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硕士学位的几点具体说明
南京大学关于授予具有 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在职人员 硕士学位的几点具体说明
一、资格审查:
1、申请人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才具备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报名参加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外语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考试。考试次数不限,但必须取得合格证书。
2、各院系在每年的三月二十日及九月二十日前对申请人做资格审查(填写注册审批表)。资格审查通过后,严格按相同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自存,一份交研究生院备案。
二、课程学习:
1、申请人应严格按培养计划选修课程,课程考试必须与相同专业在校研究生的要求和评卷标准相同,即同堂同卷。考试试卷应用专用答题纸。申请人曾参加社会上(包括高校自行组织的)各类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取得的各科成绩均不予认可,须重新考试,但可以免修。
2、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文科各专业的硕士学位,所学习的每门课程,不仅应有考试试卷,还应有课程论文,且论文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
3、非本专业申请人除需修满申请硕士学位的32个学分外,还需补修3-4门本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不少于8个学分。
4、申请人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
5、申请人系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得者,但申请另一专业的硕士学位,也必须参加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外语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除公共政治课外,其他课程不得免修免考。
6、申请人自资格审查之日起,申请学位所学习的课程成绩四年内有效,超过四年未能申请学位者,成绩作废。以后申请学位须重修课程。
7、在我校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如需申请硕士学位者,必须在课程进修班结业后三年内,完成硕士论文答辩,逾期不再接受学位申请。
三、论文答辩:
1、申请人在撰写硕士论文前,应先向所在院系交纳培养费。所在院系在审核申请人的所有材料后,安排论文指导教师及其他有关事宜。
2、申请人在完成论文,申请答辩时,凭院系交纳的培养费发票到研究生院学位办办理论文答辩手续,并领取论文答辩时所需的材料。
3、申请人需在论文答辩前两个月将论文提交研究生院学位办,由学位办随机抽取部分论文匿名送外单位评审。论文评阅通过后,方可参加答辩。
4、申请人在论文答辩前,必须由各院系将其所学课程的试卷、成绩交研究生院学位办,试卷上必须由任课教师签字,学分及成绩必须同学位申请书上一致。
5、申请人论文答辩后一个月内,由研究生院学位办再次审核申请人的有关材料,随机抽取部分论文匿名送外单位评审,以检查学位论文的质量。论文评阅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
6、研究生院学位办今后还将对以往已授予硕士学位的论文抽查,并将抽查结果报有关院系和导师。
第二篇:河南理工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
河南理工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
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学位[1998]54号文件)(以下简称“《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凡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人员(以下简称“同等学力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均可按照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向我校申请硕士学位。
第三条 凡我校已授予毕业研究生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均有权开展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第四条 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的工作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领导,研究生处负责组织对同等学力人员的资格审查、同等学力水平认定等工作,申请学位学科、专业所在院(系)负责同等学力人员的日常管理及学位论文指导等工作。
第二章 学位的申请与授予
第五条 资格审查
(一)拟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请人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
2.申请人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
3.申请人必须身体健康,能顺利完成硕士学位申请过程。
(二)申请人应于每年9月上旬前,填写《河南理工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资格审查表》,并向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提供以下材料:
1.学士学位证书;
2.最后学历证书;
3.工作方面获得的奖励证书;
4.已发表或出版的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刊物、专著或其他成果证书;
5.申请人所在单位提供的申请人的简历、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情况的材料,即《河南理工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所在单位推荐表》(加印密封)。
(三)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在收齐上述材料后,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并明确告知其是否通过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人,经申请学位学科、专业所在院(系)签署同意接收意见并按要求到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备案后,方可开展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相关工作并按本细则第六条的要求进行同等学力水平的认定。
第六条同等学力水平的认定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和研究生处学位办按照《规定》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认定申请人是否具备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水平。
(一)对申请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认定。
申请人提交正式学位申请书前,必须以“河南理工大学”为第一单位,第一或第二作者(若为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应为校内导师)身份,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正式出版的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申请人提交学位申请书同时,提交由两位副教授、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的推荐书。
(二)对申请人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的认定。
1.我校组织的课程考试
每年9月上旬,接收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院(系),为本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按相同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课程考核计划。
申请人可按课程考核计划中规定的课程随我校统招硕士研究生同堂上课,也可以自学各门课程,但必须按要求到校参加课程考试,并交纳相应的费用。课程考试严格按相同专业在校研究生的考试要求和评卷标准进行,课程考试不及格者,允许重考。
此外,为确保学位授予质量,研究生处学位办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可组织申请人参加必要的学位课程抽查考试。
2.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
(1)申请人必须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且成绩合格(考试成绩由考试部门直接提供)。
(2)申请人必须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且成绩合格(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科由国务院学位办确定,其考试成绩由考试部门直接提供)。
(3)国家水平考试每年组织1次,为3月份报名,5月份考试,具体时间以国家文件为准。申请人要留意国家组织水平考试的报名和考试时间,错过报名或延误考试责任自负。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时间如有重大调整,研究生处学位办将通知接收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院(系),并由院(系)负责通知申请人。
3.申请人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的认定
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4年内完成我校组织的全部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且学位课课程考试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国家考试达到相应的合格标准。课程考试单科重考累计超过2次或学位课抽考不及格超过1门(含1门)者,本次申请无效。
(三)学位论文水平的认定。
1.转入学位论文阶段
申请人可在我校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也可在原单位结合本专业工作完成学位论文。每年的9月下旬,拟转入学位论文阶段的申请人,经所在院(系)同意并将选派的指导教师报研究生处备案后,即转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2.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
申请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照《河南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工作的规定》的相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工作。
3.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必须是申请人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做出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工作量。申请人同他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或发明、发现等,对其中确属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可以由本人整理为学位论文,并附该项工作主持人签署的书面意见和共同发表论文、著作的其他证明材料,以及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等。
4.学位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的写作格式按照《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5.学位论文预审与评阅
(1)学位论文必须聘请至少3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论文评阅
人应是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在相应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中有成绩的专家。聘请的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1位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涉密论文除外),不得聘请申请人的导师作为论文评阅人。
(2)学位论文送审前,须经校内预审,预审由所在院(系)负责组织。预审通过后,申请人应按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并经指导教师评阅同意送审后,方能提交3本正式的学位论文送审稿。
(3)所在院(系)于每年3月25日或9月25日,将收到的学位论文送审稿提交研究生处学位办,学位论文送审稿的撰写除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导师姓名及致谢三部分外,其余部分必须严格按照《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4)论文评阅由研究生处学位办统一组织,分为研究生处学位办集中送审和院(系)统一送审两种形式。研究生处学位办集中送审的论文数量和范围,由研究生处学位办根据当年申请学位的实际情况确定,评阅人由研究生处学位办从专家库中抽取;院(系)统一送审时,评阅人由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决定。
(5)论文评阅人应根据学位论文要求对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水平进行认真、细致的评阅,写出具体评阅意见以及对论文的修改要求,并明确表明是否同意进行论文答辩。
(6)学位论文应在论文答辩日期2个月以前,送交论文评阅人。论文在送交评阅时,评阅人的姓名不得告知申请人,评阅意见应密封传递。
(7)对于需要保密的论文,由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所在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署意见并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同意后,可在限定的范围内评阅。
(8)三位评阅人均同意进行答辩时,方可组织答辩。如有一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对否定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必要时可增聘一位评阅人。如有两位评阅人(包括增聘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则申请人必须对论文进行修改,在1年内重新申请论文送审。
6.论文答辩
(1)论文答辩应在申请人提交论文后的半年内由所在院(系)负责组织完成。
(2)论文答辩时间为每年的5月25日-6月10或11月25日-12月10日。
(3)通过学位论文评阅的申请人,填写《河南理工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申请书》中的答辩审批部分,并由拟聘请的答辩秘书于答辩15天前到所在院(系)和研究生处办理论文答辩审批手续。
(4)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3人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1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申请人的导师不能聘为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讲师或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应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5)论文的答辩程序参照《河南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及论文答辩的规定》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6)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
(7)非涉密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
(8)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应积极主动配合所在院(系)研究生工作秘书做好学位材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
(9)论文答辩未通过,本次申请无效。若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后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本次学位申请无效。
第七条 学位授予
申请人通过同等学力水平认定,经所在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第三章 附 则
第八条 申请人因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完成学位申请者,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申请学位学科、专业所在院(系)同意并到研究生处学位办备案后可办理退学手续。中途退学其所交纳的学费在扣除相应的培养费后余额退还。
第九条 获得硕士学位的同等学力人员在申请学位过程中弄虚作假,或同时向2个及以上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者,经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后,有权取消其所获得的硕士学位,并书面通知其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且追回其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执行。(二ΟΟ五年十月修订)
第三篇:北京师范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暂行办法
北京师范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暂行办法
1999年6月29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
总则
第一条 为多渠道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做好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且满足以下条件的学科、专业,均有权开展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工作:
(一)该专业已有两届博士研究生毕业;
(二)制定出该专业接受申请博士学位时的考试科目;
(三)配备负责此项工作的管理人员。
第三条 凡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作出成绩,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已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人员(以下简称同等学力人员),均可按此暂行办法向我校申请博士学位。
第四条 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博士学位,必须严格坚持标准,控制人数,保证质量。
博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
第五条 资格审查
(一)申请人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五年以上。
(二)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作出突出的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在国内外一流杂志上独立发表过四篇以上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专著,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奖励。
(三)申请人应向校学位办公室提交以下材料:
1.最后学历、硕士学位证书及硕士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2.工作证及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和论文摘要各15份;
4.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以及科研成果获奖的证明材料;
5.申请人所在单位向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介绍申请人的简历、学历、学位、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情况的推荐信(加印密封);
6.两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的推荐书(加印密封),其中至少有一名是我校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推荐人需充分了解申请人所提交论文的实际工作过程;
校学位办公室应及时地将经过初审的材料交有关院、系、所,请他们会同学位评定委员会分委员会组织专家审查小组(由不少于三位教授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位博士生指导教师,不包括推荐人。)对申请人科学研究水平及递交的学位论文进行认真的评议,写出是否建议受理的书面意见。如建议受理还应确定一位本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担任申请人的指导教师。经研究生院院务会审议通过后,确定该申请人为具有申请博士学位资格的申请人。然后按本细则第六条的要求进行同等学力水平的认定。
第六条 同等学力水平认定
校研究生院从以下三个方面审核申请人是否具备博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水平。
(一)申请人完成本职工作,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的成绩。
(二)申请人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及水平。
研究生院对已经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人,按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组织考试,考试科目为外语、政治和2-3门学位专业课程。跨一级学科的申请人还要通过硕士生的主要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的考试。课程考试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百分制计分,70分为合格。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全部课程考试,且成绩合格。未通过课程考试者不得补考,本次申请无效。
(三)申请人的学位论文水平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应在申请人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的一年内完成。指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对申请人的论文进行必要的指导。
1、论文要求及科研工作
(1)申请人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应是在工作实践中由本人独立完成的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具有创造性的成果,表明作者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
(2)论文用中文撰写,并有中文和外文摘要。
(3)申请人提交学位论文时,可附上对论文成果的学术评价、鉴定材料或成果应用部门的意见复印件,供评审论文时参考。
(4)为考察其科研能力,申请人必须到我校,在指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指导下,参加三个月以上与论文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在相应学位授权点报告其论文工作情况接受质疑。
2.论文评阅
(1)论文评阅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聘请五至七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论文评阅人,其中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至少三名。论文评阅人应是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在相应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科研中有突出成绩的专家。申请人的导师、推荐人不能聘为论文评阅人。
学位论文应在论文答辩日期三个月以前,由有关院、系、所送交论文评阅人。评阅人的姓名不得告知申请人,评阅意见须密封传递。
(2)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应根据学位论文要求对论文是否达到博士学位水平进行认真、细致的评阅,提出评阅意见及论文的不足之处与修改意见,并明确说明是否同意进行论文答辩。
3、论文答辩
(1)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七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四人是博士生导师、二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申请人的导师、推荐人不能聘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人选应先得到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校学位办公室认可。
有关院、系、所须在论文答辩日期一个月以前,将学位论文送交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2)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论文答辩会应公开举行,提前公布论文答辩时间,注意吸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答辩会须作详细纪录。
(3)论文答辩未通过,本次申请无效。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二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答辩者,本次申请无效。
第七条 学位授予
申请人通过同等学力水平认定,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真审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就是否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进行表决。表决通过者,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授予学位人员的姓名及其博士论文题目等应及时向社会或申请人所在单位公布,并经三个月的争议期后颁发学位证书。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博士学位,表明其学术水平已达到博士学位水平,但不涉及学历。申请人不得用同一篇论文同时向两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组织和管理
第八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在批准授予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时,应严格执行审批程序,认真履行职责。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申请人的资格审核、课程考试、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
工作。应配备专职人员,处理日常工作。
第九条 接受同等学历人员申请学位所需开支的经费,由研究生院参照研究生有关经费标准,做出合理的规定,申请人应照章交纳。申请学位所需的食宿费和旅差费由申请人自理。
第十条 向同等学力人员颁发学位证书和向有关单位送交学位论文,均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学位证书需单独编号。
第十一条 学校建立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的挡案管理制度。同等学力人员学位申请表,学位课程成绩单,学位论文及答辩材料等都要存档。
质量监督
第十二条 学校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对授予同等学历人员学位工作进行自我检查评估。坚决抵制不正之风,自觉接受国家和社会监督。对于培养质量问题较多的院、系、所,将责令限期改进甚至暂停接受。
(编辑:北师大在职博士网)
第四篇:华中科技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实施细则
华中科技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实施细
则
添加时间:2009-05-21 阅读次数:15701
校研【2009】1
5号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学位[1998]54号)的精神,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工作的学科专业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生导师可作为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的导师。
第二条 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工作的院(系、所)应配备专职人员处理日常工作。
第二章
申请人资格审查
第三条 申请人资格
1.申请人已获硕士学位,并在获硕士学位后工作满5年及以上; 2.申请人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已达到我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申请相应专业博士学位应发表的学术论文规定(论文不必署名华中科技大学)。
3.申请人科研成果已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第四条 奖励名称、等级及排名要求
1.省部级以上奖仅指由国务院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奖(即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评选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限论文、著作类)两类。2.国家级一等奖排名前7名、二等奖排名前5名、三等奖排名前2名;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5名、二等奖排名前3名、三等奖排名第1名。
第五条 院(系、所)具体负责申请人报名及资格初审工作,并收齐下列材料,于每年4月或10月报送研究生院审批。
1.申请人资格审查表2份;
2.申请人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3.申请人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原件及复印件1份; 4.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第三章 课程考试
第六条 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人,必须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以资格审查表中审批日期为准)起1年内完成学校组织的专业科目考试(一年举行两次考试:6月和12月)。
第七条 专业科目考试一般采取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为合格。
第八条 申请人如不能按期通过专业科目考试,本次申请无效。
第四章 学位论文撰写、答辩与学位授予
第九条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申请人通过专业科目考试后的1年内完成。申请学科专业所在院(系、所)应指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对申请人的学位论文进行指导。
第十条 申请人在指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为期不少于3个月与论文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十一条 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打印和装订,必须符合华中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印制规格规定的要求。
第十二条 申请人持经过审批的资格审查表和专业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单办理学位论文答辩手续。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及要求与全日制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的答辩程序及要求相同。
第十三条 申请人通过论文答辩,经申请学科专业所在院(系、所)学位审议委员会评审通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做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
第十四条 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及以上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博士学位。第十五条 如本次申请无效,申请人再次提出申请,必须在2年以后。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细则发布之日前已在学校登记注册的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可延迟申请学位,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其他要求仍按原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本细则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第十八条 本细则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二OO九年五月十五日
第五篇:复旦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细则
复旦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
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细则
总 则
第一条
为多渠道促进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结合我校学位授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凡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其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我校硕士或博士毕业研究生同等水平者,可根据本工作细则,向我校申请硕士、博士学位。
第三条
各级学位授予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实行。凡我校已授予过毕业研究生学位的学科、专业,均可开展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
第四条
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必须遵循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依照学位授予标准、条件和程序依次认真做好资格审查、同等学力水平认定和学位授予等工作。
硕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
第五条
资格审查
(一)申请人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近三年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杂志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或已取得可资证明其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其他成果。
(二)具备上述条件的申请人,可在每年3月向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硕士学位资格审查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
2.学士学位证书(原件与复印件);
3.最后学历证明(原件与复印件);
4.本科成绩单(原件);
5.已发表或出版的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或其他成果证明。
同时缴纳资格审查费,填写《复旦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
(三)申请人所在单位须在申请人提出资格审查申请后一个月内向我校返回《复旦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加印密封传递),对申请人的简历、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情况做出如实鉴定。
(四)研究生院在收齐申请人的所有材料后,在三个月之内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除前述提交材料外,审查还包括外国语水平和专业知识综合能力测试。对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研究生院将以书面形式予以通知。然后按本细则第六条的要求对其进行同等学力水平的认定。
(五)申请人通过资格审查的起始时间以通知签发时间为准。
第六条
同等学力水平认定
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需对其是否具备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水平进行认定,认定包括申请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的成绩、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和学位论文水平三个方面。每年3月和9月申请人可向相关院系提出答辩申请,经由院系初审通过者,再由校学位办公室进行复审。在学位申请截止之日起60日内,完成对学位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表格以及相应材料的审查,做出是否受理其申请的决定。对决定不受理其学位申请的申请人,应当书面通知本人并告知理由。
(一)对申请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认定,由院系在申请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审查申请人及其所在单位提供的材料后做出结论。
(二)对申请人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进行认定
1.我校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
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人,可通过在我校旁听研究生课程的方式进行学习。其课程考试必须按我校相同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样考试要求和评卷标准进行。凡未按照上述要求操作的人员,其课程成绩不予认可。
2.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
(1)申请人必须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并出具合格证书;
(2)申请人必须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并出具合格证书;
(3)申请人参加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必须严格遵照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的规定,对于未经许可擅自在上海市以外地区参加的所有考试,其考试成绩不予认可。
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4年内通过所申请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取得申请学位必须的学分数,并通过国家组织的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4年内未通过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者,本次申请无效。
(三)学位论文水平的认定
申请人在通过学位课程考试后,可向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提出指导学位论文的申请,由院系指定研究生导师对申请人的论文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不能少于1年。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二年以后、五年半以内完成论文答辩工作,否则本次申请无效。
1.论文要求
申请人提交的学位论文必须符合我校同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申请人同他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或发明、发现等,对其中确属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可以由本人整理为学位论文,并附送该项工作主持人签署的书面意见或共同发表论文、著作的其他作者的证明信,以及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等。
学位论文其他方面要求参见我校学位工作细则。
2.论文评阅
(1)由院系聘请至少三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对申请人的学位论文进行评阅,所聘请的论文评阅人应是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在相应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中有成绩的专家,其中至少有一名是学位授予单位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且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不少于一名。申请人的指导教师不得作为其论文评阅人。
学位论文应在论文答辩日期2个月以前,由院系指定的答辩秘书送交论文评阅人。
学位论文在送交评阅时,评阅人的姓名不得告知申请人,评阅意见应密封传递。
(2)论文评阅人应根据学位论文要求对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水平进行认真、细致的评阅,并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有关评阅的异议处理参见学位工作细则。
3.论文答辩
(1)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五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三人是研究生导师、一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且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不少于二名。申请人的导师不能聘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人选应经过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批准。
论文答辩前半个月,由院系指定的答辩秘书将答辩者的学位论文送交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2)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应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并有详细记录。
(3)论文答辩未通过者,本次申请无效。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后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重新答辩时,论文答辩委员会应当有半数以上成员为原有成员(异议查实情况除外)。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本次申请无效。
申请人不得在向我校申请学位的同时,向其他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学位申请。
第七条
学位授予
申请人通过同等学力水平认定,并符合我校关于授予硕士学位发表论文的有关规定,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备案,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博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
第八条
资格审查
(一)申请人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五年以上;
(二)申请人以同等学力方式申请并获得硕士学位后,不能再以同等学力方式申请博士学位;
(三)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独立发表或出版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专著,其科研成果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奖项排名为,理工医科类:一等奖前七名、二等奖前五名、三等奖前三名,文科类:一等奖前二名、二等奖及三等奖均为第一名。
(四)具备上述条件的申请人可在每年3月向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博士学位资格审查申请,同时须提交以下材料:
1.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
2.硕士学位证书(原件与复印件); 3.最后学历证明(原件与复印件); 4.硕士研究生成绩单(原件);
5.已发表或出版的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或其他成果及其获奖证明(原件与复印件);
6.两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的推荐书(加印密封),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博士生指导教师。
同时缴纳资格审查费,填写《复旦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资格审查表》。
(五)申请人所在单位须在申请人提出资格审查申请后一个月内向我校返回《复旦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资格审查表》(加印密封传递),对申请人的简历、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情况做出如实鉴定。
(六)研究生院在收齐申请人的所有材料后,在三个月内组织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内容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由学位办组织专家组成资格审查小组(小组由5到7名正高职称专家组成)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形式,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等是否具有申请博士学位的资格进行判定,以无记名表决方式确定是否通过资格审查。原则上不同意申请人免修学位课程,对特殊情况提出需要免修课程者,实行免修不免考;
2.申请人必须同时通过资格审查,方能取得申请博士学位的资格。对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研究生院将以书面形式予以通知,然后按本细则第九条的要求对其进行同等学力水平的认定。
(七)申请人通过资格审查的起始时间以通知签发时间为准。
第九条
同等学力水平认定
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需对其是否具备博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水平进行认定,认定包括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的成绩、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和学位论文水平三个方面。每年3月和9月申请人可向相关院系提出答辩申请,经由院系初审通过者,再由校学位办公室进行复审。在学位申请截止之日起60日内,完成对学位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表格以及相应材料的审查,做出是否受理其申请的决定。对决定不受理其学位申请的申请人,应当书面通知本人并告知理由。
(一)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认定
对申请人完成本职工作,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认定,由资格审查小组在审核申请人提出申请学位的资格审查时,综合审核申请人提供的有关材料后做出结论。
(二)对申请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及水平的认定
对申请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及水平的认定,由研究生院按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组织考试。已经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可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向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处申请办理应修课程的听课或考试手续。听课或考试均应严格按照我校相同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同一要求进行(同堂上课,同一考试时间、试卷和评卷标准)。对于未办理过听课、考试手续,或未按照我校相同专业在校博士研究生同一标准进行的考试,将不承认其成绩。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应在一年内完成全部课程考试,且成绩合格。未通过全部课程考试者,本次申请无效。
(三)学位论文水平的认定
院系应指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对申请人的论文进行必要的指导。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二年以后、五年半以内完成论文答辩工作,否则本次申请无效。
1.学位论文要求及科研工作
对申请人博士学位论文及科研能力的认定除了应坚持与我校同一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同一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申请人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是由本人独立完成的成果,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某一学科或专门技术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2)申请人同他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或发明、发现等,对其中确属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可以由本人整理为学位论文提出申请,并附送该项工作主持人签署的书面意见或共同发表论文、著作的其他作者的证明信,以及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等。
(4)申请人在修改学位论文期间必须在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我校参加为期不少于三个月的与论文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申请人应在我校相应学科专业学位授权点及时报告其论文工作情况并接受质疑和指导,且需要完成学校和院系对同专业博士生要求的规定和考核程序。
2.论文评阅
(1)由研究生院聘请八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对申请人的学位论文进行评阅,其中学位授予单位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专家不少于三人,博士生导师应占多数,并且应有一定的地域分布。所聘请的论文评阅人应是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在相应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中成绩突出的专家。申请人的推荐人、导师不作为论文评阅人。
学位论文应在论文答辩日期三个月以前,由院系指定的答辩秘书送交论文评阅人。
学位论文在送交评阅时,评阅人的姓名不得告知申请人,评阅意见应密封传递。(2)论文评阅人应根据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对申请人的学位论文是否达到博士学位水平进行认真、细致的评阅,并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有关评阅的异议处理参见学位工作细则。
3.学位论文的答辩
(1)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七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四人是博士生导师,至少有二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申请人的推荐人、导师不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人选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
论文答辩前一个月,由院系指定的答辩秘书将答辩者的学位论文送交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2)论文答辩委员会应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论文答辩应有详细记录。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
(3)论文答辩未通过,本次申请无效。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二年内重新答辩一次。重新答辩时,论文答辩委员会应当有半数以上成员为原有成员(异议查实情况除外)。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本次申请无效。
第十条
学位授予
申请人通过同等学力水平认定,符合我校关于授予博士学位发表论文的有关规定,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做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应向社会或申请人所在单位公布,自公布之日起60日后无异议者颁发学位证书。
申请人不得在向我校申请学位的同时,向其他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学位申请。
其他
第十一条
在资格审查中,若申请学位人员所持有文凭为外国教育文凭,需根据国务院学位办[2001]27号文件精神,结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位(学历)评估认证意见,对其文凭或学位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及相关情况进行审核,再决定是否按照我国的学士或硕士学位对待。
第十二条
同等学力人员需按照我校有关规定支付申请学位的费用,费用由申请人所在单位支付或本人自理。申请人为申请学位所开支的食宿费及往返旅费均由本人自理。
第十三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申请人在通过资格认定后,为准备参加课程考试或论文答辩,可享有不超过两个月的假期。
第十四条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并获得学位,不涉及学历。
第十五条
向在职人员颁发学位证书,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学位证书需单独编号。
第十六条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各类专业学位可依据国家和学校关于专业学位的文件规定。
第十七条 出现下列行为的取消学位申请资格:
1.学位申请人在参加学校和国家组织的各项考试时,发生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严重作弊行为;
2.在从事课题研究和撰写学术文章、学位论文时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等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的行为。
已经获得学位者,若发现存在上述行为,要撤销其学位,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备案。
第十八条
本细则规定之外的其他相关事项参照《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办理。
第十九条
本细则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校长会议批准,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条 本细则由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