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十五赏析

时间:2019-05-15 06:2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8月十五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月十五赏析》。

第一篇:8月十五赏析

赏析:

韩愈与张十一同为贬官,韩在广东,张在湖南。因是挚友,张曾寄诗云:“恋阙思乡日抵年”。诗中所蕴含的那种锥心椎骨之痛,度日如年的滋味,引起韩愈的共鸣。由是写了这首诗答之。

此首诗,“吟君诗罢”置于末尾,作者有意安排,给我如何谋篇的启示。从“吟君诗罢”到“看双鬓”,其间有多少情事涌上心头需要裁剪入诗。这里有情感主次的取舍,有志的导向,只有情志倾向一致,方可入诗。“山静江空水见沙”,江山一片明静,风光大好,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紧接一落千丈,图穷比首现:“哀猿啼处两三家”。“山静江空”与“哀猿啼处”对照如此强烈,触目惊心,深深震撼我的心。“两三家”虚数而已;指韩,张等一批贬官。此句写他们生活在“哀猿啼处”,境遇悲惨。可不是吗,大好环境下个人境遇悲惨,更让人同情。此诗首联就以情感辩证的手法紧紧抓住我的心。“哀”什么?“啼”什么?且看下面分解。

“员当竞长纤纤笋”,大毛竹下(员当)长的纤纤笋,申足“哀”的意思,一个“竞”字写出同类相逼的境况,读之有被压抑的感受。一物分出两面写,这种情感辩证的写法,能收到冲击心灵的效果。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黄昏就是一例。如我的“戎装团扇扑流萤,瓶里囚虫何似汝”,瓶里瓶外又是一类例证。又如宋吕本中《采桑子》词:“恨君不是江楼月------恨君却似江楼月------”更使我品味出情感在词中辩证地流淌。

“踯躅闲开艳艳花”,韩用大黄杜鹃花(踯躅)这个意象,一方面申足啼的含义,另一方面,用主观的“闲”字揉合在诗句里,表明自己被投闲置散,虽有艳艳花那样的才能,徒自悲伤罢了。意象与情感相融,物移入于情,然后情融于物,其过程在志的掌控下完成。这是就眼前景而言。有那以情择物的,就不管天时地利的了,拉来黄牛当马骑。

这两种写作方法,孰是孰非,正象唯物与唯心一样,谁也不服谁的。这一联(颔联)以景述情,下一联(颈联)则以陈述写意,即直抒胸臆。

“未报君恩知死所”,是从“闲开”转入内心活动的描写,情感直露,很容易懂。这一技法而今发展成专门写心灵的流派,但已非旧貌,已成上述的以情择物。“莫令炎瘴送生涯”,是从“竞长”而来。

这一联,于“知”“送”二字,我似乎看到韩愈情不自禁,几乎捶胸顿足;一个满怀悲痛哀啼的形象,让我想起韩愈的:“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吟罢来诗,将自己的经历感受,运用自己的学识,通过裁剪,或托言于外物,融入情感,或直抒胸臆,当完成此过程,检点自己,不想倒也罢了,想后能得到什么? “吟罢君诗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如此结尾,言虽尽而悲越深。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①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②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③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④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注释】

①属:倾注,此指劝酒。

②九疑:即苍梧山。

③嗣皇:指唐宪宗。

④天路:指进身朝庭之途。

【简析】

唐贞元十九年(803)韩愈与张署皆任监察御史。曾因天旱向德宗进言,极论宫 市之弊,韩被贬为阳山(广东阳山)县令,张被贬为临武(湖南临武)县令。贞元廿 一年(805)正月,顺宗即位,二月甲子大赦。八月宪宗又即位,又大赦天下。两次大赦由于湖南观察使扬恁的从中作梗,他们均未能调回京都,只改官江陵。

先因直谏遭贬,后又受抑于扬恁,适逢中秋良夜,身处羁旅客馆,举头望月之际,心中感触万分,不能不遣怀笔端了。

此诗笔调近似散文,语言古朴,直陈其事。诗中写“君歌”、“我歌”和衷共诉,尽致淋漓。开首四句,恰似序文,铺叙环境:清风明月,万籁俱寂。接着写张署 所歌内容:叙述谪迁之苦,宦途险恶,令人落泪。最后写“我歌”,却只写月色,人 生有命,应借月色开怀痛饮等等,故作旷达。明写张功曹谪迁赦回经历艰难,实则自 述同病相怜之困苦。

全诗抑扬开阖,波澜曲折。音节多变,韵脚灵活。既雄浑恣肆,又宛转流畅,极 好地表达了诗人感情的变化。韩愈诗鉴赏

这首诗以近散文化的笔法,古朴的语言,直陈其事,主客互相吟诵诗句,一唱一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衷情互诉,洒脱疏放,别具一格。诗里写了张署的“君歌”和作者的“我歌”。题为“赠张功曹”,却没有以“我歌”作为描写的重点,而是反客为主,把“君歌”作为主要内容,借张署之口,浇诗人胸中之块垒。

诗的前四句描写八月十五日夜主客对饮的环境,如文的小序:碧空无云,清风明月,万籁俱寂。在这样的境界中,两个遭遇相同的朋友怎能不举杯痛饮,慷慨悲歌呢?韩愈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在三十二岁的时候,曾表示过“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他不仅有忧时报国之心,而且有改革政治的才干。贞元十九年(803)天旱民饥,当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和张署,直言劝谏唐德宗减免关中徭赋,触怒权贵,两人同时被贬往南方,韩愈任阳山(今属广东)令,张署任临武(今属湖南)令。直至唐宪宗大赦天下时,他们仍不能回到中央任职。韩愈改官江陵府(今湖北江陵)法曹参军,张署改官江陵府功曹参军。得到改官的消息,韩愈心情很复杂,于是借中秋之夜,对饮赋诗抒怀,并赠给同病相怜的张署。诗的开头在描写月夜环境之后,用“一杯相属君当歌”一转,引出了张署的悲歌,是全诗的主要部分。诗人先写自己对张署“歌”的感受:说它声音酸楚,言辞悲苦,因而“不能听终泪如雨”,和盘托出二人心境相同,感动极深。张署的歌,首先叙述了被贬南迁时经受的苦难,山高水阔,路途漫长,蛟龙出没,野兽悲号,地域荒 僻,**险恶。好不容易“十生九死到官所”,而到达贬所更是“幽居默默如藏逃”。接着又写南方偏远之地多毒蛇,“下床”都可畏,出门行走就更不敢了;且有一种蛊药之毒,随时可以制人死命,饮食要非常小心,还有那湿蛰腥臊的“海气”,也令人受不了。这一大段对自然环境的夸张描写,也是诗人当时政治境遇的真实写照。

上面对贬谪生活的描述,情调是感伤而低沉的,下面一转,而以欢欣鼓舞的激情,歌颂大赦令的颁行,文势波澜起伏。唐宪宗即位,大赦天下。诗中写那宣布赦书时的隆隆鼓声,那传送赦书时日行万里的情景,场面的热烈。节奏的欢快,都体现出诗人心情的欢愉。特别是大赦令宣布:“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这当然使韩、张二人感到回京有望。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写到这里,诗情又一转折,尽管大赦令写得明明白白,但由于“使家” 的阻挠,他们仍然不能回朝廷任职。“坎轲只得移荆蛮”,“只得”二字,把那种既心有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地是“荆蛮”之地,职又是“判司”一类的小官,卑小到要常受长官 “捶楚”的地步。面对这种境况,他们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天路幽险”,政治形势还是相当险恶啊!

以上诗人通过张署之歌,倾吐了自己的坎坷不平,心中的郁职,写得形象具体,笔墨酣畅。诗人既已借

别人的酒杯浇了自己的块垒,不用再浪费笔墨直接出面抒发自己的感慨了,所以用“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接一转,写出了自己的议论。仅写了三句:一是写今夜月色最好,照应题目的“八月十五”;二是写命运在天;三是写面对如此良夜应当开怀痛饮。表面看来这三句诗很平淡,实际上却是诗中最着力最精彩之笔。韩愈从切身遭遇中,深深感到宦海浮沉,祸福无常,自己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生由命非由他”,寄寓深沉的感慨,表面上归之于命,实际有许多难言的苦衷。八月十五的夜晚,明月如镜,悬在碧空蓝天,不开怀痛饮,岂不辜负这美好的月色!再说,借酒浇愁,还可以暂时忘却心头的

烦恼。于是情绪由悲伤转向旷达。然而这不过是故作旷达而已。寥寥数语,似淡实浓,言近旨远,在欲说还休的背后,别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深意。从感情上说,由贬谪的悲伤到大赦的喜悦,又由喜悦坠入迁移 “荆蛮”的怨愤,最后在无可奈何中故做旷达。抑扬开阖,转折变化,章法波澜曲折,有一唱三叹之妙。

全诗换韵很多,韵脚灵活,音节起伏变化,很好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变化,使诗歌既雄浑恣肆又宛转流 畅。从结构上说,首与尾用洒和明月先后照应,轻灵简炼,使结构完整,也加深了意境的苍凉。

本篇文章来源于我要上网的《古代诗词》栏目地址::http://

第二篇:《十五的月》 文档

《十五的月》

岁岁„十五‟,今又„十五‟、今夜月儿份外明!

今天可是个好日子;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到了,正赶上我值班。刚接过值班记录及袖标就又接到了两张支票,数目可真不小,你猜怎样?九十五万多呢!……

喧闹了一天、刚刚得到片刻寂静的厂区;随着刚吃过晚饭的职工步入车间,各分厂的机器就又欢畅起来。

铝挤压机唱着它那特有的高音,银白色的扁线源源不断地从腔体口窜出、伴随着吱吱的声响钻入冷却水内,蒸汽不断的在水面升腾。导线出了水槽又经过吹干、计米器、被整整齐齐地卷入收线盘。

由放线到收线十几道工序同时作业,是谁在操控?原来有一台电脑在生产线的中间,是她胸中有数,操控着这一切。几名员工来回穿行于设备之间随时观察着,时而调整着设备的节拍,还真像一名乐队的指挥员。勤奋的“指挥员” 胸中有数的设备好一派井然有序的场面。

近几年、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这样一百多万元一台的大型设备一共进了三台。设备先进了产品的质量也提高了,杜绝了先前拉拔的毛刺、润滑液的油渍带给我们的烦恼。导体过关了,漆包铝扁线产品质量上去了,除了在国内销售以外,我们的漆包铝扁线还销往了国外……。

兴致极高地上了一分厂二三楼,立式纸包机、卧式纸包机一行行,一排排整整齐齐。绕包头在飞转。带着„呼呼‟风声的纸盘认真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围着导线不停地转啊转。忽然有几个纸盘停止了转动,仰着脸像是在看一看每天陪伴着他们的员工姐妹在干什么,是在忙碌?还是在休闲?。还没等纸盘弄个明白,员工姐妹已将一盘新的纸带挂在它的胸前,„快转‟随着一声指令,风声„呼呼‟绕包头„飞转‟。

这里生产着众多的膜包、纸包单丝线,同时也为新产品---铝换位导线提供着单丝线。今年我们新开发的圆铝换位导线,是用于制作平坡电抗器的。这种换位线优点可多了,最大的优点是用于超高压电路上,用它造出的电抗器呀,电损小又省电。

.嘿、……这……这不是一回事吗。

电器的知识我知道得不多你要想知道得更多的电抗器知识最好问一问那位有些泄顶的老张师傅,可别忘带上一瓶酒…….这车间里有一批新招聘的大学生跟着师傅们实习,师傅一点一滴仔细教,学员们一招一式认真学。几个月后他们将通过两次考核,合格者两次加薪,并分到重要的岗位。必将给公司增添后劲儿。

岗前的培训为各分厂输送着合格的员工、责任制落实带来了员工的干劲、。产量的日积月垒变成不菲的月收入。避免一次质量隐患也可得到一定的奖励、有效的激励政策促进并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发展靠员工,员工赚钱靠企业‟不光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它早已成为管理者和每一位员工的共识。

公司近几年还不断的投入资金,改善着员工的生活和劳动环境。食堂扩大了,补贴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吃得饱实实在在。只要你别浪费,你可以随便吃。说句笑话你听;早在刚落实补贴的时候,还真有几个人吃的走不动道呢;

新建了一批宿舍,冷暖双作用的空调安装到每一间宿舍里,冬暖夏凉舒舒服服……。

出了一分厂来到经信铜炉,这儿的设备和其它分厂设备性格相差太大了,不觉心理暗想:这些设备 “哼”

看似烈焰胸中烧; 嗓门低、声也不高。(铜炉及收线)

转得比谁都缓慢; 不紧不慢也不害臊。

嘿!不许瞎说;“默默工作用不着大喊大叫,我们的热情比谁都高”。

遇到责任往边儿少,领导来了大喊叫。

干点活生怕领导看不到,这样的人哼、才不害臊。

“像你想的那样我们都飞起来,这还叫上引铜炉吗?如果是那样岂不更乱”?我似乎听懂了设备的心声,又因错怪它们而有些自责,转而从经信退了出来,到了院子里。

阿……好宁静的夜晚、皎洁的月亮。先前还是半遮着脸的月儿,怎么忽然睁大了眼?露出好大好圆的一张脸?

夜饭开始了,此时食堂热闹起来,员工排队打饭,拿到分发的月饼。吃着、谈着、笑着、品着、还真甜。

天涯海角,山南海北。

异地他乡、共此时啊,月儿圆圆,饼儿甜。

饭菜香啊,咱心儿暖、员工心儿暖,经理们心儿安。……

结束了夜餐,大家缓缓地进入各自的车间,脚步仿佛比往日慢些,是在思索?回味?还是憧憬着未来?…….穿过漆包车间,见员工们有的在加漆、也有的手持千分尺量线。看…那边有个员工在换线盘。

换线盘有什么可看,早已司空见惯。

不 ….你再看,那动作多莫连贯。

掐长短抽线头、夹电极按电钮;

焊片一抹就撒手。

边打磨边踹轴,轴转到位线再走。

.接好的线走顺了,我也漫步出了车间来到场院,排废风机循环风机声音渐渐地远去了。

只身来到绿化地带,仰望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带有芳草气息的空气、今晚的空气都是甜的。望着闪烁的星空、圆圆的月亮、不禁想起了“十五的月亮”那首歌。

同是„十五‟为什么歌中只写了战士的责任和对亲人的思念?难道就不想写一写更高兴的什么?我倒想改一改歌词: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车间。

生产的现场,一派繁忙秩序井然……

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就意味着明天会比今天更好。身处经纬八九年,经历了经纬的昨天和今天的变化,对经纬的明天更充满信心。只要大家心齐、实说、实干、你猜会怎么样?

经纬的明天会更圆,来年的十五会更满。饭菜更香饼儿更甜、心儿更暖,心儿更安。

夜不能寝欣然提笔,并记录了各现场情况,见笑了。

值班人员 啄木鸟

2007.9.25 农历八月十五

第三篇:【赏析】鲁迅笔下的月

鲁迅笔下的月

《狂人日记》篇

作者在作品开头写道:“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

这个“他”是谁呢?很显然,指的是月光。那月光象征着什么?象征着美好、善良、和谐等品德。正是这片久别重逢的月光,唤醒了狂人心中沉睡了三十多年的人性,让他认清了自己,同时也获得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民主自由的勇气。

这时的狂人,代表着当时觉醒的知识分子,也体现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药》篇

作者在作品开头写道:“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描写了深夜尽头,黎明前最让人感到黑暗和害怕的时间段。

正是在这个黑暗之夜,民主革命者夏瑜遇害,而愚昧无知的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痨病,买下了蘸了夏瑜血的馒头。作者借这个悲惨的故事揭示了唤醒群众对革命的重要性。

文中“月亮下去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与禁锢,以及贫苦人民的愚昧无知。

《白光》篇

“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

作者在这里把月比作铁镜。铁镜与那神秘的白光相互配合,诱惑着、逼迫着陈士成,将他带上了死亡之路。作者借这个故事批判了封建社会科考制度,揭示了十年苦读反而无用的读书人的悲惨命运。

这篇作品中的月与鲁迅在其他作品中的月有所不同。它象征着主人公失落、黯淡内心,隐晦而无情。

《社戏》篇

这篇作品中的月与《故乡》中有几分相似。但《故乡》中的月仅仅停留在文中主人公的想象层面,而本作的月则显得更加真实分明,充满人情味。

皎洁的月光下,一片朦胧的,是“白篷的航船”、“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当然还有天真顽皮的主人公和他的小伙伴们。这些描写营造了一副副梦幻而美好的画面,浮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也正是借这一片美好的景色,表达了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第四篇:正月十五夜原文及赏析

正月十五夜原文及赏析

正月十五夜

作者:苏味道

朝代:唐朝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注释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近人柳亚子《浣溪沙·五O年国庆观剧》词:“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蹁跹。”铁锁开: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消禁,铁锁开启,任人通行。秾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指年轻人像盛开娇艳的桃花李花一样华美富丽。游伎:指街上游舞的艺伎。落梅:乐曲《梅花落》。金吾: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西京杂记》:“西都京城街衢,有执金吾晓夜传呼,以禁止夜行,惟正月十五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谓之夜放。”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的缘故。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可与此相印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诗于镂金错采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在于此。

第五篇: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赏析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赏析(7篇)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赏析1

原文: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

译文及注释:

本诗描”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动”震动。形容热闹。“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着词声跳舞。“一时”是说当时,“天上着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赏析:

本诗描”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动”震动。形容热闹。“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着词声跳舞。“一时”是说当时,“天上着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赏析2

原文: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唐代]李商隐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亮的月色和五彩的灯光洒满了京都,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阻塞了街道。

我身虽悠闲却看不见中兴的胜景,羞愧自己只能在乡下随着乡人祭祀侧人紫姑。

注释

灯:灯市。恨:遗憾。

帝都:指京城。

香车宝辇(niǎn):指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宝辇,指用金银和宝石镶饰的车。

隘通衢(qú):谓拥挤于道路。隘,拥挤堵塞。

乡人:指乡里普通人。

赛紫姑:即举行迎紫姑的赛会。赛,旧俗以仪仗、鼓乐、杂戏迎人出庙、周游街巷的仪式。紫姑,俗称“坑三姑娘”,厕人名,民间旧俗元夕之夜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以问祸福。

赏析:

题目中的“恨节字,诗中的“身闲节二字,合起来是“恨身闲节,那其实也是作者写此诗的主旨所在。诗很平常,然其情可悯,其言可哀。

“月色灯光满帝都节概括了京城街景,写出元宵节的热闹。元宵节的夜晚,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五光十色,争奇斗妍的花灯挂满京城的大街小巷,远远地望去好像灯的长龙,置身其中好似是灯的海洋。“月色灯光节点题面中的“正月十五夜节,“帝都节扣题面中的“京师节。一个“满节字,则让京城的节日夜流光溢彩。

“香车宝辇隘通衢节,由灯写到人,说明人之多,之繁华。元宵之夜,人们为了赏灯观景,都倾室而出,老百姓们或一家一户,或三五成群,形成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流;达官显贵,则是驾着各种华美的车辆,一排排、一串串,挤满了条条大道,车辇所过之处,幽香久久不散。诗人未曾亲到现场却根据自己的想象,极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热烈气氛。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节,从前两句的想像中跌回到了现实状况。虽然元宵灯会异彩纷呈,热闹非凡,可是对别有感伤的诗人来说,那样的情形却愈发牵动他的万千思绪。李商隐作此诗时闲居家中。因此,后两句不仅说诗人看不到中兴景象自己只能和乡人去参加迎紫姑的赛会,充分表现诗人不愿无所事事而献身国家的殷切心情。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赏析3

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翻译

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注释

千门: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

内人:宫中宫女。

著:同着,犹“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赏析

本诗描写 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动”震动。形容热闹。“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著词声跳舞。“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赏析4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翻译

明亮的月色和五彩的灯光洒满了京都,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阻塞了街道。

我身虽悠闲却看不见中兴的胜景,羞愧自己只能在乡下随着乡人祭祀侧神紫姑。

注释

灯:灯市。

恨:遗憾。

帝都:指京城。

香车宝辇:指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宝辇,指用金银和宝石镶饰的车。

隘通衢:谓拥挤于道路。隘,拥挤堵塞。

乡人:指乡里普通人。

赛紫姑:即举行迎紫姑的赛会。赛,旧俗以仪仗、鼓乐、杂戏迎神出庙、周游街巷的仪式。紫姑,俗称“坑三姑娘”,厕神名,民间旧俗元夕之夜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以问祸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听闻京城有灯市而不能前去观赏有感而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赏析

题目中的“恨”字,诗中的“身闲”二字,合起来是“恨身闲”,那其实也是作者写此诗的主旨所在。诗很平常,然其情可悯,其言可哀。

“月色灯光满帝都”概括了京城街景,写出元宵节的热闹。元宵节的夜晚,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五光十色,争奇斗妍的花灯挂满京城的大街小巷,远远地望去好像灯的长龙,置身其中好似是灯的海洋。“月色灯光”点题面中的“正月十五夜”,“帝都”扣题面中的“京师”。一个“满”字,则让京城的节日夜流光溢彩。

“香车宝辇隘通衢”,由灯写到人,说明人之多,之繁华。元宵之夜,人们为了赏灯观景,都倾室而出,老百姓们或一家一户,或三五成群,形成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流;达官显贵,则是驾着各种华美的车辆,一排排、一串串,挤满了条条大道,车辇所过之处,幽香久久不散。诗人未曾亲到现场却根据自己的想象,极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热烈气氛。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从前两句的想像中跌回到了现实状况。虽然元宵灯会异彩纷呈,热闹非凡,可是对别有感伤的诗人来说,那样的情形却愈发牵动他的万千思绪。李商隐作此诗时闲居家中。因此,后两句不仅说诗人看不到中兴景象自己只能和乡人去参加迎紫姑的赛会,充分表现诗人不愿无所事事而献身国家的殷切心情。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赏析5

正月十五夜

作者:苏味道

朝代:唐朝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注释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近人柳亚子《浣溪沙·五O年国庆观剧》词:“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蹁跹。”铁锁开: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消禁,铁锁开启,任人通行。秾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指年轻人像盛开娇艳的桃花李花一样华美富丽。游伎:指街上游舞的艺伎。落梅:乐曲《梅花落》。金吾: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西京杂记》:“西都京城街衢,有执金吾晓夜传呼,以禁止夜行,惟正月十五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谓之夜放。”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的缘故。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可与此相印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诗于镂金错采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在于此。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赏析6

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及注释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伎皆秾(nóng)李,行歌尽落梅。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骑(jì)”。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落梅:曲调名。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注释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骑(jì)”

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落梅:曲调名。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05年(武则天神龙元年正月),描写的是武则天时期神都元夜的景象。也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武则天长安元年(也即大足元年正月,701年)。

赏析二

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后来也称元宵节。据《大唐新语》记载,武则天时,每年这天晚上,京城长安都要大放花灯,夜间照例不戒严,观赏花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车马喧哗,市井之民欢歌笑语,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文人数百人赋诗记其盛景,当时以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所作为绝唱。该诗描绘的是神龙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

诗的首联总写节日气氛:彻夜灯火辉煌,京城驰禁,整个城池成了欢乐的海洋。“火树银花”形容灯采华丽。史载: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在皇城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竖之如花树。这虽不是作者笔下的那个夜晚,但由此也可以推想其盛况如许。“合”字是四望如一的意思,是说洛阳城处处如此。唐代,孙逖《正月十五日夜应制》诗中说:“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彩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可与此诗相印证,可见隋唐时代洛阳皇城端门的元宵节观灯盛况。是说原本黑洞洞的城门与黑沉沉的城河在节日的夜晚也点缀着无数的明灯,远远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桥银河了。

颔联写元夕车马游人之盛。由于车马交驰、游人杂沓,扬起了道路上的阵阵尘土。在平常的夜间,即使有尘土飞扬,人也是看不见的。但元夕之夜,由于月光灯影的照耀,却分明可见随着车马的飞驰而去,后面便扬起一阵飞尘,这就是所谓“暗尘随马去”。本不可见的“暗尘”因“正月十五夜”的月光灯影而见,这正是对元夕的传神描写。着一“去”字,写出了马的奔驰和尘土飞扬而去的态势。纪昀说此句得神处在一“暗”字,固极有见。其实,“去”字也同样精彩,从中仿佛可见车马飞驰时卷起的气流,下句专写人的活动,却不忘交代元夕的特点。由于是望月,所以满月的清光映照着东都城的每一个角落。游人熙熙攘攘,摩顶接踵,月亮的光辉始终与人相随。由此“明月”还可进一步想象灯月交辉的热闹场景。

颈联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专挑出一类人来写,这就是“游妓”。她们可能是王公贵戚之家的歌舞妓人,为了相互夸示而让她们出来表演助兴的,她们自己也可借此观赏元夕灯月交辉、人流如织的热闹景象。总之,既是观赏者,又是元夕的一道亮丽风景。两句一句写她们的美貌,一句写她们的技艺。单有火树银花的灯影和众多的游人车马,还不足以充分显示元夕京城的热闹繁华,必须再加上美貌如花的歌妓和彻夜笙歌,才是声色光华交相辉映,极喧阗热闹之能事。

这就逼出了结尾两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金吾”,又称“执金吾”,指京城里的禁卫军。据史记载唐代设左、右金吾卫,主管统率禁军。玉漏,指古时的计时器,用铜壶滴漏以记时。统观全诗词采华艳,绚丽多姿;而音调和谐,韵致流溢,有如一帧古代节日的风情画,让人百看不厌。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洛阳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洛阳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的缘故。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可与此相印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洛阳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诗于镂金错采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在于此。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赏析7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古诗简介

《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运用想像的手法,极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热烈气氛,后两句则对闲居无为表示羞愧,深致感慨,充分表现诗人不愿无所事事而献身国家的殷切心情。此篇写得平常,然其情可悯,其言可哀。

翻译/译文

明丽的月色同烂的灯光迷漫着整个京都,溢香的花车闪光的宝荤阻塞了街道大路。

可惜这国家中兴的盛况我闲居乡野难以目睹,心中只感到惭愧真害羞和乡人去迎紫姑。

注释

⑴灯:灯市。恨:遗憾。

⑵帝都:指京城。

⑶香车宝辇(niǎn):指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宝辇,指用金银和宝石镶饰的车。隘通衢(qú):谓拥挤于道路。隘,拥挤堵塞。

⑷乡人:指乡里普通人。赛紫姑:即举行迎紫姑的赛会。赛,旧俗以仪仗、鼓乐、杂戏迎神出庙、周游街巷的仪式。紫姑,俗称“坑三姑娘”,厕神名,民间旧俗元夕之夜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以问祸福。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听闻京城有灯市而不能前去观赏有感而作的。对于此诗的写作年代,自清代以来就有三种不同看法。程梦星认为作于唐文宗开成(836—840)年间,说“文宗开成中,建灯迎三宫太后”(《李义山诗集笺注》)。张采田认为作于唐武宗会昌(841—846)末永安闲居时。张氏认为“武宗朝回纥既破,泽、潞又平,而义山方丁忧蛰处,不克躬预庆典,故曰‘身闲不睹中兴盛’也。”(《玉溪生年谱会笺》)冯浩认为作于唐宣宗时。冯氏说:“……《旧书·纪》、《通鉴》:宣宗大中之政,有贞观之风,迄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三州七关,乃得收复。以云中兴,于斯为合……则‘身闲’者,必东川归后,病还郑州时也。‘乡人’,亦似郑州较亲切。”

文学赏析

题目中的“恨”字,诗中的“身闲”二字,合起来是“恨身闲”,那其实也是作者写此诗的主旨所在。诗很平常,然其情可悯,其言可哀。

“月色灯光满帝都”写京城灯景。元宵节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悬在天空,银色的月光洒向大地;五光十色,争奇斗妍的花灯挂满京城的大街小巷,远远地望去好像灯的长龙,置身其中又像是灯的海洋。“月色灯光”点题面中的“正月十五夜”,“帝都”扣题面中的“京师”。一个“满”字,则让京城的节日夜流光溢彩。

“香车宝辇隘通衢”,由灯写到人。元宵之夜,人们为了赏灯观景,尽情地享受这欢乐的时光,都倾室而出,老百姓们或一家一户,或三五成群,形成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流;很多达官显贵,驾着各种华美的车辆,一排排、一串串,挤满了条条大道,车辇所过之处,飘来阵阵浓郁的幽香。诗人据想像,极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热烈气氛。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从前两句的想像中跌回到了现实状况。虽然元宵灯会异彩纷呈,热闹非凡,可是对别有感伤的诗人来说,那样的情形却愈发牵动他的万千思绪。李商隐作此诗时闲居家中。因此,后两句不仅说诗人看不到中兴景象,羞于和乡人去参加迎紫姑的赛会,更多的是流露出为自己的“身闲”不能报效国家而感遗憾之情。

下载8月十五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8月十五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赏析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词语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

    月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

    月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狱中对月疏星耿耿逼人寒,清漏丁丁画角残。客泪久从悉外尽,月明犹许醉中看。栖乌绕树冰霜苦,哀雁横天关塞难。料得故园今夜梦,随风......

    月原文翻译及赏析[大全]

    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鹊桥仙·待月[金朝]完颜亮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髯虬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

    《中秋咏月诗词二首》赏析

    《中秋咏月诗词二首》赏析 十五月望月王建 原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翻译: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

    正月十五祝福短信 今夜月如盘

    正月十五祝福短信今夜月如盘,汤圆甜又黏[2013-01-23 13:51 ] 关键字:正月十五2013正月十五2013年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几号2013正月十五是几号正月十五那一天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

    十五从军征原文及赏析(共5则范文)

    十五从军征原文及赏析十五从军征作者:佚名朝代:汉朝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

    王建《十五夜望月》原文及译文赏析

    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 年代: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1、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郎中:官名。2、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教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教案一、教学目的: 1、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