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复旦大学计算机考研复试机试题
http://www.xiexiebang.com/
今年3道题:
1.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每次从长方形里撕去最大的正方形,输出最后能得到多少正方形
2.给出a,b,c(3个整数),判断a,b能否通过+-*/得到c,ab可以交换位置,可以输出YES,不行输出NO
3.给出优先队列的实现,实现4个操作
ADD N P:往队列里加入id为N的优先级为P的任务
NEXT:输出下一个最高优先级的任务的id,如果优先级相同输出id小的任务,若队列中没有任务输出-1
REMOVE N:移除id为N的任务
COUNT:输出队列中的任务数量
第二篇:05年考研复试题
05年考研复试题
经济法复试试题
经济法复试试题选择题(3*5)涉及两道题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形态,垄断的形式,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相对的),还有一题忘记了
简答(3*10)
1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的关系。
2操纵市场行为和虚假陈诉行为的联系区别。
3一人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个人独子企业的异同
论述(2选1,30分)
1西方经济法学与中国经济法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区别。
2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
案例(25分)涉及央行金融监管职能转变,存款人保护和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06年考研复试题
经济法
1、商业贿赂的法律特征及其危害(15分)
2、结合新修订的证券法,简述证券监管法的基本原则(15分)
二、论述题
1、论述经济法调整宏观经济关系具有客观必然性(20分)
2、.经济法的社会本位((25 — 1 —
分)
¬
3、结合新《公司法》,论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法律保护(25分)
07年考研复试题
经济法笔试试题
一、单选:每题2分,10题,共20分;
二、多选:每题2分,10题,共40分;
三、简答:每题10分,3题,共30分:
1、试述我国银监会的职权;
2、分析行政垄断的成因;
3、试述我国证券监管法的基本原则。
四、案例:每题20分,2题,共40分:
1、与行政垄断有关;
2、与不正当竞争、串通投标和商业贿赂有关
五、论述:二选一作答,20分;
1、试述经济法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试述经济法的社会本位
经济法面试
从德国卡特尔(什么的,我也记不清了)到美国《谢尔曼法》看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 为什么说经济法是实质正义法?
普通公司与金融公司破产的区别?
证券投资基金当事人的关系?
经济法产生的历史。
我国的证劵监管。(这一知识点里)
市场监管法与宏观调控法的互动。
经济法的价值和原则
国家干预的理性
公司法的资本原则
土地征收
经济法产生于什么年代?(分析:垄断时期,适应反垄断需要)
经济法的三个不同时期,谈干预(分析:危机经济法、应付经济法、战争经济法)为什么经济法是现代法?
补充
1、从部门法划分的角度谈经济法的独立性;
2、中国公司法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与世界主流立法有何不同;
3、产品质量法中的责任体系问题;
4、反垄断法豁免制度方面;
08年考研复试题
经济法笔试
5个单选 5个多选 基本是分论
一、单选:
1、我国企业必须达到什么产品质量标准。(好象是这样)
5、我国预算法采取何种预算形式。
其他三个记不清了。
二、多选:
1、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几种情况。
2、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的制度设计?
3、展销会出租柜台的情况下出售的产品由于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消费者求偿对象有哪些。
4、5、三、简答:
1、经济法的社会本位
2、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3、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4、知假买假的属于消费者吗?适用《消法》49条吗?
四、论述:
1、经济法的责任
2、金融法的经济法特征
五、1个案例:(行政垄断)两个市主管酒业的部门,给销售本地酒的经销商种种优惠,给销售外地酒的处以罚款和其他惩罚措施。之后有三个问题,一是构成什么行为,二是如何评价,三是怎么处罚。
经济法面试:
1、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和监管模式。
2、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区别。
3、结合《反垄断法》,谈谈法律对行政垄断的规制
4、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关系,5、反垄断机构的独立性
6、我的面试题是 消费者权利保护法 单独立法的法理基础
7、协议垄断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区别;
8、从反垄断法出发分析对行政垄断的规制;
9、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
10、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区别;
11、普通公司与金融公司破产的区别。
12、证券监管。
13、谈谈企业的社会责任,(老师追问了关于公司法中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
14、为什么说反垄断法是经济宪法?
15、谈谈消法中对消费者保护的法理基础?
16、横向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
17、谈谈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第三篇:2002年复旦大学中文系考研试题试题
复旦2002年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30分)
创造社
爱美剧
新月派
自己的园地
二月
张恨水
新感觉派
刘西渭
原野
王度庐
二、简述题(20分)
1、简述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
2、简述艾青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历史地位。
三、论述题(其中1、2任选其一,第3题必做,共50分)
1、谈谈鲁迅对中国现代散文(含杂文)创作的独特贡献。
2、综述四十年代的长篇小说创作。
3、写出一位你所推崇的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历程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艺术风格,并论述你所推崇的理由。
2002年
考试科目:作文
作文题:
1、略谈文化多样性
2、“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
要求:
1、从以上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一篇。2、2000字左右。
3、不能写成诗歌形式。
第四篇:2014年武汉理工计算机复试题
今年(2014)武汉理工笔试共六道题。前两道是离散数学知识。后面全是与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
1.命题的证明问题。先把命题符号化,然后证明它。(15分)
2.群的证明问题。三个条件,满足结合律,有幺元,每个元素都有逆元。(15分)
3.面向对象的概念问题,对象、属性等,都是些基本的概念性问题,复习到因该不会难,可惜我没看,全凭以前学的老底答的,也不知道得了多少分。(15分)
4.一个简单的编程问题,具体什么题目我忘了。类似于求n!这样的简单编程。(15分)
5.关于文件读入写出的问题,定义输出文件流对象、输入文件流对象,把数据读入写出。(20分)
6.关于线程、信号量的编程问题。唉,以为不会考,压根没看。自己根据信号量的知识写的。(20分)
机试题是分组的。考号是奇数的发A组,是偶数的发B组。但貌似奇数的也不一样,不知道这学校怎么弄的。我做的是环形矩阵的最大和,其中也涉及到文件的读入、读出。最后结果是出来了,可是从文件中读数据的时候出了些问题。应该回扣一部分分吧。
因为今年人比较多,面试分上午和下午。我是上午面试的,面试共有8组,如果知道导师在哪儿,可以过去。进到面试教室之后,先来英文的自我介绍,然后导师就开始问问题。(今年没有英文听力)
我面试的比较早,是那一组的第三个,也是奔着导师去的,可是面试的并不好,导师会问很多专业问题,涉及面很宽,或许导师之前有印象,想多了解你一下。总之,我面试后的感觉并不好。估计面试分很低。所以复试也不一定去到联系的导师哪儿,如果基础很好,又有项目经验,自我表达能力又很强可以去。如果不是,那就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到底能不能回答得上导师的问题。其实,说到底,运气也占很大一部分,或许后面面试的同学导师就不会太为难人。这说不好。
复试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笔试和机试应该不差,就面试不怎么好,可是复试成绩跟我估计得相差很大。可能因为时间比较紧,阅卷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吧,这就说不清楚了,不过反正复试过了。选的导师还算满意。
以上是回忆版的2014年武汉理工计算机复试题,希望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加油!
第五篇:复旦大学金融学研究生复试题含参考答案
国金期末测试题
原理题目:
1、简述第一代和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从成因,发生过程,解决办法三个角度说明;需结合图形)。
2、试从资产组合理论分散风险的角度解释国际资本流动,并简述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写出资产组合方差的表达式说明)
3、简述绝对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抛补和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
4、简述汇率决定的弹性价格和粘性价格模型。(用图形说明)
5、简述国际收支理论中的弹性论、吸收论和货币论。(解释原理、推导和含义)
6、利用蒙代尔和斯旺模型解释内外均衡的矛盾,并阐述相应的政策搭配(用图形说明)现实题目:
1、简述离岸金融市场、托宾税、LIBOR和联邦基金利率四个概念。
2、通常市场会把一国股票市场当做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试从该角度说明股票市场的宏观信号意义。
3、解释托宾Q投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4、为超长期股票溢价之谜提出合理的解释。
5、试阐述衍生品市场的风险。(举一到两个例子说明)
6、简要的阐述美国08年金融危机的成因、政府救助措施和解决方案,以及你对救助政策的评价。
7、简要的阐述欧债危机的成因、政府救助措施和解决方案,以及你对未来走势的预期。
8、解释国际证券投资中的”母国偏好”现象及其原因。
9、浅析资本流动对宏观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10、美国财政部12月27日发布延迟已久的半汇率报告称,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并未操纵货币汇率以获取不公平贸易优势,但升值幅度不足。请你对汇率操纵国问题做出评价。你认为目前汇率水平相对于人民币均衡汇率是高估还是低估?
11、举例解释SWAP及其在外汇交易中起到的作用。(作图说明)
12、从投机和套期保值两个角度简述外汇期权交易(举例说明)。你认为外汇期权交易投机和套保哪个成分更多?
13、简述国际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产生的时间、内容特征以及崩溃的原因。
14、浅析近几十年牙买加体系能够走下去的原因。
15、浅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你认为人民币是否应当国际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6、依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分析欧元区的现存问题。如果欧元区要继续发展下去,你认为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17、中国股市十年回到原点,你认为原因何在,对此有何评价?并对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一到两个改革。
18、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问题会在未来集中爆发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是否能够控制,你有何建议?
2.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票价格应该引导宏观经济活动的度量,能够传导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信号。首先,股市从总量趋势上反映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总量的长期趋升推动股价指数的长期趋升。其次,股市从平均数上反映公司盈利水平。其三,股市与利率的关系比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其四,股市与CPI的关系也比宏观经济紧密得多,而且股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前反映CPI的变化。以经济增长与股指变化为线索,回顾中国股经关系的演变历程,伴随着股市运行制度和环境的逐步培养和逐步完善,中国股经关系变化经历一个螺旋式的升华过程:较低程度的平行关系——“股盛经衰型”背离关系——“经盛股衰型”背离关系——较低程度的平行关系。第一阶段为1992年第一季度至2001年第二季度,季度GDP和上证综合指数间的时差相关系数在股指滞后四个季度时最大,其数值为0.76,两者呈现出低股市规模下较低程度的平行关系,以1995年第二季度为分界点,前一时段股经关系为大致平行的趋势关系,后一时段两者则表现为“股盛经衰型”背离关系。2001年第三季度至2005年第二季度,季度GDP数据和上证综合指数间的时差相关系数为负值,在股指滞后一个季度时达到极小值一0.72,两者的变化呈现出完全背离,表现为“经盛股衰型”背离关系。为2005年第三季度至今,季度GDP和上证综合指数问的时差相关系数又开始表现为正值,其数值在股指滞后三个季度时达到极大值O.73,两者又开始呈现出较低程度的平行关系。
3.经济学家托宾于1969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系数,即“托宾Q”系数(也称托宾Q比率)。该系数为企业股票市值对股票所代表的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
4.股权溢价之谜(Theequitypremiumpuzzle)最早由梅赫拉(RajnishMehra)与普雷斯科 特(Prescott)于1985年提出,他们通过对美国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相关历史数据分析发现,股票的收益率为7.9%,而相对应的无风险证券的收益率 仅为1%,其中溢价为6.9%,股票收益率远远超过了国库券的收益率。
一、金融理论将风险资产超过无风险利率的超额期望收益率解释为风险的数量乘以风险价格,意味着股票的期望超额收益率高即股票溢价高。但是消费的平滑性使得股票收益率与消费的协方差较低。所以股票溢价只能由非常高的风险厌恶系数来解释。Mehra和Prescott(1985)将此问题称为”股票溢价之谜”
二、特殊的和不可保险的收人风险。HeatonandLucas(1996,1997)认为由于劳动收入的风险是不可保障的,因而要求一个高的股权溢价作为补 偿,他们才愿意持有股票。ConstantinidesandDuffle(1996)则通过引入一种新的特殊型风险形式来解释所观察到的风险溢价,假设 坏年景时市场衰落,与劳动收入相关的特殊性风险上升,并且投资者资产组合价值下跌。由于害怕这种双重的厄运,人们就更不愿意持有股票,这样要想吸引他们持 股就得有更高的风险溢价。
三、借款约束。Constantinides,DonaldsonandMchra(1998)用生命周期的特征来研究资产定价,认为股票定价主要由中年投资 者来决定。年轻人通过未来工资的抵押来投资股票却受到借款约束的限制,中年人消费的变化主要来自于金融资产的变化,从而要求高的股票回报来持有股票。如果 放松借款约束,年轻人购买股票,股价上升,相应的债券价格下降,从而提高债券收益率,而中年人资产组合由投资股票转向债券,又导致债券价格的上升,相应的 股票收益率增加,二者相反方向的变化,同时提高了股票和债券的收益。因而溢价缩小,同时无风险利率之谜又出现了。
四、流动性溢价。RaviandColeman(1996)从交易服务的角度考虑,除法定货币外,还有许多其它资产如短期国债、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也可以促进 交易,从而影响回报率。由于债券具有促进交易的功能,个体拥有债券不仅可以获得无风险利率回报,还可以带来便利交易。债券的这一功能使得个体对债券的需求 上升,无风险利率下降,而股票不能带来交易便利,所以股票和债券的期望收益率差上升。
五、基于错误的解释。DwLongetaL.(1990)提出由于股息产生过程被错误的、随机的、或噪音交易者的影响而引入经济中,因此风险很大,从而产生了 一个高的股权溢价。GlassmanandHassett(1999)认为投资者和专家建议者由于把短期波动性与长期风险相混淆而误测股票的风险,投资者 渐渐会认识到股票投资保证了高的长期收益而基本上没有附加的风险。
6.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 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在房价不断走高时,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即使贷款人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但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Leverage)操作,同时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同时CDS市场规模2007年底达到顶峰62万亿美元。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在2007年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2007年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2007年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看法都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那些贪婪无度的华尔街投机者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欺骗大众。这场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 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打击工会,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
为推动经济增长,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超前消费、入市投机。
8.1987年美国占全球证券市值的36.4%,但美国投资者持有证券的98%是本国证券。其他已经完全开放对外投资的主要发达国家的情形也是如此。这种实际和最优国际证券投资组合的差别被称为国际证券投资中的“母国偏好”之谜。
传统的解释
“母国偏好”传统的解释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存在对冲国内风险的可能性资本流动的障碍以及信息不对称。这种解释强调了投资成本重要性
当购买力平价(意味着各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同)不成立时,就会出现对冲的可能性,不同国家之间 通货膨胀率的不同产生了对那些能够对冲国内通货膨胀的资产的需求 非贸易财富是可能是对国家特定风险进行对冲的第二个来源,如人力资本。非贸易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投资国内证券的动机 对冲的可能性来自从事国际经营的公司。他们的收益已经包括在外国市场上的业务这样就使得投资者可以从国际分散化中受益
“母国偏好”的另一种传统解释强调了国际资本流动障碍的重要性,这些障碍包括交易成本、税收、市场摩擦和对外国投资者投资的限制
国内和国外股票信息的不对称也是传统上对“母国偏好”的一种解释,在有关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模型中,国内投资者对国内市场收益的信息优势
15.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国际化战略中的人民币区域化”报告指出其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2.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3.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4.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目前中国拥有数额较大的外汇储备,实际是相当于对外国政府的巨额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税。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不仅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其产生的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1.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
2.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
3.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应当国际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不可能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合理的途径就是基于我国国情,从边际贸易入手启动人民币区域化,在人民币的使用规模扩大和国际地位上升及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后,逐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应当注意的问题:
1.在现有外汇政策和外汇制度下如何加强波动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问题,改革30年来我国国家整体的经济实力虽,然而金融市场的发展却仍然落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本账户项下还没有完全开放,人民币还不能在国际市场自由兑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解决的外汇制度的跟进,2.加强防范人民币流通在金融全球化中风险与制度监管问题。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显示,较之十年前亚洲危机,各国在经济和金融的相互依赖程度大大提高,世界各国都已经意识到,我们缺乏有效的全球性金融监管制度。推进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人民币国际流通的监管问题,需要我国政府制定一套行之
3.如何提升我国银行业管理服务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是以人民币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开放为前提,在这一进程中,以我们现在的银行服务与管理水平来衡量,我国中资银行的业务能力的管理水平与世界欧美银行服务相差很远
17.中国股市十年回到原点;
2001年6月26日的2233点,现在
原因:股市不断的扩容:
一、从十年间股市流通市值的变化来看,2001年A股流通市值约为1.5万亿元,而如今总流通市值却为17.19万亿元。对此GDP和股市市值的关联来看,2001年中国经济证券化的程度不过13.6%,而十年后却达到了42.9%。
二、从首发募集资金来看,2001年6月14日之前的十年间,中国股市首发募集资金近2949.84亿元,而最近十年股市首发募集资金却高达17685.44亿元,是第一个十年的6倍左右,也就说,股市重融资的特征在最近十年已经被无限放大。评价:中国股市是个持续践踏二级市场投资人利益、一边倒偏向筹资者利益的单边资本市场。从分红和印花税上看:2001年6月至2011年10月,中国股市十年间的累计分红仅仅只有7500.67亿元,近七成公司上市十年未有现金分红,上市之后公司的分红意愿也是逐年减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统计显示,十年来投资者累计为国家缴纳了5388.91亿元的印花税。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证监会主席祁斌:第一,提高效率。继续改革发行机制、继续完善并购机制、继续丰富交易机制。大家看到股指期货、融资融券都推出来了,这都是为了提高市场的效率;第二,扩展市场边界。我们都知道中国有1800家上市公司,有12万家股份制公司,12万家股份制公司明后年会变成15万家,光是中小板解决不了公司融资的需求;第三,提高国际化水平。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是者互为因果的,所以我们要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程度。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北京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在我来看主要是承担着两个扭曲,第一个是价格信号的扭曲,第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严重失衡,大部分是靠银行的间接融资,证券融资、股市融资比例很小。
1.让上市公司更多的依靠债券融资而减少股权融资,减少再融资的压力,减少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以及各种再融资的压力。2.可以积极和稳步的推动利率市场化3.最近我们看到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特别是推出了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分红的措施,这些措施从方向上来说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是我个人觉得,可能远水解不了近渴。同时,即使是一部分按照国际惯例拿出百分之四五十的税后利润进行分配,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每年分配的平均水平收益率不会超过1.5%,1.改革新股发行制度,2.我们现在证券市场在这方面的主要问题就是我们的处罚太轻,我们的制度太不对称,发行上市把价格搞高了,所有参与的人都有好处,但是如果出了问题并没有人真正承担责任。没有一套严格的法纪,对保荐人、证券公司以及所有的中介企业真正采取措施的话,那么我们市场上这种混乱的局面是不会改变的。3.建立退市制度。没有市场化的下市制度使得我们的中小盘股的估值应该说还是比较严重的脱离了市场供求的平衡点。
18.不会集中爆发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产生原因:资金需求和供给的缺口所致——资金需求: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所需,资金供给:税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只是一种变通性的融资方式;
风险:1.规模风险:2010年 8.42万亿,2010年政府收入 4.06万亿2011年大量到期 2.银行信贷;3.中央财政风险;4.经济结构转型风险。政府的措施:1.分税制度的完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到 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央、省、县(市)三级财政的支出占比分别为4.5:2:3.5,呈现出一个近似于“哑铃型”,对于政府财力的配置,初次分配(分税)配置比例大约为6:2:2,形似“锤型”,通过转移支付,使其的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增加地方财力。
2.允许地方发行债券,来解决地方政府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同时要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使债务风险处于“可防”、“可控”、“可救”的范围之内。这两个措施可能有效的缓解地方债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