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言回忆和师父张兴华老师共同走过的日子

时间:2019-05-15 06:4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爱无言回忆和师父张兴华老师共同走过的日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爱无言回忆和师父张兴华老师共同走过的日子》。

第一篇:大爱无言回忆和师父张兴华老师共同走过的日子

大爱无言——回忆和师父张兴华老师共同走过的日子

作者:张齐华

我是读完银燕的文字,然后才开始提笔的。

我坦言,当读至最后“流泪”的那一段,我多少还是有一些诧异:我们和师父共同走过的生活,那段由无数点点滴滴连缀而成的岁月,真有如此动人心魄的力量?

然而,当我静神提笔,任往事一件件漫上心头,如同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一张张再次浮现在自己眼前时,我才发现,尚未落笔的自己,同样已是泪流满面。

终于明白,过去的生活,因为师父,以及情同手足、同出师门的兄弟姐妹们,早已浸润了一份亲情般的温暖和感动。只是,这份温暖和感动被不懂珍惜的我一次次丢弃在忙乱不堪的生活碎片里,没有去关照、更没有念想,以至于这些日子从最初的鲜亮渐渐泛黄、泛灰、泛白,甚而行将被遗忘。

母亲一直告诫我,人必须懂得感恩。我知道,我的泪水因此而流。于是,决定在这一刻,拿起手中笨拙的笔,回忆并梳理这已经逝去,但值得永远珍藏的每一个故事,每一片心情……

1997年5月,南通师范学校。

行将毕业的我,迎来了迈上工作岗位前最为重要的一天: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之前,指导老师李庆明不止一次地告诉我,这次的答辩导师中,有一位全国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数学教学心理方面的专家,也就是来自海门市实验小学的张兴华校长,他是数学教育领域真正的行家里手,要我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或许是年轻,抑或无知,血气方刚的我远没有懂得什么叫场面、什么叫害怕。陈述论文、接受提问……一切似乎都有条不斋地进行着。

我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当初的论文题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初探”,可张老师提的偏偏是关于数学学习心理方面的问题。怎么办?我踌躇地看了看李老师,希望能得到他的援手,李老师转过头去。绝望后的我只得硬着头皮上楼,在准备室里匆匆准备即将到来的现场答辩。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我正为那几个数学学习心理方面的问题备感困惑时,一个略显发胖的身影从楼梯口上来。探头一看,是他?张老师?他上来干嘛?难道……张老师很快走进了准备室。“怎么样,我提的几个问题会回答吗?”见我面露疑色,他索性在我对面坐下:“这样吧,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你是不是可以这样回答……” “觉得有些奇怪,是吧?”面授机宜后,张老师显然看出了我眼中的疑惑,“小伙子,我不想为难你。从见你的第一面起,我就有一种直觉,你应该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数学老师。多掌握些数学学习心理学,可以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怎么样?到我们学校来吧……”

后来,他先下了楼。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朱自清的那篇散文《背影》。

毋庸置疑,论文答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而刚刚发生的那一段小插曲,却因为我难以启齿的一面,渐渐成为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秘密,被一直珍藏。

随后的一切都顺理成章,我婉谢了所有学校的邀请,来到了海门市实验小学。第二年,我又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张老师的弟子。我的教学人生,也因这段机缘而掀开了崭新的一幕。

“每天的随堂课,要像公开课一样上。”拜师会的第二天,师父听完我的课,丢下了这句话便默默地走开了。在我记忆中,这是师父第一次单独听我的课,也是唯一一次听完我的课后只丢下一句话便离开的。坦率地讲,当时的我并没有弄明白师父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只是隐约地感受到了这份无言的批评所带来的沉甸甸的份量。要说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那还得从“圆的面积”课说起。

1999年,也就是师父收我为徒的第二年,南通市小学数学教学年会将在我校召开。按照惯例,学校得提供几节高质量的数学课。工作才第二年的我,知道此事定与我无缘,便没放在心上。但意外的是,宣布通知的第二天,师父却将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并郑重地告诉我,这次活动中,“圆的面积”这节课,得由我来上。

“我……,能行吗?”看着我迟疑的眼神,师父拍了拍我的肩膀:“怎么不行?两年前的论文答辩,你连这么多来自全国的教授、专家都不怕,区区一节市级研讨课,又能怎样?再说,还有我们呢!”末了,师父又语重心长地添了一句:“南通的数学教育界藏龙卧虎,如果能在这样的活动中旗开得胜、一炮打响,对你未来的发展,意义一定非同凡响。”

传说中的“磨课”即将拉开序幕,我想象着自己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试教、推翻重来,想象着自己在一次次机械的重复中将仅有的教学新鲜感与激情一点点消耗殆尽。结果,一切都和自己的预想大相径庭——

“这是一堂研究课。既是研究,就要有新的探索、新的突破。”第一天,师父便对这节课给予了新的定位。

“永远不要重复自己,更不要重复别人。我建议,在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之前,尽可能不要去查找与本课有关的其他教学资料,比如教案、教学设计或实录等,它们会框住你的想法,影响你对本课教学的创造性思考。”师父的这番话掷地有声,既让我感到振奋,更让我备感压力。

“当然,标新立异、为创新而创新不是我们的追求。求新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求新是为了更好地突破认知难点,求新是为了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所以,深刻理解教材意图、深入把握学生心理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短短一席话,对我而言,字字珠玑、醍醐灌顶……

一个月后,活动如期召开。“圆的面积”一课以其新颖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深刻的教学见解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誉。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教研员听完课后,一下子走上前来,抓着我的手说:“这节课,有一种大家风范,背后定有高人指点。尤其可贵的是,这节课让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有机融合在一起,很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听完这句话,坐在一旁的师父会心地笑了。

一晃八年过去了。坦率地讲,八年前,师父指导我上这节课时的那一招一式、一言一行,如今已变得渐渐模糊。但研课过程中,师父留下的那三句发人深醒的话,却渐渐沉淀为自己的教学格言,成为日后指导自己开展每一次教学实践的方向与罗盘。也正是这样,从“圆的面积”到“量的计量”,从“平均数”到“简单的统计”,从“圆的认识”到“轴对称图形”,从“因数和倍数”到“认识分数”,从“认识整万数”到“交换律”,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实践,让我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相对于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技艺的指导,师父开出的那三味“教学药方”,对我后来的教学探索之路,具有着怎样深远而深刻的影响。

2003年,是我十年教学中难忘的一年。那一年,我代表南通参加了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执教的“走进圆的世界”一课由于尝试践行了数学文化的理念而备受瞩目与关注,并荣获一等奖。一时起,网络上关于小学数学文化课堂的探讨与争鸣不绝于耳。对于我的大胆尝试,师父给予了充分的鼓励与认可。2004年,在苏州举行的江苏省青年教师优课观摩会上,我执教的“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数学文化又一次在课堂中得到了实践与印证。仿佛就在一瞬间,鲜花、掌声、荣誉一起向你袭来,成功就像在不远处向你频频招手。那一刻,我真的有些沉醉了。

没想到,就在从苏州回来的第二天傍晚,我接到了师父从无锡打来的电话。电话的那头,师父亲切但却不失冷静的话语字字敲打在我的心间:“不少人向我描述了你在课堂中对数学文化的渗透,这种探索的热情很值得肯定。可是,究意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数学文化,数学和文化之间又具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你弄明白了没有?”“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既然如此,数学教学中,我们到底是该给数学„添加‟些文化元素,还是„彰显‟出数学的文化意蕴?”“我们有没有必要从数学之外另去寻找„文化‟的装饰,让数学课堂看起来更„文化‟一些?”“就„圆的认识‟一课而言,数学内容的真正文化意蕴究竟何在?仅仅是数学史的简单链接?是伴随着美妙音乐的图片欣赏?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思考是否属于数学文化的范畴,并且构成数学内在的文化意义?”“数学文化是否就简单等同于„数学+文化‟?”……

电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对于我而言,那是我此生以来所听过的最生动的一课。电话那头,师父的那番话一下子消融了我对数学文化的懵懂和曲解,让我有机会重新开始审查数学文化的真正内涵和意义。也正是沿着这一思路,我对自己已有的关于数学文化的思考和实践重新进行了梳理,两个月后,《用文化润泽数学课堂》一文刊登在了《人民教育》上。

师父读完此文后,在第一时间内给我发来短信:“透过这篇文章,我真切地感觉到你对数学文化的思考又前进了一步!”我回复道:“我只是站在您的肩膀上,又向前迈了一小步而已。”

在你失意时,给你以鼓励;在你得意时,给你以提醒;在你懒惰时,给你以鞭策。这就是我的师父,一个永远知道你在什么时候最需要什么智慧的长者!

师父在我工作后的第三个年头便退休了。校园中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的熟悉背影,一下子少了许多。对我而言,失落自是在所难免。

熟悉的朋友总是这样惋惜地对我说:你很幸运,能成为张兴华老师的关门弟子,[其实,这早已成为过去。一开始的我就知道,师父收我作徒后,这扇“门”是关不住的。只是没想到,速度会是这样迅猛。退休后的师父,为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们所追随,其中就有不少,后来便破“门”成了他的弟子,也就是我的“师弟”、“师妹”,尽管他(她)们中有不少比我还年长,更有些当初已是特级教师,并已声名远扬。]但你也很不幸,因为才师从两年,师父便退休了,和你的师哥、师姐们相比,你算是最吃亏的了。

每每听及此言,我总是笑而不答,只是想:“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我坦言,相比于当初对师姐、师哥们手把手的悉心指导,行将退休又政务缠身的师父似乎对我在这方而的指导少了一些(请恕小徒仅有的这一点点遗憾)。然而,多少次,当面对教学上某些重要的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一次次在原地打转而不得要领时,师父的一番看似随意的点拨、疏导,给我带来的是怎样的醍醐灌顶;多少次,当自己的人生道路因生活挫折、职业倦怠而开始停滞不前时,积四十年教育厚积与人生阅历的师父,或许只是一举手一投足,甚而只是一颦一笑,带给我的又何只是一招一式所能企及的深远影响!

时间又得回溯到2002年一个秋日的午后,接师父电话后,我如约来到师父家中。师父让我在客厅的餐桌边就坐,他面朝西,我则朝东。

简单的嘘寒问暖后,师父很快切入正题:“找你来,是想和你聊聊课程标准里的几个问题,最近读课程标准了吗?”

“读了,应该读了好几篇。”我之所以能如此自信地回答,是因为时值课程标准正式颁发后的第二年,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是师父早早就给我们下的任务,我知道,他算是来检查弟子的读书情况了。

“是吗?既然读了好几篇,那你应该了解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的第一段话吧,是怎么说的,能背来给我听听?”

“什么,要背出来?我还真从来没背过,不过……”

“其实很简单,这是课程标准对数学给出的新定义,有别于原来恩格斯给出的那一个。”师父和蔼但却坚定地打断了我的话,“如果没记错,应该是这样说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我惶惶地看着师父一口气将这一段完整无缺地背了下来,内心已是无比羞愧。“数学是什么,这将直接决定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顿了顿后,师父继续问道:“现在,如果请你把这句话缩一缩句,看看最后剩下的会是什么?”我努力地在脑海中再现这句话,然后——

“数学是过程?!”几乎很短的时间内,我给出了答案。

“对,数学不只是一门由众多知识结论组成的科学或者学科,数学是一种过程!这就是数学的本质所在。既然承认数学是一种过程,那么……”

随后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交流,尽管我们始终围绕着“数学是过程”这五个字展开,但离开师父家后,我不断思考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一直以为,自己也算是一个挺爱读书的人,读过的教育类书籍数以百计;我也相信,自己不是一个读书“不求甚解”的人,边读边思早已成为多年不变的习惯。然而,面对一个年过六旬的长者,面对我那可爱又可敬的师父,除了惭愧、自责以外,我何言以对?回到家后,我重新拿出课程标准,又一次翻到前言,重读那段被我浏览过数十遍的文字,耳边又一次响起临走前师父那看似随意的叮咛与嘱咐——

“读书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本质的内容读,要挑重点读,要反复读,直到读化掉为止,化作自己的骨肉与血脉……”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段小插曲,师父给出的也只是一条小小的建议罢了。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小插曲,这样一条又一条诸如“凡事要学会抓住本质”、“要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到最精致”等等,如今,已连缀成我在阅读、工作、生活乃至全部人生领域的座右铭,成为影响我生命的重要法码。

有人说:大师之大,在于他们常常能在一些细小的地方,给予你最富启示的深刻影响。那么,我有足够的理由告诉你,我的师父便是这样的人!

2004年,师父离开海门去了通州,继而辗转无锡。从此,电话便成了我与师父最常用的联络与“见面”方式。(每每谈及此,也是我最为惭愧的时候。师父多少次和我讲起,他最希望听到的是来自电话那头我们这些弟子的声音,以及我们不断发展、再取新绩的好消息。然而,打着“忙”、“没空”的幌子,我一次又一次辜负了师父的期望,以至于有一次,师父在电话那头说:你都快两个多星期没和我联系了,就不能让我听听你的声音吗?那一晚,我辗转许久未能入眠。)开始时,我们的话题总是围绕工作而展开。我总是一遍遍地在电话这头听着诸如“最近工作怎么样,一切还顺利吗,学校还忙吗,最近正读哪些新的书,又有些什么新思考,有没有备什么新课”等等,感受着师父来自远方的惦念、牵挂、注视与期盼。工作由此而平添了几分积极和动力。后来,我的工作调入南京,我们的电话更是随之多了起来。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去年。也不知是从哪一次起,我突然觉察到,电话那头的师父似乎不再只和我聊工作了。更多时候,师父总是不厌其烦地关注起我生活与饮居方面的小事来:“最近是不是胖了一些?”“还像原来那样每顿只吃那么一点点?”“你的饭量太小了,还没我这个老头能吃。”“不能让自己太累了,要注意懂得关爱自己。”一开始,每每听师父这么讲,我总会搪塞他两句就过去。当然,有时也会和他“贫”上两句。因为我知道,师父老问这些,一定和那些有趣的“典故”是分不开的。比如那次去河南讲课,在一家小餐馆,我俩各要了一份面条。结果,服务生端上来的两碗面,每碗都够我吃三顿。我一下傻了眼。然而,当我奋力吃完小半碗,并确信再也吃不下时,停手、抬头,嘿!师父手中的那只大碗早已空空如也。我又一次傻眼了。后来,我们常拿这件事说事儿。他总自已调侃说:瞧我,像不像一个“饭桶”。而我在惊叹之余,也才真正意识到,像师父这么大年纪,依然能保持这样旺盛的精力和敏锐的思考力,与他良好的胃口绝对有关。

也就是在那顿面条之后,师父对我的胃口渐渐有了些担心和期待,并多少次和我谈起此事,希望我能多吃一些,以换得更好的身板和体质。我只是没料到,师父竟会把我的这些小问题一直放在心上,以至于后来,几乎每一次电话里,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和我谈这些,甚至于再后来,他还会经常“引经据典”,比如“某某老师饭量大,所以身体很棒”,再比如“顾美云老师听完你的课回来便和我说,要你多吃一些、吃胖一点”,等等,以希望我能有所变化。我原以为,这样的唠叨一定是因为师父年老了才如此。但我现在却不这样认为了。因为我知道,这种固执的唠叨只会缘自一种东西,那就是爱。

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话语来形容后来的每一次电话里,电话这头的我内心真实的感受。只是依稀觉着,这已不仅仅是一个为人师者所应该或是可能达到的爱的高度。这样的爱,我只在电话那头父母的声音里才真切地感受过。而现在,我在师父那里同样感受到了。

由“师”及“父”,由“工作”及“生活”……我深知,经历了这些转变之后,爱早已成为一种纯净的纽带,把我俩的生活乃至生命,紧紧联结在了一起。就如同我俩的名字,兴华和齐华一般,成为一种几近天然的缘分。对此,恐怕其他所有的弟子们,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第二篇:大爱无言,身边最美老师

大爱无言 身边最美老师

———记我校张兴秀老师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经常会谈到师德,这次能有机会谈谈我身边的师德榜样,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许多多的老师的形象,他们以校为家,对学生的吃喝拉撒睡无不一一关注。学生病了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学习有困难抽出中午或课间时间耐心讲解。在三尺讲台上,教师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轰轰烈烈,只是那些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琐事。但他们工作积极,生活乐观。今天我先谈谈我们学校的张兴秀老师吧!

张老师待人非常热情,对于年轻老师,她也总是给予热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在我身边就有很多次的体现,记得有一次,刚分来的大学生陈立平老师批评班里的学生言辞过于激烈了,张老师给她暗示,一会还亲自问问是怎么回事,又对那学生进行了疏导和安慰,让这位年轻的陈立平老师深受感动和启发;后来又有一次,陈立平老师由于班内事情繁杂,心里又有很多的委屈,于是控制不住在办公室里哭泣,张老师看到后就过来安慰,并且对身后闻讯赶来的学生苦口婆心的进行了说教,学生们听后很是感动内疚,并且让陈立平老师马上到班级里去,乘着这个劲对他们进行一次以情动人的说教,效果很好。

对于办公室的卫生轮值情况,张老师也是最放在心上的。这个礼拜轮到谁,下个礼拜轮到谁,总是张老师提醒我们去做的。年轻老师业务研修,写论文,虽然是自己的事情,但也总是不放在心上,随随便便的,而张老师却总是站在他们的立场,像一个大姐姐一样的提醒他们,要去做什么了。一件件的事情,让老师们铭记于心。

在孩子的心目中,张教师是智慧的,也更像妈妈。她对学生比妈妈还有耐心。当学生遇到烦恼的时候,她会很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诉说,帮助学生分析现状,找到走出困境的途径;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会通过她的智慧,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从而鼓起学生的信心和勇气;当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她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从不放弃一个学生,因为她爱每一位学生。比如班级里调皮捣乱的学生,张老师总耐心的讲道理,帮助他们明白事理,树立理想目标,她从不厌其烦,而那些孩子渐渐也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渐渐知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拾起人生的信心,尽自己的能力,做最好的自己。

这就是我身边的师德榜样——张老师。她在这平凡的教师岗位上诠释着一个普通小学教师存在的价值!

第三篇:大爱无言——河源中心校最美教师张春成

大爱无言

——孝老爱亲最美教师张春成事迹材料

张老师1983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在农村学校默默耕耘了33年,又有谁知道在工作中兢兢业业、默默付出的他,肩上扛着一个命运多舛的家庭重担。80岁的老父亲需要照顾、护理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监护精神受到刺激20几岁还离不开父母的儿子。他十几年里付出的辛劳是别人无法想象的。张老师家里有五口人,爱人张焕维也是一名农村教师,夫妻二人工作上特别努力,尤其是张焕维老师连续两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且均取得好成绩,并被评为优秀教师。2004年6月,一场巨大的灾难却降临到这个平静的家庭,张老师的爱人突发脑梗,造成全身瘫痪,昏迷不醒,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了近20天后,命是保住了,可是造成身体左侧瘫痪,反应迟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张老师没有放弃,四处打听哪里能治妻子的病,每天在家里为妻子做按摩、复健,期盼着妻子早日康复。听人说公主岭462医院能治疗妻子的病,这时家里的积蓄已全部花光,他又四处借钱筹措治病费用,经过医院的精心治疗,在治疗近一个月的时间后病情好转出院,在张老师爱人生病治疗期间,他的女儿参加高考考上大学,儿子也中考顺利升入重点高中。爱人治病要钱、儿女上学要钱,张老师身上的经济负担压得他快喘不上气来。在医院陪床的时候,每天为妻子打好饭,服侍妻子吃完后,张老师往往就是买两个馒头就着妻子剩下的饭菜应付一顿。妻子心疼他说:“春成,这病咱不治了,省下钱给孩子交学费吧。欠人家这些钱讲来你可怎么还啊?”张老师却说:“照顾好你和孩子是我的分内之事,这个家离不开你。放心,有我,一切都会好的。”

在为爱人求医治病这件事上张老师花费了太多的精力,白天上班他是老师,要教好自己每一个的学生;下班了赶紧回家做好饭再去地里忙活;晚上为爱人做按摩、牵着爱人的手一步一步教她走路、复健。他的时间表永远比别人排的紧张,邻居同事问他累不累?他笑着回答:“我活的很充实,人活的充实了,就不觉得累。”张老师始终没有放弃为爱人治病,为了省下钱给爱人买更好的药,更多的药,他骑着摩托车奔波于长春、公主岭、伊通、磐石。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疗和细心的照顾,张老师爱人病情也有了好转,但是由于长期服用降压药,造成左肾缺失,右肾功能不全,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预定保肾护肾药,每次我都是利用休息,骑摩托车去伊通购买,来回100多公里,在外边从不敢多浪费一分钟,每次买药都匆匆而去,匆匆而回。出门办事的时候,事情办完马上回家,生怕爱人在家出现意外。

2012年4月,外面飘着小雨,可是妻子每天都离不开的降压药没有了,由于张老师爱人的药比较特殊,当地的药店没有。张老师骑着摩托车跑了几十公里外终于买到药,又买了一袋米和一些生活用品急着往回赶,回来的路上车轧到了冬天没化的残冰,张老师连人带车摔到了沟里,米袋子也压到了身上,钻心的疼啊。在路人的帮助下回到家后,为了不让爱人担心张老师什么也没有说,照常洗衣、做饭、给爱人按摩。肩部的疼痛,让张老师一夜没有睡觉,还不能出声让爱人知道。第二天疼的更厉害了,张老师偷偷去医院检查,确诊锁骨断裂。医生建议手术治疗,需要休养几个月,张老师拒绝了医生的建议,简单的处理一下就回家了。因为一家人都需要他的照顾,哪有时间休养。他每天忍着疼痛,继续着每天的家务劳动、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照顾全家人的生活。四年过去了,到现在他的锁骨也没有接上,断骨处还在不停的活动,也许是习惯了吧,身体已经适应了疼痛的感觉。张老师说:“没事,这都不算什么事,为了家人,为了工作,自己承受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次意外后,张老师只在家休息两周时间,就回到了工作岗位。校长劝他在家多休息几天,会安排人员代他的课的,劝他去医院手术治疗。他只说:“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就这样他坚持了下来,没有影响工作,也能更好的照顾家人,尽到了为师、为夫、为父、为子每个角色的责任。痛苦在身,愉快在心,直到现在,同事们都劝他去做手术,把断骨接上,他只是笑一笑说:“无所谓的断骨,我问过医生,锁骨起的作用不大,以后再说吧。”

对于社会来说,一切都是重要的,但是就一个家庭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张老师家中有一子一女,这两个孩子学习成绩都非常的好。女儿顺利的考入了伊通一中,三年学习下来,在高考时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可是在报考志愿填报时出现纰漏,没有被理想院校录取,为了孩子的未来,张老师选择让女儿复读。可是同样的问题第二次高考再次出现,面对着家里的现状,孩子也失去了再次复读的勇气。张老师看出了孩子的心思。和女儿,不如再给孩子一次机会,就这样女儿终于高高兴兴的去她满意的学校读书了,虽然,多花费了两年的读书费用,但是,我认为我尽到了一个做父亲的责任。在女儿刚步入大学不久,她的母亲病情加重,急需用钱,孩子产生了退学的想法,经过张老师再三劝说,又找来亲戚朋友共同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女儿最终安心的回到了学校读书,顺利的完成了大学的学业。现在有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张老师的儿子非常聪明,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老师和邻居没有不夸奖他的。他在小学只读了五年就跳级升入中学,升入初中后,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中考时顺利地考上了重点高中。就在一切充满希望的时候,他的母亲突然患病,也许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也许是因为他只有14岁,年龄过小等诸多原因,孩子的精神负担加重,无心在学校继续读书。在此期间,张老师既要照顾妻子,又要去县里处理孩子学习的事情,还要分心与孩子谈心寻找问题。后来听说找心理辅导对孩子会有作用,他就带着儿子到东北师范大学找心理医生,带他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医。可是,治疗多次,钱花了不少,效果却不明显。张老师思前想后又想办法,做通孩子的工作,送他去私立大学读书。在家说好的,可是到了学校,他又不想上学了。几年下来,长春孙进技校去了三次,大连电子学校去了一次,结果都是无功而返。最严重的时候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连自己的衣服都不能洗。一直到现在,张老师也没有放弃对孩子的引导。现在,上大学是不可能了,几年来的关心、教育、引导,孩子渐渐懂事了许多,体会到了父亲的艰难,能够帮助大人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自己的衣服自己能洗了,这就是希望。相信在张老师的不断引导和关心下,孩子会好起来的。

张老师说:家务劳动看是无所谓,可当它落到一个人的身上,又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病人,而且又不能影响自己的工作,可想而知会是怎样。虽然劳动繁重,只要家人开心,单位领导满意,苦点累点又算得什么呢?

张老师的爱人应为病情治疗用药的原因患上了严重的肾病,每天晚上都要去四、五次厕所,每次张老师都要起来服侍爱人,晚上很难休息好。早上4点多又要起床做饭,白天又要到学校工作,能说不累不困吗?张老师强迫自己适应这种生活规律,一天的工作下来,回到家里必须给老人、妻子、孩子变着花样做饭,争取让他们吃好。张老师爱人刚刚得病时,他对于家务什么都不会,可是不能长期靠兄弟姐妹来帮忙,不会就学,到现在,从拆洗被褥,到洗衣做饭无所不会,真正成了一名家庭主妇。

张老师说:为了更好的照顾年过80的父亲,身患重病妻子,为了儿子的将来,不会就学,我会让他们生活的更好,一个家庭就需要有人无私的奉献,对于我不管有多大的压力和付出再多的艰辛。这是我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我做到了。不管前面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走下去没用爱去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伞。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付出定会有回报,我是幸福的,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伊通满族自治县河源镇中心校

2016/5/19

大爱无言

(孝老爱亲)

——最美教师张春成事迹材料

伊通满族自治县河源镇中心校

第四篇:平凡至伟 大爱无言——我的好老师

平凡至伟 大爱无言

她是这样一个人,克己奉公、无私奉献、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她是这样一名老师,敢为人先、果断缜密,事事堪作表率,平凡中书写真诚;她是这样一位朋友,热爱生活、豁达开朗、宅心仁厚,优而不外显,秀而不自傲……在人生路途的追逐中,她经历更多,收获更丰富。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创造出路,平凡成就伟大!她就是在某高校某院默默耕耘十年的某老师!

某老师在普通教师岗位上尽情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全力演绎着自身的价值。在三尺讲台上,她用十年的踏实勤奋诠释着她对奉献精神的追求,用坚持不懈的人生求索忠实地践行着人民教师的师德风范。

某老师对待教学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每每看到中午她在办公室边吃泡面边备课,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问上一句:“某老师,又没时间回去吃饭和休息?”,她总是谦逊地笑着说:“勤能补拙,下午还有课,将就一下吧”。她在上每一堂课之前,总是这样问几个问题给自己:这堂课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我能给他们什么?我要怎么传授他们的需要?她常说:“一名合格的老师,不能有半点马虎,不能有丝毫虚浮”。她对自己上课内容有着苛刻的要求,不止一遍的修改,不止一次的完善。为了更确切地了解学生的课堂需求,她经常走进同学,用平和、谦虚和真诚的心辅导学生的学习,解答学生的疑惑,征求学生们对自己授课的意见。同学们每次聆听在课堂上她那热情激扬、生动传神的讲解之后,都能在自己的求学和成长过程中获得新的启发、新的思考和新的收获。某老师为人师表,恪尽职守和默默奉献的高尚品质中折射出一种恢宏恬静的师德魅力,她从容淡定、温文尔雅和热忱宽厚所展现的境界,正是人们所定义的教师形象!她一边兢兢业业地教书,一边踏踏实实地做研究,其蕴含了某老师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新时代对教师的完美阐述。

“选一行,干一行”,十年的日月轮换,十年的岁月流转,某老师在团学工作中用她那乐观从容的心态和坚强刚毅的品格延续着自己的希冀和梦想。“传播理想,播种希望,引导每一位学子成长”是她给自己的方向。十年来,她也在团学工作中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这一理想!

随着某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大力推进,“四创工程”和大学文化建设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某老师带领着一批批青年学生为服务示范校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大力弘扬孟二冬精神,举办“传统文化教育“九个一工程”;为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党建带团建”专题活动;为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建立“导师+学生”双重任务责任制;为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开展“阳光支教行”暑期社会和“青春献给党”特教团实践活动。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背后都能看到某老师敦厚的背影,她任劳任怨,不计回报,不断进取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实践平台。在她辛勤地付出背后,许许多多的认可和褒奖迎面而来:她所指导的团总支连续7年都获得省级“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多次获得“五四红旗团总支”称号;她也曾荣获省级“社会实践先进 个人”,3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多次荣获“辅导员(班主任)奖”,并被授予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面对熠熠生辉的光环,某老师不曾炫耀,未曾骄傲,她仍就心无旁骛地教书、治学,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团学工作中。她经常说:“忙于名利,虑与得失会让自己很憔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团学工作,不急功近利,不爱慕虚荣,用自己的实力和真诚去描绘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无不被她那注重责任、淡泊利禄从而平静、平和、平淡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能者多劳”,就在2011年某老师又被委以重任。领导对她的信任,同事对她的支持,家人对她的鼓励,某老师被从某高校选派到砀山团县委担任副书记。经过一年的艰辛努力,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她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要求,每每工作至深夜的她通过浏览网站、翻看文件和同事交流等方式,尽快了解团县委的工作概况,迅速熟悉业务流程,并进行系统整理,自己很快就融入工作环境中,并相继完成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向青年学生发出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某老师在砀山多次主持召开了“关注成长 创赢未来”的“千名学长领航成长计划”座谈会。为做好贫困学生的助学工作,她联多渠道、多途径联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助学行动,协助完成37名学生的支助工作,发放助学金10万元,并召开2011年受助贫困生代表励志座谈会,结合高校工作经验,讲解了我省的助学政策。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知党恩、报党情,某老师认真筹划和部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我做模范——走进基层,爱撒梨都”主题实践活动。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严谨踏实、埋头苦干的作风督促自己,树立了人品、工作作风的新型模范和榜样,也是某老师人格魅力另一种形式的体现。

生活中的某老师,还是一位乐观豁达、勤勤恳恳、乐于助人、团结同事、坦诚随和、关心学生和热爱生活的人。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某老师在生活中和同学们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使得师德之魂熠熠生辉。

2011年5月,在我们院(某院)的同学即将离开学校踏入实习岗位的时候,某老师得知物业管理班一名叫某同学的情况:他的家庭贫困,其自身存在很大的困难(残肢),虽然他的生活坎坷,但他坚强乐观、努力学习,在学校、班级表现优异。为了帮助他安装一副假肢,助他能够顺利地步入实习岗位,某老师组织学生会、各个班级发起了以“给他一双翅膀〃让他和我们一起飞翔”为主题的募捐活动。此次活动共捐助15568.4元,某老师又和某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沟通,帮助他分析问题,排除其心理障碍。最终某学生同学成功装配上自己的假肢并顺利地步入了实习岗位。在实习期间,某老师也经常和他联系,给予其工作上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两个人每每通话都要长达一两个小时,某学生常说:“某老师,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爸爸妈妈以外您就是我最亲的人,您也向我的妈妈一样给予我的是爱和关怀”,每次聊天他总是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感动和感恩的泪水。某学生对某老师的感情犹如儿子对待母亲一般的情真意浓。

这件事就发生在我的身上,至今让我难以忘怀。一次学生会会议 后,她让我留下,捏捏我的胳膊说:“最近怎么了?消瘦了好多?周六到我家去,我下厨弄几个菜,帮你补补。”周六我和几个好友就到了她家聚一次,一边吃着她亲自下厨做的酸菜鱼和红烧肉,一边和我们畅谈着以后的规划,为我们解疑答惑。她就是这样一位喜欢和学生平等地进行会心交流的好老师。那种温馨的氛围、无拘无束的交流和心灵共鸣时的震撼,让我们萌生一种对某老师久久不能忘怀的爱!

某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但她为师、为工作、为人的点点滴滴于平凡之处见品格,于细微之处现精神。为师之道,教书育人,她用实际行动奉行了教师的天职;对待工作,乐此不疲,她用行动业绩演绎了党员干部的操守和职志;面对学生,大爱无言,她用智慧和修养阐述了一种师爱的崇高境界。她的一言一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担当和抱负!她就是我最尊敬和最爱的某老师!

第五篇:大爱无言-师德标兵学习心得体会(小渡中学张统国)

大爱无言

学习潼南县师德标兵心得体会

小渡中学

张统国

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它可以是一些人所热爱的事业,也可以是谋生的手段。当今正面临着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教育同时也面临激烈竞争。学校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作后盾。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修养,真正认识善和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依靠自己的师德标准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从而在教书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悦,一份成功。同时,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就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做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2013年3月,县师德标兵报告团来到我校做报告,在听完优秀教师们的师德报告后,感触很多,我深深被感动着。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热血澎湃的豪言,有的只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勉,有的只是对教师职业的执著,有的只是对学生无比的热爱。

从这些师德标兵的身上我深深体会到了他们的平凡和伟大,明 白了一名优秀教师的光荣之处,他们的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像龙项小学陈明莲老师,在比较边远贫困的龙项小学一呆就是几十年,把他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他既是老师,更是母亲,却从不叫苦叫累,默默奉献;又如人民小学戴丽娟老师,被学生们称之为“第二个妈妈”, 学校为数不多的女党员之一,还一直担任年级组长,教一个班的语文,并任班主任,有时还要负责一些校内活动的组织与排练,却能舍小家、顾大家,在学习上对学生们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对学生们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一直十分关心留守儿童,救助贫困学生,她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了自己的孩子。潼南中学李清正老师讲述的《爱心永恒

桃李不息》,用一名人民教师的无私、大度容纳、关爱每一位学生。其实,向他们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优秀教师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乐于助人的高尚职业道德,而这些正是我们这些年轻老师需要加强学习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多发扬这种精神,努力提高自己。

师德是什么?这些平凡普通的教师向我们诠释得清清楚楚,师德就是一份责任,师德就是一颗爱心。责任、爱心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拥有爱心,才能理解、尊重、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拥有责任,才会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拥有责任、爱心,才会领悟教育的本质,才能把这种领悟转化成一种精神、一种素质、一种热情,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这些师德标兵身上都有着共同的特点:第一、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既然我们选择了 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第二、对学生要有一颗宽容、尊重的爱心。这一点便是“师德”中的一个字——爱。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事事注意,时时留心,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学习中失去信心时,随时给予他们慈母般的温暖和帮助,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体验到你的爱心,他们就会直视困难,努力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在学习上就会有无穷的力量源泉。第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通过对师德标兵先进事迹的学习。我深深感触: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 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 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师德就是我们教师的灵魂,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在这些师德标兵先进事迹的启迪和鼓舞下,弘扬正气、激发热情、关爱学生、奉献教育,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充满爱心、甘于奉献、为人表率的人民教师。

总之,通过师德标兵报告团先进事迹的学习,我相信:努力的付出,才有春风细雨的滋润,才能有桃李满天下的收获。让我们用爱的光与热孕育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使我们成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

下载大爱无言回忆和师父张兴华老师共同走过的日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爱无言回忆和师父张兴华老师共同走过的日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厚德载物大爱无疆-学习张丽莉老师心得体会

    2016厚德载物大爱无疆-学习张丽莉老师心得体会 厚德载物、大爱无疆 是谁对学生关怀备至,用爱谱写生命的乐章;又是谁五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用爱诠释着师德的伟大;还是谁,不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