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时间:2019-05-15 06:2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第一篇: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 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二〇〇七年八月三十一日)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 济

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少年宫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我国第23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这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广大人民教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和为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深刻阐述了教育在实现国家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总书记的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要求明确,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的方向,对于全面建设小康、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总书记的讲话使我们广大教师和全体教育工作者倍感激动、很受鼓舞,同时也更深感自己的使命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坚决贯彻。

我们当前的重要工作,就是要认真研究部署教育系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关工作。教育部党组研究就此专门下发了通知。刚才,各位老师和同志就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了很好的发言。在这里,我代表教育部党组谈几点意见。

第一,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中关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指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在此次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鲜明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重大意义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教育系统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中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二,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侄女嘎关于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的重要指示。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承担着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使命。为了让广大学生上好学,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建设好教育队伍。要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着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职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第三,要认真徐徐贯彻总书记讲话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广大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自己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自尊自励,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活工程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学生,成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战线的的全体同志一定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精神。从9月1日开始,各级各类学校就要陆续开学,我们即将迎来第23个教师节。我们要充分抓住有利时机,按照教育部党组有关通知要求,在全国教育系统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高潮。

一是要抓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广大师生特别是广大教师要将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放在各项工作首位,高度重视,深入领会。要通过学习,尽快将广大干部师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新形势下加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上来。

二是要抓宣传。要在深入学习、吃透精神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做好总书记讲话的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拿出重点版面和时段,选择重点栏目和专题,进行集中宣传报道。要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大力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三是要抓落实。要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科学安排,认真实施。要将学习、宣传的成果真正转化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实际行动,切实将党中央的关怀和期望转化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的强大动力,将党中央的要求转化为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具体行动。

同志们,我们一定要从对党的事业、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极端负责的高度,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更饱满的精神、更昂扬的斗志,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扎实进取,在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征程上夺取更大的胜利!

第二篇:八论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

牢记嘱托 勇于担当重任

——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湖北日报 龚信力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结束时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湖北近年来各项事业取得的成绩,对湖北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全省上下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部署上来,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头等重要的政治任务,掀起全面、深入学习的高潮。

总书记和党中央十分重视湖北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2005年8月,在即将进入“十一五”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要求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5年多来,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谋划、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过程。在“十二五”开局的关键时刻,总书记再次视察湖北,叮嘱我们要紧紧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宝贵机遇,在新的起点上,把湖北打造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总书记强调湖北作为老工业基地,一定要下更大决心、用更大气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要从自身禀赋和发展基础出发,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总书记要求湖北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农业资源优势、科教优势,建设农业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要求湖北为保障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总书记还告诫我们:人民群众评价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往往是看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不是不断提高。湖北必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勇于担当,进一步明确方向、明确任务、明确重点,推动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明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湖北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这一条是管根本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

明确任务,就是要继续深入推进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实践证明,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策和总书记要求湖北构建战略支点的指示高瞻远瞩,完全符合湖北实际,必须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必须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继续完善支点建设框架,不断壮大支点实力,逐步增强支点功能。要把“两圈一带”战略作为支点建设的总体布局,把推进“一主两副”加快发展作为支点建设的突破口,统筹推进大别山和武陵山两个试验区的发展,与兄弟省市联手,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应该看到,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地域相连、文化相通、人缘相亲,如果形成跨省域城市集群,就可以在全国形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新的经济增长极。

明确重点,就是要全面推进总书记强调的四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扎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人有三宝:精气神”,“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归根到底,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抓担当、抓责任、抓落实。勇于担当就是要平时勇于担责,关键时刻勇于担“难”。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勇于夺冠的进取精神,勇敢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要责任;要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敬业、勤业、精业,真正使湖北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好于、优于、快于其他地区,真正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真正发挥战略支点的功能作用,努力把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让荆楚大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二论学习贯彻胡锦涛讲话精神:构建具有湖北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湖北日报讯 龚信力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的重要讲话,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总书记要求湖北一定要下更大决心、用更大力气,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求湖北从自身禀赋和发展基础出发,加快构建适应市场需求、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总书记的指示,为湖北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

应该说,湖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以食品、纺织为代表的轻工业、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都跻身千亿产业行列;7个千亿产业的崛起,改变了过去“山多峰小”的状况。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湖北经济的结构性缺陷并没有根本改变。作为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偏重,资源型、高耗能行业较多;第一产业加工偏弱,制造业增加值比率较低,市场竞争力依然较弱;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快,产业总体水平不高。因此,湖北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型特征总体依然明显;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所在。

当前,湖北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有利于湖北更高水平地承接国际资本转移;中国经济持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为湖北注入强大动力。湖北经济自身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将推动湖北教科、人才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九省通衢”向“九州通衢”飞跃进一步拓宽了湖北的经济地理空间。现在的关键是,湖北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按照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要求,把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与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把淘汰落后产能与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结合起来,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切实构建适应市场需求、具有湖北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塑传统支柱产业优势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两个重点。要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装备制造、汽车、钢铁等特色优势产业由大变强,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中部乃至全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要着力实现重点领域突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深化国际合作,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巩固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先进制造等为主体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同时,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增强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能力,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整体质量,促进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大力推广节能、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全面促进节能减排;切实实现传统产业品牌化、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把湖北经济增长建立在整个产业结构的进化之上。

改革开放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抓住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企业集团重组、产业组织重组、区域重新布局的机遇,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引导各类资本投向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将增量增长与存量改造相结合,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结构相结合,释放整个经济的结构效应。要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落后企业、困难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支持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形成一批在各自行业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调整经济结构是破解发展进程中深层次矛盾的重要手段。湖北必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在调整结构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绿色增长之上,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

三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湖北日报 龚信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重要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湖北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相对集中,科教优势比较明显,应该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大作为。这是总书记对湖北科技创新寄予的厚望,也是总书记交给湖北的一项光荣战略任务。湖北必须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

湖北科教实力雄厚。全省现有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3万人,各类研究机构1500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居全国第一位;去年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奖项居全国第三位。湖北完全有能力在全国科技创新中有更大担当。一直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湖北科教大省地位,不论是批准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还是批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质上都要求湖北在全国科学发展中肩负重要责任。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有更大作为,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自身的需要,更是履行党中央赋予湖北重大改革、发展使命的需要。

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有更大作为,就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科技创新能力包括上游研发能力和下游商业转化能力。在上游,要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重点突破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在下游,要把牵住“牛鼻子”的缰绳交给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年来,湖北大力实施科教兴鄂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但是,与湖北发展的客观需要比,与党中央寄予湖北的希望比,差距还比较大。比如,科研基地数量众多,科技产出在科技论文、获奖成果、申请专利和承担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等方面优势突出,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够明显;科技人员配置也存在比较严重的错位。在美国,80%以上的科研人员在企业,而我省这个比例为40%,其中工业企业只有20%。因此,谁来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对湖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经济建设的主体来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要逐步改进、完善、加强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襄阳、宜昌2个国家级高新区为两翼,11个省级高新区为节点,沿长江、汉江两线串珠布局的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框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效载体;要围绕现有7大支柱产业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创和拓展,针对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课题和对全省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若干重要领域,加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抢占科技发展的先机和制高点;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一批重大产品,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改革,把湖北跨越发展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国以才立,业以才兴”。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有更大作为,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努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完善政策措施,用实践培养人,用机制留住人,用制度保障人,用事业激励人。要加强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继续组织实施人才“百人计划”,吸引紧缺和关键领域人才来鄂创业。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湖北优秀科技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让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智慧不断涌流。“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湖北突出的优势在科教,崛起的希望在创新。湖北要以创新促发展,向总书记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湖北答卷”。

四论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沐农业以现代化甘霖 湖北日报 龚信力

“湖广熟、天下足”。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重要讲话中指出,湖北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成效。这为湖北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给农业浇灌现代化甘霖,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指明了方向。

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现代农业具有巨大的生产率潜力。湖北是传统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肩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高速推进阶段,农业不仅要满足日益增多的非农人口的多样化食品需求,还要为工业部门提供更多的资源品。因此,推动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湖北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政治责任,也是湖北发挥农业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湖北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明显进步。2010年,湖北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147亿元,是“十五”末的1.9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831元,比2005年增加了2732元,年均增长13.5%。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我省农业发展基础不牢的问题仍然突出,农业生产方式仍然陈旧,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两增同步”压力仍然很大。2010年,我省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1.39∶1,而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一般为3∶1或4∶1;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农业所拥有的巨大发展潜力,迫切需要进一步挖掘、释放出来。

给农业浇灌现代化甘霖,就是要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抓手,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

民以食为天,国以食为安。浇灌农业以现代化甘霖,必须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上获得新进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湖北才能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一定要按照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实施要求,始终抓好粮食生产,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抓好大型商品粮基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强各级政府抓粮自觉性,实现粮食稳定增产。

始终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把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推进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保障,把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具体说来,在产业体系上,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显著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形成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在科技进步上,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提高装备能力上,推进劳动过程机械化,增强水利对农业的保障能力。在经营组织上,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通过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真正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开辟新途径,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为把湖北建成中部重要战略支点作出贡献。五论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上下给力新农村建设

湖北日报讯 龚信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时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所谓“战略任务”,就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重要影响的任务。我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二元结构”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突出。可以说,现代化建设最繁重的任务是农业现代化,和谐社会建设最大的板块是农村,实现全面小康最艰难的目标是农民的小康。没有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进展。湖北是农业大省,不论是发挥农业优势,增强湖北经济综合竞争力,还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湖北现代化建设,都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党中央一直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都有强农、惠农政策出台。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是今年“三万”活动,“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必将有效构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现在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把中央精神与湖北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上下给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两增同步”。

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强化产业支撑。其中,重点是依托优势和特色农产品资源,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农业获取社会平均利润的能力。要培育壮大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倍加重视、精心呵护培养、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吸引城镇工商资本下乡,以工业模式经营农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鼓励农民创业和就地就近就业。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抢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的重大历史机遇,突出加强农田排灌等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抗灾减灾、旱涝保收能力。还要以“六改五通”为重点,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逐步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

湖北地域广阔,各地发展差异较大。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取决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等发展“短板”能否拉长。省委、省政府已经启动了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建设,从支持两个薄弱区域加快发展入手,统筹协调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当前,蓝图已经绘就,必须投入更深的感情、更多的精力、更优的政策,确保这两个区域的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加快新农村建设还必须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要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在户籍制度、就业市场、土地管理、教育医疗、公共财政、金融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促进城乡融合、互动联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形成乡村治理新机制。“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自然赐予湖北得天独厚的条件,盛世赋予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历史责任。让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跨越式发展的奋进姿态,在荆楚大地书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篇章。

六论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务民生之实 湖北日报讯 龚信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是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评价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往往是看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不是不断提高。”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从执政为民、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务民生之实,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民生问题看得见,摸得着,十分具体,事事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我省改革发展既处于难得黄金发展期,又处于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矛盾凸显期,一方面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高了,另一方面矛盾与问题也确实多了、复杂了。有些问题在我们看来可能是小事、琐碎事,在群众身上可能就是大事、压头事;有些问题在我们看来可能不急,可以缓一缓,但在群众身上可能就火烧眉毛,是难事。如果我们视而不见,一拖二推三躲,或者敷衍塞责,华而不实,搞花架子,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伤害群众感情;而且,久拖必生民怨,引起民愤。近年来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令人痛心的事件,不少都与此有关联。

中央、省委十分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了很多重大举措,效果显著,深得人心。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了全面部署,湖北也对今后5年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具体安排。现在的关键是,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对群众的感情,视群众为父母,“视民之不安如疾痛在乃身”,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民生情怀,抓好各项民生大事的落实。从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要切实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解决好城乡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切实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援助,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就业规模,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切实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明显缓解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切实加快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搞好健康湖北全民行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实处,必须加快建立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同步共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相辅相成。没有群众的富裕,发展就失去了目的;没有群众的参与,发展就失去了依靠。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让公共财政等资源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尤其要向困难群体倾斜,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处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上,我们一定要牢记“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生是依据,民议民怨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要通过民生问题实实在在地解决,提高我们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号召力,建成发展的统一战线,顺利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七论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解答好社会管理这个新课题 湖北日报讯 龚信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包括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社会管理方面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已难以完全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有的甚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拉美化”的教训表明,社会发展问题处理不好,“起飞”的经济也可能停滞甚至倒退。因此,能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从某种意义上讲,问题暴露出的社会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方向。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了解基层、群众的问题。要带着信访的问题,带着已经发生的问题,带着可能冒出的问题,带着外部刚刚出现的问题,带着近期思考的问题,到基层去。遇到问题要迎难而上,遇到问题要抓住不放,遇到上访要现场办公。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遗留问题,切实解决影响安定团结局面的大问题,切实解决阻碍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在解决问题中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符合湖北实际的社会管理方法,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归根到底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必须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创造性和实效性。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完善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五大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和发展需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

要巩固好、发展好“三万”活动的成果。“三万”活动本身有阶段性,但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密切联系群众是永恒的主题。要以“三万”活动为新起点,不断增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解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渠道、载体和机制,着力探索促进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总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跨越式发展与加强社会管理互为手段、互为目的。只有抢抓机遇,跨越式发展,才能为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把社会管理搞好了,群众安居乐业,跨越式发展才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同步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加强社会管理,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八论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落实是真考验 湖北日报讯 龚信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重要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这一要求,对推进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事业,都不可能自然生成;湖北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根据实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一步一步去干,一个一个突破,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湖北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又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课题,必须拿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血性,敢于“涉深水、破坚冰、啃硬骨头”。唯有这样,才不会辜负历史机遇对湖北的惠顾,才不会辜负湖北跨越式发展这样一个伟大时代。

抓落实,考验一个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的水平。一个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责任重于泰山,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把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把重大战略决策在本单位、本部门的落实,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大事,抓紧抓好。在抓落实的过程中,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任。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评价、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制度,用制度管人,让各级领导干部敬业、勤业、精业,对失职者要坚决追究,不姑息迁就。

抓落实,衡量一个领导班子治事理政的能力。领导班子能力大小,就是看他们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能不能落到实处,能不能在落实中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创新性的思维和举措。治事理政,一是要在其位谋其政,谋政就是谋事,把本职工作认真地谋划好、落实好;二是要敢抓敢管,敢于得罪人,敢抓敢管就会有冲突、有矛盾,这个时候就要既讲原则又讲灵活性,在党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法律道德的底线之上,灵活地、人性化地解决好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诉求。

抓落实,验证一个领导班子克难攻艰的意志。要发展,就会遇到困难,一个领导班子,它克难攻坚的意识有多强,能力有多大,往往就意味着它能带领这个团队开拓创新的步子迈得多大。

克难攻坚要做什么?就是要我们勇于担当,勇于担“难”。矛盾解决得越多,发展的步子就越大;不想克难攻坚,就是不想承担发展之责;躲避克难攻坚,就是躲避发展的机会。我们现在不缺一般意义上的领导干部,我们缺的是敢于担当敢于克难攻坚的干部,你不干、你避难避险,就请让别人来干。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往往就是干大事、出业绩的地方,困难大、矛盾多的时期,往往就是开拓创新、大有作为的时期。

抓落实,检验一个领导班子实践政治理念、执政观念的责任。一个领导班子,一定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和责任意识,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气概,勇敢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抓落实,我们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真抓实干的精神,增强抓落实的自觉性,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完善抓落实的机制,解放思想抓落实,改革创新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形成合力抓落实,督促检查抓落实,通过实干苦干,通过狠抓落实,谱写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第三篇: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情况汇报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情

况汇报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情况汇报2007-01-27 03:42:10

5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并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新疆知识产权局对此高度重视,把用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作为全局全系统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按照国知局通知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狠抓学习贯彻,做到了在反复学习中提高认识,在认真解读中吃透精神,在深刻领会中贯彻落实。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学习动员大会上,自治区知识产

权局姜万林局长指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目标明确、内涵丰富,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总揽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势,顺应国内外知识产权制度发展要求,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中带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对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指导我们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央政治局集体组织学习知识产权内容,党的总书记作重要讲话,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表明了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更增加了我们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对我们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体知识产权工作者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来,把做好知识产权

工作定位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上,振奋精神,努力工作,要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强抓机遇,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做到认识到位、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开拓知识产权工作的新局面。

二、积极组织抓学习,迅速行动掀高潮

《讲话》发表后,新疆知识产权局立即开展了一系列学习贯彻活动,从局领导、各处室负责人、普通干部职工三个层面,采取动员大会、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处务会等形式,组织全局同志原原本本地通读《讲话》,逐段逐句领会《讲话》精神。5月29日(周一)一上班,新疆知识产权局立即召开了全局动员大会,传达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对各处室和全局干部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和阶段性学习任务,同时在新疆专利信息网上向全疆十五个地州市知识产权局发出学习通知,要求立即组织学习《讲话》,深入领会精神,并及时向所属各地党委、政府汇报,提出贯彻意见并及时反馈。6月16日,在完成上一阶段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召开全局大会,认真学习田力普局长在第八期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培训班上所作的“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专题报告,进一步加深了对《讲话》精神的理解,牢固树立起了《讲话》精神在新疆知识产权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正确把握《讲话》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用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举措中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6月23日,以知识产权工作协调小组的名义召开了成员单位会议,到会的有自治区整规办、经贸委、工商局、版权局等十三个成员单位,专题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和田力普局长的专题报告,进一步加深了各成员单位对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成员单位加强协作、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信

心,同时要求各成员单位结合各部门实际,认真研究贯彻落实《讲话》的意见和措施。

5月30日-6月30日,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姜万林局长对伊犁州、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奎屯市、博乐市等地州市的知识产权试点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每到一地,在听取汇报之前,首先对到会的企事业单位和试点区域领导宣讲《讲话》精神,并要求各单位联系自身实际落实《讲话》精神,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为动力,切实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提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全区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

《讲话》发表后,广大新疆知识产权工作者深受鼓舞,对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实到本职岗位上。

三、突出重点,抓好落实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新疆知识产权局领导班子在贯彻讲话中,结合开展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按照《讲话》精神的要求,突出重点,明确了当前要抓紧做好的各项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进入强化实施阶段,加强对试点、示范单位(区域)的指导与服务,下半年9月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名义召开全区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会议;全面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

(二)是在自治区科技大会召开之际,出台《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各部门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制定并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2006-2007年)》。

(四)是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

场运作”的原则,着手建立“农业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和“石油化工专利信息服务中心”。

(五)是加大对全社会宣传力度,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拟于9月邀请国知局田力普局长来疆对厅局级以上领导作“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专题报告。

(六)是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认真落实自治区知识产权“万人教育培训计划”,开展专项培训,重点组织对流通领域商贸企业相关人员的知识产权知识的培训,下半年组织知识产权试点区域的领导和知识产权局负责人赴欧洲培训学习。

(七)是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建立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促的知识产权大协调、综合管理格局。

(完毕,全文共2374字)

第四篇: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精神座谈会讲话

2009年,两岸关系取得全面进展,为我们做好对台旅游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12·31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合力量,积极作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对台旅游交流工作,深化了台湾同胞对湖北的了解,加强了湖北

与台湾地区的联系,拓展了湖北与台湾的合作领域,为我省对台合作交流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深刻领会,准确定位,拓宽鄂台旅游交流工作思路

胡总书记12·31重要讲话总结两岸关系发展历史、适应现阶段两岸和平发展新形势,提出了当前对台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不仅体现了中央对台工作的一贯立场,同时赋予了对台方针政策的新内涵,为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指明了方向。在深入学习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旅游产业特点和我省发展实际,分析研究如何用旅游的理念来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推动鄂台两地经贸文教交流再上新台阶。深化认识旅游业的文化属性,在对台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中,突出和渲染我省旅游产品中蕴含的独特文化,并通过旅游文化向台湾同胞传递浓郁的亲情和乡情;深化认识旅游业的开放属性,精心遴选旅游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努力促成我省旅游资源和台商资本的紧密融合;深化认识旅游业的经济属性,有序推进我省居民赴台旅游,大力宣传招徕台湾同胞赴鄂旅游,促进两地旅游快速发展;深化认识旅游产业的综合属性,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开辟鄂台两地交流合作更为广阔的空间。总之,我们深刻领会胡总书记12·31重要讲话精神实质,科学把握旅游产业定位的基础,拓宽鄂台旅游交流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旅游在鄂台交流中先行先试的优势,营造鄂台旅游大交流、大融合的氛围,促进旅游成为鄂台交流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

二、抢得先机,营造氛围,深化鄂台两地旅游交流互动

2008年12月25日,鄂台实现直航,为两地交流合作带来新的契机。今年3月5日至12日,我们顺势而为,在省台办的支持下,由省政府领导带队,省旅游局、各地分管领导及旅游局、组团旅行社、大型旅游企业、东航武汉公司负责人近100人的大型旅游促销团赴台湾开展了旅游交流活动。此次活动规模大、规格高,同时也是在胡总书记12·31讲话之后第一个跟进赴台开展大型旅游促销交流活动的省份,在岛内产生了强烈反响,促进了鄂台旅游、经贸、文化交流,增强了双方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决心,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全面宣传了湖北旅游产品,提升了湖北旅游形象。在台北、台中的推介会上,我们用独特的创意把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更加靓丽地姿态呈现给与会嘉宾,具有极强震撼力。另一方面,我们以“极目楚天、情归湖北”为主题,在台湾联合报等报刊杂志,高密度推广了湖北8条精品旅游线路。赴台前的前期宣传铺垫,使此次活动受到台湾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期待。副省长田承忠及促销团代表一走出桃园机场,就有多家媒体过来采访。台湾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类媒体共发表与此次活动有关的新闻和湖北旅游专题文章90多篇。二是广泛结识了台湾各界朋友。由副省长田承忠带队的旅游交流团,满满当当地安排了经贸考察活动。拜会了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等;拜访了台湾工商业总会、复兴航空公司等工商企业和协会的高层负责人。据初步统计,活动结识各界新朋友3000多人,起到了以旅游为媒加强民间交往的作用。正如吴伯雄所说,湖北6000万人,台湾2000万人,宣传优势大,以此次旅游促销交流活动的声势,必将有效地增进两地民众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三、精心包装,积极推介,推动旅游成为台商投资新热点

在鄂台交流空前活跃的局面下,我们充分利用鄂台交流各种平台,认真了解台商的投资意愿和要求,精心包装和大力推介我省旅游项目,推动我省旅游业承接台资迈出了重要一步。在3月赴台大型旅游促销交流活动期间,我们精心遴选了20多个重大旅游项目赴台推介,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台商对投资武汉城市圈的酒店、度假村和开通旅游航线表示出浓厚兴趣,并确定了项目考察计划。在5月“湖北·台湾周”期间,台商旅游招商成效显著,有9个旅游项目签约,规划总投资11亿元。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台湾复兴航空公司和湖北机场集团签订了航线合作协议。该航线已于8月22日正式开通,复兴航空也成为首家来汉运营的台湾航空公司,武汉也成为复兴航空第四个大陆航点。省旅游协会还与台湾工商界行业协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平等协商、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务实友好”的原则,建立常规性的工作制度和协调机制,以推动双方企业之间的投资与合作,促进双方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并在旅游推介、品牌建设、市场拓展、信息交流、人才培养、节庆会展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目前,台商签约的卧龙温泉等项目都已顺利开工。目前,旅游已经成为台商投资湖北的新热点。

四、客源互送,共克时艰,开拓鄂台交流互利双赢新局面

2008年7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开放。一年多来,我省共有5家旅行社获得组织赴台旅游资质。在我们的大力引导和积极推动下,两地双向游客往来频繁,旅游消费成为两地共同应对

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并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双向旅游市场稳步发展。今年1-11月,我省共接待台湾游客11.52万人次,同比增长18.91%;我省赴台湾游客达5万人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旅行社还主动策划并开展了以青年人为目标人群的市场推广活动,暑期修学游、夏令营和共赏明月等主题活动都在两地收到了不俗的市场效果。二是宣传推介和奖励推动效果明显。我们研究制定了《对台湾旅行社组团来湖北旅游的促进办法》,在台湾宣布并通过媒体广为传播后,立刻引起了岛内旅游界的强烈反应。台北园山大饭店与长江海外达成了组织500多名职工乘船游览三峡的奖励旅游项目。台湾灿星旅游公司负责人还专门拜访了我局张达华局长和主要旅行社,表示希望在我省设立机构,组织大批台湾客人来我省观光。另外,我局还和南航共同在台湾举办了南航台北旅游展,参加了第四届台北旅展等活动,组织武汉市旅游协会赴台促销,有效地调动了台湾民众到湖北深度旅游的热情。三是旅游航空互动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武汉-台北直航消息一经公布,为给直航提供客源保障,我局就增加双向旅游客源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针对台湾市场开辟新的游览线路,得到了旅游企业的积极响应。2008年12月25日直航首日,我局促成的台湾百家旅行商踩线团首批人员和第一个直航旅游团就搭乘首航班机抵达湖北,用7天时间畅游我省精华景点。活动持续到2009年4月,逾1000人参加,其中旅行商约220人。另一方面,我局也通过广告补贴等形式鼓励旅游企业在主要媒体宣传宝岛游,在我省居民中掀起了赴台湾旅游的热潮。这些都使武汉台北直航航线发展为一条炙手可热的航线。继东航执飞此航线后,今年7月15日,南航也开通了武汉至台北的直飞航线。8月台湾复兴航空开通台北武汉航线,不仅实现了汉台两地对飞,也使两地空中直航日益加强,航空旅游互动必将进一步促进鄂台两地的合作共赢。

展望2010年,我们建议把旅游交流作为我省对台交流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简化赴台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为我省居民赴台和各项交流活动创造更加便捷的环境。

总之,我们以胡锦涛总书记12·31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国台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当前对台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顺势而动,适时而为,开创了我省对台旅游交流工作的新局面,为进一步开展对台旅游交流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服务我省对台工作大局做出了新贡献。

第五篇: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新跨越

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新跨越

时间:2011-09-01 14:19:21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中国教育报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一年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最迫切需求、教育事业发展最薄弱环节和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中央有关部委出台了70多个重要文件,各地积极制定出台推进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趋于缓解,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坚持改革方向,明确思路。推动教育发展,破解难题,需要转变思想,创新机制,迎难而上。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教育规划纲要,还是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都是其核心价值取向。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就是最大的教育民生。教育规划纲要设计得好,但能不能落到实处、产生实效,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看解决了多少个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面对难题,政府不回避、不迂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等教育民生问题,高频出现在改革试点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中。

坚持先行先试,有序推进。教育改革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先行先试,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十大改革试点,既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强大内生动力。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确定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和试点单位。目前,425个改革试点项目全部启动。这些改革大多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我们攻坚克难。教育部加强对试点项目的分类指导,同时对地方申请的政策突破或政策支持,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

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教育改革必须抓住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实效,增强改革信心。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着力化解“择校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以启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国家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完善资助政策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一年来,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们要再接再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育人为本,紧紧抓住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大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先发展为保障,以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力求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更大突破。

下载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