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及教案

时间:2019-05-15 06:3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及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及教案》。

第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及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课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学习本文不仅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帮助,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积极的作用。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文居于这套教材的最后一册(第四册)第三单元,是承接第三册的第一单元记叙文的语言表达,第二单元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而编排的。课文是一篇悼词,同时也是一篇评述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卓越贡献和斗争精神的议论文。学习它对于理解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议论文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高考考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了解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二体会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三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内容连贯,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本课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根据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及所教学生现状的认识,故明确本课时教学要点为:运用揣摩语言的方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学习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观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对这篇课文学习目标的理解,我认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一重点: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二难点:1.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2.第三段复杂单句的语法分析。

二、说教法:

本课教学重点是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在教学中应以揣摩语言为主。另外,本课教学难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1.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内容及意义的理解,2.一些重点语句的揣摩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积极收集资料,认真阅读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这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最佳途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教师引导型”教学方案,以突破难点。这种方案的教学思想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与认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设计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以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把握教学时机的能力。文中的重点语句较多,体现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关照呼应的地方比比皆是,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选择要点加以突破,比如:第三段的理解与分析、第六段的第二句中“远不是主要的”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以及第八段中第三句和最后一句的理解。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以及第三段的文字内容同学们理解较为困难,所以,同学们应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试着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书下注释,联系上下文,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体会它们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对文中的哲学、经济学理论的概念可以查阅书籍(如《辞海》,有关政治经济学、哲学的书籍)来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的伟大意义、对其内容可以只作简单了解不必过分深入。课文中复杂的句式较多,同学们可在课前复习一下初中学过的句子成分的划分、复句层次的划分的相关知识,然后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做一下语法分析,这样对于课上理解文章内容会有较大帮助。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语言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语言特色。有的人语言幽默风趣,有的人语言质朴自然,有的人语言清新明丽。我们学习的各类文体也是这样,记叙文的语言形象生动,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周密,那么,议论文的语言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深入体会一下议论文的特色。

此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个初步的认识。可谓“一石多鸟”。

(二)、课前检测: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具体介绍一下有哪些伟大贡献?

2.概述课文的结构。

此项设置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课文,为下文揣摩语言打基础。“温故知新”。

(三)、新课讲授: 1.先引导学生完成一些语句的揣摩理解,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揣摩重点语句的方法。

问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问题2:讳饰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答案: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哀悼与尊敬以及不忍再说,而又不得不说的沉痛心情。

以上两个问题重在引导学生从重点句段入手揣摩语言。

问题3:第三段是一个复杂的单句,它的句子主干是什么?冒号后面作为宾语的复指成分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正像达尔文„„一样”在句子中是什么成分?起什么作用?

此问题通过对句子的主干和层次的分析,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2)归纳方法

首先从句子本身去理解,抓主干,理枝叶,分层次;然后联系时代背景、上下文去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

2精读课文,分组讨论,运用揣摩语言的基本方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然后选择以下句子检测学生理解的情况。

问题

1、第八段在赞扬马克思的崇高人格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时,用了哪些极具感情色彩的词语,有何作用?

明确:这些词语分别表明敌人和战友对马克思的不同态度,用词准确。

问题

2、第二段所写“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该句将马克思逝世这一事件放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广阔背景中来考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是全文的总纲。(此题从抓重点句、联系背景入手揣摩句子)

问题

3、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使命”和“事业”的修饰成分各有哪几层?“推翻”一词的支配对象是谁?

明确:“使命”一词的修饰成分有三层,分别是“他”“毕生”“真正”。“事业”的修饰成分有一层,“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推翻” 的支配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此题通过对中心词的修饰、限制和补充的分析,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问题

4、找出第五段的关联词,分析其作用。

明确:即使 也 但是 甚至 而且

问题

5、说说第六段前两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前一句承接上段最后一句话,概括第3—5段的内容,也与第二段中的对于历史科学相呼应;后一句开启下文,与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相连,并为从实践方面介绍马克思的成就埋下伏笔。

以上两题分别从关联词和过渡段方面揣摩语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本节内容有了较清晰的认识,熟悉了揣摩语言的切入点。所以为节省时间,本步骤由教师总结,主要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出示板书设计)

(四)、比较教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里选了一篇雨果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讲话──《巴尔扎克葬词》来进行比较阅读。

两篇文章均为葬词,在内容上有很多相近之处,均对逝者的历史贡献与高尚品格作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表现了作者对逝者的哀悼与敬仰之情;在表达方式上也极为相近,都在记叙的基础上,把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使文章富有感召力。但是,由于逝者的不同,特别是作者的不同,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迥然不同,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思想家、科学家,在对马克思极尽溢美与痛悼之时,在语言上用词准确严谨,在行文中注意了语言的过渡、衔接、关照、呼应,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而雨果作为一位作家、艺术大师,他的悼词的语言朴实而不单调,准确而不呆板,全篇文章富于文学色彩,文采斐然,处处体现了语言大师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在作比较阅读时,应注意体会两篇文章语言的异同之处。在这里,我们选取两篇文章中的几个片断来作一下比较阅读练习。

练习:

阅读甲、乙两文的语段,回答以下问题。

甲文,《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八、九段。

乙文,《巴尔扎克葬词》

(1)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2)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3)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

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1.面对逝者,人们感到悲痛,甲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人们对马克思的悼念与敬仰,乙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对巴尔扎克的尊敬与悼念。甲文用的是________句式,其语言特点是____________;乙文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语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②乙文选段(2)的第二句。③双重否定。④准确严密。⑤比喻。⑥诚挚富于文采。

五、知识迁移:此项设置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训练,以达到讲练结合,培养能力之目的。

1.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第一段,完成下列各题。(1)对详细记叙时间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这是在葬礼上的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B.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

C.马克思生命的每一时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是十分宝贵的。

D.明确指出马克思停止工作的最后时刻。

(2)对两个“睡着了”解释不确切的一项是()

A.两个“睡着了”都指马克思的逝世,前一个是虚写,后一个是实写。

B.两个“睡着了”写出发现马克思逝世的过程,前一个是说以为他睡着了,后一个是确认他已经逝世了。

C.这是讳饰的手法,含蓄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崇敬和哀悼之情。

D.恩格斯表达感情的方式相当含蓄。他的巨大的悲痛浓缩在“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几个字里。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第 2、3、4题。

2、校园中有些同学染黄发,戴首饰,穿奇装异服扮“酷”。针对这一现象,以说“时髦”为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语言的准确、严密。

联系现实社会中一些丑恶现象,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到教书育人。此项设置意义深远,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这堂课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时间允许可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附板书设计: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案

学习目标:

1、结合文体特点,提纲挈领,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走进马克思“跨越时空的美丽”人生,汲取精神营养,提升人生境界。

教学设想:

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放式”的阅读,实现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教材的平等对话;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点拨,总结出有价值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提出问题时,学生“启而不发”,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怎么办?学生提出的问题未能扣紧学习目标怎么办?学生提出的问题出乎意料怎么办?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动摇,教师的主导作用该如何发挥?

一、导入: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人物,什么样的人物才可以称得上伟大呢?有人这样说,伟大的人物往往开启一个时代。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才使得共产主义这个“幽灵”在欧洲徘徊,并在全球掀起了无产阶级砸碎旧锁链、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使人类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对于社会形态的最美好的愿望和构想!为实现这一构想,马克思倾尽了毕生的精力—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走进马克思的人生世界!

二、问答预测:

1、关于本文的内容结构:

开头——述其哀——悼念——悲痛

主体——赞其功——评说——敬仰

结尾——颂其德——悼念

【方法点拨】结合文体——悼词性质的演说词,一般要求有四部分内容:

①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

②介绍去世者的简历(生平事迹)。

③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优秀品质,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④给去世者以综合评价,寄托哀思,并慰问去世家属。

2、关于主要贡献(主体)

理 论 贡 献 ①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科学家)②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剩余价值理论)

(对于历史科学)③其它领域都有独到发现

实 践 贡 献 ①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

(革命家)②在巴黎等地各组织中的工作

(对于无产阶级)③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最伟大的贡献)

【方法点拨】

①抓住关键段:如第二段(总评)

②抓住关键句:如过渡句”不仅如此”、”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正因为这样”„„

③抓住关键词:”发明了”、”还发现了”、”独到的发现”、“小册子”、“工作”、“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3、关于“先后”顺序(结构安排):

问题预设:先说革命家行不行?

欧美战斗者的无产阶级

总:两个“对于”

历史科学

分:科学家(理论)→ 革命家(实践)

注:马克思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革命家(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前者成为衬托,“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就更突出了马克思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三、关于品味语言,理解全文及体会情感。

问题预测:

1、作者为什么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参考:①因为这是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②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

③这个具体的时间,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与赞扬。

2、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

参考: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深感遗憾的惋惜之情。

3、作者写马克思的逝世,为什么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而不用“去世了”(或“离开我们了”、“去了”、“与世长辞了”等)参考:①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最为准确,既突出了思想家的特点,又写出了“生命不息,思考不止”的生命状态。

②这是一种饰的修辞手法,蕴涵着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

4、“空白”、“不久”的含义如何?

参考:“空白”、“不久”分别从空间、时间上强调了损失的“不可估量“,突出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于历史科学所造成的无可弥补的损失,从而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贡献之大。

5、第三段该如何理解?

提供方法:去枝叶,找主干——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抓主干,理枝叶——“正„„一样”是状语;“即„„事实”是插说部分;冒号以后的文字是“简单事”的复指成分。

6、“豁然开朗”与“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含义怎样?

明确:构成鲜明对照,衬托出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的伟大意义,表现了对马克思的热情赞颂和无限敬仰的感情。

7、“该是很够了”、“也已经是幸福的了”有什么含义?

参考:该满意,该骄傲自豪了,“但是”马克思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8、“衷心喜悦”、“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说明了什么?

9、“第一次”的含义如何?

明确:突出强调了马克思的作用、地位,在人类历史上是最早促使无产阶级觉醒并寻求自身解放的人!

10、“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能否颠倒顺序?

参考:“满腔热情”是对待革命事业的态度,“坚忍不拔”是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强意志,“卓有成效”是斗争的成果。前两者表明革命情操,后者表明革命成果,不可颠倒。

11、“老实说„„也可以自豪”?

参考:再次突出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12、“正因为这样„„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这样”的含义是什么?“最”突出了什么?

13、“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回敬”。

明确:比喻。对敌人的极端蔑视和大无畏气概。

14、“而我敢„„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参考:对马克思由衷的赞扬和无限崇敬的感情,是无产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毫无私心,人格魅力)

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大敌。这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品质的热烈赞扬,也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最好总结。

方法点拨:理解词句内涵的途径:①结合语境②关键词③修辞手法

四、这篇悼词性质的演说词,给人的感觉似乎并不悲伤(“哀而不伤”,反倒有点豪气。),恩格斯为什么会这样写?

参考:①鼓舞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化悲痛为力量。

②对马克思热烈赞颂,马克思的死,可谓“重于泰山”,“死得其所”。

③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豪迈壮阔的人生观有关。

五、练习:

我们这一单元的总标题是《跨越时空的美丽》。不错,马克思的确给我们留下了跨越时空的美丽,马克思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1、请同学们仿造例句(划线部分)予以表述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理论思想,他开启了一个时代;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革命实践,他的斗争卓有成效;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意志精神,他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他一生里几无一个私敌。

„„

马克思的美丽注定要跨越遥远的时空!

2、古今中外,有多少人给我们留下了跨越时空的美丽,请同学们仿造例句(划线部分)予以表述。

马克思的美丽,不止在于他那深刻的思想,还在于他那最美好的梦想;

屈原的美丽,不止在于他那浪漫的文学,还在于他那深沉的爱国情怀;

鲁迅的美丽,不止在于他那犀利的文笔,还在于他那伟岸的人格;

„„

3、写一篇短文

题目:

我能干什么

—在马克思墓前的思考

要求:作为当代中国的一名高中生,假如你正站在马克思墓前,关于“我能干什么”这一人生课题,你会有怎样的思考?又会作出怎样的回答?

附:

① 马克思墓志铭: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② 马克思座右铭:思考一切。

③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在巴黎相识。之后的40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建立了伟大的友谊。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④ 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时这样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第二篇: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揣摩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合,以特定的身份发表讲话时所用的词句,理解其思想内容,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1、课文第一段文字

2、练习中的关键词语

教学设想:

本文是阅读篇目,课时少,主要是把握重点,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加以适当引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文体介绍: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在其葬礼上,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不过,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悼词性质的演说辞。哪位同学试着给我们说说悼词的特点。

学生答,教师补充:

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结尾:对死者的悼念。

2、课文有关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列宁对他们的评价:

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

二、投影展示教学目标

三、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后,完成课后练习一

学生交流课后练习一的答案,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全文的结构

明确:

文章总体结构把握:悼念--评价--悼念,第二小节是主体部分的总纲,两个“对于”突出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的贡献,主要是在革命实践领域的贡献(请学生找出依据)--“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

四、揣摩语言,体会重点词语表达的情感

(学生讨论体会)

1、课文第一小节

学生齐读这一小节,体会悲痛的情感。

学生找出关键的词句加以揣摩

明确:

“不到两分钟”:让人深感惋惜、痛心、遗憾

避讳手法加深了沉重悲痛的内涵,如:

“停止思想了”:伟人逝世,思想家停止思想,深感痛惜。

“安静地睡着了”:“安静”指很安祥,用这个词也是对生者的一种安慰。

“永远地睡着了”:“永远”一词悲痛之情强烈。

再读第一小节

2、请学生找出课文第七小节对马克思高度、热情赞扬的词句。

明确: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卓有成效”三个词语感情色彩强烈,3、学生讨论,完成课后练习二(体会句中重点词语)

五、补充练习

1、课文中一些代词的指代内容

①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

②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③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④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破折号的用法

第1小节“安静的睡着了--但已经永远的睡着了”。(转折或补充说明,有潜台词的作用)

第8小节“各国政府--无论……资产者--无论保守派……”

(解释说明:马克思不是为个人而战,而是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奋斗。)

3、注意第五小节的关联词对颂扬马克思伟大贡献所起的作用。

六、学生再读课文

七、总结

教师:通过阅读全文,大家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答,教师小结:

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这完全得益于恩格斯语言艺术的高超精当,准确而又富于感情。

八、布置作业

1、字词归纳

2、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3、课课练

附:板书设计

一、悼念(1)--伟人的逝世--悲痛

理论

二、评价(2-7)--伟大的贡献--不可估量

实践

三、悼念(8-9)--敌人的忌恨--崇高的品质

人民的爱戴

第三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的课文,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但本文与学生有较大的时空距离,且许多句子很长,一些经济学的术语较难理解,所以如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揣摩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伟大人格。

2、能力目标: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情感。

3、情感目标:学习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

三、说教法:

由于本文阅读难度较大,学生阅读兴趣不大,所以我主要采用学生展示,教师引导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如能配入赏罚机制,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首先要找准切入点——马克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让学生合作探究,并通过小组展示的环节,落实知识目标,并让学生体会到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和伟大人格,落实情感目标。

揣摩文中语句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情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高一学生分析语句的能力偏弱,所以在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时,我主要以传授分析方法为主,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替换对照、联系经验等分析语句的方法,落实能力目标。

选用为马克思拟墓志铭作为课堂练笔,既可以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还照应导语,整个教学流程首尾呼应。

四、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一)、一个人——马克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进行小组探究,然后进行展示,教师引导总结。

在学生掌握了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和伟大人格的基础上,通过归纳马克思的两方面伟大贡献和找文中承递性的语句与过渡段的思考探究题,把握本文结构严谨、过渡自然的特点。

(二)、一份情——文中的哪些语句能看出作者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赞颂,以及对其逝世的深深的痛惜和哀悼?

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替换对照、联系经验等分析语句的方法。

(三)、一句话——为马克思写一条墓志铭。

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以及语言运用能力。

(四)、布置作业

本文的标题比较像副标题,让学生为本文拟一条正标题,并写明原因。

既可以锻炼归纳概括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拟标题的能力,对学生写作有好处。

第四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本文居于这套教材的最后一册(第四册)第三单元,是承接第三册的第一单元记叙文的语言表达,第二单元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而编排的。课文是一篇悼词,同时也是一篇评述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卓越贡献和斗争精神的议论文。学习它对于理解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议论文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高考考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2)、能力目标: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情感;

体会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内容连贯,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学习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因为本文与学生有较大的时空距离,且许多句子很长,一些经济学的术语较难理解,所以如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揣摩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

难点:

1、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内容及意义的理解。

2、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情感。

二、说教法:

本课教学重点是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在教学中应以揣摩语言为主。另外,本课教学难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1.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内容及意义的理解,2.一些重点语句的揣摩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积极收集资料,认真阅读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这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最佳途径。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教师引导型”教学方案,以突破难点。这

种方案的教学思想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与认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设计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以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把握教学时机的能力。文中的重点语句较多,体现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关照呼应的地方比比皆是,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选择要点加以突破,比如:第三段的理解与分析、第六段的第二句中“远不是主要的”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以及第八段中第三句和最后一句的理解。

三、说学法:

高一学生分析语句的能力偏弱,所以在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时,我主要以传授分析方法为主,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替换对照、联系经验等分析语句的方法,落实能力目标。而且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以及第三段的文字内容同学们理解较为困难,所以,同学们应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试着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书下注释,联系上下文,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体会它们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对文中的哲学、经济学理论的概念可以查阅书籍(如《辞海》,有关政治经济学、哲学的书籍)来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的伟大意义、对其内容可以只作简单了解不必过分深入。课文中复杂的句式较多,同学们可在课前复习一下初中学过的句子成分的划分、复句层次的划分的相关知识,然后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做一下语法分析,这样对于课上理解文章内容会有较大帮助。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语言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语言特色。有的人语言幽默风趣,有的人语言质朴自然,有的人语言清新明丽。我们学习的各类文体也是这样,记叙文的语言形象生动,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周密,那么,议论文的语言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深入体会一下议论文的特色。此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个初步的认识。可谓“一石多鸟”。

(二)、课前检测: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具体介绍一下有哪些伟大贡 2

献?

2.概述课文的结构。此项设置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课文,为下文揣摩语言打基础。“温故知新”。

(三)、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1、一个人——马克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进行小组探究,然后进行展示,教师引导总结。在学生掌握了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和伟大人格的基础上,通过归纳马克思的两方面伟大贡献和找文中承递性的语句与过渡段的思考探究题,把握本文结构严谨、过渡自然的特点。

2、一份情——文中的哪些语句能看出作者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赞颂,以及对其逝世的深深的痛惜和哀悼?

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替换对照、联系经验等分析语句的方法。

3、一句话——为马克思写一条墓志铭。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以及语言运用能力。

(四)比较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里选了一篇雨果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讲话──《巴尔扎克葬词》来进行比较阅读。

此项设置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训练,以达到讲练结合,培养能力之目的。

五、课后作业:

校园中有些同学染黄发,戴首饰,穿奇装异服扮“酷”。针对这一现象,以说“时髦”为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语言的准确、严密。联系现实社会中一些丑恶现象,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到教书育人。此项设置意义深远,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这堂课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时间允许可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六、板书设计:

悼念

叙述(§1)————悲痛

理论——科学家↘ 评价

评说(§2—§7)

→敬仰

实践——思想家↗

怀念

颂扬(§

8、§9)敌人忌恨、人民爱戴——怀念

第五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灵宝职专张海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人教版职业中专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学习本文不仅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帮助,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积极的作用。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文居于这套教材的最后一册(第四册)第三单元,是承接第三册的第一单元记叙文的语言表达,第二单元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而编排的。课文是一篇悼词,同时也是一篇评述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卓越贡献和斗争精神的议论文。学习它对于理解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议论文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高考考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了解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二体会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三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内容连贯,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本课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根据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及所教学生现状的认识,故明确本课时教学要点为:运用揣摩语言的方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学习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观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对这篇课文学习目标的理解,我认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一重点: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二难点:1.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2.第三段复杂单句的语法分析。

二、说教法:

本课教学重点是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在教学中应以揣摩语言为主。另外,本课教学难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1.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内容及意义的理解,2.一些重点语句的揣摩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积极收集资料,认真阅读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这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最佳途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教师引导型”教学方案,以突破难点。这种方案的教学思想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与认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设计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以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把握教学时机的能力。文中的重点语句较多,体现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关照呼应的地方比比皆是,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选择要点加以突破,比如:第三段的理解与分析、第六段的第二句中“远不是主要的”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以及第八段中第三句和最后一句的理解。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以及第三段的文字内容同学们理解较为困难,所以,同学们应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试着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书下注释,联系上下文,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体会它们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对文中的哲学、经济学理论的概念可以查阅书籍(如《辞海》,有关政治经济学、哲学的书籍)来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的伟大意义、对其内容可以只作简单了解不必过分深入。课文中复杂的句式较多,同学们可在课前复习一下初中学过的句子成分的划分、复句层次的划分的相关知识,然后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做一下语法分析,这样对于课上理解文章内容会有较大帮助。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语言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语言特色。有的人语言幽默风趣,有的人语言质朴自然,有的人语言清新明丽。我们学习的各类文体也是这样,记叙文的语言形象生动,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周密,那么,议论文的语言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深入体会一下议论文的特色。

此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个初步的认识。可谓“一石多鸟”。

(二)、课前检测: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具体介绍一下有哪些伟大贡献? 2.概述课文的结构。

此项设置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课文,为下文揣摩语言打基础。“温故知新”。

(三)、新课讲授:

1.先引导学生完成一些语句的揣摩理解,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揣摩重点语句的方法。问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问题2:讳饰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答案: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哀悼与尊敬以及不忍再说,而又不得不说的沉痛心情。

以上两个问题重在引导学生从重点句段入手揣摩语言。

问题3:第三段是一个复杂的单句,它的句子主干是什么?冒号后面作为宾语的复指成分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正像达尔文„„一样”在句子中是什么成分?起什么作用? 此问题通过对句子的主干和层次的分析,体会语言的严密性。(2)归纳方法

首先从句子本身去理解,抓主干,理枝叶,分层次;然后联系时代背景、上下文去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

2精读课文,分组讨论,运用揣摩语言的基本方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然后选择以下句子检测学生理解的情况。

问题

1、第八段在赞扬马克思的崇高人格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时,用了哪些极具感情色彩的词语,有何作用?

明确:这些词语分别表明敌人和战友对马克思的不同态度,用词准确。

问题

2、第二段所写“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该句将马克思逝世这一事件放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广阔背景中来考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是全文的总纲。(此题从抓重点句、联系背景入手揣摩句子)

问题

3、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使命”和“事业”的修饰成分各有哪几层?“推翻”一词的支配对象是谁? 明确:“使命”一词的修饰成分有三层,分别是“他”“毕生”“真正”。“事业”的修饰成分有一层,“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推翻”的支配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此题通过对中心词的修饰、限制和补充的分析,体会语言的严密性)问题

4、找出第五段的关联词,分析其作用。明确: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

问题

5、说说第六段前两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前一句承接上段最后一句话,概括第3—5段的内容,也与第二段中的对于历史科学相呼应;后一句开启下文,与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相连,并为从实践方面介绍马克思的成就埋下伏笔。

以上两题分别从关联词和过渡段方面揣摩语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本节内容有了较清晰的认识,熟悉了揣摩语言的切入点。所以为节省时间,本步骤由教师总结,主要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出示板书设计)

(四)、比较教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里选了一篇雨果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讲话──《巴尔扎克葬词》来进行比较阅读。两篇文章均为葬词,在内容上有很多相近之处,均对逝者的历史贡献与高尚品格作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表现了作者对逝者的哀悼与敬仰之情;在表达方式上也极为相近,都在记叙的基础上,把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使文章富有感召力。但是,由于逝者的不同,特别是作者的不同,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迥然不同,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思想家、科学家,在对马克思极尽溢美与痛悼之时,在语言上用词准确严谨,在行文中注意了语言的过渡、衔接、关照、呼应,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而雨果作为一位作家、艺术大师,他的悼词的语言朴实而不单调,准确而不呆板,全篇文章富于文学色彩,文采斐然,处处体现了语言大师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在作比较阅读时,应注意体会两篇文章语言的异同之处。在这里,我们选取两篇文章中的几个片断来作一下比较阅读练习。练习:

阅读甲、乙两文的语段,回答以下问题。甲文,《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八、九段。乙文,《巴尔扎克葬词》

(1)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2)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3)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 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1.面对逝者,人们感到悲痛,甲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人们对马克思的悼念与敬仰,乙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对巴尔扎克的尊敬与悼念。甲文用的是________句式,其语言特点是____________;乙文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语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①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②乙文选段(2)的第二句。③双重否定。④准确严密。⑤比喻。⑥诚挚富于文采。

五、知识迁移:此项设置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训练,以达到讲练结合,培养能力之目的。

1.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第一段,完成下列各题。(1)对详细记叙时间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这是在葬礼上的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B.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

C.马克思生命的每一时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是十分宝贵的。D.明确指出马克思停止工作的最后时刻。

(2)对两个“睡着了”解释不确切的一项是()

A.两个“睡着了”都指马克思的逝世,前一个是虚写,后一个是实写。

B.两个“睡着了”写出发现马克思逝世的过程,前一个是说以为他睡着了,后一个是确认他已经逝世了。

C.这是讳饰的手法,含蓄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崇敬和哀悼之情。

D.恩格斯表达感情的方式相当含蓄。他的巨大的悲痛浓缩在“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几个字里。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第2、3、4题。

2、校园中有些同学染黄发,戴首饰,穿奇装异服扮“酷”。针对这一现象,以说“时髦”为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语言的准确、严密。

联系现实社会中一些丑恶现象,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到教书育人。此项设置意义深远,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这堂课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时间允许可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附板书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作者sohu

下载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及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及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5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1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高中第一册第......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英名与事业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选自苏教版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第一板块“英名与事业”中......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高中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握本文在......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的丰功伟绩; 2、通过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来体会本文严密的逻辑性和论辩思路。 【教学重点】关键词语的感情......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演讲词的一般写作特点 2、 揣摩关键词语深层含义、感情色彩、表达作用 能力目标 1、 引导学生寻找文中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一、教学目标: 、整体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二、教学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一、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李镇西 教学思想: 1·民主:师生关系应是伙伴关系、合作关系,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作品(课文)平等对话。在教授本课的过程中,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