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优秀企业家座谈时的讲话
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面对面、心对心沟通思想、凝聚力量,因为看重企业家是一个社会勇于进取和不断进步的标志;是听取心声而不是听取工作汇报或企业简介,作为一个城市的市长或管理者,如果对本地企业还不了解,那就是失职。
刚才,与会同志通过互动,交流了思考成果,分享了思想大餐。这些发自内心的感悟,是我们最想听到的。大家的需求就是政府重点要抓好的工作。学思结合,学学相长。我相信今天交流的内容都会引起在座者的思考,启发我们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通过座谈形成共识,进而给企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就是一次进步。下面,我讲三个观点,与大家交流。
一、企业家精神是一座城市的主题精神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让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党从成立之日起,也是以此为目标团结、教育、带领群众的,至今都没有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此体会更深。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其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应该受到关注。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组织建立、经营管理企业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是城市精神的缩影和内在支撑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部署,把市场的作用与力量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市场力量中核心的主体就是企业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将企业家精神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是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体现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家能够发现一般人所无法发现的机会,能够运用一般人所不能运用的资源,能够找到一般人所无法想像的办法。在座各位都有深刻的体会,企业是凭创新起家的,凭创新发展的,发展中的困扰也是靠创新解围的。比如,当下治污降霾遇到的挑战和困难,说一千道一万,只能从企业自身做起,要么技术提升,要么结构调整。如果把技术提升比作小手术的话,结构调整则是大手术,是要伤筋动骨的。结构调整说易做难。相信大家对《渡江侦察记》中著名演员陈述饰演的情报处长印象很深,他在视察炮兵阵地时讲了一句精辟的话,“这几百门炮,一旦被发现,搬都来不及呀”。“搬”就是结构调整。解决突出问题,只能用创新的思维。创新思维,首先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革自己的命,在自身上开刀,把自身尽量做到最好。省委十二届四次全委会上,我建议尽快制定新环评标准,而不能对一些企业简单地叫停。叫停是一种简单的办法,可以解决短时间的问题,但长久则不行,因为市场的驱动太大。推进改革,要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二是冒险精神。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有一个观点,认为企业家是把土地、劳动、资本这三个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的第四个生产要素,他承担着可能破产的风险。从各位的事迹来看,大多数人在起家的时候,把所有的家当、家底都拿出来了,都带有极强的“孤注一掷”精神,这就是一种冒险。一个企业经营者,要想获得成功,成为一名杰出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冒险精神。这种精神也是当下所需的,甚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果一味求稳守成、不敢冒险,只满足于做“门市工作”,反倒是最大的风险。
三是创业精神。就是指锐意进取、艰苦奋斗、敬业敬职、勤俭节约的精神,这在各位企业家身上体现得很具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任何一家大公司大企业,都是从小公司小企业起步的。没有创业精神,就不能使“小家伙”长成“大块头”。创业维艰,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企业节约很重要,因为节约就等于增产。现在日子好过了,有时会丢了企业草创时期的那股劲头。但我们深信,只要世界上还有人追求改变,创业精神就不会离我们远去。会让它离我们而去的,只能是自己的不自信、不努力。
四是宽容精神。企业家都有宽容心,愿意与人和谐相处、合作共赢。愿意与人友好相处的精神,愿意与人合作的态度,这都是美德。合作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类本能,竞争与合作并不矛盾,竞争之路有时可以通向合作。铜川的企业家要通过联盟、合作的方式,对资源有效整合和共享,增强本地品牌的影响力,从而打开更广阔的市场。要充分利用自身联系广泛、信息灵敏的优势,以商招商、以商引商、以商带商,为我市的招商引资搭建桥梁、构筑平台,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多赢,让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铜川。
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来源。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所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指能干别人根本不能做的事,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能将市场、客户的价值与制造商、供应商融为一体的特殊能力。我们要加快培育一批销售收入大、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和规模企业,在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方面求突破,打造拳头产品、创名牌企业,争取市场的话语权和竞争中的一席之地,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企业家素质是城市的骨干素质和品质
城市发展的核心是产业,没有产业城市就会衰落。产业聚集人群,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美好”是靠劳动创造的,劳动要有场面,而企业家就是组织这种场面的人。企业家的素质主要有三点:
一是智慧。智慧无敌。智慧解决目标问题、愿景问题、道路问题、路线问题。逆境靠智慧,顺境也靠智慧。一个企业很理性,一个人看问题很客观,关键就是有智慧。比如,治污降霾、节能减排,不是要限制发展,而是通过告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但如何告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不靠智慧行吗?智慧能够帮助我们绕过险滩、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是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吸引人、团结人,能使一个团队的人步调一致。大家都有体会,以身作则很重要,不以身作则就难以服众,难以服众就办不成事,人格魅力也就无从谈起。当今世界,谁有最优秀的团队,谁就有最大的事业。团队就是靠团结产生力量。企业的发展有不同阶段,可能有顺境、也有逆境,在任何情况下,企业家都要用他的人格魅力来感召人、激励人。人在行动的时候。要克服习惯的影响、直觉的影响、情感的影响,才能把人格魅力发挥到极致。
三是胆识。胆识主要是指胆略和魄力,就是敢为天下先,而且有一种逢战必胜的信念。邓同志曾经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这番话,点出了胆识的重要性。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这对我们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对企业家来说,就是要有市场智慧、开拓精神、决断能力,能够深刻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准确判断制约工作、需要突破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及时作出正确决策,抢占市场高地。这种劲头,将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激情,让人们去冲、去拼、去闯、去试,这才是企业家素质的真谛所在。
三、全社会都要尊重企业家
企业家不仅要被人羡慕,更要被人尊重。我们要像尊重专家一样尊重企业家,让更多创造财富的人走进铜川、聚集铜川,这样铜川的发展才能越来越好,才会有希望、有愿景。要立足企业,在政策上撕开口子,不断盘活企业人才存量,完善人才再培训、再教育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人才梯次结构,让更多的人在企业展示才华、实现自我。
政府除了服务还是服务。要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清理和废除妨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为市场体系有效运转“清障搭台”,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真正实现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和社会活力的“加法”甚至“乘法”效应,进而为铜川又好又快发展增添更多筹码,写好与中央“上篇”一致的“下篇”。
今天的座谈,是一场很好的思想交流,会启发我们进一步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把服务做到家,做到企业家的心坎上,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希望我们加强联系,希望你们的企业越做越好,希望来年有更多的企业进入陕西百强榜,希望通过在座各位企业家的引领,铜川能产生更多的企业家,而且让铜川以外的企业家对铜川产生向往。铜川小有小的精致,各种要素不缺,整合各种资源、各种力量,我们就能把这座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第二篇:企业家座谈讲话
在市级机关“暖企惠民”大走访企业家座谈会
上的讲话
今天是第六期大走访大落实工作讲坛,也是市级机关“暖企惠民”大走访企业家座谈会。前几期讲坛的主题都是“惠民”,以大会交流发言的传统模式举办,而这期主题聚焦“暖企”,以座谈形式举办,主要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工作讲坛需要不断创新形式。去年九月在大走访大落实工作讲坛开讲仪式上,郭秘书长就提出讲坛要打破“你讲我听”的传统模式,形式上力求更加活泼,更加新颖的要求。所以今天我们首次以座谈会的形式举办讲坛,大家坐下来谈谈心,相互交换意见,畅谈对大走访的感悟,我想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二是市级机关走访企业效果并不太理想。今年上半年,市级机关应走访企业1043家,已走访企业641家,企业覆盖率为61.5%,市级机关普遍反映走访企业比走访农户难度要大,主要表现在个别企业对机关
场能够解决的要尽快解决,一些面上共性问题要带回去加强研究,做得不到位的一定要抓紧整改。
2014年,总书记到镇江视察时殷切寄语“镇江很有前途”,这是总书记交给镇江的时代命题。省委娄书记到镇江视察时明确要求镇江要“追赶超越”,而企业正是镇江“追赶超越”的主体力量。当然,我们讲的“追赶超越”不仅是总量、数量上的超越,更应该是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环保低碳、社会责任等全方位的赶超。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镇江作为苏南板块的一员,既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走过去的老路,也不能不顾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走别人走过的路,必须坚持产业强市、对标苏南的目标定位,走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道路,推动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借此机会,讲三点意见。
一是充分认识当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趋势。现在科技变革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新的服务、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从
组合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也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企业家对这座城市的作用不可替代,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也是“产业强市”的内在要求。首先要坚持创新驱动,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华为总裁任正非就曾经谈到:“现在的时代,科技进步太快,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唯一的方法是不断创新”。我们要善于利用新技术对企业改造提升,把创新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使企业的发展始终保持活力。其次要不断丰富内涵,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把提升品质、树立商誉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步一个脚印,真正把高质量的要求体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把每一个产品做到极致,甚至做到唯一。最后要具备远见卓识,建立一整套治理体系。我们要探索出适合企业自身要求、发展需求的治理体系,真正建立起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年轻人心理特点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服务企业长远发展。大家都知道,下半年,中美
为,推进机关部门服务企业落地生根,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机关党建有一个顽症就是“两张皮”,扎实开展“暖企”活动,也是解决这个顽症的良药。市级机关各部门党组织要按照市委“暖企惠民”大走访推进会的要求,按照网格化+组团式走访的要求,实现“暖企”走访的常态化。走访中要注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注意方式方法,详细了解企业当前最急迫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促进问题有效解决。我想我们是带着一片诚意去的,企业也不会距我们于千里之外。从加强作风效能的角度看,作风效能好不好,企业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开门抓效能、公开赛作风,力戒“体内循环”“自我打分”,让企业参与进来、感受得到。要通过多种形式畅通意见征集渠道,广泛征求企业对机关作风效能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吸收改进,让作风效能建设更“接地气”,今天的座谈会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要加强行风监
第三篇:在我市工业企业调研并与企业家座谈时的讲话
在“十五”计划即将结束、“十一五”规划即将实施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我和XX同志、XX同志、XX同志以及几个工业部门的负责同志一起,对我市工业企业作些调查研究,目的在于总结我市“十五”期间工业发展的经验,推动我市“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得更快更好。通过今天上午实地看和今天下午开会听,特别是刚才听了有关负责同志和各位企业家的发言,我感到这些年来XX市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顽强拼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为XX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的工业战线的各位同志、各位企业家,并通过你们向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刚才,大家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成。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从率先在全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快XX工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贵州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XX市在全省“做表率,走前列”,最根本的就是要率先在全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工业是重中之重。工业不能实现跨越,一切发展都没有了基础,跨越就无从谈起。对工业经济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要做到“四个充分认清”:第一,要充分认清工业经济在XX市整个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工业是城市经济的“脊梁”。一个城市的工业不强,“脊梁”就挺不起来。正如刚才有的同志讲的,工业的竞争力决定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决定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我多次讲过,在XX市,工业经济兴则全局经济兴,工业经济衰则全局经济衰。20xx年,XX市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达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来自工业的税收达到65个亿,占财政总收入的60%,这是很了不起的。XX市的工业经济不仅影响着XX市的经济发展全局,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全省工作的发展大局,因为XX市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32%,肩负的责任重大。因此,我希望工业战线的同志们从这样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责任,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二,要充分认清“十五”期间XX市工业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对工业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始终把“工业强市”作为XX市三大发展战略的主战略来抓,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xx年全市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25.99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21.37亿元,工业增加值五年年均增长13.46,高于“九五”时期10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规模进一步做大。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83个,比20xx年增加116个;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61.37亿元,比20xx年增加295.91亿元。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预计将突破100亿元,比20xx年增加58.53亿元。工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技术改造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到“十五”末技术改造投资预计累计完成229.32亿元,年均增长20.1;五年预计累计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211个,超额完成“十五”计划预定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xx年的15.1%提高到20xx年的16.4%,提高了13个百分点。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十五”期间,我市技术创新项目累计投资15.5亿元,组织实施国家、省、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重点新产品试产等项目共341项。支柱行业不断壮大。烟草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支柱行业20xx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9.63亿元,比20xx年增加产值143.71亿元。国企改革及国资重组工作稳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十五”期间预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xx年的32.2提高到42以上,年均增长2.1个百分点。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只有看到“十五”期间我们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才能增强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第三,要充分认清“十一五”期间XX市工业加快发展面临的大好机遇。XX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全国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全球、全国都处于一个加快发展的大势,这是我们面临的大好机遇。同时,XX市自身也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时机,比如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等等。
第四篇:在我市工业企业调研并与企业家座谈时的讲话
在我市工业企业调研并与企业家座谈时的讲话
在我市工业企业调研并与企业家座谈时的讲话
在“十五”计划即将结束、“十一五”规划即将实施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我和XX同志、XX同志、XX同志以及几个工业部门的负责同志一起,对我市工业企业作些调查研究,目的在于总结我市“十五”期间工业发展的经验,推动我市“十一
五”期间工业发展得更快更好。
通过今天上午实地看和今天下午开会听,特别是刚才听了有关负责同志和各位企业家的发言,我感到这些年来XX市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顽强拼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为XX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的工业战线的各位同志、各位企业家,并通过你们向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刚才,大家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成。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从率先在全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快XX工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贵州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XX市在全省“做表率,走前列”,最根本的就是要率先在全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工业是重中之重。工业不能实现跨越,一切发展都没有了基础,跨越就无从谈起。对工业经济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要做到“四个充分认清”:
第一,要充分认清工业经济在XX市整个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工业是城市经济的“脊梁”。一个城市的工业不强,“脊梁”就挺不起来。正如刚才有的同志讲的,工业的竞争力决定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决定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我多次讲过,在XX市,工业经济兴则全局经济兴,工业经济衰则全局经济衰。2004年,XX市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达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来自工业的税收达到65个亿,占财政总收入的60%,这是很了不起的。XX市的工业经济不仅影响着XX市的经济发展全局,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全省工作的发展大局,因为XX市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32%,肩负的责任重大。因此,我希望工业战线的同志们从这样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责任,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要充分认清“十五”期间XX市工业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对工业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始终把“工业强市”作为XX市三大发展战略的主战略来抓,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25.99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21.37亿元,工业增加值五年年均增长13.46,高于“九五”时期10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规模进一步做大。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83个,比2000年增加116个;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61.37亿元,比2000年增加295.91亿元。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预计将突破100亿元,比2000年增加58.53亿元。工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技术改造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到“十五”末技术改造投资预计累计完成229.32亿元,年均增长20.1;五年预计累计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211个,超额完成“十五”计划预定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5.1%提高到2004年的16.4%,提高了13个百分点。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十五”期间,我市技术创新项目累计投资15.5亿元,组织实施国家、省、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重点新产品试产等项目共341项。支柱行业不断壮大。烟草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支柱行业2005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9.63亿元,比2000年增加产值143.71亿元。国企改革及国资重组工作稳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十五”期间预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2.2提高到42以上,年均增长2.1个百分点。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只有看到“十五”期间我们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才能增强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要充分认清“十一五”期间XX市工业加快发展面临的大好机遇。XX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全国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全球、全国都处于一个加快发展的大势,这是我们面临的大好机遇。同时,XX市自身也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时机,比如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等等。特别是从发展阶段来讲,XX市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以上,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大有作为的时期,大家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
第四,要充分认清“十一五”期间XX市工业经济所面临的挑战。在看到面临的机遇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可以说有些方面的挑战是严峻的。一方面,我们面临着来自市场竞争的挑战。“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开放度将会更大,加入WTO后的过渡期的一些保护政策没有了,我们不仅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内竞争,而且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另一方面,XX市工业经济自身存在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方面还越来越突出。比如,科技含量不高、产业聚集度不高、产业链不长、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缺乏、资源制约,等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挑战,花更大的力气,才能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更大的发展,绝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忧患意识。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XX市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十一五”期间,XX市的工业经济要实现历史性跨越、为全市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最根本的还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发展的全过程,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中央和省委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改革创新是核心内容。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创新的时代,“十一五”期间XX市的工业要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因此,我们要高扬改革创新的旗帜,把改革创新的要求贯穿于XX市整个“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开创工业发展的新局面。结合大家的发言,联系XX市实际,我认为XX市“十一五”期间的工业发展要抓好“六个创新”、“两个建设”:
“六个创新”就是:一是思想观念创新。面对“十一五”期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工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首先要来一场思想观念的大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周期,我认为,新一轮的发展周期的新特点就是要求我们加快发展,而且要求我们要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相协调。而这些,都涉及到发展理念的变化、发展观念的创新。搞工业的同志如果不能在思想观念上适应这种新特点,那是搞不好的。如何适应这样的新特点呢?一要在精神状态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要坚信“十一五”是大有作为的五年;二要在思想观念上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尤其是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用宽广的眼光、全新的观念来谋划“十一五”工业经济的发展。
二是体制机制创新。我认为,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里有两个“发动机”:一个是体制创新,一个是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带有长远性、根本性。近代史上,中国为什么跟日本较量几次都没有赢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制机制比日本落后。因此,创新体制机制的问题,在我市的“十一五”规划里要有大的突破。企业也是一样,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企业的体制机制决定企业发展的命运。商场如战场,企业要快速健康发展,根本的动力在于体制机制要建设好。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最根本的是要推进改组、改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这个方向要坚持。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眼光,没有力度,将来我们还要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改革的成本会增加,改革的难度会增大,我们的企业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增强竞争力。没有体制机制的优势,没有体制机制的保障,跨越式发展就谈不上。当然,改组、改制也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组、改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借助外力来推动。XX市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关起门来改制是不行的,那只是换个牌、换个壳,没有实际意义。在这些方面,思想要再解放一些、胆子要再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敢于借力发展。在改组、改制的同时,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把国有资产管理好、运营好,这也是很重要的,要积极探索。
三是科技自主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直接动力。在我看来,XX市要着力自主创新,首先,要抓好技改,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步伐。我市普遍大量的还是传统产业,必须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使之在新的更高的技术层面上参与竞争。XX市的许多企业要么规模比较小,要么日子只是过得去,没有太多的能力去搞研发、搞创新。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搞原始创新、集成创新都不太现实,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主要方向。对于XX市大多数企业来说,自主创新究竟如何搞?一要高度重视。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竞争最终靠产品,而产品一靠质量好二靠成本低。这两者都离不开科技。二要集中力量抓技改。抓那些有市场、有优势的项目,一年重点抓几个,不要“撒胡椒面”。其次,要抓好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
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搞研发,是必要的,但也是有限的。省会城市要运用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相对集中的优势,与他们结成战略伙伴关系,这样既省事、又省钱,效果还很好。第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根本途径是招商引资,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如何进行自主创新,大家要从实际出发,开动脑筋,走出路子。
四是结构创新。“十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但要看到,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是随着国际国内的形势发展变化、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是长期的任务,也是“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的主线。结合XX市实际,结构创新怎么搞?一要加大对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产品的扶持力度,把优势做大做强。二要创建品牌。XX市自己的品牌太少,要创名牌。XX市不能跟青岛比,但可以从青岛的做法中得到启发。青岛是走品牌带动的路子,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品牌带动起来的,这跟大连不一样,大连是靠环境的变化来带动经济发展的。我们一定要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生命线,对于一个地区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
五是管理创新。管理是企业的生命,是永恒的主题。企业管理有三个核心问题,质量、成本和效益。一个企业,练好“内功”是第一位的,“内功”练好了,就可以经受得起市场风浪的洗礼。“内功”是什么?主要是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十一五”期间,XX市的企业管理水平要大大强化。提高管理水平,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上不去,光靠传统管理是不行的。XX市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在企业信息化上也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XX市的信息化如何带动工业化上一个新台阶?要专题研究这个问题,这是事关全局的大问题。
六是增长方式创新。中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XX市来说,很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要继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要在增长方式上变“三高一低”为“三低一高”。XX市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坚持一个统领、抓好十个关键”,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推动经济发展转型,这实际上就是增长方式的创新。这个创新一定要落实到企业,企业一定要下大力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这个问题。
“两个建设”就是:一是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家队伍建设非常重要,是振兴XX工业经济的关键。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企业家既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要把职工队伍的稳定搞好,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从一定程度上讲,现在企业家是最可爱的人。在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问题上,我们的很多领导干部,包括我自己在内,思想上认识到了,但工作上还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我们对区(县)委书记、区(县)长的培养、选拔很重视,但对企业家、学校校长的培养和选拔重视不够。现在选一个好的厂长、经理很难,这与我们长期培养不够有很大关系。我们开会时总是把企业家安排在最后一排,这是一种陈旧观念。企业家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他们是功臣,是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应该往前坐。我们国家封建社会的历史长,“官本位”思想严重,谁官大谁就坐第一排,而不是谁创造财富多谁坐第一排,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因此,我们要把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倍加关心企业家和厂长经理、倍加支持企业家和厂长经理、倍加爱护企业家和厂长经理,使全社会都形成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企业家也要重视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和本领。一要学习。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做学习型的企业家,这样才能跟上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二要务实。搞企业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求真务实,实实在在。三要清廉。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廉洁自律,做遵纪守法的表率。
二是和谐企业建设。中央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构建和谐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从城市来讲要建设和谐社区,从农村来讲要建设和谐村寨。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企业家在建设和谐企业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我们要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结合实际落实到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工作中去。建设和谐企业,最关键的是做好事关职工群众利益的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
三、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刚才我说的许多工作,是对企业家提出的要求。但发展工业经济,光靠企业家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党委、政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要加大对企业班子建设的力度。把企业的班子建设好,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真正把有能力、有本事、有群众基础的人选拔到企业领导班子里面来。二要加大配套能力建设的力度。现在XX市发展工业有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配套能力不行,企业到XX来搞生产,没有配套,成本大大增加,影响了投资的积极性。三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除了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的发展工业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以外,还要进一步研究在“十一五”期间,发展工业经济的哪些措施要加强,哪些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把扶持政策研究制定好、落实到位。四要加大服务企业的力度。各级领导干部、各个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把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经常深入下去,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搞好服务。特别是市直部门,要切实解决办事难的问题,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热情、周到的服务。
最后我强调一下,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工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掌握规律、提高水平,把XX市的工业经济搞得更好。
谢谢大家!
第五篇:周强与企业家代表座谈
周强与企业家代表座谈:坚持“第一推动力”不动摇
今天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邀请省内企业家代表座谈,了解各家企业发展走势,听取大家对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的意见和建议。周强强调,要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准确把握我省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推动全省新型工业化迈上新台阶。
省委副书记梅克保主持座谈会,省领导杨泰波、陈肇雄、陈叔红出席。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省“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亮点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在“十二五”时期继续实施的重大战略之一。今年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周强即赶赴湘潭考察调研重点项目建设,今天又邀请企业家代表座谈,就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狠抓项目建设进行部署。
“今天是元宵佳节,我以清茶一杯邀请大家来,就是想了解各家企业新年的发展态势,„十二五‟怎么干?大家有什么好点子、好建议?”座谈会上,周强开门见山、恳切务实。
参加座谈的25位企业负责人中,既有我省传统优势产业的“领军人物”,也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起之秀”;既有来自大型骨干企业的代表,也有来自中小型企业的代表;既有工业企业人士,又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士。
座谈中,大家纷纷向省委书记报告企业去年以来产值、利税等指标大幅增长的喜讯,以及今年充满自信和期待的发展规划。结合企业实际,大家还围绕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能源保障力度、加强金融支撑、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发展、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等主题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大家一致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发展,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门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实实在在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周强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不时插话交流,重点了解企业经营、管理、销售、创新等方面情况,询问企业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协调解决,并现场就一些企业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周强对全省企业和企业家们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向全省企业家致以节日问候;通报了全省今年来经济运行情况,并就新出现的一些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分析,对各位企业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要逐个梳理,切实帮助企业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周强指出,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以来,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对全省经济的主导作用显著增强,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国际化进程加快,全社会工业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包括:一是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思路清晰、措施有力;二是抢抓各种发展机遇;三是把科技创新作为主要推动力;四是发挥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领军作用;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支撑;七是通过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八是依托重点园区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九是抓产业集群形成集聚效应;十是注重发挥资本市场的支撑作用。要认真总结这些宝贵经验,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
周强指出,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省工业发展已经明显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包括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产业集聚集群效应显现,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成为主要推动力,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的互动性增强等。综合分析我省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等指标判断,我省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当前,国际、国内都在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流动和生产力重新布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南正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都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当前劳动力供给出现拐点,资源类产品价格面临上涨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也对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既要准确把握我省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遵循发展的大趋势和长期规律;又要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正确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周强强调,必须抢抓机遇,科学应对挑战,坚持“第一推动力”不动摇,推动全省新型工业化迈上新台阶。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园区建设,着重解决配套问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快自主创新,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扩大开放合作,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
周强强调,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到狠抓项目建设上。要建立滚动发展的项目库,筛选新型特征明显、骨干支撑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调度,及时协调解决融资、用地、能源等方面的矛盾。要进一步加强银政、银企合作,支持更多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构建多元化的项目建设融资渠道。要进一步加快研究制定各地区的配套工作机制,加大项目落实力度,加速推动我省新型工业化,加快富民强省步伐。(记者 陈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