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

时间:2019-05-15 06:5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

第一篇: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

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

〔关键词〕同伴互助;家长沙龙;青春期家庭教育

一、青春期家庭教育困惑

青少年时期个体最重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成熟和健康的自主性。自主性指的是在没有他人的帮助下完全独立地作出决定。因此,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追求独立与自主性,对家长的管教容易产生逆反情绪,许多父母感到很困惑,孩子小时候是个听话的“宝贝乖乖”,怎么长大了就难以管教了呢?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常会产生挫折感与无力感。父母和青少年关于自主性问题的亲子冲突在青春期早期会变得非常普遍。约有40%的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报告有这样的体验:低自尊、生活满意感降低、焦虑和抑郁增加。

青春期亲子冲突对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和个性社会性发展影响很大。实际上,青春期亲子冲突的许多结果都是积极的,亲子冲突的解决质量与青少年个性的形成、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的发展、自我的发展等密切相关。青春期亲子冲突是破坏性的还是建设性的,取决于对亲子冲突的管理,可以这样说,亲子冲突的管理是亲子冲突研究的核心。有效地管理亲子冲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人际适应,对青少年的生理、社会和认知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无效地管理亲子冲突,会使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增加,还会给父母及家庭带来不良影响。

然而,面对青春期的亲子冲突,家长往往依照自身原生家庭的管理方式来进行管理,这就存在着忽略了孩子个体本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两个特征,从而不能有效管理。而中国家庭往往又只有一个孩子,这无疑又增加了青春期父母处理亲子冲突的压力,当发现自己的孩子自己管教不了时,家长常常产生无望感。当然现在许多家长也通过各种途径寻求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手段,例如,参加家长学校、阅读相关教育书籍等,这可以帮助家长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变化,但是也有其局限,有些家长反映理论和实践脱节,面对自己的孩子这些方法不奏效。

因此,疏导家长在教育青春期孩子过程中的焦虑、无助情绪,增强家长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家长个性化地解决教育困惑,是我们开展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的主要目的。

二、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的内涵

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是将同伴互助在教师领域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家长沙龙中,由多个家长出于对教育主题共同的兴趣自愿参加组成小组,结成互帮关系,立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通过互相支持、经验交流等方式,使家长主动积极地提升解决家庭教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中,家长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活动的促进者而非主导者。与一般的家长沙龙相比,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更注重家长之间的支持与互动。

三、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的开展

(一)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主题的确定和人员组成

由于我们聚焦于青春期家庭中关于自主性的亲子冲突,以及青少年独立与依赖并存的矛盾心理,我们将沙龙的主题定为“当'不放心’遇上'青春’”。

参与沙龙的家长主要是初二年级学生的家长,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参与。男生家长与女生家长的人数比例相当。

活动主持有三种分工:大组主持、小组主持和助理主持。大组主持负责整场沙龙的组织协调。小组主持则是小组进行同伴互助分享活动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助理主持担任示范、计时与观察的角色。

(二)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的实施

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的总目标是通过倾诉,宣泄家长对孩子步入青春期的焦虑感,帮助家长看到自己以及其他家长在与孩子发生矛盾时的外显状态和内在需求,参考其他家长的应对方式,给自己更多的选择,从而促进家长自我觉察和自助发展,同时感受来自同伴的支持与帮助。整个过程是依照团体动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来设计并实施的。

1.初始阶段

(1)活动目标

打破家长之间的陌生感和隔阂感,激发和增强每位参与者的投入度与归属感。

(2)活动内容

第一步:介绍主持人和活动原则

介绍大组主持和小组主持的专业背景和资历,简单介绍助理主持与嘉宾让家长认识。为了澄清沙龙与讲座的区别,着重向家长们强调活动是体验式的、参与性的,并具有保密性。

第二步:身份清空活动

运用冥想放松技巧,让家长卸下心中烦扰的工作与琐事,能专心参与投入到活动中来。

第三步:大组热身活动

所有家长均参与到热身活动中来,主要进行两个热身活动,先是“松鼠搬家”,后是“万能胶”。

“松鼠搬家”将家长分为三人一组,其中两人双手举起对撑搭成一个“树洞”,另一人扮演“松鼠”,蹲在“树洞”里。在活动过程中,家长根据主持人口令的变化,另组成一个新的三人小组。口令有三个:当听到“松鼠”时,只有扮演“松鼠”的家长动,其他人不动;当听到“树洞”时,扮演“树洞”的两位家长都要动,其他人不动;当听到“大火”时,全部都重新组合。

“万能胶”是一个粘合参与者身体任意部位的活动。当主持人说到N个身体的某部位(如,两个脑袋)时,家长们就要第一时间,用自己的该身体部位和别人的贴在一起,数量要等于N(如,两个脑袋贴在一起)。这个活动的亲密度与灵活性要比“松鼠搬家”高。同时,这还是一个分组活动,通过口令的变化,最后将一个大组分为男生家长和女生家长两个小组。

(3)设计原则

“同伴互助”是一种以彼此自愿组合、相互间的平等和信任为基础的模式。而团体刚开始时,成员容易感到焦虑、担心、陌生、缺乏安全感,甚至懊恼为何要参加沙龙活动。因此,团体在开始时要营造温馨的气氛,设计无压力状态下的相互认识活动,增进亲密感,同时要澄清成员的期待和团体的导向,拟定团体契约与运作规范,这才能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2.转换阶段

(1)活动目标

使参与者聚焦于家长沙龙活动的主题“当'不放心’遇上'青春’”,觉察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变化与成长。同时促使家长积极分享,增强彼此间的信任度。

(2)活动内容

进行男生家长给“青春男”画像和女生家长给“青春女”画像活动。

首先,家长们分组坐好后,观看大组主持呈现在墙上的两幅人物轮廓贴画,分别是“青春男”的人物轮廓和“青春女”的人物轮廓。大组主持请家长自由到贴画上添加内容,使人物形象符合他们的名称。

大组主持邀请家长上来添加内容,启发家长思考,如家里的“青春男”和“青春女”平时有怎样的口头禅、怎样的行为表现等。每位家长书写的内容,大组主持都面向大家重复一次。

(3)设计原则

经过初始阶段的活动,有些成员投入、用心、开放,这部分成员感受到团体的信任感,成员在团体中渴望学习、成长,期盼个人问题能够解决;但也有些成员冷漠、沉默、焦虑、矜持、抗拒等,防备心理强,更倾向于评价别人而少谈自己。因此,有必要设计此时此刻的分享活动,激发团体动力,设计引发成员的自我表露活动,促进成员对团体的 认同。

3.工作阶段

(1)活动目标

在平等、互助、信任的氛围中,家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困惑,获得来自同伴的情感上的理解与支持,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倾听小组内其他家长的教育困惑,缓解自己教育青春期孩子的焦虑,理解孩子在青春期普遍具有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给其他家长提建议,增强教育自己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通过小组内家长们就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探讨教育青春期孩子的观念与策略。

(2)活动内容

男生家长组和女生家长组各自进行小组分享——我家的“青春男”和“青春女”。

第一步:小组主持和嘉宾老师分别入组男生家长组和女生家长组,每个小组配一位小组主持和至少一位嘉宾老师,两个小组分别在不同的房间进行讨论。小组主持组织自己的小组围圈坐好。

第二步:座位安顿好后,小组主持重申活动原则,即主动投入、真诚分享、保守秘密、彼此尊重、一个声音。

第三步:主持抛出讨论主题,“看看我们刚刚勾勒的‘青春男’(‘青春女’)的特点,请家长们分享一下进入初中后,孩子让你觉得骄傲与欣慰的成长与变化,同时也分享孩子的一个让你觉得‘最不放心’的地方。”家长逐个在小组内分享,记录员主要就“最不放心”作好记录。明确家长们普遍关心的“最不放心”的地方,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深入的探讨。

第四步:小组主持邀请嘉宾老师从教师的角度进行总结与回应。

第五步:小组主持进行小组总结,总结的重点在于肯定小组成员投入、主动、真诚分享的表现,也提出小组讨论不够充分的地方,对小组未来的发展提出期望。

(3)设计原则

同伴要能互助,首先参与者要有谦虚开放的心态,这样全体成员就能共同构建起一种民主、积极、合作互助的文化氛围。合作的、无威胁性的氛围是同伴互助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之一。这里所说的无威胁性的氛围是指参与者进行同伴互助时对同伴的观察只是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以达到效果完善的途径,不能带有评价的色彩。因此,综上所述,在设计什么样的主题最能促进家长间互助的问题上,选择了“最放心”和“最不放心”这两方面来谈。

4.结束阶段

(1)活动目标

深化家长在小组同伴互助活动中获得的积极正面的感受,进一步增强家长自我效能感,升华彼此间相互支持的感受与相互帮助的力量。

(2)活动内容

分为两个步骤来进行大组总结。

第一步:大组分享阶段。小组主持带领组员回归大组,全体成员围成一个大圆坐下。各小组代言人在大组内分享自己小组的收获,其他小组成员补充。除大组主持外的其他主持人和嘉宾谈自己的活动

收获。

第二步:鼓掌支持仪式。大组主持请全体成员离开自己的座位,手挽着手围成一个圆,请全体成员在手挽手的情况下,尝试着让自己的双手掌心相对,保持这个姿势。大组主持就活动作总结。最后全体成员一起鼓掌,宣告活动结束。

(3)设计原则

团体发展进入尾声时,成员难免会有依依不舍、如释重负或问题悬而未决等感觉,因此在活动设计上宜注重让成员有机会回溯整个团体经验,让成员彼此给予与接收反馈,让成员自我评量与团体评估,让成员互相期许祝福与增强激励,设计激励自我与承诺行动的活动,将团体活动的经验学习迁移至现实环境中。

四、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的思考

(一)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的功能

1.角色转变,实现了家长主动学习

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把创造的主动权还给家长,通过家长讲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鲜活的事例、体验和点点滴滴的成功,让其他家长受到启发,正确认识、挑战自我并突破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孩子的教育,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在谈及沙龙的收获时,许多家长都谈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有一个不断反思、不断学习的心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

2.多边互动,为家长提供情感支持、互助合作的平台,为学校提供真诚沟通的机会

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上,既有家长之间的交流,又有家校间的互动,家长成了参与者,同时也是学习的“协作者”。每一次沙龙总有家长谈到收获时说,感觉自己参与沙龙活动后没那么焦虑了,不是只有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问题,其他孩子也有这样的问题,通过倾诉和同伴的鼓励,感受到了情感上的支持。同时,也通过与本班家长的交流,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孩子所交朋友的家庭氛围,促进了对自己孩子的理解。许多班级在进行沙龙活动后,家长们又自行组织了茶话会、亲子游等多种形式的同伴互助活动,自行设置主题开展类似的沙龙活动,如“什么时候送孩子出国最合适”“手机如何管”“做一个开心的初三家长”“帮助孩子备考”等活动。学校以及班主任也通过沙龙,了解了家长教育的困惑,使得接下来开展的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3.亲身实践,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自我效能感,使得教育具有针对性

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的主要特点为尊重、交流、共享和宽容,尊重每个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经验。家长共同参与,互相比较,传播先进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形成一个共享经验、挖掘潜能的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解决自己在教育子女中的困惑与苦恼,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家长通过沙龙认识到教育孩子没有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自己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要相信孩子,并在生活中开始尝试沙龙活动中学到的其他家长的管理与沟通策略。

(二)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的局限

1.成员的选择

(1)家长成员的选择

第一,总人数不宜超过24人。在我们以往的沙龙活动中,有两次家长人数超过40人,虽然我们保证了每个小组控制在8~12人,但在大组活动中分享效果不好,家长的投入度明显没有总人数24人左右的高。

第二,小组人数8~12人为宜。男生家长和女生家长的人数比例要基本相当。有两次家长沙龙,由于女生家长来得太少,不得已改成了一个大组进行,分享效果也没有分组分享的效果好。

第三,家长自愿报名参加沙龙的效果优于班主任点名参加的家长。本身自愿报名的家长就有学习与成长的欲望,而点名参加的家长主动学习的愿望不强,投入度少,收获也就相应减少。但班主任工作又有其指向性与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点名参加的家长占少数,自愿报名家长占多数的方式。

第四,参与活动的家长最好是异质性的,即既有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的家长,也有孩子学习处于中间层的家长和孩子学习暂时落后的家长。当参与活动的家长都是同质性时,他们反映的问题基本都是一致的,容易思维受限、方法局限,不容易形成互相学习的氛围,反而变成倒苦水大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家长沙龙和讲座不同,它面对的是少部分的家长,而非全部家长。

(2)嘉宾老师的选择

每个小组最好有两个左右的嘉宾老师,我们通过以往的沙龙发现,语数英教师以及学校领导入组,会极大地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与信任感,但班主任入组,或嘉宾老师过早参与讨论则会破坏同伴互助的氛围,而使得气氛变为向教师请教解决

方法。

因此,邀请参加家长沙龙的教师,需要班主任和主持人事先与其作好充分沟通。

2.主持的领导技巧

同伴互助家长沙龙对于主持的领导技巧有一定的要求,主持人需要有团体辅导的经验,因此并非所有的教师都可以担任主持人,如果要把一名教师培养成大组主持,需经过其参与沙龙,从嘉宾老师开始体验活动,参与主持团队的设计方案讨论与反思,尝试助理主持、小组主持进而到大组主持的实习体验,才可自行操作这个活动。

但如果是由已经参与过这个活动的家长来主持后续的同伴互助活动则不需如此大费周章,因为家长可以凭借这个活动建立起来的互助平台开展接下来的活动。但这样的活动则不宜在校内进行。

3.活动效果

家长不可能通过参加一次活动,就马上解决自己孩子的青春期教育问题。由于时间的限制,并非每一位家长提及的问题都能在沙龙上得到解决。在沙龙活动上,家长更多地感受到情感上的支持,增强了自我效能感,学习了许多青春期教育的策略和方法,至于方法的有效性,还需要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去实践。因此,沙龙不像长期的团体治疗那样,使得团体成员产生质的成长。在我们后续的活动探索中,可以考虑如何深化沙龙活动,将其做成一个青春期教育的主题系列

活动。

(作者单位:广东实验中学,广州,510055)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第二篇:同伴互助心得体会

同伴互助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听了学校组织的三轮公开课教学,使我受益非浅。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些体会:

1、博才众长,教学相长

老师们课前都在积极地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对于教学细节处理时遇到的问题,都会通过多次的说课,和组内同事进行交流和沟通,最后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解答,为上好课打好了基础。课后,通过积极地、畅所欲言地评课议课活动,及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别人好的方法,在聆听、观摩、反思以及交流中,不断建构起对该课程的准确理解,既充实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又提高了教学水平。

2、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在本学期多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我都会发现,许多青年教师都积极进取,虚心好学,除了认真的备课、上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教学经验外,还会积极地、谦虚认真地向别的教师进行请教。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常常无私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青年老师。他们在传授经验的同时,也把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授给了青年教师。

3、优势互补,智慧共享

“三人行,必有我师”。有些年轻老师经常到我们办公室来问问题,我们都会认真地给予解答。但说实话,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好多东西。积极认真地备课、上课、探究讲课技巧的精神,刨根问底,弃而不舍的精神,课后认真反思,积极改进的精神等都值得我学习。总之,通过这学期的教学研讨,同伴互助,以及学校组织的三轮研讨课教学活动,以及说课,听课,评课、议课等环节,我我的收获多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争做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第三篇:同伴互助(范文)

同伴互助---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要: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教师必须通过专业发展更新自己的专业结构和内容。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之一的同伴互助有助于教师把培训获得的知识、技能向课堂及教学行为的转化。小学教师同伴互助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科教学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专业化

同伴互助

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认识到,教育创新必须与教师的发展同步。因此,教师专化成长就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名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校本教研中的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化长的有效途径,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有效策略。更重要的是,同伴互助有助于突破学校中教师之间的相互隔绝,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新型的学校文化,而这种新型的学校文化又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一、同伴互助的含义

同伴互助对应于英语中peer coaching。与peer instruction(同伴指导)、peer supervision(同伴监督)等是同一概念的不同提法。关于同伴互助的界定,学者们的看法不一。Galbrait等(1995)认为,同伴助是一种增进归属感与改进教学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通过经验分享,提供反馈、支持与协助的过程来达

到熟练旧技巧、学习新技巧、解决教学问题等目标;Minor和Preston(1991)认为,同伴互助是教师通过共同阅读与讨论、示范教学、各种有系统的课堂观察与反馈等方式,彼此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或改进既有教学略,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成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历程。

综上所述可知,同伴互助是两个或多个教师同伴一起组成的伙伴关系。它立足于教学实践,其价值诉求在于通过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它倡导协作交流与互动,是教师共同进步的一种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让教师改进或建构新技能,提高教学绩效。同伴互助具有互惠的共同体、交互活动和多元化评价等特征。

二、同伴互助的类型

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组织型和自发型两种类型。

(一)组织型

组织型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研讨活动。这种形式是多样性的,比如,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集体备课,参加教研沙龙等。

(二)自发型

自发型是指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或学校管理者或同仁或专家)进行研讨,这种研讨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实际上,这种形式的互助是大量的,具有经常性的特点。比如,同级教师互相听课评课,或是师徒结对学习等。

三、同伴互助的主要方法

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基本方法、形式有:专业对话、协作、帮助这三种。

(一)专业对话

专业对话是指教师在专业领域对教学活动涉及到的各种问题,与同事们进行交流、切磋研讨,对一些问题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专业对话是借助他人力量和团体力量的较好形式。教师之间多项互动、智慧共享的“对话”是“研究共同体”的有效运作机制。研究表明“教师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式”。对话的过程,是教师从各自理解的原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多向多次的互动所达成的一种视角交融, 而视角交融的结果是教师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和重建, 从而产生与创造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对话的过程实质也是一种学会教学、学会研究、学会合作的过程。教师进行最多的是校本专业对话,对话的方式主要有

1、信息交换

教师通过一些媒介把自己的信息拿出来共享,以此扩大自己的信息量,提高认识,方式一般有信息发布会、读书汇报会等。

2、经验共享

教师通过分享经验,借鉴他人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分享经验的途径有举行经验交流或经验总结会,让大家把自己的成功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同事分享、交流。

3、深度会谈(课改沙龙)

深度会谈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无主题的。它是一个自由的开放发散过程,它会诱使教师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最具有生成建设性的,它会冒出和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

4、专题讨论

组织教师围绕某些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种意见和看法,丰富彼此的思想,共同提高对问题的认识。例如,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专题研讨会。

5、网上对话

教师通过英特网与同行、专家交流、讨论。可先收集一些新课程改革中的话题放在网上,使教师对话更具针对性;网上对话的形式可定期开放,甚至每周都有这种沟通。

(二)协作

协作指教师寻找伙伴共同承担责任完成对某个问题的研究任务,既有共同的研究目的,又有各自的研究责任。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第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在合作中,教师思想交流是自由的,许多实用和创新的想法正是在合作中生成的,他们在合作中不

断受到一些启发。教师协作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集体备课

关于集体备课,根据目前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至少可以给出以下两个界定:其一,所谓集体备课,是指相同学科、相同年级教师之间,就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练习测试等内容进行商量和讨论的过程。其二,所谓集体备课,是指将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教师组织到一起,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练习测试等内容进行讨论,讨论时有主持人、有记录人,记录人或主持人将讨论结果综合起来,写成教案,分发给组内其他教师,其他师则以这个教案为基础,再补充些自己的看法,最后形成一个完整教案的过程。

2、听课评课

所谓听课评课,是指学校内或学校外教师间相互听课和相互评课。课堂是教师的工作间,是教师生命呈现的主要场地,教师的知识、能力,甚至人生态度等,绝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表现出来的,教师间相互学习,主要是学习课堂教学的知识、技术、经验、机智和艺术;教师间相互帮助,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帮助。因此,在教师互助中要特别重视听课和评课。

(三)帮助

帮助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一般教师间帮助的方式有师徒结对。师徒结对,也就是师傅带徒弟,即中老年教师收青年教师做学徒,青年教师向中老年教师学习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师之间为了提 高专业水平而进行互帮互助的合作学习形式。师徒结对活动是促进同伴互助,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的有效策略。“师父”要关心“徒弟”的成长,要通过传、帮、带指导他们钻研教材,备好课和上好课。“徒弟”应虚心向“师父”学习,多听“师父”的课,用“师父”的宝贵教学经验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会成长的更快。

三、同伴合作的策略

(一)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1、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一项关系下一代,关系民族未来的宏伟事业。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与广阔的文化视野。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多元化,这样,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决定了教师必须终生学习,不断提高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以典型引路

要注意发现并树立本校教师互助的典型,介绍他们的互助经验和效果,让教师身边真实的典型来影响教师。以此强化教师的主体意识,变“要我互助”为“我要互助”。

(二)营造合作性人际关系

1、讲究领导艺术,创和谐人际关系

一所学校只有创设了人际关系和谐、管理制度民主、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才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助。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应做到心胸开阔、清正廉洁、开拓创新,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教师的现实出发,减少刚性的限制处罚,增加柔性的关怀尊重,同时,经常组织开展教师们喜爱的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情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带出一支热爱学校、忠于职守、团结友爱、踏实工作的和谐队伍,使教师间积极主动的互助成为可能。

2、合理调配同伴

同伴互助的参与主体是教师,人数可以是两个也可以多个。同伴的确认形既有由学校用行政命令指定的,也有自主合作的互助搭档。其中由学校指定安排的互助组多为同年级、学科的教师互助组、以促进新手型教师教学技能提高为目的的高带初教师帮扶组、由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学习组等。作为学校领导,应特别重视年级组、教研组、帮扶组等人员的安排,因为同组同学科的教师之间或师徒之间交流的机会、时间和话题内容相对更集中一些,开展同伴互助的机会也更多一些。组内教师间的差异是互助的动力,因此在人事安排时要精心考虑,合理调配小组成员,使组内形成知识结构、教育教学经验互补,气质、性格互补,教学风格互补的互补性结构。

3、建立利于互助的评价制度

要促进教师主动开展互助活动,必须改革以往较为片面的评价制度。在评价内容上,要由单纯的教学成绩评价转向教学成绩和教学过程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既看工作过程,也看工作态度;既看课堂教学,也看教研活动;既看优生比例,也看转差效果,其中,工作态度、合作、协调能力、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成绩应成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方面。而评价一个集体,如教研组是否先进,要将组内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业绩和协作精神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这样的评价,才能引导教师以集体竞争取代单纯的个人竞争,形成

“组内合作,组外竞争,校内合作,校外竞争”的生动局面,从而达到教师间积极互助,共同提高。

4、利用网络资源,拓宽互助的时空

教师在校内互助交流的时间、地点、对象有限,有时人际关系也会影响互助的质量,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这些难题,添置电脑等办公设备,建成校园网,开辟教育信息平台、网上论坛等,为教师广泛合作交流提供一片广 阔的天地。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使教师的“同伴互助”产生质的飞跃和提升。

综上所述,同伴互助是一种典型的依托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是同事之间合作进行的协作性反思。它既是校本研修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有效策略。更重要的是,同伴互助有助于突破学校中教师之间的相互隔绝,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教学研讨氛围,有效地促进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实践证明,同伴互助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 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朱宁波等:“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教育科学》2005年第10期

[3]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 [4] 戴忠恒.心理与教育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学出版社,1989 23 [5] 叶澜:“在学校改革实践中造就新型教师--《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提供的启示与经验”,<<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

第四篇:同伴互助小结

同 伴 互 助 受 益 小 结

上 坊 小 学 李 建 明

本学期,根据学校要求继续开展“同伴互助”活动。我与罗永华老师同伴互助又一学期了。期间,我们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开展各项教研教改活动,深入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教法。本着互帮互学的原则,进一步发扬优点,克服不足。现就本学期在“同伴互助”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今后的教育教学,现做工作总结如下:

1、每周,我都能与罗老师共同参与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共同学习当代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黄金莲同志等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思想上、行动上受到了极大的激励,立志要以优秀教师为榜样。

2、互助双方能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数学科《课程标准》,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构建新课程理念,共同认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和文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通过学习,我能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以全新的素质观接受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从中也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尝试采用新教法,注重把学习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教学方法。“同伴互助”中,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所以我即严格要求学生,又能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对待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气氛,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快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转变教学观念,在互助学习中,做到每月互相听课2节,共同探讨教学教法,取得共同认识,从而懂得教学应结合新课程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要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坚持每月共同备课2节,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 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好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和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4、转变了教学模式,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比如罗永华老师的课,在教学时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注重课前准备工作,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很好的起到了一个引导者。

新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讲究艺术性,尽量上好每一节课。另外要加强说课和评课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煅炼自己,对每节课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把所有听过的课评价都进行记录,再进行二次反思,不光是对自己而且也针对其他老师的课。通过一学期的同伴互助活动,我们逐步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增强了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5、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 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今后,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共同探索数学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开展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为推动我校校本教研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2015年1月

第五篇:同伴互助心得体会

同伴互助学习心得

在学校开展同伴互助活动中,我个人收获不少。同伴互助为教学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给教师提供了自由伸展的空间。感觉自己在这个组里受益很多,感受也很深,首先: 教师的引导到位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了,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变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地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而诸多老师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在段老师的一节高三复习课中,老师引导学生先从材料中提取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己阐述答题思路,最后老师再总结,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并且很积极提取和整理,这样学生的提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其次: 教师的激励有效有到位

“很好!”“非常好!”“继续努力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费丽丽老师的课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评价语言,对于整个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在本学期活动,让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自认为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水平,尚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改进,使个人不断地充实、完善起来。

下载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同伴互助心得体会

    “教师同伴互助”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与施老师结为“同伴互助”,在这学期里我们能按照学校要求制订互帮计划,全身心教书育人,潜心教育研究,在教学实际中,探索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

    同伴互助协议书

    羊圈学校“同伴互助”协议书 为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带动年轻教师、新分配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使年轻教师、新分配的教师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

    教师同伴互助

    “教师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蒋红梅 在本学期学校开展的“教师同伴互助”活动中,我与同组的凌境老师结成了互助,我们已经由原来的帮教中“升华”上来,我和凌境老师都积极主动钻研......

    同伴互助小结

    同伴互助小结(真实)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的教师生涯第一学期已接近尾声,看似漫长的半年时间就在匆匆忙忙的学与教中一闪而过,在本学期 “见习教师同伴互助学习联合体”活动中,我与同......

    同伴互助总结

    同伴互助总结 本学期的“同伴互助”活动中,我与陈金香老师组成了同伴互助小组。我俩都积极主动地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方法,从中受益良多。现对本学期同伴互助工作中作出总结,......

    教师同伴互助心得体会

    “教师同伴互助”心得体会 赖进港 在本学期学校开展的“教师同伴互助”活动中,我与同组的吴国明老师结成了互助,我们已经由原来的帮教中“升华”上来。我和吴国明老师都积极主......

    同伴互助活动制度

    同伴互助制度 1.同伴互助活动是适应新课改的实际需要,是校本教研的一部分。 2.同伴之间的互助时间上很宽泛,可以是课余时间、休息时间,互助的形式多样,互助的内容丰富,涉及到班级......

    学校教学同伴互助

    九年级下学期同伴互助工作小结 雷锋曾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合作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