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同志在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聊城农机化

时间:2019-05-15 06:0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燕同志在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聊城农机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燕同志在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聊城农机化》。

第一篇:张燕同志在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聊城农机化

张燕同志在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聊城农机化

今天这次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的农机化工作情况,表彰先进典型,部署安排2012年全市农机化工作任务。刚才,会议表彰了2011年度全市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我代表市农机局对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励,争取2012年再创佳绩。高唐县、临清市和农机生产企业分别做了典型发言。下面,赵市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现在我就2011年全市农机化工作基本情况和2012年的工作安排,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团结协作,务实进取,2011年农机化发展成绩显著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机办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显著提升。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086万千瓦,农机总值达到44.8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4.5%和5.1%。全市拖拉机拥有量达73059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26206台。各类配套农机具达12.5万台套,其中大中型配套机具达6.3万台套;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分别达10552台和6503台,免耕播种机5738台,秸秆还田机13723台,精少量播种机10460台。随着农机装备实力的不断增强,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达99%,玉米播种、收获和秸秆还田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9%、74%和96%,经济作物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5%。

(二)农机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到位。2011年,中央和省分配我市的农机补贴资金达9030万元,比上年增加600万元。在农机补贴政策强力带动下,我市共补贴发展各类农机具12382台(套),受益农民7909户,带动农民投资3亿多元。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各县(市、区)分管领导会议进行了周密部署。市农机局与各县(市、区)农机部门和生产企业分别签订承诺书,层层落实责任。在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严格程序,始终坚持“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了补贴资金的全面落实。去年6月中旬,农业部农机补贴督导组来我市检查,对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10月底,我们又联合纪检部门组织了自查,没有发现任何违规违纪现象。

(三)农机化科技推广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全市将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技术作为农机推广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玉米收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2011年全市推广发展玉米收获机3100台,保有量达6503台,增长近一倍,增量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新发展玉米收获机总量的22.1%。实现玉米机收面积331.6万亩,机收率达74%,较2010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一。高唐县玉米机收率达86.2%,在全市率先全面实现了玉米生产机械化。二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了全面开花。2011年全市小麦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211.1万亩,已在全市所有乡镇示范推广,连续四年名列全省第一。市局和阳谷、茌平、临清的保护性耕作均被省局评为先进单位。三是机械深松技术实现新突破。2011年,我市共争取农机深松作业补贴资金1210万元,推广深松机械753台,完成作业面积82万亩,位居全省前列。临清市第一年开展实施农机深松项目,就取得落实资金数量、实施作业面积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四是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新进展。各县(市、区)主要围绕棉花、花生、大蒜、大棚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搞好机具试验与选型,全年推广各类经济作物机械3736台。

(四)农机作业组织化水平明显提升。2011年春耕期间,全市投入农机具7.5万余台(套),完成冬小麦浇灌660万亩。麦收期间,全市投入各类农机具20多万台,小麦机械化收获641.7万亩,机收率达99.1%,仅七天时间就完成全市麦收任务。共派出小麦联合收获机2556台,完成跨区作业面积217.2万亩,为民增收1.2亿元。三秋期间,组织各类机械达22.6万台(套),机播小麦620万亩。派出各类机械1000余台,完成跨区作业面积70万亩,为民增收4500万元。

(五)农机合作社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全市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70个,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207个,注册资金2.1亿元,拥有社员2043户,建成标准化库房3.8万平方米,拥有各类型机械6210台套。创建“全省明星示范社”2个,分别为茌平县“三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东阿县“尚田农机专业合作社”,省局“五有”标准合作社17个。在“三夏”、“三秋”生产中,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小麦机收面积180万亩,玉米机播面积210万亩,玉米机收面积95.8万亩,免耕播种面积79.1万亩,实现作业总收入3.26亿元。

(六)农机依法监管工作平稳开展。2011年,我市积极开展以“三率”(挂牌率、持证率、检验率)整治为重点的“平安农机”示范创建工作。全市共新挂拖拉机、收割机号牌6288副,新办驾驶证3902本,检验机械29820台。目前,全市已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1个,为东昌府区,省级示范县3个,分别为东昌府区、临清和阳谷,省级示范乡(镇)28个,省级农机示范合作社12个。全市农机社会化办学机构达到7个,共培训各类农机技术人员近2万人次。通过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免费培训农机使用和维修人员800人。创建星级文明维修网点436个,实现网上查询的农机维修网点达333个。完成职业技能鉴定3532个,超过省局分配任务的2.6倍,居全省同行业前列,被省局评为“全省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先进单位”。

“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市农机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农机局被评为“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单位”。这一荣誉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全市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机化发展还不平衡。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较低。二是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数量还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购机需求。三是基层农机管理组织不健全,全市约有1/4的乡镇农机站已无场所、无资产、无专职人员,直接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四是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机与农艺结合不够紧密。五是农机安全执法的大环境仍不尽理想。以上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二、奋发向上,争先进位,2012年农机化工作再创新局面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农业产业振兴“三年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今年全市农机化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央及省委、市委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着重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加快推进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创建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全面提升农机化水平,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目标是:积极争取农机补贴资金,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80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2000台,小麦免耕播种机600台;小麦机械化耕、种、收水平继续保持在95%以上,玉米机收率达到80%,小麦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220万亩;新增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60个,新发展规范化农机合作社17个;全市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新挂牌6000副,驾驶员新办证3000个,审验车辆30000台。围绕上述目标,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切实抓好省、市《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各级农机部门要充分认识《意见》制定实施的重大意义,要将学习贯彻落实《意见》作为农机化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和宣传方案。各县区要以贯彻落实省、市《意见》精神为契机,根据省、市《意见》提出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充分利用好政策性措施,科学谋划好2012年农机化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方案,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实现好《意见》所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和要求。同时各县(市、区)农机部门要及时向政府领导做好汇报,积极争取,尽快出台本地农机化发展意见。

(二)认真做好农机补贴资金的争取和落实。今年国家农机补贴资金分两次下拨,目前,全省第一批农机补贴资金8.7亿元即将下达,市局正在积极做好争取工作,力争更多的资金惠及我市农民。各级农机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用足、用好政策,继续把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和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作为补贴重点,大力发展性能优良、技术适用和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在实施过程中,各级农机部门要层层签订承诺书,层层落实责任。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严肃纪律,加强监管,切实保障农机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手中。

(三)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要坚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放在农机化工作的首要位置。在进一步提升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继续把玉米机收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要认真筛选推广适用性强、技术含量高、受农民欢迎的机型,最大限度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促进机械总量增长。同时各级要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电视电台、报刊、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推广。要充分发挥各类农机服务组织特别是农机合作社的作用,通过跨区作业、合同订单作业和规模经营等形式,广泛开展玉米机收社会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机收的效率和效益,加快提高以机收为重点的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全面提升我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水平和质量。

(四)努力实现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化新突破。发展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化,是“十二五”我市农机化工作的重点。全市要围绕花生、棉花、大蒜、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选择关键生产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并按照谁有条件谁就先行一步、哪里种植面积大,哪里就要率先突破的原则。市局将按照市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聊政发[2011]79号)的要求,结合全省农机创新示范工程,创建1-2个高规格的农机化科技示范园区。各县(市、区)要明确各自主攻方向,分别建立1-2个农机化科技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农机科技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示范园区要尽量在交通要道、人流密集地段和主产区设立示范基地,地点选好了,便于争取领导、宣传社会、引导农民、扩大影响。要依托示范基地层层召开现场演示会,层层举办技术培训班,层层进行宣传培训活动,推进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化开展,努力实现新突破。另外,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做好牧、渔、林果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推进发展工作。

(五)大力推广发展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机械化。去年,全市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机械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技术要求不规范、落实工作不扎实、工作进展不平衡等方面。要把这两项技术作为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民和农机手,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广泛组织召开示范会、推广会,搞好抗干旱、抗倒伏和测产对比,提高广大农民对其优越性的认知度,以先进理念引导农民和农机手,以实际效果吸引农民和农机手;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注重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实施工作的具体指导,促进规范实施,不断提高实施质量和效果。要大力推进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加快推广发展小麦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土地深松、免耕播种两个“一条龙”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同时,要进一步把土地深松作为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重要环节,扩大土地深松作业补贴面积,加大各项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组合应用力度,实现各项技术的有机融合和协调推进。

(六)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继续坚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导力量进行培育和发展,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强化指导服务,实行增加数量和规范化建设并举,不断加快和提高农机合作社发展速度和建设质量。同时,要不断探索创新农机服务模式与机制,在大力开展跨区作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合同订单作业、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系列化套餐服务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新的实现形式。要努力拓展农机服务新领域,把农机服务延伸至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扩大农机社会化服务范围,把农机服务做成农村服务业的重要内容。

(七)依法提高农机监管水平。严格按照《农机化促进法》、《农机安全监管条例》和《山东省农机管理条例》、《山东省农机化促进条例》等农机化法律法规,依法全面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不断强化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努力提高农机“三率”水平。不断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活动,突出抓好“三夏”、“三秋”等重点时段、重大节日、重点领域的农机安全监管,严防各类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继续保持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强化农机维修市场的规范管理,积极开展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继续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全年新鉴定农机从业人员2400人。积极开展农机市场打假和治理整顿活动,不断规范农机维修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工作,认真受理农机投诉案件,维护农机手权益。

三、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着力提高指导农机化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各级农机部门要始终把科学发展作为指导全市农机化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贯穿于农机化工作全过程。要加强学习、务实进取,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指导推动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我们既要发展,还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始终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把农机化发展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农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农业和农村各业机械化发展,实现发展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当前,要认真贯彻省和市政府意见精神,按照确定的农机化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科学制定措施,科学指导工作,努力推进全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增强赶超跨越意识。农机化目标的实现,既要有扎实雄厚的基础,又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已经做出的工作决策,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已经确定的发展目标,要千方百计地确保实现。要始终抓住重点工作,努力做好创新发展文章。从全市看,尽管我市玉米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仍有个别县(市、区)玉米机收率水平较低,如何实现全部机械化的目标,需要赶超跨越;尽管我市机械化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连续4年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但覆盖率仍然很低,如何实现发展速度和实施质量的同步提高,需要赶超跨越;尽管我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但农机挂牌、检验和驾驶员持证“三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需要赶超跨越。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责任推进机制,增强赶超跨越的思想意识,不断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进一步增强争先创优意识。目前,虽然我市一些农机化发展项目已走在全省前列,但我们还面临着农机化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提高发展水平、实现全面发展的艰巨任务,也面临着兄弟市农机化快速推进、你追我赶的发展形势。我市农机化要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实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跻身全省领先行列,在工作上就要大力倡导“年年有突破,项项创一流”的进取精神。要在全市开展的争先进位活动中下工夫,突出重点,显亮点;狠抓弱点,促发展。

(四)进一步增强勤政廉政意识。近年来,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机化的发展,无论在政策倾斜力度上,还是在资金投入上都在逐年增强。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多的资金投入,需要广大农机干部职工勤于自勉、廉于自律、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工作作风。要严格按照农机化有关法律法规办事,切实履行好农机牌证管理、培训资格认定、维修技术资格准入和安全生产监管等法定职责,不断提高农机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要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严格规范操作,确保落实政策不走样,农民群众得实惠。同时,要把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坚持服务为先,通过服务实施管理,着力提升农机依法管理效能。

同志们,我市十二次党代会刚刚闭幕,全市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推进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尽职尽责,争先进位,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党代会精神,为推进我市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谢谢大家!

第二篇:蒋子存同志在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

蒋子存同志在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月23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农机化工作,部署今年农机化工作任务。刚才,表彰了2009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这里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段市长就农机化工作还要做重要指示,大家一定要把段市长的指示精神学习好传达好贯彻好。下面,根据市局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扎实推进,2009年全市农机化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刚刚过去的2009年,全市农机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整体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推动了全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跨入了农机化发展高级阶段,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农机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截止到目前,全市农机总值达61.4亿元,比2008年增长8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达1291万千瓦,同比增长5.8个百分点;拖拉机总量达到13230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35735台,同比增长9%;小麦联合收割机达15710台,同比增长20%;玉米联合收获机4059台,同比增长66%;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总量达8250台,同比增长25%;秸秆还田机达14199台,同比增长14%;其它保护性耕作机具达32315台,畜牧水产类机械10161台,同比增长3%。

----农机作业领域逐步拓宽,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完成机耕地1484万亩,其中深耕深松290万亩;机播1128万亩,其中玉米机播206.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38%,小麦免耕播种68万亩,同比增长138%;小麦联合机收852万亩,联合机收率达90%以上;玉米机收173万亩,机收率达48.6%,较上年增长12.8个百分点;玉米秸杆还田304万亩,秸杆还田率达85%。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收机械化水平较2008年提高5.2个百分点,达到75.6%;粮食耕种收综合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5%。

----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农机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截止到目前,全市各类农机服务合作组织达到710个;注册农机合作社145个,其中达到“五化”标准要求的示范型明星农机合作社达到33个;农机从业人员达到36万人,全市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32.6亿元,比2008年增长11.2%。

2009年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争取和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今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大,幅度高,各级领导重视,社会高度关注。全市农机系统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总结教训,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强化纪律,规范程序,加强监督,全力做好补贴工作,圆满完成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任务。今年全市共争取补贴资金8450万元,比上年增加近三倍,补贴机械6470台套,拉动全市农机投入2亿多元,极大地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全市农机化水平。

(二)积极组织开展农机作业,增加机手收入。一是搞好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报纸、网络、召开现场会对跨区作业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二是考察作业市场。积极组织人员到外地考察作业市场,搜集作业信息,签订作业协议,实行合同作业和订单作业,夏季签订作业协议700多份,协议作业面积800多万亩。三是强化服务。为了促进跨区作业的顺利开展,抽调农机技术人员搞好机手的技术培训和对上阵机械的检修、保养。共举办培训班380期,培训各类农机人员5.2万人,检修农机具55万台次。为开展好市内作业,全市成立接机服务站37个,维护交通和田间作业秩序。今年的跨区作业规模、区域范围都进一步扩大,机手收入进一步增加,全市的农机化作业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今年夏秋农机跨区作业总收入达到7.5亿元。

(三)围绕玉米生产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大力推广农机节本增效新技术,效果显现。我们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重点突破玉米生产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措施,一是我们通过广播、电视讲座、现场会、科技下乡等形式,认真搞好宣传培训,提高群众对玉米机收、土地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化肥深施及设施农业等农机节本增效新技术的认知程度和技术水平。二是实施示范园和机手作业能手双向带动战略,推动玉米机收、土地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等农机节本增效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巩固原有的县级农机科技示范园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乡级示范点的建设。全市建成农机科技示范园区52000余亩。为更好地实施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市统一开展对农机手培训,共培训作业能手2000余名,重点对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等作业技术的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作业能手评选活动。以上措施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农机化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机作业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农业增效。

(四)农机服务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2009年,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农机管理服务的新模式,重点加强农机协会建设和农机合作社建设。在工作中,突出重点,狠抓了示范型明星农机合作社建设。年初制定了《关于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合作社建设意义、要求,细化了“五化”标准。并制定下发了严格的考核办法,从组织名称、组织机构、组织章程、工商登记管理制度、统一存放、资产核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化、量化。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工作,我市农机合作社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全市农机合作社总数达到145个,其中达到“五化”标准实行规模化作业的农机合作社33个,注册资产达到2.3亿元,农机合作社成员达到2890户。今年省农机办转发了我市的《关于抓好农机合作社典型建设的通知》,在全省推广了我市的经验做法,并于8月份在我市召开了全省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会议,向全省推广了我市的经验做法。我省的东营、滨州、泰安、烟台、潍坊、济宁及河南的南阳、沈丘等近十几个市县先后到我市考察学习。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大众网、牡丹晚报等多家媒体记者相继进行了采访报道。在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广泛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培育农机作业服务市场,提高农机作业效益。

(五)积极探索创新农机服务体制,以体制创新引领农业规模化经营。在抓好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创新农机合作社服务经营体制,重点推动农机合作社在经营方式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农机作业有目前的无计划流动式作业服务,向固定式作业服务转变,以减少机械盲目外出作业和转移费用。二是从目前分散、零星作业向规模化作业转变。目前机械作业地块分散零星,是造成作业效率不高,作业效率低的重要原因。通过农机合作社统一对农民签订作业合同和订单,积少成多,达到规模化作业。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展土地托管和土地承包,参与土地流转,使土地形成规模,达到土地规模化作业和集约化经营。三是从为农作物主要生产环节作业服务,向农作物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转变。今年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面积223万亩,签订订单合同13525份,协议作业面积72万亩,实现规模化作业面积13.9万亩,有83个农机合作社开展机械植保浇水灌溉等田间管理服务,服务面积78万亩,有6个农机合作社开展承包土地、租赁土地经营,实现土地流转5000多亩。

(六)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平安农机”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农机安全教育,依法开展农机牌证核换发和农机安全集中整治活动,推动了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新挂和换发拖拉机号牌7211副,新考核驾驶员3803人,检验拖拉机22203台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68.3%、129.1%和24.8%,纠正各种违章6565次。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农机事故,营造了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实现了全市农机的安全生产,确保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了人机和谐。

(七)农机信息宣传工作进一步强化,农机化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全市各级农机部门一直把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列为全市农机化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年初就对全市农机化信息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明确量化了各县区农机局、市局各科室站校的信息工作任务,制定了严格的农机化工作考核办法及奖惩措施。各级农机部门都加强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在全市掀起了宣传农机工作的高潮。截止到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在中国农机化信息网、山东电视台、山东农机化信息网、菏泽电视台、菏泽日报等新闻媒体,刊登和播出菏泽农机化新闻稿件651条,其中中国农机化信息网212条;省农机化信息网370条;菏泽日报85篇。同时,我们加强市农机化信息网建设,市农机化信息网共采集、发布各类农机化信息1580条。市农机局在全省采集、编报农机化信息工作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

回顾2009年,全市农机化工作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也来之不易。这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和农机化工作的结果,市委赵润田书记、刘士合市长、高木斗常委、段伯汉副市长先后视察了农机化工作,对农机化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这也是全市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辛勤努力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我代表市农机局向奋斗在农机化工作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感谢!

今年农机系统经受了严重的考验,全市农机化各项工作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其中农机总动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化信息宣传、保护性耕作等指标均走在全省的前列。虽然农机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农机化整体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农机化发展结构不够优化,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速度缓慢;二是农机服务体制建设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和步伐;三是制约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还没有突破。

二、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全市农机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市农机化发展跨入了高级阶段,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今后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种植业机械化水平,向着全面实现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各业机械化的更高目标迈进。在新时期、新阶段,国家和省对“三农”的扶持政策将进一步完善,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对农机化发展的要求也将更为明确。农业机械化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正日益凸显。刚刚结束的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即将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都把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主题,并再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补贴范围。农业机械作为农业重要的物质装备基础,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对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机化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就我市农机化发展情况来看,近几年,在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跨区作业的双重拉动下,我市农机化发展较快,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6%,已进入农机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但我市的农机化发展主要是以农民自主购机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农机结构比例失调,农田耕种收单一作业机械多,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少。植保类机械、畜牧水产类机械、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成为制约我市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引导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进一步转变农机化增长方式,加快发展大型高效、复式多功能、节能环保农业机械,这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奋斗。我们要认真总结吸取成功的经验教训,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加快农机化创新示范步伐。要解决经济作物机械化短腿的问题,必须加快农机化创新步伐。在农机化创新示范工作中,要积极发挥农机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把农机教育、科研、生产、推广等部门组织起来,针对农机化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联合科技攻关,要在关键机具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要重点对大蒜收获机,花生播种机、收获机,芦笋封沟机和适合我市经济作物的机具进行科研攻关,采取引进、吸收、革新等措施,以突破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瓶颈。进一步加强农机创新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市抓县,县抓点,一级抓一级和点带县、县带市的办法,实施辐射带动,推动农机创新示范工作由点上突破向面上扩展。通过农机化创新示范,补上农机化发展的短板,拉长农机化服务的链条,拓展农机化发展的空间,推进农村各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政策的扶持和导向作用。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不但是强农惠农的政策,也是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利好政策。充分发挥补贴资金的杠杆作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用补贴资金推动农机化发展难题和短腿、瓶颈等问题的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通过农机购置政策的实施,推动玉米收获和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快速发展普及,在此基础上,推进经济作物和农村各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升。

三是努力实现农机与农艺结合。推动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是农机部门的光荣使命。要勇于探索农机与农艺结合的路子,农机部门不但要主动联系、配合农业部门有效地实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努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实现标准化生产、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等方面的重要贡献,以此宣传和推动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已经证实了这一实践的科学性。我们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全面推进农机与农艺的结合,通过机艺结合,加快我市全面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农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总之,向更高目标迈进,全面实现机械化,趋势良好,充满希望,面临挑战,问题不少,但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多于困难。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在抢抓机遇中推进发展,在发挥优势中寻求突破,在应对挑战中破解难题,坚持科学发展,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力打好农机化迈向新目标的攻坚战。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为全面实现农业和农村机械化打好基础

2010年是实施农机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农机化跨入高级阶段的第一年。今年总的想法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提升农机化综合水平,推进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进程,重点推广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加快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和林牧渔业机械化,努力发展以农机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机化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提升我市农机化高级阶段的发展水平,加快向全面实现农村各业机械化的更高目标迈进。力争到2010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340万千瓦,农机总值达到66亿元,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87%。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组织,全力实施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今年国家对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补贴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补贴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农机补贴资金的加大,使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严谨地做好今年的农机补贴工作。一要继续把粮食生产特别是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为农机补贴的重点。各县区要根据玉米机收及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的需要,确定好补贴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数量。在确保重点粮食生产机械的同时,加大对先进适用的经济作物机械和农村其它各业机械的补贴力度。二要切实严格工作制度和程序。购机补贴工作不但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而且工作制度、程序比较多,操作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必须严格各个工作程序,必须实行阳光操作、规范操作,一个环节不能少,一个程序不能缺,确保购机补贴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三要认真加强工作的监管。要加强对购机补贴工作的全程监督,从补贴合同的签定到合同的履行监管,从购机资金的运作到补贴资金的结算,从补贴机械的接机到机械的标识编号、办理牌证,从建立补贴机械档案到补贴机械到位的查验等,都要严格认真地进行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要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在这里我要重点强调一下,去年我们接受了市纪委和检察院的调查,有些同志经不起考验,收受企业赌赂,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今年大家一定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严格执行省里制定的购机补贴21条规定,绝不能沾手补贴资金,绝不能经手和截留农民的购机款,绝不能以任何名义向农机企业收取任何费用,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不得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要通过制度和纪律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各级都要公布监督和咨询电话,自觉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同时,要积极争取、认真落实农机深松作业补贴、农机合作社建设扶持和金融保险等其它各项扶持政策,为推进农机化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各级农机部门在落实政策中绝不能有丝毫走样,要确保完成重点推广机械补贴任务的基础上,保证在具体工作中不出任何问题,切实做到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如果哪一个方面做不到位,就算没完成任务,就要追究责任。

(二)加快农机科技创新,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步伐。省办今年把经济作物机械化和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作为下一阶段农机化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我们也要从实际出发,把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提上日程,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步骤和推进措施。要积极向省里争取农机创新示范项目,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向经济作物机械倾斜,促进经济作物机具的大发展。要利用农机创新示范园对经济作物机械做好机具的选型和试验示范,探索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和技术路线,实施辐射带动,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省里把经济作物机械化纳入全省农机化统计指标体系进行重点考核,我市也要将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纳入重点工作任务进行考核。秋季市里将在适当时间召开经济作物机械化现场会,推动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发展。力争到2012末,全市在花生、大蒜收获、棉花拔柴、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初加工和林牧渔业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有突破性进展。

继续抓好农机创新示范园区建设。2009年各县区对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园建设都十分重视,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局也对全市示范园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评比。今年,要重点提高县级农机创新示范园的档次和质量。将农机创新示范园和农业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要积极向政府领导做好汇报,整合农业、水利建设等资源,把农机创新示范园建设成粮食生产高产攻关、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推广应用节本增效农业新技术的农业示范园区。同时,也要加强对乡镇示范点的建设力度。各级要认真做好乡级农机示范点的选点布点工作,不断创建新点,努力扩大示范园面积。在示范园内不仅要对粮食作物机械进行示范推广,今年还要对大蒜收获、棉花拔柴高效植保、设施农业等经济作物机械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选择1-2项经济作物与有关农机企业联合开展适宜我市经济作物机具的科研开发和引进,认真探讨适合我市特点的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模式,要在经济作物机械推广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园区内举办经济作物机械新机具新技术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技术推广会等多种形式的“大宣传、大培训” 活动,在全市掀起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宣传高潮。同时要协调新机具生产企业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新机具新技术的认识程度,加快对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步伐。2010年每个县区至少建一处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园。市局将加大对县区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工作的督导、考核力度,将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加快整体提升步伐,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全面发展。要始终坚持把推进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机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政策扶持、市场拉动、行政推动,实现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全面发展。2010年全市计划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1000台,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2600台,完成土地深耕深松300万亩,玉米机播400万亩,玉米机收300万亩,小麦免耕播种力争达到100万亩,努力消除空白乡镇。各县区都要根据全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提出各自的发展目标,制定推进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抓好工作落实。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健全完善以规范机具配置、作业要求、播种标准、收获时间为主要内容的农机与农艺结合机制,坚持小麦机收与玉米免耕播种和玉米机收与小麦免耕播种结合起来一起抓,大力推广小麦、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两个“一条龙”作业模式,推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二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推广普及工作。要眼睛向下,重点下移,面向基层和农民,在乡镇、在村庄、在地头充分利用现场会、演示会、观摩会、宣讲会等有效形式,切实搞好玉米机收宣传培训,尽可能让更多的农民掌握玉米机收技术,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积极性。三是搞好技术培训,继续实施机手带动战略。去年我们针对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全市重点培训了2000名机手作为作业能手,市局将在适当时候对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推动标兵和推广能手进行奖励。今年我们要继续开展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作业评选活动,各县区要组织开展好这项评选活动。四是要下大力气抓好玉米机收跨区作业。玉米机收跨区作业是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各县区要广泛宣传,深入调研,准确地掌握省内外各地玉米机收信息,组织我市更多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统一外出作业,努力实现玉米机收跨区作业规模、作业范围和效益的新突破。五是要切实加强工作督导和考核。要围绕玉米机收发展目标制订考核办法,进行工作督导和目标考核。各级农机部门要在玉米机收现场进行工作指导,调度机收进度,及时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玉米收获机械化目标的推进和实现。

(四)下大气力抓好农机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是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根本措施。要把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作为农机化发展中一件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来抓。坚持把农机合作社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和我市提出省办在全省推广的“五化”要求,即“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加大扶持力度,强化规范指导。今年省里还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机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扶持。我市也继续安排资金对示范性明星农机合作社进行奖励。各县区也要积极争取政策进行扶持,推动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要积极创新农机服务体制,重点抓好开展规模化作业的示范型明星农机合作社建设,使农机合作社数量进一步增加,功能进一步完善。2010年,全市新增农机合作社100个以上,六月份前,使每个乡镇都要建设一个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到2012年,全市农机合作社突破500个以上。强力推动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规模化作业,土地流转以及多种经营服务。通过农机合作社开展规模化作业面积要达到100万亩。突出抓好示范型农机合作社实行土地流转方面的试点,带动全市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的发展,今年以农机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面积要新增10000亩。同时,要注重抓好农机合作社的“五个统一”,即农机作业合同和订单统一签定、机械统一调度、作业统一安排、收入分配统一核算、机具统一维护保养,着力推动农机合作社作业经营实现三个转变。要发挥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运输、维修、销售等农机服务业,不断壮大发展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延伸跨区作业市场,拓展农机跨区作业领域,使农机跨区作业规模再扩大,效益再提高,积极培育农机跨区作业收入新的增长点。要加强农机跨区作业市场的秩序规范管理,联合公安等部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不法行为,维护全市良好的跨区作业市场秩序。2010年,全市要组织30000台(次)作业机械参加跨区作业。全市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服务总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五)继续推进农机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农机”。一是继续深入开展以“三率”整治为基础的“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各县区要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源头治理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要健全完善农机“三率”定期通报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动态,加强对整治活动的检查督导。各县区农机“三率”水平将作为全市农机化工作考评的主要依据。二是规范农机修配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继续开展“星级文明农机修配网点”创建和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范农机维修服务行为,提高农机维修质量。要进一步加强与工商等有关部门的合作,依法开展机械质量监管,重点抓好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护性耕作机械可靠性跟踪检查。同时,深入开展好农机市场打假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行为,维护农机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规范和强化农机职业培训和农机技术培训。深入组织开展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机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特别要配置电化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严格培训管理和培训程序,达到省农机办要求的规范化建设标准。去年,我省组织实施了阳光工程农机使用和维修培训,重点对农机大户、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和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以及设施农业设备操作等有关人员进行培训。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460元。去年,省下达给我市阳光工程农机使用和维修培训任务只有600人,远不到全省总量的十分之一,今年我们要早做工作,努力争取更多的培训指标。

(六)组织好农机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菏泽农机化科学发展、由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向全面实现农业和农村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应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挑战,满足农民群众对农机化发展的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农机化发展的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都要按照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全面发展的原则,积极整合农机管理、教育、科研、推广、生产等有关方面的力量,精心研究、科学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市和各县区农机化发展的目标、重点和工作措施。要加强对农机化发展和管理工作中新问题、新情况的研究,在全面总结“十一五”农机化发展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农机化发展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深入分析农机化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吸取经验教训,应对新的挑战,迈上新的目标。要注意农机化“十二五”规划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也要搞好与全省农业、农机化发展规划的衔接,增强“十二五”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下信息宣传工作。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没有明确专职信息人员的县区要抓紧明确专兼职信息员。要加强与重点宣传媒体的密切联系,针对重点农机化工作统一组织宣传,扩大影响,广泛协调,争取各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支持,增加推力,减少阻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机化发展的良好氛围。要采取切实措施,强化领导,扎实推进信息宣传工作。年终我们将把各县区信息报送及领导重视情况,作为评选信息宣传工作先进的主要依据。

同志们,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农机化工作,对于为“十二五”打好基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进全市农机化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为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今天距离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还有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在这里,我代表市局提前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同志们和你们的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第三篇:徐顺年同志在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推动江苏农机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徐顺年同志在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11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总结交流2010年和“十一五”全省农机化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科学分析农机化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研究部署“十二五”及2011年农机化工作,表彰先进单位和科技创新成果,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十二五”全省农机化工作新局面。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对这次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视,省委常委、黄莉新副省长今天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莅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农机化司刘恒新副司长受张桃林副部长委托专程从北京赶来出席会议,对我省农机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各地要深刻领会黄莉新副省长和刘恒新副司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10年全省农机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燃油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农机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效,呈现出许多新的亮点,为“十一五”全省农机化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刚刚过去的五年,是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发展环境最好、服务领域最宽、发展速度最快、农机化关注度最高的五年,是江苏农机化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是具有江苏特点农机化发展道路基本形成、并成为全省农机系统共同奋斗目标的五年。五年来,全省农机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概括起来主要是“四个前所未有”。

一是农机化投入之多前所未有。2010年,各级财政用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达到10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达到8亿元,带动全省农机化总投入55亿元,是2005年的两倍多。省级财政用于秸秆机械化还田投入达到1.2亿元。“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机化总投入达到200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超过45亿元。农机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也快速增长,省级财政用于农机技术推广、试验鉴定、安全监管、信息化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专项投入超过8700万元。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全省农机工业产销大幅增长,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机工业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与2005年相比翻了一番,平均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

二是发展环境之好前所未有。“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将“三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农机化事业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农机化法规政策,基本形成了农机化政策扶持体系。根据这些政策法规,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机政策性保险、农机报废更新、农机作业补贴、机库补贴等工作。各市县也结合实际,出台了多项配套扶持政策。通过这些法规政策的实施,营造了加快农机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农机化工作的地位明显提升,社会影响力显著扩大。

三是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201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000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近30%。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分别达到9.76万台、6.53万台,分别比2005年增长1.36倍、3.4倍,年均增加都超过1万台。全省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78%,“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水稻种植机械化取得重大进展,机插秧面积达到1380万亩,是2005年的5.4倍,机插率比全国水平高出21个百分点,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8%,全省已有19个县、325个乡镇、4350个村基本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进入提速推进的阶段,玉米机种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30%、25%,已有一个县基本实现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实现重大突破,还田面积超过1700万亩。油菜种植、收获机械化试验示范取得积极进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全面推进,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达到35%。

四是服务领域之宽前所未有。五年来,我省农机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推进,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由地面向空中延伸,农机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实现了由传统意义的农机化向现代“大农机”的转变;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由单个作业向合作化转变;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由机收稻麦和机插水稻为主的单项作业,向稻麦耕种收全过程及玉米机收、秸秆机械化还田、统防统治等领域拓展。2010年,全省农机化服务经营收入达到230亿元,其中农机作业收入达185亿元,跨区作业收入达38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51%。五年来,全省农机系统着重抓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创新思路,着力构建农机化政策法规扶持和保障体系。进入“十一五”,面对“三农”工作新形势和农机化发展新任务,我省确立了走“政府扶持、市场主导、资源节约、合作共用、协调发展”的江苏农机化发展道路。围绕这一思路,我们积极争取各方面关心支持,努力营造农机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几年来,争取省人大常委会全面修订了《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颁布了《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争取省政府出台了《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办法》。特别是2010年,省政府以省长令的形式出台了《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印发了《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经省政府同意会同省统计局制订了全国首部省级全面评价农机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以“两部法规、三部规章”为框架,相关的配套政策、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为补充的地方性农机管理政策法规体系,为“十一五”期间加快推进我省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二)整合资源,积极搭建农机产学研推相融合的新平台。

“十一五”以来,针对农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我省主动依托和充分发挥江苏农机科研院所较多、研发实力较强和农机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推相结合的农机科技创新体系,一批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推广取得了成功突破。一是建立列名联系企业制度。从2006年起,省农机局先后与82家农机企业建立列名联系制度,加强农机管理部门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加强创新基地建设。2010年,在总结建设江苏省高效植保机械科技创新中心经验的基础上,又成功组建了江苏省旋耕机械科技创新中心和江苏省现代物理农业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同时,积极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了江苏省农机试验鉴定基地,进一步提升了试验鉴定能力。2010年底,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基地项目也已正式签约,即将开工建设。这些中心和创新基地的建设,为推动我省农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三是强化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围绕农机化发展共性和关键技术,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加大投入,组织联合攻关,五年来,仅农机三项工程投入就达到5400万元,促进了农机化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四是推进农机与农艺结合。省农机局先后成立了江苏省油菜生产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两个专家组和农机化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对重点技术开发、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的指导,对重大农机化科技项目实施提供决策咨询,努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五是扩大合作交流。“十一五”期间,我省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江苏国际农机展,促进了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机工业的发展。争取省财政支持,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组织企业参加意大利、德国等国际农机展,支持企业“走出去”,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统筹兼顾,切实推进农机化协调发展。

为推进农机化协调发展,我省积极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粮油生产机械化与现代高效农业生产机械化实现了加快推进。以实施“六个三”工程为引领,我省农机化全面发展的态势基本形成。二是推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苏南地区率先发展,推动苏中地区加快发展,支持苏北地区跨越发展。三是推动农机作业水平与安全质量监管水平同步提升。五年来,始终紧抓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管不放松,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农机安全和质量监管水平,确保全省农机化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15个,创建数量名列全国首位。在这些综合措施的推动下,全省农机化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四)创新机制,大力提升机具使用效率和效益。

自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高涨。随着机具保有量的大量增加,为更好地发挥机械作用,进一步明确以农机合作共用为主要服务模式,重点扶持以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积极引导种田大户、农机科技示范户和农机企业兴办农机合作社,引导农机户加入农机合作社,帮助合作社解决机库用地、信贷、技术、维修等方面的困难,推动了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五年来,各级财政累计用于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的资金达到5000万元,其中2010年用于农机合作社机库建设资金超过2500万元,享受扶持的农机合作社超过500个。2010年,全省新增合作社600多个,农机合作社总数超过1800个,其中三星级以上农机合作社281个。为了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省农机局与江苏移动公司在全国率先开发并运行了“江苏平安农机通信息服务网”,农民一机在手,可以免费查询市场、服务等信息,深受广大农机手欢迎,目前入网机手超过10万人,进一步提高了农机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我们还与中石化江苏分公司合作,发放3万多张“双优卡”,对农机手实施优先、优惠加油,缓解了加油难问题。“平安农机通信息服务网”的开通和“双优加油卡”的实施,得到了农业部的高度肯定,目前已在全国推广。“十一五”期间,各地积极开拓跨区作业市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作业领域,跨区作业市场由省内延伸至全国所有水稻主产区,江苏跨区作业服务已成为水稻机收市场的第一品牌。五年来,全省农机跨区作业收入累计达到155亿元,为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素质。从2006年起,在全省组织实施“农机111人才工程”,着重加强农机管理、科技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广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依托有关院校建立了4个省级农机人才培训基地,在各地建立了13个省重点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和67家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依托这些基地,先后专题举办市县农机局长知识更新、科技人员赴港、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监理人员和农机合作组织负责人等一系列培训班,有效提高了农机人才队伍素质。二是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十一五”全省共培训农机技工近70万人次,技能鉴定合格人数达到15万人次,位居全国首位。在江苏常发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三届“常发杯”农机技能竞赛活动,有力促进了全省农机系统学技术、比技能的热潮。三是加强农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和开发。在省职称办的指导下,2009年省农机局成立了首届省农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已有42人通过副高、正高级职称评审。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全省农机系统40名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进行了表彰,并在全省组织向陈新环、樊家志等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学习,激发了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模范、争先创优的热情。

“十一五”农机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全省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发努力、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农机局对多年来关心支持农机化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斗在农机化工作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

回顾“十一五”,我们既创造了江苏农机化发展史上速度最快、质量最优的“黄金期”,也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

一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化发展全局。过去的五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始终坚持好字当头,快在其中。一方面,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投入的良好机遇,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抢抓发展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了农机装备、农机作业和社会化服务三个水平的快速提高;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努力做到速度、质量、效益和安全发展的有机统一,推动了全省农机化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二是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我们既突出重点,又注重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在区域发展上,既鼓励苏南及有条件地区率先发展,又通过资金、政策扶持,加大对苏中、苏北地区的支持力度,苏中苏北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农机作业领域方面,既加快推进粮油生产机械化,又积极推动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形成了粮食作物、蔬菜园艺、林果和养殖业机械化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提升农机化水平的同时,注重加强农机推广、鉴定、监理、信息和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促进农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是始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五年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购机补贴投入,努力放大政策效应,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投资热情,发挥了补贴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努力提高机具使用效率,保证广大农民用得好,有效益。通过政策扶持、市场推动这两个“双引擎”,推动了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始终坚持科技兴机,努力拓展农机化发展新空间。“十一五”期间,将提高科技创新进步作为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拓展农机化发展空间、建设农机强省的关键。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产学研推相结合,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相结合,加大投入,创新机制,一大批新机具、新技术得到了研发和推广应用,农机化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五是始终坚持农机合作共用,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十一五”以来,我们把农机合作共用作为农机作业服务的最佳模式,作为提高机具使用效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农机合作组织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全省已基本形成了适应家庭承包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破解了农业机械规模生产与农户一家一户经营的难题。

六是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业以才兴。通过在全省组织实施“农机111人才工程”,切实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全省农机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全系统的活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为推动全省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回顾过去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十一五”积累的这些经验,为指导和推动我省农机化事业向更深层次发展、更高阶段迈进,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然,在看到五年来我省农机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全省农机化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还不协调。机具补贴投入多,公共服务投入少;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机作业领域不宽、装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依然存在,与全面推进农机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投入较少,研发能力弱;复式作业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应用范围还比较小;农机从业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科技推广体系支撑能力亟待增强,与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不相适应。三是合作共用水平较低。农机户加入合作社的比例不高,服务领域不宽,与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要求不相适应。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十二五”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江苏农机化发展 未来五年,我们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五年,根据“两个率先”时序进度,我省将基本实现粮油生产机械化并在全国率先整体进入农机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同时,为202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因此,做好“十二五”农机化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一)未来五年我省农机化发展趋势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指出今后一段时期仍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农机化而言,“十二五”乃至今后十年,也是政策环境更优、工业基础更扎实、内在需求更为旺盛的又一个“黄金期”。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等四个新格局。中央和省委全会均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从经济社会发展看,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省委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等六大战略,这对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看,高效设施农业加快推进,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省委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达到80%,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关系将发生深刻变化,农机化生产的组织形式必须与之相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为农机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是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机化发展产生了新期待。农机化发展的过程,就是现代工业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工业文明成果的过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成本已经明显高于机械作业成本,机械化作业水平高低已经成为影响农民种植选择的重要因素。省委全会提出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对农机的需求将出现新的变化,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充满了新的期盼,迫切希望使用效率更高、更舒适、更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农机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更加旺盛。

三是新阶段赋予了农机化发展新任务。借鉴日韩等发达国家农机化发展经验,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实现以后,这些国家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所以,做好“十二五”农机化工作,对我们在202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更要注重“化”的层次和质量,更加注重质、量并举,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更加注重发展舒适化、绿色化、智能化农业装备,更加注重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

(二)“十二五”全省农机化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省农机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和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0〕159号)文件精神,在坚持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的前提下,围绕科技领先、节能环保、合作共用、共同发展的具有江苏特点的新型农机化发展道路,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旋律,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努力推动全省农机化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再迈新台阶,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十二五”全省农机化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12年,全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其中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2%,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45%,全省农机化发展总体进入高级阶段。到2015年,全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以上,其中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5%,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0%以上,苏南等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

主要任务是:突出四个重点,实施三项工程。

四个重点:一是继续加快推进粮油生产机械化。二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机械化。三是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四是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

实施三项工程:一是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工程。二是农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三是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总体来说,今后五年是我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机遇非常难得,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机化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为全面完成“十二五”全省农机化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十二五”是我省农机化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重要时期。农机化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而不同的特征决定了不同的发展重点和任务。围绕“十二五”全省农机化主要目标和工作思路,我们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虽然“十二五”期间,我省农机化发展将整体进入高级阶段,但仍然存在农机作业服务覆盖面不宽,装备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只有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才能破解这些难题。“十二五”期间,必须紧紧抓住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努力优化农机装备布局,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力争取得更大突破。一是要充分发挥购机补贴政策的调控作用,重点加快高性能农业机械发展,推动农机装备结构调整。二是要大力推进农机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加强绿色、低碳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建立节能环保型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快推进农机合作共用。通过加大资金、项目、技术的投入,重点扶持农机合作社提高规范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减少重复购置,提高机具利用效率和效益。

(二)切实提高统筹发展水平,形成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突出抓好三大区域、作业领域和作业环节之间的“三个协调推进”:一是实现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协调推进。充分发挥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和农机化工作基础较好的优势,培育江阴、武进、张家港、常熟、金坛等县(市、区),加大工作力度,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在全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加大资金、项目、技术等要素资源的倾斜力度,推动苏中、苏北地区提速发展,保证按时序进度实现目标。二是实现粮油生产机械化与高效农业机械化协调推进。“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坚持一手抓粮油生产机械化,一手抓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要继续将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作为全省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水稻种植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推进步伐,争取通过五年时间,解决玉米生产机械化问题。扩大油菜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范围,加快提高连片种植地区种收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围绕农业优势和主导产业,特别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新机具的配套跟进,着力推进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三是实现农作物产中与产前产后机械化协调推进。积极推进农机作业由产中环节向产前、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延伸。

(三)以科技进步为引领,不断拓展农机化发展新空间。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从世界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看,其关键是这些国家高度重视农机科研开发和应用,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农机科研开发体系和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体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把创新驱动列为江苏“十二五”发展六大战略的核心战略。因此,加快农机化发展,必须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一是在工作机制上,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共建研发创新平台等载体,整合产学研推资源,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农机企业,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农机产品。二是在创新路径上,针对一些农机化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要善用“拿来主义”,对能够引进的技术,要在引进的基础上,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实现为我所用。三是在创新成果运用上,充分发挥试验示范推广基地特别是省级农机化科技创新中心和示范基地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四是在人才培养上,要继续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留住人才几个环节,培养后继人才,引进紧缺人才,用好存量人才,挖掘潜在人才,以高素质的农机人才队伍推动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切实加强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树立农机系统良好形象。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责任政府,是现代政府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普遍趋势。“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把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作为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进一步完善体系、强化基础、提升功能,为广大农民和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水平与装备、作业、服务水平同步提升。一是要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我们要重点围绕农机技术推广、试验鉴定、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安全监理、信息服务和应急救灾这七个方面,积极争取地方各级政府合理设置公共服务机构,特别是要落实基层农机部门的公益性、执法性职能,保证县乡有专门机构履行职能、有专岗专人集中精力从事农机公共服务,保障农机化各项工作正常开展。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农机公共服务机构的投入力度,安排必要工作经费保证公共服务的正常开展。二是要大胆创新机制。在履行公共服务过程中,要正确区分基本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对新技术推广、质量和安全监管、教育培训、信息宣传等基本公共服务产品,要努力实现由政府公共财政承担。同时,要通过市场运作来弥补公共服务能力的不足,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补助服务等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人员素质。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高性能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对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创新用人方式,通过公开招考、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等方式畅通用人渠道,不断优化农机化公共服务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要加强公共服务人员队伍的教育培训,及时更新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打造一支业务精通、爱岗敬业、服务高效的农机化公共服务队伍。

四、切实做好2011年农机化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农机化工作,对于继续保持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势头,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至关重要。今年全省农机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0〕159号)文件精神,按照改善结构上水平、狠抓机插促增产、拓宽领域助增收、提升能力强基础、开拓创新争率先的基本思路,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改善结构上水平,关键是要大力发展高效、绿色、智能化农业机械,加快农机报废更新步伐,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狠抓机插促增产,从江苏的实际看,粮食增产的潜力在水稻,而水稻增产的潜力在扩大机插秧面积,要将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作为保证我省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继续加大整体推进力度。拓宽领域助增收,就是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拓展农机化服务领域,促进农业节本增效,促进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提升能力强基础,就是要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机化发展基础,不断提高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开拓创新争率先,已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地区,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奋力开拓,大胆创新,力争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

2011年全省农机化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省粮油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其中:水稻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53%和95%以上,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1600万亩,机插率达到48%;纯作玉米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35%和30%。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达到2000万亩,还田率超过30%。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机作业服务收入超过200亿元,其中跨区作业收入稳定在38亿元左右。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必须扎实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认真落实省政府159号文件和农机化各项扶持政策。

近年来,国家和省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法规、政策,关键是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一是要认真学习宣传和执行好省政府159号文件。为贯彻国发〔2010〕22号文件精神,2010年底,省政府出台了《实施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我省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和工作任务,《实施意见》是指导“十二五”乃至未来十年我省农机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省农机局正在认真研究,提出具体贯彻意见,并准备将省政府确定的工作任务逐项分解,落到实处。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把争取市、县政府出台专题贯彻意见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推动农机化持续快速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二是切实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11年中央和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将保持稳中有增,补贴机具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对重点机具将适当提高补贴标准。为方便基层农机部门操作,省农机局将会同财政部门对购机对象、补贴标准、操作方法和检查验收等内容进一步细化。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及时把购机补贴政策公示给农民,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要进一步强化服务,积极组织开展送农机下乡、购机一站式办理等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购机;要进一步强化监管,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严禁”和“八个不得”以及部省有关规定,完善制度,加强督查,确保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落实到位。三是要切实推进农机报废更新等政策实施工作。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在购机补贴的基础上,对农民或农业生产服务组织报废更新农业机械给予追加补贴,引导农民使用高效节能农业机械,推动农机报废更新工作顺利进行。要继续加强与财政、保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相关保险政策,促进全省农机政策性保险工作平衡发展。扩大农机具抵押贷款、作业补贴、合作组织机库建设等扶持政策的实施范围,进一步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四是要切实提高质量监管水平。继续开展农机质量投诉监督“3·15”、农机质量宣传咨询、农机打假、农机放心消费创建等活动,重点组织开展补贴机具售后服务质量跟踪调查活动,不断提高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确保政策实施成效。

(二)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

加快推进粮油生产机械化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是“十二五”全省农机化四项重点工作中的两项。2011年,我们要继续以实施“六个三”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一是坚定不移地加快水稻机插秧整体推进步伐。继续加大扶持力度, 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物化补贴、技术培训、指导服务等方面向水稻机插秧重点市、县倾斜,重点支持兴化、东海、沭阳、楚州等百万亩以上的水稻种植大县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全力帮助南京、南通两个省辖市和海安、金湖等县在今年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已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地区要抓好巩固提高,进一步改善结构,提高机插率。二是切实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推进步伐。组建省级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专家组,加强技术示范推广和培训指导。争取财政投入,强化行政推动,争取今年有1-2个示范县基本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三是稳步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以实施农业部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为契机,发挥溧阳、宝应、海门三个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油菜种植和收获环节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扩大机具作业规模。四是积极推进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江阴、武进、张家港、常熟、金坛等县(市、区)要按照高标准、高要求,尽快制定实施方案,尽早组织实施,争取在2-3年内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全省乃至全国先行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五是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提高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省局已决定,在各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园中建设30个省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加快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应用。要积极争取部、省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加快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围绕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组建省设施农业机械化专家组,加强对设施农业装备的技术指导。要加大项目整合和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推广和发展设施渔业、设施园艺业、设施畜牧业以及物理农业装备技术与机械,进一步扩大农用航空技术应用范围。五是积极推进农机与农艺的融合。要深入分析农作物特性、种植制度、栽培方式与农机具结构设计、性能参数、制造工艺之间的关系,推进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创新研究。当前要重点解决好杂交稻、玉米、油菜和新建农业园区农机与农艺的配合问题,特别是新建农业园区要根据不同种植、养殖内容的建设要求,建立适宜的农机化生产技术路线,选择合理的机具装备,实现农机技术与农艺的科学融合,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同时,要按照农业部部署,组织编制好全省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积极开展深松作业试验示范和补贴试点,全省今年要完成深松作业面积50万亩以上。

(三)坚持不懈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

按照省人大《决定》和省政府《规划》的要求,今年全省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目标要超过2000万亩。经与财政部门初步沟通协调,今年我省用于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加大配套投入力度,提前做好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机具配置等方面准备工作,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秸秆机械化还田目标任务。要进一步熟化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集成技术,充分发挥各级农机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优势,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推广同步增长。各地要按照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要求,进一步加强秸秆机械化还田资金使用管理,加强督促检查,确保秸秆机械化还田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果。2011年,全省新增大中型拖拉机8000台,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20000台套。

(四)积极推进农机技术交流和合作。

继续坚持更大步伐“引进来”与更高水平“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扩大农机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发展高效农机、服务现代农业”为主题,以“高、新、特、精”为特色,重点举办好第六届中国(江苏)国际农机展,集中展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行业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机化技术及装备,努力将展会举办成农机产品科研成果推广、新产品推介、供求信息和情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展会。要继续争取省财政支持,积极组织省内农机企业参加德国汉诺威国际农机展,进一步加大对农机企业出境参展促销的补贴力度,加强企业间的国际交流,提升我省农机产品的知名度,扩大江苏农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继续加强与列名企业的联系,在推荐确定部省支持推广目录、承担农机科技开发项目、境外促销、政策咨询等方面努力为企业搞好服务。

(五)努力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农机合作社是促进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推动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今年我们将在全省组织开展“合作社建设规范年”活动,推动农机合作社健康规范快速发展。一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合作社机库、储油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2011年,全省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300个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总量超过2100个,力争涉农乡镇全覆盖。二是加大规范化合作社创建力度。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健全岗位职责、利益分配等多项规章制度,积极推行统一农资采购、调度使用、作业质量、收费标准、维修保养和培训教育“六统一”生产管理模式,提升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三是努力提升农机合作社服务功能。引导、支持农机合作社承接土地流转,探索粮食烘干和产后加工服务,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加大资金支持,探索在四星以上合作社中建设农机维修和技术培训点,承担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四是不断加强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和乡镇农机维修点建设,保证全省三级农机维修网点乡镇全覆盖。依法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的分级分类管理,提高准入门槛,积极推进农机生产企业维修能力认定工作,引导农机企业提高售后服务和维修保障水平。推广农机节能维修十大技术,促进农机节能减排。五是继续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巩固长江流域等已有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积极开拓东北市场,打造江苏农机服务品牌,促进农民机手增收,2011年参加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要达到8万台次。(六)切实提高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开展《江苏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立法前期准备工作,开展立法调研,争取列入省人大正式立法项目。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推进有关农机安全技术标准及监督管理配套规章政策的落实。加强应急管理,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严格变拖及驾驶人准入门槛,严格监理源头管理,完善联合执法机制。突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监管重点,积极开展无挂车拖拉机登记、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免费实地检验和农机安全专用反光标识试点工作,力争农机登记率、检验率及驾驶人持证率各提高5%。以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为抓手,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提高创建质量,扩大创建的覆盖面,新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乡镇分别达到5个和40个。深化规范化示范所创建,力争新创建省级示范所6个。积极推进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参公管理,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加快“双优加油卡”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使用效率,力争充值卡用户数量达到5万张。全省道路外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国家和省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内,农业机械万台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

(七)全面组织实施农机“361” 人才计划。

“十二五”期间,为进一步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省农机局将在全省组织实施“361”人才计划,即加强农机管理、科技、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重点推进农机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农机科技推广人员复训、农机实用人才职业技能开发、农机安全监理人员教育、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农机培训师资进修等六项工程,全省三支队伍人才培训完成80万人次。今年将正式启动“361”人才计划实施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市县农机局长培训、基层推广人员培训、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农机校师资培训等活动。全面推进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好参加全国农机职业技能大赛的培训和竞赛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农业部农业高技能人才“金蓝领”计划和教育培训大行动,认真开展农机阳光培训工程,鼓励部分市县农机培训学校参与劳动力转移培训,把农民逐步培养成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全省农村和农机实用人才培训18万人次,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人数达到2.5万人次,其中中级工以上培训鉴定合格人数达到3000人次。

(八)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各地要以组织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为契机,积极争取本地财政加大配套投入,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机化公共服务条件和手段。要努力提升农机推广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全省基层推广站规范化建设,加强推广机构基础设施、推广服务手段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2011年,力争符合要求的规范化推广站(中心)达到20家。加强省级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建设,改进鉴定检测手段,创新试验检测方法,完善对农机安全、环保方面的试验检测设施,及时做好农机产品的鉴定和认证工作。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建设,努力改善安全执法手段,提高安全监管服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切实履行监督服务职责。进一步完善“平安农机通”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更换查询卡率。2011年,新增入网用户超过8万户。充分发挥江苏农机化信息网作用,完善农机化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制度,积极建设全省农机视频系统,增强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功能。

五、加强农机系统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能力

“十二五”全省农机化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我们必须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凝聚全系统的智慧和力量,把各项工作做好抓实。

一是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发生深刻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农机化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凝聚力量。通过解放思想,要进一步增强率先发展意识。发展如逆水行舟,目前全国各兄弟省市区农机化呈现竞相发展的态势,要继续保持江苏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不能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能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必须牢牢抓住工作的主动权。通过解放思想,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通过解放思想,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谋划发展新举措,才能不断开创农机化工作的新局面。

二是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农机部门是直接为“三农”服务的部门。我们要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行风建设,坚持三贴近、开展三服务,想农民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更好地为农机化发展服务、为农民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要以提高行政能力为重点,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创新管理方式,整合管理资源,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检查,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廉洁从政,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运行机制。

三是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作决策和抓落实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各级农机部门要围绕全省农机化“十二五”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十二五”农机发展规划,并争取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地“十二五”发展目标确定后,要把抓好贯彻落实作为推动工作的中心环节,切实提高执行力,把任务逐项落到实处,突出重点,紧抓不放。要把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到推动农机化发展的每一步骤,每个环节,聚精会神谋发展,集中精力抓落实。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以农民满意与否检验我们的工作成效。

同志们,在全省农机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以优异的成绩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让我们振奋精神,奋发进取,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努力开创“十二五”农机化科学发展新局面,为江苏“两个率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在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x同志总结了去年全市农机化工作成效和经验,分析了当前农机工作形势,并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请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我市农机化工作,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市农机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2007年,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省有关支农惠农政策和农机化的各项法律法规,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总体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继续加大。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机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全市2007年总落实农机推广资金1558.54万元,是2006年1006.5万元的1.55倍,其中市政府安排资金400万元,是2006年100万元的4倍。从补贴的范围看,增加了对植保机械、粮食烘干、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型耕作机械的补助。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07年,全市共完成机耕面积183.12万亩,机收面积141.98万亩,全市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3%,瑞安、乐清等平原经济发达地区已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我市机插面积大幅提升,全年共推广机插水稻3.91万亩,比上年增长了110%。

(三)农机社会化服务得到加强。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积极扶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队等新型示范性农机服务组织发展。2007年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5个,其中文成县也在黄坦镇成立了首家农机合作社,其服务质量和水平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称赞。二是强化了跨区作业服务。据统计,全市参加跨区作业的收割机74台,其中出省作业46台,如瑞安市全程粮食农机作业合作社与安徽省蚌埠市曹老集镇杜陈村签订了1000亩的机械插秧作业服务合同。三是加强了农机维修网点建设。通过技术培训、完善管理等措施,全市已发展起一批维修水平较高、农忙季节能开展上门服务的农机维修网点,较好地解决了购机农民特别是购买高性能机具农民“维修难”的矛盾。

(四)农机安全工作逐步深化。一是深入实施“一十百千”平安农机创建工程。建成“平安农机”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6个、示范村58个,示范户700个,其中龙湾区被省农业厅、安监局、公安厅联合通报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单位,并上报农业部作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单位。二是加强了外地籍拖拉机的安全管理。全市排查外省籍拖拉机1487台,建立外省籍拖拉机信息登记871个,排查外省籍拖拉机驾驶人1304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三是积极推广瑞安农机警务站建设的成功经验,平阳、洞头等地先后建成了农机交通警务站,为推进农机安全工作探索出了新的经验,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四是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和安全制度建设,大部分县(市、区)都已将农机安全工作列入政府目标考核,责任制度进一步健全。

(五)农机管理工作日趋规范。一是网上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2006年以来,市县两级全面启用网上审批办证系统,开展拖拉机及驾驶员登记发证网上审批,规范了农机审批管理。二是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管理逐步规范。通过加强监管,全市八所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稳定、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明显改善。三是农机手培训进一步加大。2007年,全市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4000多人,有效提高了农机手素质。

二、认清形势,增强做好农机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物质条件基本具备,而且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农民对农机化的渴望越来越迫切。目前,无论从政策层面看,还是从现实状况分析,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机遇千载难逢。

一是从农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对农机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发展现代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主题,而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农业机械化的过程。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加速转型,这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农民收入结构、农民文化价值观念等,都将发生深刻积极的变化,这给农机化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投入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转变,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这为农机化向纵深发展打开了通道。持续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降低作业成本,实施标准化生产,这向农机化提出了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发展要求。总的来说,在现代农业建设的各个主要方面都蕴藏着机械化的内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给农机化发展搭建起广阔的舞台。

是从政策趋向来看,对农机化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对农机化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新形势促生新认识,新认识催生新政策,一批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已陆续出台,国家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也都逐步加大了对农机化发展的扶持力度。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省政府将大幅度增加对粮油生产的支持力

度,扩大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标准,市政府将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若干意见。应该说,这一切都为我市农机化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央三个一号文件的出台、《农业机械促进法》将为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政策支持以及法律保障,必将引导我市农牧业机械装备水平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从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经济实力来看,对农机化的支付能力越来越强。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迅速发展,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8591元。这既增强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经济实力,也增强了农民支付农机作业费用的能力。农业机械化是一个技术经济过程,伴随着农机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农机作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农机化组织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机化经营效益也会得到提升,农民投资农机的热情必然持续升温。经济基础决定生产方式,生活水平决定劳动观念。目前广大农民的劳动观念正在发生急剧的改变,普遍认为使用农业机械比使用农村劳动力更加划算,渴望通过农机化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分享现代文明进步的成果。可以看到,推动农机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越来越强。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农机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机化事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严重滞后。二是土地属分散经营,形不成规模经营发展,大片作业受到限制,发挥不出大中型机械大规模作业的特点,导致适宜于田间作业的大型机具发展缓慢。三是是农机事故隐患较多。农业机械违章作业时有发生,部分驾驶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差、重生产轻安全,相当一部分拖拉机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无法核发牌证、限制使用无措施、管理难度大。去年,我市发生多起农机事故,死亡人数41人,比省下达的34人指标超出了7人,今年2月29日,我市文成县又发生了一起不该发生的农机安全事故,死亡4人,这再一次给我们农机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三、突出重点,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以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快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发挥政策扶持、法律保障、项目带动、市场引导的作用,进一步优化装备结构,调整发展布局,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协调发展,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要在农机推广上有所突破,加快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推广应用步伐。

积极实施农机化与产业化配套战略,围绕各地主导产业、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发展特色农机。在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农机领域,把农机渗透到农产品加工、产后保鲜等领域,促进农业机械化向广度、深度、高度进军,使农机推广更好地为现代农业服务。要重视加强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科技人员联大户、联基地活动,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帮助引进适宜的新式农机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做强做大基地,提高基地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必须加强农机科技创新和应用工作。要根据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加快农机化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重点要抓好水稻机插和油菜种植机械推广。今年机插任务非常繁重,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到思想早准备、任务早下达、工作早调研、计划早安排、技术早培训,掌握机插秧技术推广主动权,确保机插秧技术推广目标得以实现,加快推进水稻栽插机械化。针对油菜年种植面积逐年渐增加的趋势,各地农机部门要大力推广油菜作业机械,充分调动农民机械化种植油菜积极性,增加油菜种植面积,促进粮油增产增效。通过建立油菜示范点,帮助引进油菜播、种、收机械装备,结合机械作业特点选育油菜品种,密切农机与农艺联系,加强技术与服务的跟进、加强机械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等举措,提高油菜种植机械化生产水平。

(二)要在农机经营服务模式上有所突破,加快农机产业化发展步伐。要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稳定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加强对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指导其全面履行管理执法、技术推广、生产组织、服务经营四大职能。要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农机化服务水平,突出抓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提高我市重点产粮乡镇的农机化综合水平。要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和服务形式的创新发展步伐,大力推进以农机合作社为主要内容的多形式新型农机服务模式,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机服务模式,在农业生产中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它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力紧缺,抛荒,种田效益低下等问题。要继续借鉴和推广篁社经验,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帮助解决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努力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要在严格依法管理上有所突破,加快农机安全建设步伐。农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平安温州”建设。各级农机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抓源头,打基础,保安全。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监督,严格依法行政,推进管理队伍、执法行为、管理制度、农机服务和物质装备规范化建设,提高依法管理农机水平。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切实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要广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安全性生产督查,大力推进农机监理规范化,改善监理装备,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同时,要加强农机生产、销售和维修市场的管理,实行质量跟踪调查,保护农机经营、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四)要在工作机制上有所突破,加快农机交通警务站建设步伐。加强警农协作,实现公安交警部门和农机部门的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是构建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有益实践。xxxx农机交通警务站建设的成功经验已经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去年在全市进行了全面推广。但从进度上看,各地组建工作很不平衡,仅有少数几个地方有实质性的启动。今年农机交通警务站建设必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抓紧抓好。一要尽快落实机构人员。抽调交警、农机人员组成警务站或联络室工作人员。二要尽快落实办公用房和经费。联络室(警务站)办公用房由农机管理部门负责落实,日常办公等经费保障由各地各部门商情当地财政部门帮助解决。三要加强警务站硬件建设。落实车辆,电脑及有关通讯工具等日常办公设备,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四要明确警务站职责和主要任务。警务站(联络室)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农业(农机)站门的联合执法常设机构,要坚持日常化、信息化、长效化管理,积极发挥联络、协调和实战功能。

四、求真务实,切实提高农机化工作成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各级农机部门要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分解工作任务,制定考核目标,对各项工作进行量化、细化、具体化,做到目标到岗,责任到人,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要坚持定性考察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日常考评与集中考评相结合,对于工作落实好、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落实的要进行严厉批评,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抓落实的考核激励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营造声势,引导示范。加强宣传是做好农机化工作的基本前提,典型示范是扩大工作成效的基本手段。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法律、政策等多方面宣传,为农机化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推动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同时,要善于发现典型、注重培育典型、学会推广典型,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进农机化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立足当前,服务春耕。当前春耕生产就要开始,搞好春耕生产是保证全年农业丰收的基础。各地要认真分析今年春耕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献计献策,当好政府参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春耕生产农机服务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到位。要大力推广机械栽插,动员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服务站及广大农机手与农户签订机耕、机育秧、机插等作业合同;要做好农机具检修,提高机具技术状态;要组织农机维修服务队到田头,帮助农民排除机具故障;落实农机具及零配件和作业用油的供应,保证物资储备。要做好拖拉机、插秧机等操作手的培、复训工作,提高机手操作水平。要宣传落实国家对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进行补贴的政策,并积极争取当地财政支持。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机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团结一致,扎实苦干,努力把我市农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XX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讲话稿

XX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究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形势任务,总结交流XX年工作,部署安排XX年工作。刚才,8个省区做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学习借鉴,促进工作改进提高。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XX年农业机械化工作成效

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认真落实中央新发展理念和农业部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开拓创新、苦干实干,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了坚实支撑。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突出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升。各地紧紧围绕“缩范围、控定额、促敞开”改革方向和绿色生态导向,加大重点机具敞开补贴力度,着力提高生产急用机具的有效供给;启动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着力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完善操作程序,强化信息公开、违规联查联动、绩效管理考核,着力促进政策高效规范廉洁实施。全年补贴实施进度同比明显加快,补贴购置农机具x万台(套),受益农户数达x多万户,带动农户投入x多亿元。补贴政策实施工作在财政部组织的第三方绩效考核中,获得“政策实现度高”的最高等级评价。在政策和市场的带动下,全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高性能机械及绿色环保机具增长迅速。预计XX年农机总动力达x亿千瓦,同比增长x大中拖、联合收获机、插秧机、烘干机保有量增幅分别达到x%,新增秸秆还田离田、固液分离、残膜回收等绿色环保机具18万台(套),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二)突出抓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农机作业水平再创新高。深入实施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着力强化行政推动、机制建设、典型引路和技术支撑,制定发布了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评价指标体系,公布了首批28个示范县,在全国新布局75个创建县,成立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开展巡回指导,探索完善一批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各省农机化主管部门将中心工作向全程机械化聚焦,开展了系列示范推进活动。江苏、吉林、浙江等省及一些地市以政府名义发布整体推进全程机械化的意见,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正在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各部门共促全程机械化的热情高涨,工作力度加大,成效凸显。XX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超过65%,同比提高约2个百分点;水稻种植和玉米、油菜、马铃薯、棉花收获机械化率增幅均超过3个百分点,主产区秸秆处理、高效植保、产地烘干能力明显增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得到汪洋副总理的充分肯定。

(三)突出抓好深松整地等关键作业,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制定发布了《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围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的目标任务,及时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强化督导,抢抓农时,共完成深松整地面积1.58亿亩,整村整乡规模化推进和作业服务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取得了政府满意、农户欢迎、地力改善、机手增收等多重效果。特别是大力推广普及深松作业信息化检测监管技术,保障了深松作业质量和补助资金安全,获得广大农民机手和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点赞。总的看,XX年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有力有序,特点鲜明:一是抗灾保丰收主力军作用彰显,长江中下游各省市农机化主管部门积极应对夏季洪涝灾害,迅速组织农机投入抗灾复产,力保水稻颗粒归仓、能种尽种。东北地区在秋粮作物成熟期推迟一周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完成了粮食抢收和深松整地任务。二是新技术新机具应用力度加大,保护性耕作、玉米籽粒机收、油菜机直播等新技术示范应用步伐加快,“机收+秸秆还田离田+机种”等“一条龙”作业模式广泛应用,农机作业服务效率和作业质量明显提升;三是信息化手段充分应用,“跨区直通车”、手机APP等“互联网+”农机服务方式开始普及,供需对接顺畅有效,全国冬小麦集中收获时间同比缩短一天;四是农机服务规模化、全程化、品牌化水平持续提高,以规范化建设为导向,全国新推出了203个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农机合作社数量超过6万个。农机社会化服务在保障农业生产进度、推动规模经营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突出抓好创新驱动,农机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农业部与工信部、发改委制定发布了《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今后x年农机装备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配套措施,描绘了建设农机制造强国新蓝图。配合科技部启动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的x个项目,农机研发由低层次向高水平转变。组织成立了谷物联合收获机械、饲草料生产机械和设施农业装备3个科技创新联盟,进一步构建了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增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机岗位科学家近1倍,已启动10个农机化重点学科实验室、4个科学实验站和2个科学试验基地建设,新规划布局建设x个,进一步壮大了创新人才队伍,改善了创新条件手段。加强新技术试验验证,开展“田间日”等参与式、体验式推广,创新了技术推广方式。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集中修订发布一批部级推广鉴定大纲,进一步强化部级推广鉴定能力建设。地方政府及骨干农机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山东省投入x万元财政资金,扶持了x个农机装备研发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x广东投入z万元,搭建产学研试推平台。江苏投入x万元,实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三新工程”等,创新驱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正在成为共识。

(五)突出抓好免费监理落实,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免征农机牌证和安全检验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决定,协调抓好资金落实、政策宣传、制度完善等工作,创新安全监管机制,免征规费近10亿元,进一步密切了与农民群众的关系,提升了农机安全监管效果。举办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锻炼了队伍、检验了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组织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全面停止为“变型拖拉机”登记上牌,促进了全国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好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开展农机打假维权服务,组织插秧机等在用农机质量调查,切实维护机手合法权益,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XX年,累计发生在国家等级公路以外的农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与上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国务院领导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六)突出抓好政策创设,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将农业机械化列入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对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务院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刚刚发布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行动纲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划》加大农机科研和农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机具“场库棚”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支持范围,这些决策部署为推进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地积极研究和创设“利当前,管长远”的政策措施,江苏省、湖南省设立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奖补资金,调动地方政府抓农机、促全程的积极性。重庆在全市范围开展田块宜机化改造包干奖补试点,为破解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难题探索了现实路径。吉林、山西、甘肃、陕西、云南、贵州等省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建设。安徽省人民政府推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在全省建立3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50个“互联网+”农机合作社,助力全程机械化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在很多地方得到支持应用等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总的看,过去一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各项工作亮点纷呈,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社会广泛好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结果,是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共同努力、专家科学指导、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向全国农机系统干部职工、科技工作者、农民机手表示衷心感谢!

二、准确把握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全面进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渗入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融入农业产业链条的广泛领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制造业技术和农业技术创新,以及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农村深化改革,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业机械化需求结构在发生深刻变化。产业方面,主要大宗作物生产人工成本的占比均超过40%,农业机械化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比较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已经从主要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延伸;正在从粮食作物快速向棉油糖等经济作物扩展,向养殖业、加工业拓展,农业产业各领域各环节迫切需要加快“机器换人”。区域方面,北方平原和旱作区等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方,正在加快提档升级,需求向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具转变;南方水田地区、丘陵山区等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需求正在快速上升,迫切需要改变种植制度、改善宜机条件、增加适用机具有效供给,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主体方面,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规模经营土地面积占比已经超过30%,农业机械化与规模经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由产中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配套。新型经营主体对农机的需求,由关注价格向注重品牌和质量转变,更加注重以机械化降低生产风险、提高作业效率,更加注重获取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技术方面,农业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农业投入品和资源利用率、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治理面源污染,迫切需要农机化技术和装备的支撑。高效节本、绿色环保、智能安全正在成为农机技术创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的基本导向。

农业机械化供给结构在发生深刻变化。从技术上看,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由大田作物向农业全领域拓展,由耕种收向产前产后延伸。农业品种选育把机械化适应性列为审定标准,籽粒机收品种等育种攻关加快推进,绿色高产创建攻关将农业机械化作为重要平台,轻简栽培正在成为农艺改进的基本趋向,品种、栽培和机械装备加快配套,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开辟了更广泛的空间。但是,农机科技创新不足、成果转化不多、农机农艺融合不够,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单项农机化技术比较多,集成配套和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刚刚起步,农机化技术的储备和研发还不够,必须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有效供给能力。从产品上看,近年来,农机装备制造水平明显提升,品种不断增加,产品性能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农机品种增加了100多种,农机工业总产值位居世界前列。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上应用步伐加快,大型跨国农机企业纷纷登陆国内市场。但是,农机工业大而不强,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缺门断档和中低端产能过剩并存,机具的可靠性、适用性有待提升,结构性矛盾仍旧突出。必须更加重视引导和促进农机工业的转型升级,增强中高端、全产业链装备的研发生产,提高农机装备制造水平。从服务上看,随着农机拥有量快速增加,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发展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由大范围的跨区作业向周边规模化服务、合作型服务、自用型服务转变;由传统的耕种收“老三样”服务向集中烘干、集中育秧、统防统治转变;由遍布千乡万村的小门店服务,向农机4S店、农机电商、远程诊断维修等新型服务方式转变。但是,农机服务产业化程度不够,机制不灵活,服务质量效益总体还不高;农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人才缺、观念旧、用地难、融资贵等矛盾还比较突出,对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机推广、鉴定、监理和培训等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作业市场、维修市场、流通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农业机械化管理方式在发生深刻变化。管理主体上,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跨界融合的深入推进,原来单靠一个部门就可以管好的工作越来越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越来越需要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事业单位等方面的作用。管理对象上,由传统农户为主逐步向新型经营主体扩展,越来越需要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的精准性、科学性、指导性。管理权责上,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管理事项下放,省市县的调控空间增大,地方承担了更多政策落地、项目落实的管理责任。部省层面更多的转向规划引领、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管理手段上,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加快推进,传统的管理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发展要求,必须创新方式方法,更多地运用市场化、信息化手段,运用法治方式、典型模式和制度安排推动工作。推进工作的重点上,由过去的争资金、批项目、催进度,更多地转向政策创设、标准制定、信息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上来。

总之,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和形势的深刻变化,农业机械化工作对象、内容、领域等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必须以变应变、顺势而为,主动打破思维定式、路径依赖和工作惯性,适应发展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创新引领添活力,凝心聚力促融合,攻坚克难补短板,两端发力提质量,加快培育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动能,展现农业机械化在稳产能调结构、降成本增效益、添绿色可持续等方面的新作用。关键是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三个融合”:

一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引领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推进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创新合力,提升创新能力,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快出成果,快推成果,引领推动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改变不同程度存在的“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的局面。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管理创新,加快完善适应创新驱动的政策环境和制度导向,不断提高管理效能,破除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发展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二是更加注重农机农艺融合。以农业机械化引领作物品种改良和耕作制度变革,促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配套,破解主要作物和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难题,提高机械作业适应性,大力拓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空间,释放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潜能。适应农业机械化需求结构深刻变化,强化农机农艺部门间相互协调、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推广机构相互协作,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促使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是更加注重农业机械化与适度规模经营融合。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推动规模经营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引领农机化技术集成示范、人才教育培训、农机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的作用,促使机械化与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推进农业技术的集成化、劳动过程的机械化、生产经营的信息化。加快推进农机服务规模化,引导农机服务主体向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四是更加注重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促进信息化与农机装备、作业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大数据应用,提升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安全监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着眼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效率效益,支持鼓励开展市场供需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让信息多跑路,让农机多干活”,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三、着力做好XX年农业机械化重点工作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XX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农村改革,稳定粮食生产“四推进一稳定”的工作布局。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强化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服务大局,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管理、增添动能、补齐短板、壮大主体,加快“机器换人”,推动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着力抓好“五围绕五推进”。

(一)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继续以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助力稳定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快突破瓶颈,集成技术,进一步提升粮棉油糖大宗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大机插秧、玉米机收等薄弱环节技术推广力度,提升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加快构建区域性标准化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着力突破油菜、甘蔗机播机收作业瓶颈,加快马铃薯机收、花生机收、棉花机采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品种栽培、技术装备集成配套,进一步推进大宗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二是积极主动作为,强化示范,着力拓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领域。积极开展“镰刀弯”和北方农牧交错带等地区玉米青贮、玉米籽粒收获、牧草收获、马铃薯收获等机械化技术示范,推进技术组装配套,发展大豆、马铃薯、饲草料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设施农业、养殖业及丘陵山区机械化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为重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有效支撑。三是强化行政推动,典型引领,进一步营造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良好氛围。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和各部门各方面支持,抓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及专家巡回指导,搞好农机农艺融合,形成联动共促全程机械化的有效机制。大力推进粮棉油糖等大宗作物生产重点机具购置敞开补贴。注重以评促建,创建推出100个左右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支持引导基础较好地区整市整省推进。分品种、分区域总结提炼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以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加快推广应用,加强宣传,形成以点带面、典型模式推动的工作氛围。

(二)围绕绿色发展,推进高效节约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在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扩大绿色环保、高效节约机械化装备和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突出抓好深松整地,力争完成深松土地1.5亿亩以上,扩大深松作业信息化监测比例,确保作业质量,充分发挥深松在蓄水保墒、改良土壤、抗旱排涝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绿色生态导向,对深松整地、高效施肥、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等绿色高效机具实行敞开补贴。三是加强技术的试验示范,适时发布一批“一控两减三基本”农机化技术方案,依托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一批技术应用样板,加大技术培训、宣传力度,加快示范推广。四是推进农机报废更新,扩大报废更新补贴实施范围,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机械,推广应用符合“国三”标准的动力装备,促进农机节能减排。

(三)围绕“五区一园”建设,推进农机作业服务转型升级。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五区一园”,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农业机械化是园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重要标志。园区建设也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主动入位,以发展便捷高效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园区规划,投入园区建设,服务园区发展。一是培育园区农机经营主体,支持引导合作社、农机手入园创业,探索“机农合一”经营新模式,开展规模经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经营效益。二是探索新型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依托园区,推进“互联网+订单作业”、托管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模式,扩展服务内容,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一批服务品牌,示范带动农机作业服务提档升级。三是打造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新高地,积极争取园区建设投入向农机倾斜,加强机耕道、场库棚、烘干仓储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向园区聚集,支持园区现代农业建设。依托园区推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建立高标准示范基地,展示推广农机精准作业、卫星导航服务、自动驾驶作业、智能化工厂种养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作业模式,打造新型技术推广和作业服务的样板,引领农机化技术和作业服务升级。

(四)围绕提升农机有效供给能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瞄准“产业急需、农民急用”的农机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一是强化需求引导,搞好需求分析,加强统筹规划,通过发布需求目录,提出重大项目建议等方式,引导技术创新。二是落实项目投入,扩大“智能农机装备”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实施范围,抓好《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农机农艺融合专项”启动实施,加快建设国家水稻、甘蔗、棉花等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积极争取地方重点科技研发计划支持,推进重大科技攻关。三是推进协同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分工协作一盘棋、上中下游一条龙、多学科集成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建立完善联合攻关、技术融合、资源共享、利益分享机制,搭建联合联动、协同协作创新平台,整合资源,合力创新。四是促进成果转化,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度,扩大新产品补贴试点。推进农机试验鉴定检测结果数据公开、农机化新技术新成果试验验证信息公开,及时向企业和科研单位反馈相关信息,引导农民选用新技术新产品,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五)围绕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管理改革创新。着眼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解决农民和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手,推进农机化管理“放管服”改革,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减少和下放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农机安全监理、农机试验鉴定中的管理事项。推进拖拉机驾驶证、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两证合一”和新机免检。探索特殊特定区域农机购置补贴差别化实施,研究扩大省级补贴产品分类分档自主权。全面推行农机维修网点审批“先照后证”,突出便民利民。二是推进管理服务信息化,加快推进农机化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全面推进推广鉴定证书相关信息网络公开,方便企业和农民查询和应用鉴定结果。推广应用农机驾驶技术网络教育平台,方便农机手学习。启用“变型拖拉机信息查询系统”,有效开展交警和农机监理联合执法。加快普及“互联网+农机服务”,提高供需对接效率。三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在用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和质量投诉监督。改进农机推广鉴定证后监督,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加强农机购置补贴违规联查联动,让失信违规主体寸步难行。四是加强协同管理,注重与发改、财政、科技等有关部门沟通,主动走出去、找上门,争取支持,推动农业机械化政策设计和发展规划衔接落实。注重在政策创设、制度修订、项目谋划等重大事项中,加强与种植、养殖、加工等行业部门的沟通协调,广泛听取基层和事业单位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注重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安全教育、人才培训、生产组织等工作。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诚信自律、公平竞争,提升管理效能。

同志们,做好今年农业机械化工作,对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意义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推动农业机械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下载张燕同志在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聊城农机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燕同志在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聊城农机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同志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咬定目标真抓苦干确保全年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同志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年8月2日)同志们:这次县委工作会议,是在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西部强省”、“实施陕......

    _____同志在全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镇人民政府 2011年3月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春节过后我镇召开的第一个大型会议,也是在全镇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

    **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和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总结和部署全市工业改革和发展、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就业再就业......

    ××同志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党和政府......

    **同志在全省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省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按:20**年6月25日,省政府副秘书长**出席“全省政务信息工作会议”并讲话。现将他的讲话要点予以印发,请各地各部门结合信息工作实际,认真......

    ××同志在全区信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区信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区委、区政府召开这次全区信访工作会议,主要是全面总结去年以来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今年全区信访......

    同志在全市农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市农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全市农林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今年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林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民增收“保八......

    同志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需要。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