉星 刘颜涛 禹宗昌 谷松章 刘克庆
王运桥 冯 琦 王文恺(王文克)
黑龙江(22人)
魏绪明 马景泉 蔡兴洲 张彦峰 何利民
刘景芳 吕向阳 李 伟 鲁建飞 黄 涛
张志超 张永昌 张跃飞 吕相阳 纪 敏
程 忠 仲伟迅 李 侃 王一品 李文宝
张日安 李 海
湖北(7人)
李文俊 蔡克能 罗 群 李重阳 李传友
樊利杰 魏晓伟
湖南(13人)
曹 辉 冯学军 周少剑 欧阳维忠 朱 杰
石绍卿 姜新初 唐 荣 钟建良 文 佐 nbsp;张 立
张 军 许凤贺 龙春雷 吴炜栋 何 &nbsf> 孙绍卿 盛国兴 刘福生
江苏(34人)汪能江 汤志平姜忠明 张哲峰 张 立
张 军 许凤贺 龙春雷 吴炜栋 何 勇
章 晨 朱国平卢浩堂 曹 洋 纪 松
邹小新 周宗云 许 达 王润松 蔡可魁
龙 友 姚小平
吴自标 #0000ff> 辽宁(16人)
陈洪普 杨 宇 郑友皓 张翅翩 李吉东
ONT size=3>哈斯喜贵
宁夏(3人)
<26nbsp;徐伟平袁少民
辽宁(16人)
陈洪普 杨 宇 郑友皓 张翅翩 李吉东
于学彪 赵庆伟 王吉鸿 董 丹 唐瑞全
董增发 陈雪峰 包根满
青海(1人)
李炳筑
山东FONT>
王 凯 薛永维 胡宗江 李兆亮 王兆会
陈国鸿 陈雪峰 包根满
青海(1人)
李炳筑
山东(41人)
荆德杰 邱全景 钱守宽 景 彪 陈祥生
孙守合 李方振 卞 涛 李建水 高令福
方建光 孙西旭 莫金龙 赵雪松 姜玉松
王 凯 薛永维 胡宗江 李兆亮 王兆会
戴永更 倪和军 王 波 何继红 王志林
张海同 杨olor=#0000ff> 山西(6人)
王雨生 王 涛 杨建忠 苏晓琳 柴 力
陈希龙 娄华青 张海珍 徐可然 于永平
张奎伟
山西(6人)
王雨生 王 涛 杨建忠 苏晓琳 柴 力
贾大军
陕西(14人)
马新芽 孙ONT>
朱银富 吴友琳 张炜羽 矫 健 唐和臻
唐存才 朱纯洁
刑纪庆
杨 勇 李建国 符 浩
上海(7人)
朱银富 吴友琳 张炜羽 矫 健 唐和臻
唐存才 朱纯洁
四川(8人)
何其状 王湖益 曹运军 王 茂 杨仁鸣
谢兴华 刘自坤 李 骄
天津(1人)
刑纪庆
云南(1人)
张培志
浙江(39人)
陈拥军 吕燮强 林 峰 孙福泽 周 恒
章夏明 陈传敏 张灵海 周飞彪 张建东
<, FONT size=3> 蓝兴龙 张利安 陈显丰 周黎明 吴经国
徐 蔚 金建根 刘海波 陈 杨 黄豪杰
李 永 罗邦国 项长春 王方呈 朱胜斌
吕跃仙 李益军 周小平魏国浩 洪朝阳
夏佩云 任永江 苏文治 陈 一 王 勋
卢心东 陈 巍 蔡泓杰 罗龙(罗宏胜)
第四篇:设计艺术学院举办个人书法篆刻作品展
设计艺术学院举办瞿振东、余雄志个人书法篆刻作品
展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点缀校园缤纷色彩,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对书法篆刻的认识,由我校设计艺术学院书法协会举办的“瞿振东、余雄志个人书法篆刻作品展”于2010年10月20日中午12点30分在活动中心一楼大厅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主要是想通过此次活动交流展示设计艺术学院的风采,增进七大分院的友谊。作品展全部设计艺术学院书法协会举办提供。展出的作品包括84幅中国书法和31方篆刻,其中书法中有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之分,并有方正规短的正楷、飘逸清秀的行书、妩媚多姿的隶书、刚劲有力的篆书等。其艺术之粹、感染之力无不给人启迪,催人奋进。
展览还没有开始,就陆续有师生前来参观。中午开展后,更是迎来了大批老师和同学。他们纷纷在作品前驻足,细细品味书法篆刻艺术的内涵。设计艺术学院举办的“瞿振东、余雄志个人书法篆刻作品展”得到了各大分院领导老师同学的认可,对七大分院的艺术交流做了很大的贡献,增进了各分院之间的友谊。
副校长吴信守参观了展览。
第五篇: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全面展示当代中国书法篆刻的艺术成就,推动当代书法篆刻艺术进一步繁荣,经申办和协商,中国书法家协会确定与上海、广西联合举办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本届国展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遵循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的创作规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阳光评审;推出精品,推出人才,提升人文精神;推动中国书法事业繁荣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现将征稿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
联合主办: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上海展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 上海友联书画院
广西展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广西跨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二、组织机构
1、组委会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组委会由中国书协和联合主办方共同组成。
2、评审委员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依据《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产生暂行办法》,组成评委会,负责评审工作。
三、作品
本次展览分区征稿。草书、楷书、隶书作品请投寄至上海展区;行书、篆书、篆刻、刻字作品请投寄至广西展区。
1、投稿
投稿作品分为书法、篆刻、刻字三个部分。投稿作者可参加两个展区不同书体的评审,入展后只保留一种(件)参展。
(1)书法部分:书法作品请投寄作品原件。书体不限,尺寸:高度不超过180cm,宽度不超过97cm,一律为竖式(超尺寸作品需提前申报,经组委会办公室同意方能投稿)。不收册页、长卷,所有作品请勿装裱。
(2)篆刻部分:篆刻作品寄印稿6-10方,附两个以上边款,贴在不大于4尺对开的宣纸印屏上。评审结束后由组委会通知寄篆刻原石参展,原石归承办方所有。
(3)刻字部分:刻字作品材质为木质,尺寸不小于40cm×40cm或相当于0.16㎡。刻字作品初评采用照片评审,一律为8寸彩色照片。投稿刻字作品时请附上作者书法作品一幅(四尺以内,书体不限),以作评审参考。投稿一律用挂号,请在信封上注明“刻字”字样。入选后由承办方通知,寄原作参加终评。
2、范围:年满18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及海外华人、书法爱好者均可自由投稿。投稿一律使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投稿者不予评审。
3、费用:每一件作品或照片收参评费30元(请勿在信封中夹寄,海外汇30美元),没收到参评费的作品不予评审。凡需退稿的,每件作品在投稿同时,汇寄人民币80元退稿费(每件作品上5000元保险,需支付手续费50元),并附退稿费汇款单复印件。展出结束后要求汇款退稿的,限于人力,不再办理。入展作品不退稿,由承办方收藏。入展作品已经交纳退稿费的,由组委会将退稿费退还作者。
4、说明:请在作品(照片、刻字原作、书法原作)背后用铅笔正楷注明: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常用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固定电话、××)、作品名称、材质,草书、篆书请附释文,个别异体文字,请附文字出处的复印件。为便于准确登记,及时联系作者,请另打印填写《十届国展投稿登记表》(启事后附表格,可复印使用),连同身份证复印件、汇款单复印件,随作品一并寄出。组委会根据作者提供的信息做好收稿登记工作。
四、评审
1、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组成本次大展评委会,制定评审细则、评审工作流程和评委守则,明确违规的处理办法。
2、书法、篆刻作品评审初步定于2011年9月份举行;刻字作品初步定于2011年8月份进行初评,9月份终评。全部作品评审结束后,由主办方核对原作准确无误后,及时公布评审结果。
五、展览
十届国展定于2011年11月同时在上海市及广西南宁市举行,展出作品800件以上(其中包括60件优秀作品)。展出后,优秀作品择时在首都北京展出。
六、出版
十届国展开幕式之前出版《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
七、作者待遇和相关责任
1、获得优秀作品的作者颁发奖金、证书;入展作者颁发收藏费、证书,全部入展作者赠送本次活动展览作品集一册。
2、优秀作品作者奖金每人10000元。入展作品收藏费每人800元(均为税前)。
3、非会员书法作品入展,作者具备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条件。
4、本次活动优秀作品作者奖金、入展作品收藏费,优秀作品、入展作品证书、作品集以及退稿作品由承办方负责在展览开幕后两个月之内寄出。
八、征稿日期
自见报之日起,截至2011年8月15日(刻字作品截稿日期为2011年7月15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九、收稿和汇款地址
1、上海展区收稿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238号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全国十届国展”办公室 邮政编码:200040
联系人:郑振华黄仲达
电话:***
***
021-62494921
参评费可通过邮局汇款。
邮局汇款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238号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邮编:200040 收款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全国十届国展”办公室
2、广西展区收稿地址: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111号跨世纪书画艺术馆 “全国十届国展”办公室邮政编码:530022
联系人:黄伟刘园园
电话:4006050003
0771—5519268
参评费可通过邮局汇款。
邮局汇款地址: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111号跨世纪书画艺术馆“全国十届国展”办公室
邮编: 530022
收款人:刘园园
十、全国十届书展组委会办公室
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联系人:郑培亮李宁杨家伟
电话:010-59759814
E-mail:zgsxzlb@163.com
十一、其它事项
1、凡是发现或被举报作者代笔、代刻等问题,经组委会核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将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分别给予处理。
投诉材料请寄: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A座616 中国书协展览部
邮编:1000832、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启事要求。
3、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规定。
4、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1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