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阳农村传统婚嫁习俗
信阳农村传统婚嫁习俗
2012.5.16 1 恋爱
男女双方是恋爱关系或者相互有好感,告知父母后,父母找近亲(一般为姑、婶等女性长辈),带领女孩儿到男方家里“瞧人”。瞧人,女方姑、婶等女性长辈带女方去拜访男方家,替女方父母打探男方个人及家庭情况。期间,男方父母要为每位客人准备一个大礼包(里面是时令水果及糖果等)和一个红包(女孩红包2000左右,其他人200左右)。瞧人后,男方要带礼物去拜见男方父母,以博取其好感。下定头,也就是订婚。一般由男方在媒人的陪同下,带着礼物去女方家提亲,双方依家境相似,门当户对为准,旧时经双方父母认可后,便用庚帖互换生辰,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占卜吉凶。如年度八字相合,即可订婚。过书子,男方请媒议聘,女方提出聘礼品种数额后,男方按商定标准,预备聘礼及部分礼金。聘礼或礼金多少、聘礼质量好坏,由双方家境而定及双方约定而定,没有确切规定。期间要确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筹备婚礼
准备: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确定伴郎、伴娘及婚礼司仪(一般为当地有名望的老人)。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通知亲朋好友及电话通知外地亲友。采购结婚物品(包括家电及各种婚庆用品)。还有婚纱照的拍摄。
婚房布置:在古代礼节中称为“铺房”,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收拾,并备礼前来暖房。既为洞房,风水非常重要,不懂风水仅凭自己喜欢,容易给以后的婚姻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婚房布置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⑴洞房最好选择在光线明朗,空气流通的地方。⑵洞房颜色不要五花十色,这样做容易发生婚外情。⑶洞房的窗台勿挂风铃,容易使新娘神经衰弱,头晕心烦。⑷洞房不可跨在屋内外之横墙下,夫妻易发生口角。⑸安新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不要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新床也需放置一些吉利好兆头的物品在床上,例如百合、红枣、莲子,意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结婚当天
6.1 当天喜字、礼炮鞭炮、喷花彩花等新人应提前安排专人负责做好。6.2 迎接亲朋好友,找人收取礼金礼物等。6.3迎亲,迎亲有下面一些注意事项。
1新郎迎亲时去的人数,带的礼品要有专人负责。新郎要把手捧花、新郎新娘胸花及若干小红包带好(堵门及其它需要时发放)。
2快到新娘家前,领车要给新娘家打电话,通知车队快到了,准备迎亲。
3新郎上楼敲门时,新娘家应有人堵门,新郎大声叫门(喊老婆、媳妇开门)第一道门一般以塞香烟为主。
4新郎进入第一道门后,不要太着急,各项事情要放慢些(给摄像摄影师拍摄时间)。
5新郎敲第二道门时应大声叫老婆、媳妇开门,一般应给堵门者红包,堵门者可叫新郎多喊几声或叫新郎表演节目,当堵门者拿到红包,满意后即可开门。
6新郎进门后不要着急要将手中的手捧花献给新娘,最好单膝点地,说老婆你真漂亮,我来接你来了或其它词语,新娘将新郎手捧花接过时要慢,摄影摄像要抓拍照片,新郎起身时可就势亲吻一下新娘(慢)。
7新娘的一支或两支鞋由新娘朋友同学或家里小孩藏起来,需要新郎来找,有时要给红包求藏鞋人告诉方位,找到鞋后,新郎直接给新娘穿上。
8新郎新娘走进客厅,新郎向岳父岳母敬茶(需提前准备红色茶壶及2个红色茶碗,确保拍摄效果),新娘(或伴娘)为父母戴上胸花。新郎要鞠躬大声叫爸和妈,岳母给上改口红包钱敬茶完毕新郎新娘坐下来合影,父母,家人、同学、朋友合影(注:比较主要)。
9吃汤团(或者荷包蛋):女方应预备好汤团(荷包蛋), 并招待新郎及迎亲宾客享用,汤团(荷包蛋)要有剩余。
10一般为新郎抱着新娘上车,但应根据离头车的远近而定。11一定要确保娘家要去的人全部都上车了,并确保所有的车都要有人,车队才可出发。车队要控制好速度,根据时间以慢为主,领车要照顾后面的车是否跟上。
12车队快到男方家,通知家人车队快到了,并告知放礼炮鞭炮的人不要着急,不要看到头车影就点炮,要等头车靠近,摄像摄影师有所准备,才开始点炮。
13放完鞭炮后,头车就位,新郎下车接出新娘,关上门后,礼花、喷花、彩带才能喷起,不要喷在新人身上,注意新人妆容。
拜堂:成亲礼在正厅设香案进行,由司礼主持。新郎、新娘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父母,然后对拜。拜毕,新郎揭去新娘褡头布。新娘改口大声喊爸妈,并敬茶(需提前准备一个红茶壶,2个红茶碗),婆婆给上改口红包钱,敬完茶新娘要为公公婆婆戴上胸花。
闹洞房:通常在婚礼的晚上进行,有的延续数日。闹房时,“三天无老少”,允许长辈、平辈、小辈亲朋和宾客嬉闹,皆无禁忌。年青人闹房最为活跃,多出些稀奇古怪的难题和游戏让新人回答或完成,引人发笑,以此捉弄新人,而新人无特殊原因不得拒绝回答。有的地方闹房时,新娘要挨个点烟、敬酒,敬到谁都不能装孬,敬到什么时候就喝到什么时候,这种闹房酒常常喝醉方休。由于闹房气氛热烈,整日整夜不歇,新人经此一阵常常精疲力尽,有的甚至累倒、病倒。
闹婚:指大家闹玩一番,基本都是拉着新郎打油,给新郎新娘伴娘伴郎或者新郎父母脸上涂抹煤黑。这些人要机灵闪躲,要不弄到衣服上很让人心疼的。
婚宴:上面过程结束,随之摆席,大宴宾客。席上,新郎、新娘要按亲近、辈份等一定次序,逐个向每位在座宾客双双敬酒。席间,新郎还要头戴绑有红绳的解放帽(俗称干部帽),在司仪的口令下,给各酒席客人磕头,名曰“谢席”,客人们也要站起来受礼。婚礼举行后
团圆饭:洞房前的一顿饭.大伙聚在一起给新郎新娘出难题,通常都有点带“色儿”的。小儿不宜参加。
回门:结婚的第三天,女方带着男方回娘家。这时男方还得准备些礼品,当然会少得多。但有一点,不能走新娘出嫁时走的那条路,必须想其它办法走另外一条路回门。
第二篇:河南农村婚嫁习俗
河南农村婚嫁习俗
提到婚嫁-得有媒人,也就是拉红线的人,他(她)先和你们双方说哈~接着就是见面。小见面--大见面
小见面:就是让你俩独处一室,亲人在外面等着。让你俩谈谈心,感觉一哈,怎么样。大见面:也就是小见面成功的基础上才有大见面,当双方感觉可以,就有了大见面,也就是成了。男方要给女方一些钱当定礼,也就是这事定了。
订婚:一般由男方托媒向女方提亲,双方依家境相似,门当户对为佳,旧时经双方父母认可后,便用庚帖互换生辰,清算命先生“合八字”,占卜吉凶。如八字相合,即可订婚。正式订婚得“过红书”,又叫“过书子”。男方请媒议聘,女方提出聘礼品种数额后,男方按商定标准,准备聘礼。聘礼多少、质量好坏,由双方家境而定,没有确切规定。“过红书”由男方家选择吉日,先下十封全书给女方家长,再下柬请媒人。是日男家悬灯挂彩,焚香点烛,由执事先生书写“求允书”,媒人带着“敬请金诺”的红帖和聘礼送往女家。女方即回“慕允玉青”的绿帖。“过书子”后就可择期完婚,由男方托媒出面邀请女方喝一次„哈亲酒”,双方言定完婚日期,并分头准备嫁娶的各项准备工作。
结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旧时男女一般在十八周岁以上结婚。婚期选择双日子,以求吉利。婚期定后,女方置办嫁妆,称为“陪送”;亲友们赠送礼物,称为“添箱”。男方设新房,打制家具,铺新床,办酒席。婚期当天早上发轿,轿杆上放一只公鸡随带四色礼,回来时,女方给一只母鸡名为“跟轿鸡”,表示双双对对,回来时不走原路,沿途要燃放鞭炮。女方有送亲的,一般都是新娘的叔伯、哥哥、舅舅,送亲的称“上客”、“大宾”。喜轿回到男家时,新娘、新郎由宾相搀扶,双双拜堂,先拜天地祖宗,再拜父母双亲,最后新郎新娘对拜。拜后,由家人在地上次递传送麻袋称为“传代”,为新娘铺路到洞房。另有撤帐人端起放有五谷杂粮、枣子、铜钱的箩筐,口唱撤帐歌,将筐中物品撒放在新郎新娘的头上,直到进入洞房。再用称杆桃开新娘的盖头,意为称心如意。合礼后新娘站在床沿边“装新”,这时闹房的便开始了。闹房时还唱闹房歌。唱词有“看新娘、贺新郎,一进洞房喜洋洋,左脚进门生贵子,右脚进门生凤凰”;“手打灯烛亮堂堂,看看新娘好嫁妆,高的柜、矮的箱,不高不矮象牙床,象牙床上卧鸳鸯,鸳鸯成对,凤凰成双”。新房内充满欢乐和诙谐。晚上还有“听房”的习俗。婚后第一天新郎新娘依次向长辈们行见面礼,并上坟祭祖。
回门:三天夫妻双双回门省亲,当天返回。六天娘家来人看望新娘,十二天娘家接回新娘,称“回门”。
河南的丧葬礼仪
停尸仪式 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报丧仪式 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招魂、送魂仪式 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做‘七’仪式 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吊唁仪式 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入敛仪式 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丧服仪式 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出丧择日仪式 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哭丧仪式 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下葬仪式 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有人说当前还遵守传统民俗习惯是一种封建迷信该全部废除。也有人说传统民俗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民俗的研究和传承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论文: 尊重的同时去糟存精。
民族风俗习惯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庆、节日、禁忌、礼仪等许多方面。民族风俗习惯与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思想感情有着密切联系,具有敏感性的特点,一个民族往往会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态度看作是对自己民族的态度。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关系到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要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尊重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不能因某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就歧视或侮辱他们;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应由该民族的干部群众去决定,别的民族或个人不能强制或干涉;任何民族不能以自己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同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
国家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方面有许多具体而明确的规定。比如:对从事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对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给予充分的尊重,还从政策上扶助清真食品业的发展; 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给予相应的假期; 对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给予尊重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国对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的保护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除了以上所讲的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之外,还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政治权利的保护。保障各民族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各民族公民都能平等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其中对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给予了特别的保护。比如: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都至少有一名以上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选举法规定,在代表名额的分配上,对少数民族代表的选举给予特别的安排,其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选民人数可以适当降低。法律保护少数民族担任公职的权利,少数民族人员竞争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民族事务机构的公务员岗位时给予适当照顾。
二是经济权利的保护。对经济权利的保护,就是对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保护。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为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改善生活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实行政策倾斜、组织对口支援、进行扶贫开发,等等,保证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各地区共同富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是文化权利的保护。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与民族的历史、情感、心理紧紧联系在一起,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支持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四是接受教育的权利。各民族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为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国家采取多方面措施,如:举办主要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各类学校如民族学院、民族中小学; 实行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办学体制,在贫困和偏僻的地区设立寄宿制学校; 推广“双语”教学。在大中专学校招生时,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降分录取等等。
五是其他权利的保护。如少数民族人身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婚姻家庭权利、健康权利、就业等等,都给予了全面的保护。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只有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
第三篇:客家人的传统婚嫁习俗
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更多内容...[来源网站:www.heci.net贺词网!]
第四篇:婚嫁习俗
中国婚礼习俗的演变
前言
婚礼,无论在古今中外,都被认为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但对其的认识则古今大不一样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祖先和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的阶段,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则基本采取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婚礼前
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
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正婚礼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亲迎流传到后世,多以花轿、喜车、彩船等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多为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也有以红巾一帕、纸扇一把以遮面的。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
拜堂: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酒筵合酒:古往今来,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
合酒”,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饮交杯酒”)、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
在先秦时代,新郎新娘酒筵的结束,标志着婚礼之夜仪式的基本结束,接下来,新郎新娘就安寝了。
大约在汉代时,参加婚礼的宾朋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就有了“听房”的做法:新婚之夜,爱看热闹的人悄悄来到新房窗外,偷听新郎新娘的言语及举动,以此为笑乐。
传衍至晋代,民间已有戏弄新娘的习俗:于大庭广众之前,以各种怪问题来难新娘,甚至对新娘施以种种恶作剧。
后来流行的“闹房”,可能就是这一习俗的演变。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古代新娘服装
颜色:中国人的婚礼离不开大红色,习惯以鲜艳的颜色来烘托气氛。因此,历朝女式婚服颜色为大红色已成了定制,以示喜庆,衬托新人,预示未来生活蒸蒸日上,幸福美满。
样式:新娘礼服为广袖对襟翟衣,头戴珠凤冠。值得说明的是,翟衣上面的图案很有讲究。对襟本身就有完整的对称感,且在中国文化里本身就代表合称、合美的意思,而上面密布的左右对称且成双成对的锦鸡图案,则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里夫妻生活的和美、和乐。
20世纪初,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原属清代诰命夫人的规定着装,是权势和地位的象征,对普通平民百姓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为其上布满了珠宝锦绣,容雍华美至极,表达了民间对权贵的仰慕,因而逐渐演变成豪门闰秀的婚礼服。而普通人家之女成婚时,通常只能穿一身大红袄裙,外加大红盖头和绣花鞋,并用大红花轿抬进婆家门。讲究的就是个“红”字。
头饰:一般新娘在婚礼当天高挽发髻,区别于未婚女子。
红头盖:新娘子在婚礼当天以红色头盖蒙面,象征着童贞、年轻、纯洁。现代婚礼习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审美能力的提高,每个新娘都会穿上属于自己的婚纱,现代婚礼与传统婚礼也有不通的地方。
婚礼前
到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然后在接下来得日子里开始筹办婚礼。第一个是挑选黄道吉日,决定结婚的日期,当日期决定,新人将会把婚礼请柬亲自送到亲戚家,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婚礼。然后,拍结婚照,布置新房。
正婚礼
结婚当天,新郎不再是 像以前骑马,而是改为坐婚车,还有接新娘的婚车,可以简单,也可以声势浩大,在婚车前面还有拍摄婚礼过程的摄影师。到新娘家有伴娘团的阻挡,新郎要过六关斩六将迎娶新娘。婚礼进行是不司仪会讲些祝福语,同时也会讲述新人恋爱的过程,接下来就是带上婚戒,倒香槟,敬父母茶。
新娘会换一套服装,和新郎一起感谢宾客,到了晚上,闹洞房,也补像古代那么拘谨,有整蛊新郎,让新人一起游戏,形式多种多样。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礼形式多种多样,不再是单一的形式,婚礼过程也不再那么简单,现代婚礼可以温馨,可以浪漫,也是象征着幸福的开始。
第五篇:婚嫁习俗
婚俗
古时婚姻均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礼节甚繁,有求庚、送定、行聘、送袄、送日、迎亲等礼俗。
求庚
一般指男方向女方求亲,经女方同意后,开具新娘的出生年、月、日、时(俗称“八字”)于男方,三日内男方家中平安,始将男方庚贴送往女家,如无相冲相克,既择日选定。
送定
俗称“过定”,今称“订婚”。由媒人及男方人员在持定的吉日,把“定”送往女家,女家要办酒宴招待。
行聘
由男方备有婚书、金帛牲礼等物,由媒人及男方人员送女家。送袄
俗称“大定”,由男方择定吉日,将衣裙、大饼及议定礼物按数送往女家,女家鸣炮迎接,并款待来人。依俗礼,礼品需退回一部份。有的还送去新郎的衣帽、鞋袜等物。送袄后女家要将大饼、喜糖分送给亲朋和邻居。远道人家因挑运不便,有改用礼款之俗。
送日
男方把择定的迎亲良辰吉日通知女方,并有定迎亲事宜。自送日后,男女方需作充分准备。迎亲前,女家亲友要送衣物、首饰或钞票为出嫁女子“添妆”,男家亲友也要送礼物为男家“添丁”。男女两家要择日裁制白色“上头衫裤”,临近婚期,女方要“挽面”,男家要“安床”。
迎亲
俗称娶新娘,其方式视经济能力而异,古时旧镇多为单顶轿只由媒人引花轿至女家迎娶。迎娶时,需带“炮城”两个,一写“百子千孙”,一写“两姓合婚”,女家只收“合婚”,退回“百子千孙”。来时,男方应该派“客仔”专司拖松竹和扛嫁妆之事,男家送来松,女家须以竹配之。临上轿时,新娘需向神明、祖先及父母行跪拜礼辞行,然后以红帕盖头,此时,女家要把点燃的炮抛上屋顶,并以米筛遮头入轿,新娘在轿内要啼啼哭哭,谓之“哭好命”。起程前,儿童要向男方索取鞭炮。起程时,女家迅速把大门紧闭,谓之免使财气带出,而男方放炮,鼓吹齐鸣,沿途每逢村巷,均要鸣炮过路。娶新队伍中,以扛嫁妆的先行,以拖“竹青”、挑“布袋灯”(内放子孙桶)后行,新娘至,由新郎的小弟或侄辈请新娘出轿,入门跨“烘炉火”,由新郎引新娘上堂,行交拜礼,然后新婚夫妇同携一篮大米进房,新郎揭新娘头盖,晚上设宴请客,母舅坐首席,席散后还有闹新房之俗,隔日鸡鸣新娘应出洞房,自煎四果汤,先拜祖先,然后跪拜公婆、长辈,并与全家大小见面,叫做“拜茶”,公婆要回“红包”。拜茶时所得“红包”尽归新娘私有。第三日新妇归见父母,俗称“做客”,婿或同往,谓之“回礼”,新郎做客时,男方需备烛、炮、客饼、猪脚等带去,岳父母要宴请新婿。宴毕,夫妻偕回,依旧俗,岳母应备糯米甜饭放入茶壶里,上插石榴花枝,并放入莲苕、芋棉等物,茶壶嘴挂有两粒桂圆干,同时,还备两根带叶甘蔗和一对公母鸡,有的地方还有一对猪崽(俗称“带路鸡”和“带路猪”),一起带回。五月节或当年除夕,娘家遣小舅子送花一篮,放于新房床上,俗称“送花”或称“探房”。
旧社会还有童养婚,招赘婚、顺孝婚等不同,都是在特定的制度和环境中产生的。
童养婚是贫寒之家,因无力负担聘金与婚礼费用,预先抱养幼女,待其长大后,与自己儿子结婚,其婚式简单,或由父母选定吉日,或于除夕结婚。
招赘婚主要是女家乏嗣,或父母溺爱女儿,不忍其女嫁出,招男子进赘女家,以便养老送终,传宗接代,一般婚仪亦以简便为主。
顺孝婚是因其直系长辈将近丧亡,为解决已订婚的子女在守孝期间不得结婚的习俗,于长辈丧亡后,不须择日,立即办理嫁娶。所以世俗有“脚尾直,免找日”之俗。
三十年代,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之后,已有少数青年摆脱封建枷锁,自由恋爱,文明结婚。但由于古礼积习甚深,世俗偏见难改,大部份人家还依古礼,只是部份礼节己被简化。至四十年代,多自找对象,其中虽有亲朋好友介绍,但需男女双方见面,有的还需一段时间了解。男女双方同意后,举行简单的订婚仪式,由两人合拍订婚照片,并互送定情物品(有的由家庭代办)。一般还有送庚、行聘之俗。行聘的衣物、聘金各地不同,应经双方商定。当时,知识界结婚时,已将跪拜礼改为鞠躬礼。民间已开始以小汽车代花轿迎娶新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提倡婚事简办。因此,在婚姻仪式上一般不坐轿,不办酒席。不少婚姻领取结婚证书后,开茶话会,吃喜糖就完成婚礼,甚至有些男女只举行集体结婚或旅行结婚而已。基督教会会员举行结婚礼拜。实行简便、节约的婚俗,流行二十多年,深受经济有限家庭的欢迎。
八十年代后至今,不少人家还依旧俗,兴起“排八字”、“择吉日”、“送良辰”等活动。女方立名目,讨彩礼,要高档家具与嫁妆等。在结婚仪式上,男方讲阔气,摆场面,大设宴席,辄动数天。基督教会结婚礼拜是青年男女信徒举行婚礼的一种形式,结婚的地点选择在礼拜堂举行,由牧师主持举行结婚礼拜,只吃糖、饼,不办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