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地海域湖语墅楼书文案
绿地国际生态城楼书
P1(封面):
绿地国际生态城1号作品 海域·湖语墅LOGO P2(封二):
标题:五湖一河,源生境界。
内容:每当我闭上眼睛,倾听我那一颗敏感的心的独白时,巨大的静寂会把世界席卷,而我的灵魂会越过现实的围墙,像一朵蓝色的百合花一样,轻轻地、轻轻地绽放。我悄悄地唤醒自己,于是,思想给了我新生……
木所以珍贵,在于它的原生 水所以珍贵,在于它的天然 鸟所以珍贵,在于它的栖息
P3:
标题:源生,大湖,湿地,居住新境界
内容:清晨八九点,东方的山水开始苏醒,跳动的元素打开新的纪元,太阳把她最灿烂的光芒洒向这片神秘的热土,我不禁有些释然,在西安浐河于灞河的交汇处,仿佛置身于那些我所梦想的人间仙境,雁鸣湖生态湿地公园,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国家级水鸟栖息地。全长6公里、宽0.5公里、总面积达1000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瑰宝。
呼吸着晨曦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以人,湖就是这样的美,远看湖,湖博大宽广,烟波浩渺,给人一种壮观神奇之美,走近湖,湖水清澈幽蓝、涟漪微澜,含蓄中又透露着一种内敛平和的优雅气质,传递一种细腻温婉的阴柔之美。
P4:
标题:以风景之名,通向世界之门
内容:早饭过后,一天的行程将在曲江东,三环旁,雁鸣湖畔之地开始!绿地国际生态城,曲江东,南临南三环,北至新兴南路,岸藏湖畔,交通便捷,驾车转瞬进入市区,沿途美景尽收眼底。绿地国际生态城,承接企业公民、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建城的理想模式,规划占地4000亩,首期开发的一期、二期海域·湖语墅,总占地216119㎡,总建面积约为436417㎡,综合容积率1.5。时代之上,以通感未来的智慧与见地,践写西安豪宅的新意涵。
P5:
标题:湿地居住,崇尚高雅居住新向标
美国LEED金质奖获得者,绿色低碳精品建筑行业领跑者
内容: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20%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中国是亚洲第一大湿地国家,西安在历史上也曾有着“八水绕长安”的胜景,今天浐灞新区雁鸣湖生态湿地公园,其资源丰富,这种多样性使之成为西安湖区之冠。
P6:
标题:为高品位人士度身定制的官邸大宅富
内容:下午六点,忙碌了一天,回家的感觉真好。进入社区,四连排别墅、六连排别墅、独栋三合院别墅尽收眼底,380-520m户型各具特色,并结合全球顶尖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时代之上,以同感未来的智慧与见地,撰写西安生态湿地别墅。其高端绿色低碳建筑领导者的行象在致力建设西安的关键时刻,将产生巨大的助推力与深远的影响力。
2P7:
标题:别墅从来名贵在源湖,海域·湖语墅
内容:经验告诉我这是名流集聚地,理性告诉我这是3000年经济的中心。
在美国,所有名流都汇聚于曼哈顿,目的只有一个:和相同身份的人在一起,这正是中心价值所在,中心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正如我在参加的西安圈层PARTY,相同的价值观、世界观,相互欣赏的品位、内涵、气质、格调,成为内在优越的外在物质表达,在西安海域·湖语墅——城市的真正中心,感受与世界同一高度的荣耀标识。◆ 马略卡岛:西班牙王室的蓝色天堂
◆ 阳光爱琴海:船王奥纳西斯的恋岛情结
◆ 夏威夷梦幻海滩: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多瑞丝的海岸宫殿
◆ 西雅图华盛顿湖畔:比尔盖兹,与他胸怀太平洋的科技豪邸 ◆ 隐居般的水边年假:钱伯斯远离思科首座的七天 „„
P8:
标题:世界级视野筑就品味生活,为浐灞重新定义
内容: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他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务从美感要求。"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
海域·湖语墅,它塑造的是由几何形的线、面、体组成的一种物质实体形象,是通过空间组合、色彩、质感、体形、尺度、比例等建筑艺术语言造成的一种意境、气氛,或庄严,或活泼,或华美,或朴实,或凝重,或轻快,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
P9:
标题:托斯卡纳精工雕墅,傲岸于世
内容:自然的尊贵,在于它的独一无二的全新角度,让私家花园有了建筑史上里程碑级的高度。
红色坡屋顶、石材立面、浅米黄色涂料、精心勾勒的拱形窗户„„
石材立面:建筑均采用贵重石材贴面,豪宅血统与生俱来,隽永华彩,驻足凝望,尊厚品质衬托居者格调,名仕风范与建筑之经典一共传世。
穹顶入门:豪华而高扬的穹顶,以以尊贵气势,恭候于王者进入。层层露台:多面观景,不知山水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
P10:
标题:私家园林 私密空间 私人会所
内容:总是抱怨城市的喧闹烦扰了平静的心绪
总是渴望有一份闲暇可以领略宁静致远的别样情致
总是遗憾林立的高楼遮盖了天空的本色
总是梦想有一种翠绿可以让你置身其间,健康呼吸
总是觉得离自然的生活越来越远 总是渴望有一条河流可以流过家园,流向心田 需要阳光,就把日照度调到最佳,需要风景,就把视角延伸至窗前。
P11:
标题:任何一座建筑,都是自然与人为的完美融合
内容: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前而后,围绕建筑走遍,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
海域·湖语墅,项目建筑顺应自然排布,临水而建,结合欧式建筑风格,精心打造独具特色别墅风格,追求自然与人为的完美融合,私属花园、超大观景阳台、别样庭院设计,更加临近自然。中心花坛、柱廊、水池、喷泉等小品元素的点缀,像是镶嵌于皇冠上的珍珠一般。法式园艺的精挑细选原则和修剪手法,情趣与品味卓然显现。
P12 标题:生而不同 非雅居者者莫属
内容:惟旁人难窥门径的贵族服务,方得匹配高品质主人们对精神与物质超凡脱俗的高贵眷恋。海域·湖语墅以品牌之理念,引入世界级皇家物业——世邦魏理仕担纲别墅物业管理,以“五星级服务为标准”,以“国际化生活”为标杆,注入“西班牙皇家礼宾式尊贵服务”,以人性化管理举措,竭诚为庄园主人提供最尊崇的服务和享受。
P13-14 雁鸣湖,纯墅区
(大图)(户型篇)
标题:难以企及的气派 无法超越的舒适
内容:官邸大宅,用一种特有的尺度容纳大气的生活态度,四大户型 阔绰/奢华/大气/体面 眼中风景 心中视野(户型特点逐一分析)
客厅 餐厅 卫浴 厨房 阳台 佣人间„„ 空间尺度均为高层贵族生活需求考量 P16 标题:领袖品位藏而不露 荣耀奢华宛若天成
内容:晚上八点,开门进家,侧坐在近百米的客厅,观望着圣诞节的Armani高级定制,聚会时的Chivas威士忌,约会时的channel古龙水„„甚至琐碎如临睡的牛奶、清晨的水果,原来回来的不止我自己,还有国际感十足的繁华和现代。因为我深知,豪华是舒适和富裕的结合。是对生活质量的保证,而不是夸耀和虚饰。
P17 标题:国际知名社区,奢华生活一触及然
内容:会所里健身馆、咖啡馆、红酒吧、星空泳池等高尚设施一应俱全,尊崇生活唾手可得。悠闲是这里的主基调——咖啡馆,谈笑风生,指点江山;格调红酒吧,互传藏酒经,同醉美酒香;星空泳池,温舞水间,优雅贵族风。。欧洲中世纪上流社会独有的“沙龙文化”在这里自然而成。
P18 标题:优渥配套 为一席别墅效劳
内容;海域·湖语墅引进风情商业街、高档餐饮、休闲场所、高档幼儿园等生活,市政及教育配套不断完善,愈显浓郁生活气息。
P19 标题:世袭荣耀门第 从您这代开创
内容:风情商业街,社区拥有5星级中新凯宾斯基酒店,荣耀之等级,最终决定于社区之外的享受。欧亚贸易区、商贸园区、西安金融商务区三大经济体系,使之经济价值锦上添花,一触即发。
P20 标题:想门第气派 必高人一等
内容:幼儿园,深厚的历史底蕴,尊贵双语幼儿园。海域·湖语墅以匹配王家身份的国际标准配备幼儿园,为孩子提供国际化教育环境,书写孩子美好未来。
P21
标题:尊贵与礼遇的真谛,再次诠释
内容:惟旁人难窥门径的贵族服务,方得匹配高品质主人们对精神与物质超凡脱俗的高贵眷恋。海域·湖语墅以品牌之理念,引入世界级皇家物业——世邦魏理仕担纲别墅物业管理,以“五星级服务为标准”,以“国际化生活”为标杆,注入“西班牙皇家礼宾式尊贵服务”,以人性化管理举措,竭诚为庄园主人提供最尊崇的服务和享受。
智能安防系统 无忧享受生活
> 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 > 楼宇访客对讲系统
> 创新采用了“JUST VISION”家居智能信息系统
> 可视对讲监察系统,全触摸屏操作,带给业主轻松的管家体验 > 防劫持密码设置,给家人最可依赖的安全保障
> 访客导引系统,江西首次彩用7寸彩屏智能安防系统楼盘 > 而物业管理系统的访客引导系统,快捷安全地接待贵宾„„ > 尊贵的生活,即是别人的风景,亦是不被侵扰的领域
P22-P23(封三):
标题:绿地16年,专注打造30余城人居精品
内容:绿地集团始终坚持以“绿地,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宗旨与“和谐绿地,共建共享”的开发理念,积极创新,项目遍及上海、沈阳、南昌、合肥、长春、西安、成都、郑州、重庆、苏州、太原等19省30余座城市,国际品质,将美好生活送进千家万户。
作为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之一,绿地集团自成立以来,荣誉不断。2007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200位,中国房地产企业排名第1位,业务销售收入、资产规模、经营性现金流量三个指标均突破300亿元。2008年3月,更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称号,更巩固了绿地集团的行业地位。
标题:绿地中原房产事业部,钜献城市宏图
七盘联动,蓝图中原
内容:2004年7月,绿地集团入驻中原,成立郑州房地产事业部,在郑东新区先后开发大型海派人文社区绿地老街·郑东新苑,以及CBD外环两栋智能型商务纯写字楼组团绿地·世纪峰会和峰会天下,还有38万㎡的城市商务综合体绿地·原盛国际中心,最值得郑州市民引以自豪的并已破土动工的280米高郑州地标建筑绿地广场——郑州会展宾馆。新乡的海域·迪亚庄园全程建设中。
2008,绿地集团,钜献郑州86万平的新里·卢浮公馆,七盘联动,蓝图中原!
P24:封底
固定元素
第二篇:森林华墅四折页房地产楼书文案
森林华墅四折页房地产楼书文案
时间:2007-09-25来源:图腾CG 作者:佚名 发布人:admin 点击:
次
关键字:迅雷 快车 Baidu 折页 文案 房地产 森林 森林华墅4折页创意文案修改稿封面 FORESTVILLA森林华墅 领域 一个森林、湖泊、水意交融的自然世界!一个自由、宁静、富纳海天的贵族原乡!一个财富、聪明、胸怀成就的领袖境界!※拥有私家版图 成就尊荣境界一个精神领域西雅图的华盛顿湖畔,居住着比尔·盖茨还有他胸怀太
森林华墅4折页创意文案修改稿
封面
FORESTVILLA
森林华墅
领域
一个森林、湖泊、水意交融的自然世界!
一个自由、宁静、富纳海天的贵族原乡!
一个财富、聪明、胸怀成就的领袖境界!
※拥有私家版图 成就尊荣境界
一个精神领域
西雅图的华盛顿湖畔,居住着比尔·盖茨还有他胸怀太平洋的科技豪邸,中 国京郊红柿林掩映着今典总裁带私家泳池和私家跑马场的350亩世外桃源„„ 把握巨额财富的塔尖族群已经开始并购稀缺自然资源,来成就无所不可往的尊荣境界!
※ 法天法地法自然,收纵开阖更无可限量!
一个自然领域
森林华墅毗邻全亚洲最大的城市人工森林,坐阅绵延百里的净月山峦,4.3平方公里辽阔水域,把心灵融进湖光山色林海,让自然之美唤醒你心底真实的自我!森林华墅,一个水意交融的自然世界,胸怀见胜于山,是气势;聪明见胜于水,是丰盈!
※ 旅游、规划双翼策动片区升值
一个投资领域
净月潭先后被国务院和林业部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长影世纪城,一期已建成并于2005年5月底正式开放;位于净月潭公园内的国际标准18洞“高尔夫球场”一期将于2005年开局;龙家堡国际机场选址长春东部,2005年内将正式启用;净月潭每年一度的冰雪节已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长春市政府公布的2004-2020年城市规划,净月区成为唯一规划居住区,适宜卓而不群的您居住或投资!
※ 森林华墅 齐康院士规划设计
一个建筑领域
森林华墅13万㎡自然坡地紧邻净月林海,上千株珍贵成树环宅而生,76栋别墅错落大气。
※ 森林华墅丹青意境 加拿大奥雅园境设计
一个景观领域
别墅的价值有70%来自环境,在青山隐隐,古木峭拨,林风渐渐,水意盈盈的大背景下,鸿禹地产,与世界闻名园境设计机构加——拿大奥雅园境师事务所强强联手,绘就森林华墅自然盛装下的北美表情!成就北中国永恒的别墅坐标!※ 对空间的挥洒,从未如此酣畅!
一个私密领域
森林华墅一期40栋别墅,九种基础房型是对空间美学的细致结构,舒适、考究,最敏感的兴奋点是位于阳光底层的私家会所,酒吧、酒窖、家庭影院如同北美风格的立面,把别墅的高贵的刻度标向一个世界的、珍稀的、艺术的、高贵的极点!※ 拥有森林华墅 就拥有贵族生活的全部
一个贵族领域
别墅的价值,决非仅仅凸现在建筑本体的繁复和豪奢,更在于别墅从有限建筑空间向无限自然、无限生活意趣的延伸!社区会所、高尔夫球场、滑雪场、森林浴场、跑马场、沙滩浴场,划船、垂钓,环绕在家四周的休闲去处恰似一组组的贵族语言,写在森林华墅贵族生活的档案里。
森林华墅,北中国二十一世纪贵族生活模本将在此发祥!
※ 戴德梁行 世界级物管——一个服务领域
别墅的尊贵与价值,前伸是自然风景的稀缺与珍贵,后续则是成熟物管带来的居住的舒适与自由!
森林华墅聘请五大国际物管之一的戴德梁行做物管顾问公司,成熟的物业治理是森林华墅贵族生活后续无忧的保障!
※ 智能安保:看不见的贴心保护
一个安保领域
安全的需要,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闻名的理论中,仅次于生理需求占据第2位。智能安保是对人性最深刻的解读!数十个智能子系统在出入园治理、周界防越、园区巡查、救助警报等方面的突破已经得到国际智能联盟(IBG)的认可和肯定。足可安心。
封底
第三篇:画册、楼书,文案-宝通自建别墅、微微一墅很倾城
封面:
标题:
“微微一墅”生活品鉴集 副标题:
宝通定制别墅区——昌乐城南首席私密豪宅
正文:
童年的时光如飞梭荏苒飞逝,暖风的味道 幸福的花彩 树荫幽闭的小径 满满的无邪笑脸
打开窗户就能听到风的呼吸 走在放学的路上 铺着小石子 嗒嗒的板鞋声 能感觉到云霞的温度 树叶在微风下飘零
在自家的花园,光影是视野的殿堂„ 悠悠岁月提醒着飞逝的青春,回忆总让幸福瞬间定格重播!
“微微一墅”,以自由的名义将美好延续„..封二:
正文: 奶奶这条街 外婆那条街
中间隔着几片郁郁葱葱的绿色 我不清楚将来
只是一回家就要作业做完 我把书包从门缝塞进去 几个新认的汉字 七彩的铅笔
那个秋天是金色的 那个童年是多彩的 硬硬的田埂
我跑在童年的风里
窗外来往的人流和迷离的灯光,皆成为风景和点缀,微微一墅,如美倾城尽收 让童年如梦幻般的纯萃享受„
地段篇:
标题:宁静而无远城
铭智不无繁华
正文1: 地域:
规划区域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城南,宝通社区,位于鲁中丘陵与鲁北平原交接地带,区位优势独特,处于山东多个经济区覆盖范围,包括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圏、山东半岛都市圏、济南都市圈,是山东省打造城市群与半岛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与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洲圏多个核心城市形成联动。交通:
高铁:承载济青高铁辐射范围,山东省高铁网络的重要节点,济青高铁昌乐站,距离项目只有7.5km 高速:青银高速(济青高速)在场地北侧通过,昌乐高速出口距项目13.5km 铁路:项目距离胶济铁路潍坊站约30公里,距离青州站约13公里 公路:项目紧靠进城主干道宝通街、花都大道,交通便捷。航空:距离济南机场约170公里,距离潍坊机场约36公里
区位:
区位:宝通街首·大隐于闹市·城中的别墅生活 公建:城中生活·百年城建·公建服务齐全 医院:宝城医院·距近保障·生活高枕无忧 教育:以名校为邻·三人之行,必有慈师 私密:“微微一墅”·昌乐城南首席私密豪宅
正文2: 休憩:
高尚社区里的私密生活空间 会友
精致设计,空间尺度更加舒畅从容,私享专属领地,令圈层生活卓尔不凡 居家
托斯卡纳的居住文化与室内风格,被动式建筑、节能窗幕、新风系统等运用令生活更加环保、健康。精心规划:
潍昌建科精心打造,集生活、学习、度假、休闲于一体的高尚生活领地。生活配套:
外国语小学、宝通医院、“微微一墅”一站式成品生活,多重生活空间,十全十美的都市感受。
理念篇 标题
在城市新中心 定制自己居住的真意
正文:
潍昌自定义定制别墅 基于潍昌先进的轻钢集成技术 崇尚“现代”与“自然” 可根据用户的个性化喜好
选择房型、户型、外观装饰和应用材料 是有别于传统建筑方式的 高度集成化的定制型建筑模式
何谓“现代”?何谓“自然”?
现代主义在平面与单体塑造上达到极致,设计上强调形式的简洁大方;自然主义倡导生态、原始至上的原则,崇尚对环境、人文、历史的尊重和传承。
“现代自然主义”将是现代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对任何一种风格更高的超越。运用现代主义的手法,融入传统历史、文化、地域风情,揉入自然主义的现代地域风情。景观设计上强调形式的简洁、建筑与环境空间的和谐、空间的概念表现和节奏层次。把花园看作建筑的室外空间,景观的艺术性和功能性再次得以完美结合,共同演绎出一曲多彩、跃动、安逸、健康的现代自然主义新乐章。
健康篇: 标题:
在家,开启一场绿色之旅
正文1:
一个理想的小区,一个拥有着良好的居住氛围、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充满人性化关怀的小区,才可以容纳下此刻需要放松的心情。
正文2:
健康
致力于营造建筑与环境、环境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健康关系。品味
每一处都匠心独运,极具个性与品味。
科技
导入全新节能、环保理念,运用新型保温隔热建筑材料,采用节能设备,力求健康生活与生态环保同步。
实用
以流畅、活泼、简约的设计手法来设计实用、现代的小区景观。
众性
以人为本,保持景观的生态性,注重全民的可参与性和景观的可达性、可赏性。个性
满足不同人群的参与需求,儿童游乐园、舞台、休闲区„„使各类居民各得其所。深度
运用动与静、开放与私密、现代与野趣的对比创造出有节奏的、内容丰富的各种空间。
广度
从细部出发,小区出入口的导向牌,精心设计的景观家具,角落照明的草坪灯,儿童活动场的安全地垫„„处处体现人性化,处处显示高贵品质。建筑篇:
标题: 托斯卡纳演绎的情怀,是态度,是生活的高度。
正文: 如果说
“微微一墅”,以现代的精致生活梦想,复兴一种典雅,复兴一座城。以个性品质定制的傲世之作
则以其一流的生活配套,至高的尊崇与气势傲然于昌乐,自成王国。
装修篇:
有人说,嫁给什么样的人,过什么生活; 我认为,买什么样的房子,过什么生活; 潍昌定制别墅区,城市尚层的精致生活空间,品味专属的幸福生活。
标题:
轻装修,大情调!
正文:
听人说,买房子最麻烦的是装修,我觉的,买房子最简单的也是装修。
潍昌定制别墅区,“菜单式精装修”,专业装修公司度身打造,全功能使用主义,完全个性化情调空间,一站式“成品”生活,轻松享受表里如一的高品味关怀!
花园篇: 标题:
在家,开启一场绿色之旅
正文1: 巧手匠心的自己
永远比他人更懂得自然 更珍惜生活 保留自然地气息 融入简单的淳朴 这就属于自己的真是园林 微风乍起 园子抖擞这绿意 走到哪里都充满了春意盎然
正文2:
宝通定制别墅区规划和住宅开发上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公共景观与私家花园有效结合,节地、节能、绿色、环保。
别墅区内的植物景观注入了“户户倚林”的理念,本着“适地适树”、“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原则,模拟自然的生态群落,按照上中下三层进行设计,以保证夏季的浓荫和冬季的有景可观。
在植物群落的空间围合形态上,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小径到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再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对比,并充分利用光、影、雾、阳光等自然因素,创造出富有活力的多元化感悟空间。
学龄篇: 标题: 小家庭,大教育
正文:
做家长的,常为如何教育好孩子而担忧,我选择,把这个问题放心交给学校。
潍昌定制别墅区,与名校为邻,教育,为孩子赢在未来。
副标题:
潍昌定制别墅区——铸就孩子未来的高度!正文:
学区房·学校门口在我家
假如,每天清晨,窗外有朗朗的读书声传来 假如,智慧之花,就静静地绽放在我家门前...和孩子一起嬉戏,让心情同风筝一起放飞
为家人爽朗的笑声感动于心
不断前进的人生,亦不应错过太多风景 „
潍昌建科,用事实与承诺 此刻生活不是琐碎,而是简单享受
房型篇: 标题: 一个多考虑“一点”房子!正文: 空间更宽敞一点
隔墙更窄小一点 生活更私密一点
空气更通透一点 阳光多进来一点
视野更开阔一点 冬天更温暖一点
夏天更凉爽一点 动静要分开一点
干湿更分离一点 品牌篇: 标题:
潍昌:中国集成房屋专业服务商
正文:
潍昌定制别墅基于潍昌先进的轻钢集成技术,将轻钢结构、建筑节能保温、建筑防火、可建筑隔声、新型建材、设计施工集于一体。是一种新兴的高效、节能、绿色的建筑方式。
正文:
其主要材料是由热镀锌钢带经冷轧技术合成的轻钢龙骨,经过精确的计算加上辅件的支持与结合新型建筑方式;并可方便的根据设计师的需要,选择房型、户型、外观装饰和建筑应用材料。
安全篇 标题: 安全
正文:” 建筑特点:
抗风性:可抵抗风速为70米/秒的飓风,抗风等级为12级以上
抗震性:可抵御8.9级罕遇地震,适用于抗震设防裂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区 隔音性:外墙隔声量可达75DB,内墙隔声量可达55DB 保温性 :160mm厚轻钢喷浆复合墙体,热阻值可达3.2㎡·K/W,是传统建筑的6倍 防火性:A级防火
承重性:承重荷载可达500kg/㎡以上
气密性:气密性n50=0.45,完全符合德国被动房屋气密性检测标准:n50≤0.6 环保性:所有材料无毒无害无辐射,且可释放负氧离子,完全达到环保要求 节能性:比传统建筑节能约65% 施工周期:建设周期缩短三分之二 得房率:比传统建筑高8%-10% 使用寿命长:主体结构可达100年。
财富篇 标题
“微微一墅”轻投入,大回报!
正文:
财富,在于未来的价值
潍昌定制别墅区,城市豪宅,独立产权 触手可及的蓝筹股,成功,在于眼见未来 价值,得益于抢先一步。
封三:
主要技术指标: 封底:
“微微一墅”生活品鉴集 潍昌:中国集成房屋专业服务商
第四篇:望湖楼醉书教案
望湖楼醉书教案
望湖楼醉书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4、进行适当的拓展,学习品析诗句,自主朗读表达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通过自学,逐字逐句解释,理解诗意,学会背诵。
2、注意古今词义变迁,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4、课古诗两首。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为什么要加其(一)呢?因为苏轼望湖楼六月二十七日醉书一共有五首,这是第一首。
2、大家注意看课题中的望“字第三笔是竖提,没有点。”醉“字左边的”酒瓶“中可不能少了一横啊!
3、大家看作者是谁?苏轼,大家学习过他的哪些作品?谁能介绍一下作者?
4、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5、学习生字”遮“。
6、画出诗歌的停顿。
7、释诗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六月二十七日,这实际告诉我们当时已经是————夏季。
地点:望湖楼。
醉:是酩酊大醉还是略有醉意,我们还不得而知,也许学习过全诗,就会有新的理解。
书:是什么意思?(写)写的是什么呢?
8、学习第一句诗:请同学们读第一句。在这句中你觉得哪个词语你不理解。指名说,教师着重说:“翻墨”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遮”遮蔽、遮盖。
(1)什么遮住了什么?(黑云遮住了山峦)
(2)什么样的黑云?(点出“翻墨”,为什么不用“黑云如墨”,而用“翻”字)同学们,一首诗就是一副生动的画卷,“黑云翻墨”这四个字就让我们看到了黑云从空中压下来不断翻滚的画面。
(3)整句连起来说说:乌云像打翻的黑墨水还没有遮住山。
9、学习第二句诗:
2、“白雨跳珠乱入船”
(1)播放“骤雨”的课件看到这个画面,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样的雨啊!(倾盆大雨、狂风骤雨……)诗人在诗中是怎么形容的?(白雨跳珠)“跳”字中蕴涵着雨大而急以及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2)再看视屏,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看到了雨很大)从哪里感受到?(”乱“字)乱字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雨急)急到什么程度?乱到什么程度?请看屏幕!
(3)整句诗连起来说说:白色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杂乱的跳进船里。
10、交流后教师引入资料:苏轼本人也非常的喜欢这句,直到后重游西湖他还念念不忘,特意写到”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可见诗人对这首诗的喜爱。
1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你发现这两行诗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对偶)
(2)通过这两行诗,你发现这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来得急)
12、学习第三句诗:“卷地风来忽吹散”
(1)过渡:黑云翻滚,骤雨狂袭,这时风也不甘示弱,读一读诗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风?(突然,狂风)
(2)我们还学过带有“忽”字的诗句吗?(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字让你感受到什么?(雪来得快,下得大)
(3)看视屏通过勾连学过的诗文,引导学生体味“忽”字之妙,再联系本诗,体会出本诗中这场狂风的急,更深一层地感受狂风过后,西湖景色美带给诗人的享受!
13、学习第四句诗:“望湖楼下水如天”
(1)“忽”字给岑参带来了惊喜与感动,也给苏轼带来惊喜了吗?
(2)出示诗句:“望湖楼下水如天” 全班齐读“望湖楼下水如天”
(3)(因为苏轼看到了“望湖楼下水如天”云散了,风停了,雨止了,这时站在望湖楼上的“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出示视屏。让学生描述雨后西湖碧水如天的景色,感受景美。
14、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陶醉,钟爱西湖的大诗人苏轼又一次醉了,这回他是醉在了西湖的景中。(教师在诗题的“醉”字上加上着重号,示意吟诵这句。)
15、如果让你给苏轼所描绘的画面取个名字,你会取什么名字呢?齐读全诗。(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雨,忽而风)现在再来看看诗题,你对“醉”字有了怎样的理解呢?
16、苏轼醉于酒,更醉于西湖山水触景生情,即景而赋。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去感受苏轼的陶醉之情。
17、苏轼在写景时,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1)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
(2)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
(3)动态多:翻、遮、跳、入、吹。
18、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诗意,释诗题
读正确,明其意
悟其意,用学法
望湖楼醉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遮”,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体会夏季西湖疾雨急来急去的特点,感受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本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会描述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简介诗人。
1、师;同学们喜欢古诗吗,谁愿意背首诗给大家欣赏欣赏。(学生举手自由背诵)
2、师生同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出新课。
3、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另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板书课题和诗人,学生齐读)
4、谁能给大伙儿介绍一下苏轼(学生自由发言)
5、(课件出示)教师简介苏轼
二、初读指导,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你从诗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时间、地点),“醉书”是什么意思?本诗是不是诗人喝醉酒时写下的呢?我们理解了全诗就会知道了。下面就让我们来认真读读这首诗吧。要求:边读边画出诗的节奏。
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朗读。
4、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画出诗的节奏)
5、学生再练习朗读。
6、学生齐读本诗。
7、学习生字“遮”,并指导书写。
三、再读诗歌,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1、学生默读全诗,理解诗句意思,想想从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部分词语解释)
2、同位交流诗句的意思以及看到的`画面。
3、指名班级汇报,(课件出示)教师讲解全诗描绘的画面。
4、提问:诗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云雨风水
山船地楼
雨大而急
5、学生再读诗句,思考:这里的云怎样?这里的雨怎样?这里的风怎样?这里的水怎样?学生想好后同位交流,再班级汇报。
6、诗人描绘的雨又大又急,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生答:滂沱大雨、大雨如注、狂风暴雨、暴风骤雨……)(鼓掌表扬)
四、总结全诗,体会情感。
1、教师诵读全诗,学生闭眼倾听,感受诗境。
2、提问:题目《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开始我们就说了“醉书”的意思,本诗是不是诗人喝醉酒情况下写的呢?(生答;不是)
3、你从全诗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指名回答:高兴、喜悦、激动、心旷神怡……
4、教师小结;是啊,面对云翻、雨泻、云卷、天晴这一急来急去的美景,诗人心中感慨万千,他把所有的感受浓缩成一个字,那就是……生齐答--“醉”。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体会诗人的“醉”吧。(学生再自由读诗)
5、指名有感情朗读,会背诵的就背诵。
五、(课件出示)布置作业:
1、背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课外搜集并诵读苏轼诗词
板书设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云雨风水
山船地楼
雨大而急
望湖楼醉书教案3
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②能用知诗人,解诗意,悟诗境的方法读懂诗,理解诗意思。
③体会诗的意境美,感受诗人豪迈奔放的诗词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揭题
1、(1)有这么一句俗语:六月天,娃娃脸。你知道是说什么的吗?
(六月的天气变化无常)
(2)今天我们要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来描写这种奇怪的天气现象的。读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谁给我们带来的?你了解他吗,知道他什么?
2、简介作者
苏轼: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都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妹苏小妹也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诗词豪健清新,独具一格。
3、你从课题中读到了什么?
(明确:课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一个醉字透露作者可能喝酒了,是似醉非醉的状态下创作的.。)
二、通过朗诵,整体感知(读诗)
1、自由朗读诗,划出节奏:
2、指名学生划出节奏。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3、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个别读,分组读,齐读)
三、初步探究,研读文本(悟诗)
1、提问:作者这首诗重点写的什么?(雨)哪里的雨?(西湖的雨)
2、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样的奇雨形成的过程?(明确:下雨前、下雨中、下雨后)
5、学习第一句
(1)下雨前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翻墨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未遮山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用一个字形容这样的乌云吗?(快、奇、来势凶猛)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语形容一下这样的乌云吗?(乌云翻滚、风起云涌、乌云密布、乌云滚滚)
(3)你还在哪些诗中见过这样的云?(黑云压城城欲摧)
(4)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句话。
6、学习第二句
(1)云的来势凶猛,雨也绝不温柔,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了?
(2)跳珠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乱入船是什么意思?
(3)指导看图,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这样的雨?(大、猛、调皮)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见过的最大的或最有特色的雨?
(4)这样的雨一直留在苏轼的脑海里,后当苏轼故地重游时依然在怀念这样的雨。(出示: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5)让我们记住这样的雨,齐读第二句。
7、结合插图,用同样的方法自学三、四两句
(1)学生自学
(2)提问考察
当我们沉浸在白雨跳珠的美景中时,这调皮的雨却似乎有意躲着人们,转眼间就不见了。哪个字写出了这样变化的快?(忽)此时此刻呈现给游人的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两句表达的内容?这样的景色可以用题目中的哪一个字概括?
四、感受诗意境美:(品诗)
①这首诗描写了西湖什么景色?(西湖夏天一场雨的过程)
②这场雨下得怎么样?(快且大)
③哪里可以看出来啊?(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
④你觉得诗句写得美吗,为什么?
(有声:翻墨,跳珠,风来。有色:黑云,墨,白雨。有动感:翻,跳,卷,吹。比喻形象生动:黑云像翻墨,白雨如跳珠,水似天。刻画出了夏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
⑤一起朗读,读出诗的美!
五、古诗积累,形成共鸣
1、苏轼六月二十四日在西湖一口气写下来五首诗,本文只是其中的一首。
2、作者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西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样的景色吸引了你吗?此时你认为题目中的醉可以怎么理解呢?(陶醉、沉醉)
为什么可以这样理解?(诗人被西湖雨后的美丽景色陶醉了)
3、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4、在这些诗里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个诗人?(豁达、豪放)
5、齐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6、小结
诗人在西湖望湖楼上边喝酒边欣赏西湖的景色,结果被西湖一场急雨后美丽的景色陶醉了,写下了这首诗,诗人被陶醉了,今天你们也被陶醉了没有呢?(陶醉了)
第二年,苏轼又来到望湖楼边饮酒观景,再次领略了西湖晴雨变幻的美景,他兴奋地把这一切又写了下来。看!就是这首诗(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湖楼醉书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望湖楼醉书。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
3、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回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
4、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5、介绍作者。
二、自由阅读,理解诗意
1、自读朗读,读准字音,提出疑问。
2、解疑、教学生字:翻墨——像黑墨一样的翻滚
跳珠——活蹦乱跳的.珠子
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1)天空中的乌云,想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
2)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
3)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的无影无踪。
4)望湖楼下的水颜色和蓝天颜色一样。
三、细读品位,体会感情
1、思考并讨论:
1)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
2)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2、诵读全诗,体会天气变化之快。
3、设想当时情景,当一回诗人,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四、看图说意,加深感悟。
1、仔细观看插图,思考:图上画的是雨前、雨中还是雨后?、
(右上角插图画的是雨中,下方插图画的是雨后。)
2、用自己的话讲述全诗的意思。
望湖楼醉书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能用“知诗人,解诗题,明词意,悟诗境”的方法读懂诗。
3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感觉诗人苏轼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首歌的歌名是——《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是由王菲演唱的,歌声十分优美动听,可惜—-。我们知道古诗古词原本就可以配合音乐用来歌唱,古诗词的韵律十分优美,而现代音乐与它完美的结合起来就更能把古诗词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但愿人长久》这首歌的曲调比较——————你知道为什么吗?
2除此以外你对苏轼还了解多少?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苏洵之子。嘉佑进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3今天我们就穿过时光隧道,跨越9的历史与宋朝这位大文豪苏老先生相会,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这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二、初学古诗,自己理解
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个'醉'该如何解释(似醉非醉)是不是这样解释呢?学完这首诗后我们就能知道了,谁来把这首诗读一下。(读)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呀?(理解诗意)
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诗意)(方法多多,渠道也多多,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首诗读懂了。)
三、师生交流,理解诗意。
学生交流对这首诗的理解,说出大体意思即可。(悟诗境)
四、咬文嚼字,感悟诗的意境美,文字美
1师: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猜猜这场雨下了多长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未遮山,忽吹散,水如天等)师:你们一直都是这么聪明,真正的聪明人要能说出它好在哪?
2师: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
3对仗工整。讲究押韵。
五、激发兴趣,吟读成诵。
1师:你们能不能把它读好了呢?自己练读。(老师出示第一句范例:黑云/翻墨/未/遮山),你能把2,3,4句的.节奏感标出来吗(学生标节奏)
2品读。
3再回头看题目,这个'醉'字又作何解释(陶醉)
六、引入诗歌概念,感情得到升华。
1师:于老师刚才已经说过了古人写诗写词是用来吟唱的,现在我们就来练习一下,把这首诗谱上曲子,比如套用《天地之间的歌》的曲子就很妥切。(学生练习)
2师生吟唱。
3总结学习方法。(读诗――解诗——赏诗――唱诗)
七、师生总结,扩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读苏轼写的另一首诗《饮湖上初睛后雨》,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点。有什么学生自读。教师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板书:读诗――解诗――赏诗――唱诗
望湖楼醉书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首古诗,学会生字“遮”;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的意境之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诗的大意,能读出感情,背诵这首诗。
难点:能感受诗人对望湖楼雨景的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配乐播放西湖的十大景点。
2、过渡:刚才大家欣赏的是西湖的十大景点,西湖是天堂杭州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名闻的'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23课《古诗两首》就是宋朝诗人苏轼和杨万里的传世佳作,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
板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4、了解作者。
二、初步感知。
1、自由读古诗,把字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
2、指名读古诗,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学生自由读古诗,教师巡回指导。
(2)学习生字“遮”
3、教师范读古诗。
4、齐读。
过渡:读书不仅要读的正确,还要读出节奏、诗韵,这样读书叫做“有板有眼”。
5、出示停顿的诗指名学生读。
6、古人读诗是怎么读的呢?(摇头晃脑)谁来试读一下。
7、出示古诗,把古诗补充完整。(由易到难)
8、苏轼不仅是个诗人,他还是个画家呢!你们想不想看看他画的画呢?(出示动画,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
9、配乐读古诗,加深体验。
三、精读古诗。
1、理解重点的词。
(1)“翻墨” “遮” “白雨”“跳珠”是什么意思?
(2)“卷地风”“水如天”又是什么意思?
2、理解诗句
(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指名学生说说诗意。
(3)教师读诗意,学生配诗。
(4)出示诗意让学生填空。
(5)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诗意。
四、背诵古诗。
1、齐读古诗。
2、配乐背诵古诗。
过渡:这首诗它还是一首歌呢!你们想听吗?
3、教师演唱。
4、播放给学生听。
5、学生跟着唱。
望湖楼醉书教案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图、文等各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与古诗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
3、学习古诗遣词、用句的准确与生动,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学习古诗遣词、用句的准确与生动。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以“楼”导入,体会“楼”的美景。
1、出示写楼的诗句,生练读。体会: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忧国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登高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别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相思楼”)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赏景楼”)
2、生有感情朗读诗句
3、导入课文: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河流,来到900多年前,和苏轼一起,欣赏那望湖楼的美景。
出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4、生说说对苏轼的`理解。
【设计意图:以写“楼”的古诗句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积累古诗作了铺垫,并为望海楼的“楼”境打下伏笔。】
二、走近望湖楼,感受那“楼”畔的风光。
1、出示课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生认读,学习生字词。指名生读课文,初次引导有感情。
2、出示图文,生观察,说说看到哪些景物。
3、引导理解课文,生先说说词语意思,再说说课文大意。
4、再读课文。
【设计意图:读准、读通、读懂古诗,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作为高年级的古诗教学,一定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学古诗的方法。】
三、走进课文,学习遣词用句的独特。
1、生讨论:再读课文,你觉得那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2、生汇报,相机指导:
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
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3、再读课文。
【设计意图:品味词语的精妙是学习古诗的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领悟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古诗的巧妙,更一步加深了对古诗的欣赏。】
四、总结课文,融入那“楼”的意境。
1、总结: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2、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最难的就是引导学生体会意境,但这一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学生引入情境,直面美景,从而入情入境,熟读成诵,水到渠成。】
五、拓展升华,沉醉于那“楼”的风光。
1、引导生理解“醉”:不仅是喝酒之微醉,诗人还沉醉于西湖美景中。
2、出示苏轼的文章,伴乐朗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二、三、四、五)
3、完成作业:
积累古诗:写“楼”与西湖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对苏轼作品的研读,加深了对西湖诗句的了解,再次欣赏了西湖美景,并进一步积累了古诗,起到了举一反三之效。】
【设计反思:这一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古诗的特点出发,引领学生读好古诗,理解古诗,体会写法,进入诗境,积累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从而喜欢上古诗。整个过程,教师只是起到了“导”的作用,领着学生入情入境,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深入,以情入境,以情促读,从而熟读成诵。既理解了古诗,又体会了意境,更积累了古诗,达到了学习古诗的要求。
望湖楼醉书教案8
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会“遮”,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⒊借助想象,感受六月西湖的雨之奇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⒋拓展关于西湖的古诗,进行组诗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词语对接,激趣导入
1、词语对接。君子一言, ;八仙过海, ;螳螂捕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为有美丽的西子湖,才声名远扬,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书画来赞美西湖。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杭州任职的时候就写了不少关于西湖的`诗篇。
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是他在西湖观景时,偶遇一场大雨后,即兴写下的。
3、说说你了解的苏轼。教师相机补充。(苏轼(1037~1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1、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重点指导:
未(wèi)遮(zhē)山(shān) 乱(luàn)入(rù)船(chuán) 忽(hū)吹(chuī)散(sàn) 水(shuǐ)如(rú)天(tiān)
3、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师范读,学生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4、同座互读,并相互正音。
三、学法渗透,熟读成诵
1、释诗题。
读读诗题,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六月二十七日”写的是时间;“望湖楼”告诉的是地点;“醉书”告诉我们这首诗是作者陶醉后而写下的)
2、知诗人。
3、明诗意。
诗人陶醉于什么?(雨)
那么诗人在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雨前:黑云/翻墨//未遮山
雨时: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后: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4、悟诗情。
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感悟西湖的雨有什么特点?(变化快)
你能将西湖变幻莫测的美景读出来吗?
5、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1、写作背景:此诗是苏轼被贬杭州时所作,他希望自己也能像这急来急去的雨一样,及时得到朝廷的赦免,拥有光明前途。
2、补充苏轼关于西湖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作业:
必做题:
⒈抄写并背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⒉说说古诗描写了怎样的一幅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⒊画一画古诗所描写的情景,并取一个诗意的名字(小组合作)。
⒋熟读并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选做题:(组诗积累,二天内完成)
⒈积累苏轼的其他诗词(不少于2篇)。
⒉收集描写西湖的古诗(不少于2篇)。
望湖楼醉书教案9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2、理解诗意,感情朗读。(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赏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提示总结:从诗题看,这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友时即景发兴之作。净慈寺,杭州西湖边上的一个古寺,今存。林子方,作者的朋友。这首诗写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美好的情怀。西湖的美是多彩多姿的,该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去描写她的美呢?绝句这种短小精粹的诗体,不允许作者面面俱到地铺叙。于是,诗人选取了眼前所见的莲叶、荷花,予以集中描绘。头两句,概括抒写西湖的六月,六月的'西湖,切时切地。指出六月西湖的风光毕竟不同他时他处,即不同于西湖的其他时节,不同于六月的其他地方。这就有力地吸引着读者,把读者的思绪带进西湖美景中去。四时,通常指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应当理解为六月以外的时节。
怎么个不同呢?三、四句,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碧万顷、连接天日的荷塘景色:那碧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际无涯;在这莲叶中间,挺立着一朵朵红得特别出色、红得特别艳丽的荷花。荷花为什么这样红?因为朝阳映照其上,增添了无限光彩,所以显得如此美丽动人。这两句是对偶句子,“莲”、“荷”本是一物,而诗人把二字错开使用,避免了重复,可见其苦心。莲叶“无穷碧”是“接天”的结果,荷花“别样红”却是“映日”所致。
《夜雨寄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及作者的文体常识,理解诗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理解诗意并赏析诗歌。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传统文化魅力及诗的意境美。
重 点
难 点 重点: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感知诗中塑造的艺术形象。
难点: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 法
选 择 诵读、比较与讨论 课 型 新授课
课 前
准 备 查找资料、准备课件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是
教 学
时 数 1 课时 教学
时数 第 1课时 备 课
总 数 第 67 课时
望湖楼醉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掌握“翻墨”与“跳珠”这两个词里的比喻修辞及其在语境中的作用。
3、通过文本细读,准确地还原诗歌画面,并在此基础上感受诗人的豁达胸臆,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及诗人之心在朗读上体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揭题
1、西湖是镶嵌在西湖边的一颗明珠,也是开在文学世界里的一颗奇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简介作者
3、齐读课题
4、你从课题中读到了什么?
(明确:课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一个“醉”字透露作者可能喝酒了,是似醉非醉的状态下创作的。)
二、通过朗诵,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教师正音。
2、听录音朗读,让学生再次体会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三、初步探究,研读文本
1、提问:作者这首诗重点写的什么?(雨)哪里的雨?(西湖的雨)
2、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中西湖的雨有什么特点?(明确:奇、变化速度快、美)望湖楼醉书。
3、同样的作者,同样的地点,同样的雨是否具有相同的特点呢?
4、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样的奇雨形成的过程?(明确:下雨前、下雨中、下雨后)
5、学习第一句
(1)下雨前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翻墨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未遮山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用一个字形容这样的乌云吗?(快、奇、来势凶猛)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语形容一下这样的乌云吗?(乌云翻滚、风起云涌、乌云密布、乌云滚滚……)
(3)你还在哪些诗中见过这样的云?(黑云压城城欲摧……)
(4)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句话。
6、学习第二句
(1)云的来势凶猛,雨也绝不温柔,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了?
(2)跳珠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乱入船是什么意思?
(3)指导看图,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这样的雨?(大、猛、调皮……)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见过的最大的或最有特色的雨?
(4)这样的雨一直留在苏轼的脑海里,后当苏轼故地重游时依然在怀念这样的雨。(出示: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5)让我们记住这样的雨,齐读第二句。
7、结合插图,用同样的方法自学三、四两句
(1)学生自学
(2)提问考察
当我们沉浸在白雨跳珠的美景中时,这调皮的雨却似乎有意躲着人们,转眼间就不见了。哪个字写出了这样变化的快?(忽)此时此刻呈现给游人的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两句表达的内容?这样的景色可以用题目中的哪一个字概括?
四、古诗积累,形成共鸣
1、齐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四日望湖楼醉书》,同样的西湖,同样的雨,同样的苏轼写出不同的诗,其实苏轼六月二十四日在西湖一口气写下来五首诗,本文只是其中的一首。(出示另外四首)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昨夜风月清,梦到西湖上(《杭州故人信至齐安》)
夜泛西湖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2、作者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西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样的景色吸引了你吗?此时你认为题目中的“醉”可以怎么理解呢?(陶醉、沉醉)
3、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4、在这些诗里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个诗人?(豁达、豪放)
5、齐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6、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文章我们既要了解文章写的内容,还要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阅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不断的求索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自己的境界。
五、作业
1、搜集描写西湖的诗
2、走近苏轼,阅读背诵他更多的诗词散文。
设计理念:
文以载道,就是要求我们学习文本而超越文本。换句话说,阅读教学,首先要教学生读懂文章的内容,其次要教学生弄清作者写作的意图,并能被作品所感染,从而追求与文本一致的思想境界。当然阅读文章的方式是多样的,教学一篇文章的方法也是多样的。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教学也是教学智慧的体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一篇描绘望湖楼美丽雨景古诗。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的理解教学是一架桥梁,首先通过“醉”贯通文章内容,其次“醉”升华文章主题,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啊!另外,作为诸多描写西湖的诗中的一首,在理解的时候不应仅限于文本,可以借西湖文化这样的大平台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
整个课堂设计围绕重点,循序渐进。诵读环节,既注意整体效果又能兼顾个体的个性朗读;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既有一个字的提炼训练,又有四字词语的积累学习,还有相关诗句的关联学习。遵循先扶后放的指导思想,在三、四句的学习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举一反三。另外,描写西湖的诗句比较多,倘若放任自流,势必在课堂上形成知识的堆积,大量的知识堆积既让学生抓不住重点,又很难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知识的系统,不利于消化、吸收。所以在处理这部分时从小处开口,紧扣作者苏轼与西湖的一些诗句,让学生体会苏轼对西湖的感情,在课外作业中要求学生搜集西湖的诗句,扩大了范围,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然这节课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在过渡与教师语言的精炼上还要继续努力。
望湖楼醉书教案11
【设计说明】
古诗教学应注重战略,关键之处要体会古诗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方寸之地意味无穷',进而熟读成诵,积累于胸.
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内容不难理解,故而遵循'淡化理解,熟读成诵'的古诗教学原则.
【思路提要】
采用同学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读诗—悟诗—品诗—诵诗—唱诗—写诗,形式不拘一格,关键要把古诗学'活',在玩中理解,感悟,默诵这首古诗.
【过程揭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课前准备,做好铺垫.
师:你们班的老师贵姓 (孙)哦,那和孙悟空是
一家子,今天学习的内容就和孙悟空有点关系.你看孙悟空能上天,能入地,这使我想起了《音乐》第8课的歌曲《天地之间的歌》,会唱吗 (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万事万物多么神奇……)
师:我们赛赛书法如何 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那老
师今天就用双笔书法写下我的名字.(用双笔字写下名字)轮到我们班小书法家扮演了,推荐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写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
二、引入正题,学习古诗.
1,师:我们今天要学习是23课《古诗两首》,请大家快速默读一遍,找出两首诗的一起之处.(西湖 ,夏季,景色)
2,师:古诗的学习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逐首学,二是交融在一起学.今天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法,重点学习第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三,读题,解题,了解作者
1,师: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师:这是谁写的 (苏轼)谁来介绍一下(简介苏轼)今天我们就跨越9和苏老先生相会.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个'醉'该如何解释 (似醉非醉)是不是这样解释呢 学习后我们就能知道,再来齐读题目.
四,初学古诗,自身理解.
教师出示学习要求:自读古诗,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同学自学,初步理解诗意)
五,师生交流,理解诗意.
1,师:我已读了许多遍,对诗意有较深的理解,下面我就把这首诗吟诵一遍,你能从我的吟诵中听出什么 眼前浮现出怎样一幅画面 稍后我们来说一说.(师吟诵)
2,同学交流对这首诗的理解,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六,咬文嚼字,感悟诗的意境美,文字美.
1,师: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 猜猜这场雨下了多长时间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这么风雨兼程',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 (未遮山,跳,乱,忽吹散,水如天等)
2,师: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
七,激发兴趣,吟读成诵.
1,师:你会读这首诗吗 (老师出示第一句范例:黑云/翻墨/未/遮山),你能把2,3,4句的节奏感标出来吗 (同学标节奏)
2,同学根据节奏读诗.
3,师: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在诗中有几个字词表示出这个特点,如'未',所以在读的时候要强调一下.(同学练习读)
4,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指名同学读.
5,利用分组读,齐读,站立读等形式,激发同学读诗的兴趣,以至熟读成诵.
6,指名诵读这首诗.
八,引入'诗歌'概念,感情得到升华.
1,师:古人写诗是用来吟唱的,'诗言志,歌咏情',比方苏轼写的《明月几时有》,邓丽君,王菲唱得非常好听.现在我们就来练习一下,把这首诗谱上曲子,比方套用《天地之间的歌》的曲子就很妥切.(同学练习)
2,师生吟唱.
3,师:你假如真正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之美,你就能现场为他谱曲,唱出你心中的`歌,谁来试一试.
4,同学自我谱曲吟唱,师生评价.
九,对'对子'练习.
1,师:这首诗很有意思.我们来做个对'对子'练习.'黑云'对—(白雨),'翻墨'对—(跳珠),'未遮山'对—(乱入船)
2,迁移:以前还见过这样的诗句吗 谁来说两句!
十,课堂练笔.
1,师:这是一首神奇的小诗,通过学习.你对这首诗有什么感悟,请写几句话,我们来交流一下.
2,师生交流.(教师出示自身的作品: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感:苏子笔下惊风雨,阴晴时霎亦传神.读罢掩卷细品味,又疑东坡是天人.)
十一,师生总结,扩展延伸.
1,师:再回头看题目,这个'醉'字又作何解释 (陶醉)
2,苏轼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性格豪放,文笔豪放.同学们以后会学习他许多诗词,比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唐宋八大家中,苏家就占三位.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共写下了五首诗,今天学习的是其中一首,同学们课后再去查一查另外四首.
大家预习第二首诗,比较一下,这首诗与苏轼写的诗又有什么不同呢
自我点评
在青小借班上课,知道班主任姓孙.西湖这场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与孙行者有点关系.引入《天地之间的歌》为后面的唱诗又作铺垫.
双笔书写引起同学兴趣,也替老师板书古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同学初步感知苏教版教材为什么会把古诗想会在一起.
教给同学学习古诗的方法.
'醉'字的理解是关键,这又巧设疑问.
这一环节为同学自主感悟阶段,放手让同学学习,教师巡回点拨.
遵循'淡化理解,强化诵读'的原则,不宜作过深理解.
猜雨下了多长时间,这一问题设计巧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西湖这场雨的主要特点.引用《风雨兼程》歌词,饶有趣味.
同学会咬文嚼字,感受语言美.
引导同学学习读诗的技巧很有必要.'朗读是有技巧的'.
潜移默化让同学感悟到读古诗要有节奏,还要有重音.
诗与歌进行结合,引起同学兴趣,把古诗学习推上一个高度.
只要对诗的意境美感悟深些,就能结合自身音乐素养为这首诗谱上曲子.经过吟唱对诗的感悟更深.
体会对偶句用词精确之美,为以后古诗学习作铺垫.
学会感悟,学会品诗,对提高同学学习古诗的能力很有益处.教师以诗品诗,饶有趣味.
'醉'字一解,感情升华,苏轼喜爱西湖美景的感情跃然纸上.
发散迁移,为今后对苏诗,词的学习作下铺垫和引导.
望湖楼醉书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3、理解中国部分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诗意,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细读,准确地还原诗歌画面,在此基础上感受诗人的豁达胸臆,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及诗人之心在朗读上体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我们班也刮起了一股“诗词风”,今天,邵老师就把诗词大会的现场搬到我们教室【出示图】,首先请两大组派上一名代表,我们也来一段“飞花令”【出示图】,主题词便是——风(板书:风)。准备好了吗?开始!
2、再来考一考大家,这四句诗,你会填吗?【出示四句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真不错!读着这四句诗,你发现了什么?是的,这是一组描写雨的诗句。
是啊,年年月月都下雨,但岁岁年年各不同,在诗人眼里,雨是一种心情的流淌,情感的抒发。宋朝大诗人苏轼有一天在欣赏西湖美景时也遇到了一场大雨,诗性大发,写下了一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指题目)
二、理解诗题
1、从诗题中你知道什么?
时间:六月二十七日。(六月二十七日指的是农历,是一年中天气最闷热、雷雨最多的时候。)这实际上告诉我们当时已经是——夏季。
地点:望湖楼。【出示望湖楼】
2、(醉)不是酩酊大醉而是略有醉意,醉字仅仅是酒醉吗?(?)待会儿我们学了诗就知道了!
三、初读古诗,自己理解。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出示】
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联系图画,想想诗句的大致意思。遇到不懂的,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四、师生交流,理解诗意。
1、指名读,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老师也来读一读,【出示】范读,请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3、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场来去匆匆的骤雨,却被苏轼抓住了每个精彩的瞬间,将它们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再好好去品一品,在你最欣赏的字、词上做上记号,写下你的感受。
4、很多同学欣赏能力有了提高,感受也写得不错,下面我们在学诗的过程中,请大家一起交流。
五、咬文嚼字,感悟诗的意境
1、【出示】黑云翻墨未遮山
(1)你最欣赏这句诗中的哪一个字?为什么?【生答“翻”出示】
(2)透过“黑云翻墨”,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你们描述的画面让我情不自禁想到了这些词语,和大家分享【出示】(乌云翻滚、阴云密布、风起云涌、黑云压城)
(3)把这种感觉送回到句子的朗读中去。【出示】
真是黑云压山山欲摧呀!可是黑云还没来得及压住山,谁就来了?
2、【出示】(白雨跳珠乱入船)
(1)这句诗中你又觉得哪些字用的很妙?
一个“跳”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雨大、雨急、雨猛)
想一想,“乱”字,妙在何处?(雨点的密、雨多、雨的动态美)
可谓:一字千金!这一跳一乱,将这一场又急又大的雨,淋漓尽致地加以展现!
(2)【出示】齐读。从“白雨跳珠”这个比喻中你又读出了什么?(感受“跳珠”蕴涵着雨大而急以及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3)补充资料:这一句也是整首诗的传神之笔。苏轼本人也非常的喜欢这句,直到后重游西湖他还念念不忘,特意写到——【出示】“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可见诗人对这首诗的喜爱。那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幸福地回忆吧!读前两句。【出示】
3、“卷地风来忽吹散”
(1)如此大雨,难不成让诗人困于望湖楼不成?奇迹发生了!什么奇迹?(生: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出示】哪个字让你觉得特别妙?(忽)我们还学过带有“忽”字的诗句吗?(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示】“忽”字让你感受到什么?(雪来得快,下得大)还有其他带有“忽”字的诗句吗?【出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忽”字中感受汪伦踏歌相送的突然及让李白感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喜)……
这儿的“忽”字呢?【出示】(突出天气变化之快。)
【出示】填空:卷地风突如其来,它吹散了________________,吹走了________________,吹来了________________,真让人目不暇接啊!
(3)一个“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把天气变化的神速写活了。读忽字时要轻巧些,速度稍快些!【出示】
4.望湖楼下水如天
(1)此时,望湖楼下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让我们随着东坡先生,起身,踱步、临窗,远眺,展现在你的眼前是——【出示】(齐读最后一行)
(2)你能想象一下,“水如天”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预设:(出示画面引读)
【出示】水如天一样的明净清澈,雨过天晴,西湖水是那样的明亮清澈。那真是:望湖楼下水如天
【出示】水如天一样的开阔无边,天无边,水无边,水天相接。那真是:望湖楼下水如天
【出示】水如天一样的蔚蓝,天蓝蓝,水蓝蓝,水天一色。那真是:望湖楼下水如天
【出示】水如天一样的平静,天上再没了狂风大作,水上再没了大雨滂沱,那真是:望湖楼下水如天
【出示】抬头看看天,天上的彩虹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倒过来看就是一艘小船,那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
(3)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好一幅“西湖骤雨图”,(板书:西湖骤雨图)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陶醉,钟爱西湖的大诗人苏轼又一次醉了,醉于酒,更醉在了西湖的美景中,于是即兴吟诵了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出示】朗诵全诗。
六、补充背景,拓展延伸。
苏轼仅仅是沉醉在这骤雨的滂沱,初晴的美妙境界里吗?他写的仅仅是一场自然界的暴风雨吗?其实,——
这个时候的苏轼遭受了人生一次巨大的打击。苏轼因为才华横溢,很受当朝皇帝的欣赏,在朝廷里官居要职。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国家实施改革,苏轼因为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被贬到了杭州,做了一个小小的.通判。这首诗就是他被贬第二年写下的。看到眼前骤雨初晴后的美景,如果你是苏东波,你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生活也会像天气一样,有风雨,有磨难,有挫折,但是风雨过后有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自己一定会迎来光明的。)
【出示全诗】走进诗人的心境,你们不仅读出了诗中蕴藏的画面,还读出了诗人的心声。当然,我们也可以纯粹地把它当作一首写景诗,写自然界的暴风雨的诗。在书中读出自我,就是最有效的读书!
带着你独有的体会,读出属于你的味道。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放音乐】
七、总结并留下阅读期待。
1、学习生字“遮”。
2、其实,苏轼在那天一共写下来五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其它四首老师印在了发给你们的讲义上,课后也用我们今天读一读、品一品、再背一背的方法去自己学一学,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望湖楼醉书教案13
【教材分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是宋代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诗题内涵丰富:点明时间、地点、事件和心境。全诗四句话写云、雨、风、水,生动形象;写山、船、地、楼,句句求实,堪称写实景的佳品。表现出诗人明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生动的想象能力和高超的遣词造句能力。
【学情分析】
对于6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但有时,会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不能深刻领悟、体会。因而要着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古诗。
【教法、学法】
教法:运用各种手段,图片、音乐,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学法: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自读、齐读、配乐朗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自读 — 质疑 — 交流 — 小组合作探究 — 多种展示”这样一种学习过程来实现对文本的学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古诗多媒体课件 课前收集含“雨”的诗句,搜集苏轼的相关资料信息及其诗词等文学作品。
【教学时数】
1课时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古诗的教学目标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古诗教学应注重战略,关键之处要体会古诗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方寸之地意味无穷,进而熟读成诵,积累于胸。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内容不难理解,故而遵循“淡化理解,强化诵读”的古诗教学原则。
【思路提要】
采用同学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读诗 — 会意 — 入境 — 悟情,形式不拘一格,关键要把古诗学活,在读中理解、感悟这首古诗。
【过程揭示】
一 、激趣导入
1、师生对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刚才所对的诗出自《水调歌头·中秋》,作者是谁?谁能向我们介绍一下苏轼?
3、今天我们就跨越900余年和苏老先生相会,来学习一首他写的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二、诵读古诗
读古诗要有节奏,还要有重音。
1、诗题:
(1)指名读,齐读;
(2)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时间、地点、事件)
(3)题意:六月二十七日,(作者)登上西湖边的望湖楼,欣赏楼外精致,在微醉中写下了这首诗。
2、诗句: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准确认读,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2)指名读,评读。
(3)怎样才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自由畅谈)
出示读诗建议:
①准确认读,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②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③注意平声字读长,仄声字读短。
④诗的韵脚为开口呼,读出的声音要悠远。<教师对平声、仄声及开口呼作适当讲析>)【出示节奏】指名读、师生对读、小组读、站立读等多种形式读。
三、理解诗意
1、自己再读几遍,想想六月二十七日苏轼在望湖楼看到一番怎样的景象?
反馈:描绘了西湖忽晴忽雨的景象。
云怎样?“翻墨”,指打翻的黑墨水。乌云像打翻的黑墨水还没有遮住山。
雨怎样?白色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杂乱地跳进船里。
风怎样?卷地而来的大风,忽然把乌云和雨点吹散了。
水怎样?望湖楼下面的水像天空一样,水天一色,一片汪洋。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与同桌交流。
<出示注释>
馈:
(1) 出示前两句
①男生读,什么意思?【理解“翻墨” “跳珠”,强调“遮”字书写注意事项。[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语形容一下这样的乌云吗?(乌云翻滚、风起云涌、乌云密布、乌云滚滚……)你还在哪些诗中见过这样的云?(黑云压城城欲摧……)] 这样的雨一直留在苏轼的脑海里,15年后当苏轼故地重游时依然在怀念这样的雨。(出示: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让我们记住这样的雨,齐读第二句。此时此刻,又让你想起哪些含“雨”的诗句?<学生说后超链接出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②这两句诗很有意思,我们来做个对对子练习:“黑云”对—(白雨),“翻墨”对—(跳珠),“未遮山”对—(乱入船);
(2)出示后两句,女生读,什么意思?
四、想象诗境,体会情感
(1)听范读,生闭眼想象画面,想想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赞赏之情)
(2)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写的?
① 写的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
② 变化快( “未遮山” “乱入船” “忽吹散” “水如天”为瞬间变化 );
③ 动态多(翻、遮、入、吹),是在楼上所见的雨景。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句句写景,句句抒情。
五、升华诗中蕴含的情感
1、观看此诗赏析视频,进一步领会古诗意境,升华情感。
2、出示、齐读:苏子笔下惊风雨,阴晴时霎亦传神。读罢掩卷细品味,又疑东坡是天人。
3、配乐齐读古诗。
六、拓展延伸
1、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忽晴忽雨的景象,这让你想起那句俗语?(俗话说“六月天,孩儿脸”还真不假,刚刚还是阳光灿烂的天气。转眼就下起大雨来了。)还让你想起那些表示变化快的成语?(变化多端 变幻莫测 千变万化 瞬息万变 日新月异 转瞬即逝 稍纵即逝 白驹过隙 喜怒无常 )
2、解释带点的词,说说诗句的意思。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背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交流苏轼的其它诗词。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一共写了五首,我们今天学的是第一首,请同学们下去以后查一查余下的四首。
板书设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雨前 黑云翻墨
雨中 白雨跳珠
雨后 水天一色
来去匆匆
望湖楼醉书教案14
今天正好教这两首小诗,像往常教诗一样,我先用正楷将两首诗抄在黑板上,然后就开始了新课。简单地疏通了一下诗的意思之后,教学进入了赏析阶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首先从课题入手,仅仅11个字,就把时间、地点、事情交代清楚了,堪称简洁、精炼的好题。然后,我问学生:“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个字、词或者句子?”生:“翻”,资料上说是打翻的意思,我觉得解释为翻滚更好。黑云来势汹汹,从天边翻滚而来,抓住了夏雨“急”的特点来写,还从侧面写了风。生:“白雨”,雨本来是没有颜色的,由于雨下得大,像从天上倒下来似的,所以就成了白色。说明夏天的雷阵雨下得很大。生:“乱”,毫无章法,杂乱无章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暴雨打在船头,溅起的水珠像调皮的孩子似的,蹦蹦跳跳进了船舱。生:“忽”,一阵风将云和雨都吹散了,拨云见日,让人心情舒畅。说明夏天的雨来也快,去也快。……师:同学们都关注了诗中的字,从中读出了夏雨的特点,这很好!文章中写到了哪些自然景象和景物?作者是怎么把它们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生:“云”“雨”“风”“水”“山”“船”“地”“楼”生: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串联起来的,好像是从上到下,又好像是由远及近。反正是根据下雨的过程依次出现的。师:作者是“醉书”,自然是粗线条的概括,就好像用文字即兴创作了一幅写意水墨画。其实这幅画的作者不仅仅是苏轼,还有……生:大自然师:对,这就是大自然的杰作。作者如此巧妙的构思,如此精炼的语言,仅仅是为了写景吗?生:(思考片刻)师:可以联系作者的生平和遭遇来想想。生:作者写景的同时好像也在借景色抒发自己的情感。作者一生报国无门,所以经常会有一些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师: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呢?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诗人的心情好像夏天下雨之前一样,突然间就感到有些郁闷,心中有点不舒服,但是这种感觉还没有完全占据他的心(黑云翻墨未遮山)。然后,他来到望湖楼喝起了酒,天也下起了雨,几杯酒下肚后,诗人有些醉了(白雨跳珠乱入船)。一阵风吹来,天渐渐放晴了,诗人抬头看看周围,移步窗前,凭栏临风,顿时感到心里的阴霾一扫而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涌上心头。(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赏析也是从题目开始的。题目中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比前一首诗的题目还要好。紧扣“送”展开赏析师:从诗歌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具体体现在哪个字上?生:“送”师:可是诗歌的内容却在写西湖六月的景色,写了莲叶、荷花。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看来,大诗人写文章也有离题的时候。生:(有人说“是啊”,有人说“不是”,还有人在沉思)一生试探着举手说:我觉得没有离题,诗中写到了“莲叶”、“荷花”,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可能是诗人想对林子方说,我们俩的感情深厚,此时真是难分难舍。(生纷纷举手)生:诗人还写到“莲叶”“接天”、“映日”“荷花”,可能是说自己和友人的感情就如同这些一样,如果自己是“荷花”,那友人就是“日”,彼此互相映衬,相映成趣。生:“无穷”说明情深意长、“别样”说明与众不同。作者就是用这些比方来告诉友人,其实,他很希望友人能够留下来。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2、理解诗意,感情朗读。(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赏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提示总结:从诗题看,这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友时即景发兴之作。净慈寺,杭州西湖边上的一个古寺,今存。林子方,作者的朋友。这首诗写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美好的情怀。西湖的美是多彩多姿的,该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去描写她的美呢?绝句这种短小精粹的诗体,不允许作者面面俱到地铺叙。于是,诗人选取了眼前所见的莲叶、荷花,予以集中描绘。头两句,概括抒写西湖的六月,六月的西湖,切时切地。指出六月西湖的风光毕竟不同他时他处,即不同于西湖的其他时节,不同于六月的其他地方。这就有力地吸引着读者,把读者的思绪带进西湖美景中去。四时,通常指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应当理解为六月以外的时节。
怎么个不同呢?三、四句,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碧万顷、连接天日的荷塘景色:那碧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际无涯;在这莲叶中间,挺立着一朵朵红得特别出色、红得特别艳丽的荷花。荷花为什么这样红?因为朝阳映照其上,增添了无限光彩,所以显得如此美丽动人。这两句是对偶句子,“莲”、“荷”本是一物,而诗人把二字错开使用,避免了重复,可见其苦心。莲叶“无穷碧”是“接天”的结果,荷花“别样红”却是“映日”所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译文+赏析+练习
晓出①净慈寺②送林子方③
【宋】 杨万里
毕竟④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⑤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⑥,映日荷花别样⑦红。
【注释】
①晓出:太阳刚升起。②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④毕竟:到底。⑤四时:春夏秋冬四季。⑥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⑦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译文】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阅读训练】
(1)首句似以“突兀”的语气开头,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____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赞叹)
(2)三、四两句诗人用一“____”和“____”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莲叶无边,既写出了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_____”与“____”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碧 红 映日 荷花)
(3)诗人先写____,再叙_____,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得效果,让人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全诗明白晓畅。 (感受 实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它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相反,更加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奇绝和构思的巧妙。
望湖楼醉书教案15
[教材透视]
《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两首古诗都描写了西子湖畔夏日的景象。古诗格律整齐,文字优美,诗句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其中《望湖楼醉书》生动地记叙了夏天西湖景色的变幻,表现了景物的动态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诗中没说送别,则显示了夏天西湖荷花在早晨阳光的映照下的美丽,是诗人通过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一首脍炙人口诗。
[设计思路]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以及多元认识是古诗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要真正理解古诗,就应设法使学生入境,让学生和时代对话,与作者对话,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只有这样,学生 才能把古诗读写真切,理解得更透彻,从而获得的愉悦,情感的熏陶。
签于上述认识,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达到资源共享,追求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努力锺炼语言,诗化课堂,以情感为线,语言为链,建立起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和谐对话,使学生双方都能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中共同获得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
2、感受夏日西湖的自然美,领悟诗人“以景寄情”的表达手法。
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4、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两首诗,感受古诗的丰富力涵,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
以“情”为线索,以景为辅佐点,理解、感悟和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难点]
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反馈的调控。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到过西湖吗?了解西湖吗?西湖的哪些景色,令你记忆忧新,回味无穷?(指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看似不经意的一问,链接了学生的记忆,勾连出大量的阅历和体验。电视、书本上或耳闻目睹的有关西湖的信息。纷纷踏来,交汇,共享,丰满学生的认知世界]。
2、师:是呀,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景色的诗很多,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两首宋朝诗人写的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西湖美景是怎样的?
二、初读古诗,引生入境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望湖楼醉书》这二首诗,想想,这两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2、谈谈初读后的感受
:是呀,同在西子湖畔,不同的作者领略了六月时西湖不一样的风光,并写得独具特色。
[设计意图:初读是学生感受文本的重要环节,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背文本读通顺。这是学生文本对话的第一个回合]
三、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早晨,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老师诵读古诗后,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达到琅琅上口,并且说说在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设计意图:以学定教,根据学生所描述的进行组织教学,体现学生教学的生成性]
3、放媒体欣赏:西湖荷花
①用一个词来形容怎样的荷花?或用你得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述这美丽的夏日之菏。放《荷花》录音(叶圣陶爷爷写的)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整合,课内外整合,激活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师:一千年前的一个夏天,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随同友人刚刚走远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
师:非常投入地朗诵诗,生也听边看图。自由吟诵。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生动逼真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5、师: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在诗句中,情感是线将语言的珠子串联起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诗人在六月的西湖畔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刚才读到的是一份怎样的情?用最恰当的词表达出来。
学生反馈,自由读书,谈谈这份情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生读3次(请同学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上建立起各自对古诗的最初理解,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来置换诗句,对场景是进行描述,为学生创造了实践语言的机会。]
6、师:是呀,同学们感受到的这些都能在诗句的景物描写中得到印证。现在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诗句,在品读过程中,你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做个记号,然后向组内同学探讨,解决不了的,我们在课堂上一起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间的协作既达到了学习资源和成果共享,也使学生的问题更为集中更显出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地导点拔就能实破学生们的瓶颈,使学生对古诗有更深刻的领悟而夺性化的见解。]
7、学生自由感悟,就问题互相探讨。
8、学生反馈、互相解疑、品读诗句。
9、诵诗咏诗情
①师:整首诗描写了西湖畔荷花的美丽,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离愁,就让这悠扬的乐声,穿透时光的河流,把我们带到千年之前的西子湖畔,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真挚的明友之情,就让我们一起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
(师生和着音乐,看着画面共同诵读古诗)
②回读:“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充分地感受了这文美、景美、情美之后的诵读,是一次提升了,声情融汇地读是积累,更是情的抒发。]
四、学习《望湖楼醉书》
1、导入:美丽的荷花固然为西湖增添了魅力,下边我们随着著名的诗人苏轼去领略一下,西湖边的另一种自然景象,看看作者在写诗中又流露出什么情感。
2、揭题,读题,释题。
简介“望湖楼”:望湖楼在西湖之滨,“登楼凭栏,取山形,岭碧波,借摩崖”天容水色绿净,楼阁内境中悬”,确为西湖名楼。
3、小组合作研究:
① 自由朗读诗歌,反复读,达到琅琅上口。
② 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
③ 想想诗中描绘了哪一种自然形象,从哪些诗句可见?任选其中一句或几句用朗读或自己的话来描绘。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4、反馈:
①“我找到了哪句”“我用……来描绘”
②教师适当点拨。
下雨前:“黑云翻墨”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
雨 中:“百雨跳珠乱入船”此时感受到了什么?(雨大)
生活中见到这样的暴雨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
雨 后:“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雨过天睛,你想到什么?体会诗人心境的舒畅。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对语言的独特体验,挖掘字里行间蕴含的人文内涵。]
5、回读:一切景语皆情语。
6、: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是多么的神奇。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景象的动态美。四句短小精焊,富于音乐美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让我们通过读来读己内心的感受吧!
7、朗读:① 自由读 ② 指名读 ③ 指
④ 读:谁读得好?好在哪儿,有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诗歌语言凝练,富于韵律感,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利于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语感。]
8、配乐吟诵。
五、回归整体
1、学完了两首诗,夏日西湖的自然景观,如雨后空气,清新自然,沁人心脾。诗人以高招的笔法:写景抒情,寓情于景,让我们再次高呼:“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找准诗中的契合点,进行概语、、回归、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2、配乐齐读两首古诗
六、延伸
1、: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所能领略到的也只是古诗的点滴魅力,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解读感受到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我们在这堂课中最大的所得。我想和同学们说的是,文学的大门永远向是爱好它的人们敞开的,原同学们都能在更多的诗歌、阅读中获得美的体验。
[设计意图:课堂之外天地宽,让每个学生对诗歌作品的独特体验延续到课外,让他们在更广泛地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获得心灵的丰盈,才是诗歌教学的真正目的。]
2、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背写夏天的诗。
[设计意图:把代表教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种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第五篇:望湖楼醉书作文
望湖楼醉书作文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湖楼醉书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湖楼醉书作文1不愧是夏日,六月二十七日这天,太阳像个大火球,晒得大地直冒烟,整个杭州像个大蒸笼似的。
苏轼来到坐落于西湖一侧的望湖楼上欣赏风景。登上望湖楼,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朝窗外一望,西湖水平如镜,偶尔有一丝清风吹来,真是凉爽至极。店小二上了些酒和小菜,虽然只是淡淡的水酒,但苏轼却一杯接着一杯喝得很尽兴。西湖里荷花开得正盛,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整个湖面,粉红的荷花,绿色的荷叶,绿肥红瘦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老天爷翻脸比翻书还快,说变就变。天空一下子阴云密布,黑云像打翻的墨水,笼罩了一大片天空,没等乌云遮住山峦顶上的天空,白色的雨点就像活蹦乱跳的珍珠,纷纷跳进船中。忽然,从地上卷起一阵风,犹如一块抹布把天空打翻的墨水擦得一干二净,才遮盖住乌云,太阳重新露出了笑脸,一道彩虹挂在天边。苏轼更加惊喜了,大自然真是奇妙啊!
这场雨来得那么匆匆,去得又那么迅捷,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只觉得像做了一个美妙的梦!俯身望向窗外,西湖仿佛与天连成一片。
苏轼让小二拿来纸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醉书作文2夏日的天空蓝得像一面镜子,蓝得纯净,蓝得清爽,空中只有几丝淡淡的白云。
突然,刚才还万里无云的天空顿时阴暗了下来,“刷——”地一下被乌云大军占领了。乌云气势汹汹地奔过来,太阳也不愿退却,不让乌云把自己的光芒遮住。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乌云越聚越多,固执的太阳最终还是非常不情愿地退进了云层。乌云给太阳建了一道厚厚的屏障,包裹着天空,不让太阳的一丝光芒漏出来。
天越来越黑,像一个淘气的孩子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天被压得低低的,好像要压到正在急忙往回跑的孩子头上。
“轰隆——”
一道闪电在空中炸裂,每一个分枝,每一条线都是那么清楚,那么亮眼,紧接着震耳欲聋的雷声响起。
黄豆大小的雨点落了下来,密密麻麻,整个世界都被连成了一片。雨点打到了还未驶近岸边的乌篷船上,落下,炸裂成了无数个小水珠;弹起,炸裂,再弹起,再炸裂……
风伴随着雨点吹来了。吹得岸边的大树弯下了腰,吹得雨点偏离了“航向”。
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最后几滴雨点落下来后,乌云渐渐地溜走了,太阳如愿地再次把阳光洒向人间。他还送给了最后一朵乌云一个礼物——一条漂亮的金边。
雨停了,湖面又恢复了平静,镜子般照出云朵的影子。孩子们又出来玩了,花草又舒展了身体。
人生不也是这样瞬息万变吗?
望湖楼醉书作文3在6月27日这一天,苏轼正坐着小船观赏着美丽的西湖风景,这里的美景让他心旷神怡。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湖边的树木在微风中摇摆,好像穿着绿裙的仙女翩翩起舞,蜻蜓在湖面上飞舞嬉戏,一片绿油油的荷叶下面,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正在苏轼沉醉在这湖光山色时,远处的天上突然乌云密布,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很快到达了西湖上方,遮住了小山的山峰。苏轼一看要下大雨了,立刻让船夫往岸边滑去,可是没等苏轼上岸,白色透明的、豆大的雨点像珍珠一样落下来,劈头盖脸地朝苏轼打了过来,有点像调皮的小孩子在船上跳舞嬉戏。
苏轼连忙上岸,来到观景楼上躲雨。雨越下越大,像是从天上向下泼来,看来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停的。就在苏轼望着这瓢泼大雨出神的时候,从地下忽然卷起一阵风,像是风妈妈召回调皮的雨宝宝,风把乌云吹散了,天晴了,雨宝宝在地面上汇聚成小河,跟着风妈妈的脚步越流越远。
苏轼站在观景楼上,看着雨后天晴的西湖,这里更美丽了。雨水把岸边的植物洗的一干二净,天空出现了彩虹,空气更加的清新湿润,苏轼不仅感慨起来,写下了这样豪气的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醉书作文4六月二十七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风景秀丽的杭州西湖如诗如画,湖边杨柳含烟,郁郁葱葱,湖中碧绿的荷叶摇曳多姿,粉红的荷花散发着沁人的芳香。
诗人苏轼乘兴而来,他乘船观赏美景,心旷神怡。夏日西湖,阴晴不定,气象万千。这时,突然乌云密布,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汁,翻滚着向下压来,还没来得及遮住连绵的的青山,一场大雨倾盆而下,白花花的雨点像蹦跳的珠子落入船中。苏轼见状不妙,赶紧划船躲进不远处的望湖楼中。他一边饮酒,一边望着雨中的西湖,不知不觉已有些醉意。
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急。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卷走了乌云,雨住天晴,大地恢复了平静。苏轼看到湖面平静如镜,如同天空一般纯净。他心生欢喜,趁着酒兴,挥笔写下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绘声绘色,新颖生动,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中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又在望湖楼上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望湖楼醉书作文5六月二十七日苏轼与各位诗人去西湖边的望湖楼喝酒。他们一边举起酒杯开怀畅饮,一边对西湖的美景啧啧赞美。
正当他们喝得欢心时,有人发现乌云已经快要把西湖旁边的山给遮住了,与作文此同时,浑沉的大地似乎成了雨点的舞台,雨滴透过海船的鸟篷落在船上发出优美婉转的“啪啪”声,溅起一朵朵可爱的水花,湖面也渐渐升起薄雾,碧绿的荷叶与洁白的花苞在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
雨下了一会儿,远处一阵风把被用水冲刷后落下的树叶和花瓣卷起,向西湖飞来,就像宋朝的士兵正骑马赶来。吹到望湖楼时,诗人们闻到了来自花瓣中的清香,风把那如打翻的墨水般的乌云吹得四分五裂,直到不见踪影,西湖上的薄雾也不知道跑去哪里了,湖水像是清蓝的丝绸被清水洗过一样,让人觉得西湖与天连接在一起了,太阳光照射
着湖面,反射出一个个五彩的光环,诗人们也已经喝了好几坛酒了,一个个醉醺的,诗情在心中涌动,有人还提义每人作诗一首,写不出来自罚酒三杯。
苏轼提起笔,写下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千古流传的名诗: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醉书作文6六月二十七日,天气晴朗,苏轼登山望湖楼,一边欣赏西湖的美景,一边饮酒。
可是好景不长,不一会儿乌云像打翻了的墨汁。笼罩着天空,天空顿时像盖了一个锅盖一样,眼看就要把远处的山遮住了。突然,天空东边一角,传来一道白光,随即,“隆隆”的声音震耳欲聋。过了不一会儿,白亮亮的雨点就从天空中纷纷落下,像钻石一般落在地上溅起无数的水花。一群欢快的雨滴“噼噼啪啪”跳入船舱,一会儿钻进人的衣领里,给人们挠痒痒。
过了一会儿,风婆婆就来了,狂风席卷大地,还没有施展完功力的云都被吹得雨散云飞。雨过天晴了,所有的“表演”都结束了。天边挂起了一条绚丽多彩的彩虹桥。苏轼望着窗外景色。顿时惊呆了,只见湖面像被谁清洗过一般,变得更加明亮,更加清澈。像天空一样开阔、明净。远处的高山,也因为雨水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璀璨、更加鲜明。
苏轼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感慨:“万物都离不开雨水,雨水是万物最好的源泉,是生命之源,雨水是不可取代而之的”。此情此景,苏轼望着窗外的景色,沉思一番,低下头去写出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醉书作文7天空上乌云密布,黑压压的一片,把本蔚蓝的天搅得浑乱不堪。
闪电在天空中划过,只一闪,吓得树上的布谷鸟一下子从树上跃了起来,惶恐不安地“布谷,布谷……”叫着,颤抖地飞向远方。
乌云上涌,在天边翻腾着,如同洒下的墨汁般,乌黑一片,天边却还显露出一段绵延起伏的山峦。
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在电闪雷鸣中刮着。像松针,像牛毛,密密地交织在一起。
雨越下越大,仿佛天河漏底,大雨激起的水花四处乱溅,如同白珠碎石一般,被风胡乱刮入西湖上停泊的小舟里。
忽然间,吹起了狂风,狂风把树枝压得嘎吱作响,天上的乌云也在这狂风中甘拜下风,在狂风的步步紧逼中,一点点地飘走了。
天空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一片蔚蓝。湖面上不再巨浪翻滚,只是一副什么也没再发生的样子。
舍船登岸,向湖面望去,一群鸟儿从湖面飞过,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孤线,又俯下身,用翅膀轻轻点一下水,飞向远方的小岛。
一只翠鸟站在湖边的大青石上,双眼直钩钩地盯着水面。突然,一个浪花打过,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向那儿,叼起了一条小鱼。
湖面上一片平静,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明净,一色的蔚蓝。云呢?雨呢?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望湖楼醉书作文8这天是农历六月二十七日,苏轼作为市长,漫步在西湖边上,沉醉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情不自禁摇起小船向湖中心划去。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他沉浸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不知不觉舟已行至望湖楼附近。顷刻间,乌云密布,滚滚上涌,如打翻的墨水一样泼下,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尖,这山尖明丽清新,苏轼还没来得及细观,白珠一般的雨点便欢快地跃入了船中,让他措手不及,他正在思考该如何躲雨,狂风便卷地而来,吹散了乌云,调皮的“白珠”也风驰电掣般离去。这时,他抬眼望去,雨过天晴,风平浪静,湖水明媚温柔,方才那阵势让苏轼感觉恍如隔世一般。
大雨过后的天空分外明亮,四周的景物也显得格外明丽。苏轼登上望湖楼去饱览这雨后奇景,他凭栏而望,只见水天一色,水色和天色一样明净。云呢?风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他不禁感叹刚才的一切,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这急剧变化的雨景真像一场梦,让人惊叹,让人着迷!
这时他诗兴大发,摊开随身携带的笔墨,一气呵成这首著名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如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诗中一个“未”字和一个“忽”字把这来去匆匆的奇美雨景发挥到淋漓尽致!
望湖楼醉书作文9夏天的西湖风光旖旎,最为怡人。我站在西湖中慢慢飘荡的船上,手里握着一酒杯,跌跌荡荡,早已醉意熏天。
陡然间,天,忽然变暗下来。零零散散的云朵骤然聚在一起,像打翻的墨汁一般,黑压压的一片。成片成片的乌云弥漫开来,一点一点地向着山峦而去,眼看要下暴雨的趋势,我突然觉着脸上凉悠悠的,哦!雨可来得真快啊!西湖边的山峦都还未遮去,雨一如断了线的珍珠,一颗接着一颗,像逃难般纷纷“噼啪噼啪”乱蹦乱窜跳入湖中向岸驶来的船中,眼前白花花一片,隐隐约约见西湖荡漾着一圈又一圈的波澜,绽开一朵朵白莲。
我刚登上望湖楼,猛然间,狂风席卷而来,忽的,雨散云飞。我还未细细欣赏这从天泻下的滂沱大雨,它却已烟消云散,只剩下湖中微微泛起的点点涟漪,屋檐上“啪嗒—啪嗒—”一粒一粒的水珠落在木栏上。放眼望去,放晴了,天,高远辽阔,湛蓝如毫无瑕疵的蓝宝石,散发着淡淡蓝光。四下清新明媚,湿润的空气还夹杂这淡淡泥土、花草的芳香。极目远眺,只见湖面上天入水,水映天,湖水与天空一样明净,一色的蔚蓝,交融在一起,叫人浮想联翩。风呢?雨呢?统统不知那里去了,一切就像未曾发生过。
稍散醉意,我负手立在楼台上,望着此时的风淡云轻,不仅有想起起初那场气势磅礴的大雨。
望湖楼醉书作文10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大诗人苏东坡来到了西子湖畔的望湖楼,与他的朋友们共进午餐。苏东坡正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窗外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锦绣风光,在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的下一秒,乌云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四面八方滚滚袭来,一团团乌云就像打翻的墨汁似的,泼洒在天幕上,还没来得及笼罩住远处的青山。
一道闪电划破漆黑的云团,一声惊雷在耳畔炸响,顷刻之间就下起了瓢泼大雨。雨势之凶猛,就像一大盆满满的清水从天而降似的。噼里啪啦的像珍珠一样蹦到了船上,分裂成了四瓣,渐渐消失不见了。
忽然,一阵风刮来,刚才的瓢发大雨顿时烟消云散,就像被风吹走了似的。太阳升了起来,小鸟唱起来,蝴蝶飞过来,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像没有下过刚才的那场大雨似的。俗话说“六月天,娃娃脸”,夏天的雨可真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变幻莫测啊!
而望湖楼下的西湖呢?那儿的水碧波如镜、亮丽清新,一如既往的明媚、温柔。水与天相互交融,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苏东坡诗兴大发,向店小二要来了纸笔,又痛饮了几口烈酒,写下了这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望湖楼醉书作文11一个万里无云的早晨,我和朋友乘船游览西湖美景,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我们的心情十分愉悦。
本以为这是一个晴朗的上午,突然乌云不知何时就已经压在了我头上,它越来越低,如同一瓶墨水从天上泼了下来。乌云在天上聚集,渐渐遮住了半边天,像一顶大大的帽子盖在大山的顶部。眼看着就要下雨,我们急着返回,划桨的'速度也快了起来。还没靠岸,雨就从天上落下,滴在绿茵茵的山上,滴在花草树木上,滋润着它们的身体。豆大的雨点打进船中,遇到坚硬的木板,弹起几丈高。
雨越下越大,这个时候我反而没有了要离开的意思,难得看到雨中的西湖,就趁这次机会欣赏一下吧!我便与朋友一起坐在船中惬意地喝起了小酒,并再次将目光转向西湖。雨滴落进水中,荡起一圈圈涟漪。一阵风吹过,惊动了还在享受雨水滋润的花草树木,惊动了山的深思,惊动了坐在船中的我们。
风离开了,带走了依依不舍的雨,也带走了我那颗还想赏雨的心,我又看见了西湖碧绿的水波和湛蓝的天空相互映衬的画面。
风景正好,酒至半酣,我趁着醉意提笔写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雨后的西湖,显得更加美丽……
望湖楼醉书作文12六月二十七日这一天,苏轼约了他的好朋友来杭州西湖边的望湖楼上一起喝酒。
他们喝着酒,苏轼发现了窗外的乌云就像墨汁打翻了一样,正在把白云染成黑色,它们你追我赶,来势汹汹,眼看就要遮住远方的一座座山。突然,豆大般的雨点“滴滴嗒嗒”从天而降,唱出了美妙的歌。这些调皮的雨滴一会儿一个撞一个地落到了水中,一会儿落到了大人们的衣襟里,被弄得直打哆嗦,一会儿被其它雨滴推到了船里,欢快地从船的一边滚到船的另一边,一个挤一个的,还挺淘气的,一会儿又落到了小孩的手中。那一群小孩子用自己的小手接起一撮水,泼向其他小孩子身上,其他小孩子又把鞋子脱掉,光着脚踩水玩去了。苏轼想到了自己小时候,不禁会心一笑。
雨打到了花瓣上,打到了树木的枝干和树叶上,发出了阵阵歌声。
突然,风从地面卷起来了,把乌云给轰回了它们老家去了,还把雨珠也吹散了。苏轼在西湖边的望湖楼上看见这一情景,看见雨后的天空渐渐地变成了蓝色,湖水也恢复了平静。还在楼下观看了湖水和天空的对接,真是水天一色,蔚为壮观呀!
因为苏轼和他的朋友们都对眼前的这番美景发出了“啧啧”的赞叹。便向客人借来纸和笔,写下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醉书作文13六月二十七日,苏轼在望湖楼上喝酒赏景,他似醉非醉地望着远处的景色。
看着那黑黑的乌云,在天空中翻卷,不一会儿,这乌云如同墨汁一样打翻了。把原本湛蓝的天空渐渐取代了,天空顿时变得黑朦朦。使苏轼的心情感到十分压抑。慢慢,天空像仙女散花一般落下了雨珠。雨白花花的,像珍珠一般落入凡间:
落在小草上、莲花上,雨珠一颗颗从叶子上、花瓣上顺势而下。还落在了水池中,打破了水面原本的平静,渐起水中的波澜……也落入了船中。
落入正在坐船的游客的衣袖里、裤子里,像是在给人们挠痒痒。而有的雨珠落入船上的地板,一滴一滴,发出清碎的声音。
儿童们在雨中玩乐。在积起的水坑里踩水,渐起的水花落在儿童们的脸上,绽放出欢乐的笑容。
苏轼在楼上看到这一情景,心中感觉有什么在萌动——那是喜悦。
过了一会儿,风从地面卷起,吹散了这珠帘般的雨。这时,苏轼闻着雨后地上散发的这种独特清香,心中最是美好。
他放眼远眺,天空像被洗过一样变回了最初的湛蓝,水面也变得清澈见底,宛如一面镜子。小草也又充满了生机,莲花也更加旺盛。从望湖楼上往下望,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最后,苏轼在这美好的景色中趁着醉意写下了这首诗: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醉书作文14每当我读起苏东坡的诗望湖楼醉书时,眼前就浮现这样一幅画面:刹那间乌云满天,那高高的大山,只露着一点头。疾风骤雨出乎意料地袭来,白亮亮的大雨点,从高高一齐抛落下来,像无珍珠胡乱闯入诗人的船舱,像鸣鞭、像击鼓,真让人惊魂不定。想不到忽然间一阵大风,把浓云、大雨、烟蒙以及狂暴的雨声,都一齐吹散了。雨过天晴,湖面上又平静得好像一面大镜子,一湖的碧水,那样透明,使人醉在这水光山色之中了。这首诗正是这样绘声绘色,生动传神地描写了雨后湖面上的美好风光。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跳跃的节奏,浓墨重彩地渲染了西湖上雷雨骤起又停,来去迅速的情景,对比鲜明,气势磅礴。读了让人觉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真是写得好极了。诗里还倾注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的感情。读了之后,反复回味,我也陶醉了。
今后,我一定要多读我国古代的好诗,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欣赏和写作能力。为祖国的文艺百花园献上一束用心灵培育的小花,这是我的心原。
望湖楼醉书作文15七月将近,她一步步、一步步地,随着嘀嗒嘀嗒的声音,来到了杭州西湖边。
“哗啦啦!哗啦啦!”乌漆漆的黑云在天边翻来翻去,一会儿仰面朝天,一会儿又翻过去,好似一个睡着了的淘气孩子,可是又显得那么听话,不管怎么翻,都不会把秀丽的“湖边山”给遮住。
“咚咚,咚咚咚,咚”雨点儿调皮地跳在船上,天真地认为自己能够撞过木头船,但在撞上木船后,才发现,一个自己变成了四个自己。其他的雨点落到水面上就直截了当地钻进了水面。
但总有那么几滴,落入水里后,换了个“分身”,让分身降落到船上。这听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分身”们似乎记性很差,每次都忘记了带降落伞,刚上船就成了“分身分身”,或者“分身分身分身”。
“呼呼——啦——”大风似一个蛋卷一样呼啦啦地滚过来,又呼啦啦地滚过去。边滚边翻,好似一个小男孩在推着雪球;一个大雪球;一个超大的大雪球。
风,那个大雪球在湖周围以及湖中心跑着,跳着,又跑又跳又翻又滚。越跑越快,越跳越快。小草惊了,花儿惊了,树也惊了。在望湖楼的苏轼不由得写道:“卷地风来忽吹散。”
一场大雨之后,西湖又恢复了它原来的样子,绿水如天,还是那么美,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