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禅小学德育成果案例(牵手好习惯)
东禅小学校习惯教育成果案例
----让学生牵手好习惯
东禅小学
贺知文
*** 629007 学生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小学生因年龄、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学习习惯、安全卫生习惯、文明礼仪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
评析:经调查,我校学生家长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不识字,小学或初中文化的占多数,再加上大多数学生为留守学生,由爷爷奶奶带,只注重了学生的吃穿、冷暖,谈不上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数家长们“重智轻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无所谓,更谈不上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至此,孩子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就突显出来。孩子的习惯决定着孩子的明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人们常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可以主宰人生。”因此,学校着力开展好习惯教育,让学生牵手好习惯为幸福人生奠基。具体措施:
1、自编习惯教材,重视规范训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明确要求和规范训练。学校全体教师群策群力,首精心编写习惯教育教材。2011年底,学校组建了一支由优秀班主任、知名骨干教师组成的教材编委会。教材编写前期,学校聘请专家引领,编委会多次召开会议,最后通过商讨决定,教材主要围绕“文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安全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进行编写。编委会成员分工后广泛收集材料自主编写;然后将教材汇总由编委会成员集体审核,反复论证、修改。最后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彩印印刷成册,做到全校学生人手一本。再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为规范三字经》、《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礼仪守则》为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
2、打造校园文化,营造习惯教育氛围。
“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寸土都育人”。改造了校园环境,整洁的墙壁,漂亮的门窗,走廊上、教室里悬挂的警言名句,爱校爱家、保护环境、语言文明等警示牌,无时无刻不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文明,从而奋发向上,自觉守纪。
3、以活动为载体,重视活动引领。
以活动促发展,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书画展览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的好习惯,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4、加强监督,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可以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又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变成自觉遵守。
例如,(1)、习惯知识培训,学校每周对全校师生分别从文明礼仪、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安全习惯、卫生习惯等进行习惯知识大培训。
(2)、课前一支习惯歌谣。将习惯儿歌谣书写在黑板右上角,每节课前每个班朗诵,将良好习惯铭记在心。
(3)、周一升旗仪式下,激情习惯朗诵。每周一习惯内容,全校师生在国旗下激情朗诵习惯知识,强化习惯教育,从而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4)、课前课后三件事(摆放好桌椅、拾捡起桌子周围的纸屑垃圾、摆放好桌上的书本置于左上角);
(5)、各班上好文明礼仪课,教会学生懂礼貌,能正确称呼他人,见面打招呼问好。
(6)、学校开学初第一周进行集会静走强化训练,之后每周三第一节课后活动时间定为静走练习时间,让学生做到有序集会。每天中午实行路队放学。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做到文明守纪。
(7)、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学校德育处不定期对各班学生清洁卫生进行检查,并考核到班。
(8)、扫好自己的责任卫生区,擦干净公区内的垃圾桶清洁卫生保持,主动拾捡垃圾。
(9)、做文明学生,让垃圾入袋。各班学生每天必须佩带“美丽清洁袋”上学,并将美丽清洁袋放入桌盒里或书包内。佩带情况纳入学生每天入校行为检查范围。
当然,规则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则存在差距。对于习惯较差的孩子,我就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存在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的习惯。
5、树立典型,重视榜样教育。
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在全校开展养成教育评比表彰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榜样在养成教育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每周各班评选出“班级之星”教师后学习园地设置“评星栏”。评选出班级之星后在学习园地中公示,并每周更换。在班级之星的基础上,每月评选出校级“东小之星”,佩戴“东小之星”奖章。每学期,学校评选出“东小好少年”佩戴相应的奖章,并颁发奖状。
6、考核评估,重视加强检查评比。
以评价促养成,养成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定期检查,适时评比,是解决懈怠或流于形式的重要措施。学校成立东禅小学自主互助管理委员会。学生会干部都带证上岗,各司其职,参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每周与值周教师对各班学生行为习惯、文明礼仪、清洁卫生、安全、学习等做到每天一检查、每周一评,并且把评比结果进行公示,作为优秀班级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在评比中坚持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并以粘贴小饰物表示鼓励,并及时进行周、月总结,不断提高深化。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竞争,使每个学生时时处处都能自觉地管理好自己,又能监督别人,按照常规要求去做,也促使少数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学生自省,从同学的建议中认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
教育效果:自从学校开展牵手好习惯教育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每期的期末素质测试,我校优生比都高于全区平均比值。见面问好,礼貌待人、文明搭乘车辆、路队整齐划一等等学生行为,都无不体现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启示: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反复教育、强化训练于活动中,让学生牵手好习惯,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第二篇:东禅小学学习雷锋先进事迹材料
学雷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在60年代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全国人民提出来的。“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雷锋精神印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雷锋活动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走过场。雷锋精神是否渐渐远离?学习雷锋的活动是否流于形式?对于学校园里的学生来说,雷锋精神真的成为一个逐渐陌生的词汇吗?诚然不是的。在东禅小学校园里,“雷锋”就在你我身边的,广大师生正用朴实的语言和实际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多年来,东禅小学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立足岗位学雷锋,与时俱进树新风,展示了当代师生的崭新精神风貌。立足校内,服务社会,结合时代特点,不断丰富学雷锋活动的内容,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在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一、领导重视,认识明确。
为抓好学雷锋活动,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和组长,副校长主抓,由分管学生工作的主任和各年级组的组长为组员。学校把学雷锋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一个重要途径。领导的重视为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学雷锋活动动员大会,动员全体党团员、少先队员和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到学雷锋活动中去。每年的三月,学校都要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学习和讨论学雷锋活动的有关话题。学校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雷锋的生平事迹和雷锋式人物的先进事迹。现在学校已经形成浓厚的学雷锋氛围。
二、全员参与,创设浓厚学雷锋氛围
为丰富和发展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和形式,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文明意识,深入弘扬和实践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雷锋精神,学校决定把三月份定为学雷锋活动月,并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做好宣传工作,重点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开展好学雷锋的系列活动,开展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学习活动,发扬自强自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不断地去追寻雷锋的足迹,感悟雷锋的德行、体验雷锋的心灵,在奉献中体现作为,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长期持续有效地开展学雷锋活动。
做好学雷锋的宣传发动工作。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及各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围绕“学雷锋”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认真开展好学雷锋的系列活动。
1、各班中队主持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
2、各班出一期主题黑板报,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对黑板报评比。
3、学习雷锋事迹,学唱一首雷锋歌曲,写一篇关于雷锋的日记,看一部雷锋影视片,读一本学雷锋书籍。
4、“学习雷锋精神 从身边事做起”主题升旗仪式。
三、“雷锋精神”进学校,校风、班风见成效
1、东禅小学已经把开展学雷锋活动作为培养学生高尚品格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评先进创三好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此帮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学雷锋已由老师要我学向我要学雷锋转变;由学雷锋行动向学雷锋精神转变;由单纯学雷锋向综合学雷锋转变。每天清晨,校门口,弯腰,“老师好!”一曲童声小合唱,令老师精神为之一振。校园里,弯腰,捡起,废纸飞到了垃圾筐。一个个美丽的身影,令老师们为之动容。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勤学、善学,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已在我校形成。
学校团队精心设计了校内学雷锋的组织形式——“一帮一”互助组。每个班级都有不同形式的互助组,学习上的互助,行为习惯上的互助,生活上的互助。这项活动的开展使一批批有困难的学生获得了勇气和支持,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并且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校园内,义务清理环境卫生不让一块垃圾破坏风景的人多了,主动关灯、关窗、关水龙头不浪费一度电、不让风吹坏一块玻璃、不浪费一滴水的人多了,拾到钱物及时上交学校的人多了,自发组织本班同学收集废纸、废饮料瓶换钱支助班级贫困同学的多了。我校的广大教师,利用工余时间,无偿为学困生进行辅导,学校的班主任常常提前到校,现在,学雷锋已经成为学校师生的一种习惯和品质,学雷锋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经常性的行为。
2、扶贫助学校内校外献真情。在注重从小事培养学生高尚品格的同时,也关注从大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多年来,由学校师生捐款先后扶助了多名贫困生,如熊易、姚玉林同学家庭贫困,学校先后组织师生进行捐款。还有学生在校期间感冒发烧,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就自己垫资及时地把患病学生送到医院救治。学校还经常慰问贫困退休教师。
四、深入持久开展活动,构建“雷锋精神”和谐校园
1、雷锋是永远的榜样,不朽的丰碑。
与时代同行,与文明同在,我校坚持把学雷锋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组建领导机构和制定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推进学校有力的工作格局;二是将雷锋精神活动纳入学校、班级测评,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加大考核力度,使学雷锋活动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三是把学雷锋活动与开展德育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各方面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四是把学雷锋精神活动融入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使学习雷锋活动不走过场,更好地落到实处,实践雷锋精神得到丰富和升华。办人民满意教育,创雷锋精神学校。
2、全员参与,组织严密,精心打造德育品牌
东禅小学全员参与学雷锋活动,为此,学校齐抓共管、少先队主抓,学生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学校每班成立学雷锋活动小组10个,学校多个志愿者小队。多年来学雷锋活动小组和志愿者小队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学校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注意引导师生从身边小事着手并且关注校内外的大事,打造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品牌。
东禅小学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不仅弘扬了雷锋精神,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做出了贡献,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促进了学校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使学生的管理由管理型向自觉型转变,为“四有”新人的培养开辟了渠道、开拓了空间。进入新阶段,东禅小学将继续努力,高高擎起学习雷锋的大旗,继续弘扬伟大的雷锋精神,把学雷锋活动推向新高度,取得新成就。
第三篇:东禅小学学习雷锋先进事迹材料
学雷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在60年代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全国人民提出来的。“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雷锋精神印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雷锋活动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走过场。雷锋精神是否渐渐远离?学习雷锋的活动是否流于形式?对于学校园里的学生来说,雷锋精神真的成为一个逐渐陌生的词汇吗?诚然不是的。在东禅小学校园里,“雷锋”就在你我身边的,广大师生正用朴实的语言和实际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多年来,东禅小学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立足岗位学雷锋,与时俱进树新风,展示了当代师生的崭新精神风貌。立足校内,服务社会,结合时代特点,不断丰富学雷锋活动的内容,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在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一、领导重视,认识明确。
为抓好学雷锋活动,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和组长,副校长主抓,由分管学生工作的主任和各年级组的组长为组员。学校把学雷锋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一个重要途径。领导的重视为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学雷锋活动动员大会,动员全体党团员、少先队员和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到学雷锋活动中去。每年的三月,学校都要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学习和讨论学雷锋活动的有关话题。学校还利用学校广播、黑
板报等宣传雷锋的生平事迹和雷锋式人物的先进事迹。现在学校已经形成浓厚的学雷锋氛围。
二、全员参与,创设浓厚学雷锋氛围
为丰富和发展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和形式,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文明意识,深入弘扬和实践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雷锋精神,学校决定把三月份定为学雷锋活动月,并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做好宣传工作,重点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开展好学雷锋的系列活动,开展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学习活动,发扬自强自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不断地去追寻雷锋的足迹,感悟雷锋的德行、体验雷锋的心灵,在奉献中体现作为,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长期持续有效地开展学雷锋活动。
做好学雷锋的宣传发动工作。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及各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围绕“学雷锋”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认真开展好学雷锋的系列活动。
1、各班中队主持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
2、各班出一期主题黑板报,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对黑板报评比。
3、学习雷锋事迹,学唱一首雷锋歌曲,写一篇关于雷锋的日记,看一部雷锋影视片,读一本学雷锋书籍。
4、“学习雷锋精神从身边事做起”主题升旗仪式。
三、“雷锋精神”进学校,校风、班风见成效
1、东禅小学已经把开展学雷锋活动作为培养学生高尚品格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评先进创三好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此帮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学雷锋已由老师要我学向我要学雷锋转变;由学雷锋行动向学雷锋精神转变;由单纯学雷锋向综合学雷锋转变。每天清晨,校门口,弯腰,“老师好!”一曲童声小合唱,令老师精神为之一振。校园里,弯腰,捡起,废纸飞到了垃圾筐。一个个美丽的身影,令老师们为之动容。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勤学、善学,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已在我校形成。
学校团队精心设计了校内学雷锋的组织形式——“一帮一”互助组。每个班级都有不同形式的互助组,学习上的互助,行为习惯上的互助,生活上的互助。这项活动的开展使一批批有困难的学生获得了勇气和支持,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并且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校园内,义务清理环境卫生不让一块垃圾破坏风景的人多了,主动关灯、关窗、关水龙头不浪费一度电、不让风吹坏一块玻璃、不浪费一滴水的人多了,拾到钱物及时上交学校的人多了,自发组织本班同学收集废纸、废饮料瓶换钱支助班级贫困同学的多了。
我校的广大教师,利用工余时间,无偿为学困生进行辅导,学校的班主任常常提前到校,现在,学雷锋已经成为学校师生的一种习惯和品质,学雷锋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经常性的行为。
2、扶贫助学校内校外献真情。在注重从小事培养学生高尚品格的同时,也关注从大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多年来,由学校师生捐款先后扶助了多名贫困生,如熊易、姚玉林同学家庭贫困,学校先后组织师生进行捐款。还有学生在校期间感冒发烧,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就自己垫资及时地把患病学生送到医院救治。学校还经常慰问贫困退休教师。
四、深入持久开展活动,构建“雷锋精神”和谐校园
1、雷锋是永远的榜样,不朽的丰碑。
与时代同行,与文明同在,我校坚持把学雷锋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组建领导机构和制定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推进学校有力的工作格局;二是将雷锋精神活动纳入学校、班级测评,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加大考核力度,使学雷锋活动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三是把学雷锋活动与开展德育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各方面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四是把学雷锋精神活动融入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使学习雷锋活动不走过场,更好地落到实处,实践雷锋精神得到丰富和升华。办人民满意教育,创雷锋精神学校。
2、全员参与,组织严密,精心打造德育品牌
东禅小学全员参与学雷锋活动,为此,学校齐抓共管、少先队
主抓,学生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学校每班成立学雷锋活动小组10个,学校多个志愿者小队。多年来学雷锋活动小组和志愿者小队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学校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注意引导师生从身边小事着手并且关注校内外的大事,打造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品牌。
东禅小学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不仅弘扬了雷锋精神,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做出了贡献,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促进了学校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使学生的管理由管理型向自觉型转变,为“四有”新人的培养开辟了渠道、开拓了空间。进入新阶段,东禅小学将继续努力,高高擎起学习雷锋的大旗,继续弘扬伟大的雷锋精神,把学雷锋活动推向新高度,取得新成就。
第四篇:南青同小学德育创新案例成果报告
小学德育工作
创新案例成果总结报告
南
青
同
小
学
2012年9月5日
小学德育工作
创新案例成果总结报告
一、成果形成背景
我校地处南青同村南,每到上学放学,接孩子的家长加上放学的学生,一片混乱,充满了不安全因素。1999年,一名三年级女生放学横过马路,发生车祸被撞左腿受伤。一次事故,对学校可能只是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一次付出安全代价的车祸,定格在学校的反思中。从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出发,认真分析研究小学阶段交通安全教育现状,我们认为,我国小学实施交通安全教育相对滞后,在多数地方它仍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学校往往重得到“安全”的结果,而不够重获得“安全“的教育过程,重硬件的建设,轻软件的建设。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存在被动性、间断性、形式化三种倾向。以下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乃至要解决的问题。
1、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小学阶段的交通安全教育,即支持我们行动的理念是什么?
2、解决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的“三种倾向”问题,有怎样的改革措施和策略?
3、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常规管理有怎样的操作上的构建?
4、通过交通安全教育如何促进小学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实施过程
一、小学交通安全的教育活动: “一争章二达标三展示五个一”。一争章:以少先队为主阵地,设立交通安全小博士章,交通安全小卫士章,交通安全小标兵章。由各中队每月组织民主评比和授章。实施“雏鹰章流动制度”和“雏鹰章简化制度”。二达标:在校区内创交通安全文明班级。三展示:包括交通安全娃娃乐班队会,交通安全娃娃乐书画展,交通安全娃娃乐文艺会演等。五个一:学生在家庭每学期5项“亲子”活动、在学校每期5项“骄子”活动、在村里每学年5项“小公民”活动。
二、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的管理常规
(一)“五个五”常规管理机制: 五句行动理念:(1)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2)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教育全体学生,影响整个社会;(3)交通安全,心系学生,情系家庭,幸福社会;(4)交通安全娃娃乐;(5)快快乐乐上学,平平安安回家。五支管理队伍:(1)交通安全教育领导小组;(2)交通安全任课教师;(3)值周教师;(4)交通安全监督岗和值周学生;(5)学生路队长。五项基本制度:(1)《育人值周制度》;(2)《班务公开制度》;(3)《路队放学回家制度》;(4)《交通安全考核表彰制度》;(5)《小学生安全
行路歌》。五项常规工作:(1)专题学习、议事例会;(2)教学设计、论文评比;(3)汇报课、示范课;(4)争章、达标活动;(5)交通安全娃娃乐。五项常规活动:(1)挂学生证(校牌)进校;(2)以班级为单位排队出校;(3)班主任护送学生出教室、校门;(4)人人懂得简单的交通常识;(5)人人会唱交通安全行路歌。
(二)具体的操作策略
1、达标管理。实施班级交通安全达标制度。“三句话”常规,即“行走靠右不推拉,集合站队军事化,路队平安回到家”。
2、班务公开。将校务公开延伸,在班级教室门口固定位置公布课程设置、任课教师、学生路队等班级基本情况。
3、唱安全歌曲。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编制了交通安全歌曲,全校推广。
(三)教育评价的策略
一是我们拟订了《小学校实施交通安全教育评价方案》。二是将交通安全情况纳入对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内容。教师交通安全不过关,不能评为先进教师。学生交通安全不过关,不能评为“三好学生”。
三、小学交通安全的教育网络
(一)校外交通安全教育委员会。
(二)交通安全爱心基金。
(三)加强警校共建:
1、警民共建交通安全学校协议书;
2、警校联谊活动;
3、警校共办交通安全娃娃乐展示活动。
(四)加强家校共育:
1、家庭、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管理责任书;
2、家校交通安全联系卡;
3、家长义务值勤岗。
四、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教材
(一)教育目标: “三个小三个好”目标。(1)在学校争当交通安全小博士,做好学生。(2)在家庭争当交通安全小标兵,做好孩子。(3)在社会争当交通安全小卫士,做好公民。
(二)教育内容:(1)确定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的依据。一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和要求。二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三是国内一些教材、读物中已有的交通安全教育内容。(2)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基本常识;法规常识;行为训练。
五、小学阶段的交通安全教育理念
我们提出了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的理念,即 “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教育全体学生,影响整个社会”。我们的认识是:
1、小学交通安全教育,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怎么做是安全的,怎么做是不安全的,从而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伤害,保护儿童生命安全。要坚持它的起点是每一个学生良好的行为。
2、小学交通安全教育是对公民的塑造。学生参与交通,“走好路”,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是对公民生命存在和发展权利的尊重,也是对公民履行遵守社会规则的义务的尊重。另一方面,一所学校有多少学
生,就牵连着多少个家庭,利用孩子的亲情关系,让交通安全进入千家万户,走进社区,发挥学生“小手牵大手”的特殊作用,注重学生和家庭成员间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影响,注重小学生在社区中的宣传带动作用,这不仅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3、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凝结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安全需要”这个基本利益,它为搭建一个良好的互动的教育网络创造了条件。
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事业责任心和教育活动观
(一)交通安全教育事业责任心,即“交通安全,心系学生,情系家庭,幸福社会”。背起书包上学,是我国目前学龄儿童上学的主要形式。我们提出,学校和教师心中要闪着“红灯”,要以“情系家庭,幸福社会”的巨大责任感来抓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观——“交通安全娃娃乐”。
七、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的几个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小学儿童年龄处于6-13周岁,正是行为形成和心智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开始进入学校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这一阶段,要为学生的人生大厦矗立奠基。
(二)活动性原则:一是要通过开展活动,让儿童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走入生活,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二是活动的内容要贴近生活实际,既要让学生适应学校内的道路交通,又要让学生积极了解和适应所生活周围,乃至外出到其它地方的道路环境及交通状况。三是活动形式要多样化,体现灵活多样的手段。如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资源等开展活动。
(三)模拟性原则:一是对交通场景的模拟,让学生受到环境课程的熏陶。如在楼梯、过道、校园道路设置一些小脚印、指路牌、警示语等人性化、富有儿童情趣的标志、设施,让学生感受到交通规则时刻都在身边。二是对交通意外的模拟。让学生体验角色,认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潜在危险,也通过练习止血、简单包扎、向外界求救等,学会自我防范、自我保护。
(四)主导性原则:一是交通安全要进课堂;二是发挥少先队的主阵地作用;三是小学交通安全教育要与建立健全学校常规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联系起来。
三、实施效果
一、实现“三个转变”,交通安全教育形成常规,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增强,具有良好的行为表现
(一)在我校,交通安全教育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由“间断性”到“常规化”、由“呆板说教”到“自主教育”的“三个转变”,交通安全教育形成常规。
(二)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我校200余名学生交通安全受教育面为100%,经每学期组织综合检测,我校学生交通安全常识合格率为100%,自我保护和防范达标率为95%以上。
(三)学生“走路”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路通行习惯,“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成为我校文化生活的一部份。2009以来来,每学期开学,从第一天开始,学生就能步入常规,教学秩序很快转入正轨。3年多来,全校区校内楼道没有发生一件人员挤踩事件,连续保持交通安全责任事故0记录。
二、促进教师思想和行为的转变
教师创编交通安全民谣、歌曲、舞蹈剧20多则(篇、首),撰写了《目标锁定:100与0》、《村小路队回家利弊谈》、《让小手与社会相牵》等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经验理论文章。我校教师都主动投入到研究和实践中,他们的教育理念得到应证、教育教学能力得到锻炼,并迅速成长起来,教师精神面貌向上和教改热情昂扬。
四、突破性成绩
我校先后被新乐市教育局表彰为“安全文明示范学校”。在课题研究实施中,有人对我们抓交通安全存在顾虑,担心会影响教学质量。事实表明,三年中,非但我校教学质量没有下降,反而保持了稳中有升,三年来,我校历综合考评排学区第一。
家长十分支持。我们先后收到学生家长来信、30多篇,他们不再是担心和忧虑,而是对学校的支持和放心。“学校和家长想到了一块儿”,“二小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我们家长放心”,“我很放心孩子独自上学了”,“孩子在我面前,长大了不少”这是多数家长心声的反映。
有人说“交通安全”是一个小题目,或者可以说是一件小事,但我们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了它,把它作为一个重点项目来实施,并在一个长时间的周期里进行了脚踏实地的研究和实践,由此我们真正体验到“尊重生命、关爱学生”是多么神圣而又幸福。
第五篇:小学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
(一)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办厂养他的,由于平时厂里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
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
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他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
“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
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
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他还不愿上学,我去到他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
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五、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
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小学德育案例
(二)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但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
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要比逼着孩子都背一个单词,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
孩子是教育的主体,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数不胜数。有时,即便是一件小事,对他们也会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这其中是少不了教师地正确引导的。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去教育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值得我们深思。德育的内涵定位于“价值”,价值是无法灌输的,它只能由个体在自我发展、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如何实现精心又不经意,自然又不刻意?
案例:这件事发生在一名五年级的学生身上。因为每个班都有一名学科代表,所以每次收发作业,帮老师拿东西都是由学科代表负责。记得有一次课代表和一名学习较差的学生抱着昨天留的
作业和练习册来到我的办公室。课代表告诉我还有5个人没有交作业,我当时还是象往常一样,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对她说“让那几个人快点交作业,要不我就要罚他们了。”话音刚落,忽然听到旁边有个孩子说:“老师,我帮你催他们作业去吧!”原来是那个也不爱交作业的孩子。当时我有点迟疑,怕他不能完成任务反而把事情搞砸。可是又一想,为什么不给他一次机会的,而且他这次交作业了,这样也能促使他完成以后的作业。最后我带着怀疑的目光对他说:“好吧,我把任务交给你,你上午之前把没交作业的都收上来。”那孩子当时很是兴奋,一口就答应了,兴高采烈的跑出办公室。之后,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几乎快忘掉了这件事,那个学生拿着4本作业来到我办公室说:“老师,我已经收了四本了,还有一本我一会就给您拿来。”我很是吃惊,没想到比我的课代表还有威信啊?呵呵。恩,我觉得以后应该都给他机会,于是就说:“恩,这次不错,以后你就帮
助课代表收作业,但前提你要完成自己的作业。”那孩子眯着眼乐呵呵的就答应了。
案例反思:通过这件事,我突然内疚起来,想想平时,我为什么总把机会分给个别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么多普普通通的学生那?为什么我们要拉大学生之间的距离那?做为教师,我们应该把机会分给每个学生才对啊!所以以后我要多关注那些中等及差学生,我想他们更迫切的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关怀。这样他们才有动力认真的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