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技术在各领域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各领域中的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也很快的普及到了每一个幼儿园,每个活动室几乎都有了一台电脑。这些电脑本是给孩子使用的,可真正能做到让孩子使用的电脑却是极少的,更多的时候这些电脑都是静静的呆在一个角落里。如何让这些电脑真正的发挥作用,提高孩子的电脑运用水平,那是我们目前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一、利用多媒体,开展语言教学活动
幼儿园语言教学主要依靠语言、思维来掌握情节,理解作品内涵。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能力。”在传统语言教育中通常通过几幅图片、几张画的教育方式进行,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幼儿的需要了。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故事的意境、内容、语言统合在一起,并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出来,极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生动的动画与多变的表现,将抽象的文字知识形象化、兴趣化,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最后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行语言交往,使幼儿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真正体现了“乐中学、动中学、玩中学”这一观点。这样不仅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美的魅力,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语言《小老鼠的魔棒》,当活泼有趣的动画形象一出现时,立刻引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老师的提问,立刻引起幼儿仔细观察,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简单归纳后,轻点鼠标,轻柔的音乐飞入屏幕,并朗朗读出。故事的学习,运用了六幅动画课件进行,向幼儿讲述故事内容,启发幼儿自己根据动画课件,构思、讲述故事情节,这样给幼儿充分的想象、交流空间。孩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编出了一个个内容各异、生动有趣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故事内容。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教学的重点。整节课环节紧凑,密度适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较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幼儿始终兴致盎然地进行学习.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利用多媒体,开展美术教学活动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除了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还应设法帮助幼 儿扩展经验,包括组织幼儿参加有趣的文体活动和外出游览等,广泛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图片、录像、动画、美术作品等,通过欣赏观察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加深对绘画表现力的认知和理解,为幼儿积累丰富的想象创造条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比如:大班有一节美工制作活动《有趣的大树》,要求每组幼儿通过合作,利用多种材料制作四棵大树,从树上要体现出四季的变化。由于幼儿感知水平较低,对于四季变化很难理解,而且对已过去的季节特征已经淡忘,因此这次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若只凭教师口头描述四季特征及树的变化,必然会枯燥无味,引不起幼儿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好多了,我们利用多媒体把四季轮换制作成动画形式:春天,天气转暖大树开始慢慢的从枝头冒出小芽,并逐渐长成绿叶,绿叶很快长大,枝叶茂盛(夏天)。接着树叶颜色慢慢变黄,并从枝头一片一片飘落下来(秋),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天空撒下片片雪花,在枝头积了许多白雪(冬)„„,同时加上教师的贴切优美的讲解,使幼儿在几分钟之内就感受到了四季轮换及明显特征,丰富了关于四季树木的感性经验,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意识,为最终的创作做好铺垫和准备,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方法和各种材料创作出了不同季节的大树,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利用多媒体,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来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知能力”。如何根据科学教育本身的特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幼儿实行有效的科学教育,我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在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幼儿兴趣的优势,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促使幼儿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所以,在帮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和形成良好行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手段运用与目标培养达到和谐、高效。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的限制,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获得的,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而且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各主题页之间可以灵活转换,便于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意调整教学顺序,当幼儿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或感到困难时,可灵活演示,拓宽了教学途径。因此,我们从兴趣入手,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通过投影、电脑、动画等电教手段,使科学知识浅显易懂。让幼儿获得不易亲身感知或接触的经验,并将不能感知的事物放大、再现、模拟演示有关重要的过程。如:在科学活动《小鸡出壳》时,我跟小朋友一起观看了课件,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小鸡是怎样从蛋壳里钻出来的。我们通过对画面的放大、放慢、定格等多种手段进行,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主动思考、探索、讨论得出合理的原因。这样让幼儿能够真切感知,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知识完整、印象深刻。小朋友们看着看着,还兴奋地唱起《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歌。还有在科学活动“食物的旅行”中,用多媒体技术将食物从口腔到排出的整个消化过程及消化系统各个部位的名称通过课件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看着吃的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幼儿有了一种奇妙的感受。这种感知,激发了幼儿对人体的探索愿望,让幼儿第一次这么关注自己的身体,并纷纷回家讲给父母听,科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如在中班数学“分类计数”活动中,我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软件,整个活动以小孔雀变魔术和与小朋友们做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每当电脑显示小孔雀一边唱着动听的歌,一边拍打翅膀,带出各种色彩鲜艳的几何图形,拼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时,这色彩丰富、富于 变化的视觉画面,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欲望,同时电脑又以小孔雀唱歌或生气的形式来判断幼儿回答的正确与错误,有声有色,情景交融,优化了教学情境。
总之,新《纲要》的颁布,充分认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价值,用电教手段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现代多媒体技术真正成为实现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这将是我们不懈努力的追求。
学习笔记:幼儿园语言教学主要依靠语言、思维来掌握情节,理解作品内涵。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能力。”在传统语言教育中通常通过几幅图片、几张画的教育方式进行,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幼儿的需要了。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故事的意境、内容、语言统合在一起,并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出来,极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生动的动画与多变的表现,将抽象的文字知识形象化、兴趣化,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最后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行语言交往,使幼儿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真正体现了“乐中学、动中学、玩中学”这一观点。这样不仅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美的魅力,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
第二篇: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各领域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实验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目前,几乎所有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教学、生产、检定、安全评价和成果评定都离不开实验动物,实验动物被称为“活的仪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科学的带动下,实验动物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其发展和应用程度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行业,特别是生物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1世纪将是高科技激烈竞争的年代,现代医学及生物高科技已成为时代竞争的热点和制高点,因此,实验动物科学倍受重视。发达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以促进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美国生物科学课题投资的40%涉及实验动物,60%的生物学课题需要实验动物。美国肿瘤研究中心,每年的研究经费为2.2亿美元,而需要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课题占1.4亿美元。有人统计,我国生物医学科研课题的60%以上需要实验动物。由此可见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所占的重要位置。1.生物医学方面
实验动物学与医学、生物学的关系尤为密切,生物医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成就都与实验动物息息相关。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没有对活动物进行的实验和观察,人们就无法认识有机界的各种规律。”对于医学科学来说,探讨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治疗与治愈机制及其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的机制,无一不是通过动物实验而阐明或证实的。如在癌症的研究中,由于在肿瘤的移植、免疫、治疗等研究中使用了裸鼠、悉生动物和无菌动物,对各种肿瘤的致癌原因,尤其是化学致癌物质、病毒致癌,肿瘤的病毒、免疫、治疗等方面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计划生育研究中有相当大的工作量是在动物身上完成的。外科中器官的移植,必须先在动物身上反复进行实验。其它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症、糖尿病、肝炎、老年病、艾滋病等都需运用相应的动物模型来进行实验研究,来阐明各方面的机理,最后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目前,对于生物学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而这一领域大部分研究材料也是来自实验动物。
2.制药和化工方面
实验动物在制药工业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新药的研制,必须通过安全性试验,其中包括动物的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毒性试验,三致试验(致癌、致畸、致突变),有的还要利用实验动物模型进行效果试验,证明对机体无毒性或安全可靠、有效后方能申请报批,否则可能会给人类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如1962年西德某药厂生产一种反应停(Thalidomide)药物给孕妇使用,结果造成畸胎儿发生率增高,给子孙后代带来灾难。药品出厂前,每批都要用实验动物进行检测,以确保绝对安全。化工产品的毒副作用对生命的影响,都是从动物实验中获得的结果。因此,实验动物在医药、化工领域里被称为“有生命的试剂”,是各种药理、毒理实验工作的重要条件,成为衡量医药、化工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
实验动物也是医药工业上生产疫苗、诊断用血清、某些诊断用抗原、免疫血清等的重要材料,都是将菌毒种等接种于动物体内而制成。例如:从牛体制备牛痘苗,猴肾制备小儿麻痹症疫苗,马体制备白喉、破伤风或气性坏疽等血清,金黄地鼠肾制备乙脑和狂犬病疫苗,小鼠脑内接种脑炎病毒后的脑组织制备血清学检验用的抗原等。
3.在农牧科学方面
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对残毒的分析检测离不开实验动物。安全性评价居农药研究开发的首位,必须用高质量的实验动物进行三致试验,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及迟发性毒性,联合毒性,世代繁殖毒性等试验。新农药的研究开发往往因为它对人类健康有危害而告失败,因此,研究的成功率仅占合成化合物的1/30000,研究周期约需7~8年。没有合格的实验动物来做试验,而造成经济上和时间上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如过去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杀虫日米、杀蟥剂等都因后来发现有致癌作用而停止使用,但有的已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实验动物在畜牧科学方面的应用,主要范围是疫苗制备和鉴定、生理试验、胚胎学研究、饲料营养分析、饲料添加剂、兽药的有害影响等试验,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肉、奶、蛋等畜产品的安全性。
4.轻工业科学方面
人们的吃穿用,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皮毛及化学纤维、生活日常用品、各种化妆品等,特别是化学制品有害成分的影响,都要用实验动物进行安全性试验,证明对人体确实无急慢性毒副作用,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后,方能生产和供应市场。
5.在重工业和环境保护方面
对重工业有害物的鉴定和防治,对整个环境的保护,包括废物的、气体的、光辐射的、声干扰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实验动物都是重要替代者。
6.在国防和军事科学方面
各种武器杀伤效力,化学、辐射、细菌、激光武器的效果和保护,以及在宇宙、航天科学试验中,实验动物都作为人类的替身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数据。
7.其他方面
在商品鉴定和国际贸易中,已把实验动物鉴定列为法规,它直接影响着对外贸易的数量、质量和信誉。实验动物还在交通、建筑、海洋、石油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实验动物的特点决定了它应用的广泛性,因为它具有微生物和遗传背景明确,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纯度高,敏感性强,反应性一致,重现性好以及繁殖快、产仔多,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在科学研究中,它成为“活的试剂”、“活的精密仪器”,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发展实验动物科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动物模型的意义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实验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动物实验,是生命科学实验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的繁育,以及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测和管理,其目的就是使动物实验研究准确无误而更接近真实,使实验结果具有科学性和重复性。在动物实验中人们发现,动物在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与人类或异种动物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并可互为参照,一种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可以成为另一种动物乃至人类的参照物。这样就赋予动物实验更广泛的意义,也使动物模型的建立成为可能。
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实验研究的结果往往会出乎意外,不受人为的控制,所以关乎人类本身的研究,在人体上进行试验,风险很大;对一些数量很少的珍稀动物,或一些因体型庞大,不易实施操作的种类,往往用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的另一种动物来进行实验研究,代替人类或原来的目标动物,这就是动物实验。为了保证这些动物实验更科学、准确和重复性好,用各种方法把一些需要研究的生理或病理活动相对稳定地显现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身上,供实验研究之用。这就称之为动物实验中的动物模型。
生物医学研究的进展常常依赖于使用动物模型作为实验假说和临床假说二者的试验基础。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十分复杂的,要深入探讨其疾病的发病机理及疗效机理不能也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可以通过对动物各种疾病和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用到人类,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以控制人类的疾病的衰老,延长人类的寿命。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AnimalModelofHumanDiseases)是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似性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材料。使用动物模型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研究防治措施。
长久以来人们发现,以人本身作为实验对象来推动医学的发展是困难的,临床所积累的经验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局限性,许多实验在道义上和方法学上还受到种种限制。而动物模型的吸引力就在于它克服了这些不足点,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动物模型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下方面。
(一)避免了在人身上进行实验所带来的风险
临床上对外伤、中毒、肿痛病因等研究是有一定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如急性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很难重复环境污染的作用。辐射对机体的损伤也不可能在人身上反复实验。而动物可以作为人类的替难者,在人为设计的实验条件下反复观察和研究。因此,应用动物模型,除了能克服在人类研究中经常会遇到的理论和社会限制外,还容许采用某些不能应用于人类的方法学途径,甚至为了研究需要可以损伤动物组织、器官或处死动物。
(二)临床上平时不易见到的疾病可用动物随时复制出来
临床上平时很难收集到放射病、毒气中毒、烈性传染病等病人,而实验室可以根据研究目的要求随时采用实验性诱发的方法在动物身上复制出来。
(三)可以克服人类某些疾病潜伏期长,病程长和发病率低的缺点
一般遗传性、免疫性、代谢性和内分泌等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很低,例如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较降,研究人员可以有意识地提高其在动物种群的中发生频率,从而推进研究。同样的途径已成功地应用于其他疾病的研究,如血友病、周期性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和自身免疫介导性疾病等。
临床上某些疾病潜伏期很长,很难进行研究,如肿瘤、慢性气管炎、肺心病、高血压等疾病,这些疾病发生发展很缓慢,有的可能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有些致病因素需要隔代或者几代才能显示出来,人类的寿命期相对来说是很长的,但一个科学家很难有幸进行三代以上的观察,而许多动物由于生命的周期很短,在实验室观察几十代是容易的,如果使用微生物甚至可以观察几百代。
(四)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增强实验材料的可比性
一般说来,临床上很多疾病是十分复杂的,各种因素均起作用,患有心脏病的病人,可能同时又患有肺脏疾病或肾脏疾病等其他疾病,即使疾病完全相同的病人,因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遗传等各不相同,对疾病的发性发展均有影响。采用动物来复制疾病模型,可以选择相同品种、品系、性别、年龄、体重、活动性、健康状态、甚至遗传和微生物等方面严加控制的各种等级的标准实验动物,用单一的病因作用复制成各种疾病。温度、湿度、光照、噪音、饲料等实验条件也可以严格控制。
无论营养学、肿瘤学和环境卫生学等方面,同一时期内很难在人身上取得一定数量的定性疾病材料。动物模型不仅在群体的数量上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可以通过投服一定剂量的药物或移植一定数量的肿瘤等方式,限定可变性,取得条件一致的模型材料。
(五)可以简化实验操作和样品收集
动物模型作为人类疾病的“缩影”,便于研究者按实验目的需要随时采取各种样品,甚至及时处死动物收集样本,这在临床是难以办到的。实验动物向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更有利于实验者的日常管理和实验操作。
(六)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本质
临床研究未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已知很多病身体除人以外也能引起多种动物感染,其表现可能各有特点。通过对人畜共患病的比较研究,可以充分认识同一病原体(或病因)对不同机体带来的各种损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使研究工作升毕到立体的水平来揭示某种疾病的本质,从而更有利于解释在人体上所发生的一切病理变化。
动物疾病模型的另一个富有成效的用途,在于能够细致地观察环境或遗传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这在临床上是办不到的,对于全面地认识疾病本质有重要意义。
因此利用动物疾病模型来研究人类疾病,可以克服平时一些不易见到,而且不便于在病人身上进行实验的各种人类疾病的研究。同时还可克服人类疾病发生发展缓慢,潜伏期长,发病原因多样,经常伴有各种其它疾病等因素的干扰,可以用单一的病因,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典型的动物疾病模型,对于研究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疾病疗效的机理等是极为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第三篇:多媒体技术在五大领域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五大领域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技术具有灵活多变,可控性和交互性强等特点,能够很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所以目前我国的很多幼儿园都在大力推广多媒体技术。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应用情况,探索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合理化应用的方法策略.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五大领域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素材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小为大、声像并茂,改变了过去只利用挂图、图片等呆板单一的表现形式,使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呈现或不易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地展现出来,对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提升教育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多媒体使用得太滥、操作得太浅、运用得太少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我们的幼儿教学带来一些负面情况,不利于我们更好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在幼儿园正确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并且为幼儿园教师培训提供明示,就成了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很关心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五大领域的应用
(1)多媒体在语言教育中的应用
传统语言教学通常通过几幅图片、几张画的方式进行,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幼儿的需要。现在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故事的意境、内容、语言统合在了一起,并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出来,一方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生动的动画与多变的表现,将抽象的文字知识变得形象和富有生趣,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如:在小班教学儿歌《袋鼠妈妈》,幼儿对儿歌中的“相亲相爱”一词不理解,教师用FLASH软件制作了一幅小袋鼠和袋鼠妈妈相互亲吻拥抱的画面,教师运用鼠标反复点击画面,小袋鼠依偎在袋鼠妈妈的怀抱里,袋鼠妈妈深情地抚摩着小袋鼠,这就很容易让幼儿理解“相亲相爱”一词,在以后的表演中,孩子能形象地表达出相亲相爱的动作。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者开放多个感官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官通道要能更准确更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在绘本阅读中,教师很巧妙地利用了录音笔配合放大的绘本画面,来诠释不同角色的语气语调,使教学活动绘声绘色。
例如,在大班绘本阅读《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的活动中,教师首先分段播放事先录制好的故事录音,先请幼儿整体听一遍,再边提问边用停顿播放的方法放录音。由于教师使用了不同角色的语气语调,幼儿很容易理解故事的内容和人物情感的变化,再加上教师在录音中加入了一些特殊音效(例如风声、狼叫声),对渲染故事氛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在科学活动中包括了许多抽象的科学道理,并具有较强的严密性,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比如《宝宝从哪里来》,幼儿对自己的出生充满了好奇,迫切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传统的教学只是一味地说教讲解,教师又很难用语言表达,幼儿也听得吃力,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通过多媒体的制作,把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环境设计好,然后用两颗种子相遇——粗浅轮廓——五官——手脚——吮吸等一系列的胎儿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画面上,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知识完整、印象深刻。活动中儿童被深深地被吸引了。
在幼儿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可感、可知,并能扩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幼儿知识面,有利于幼儿感知、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如在大班幼儿学习《认识蚂蚁》的时候,教师用课件将蚂蚁头、胸、腹、触角、眼睛、嘴巴、腿等各个部位的名称,以及庞大的蚂蚁地下王国内部构造,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得复杂难懂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易于理解,幼儿很快就能区分工蚁,蚁后和兵蚁。
(3)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考虑到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现实性,以及“幼儿数学知识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作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的心理特点,多媒体技术恰恰能为数学教学带来一种新的尝试。多媒体课件色彩鲜艳、画面逼真、特别是具有趣味性和动画的特点,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使幼儿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大班数学“认识时间”活动,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认识时间之闯关游戏》。由滴滴答答的声音开始,让小朋友猜是什么?小朋友立刻被吸引,大声说是时钟。画面再展示出一个城堡,告诉小朋友如果能回答出画面上所有的问题,就能顺利闯关,每一关过后都会有鲜花和掌声,小朋友立刻有了浓厚的兴趣,思维变得十分活跃。用FLASH制作的钟面,可以分解刻度和指针,并且能够演示分针和时针赛跑的画面,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玩中学,学中玩,这堂课体现了教学的个性化。
(4)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对象很广泛,包括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工艺美术作品、建筑艺术、儿童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周围环境。像一些世界著名的建筑、世界名画和自然景观,幼儿是没有条件亲自接触的,而多媒体的运用为我们创造了美术欣赏的全新舞台。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孩子们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感受欣赏对象,而不是接受教师单一的理解。在欣赏活动时播放背景音乐,渲染气氛,创造意境。在形、声、色全方位地调动视听觉,结合教师生动的语言,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百老汇爵士乐》,不仅表现喧嚣的城市、闪烁的霓虹灯,更是再现了爵士乐强劲的节奏,极具个性的旋律:时而如诉如泣、时而强劲高坑、进而激动奔放。
为了让幼儿理解音乐与绘画内在的相遇,教师在课件中加入了欢快、活泼、节奏分明的爵士乐,并且配合跳动的音波线,幼儿很快地理解和感受到:这幅画就是一首充满节奏感的爵士乐。红、黄、蓝无数的色块就是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散布着的色块,营造的是变化的节奏和振动的频率,带给幼儿明亮、快乐、兴奋的感觉。
在绘画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很普遍,手绘示范存在图像小,速度慢、教师背对幼儿容易遮挡视线等缺点。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与幼儿面对面交流沟通,及时对幼儿的信息做出反馈。多媒体画面图像可以放大、色彩又鲜艳,能够增强美术教学的情景,优化教学结构。
如:在大班美术《蚂蚁飞上天》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先播放课件,优美的动画、动听的故事,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欣赏完课件后,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大胆想象,创作出了一本本有趣的连环画。最后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讲评,幼儿通过自评、互评相互学习,使自己的绘画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5)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贴近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歌唱活动的兴趣。快捷交流、方便的播放功能避免了录音、录像机因倒回播放而中断教学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思维等弊端的发生,使教师能更主动地控制教学过程,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如:《小熊过桥》的歌曲发展顺序是小熊过桥——小熊害怕——妈妈鼓励——小熊过了桥,在录音的时候,可以分四次将四个乐段分别命名录制,播放时点哪个乐段,就会播放哪个乐段,便于在欣赏时加深印象,对作品更加深入地理解。
在《小蜗牛》的音乐活动中,歌曲的画面上出现蜗牛爬行时分泌的粘液干后形成的一道亮白的线,在歌曲中这一现象被形象地表现为小蜗牛记性差,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家,身上带着一只小蜡笔,一边走一边画,顺着线找回家。想象拟人的动画画面,声像结合富于趣味,有利于幼儿进行观察思考,易于理解和记忆。
在教授少数民族的舞曲和歌曲时,配合多媒体的操作,向幼儿展示各民族不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等等,真实自然地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多元文化的教育,更有利于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6)多媒体技术在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近几年,安全成为了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面对越来越频繁的灾难,人们更积极地树立了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在面对各种灾害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沉着冷静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组织方法之一是讲解示范法,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各种灾害场景,真实地指导幼儿进行活动的开展。
在大班健康教育《地震来了我不怕》的活动中,教师先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视频包括震后救灾、营救录像,将幼儿引入到灾难的氛围中,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再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如果地震来了,在家里和在室外应该采取什么保护措施。在幼儿讨论后,教师结合《地震自救宣传片》,给幼儿一一讲解示范,为下一环节幼儿模拟演练紧急撤离、逃生演习做好铺垫。
演习后,活动延伸部分,师生观看《唐山大地震》的片段,感受大自然的强大和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心理准备。由于活动使用了一段非常适合幼儿的地震自救宣传片的视频,它从孩子遇到地震时的情境展开,对各个注意事项和措施都做了形象生动的说明,幼儿都非常感兴趣。(7)多媒体技术在社会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教育往往是许多领域的整合,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社会教育要“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幼儿对教师的说教一般难以接受,而多姿多彩、变化无穷的多媒体技术能将空洞抽象的概念制作成影像,构成现实,帮助幼儿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明辨是非,能促进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
大班社会活动《祖国妈妈过生日》的目标中涉及一条“感受祖国六十一年的变化,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整节课中充分利用了《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让原本遥不可及的时代跃然眼前。多媒体拉近了时空的距离,幼儿在珍贵的视频资料中,身临其境地感受着祖国六十一年的变化。幼儿为祖国妈妈诞生之前受日本侵略而愤怒,为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天成立了”而欢呼不已,为如今祖国能成功举行奥运会、世博会而无比自豪。许多孩子都喊出了长大要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妈妈的梦想,这堂课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数码相机因具备拍摄静态照片、照片连拍、短小视频等功能,比较多地被幼儿园教师运用于记载、记录孩子的学习成果、成长足迹,成了沟通家园,向家长展现孩子在园生活、学习的一种手段,很好地推动了家园间的相互了解、沟通、共育。同时在教学中,数码相机对实际图片、生活场景的记录,也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生动具体的探讨、交流话题,在常规引导、具体行为指导中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比如:在《快乐的中秋节》的系列活动中,教师先去月饼生产车间拍了一段月饼制作的流程,并请师傅一一讲解,幼儿观看后对月饼制作有了大致的了解。教师又结合上届幼儿制作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边演示边讲解制作的重点和曾经出现的问题,然后幼儿亲自动手做月饼。在做的过程中,教师一直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和视频,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月饼做好后,所有月饼被送进食堂烘焙。在第二次的活动中,大班的幼儿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去小班和弟弟妹妹一起表演节目、亲亲抱抱弟弟妹妹、一起分享自制的月饼,过了快乐团圆的中秋节,教师又及时地记录了这个非常温馨的场面。回到班级后,教师趁热打铁将两次活动的视频和照片播放给幼儿看,让幼儿自己来评价,大胆表达自己对活动的感想。由于是亲身经历的事件,又在屏幕中目睹了自己的表现,孩子们的热情高涨,发言十分踊跃。课后教师将部分照片冲洗出来并配以简洁的文字布置在教室中,整个活动非常完整。
(二)教师在多媒体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素质限制了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部分教师在操作多媒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用水平不高、制作水平低、照搬别的教师已经制作好的课件、自己对课件内容不熟悉。S园的幼教师资绝大多数来自中等师范学校的幼师班和幼儿师范学校;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的幼教班,学生在校以专业技能为主,毕业出来的学生多是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接触和学习使用一些简单的电教设施如幻灯、投影、录音机、录像机等,对课件的深入开发还谈不上。
2、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
部分教师操作多媒体过多过滥,整节课大部分时间是在放幻灯,而忽视了儿童的操作。事实上这对教学的推动、对幼儿发展都是不利的。幼儿需要与材料进行交互,需要通过操作探索、猜测、验证,过多的多媒体播放剥夺了幼儿的好奇心,答案的提前揭示无疑是一种灌输。而且大容量、高密度的课件内容,让幼儿无法消化吸收,并产生厌恶感。我们需要给幼儿留有充足“试误”的机会,只有亲自体会的东西才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是对幼儿良好学习态度形成的一种促进。
3、一些多媒体作品华而不实
少数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味追求画面的美感,并且加入许多与主题无关的音效,虽然热闹,但实则形式大于内容。事实上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让教师上课轻松方便,让幼儿学习更有趣和直观。而太过花哨的课件,不仅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很可能导致幼儿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教学内容以外的事物上,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对幼儿园多媒体技术操作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培训,鼓励教师自己开发课件
为了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幼儿园应当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因为一线教师非常了解幼儿的实际需求,一旦他们能够运用好多媒体这把双刃剑,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所以幼儿园应该鼓励教师自己开发课件。在培养幼儿教师的高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应当设置边缘学科,培养、配置一批复合型人才。幼儿园管理者应当建立激励体制,鼓励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师的学习热情。多媒体固然是先进的教学手段,怎么利用好这种先进,教师的素质素养首先是先进的。作为好的诉说者,不仅仅是会运用好多媒体,更要运用好多媒体与学生融为一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多媒体。
2、明确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标服务
好的教学是教会学生怎么去学,而非灌输。合理选择使用多媒体的时机,而不是每节课都非用不可。要明确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了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无好坏之分,关键在是否真正促进幼儿的学习。要坚持效率性原则,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灵活结合其他多种教学手段,适当增加幼儿的操作机会,促进幼儿高效学习。
3、吸取经验,教学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
针对有些幼儿教师制作课件形式大于内容的错误倾向,幼儿园可以对优秀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成果进行合理整合,从中找出不足,总结经验,并做到对优秀课件的再次使用和重复使用,而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
幼儿园应建立自己的软件资源库,存放自制、改编、网上下载、购买的多媒体软件,并及时更新。此举可用于本园的教学,也在各园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时提供了方便。多媒体的优势在于有形有色又音集成的光影设备本身就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用具,把这种设备搬进教室,作为老师的辅助教具,也是必然的趋势。
第四篇: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可见语文教学如何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实施课堂教学的现代化,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4年5月教育部又发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维度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当前,各地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班班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摸索尝试,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达到增加教?W的密度和容量,加速教学信息传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效果。
一、以声传情,拨动学生的情弦,激起情感共鸣
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媒体上的声音资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富于情趣。
(一)适时的乐曲介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新课开始时播放与课文内容或情感相关的乐曲,能很好地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把学生导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增添了学习乐趣。如上《记一辆纺车》时,先播放歌曲《南泥湾》,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不仅了解到文章的写作背景,还可以想象出抗日将士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生产自救场面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课文结束时播放与文章主旨有关的音乐,课尽而意无穷,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如《花的话》授课结束时,播放《好人一生平安》,随着娓婉动听的旋律,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就会从小男孩送二月兰给敬爱的老师,联想到所有的老师,都会从心里感谢老师,祝愿老师一生平安!
(二)声情并茂的“美读”,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时,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唤起学生内心的视像和情愫,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接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从而激起内心的情感。如学习朱自清的《春》,由于朗读者带着一种盼春、绘春、赞春的喜悦心情,再配上悠扬动听的《春之声圆舞曲》,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随着这一串串音符扑面而来,学生很快就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优美的意境之中,如同在繁花似锦、诗情画意的春天畅游,自然地产生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二、以像激趣,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整体印象
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制作的影像,以形象信息的形式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环境氛围,如临其境,可以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意境。
如学习《沁园春?雪》时,通过制作北国雪景,长城、黄河以及毛泽东观雪、吟诗的画面,同时配以适当的画外音,这样,毛主席指点江山,历数风流人物的景象就出现在学生眼前,激起学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志。又如教学《孔乙己》,因学生对封建社会落迫文人了解不多,授课时特地拷贝制作的电影《孔乙己》中反映他穷酸迂腐的几个典型场面,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一个饱受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摧残且迂腐不堪的“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旧社会知识分子。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对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和揭露当时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很有帮助。
此外,一些说明文、游记等,教学时若能展示平面(或线路)图或播放风景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通过展示人民大会堂的平面图和局部的相片,有助于学生理清课文说明的顺序,看清建筑物的特征,学会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三、综合使用多种媒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够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效率。因而,许多课件都是把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音乐伴奏下的“美读”,再配上鲜艳的图画,让使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学习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那声情并茂的朗诵伴随着优美的旋律缓缓响起,加上一幅幅“甲天下”美景的展现,抽象的感情变成了真实可感、拨动人心弦的画面,学生内心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份美感,增加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节约时间,加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
传统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感到教学时间不够,教学容量太少,而这个问题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多媒体教学时,板书无需再写,上课时只需轻轻点击一下鼠标或超级链接,即可完成,而且板书字体的大小、背景、颜色等都可根据具体情形而设定。教师问题的提出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轻轻一击就摆在大屏幕上了。此外,借助直观形象,有些课文内容也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这样授课中不仅节省了不少时间,而且授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也就成为可能,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尤其是讲课过程中需要插入相关资料,或做课堂练习,以及复习课的教学,或者优秀专业的展评,借助多媒体平台效果就更加显著。
总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
第五篇: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胡场小学课题组 宋玉林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己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传统模式的教育方法己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己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样也需要进行改革。面对信息时代的激烈竞争,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是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它能够集成多种媒体,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和保存,其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多媒体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能够让学生从理论的角度了解相关的知识概念,而且能够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动画演示方法,使传统单调的图形符号和图形界面变得更直观、更清晰、更具吸引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除了能够表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些生动的教学效果外,还可以增加课程容量,提高课程密度,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单只是从教师的讲述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还会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给予很大的关注。网络信息时代的学生对自己受教育的环境和质量都很重视,因为他们将来要走向社会,他们迫切需要与社会同步。多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满足学生求新的心理特点,学生
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知识,往往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在接受信息时代的现代化教育,因为在课堂上展示给他们的是教师用计算机精心剪辑制作的教学课件,是声、光、电高度结合的多媒体技术,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多媒体有声有色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水平的提高。例如:我们在讲解跳高的技术动作时,以往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原地做模仿动作,或者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学生无法看到空中的立体图像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一头雾水,采用多媒体对学生传授这一技术动作,通过计算机和投影仪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段定格,使学生能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学习,了解动作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画面能形象、生动地描绘技术动作,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使难理解的东西变为容易理解的东西,而且还可以把空间放大或缩小,把时间的间隔缩短或延长。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更为紧密和友好,形成交流式的、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因此从体育理论教学的内容而言,由于教学过程中富含竞赛、新闻、生理、心理、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通过多媒体手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展示,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学习的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点,而是从更加广阔的知识领域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学习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发展形象思维,也发展抽象思维,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
另外,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创新精神和互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设计的课件不能仅仅围绕知识目标,要让学生面对知识和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努力探索,在不断解决问题的时候培养他们的自主、合作、创新能力。
同时,它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如跳箱的动作学习,摆动腿摆动不当会影响跳箱的速度且很容易碰到,学生对跳箱应如何摆动总觉得有些迷惑,对这样的疑难性动作教师可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定格处理,找一段世界大赛跳箱比赛的录像,当录像播放到摆动腿动作时作定格处理,让学生分析参赛的优秀选手们是怎样完成这一动作的,自己与其相比有那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从而掌握跳箱时摆动腿的动作技术要求,难点一突破,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运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首先可以是教师从传统的讲演中解放出来,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面对演示界面,围绕主题保持同步的思维活动,对问题的探讨进行自然的拓展和延伸.当然,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卡片式的文字材料,但仅仅用于对主题讲解内容的提示和备忘。其次,运用多媒体可以把教师从讲台和黑板之间的狭小空间里解放出来,特别是体育理论教学,教师甚至可以走到学生中间,腾出身体,采用大量的语言、表情、身体语言、肢体动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授方法,也可以很自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使教学过程更加活泼和富有情趣,使授课形式更为积极主动。
当然,多媒体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局限性。它不可以替代一切传统的教学手段,体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其他学科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而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宽敞的场、馆等室外环境下进行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及学生反复的身体练习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即体育教学以实践课为主,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恰当的传统教学手段,如动作模型、挂图、幻灯等,既方便又经济。而且,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和个体差异,不能照搬别人的多媒体软件设计,要不然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教学艺术,抑制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抑制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以,在教学中如果多媒体技术运用不当,教学则会失去主动和谐的气氛,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众所周知多媒体的特点是大信息、大容量,有的教师为突出多媒体的特点,刻意追求大信息、大容量,而不考虑大纲的要求,盲目压缩
课时,或把一课时的内容分成两课时,这不仅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原则,也影响了演示的可见度,还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