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书虫哥哥
我的书虫哥哥
我的哥哥,身高一米七三,体重一百三十斤,是个小书虫。哥哥不管什么时侯都在看书。一天,哥哥放学回来,我看到他头上有一个包,我说:“你头上怎么了?”哥哥说:“我看书太认真了,不小心撞上电线杆子。”哥哥一说,全家立马捧腹大笑。哥哥恨不得钻进地缝。我哥哥喜欢打篮球,我哥哥是篮球队的先锋。哥哥在篮球场上没人能比的上长,球技;那是一个绝。哥哥成绩很好,常常年级第一。我要向他学习。
福建宁德柘荣县城关小学三年级:城关小学三
(四)班刘章浩
第二篇:书虫哥哥作文
[书虫哥哥作文] 书虫哥哥 我的哥哥今年十五岁,一头乌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有一个高高的鼻子,书虫哥哥作文。哥哥年龄虽然大不了我多少,个头却比我大很多,看上去给人一种威武的感觉。另外,哥哥还是个大帅哥喔!哥哥非常爱读书。那一年,哥哥生日妈妈没给他买生日蛋糕,于是,一人给了我们五十块钱让我们自己去买吃的,小学一年级作文《书虫哥哥作文》。我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了街上,哥哥帮我在商店里挑零食,他自己却不买,我奇怪地问:哥,你自己为什么不买呢?,哥哥说:我不喜欢吃。我知道他并不是不喜欢吃,所以也没问了。我们出来之后走到一家书店门前,哥哥停下了脚步对我说:弟,陪我进去看一下。我明白了。我们进去了,他在里面挑了两本书,高兴极了。回去之后一直在看。那天夜晚,哥哥早早回了房间。过了一会儿,我也进去了。我关了灯,正准备睡觉,发现哥哥的被窝里还有光线射出来,我揭开被窝一看,他正在用手电筒津津有味地看书呢哥哥被我吓了一大跳,他怕我告诉妈妈,连忙小声地对我说:好弟弟,千万别告诉妈啊!。我笑着点了点头,上床睡觉去了。我这个哥哥爱读书,所以我才特地给他取这个绰号书虫哥哥的!
第三篇:我是小书虫
我是小书虫
三(7)张馨月
书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书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从幼儿园开始,我便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中班时,我只能看图画书,每当妈妈问我能不能看懂时,我总是茫然地点点头。到大班时,我的识字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这时我已经能自己阅读《灰姑娘》、《猫花爹》等童话故事了,当妈妈问我问题的时候我也能回答出来了。这时,书已经成了我最喜欢的朋友。上一年级时,我能完整地读完一本书了,从《动物世界小百科》里,我了解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动物,从《三毛流浪记》中知道了人间的真善美与假丑恶。
有一次,我跟妈妈来到了她的学校,妈妈带我来到了学校的图书室。
妈妈对我说:“馨月,今天你就在这里读书,好不好?”
我漫不经心地回答道:“哦。”
可当我抬起头的那一瞬间,我的眼睛变得明亮有神,如饥似渴地扑向书架,与此同时,我也兴奋地喊着:“哇,好多的图书啊!”我唱着歌儿,在比我们教室大两倍的图书室里“飞”着,不一会儿,我就挑了二十几本书,有《海角——乐园》《童年的云彩》、、《樱桃沟的春天》„„我一看时间还早,就拿起了《樱桃沟的春天》坐下来慢慢看。当我看到“阿黑”从未见过自己的孩子时,伤心的哭了,当我看到“阿黑”和自己的孩子重逢时,我高兴地笑了,当我看到“万年龟”能闻出自己孩子气味时,我惊异极了。
正当我沉浸在书中时,我听见妈妈在叫我,我很不情愿地把自己拉回了现实。妈妈笑着说:“你该从书海里回来了,我把书借回家让你慢慢“啃”吧!”
我听了乐得一蹦三尺高,高兴地说:“谢谢妈妈。”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世界上没有书,那我们也不会拥有这么多的知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第四篇:我家有个小书虫
我家有个“小书虫”
东关一校 一(4)班于朝阳家长
我家的孩子特别喜欢读书,无论是课本、故事还是漫画、游记他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无论是家里、学校还是旅行、串门他都带着书,有空就读;家里的每张床头都被他放着许多书,只要听不见他的声音,就能毫无疑问地确定,他又猫在哪儿看书了;每次带他去书店,手里抱着一摞,还恋恋不舍地看着书架上的书不肯离去。因此,家人亲切地称他为“小书虫”。每当熟识的人问起我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优秀,我都会半自谦半骄傲地回答:“哪里优秀了,只是爱看书而已。”不知是那位教育家,说得真好:“让孩子爱上读书,他一定会爱上学习。”自幼爱读书的儿子,上学以后,学习的事很少让我督促,总是能非常认真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
可,孩子爱读书,并不是人们说的:“爱读书的孩子天生爱读书。”我家的孩子爱读书,是全家人八年如一日地坚持给他读书,和他一起读书,才造就了他爱读书的品格。
家人持之以恒的爱让他爱上了读书。儿子出生45天时,我带他去打预防针,给他买回了第一本书。从那时起我就天天给儿子念书上的故事,别人都说我瞎闹,可我坚信他能听得懂!从彩页故事到拼音读物,从《白雪公主》到《格林童话》,从《大闹天宫》到《西游记》,从《天天好故事》到《一千零一夜》……就这样,故事成了儿子生命里不可或缺的营养。八年来无论跟谁睡,都会应邀给他讲故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妈姨妈、哥哥姐姐讲给他的故事真的能装一火车了。亲朋好友的关爱让他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因为儿子随时随处读书,亲朋好友都知道了我家有个“小书虫”。儿子生日的时候、逢年过节的时候、或她们从远处归来的时候,都会给儿子带来非常精美的图书。这些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书,让儿子体味到亲人对他的爱,更让他领略到知识的广博。
以爱听故事为契机引导他养成了众多好习惯。从儿子上小班起,我意识到,该给儿子培养一些生活、学习的好习惯了。于是我小耍计谋:烧一次牛奶可以讲两个故事——从大班起,儿子学会了用电磁炉烧牛奶,一直持续到现在,都是儿子自己烧牛奶喝。晚上睡觉时,每叠一件衣服就可以讲一个故事——于是儿子睡觉时总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儿子衣柜里的衣服也经常是他自己叠放的。听故事时,只有念得出题目的才讲,这让儿子提前认识了好多字。
老师的引导与鼓励增添了他读书的动力。上小学了,老师发现他识得字比别人多,知道的知识比别人多,又见他老看书,常常夸他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于是,课堂上老师提到的书,他都会努力找来读。后来连校长都知道他爱读书,还写亮点在全校表扬他呢。师长的表扬与鼓励大大增添了他读书的动力,他读的书更多了。
支持他读更多的书,助他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逛书店,已经是我们全家人的爱好了。但给儿子买书,我们也设置了小小的障碍,拿买书来奖励他:只有在表现好的时候、考试优秀的时候、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发奖金的时候才能提买书的要求,书则由他自己挑选。这不,因为考了双百分,他挑选回来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神奇的力的故事》,正看得带劲呢。家里有个爱读书的儿子,真好!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读更广泛的书籍,让他进一步了解文学的魅力,通过书本,让他认识更加广阔的世界,并在他寻求知识的道路上鼓劲加油!
第五篇:书虫笔记
[书虫笔记] 我读《草房子》
程少云花官乡中心小学
最近,学校开展了“读书月”活动,借着学生大量阅读的东风,我也时常手捧一本书坐在办公室或宿舍。就这样,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读书,尤其是读孩子们喜欢的书。听学生说曹文轩的《草房子》挺好看,便从学生的手中借了一本来读,读完后觉得应该向大家推荐一下。《草房子》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了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他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他有很多要好的伙伴,像:秃鹤、杜小康、细马等。
作品一开始便写到了与众不同的秃鹤,他名叫陆鹤,可因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油麻地的孩子便都管他叫秃鹤。因为秃头,他在同学面前出尽了洋相,同学经常以摸他的头为乐。有一次,班主任蒋一轮老师为了学校会操取得好成绩,竟因为他的秃头而不让他参加,秃鹤却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争回了自尊,他故意给这次会操咂了台。让油麻地小学这个永远的“第一”,遭受到了失败。秃鹤是令我们同情的,他因为遗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他还因此而不想上学。
相比而下,我对杜小康更多的是敬佩,我很是欣赏作品中的杜小康。起初,杜小康生活在远近闻名的富户——红门,家中世代开杂货铺,敛取了不少财富。加之杜小康的优秀,他成了班里同学的偶像,也很自然地一直担任着班长。他能做好班里其他同学(包括桑桑)做
不到的任何事。班里排练节目需要三十套新盘子、新漆筷,他能从吝啬的父亲杜雍和手中借到,学校割草,只有他们班每人一把镰刀,那功劳自然也是小康的。就这样,杜小康在大家对他的依恋、仰慕中生活了几年,可“天有不测风云”,风光的杜家在一夜之间败落了(因为父亲急于发大财,就用大船运了一大批廉价的货物,船在接近码头时,不幸遇险了),杜小康也因此辍学。读到这里时,我为杜小康感到惋惜,也对他的未来充满了担心。这样优秀的一个孩子,忽然间就这样离开了校园,让他怎能接受?可是杜小康依然每天快乐地生活着,让人感到多少有些欣慰。
受到打击的杜雍和一病不起,小康照顾着父亲,更盼望着父亲能重新站起来。终有一日,父亲站了起来,可小康上学的愿望却未能实现。父亲一心想的是重振杜家,他东拼西凑买了五百只鸭子,他要去很远的芦荡放鸭子,等来年春天鸭子下蛋,他好大发一笔。当然,他要小康陪同,小康告别了桑桑,并答应他来年春天给他带回鸭蛋。可人一旦碰上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就在鸭子刚开始下蛋不久后,却因吃掉了人家的鱼苗,被鱼塘的主人扣下了船和鸭子,杜雍和被抬了回来。
即使这样,小康并没有忘记答应桑桑的事,他给桑桑带回了五枚珍贵的鸭蛋。小康的这一做法不得不令人佩服,在处境那样艰难的情况下,他却仍记对朋友的许诺,这是我们这些大人都很难做到的。我想,桑桑也被他感动了,要不然怎么会舍得卖掉自己心爱的鸽子给杜小康做本钱呢!小康开起了自己的“小小杂货铺”。
作品结尾并没有写杜小康后来怎样,但凭着他对生活的乐观和执著,就像桑校长说的“杜小康是这群孩子中最有出息的。”
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情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冷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作品由始至终充满美感。正如作者所说“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教育处处充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