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学前班视野:中国父母何时才能手放开?
同一起跑线幼儿园学前班视野:中国父母何时才能手放开?
同一起跑线作为北京成立时间最早,自编教材最为完善,最专业的婴幼儿早教机构,在教育儿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特地整理后与家长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开复:我很惊讶大学生找工作得问家长
今年9月,刚刚辞去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的李开复博士,又创立了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的创业平台——创新工场。几个月来,李开复奔赴全国各地,四处招贤纳才。在三四十名得到面试通知的大学生中,一些人的求职理由让他感到非常惊讶。
“我父母觉得我跟着李开复干就对了!”
“我父母觉得我应该去家跨国公司工作。”
“我父母希望我待在上海。”
“来应聘到底是你的决定还是你父母的决定?”听完这些大学生的回答,李开复感觉很无奈,便跟他们说:“我来发一封E-mail跟你的父母沟通一下吧。”“对不起,我的父母不会用E-mail。”
不会用E-mail的父母,居然告诉孩子应该去哪一个互联网公司工作,这不是很奇怪的事吗?11月14日,在第二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李开复跟大家分享了他最近的一些经历,并郑重地告诉在座的家长,在严管和压力下长大的孩子,虽然听话,但最后可能会失去管理自己的能力,甚至没法独立。
他建议,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要多信任、多放权,少严管、少施压。在当今时代,家长可能不懂下一代,不清楚孩子自己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此外,如果家长帮孩子做了太多的决定,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反正有父母帮我作决定,这不是我的责任。当他有一天面对独立,他的路反而会走得非常艰难。
“我常常在大学演讲时听到学生举手问,你总告诉我们要追随我心,可我不知道我心是什么。你总告诉我们要学自己有兴趣的东西,但是我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李开复认为,过于严格的管教,已经使得一些从小生长在被动环境里的孩子,被培养成机器,他们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找不到自己的兴趣,不知道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李开复也承认,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犯错,都会有管得太多的时候,但关键是要让孩子知道,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记者谢洋樊未晨)
做陪伴孩子仰望星空的父母
11月14日清晨,北京气温接近0℃。一大早,国家图书馆嘉言堂门前排起了长队。这些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家长是专程前来参加第二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的。
有人说,在中国,很容易认出谁已经为人父母,尤其是上学孩子的父母就更好辨认了。因为他们总是愁眉不展,他们有太多的困惑和压力了。
“虽然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大家都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帮助孩子获得真正的成功’。”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谢琴说,什么是人的成功?是不是把孩子培养成高智商、高学历的人就是成功的教育?论坛的举办,正是为了帮助家长解开这些困惑,探讨家庭教育如何进一步发展。
父母的角色没法社会化
“在一切高度社会化的今天,父母的角色是没法社会化的,家务活可以请人来帮忙做,但我们没有办法请人来做孩子的爸爸妈妈,同样,家庭教育也无法社会化。”论坛上,北京师范大教育学院教授钱志亮的话,让不少家长陷入沉思。
一年前,钱教授到山西做完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后,有听众找到他,希望他能帮忙管教自己的孩子,并开出了惊人的酬劳:“我给你50万,然后在北京给你买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你帮我带孩子,你儿子在哪儿上学就让他也在哪儿上学,等我儿子高中毕业后,那套房子就归你了!”
原来,这个家长是一名“煤老板”。在他的观念里,只要舍得花钱就能为孩子“买”来好的教育。“煤老板”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但在我国,“只生不养”的现象却不鲜见。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不少年轻人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而孩子则被交给家中的老人抚养,甚至有些孩子每天都是和保姆度过的。于是,孩子的心理问题、生理问题大量出现,亲子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
“我就是一名教育的失败者!”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陈向东面对台下听众,开诚布公地说。有一天晚上,他11点左右回到家,刚进门就听见大女儿宁宁的哭声。“怎么这么晚了还不睡?”“我难过,我想妈妈了!”“妈妈不在家,爸爸在呀!”“爸爸你在家有什么用呢?你知道我的作业是什么吗?我的语文课本是哪本吗?你知道我在上什么培训班吗?”听完女儿的倾诉,陈向东当时就傻了。
“孩子和父母之间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从生命孕育之初就确定了这种关系,而且父母对孩子来说是唯一的。”钱志亮说,在家庭教育中也会遵循这样的原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父母在早期不尽职尽责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加倍去弥补。
给孩子有质量的时间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要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但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看来,光给时间还不够,“家长给孩子时间要给出质量,不是在家里陪着就行了!”
俞敏洪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一些家长,自己在家搓麻将或看电视,却要求孩子在一边好好做作业。有些家长虽然推掉了应酬,腾出了时间待在家,可是注意力并不在孩子身上。
“最好的办法是你拿本书翻翻,只要书不拿倒了就行。”俞敏洪解释说,看书是为了给孩子营造一种学习的气场和氛围。在孩子眼里,父母看电视、看报纸杂志都是在做不正经的事儿。俞敏洪在家用电脑发邮件时,孩子经常会跑来看看爸爸是不是真的在工作,因为他们的意识中认为打开电脑除了找好玩的东西就是打游戏,所以他们不认为这是一种严肃的状态。
有一次俞敏洪在家做了一个试验,家里不准看电视和玩电脑,要求爱人和女儿一起跟他看书。一开始,儿子一个人在边上玩,最后玩着玩着发现自己一个人特没劲儿,便也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起来,尽管儿子当时还不识字,看不懂。“这就叫环境氛围。”俞敏洪说。
台湾彩虹儿童生命教育协会会长陈进隆自从有了孩子后,家里就再没有播放过电视节目。他的理由是,从电视的属性来看,大部分孩子看电视时,不会做太多的思考,大都是被动接受节目制作人设定好的议题。此外,电视节目通常比较吸引孩子的眼球,孩子看电视的时间长了,不仅会忽略很多该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会使亲子互动的时间减少很多。
现在,陈进隆的女儿已经上大学二年级。这么多年一家人虽然失去了电视节目带来的很多乐趣,但却养成了一起对话、讨论、阅读的习惯。每天孩子放学回来,大家总要聊聊天,孩子告诉他在学校发生什么事情,他也会分享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新鲜有趣的事情。“在青少年时期,他跟你对话的关系已经养成了,所以当他面对人生很多问题的时候,不是只听他同学的,你也有机会参与。”陈进隆说。
学会培养孩子的心情
“怎么星星中间还会有白色的云呢?”俞敏洪说起有一次和公司几个30多岁的中层干部躺在坝上草原看星空时,有人突然提出这样的疑问。一时间,台下听众都笑出声来。
“我们这儿有多少家长带着孩子去真正看过银河呢?”听完俞敏洪接下来的提问,台下一片寂静。
有一次俞敏洪带着家人到海边度假。因为刚好是农历十五,大家便到海边看月亮是怎么升起的。眼看着一点点的月牙渐渐探出头来,直到突然跃出水面,月光一泻千里投射到大家面前,顿时让人感受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
1个小时后,俞敏洪说:“有点凉了,回宾馆吧。”“爸爸我不走,我要看到月亮升到那个地方再走。”女儿的回答让他感到有些意外,最后,大家在海边又待了3个小时。
还有一次,俞敏洪带儿子去野外露营,大家搭着帐篷睡了一夜。结果回到家里儿子在床边也搭了个帐篷,天天钻进去睡。有一天,儿子口里突然蹦出了一个让他特别难忘的问题:“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再睡在星星下面?”
“你能说孩子内心没有美感吗?内心没有诗意吗?但如果我们不带孩子去体会这些东西,他的内心就是没有。孩子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父母间的摩擦,老师的压迫,这样的孩子心理是不会健康的。”
俞敏洪觉得,给孩子时间的同时,要学会培养孩子的心情。他的父亲从小潇洒、悠闲的生活态度,培养了俞敏洪性情中的豁达和不在意。当他遇到困难、挫折和痛苦的时候,这种个性就明显的发挥作用。
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平等的沟通。”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主任孙鹏说,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总是以说教者的身份在对待孩子。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等的,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孙鹏说起教育界存在的一个怪现象:老师们往往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因为老师在学校里每天见到那么多优秀的孩子,他们的脑海中已经有了很多理想化的“白马王子”,所以见到自己的孩子时,他们不再是一个耐心的发现者,而变成了一个“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说教者,孩子当然难以接受这样的教育。
孙鹏认为要改变这一点,要遵循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孩子仰头看着你,这本身在人格上就是不公平的,蹲下来跟孩子的眼睛平视着交流,这时跟孩子在人格上就是平等的了,平等的交流才有可能。”
孙鹏介绍,到西方的幼儿园去考察时,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不是站着也不是坐着而是趴在地上,“这不是在做游戏,而是一条教育原则”,因为成人只有放下身段才能真正和孩子站在同样的高度,才能真正走近孩子。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也赞成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家长如果在孩子面前只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长辈,把孩子作为成人的附属品,孩子就会变得保守、胆小、被动和听话。“这种孩子在30年前的企业是受欢迎的,但是今天已经过时了,我们今天希望培养的孩子是快乐的、乐观的,是能够信任父母、能够彼此倾诉、能够爱自己也能爱别人的人。所以,我做爸爸总是告诉自己要放下架子,像一个朋友一样,拿出时间跟孩子疯玩,让孩子有话都跟我说。”李开复说。(记者樊未晨谢洋)
教育语录
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一生都在学习。因此,家庭教育并不等同于父母如何教育子女,而是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如何在这个家庭当中自己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谢琴
很多家长认为现在让孩子辛苦一点,牺牲眼前的幸福可以换得未来的幸福。人生的幸福是完整的,你牺牲了他花季时代的幸福,就谈不上他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而且成人没有权力替代孩子作出这种选择,牺牲他青少年时代的幸福。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巡视员朱慕菊
不以自己的水准要求孩子。有两个内容,一是你是个成功者,那么不能硬性要求孩子必须达到和超过自己的水平。二是假设你的人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你不能把孩子当成弥补自己人生缺陷的替补品。这是中国教育一个最大的问题,核心是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主体,一个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人。
——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主任孙鹏
成绩只不过是虚荣的人用以吹嘘和慵懒的人所恐惧的无聊数字而已,而你既不虚荣也不慵懒。
——李开复对女儿这样说
不砸破核桃壳吃不到核桃仁,要让孩子适当吃苦受罪。
——北京师范大教育学院教授钱志亮
玩游戏不坏,关键是怎么玩。孩子在学校老师说了算,在家里家长说了算,只有在游戏里他说了算,所以他有积极性。游戏精神就是3个东西:活力、规则、创新,我们要培养这种游戏精神。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
我也很热情地盼望将来我的孩子当副市长或者当市长,但事实上我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因为要走到这个岗位除了需要努力,也需要机遇,所以我要求我的孩子有一颗平常心。现在家长往往有一种想法,我自己在一个平台上非常好,我的孩子一定要超越我。这样的定位有的时候是很难达到的,这样对于家长、对于孩子都非常痛苦。
同一起跑线学重点小学考前思维特训班招生简章中国儿童教育精品教材奖 最有前途的学前教育机构 中国儿童教学突出成就奖 中国十大品牌学前机构奖
“优秀”是一种习惯,要从小培养。《同一起跑线》教育集合了常教中科心理研究所精准培育和国家十二五教师科研基金会重点子课题共同编辑了学前精品教学和学前逻辑思维训练的精品课程。专门为名牌小学输送人才。《同一起跑线》的“灵思儿童思维训练学前班”在北京幼教机构中,连创北京市、区重点小学的最高录取百分比。2009、2010、2011连年重点小学实验班的考试中灵思学员90%学员考入重点小学。在2011年的育民小学超常班的考试中,有24人从近2000名参加考试的儿童中脱颖而出。占全部招生人数的35%。同一起跑线灵思班教学分三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前班,周末(课后)训练班,假期特训班。
第二篇:幼儿园学前班视野:父母虚夸易让孩子陷入困惑之中
同一起跑线幼儿园学前班视野:父母虚夸易让孩子陷入困惑之中
同一起跑线作为北京成立时间最早,自编教材最为完善,最专业的婴幼儿早教机构,在教育儿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特地整理后与家长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的态度、评语就像是摆在孩子面前的一面镜子,孩子总是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自己,形成“我是谁”这样的心理概念。因此镜子反映出的内容对孩子自我概念的建立极为重要。孩子的成长应当是在不断的自我矫正过程中度过的,如果缺少真实的评价,就会使得孩子走入自我认识的盲区。
父母的虚夸让她陷入困惑之中
13岁的楚蓉快要小学毕业了,她近来总在闹脾气。她拒绝爸爸妈妈翻阅她的书本,拒绝将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每当爸爸妈妈有一丝询问的意思,她就会表现得非常烦躁。“我们知道升学考试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常常会安慰她,鼓励她。但是越鼓励,她好像越是听不进去。”楚蓉的妈妈非常担心女儿的情况,她不明白,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如此排斥父母的关心。
临床诊断:没有根基的称赞往往比批评更具有杀伤力
经过深入沟通得知,从小楚蓉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都是最好的评语,无论她做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会夸奖她做得好。小时候,楚蓉喜欢在纸上涂鸦,每次随手画出的作品,都会被爸爸妈妈贴在最显眼的位置展出来供一家人欣赏。虽然在绘画班的时候,老师很少表扬楚蓉,但是爸爸妈妈都会在家里弥补课堂上缺失的那份鼓励。好像无论做什么事情,在爸爸妈妈的眼中,楚蓉都是最棒的。因此在楚蓉自己的心目中,她也是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
然而,在上学以后,骄傲的她经常会听到同学说自己:“她总觉得自己是最棒的,其实她什么都不行。”难道,真的是自己根本就不出色。她带着这个问题去问妈妈,妈妈的回答是:“别听同学瞎说,我家楚蓉就是最棒的。”而在之后的一次考试中,楚蓉发挥的不好,名次比较靠后。在咨询室里,楚蓉哭着说:“我根本就不是最好的,我再也不相信爸爸妈妈了。”
过度的鼓励,容易导致孩子自我膨胀
家长的态度、评语就像是摆在孩子面前的一面镜子,孩子总是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自己,形成“我是谁”这样的心理概念。因此镜子反映出的内容对孩子自我概念的建立极为重要。
楚蓉的自我概念建立在爸爸妈妈不断的鼓励之中,因为总是受到夸奖,所以楚蓉始终以为自己就是那个最棒的孩子。父母的这种鼓励就像是在孩子的面前立起了一面凸透镜,而楚蓉则像是一只站在凸透镜前的小猫,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只老虎。以往,当遇到失败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会帮她归因于外在条件,所以楚蓉的自我界定始终没有发生改变,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她都会认定凸透镜中的人就是自己。但是,她从来不知道,自我的真相是什么。而一旦她发现真实的自我与爸爸妈妈告诉她的那个我有很大的差别时,这个结论对她的打击将会是难以承受的。
没有根基的夸奖,让父母失去权威
每个人的自我概念都是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之上,而这个他人不仅仅是指爸爸、妈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庭之外成员的评价将会越来越重要。由于来自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本身就会因为标准不同而导致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情的评价产生很大的差异。所以父母的评价性语言与来自外界的评价性语言越是具有一致性,孩子就越会相信自己的父母,而一旦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与外界差异过大,孩子的心中就会画出一个问号。而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称赞缺少依据性,甚至有些敷衍,他们对父母的信任感必然就会有所下降,甚至影响到亲子之间的关系。
育儿建议:坦诚以待,帮助孩子建立可延续的自我认同
孩子是很容易接受妈妈的评价的,妈妈客观、全面的评价能使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能够用积极乐观、不骄不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
走出鼓励的误区,给孩子客观具体的评价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帮助孩子建立自信需要不断的鼓励与夸奖,结果导致不敢批评孩子,甚至不敢说实话。其实,孩子的成长应当是在不断的自我矫正过程中度过的,如果缺少真实的评价,就会使得孩子走入自我认识的盲区。
作为家长,在像孩子反馈意见的时候,应该采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能够接受的方式,指出孩子应当改进之处。例如,当楚蓉的绘画作品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时,家长所作的不应该是一味地弥补夸奖缺失,而是应当以“我们一起看一看,如何让这幅图画变得更美„„”等方式,指导孩子的绘画技艺,提升孩子的绘画感觉。
同时家长在赏识孩子的时候,应该具体描述孩子的什么行为得到了赏识。因为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很具体,因此父母要善用建设性的赞美,少用评价式赞美。比如,孩子画了一幅好画,父母要避免用评价式的言语:“啊,画得好美,你真是一个小画家!”这种评价比较极端,会让孩子养成对高期望评价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像蓁蓁妈妈就会很具体地赞美:“宝贝,你的颜色用的很好,蓝色和红色混在一起的颜色太美啦。”她会具体描述蓁蓁在主题、构图、色彩、创新等方面的长处,这种客观的赞美让孩子明白自己到底好在哪里,自己在哪一方面还要发扬光大。孩子得到的不仅是赞美和激励,还提高了认知水平,得到了具体的指导。因此,对于孩子来说,描述事实远胜于空洞的赞美。
注意区分鼓励和称赞的区别,给孩子最真诚地鼓励
很多的父母认为他们称赞孩子就是鼓励孩子,他们没有认清称赞可以是鼓励,但是不等于鼓励。表面看来,称赞和鼓励是在相同的过程中产生的。这是因为称赞和鼓励二者都注重再积极的行为。其实,称赞是鼓励的一种,是以竞争为基础,获胜者才能得到,是有最好的意思。事实上。父母亲再称赞孩子时的心态是:如果你做我认为好的事情,你将会从我这里得到承认和重视(有价值)作为奖赏——称赞是想用外在的建立来激励孩子。但是鼓励是对孩子的努力和改进而言,不管这努力和改进多么微小都可加以鼓励。圆圆想参加手工比赛,每天都在认真地练习。她对妈妈说:“妈妈我可能不行,铮铮剪的小兔子可好看了,我一定赛不上。”圆圆的妈妈对圆圆说:“我记得,前两天你剪出来的图画还没有这么漂亮,宝贝,你已经进步很多了。”妈妈的鼓励让圆圆很开心,也更有信心了。
同时,鼓励使用的时机也是有区别的。鼓励是在孩子表现低落的时候也给予,孩子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或者当他们面对失败时,父母也可加以鼓励。但是称赞就不能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称赞和惩罚一样,是控制的方法。
Tips:称赞时候等于鼓励,可视以下情况而定:
父母的目的:如果你真诚的意愿视鼓励,而不是要控制他,你的赞美就是鼓励。
孩子的目标:如果孩子寻求称赞是为了要大人注意他,那么赞美反而会把孩子教成没有主见、具有依赖性。如果孩子倾向于追求权力或报复,赞美反而会使他们挫折不安,原因使他们心中想要做的使反抗和摆平。
孩子接受赞美的方式:如果孩子对这个称赞本来就没有期盼或要求,那么这个赞美就是鼓励。
鼓励孩子的时候,不要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加上价值判断。很多的时候我们用使用积极的判断和积极的评价,而这种评价显示了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见,而不是帮助孩子相信自己。
同一起跑线学重点小学考前思维特训班招生简章中国儿童教育精品教材奖 最有前途的学前教育机构 中国儿童教学突出成就奖 中国十大品牌学前机构奖
“优秀”是一种习惯,要从小培养。《同一起跑线》教育集合了常教中科心理研究所精准培育和国家十二五教师科研基金会重点子课题共同编辑了学前精品教学和学前逻辑思维训练的精品课程。专门为名牌小学输送人才。《同一起跑线》的“灵思儿童思维训练学前班”在北京幼教机构中,连创北京市、区重点小学的最高录取百分比。2009、2010、2011连年重点小学实验班的考试中灵思学员90%学员考入重点小学。在2011年的育民小学超常班的考试中,有24人从近2000名参加考试的儿童中脱颖而出。占全部招生人数的35%。同一起跑线灵思班教学分三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前班,周末(课后)训练班,假期特训班。
第三篇:幼儿园学前班视野:体罚孩子会降低情商
同一起跑线幼儿园学前班视野:体罚孩子会降低情商
同一起跑线作为北京成立时间最早,自编教材最为完善,最专业的婴幼儿早教机构,在教育儿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特地整理后与家长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体罚会降低儿童的情商,并且削弱儿童自制力,导致他们的行为表现更加糟糕。
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是通过对63名5~6岁儿童进行测试得出这一结论的。其中一所学校对违规学生实行体罚;另外一所则采用非体罚措施管理学生,所有的孩子生活的地区和家庭背景都大致相同。研究人员通过让这些孩子完成一系列任务测试其行为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受到体罚的学生行为能力明显不如未受过体罚的学生。这表明严酷的体罚可能损害儿童的表达能力和行为能力,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儿童的情商会受到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称,体罚能使儿童迅速服从,但不能使他们明确理解规则和标准,所以可能导致儿童的自制力随年龄增长降低。体罚并不能教会儿童适当的行为,也无助于改善他们的学习。
同一起跑线学重点小学考前思维特训班招生简章中国儿童教育精品教材奖
最有前途的学前教育机构
中国儿童教学突出成就奖
中国十大品牌学前机构奖
“优秀”是一种习惯,要从小培养。《同一起跑线》教育集合了常教中科心理研究所精准培育和国家十二五教师科研基金会重点子课题共同编辑了学前精品教学和学前逻辑思维训练的精品课程。专门为名牌小学输送人才。《同一起跑线》的“灵思儿童思维训练学前班”在北京幼教机构中,连创北京市、区重点小学的最高录取百分比。2009、2010、2011连年重点小学实验班的考试中灵思学员90%学员考入重点小学。在2011年的育民小学超常班的考试中,有24人从近2000名参加考试的儿童中脱颖而出。占全部招生人数的35%。同一起跑线灵思班教学分三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前班,周末(课后)训练班,假期特训班。
第四篇:幼儿园学前班视野:家庭教育不该等同培养盆景
同一起跑线幼儿园学前班视野:家庭教育不该等同培养盆景
同一起跑线作为北京成立时间最早,自编教材最为完善,最专业的婴幼儿早教机构,在教育儿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特地整理后与家长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日,《我是卢星宇,不是卢美美》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作者卢星宇通过一年来的思考和梳理,将自己的成长历程集结成书。
该书披露了卢星宇幼年的成长经历。她是一个从四川省旺苍县走出的平民女孩,其母亲的严厉和慈爱,父亲的约法三章、放养式教育和魔鬼训练,鼓励、鞭策、原则、放任等辩证运用,匡正其成长。
此书展示了一个放养式家庭教育的经典案例,再现了一个“富二代”蜕变为“仁二代”的惊险历程。作者卢星宇在书中真诚分享了她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尤其面对被有些人称之为“卢美美”的冤情时,依然坚持做职业慈善家,表现了一个当代青年无私无畏的高尚情怀与坚定信仰。
对于家教,卢星宇和父亲曾有一段关于盆景艺术的争论:父亲认为适当地修剪可以让枝干更好看,能让植物更好地展现自身的魅力。可她却认为盆景是门残忍的艺术,它扭曲了植物本来的面目,所产生的造型无非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观,父女俩的争论最后达成有原则的妥协,父亲对她实行“原则性放养”——“向上、向善、自觉”三原则,给她自由的发展空间。卢星宇表示,父亲一贯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最后他也认为应该让孩子本真的活着,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尽管现实中有很多家长强迫孩子学奥数,练英语,喜欢对子女说“这都是为你好”,实际上却在做着剥夺了孩子当下幸福的事情。卢星宇很庆幸自己有一个开明的父亲。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活法,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幸福,她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本真的活着。
同一起跑线学重点小学考前思维特训班招生简章中国儿童教育精品教材奖
最有前途的学前教育机构
中国儿童教学突出成就奖
中国十大品牌学前机构奖
“优秀”是一种习惯,要从小培养。《同一起跑线》教育集合了常教中科心理研究所精准培育和国家十二五教师科研基金会重点子课题共同编辑了学前精品教学和学前逻辑思维训练的精品课程。专门为名牌小学输送人才。《同一起跑线》的“灵思儿童思维训练学前班”在北京幼教机构中,连创北京市、区重点小学的最高录取百分比。2009、2010、2011连年重点小学实验班的考试中灵思学员90%学员考入重点小学。在2011年的育民小学超常班的考试中,有24人从近2000名参加考试的儿童中脱颖而出。占全部招生人数的35%。同一起跑线灵思班教学分三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前班,周末(课后)训练班,假期特训班。
第五篇:幼儿园学前班视野:请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同一起跑线幼儿园学前班视野:请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同一起跑线作为北京成立时间最早,自编教材最为完善,最专业的婴幼儿早教机构,在教育儿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特地整理后与家长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位妈妈都是爱孩子的,可为什么在孩子眼里,妈妈却成了一个拿着“刀”的郐子手呢?妈妈的“刀”其实就是她强烈的的控制欲。她打着爱的名义,用“刀”挟持孩子的身心,让孩子备受折磨。
妈妈,请不要控制我
我是在儿童绘画班认识8岁的小男孩睿睿的。他画了一幅画(附图1)。我问他:“牛好像不高兴啊?”
“是的,它很生气,也很难过,因为主人要杀他。”
“为什么要杀它呢?”
“我也不知道。主人就是主人,他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牛没有一点办法。”
“牛为什么不逃跑或者反抗呢?它的个子那么大。”
“主人已将牛屋的门锁上了,它逃不出去。再说,主人拿着刀,随时可以捅它一刀,它反抗也没有用。”
“那它就只能等死吗?”
“是的,所以它很难过啊。”睿睿的表情有些木然。
这个孩子想象力很丰富,表达也非常清楚,但我心里却沉甸甸的。绘画作品能折射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在睿睿的内心里,那个拿着刀、控制整个局面的主人是谁?那个既生气又难过的“等死”的牛又是谁?他头脑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画面?
不久,我约见了睿睿的妈妈——一个走路、说话都风风火火,显得急躁不堪的女人。她迫不及待地向我数落起睿睿的不是来——
睿睿这孩子太不听话、太不懂事了,他总是让我操神,这让我显得比很多同龄人要憔悴。回家就做作业、饭前洗手、饭后擦嘴、睡前喝牛奶,他自己的这些份内的事,都要我一一提醒并监督执行。他的自觉性很差,我对他的管教稍微一放松,他就会捣乱。比如,做作业时,他总是趁我不注意时玩小刀、玩橡皮或者掰指甲,我的双眼必须时刻盯着他,不断催促他:“快点!快点做!”睿睿他爸是个“甩手掌握”,什么事都不管,而且也做不好,家里所有的事都指望我了。我在家里嘴巴一刻也不能闲,手脚一刻也不能停,每天晚上躺到床上时,累得都快虚脱了。
睿睿已经8岁了,可是,什么事都不会做,什么事都依赖我。每天晚上,我都要帮他整理书包,将铅笔削好,将橡皮擦涂抹干净,整齐摆放在文具盒里,我还要将他第二天要穿的衣物摆放在枕边,如果是冬天,还得给他标清楚哪件毛衣穿里面,哪件毛衣穿外面。有一次早上,我感冒了,没有起床,睿睿临出门时,跑过来问我:“妈妈,今天穿哪双鞋子?”我头疼得厉害,不耐烦地说:“你随便穿吧。”睿睿在门口磨蹭了半天,最后还是向我求助:“妈妈,还是你决定吧,穿哪双呢?”我气得不行。
睿睿在家里时时处处显得毫无主见,没想到,他在学校里却是一个喜欢攻击别人的学生。睿睿的老师告诉我,他经常给人取绰号,什么招风耳啦、小矮人啦、大象腿啦、长颈鹿啦,他也经常挑剔别人的缺点,比如说谁谁很自私啦,谁谁很笨什么都不懂啦。上个星期,睿睿竟然和一个同学打了一架,被学校记了“大过”处分。我着急地问他:“你为什么要打人呢?”“我说月亮不会发光,他偏说月亮能发光,我怎么给他解释,他都不信。”“他不信就不信嘛,这与你何干呢?”“那可不行!我是对的,他是错的,他就必须听我的!”„„这孩子是什么思维逻辑啊,他咋一根筋呢?我真是有些不理解。
妈妈讲的都是事实吗?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我又问了睿睿几个问题:“妈妈说你自觉性差,什么事都要她‘盯着’,你才能做好,你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
睿睿大声说:“不管我做什么,她都要管我,她从来不相信我!”
“可是,她如果不管你,你就不会去做啊?”
“我当然会做!她越是管我,我就越是要故意捣乱,故意惹她生气。”
“你连穿哪双鞋子都问她,是吗?”
“如果我自己选择了哪双鞋,她肯定又会说这不好那不好的,不如让她决定吧。”
“你在学校为什么老说同学的坏话呢”
“我不说他们的坏话,他们就会说我的坏话。”
“为什么别人一定会产你的坏话呢?你们完全有可能友好相处啊。”
“那肯定不行,要么是我胜了,他们败了,要么是他们败了,我胜了,反正得有个胜负。”
从妈妈的讲述和睿睿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妈妈对孩子有一种控制欲,而且这种控制欲已经影响了睿睿的思想、性格和行为。那么,她的这种控制欲从而而来呢?
我让妈妈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
我父母都是老师,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但是在家里,我却感觉不到他们的爱。他们对我和弟弟完全是两种态度,总是夸弟弟聪明、可爱,而对我却有很多不满意,他们批评我写字不好看,说话不流畅,走路姿势不好看,性格不够开朗等等。我从小特别自卑,总认为自己是最笨、最丑的女孩,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简直是一无是处。
咨询手记:
1、控制与反控制的母子
睿睿到底是怎样一个孩子呢?在妈妈眼里,睿睿“不听话,不懂事,自觉性差,毫无主见,依赖性强”,但睿睿却认为是“妈妈管得太多了”,所以他要“故意捣乱”,故意不拿主意。到底谁说的是事实呢?
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总是习惯于将过错推给别人,所以,这对母子的话可能都有“水分”。但是,在亲子互动中,父母永远是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睿睿的缺点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而绝非是母亲被动地被一个缺点多多的孩子拖累。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对母子的互动:妈妈具有控制欲,她需要通过控制别人来填充内心的空虚,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她假设睿睿是一个“不听话、不懂事、自觉性差、依赖性强”的毛病多多的孩子,他需要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在这种假设下,她的控制欲得到满足,她忙碌且快乐着。但是,她的行为带给睿睿的是什么呢?一方面,睿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他渴望被尊重、被承认、被信任,他对妈妈的“什么都要管”很反感,并以行为抗议,所以,他要“故意捣乱,故意惹她生气”,他的这种“故意”行为更证实了妈妈的假设,所以她的控制行为会更紧。另一方面,睿睿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他的自控力、自主性和自理能力都还欠缺,他本能地习惯并享受于这种被监督、被照顾、被安慰、不需要自己操心、不需要自己负责任的生活。所以说,妈妈所反映的睿睿的缺点一方面是她潜意识的一种假设:她希望他本来如此,这样,她的忙碌才能有理由,她才能用被动的忙碌来掩饰自己主动的控制欲;另一方面,这也是她控制行为的结果:她的“无微不至”和事事插手让睿睿养成了自觉性差、依赖性强的毛病。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睿睿的反抗一方面反映的是自己的不满,另一方面,他幼稚的反抗也正好成全了妈妈的假设,助长了妈妈的控制行为。这对母子的互动可谓环环相扣啊。
在家里,妈妈占主导地位,睿睿虽然在反抗,但是仍然处于弱势。正在长大的他当然不会甘心于这种状态,于是,他便在其它场合寻找机会“翻身”。他攻击同学的弱点,就是为了掌握主动权,以控制别人。而且,母子互动的这种模式也让他对人际关系有了一种误解:“要么是我胜了,他们败了,要么是他们败了,我胜了,反正得有个胜负”“我是对的,他是错的,他必须听我的”,也就是说,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必须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局面,平等、友好、融洽的相处是不可能的。
我们再来看本文开头所描述的睿睿的画。显然,那只哭丧着脸的牛是他自己的替身,他认为自己很强壮(他在学校的攻击行为也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壮),但面对现实却无能为力,因为门被锁着了,而且,“妈妈”手里拿着刀;“妈妈”的个子虽然小,但是她的威力却很大。这幅画充分显示了睿睿内心的不安全感和对现实的无奈。
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每位妈妈都是爱孩子的,可为什么在孩子眼里,妈妈却成了一个拿着“刀”的郐子手呢?妈妈的“刀”其实就是她强烈的的控制欲。她打着爱的名义,用“刀”挟持睿睿的身心,让睿睿备受折磨。那么,妈妈的控制欲从何而来呢?
从妈妈的讲述中,我们能看出,这和她从小的成长经历有关。妈妈的父母对她要求很严,父母可能认为这是“爱”,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她却感觉不到爱。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只储存情感的箱子,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得爱,让“箱子”充实。如果父母无法给予这个爱,孩子的“箱子”就无法充实。妈妈从小没有获得足够多的爱,她的爱箱是空的,她因此需要通过控制别人或者控制一件事情来获得满足感,以填充“箱子”的空。
显然,妈妈也是当年亲子关系的受害者。当然,我们无意谴责妈妈的父母,就如我们不必谴责睿睿的妈妈一样。每一对父母都在努力将最好的爱给孩子,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爱也许并不能如期抵达孩子的内心。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早的认清这些“爱”的实质,争取给予孩子真正的、他们所需要的爱。
我们可以想像到,如果妈妈和睿睿继续以这种“控制——反控制”的模式互动,睿睿的成长必定会受到更大影响。一方面,他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自理能力会越来越差,责任感会越来越弱或者说根本没有责任感;另一方面,他翻身掌握主动的欲望人越来越强,他的攻击倾向会越来越明显,他在人际关系上的困惑会越来越深。
现在,妈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失衡状态,采取合适的方法予以平衡,比如,可以发展更多的兴趣爱好,结交更多的朋友,寄情于山水之间等,从中体味到快乐和满足,而不是通过控制别人或发号施令来获取满足。
妈妈要给睿睿更多的成长空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你希望他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发展什么样的能力,那你要给他创造一个合适的成长环境,而不是一面阻拦他一面指责他。你希望他有自觉性,有主见,那么,你就要给他施加责任,施加压力,并充分的尊重他、信任他。人才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而成长是需要阳光、雨露、土壤和空气的。
妈妈要以身作则,和睿睿建立平等、友好、融洽的关系。孩子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最先是从父母那儿获得的,或者更直接的说,是从亲子关系中感悟到的。睿睿对人际关系已经有了一些误解,妈妈要有意识的引导他和同学朋友打交道,鼓励他多发现别人的优点,虚心向别人学习,引导和同学坦诚相见、宽容以待。
另外,爸爸也要和妈妈多做一些情感交流。亲密、融洽的夫妻之爱是成年人填充内心空虚的最好原料,也是冶愈控制欲的最佳良药。妈妈内心的“爱箱”如果满满当当了,那她就会有足够的能量予家人更多的爱和关怀。加强夫妻沟通,增进夫妻感情,这也能转移妈妈对睿睿“紧盯不放”、“无微不至”的注意力,也算是给睿睿“松绑”吧。
温馨提示:
妈妈的父母对她要求很严,父母可能认为这是“爱”,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她却感觉不到爱。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只储存情感的箱子,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得爱,让“箱子”充实。如果父母无法给予这个爱,孩子的“箱子”就无法充实。妈妈从小没有获得足够多的爱,她的爱箱是空的,她因此需要通过控制别人或者控制一件事情来获得满足感,以填充“箱子”的空。
妈妈要给睿睿更多的成长空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你希望他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发展什么样的能力,那你要给他创造一个合适的成长环境,而不是一面阻拦他一面指责他。你希望他有自觉性,有主见,那么,你就要给他施加责任,施加压力,并充分的尊重他、信任他。人才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而成长是需要阳光、雨露、土壤和空气的。
同一起跑线学重点小学考前思维特训班招生简章中国儿童教育精品教材奖 最有前途的学前教育机构 中国儿童教学突出成就奖 中国十大品牌学前机构奖
“优秀”是一种习惯,要从小培养。《同一起跑线》教育集合了常教中科心理研究所精准培育和国家十二五教师科研基金会重点子课题共同编辑了学前精品教学和学前逻辑思维训练的精品课程。专门为名牌小学输送人才。《同一起跑线》的“灵思儿童思维训练学前班”在北京幼教机构中,连创北京市、区重点小学的最高录取百分比。2009、2010、2011连年重点小学实验班的考试中灵思学员90%学员考入重点小学。在2011年的育民小学超常班的考试中,有24人从近2000名参加考试的儿童中脱颖而出。占全部招生人数的35%。同一起跑线灵思班教学分三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前班,周末(课后)训练班,假期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