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融合背景下图书编辑策划的转型
浅析融合背景下图书编辑策划的转型
摘 要 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图书出版走融合之路是必然趋势,图书编辑已不能再完全沿用传统思维方式进行工作,融合发展的思维、“互联网+”的思维应贯彻其中。本文以融合时代编辑策划作为对象,探究图书出版社在深度融合背景下编辑策划的转型及创新,以促进编辑工作尽快适应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 融合时代;策划;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3-0007-02
伴?S着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出版社呈现出融合态势,出版社高度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图书编辑应当认清时势,做好传统图书出版转型工作。传统出版社在进行选题策划时需要对内容进行创新,并结合信息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等技术手段,延长产业链、拓展业务范围。同时,还应在人员配置上做出相应的创新和变革。编辑策划工作的转型
在传统编辑眼中,内容一直是编辑最关心的事情,虽然一些出版社认为这种思想可能会阻碍出版社进行转型,但对编辑工作而言,内容至上、内容为王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无论如何转型,对内容高要求这一条件都不会轻易改变。
在传统出版时代,判断图书稿件的知识性、创新性、科学性,判断稿件内容是否质量过硬,是编辑出版的一个重点。传统传媒时代,许多图书选题在策划时,编辑主要是以编辑内容为主,选题策划也围绕着内容进行。在融合时代,由于出版社与新媒体之间呈现高度融合,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变,尽管内容在图书出版传播中的重要地位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传播模式已经和以往大不相同,编辑在进行策划时也应当根据规律对编辑策划进行适当的改变。
1.1 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型
在出版融合时代,编辑不能仅仅保持原有的思维水平,将策划焦点简单地放在内容上,还应考虑内容将以何种方式传递并呈现在读者面前,如何使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进行科学呈现。例如,在进行某个科技前沿专题图书策划时,编辑首先需要考虑通过何种方式将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在传统意义上,仅需考虑纸质图书、光盘等,而如今除纸质图书和光盘外,还可能有手机客户端、有声读物、数字图书、微信公众号、网络出版物等不同形式。选择以何种形式传播也变得至关重要,是选择纸质图书+视频的方式出版,还是通过别的方式传播,这些事项在策划时都必须研究透彻。例如在进行图书策划时,编辑可以考虑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方式把与本图书有关的信息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通过手机客户端或微信公众号就可以获取相关信息。
1.2 内容与技术相互配合方面的转型
在融合时代,分析读者阅读习惯变得至关重要。在阅读运作过程中,新技术的运用应当与读者阅读习惯相结合,这就要求编辑在进行图书或融合产品策划时做好技术策划,使内容与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匹配。与此同时,在进行内容编辑时还要做好内容与技术的衔接,使图书或融合产品能得到社会最广泛的关注,这就需要使用与时俱进的新兴技术进行推送,让更多读者有机会接触到相关产品,在读者互动中,话题可以不断发酵并持续更新。
1.3 营销方式的转型
在传统模式上,图书在编辑出版之后会展开营销发行工作。而在当今融合时代,实际上内容在产生和发展之初就已经展开了营销。策划过程中,编辑可以就相关主题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展开讨论,读者(或潜在读者)在转发、评论过程中,实质上已就对应的内容开展营销,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编辑策划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在2015―2016年,针对NASA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宇宙中“另一个地球”的话题,有的图书编辑就已经使用融合技术将NASA的最新信息传递给读者,并进行深入的分析。
1.4 关于配合读者方面的转型
在媒体融合时代,读者并不仅仅限于被动地接收消息,不少时候还主动地创造消息并使消息不断传播。有的读者在阅读消息之时,或多或少会对话题进行思考,并且全程参与消息的传播,甚至可以影响原作者创作方向。例如在图书编辑过程中,编辑可以与读者进行充分的交流,深入了解读者最想知道哪些新知识、新科技,需要了解到什么程度等信息,以便自己在策划和编辑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读者的需求进行,提升图书的销量和影响力。与此同时,在进行内容编辑时,编辑们也可以采用大数据方式,按照读者喜好编辑内容做好有针对性的策划。
在融合时代,编辑们还要做好对读者行为策划和引导。在进行编辑策划时,编辑们需要考虑读者体验程度,如内容互动性和可传播性等一系列问题。浅析人员配置方面的创新和变革
出版社竞争力的根本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是出版社间竞争中最为本质的内容,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是成败的重要因素。随着融合时代的到来,社会不断变革给出版单位的策划工作也带来了不少变化,这对编辑策划人员自身的定位、编辑人才储备和培养、部门设置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站在融合时代,编辑出版人应当以大无畏精神进行创新和变革,以顺应时代潮流。
2.1 编辑策划人员自身的定位
在传统图书出版时代,编辑的主要责任就是对内容进行加工,但在出版融合时代,编辑不仅要负责内容的加工,还需要做好内容的策划,选择好内容推送途径。编辑除了需要组稿,完成优质的内容之外,更应当做好新科技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成为一个可以熟练地驾驭各种新科技的新型人才。
与此同时,编辑还应当具有互联网思维和融合思维,通过移动互联网方式做好图书运营,使图书及相关融合产品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2.2 人才培养与部门设置方面的创新
在传统出版时代,图书出版人才培养主要侧重于编辑人才的培养,尤其强调编辑基本业务素质的培养。而在融合时代,出版单位在人才培养时,除了道德修养、政治思想素质、编辑基本业务素质、审美能力基本素养外,还需要培养人才的互联网思维和融合思维,要求编辑能运用新科技手段展开基本的策划和营销,使之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编辑人才。
在融合时代,传统编辑部门已经无法适应时代需求,在出版社内部,除了编辑需要转型升级外,对编辑部门进行重新设定势在必行。目前成功转型的图书出版社,编辑策划部门是出版社运营的核心部门,出版社所有部门围绕着编辑策划部门进行运转,这样转型才能获得成功。
在转型过程中,出版社除了需要进行内容的策划和编辑之外,还需要特别关注融合时代读者特点的变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营销和推广方式,以便将更好的作品或融合产品,用更好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总而言之,在深度融合背景下,图书出版社的编辑策划必须实现转型及创新,出版工作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莹.对媒介融合时代图书编辑素养的若干思考[J].图书传播,2014,5(1):241.[2]粱潋之.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第二篇: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策划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策划
[摘要]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年代,新兴媒体的诞生也如雨后新笋,风起云涌,但是新闻用户对于主流的新闻信息需求仍然是新闻工作者的首要关注点。纵然媒介之间正在快速融合,但是电视媒体在目前的传媒环境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具备一定优势,对于一些重大事件电视新闻还是最为权威的传播途径。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新闻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如何进行自身电视新闻报道的改善,保障自身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不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 电视新闻 策划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其较之网络新闻具备更多的权威性,因此在传播的主流新闻上,仍然是以时政新闻节目为主要功能[1]。本文以某卫视的新闻节目为背景,浅析了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电视新闻不断改善自身新闻报道策划形式的途径。在此背景,文章围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报道策划为中心,从引领主流观众,借媒介融合之势造全媒传播、报道主流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整合已有资源,寻求新的突破、面对重大新闻要提前规划,全方位进行解读三方面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报道策划方面的理论参考。
引领主流观众,借媒介融合之势造全媒传播
目前新闻传播的模式和途径正在快速的变化,对于时政新闻而言,已经难以依靠传统的线性传播维持住一定的电视收视群体,而必须在蓬勃发展的新媒体中,也创出一片自己的空间,进而拥有庞大的网络社群部落,赢得更多的粉丝和用户,这是电视新闻在这个新时代下要实现运营获利的必然措施。当然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媒体,传统媒体也需要认知到自身的优势所在。其在?嗤?性上很高,因此在新闻传播上必须站在高处,起到一个新闻舆论领导者的角色。因此对于目前的大多数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必须在思想、言论、重大新闻事件的解析以及政策解读上都起到定海神针的效果[2]。
同时,这个时代又是一个媒介融合的大时代。对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而言,保障自身的发展也必须借媒介融合造全媒传播,实现自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完美融合。就目前的大多数传统媒体而言,其在运作上存在着一些危机,主要体现在传播力、活力上不足,并且在传播方式和内容上过于同质化。如果传统媒体仍然不面对问题进行改善,那么用户就只能直接选择转向,更加愿意去接受新媒体。当然,目前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已经经历了一次洗牌,至数量上已相对减少。对于存在下来的媒体,需要重视在网络上发展自身的社群部落,这是一种社交性以及分众性的表现,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互动性。除此之外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知识产权上的问题,往往传统媒体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后创造出的内容,却被新浪、腾讯等新兴媒体所无偿使用。而此时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却只有袖手旁观,观其点击量。这也说明了对传统媒体而言创建自身全媒体平台的重要性。
报道主流新闻,整合已有资源寻求新的突破
以某卫视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例,其在理想状态下的定位应当是新闻和资讯,并且严格遵循新闻发展的规律,不断去追求自身的有效信息量和资讯的时效性;强调深度报道及评论;强化新闻直播;研究细节等等。但是考虑到媒体融合的背景,对于以上的现有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也要在新闻行业快速变化中找到新的突破点,形成一个统一化的节目风格,并且不断改进节目的包装形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3]。
重组采访、编辑及通联协作模式,设置新闻生产调度机构
设置新闻生产调度机构,让新闻生产调度机构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起到战术枢纽和战略大脑的双重作用,同时也需要依托于新闻生产调度机构这个机制打通源自社会各个领域以及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新闻通道。在新闻的报道内容上除了要报道主题新闻及时政之外,也需要更加重视一些社会民生的新闻,进而增加受众面积,同时也需要不断强化新闻节目面对突发性事件时的反应能力、报道策划以及人员组织上的能力[4]。
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各类新闻含金量
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其不能将自己定位为一般的网络娱乐新闻,更应当认知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责任所在。因此面对媒介融合的背景,电视节目需要勇于创新,做出一些节目模式上创新。但是也不能仅仅是在量上不断的追求,同时也要认知到自身的使命,坚持一些该坚持的精神和思想,更多的去关心一些民生的问题。同时,也责无旁贷的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各类新闻的含金量。
面对重大新闻要提前规划,全方位进行解读
对于一些重大的新闻,可以采用轰炸式的形式进行报道。同时,在报道组织上也需要做好提前的规划工作,对重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同时,也要从大众的角度进行切入。将一些会议中枯燥、政策以及数字化的语言,实现口语化、通俗化以及形象化,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5]。
坚守舆论阵地,扩张舆论幅员,多角度打造新闻短评
目前对于很多电视新闻而言,其在形式上已经逐渐朝着新闻短评的方面上发展。同时在这个媒体之间竞争不断白恶化的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的优势也逐渐被网络媒体所超越。而面对这一现象,电视新闻如何实现自身的突破?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展新闻短评。坚守舆论的阵地,站在新闻道德的制高点进行新闻报道。在此基础上传统电视新闻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张舆论的幅员,从多个角度打造新闻短评,进而实现全方位的治国观察。当然面对媒介融合之一大趋势,也需要电视媒体主动去和平面媒体进行联手,共同打造一个舆论的制高点,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幕后评论团队,让观众在观看新闻节目后,在心理上真正的做到心悦诚服。
主题报道深挖,报道角度、手法、形式创新
在这个时代,媒体已经不是一个稀有的事物,也就不能仅仅通过宣传任务就可以轻松的得到新闻优越感。这就需要电视新闻的记者编辑们,对主题新闻报道实现深入的挖掘。同时,在报道的角度、手法以及形式上实现不断的创新。面对会议新闻、命题新闻时,要具有自身独到的新闻线索挖掘能力,提供出与众不同的新闻[6]。
分区域对主题报道提前规划
因为大多数的主题新闻在时效性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也需要面对主题新闻分区域进行提前的规划,后期进行新闻操作。对于采访部门而言需要具备几名固定的资深记者,对一个新闻从多个角度进行深挖报道。每次大型的主题新闻报道,具有在报道进行前制定出合理的专业区域的策划方案,可以有效的避免新闻报道的同质化以及质量重复等诸多问题[7]。
新闻点做深做透,实现点面的有机结合
对于新闻的一些点,需要做到高度的凝练。同时,在以点为形式交代具体事务之后还需要穿插交代一些面上的材料,或者使用一些宏观、微观的数字、背景进行点向面的扩充。此外,在点扩面的措施上也可以不断补充一些新的新闻信息等等。
狠抓细节,注重声画表达
对于主题新闻报道而言,实现故事化的表达是一种极其成功的表现方式,但是并不是说主题新闻的报道就是为了故事而去找故事或者是创新故事。而要对新闻细节进行狠抓,敢于创新主题报道。同时,也要创造出比故事化描述更大的操作空?g。重视新闻的声画表达,将抽象的新闻事件形成的描述成事、人、甚至是细节。依托于电视声画对人物的感受、经历以及实践片段进行描述,做到行云流水一般的新闻报道[8]。
周边新闻取舍适当
对于一些不是主题新闻的周边新闻在报道上要做到合理的取舍。具体而言,在目前媒介融合背景下,需要对舆论监督、民生新闻以及调查新闻的比例扩大;此外还需要对国内外的一些重大新闻信息进行狠抓,对于这些大型新闻不能过多的评论介入,简单的转述为最佳的报道方式。
结 语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后,对于新闻媒体界而言,逐渐步入了媒介融合的时代之下,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好像安装了一个麦克风,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新闻,这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主要传播主流新闻的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其自身还是具备着诸多的优势,但是在媒介融合的新背景下,还是要对现在的传播模式给以创新,首先需要引领主流观众,借媒介融合之势造全媒传播;其次还需要报道主流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整合已有资源,寻求新的突破,重组采访、编辑及通联协作模式,设置新闻生产调度机构,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各类新闻含金量;最后还必须面对重大新闻要提前规划,全方位进行解读,具体而言需要做到坚守舆论阵地,扩张舆论幅员,多角度打造新闻短评、主题报道深挖,报道角度、手法、形式创新、分区域对主题报道提前规划、新闻点做深做透,实现点面的有机结合、狠抓细节,注重声画表达、周边新闻取舍适当,保障电视新闻在这个媒介融合大时代下进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罗促建、丘洪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探析――以凤凰卫视节目为例》,《中国电视》2013年第7期
[2]张玉河:《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3]李柏兴:《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危机事件报道的策略探析》,《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5期
[4]高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线上与线下 互动传播方式研究》,《西部广播电视》2016年第11期
[5]李万粒:《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主持人的能力要求》,《西部广播电视》2014年第19期
[6]孙景乐:《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创新研究--以央视新闻创新为例》,《今传媒(学术版)》2015年第7期
[7]丁婷婷:《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道探微》,《新媒体研究》2015年第17期
[8]王美霞:《浅析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的创新和发展》,《西部广播电视》2016年第14期
(湖南怀化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副总监)
第三篇:浅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
浅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
摘要:当今传媒大环境媒介融合已经成为趋势,在媒介融合下媒介市场、社会对传媒人才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新闻传播教育在思想意识层面或者实践教学层面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转型,以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 模式转变
Quote:Today's media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media convergence, convergence in the media under the media market, the community media personnel have new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But, journalism education level in terms of ideology or practice teaching level, the actual situation still needs restructuring to cope with the social environment changes.Pivot words:Media convergenceJournalism EducationParadigm shift
正文:
一、媒介融合:新世纪传媒现状
在新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快速发展、创新。作为信息社会的主要的推动器之一的媒介系统更需要适应社会的变化。不同的媒体系统无论是在内容层面、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都需要加强沟通以至于最终从体系到实质的融合。
(一)、媒介融合的意义
媒介融合是2000年左右在发达国家逐渐呈现出来的各种媒介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包括“技术网络化、产品多媒体化、业务融合化、市场一体化、组织整合化,最终体现出来的是媒介产业融合”。由于去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来临,在国际范围内加速了媒介融合的战略进程,“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体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某种流程控制实现资源重整,电视台帮衬报纸、报纸联动网站、网站呼应广播电视,利用各自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在国内,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如广播、电视、报纸纷纷上网,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相继出现,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合一的战略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这种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使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则与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国内外各高校新闻专业的教育专家也纷纷提出教学新举措。“培养跨媒体、全能型人才似乎是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必然选择。因此,美国许多新闻院系都在开设‘媒介融合’专业,希望给予新闻业未来的从业者更全面的技能训练。”
(二)、受众在媒介融合下的角色转变
在传统媒介占主导的时期时,受众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媒介将信息的传播
作为一种实质性或非实质性的社会权利。这种社会角色模式在新时期遭到诟病,“„受众就会被认为是由无理性等负面特征聚集起来的大众,这种大众由于缺乏自我规范而容易被控制。”
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受众可以分享信息制作权与发布权。在内容层面,媒体处于监督、引导角色,而受众开始转变角色,成为“新媒体人”。信息的传输不是简单的线性传递而是交互式立体传输。原始的信息传播模式,及拉斯维尔(lasswell)提出的传递模式已经不足以理解现行情况。新的立体式媒体结构正在构建。
二、媒介融合下新闻教育的要求
在新的媒介形势之下,新闻传播教育应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根据媒介环境、媒介模式的转变而适时转变。传统新闻传播教育在应对媒介融合下受众地位的转变、新闻模式的转变以及信息传播体系的变化显得力不从心。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一)、现行新闻传播教育的困惑
新闻和信息的界限正在打破,或者准确地说,新闻和信息是什么其实并不像以往那样重要,新闻和信息如何有用才是传播主体和受众最为关注的。简而言之,新闻传播范围的泛化与“以人为本”的需求服务使媒介融合的发展朝着纵深拓展。换位审视的传播关系在市场化驱动下使传统意义上的绝对主客体方式逐步消减,互动相生在媒介革新的实践中越加成为我们重新考察新闻传播教育方向的重要参照,教育目标的实现无疑要解决现实中呼唤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已经发生的“融合”趋势也正印证出教育滞后的症结,新闻传播的融合语境在主客体的互动相生中凸现其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之紧迫和重要。
在当下新闻传播教育中,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的理念冲突,已经影响到实际层面,其中关于新闻传统教育的出路的分歧很大。其次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本位于教育本位的纠葛无法应对社会的需求与挑战。
面对媒介融合的新形势,新闻市场需要更多符合应对市场变化、受众变化要求的新闻人才,而现行教育有制度缺陷、资源匮乏等问题,极大困扰了教育模式的转变与发展。
(二)、“大传播观”到“大教育观”的思想理念转型
“‘大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专业人才理念应该以开放、兼容的‘大传播’为理念。新闻传播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具有极强的兼容性。”现代传媒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附其它相关领域,比如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等等,不仅传播内容可能涉及到,其生产、运作流程也无法或缺。
作为整体范畴的共识其实也是媒介融合的时代特征形成的新的语境写照。我们所强调的“大传播观”概念也就是将新闻作为其中的重要类别加以延伸,并注意大传播语境带给新闻以及信息传播方式、内容的变化,对教育来讲,就是立足这样的大传播语境,注重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适应力、竞争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当下,传播实践和新媒介技术的更新使这个大传播语境的“融合”特征凸显,因此,新闻传播教育的内涵也要继续直面和迎接“融合”的时代性所带来的挑战。在此逻辑演绎下,我们所明确的是:当代的新闻传播教育不等同于新闻传播教学,更不能窄化为新闻学教学或新闻业务教学,“融合”使新闻传播教育的语境转向
以创新思维教育、复合技能培训为目标的协作型学习模式。
(三)、实践层面的转型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要让每一个记者编辑都能精通所有类型的信息的采集、加工的工作,又是不现实的。要求技能的全面,也许是以牺牲技能的精通程度为代价的,是以降低报道的专业水准为代价的。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挑战,以培养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为目标的新闻传播专业转而培养跨媒体全能型人才既正确又难办。更值得重视的是,新闻机构为适应媒介融合大趋势下的竞争,不能牺牲报道的专业水准和技能的精通程度,或许需要雇用大量粗通新闻传播规律、但精通各类媒介技能的人员进行新闻报道的辅助工作,也或许需要作为专业内容提供者与其他粗通新闻传播规律、但精通各类媒介技能的专业技术公司合作。
在新的环境下,要从“记者培养”转变为“编辑培养”。将单纯的信息记录、信息传递人员的模式扩展到能对信息进行甄别、取舍从而利用话题进行议程设置。
三、未来媒体对培养人才的要求
媒体融合的发展在打破媒介属性的过程中也开发多样需求,未来从事媒体传播的人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不在专业性,而在复合型。就人类对信息的需求来讲。海量信息依然存在,但是分类指南、时效有用更加凸现,深度解释和前瞻导引必将在媒介应对需求中越加迫切,未来的公民不仅生活在实态社会,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特定国体政体下的公民,还是媒介社区中的公民,他们在消费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参与到新闻信息本身的制作和发布中来。
这些事实上已然发生的关于新闻制播的“融合”动态让我们有理由预见,未来的媒体公民是一个伴随公民社会成长的庞大而重要的社群,新闻传播教育的全民化、通识教育转型势在必然。
面对未来信息社会的复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闻传播教育更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中心转型为传授学习方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应对知识的多样化、信息爆炸等可预知的未来社会倾向。培养适合未来社会的媒介公民,培养未来媒介市场的多功能、复合化、新闻传播人才。
未来的教育仍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的竞争在于观念和指导行动的有效度上。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媒介融合的深度将进一步加强,它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社会化、现代化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资料:【1】 宋兆宽关于新闻传播学教学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4
【2】蔡雯融合新闻传播正在发生重大变革[J].新闻战线,2009
【3】王珏黄昌林 深度融合中新闻报道的形态变化[J].新闻战线,2009
【4】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
【5】柳斌杰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J].中国报业,2006
【6】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学》 第五版
第四篇:“融合”政策背景下的“隔离”
一、相关研究背景回顾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地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逐渐增多,但是外来工子女进城读书只能进入专门为外来工子女开办的学校,如果想进公办学校读书,需要交纳高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在许多城市中,只有很少部分外来工家庭能够负担得起这么高的费用,其他外来工子女只得进入专门招收流动人口子女的、学费相对低廉的私立学校。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这些文件明确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公办学校开始有条件地向外来工子女开放。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收学费,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工子女也享受此待遇。
由此可见,当前国家关于外来工子女教育政策总体取向是融合,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隔离”,既有制度性的,也有非制度性的,如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没有向外来工子女开放,在公办学校读书的外来工子女因表现差而容易受到老师与本地同学的歧视,义务教育阶段后不能继续在流入地读高中等。这种“隔离”严重影响了外来工子女教育质量,阻碍了其通过读书来实现向上流动的可能性。
社会融合本来是移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社会群体之间关系和谐为目标。[1]“社会隔离”也称“社会排斥”,是指社会成员希望以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而被他们不能控制的社会因素阻止了这种可能性,它是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如不能享有正常的经济、政治、公共服务等资源。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认为,遭受排斥本身就是一种剥夺,而且这种排斥会对受排斥人产生很大的直接影响,如导致发展受困,成为社会边缘群体。[2]中国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社会隔离最为明显,这种隔离不仅存在于政治、经济与社会保障方面,而且也存在于教育方面。除制度性排斥外,还有非制度性的社会排斥,它是指某些群体因文化方面的差异而受到其他社会群体的歧视,处于一种受排斥的地位,如中国城市农民工容易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属于城市社会的边缘群体。[3]外来工子女因表现差而被歧视或排斥,就是一种非制度性的社会排斥。本文以福州外来工子弟学校教育为案例,予以实证研究。
二、外来工子女就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福州是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外来务工者较多。据福州市教育部门统计,近年来在福州就学的外来工子女约10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的约占2/3,其余1/3在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就读。接纳外来工子女就学的多是农村或城郊的公办学校,城区学校没有完全向外来工子女开放。城区中小学实行划片招生,要求学生家庭拥有划片区内的房产证,而外来工家庭普遍租房居住,拿不出房产证,因此无法就读城区中小学。城区小学,特别是教学质量被公认为优质的学校没有向外来工子女开放。本文选取q小学(以外来生源为主的公办学校)、x学校(民办外来工子女学校)、g小学(有招收外来工子女,但以本地生源为主的公办学校)作为调研对象,以说明当前外来工子女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所调查的三所学校涵盖了公私两类学校,以及生源结构不同的两类公办学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发现,在公办学校中,若外来工子女学生较少,则他们很容易受到歧视;在民办学校中,则普遍存在教育质量低等问题。
1.公办学校的就学模式
q小学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q村,该村紧邻市区,地理环境优越,再加上1990年鼓山福兴投资区的兴建,这里成为吸纳外来工的主要地区,特别是2000年后流入的外来工数量急剧增长,因此也导致大量外来工子女的涌入,区内所有招收外来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其外地学生比例都超过本地学生。q小学由晋安区政府投资办学,2000年前学校没有接收外来工子女。2000年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以及本村居民外迁至市区,本村生源剧减。为维持学校生存,同时也为配合福兴投资区企业招工需要,q小学不得不招收外来工子女,但要求外来工子女的家长必须在q村周围工厂工作,并在q村有固定的住所。由于q小学教学质量高,吸引许多外来工子女申请入学,目前外来工子女人数已占全校学生数的90%以上。
2007年春节后,福州市严禁公办学校收取借读费后,要求入读q小学的外来工子女猛增。2007年秋季入学时,晋安区教育局规定:凡能够提供农业户口本、暂住证及一年以上务工合同、原学校就读的学籍等四项证件的外来务工家长都可以为子女就近申请入学。教育部门规定每班学生数56人为满员,现q小学平均班级人数为64人,已严重超标。2007年秋季原计划只招收一年级新生两个班级(120人左右,报名三天)。结果前两天内就有180人报名,后实际招收135人。取消了借读费后,外来工子女和城市人口子女是统一收费的,很多外来工家长认为城市中的教学资源丰富,纷纷将原来留在家乡的孩子带到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这也是晋安区其他公办学校外地生源猛增的重要原因。
晋安区政府对于接受外来工子女的公办学校有一定的经费与师资补充,以鼓励公办学校招收外来工子弟。因此,q小学的教学经费得到保障,教师也比较认真负责,教育质量较高。针对外来工子女的特点和需求,q小学开展“文明都市人”的活动,将外来工子女的行为习惯培养作为工作重心,要求老师一视同仁、多与家长沟通,改善他们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学校每学期召开家长会一次,通报孩子在学校学习情况。q小学办有学生食堂,提供午餐服务,但不提供寄宿与早晚餐服务,学校也没有校车。这种后勤服务状况在福州市区众多公办小学中具有普遍性。
q小学升初中的对口学校是福州二十中。按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区2008年初中招生意见及对口方案》文件,农民工子女入学需提供“三证”:(1)原籍户口本和父母身份证;(2)父母一方与就业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就业所在街道出具的劳动证明,或工商营业执照;(3)暂住证。文件还规定:“对于无固定职业、住所的外来工,要引导他们的子女回原户籍地就读。除少数生源爆满的初中学校外,农民工子女按对口升入初中就读。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根据这项政策,那些拿不出“三证”的外来工家庭只能将子女送回户籍地读书,或在福州读民办中学,但福州地区的民办中学多不是针对外来工子女的,普遍收费高,一般外来工家庭支付不起。
g小学位于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g村,g村胶合板产业发达,拥有20多家规模较大的胶合板工厂 ,用工需求也较多,本地劳动力无法满足众多工厂的需求,只能通过吸纳外来劳动力来弥补。该校总学生数为480人,外来工子弟230人,约占总数的50%;该校教师总数为19人,生师比为25.3:1,超过国家规定的小学生师比标准5个点。闽侯县教育局没有出台有关公办学校招收外来工子女的补助政策,导致g小学的学生数增加了,但教师数量并没有相应增加,教师抱怨不迭,直喊“苦”“累”。教师对外来工子女抱怨最多的当属成绩差以及管理困难。外来工子女多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再加上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督导子女学习,导致外来工子女的学习成绩普遍偏差。语文与数学两科,本地生平均成绩一般都在80分左右,外来生只有60分左右。而外来生的学习成绩也算入教师的考评内容中,因此对教师造成极大压力。另外,外来工子女的稳定性不高,行为习惯差等因素也导致了对该群体的管理困难。该校外来生源每学期流失率为10%,而且很多都是私自离开,并不和老师打招呼。学校很多教师想限制成绩较差的学生入学,但实际上做不到。近年来东南沿海闹“工荒”,企业招工困难,g村胶合板企业不免会发生招工困难等类似问题。为吸引外来劳动力来g村就业,该村各胶合板工厂的老板会许诺帮助外来工解决子女就近入学问题。一般由企业主亲自出面来学校说情,让学校招收本企业的外来工子女入学。如果学校不答应,企业主还会邀请村委会主任出面交涉。因此,纵使教师不愿意接受外来生,但也没有办法阻止。g小学没有办学生食堂,更不提供寄宿服务,学校也没有校车,这种后勤服务状况是福州市农村公办小学的普遍情况。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g小学的外地学生更倾向与同为外地学生的同学交往,很少去本地同学家玩。据外地学生反映,本地学生与家长都喜欢说福州话,他们听不懂,感觉很陌生。学校班干部以本地学生居多,评优方面也是本地学生多,外地学生很少参与。
q小学成为以外来工生源为主的学校也与本地人将其定义为外来工子弟学校有关。q村是“城中村”,当地居民经济收入较高,大都在市内购有商品房。学校部分教师接受访谈时说,他们认为q小学本地学生减少并不完全是计划生育造成的,而是有些家长担心q小学招收外来工子弟会影响自己孩子的成长,而将孩子送到其他公办学校读书,从而导致本地生源不断减少,目前本地生源不到学生总数的10%。而g小学地处农村,当地村民并不认为本地学校招收外来工子弟会对他们的子女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他们也没有这种意识。
2.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就学模式
x学校位于闽侯县上街镇后山村,毗邻福州一中新校址,现任校长为安徽人王先生,学校由其父投资创办。学校于2003年春季筹备,投资30万元,于当年秋季正式开学,靠张贴宣传单招收学生。目前在校生有300多名,分小学部与初中部,初中部目前只有初一年级。学生家长多在闽侯县上街镇、仓山区金山等地打工,他们来自全国12个省,其中70%来自四川,80%从事建筑与装修工作。由于在建筑与装修行业就业具有不稳定性,因此造成该校学生流动性大,每学期流失率在40%~60%之间。学校租用后山村老人协会的一幢楼并自建两间教室,白天因老人协会的活动而无法封闭校门,造成学校管理困难。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的检查主要为教育和安全两大块,因学生住处较分散,要求有校车接送,学生午餐在学校吃,晚上由校车送回家。由于学校入学门槛低,提供午餐与“午托”管理,以及专车接送学生上学与回家,因此得到外来工家长的欢迎。学校教师多来自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均为熟人介绍进入学校,一般不对外招聘。现学校教师人数为12人,因学生成绩较差,教师教学压力大,因此教师流动性也较大,每学期也达20%左右。
由于学生人数少,x学校不可能实现正常的排班,常常是几个年级的学生被混合编在一起上课。外来工子弟随父母“走南闯北”,见过世面,因此普遍有点调皮、贪玩,学习热情不高。学生家长忙于打工挣钱,通常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左右,没有时间督导子女学习。又因为流动性强,从家乡学校转到福州来,中间多有“脱课”现象。多方面原因导致外来工子女学习成绩较差。学校的师资力量也不乐观。学校的教师一般是创办人从安徽老家聘请来的,这些教师的学历参差不齐,有中专、大专毕业的,也有以前当教师退休后来教学的,持“教师资格证”上岗的人寥寥无几,许多教师根本没有教学的经历。另外,他们常常是一个教师兼任多门课程:教语文的兼教音乐、思想品德,教数学的兼教美术、社会。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师的教学不专一,教学成效低下,学生学习乏力,缺乏新鲜感。校长也向我们抱怨:“我们是民办学校,所有的费用都要自己开支,经费有限,所以难以请到优秀的教师。”
学校为了维持运转只能最大限度地接纳学生,新学期开学前要四处张贴招生广告,有来即收。学校配备了两部专车专门接送学生上下学,每天早上7点校车出门接学生入学,最远的学生离学校有近20公里;下午4点左右校车再出发送学生回家。学校的作息时间和一般的学校有很大的差别:由于牺牲了学生宝贵的早上和傍晚时间,因而实行中午学生自习、教师补课的方式,希望把时间差补回来。由于学校离暂住地较远,中午学生一般就在学校的小食堂就餐。收费情况是每生每学期420元学费,如果午餐在学校吃,另外收50元;如果由校车接送,再收30元。学生家长对外来工子女学校的要求并不高,学生在学校成绩好不好并不重要,关键是安全,这样家长就可以安心打工挣钱,因此学校的管理责任大于教学。学校现在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二:一是师资不稳定,流动频繁;二是生源的减少,原因包括公办学校的门槛放低,以及来自同行的冲击和竞争。
外来工家庭选择让其子女进入外来工子弟学校就读,主要是受家庭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的制约。此外,外来工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及公办学校教师态度都是影响外来工子女择校的重要因素。
请看这些外来工子女的家长是怎么想的:
x学校学生家长:“刚来福州打工,不认得人,不知道送孩子到哪儿上学。在收破烂路上,看到个广告牌子(指招生广告),咱也不识字,看到桌子在那边,就想到是个学校,过去一问,就是的。想到跟这块儿住得近,就把小孩送来了,其他学校就没去看了。”
x学校学生家长:“刚来福州打工也没有什么钱,公办学校念不起(他以为公办学校要收高额借读费),又不认得人,不知道到哪儿上学。看到这个学校的招生广告,就到学校看看。我们住的地方离学校有点远,但学校有校车接送孩子上下学,于是我们将孩子送到这家学校读书。”
x学校学生家长:“我就在上街镇大学城摆地摊,托关系将孩子送到××小学(公办学校)。读了一学期后,教师嫌我孩子读书学习成绩差,又好动闹事,现在不收我孩子了。我在当地没有熟人,只好将孩子送到这儿来。”
由以上三个案例来看,外来工选择民办学校主要是没有关系网络,他们没有就业单位,更没有一年期以上的劳动合同。因此,公办学校一般不愿意接受这类外来工子女。家长的教育期望在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子女的教育安排、教育选择,也对子女的学习成绩产生重要影响。在此次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外来工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不高。他们在谈到关于子女教育的问题时,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他(她)能认识几个字,混到初中毕业就可以了。”从这句话来看,外来工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持“顺其自然”态度,不刻意支持孩子读书。在他们看来,只要能上学识字,上哪类学校都没有关系;成绩差也没有关系,只要孩子有学校老师照看就可以了。虽然如此,我们不能说外来工家庭就不关心子女教育,主要原因是他们外出打工辛苦,没有时间管理孩子读书,家庭居住环境差,也影响孩子在课外温书自习。x学校的王校长总结说,学校有将近50%的学生回家是不做家庭作业的,学生因多种原因无法完成家庭作业。当然原因不仅仅是家长不重视子女教育,有的是受条件限制。外来工家庭在城市里的临时住房不足十平方米,有的甚至连张桌子都没有,孩子没有地方做作业。再加上家长整天忙于工作,家长每天上班或工作将近12小时,回家就是吃饭睡觉,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在某些家长看来,外来工子弟学校主要职责是帮助他们照看孩子,至于是否受到较好的教育,他们倒并不在意。
3.两种就学模式的差别与外来工子女的未来
从以上调查到的情况来看,由于民办学校招收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的外来工子女,收费较低,办学质量与水平也较低,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质量明显不如公办学校。但在公办学校中,如果外来生源相对较少,他们一般得不到较好的照顾,也会影响外来工子女的正常学习与生活。
从两个公办学校的情况来看,q校与g校都接收外来工子女,但由于生源结构不同,导致教师对待外来工子女的心态不同。在q小学,外来工子女占绝对多数,教师没有选择,所以会尽力教好外来工子女。但在g小学,外来工子女占少数,教师经常将本地学生与外地学生做比较,总感觉外地学生成绩差,有抱怨情绪。另外,上级教育部门也没有拨相应的经费给学校,使学校教师普遍有消极情绪。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控制,就会导致教师对外来工子女教育失去信心,从而给这部分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与生活压力。老师只是觉得这些孩子“真是没法教”,本地同学也听不懂他们拗口的乡音,嘲笑他们低下的学习能力。公办学校教师这种不公平的对待方式,极易造成外来工子女的自卑心理,导致一些外来工子女在公办学校中就学一段时间后,因为受不了歧视而要求转学到民工子弟学校学习。在外来工子弟学校中就学的都是外来工子女,他们有着相同的身份、相同的地位,处于相对平衡的位置,因而能够平等相处,而不用担心会受到老师的歧视。公办学校不收学费,民办学校则收取,那么读民办学校花费是否一定比公办学校高呢?由于公办学校不提供午餐与“午托”,以及接送服务,如果外来工家庭住址离公办学校较远,那么其花费往往比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更高。
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外来工子女还能继续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吗?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没有这个可能,初中毕业后大部分外来工子女直接辍学,极小部分经济条件较好,可在流入地读高中或职业技术学校。高中阶段不再是义务教育,学费高且有户籍限制,外来工子女不能就近读高中,只有到私立高中就学,但私立高中收费很高,外来工家庭无法承受。现行高考制度要求考生必须是本省户籍,这又限制了外来工子女继续在流入地读书的可能性。因为这个原因,适龄外来工子女在初中毕业后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家境稍微好一些的外来工子女,会在家长的安排下返乡读书;还有一部分会报考没有户口要求的技校、中专、职高等学校,以这种方式实现深造;大部分外来工子女则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无奈辍学,直接走向社会。
三、总结与讨论
当前国家政策和法律要求公办中小学要无差别接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工子女就近入学,且不得再收借读费,但这些政策规定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学校,或主要向城市居民子女开放的学校)并没有向外来工子女开放,开放的只是非优质的教育资源,通常是城郊或农村中小学向外来工子女开放,某些公办学校仍是有条件地接纳外来工子弟。公办学校招收外来工子女,标志着外来工子女教育被总体隔离的局面已被打破,为融合创造了基础。但在实践中,外来工子女在流入地城市中所受到的教育是处于一种被局部隔离的状态,即在城乡结合部或广大农村地区,外来工子女已享受到与本地生的同等待遇,但在城市里仍没有享受到。外来工子女因表现差,容易被公办学校老师所歧视。因此,外来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受到的社会排斥,既有来自制度层面的,也有来自非制度层面的。
在接受外来工子女入读的公办学校中,“融合”情况也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以外来生源为主的公办学校中,外来工子女能得到较好的照顾。这些学校生源较稳定,政府教育经费拨发也较到位。而以本地生源为主的学校,因外来工生源不稳定,教育经费也不稳定,影响教师教学的热情,外来工子女学习成绩也较差。因此,在公办学校中,如果本地生源占多数,外来工子女则受到教师的排斥,反之融合状况较好。城市居民对于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有排斥心理,导致招收外来工子女的公办学校本地生源减少,但农村居民则没有这种排斥心理。
福州私立外来工子弟学校收取学费,且教学质量不高,但由于其提供午餐与学生接送服务,满足了部分外来工家庭的需要,所以收费的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仍然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现在有些地区关闭外来工子弟学校,所有外来工子女都就近转入公办学校就读,但公办学校如果不能解决方便入学以及“午托”与早晚接送服务等问题,外来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得不到保障。
外来工子女学习成绩普遍差,这与外来工家庭流动性强使其子女经常转学、学校教育不连贯,家庭学习环境差,以及外来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较低有关系。外来工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期望值也较低,把学校当成“托儿所”。受高考招生制度的影响,外来工子女在流入地接受完初中教育后,如果想参加高考,必须回户籍地高中就读高中。根据调查,大多数外来工子女在流入地读完初中后,少部分因家境条件好,会选择在流入地没有户籍限制的中专或技校继续读书,但大多数都直接走上社会。因此,外来工子女想要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地位比较困难。
目前国家对于私立外来工子弟学校只给政策,不给经费资助,影响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正常发展。政府希望这些简易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只是过渡时期的产物,但外来工子弟学校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且减轻了地方公办学校的压力,地方政府理当资助。目前最简单的办法是,减免办学场地租金费用。目前,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多租用已废弃的公办中小学校舍与场地,地方政府应当将一些废弃的中小学校舍场地无偿地提供给民办学校办学。
对于招收外来工子女的公办学校也应当予以财政扶持,以鼓励公办学校招收外来工子女就学的积极性。针对外来工子女的特殊性,公办学校除要办食堂之外,还应当有校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另外,还要引导广大教师公平公正对待外来工子女,不因成绩差或其他原因歧视他们。
针对一些本地生家长认为外来工子女会给他们的孩子带来不良影响,笔者在此不赞成公办学校搞“独班制”。所谓“独班制”就是把外来工子女独立编为一个班级,不与城市当地居民子女混同于一个班级之中。与“独班制”相对应的是“混班制”,就是将外来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安排在同一班级中学习。“独班制”论认为,由于外来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存在着差距,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二者混合于同一个班级中,必然加大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还可能导致本地学生以及优秀教师外流。若把外来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分在不同的班级中,针对外来工子女的不足之处开展教学,实施特殊化教育,反而有利于外来工子女学习成绩的提高。但“独班制”将外来工子女独立编为一个班级,这本身就是将外来工子女视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来看待,可能造成外来工家长以及外来工子女的反社会、反城市心理,结果必然是不利的。“混班制”则有利于外来工子女融入流入地社会。虽然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居民子女之间存在着较大社会文化差距,但这恰恰需要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居民子女之间更多地接触与交往来消解这种差距。
参考文献:
[1]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印]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3]卢国显.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4).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5csh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第五篇: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策划教学的新思考
摘 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多媒体联动成为新闻策划的主要形式,受众的互动参与成为策划的重要内容,新闻内容更加分化成为新闻策划的主要方向。网络新闻策划日益活跃。这要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策划教学,要加强案例教学,促进学生适应全媒体环境;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适应新媒体需求的业务技能;要加强协作精神培养,提升动手能力。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报道策划;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6-0139-02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策划的新特点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介成为百姓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也影响着媒体的新闻策划与生产。我国的新闻专题策划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一)多媒体联动成为新闻策划的主要形式
(二)受众的互动参与成为策划的重要内容
传统媒体的新闻策划更多的是以引导舆论、激发热情为重心的策划,而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策划已经无法适应满足社会的需求,策划更多的强调受众的参与程度以及活动本身带来的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在一些公益活动的新闻策划中最为常见。从2011年起,《南方日报》不间断地策划了“幸福厨房”公益活动,旨在为全国范围内缺乏午餐条件的学校建设以“加热自带午餐和集中蒸饭煮粥”为主要功能的电器型“幸福厨房”。2013年6月,南方公益执行团队联合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幸福厨房”专项基金,面向全社会公开募捐,截至2013年12月,“幸福厨房”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154间。
(三)新闻内容更加分众化成为新闻策划的主要方向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纷纷尝试新媒体运营,推出不同的介质,分享同一新闻资源,但如果只是简单的信息分享,很难实现真正的转型,因为不同的介质对同一新闻资源的要求并不同。借助大数据对每种介质的受众实现良好精准的定位,积极地使新闻内容分众化,成为众多媒体的必行之路。如2013年底,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策划了“2014生活微行动”,倡导大家通过一系列微小行动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策划组针对网友受众的特征,在微博上发起志愿者征集活动,并应邀数十位演艺界明星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共同加盟“微行动助力团”,配以大量的图片、视频进行宣传,不到半个月,就有7万网友参与转发与评论,并承诺愿意加入到“微行动”中来。电视媒体通过微博平台与网友良好互动,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
(四)网络新闻策划日益活跃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大新闻网站也顺应潮流,不断推出赋有自己特色的网络新闻专题策划,从而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2012年,腾讯网和新浪网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出的“地球一小时”倡议,精心策划了“地球一小时”网络专题报道。在各种专题的吸引下,全球超过5000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参与了2012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一共有124座中国城市加入到活动中来,并公开了自己的环保承诺。随着互联网使用的进一步深入,借助网络进行报道策划已经成为重大国际、国内新闻事件报道的主要方式。
二、媒介融合给新闻报道策划教学带来的新挑战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资源来源广泛,渠道众多,传播速度加快,传播形式多样,受众互动性极高等特点,对新闻策划教学理念与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媒介融合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传统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以教授新闻策划的知识和技巧为主。这些理论知识的传授有其必要性,但也存在过于理论化,与业界实践存在一定脱节的问题。媒介融合背景下,业界需要既有扎实的人文社会学科基础知识,又能突破专业界限,熟练使用多种媒介手段,能够同时胜任文字、摄影、摄像、录音等各种工作。这些变化要求学生及时掌握媒介形态的变化,熟悉业界优秀生动的实践案例,具备复合型的能力,才能及时跟进适应新的媒介生态下新闻策划的需要。
(二)传统的教材与媒介融合的发展要求有所脱节
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新闻策划专业教材建设较为积极,涌现了一批优质的专业教材,比如蔡雯教授的《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2004年)、赵振宇教授的《新闻报道策划》(2008年)等。同时,受出版时间较早的影响,这些教材大都存在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策划关注不多,甚至没有关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材不能完全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策划教学需要,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依靠教师自己总结摸索合适的教学内容。
(三)实践环节薄弱与媒介融合下新闻策划的需要不相适应
当前,高校的新闻教学实验室设备往往落后于业界的更新速度,尤其是一些高精尖的跨媒体设备更是匮乏。同时,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实践环节重视不足,大多以课堂讲授加一点实习作业的模式开展教学。这种实习作业往往由学生随意进行,多是一些应付之作,起不到实践的作用,不利于提升学生跨媒体的新闻策划技能。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策划教学的改进措施
目前,大部分的国内大学新闻院系都将新闻策划作为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媒介环境,掌握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策划能力,是新闻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案例教学,促进学生适应全媒体环境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资源来源广泛,渠道众多,传播速度飞快,传播形式多样,受众互动性极高。这些特点都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思维,摒弃陈旧的教材与案例,打破传统报道形式,创新信息多样化的表达方式,通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众多优秀的新闻报道策划案例,让学生充分掌握全媒体下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方针、方法等。同时,客观而言,高校授课教师往往多是博士或硕士毕业后直接进高校教学,本身大多没有新闻策划的实战经历,对案例的讲授往往也是照本宣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入在新闻媒体一线工作,具有实战经验的新闻策划专家讲解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对新闻策划的基本理解。
(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适应新媒体需求的业务技能
(三)加强协作精神培养,提升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