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范从来教授简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莫砺锋教授简介
莫砺锋,男,1949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6年毕业于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1968年下乡插队,在江苏省太仓县和安徽省泗县务农、做零时工。1978年考入安徽大学外文系英文专业。1979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程千帆教授专攻中国古代文学,198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是为国内首位文学博士获得者。1984年以后在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其间于1986年9月至1987年7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任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9月至1997年7月在韩国全南大学任客座教授,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在台湾清华大学任客座教授,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在香港浸会大学任客座教授。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并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南通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政协常委。学术兼职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
研究成果:
[学术性著作]
1.江西诗派研究(齐鲁书社1986年)
2.杜甫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3.神女之探寻(编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4.中国文学史•宋代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5.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诗歌与道德名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7.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中华书局2005年)
8.杜甫诗歌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
9.唐宋诗歌论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10.漫话东坡(凤凰出版社2008年)
[非学术性著作]
1.浮生琐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2.莫砺锋诗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莫砺锋说唐诗(凤凰出版社2008年)[学术论文(1996年以后)]
1.评史蒂芬•欧文的初唐诗、盛唐诗,唐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2.朱熹韩文考异研究,国学研究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
3.论韩愈诗的平易风格,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4.文学史学献疑,江海学刊1998年第3期
5.重论杜甫卒于大历五年冬,杜甫研究学刊1998年第2期
6.回顾、评价与展望——关于本世纪宋诗研究的谈话(莫砺锋、陶文鹏、程杰),文学遗产1998年第5期
7.程千帆古代文学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
8.江郎才尽新解,文学评论丛刊第2期(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
9.评前野直彬中国文学史,学术思想评论第3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怅望千秋一洒泪,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5期
11.杜诗伪苏注研究,文学遗产1999年第1期
12.南朝山水文初探,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13.论欧阳修的人格与其文学业绩的关系,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14.一部引人注目的博士论文,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1
15.论朱熹对历代散文的批评,漳州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6.论中华文化的诗性特征,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1期
17.论朱熹的文学理论,国学研究第六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18.论朱熹的文学史观,江海学刊2000年第1期
19.论朱熹对诗序的态度,文献2000年第1期
20.论朱熹对历代诗歌的批评,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1.论朱熹对作家人品的态度,文学遗产2000年第2期
23.论朱熹的散文创作,阴山学刊2000年第1期
24.批评与考证相结合的学术创获,学术界2000年第3期
25.论朱熹的清远诗风,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5辑,台湾丽文文化事业公司1999年
26.长使英雄泪满襟——论杜甫对诸葛亮的赞颂,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27.新时期中国大陆宋诗研究述评,莫砺锋、程杰,阴山学刊2000年第2期
28.程千帆评传,学术界2000年第4期
29.论晚唐的咏史组诗,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4期
30.莫信诗人竟平淡,读书2000年第9期
31.朱熹的文学活动,人民政协报2000年9月15日第4版
32.怎样读杜甫诗,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5期
33.论朱熹文学家身份的历史性消解,江汉论坛2000年第10期
34.郭祥正——元祐诗坛的落伍者,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6辑,中华书局2000年
35.论杜甫的文化意义,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36.诗以奇趣为宗——论苏诗的艺术个性,人文论丛2000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37.理学家的诗情——论朱熹诗的主题特征,中国文化17、18期(2001)
38.从经学走向文学:朱熹“淫诗”说的实质,文学评论2001年2期 / 新华文摘2001年第6期
39.关于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问题的管见,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40.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
41.论杨万里诗风的转变过程,求索2001年第4期
42.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2期
43.论唐宋诗醇的编选宗旨与诗学思想,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4.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
45.朱鹤龄杜诗辑注平议,文史2002年第4期
46.陆游读书诗的文学意味,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47.陆游诗中的学者自画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48.陆游诗中的生命意识,江海学刊2003年第5期
49.陆游诗中的巴蜀情结,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50.再论夺胎换骨说的首创者,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
51.台湾的中文系述评,东方文化2003年第4期
52.读剑南诗稿校注献疑,中华文史论丛第7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53.杜诗学疑难问题举隅,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3期
54.大家阴影下的焦虑——唐代诗人薛能论,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55.读陆游入蜀记札记,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
56.宋诗三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7.论宋人校勘杜诗的成就及影响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58.陆游诗中的自画像 文史知识2005年第11期
59.贯通历代弥纶群言,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60.论宋代杜诗注释的特点与成就,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1辑
61.台湾大学的学科评鉴,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5期
62.论纪批苏诗的特点与得失,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4期
63.论后人对唐诗名篇的删改,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64.乌台诗案史话之一:阴谋的出笼 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 2007/04 65.我与语文学习莫砺锋 新语文学习(高中版)2007/05 66.薪火相传讲杜诗 莫砺锋 江苏政协 2007/08 67.乌台诗案史话之二:柏台霜气夜凄凄 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 2007/06 68.乌台诗案史话之三:营救与出狱 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 2008/01 69.从读诗说起 莫砺锋 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2008/06
70.乌台诗案史话之四:涉案作品的文本分析 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 2008/02 71.苏轼的敌人 莫砺锋 学术界 2008/02 72.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莫砺锋 中国韵文学刊 2008/02 73.黄州东坡史话之一:缥缈孤鸿影 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 2008/03 74.文献与史实:古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莫砺锋 东方丛刊 2008/02 75.东坡黄州诗话之二:东坡居士 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 2008/04
76.黄州东坡史话之三:黄州风月 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 2008/05 77.东坡在岭南之一:南迁途中 莫砺锋 文史知识 2008/06 78.黄州东坡史话之四:“东坡五载黄州住” 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 2008/06 79.东坡在岭南之二:“报道先生春睡美” 莫砺锋 文史知识 2008/07 80.东坡在岭南之三:从惠州到儋州 莫砺锋 文史知识 2008/08 90.东坡在岭南之四:“梦里似曾迁海外” 莫砺锋 文史知识 2008/09 91.东坡在岭南之五:“细和渊明诗” 莫砺锋 文史知识 2008/10 所授课程:
古代文学史专题(硕士课程)、杜诗研究(硕士课程)、唐宋文学专题(博士课程)。
研究课题:
·在研项目为“中国诗学的文化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01JB750·11-44012)
·任2006年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社会研究”首席专家
第二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一、时 间:2018年6月20日
9:00
二、地 点:东苑体育馆
三、主持人:王尧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四、议 程:
播放VCR、大学生艺术团合唱《一生有你》,四块大屏同步直播;
1.主持人介绍主席台就坐领导和各方面代表,介绍参加毕业典礼的各学院毕业生、家长区嘉宾;
2.主持人宣布2018年毕业典礼开始,起立、奏唱国歌; 3.李北群校长致辞;
4.管兆勇书记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奖; 5.教师代表为毕业生赠言;
6.校友代表寄语;7.毕业生代表和在校生代表抒怀《南信时光》; 8.毕业生家长代表发言;
9.难忘师恩:毕业生代表向教师代表献花;
10.校工作人员宣读学位授予决议;校学位委员会主任李北群校长颁发博士学位证书(一楼证书颁发区);(播放校歌MV,大艺团同步演唱校歌)
11.校领导、各学院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硕士研究生、留学生、本科生颁发学位证书;毕业生按学院依次到证书颁发区领取学位证书;
12.主持人宣布2018年毕业典礼结束。
第三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科技创新大会文件
提升创新能力 实现跨越发展
牛生杰
2006年12月16日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报告的题目是《提升创新能力 实现跨越发展》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4月和7月,分别召开了江苏省科技创新大会和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大会。会议要求把我省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综合实力,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实现“两个率先”做出积极贡献。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校成功实现了规模发展,由学院升格为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成功完成院系建设,建立了多科性大学的办学框架。为了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我校“十一五”期间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目标,学校决定召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创新大会。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国家、中国气象局、江苏省和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总结“十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颁发校科技进步奖和人文社会科学奖,表彰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高校“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学校“十一五”规划,研讨、修订我校科技工作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指导下,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学校“十一五”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部分:“十五”期间科技工作的主要成绩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十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取得了一批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实现了“十五”科技工作目标。
“十五”期间,我校争取到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3项,省部级项目68项,项目经费达到2400万元;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27项,其中省部级奖励5项,国际奖励2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20多人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800多篇,出版专著78部;被SCI、EI、ISTP三大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数有了较大增长,论文被引次数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南京气象学院学报》质量明显提升,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江苏省双十佳期刊”等荣誉称号。
“十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进一步凝炼了学科方向
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校大气科学学科聚集了一批优秀人才,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已成为国内外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大气环流与短期气候预测、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中尺度动力学、台风动力学、云物理及人工影响天气、大气化学、应用气象、大气遥感探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光电子探测技术、3S技术应用、应用数学与统计数学、环境科学、过程控制、应用化学、图像识别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已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高校体育教学拓展等研究方向。
2、有力支撑了学科建设
在优势、特色科研项目的带动下,一批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新兴学科和人文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学科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受到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的一致肯定。
“十五”期间,我校共增加硕士点11个,博士点3个。“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大气科学专业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应用气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专业是江苏省特色建设专业。2005年成功申报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学位点,实现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点零的突破。
3、有力支撑了人才培养
“十五”期间,我校获得全省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资助4项,《气象学》、《大气环流》等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培养博士研究生109人、硕士研究生499人,研究生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10篇、优秀博士论文4篇。
4、进一步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
“十五”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成长和职称结构的优化,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培养。五年中,共有36人晋升为教授,67人晋升为副教授;有9人成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选,14人成为省“333工程”培养人选,30人入选省“青蓝工程”培养人选(其中学术带头人培养人员8名),4人获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人获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
“十五”期间,我校93%以上的科研经费都是由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作为主持人争取到的;90%以上的科技论文由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撰写,100%的获奖科技成果都集中于这批优秀人才身上。可以说,“两高”人员为我校“十五”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科学研究中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是快速提升我校科技竞争力和科研水平的关键。
5、进一步加强了科研条件建设
“十五”期间,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构建科研平台,共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显著改善了科研条件。
2004年,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被批准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南京中美合作遥感实验室、气象台、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实验室、气象卫星与雷达遥感探测实验室、农业气象试验站、江苏省信息安全工程中心的建设,以及SGI 128个CPU的大型计算机、EOS/MODIS接收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为广大教师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构建了优质科研平台。
6、进一步规范了科研管理
“十五”期间,学校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制定和修订科技管理办法9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办法,对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推动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
2006年学校加大了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组织力度,申报课题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课题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申报项目的资助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006年全校共申报各类科研项目260多项,获校外资助科研经费达600多万元。其中有10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是我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最多的一年,并且资助领域从以往的地球科学学部向工程与材料学部和信息科学学部拓展。
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承担科研项目方面取得了突破,获得了中国科协重大科技政策招标项目和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重点项目的资助,无论项目级别、数量和经费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并首次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第二部分:“十五”期间科技工作的主要问题
1、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我校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220多人,其中教授67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1%,教师所从事的专业和学科门类较齐全,有利于组建创新团队和开展交叉学科研究。但目前我校实际承担的科研项目以传统优势学科居多,新学科、交叉学科承担的项目偏少;部分学科缺少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领军人才,团队相对松散,整体攻关能力和重大项目的承揽能力还不够强,还不能满足学校科技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如何不暇接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团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科研规模亟待扩大
“十五”期间,我校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中,经费超过50万元的课题只有6项,只占总课题数的2%。横向和应用型科研项目和经费的比例偏低。从承担课题的级别和经费来看,与我校的发展要求和在宁知名高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2001-2005年,在宁省属高校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9项,我校仅有19项,居第10位。全校承担的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均亟待增加。
3、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亟待充分发挥
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两项中心工作,二者应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由于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比例还不够高,研究经费相对偏少,本科生毕业论文中
属于研究型的论文比例较低,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还不够显著。
4、科研管理服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随着学校科技活动的增加、科研规模的扩大以及发展目标的提升,急需建立校院(部)两级结构优化、服务高效的科研管理队伍;积极参与制订各类科研项目指南,提前筹划重大科研项目,完善科研管理服务系统,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5、对教师的科研要求相对宽松
“十五”期间,学校实现了规模发展,教学任务较重,对教师的科研要求相对宽松;科研政策主要以激励为主,还没有建立和实施科研业绩的量化考核办法,教师的科研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第三部分:“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坚定地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战略,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学校实现新跨越的动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注重基础研究,加速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提升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力争使我校成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一)工作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的目标是:“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形成“人人想科研,人人争项目,人人谋创新”的校园科技氛围。
1、科技工作“上规模”
“十一五”期间,我校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均要承担至少一次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全校每年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15-20项、省部级项目20-30项、横向课题20-30项,横向项目经费数占总项目经费的比例逐步提高到40%-50%。每年获得的各类科研经费增长幅度在30%左右。SCI刊物论文数和发明专利数比“十五”期间翻两番。
2、科技工作“上水平“
力争建设1-2个全国优秀科技创新团队,3-4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10个左右校级优秀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1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奖2-3项。
3、科技工作“上层次”
力争牵头承担1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973”或“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将江苏省气象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新建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同时建设一批校级研究型实验室;将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省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创建省级大学科技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增强联合攻关能力。
以引进6个学院院长为契机,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评选校级优秀创新团队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在项目申报、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不断加大校科研基金规模,重点支持创新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科研预研,为申报省级、国家级项目奠定基础。
2、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提高科技竞争能力。
根据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建设研究型实验室并向全校开放。
3、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校内大型科研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核,择优支持。
4、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
积极举办水平高、影响大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举办暑期研讨班;继续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建立学术报告制度。具有博士学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学期至少做一场学术报告;每个学院每年至少聘请20-30位著名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5、完善、优化科研管理办法,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制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办法,鼓励多出精品著作,促进学术繁荣。制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促进科研经费总量的快速提高。
6、建立健全科研业绩量化考核办法,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7、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建设我校省级大学科技园,使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组建创新能力强、运行机制好、管理水平高、发展模式新的研发机构,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8、实行科技项目申报前的预评审办法,努力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提前筹划重大科研项目。国家级科研项目在申报前,应邀请校内外同行专家对项目申请书进行预评审,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9、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规范课题研究过程,重点做好省部级以上课题的总结、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同时加强项目经费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做好科研成果评审、鉴定、登记、评奖和专利申请等工作。
10、建设科研管理自动化服务系统,加速科研管理信息化进程,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11、建立校内外高层次专家信息库,加强联络、协调、咨询和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我校科技工作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制订各类科研项目指南。
12、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打造学术品牌。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完善编辑部管理制度,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加强与专家学者的联系,提升稿源质量,改善办刊条件,提升《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办刊水平,积极申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大气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和哲学社会科学版),打造学术品牌。
老师们、同学们: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五年;是江苏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五年;也是我校升格后重新定位、建设多科性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关键五年。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战略,是我校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让我们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为实现我校“十一五”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
谢谢大家!
第四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文案
一、序厅
(一)前言
(二)领导关怀:党和国家领导、省部级领导接见我校师生照片
(三)历史沿革(从1960年说起)
(四)历届领导(正职领导照片)、正副职领导任职时间表、现任(旧任)领导合影
(五)校训、校风、校歌(校风可放在原有馆名墙上,替换馆名)、主题墙
(六)进大门左侧三大屏风拟放置三个阶段校园风景照
大幅半身照片:竺可桢、涂长望。
二、第一阶段、初创磨砺时期(1960-1976)
1960年1月,教育部批复中国气象局关于创建气象高等院校的申请报告,“同意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中国气象局抽调内部大批领导干部和高级专业人才,吸收优秀毕业生参与学院的创建工作。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使学院办学条件大为改善。1963年5月14日,南京气象学院独立建院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气象事业输送出一批批优秀人才。
(一)应运而生
历史 使命
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繁,70%以上自然灾害是气象灾害。2、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气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了自解放以来,中国气象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气象服务有了新的拓展,气象台站数量也有大幅增加。
3、气象系统急需大量既有较系统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只有创办一所培养高级气象专业人才的高校,才能满足这种迫切的社会面求。
4、时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力不张,但尽快办学、尽快培养高级气象专业人才,成为许多科学家和中央气象局领导的共同愿望。
(二)筹建机构
1、筹建委员会机构设置
2、主要干部介绍
(三)名师云集
1、领导重视,师资高起点建设,师资来自不同系统,来自国内外不同地方
2、重点介绍如下九人:气象学家朱和周、冯秀藻、王鹏飞、顾均禧,还有欧阳海、田明远、谭丁、章基嘉、夏平等专业骨干。
3、蒋南翔弄来了很多名校毕业生。教育部分来了28个大学毕业生:专业课教师少,基础课教师多。不必点到人,可以对青年教师的严格要求,精心培养
师德建设
(四)艰苦建校
1、三次选址,终定盘城。
2、师生协力,艰苦建校。
(五)人才培养
1、重视教学,成立院教学改革委员会,领导管理全院教学活动。介绍教学改革委员会成员。
2、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确立“基础+能力”的培养模式,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适应中国气象行业发展的需要。举一二例
3、艰苦条件、严格要求、正确引导促进了“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学风、校风的形成。介绍罗漠院长题词。
4、师生关系亲密融洽。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入教室、宿舍进行集体和个别辅导答疑,深入学生班级蹲点,与学生实行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重点介绍罗漠院长给学生(蒋伯仁)买鞋的故事-蒋昌华的文章、与罗漠院长来往书信。
美国名校师生比极低
社会评价:培养出一批优秀毕业生。深入台站的开始,全国气象系统开始认可南京气象学院。对后面学生教育有一个导向。
(六)科学研究
1、积极参与中央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局下达的重大科学研究工作
2、在“天气预报方法”、“青藏铁路气象科考”、“军事气象”以及“农业气象和农业气候”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增加社会背景介绍;社会对学校的影响
总结办学经验:
1、起点高,2、要求严;
3、重师德,4、三、第二阶段 发展壮大时期(1977-1999)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学院招生随之恢复正常。1978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南京气象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坚持改革开放,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快速恢复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改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开始了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转变,建立起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学位授予体系,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一)改革发展 1、1978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南京气象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1992年,学校被中国气象局批准为全国气象部门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制订了《南京气象学院综合改革方案》。改什么,解决了问题,取得什么效果 3、1997年基本实现了综合改革方案确定的目标,基本完成事业结构调整并建立起相应的运行机制,各项工作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4、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成为南京气象学院北京分院。
(二)学科专业建设 1、1977年学科专业状况(与系科建设联系起来)2、1999年学科专业状况(与系科建设联系起来)
3、本科专业增长直方图、学科拓展结构饼图 4、1978年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1981年首届研究生毕业,开始了为国家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历程 5、1993年博士点授权单位 6、199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三)人才培养
1、恢复高考招生:77、78级学生入学
2、加强教学工作,注重教材建设,注重教学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
3、大力开展民族教育,为西藏、青海地区培养高级气象人才
4、开展在职培训与成人教育,积极服务中国气象事业
5、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两课”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获课程奖;学习先贤楷模章基嘉、学生先进典型赵东杰、吴军停等;开展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军民共建;严格管理,与学生打成一片;学风端正,刻苦学习;曾庆存说,南气院培养学生好,数理基础扎实,肯学肯干,这与学风有关;)
脱离大学精神:1977年以来,我国天翻地覆变化,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思想转型,我们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社会大变化对我校的历史影响是什么?我们成绩是如何取得的?我们的大事要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学校的历史要映证社会发展的历史。
这一阶段传承了原来的校风,教师对学校的责任心与感情是别的学校老师没有的。现阶段与原来的阶段紧密相连。一遍好的教材至少要讲述10年以上,要让本校用外校用,反复用。
校风经过这个阶段,已经深入人心,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大学生综合测评,从定性到定量。84年开始,在江苏高教界推开。
(四)科学研究
1、针对中国气象事业实际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2、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3、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与港澳台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4、改善教学科研条件
5、(五)师资队伍建设
1、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温局长带队论证。
2、注重教师培训,先后派出100多人到国外进修、攻读学位。
(六)境外交流与合作
1、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在我校设立
2、联合培养
3、国际合作
4、外籍教师、外籍学生交流
(七)条件保障
1、基本建设情况
2、实验室建设情况
3、占地面积及校园建筑面积变化情况
(八)党建
1、历届党员大会
2、党委工作评估 总结经验:狠抓学风、重视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
四、第三阶段 继往开来时期(2000—)
2000年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管理体制划转带来的新变化,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主动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发展规模,深化内涵建设,确立办学目标,制定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弘扬特色,争创一流,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开始迈入新的光辉历程。
(一)战略决策
1、管理体制转变
2、建立滨江学院
3、更名升格
4、局省共建
5、制定“十一五”规划
6、院系调整和学科优化
7、“四大战略”(合作办学图片加入,叙述内容)
8、目标定位:一流特色重点大学(叙述演变情况)
9、南京气象学院北京分院后变为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学生管理仍由我校承担。
(二)学科专业
1、学院、学科及本科专业表
2、研究生学位点增加情况图
3、气象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4、“学科特区”政策
5、省部级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局级重点学科
6、两个工程硕士点获批
(三)教学
(四)人才培养
1、“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学生培养“三个导向”(精英型、应用型、国际化)
2、教学管理(领导重视、教学工作大会、相关制度、教学改革方案、教学投入、实习基地建设等)
3、教学成果:名师、团队、教材、课程、项目
4、培养空军国防生
5、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爱心教育、社团活动、文化艺术、社会实践)
6、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科学文化竞赛、创业规划、就业工作“三个导向”)
7、体育教育(阳光体育、高水平运动队比赛成绩、举办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运动会及江苏省大学生运动会等多项赛事)
8、心理健康教育
9、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0、成教职教
11、社会各界在学校设立奖学金 实物展示:获奖证书、获奖教材,各科本校主编教材、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教学档案要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教学仪器、《一封家书》全四期
(五)科学研究
1、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召开科研工作大会,确立科研导向,建立科研奖励分配制度)
2、科研工作主动服务中国气象行业
3、大学科技园
4、校企研究院
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进展迅速,成就显著(开办阅江论坛,成立社科处,获得高级别项目,高水平奖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6、创办三份学术期刊:《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理工版)》、《阅江学刊》
7、科技创新团队(主要介绍省级及省级以上)
8、重要科研成就(省部级以下获奖项目表)
9、学术交流活动(暑期学校)实物展示:获奖论文(论著)、专利证书、新办期刊创刊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为第一作者的学术专著、科研仪器
看过程
(六)师资队伍建设
1、党管人才(党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
2、“三双制”:(双院长、双系主任、双导师制)
3、实行“35岁以下教师博士化”工程
4、大力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张大林、吴立广、曹杰、邹晓蕾等)
5、师资队伍变化情况(按职称、学历结构形成直方图)
6、重点介绍担任学校教授二级岗位的教师(请校领导决定是否展出、如何展出。)校级科研团队、优秀团队。(科研归科研,教学归教学)
7、省级以上培养工程(国家“千人计划”、国家“百千万工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建设)
8、省级以上各种荣誉(教育部奖项2人,科技部聘任973专家1人,江苏省政府奖7人,中国气象学会奖1人)
9、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0、师德建设:向王鹏飞、罗哲贤学习实物展示:各种证书、奖状、奖牌等
(七)国际交流与国际教育
1、国际交流互访(出访,接待)
2、国际合作办学(展示合作大学的学校标识)
3、招收留学生(留学生数量、国籍,留学生学习与生活)
4、国际气象教育培训(简要介绍中心成立、培训期数、培训人数及相关国家数)实物展示:外事礼品等
(八)条件保障
1、新校区总体规划图
2、征地工作(征地规划,征地面积)
3、新校区建设工作(开工典礼,教学办公用房增加、学生宿舍面积增加)
4、图书馆建设
5、实验室建设
6、教学大楼及多媒体教室建设
7、体育场馆建设
8、校内生活设施全面改善(教职工活动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地下通道改造、校内交通车、食堂、中西校区水系、校园美化绿化等)
9、校外环境大幅改善(校门口宁六路设立平交道口;主校门口设立多个公交站点)实物展示:校园沙盘
(九)党建
1、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议事规则,管大事、促发展、保稳定;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
2、重大活动(“三讲”、先进性教育、党代会、党建考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决定、成效。
3、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培训:党校及分党校建设,学生党员发展数据,最佳党日活动,优秀基层党组织)
4、干部队伍建设(“三宽”视野选任干部,《光明日报》事迹介绍;选任方式创新:面试答辩和无领导小组面试;干部培训;发展战略研讨会)
5、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校领导信箱制度、登门看望制度;民主管理:教代会制度、教师座谈会制度、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与民主党派友好合作,共谋发展;反腐倡廉建设:全国获奖)
实物展示:党建制度汇编、党代会报告、党建考核报告、介绍干部工作的《光明日报》,及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获奖奖牌、证书等。
五、校友风采
(一)个人介绍(下面是一种分类介绍方式,但分类不尽合理;也可以按另一种方式:毕业时间先后。共25人,是否合适?怎样添加删除?)
1、院士:吴国雄、许健民、徐湘德、陈镜明(加拿大)
2、中国气象局正副局长:郑国光、许小峰、刘英金、矫梅燕、沈晓农
3、世界气象组织官员:颜宏、雷兆崇、王才芳
4、科技岗位精英:潘剑翔、卞林根、杨克明
5、全国劳模或杰出青年:覃国振、假拉
6、商界精英:李早航、朱云来
7、海外校友(按毕业时间排列):
81届:朱跃健、刘征宇、张明华、邹晓蕾、林振杰、82届:翁富忠、高炜
(二)集体介绍
1、首届毕业研究生的去向;
2、校友返校或毕业后欢聚的集体照片
3、校领导出访美、欧等国家时,与校友集体合影照
(三)平凡岗位中的平凡人介绍(天南海北各介绍几位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校友,重点介绍岗位,其次介绍人,目前人物不详)
1、甘肃、青海、西藏、新疆;
2、海南、广东、福建
3、云南、广西
4、黑龙江、吉林、内蒙
六、时光隧道
放置历届校友毕业照,尽可能找全,按时间排列。
七、尾厅
(一)名人题词
(二)后记
第五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团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团体、学术交流与暑期培训活动管理办
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二条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术团体、学术交流和暑期培训活动,活跃组织或参与学术团体、开展学术交流和举办暑期培训班我校学术氛围,提高科研及学术水平,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Summer School)的目的是建立和促进我校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学术组织之间的学术关系,加强我校教师、学生与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提高我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培养能够掌握国际前沿动态的一流人才。各单位及其教师、科技人员、学生应积极参加国内外和校内外的学术团体、学术交流和暑期培训等各种活动。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学校科技处/社科处为我校自行组织或参加各类学术团体的凡我校自行组织或参加各类学术团体,以及在这些组织中担学术团体与学术交流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学校科技处/社管理部门。现有的科学技术协会挂靠科技处,由科技处负责日常管理和运行。任负责人(常务理事以上)职务的人员,均应在科技处/社科处登记备案。科处为非涉外方面学术交流的校级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全校非涉外方面学术交流活动的计划安排和组织管理、学校用于资助学术交流专项经费的管理等事项。涉外方面学术交流的校级职能部门是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学校科技处/社科处对学术交流进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有关规定,确认我校参加的国内外学术团体的性质和等级;
2、审批国家二级以上、省级学术团体挂靠我校的申请,或我校以团体成员形式加入上述学术团体的具体事宜;
3、推荐我校教师在国家二级以上、省级学术团体担任学术职务;
4、协助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以及校内单位发起、主办或承办的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的组织工作;
5、对申请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教师和个人材料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6、登记并统计各单位邀请的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学术报告;
7、其他重要校内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各学院负责本单位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
1、每年三月份向学校科技处/社科处报送本单位学术交流计划;
2、每年十二月份向学校科技处/社科处报送本单位学术交流统计资料和总结报告、挂靠本单位的学术团体学术活动统计资料;
3、负责本单位教师的学术讲座、本单位的科技沙龙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4、负责对本单位教师申请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活动的预审;
5、配合学校科技处/社科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做好其他各类学术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工作;
6、负责暑期培训班的组织和开展。
第六条 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及学校有关保密规定。对违反保密规定使学校和国家知识产权受到损失者,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二章 学术团体及活动
第七条 学校鼓励国家二级以上和省一级学术团体挂靠我校。以上学术团体挂靠我校需由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科技处/社科处认定并报学校批准。其他学会挂靠我校可由相关单位自行决定,并报学校科技处/社科处备案。挂靠我校的学术团体,每年均应向学校科技处/社科处报送学术交流活动总结报告。
第八条
第九条 我校教师在国家二级以上、省一级学术团体担任学术职务,获学校资助出席学术团队会议的人员,应深入了解本学科领由所在单位或所在学术团体提出人选报学校科技处/社科处审批。域的最新动态,向国内外同行宣传学校科研工作。在回校后一月内应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范围内做一次学术报告,通报会议情况和学术会议所展示的学科发展动态,并向学校科技处/社科处提供总结材料,校内报告及总结材料需经科技处/社科处交流科确认方可报销。从会议获得的公开资料应在本单位资料室存档。
第十条 经学校科技处/社科处预先核准,我校教师代表学校出席国家及国家有关部委召开的重要技术论证会、研讨会所发生的费用,由学校科技处/社科处予以资助。
第十一条 各学院和学术团体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
1、学术会议:包括经有关部门批准或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国际性、全国性和地方性学术会议;
2、学术访问、科学考察;
3、科技沙龙、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
4、学术团体的学术性活动。
第三章 学术交流活动
第十二条 为推动学校教师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学校设立专项经费资助我校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具体管理办法参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人员参加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资助办法》。
第十三条 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教师,均应在回国或回校后一个月内在本单位或本学科做一次学术报告,通报会议情况及会议所展示的重要科学研究进展及动态,并向学校科技处/社科处提供总结材料,校内报告及总结材料需经科技处/社科处交流科确认方可报销。从会议获得的公开资料应在本单位资料室存档。
第十四条 各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应积极发起、主办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其中每年主办国际会议不少于1次。由我校各单位主办或承办的国际会议和国内会议,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资助额原则上国际位为3-5万元、国内2-3万元(根据会议规模、层次及预算,主要用于会议期间的伙食、住宿和场地费用),不足部分由学院管理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运行费或其他渠道支出,学校鼓励向国家或省部等部门申请会议资助费。
第十五条 经国家有关部门及学校批准出国留学一年以上的教师,应在回国或回校后一个月内在本单位或本学科做一次学术报告,通报在国外科学研究情况及所掌握的重要科学研究进展及动态。
第十六条 为加强重大项目的组织,学校对以重大项目为基础开展的专题性科技沙龙活动予以一定资助,原则上不超过0.5万元/次。预先申请并获得资助的专题性的科技沙龙应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活动,并向学校科技处/社科处提供总结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 为推动校内学术交流,各单位应积极组织校内外、跨学院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科技沙龙、学术讲座等。
1、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每年应主讲一次以上的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会。学校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向本单位或学校科技处/社科处申请主讲学术讲座或做学术报告。
2、各单位应每年对本单位教师承担的国家级在研项目(军工等保密项目除外)进行一次集中式的学术交流,通报各项目进展情况;对当年结题的国家级项目应在结题前进行一次集中式的学术交流,通报项目完成情况及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学校鼓励各单位对其他项目组织类似的学术交流活动。
3、学校鼓励各单位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和科研管理工作需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一般每年应不少于20次,对邀请院士及以上专家的,将由学校高层次专家联络办公室给予一定的讲课费支持。
第十八条 学校设立学术交流先进集体奖,对每年组织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
第十九条 学术交流先进集体奖由学校科技处/社科处负责组织评审工作。具体评审条件及奖励办法由学校科技处/社科处另行制定。
第四章 暑期培训班
第二十条 学校鼓励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组织各类暑期培训班。
第二十一条 各学院每年最多组织1-2次,每次10-15天,于每年的3月15日前向科技处/社科处提交意向性申请,申请需包括培训班的主题、基本内容、期限、邀请的国内外专家的人数和大体预算等。
第二十二条 每次暑期培训班需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授课,但人数控制在3-5人,其中国外专家不得多于2人,每位专家授课总学时不得少于12小时。
第二十三条 学校根据培训班规模和专家层次每次给予3-5万的经费支持,该经费仅用于专家本人的交通、住宿和课时酬金,超出部分由各主办单位自行解决。
第二十四条 凡申请学校资助的,采取预先申请批准后进行的方式。向科技处申请时需提供详细的办班目的,预计参加人员情况,邀请专家名单(需明确国别),具体的课程表和教学内容目录,举办时间和期限及各项开支预算等,经科技处审核后报主管领导批准。
第二十五条 培训班结束后,各主办单位需及时对办班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科技处备案。
第二十六条 各学院应积极探索,有效组织,不断总结,提高办班层次,取得办班效果。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有办法与此相冲突的同时废止。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学校科技发/社科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