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和穆斯林的风俗习惯
民和穆斯林的风俗习惯
http://www.xiexiebang.com 民和新闻网 2007-08-31 19:21
民和穆斯林的生活习惯,与当地的汉、土、藏等民族相比较,存在着许多差异,有些则完全截然不同。与全国穆斯林相比较。虽基本相同,但由于历史、宗教、地域等原因,其风俗习惯也有不尽相同处,表现的更为严格和讲究,甚至也还有些别具一格的独特风格。
(一)服饰
男子多留胡须,许多人三十岁左右就留起“全脸胡”。头戴平顶软帽,俗称“号帽”,也叫“顶帽”。顶帽分黑、白二色,白色是单的,多用于热天;黑色是夹的,多用于冬季。冬天也有人戴一种高原特有的用毛线自己编制的“尕毛帽”,样式与顶帽差不多,颜色有黑、白、褐、深蓝等多种。阿訇和做礼拜的人多缠“代思达尔”(即头巾)。到了冬季,一般人也有用布带、毛带或围巾缠头的。过去,民间有些老人夏天有用“热罩子”的。也还有一些人入冬后喜欢用“耳套子”,用来护耳防冻。老年人很喜欢戴水晶石眼镜。上身,夏天多穿白色“汗榻”。外套青色或深蓝“坎肩”(无袖服);冬季多穿皮袄或“主袄”(棉衣。方言念腰)。有些地方也还有自己土法纺织的褐子布缝制的褐褂、褐衫。宗教人士或常做礼拜的人喜欢穿阿拉伯式的长袍,习惯上人们称其为“准拜”。下身裤子的着装极为严格,一般都不能露腿脚。夏单冬棉,比较富裕的人也还有穿“套裤”(用棉花或羊皮做的直筒,套在裤子上面),扎裤腿的习俗。过去,脚上穿的袜子,多用布料缝制,袜底和溜根处,多绣有花。冬天也有不少人穿自己用羊毛挽织的毛袜。鞋,多用条纹、平纹布自己制作,其样式有圆口、松紧口、齐眼、胡椒眼等多种;有些地方还有一种男子自己制作的麻鞋,极少数人买皮鞋来穿;山区有许多人自己用牛皮熏制“干烟”,用来制成土皮鞋,土名称其为“山鞋”。穿时,里头塞上麦草或山草以取暖,穿一天换草一次,既方便又结实、还暖和,山里人最欢迎。
妇女头上大都戴“盖头”,长至腰间,耳朵和头发全被遮住,只露脸面在外。在家也有戴便帽的,乡间青年妇女便帽上常绣有花。盖头用纱绒等丝织品缝制,分绿、黑、白三色,少女戴绿色,出嫁后戴黑色,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则戴白色“盖头”。上身多穿大襟长衫或提袍,青少年多用色彩鲜丽的红、蓝、绿、花布,中年多用淡色;青壮年妇女也还有外加一件齐膝的长坎肩的习惯;老年人则多用黑色或深兰色的布缝制。下身穿的裤子,其色其料多与上身类同。过去妇女多缠脚,脚上多穿自己精心绣制的一寸多高的尖头高根绣花鞋。解放以来,妇女放脚,多穿买来的皮鞋和布鞋,自己做鞋的越来越少。此外,穆民妇女都戴耳环,手腕、手指戴镯子和戒指,多用白银制成,少数也用黄金和玉制作的。青年妇女胸前戴荷包,头顶插花,遇有喜庆节日,此风更盛。
(二)饮食
民和地区向来不生大米,一般都以面食为主,面食种类庞杂,有大麦、小麦、青稞、大豆、豌豆、玉米、玉麦、燕麦和荞麦(荞麦分甜荞和苦荞两种),还有黄豆、糜谷等类。洋芋(素称山药)也是穆斯林农民的主食之一。至于吃法,有蒸馍、焜锅、烙饼,有面片、面条、拉面等,还有一种是高原特有的“炒面”,它的制法是先把青稞和小麦炒熟,然后在磨成面粉,吃时先把炒面放到碗中,用滚烫的开水冲成糊状即可,也可以“干丢”(即将炒面干丢入口),一边嚼,一边喝茶。过去脚户哥和筏客子出门时,用皮带装上炒面带在身边随便食用,它比一般干粮更为方便,冬天不会冻结,夏天又不易腐烂,是出门人最为理想的食品。自解放以来,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人们多吃白面,杂粮日益减少。民和盛产瓜果,农民喜吃瓜果,特别是居住在川水地区的群众,所吃瓜果尤多。
穆民群众非常爱吃牛、羊肉和鸡肉、鸡蛋。过去穆民中也有狩猎的传统习惯,狩猎时多用土炮或杈子枪,也有养鹰捕猎和设置网捕抓的。人们获得野牛、野兔、野雉 等屠宰后用来改善生活。解放以来,狩猎活动日渐减少。
民和穆斯林,最喜喝茶,一般人家爱喝紫阳茶、陕青茶和毛尖绿茶及茉莉花茶等,群众统称其为“细茶”。喝细茶时,多用“三炮台”盖碗泡着喝,泡茶时习惯上还得加上冰糖、桂圆一起来喝,香甜可口,最为讲究。民和人也有喝伏茶的习俗,伏茶多用砂罐熬来喝,叫做“熬茶”。穆民也很喜欢喝奶茶,所谓“奶茶”,就是在熬茶中加入牛奶烧开即成,喝时还得加上少许青盐,讲究一点的在奶茶中放上一块酥油,叫“酥油奶茶”。此外,还有“油茶”、“麦茶”、“面茶”等也为穆民所喜用。
每当节日到来,家家户户宰羊、宰鸡、炸油香、馓子、油果、油饼等等。穆民所制作的食品,花样繁多,外形美观,味道可口,令人赞叹。穆斯林好客,每当喜庆佳节,客人到来,款待来宾,非常殷勤而大方,首先捧上“三泡台”盖碗茶,谓“迎客茶”。摆上“干果”(即瓜子、核桃、花生、糖果等类),旋即端上油饼、油香。少许,就是热腾腾的糖包子、肉包子,接着再上花卷、各种炒菜和“手抓羊肉”,最后是每人一碗“尕面片”或“酸汤面”,谓“送客汤”。民间流传有“若要散,一顿饭”的说法,这就是说,吃过汤饭即宣告宴终,就要分手告别了。
(三)居住
民和穆斯林大多是从外地迁入的难民。一般来说,初到民和时,多有流动,居住不定,有的临时居住在别人家的,正如史料所记载的:“有一院数家,有一院十余家者”。也有因陋就简,自己依山崖挖一个土窑洞安身,甚至也有 居于天然岩洞以避风寒。流传至今的“回回窑洞”和“窑洞庄”的地名就足以说明这种情况。总的来说。很多穆民其居住条件是十分困难的和相当简陋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十分安定之后,人们的居住条件也逐渐有了一些变化。临民和解放时,穆民的居住条件较前有所改善,特别时土改以后,民和穆斯林一般都有了庄廓,庄廓内也盖起了多少不等的平房,很少有人住窑洞,就是有名的“窑洞庄”村,也都不住窑洞了,窑洞多以变为储备柴草的草房或圈牛羊的牲畜圈了。
所谓庄廓,就是指正方形院墙而言,一般以十八米见方为一份庄廓,周围筑起高墙即成。墙基宽约一米左右,夯实后先垒砌起三至五层大石头以防地面水份浸湿倒塌,其上再筑土墙十八板,总高约四米上下。庄廓墙下宽上窄,一米左右的墙基。到墙头就收缩为0.3——0.4米左右了。
庄廓内靠墙盖房,盖房时视全家人口多少和经济能力而定,四面盖满者为“四合院”,有三面盖房一面空缺,也有两面盖房或只盖一面的。院中空间地方,一般都喜欢栽几株果树或葡萄,也有栽牡丹或芍药等花卉的,还有的人家栽一盆名贵花草,如吊金钟、绣球、石榴、仙人掌、冬青、君子兰、吊兰、文竹等等,用以美化环境。
穆民的住房,一般都是高原特有的土木结构的平房,木柱、木梁、木椽子搭起屋架,上面铺上木塌子,盖上一层麦草,里面压土抹泥,四周用土块砌墙,中间打隔墙,再按上门窗即成。房屋的种类有“挑檐”、“平房塌籖”、“宫檩悬籖”、“对儿木”、“土搭梁”等多种。其中“土搭梁”有梁无柱,用料少,造价低,最为简单;“宫檩悬籖”用料较多,且雕刻有花草、龙凤、八仙等类,造价昂贵,最为讲究,显得十分阔气。
民和穆斯林非常讲究卫生和室内摆设。一般人家的主房(俗称“大房”)多为正中三间,中间开门,左侧或右侧的一间为暖烘烘的土炕,中间靠墙置“八仙桌”一张,两旁各置椅子一把。桌上多有花瓶、座钟、穿衣镜、碗子、香炉等物,布局多对称摆设。另一间或置箱柜,或置沙发茶几等。冬季到来,房内生火盆、火炉或烤箱取暖。墙上正中间多挂有“克尔拜图”和阿文字画或汉文中堂。别的墙壁上也还张贴其他山水、花卉字画等,但一般不喜欢张贴动物图画。总之,整个房间整齐、清洁、干净、卫生,早晚常有点燃卫生香,给人以舒畅清心之感。其他房间的陈设也井井有条,窗明几净,尤其是伙房的环境卫生打扫的特别干净。
解放前,穆民极少有用砖瓦盖房者,解放后,逐渐启用砖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部分穆斯林首先富裕起来,打庄廓、盖新房的人日益增多,不少人家盖上了土木结构、砖混结构的新平房,而且有些富裕户还盖起了高楼瓦房。室内摆设也趋于现代化。居住条件,大为改观,呈现出穆民史无前例的住房新面貌。
(四)婚嫁
旧社会时,民和穆斯林有早订婚、早结婚的习惯,男子长到十五、六岁,女子长到十三、四岁就要结婚,订婚的年龄比这还要小一些。儿女婚事多有“父母作主、媒人说合”。有些人家虽也征求子女意见,但子女年幼,实际上是由父母包办。
民和地区的穆民婚嫁,原则上都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间相互通婚,极少与外教人结婚。且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也有一夫多妻的现象存在。一般都是女子嫁到男子家中,但也有个别男子因家境贫寒和兄弟过多或子女家中缺乏男劳力而男子招赘到女子家中的,俗称“招女婿”。男女婚嫁大致都要经过提亲、订婚、送礼、结婚等程序。
提亲。先由南方家聘请媒人,让媒人到女方家提亲,然后女方父母并族人对男方家庭和孩子进行一番侧面了解,这才定夺同意与否。
订婚。女方家长对男方经了解,同意这门亲事时,即通知媒人,媒人带上礼品到女方家中正式订婚,并商定彩礼、衣服、首饰等。
送礼。订婚后,婚嫁前,由媒人负责把双方商定的礼物等件全部送到女方家中,去时一般要委派6——8人(包括媒人),女方家热情款待外,还要准备一些给男方家的礼物,如给女婿的衣服、鞋袜等让媒人带回。
结婚。结婚多选择在“主麻日”,其仪式不在男子家中,而由媒人、舅舅、亲友、邻家等组成的娶亲人一行,与女婿和陪客一起,带上核桃、枣儿、上马衣、现金等到女方家中,在女方家中举行结婚仪式。其仪式过程是先由阿訇通过媒人、让媒人询问女子是否愿意,女子答应愿意,再问男子,男女双方都表示同意之后,再问双方言定的聘礼还有拖欠没有,如无拖欠,这时候,女子的父亲当众给女婿给“口唤”(即表示将女儿匹配于你了)。最后才有阿訇念“尼卡哈”。在念“尼卡哈”前,还有一个仪式,既是“哈卡毕尼”的意思是言定结婚后新郎给新娘本人愿拿多少聘金。先由男女双方商议,再由阿訇决定其多少,但“哈卡毕尼”钱一般不在短期内支付。如婚后夫妻和睦,白头到老,女方可以口头让了不要。如果夫妻不合,中途离婚时,男方必须按结婚时所言定的“哈卡毕尼”的钱数如数亲手给女方以作赔偿。在念完“尼卡哈”后,大家分偿摆在桌上的核桃、枣儿。接着即是“上马席”,吃过“上马席”才由娶亲人和送亲人一道陪同新娘前往新郎家中。
贺喜、宴客是儿女婚嫁中必不可少的传统礼仪。男婚女嫁时的贺喜和宴客,一般男家比较隆重,女家比较简单。村上不论谁家举办婚事,除了亲戚至友非来贺喜不可外,一般邻家村民无论是穆民、还是汉民、土民、藏民也少不了要结伙挂帐放炮以表示祝贺。穆民来宾则向东家说“赛俩目”致意。主人家里理所当然地也要热情接待,摆起宴席,端上香茶、油香、菜饭、手抓羊肉并酸汤面一碗。但一般不供烟酒,这是穆民特有的习俗。席间,大都要拉出公婆或新郎的哥嫂,用墨抹其面,并强令其翻穿皮袄、头戴破草帽,脱去鞋袜,挽起裤筒,让青年人拉着游街穿巷“示众”取笑以助兴,最后一欢而散。
民和穆民婚事间,还有一种“看茶”的习俗。所谓看茶,就是“待茶”、“待客”之意。无论姑娘出嫁或男子娶亲,除了主人家大摆宴席,款待亲友宾客外,或由其弟兄、亲戚、或由其朋友、邻家也要宰羊、宰鸡、炸油香、蒸馍、捍“酸汤”(或蛋汤),跟东家一样摆宴席招待娘家来宾,并分宾留宿过夜。这种“看茶”习俗的形成和流传,大概除了穆斯林向来热情好客、讲信用、重礼节外,可能还有其历史和经济条件的原因。“看茶”不只是表面上看着派畅,更重要的是体现“一家有事,大家帮忙”,以减轻主人负担,且促进全村团结。
在穆民聚居的马营、大庄、转导、满坪、前河、西沟、东沟、塘尔垣等地,结婚时,男方家中历来还有邀请民间歌手前来演唱曲艺的习惯当地称其为“宴席曲”。宴席曲不只是演唱曲子,有些地方还配以舞蹈,载歌载舞,大大增强了喜庆欢快气氛。宴席曲中还有一种“打调”也叫“打搅儿”,是穿插在演唱间隙中的说唱曲目,相当于杂技艺术中的幕间滑稽,听来幽默风趣,富有艺术魅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人民政府大力宣传和贯彻了新婚姻法。随着整个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男女青年在婚姻问题上逐渐获得了自由,多是父母子女商量行事,完全由父母包办的事虽未绝迹,但越来越少了。结婚年龄男子多在二十至二十三岁,女子多在十八至二十岁左右,早婚现象已经杜绝。有妻纳妾娶二房的陋习也早已绝迹了。
(五)丧葬各民族有各民族的葬俗,其仪式花样繁多,民和穆民的葬俗大致和全国穆斯林一样,其特点有四,即“净葬”、“速葬”、“土葬”、“薄葬”。
净葬。就是不论亡者是男是女,也不分年龄大小,亡故后,家里人首先为其瞑目、合颌、理顺手足和胡须,然后放在门扇或木板上沐浴尸体,俗称“抓水”。如果亡者是男子,就请阿訇“抓水”(冲洗全身三次)。如果亡者是女人,则请年长的妇女浴其尸体。凡穆斯林亡故后,不用洁净的水冲洗其身是不能入葬的。
俗葬。穆民办丧事,从不讲究“风水吉日”,一般是早亡午葬,晚亡次日即葬。如有特殊情况,最多不超过三天,以体现“活人奔家、亡人奔土”,“亡人入土为安”之意。为了做到速葬的目的,大都对年长的老人或病危的人及早为其料理后事并适当地及早通知远方亲人。此外,还有一条,就是穆斯林无常在哪里就埋葬在哪里,而不强迫把亡人尸体运回遥远的家乡。
土葬。所谓土葬就是在坟地打个南北向的长方形的直坑,长2米许,东西宽约1米左右,然后在坑底朝西方向打一个偏洞,洞顶呈穹圆形,洞的大小可容纳一个尸体为宜。入葬时,将裹好的尸体徐徐置入偏洞,头朝北,脚朝南,面向西。用土块封好偏洞,再向土坑添土,地面上用土筑成鱼脊形墓堆即可。
薄葬。穆斯林的葬礼最讲究节约,也最讲平等。不论是什么人家,也不论无常者是什么人,不分家境贫寒,也不分职位高低,一律使用同样的白布裹尸(俗称裹尸布为“开凡”),同样大小的坟坑,绝不要任何“陪葬”物入土,以体现“人光身来世,赤体谢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开凡”男子有三件,分别称为“抛拉罕”、“小卧单”、“大卧单”。女子则穿五件,三件与男子相同外,另两件为“缠腰”和“盖头”。从不用棺材入殓,子女也不穿“孝服”或戴黑纱。无论谁家出殡,一般穆斯林都要送葬,并主动地轮流抬“埋体”即亡人)到坟地,即减轻丧家开支,又体现了穆民团结。抬到坟地后,首先循环传送“费提耶”赎罪金,然后站“者那则”(殡礼)。有些也有在清真寺转“费提耶”和站“者那则”的殡礼以毕即入殓、诵经。事后再请阿訇到亡人家中念“海亭”,以悼念亡人,并为其祈祷。
(六)节日
民和穆斯林的节日,主要的每年有三个,即“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这些节日源自伊斯兰教,慢慢地时间一长,现已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了。
“开斋节”。就是“尔德。菲图尔”节,民和穆民又称其为“小尔德节”。是伊斯兰教徒封斋一个月后,喜庆开斋的日子。时间在伊斯兰教历十月初,这天家家炸油香,个个沐浴,并穿戴一新,访亲走友,互道“赛俩目”贺喜。其他民族的邻居和朋友也多自动上门“拜年”(非穆斯林者,习惯上称“尔德节” 为“过年”,意即同汉民过年一样隆重,一样热烈)。
“宰牲节”。就是“尔德、艾祖哈”节,习惯上称作“大尔德节”。因这一天穆民多宰牲,“宰牲节”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一般宰牛宰羊,牛羊肉除一部分自留外,大多当天分送给亲友和经济困难的贫苦穆民。时间在“开斋节”过后的第七十天,即教历十二月十一前后。
“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日,同时又是穆圣逝世的日子,故又称“圣纪”为“圣忌“。每年到了“圣纪节”,大家集中于清真寺中,进行聚会并举行纪念活动,还要在清真寺聚餐一顿。上述三大节日,伊斯兰教徒都要进行聚礼,见面时互道“赛俩目”祝福,早上还要上坟诵经祭祖。
(七)禁忌
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禁忌,就是同一民族,由于居住地域的不同,其禁忌也还存在着某些差异。民和穆斯林同各地穆斯林一样,严格禁止养猪和吃猪肉。与此同时禁食马、驴、骡、狗等不反刍动物的肉,也禁食一切自死的动物肉,包括病死、摔死、溺死以及别的民族宰杀的牛羊肉和鸡鸭鹅肉等。一切动物的血也在禁忌之列。
穆民最忌喝酒,也忌讳吸烟,特别忌讳他人在礼拜场所喝酒、吸烟。
不许贩卖毒品,不许放债吃利,认为贩毒和吃利得来得钱是“哈拉目”(即不干净或不义之财)。也不许占有未经同意的他人财物,认为没有“口唤”的财务是不能随便拿来获为自有的。
忌讳编谎说假话,更忌“背谈人”(即背后说长道短谈论别人)。提倡有话当面讲。不作礼拜的人,不得随便进入清真寺的礼拜堂(即大殿),尤其反对不脱鞋子步入大殿。
(八)语言
民和穆斯林,不论是回族、撒拉族,也不论是东乡族、保安族,都通用汉语。(撒拉、东乡和保安族在本族内也讲撒拉语、东乡语和保安语。)但在讲汉语时有一种特殊的情形,那就是历史和宗教的原因,他们的语言中包含着许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因此,虽讲汉语却大有异于汉族所讲的汉语,而形成为一种以汉语为骨干,又吸引和加杂了部分外来语的语言特点。如平常口头上讲的“胡大”(即真主)、“阿訇”(伊斯兰教教师)、“吾斯达地”(老师)、“板代”(奴仆)、“朵思帝”(朋友)、“多灾海”(火狱)等都是波斯语的译音。还有“安拉”(真主)、“穆斯林”(归顺真主者)、“筛海”(德业超群者)、“尔林”(学者)、“卡菲勒”(外教人)、“亥俩利”(妻子)、“耶提目”(孤儿)、“毒士蛮”(仇敌)等语汇则是阿拉伯语的译音。从上面列举的民和穆斯林的语言现象中,不难看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外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事实。此外,民和穆民语言中也有不少当地的方言土语,如“阿门了”(即怎么样了)、“干散”(好、漂亮)、“胡都”(特别)、“下茬”使劲、加油)“孽障”(穷、可怜)、“展脱”(大方、潇洒)、“口到”(吃)、“歹”(好、有本事)、“干蛋‘(不好、没本事)等等。这些方言土语的加杂又有异于内地穆斯林而形成民和穆斯林的语言特色。(
第二篇:风俗习惯
风 俗习惯
(1)、简单的食
九寨沟藏胞以青稞、玉米、小麦为主食。青稞炒熟后磨成面、做成糌粑,或酿制成青稞酒,是藏胞最喜欢的食品和饮料。玉米做成的炒炒饭、烧馍、搅团和小麦做成的馍饼、面条是九寨藏胞的日常食品。早晨,一般喝酥油茶,吃糌粑;中午,吃烧馍;晚饭吃酸菜面块。饭后喝一点青稞酒或大麦黄酒。
逢年过节吃血肠、糌粑肠、烤羊肉等。肉食以猪肉为主,也吃牛羊肉,肉清
炖,佐料放得很少。由此可见,清淡、简朴是九寨藏民饮食的两大特点。
(2)、住
九寨沟藏胞的住宅大都是木结构楼房,一般分为三层,底层关牲畜,二楼住人,三楼设经堂。藏族以上为“净”,下为“秽”,所以将神圣的经堂设在第三层。藏家的家具一般都做成组合式,与板壁镶嵌在一起,不加油彩,保持木质本色。藏家也不需凳椅,男子席地而坐,女子折腿跪坐。
(3)、行
由于九寨沟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古时候,他们大多以骡马为交通运输工具
(4)、葬
土葬、塔葬、天葬
(5)、特的婚礼
在九寨沟,藏族青年男女的择偶方式同汉族差不多,一种是自由恋爱,一种是父母包办。但婚礼就比较独特了。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选好已婚夫妇作陪伴,男方迎亲的代表,骑马先到女方家住一夜,第二天再将新娘接回家。女方村寨的妇女在道口、桥梁处用酒迎侯迎亲的马队,并把灌醉客人视为天大的乐事。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要鸣枪二响,表示欢迎。然后由新郎将新娘扶下马,与陪客一同进新房并排坐下,全寨的人带上酒和哈达前来贺喜,先由德高望重的长者致祝酒词,接着自由喝酒。新娘在男方住三天后回娘家,这次要由男方寨上的妇女在道口敬酒送女方的陪同人马回寨,谁灌醉的客人越多,谁就是最能干的女子。新娘 一般要在娘家住上半年才接回男方家。
民 居 建 筑
民宅建筑为土木结构相结合,以木结构为主,依山坡而建,墙基础用块
石砌成,墙体用土垒成。房子的大小由柱头的多少来决定,最小的是9柱,多的有40多柱。房顶一般人叫“榻板”或“榻子”,长1.3米左右。榻板有
两种规格,一种是均匀型,厚薄相等,称为汉式榻;另一种是刀片形,一边
厚一边薄,称为藏式榻。在建筑施工时前一种较容易铺盖,两片榻之间的缝
隙上面盖一片,后一种单层压边,难度大,铺盖时技术要求高。用榻刀劈出
来的榻板,在板面上有一条条由年轮形成的纹沟,下雨时,雨水随纹沟流出,流线形的房顶很容易排出雨水;太阳一出来,潮湿的榻板很快又会被晒干。用榻板盖的房顶,面上风吹雨打日晒,木质逐渐变质,而朝下的榻面经过炊烟的长期熏烤逐渐变厚变硬,两年左右,把整个榻板翻过来铺盖,这样反复一直到不能用了才换新榻片。流线型的榻板房顶,排水性能强,随房檐淌下来的雨水,天长日久,容易冲刷土墙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藏族住宅的房檐两边都安装了上长长的木水槽,用来排水。
这种水槽每户都备有几根,随时调换房檐上的水槽或作为其他应急用。在水槽口下备有数个大大桶,高1.3米左右,直径约1米左右,用来储蓄房顶淌下来的水。为了防止大水槽和木桶腐朽,选择用材时,主要用松科植物红松。这种用榻板铺盖的流线形房顶,适合九寨沟多雨雪的天气。木结构的住宅房分为三层楼。二层楼前面为平台,边上有偏房,主要住人,三楼堆放草料和其他杂物,底楼作为牲畜圈棚。这种建筑特性,适合于九寨沟半农民半牧地区,人畜分居,粮草物资储存,又有足够的肥料供农业生产使用。
宗 教 信 仰
九寨沟的宗教是以苯教为基础,佛教文化为主导的藏传佛教。苯教,是
古代藏区存在的、以崇拜自然对象为主的原始宗教形式,这种崇拜传统一直
在民间流传。苯教是一种多神崇拜,崇拜的对象包括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湖泊、飞禽走兽等,相信“万物有灵”。苯教“万物有灵”的多神论思
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佛教”人生唯苦,四大皆空,生死
轮回,因果报应“等缘起的思想理论以寺院为主在九寨沟藏传佛教文化中起
着主导作用。
藏传佛教文化特点——活祭与放生
佛陀说:“一切有为之善业,放生功德最大”,这是藏传佛教产生“活祭”的理论依据。“活祭”同时又是苯教“万物有灵”崇拜动物的产物。放生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是把自己的家畜、家禽中年龄最大的通过念经等宗教仪式,披挂放生。放生的地点是当地的主要“神山”。间接分为:一是向他人宣传放生,达到阻止他人杀生的目的;二是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封山封水,定为“神山神水”,使其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从而达到保护各种野生动物的目的;三是把别人将要杀害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买下来。
转 经
转经,按苯教“雍仲”的旋转方向,向右转。转经是普及面最广的一种特别礼仪。转经筒内装有一定数量的经咒,每转动一下经轮就等于念诵了数百遍经轮内的经咒,其无量的功德就在于此。因此,“转经”在藏族社会久兴不衰。
佛神山与神山
佛神山与神山,如九寨沟的扎伊扎嘎山,是藏传佛教的象征,藏族人称之为“尼”。佛神山是藏传佛教教徒信仰佛教的活动场所,通过转山磕长头,诵经虔诚,祈祷达到自己清心净身的目的。
嘛尼堆
嘛尼堆,九寨沟藏区称为“牙则”。是堆积在神山的山顶或转山必经的山口和各藏寨神山指定的位置上的有经文的石堆或神箭(木制的各种兵器),堆上还插有经幡。“牙则”起源于苯教万物有灵,属于原始宗教的大自然崇拜,是藏传佛教中崇拜祭祀山神的主要仪式,是原始苯教山神崇拜的具体体现。“牙则”的位置由**或高僧选定。“牙则”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的堆放石头,这些石头,有的是信徒经过千难万苦从其他佛山圣地带来的;有的是本地经过念经护法的;有的是转山人放上的。九寨沟多数“牙则”是各种木制的兵器,是每次念经祭祀山神时由各户做的。第二种是埋在地下的,叫“布得”,主体用金属罐或陶瓷瓶,中间竖一段用方枝柏树心做的方木,称为“命木”。上面缠绕八字真经,周围装上五谷、金银、珠宝、宝瓶、各种兵器等物,深埋后在上面栽上树木花草等堆成“牙则”。
龙 达
龙达是藏语。“龙”是指天地间大气中的元气和无形的神灵;“达”是指信教徒在元气的充沛下和神灵的保佑下,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龙达”属于原始苯教崇拜大自然的产物,是藏传佛教祭祀各种神灵的主要内容之一。“龙达”有纸和布做的两种,上面印有图案和经文,呈正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印有一匹驮摩尼宝珠的骏马,上有日月,四角印有龙、鹏、虎、狮四种动物。“龙达”使用时,纸做的顺风撒放,布做的用毛绳串联起来,悬挂在桥上或神山、“牙则”等地。现今藏族社会信教者放“龙达”,主要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吉祥如意。
经 幡
九寨沟藏民称为“葛达”,意为插在门口的旌旗,实是密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幡根据其用途和不同的内容长短不一,短的几米,长的树十米,分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在长经幡的边上还有各种颜色的小装饰片,上面印有“龙达”。九寨沟的经幡多用木条做成旗杆,且高大,多为竖插,横挂的较少,这是九寨沟经幡的特点。
藏 族 服 饰
九寨沟的藏族服饰做工精细,华美洒脱。男子穿红、紫、咖啡色氆氇,或白色衬衫,衣袖宽松,系红色或黄色腰带,腰间佩带腰刀和吊刀,头戴礼
帽,显得英武潇洒,恰好衬出他们的健壮体魄和剽悍豪爽的性格。女子爱穿
长至脚踝的黑色 衫,系红色腰带,头戴羊皮镶边的圆形帽。节日盛装时,背
后从头到脚披一长带,上缀镂花银碟和珠宝,加系皮制窄腰带,上缀大银花。
佩带双耳环和玉石、琥珀、象骨、玛瑙等制成的项链、手镯和嵌珠银戒。她
们款款走来,既不失村野风味,又显得雍容富丽。中老年妇女常在肩上斜挂一个银制经盒,将头发梳成许多长而细的小辫披在肩上。老年男子喜欢手摇转经筒,戴一串佛珠项链。冬天,男女都穿豹皮镶边的大皮袄,头戴漂亮的狐皮帽。
现代藏装正向多样化和豪华方向改革发展。随着藏区的开放,旅游经济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逐步改变,适应新形式下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九寨沟出现了一些藏装改革派,她们集汉装和西藏服的优点,对藏族女装进行了大胆地改革。
经过改革的服装,腰间扎上腰带和银装饰品,既具有藏民族特色,又便于妇女参加各种活动。以九寨沟宾馆为例,按九寨沟的藏装的特点和西藏服的样式,把女装设计成无袖长开衫,作为具有九寨沟藏民族特色的礼服。这种服装由于是无袖长开衫,穿着时比西藏服方便,不同身材体形的淑女穿上各显其美,优美而自然,适合宾馆服务人员穿着。现代藏装有三种类型:一是表演性服装,主要是各文艺团体和个人演出节目时作表演服用。表演性服装还包括展示性服饰,这种服饰全面向人们展示各种豪华的藏族男女服饰。二是各旅游服务行业的礼服,这种服装从较流行的西藏服正向九寨沟的传统式豪华型服装发展。三是藏民族传统的服饰,取材从单一向多样性发展,色彩从传统的黑白红色向多种色彩和花样发展,服饰从普通型向高档豪华型发展。
教 会 寺 庙
扎如寺位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扎如沟宝镜崖下,据藏文史籍记载,距今
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藏语全称叫“然悟贡巴扎西彭措岭”,简称“然悟贡巴”。
由于该寺地处扎如沟内,因此汉语称为“扎如寺”。
扎如寺属藏传佛教的“苯波”教,历史上属“奔卡拉康”。由21世奔卡旦增建参**在西藏麦日一位堪布的指点下,于公元1573年迁移到扎如沟的宝镜崖下。经过历代奔卡对寺院的改建和扩建,到50年代,寺院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寺院占地面积15200平方米,拥有大小经堂多座,茶房、库房、客房、藏经房各一座,僧房六十余座。重要法器、文物、佛祖塑像、佛经等财物价值上亿元。有僧侣129人,**2人,信教村寨、四十多个,信教群众六千余人。1956年阿坝州藏区发生的叛乱使寺院的房屋和主要文物法器遭到严重破坏。1986年,四川宗教局负责人对扎如寺的情况做了详细调查后,同意恢复扎如寺。国家拨款一部分,加上群众的捐款捐物,扎如寺才得以逐渐恢复。经过重建恢复的扎如寺现已处具规模:占地面积14510平方米,寺院现有**1人,僧侣61人。寺院每年举行4次佛教活动,分别是:第一次是“良美都钦”,举行时间为正月初三至初六;第二次是“麻艺助钦”,举行时间是四月初七至十六日;第三次是“郎幺东确”,举行时间是五月十四至十六日;第四次是“顾朵”,举行时间是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
1995年,扎如寺纳入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扎如寺在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内,作为藏族文化遗产,寺院具有宗教、教育和文化三个功能。
节 日 盛 会
麻孜会
农历正月为藏族的年节。而九寨沟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农历三月十五的“麻
孜会”。这天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去扎如寺参加庙会,烧香敬神,朝佛转山,向师长亲友、和尚喇嘛敬献哈达,表达美好的祝愿。庙会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戏等庆典活动。青年男女也常在这天寻觅知音,交结朋友。
德朵节
每年冬季至初春,是易发生火灾的时节,就以村寨为单位,请喇嘛在专门的院内念经祈求免灾。这一节日由两个仪式组成:一是守火仪式,一是驱火仪式。守火仪式时,要在寨子中最适宜观望的地方搭一个了望蓬,每家委派一名代表驻守望蓬。在晚上十二点前,寨民围寨转游,边转边唱,告戒人们防火。驱火仪式由几个寨子联合举办,持续一天。寨民均穿漂亮的新衣,念经祷告,观看由数十人组成的马队摇旗呐喊,鸣枪驱火。
转山节
农历六月十五和七月十五的转山节,主要活动是朝拜扎依扎嘎神山,但也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转山这天,藏胞大都要着盛装,相互祝酒,齐声歌唱,骑马或步行绕神山一圈。
“良敏王清”庙会
每年正月初五,为纪念苯教有名喇嘛人圆寂升天,藏民们聚会于扎如寺转经。
乐 器
藏族乐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吹管乐器 甲岭(唢呐)、柴岭(横笛)、雄岭(竖萧)、岗岭(人腿骨笛)、鹰骨笛、雁骨笛、杂岭(陶埙)、洞(法螺)、洞钦(长号、大号)等。
弹拨乐器 毕旺(琵琶、琴)、毕旺居吉巴(单弦琵琶或琴)、毕旺居松(三弦琵琶或琴)、毕旺居芒(多弦琵琶或琴)、札木年(弦子)、竹质和钢质口弦等。
拉弦乐器 牛角琴、札尼(牛角胡)、铜胡、根卡等。
打击乐器 鼓、大鼓、杂额(腰鼓)、桑额(铜鼓)、钹、铙、铃、止尔布(小铃锋)、札如(手摇鼓)、串玲、盘铃、达玛如(拨浪鼓)、叮夏(碰铃)、达玛(碗形鼓)、锣等。
它们有独奏,有的配歌伴舞,有的用于宗教仪式。
羌族有哪些乐器?
羌族的民间乐器中最具特色和最著名的要算羌笛。据说这种乐器系秦汉时游牧西北高原古羌牧人所发明,故名羌笛。因为当地不产竹子,所以最初的羌笛是用羊腿骨或鸟腿骨制成。现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还珍藏着一段三个孔的骨笛。早期的羌笛还是一物二用,既可当吹奏的乐器,又可作策马的马鞭,所以又叫“过”(马鞭)或“吹鞭”。在西汉以前的羌笛只有三至四个按孔,到公元前一世纪,经过京房(公元前77年—37年)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按孔,才有五个按孔,并逐渐传入了内地。关于羌笛的演进过程,后汉马融在《长笛赋》中有详细的记述。
近代流行于阿坝州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声阶的双管竖笛。管身用岷江上游高山特产的油竹削成,方筷形,长约15-20公分,粗如小指,两管并列,以细线捆紧,竹簧插于管头,竖吹。多独奏,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不断地吹奏,音色柔和、纤细,悠扬而婉转。
此外,羌族人民常用的乐器尚有小锣、铜铃、唢呐、羊皮鼓、月琴、胡琴和竹口弦等。
第三篇: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青海省乐都县地处祁连山支脉达坂山东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以东,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一带,自古以来便是由内地进入藏区的咽喉要道;青海重要水系“湟水”横穿境内,使该县成为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区;辖区内居住有汉、蒙、藏、土、回等名组。这些均使乐都县成为一个文化底蕴丰厚,地方特色浓郁,对青海各族文化风俗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大美之地。县政府所在地碾伯镇文物古迹颇多。特被是东关街的西来寺,创建于1606年。寺院规模宏大,占地2100多平方米,山门、金刚殿、关圣殿、正中大殿、观音殿等,都无不宏伟壮观。
乐都以田园景色而久已著名。清代文人写下了大量描写郊野风景的佳作。所谓“东溪春色”是碾伯镇八景之一,府志称“春时小桥流水,花发鸟鸣,亦可游赏。”由于乐都比西宁海拔低,温度高,山乡风光幽美。大概正因为山乡气候好风景秀,所以《穆天子传》上叫做“温谷乐都”的吧。
乐都温润的气候也适宜于水果生长。每当秋季,碾伯镇上水果丰富,价格便宜,质量上乘。其中“乐都的沙果子”是早已远近闻名的,外地人甚至以“沙果子”代指乐都人。乐都沙果子是梨的一种,色艳多汁,香酥脆甜,是青海的名特产之一。还有一种“软儿梨”也很有名,其吃法很特别。一般是放置到严冬,待冻成冰梨,吃时放在凉水中融解,食之酸甜可口。如果自然解冻,果皮呈黑色,拿起一吸,便可尽食其肉,香甜如蜜,所以叫做“糖包”。
彩陶文化是青海原始文化的代表之一,而以乐都柳湾出土的彩陶数量居多。
柳湾在乐都县东高庙镇。镇东两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就是柳湾村。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子,村北那东西走向的旱台,也从来没有外地人光顾过。1974年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埋藏在地下几千年前的世界。于是,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的工作者,在这里扎下根来发掘。他们勤奋工作了6年,1980年宣告发掘结束。他们在这里清理了1700余座原始墓,出土了35,000多件文物,而彩陶多达15000件。一个彩陶世界清理出来了,考古工作者将它命名为柳湾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地,后来又创办了柳湾彩陶研究中心。厚厚的两大本《青海柳湾》在全国发行。“柳湾”从此出名,为国内外文化、学术界所关注,游人也从此摩肩接踵,前来观赏。
柳湾墓地是新石器时期的。从考古文化分期讲,出土的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也有齐家文化的类型,其中以马厂类型的数量多。
彩陶是原始先民们的生活用具。先民们不仅讲究实用,而且讲究美观。在陶器上绘有大量精美而神秘的花纹图案,底色与花纹颜色搭配得当,相得益彰。彩陶上还有大量类似
十、○、、工、×之类的符号,有人认为是最早的文字,也有人认为是数学代码,还有人说是氏族的徽号。
彩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件“阴阳合体壶”。陶壶颈腹部塑有一个全裸的人像,下边又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性器官。可是性器官是两性的,既有男阳又有女阴,很难说人像是男还是女。搞原始文化的学者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其实,这件彩陶的价值恐怕在于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环节,即由女性崇拜走向男性崇拜的过渡阶段——男女性同时崇拜。
在柳湾墓地附近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质地为夹砂红陶,表面为紫红色,并绘有条纹、回纹、三角纹等黑彩,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长统靴相似。这种陶靴在中国还是首次出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它形象地说明了早在青铜器时代,青海高原上的先民们已经会制作和穿用长统靴子了。
柳湾彩陶中精品众多,每一件都会使人发现一个新的问题,让人看到原始文化的一个方面。如果要想感受一下原始文化,莫过于亲自到柳湾彩陶世界里漫游一番。
青海有句谚语:“去了瞿昙寺,北京再别去。”意思是看一看瞿昙寺的建筑,就可以想象出北京紫禁城的样式。这自然有些夸张,但瞿昙寺的殿堂建筑的确有点像故宫,据说当初就是仿照故宫修建的,所以又有“小故宫”之称。尤其可喜的是,青海的古老建筑群在历代劫火中屡遭焚毁,能完整地保留下来的极少,而瞿昙寺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
瞿昙寺在乐都县城南17公里的瞿昙乡。乡以寺名,足见寺院之影响。
寺的周围群山围绕,近处林木葱茏,郁郁苍苍,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远处乐都南山终年积雪,寒光逼日,“皎洁凌空似玉山”,“影射长天迷素鹤,光浮浅水失群鹇”便是真实的写照。在雪岭翠山的映照下,瞿昙寺更加幽静壮丽,古香古色。从山门而入,迎面就是高大的金刚殿,穿过金刚殿,即是瞿昙寺殿和宝光殿;左右两边殿堂众多。依次而进,后边是最宏伟的隆国殿。从高处看,主要的大殿与山门对齐,建在一条线上。
隆国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之一,建于1427年(明宣德二年)。大殿面积为912平方米,高筑坡台之上,飞檐翘角,画粱雕栋,高大雄伟,富丽堂皇。殿内还有一座高达3米的泉神堂,堂中有一眼泉水,人称瞿昙池,据说是神泉,饮之聪明倍加。大殿两边廊房相连,浑然一体,人们称之为“七十二间走水厅”。在两廊墙壁上佛画如长卷,粗粗看一遍也得半个小时。
二、乐都县春节风俗介绍
湟水千年流,唯富南凉都(乐都县在十六国时为南凉国都城),富饶的物产蕴育了发达的乡土文化。同时,来自互助的青稞酒文化、源于牧区的藏文化、扎根于本地世居汉族群众并吸收了甘肃、陕西风格的青海东部文化及祖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支奇葩——河湟花儿,共同蕴育出了乐都县独具特色的春节风俗。
进入腊月,各家各户便开始忙于为过年做准备,到处都弥漫着节日将至的喜庆气氛。
在县城地区,人们早早便忙着大扫除,采办年货,准备过节食品了。年货主要是各类食品、烟酒、蔬菜和肉类及走亲戚时的礼品。过去的礼品主要为茯茶、酒等,农家则或捎些自家炸的油饼,或带点自家田地里产的东西。现在市面上各种礼盒为拜年礼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过节食品主要是炸油饼、炸麻花、馓子等面食及炸丸子、卤肉等肉类。馓子是青海特有的一种油炸面食,形如一盘线,粗细如同筷子。卤肉种类很多,猪肉、猪蹄、牛肉、鸡等均可卤制作为过年食品。
而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一头“年猪”,用一年的时间精心饲养,为过春节做准备。进入腊月,家里的男人们便会选定一个好日子,起柴架锅杀猪,程序极为干净利落;而主妇们则将猪肉仔细清洗,然后将一部分肉以卤、炒等方式制成各种美味,邀请左邻右舍来自家做客。这也同时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成为一个固定的习俗。
品尝着鲜美的肉食,佐以青海特有的青稞酒,真是——
朋酒思乡,曰杀牛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一早便忙碌起来,贴对联,进行年前最后一次清扫,到了下午,便开始准备年夜饭,饺子是永远的经典。和面,剁陷,包饺子,油泼辣子,炝蒜泥,一切都准备停当。而在年夜饭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祭祀祖先。
传统信仰相信,人死了仍会在“阴间”“活着”,因此,这里的祭祀活动便带上了一层浓浓的迷信色彩,祭祀时,携带各类食品、“纸钱”等物品到祖先坟前焚烧,俗称“烧纸”,人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祖先便能吃到子孙孝敬的食物,收到能在“阴间”通用的“纸钱”。最后再浇上“奠茶”和酒。在县城里的居民因老家较远而选择到路边或郊外的田地进行祭祀。乐都县属城乡结合地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丧葬祭祀方式。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路边被焚烧过后留下的痕迹破坏了环境青海,同时,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定隐患。然而几百年传下来的风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更改的,因此笔者希望这种传统的祭祀方式能渐渐朝着文明、环抱的方向发展,同时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和对火灾隐患的防预。
祭完祖先,一家人便齐聚桌前,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还有卤肉、排骨、猪蹄、肘子等佳肴,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正在精彩上演,团圆饭便开始了!真是一派和乐融融的盛世图景!
窗外的鞭炮声已是此起彼伏,因为是小城便没有了“禁放”、“限放”等约束,孩子们提着灯笼,在大人的看护下尽情燃放烟花。整个除夕的夜晚,全城成了一个烟火的世界。
有的家庭还有守岁的习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喝酒,等待着新年的钟声敲响。老人们说除夕晚上守岁到天亮可以更长寿。
初一早晨,晚辈们要给长辈们拜年,乐都的礼节,拜年要“磕头”,如果头“磕”得响则叫“响头”,是礼仪中最重的一种,孩子们还可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一般说来,大年初一人们是不会去走亲访友的,因为了除夕夜守岁彻夜未眠后,人们需要好好地休息一下,渐渐地这也成为了一种习俗,现在不管是守岁还是不守岁的人家,基本上大年初一是不会去亲友家拜年的。
大年初二是在自己家族中互访的日子,堂叔伯兄弟间你来我往,是增进族中感情的方式之一。大年初三则是出嫁女儿回娘家、女婿看望老丈人的日子。初四起人们便开始到一家家亲戚家去拜年。
到了亲戚家,若家中有长辈,则以“磕头”礼仪拜年问候。主人会邀请客人入坐,敬上糖果烟酒等,然后将精心准备的一盘盘菜肴端上桌,盛情款待客人。这里还需提及青海的“酒文化”。青海酒类以青稞酒著称于世。豪爽的青海人也将青稞酒文化发扬得内蕴丰富,情感质朴。一瓶酒,一个酒碟,两个或四个酒盅,猜拳喝令,推杯换盏之间,青海人的豪情立现。然而酒桌礼节的真正体现还是在敬酒上,一般来说都是晚辈向长辈、年龄小的向年龄大的敬酒,并且是年龄最高者为八盅,意在“八福长寿”,小辈敬叔伯辈则为六盅或四盅,意在“六六大顺”或“四季发财”,同辈间兄长为四盅,敬酒时要相应地送上自己对长者的祝愿。而被敬者有时也会礼节性地推娩,这时就需要敬酒者充分运用自己的才智,如何才能说服他将酒喝下去,吉祥话、祝福、善意的恭维,最后被敬者不得不顺从地将酒喝下,并且心悦诚服,满心欢喜。而主人给客人敬酒时,客人喝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如果客人坚决不喝的话,主人会认为是自己招待不周,当然客人身体原因等则另当别论。敬完酒,主客之间便开始“划拳”,赢者兴高采烈,输者也心悦诚服,杯酒下肚,心里顿时暖和起来。正是“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从正月初七开始,社火就闹开了。社火的名目很多,什么耍龙、狮子、花鼓、太平鼓、八大光棍、拉花姐、高跷、罗汉、秧歌、高台。打外场的还报儿、官老爷、大哑巴、卖膏药、胖婆、傻公子等。每一位身子都尽情表演,城乡笼罩在欢乐之中。
据文字记载,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为传说中之火神。火,是人们煮食和取暖之源。远古人类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神物加以崇拜,并形成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如今,随着娱乐成分的增加,社火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青海汉族大都是历代从内地迁徙而来的,也把内地传统的社火带到了青海,同时又吸取了兄弟民族特别是藏族舞剧的传统,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火节目。春天,是中国人的狂欢节,而正月社火,则把每年的迎春活动推向高潮。
至于社火来历,还有一种说话。据说明代洪武年间,诸氏巷人耍社火,一个男人扮演女人,露出袍下大脚。有人向马娘娘进馋言,说露出大脚是污辱马娘娘,困为马娘娘是有名的大脚,最忌讳别人挖苦她是大脚女人。朱元璋发怒,下令将诸氏人发配到青海,诸氏巷人就一路把社火耍到青海。
现在,河湟地区社火在融入了“花儿”文化后呈现出别具特色的艺术美。花儿又名少年,是产生并流行于甘、宁、青、新等地区的一种山歌,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较高,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在“花儿与少年”、“亲家母”等调令的旋律中,身着各种社火服饰的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共同赞美社会主义祖国和越来越好的生活。
不管民间传说怎么说,高原人通过社火表演来表达自已的快乐和心愿。
正月十五,便是元宵节了,人们白天一般去街上观看县政府组织的全县社火调演,有县城附近的也有周围乡镇的社火队,很是热闹。
到了晚上,人们就出去看一年一次的焰火。而在这绚烂的焰火的余烟,便也做了春节的尾声。正月十五一过,春节就算结束了,人们又投入到新的一年的生活中。
第四篇:韩国风俗习惯
韩国风俗习惯
大韩民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面积9.9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全国人口均为单一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历史上受我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国旗为太极旗,白地中央为红、蓝两色太极图案,周围有四组八卦符号。
饮食风格, 多数人用餐使用筷子。莱料以高蛋白食物为主,辅以蔬菜。喜食汤和饭(牛肉汤、排骨汤等和在饭中)、火锅、汤面、冷面、生鱼片、生牛肉、什锦饭等。也喜欢热辣口味。在宴会上,韩国人习惯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劝酒时不可拒饮;不胜酒力时杯中应留点酒;受人敬菜时要礼貌地推让两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饭后被人邀歌时不可拒唱。
民族服装,男子穿袄、坎肩、裤、长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袄、裙、长袍,裙子长而肥大,丰满流畅。现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装,讲究服饰
礼仪, 见面必互致问候,男子见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双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动与女子握手。初次见面,交换名片。韩国人多以饮料待客,客人必须接受主人提供的茶点。在社交场合,男女必须分开。在公开场合,得让男土先行,各种会议发言者致辞都把“先生们”放在“女士们”之前。尊敬师长,使用敬语,不得当长者面抽烟、戴眼镜。上门造访习惯带上小礼品,但不送外国烟;接物时必须用双手,不能把礼品当场打开。韩国人喜欢单数,忌讳双数。
礼俗,在韩国,如有人邀请你到家里吃饭或赴宴,你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做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处逛。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与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由于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时,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若是在长辈面前应跪坐在自己的脚板底上,无论是谁,绝对不能把双腿伸直或叉开,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或侮辱人。未征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级、长辈面前抽烟,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饭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更不许交谈。进入家庭住宅或韩式饭店应脱鞋。在大街上吃东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认为是粗鲁的。
禁忌, 在韩国人面前,切勿提“朝鲜”两字,也不要把“汉城”说成“京城”。照相在韩国受到严格限制,军事设施、机场、水库、地铁、国立博物馆以及娱乐场所都是禁照对象,在空中和高层建筑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第五篇:端午节风俗习惯
端午节风俗习惯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
在端午节时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以米包着肉、花生、端午节风俗习惯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粽子的传统则来由于汩风俗边的鱼夫,将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希望他们将屈原吃掉。挂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端午节的来历、龙船花,制成人形端午节短信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饮雄黄酒
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