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眼睛看我家,好家风我来传”
“小眼睛看我家,好家风我来传”
亲爱的同学们:
中国历代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源最为深厚的一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周公告诫子侄周成王的诰辞(诰,音 gào,“诰辞”是古代的一种告诫性的话或文章),从此绵(yán)接续数千年。
好的家训不但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价值追求,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甚至逐渐成为国人“修身”“齐家”“治国”的标准,乃至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于家于国都有着积极意义。当然,家训并非一成不变,它也随着文明的进步,不断发展与深化。
在思想多变、文化多元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葆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剔除糟粕,发掘精华,丰富家训的时代意义。
为此,南洋初级中学将于2015年5月18日起开展“小眼睛看我家,好家风我来传”系列活动。期望全体师生都能参与活动。让这面家国同在的千年旗帜凝聚民族精神,除旧貌,换新颜,引领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南洋初中 德育处
语文组
二、活动时间:2015年5月18 ——2015年5月22日
三、活动形式与要求 周一:家教家风家训征集活动
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小眼睛看我家,好家风我来传”,积极发动学生和家长一起写一写自己家庭的家教家风家训,(字数50字左右)。让家长给孩子说一说家教家风家训背后的故事。
周二: 班级交流优秀家教和家风。
各班学生交流自己家中优良家教家风家训,谈谈你自己在家训中成长的故事。准备演讲比赛《家风家教家训伴我行》。
周三:学习中国传统家训《弟子规》《朱子家训》等作品。观看视频,诵读品读。周四:各年级“小眼睛看我家,好家风我来传”小报、钢笔字评比。周五:展示活动:
各年级选派3个优秀节目参加。展示展示形式不限,如情景剧、讲故事、朗诵、演讲比赛等。
2015年5月13日
第二篇:小眼睛看世界,好行为从我做起
小眼睛看世界,好行为从我做起
前几天,我拎着一袋沉重的东西,去书城看书。
刚来到电梯旁,忽然发现电梯正好停在一楼,挪过去一看,早已被塞得满满当当的了,如果再加上我和那一袋东西,就算旁边的人不叫,超重警铃也会埋怨我的。无奈之下,我只能站在一旁,等待着下一次电梯。
终于等到了这一次电梯,我首当其冲地站了进去,不一会儿,电梯就被挤满了,发出了蜂鸣声。最后上电梯的一位老婆婆无奈的叹了口气,走了出去。
谁知这蜂鸣声“得理不让人”,继续叫着,大家把目光齐刷刷的望向了倒数第二个进来的中年男子。那中年男子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地说:“我的电影快开场了,这„„”
其他人仍然无动于衷,我却想:这电梯还会超重,多半就是因为我这沉重的袋子,要是因为我而使得他错过了电影,该多不好!但我是第一个上电梯的,站在里面自然理所当然„„ 还没等我作出决定,已经有人发话了:“既然你是最后一个上的,就应该出电梯,反正我们也都有事,你的电影来不及了,我们也管不了。”
听了那人冷漠的话语,我不禁有些同情他了,又想到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谦让,帮助别人,这不就是一次机会吗?
一向犹豫不决的我终于下定了决心,使劲分开人群,从最里面走了出来,出了电梯,谁知,蜂鸣器仍然不知疲倦地响着。这时,一位女士叫了起来:“啊,怪不得,我的包袋被缝隙夹住了!”我们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一起上前帮她拔出包袋,蜂鸣声也终于不情愿地停了下来。电梯显示的层数慢慢上升,我却仍然等着下一班电梯,原来为了方便刚刚出电梯的老奶奶,我好说歹说地将她请进了电梯,又害怕自己进去真的会超重,便只好等下一班电梯了,但我的心里仍然美滋滋地:总算一次做了两件好事,再说,要不是刚才我抢先下了电梯,不然不知要多少麻烦呢!这真是方便别人,方便自己啊!
第三篇:“小眼睛看世界,好行为从我做起” 阅读征文活动办法
附件
1“小眼睛看世界,好行为从我做起”
阅读征文活动办法
二、活动形式及要求
(一)阅读(中英文)
学校结合上海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条例,开展中外文明礼仪文化阅读交流活动,阅读内容可以自选书报,如中英文现代名家名篇、社会名人励志故事、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相关讯息、国外校园行为规则、格言录等。
(二)征文(中英文)
通过线上、线下了解和对比国内外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加深理解在中外文化差异背景下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异同,并结合主题“小眼睛看世界,好行为从我做起”,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关行为规范方面的趣闻轶事,用中英文描述出来。征文具体要求:
1.中文
(1)字数要求
(2)具体要求:题目自拟,按照活动组别字数要求完成征文,征文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表词达意准确。
2.英文
(2)具体要求:题目自拟,按照活动组别字数要求完成征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意思连贯,用词得当,语法正确。
3.文稿格式
征文内容采用word文档,宋体,小四,单倍行距,需注明姓名、就读学校、组别、联系方式(信息必须真实有效)。
三、奖项设置
设征文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主办方将优秀征文汇编成册,并组织获奖学生参加市级中英文双语阅读现场展示。
四、报送方式
各区县组织初评遴选中小学生100-200篇优秀征文(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报送数量要均衡,中英文比例大体相当)报送活动办公室。中职校自行组织初评,每校推荐5-10篇优秀征文,直接报送至活动办公室(中英文比例大体相当)。
2014年6月30日前,各区县和中职校将《阅读征文活动汇总表》(附表)及征文内容以挂号信或电子版形式,报送至本次活动办公室(联系人:丁洁,邮箱: nyec2014@163.com地址:闸北区鸿兴路37号414室,邮编200071,信封上注明“征文”字样)。
附表
“小眼睛看世界,好行为从我做起”
阅读征文活动汇总表
第四篇: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
好的家风才能教育出好的人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欢迎参考阅读!
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1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2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3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4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5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6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7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8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9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10
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3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4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5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6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7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8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9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10
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5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6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7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8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9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10
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7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8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9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10
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9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10
风家训家教小故事
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司马光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司马光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父亲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吉鸿昌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吉鸿昌反对蒋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总统教子自立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里根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第五篇:我的好家风
我 的 家 风
良好家风的是我们创造美好世界的第一步,它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走向。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他们虽然没有明令家风家训,却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言传身教,形成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为我的成长指引方向。父亲淳朴勤劳,爱看书,闲暇之余会给我讲故事,让我从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母亲忠厚善良,勤俭节约,喜欢唱歌,偶尔也会唱给我听。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会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来激励我前行;父亲每每都会表现出男子气概:“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正是这句话让我变得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像个男子汉!瞧,就在这样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我茁壮成长着。在父母的教育下,我的成绩稳居年级前茅。邻居也夸我是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诚然,再和谐的环境也会有波澜,再茁壮的成长也会生侧枝。记得我小时候,因为邻居家的南瓜蔓爬进我家的菜地,几经周折也没能阻挡它开花结果,瓜蔓缠绕着我家的一棵小树,气势汹汹,大有称雄霸道之势。我势单力薄,拖不动瓜蔓,于是直接把他的南瓜摘回家,还一脸得意的向大家炫耀:“再让它乱爬,以后结的瓜就是我们的。”
这时候父亲没有责骂我,而是让我去拿成语词典来,查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含义。七岁左右的我,根本不懂父亲的意思,于是兴致勃勃的查字典,找到后拿给父亲看。父亲却让我自己读出来。没等读完,我的脸就红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父亲说:“想想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是要我去跟人家说呢,还是你自己去承认错误?”我想了想,很坚决的说:“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责任。”父亲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教会我如何做人,让我永远记住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这两句简短的话,掌控着我的人生信条,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踏实,更平稳。
父母用行为教导我怎样做人,传承那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之光!在好的家风的照耀下,我这棵小树苗一定会不屈向上、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