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2011.5.7)

时间:2019-05-15 06:3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2011.5.7)》,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2011.5.7)》。

第一篇: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2011.5.7)

视频:卞校长铜像揭幕仪式 http://my.tv.sohu.com/u/vw/15845881?xuid=

◆母亲节:不寻常的纪念

◆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2011.5.7)▼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议程 ▼深切怀念卞仲耘校长—王丽

▼傅珉在卞校长铜像安放仪式上的发言 ▼诗朗诵——悼念一位母亲

▼高宁在卞校长纪念铜像落成仪式上的讲话 ▼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发言 ◆老师,对不起,谢谢您

======================= 母亲节:不寻常的纪念

作者:冯敬兰(照片来自1967届初中校友、北京大学教授李红云)

2011年的母亲节,对于文革初期惨死于少数学生暴力之下的原北京师大女附中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卞仲耘和她的学生们来说,注定是个不寻常的日子。

5月7日上午,60多位满头华发、已经或正在步入老年的原女附中校友齐聚母校(现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为卞仲耘校长铜像举行了隆重而感人的揭幕仪式。再过三个月,卞校长遇难就整整45周年了,为了彰显她献身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仁爱,并寄托我们的缅怀和反思,大家捐款制作了卞校长的半身铜像。

铜像并非艺术的再现,而是校长温婉气质的还原。

校长是严师也是慈母,在去世近半个世纪的这个母亲节,她看到了我们这些两鬓苍苍的学生们真诚的热泪,听到了我们发自心灵的自省、感谢、歉意和怀念。

讲话者为1967届高中生罗治,作为仪式组织者和塑像策划者之一,她正在向大家详解“塑像”的三年半历程。

文革前的师大女附中,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校风,拥有优秀的师资和优秀的学生,老师对学生悉心爱护,学生对老师尊敬爱戴。但是当“文革”风暴袭来之时,温良文雅的女生瞬间成为狂热、偏执的“斗士”,师生间的融融温情一夜丧失,尊敬的师长成了斗争的对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卞仲耘首当其冲遭遇残暴。1966年8月5日下午,由女附中部分高一学生发起游斗校领导的活动中,场面失控,一些学生对5位校领导进行了野蛮殴打和残酷折磨,卞仲耘老师不幸遇难,其他校领导身心均受到严重损害。女校长被女学生殴打折磨致死,不仅开启了文革之初北京教育界的暴力先河,也给这所著名女校从此蒙上了难以洗刷的耻辱。几十年来,校长之死成为海内外研究文革的学者专家最为瞩目的案例。虽然“文革”离我们渐行渐远,但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无论当时是否在场,校长之死都是不能回避的话题,不能忘却的梦魇。无论走到哪里,它都成为每个有良知的学生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对生命的漠视成为那一代人的集体顽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自省中感到愧疚。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少不更事的我们,象细小的沙粒,那么轻易地被卷入历史大潮的漩涡。每个人似乎都无力自主,身不由己,然而,在这当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选择,也都有彼此不尽相同的表现。而那些让人感到羞愧、懊悔的表现,却不应该以年轻无知作为托词而永远回避。

生命不可复回,但是如果遇到合适的时机,历史却有可能重演。要让昨天的悲剧不再发生,今天的我们,必须勇敢地直面历史,正视自己,对受难者和她的亲人诚恳道歉;对历史、对社会显示我们的觉醒和忏悔之心!“知耻近乎勇”,把历史的教训作为警钟,让它时时震醒我们的向善之心,震醒世人的向善之心。珍视生命、摒弃暴力是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准则,孝亲、尊师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体现,仁爱、宽容是民族精神的基本构成。

为了表达对卞校长的永久怀念,2007年实验中学90周年校庆之际,为卞校长塑像的倡议分别由高中1965届海外校友沈干若、华欣以及高中1967届校友张育芷、罗文冬和罗治等人提出,于校庆前得到了老校长王本中、时任校长袁爱俊的支持。校庆活动结束后,在袁校长主持的校领导会议上正式批准了这项倡议。2007年9月24日,由1965届高中校友高宁、刘文莲及1967届高中校友罗治首次召开了原女附中各年级热心人士的会议,商议为卞校长塑像之事。参加会议的不仅有文革中在校生的代表,也有往届毕业生刘蓓蓓(62届高中)、于凤丽(62届高中)、郭平英(65届高中)等,她们决定成立执行小组,由62届高中到67届初中的各年级联络人组成,包括刘蓓蓓、于凤丽、张丽云、于羚、张育芷、罗治、牛立、傅珉、刘煜鸿、李国维等人,并公布了资金募集方法。后来又增加了程东、鲁克全、莫莉、王南芬、王国云、沈佩言、方甜、陈琨、徐海伦、胡一玲和胡嘉芬等人的加盟。参与捐款的有18个年级44个班的490位同学,捐资93250.23元(含利息347.17元)、美金200元。校友郭平英,多次在“郭沫若纪念馆”为大家提供充满真诚友爱和文化气息的会议室,校友高宁则是捐款塑像工作的总指挥,事无巨细,组织协调了大量工作。校友刘小沁、郭平英代表所有捐助者诚邀著名雕塑家孙家钵先生为卞校长制作雕像。孙先生慨然应诺,并表示不计报酬(最终只收取了材料费)。在创作过程中,孙家钵先生通过卞校长生前留下的不多的几张照片还原了卞校长的形象,并希望在这件作品中表现出无数把爱与正直献给教育事业的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女教师的精神世界。

她们就是为校长塑像的“执行小组”成员,年龄最长的学姐年近70,最小的也60开外了,都到了祖母的辈分。前左1是1967届高中毕业生张育芷学姐,身体极差,吸着氧气还在四处打电话,联络。后左3是1962届高中毕业的刘蓓蓓学姐,一边和癌症抗争,一边参与“塑像”的各种协调工作。她们在三年多时间里,用精神和行动为当年经历过8-5事件的校友做出了榜样。

诗人郭小林(右3,原景山学校1964届学生、北大荒知青)创作了感人诗篇《悼念一位母亲》,献给卞校长。

经学姐郭平英充满艺术气质和饱满感情的朗诵,让在场的校友不禁热泪盈眶。

“母亲那慈爱的目光将会永远永远注视着你渐行渐远的身影如同当年迎接我们走进校门……”

我们怀着愧疚也怀着喜悦,让卞校长重新回到母校,带着她一贯的爱心、一贯的慈祥,春风满面来到学生身边。面对卞校长的塑像,我们,以及后来的师弟师妹们将会不断警醒自己,鞭策自己,使我们的人生不再留下遗憾。如果卞校长天上有知,看到我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定会含笑于九泉。

除了怀念,还是怀念。最后,大家共同高唱卞校长当年投身革命时,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在太行山上》。那歌声的透亮和优美,让我暗暗惊讶。我们怎么能唱得如此好听?卞校长是否也听到了?2011年的母亲节,我们就这样和卞校长一起提前度过。

我们几个是1966届初中生,现在也年届花甲了。

郭小林是郭小川的儿子,给片子配乐的钟满里是钟惦非的儿子,郭平英是郭沫若的女儿。

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议程(草案)

主持人:李汝宜(1968届高中校友)宣布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开始

一、1967届高中校友 罗治 发言

介绍捐款和铜像制作的过程。

二、铜像揭幕

请1965届高三一班校友 原师大女附中党总支副书记刘文莲代表捐款师生为铜像揭幕

三、献花

1、按照卞仲耘校长子女的委托,请65届高三(1)班同学鲁克全代表卞仲耘校长的子女敬献鲜花

2、捐款校友代表1966届高中校友 陈琨 和1966届初中校友 黄光光 代表全体捐款校友向卞校长铜像敬献花篮

四、全体参会人员向卞校长铜像默哀

五、发言 1、1965届高三一班校友代表 李绍民 宣读铜像制作发起人 沈干若 华欣 的海外来信

2、捐款校友1965届高中一班 高宁 发言

3、捐款校友1966届初中一班 傅珉 发言

4、捐款校友1973届高中一班 王丽 发言

六、高宁 代表捐款校友将 捐款校友名单 通过刘文莲,送交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永久保存。

七、诗歌朗诵

题目是“悼念一位母亲 ”,作者郭小林,由1965届高中校友郭平英朗诵

八、会议在合唱“在太行山上” 中结束

罗治: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发言

各位校友:

明天就是5月8日母亲节了,今天我们汇聚在实验中学,为我们敬爱的校长,我们的慈母——卞仲耘铜像揭幕,再过三个月,卞校长离开我们就是整整45周年了,为了彰显她献身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仁爱,并寄托我们的缅怀和反思,我们大家捐款制作了这尊卞校长的半身铜像。

2009年11月18日,卞仲耘校长纪念铜像已经安放在了实验中学,当时曾在实验中学校友录中有过报道。我们一直想召开个会议,向校友说明情况,做个总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开成。又过了一年半,在大家的努力下,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在这里向各位校友做塑像捐款工作汇报了。

为卞校长塑像的倡议是在实验中学90周年校庆前后,分别由高中65届海外校友沈干若、华欣以及高中67届校友张育芷、罗文冬和罗治等人提出的。当时首先希望实验中学在隆重热烈的校庆同时,能为我们敬爱的卞校长举办一个严肃的追思会,当得到否定的答复后,我们转向为卞校长塑像。

这项倡议于校庆前得到了老校长王本中、袁爱俊的支持,校庆后,在袁校长主持的校领导会议上正式批准了这项倡议。

2007年9月24日,由65届高中校友高宁、刘文莲及67届高中校友罗治首次召开了原女附中各年级热心人士的会议,商议为卞校长塑像之事。参加会议的有刘蓓蓓(62届高中)、于凤丽(62届高中)、郭平英(65届高中)、牛力(66届初中)和傅珉(66届初中)等,大家一致同意为卞校长塑像,以寄托大家的缅怀和反思并警示后人。为此,成立了服务于这一项目的执行小组,由62届高中到67届初中的各年级联络人组成,包括刘蓓蓓、于凤丽、张丽云、于羚、张育芷、罗治、牛力、傅珉、刘煜鸿、李国维等人,并公布了资金募集方法,后来在募集过程中联系人又增加了程东、鲁克全、莫莉、王南芬、王国云、沈佩言、方甜、陈琨、徐海伦、胡一玲和胡嘉芬等人。

从2007年9月24日执行小组成立,经执行小组成员多方努力,截止到目前共动员了18个年级44个班的490位同学,捐款人民币93250.23元(含利息347.17元)、美金200元。目前的支出情况是这样的:1)铜像制作8.5万,2)铜像底座:1600元,3)幕布:234元,4)制作纪念卡:875元,5)2009年排练歌曲接送手风琴手路费:300元,6)为海外同学寄送纪念卡邮费:84元。共支出:88093元,目前还剩5157.23元,外加200美元。这笔余款用来制作光盘、购买花篮等,会后待光盘制作好后我们将通过各班联络人发放给每位捐款的同学。

参与捐款的所有校友都收到了执行小组设计制作的纪念卡和捐款收据。纪念卡上,卞校长遗像旁题写了两行醒目的诗句:“黄昏血色往事何堪回首 绿地晨曦今朝勿忘反思”。

其间,由刘小沁、郭平英代表所有捐助者诚邀著名雕塑家孙家钵先生为卞校长制作雕像。孙先生慨然应诺,并表示不计报酬(最终只收取了工本费)。在创作过程中,孙家钵先生通过卞校长生前留下的不多的几张照片还原了卞校长的形象,并且说,他希望在这件作品中表现出无数把爱与正直献给教育事业的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女教师的精神世界。从2008年春至2009年9月,执行小组的成员多次邀请卞校长家属数次前往孙先生在顺义的工作室,去看雕像小样,提供修改意见,直至雕像制作完成。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卞校长铜像温婉、大气,柔中带钢,我们好像又见到了我们的师长、母亲——卞校长。在此我们由衷的感谢雕塑家孙家钵先生。

我们还要感谢我们的母校-----实验中学的新老领导和工作人员们,文革这场共和国历史上最惨烈的悲剧尽管已经过去了40多年,但是大家从这次为卞校长捐款塑像过程中就可以感觉到,人们期待已久的对这场历史悲剧进行深刻反思的那一天,依旧没有到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校友们为卞仲耘校长铸造铜像的动议,以及安放和举行揭幕仪式,一直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于母校四年来所提供的各种帮助,我代表全体捐款同学表示深深地感谢。

要感谢的人很多,我们特别提出:感谢电视工作者钟里满先生和诗人郭小林,他们是八中和景山学校的毕业生,当他们得知我们为卞校长捐款塑像这件事后,特别为女附中人的独立思考精神、反思忏悔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所感召,钟里满先生多次为我们策划会议影视方案,亲自联络有关事项;郭小林先生反复查找资料,激情奋笔为我们写就了感人的诗篇《悼念一位母亲》。在此我们对你们的深刻理解、无私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对众多关注我们活动的朋友们表示深切的敬意和无限的感激!

我们特别要感谢我校1973届的校友们。当1966年悲剧发生的时侯,他们还是小学生,他们并没有亲眼看到卞校长遇难,但他们对女附中的这段历史没有选择遗忘,73届3班匡卫群同学最近以庄生为笔名,以卞校长遇难为题材写就了一本30万字的小说“食指”发表在新浪网和我们学校网站上,希望大家有空看看。当他和王丽同学得知我们捐款塑像之事,毫不犹豫的参加到我们队伍中来积极捐款。今天他因为出差,特别请73届的同学王丽代表发言。我们认为真正揭示历史真相,探讨悲剧根源的任务,还必须由比我们更年轻,更深入了解研究历史的人来完成。

我们还要感谢校友郭平英和高宁,塑像执行小组从2007年到2011年,凡是共同讨论,一定是到郭沫若纪念馆,郭平英给我们提供了充满真诚友爱和文化气息的会议室。高宁则是捐款塑像工作的总指挥,她自己工作繁忙,但组织协调了铜像全部的发起、制作、运输、安放等工作,还指挥她的工作人员具体承办了最繁琐的捐款统计出纳管理工作,捐款虽然款项不大,但人员众多,经手渠道复杂,一届一届一班一班都统计清楚,核对无误,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们的揭幕仪式所以能圆满召开,特别要感谢刘文莲老师的大力协调沟通,没有刘老师与学校积极联络、周密部署,我们断不能开的这样顺利。

我们捐款校友大多数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有的还身患重病,但大家一直用实际行动关心支持着这项工作,校友们的认识空前的一致——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让后人知道真相,我们希望灾难不要重演,我们要用每个人的真诚善良大爱呼唤普世价值在中国的实现。校友们的这种责任感和思考精神,正是原师大女附中现在的实验中学永远彰显她的优秀和卓越的有力证明。

学友们勿忘8.5校耻。

卞校长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谢谢大家!

高宁在卞校长纪念铜像落成仪式上发言

为了这次的仪式,我回忆整理了为卞校长制作铜像的全过程,才发现这一活动始于2007年9月,至今已近四年。这样一个看似并不复杂的事情却要经历这样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太艰难了,这在当时是始料未及的。

我参与并积极推进为卞校长制作铜像有着私人的原因,我同卞校长的女儿王学是初中同班同学,与她的另一女儿王思是人民日报的同事;而卞校长夫妇抗战时期在西北联大(后改名西北大学)同我父亲又是同学,在这座进步思潮浓郁的大学里,他们都参加了进步青年组织民先,并先后追随共产党参加了抗日。可以说我们两家是世交。

我考进女附中以后,一次卞校长到班里看望同学,问候了我的父亲,我和她的交往仅此而已。但她的平实、亲切,使她全然不像一位三八式的老革命,不像一位尊贵的校长,更像是一位邻家的大妈、大婶,更像一位慈母。但正是这样一位我们大家心目中的慈母,在文革中,却死于她的学生之手,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

当然,我参与制作雕像还有着与罗治、傅珉、张育芷、刘文莲、郭平英、牛力、刘进、刘蓓蓓等其他发起人一样的公众的原因,是一种对社会的承诺和担当。文化大革命发生在六十年代的中国绝非偶然,这不能归罪于某个人、某些人,也不能追究于某一个偶发事件。这是体制造成的,也有文化的缘由。在那样一个庞大的封闭的社会肌体中,几亿人产生的巨大能量只能通过内斗、内耗来宣泄。我们这些当年的红卫兵既是文革狂热的受害者,也是产生文化狂热的基石。卞校长当年代替我们去承受了文革带来的苦难,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今天,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此进行忏悔,用行动抚慰她的灵魂。

文革四十年后的今天,人民生活富裕了,国力强盛了,但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准日渐低下、国民的精神追求匮乏,甚而精神糜烂。为什么?体制没有改革,文化没有更新,对产生文革灾难的缘由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反思过,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忏悔过。社会不进则退,而且是一溃千里。

我个人没有力量改变这一切,我没有唐吉珂德式的勇气。我只能同大家一起,为卞校长树立一座纪念雕像出一份力,以此谴责我们当年的野蛮和盲从。

我最近正在孵化一部电视剧,为民国初年那一代世纪开创者树碑立传。我的一位策划人、也是忘年交提醒我:主人公一定是特立独行,逆势而为的,否则他不会是一位变革者、革命者!是的,卞校长及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当年都是放弃庸常的生活,为了理想和信仰参加社会变革,才打下了江山。我们今天身上还有我们前辈的影子吗?我们用什么告慰他们呢?卞校长的雕像或许可以永远警醒我们吧? 傅珉在卞校长铜像安放仪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学长,尊敬的各位同学:

今天是一个不同寻常、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卞校长铜像在此安放,这件事将载入我们母校女附中校史的史册。作为那个时期在读的校友,请允许我表达一下积蓄多年的心声.在今天这个庄严时刻,自然免不了要勾起大家对那一段沉重历史的回忆。

45年前,卞校长作为女附中这所全国知名学校的领导,在“文革”初始的血雨腥风中第一个不幸受难离去。对这段历史的所有亲历者、见证人来说,无论当时在场或不在场,卞校长之死一直都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是一件想要忘却却不可能忘却的事件。每当想起这件事,我们总不免黯然神伤,有时甚至是欲哭无泪,它成为了我们心中年复一年挥之不去的阴影。

女附中是一所公认的校风好、教学水平高,有着光荣传统的全国知名学校。我们就读时深刻感受到了师长的精心培育和关爱之情,我们也敬重每一位教职员工。但是当“文革”风暴袭来之时,师生间的融融温情一夜丧失,使温良文雅的女生瞬间成为狂热、偏执的“斗士”。友好的同窗成了对垒的异己,尊敬的师长成了斗争的对象。卞校长首当其冲遭遇残暴。回顾这段历史,回首历历往事,我们常为此喟叹、愧疚,深深感到我们引为骄傲的母校女附中因此而蒙羞!

珍视生命、摒弃暴力是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准则,是一个文明国家的公民信奉的基本理念;孝亲、尊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儿女道德情操的标志和鲜明体现。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这些传统的理念和道德情操在我们的心灵里重新被唤醒。

今天,为卞校长塑像,不是要为那一段历史留下永恒的记录,不是要重温和凝化我们的悲伤。

为卞校长塑像,是为了向卞校长以及和卞校长一样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一代贤者表达我们的无限敬意。

为卞校长塑像,既是为了警示来者,也是为了抚慰我们自己的心灵。

时光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我们都进入了老年,当年在校的最小的校友也已经年近花甲。在那个复杂的历史时期,少不更事的我们,象细小的沙粒,那么轻易地被卷入历史大潮的漩涡。我们的所作所为自然受到极大的制约,每个人似乎都无力自主,身不由己。历史好像为所有重大的、关键性的事件都规定了总的趋势和必有的进程。

然而,在这当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选择、也都有彼此不尽相同的表现。我想,对那些让人感到羞愧的表现,是不应该全然以历史作为托词的。

(我们绝大多数同学不是施暴者,很多同学当时可能没有在事发现场,或者在场也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来制止这种惨无人道,但是这能成为漠视、躲避、与己无关的理由吗?)我们每一个当时在校的同学,在对待卞校长之死的事件上,应该反思、应该自检自省、扪心自问,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表现,已儆戒将来,以唤醒我们存于内心的固有的良知。生命不可复回,但是如果遇到合适的时机,历史却有可能重演。要让昨天的悲剧不再发生,今天的我们,必须勇敢地直面历史,正视自己,对卞校长的英灵,对卞校长的家属诚恳道歉;对历史、对社会显示我们的觉醒和忏悔之心!“知耻近乎勇”,把历史的教训作为警钟,让它时时震醒我们的向善之心,震醒世人的向善之心.(这样我们的认识方能得到提高,精神得以解脱。对来自社会的质疑,儿女孙辈以及后代的审视,才会有一个交代。也只有抚平伤疤,还清心债,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高尚而美好,人生境界才能不断升华.在举行校庆90周年之际,“文革”中已经毕业离校的六五届和六二届的姐姐们最早倡议为卞校长塑像。她们的正义之举,特别是母校在她们心中的位臵,使我们受到震动和特别的感召。各年级代表立即组成执行小组,这些精明强干的骨干们,发挥了卓有成效的沟通协商的能力和出色的办事效率。在不长的时间里,海内外各年级各班校友的捐款从四面八方踊跃汇集而来。这个过程也成为了我们统一认识、宣传思想理念的一次实践。反映卞校长精神气质的铜像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诞生。

在此,感谢帮助我们了却多年心愿,使大家充满欣慰,获得心安,能够轻松面向未来的 女附中的校领导(?)、老教师刘文莲、王本中,感谢艺术家孙家钵老师,还有一直关心关注我们的校外的朋友们。

今天我们举行隆重的安放仪式,意味着卞校长又回到母校,带着她一贯的爱心、一贯的慈祥,春风满面来到我们身边。面对卞校长的塑像,我们以及后来的师弟师妹们将会不断警醒自己,鞭策自己,使我们的一举一动不再留下遗憾。如果卞校长地下有知,看到我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定会含笑于九泉。

同时,卞校长在这里用生命的代价昭示:野蛮残暴的血腥岁月将一去不返,我们的母校女附中所培养的,永远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栋梁之材!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多话要对卞校长说,在这里我想借用一句带有哲理意味的话说:历史有一副冷峻的面孔和一颗公正的心:你欠他的,他会不停地向你追讨;他欠你的,也会悉数返还。历史是无情而又有情的:你伤害了他,他会让世人对你唾骂,会一再地谴责你的良心;倘使你受到了伤害,他就会抚慰你、关爱你、还你以清白,使你的美德彰显于天下!

敬爱的卞校长,您安息吧!您毕生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将在我们的心中永放光芒!

谢谢大家!

深切怀念卞仲耘校长—王丽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校友:

今天我来参加卞校长铜像揭幕仪式,感到心情很沉重。我们是文革中期进入母校的,当时对卞校长的去世不是很清楚;近年来看到一些回忆文章,才知道卞校长死得悲哀,死得惨痛!

当年鲁迅先生写过《纪念刘和珍君》,悼念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三位学生;赞美她们的死“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鲁迅先生不会想到,四十年后,在北京师大女附中的校园,一位同样微笑的和蔼的女性,没有死于枪弹的攒射,却死在自己学生手中,这是母校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是国家的悲哀!

十年**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曾经和睦相处的师生转眼间变成陌路仇敌,平日文质彬彬的学生竟然向师长挥舞棍棒,如今她们在为自己的无知和残忍感到愧疚,她们将永远心存忏悔。

卞校长的死是师大女附中的校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老三届校友为卞校长铸造铜像,安放在母校,意义重大。让我们缅怀卞校长的音容笑貌,以史为鉴,教育后人。让我们的后人永远尊敬师长,让我们的校园永远充满爱心,大家齐心合力,构建和谐社会,以告慰卞校长的在天之灵!

今天我来参加揭幕仪式,是受73届高中校友匡卫群同学之托。2007年匡卫群同学从网上得知老校长死亡经过,心绪难平,感到这是一出人间悲剧,惊心动魄,发人深省。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卞仲耘,特别是让师大女附中、一五O中学和实验中学三代校友牢记校耻,他用一年多时间,以卞仲耘之死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食指》。小说通过一桩案件的侦破,如实描写了8.5事件的全过程,通过刻画人物心态,通过思索事件成因,讴歌正义、鞭挞邪恶,探寻真理、警示后人。小说从去年1月开始在新浪博客和班网连载,到今年4月底完成。67届校友罗治大姐得知此事,与匡卫群联系,邀请他参加铜像揭幕仪式。不巧他正好出差,不能前来,故托我带来一首沁园春词,以示对老三届校友的敬意。词作原文如下:

《食指》书成,遗容铸就,宿愿得偿。忆文革劫难,仲耘赴死;蛾眉俊骨,祸起萧墙。八月风中,二龙路里,浴火重生作凤凰。青烟散,叹满园才俊,谁解忠肠?

十年一梦荒唐。梦醒后、青丝渐已霜。悟春蚕至死,银丝未尽;箜篌弦断,余韵犹长。总念师恩,常怀愧意,共把英灵树玉堂。从此后,望同窗学子,岁岁端详。

感谢老三届的学姐们为卞校长竖立铜像;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此事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所有关注实验中学并为之做出贡献的校友们。

2011年5月7日

诗朗诵——悼念一位母亲

——献给我们的校长卞仲耘

郭 小 林 【合】今天

我们这些

已经做母亲的人

在这里

悼念一位母亲

今天,在这里

我们站成一片汉白玉碑林

宣读我们心中的碑文

在你们灼热的目光中

接受历史X光的检验

也接受我们自己

对良心的拷问 【领】请允许我

先讲一个古老的传闻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个青年爱上一个美人

这美人其实是

魔鬼的化身

青年被她迷住

以致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后来,那美人竟然

要青年去挖出

挖出母亲的心!

青年用滴血的双手

捧着母亲的心

在森林中狂奔

一不小心他摔倒了

心,也跌落在荆棘丛中

这时,一个关切的声音响起了

这声音来自那颗母亲的心 【合】

“亲爱的孩子,你摔疼了吗?

走路要当心!” 【领】那孩子是谁?

是我?是你?是他? 【合】是我们……

(静场一分钟)

【领】一九六六年夏日的池塘

青蛙们穿上绿军装

鼓噪一片喊打声

树上的蝉鸣

杀气腾腾

宫墙烧得滚烫

柏油路融化成墨汁

辽阔的国土成了大字报

“斗”字那一竖

从黑龙江写到广东

鸦雀把沉重的铅字

抛向天空…… 【合】法律失事了

道德坠毁了

正义自由民主

无一幸存

【领】带铜扣的皮带

挟血肉飞舞

滚烫的开水

瞬间把鲜活的人体

冻结成冰!

太多的淤血

使太阳发黑

过分的狂热

让夏天出奇地寒冷

祖国的花朵何时长出毒刺

变成了榛荆?

娇嫩的脸庞被仇恨扭曲

显得格外狰狞!【合】“千年不遇我逢辰”啊

终于赶上了伟大的革命!

做合格的红色接班人

就要敢打敢拼!【领】校长老师是敌人

对敌人必须毫不留情!

于是,不仅要“拿起笔做刀枪”了

于是,高扬起带铁钉的椅子撑

……

【合】二龙路畔母亲受难

钓鱼台里群魔发疯 【领】卞校长的身体在淌血

她的心却在流泪

没有仇恨

只有不解与怜悯

她用目光无言地说

孩子们!

你们中了魔鬼的毒了

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

是谁唆使你们挖出

母亲的心

…… 【领】【哀乐低回】

今天,当年的孩子

都已长大成人

站满这没有墙壁的大厅

怀念是无声的歌吟

黑暗已被剪裁成 一节节袖箍

佩戴在低垂的左臂

成吨的悔恨

铸成铜像

坐落在大理石般

永久的怀念上

也铸进我们的生命

【合】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

我们还欠下了什么?

欠一个真诚的道歉!

我们道歉

不光是为了卞校长

更是为了我们自身!

为了拯救我们的灵魂!【领】时光飞逝

又过去四十五个冬春

我们成熟了

我们的肩膀已足够坚韧

我们的骨骼已不缺少

钙的成分

我们能够承担起

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甲】不是我打的……

【乙】我没有动手……

【丙】我没有打人……

【合】但是!我们道歉!

我们必须道歉!

因为我们错了!

虽然我们没有动手

但是,对那种极左理论

我们内心认同

兽性同样侵蚀了

我们的灵魂…… 【领】对一个人的不公

就是对所有人的不公!【部分】对一个人的不公

就是对所有人的不公!【全体】对一个人的不公

就是对所有人的不公!!

我们不代表别人

我们就是我们

我是XXX

我是XX

……

(结尾 背景音乐:俄罗斯歌曲《我亲爱的母亲》): 【领】母亲!

千年冻土终于融化

泪水流进大地

润物无声

凶恶残暴将被永远埋葬

蓬勃生长的将是

人性、爱与真诚

【合】母亲的雕像站在这里

无论清晨还是黄昏

无论严冬还是阳春

无论风雨如晦

还是丽日白云

无论一九六六

还是二〇一〇

她慈爱的目光

将永远守望在母校的大门

永远守望一代代孩子

是否走出迷惘的森林? 【领】无论你今天怎样

母亲在意的只是

你是否成长为一个

真正的人!

【合】是的!觉醒了的我们

不再受骗

不再作奴隶

不再当奴才

不再阉割自己的灵魂

不再作狼孩

不再当红——卫——兵 【领】请记住!今后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

母亲那慈爱的目光

将会永远永远注视着你

渐行渐远的身影

如同当年迎接我们走进校门

泪水洗净的蓝天

是她的明眸

太阳和月亮是她

炯炯的瞳仁

……

2010年9月—2010年12月初稿

2011年1月—2011年3月二稿

2012-05-22 望见北山的博客

今天赶早去八宝山送别北师大实验中学原副校长、文革前北师大女附中副教导主任梅老师,坐了10号、5号、1号线地铁共22站,到那儿正是九点,人们已经排队等候告别了。参加送别的人没有我想象的多,基本是白发人送白发人。

有两拨人特征明显,一拨是比梅老师年轻一代的老师们,文革前我们读书时,他们刚从北师大毕业来校执教,我记忆中意气风发的他们,如今也已是古稀年龄,几十年不见,我还是依稀认出了他们。有教过我代数的张锦斋老师(男),教过我政治的张贵斋老师(女),小时候一直以为他俩是兄妹或姐弟呢!有1965届高中毕业留校的刘文莲老师、童婉茵老师等。再有一拨就是我们这些“老”学生,文革时的在校生,所谓老三届,也已年逾花甲,又以高中生为主,多是近年见过面的。

我是1963年考进师大女附中的初中生,1968年离校去了北大荒。梅老师没有教过初中,作为校领导,自然也不认识我这样不起眼的学生。我之所以要来送别老师,我知道是在送别一个时代、一个文革标志性事件最后的见证者。

梅老师195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实验中学(女附中)工作一生,从普通教师做到副校长,经历了这所著名中学不同的时期,见证了许多重要的事件。特别是如今海内外研究文革的学者广为引证又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8-5”事件中,梅老师成为5位受害者之一。几年以前,梅老师在沉默了40年之后,终于对登门调查8-5事件的学生道出原委,使几十年来一团乱麻般的8-5事件理清了脉络。

安卧在灵床上被鲜花簇拥的梅老师,让我觉得很陌生,但是挂在墙上的大幅照片却是我熟悉的那个“梅主任”——当年我们初中学生都这样称呼他,他的笑容很坦荡,他的国字脸很有师道尊严。

几年前,梅老师在谈到1966年8月5日下午,部分学生为了表现革命、发起游斗五位校领导(致使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卞仲耘被殴打折磨致死、副校长胡志涛被殴打造成腰椎骨折、其他三位校领导也被百般折磨、侮辱)时,明确说出了是“高一三班”干的,而不是像高一三班某位学生在海外写文章,说是宋彬彬领导红卫兵打死了校长,于是8月18日上天安门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当场被毛改名宋要武,她父亲宋任穷则被提升为政治局候补委员等等。可是,梅老师又补充说了一句——她们也是好学生。这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宽宥、谅解和爱护。就像父母一样,自己的孩子再作孽,也是他们的心头肉。几十年来,老师们都不愿意公开说出她们的名字,即便是卞校长的丈夫王晶垚先生,不久前在电子杂志《记忆》上公开了6份他留存的文革资料,其中“胡校长谈话”里,有高一三班发起游斗校领导的组织者之一某某的名字,王先生授意《记忆》主编隐去了该生的名字。那位同学就是梅老师说的好学生,身有残疾却意志顽强,因品学优秀,被学校树为学生典范,文革前在学生中知名度就很高。

好学生也许更要表现激进,以便和爱护培养自己的校领导“黑帮”划清界限,结果跌入了万劫不复的精神深渊。我相信至今不敢承认错误的她们,在内心一定会纠结到生命的终了。

其实,早在2006年高三三班学生刘进就给梅老师写过道歉信了,为了她在1966年6月初的第一张大字报造成了校园的混乱,为了8月5日下午高一学生游斗校领导出现暴力,她没有挺身力阻、保护好校领导,刘进为此而后悔终生。她参加过1978年卞校长的追掉会和1995年胡校长的追思会,她也曾登门去看望卞校长的丈夫王先生。刘进从2002年开始牵头调查8-5事件,参与者除了她的好友、同班同学宋彬彬,还有一二十人,用她的话说像是接力赛一样,先后走访老师同学上百人,终于写出调查报告,交由母校存档。刘进多次与梅老师沟通、交流,完全取得了梅老师的谅解,她的调查报告就是梅老师和她一起核稿、补充、修改的。今天,刘进单独给恩师梅老师敬献了花圈。

我在同学中看见了1967届高二2班学姐罗治。正是她,和同学张育芷(已故)、罗文东(旅美)在2007年深秋倡议校友捐款,为文革中遇难的卞校长塑像。随后文革中在校的各年级均有代表参与策划实施,往届刘蓓蓓、郭平英、高宁、高忆凌、刘文莲等也力挺并提供了切实的帮助,499位校友参与了捐款活动。塑像在2011年5月安放在实验中学并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今年清明节前,由1967届初中校友、北大法学院教授李红云筹资出版了上述活动的光盘并借北大法学院会议室召开了发行座谈会。罗治不仅是这些活动的召集者,也是主持者。诗人郭小林特地为卞校长铜像揭幕创作了长诗,由1965届高中生郭平英朗诵,并进棚为光盘录音。央视资深编导、著名学者钟里满也参加了这些活动,他说,文革中被打死的中学校领导有多位,唯有女附中的学生有这么多人参与到调查、反思、纪念中来,我特别受感动,所以很愿意参加你们的活动。

作为当年师大女附中的学生,我们为8-5事件而蒙羞,而惭愧,也为我们在有生之年拨开历史的迷雾,认真反省自己而感到欣慰。梅老师,对不起,还要谢谢您。

对了,在送别的队伍中,我还一眼认出了1968届高一3班班主任艾老师,他虽然须发皆白,还是显得很年轻。高一三班虽然没有学生来送别梅老师,但是艾老师来了。艾老师对我说起他的那位学生写的那篇著名文章,对她把8-5事件栽到宋彬彬头上很有些气愤,说你要是见到了宋彬彬,一定转告她千万不要在意,不要往心里去。在此,算是我转告了。

第二篇:孔子铜像揭幕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

籍第九届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年会、孔子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德庆旅游文化节即将召开,德庆孔庙全面修复工程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孔子铜像揭幕仪式,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

全国侨联副主席、广东省侨联主席王荣宝女士;

广东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子彪先生;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卓汉容先生;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先生;

中共广东肇庆市委常委、肇庆市委宣传部部长顾作义先生;

广东肇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德先生;

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育兆先生;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会长、孔子博物院院长陈传平先生;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

孔子世家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德墉先生;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年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孔祥林先生;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教授,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副会长孔庆榕先生;

广东省社科联研究员刘斯翰先生;

中山大学学报副编审杨海文先生;

广东教育学院政法系教授彭年先生;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周炽成先生;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黄明同女士;

广州宝龙集团董事长杨龙江先生;

广西南宁市新城区委常委曾建华先生;

新城区副区长杨宙飞先生;

广西阳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张源涛先生;

广西钟山县县委副书记易德成先生;

钟山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孔献玲女士;

我县参加活动的领导有:中共德庆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天先生,德庆县人民政府县长谭培安先生等县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各镇镇委书记、镇长,县直副局以上单位一把手,离退休老同志代表等。

参加今天活动的还有国内外各地文化和文物管理部门、孔(文)庙代表,“两广六地”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的领导以及新闻界的朋友等。

揭幕仪式的主要议程有三项:第一项是由德庆县人民政府县长谭培安先生讲话;第二项是由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教授讲话;第三项是进行孔子铜像揭幕。

现在,请德庆县人民政府县长谭培安先生讲话,大家鼓掌欢迎!

……

现在,请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教授讲话,大家鼓掌欢迎!

……

现在,请中共德庆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天先生、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教授为孔子铜像揭幕,大家鼓掌欢迎!

……

孔子铜像揭幕仪式结束后,请全体嘉宾移步大成殿参加“两会一节”开幕典礼。

鸣炮!

第三篇:在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致辞

在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致辞

各位校友,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上午好!

在全国欢度国庆节之日,正值xx一中建校70周年庆典来临之际,我们隆重集会为欧阳厚均铜像举行揭幕仪式。在此,我谨代表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对全国欧阳厚均第一尊铜像落户xx一中表示热烈的祝贺。

欧阳厚均是我国清代前中期湖湘地区最有创新精神的的教育家。他以“忠孝廉节,敦品励行”立教,以“经世致用,明习时务”课书,把教育归结为“培植人材为有体有用之学”,培养学生注重各依天质,自由发展。欧阳厚均在岳麓书院担任山长27年,培养了一大批俊彦竞秀,如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等就出自欧阳厚均门下。因此,后人称欧阳厚均为湖湘文化领军人物,实属当之无愧。

欧阳厚均铜像落户xx一中是xx的光荣与骄傲。欧阳厚均是从xx一中的前身——宜溪书院走出去的学子,是我县禾市乡人。从xx一中发展的渊源来说,欧阳厚均就是我们的老校友。欧阳厚均生前所取得的成绩,为世人景仰,为后人传颂。今天,为欧阳厚均铜像举行揭幕仪式正是表达xx人民对历史的尊重,对伟人的褒奖,对未来的期盼。

欧阳厚均铜像落户xx一中给教育以启迪与鞭策。xx一中被誉为xx的最高学府,理应顺时代潮流,乘课改东风,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而一代教育家欧阳厚均所秉承的教育思想,正在我们今天所推行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体现。如今xx一中提出的“为学生发展而教,为学子一生夯基”的教育理念,可谓一脉道统,薪火相传。

欧阳厚均铜像落户xx一中是校友的期盼与祝福。xx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谭x先生是xx一中高139班学生,是他在母校70周年校庆之际,代表全体校友以感恩母校、情系家乡之情,个人倾巨资为欧阳厚均立下了全国第一尊铜像。谭友动先生这一捐赠义举,令人赞赏,值得学习,也饱含了谭x先生对xx教育、对xx一中的教育最美好的期盼。

各位校友,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们xx是一个“崇文重教”的有名县,xx一中是湘南地区的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完全相信,xx一中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支持下,一定会办出全县人民满意的教育。xx教育明天更

美好!

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关山月铜像捐赠揭幕仪式上的主持词

在关山月铜像捐赠揭幕仪式上的主持词

谢克龙

(2009年12月25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师生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国画大师关山月铜像捐赠揭幕仪式,这是我区乃至我市的一件文化大喜事。在此,我谨代表关老家乡父老向捐赠铜像的岭南画派纪念馆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尊敬的中共阳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冯桂雄同志,尊敬的阳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芝岳同志,中共阳江市江城区委书记黄劲东同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柯燕同志,副区长朱惠萍同志,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永锵先生,岭南画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林淑然女士,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章绩先生及其夫人关怡女士,岭南中学副校长李煊明先生。参加今天仪式的还有市、区相关部门领导和埠场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关山月中学全体师生。在此,我谨代表江城区委、区政府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现在捐赠揭幕仪式开始。首先请关山月中学学生代表发言。大家鼓掌欢迎!

……………………………..下面,请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陈永锵先生致辞。大家鼓掌欢迎!

……………………………..下面,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柯燕同志致辞。大家鼓掌欢迎!

……………………………..下面,请同志讲话。大家鼓掌欢迎!……………………………..现正,有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冯桂雄同志,副市长陈芝岳同志,区委书记黄劲东同志,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陈永锵先生为关老铜像揭幕。鸣炮。

……………………………..关老铜像揭幕仪式礼成,谢谢大家。

第五篇:毛泽东百年诞辰铜像揭幕仪式出现的奇特现象

毛泽东百年诞辰铜像揭幕仪式出现的奇特现象

 日月同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到韶山以来,听到了太多的有关于毛主席和纪念毛主席活动的动人故事和神奇传说,而听到最多的是在1993年12月26日,毛主席铜像在毛泽东广场揭幕时刻发生的神奇现象,一个令科学都无法解释的现象,这个传说不仅仅群众中传说,而且每个带领游客到韶山的导游们,她们都在一遍又一遍地动情向大家叙述着这个美丽而真实的故事。毛主席的铜像是由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像重3.7 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寓意主席在位41年;全高10.1米,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 10月1日成立;毛泽东主席铜像身着中山装,胸前左上衣口袋外挂着“主席”出席证,双手握着文稿,面带微笑而又沉思,正视前方,再现了领袖在开国大典时的风采。置身铜像下,仿佛身边又一次响起了那洪亮的湘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993年12月5日毛泽东主席铜像从南京起程,按行程计划运输铜像的卡车应抵达湖南省会长沙停一晚。临近傍晚,大卡车行驶到曾经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江西境内。沿途数以万计的群众目送主席铜像缓缓过境。他们多想当年的毛委员重上井冈山和那里的群众话话旧,住上一晚啦。

当车子行驶在湘赣临界点的一瞬间,发动机突然熄火,怎么也发动不起来,也检查不出毛病在哪儿,连司机也感到几分蹊跷,刚才还是好好的,又没有什么故障预兆,怎么就突然熄火了呢? 司机怎么搞也点不着火:“„„莫不是主席在天显灵,他要到曾经战斗过的根据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和老区的群众住上一晚呢?”看来,今晚只能人随天意在江西抛锚了„„ 江西老表纷纷传说:“江西是毛泽东最早闹革命的地方,是他的第二故乡,他要在这里住一晚,看一看”。次日,东方拂晓,司机面向仰卧在天地间的主席铜像,双手合一,深深地鞠上一躬,“主席,咱们上路吧!”说完,跨上驾驶室,打开点火钥匙,没想到一“脚”就打着了火。司机师傅感叹到:真是神啊![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93年12月6日上午9时,毛泽东铜像行程一千三百多公里,历时5天,终于到达韶山地界。早早等候在韶山广场的几万名儿女聚集在广场,比过年还高兴,大家用激动的心情恭迎主席回韶山。上午10点正.当披挂着大红绸“毛主席回韶山”的横幅、运送着毛泽东铜像的大卡车缓缓驶进韶山冲时,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沸腾了,如花似玉的青年朋友沸腾了,年过花甲的老人沸腾了,他们敲着锣、打着鼓,扯着“热烈欢迎毛泽东主席铜像回家乡”的巨大横幅,载歌载舞.欢呼雀跃,鞭炮震天,不约而同呼喊:“主席回来啦!”“主席回韶山啦!” 一位80多岁高龄的毛氏家族老人用手触摸着仰卧在天地间的毛泽东主席铜像时,激动得泪水挂满老腮,“真是咱韶山的石三伢子回来啦?!„„”

就在此时,奇迹出现了,躺卧在天地间的毛泽东主席铜像好象被人们的欢呼声惊醒了,停好了的卡车忽然向前动了动,似乎主席要起身向欢迎他回家乡的父老乡亲致敬。1993年12月20日毛泽东铜像揭幕仪式举行,江泽民同志专程来韶山。

离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还有6天的日子,中央在韶山举行了盛大的铜像揭幕仪式,江泽民主席亲自为毛泽东主席铜像落成揭下长达20多米的红绸大幕,中央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揭幕仪式开始,请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为毛泽东主席铜像揭——幕!”,主持人话音刚落,江泽民主席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缓步走到披盖着大红绸布的铜像前拉下大红绸。正当大红绸滑落到毛泽东主席铜像手握文稿处时,红绸布不知怎的就是拉不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快步走到江主席身边,贴在耳边说了句一句话,江主席即刻后退三步,面仰铜像.深深地鞠下了三躬。说也怪,当江主席再次拉动红绸布时,20多米长的红绸布霎时轻轻地飘落在铜像基座底下。江泽民主席为铜像揭幕未能一次拉下大红绸的事情也在韶山冲成了神奇传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这一天,在毛泽东铜像边,又出现了一个奇特景观:6只鲜艳的彩蝶,围着铜像翩翩起舞。人们惊叹不已:莫非是毛家的6位英烈,化成蝴蝶,前来向毛主席贺寿吧!人们想起了毛泽东那首著名的诗词《碟恋花.答李淑一》,那该是开慧和岸英他们化蝶而来吧!就在江泽民主席揭下大红绸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几乎都在注视着耸立在蓝天白云下、背靠韶峰、面向东方的毛泽东主席铜像时,谁也没有想到,谁也没有看到,却有一位资深摄影记者抓拍到了一个千载难逢、令世人惊叹、能载入历史史册的真实画面——日月同辉。过了八分钟之后,月亮就消失了。清光绪七年举人戴炯在《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旗》卷首作《老谱序》中对韶山的古往今来写道:“夫山水秀绝,必生奇才,韶山虽不在中州往来之地,赋客骚人所不到.必将有秉山川之秀.追踪古老先生,其人者,为国之华,为帮之望,使人与天地俱传,日月同辉”。

没想到150年后,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韶山诞生,一轮红日从韶山升起。就是这轮不落的太阳,照亮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100年后的今天,历史再次印证了古老先生惊人预见,一代伟人毛泽东,将永远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当时的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情,一个外国媒体评论说:一个逝去了多年的伟人,竟能感天动地,让日月同辉,真是世上千年罕见。时过四年,中央心连心艺术团来到韶山慰问演出,再一次的证明了铜像的神奇传说。开演之前,天空飘着雨,演出开始后,天空似乎为情所动,主持人赵忠祥拿起话筒:“刚才天上还下着雨,打着伞.可我们演出一开始,雨也停了,太阳也露出了笑脸,从感情上我们相信,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在保佑我们„„”场上群众顿时掌声不断,演出进入高潮,台上台下一片沸腾。在阳光下,韶山人怀着欣喜的心情,观赏了这场精彩的演出。[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那年冬天,还出现了罕见的奇遇自然景象。本应在阳春三月开放的杜鹃花却提前了整整三个月开放,铜像的到来,为韶山带来了春天,杜鹃花也为毛泽东重返故里而动情,红红地、火一样的绽放在韶山方圆5公里内的群山之上,真可谓“花随人意开,天随人意变”。

反常的自然景观不仅让韶山人增添几分高兴,几分惊叹,还引起了湖南省委、省府高层领导的关注,一连间出了让世人至今难解的几个谜。为什么早不开,晚不开,恰在铜像落成的时候—— 开呢? 为什么与毛泽东故居相距28公里的宁乡县花明楼又不开呢? 于是,他们搬来省城的高级地质学家,气象专家到韶山探幽访古,动用现代化仪器踏山斟测,但终归徒劳而返,难解其意。因此韶山冬日杜鹃红也就永远成了神奇传说和美丽的故事。为铜像设计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刘开渠大师是新中国雕塑事业的开拓者,他不顾90多岁的高龄,与陈允贤大师精心合作,将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塑像创作之中,样稿设计了一幅又一幅,意见征求了一遍又一遍。经中央领导审定,最终选定了毛泽东主席出席开国大典的光辉形象的设计稿。

刘老的一生为新中国的雕塑立下过汗马功劳,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三块主体浮雕曾留下他的不朽之作,为世人所仰目。而今为一代伟人雕塑更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和汗水,铜像成功的雕塑再次展现了大师的经典之作。然而,这个成为我国去西方学习雕塑的第一人刘开渠大师在完成设计制作后的一个月便神秘离开了人世间,报端未见报道,一时引起艺术界的种种猜测。

刘老留给世人最后一件盛世作品,是他人生最好的结晶.像人们怀念伟人一样,在欣赏这幅巨作后也会对刘老油然起敬。毕竟名人也有名人的归宿,无论选择何种方式,神秘点更让人难以忘怀。由衷地祝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艺术大师一路走好。庄重、简朴,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相协调的风景线。[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毛泽东铜像广场风景优美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铜像广场两侧是游人观赏、休息的好场所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关于毛主席铜像的三大谜团,在韶山老百姓中流传甚广,越传越神,越传越奇。韶山人老老少少都坚持认为毛主席是神,护佑苍生的神,所以家家户户大都敬拜主席像。到韶山,不请一尊毛主席铜像是绝对说不过去的。铜像都是限量发售,有监制、有编号,颇具收藏价值。

下载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2011.5.7)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2011.5.7).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子像揭幕仪式校长发言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92级7班校友向母校捐赠孔子像仪式 校长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我校孔子像揭幕仪式,在此我谨......

    在秦鹏春先生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致辞

    在秦鹏春先生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致辞校党委书记、校长 ***(2012年*月*日)尊敬的秦鹏春先生亲属,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值此秦鹏春先生诞辰八十九周年之际,我们怀......

    孔子像揭幕仪式(张校长主持)

    “孔子像揭幕仪式”主持词 各位领导、老师们,早上好! 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教育文化,营造我校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全校师生高尚的道德追求和精神境界,在齐校长的倡导下......

    松山学校孔子像落成揭幕仪式校长致辞

    松山学校孔子像落成揭幕仪式 校长致辞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九月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九月又是硕果累累的季节。携着已久的盼望,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

    大寨中心小学孔子像落成揭幕仪式校长致辞

    大寨中心小学孔子像落成揭幕仪式 校长致辞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孔子像揭幕仪式,以无限崇敬的心情来表达我们对这位两千多年前圣人的深深......

    卞寨小学2018年元旦文艺汇演 校长致辞

    卞寨小学2018年元旦文艺汇演 校长致辞 2017.12.29 卞寨小学2018年元旦文艺汇演 校长致辞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校委会向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

    “贵州新学校计划”校长论坛文章(马仲玲)

    开发特色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在特色课程开发中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马仲玲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中学 550018)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哈佛校长演讲稿与唐仲英奖学金获奖感言

    哈佛校长演讲稿范文 听说有这样一个故事:它发生在1987年,有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法国巴黎。某报社记者问其中一位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