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玉峰_书画展
周玉峰_书画展
周玉峰简介:周玉峰,1957年3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留校任教至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研究生班结业。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博物院特邀书画家,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中华文化艺术中心终身教授、客座教授。
艺术简历:
1984年
全国山水画邀请展1986年
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1987年
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1989年
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获奖)
1989年
世界水墨画家雅集 1989年
周玉峰书画展
日本大学成立100周年邀请展
1990年
中日书法展
1996年
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
1997年
书法作品六幅被上海金茂大厦收藏并陈列
2000—2001年
中国画五人邀请展江苏——澳门第一回、第二回书法交流展
2002年
洛阳龙门石窟造像艺术国际鉴赏会暨名家作品邀请展
2003年
纪念于右任先生诞辰125周年国际书法展
江苏省、上海市书法家作品交流展
2004年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
当代江苏书法家晋京展
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高等院校名师美术作品回顾展
2005年
全国名家水墨艺术邀请展
江苏著名书家提名展
2006年
法国朗迪维休中国书法艺术邀请展
2007年
江苏省书法作品展达情尚法
至境无囿
——周玉峰书画印象无谓之人(贺进)
(代序)
我师周玉峰先生,历来是我较为敬仰的恩师之一,从去年就有给先生作一个展览的想法,但是每次向周老师提起时,都会让他委婉地推托掉,他总是很谦虚地告诉我,他的作品实在不能拿出手。我明白周老师的心意,无论是在江苏还是在全国,周老师的书画艺术都应该说是颇具艺术与文化品味的上乘作品,但是他每次都不这样认为。周玉峰师的这种对艺术不知疲倦与探索的精神始终让我望尘莫及。
在我向周老师催促再三的情况下,周老师终于肯让我把他的作品拿到这个平台上与大家分享,在将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里,我对周老师的书画作品进行了一下整理,希望能让大家满意。
为周老师写此小文,我实在不敢恭维,也知道只用几百字来阐述周老师的艺术,也是无法涵盖的,所以我也只能较为肤浅地谈一下他的书画艺术。
周老师是我专业上的指导老师,他的书法艺术在传授我们的时候已经渗透给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更能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技法与笔墨构成对他的书法艺术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周师无论是在篆隶楷,还是在行草上对技法的推崇是很讲究的,用笔在快慢中掌握地游刃有余,技法在轻重上体现地淋漓尽致,所以使他写出来的线条颇具骨力,具有“如锥划沙”一样的线条张力,这样的线条可以说在没有掌握深厚的技法及对笔墨极强的控制上是很难做到的。从章法上说,周师无论是在何种形式上的创作,都能因类而变,从各个角度上体现书法艺术的丰富性。周师经常对我说,书法艺术作为一门具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一门学科,对传统的认识理解一定要深入,尤其在技法上要揣摩,不断推敲历代书法家的用笔特征,这样在临习时才有可能用书法语言表现出来,以至于在创作时不光是在形上有所借鉴,更重要的是在神采上更有把握。这种理念对他的艺术创作可谓是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周师的绘画艺术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的墨法上面,丰富的墨色运用使他的国画作品酣畅淋漓,通灵剔透,在物像与具象中自由转变,呈现出难能可贵的精神内涵。周师经常去各博物馆深刻感受古代墨迹,参悟古人气息,通过与古人面对面的对话,深刻体悟古人的笔墨意象,在永恒、高尚的中国艺术中徜徉,从画作中领悟文人气息与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这样的对艺术不断的追求过程使他的画作具有穿越空间与时间的意境,具有超越世事的深邃和空灵,将历史的文化气息在画作中呈现。
周师通晓博学,在文物鉴赏、诗词研究、文字考辨上都有一定的建树,正是因为他更多地涉猎书画边缘学科,才能让他的书画艺术更加体现文人色彩,凝聚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周师在教授我们使也会经常教导我们,书法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要对各种文化有所了解,从多个角度来看书法,多方位地理解书法艺术,这样才能博采众长,有所借鉴。
周师严谨的教学与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在书法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建树,自在南京师范大学任教的这段时间里,培养了大批在书坛上教有成就的书法家,其中就包括在全国各大展览中屡获殊荣的陈海良先生。谈到陈海良,周老师至今对他当时学习的情形颇有感慨。周师说陈海良能有如此的成就,与他非常的刻苦精神是分不开的,所以总是教导我们一定要有他那样的努力才有可能会有他那样的成就。
文已至尾,过多言辞已属赘言,故不得不搁笔。现献上周师一些书画作品,以了我对周师的一片心意。
第二篇:校长 高玉峰
邯郸市一中 校刊 校长
高玉峰
虽然今天经济飞速发展、文明高度发达,但仍有很多令人痛惜的事件屡屡发生。从富士康员工的N连跳到近年来的马加爵杀人、红领巾自杀、药家鑫故意杀人等,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不断促使我们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些人不尊重生命、视生命如草芥一般随意践踏?社会的功利性倾向必然是重要诱因之一,但承担为国育才重9
任的教育事业也难辞其咎。我试图通过生命教育这个视角,去解读教育的真谛,探求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一、教育中生命的缺失
作为不可或缺的客观条件,一直以来,社会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甚至主导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一味满足现世的需要成为诸多学校办好教育的追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市场经济竞争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部分学校在教育探索中走向了误区,出现了诸多为人诟病的问题,表现为:办学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教育“产业化”“利益化”现象严重,致使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生源陷入恶性竞争;表面高举素质教育大旗,搞所谓的“精神特区”,暗处进行应试教育却是更甚从前,致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失常,只重视智育、偏爱优生、歧视差生的现象较为突出,以致存在把下一代教育成“有知识无智慧、有智商无情商、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的人的潜在危险。正如肖川教授所言:“教育原有的根本性东西并没有真正被触及,具体个人的生命状况仍然并不乐观。我们的教育无助于学生生命尊严的提升,却有愧于学生生命尊严的失落”。这样的教育对于生命的成长来说百害而无益。
生命是个体存在的基础,它远比分数、知识、规则、纪律,甚至荣誉等都更神圣,生命的存在与成长既需要物质支撑,更需要精神引导。教育的误区背离了生命的成长规律,是对生命的曲解
和漠视,必然导致践踏、摧毁生命行为的出现。这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需要个体的积极参与,当然更离不开教育的点滴努力。
学校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是把“自然人”摆渡到“社会人”的渡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思考:教育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是应该对学生当下的升学考试负责?还是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或许,回归生命的原点,把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的教育之中,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才能达成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策。
二、生命教育的校本探索
生命教育研究在我校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校就开始探索心理健康教育,1993年开设“心理健康讲座”,1995年成立“心理咨询室”,1997年承担省级课题《重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研究》,2005年承担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学生命教育实践模式的研究》,2009年承担教育部重点课题《高中学校彰显生命教育的全面育人实践模式的研究》。经过近20年的实践,我校提出“创建彰显生命教育特色的全面育人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品牌学校”的发展战略,逐步构建以课程建设为根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生命教育专项活动为有效载体,面向教师、学生、家长三大群体实施的生命教育工作机制。
通过研究与实践,我认识到:
1、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促成生命个体由“活着”走向“活好”进而升华至“活出价值”的助推力。因而,生命教育应是一种全人教育,它不仅关注人的生命,更应关注人的价值,应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中,引导个体去感知、理解、珍惜、升华生命。从这个角度理解,追求幸福、以爱育爱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应该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
2、建设心中的理想学校。什么样的学校教育能让师生感到愉悦和幸福?这样的学校可称为我们心中的理想学校。我想,它应该有先进、完善的办学条件,有博学专精的教师队伍、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敬业奉献的领导团队,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能为师生身心的历练、思想的碰撞、情操的陶冶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广阔平台;更重要的是它应着力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奋发向
管理论坛 GuanLiLunTan 上的育人氛围,使身处其中的师生能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律动和色彩。以全面育人为首要任务,把生命的幸福成长当作教育的追求,处处充满对生命的理解、尊重、关怀和珍爱,并形成深刻的、持久的、可传承的学校文化内涵,渗透到学校办学的各个层面。基于上述认识,我校倡导“一切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的学校精神,对办学思想、课堂教学、德育举措进行改革,走出一条将生命教育与全面育人融合并行的特色办学道路,从而促进了师生生命的幸福成长。
3、落实“以师为本、成就学生”的办学理念。培育优秀青少年,促进生命幸福成长是学校的追求,教师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力量。因此,学校要有“以师为本、成就学生”的理念和智慧,给教师最适合的舞台,使教师不断增强职业幸福感,从而给学生最适合的教育,使学生幸福成长。
第一,要建设教师文化。优秀的群体文化是一面旗帜,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引领每个个体在和谐奋进的环境中成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群体更需要优秀文化的引领。我校在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层面就教师核心文化的内容广泛征集意见,确定了“三、四、五”教师核心文化(三项“核心师德”、四大“职业素养”、五种“敬业精神”)。形成了凸显我校教师职业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打好了我校教师的厚重的精神底色。
第二,要重视制度引领。引领教师职业幸福的渠道很多,学校制度的导向作用最为明显,因为制度的建立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制度的实施会影响到教师的思想情绪和工作状态。因此,制度的建立应注重其引导性,既能够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又能够以前瞻性的目标激励、引导教师的发展。
第三,要实施有效评价。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职业激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构建了“3+3+4”激励机制,即通过“三节”——班主任节、教师节、教科研节; “三评”邯郸市一中 校刊
——学生评教师、同组教师互评、社会评价教师;“四大工程”——功勋教师、名师、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评比,定期开展“十佳班主任”“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等30个类别的评选活动,培养教师的成就感,增强教师的幸福感,促使教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激情与干劲。
三、“为了生命幸福成长”的教育路径与举措 生命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生命的幸福成长,这需要学校把生命教育理念贯彻办学的始终,不断创新文化培植、德育实践、课程课堂建设,探索适合学生层面的教育路径与举措。
1、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根基的价值认同。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各校应该有体现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以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凝聚人心,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一切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学校精神的引导下,我校构建了以“幸福•成长”为主题,含及校训、办学理念、师生核心文化、课堂理念等在内的办学思想体系,并通过校徽、校旗、校歌、班主任之歌及校园道路广场名称、校园环境等载体予以充分展现,促使学生形成价值认同。
2、以“幸福成长为主线”的德育实践。我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为主线,实施德育实践。第一,建设以学生五项“核心品格”(诚实、勤奋、自信、责任、感恩)和养成教育“十学会”为核心的学生文化,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先进评比、学生自办刊物等形式,强化养成和品格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建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成立模拟联合国、密码学社、机器人运动协会等近30个学生社团,依托社团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节、新年音乐会等文体活11
动,组织学生参加主题研究性学习、志愿者爱心服务、农家采摘、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生命、幸福成长。
3、以“课程课堂为根本”的育人模式。课程体系是学校建设的载体和支撑,课堂是落实课程理念、实现教育目标的主渠道。我校坚持课程构建与课堂建设并举,一方面成立“邯郸市一中生命教育课程研究与指导中心”,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必修课、选修课和发展性课程三种形式的探索,力求使课程设置达到“三性”,即层次性、丰富性、国际性;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以“两导一点三自主”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小组式”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即教师课堂上当好“导演”、做好“导航”并适时点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上自主交流、课下自主反思,着力构建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生命力高效课堂,真正给予适合学生需要的有效教学。这样,学习从兴趣出发,学生可以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教书育人从热爱开始,每一天的讲台和课堂都充满激情与梦想。
4、以“扁平化管理为保障”的服务体系。管理工作是基础性工作,管理效能对办学质量起着间接但深远的影响。我校坚持“管理即服务”的理念,把学校管理分为决策层、执行层、服务层三个层级,以年级实体建设为重点,注重发挥年级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构建了以扁平化低重心管理运行机制为基础、党政合力推动的服务保障体系,为学生生命的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是基于对现实教育的追寻与领悟,我坚信: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是人的幸福,而过程则应该是生命的幸福成长!
(本文刊登于《河北教育管理》2012年第11期)
管理论坛 GuanLiLunTan 邯郸市第一中学
关于对聂秉元等三名同志进行表彰的决定
新学期开学以来,在“强化‘三风’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工作总目标的指引下,全校教职工认真践行“三、四、五”教师核心文化,爱岗敬业,励志博学,潜心钻研,精细管理,使我校新学期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有了良好的开局,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满意度在不断提升。期间在我们身边涌现出了许多为之感动的突出事迹。
聂秉元老师一心扑在化学实验教学上。10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利用废旧物品巧手制作了上百件化学实验用品或仪器,用于实验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在今年教育部举办的第八届(天煌杯)全国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中,由聂秉元老师主持制作的气液定量转移器获得全国一等奖,他本人荣获“全国自制教具能手”称号,同时,由他自行研制的低碳简易抽滤器等2项发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了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我市中学教师国家级创新发明的空白,中新网、新浪网、搜狐网、燕赵晚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图文报道。他用执着的进取心展示了一中教师精钻细研、成名成家的优秀品质。
樊俊峰老师爱生如子,默默奉献,以高度的责任心诠释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今年9月13日晚,在中华校区“诚实苑”值夜班的她认真细致地查看每一个宿舍、每一个床位。当查到一名女生旷宿时,她没有因为旷宿女生不是本班学生而敷衍对待,而是楼上楼下来回好几趟,找其它学生了解情况,并及时与旷宿学生班主任沟通,向值班年级主任报告情况,使得学校在深夜12:00找到了旷宿在外的2名学生,防止了一起严重事
故的发生。她以强烈的责任心呵护了学生的安全,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中班主任老师爱生如子、热诚奉献的高尚情操。
宁晓宏同志心系岗位,真情当好学生的勤务员。今年9月3日清晨,他突发中风,住进了邯郸市第一医院。考虑到丛台校区小学部、少年部、新高
一、高三补习部学生的住宿问题十分复杂,宁老师不顾医生嘱咐,上午在医院输液,还不断给宿管员打电话安排具体事宜,下午回到工作岗位,认真完成繁琐的工作。他的真心付出,使丛台校区的宿管工作呈现出稳定、有序的良好局面,赢得师生和家长的好评,也赢得了医护人员和同室病友的高度评价,展示了一中人的高尚品格。9月21日,尚未痊愈的他赶回学校正式上班。他以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展示了一中行政人员精心服务、倾情付出的崇高敬业精神。
上述三位同志是我校教职工的优秀代表。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崇高精神和可贵品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为此,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聂秉元、樊俊峰、宁晓宏三名同志给予每人1000元的奖励,并进行隆重表彰,号召全体同志向他们学习。以此激励全校教职工积极践行我校“三、四、五”教师核心文化,追求职业理想,提高精神境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拼搏进取,竭诚奉献,共同开创邯郸市一中第二发展期的新篇章,把邯郸市一中建设成师生幸福成长的美好学园、幸福家园、成长乐园。
(办公室)
第三篇:黄玉峰老师文章
沪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不能得了分丢了“人”
http://news.online.sh.cn 2011-08-25 07:30 [来源]:文汇报
“教学生活得像个‘人’”,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和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今波近日在“上海书展”现场以此博人眼球的主题展开对话,直指当前基础教育急功近利的弊病。虽是为其同名新作造势,但由此引出的教育话题却引人深思。
捡了分数丢了“人”
黄玉峰曾和几个志同道合的语文教师合作编写《教师人文读本》,首篇选了一个小学生写的短文《当个孩子不容易》,其中有一段话一直烙在他的内心深处:“大人总是羡慕小孩 子无忧无虑,哎!其实当个小孩也不容易。小孩的话,大人可以不听。可一旦小孩做了错事,大人就要唠叨个七八遍„„小孩子还要考高分,考不好就会挨大人骂„„”“这是出自一个孩子的童真之言,把它置于全书之首,为的是让老师们有所反思。”黄玉峰说,“现在的孩子活得太沉重,从小就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很多学生被繁重的学业压得透不过气来,为分数而起早贪黑,过的都不像正常人的生活。这罪魁祸首就是教育的急功近利。”
语文课堂上,小学生从一二年级就开始训练阅读分析,而且只允许有一种理解,一个声音,一个标准答案。大量假、大、空的分析、启发,占去了孩子们的大好时光。“小学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是最应该积累的时期,现在他们却没有时间,也没有人引导来记诵那些一辈子受用的经典。”黄玉峰对如此教育现状痛心不已。
“语文学习的规律是‘培根’、‘积累’,而如今,学习内容超越学生的学习阶段,课堂上只顾灌输各种思想,这种种做法违背了教育最基本的规律,违背了人成长最基本的规律。”他认为,教育急功近利,迫使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这样的教育关注的是分数,最终把‘人’给丢了。”
语文的差距是人的差距
在不少学生心目中,数学、英语突击补习一下,拉分数很容易,而语文再怎么下功夫,分数提高都不明显,因此他们对语文学习总提不起劲。黄玉峰说,语文的差距不是分数的差距,而是人的差距。“学语文不是为了做几道题目得个高分,而是为了增加‘文化底气’,打下‘精神底色’。什么是文化底气?什么是精神底色?那就是:爱读书,会读书,知识渊博,兴趣广泛,触类旁通,思想活泼自由,有责任感,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而如今普遍的是,语文课成了数学课,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几乎天天在分析,天天在做习题;讲语法,讲“用法”,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学生对课堂所学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黄玉峰称之为“悠悠十二载,腹中空如洗”。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中,有一道被公认为“考生最难回答”和“回答最糟糕”的题,那就是“你平时喜欢读什么书?”一些学生直言自己看得最多的是教科书和教辅书,还有一些学生虽能报出一串世界名著的书名,但被问到细节却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依靠课堂上讲解的那几篇文章,学生的阅读量太少,根本不可能让他们在语言的海洋里游泳,遑论什么‘研究性’、‘探究性’学习。”黄玉峰认为,向课外延伸,精读与略读、泛读互补,是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尤其在今天,网络、影视等流行文化铺天盖地,孩子们面临的世界如此精彩,老师如果再把课堂搞得死气沉沉、苍白无力,那么这样的教育就只能成为束缚学生的绳索。”
语文贯穿于学生生活
黄玉峰近年来大力推行“大语文教育”,他的解释是“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广”,对语文的关注不应只在学校,而应贯穿学生的生活,而其中的关键是教师有没有胆识来拓展课堂。
每年寒暑假和节日长假,黄玉峰都会带上学生游历各地名胜,在山水古迹中触摸历史,与中华文化亲密对话。“现在很多学校都不鼓励组织学生远行,怕发生意外。这叫因噎废食,牺牲的是学生眼界和经历。时代发展进步了,如果师生仍守着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摞枯燥的参考书,这样的教学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在黄玉峰眼里,学生如果没有受过“从游之乐”的熏陶,就称不上是受到完整的人文教育。
2012上海高考高分作文(转载自文汇报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文章)
这些作文转载自《文汇报》2012年7月26号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复旦附中黄玉峰老师的文章《高考作文要少一点“逐外功夫”》。
我还没来得及细看,等空了也来乱评论几句。。
或许有同学还不明白学习高考优秀作文的意义,我是这样建议的,新高三或者新高一高二的学生可以写一篇2012高考作文,然后再来阅读高考优秀作文。只有自己经历过思考和行文的痛苦过程,你才会懂得别人比你高明在哪里或者欠缺在哪里。高考优秀作文就像我们学习的课文、课外阅读的书籍,会带给我们灵感。我会在这后面附录一篇2011上海高考优秀作文和2005全国高考优秀作文,大家可以做个比较。因为2005全国作文正是2011的上海作文获得灵感的一个重要源泉。
目录
第一篇《蓦然回首,莫要放手》
第二篇《燎原之火,起于微光》
第三篇《让微光永驻》
第四篇《破茧·重生》
第五篇2005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第六篇2011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人生的两岸》(选自上海教育考试院编的书籍,绝对真实可信)
正文:
第一篇
蓦然回首,莫要放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治学的最高境界比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爱因斯坦也说过:“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东西方学者的共识告诉我们,灵感这一人们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是多么珍贵和重要。(引用中西方学者对微光进行界定)
然而,当今社*会,人们总是在抱怨灵感的缺失,尤其是所谓“搞文艺”的,精品着实不多。真是这样吗?灵感这一微光,真的只在天才心中闪过吗?我以为不然。谁没有悲苦孤独地走在寂寂的荷塘,看那出水很高的荷叶下奶白色的水?谁没有在英雄的事迹中沉浸陶醉,大张双臂感受伟大的“停顿”?谁没有见过向日葵那金黄的色调?凡此种种一闪即逝的共鸣,休说专业者,我辈凡人皆有。可为何只有天才的大家才为我们留下了一篇《荷塘月色》、一首《英雄》、一幅《向日葵》?(所读的书,为我所用。积累颇丰。)
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人们往往会将它轻易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又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巧妙地插入题目,又是为我所用)如今这种情况更多见,究其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标准化”时代里,不允许有“异端”,“权威”、“专家”、“大师”层出不穷,他们把持了话语权,制订出条条框框的“标准”压抑了灵感,阻断了普通人成才的途径;二是“全球化”时代里人们的从众心理被无限放大,当个人被置于全球这一更大的“集合”下,汹涌澎湃的“群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将灵感扑灭,将平庸之作炒作成“精品”;三是商业化大潮将一切文化产品搞得像批量生产的肉鸡、奶*粉一样。(这才叫分析!)
不错,标准的普及有助于界定,但真正的灵感、天才决不限于标准。卢梭的观点不为当时主流社*会所接受,他在痛苦徘徊后醒悟:“我凭什么怀疑自己全部由思考与理智得出的结论呢?”百年后他的灵柩进入先贤祠,棺木上写“此处安息着自然和真理之人”。全球化的大潮确实有助于文化普及、大众进步,但真正的灵感却绝不能由浑浑噩噩的大众所能发扬的,须有雄心有坚持。卡梅隆在成为导演之前只是个卡车司机,他说“当看完《星球大战》后我出了一身汗,我意识到再不动手拍一部电影,好电影就要被拍完了。”当《泰坦尼克号》在奥斯卡封王的那一刻,他喊出了“我是世界之王”。(珍惜自己的思考,珍惜自己的追求,紧接上一段,具体化,形象化,语言极好!)
我们勿需羡慕卢梭、卡梅隆,事实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带来心中悸动的光芒,抓住它、呵护它,无论它多么渺小,最终都能结出甘美的果实,也许这果实是微小的,但它带来的满足远胜于你从天才的大树上摘来同样味道的那一枚。(比喻贴切,再起波澜!)
当然,灵感也诚然来自积累和努力的铺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是人生之河航行中那“蓦然回首”见到的一尾鱼儿,莫要放手,使它溜入别人的渔网。如此方能使行程更加美妙而鲜活。(说得全面,又多么俏皮!)
【简评】 文章先是举出大量例子来证明“微光”对于成功的重要;接着从“标准化”、“全球化”、“商业大潮”三个方面分析舍弃的原因;最后,强调并不是有了灵感、有了微光就能成功,还需要积累和努力。文章如行云流水,持论平正,说理亲切,内容丰富,语言老练、活泼、俏皮,思想也较为深刻。可以看出这位考生读过很多课外书,有着大量的积累,且关心社*会现实。光做习题,只想套题应付的学生,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
第二篇
燎原之火,起于微光
圣人之所以为圣,凡人之所以为凡,人们的界定往往会联系到他们的成就,而成就的成立,构成的重要元素除了坚韧不拔之志以外,亦必有它——心灵的微光。(成就的原因有二,本文侧重“微光”。)
燎原之火,起于微光。但是怎样才能抓住微光,并将之扩展成燎原之火呢?
荀子说过:“吾尝终日而思”,但他脑中并没有闪过微光,“不如须臾而学也”。的确,微光来自于自身。只有勤学,把脑中的空缺补满,才可以等待那道灵光的出现,许多世界重大发现都来自于苦思冥想之后的冷却期。有如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是在梦中,他梦见一条蛇咬到了自己的尾巴,醒来之后,他便写下了化学史上的突破。人们惊叹于他的幸运之时,却忽视了他为之付出了多少日夜的努力。如果没有构成微光的物质,试问空想会有结果吗?(论微光来自何方)
然而,如何将微光培养成那股燎原之火呢?李白找到了,是酒。他将明月、美酒作为自己的朋友,以酒来触发自己的灵感,并将其转化为自己豪气干云的万古诗篇。无疑,他的诗歌点燃了一个时代。酒之于我们,象征着什么?是把灵感转化为现实的勇气。但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自己只是一介平民,不敢与专家叫板。看来,我们的确错了,错的是把自己的点点星火抹杀在了摇篮里。(“酒”怎么就成了“培养微光”的动力?文字似乎漂亮,言之似乎成理,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
著名探险家贝尔格雷尔斯曾说过:求生的关键在于不断探寻,不能放弃希望。也许你会在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慨叹如果当初自己再坚持一下,或许也可以写出这么动人的生命乐章;也许你会在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感慨如果当初自己再坚持一下,或许也可以画出这么动人的甜美微笑。可是这都只是也许,我们总是在把那些曾属于我们的微光舍弃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在某个天才身上发现,原来自己曾经也是个天才。(这一段是呼应题目给出的材料)
如何在拥有微光之后将其扩大?当然还要有一个必要条件,那便是风。具体说来,是自然或是社*会的环境。在文字狱横行,或是焚书坑儒的意识形态下,即使出现了光,也会被那时代的阴影所笼罩。人们不愿,也不敢去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每一次的革命成功,必须先打破人们古老陈旧的意识与思想。(“微光”需要有好的环境,这一节颇有想法。单凭这一段,就足以给高分了。)
那微光,就像初燃的火花,如若不供给足够的氧气,数秒后便会自动消失,不留下任何存在过的痕迹,但若细心加以保护,便可致那熊熊巨火。燎原,才是那火芯的初衷吧。(承上分析)
火苗虽小,可以燎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不把握,什么都是空谈。三毛说:我有一个想法,去做。微光之所以易于舍弃,是因为其微;然而微光之所以不应该舍弃,是因为其虽微,却有其潜质。没有人可以断定人生,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别舍弃了不该舍弃的,而导致不可逆转的悔恨。别让运势、天气成为自己的羁绊,勇敢地把微光展现出来吧,这才是一个凡人成为天才的原因。(这一段精彩)
【简评】 本文特点在层层推进,越写越出彩。由荀子的勤学,到李白的勇气,再到贝尔格雷尔斯的执迷,然后推向社*会环境,结尾处从正反两方面收束上文。文章笔调灵活,气韵流动,可见作者确是能文者。虽李白一节有些牵强,但无损整体。
第三篇
让微光永驻
早年曾举办的一次画展上,一位画家站在一幅备受好评的作品面前痛哭流涕,当人们上前询问缘由时,这位画家答道:“这幅作品中的灵感曾经我也有过,只是我当时将它舍弃没有运用。”(开篇记故事,观点即在其中。可读。巧妙。下面可顺着做文章。)
正如画家一样,许多人对脑海中闪过的微光不屑一顾,认为那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从而将之舍弃,那就大错特错了!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就像思想和机遇一样,这些生命中的微光总是这样,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把握并精心耕耘,从而让微光永驻!(把握、耕耘两个词是关键)
微光可以被分为三类。其一便是如同那画家一般逝去且并未被把握的;其二是被把握且最终付诸实现的;最后莫过于那被把握却未实现的。既然微光是如此易碎且易逝,那我们要如何才能让它停留,才能让它散发无限的光芒呢?(说微光分三类,似不妥。应该是对待微光的三种态度。)
用善于把握的双手,让微光永驻。虽然微光是如此短暂,但只有把握了它,才能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光芒。天才与凡人的区别就在微光闪过的一刹那,天才抓住了,所以他的生命光彩夺目,而大多数人未抓住,所以他们碌碌无为。如果想让人生得以升华,就要善于把握微光。(谈两种人的区别)
化学家李比希在检验一瓶工厂送来的试剂时,脑中闪过“这可能是个新元素”的灵感,但他未能把握住。最终,瑞士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发现了这种新的元素,将其命名为碘。
一念之差的错过,对于李比希而言是无可挽回的。生活中与灵感的错失亦何尝不是如此?因此,想要获得生命的价值与升华就需要有善于把握的双手,让细小的微光在心间永驻。(举例说明)
用一路耕耘的汗水,让微光永驻。微光乍现,灵感涌起,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付诸作品。将灵感实现还需要我们付出汗水,让微光停留,使其发出夺目的光彩。
莱妮·里芬施塔尔是德国纳粹时期的一位女导演。撇开其政治背景及她为希特勒工作过的经历不谈,莱妮对于艺术的执着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她在八十岁高龄时,突然有了进行水下拍摄的灵感,于是她隐瞒了二十岁去报考潜水执照。其间发生了许多波折,莱妮险些因此丧命,然而她最终坚持了下来。大难不死的女艺术家用自己的汗水浇灌自己的灵感,致使那片草地花开熠熠。(大胆地举例。不因事废人。可贵。)
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迷失于对名利的追逐而遗忘自己心中的那些微光。扪心自问,你有多久没有从繁冗的工作中抬起自己的那颗真心?你那美好的微光又遗失在哪个角落了呢?
本雅明说:“灵光的消失,就是水的消失。”让我们带着那善于把握的双手和一路耕耘的汗水去寻找那东逝的水,让微光永驻心间!(联系当前的失落,颇有忧时情怀。)
【简评】 从一个小故事说起,隐含对“心灵微光”的理解,推出论点:“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把握并精心耕耘,从而让微光永驻!”接着从“如何才能让它停留”,“如何才能让它散发无限的光芒”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这就是“把握”和“耕耘”的内涵,与之匹配的是李比希和莱妮·里芬施塔尔的事例。文章思路清晰,论述谨严。最后用“但是”笔锋一转,直指现代社*会浮躁的现实,给人启迪。本雅明的名言总束全文,更见功力。
第四篇
破茧·重生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刚入校的学生进行智商测试,然后随机分班。一阶段之后,事情的发展令人大跌眼镜,被编入普通班的一些天资佼佼者落入了平庸,而编入天才班的一些中等资质者却卓有成就。这是为什么?(典型的例子引发深思)
原来很多天才学生理所当然地以为分班是根据测试的结果,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下意识地走进了自己编织的贴有标签的茧中。“我不行”三个字如同唐僧的紧箍咒,磨灭了他们心头曾经闪过的微光,束缚了所有可能。(分析原因,为后面的论述铺垫蓄势。)
而在世界另一端,有那么个笨拙的男子优雅地挣脱了枷锁毅然开启未知的旅程。他是保罗·塞尚,是现代绘画之父,是曾经被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以“滥用色彩”而拒之门外的二流画家。
勤奋嗜画如他却天资平平,汲汲营营的父亲千方百计让他投身金融业,他坚决不从;印象派席卷天下,他却不愿意放弃心头的微光,想探索一条新道路,哪怕这换来的是无休无止的嘲笑。(举出有力的例证)
然而几百年后,谁都不能再忘记,艺术史上有这样一座丰碑。是他,保罗·塞尚,在挣脱了世上唯一的束缚后开创的时代。其实,让我们迷途的,从来不是千仞之峰、百折之谷,而是隐匿在心底的自卑与怯懦,迈过了它,人生便是亿万种可能。要知道,天赐的奇才向来只是少数,而生活中如今风举云摇的,大都是曾经的我们,区别在于,他们有着对自我的信仰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分析很中肯)
没有一个人生来注定是要平庸的,只有甘于平庸的人。(警句!)
“如果你非常想成为一个作家,每天认真写作,但同学不想看,放在网络上也没人看,出版社也没人想出版你的作品。这时,你心里就要想,我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掌声会响起来。”凭着《那些年》一炮而红的作家九把刀望着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豪迈一笑。难以想象这样阳光的表情出现在一个曾创作了六十多本书却一直寂寂无名的男子脸上,仿佛是在无声倾诉。(此例鲜活,且有说服力。语言极佳。)
属于自己的微光,倘若连自己都不曾去珍惜,那么拿什么去期许一个璀璨的世界?属于自己的人生,倘若连自己都不敢迈开步伐,那又拿什么去期许广阔无垠的天空?(两句反问,问得有力,问得实在!)
有时候,一个人必须破茧而出,然后在坠落的过程中长出翅膀;有时候,一个人必须打开心门,为自己开辟一个崭新世界。(曲径通幽,到这里才点题。)
要知道,一生很短,所以别用他人的目光证明自己的存在;一生很长,足够你抒写独属于你的传奇。(诗的语言,充满哲理。)
【简评】 本文围绕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展开生动的论述。题目本身造成一个悬念,然后甩开标题,娓娓道来。先讲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案例,再讲一个西方画家的故事,三讲一个现代作家的鲜活故事,故事之间穿插警句。最后水到渠成,三言两语的论述,收以少胜多之效。考试文章写得这样轻松有趣,恐怕是凤毛麟角。
————————————
附
2011上海高考作文“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2005全国高考作文“忘记与铭记”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5年全国优秀高考作文
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 ——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人们在河的左岸停留着,在这之外,同样又有在右岸快乐生活着的人们。
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的独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诉我“从明天起”他将记住所有的人生之“水”,因为那是他用于“浇灌”他的“花儿”的“玉露”。三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凡·高用《向日葵》永远记住了他的“船”……
这些是生命之河两岸的人生,这是忘记与记忆的选择。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决荒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忘记该忘记的不快和琐碎,来铭记该铭记的深刻与永恒。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航行于“生命之河”中,坐在自己独有的船上,知道——忘记在左,铭记在右,中间是无尽穿梭!
2011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人生的两岸
诗人席慕容曾将人生比喻为行驶于两岸之间的小舟,左岸为铭记,右岸为忘却。是的,我们穿梭于茫茫人海,最终历经世事沧桑,生命的主题恰是两个关键词“铭记”与“忘却”。游弋于人海,进出于历史之中,人生的两岸在内心的取舍间愈发清晰,在时光的冲刷后日益明朗。
同是对铭记与忘却的追问,大卫王与契诃夫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在诗意的语言中,我觅到了一丝豁达、洒脱,嗅到了一缕坚定与哀伤。一切都会过去,回忆将被抛弃,文明会化为土灰,但曾有的意志与精神长存于时光之中;一切都不会过去,每个人作为自己人生档案的执笔者,早已用一言一行为这个世界无尽的疑虑给出解答。
生而为人,我们都不断地、重复地行走于铭记与忘却之中,珍藏那些感激与幸福的羽翼,离开焦虑、困惑与忧愁。两者同是通往天堂的桥梁,却也不尽受主观意志所支配。快乐总是那么短暂,而不快总萦绕心头,一如柳宗元在山水间的自白,一味寻求摆脱,结果却适得其反。
忘记与铭记对心灵来说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倘若赋予其时光流淌的力量,又显得那般自然和富有灵气。艺术在忘却之后更拥有了动人的、值得铭记的美,恰若梵高、巴赫、尼采这些生前贫困潦倒、身后鲜花绽放的巨人,忘却给了人们珍惜和铭记的眼光和勇气。时光在一代代潮起潮落中遴选出最闪闪发光的贝壳,“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也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被铭记,是温柔敦厚的《诗经》,是感叹着、互勉着的古诗十九首。名字可以抹去、初衷可以被消解,流传下来的是至真至圣的高贵感情。
我在尘封千年的名为“历史”的匣子中寻找着铭记与忘却的踪影。我见证了罗马帝国的兴衰,“唯有法律才是最永久的统治”;我试图回到20世纪中叶德法握手言和的那一瞬间,百年的宿仇被放下了,眼泪飘走了,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的新主题。是的,为了继续前进,我们不得不卸下过分沉重的行囊,去宽容,学会成长;为了继续前进,我们不得不时时翻出行囊中那些沉重的回声,去体悟,学会品咂,譬如昔时上海的一场大火,譬如近来故宫的“再三失守”,反思中孕育着力量。
这就是人生的两岸,在时光冲刷中沉积出厚度与深度,在内心的求索与修炼中迈向成熟。我敬爱的诗人木心先生有言:“我所见过的生命,无所谓完成,纷纷行过了。”行过并不意味着被遗忘,完成亦不意味着被铭记。铭记该铭记的,忘却该遗忘的,从容自信地过完一生,该是无上的追求吧?
第四篇:丁玉峰发言提纲
丁玉峰同志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章里集乡党委委员、政府副乡长
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我认真深挖查摆自己在思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和根源。从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的情况和“四风”问题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认真“照镜子”,进行深刻反省和对照检查,发现自己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现将有关问题向大家一一检讨。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是2000年参加工作,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章里集乡工作,由科员到人大副主席到现在的党委委员副乡长职务,经过了多个岗位的锻炼。多年来接受党的培养和教育,无论在哪个岗位,自己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忠于职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没有做过违背党和人民的事情和违法违纪的事情,但与焦裕禄精神相比,自己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党委、政府班子中存在的执行政治纪律、贯彻“八项规定”、干事创业劲头不足、艰苦奋斗精神下降等,在我身上也不同程度存在。现结合工作实际查找梳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敏锐性不强。思想麻痹、反映不迅速、精力不集中,对一些非常着急的问题,不能及时安排。作为党委委员副乡长,对一些是似而非的东西警惕性不高,特别看到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没有表露自己的鲜明的旗帜,虽不随声附和,但也没进行有力的出面制止和极力的反驳。“八项规定”落实有偏差。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的一段时间内,有等一等看一看的想法,感觉这些事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认为自己不是一把手在这方面没有大的原则性问题,即使有,也是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特别是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前作为基层干部也存在相互吃请的通病。
(二)工作作风不实。缺少工作敬业精神,满足于一般性常规性工作完成、对工作要求不高、责任心不强,有麻木冷淡现象;对事业缺乏工作激情。干工作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而是消极被动等事做,突出的表现是领导安排做啥就做啥,推推就动动,对工作没有前瞻性;对追求没有持之以恒的执着心态,没有完不成任务不收工、干不漂亮不罢休的毅力。
(三)抓工作不注重实效,做工作虎头蛇尾。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最后工作却不了了之。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下村工作走马观花、平时安排工作,重布置轻落实,计划措施很周密,实施落实不细致,把工作想法当成成绩,把布置的说成落实的。下村不及时、有时打电话代替下村,工作不够扎实;接受任务强调困难、干工作打折扣,出现问题埋怨环境和客观条件比较多,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比较少;缺乏集体荣誉感。不能善始善终完成任务,好大喜功,在领导面前,成绩用加法、不足用减法,报喜不报忧。例如2013年田路分家现场会在我乡召开,为了在全县能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会议当天插彩旗、挂横幅、上机械;现场气氛浓厚。会后至今仅仅完成了主干线任务。
(四)做工作思想保守,在抓重点、抓关键上有偏差。面对复杂多样的工作,自己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本位主义严重,平时做事受老思想束缚,认为“干的事多落得不是多”工作缺乏激情。只满足于交差,缺乏事争一流决心。有时犯自由主义,断章取义认为领导关注的,领导重视的积极抓、主动抓,自认为领导不重视的被动抓、应付抓,没有考虑全乡大局。造成个别工作影响全乡整体形象。
(五)工作作风浮漂,攻坚克难劲头不足。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自己在乡调度多、电话遥控指挥多。没有深入实际加强指导,例如:农业保险工作,章里集历来是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自己在思想上也没有高度重视,没有很好地宣传到位,没有面对面,有针对性的细做,没有真正沉下去深挖问题存在的原因。恰巧又遇见今年极奇异常的天气,给个别群众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攻坚克难劲头不足表现在:工作来了之后首先想的是别人怎么做的。过去是怎么做的。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绕着走,工作方法简单,把领导的指示当教条,机械执行,不考虑如何突破,照搬硬套。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感觉农村干部都是老手旧胳膊,思想观念、措施办法、不求创新。吃苦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明显减弱。如:2014年县委政府对我乡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全覆盖,面对常庄村(分包片内村)大街小巷全是木材,把自己给难住了,虽然取得了一定突破,但至今没有高标准完成。主要原因是自己盯着困难不尽心尽力,行百里者半九十,缺乏“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工作劲头。
(六)老好人思想严重,担当精神不足。对党委政府分给自己线上的工作要求不高、监管不严,认为只要不出什么大纰漏就行。对一些不正之风,有时觉得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瞻前顾后,怕得罪人,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对工作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担当精神不足主要体现在:私心太重,怕自己处理不好难看、怕处理不好担责任,很多时候,因求稳怕乱或工作难度较大等思想作怪,以至于一些认为是好的思路和做法不敢付诸实施。致使自己在工作上有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想法。敢于负责的精神有所下降。有推脱责任的想法。工作作风存在着僵化、保守、滞后的现象。
(七)骄傲自满,谦虚谨慎意识不强。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不能虚心听取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认为干工作首先要有个性、树权威。在工作中凭经验办事,面对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认为是不给自己面子、不听从自己的命令。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纰漏习惯于批评和埋怨,总认为是别人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尽心,意识不到自己在工作指导上不及时、不得力,也有自己的责任。造成了挫伤同志们的积极性,伤害了同事们之间的感情。每年禁烧工作中,总认为自己在章里集乡时间长了,抓该项工作久了,主观上认为做的很好,不能虚心听取村干部反映的问题。去年在肖城寨的禁烧工作中,支部书记张文堂向我建议:今年村民打工出去早,禁烧工作必须提前动手。由于我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更没有调整工作部署,致使去年该村的禁烧工作处于被动应付中。
(八)宗旨意识不强,服务群众不到位。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放松了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所淡化,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思想,工作不在状态,缺乏敬业精神,畏难情绪严重,等靠要思想突出。生活方面追求安逸、讲究舒适方面不知不觉中有了变化,总想着领导交办的工作,怎样干领导才会高兴;怎样干领导才能表扬自己;怎样干领导才能奖励自己。在督查环境整治工作中,没有亲自下村,而是从办公室、包村干部中安排了几个年轻的同志下村,由于他们对村的道路不熟悉,到村后只是沿着主要村街道查看,对各村的小巷、断头路等卫生死角查看不到位,导致该项工作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出现负面影响。
(九)艰苦奋斗意识弱化,自我要求不严。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的充裕,生活条件的优越,自己的吃苦意识有所淡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奢靡挥霍为耻的思想受到波动。认为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脑海中根深蒂固,但在八小时之外却放松了警惕,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与同学聚会时,认为多点菜、点好菜才够意思,才够真情,没切实做到知行合一。
需要明示的事项:一是在办公用房和住房方面,办公用房已整改到位,面积为13平方米,符合规定。邯郸美的城,个人住房一套,面积130平方米,价格55万,首付25万,贷款购房;二是在公车使用方面,没有配备专车;三是在配备秘书方面,没有配备秘书;四是在家属子女从业方面,爱人在临漳计生局工作,儿子在上小学;五是在“三公”经费方面,没有超标准支出;六是在人情消费方面,没有把个人的人情消费按职务消费处理;七是在职务消费方面,符合规定标准;没有利用我的工作关系谋取经济利益情况。同时,我在此郑重承诺:本人绝对不出入私人会所;也绝不收受过任何形式的会员卡。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剖析
对于以上问题,我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思,深刻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虽然客观上有一些影响因素,但更多的还是主观上的原因,从思想根源剖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主动性。由于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常把工作当成硬任务,学习变成软指标,自以为凭着已有的社会知识和工作经验,做好本职工作应该没有问题,缺乏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的强烈愿望,不求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于记住几条重要论断和几句讲话,缺乏全面系统的学习,以至不能很好地运用马列主义立场和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宗旨意识淡薄。由于长期在乡镇工作,自认为对农村、对农民很了解,以致深入群众调研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少了,考虑群众的利益少了,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关注的少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淡化了,没有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造成服务群众不到位。
(三)党性修养提升速度不快。作为一名党员,随着工作年限和身份的变化,工作忙了、事情多了,党性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却慢慢放松了,警惕“四大危险”的政治之弦愈来愈松。如政治理论学习方面,缺乏系统学习新理论、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常把业务工作当成硬任务,政治理论学习变成软任务,从而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的能力就不够强。
(四)组织纪律性不强。在工作上没有对照自己细化的目标认真对待;在对自己的要求上没有按照干部管理有关规定严格要求;在生活方面的一些小事情不注意自我约束,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以至于思想上未能严防死守,工作上有时掺杂私心杂念,存在好面子、摆阔气、人情往来庸俗化和坚持原则不够等问题。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功底。坚持把学习贯穿活动和工作始终,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和焦裕禄精神为核心。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方面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点,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来确保自己学习的“质”,避免为学习而学习现象发生。另一方面是积极制定学习计划,自觉主动深入学,力争使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系统、科学,坚持做到每天学习两个小时、学习时记笔记、写感受、每周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来确保学习的“量”。从而提高自己服务各方面的能力。
(二)提高党性修养,扎牢宗旨意识。一是认真“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牢固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紧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提高党性修养。二是思想上牢记党的宗旨。把维护集体和全局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牢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三是努力克服消极思想、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把加强宗旨意识牢记在心,时刻提醒自己。
(三)转变工作作风,狠抓督导落实。坚持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方法,把求真务实作为谋事、干事的底线,制定切合实际、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工作方案,缩短消化吸收与安排部署之间的“时差”。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总结工作经验,抓好工作推进和落实,缩短安排部署和工作成效之间的“时差”,切实提高政治敏感性和工作效率。每月不少于一次与群众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加强与村班子成员的沟通交流,主动倾听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主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解决好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二是坚持事争一流的工作态度。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最终达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高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及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到村入户。与群众真正坐下来交心、谈心,真正了解他们到底想什么、盼什么,我们应该帮什么。与群众建立成真正的鱼水关系。
(四)保持清正廉洁,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不以权谋私,做到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做到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面前一尘不染、一身正气,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荣辱观、道德观、人生观,追求向上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带头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自觉与“四风”现象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为干部群众树立好榜样,集聚正能量。
分析查找不准不全的问题,请领导、同志们进一步批评指正。
第五篇:书画展
庆国庆、弘扬军垦文化(杯)书画展
一:画展名称:魅力石城、军垦之魂
二:画展目的:
促进石城社会和谐;弘扬石城军垦文化,大力宣传石城人民幸福生活;振兴民族精神,并将这份文化永久的传承下去。三:画展时间:拟定在2013年“十一”期间开幕式 地点:石河子文化宫
四: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石河子总工会、石河子文联
协办单位:新疆书协、兵团书协、()
五:受邀新闻媒体
亚心网、石河子日报,新疆晨报,书画报,石河子电视台 六:活动形式
1:邀请师市领导,工会领导和中书协,中美协业内人士,老军垦代表参加并剪彩
2:邀请书法家、画家代表当场挥毫洒墨,纪念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3:将每幅作品编号,并将作者信息附上
4:活动的所有过程、照片、视频由亚心网等媒体开辟专栏刊登,供每位参与者重新回味留念。
七:画展流程
A:画展前期安排:(1)画展前期邀请(2)画展前期的宣传(3)
资金筹备(4)场地的布置
B:画展期间的工作(1)所有嘉宾凭邀请函入场(2)所有嘉宾都要在门口的画卷上留字纪念或签到(3)画展开始,主持人宣读开幕词(4)剪裁(5)相关领导致开幕词(6)老军垦代表致开幕词(7)主办方致开幕词(8)主持人宣布书画展结束时间以及颁奖等相关事宜(9)书画展正式开始。
C:画展结束的工作:(1)主办方与参与者合影留念(2)主持人致闭幕词(3)工作人员整理会场(4)所有作品安全回收
八:活动所需物品:(1)策划及宣传物、邀请函(请柬)(2)艺术家介绍与画展说明书(3)主持人稿与新闻发布稿(4)各种小礼品及手袋(5)招贴画(6)宣传板(7)引导牌(8)工作人员与记者胸卡(9)签到物
2.现场活动配置:(1)灯光(2)音响(3)鲜花绿化(4)摄影、摄像(5)揭幕道具(6)揭幕礼花(7)茶水、矿泉水等
九:活动期间备注
活动期间:
十:经费预算:(1)装裱费(每幅作品200元左右)(2)场地租用费5000元左右(3)鲜花礼品3000元左右(4)设施、宣传板等10000万元(5)用餐3000元,总计4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