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读50首古诗大全

时间:2019-05-15 06:2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必读50首古诗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必读50首古诗大全》。

第一篇:初中生必读50首古诗大全

初中生必读50首古诗

1、关雎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君子于役

出处或作者:《诗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3、蒹葭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陌上桑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1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白晰 一作:白皙)

5、龟虽寿

朝代:两汉

作者: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腾 一作: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观沧海

朝代:两汉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归园田居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 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饮酒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10、木兰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贴 通:帖;惊忙 一作:惶)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游山西村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2、渡荆门送别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过零丁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5、秋词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6、赤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7、行路难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粟。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18、观刈麦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9、使至塞上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 一作:随君)

21、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2、论诗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4、次北固山下

朝代:唐代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5、望岳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 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6、黄鹤楼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7、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览 通:揽;明月 一作: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8、题破山寺后禅院

朝代:唐代

作者: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30、钱塘湖春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1、夜雨寄北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2、泊秦淮

朝代:唐代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3、无题—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34、江城子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5、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6、水调歌头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7、浪淘沙

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38、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0、己亥杂诗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1、山坡羊·潼关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42、忆江南·江南忆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43、别云间

朝代:明代

作者: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44、天净沙·秋思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5、破阵子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6、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47、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

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48、登飞来峰

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9、雁门太守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0、乐游原

(唐)李商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二篇: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昭明文选》,作者为东汉时期已不可考的一些下层文人。他们或直抒胸臆,或借题发挥,书法的大都是个人的厉害得失,怀才不遇,以及穷困潦倒的各种忧愤之情。由于这些作品本无统一名称,但在内容风格上相近,萧统讲这些作品编在一起,题名为《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重要作品,对后代具有很大影响,钟嵘说它“几乎一字千金”,亦被刘勰喻为“五言之冠冕”。

建安风骨是前人概括出的建安时期作品的风格特点。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这些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最早出现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此时,声律说有了突破发展,诗人自觉地把声律说自觉地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了面目一新的新体诗。这些新体诗自觉地运用“四声”、避免“八病”,形成了“永明体”。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谢朓、沈约、王融。

变文简称为“变”,它是在佛教僧侣所谓“唱导”的影响下,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志怪小说、杂赋等文学传统逐渐发展成熟的一种说唱体的通俗文学。变文和后世的“演义”相类似,即把古典的故事,重新再演说一番,变化一番,使人们容易明白。变文以长篇叙事为主,极善于敷衍故事,充分发挥了佛教文学的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布局宏大、场景宏伟的特点。变文在艺术形式上也有独特的创造。除了叙事曲折、描写生动、想象丰富、语言通俗外,体制上韵文与散文相结合是其重要特点。变文对唐代文人创作,特别是传奇的创作,对后代的诸宫调、宝卷、鼓词、弹词等讲唱文学和杂剧、南戏等戏曲文学,也有积极的影响。

□ 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是指感情而言,“沉郁”者,“意”也,“沉郁”是指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的感情内容;“顿挫”者,“法”也,“顿挫”是指感情的力度,深度,浓度,侧重于意和思想,是指感情表达的方式。沉郁与作品的内容主题有关;顿挫与作品的谋篇、结构、遣词造句等表达方法有关,而两者之间又是统一的。纵观杜甫的作品,思想内容博大精深、韵味深远;感情境界凝重深沉、忧郁悲壮;表达方式百转千回、反复咏叹。

沉郁顿挫在杜诗中,有感情和形式两方面的体现。在感情上,是深厚、悲怆。感伤、郁结的,体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沉郁顿挫“风格形成的原因与杜甫的经历、思想、美学观点有密切的联系。

□ 王官采诗

王官采诗是汉代学者对《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说法。据汉代人记载,西周时期,朝廷设有采诗的专职人员,定期到民间采诗。班固说:“古有采诗之官,王者可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又说:“孟春之夜,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据说,《诗经》中的作品就是这样被收集到朝廷的。

□ 赋、比、兴

赋、比、兴是前人概括出的《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所谓“赋”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如《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比”是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如《硕鼠》中用“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作比;“兴”是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时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尚书》即上古之书,是一部上古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了从上古到周朝的历史,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虞书》、《夏书》是春秋战国人根据古史传说编纂而成的;《商书》、《周书》主要是商周两代的官方文献。《尚书》以记言为主,其特点是质木古朴,读起来佶屈聱牙,艰涩难懂。《尚书》后被儒家奉为经典。

《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司马迁认为作者是左丘明,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现在认为是儒家一派学者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纂而成,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书中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诸侯、卿大夫等各类人物的活动。在思想上,《左传》基本倾向于儒家。

《春秋》本是周朝各国史书的通称,我们今天见到的《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书中按年代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四年的重大事件。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后来被儒家当作经书。《春秋》记事简略,不带有文学色彩,在记事的用语和行文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战国时期,多政治中心并存的现实,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及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本阶层、本集团的立场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以优厚的待遇招揽游士,鼓励不同的学派自由讲学议论,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他们都思想积极,勇于建功立业,而且敢想敢说,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观点。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孟子?公孙丑》上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

《逍遥游》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是庄子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在《庄子》作品《逍遥游》中,对其有所描述。逍遥游即所谓“乘天地之气,御六气之辨,无所待而游无穷的人”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的逍遥游,只是心灵的遨游,带有某种神秘色彩,但又并非随心所欲的主观冥想。这篇文章想象丰富,带有很多寓言故事,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祭歌,总共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十一篇作品。《九歌》本是古代的一首乐歌名,据说它是夏启从天上偷来的。所以《楚辞》中的《九歌》并非指九篇歌曲,而是沿用了古《九歌》的名称。在形式上,《九歌》是由巫觋扮神分角色演唱的歌曲,保持着原始歌、乐、舞三者合一的痕迹。

楚歌是中国古代流行于楚地的一种民歌,一般句式长短不齐,中间、句尾带“兮”字,用于歌唱,比较悲凉。战国后期,屈原在“楚歌”基础上,创作出“楚辞”这一文体。西汉项羽、刘邦等人亦用楚歌进行创作,创作出《垓下歌》、《大风歌》等作品,刘彻也有《秋风辞》、《瓠子歌》。东汉用“楚歌”创作的文人有张衡的《四愁诗》和梁鸿的《五噫歌》。

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骚体赋的大都是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抒发一种“不得帮闲的牢骚”。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服鸟赋》等。

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它师承屈原、宋玉及《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它的内容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思想倾向比较空泛,艺术形式过于简单僵化。散体大赋普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作品篇幅巨大,文字排铺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从形式上来说,它更像散文,直接继承了先秦散文。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

“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就是苏洵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

乐府是个音乐机关的名称,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乐府机关的只能一是写词配曲,演习排练,以供给皇帝和有关部门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组织人到各地去采集民间歌谣。乐府中的作品后来又被称为乐府诗,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乐府诗在思想上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痛苦,如《病妇行》。其二,反映战争徭役给劳动人民造成的灾难,如《十五从军征》。其三,反映青年男女婚姻恋爱方面的问题,如《孔雀东南飞》。其四,反映社会**给文人造成的忧惧漂泊之痛,如《西门行》。流传至今的大约有六十余篇,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 试论《庄子》哲理与诗意交融的特点。

答:庄子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本身就带有艺术的特点,富于艺术魅力,所以说逍遥的境界就是艺术的境界。庄子哲学的核心就是人生问题。

①饱含激情的笔触,描写体道、得道的情景,形成了诗意盎然的艺术境界。注重表现生活理想和内心感受,全书带着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给人以哲理的启迪,更富于艺术魅力。②以艺术的态度来体味人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诗意。③强烈的抒情色彩。庄子主张齐物,在他的作品中跳荡着强烈的激情,不仅表达了对生活的理性认识,更包含着深厚的情感体验。

以《离骚》为例,说明屈原的艺术成就。

答: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作品,开辟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通过此诗展现出屈原杰出的艺术成就。

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对自我形象的描写。屈原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备受打击,作者在长期政治上斗争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态度加以升华,运用想象进行高度的集中概括和大胆的艺术夸张。他一再克服这痛苦的经历,这是具有伟大心灵和坚强意志的人才能够作到的。这种对未来的道路进行过苦苦的探寻的心情在《离骚》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所体现。这种情怀与伟大的人格,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峻洁、高大。

②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抒情性。他的整个心灵都被痛苦所充塞,但从未忘记国事,这种至死也不忘怀祖国的真情,在那种险恶的环境中本身就带有某种悲剧因素,体现在作品中基调就是苦,感情核心却是恋,这种苦恋使屈原在精神上经受着巨大的折磨,在作品表现出浓郁的悲剧情调及无限的悲愤,在失望夹杂着希望的感情中抒发着作者强烈的感情,使作品融进一种缠绵凄婉的悲剧气氛,如《离骚》中„惟昔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表达出了作者的那种危机感与无奈的恋之情。

③浓郁的浪漫主义思想。在创作中驰骋想象,采用夸张的手法,使作品充满着激荡人心的浪漫色彩。作者运用想象,大胆的夸张,使作品奇诡动人,在《离骚》中。诗人把现实和幻想结合起来,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乘坐美玉、象牙的宝车,由飞龙驾驶,腾空而逝,辞国远游”,上天入地的,富有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感情。屈原善于把神话传说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运用神话素材抒情写志,扩大了诗歌的境界,使他的诗歌别具风格。

④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独具特色的“比兴”的表现手法。《离骚》突破了《诗经》中既有的“比兴”手法,开辟了香草美人的典范。在屈原笔下,花鸟虫兽、日月风雷、仙灵神鬼、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都成了诗人展示内心世界的意象。比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奇特性为诗人驰骋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⑤在文学形式和诗歌语言的运用上,极富开创性。汲取楚地民歌的丰富营养,又吸取散文的章法和句法,创造出一种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顿挫、章法灵活多变的“骚体”诗。不受形式的拘束,使诗的结构错综变化。《离骚》善于运用楚国的民间方言口语来写,带有大量的“兮”字,诗歌语言丰富多彩,显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和叠音词,创制对偶句式,使诗歌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美。此外,《离骚》中含有不少散文化句式,大量运用“之”、“乎”、“者”、“也”等语助词,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的句法形式,创造出了舒卷自如的新诗体。屈原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手法,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论述《史记》的人物形象塑造。

答:《史记》中的人物个性形象鲜明、生动,为我们展现了一首丰富多彩的悲剧英雄人物的画廊。这些人物形象都具有非凡的感染力,无一例外的具有一种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它们身上无一不闪现着司马迁本人的美学理想,《史记》中的人物能写得如此成功,有几个方面。

①注意刻画细节,极力描摩人物的神情口吻。在《项羽本记》中,关于项羽瞋目镇敌的细节描写,最能表现这位英雄豪杰叱咤风云的威势和气概。据司马迁说,项羽是重瞳子,就是一眼双眸,显然“炯炯有神”一词已不足以形容这双重瞳之目射出的威严之光。司马迁紧紧抓住项羽这一容貌特征进行细节描写。项羽威严的目光,竟使惯于骑射的高手目畏手软,又使久经沙场的骑将人马俱惊。《史记》中这样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这些细节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际上却是作者精心选择、提炼而得。这些人物的只言片语,一颦一笑,较之千军万马的会战和攻城掠地的壮举,更能显示出人物的性格。

②通过矛盾冲突集中、尖锐的场面来表现人物。“鸿门宴”一节,是刘邦、项羽较量的关键时刻。宴前的紧张气氛,宴会上的剑拔驽张,使双方人物的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作者通过这场面对面的斗争来表现人物性格。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不仅写活了项羽,而且也写出了刘邦的老练权变、善使手段,张良的沉着冷静、察颜观色,樊哙的忠勇无畏、善于言辩,范增的阴险狠毒、脾气暴躁等,显而易见,这种写法又能在一件事中写许多人物,达到一石数鸟的艺术效果。

③通过渲染来烘托人物,增强故事的感染力。项羽打被败后,四面楚歌,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竟落到了这步田地,本来已经使人感慨嘘唏了。在如此气氛之下,又写他慷慨悲歌,“美人和之”,“左右皆泣”,更加构成了一种无限的悲凉的气氛。

④运用互见法写人。在《项羽本记》中,司马迁基本上如实记载了项羽一生的功过是非,作者的态度和评价也基本上是客观的,既写了他“气吞山河、功盖天下”的一面,也写下了“凶狠残暴”的一面。但对于项羽的弱点,司马迁还是本着本传略,他传详的原则,用互见法补足人物的全貌。《高组本纪》载刘邦、项羽形成相持状态时,刘邦出了项羽十大罪。关于项羽十大罪状,《项羽本记》也多有涉略,但借刘邦之口集中道出,确有一种触目惊心之感。

□ 论述《史记》“无韵之离骚”的含义(《史记》的抒情性)。

答:《史记》有强烈的抒情色彩。鲁迅曾赞《史记》为“无韵之离骚”。

①所写人物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文章从始至终都带有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充满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司马迁写《史记》不是为了客观地记载历史,而是要通过写史来表达他的政治理想,达到他改造或改良现行社会的目的。《史记》是一部饱含作者激情的文学著作,它是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悲愤诗。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指出自己因为被处以腐刑后,决定发愤著书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对现实抗争,让后人通过《史记》去理解自己的理想和冤屈。

②有的作品通篇像一首抒情诗。《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写屈原在困境下创作《离骚》,表现出屈原不公的待遇,表达出很深的感慨。又因贾谊写过《吊屈原赋》,亦为感伤诗人。司马迁将屈原、贾谊两个怀才不遇的诗人放在一起同时写,从形式上更像抒情诗。

③多处引由歌谣、俚谚,融合在叙事议论之中,挥洒自如。这些歌谣谚语用于刻画人物、说理记事,妙趣横生,寓意透辟,使读者恍睹其容,恍闻其曲,形成《史记》另一道别致而亮丽的风景线。《项羽本记》中,垓下之围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用《垓下歌》作为项羽英雄末路垓下之围的序曲,将楚歌原本具有悲凉慷慨之韵,揉以项羽叱咤风云、而最终以悲剧作结的一生,抒写了英雄末路之悲与儿女情长不免英雄气短的一面,呜咽悲慨,凄凉动人。

④夹叙夹议。议论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廉颇失势时与人的对话的描写,抒发了他对世态炎凉之感慨,对廉颇不怕死的精神,给予赞扬时,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景仰之情以及司马迁本人的生死观。

⑤语言的总体风格朴拙、浑厚、气势沉雄。在记叙悲剧人物的篇章中(如《项羽本记》),突出了体现了《史记》语言的风格。《史记》语言风格多样,随各篇内容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使语言与其表达的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和谐。辛弃疾曾用“雄深雅健”来形容《史记》的语言。

□ 论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

①内容平淡自然,内容贴近生活,亲切淳真,富于真情实感。所描绘的场景、叙写的事情,为人们熟知习见。通过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的描写,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把生活的情景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这就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如《归园田居》中的“少无适俗韵”的描写,“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平淡自然,这些生活情景及诗人的志趣,心情,都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写得十分亲切。

②浑融完整,意境高远。作者善于创造意境,他的田园诗中多有精彩的景物描写,取与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入诗,既有客观实境,又有意中之境。使自然景物都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它往往与具体的景物和诗人的真挚感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具以情景为主,把人们引向一种更加高远而深沉的境界,这种情、景、理的高度融合,即诗与哲理的结合,更使陶诗意境高远,清新拔俗。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一词,很朴实,但又含有一种韵味,是不经意的看到了南山,人和自然之间是一种非常亲和的关系,这种关系 在平淡的语言中得到了表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一种客观的景物描写,从”飞鸟相与还“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充分的肯定和满足的情感,韵味很深。

③精工而本色的语言。陶诗的语言朴素、直率,毫无斧凿之痕,平淡、本色,简练朴素,明白易懂,但绝不是浅薄粗俗。他诗中那些看似极其普通的“田家语”,实则是经过艺术提炼的,是诗人苦心经营的结果,其中有许多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中的“翼”字、《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均能于本色中见精工,于朴素中见华采。钟嵘在《诗品》中评价陶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

□ 分析岑参、高适边塞诗的异同。

答:二人都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都创作了许多广为流传的边塞诗,都在诗中抒发了自己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描述了边塞的风俗风光。但二人的边塞诗又具特色,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内容方面。岑参的边塞诗成就最高的是在边塞风光、边塞生活的描写。“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入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十分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一幅边地雪景。充满着异域情调和浪漫色彩。高适的边塞诗则以思想深刻见称,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比岑参的诗更强烈。《燕歌行》,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我军将士浴血奋战,保卫孤城的献身精神。更更可贵的是同情下层士兵,还通过对比,揭露将士之间苦乐悬殊的不平待遇,指出这是造成边战失利的重要原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就难怪使士兵们“至今犹忆李将军”。这种前后呼应的描写,饱含了作者对视士兵如草芥的将军的强烈遣责。使诗的思想性更为深刻。

②艺术方面。岑参的边塞诗以壮丽姿肆的浪漫主义为主要特色,形式上用自由的七言歌行体,自己另立新题,善于表达更丰富思想感情,描写边塞的奇和丽,采用丰满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多变的节奏,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内容上除写军旅生活外,同时还抒发报国豪情,特别是表现边塞风格、边地风俗方面,风格上是浪漫主义。高适的边塞歌和岑参的热烈浪漫、想象夸张不同。最大特色和最高成就在于思想深刻,触及到深层次的社会内容,现实意义比岑参诗更强烈。其诗作常常是直抒胸臆、直陈其事、直议其理,比兴寄托,寓情于景,含蓄委婉的描写较少,显得更凝重深沉、浑厚苍老。体裁更习惯乐府旧题和整齐的五七言体。如“校慰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既写出了军情的紧急,又通过“羽书飞传”“猎火照山”等进行形象的描写,使整首诗具有高亢悲壮的格调。

③清朝王士桢说:“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大致说出了两人的区别。

□ 论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丰富,师承极广,继承了屈原香草美人的寄托手法,阮籍旨趣遥深、难以情测的风格,杜甫的忧国伤时的精神和沉郁顿挫的诗风,韩愈的雄奇横放,李贺的幽冷奇艳,六朝诗歌的精工秾丽,以及民歌的清新流丽。

①构思缜密,情致深蕴。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诗中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造成一种缠绵顿挫,缜密深曲的特色。精确的对偶,工丽深细的语言,和美婉转的音律,外形特别美丽,意义往往隐晦。《锦瑟》中,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②长于用典,精工贴切,含而不露,可以使人产生更多的联想,如《安定城楼》,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不得志和失落之情绪,“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诗中以这两位古人自比,显得既含蓄而又贴切。“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竞未休”借用庄子寓言告诫一些人不要妄加猜疑,从而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典故的灵活运用比直抒胸臆有更好的效果,诗人通过典故可以表达更多的思想内容,这是直抒胸臆不能所做到的。

③锤炼字句,工于造语。李商隐的诗语言凝练而丰富,不但注重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字,同时注重对成语典故、民谚方言的敷色加工,使诗歌语言造境新颖,蕴涵丰富。《向晚》“花情羞脉脉,柳意怅微微”中叠字的运用,创造出了声、色、情俱佳的境界。另外,李商隐的诗歌中,在后世有大量精美典雅的名句传世。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等等。

④总之,李商隐诗秾丽而时带沉郁,摇拽而不失厚重。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与曲折见意的表现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形成“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以其意蕴的深婉、词采的精美和朦胧的美学追求,为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古典诗歌以及后世词、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古诗1-36首

1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江   南

汉乐府

江 南 可 采 莲,莲 叶 何 田 田。

鱼 戏 莲 叶 间。

鱼 戏 莲 叶 东,鱼 戏 莲 叶 西,鱼 戏 莲 叶 南,鱼 戏 莲 叶 北。

5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8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0春日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3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4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5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6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7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8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9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0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1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2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3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4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5早梅

唐•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26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7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8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9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0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1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32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3送上人

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34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35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6关山月

南北朝•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第四篇:古诗一百二十首

古朗月行 李白 小识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恐惊天上人。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悯农二首(其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飞在青云端。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 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塞下曲六首(其二)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二月春风似剪刀。池 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塞下曲六首(其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花重锦官城。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蚕 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 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鹰恰恰啼。鹿 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绝 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示 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出 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雨夜归人。

早 春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似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煮豆然豆萁,豆在斧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菊 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蓠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峰。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墨 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迟日江山丽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菩萨蛮 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清平乐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鸣 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晚 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绝 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山一程,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雨晴 唐 杜甫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三月晦日送春 唐 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长歌行 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初夏绝句 宋 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曲院风荷 清 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初夏睡起 宋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秋 词 唐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风引 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 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夜曲 唐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中秋月 宋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雨中赠元九 唐 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初 秋 唐 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秋 月 宋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四 时 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终南忘余雪 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冬至夜怀湘灵 唐 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郊行望 唐 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冬夜送人 唐 贾岛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夜 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秋日郊居 陆游

行歌曳杖到新塘,银阙瑶台无此凉。万里秋风菰菜老,一川明月稻花香。

早 冬 唐 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第五篇:初中生必读成语故事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中有成语故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偃旗息鼓 三国时期,刘备派老将黄忠率兵去袭击曹操的粮草大军,被曹操包围,赵云前去解围,被曹操追杀。赵云兵少势弱,他敞开营门,偃旗息鼓,只身站在营门口,曹操怕中计就撤退,被赵云的士兵伏击,赵云趁机追击,把曹军打得大败。

七步成诗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欢。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囫囵吞枣 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取长补短 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出处】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孟子·滕文公上》 【解释】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管中窥豹 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开始学习写字、绘画,聪明过人,深得父亲的喜爱。一次父亲的朋友及门生在玩骰子时,王献之在旁观看,说了一句“南风不竞!”门生听了笑道:“小孩子是管中窥豹,只看到一个斑点。”【典故】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作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自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出处】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庄子·齐物论》 【解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呕心沥血唐朝诗人李贺不愿暴露他的皇室远亲身分,只身参加科举做了小官。他在诗歌上却花费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他经常命书童背一个袋子装他路上偶得的诗句,他的“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堪称他治学的写照,他母亲认为他是在吐心。【典故】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唐·韩愈《归彭城》诗【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三省吾身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学生是否学好?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典故】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学而》【释义】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锲而不舍战国末期赵国哲学家荀况在《劝学》中讲到:学习同镂金石一样,刻一下就停下手来,烂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可以把它们刻穿,所以学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会有成效。【典故】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释义】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侃侃而谈 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大力提倡“仁政”,并认为仁必须要以礼为规范,因此他日常的一举一动都力求按周礼去做,在家说话温和恭顺,与下大夫谈话时无所顾忌,侃侃而谈,而上大夫或国君谈话时和颜悦色,十分谦逊,严格按周礼行事。【典故】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论语·乡党》【释义】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诲人不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出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尔虞我诈春秋时期,强大的楚国包围了弱小的宋国都城,宋国大帅华元誓死守城不降,楚军存粮不多,车夫申叔向楚庄王献计,要士兵盖房种地,装做长住的样子。华元急了,偷偷潜入楚军统帅子反的营帐,说城里缺粮人们易子而食。于是两军讲和。【出处】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解释】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面面相觑miàn miàn xiāng qù【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率兵攻打徐州,吕布趁机攻占曹操的兖州和濮阳,曹操挥师保家,与吕布在濮阳城外大战,曹操听取于禁建议,攻占吕布的西寨,吕布率援军赶到,曹军人困马乏,面面相觑,幸亏典韦英勇奋战,夏侯率军解围。【出处】舟起如簸,人皆瞑眩,蒙被僵卧,懊丧此来,面面相觑而已。明·张岱《海志》【释义】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â【成语故事】唐朝诗人李贺不愿暴露他的皇室远亲身分,只身参加科举做了小官。他在诗歌上却花费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他经常命书童背一个袋子装他路上偶得的诗句,他的“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堪称他治学的写照,他母亲认为他是在吐心。【典故】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唐·韩愈《归彭城》诗【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不懂装懂bù dǒng zhuāng dǒng【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用计气死魏国大将曹真,魏国大将司马懿奉命统领大军向祁山开来,诸葛亮派兵布好八卦阵,司马懿不懂破阵之法,硬着头皮派张虎、戴陵攻阵,全部被俘。蜀将关兴与姜维三面夹击,司马懿大败而归。【典故】我妈也比他强呵,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王朔《我是你爸爸》【释义】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世外桃源 shì wài táo yuán【成语故事】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划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加劳动,没有赋税和徭役,人们的关系十分淳朴亲切,到处是一遍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出处】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小心翼翼 xiǎo xīn yì yì【成语故事】北宋初年,校书郎贾黄中为官清廉正直,而且十分爱护老百姓。他任宣州太守时用自家的米救活上千的灾民。他发现价值连城的宝物,立即上交给宋太宗,受到宋太宗的嘉奖。宋太宗安排他去外地任职时告诫他做事小心翼翼,但不能过分。【典故】维此文王,小心翼翼。《诗经·大雅·大明》【释义】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敝帚自珍 bì zhǒu zì zhēn【成语故事】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去攻打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汉军进兵神速,与公孙述进行了殊死搏斗才攻占成都,吴汉下令屠城。刘秀指责他,说老百姓家里有破扫帚也价值千金,不能掠夺他们的财产失去民心。【出处】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宋·陆游《秋思》【解释】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振聋发聩 zhân lïng fā kuì【成语故事】清朝时期,英国舰船经常侵犯中国领海主权,以保护向中国输送鸦片的贸易,鸿胪寺卿黄爵滋忧心忡忡。他上《禁烟议疏》给道光皇帝,列举大量的数据与材料证明鸦片的危害,提出为了严禁鸦片,应不惜动用死刑,以达到发聋振聩的目的。【出处】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释义】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奔走相告 bēn zǒu xiāng gào【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楚等11国派出高级官员到虢国会盟,楚使熊虔的仪仗非常气派,远远超出了当时出巡的标准,天子出巡才有“虎贲”百人,而最低的士人出巡只有“陪乘”一人,任务是“告奔走”。楚使的行为引起了其他国家使臣的反感。【典故】士有陪乘,告奔走也。《国语·鲁语下》【释义】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成语故事】远古时期,洪水滔天,百姓流离失所,禹奉命带人打猎把兽肉分给百姓吃,又带领大家疏通沟渠江河,把大水引入海中。还教导人们播种庄稼,让人们按需要交换物资,使天下太平。禹对舜帝说:“予思日孜孜。”【出处】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君陈》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后汉书·鲁丕传》

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锐不可当 ruì bù kě dāng【成语故事】五代时期,周太祖郭威即位不久,后汉的河东节度使刘旻率军攻打晋州。周太祖派常胜将军王峻前去救援,王峻到达陕州后驻军休息。太祖派翟守素前去催征。王峻解释为了避免与来势汹汹、锐不可当的刘旻军队正面冲突而损兵折将,刘旻见势不妙就撤军。【典故】其锋不可当。《后汉书·吴汉传》【释义】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不毛之地 bù máo zhī dì【成语故事】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占领郑国的首都,郑襄公见彻底完蛋,只好光着膀子向楚庄王跪地求和,答应郑国土地可以划给楚国,郑人做楚人的奴隶,只恳求给一块不毛之地度过余生。楚庄王见郑襄公真诚悔过,就答应了他的求和要求。【典故】锡(赐)之不毛之地.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释义】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心腹之患 xīn fù zhī huàn【成语故事】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准备出兵伐齐,越王勾践带臣子及厚礼来朝见,夫差特别高兴。伍子胥认为出兵伐齐,作用不大,当前越国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夫差根本不听。没过几年,越国趁吴国北上伐晋国时出兵伐吴,将吴国彻底打败。【出处】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左传·哀公十一年》寇贼在处,四肢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后汉书·陈蕃传》【释义】心腹:比喻要害。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最大的隐患。

生灵涂炭 shēng líng tú tàn【成语故事】公元385年,后燕、后秦进攻前秦,活捉前秦王苻坚。幽州刺史王永拥立苻坚的儿子苻丕为皇帝,苻丕登基后发布通告称:“皇上被害,长安沦陷,国家凋败,生灵涂炭,全民联合起来准备作战。”由于后秦势力强大,394年后秦灭掉前秦。【出处】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晋书·苻丕载记》【释义】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放荡不羁 fàng dàng bù jī【成语故事】晋朝时期,王长文自幼刻苦好学,性格孤僻,放荡不羁,从不把州府的征召放在眼里。州里召他为别驾,他偷偷地出走。他闭门不出潜心写字,他著书四卷《通玄经》。晋武帝时四川天旱,官府开仓借粮,他借了很多无法偿还而惹官司。【出处】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晋书·王长文传》【解释】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安然无恙 ān rán wú yàng【成语故事】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继位即赵孝成王,由太后赵威后执政。秦国进攻赵国,赵威后把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当人质换取齐国的军事援助。危机过后,齐王派使者到赵国。赵威后先问齐国收成,然后再问齐王的身体是否无恙。【出处】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解释】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心旷神怡 xīn kuàng shãn yí【成语故事】宋朝时期,同年进士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很好的朋友,1045年滕子京任岳州知州,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范仲淹知道他被贬心情不好,就写:“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洋洋者矣。”【典故】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释义】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扑朔迷离 pū shuî mí lí【典故】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释义】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杂乱【成语故事】从前北方地区因为遭到外族入侵,朝廷只好到每家都征兵,木兰见家里父亲年迈,弟弟很少,只好女扮男装从军,立下很大战功回家,都没有知道她是女人,自豪地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成语举例】敌军却始终扑朔迷离,不知我军主力所在。杨至城《巧使敌人就范》

无精打采 wú jīng dǎ cǎi【成语故事】贾宝玉从外边回来,见袭人不在,晴雯也不在,要喝茶与洗澡,小红立即上前献殷勤。这时秋纹、碧痕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嘻嘻哈哈的说笑着进来,小红只好知趣地走开。袭人回来叫小红去潇湘馆去取喷壶,她见自己的绝好献媚机会被破坏,无精打采地歇息。【典故】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释义】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精神不振【相近词】有气无力、无精打彩【相反词】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声名狼藉 shēng míng láng jí【成语故事】秦始皇死后,中东府令赵高与宰相李斯合谋篡改遗嘱,立胡亥为帝,赐死扶苏,赵高逼大将蒙恬自杀,同时令其兄弟蒙毅自尽。蒙毅说:“从前秦穆公杀死奄息等,秦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武奢,夫差杀伍子胥,他们在诸侯中声名狼藉。”【典故】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史记·蒙恬列传》【释义】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人的声誉【相近词】名誉扫地、臭名昭著、身败名裂【相反词】流芳百世、名闻遐迩

德高望重 dã gāo wàng zhîng【成语故事】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富弼26岁踏上仕途,竭尽全力为朝廷尽忠。他始终以朝廷及百姓的利益为重,先后担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在处理外交、边防及赈济灾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司马光称颂他为“三世辅臣,德高望重。”【出处】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晋书·简文三子传》【解释】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老人【相近词】众望所归、年高德劭【相反词】无名鼠辈

墨守成规 mî shǒu chãng guī【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张兼爱与非攻,到处推广他的学说。楚国要去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军设计攻城的云梯。墨子急忙去劝阻这场战争,楚王让墨子与鲁班比试比试攻防演习,墨子善于防守,鲁班败北。楚王只好放弃攻打宋国。【出处】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释义】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思想固执保守【近义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反义词】标新立异、推陈出新

偃旗息鼓 三国时期,刘备派老将黄忠率兵去袭击曹操的粮草大军,被曹操包围,赵云前去解围,被曹操追杀。赵云兵少势弱,他敞开营门,偃旗息鼓,只身站在营门口,曹操怕中计就撤退,被赵云的士兵伏击,赵云趁机追击,把曹军打得大败。

把酒临风,其喜

甘拜下风 gān bài xià fēng【成语故事】西晋大官僚石苞的儿子石崇没有得到父母的一点遗产,靠自己的功劳晋升为荆州刺史,他不择手段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很快成为西晋头号富翁。晋武帝的亲舅王恺也是一个大富翁,但和石崇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他自己也承认甘拜下风。【典故】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清·李汝珍《镜花缘》【释义】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自认不如对方【相近词】心悦诚服、首肯心折、五体投地【相反词】不甘雌伏、不甘示弱

见异思迁 jiàn yì sī qiān【典故】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管子·小匡》【解释】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意志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相国管仲为国家的强盛做出重要的贡献,齐桓公问管仲是如何使民众安居乐业?管仲说把民众分士、农、工、商四个行业分开居住,使他们便于学习与钻研本行业的技能,而不会“见异物而迁”,这样可以安居乐业

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ã【成语故事】唐朝时期,中书侍郎张九龄负责吏部选拔人才,他主张不循资格用人,设十道采访使,受到皇帝的赞许。他不但能很好地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而且是有才的诗人。他能言善辩,每当谈论经书时总是滔滔不绝,像下阪走丸一样毫无阻碍。【典故】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释义】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用法】作状语、定语;形容话多 【近义词】源源不断 【反义词】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为富不仁 wãi fù bù rãn【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诸侯滕国国君想实行仁政,手下人把孟子推荐给他,他虚心请教怎样实行仁政。孟子说想一心发财的人是不能实行仁政的就是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实行仁政的君主征收赋税是有限度的,只有老百姓富了国家才能富强。【出处】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解释】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唯利是图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心狠手辣、唯利是图 【反义词】为仁不富

司空见惯 sī kōng jiàn guàn【成语故事】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因为政治革新被贬职回京,司空李绅设宴款待他,席间命歌妓以歌舞劝酒。刘禹锡感慨万分,当场写诗一首:“高髻云鬟宫样装,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典故】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释义】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常见的东西 【相近词】屡见不鲜、习以为常 【反义词】绝无仅有、盖世无双、少见多怪

老态龙钟 lǎo tài lïng zhōng【成语故事】宋朝时期,陆游年老时病魔缠身,不能清闲安静地渡过晚年生活。夜晚,天下起了大雨,听着这萧萧的暮雨声,感慨自己的身世和遭遇,作《听雨》诗:“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纱橱笛覃差堪乐,且听萧萧暮雨声。”【典故】交结渐时辈,龙钟似老翁。唐·李端《赠谢戴》【释义】龙钟:

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等

【相近词】老气横秋 【相反词】返老还童、老当益壮、生气勃勃

嗟来之食 jiē lái zhī shí【典故】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礼记·檀弓下》【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带有侮辱性的【相近词】盗泉之水、残羹冷炙【押韵词】詈夷为跖、砥平绳直、溢美之辞、情见乎词、设官分职、蚌鹬相持、支吾其辞、朝夷暮跖、心动神驰、危而不持、......【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饿死,贵族钱敖想发点善心,他在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当有难民经过时,他傲慢地喝道:“喂,来吃吧!”谁知那饿汉表示宁愿饿死也不吃这嗟来之食

惩前毖后 chãng qián bì hîu【成语故事】西周年幼的周成王在周公姬旦的辅佐下治理国家,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造谣说周公准备篡位,周公为表忠心隐居外地。管叔鲜等立即叛乱,周成王请周公率军讨伐。周成王说他要从所受的惩戒中汲取教训以便将来不再发生类似情形。【典故】予其惩而毖后患。《诗经·周颂·小毖》【释义】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吸取教训以后小心【相近词】小惩大诫【反义词】重蹈覆辙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yǒu zã gǎi zhī , wú zã jiā miǎn【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学生是否学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典故】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宋·朱熹《集注》【释义】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近义词】反躬自省、虚心纳谏【反义词】文过饰非

天道酬勤 tiān dào chïu qín 【成语故事】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指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出处】出自 《论语》 的“天道”即“天意”

“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成语造句】只要辛勤努力,就不信没有天道酬勤的道理。你要相信天道酬勤,所以好好努力吧。

声色俱厉 shēng sâ jù lì【成语故事】唐朝翰林学士韦绶的儿子韦温在父亲死后出来做官,但他始终牢记父亲的遗训不能当翰林学士。唐文宗非常赏识韦温的才干,决定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但韦温拒不接受。唐文宗声色俱厉去问他为什么,他只好承认是父命难违。【出处】(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日:„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晋书·明帝纪》【解释】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的语气【相近词】疾言厉色、正言厉色、正颜厉色【相反词】和颜悦色

终南捷径 zhōng nán jiã jìng【成语故事】唐朝进士卢藏用没有官职,他来到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隐居以扩大影响,朝廷终于让他出来做官。想退隐天台山的司马承对卢藏用向他推荐隐居终南山说:“终南山的确是通向官场的便捷之道。”卢藏用深敢羞愧。【出处】《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想入朝作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作官的目的。【解释】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循序渐进 xún xù jiàn jìn【成语故事】从前纪昌去拜箭法高手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让他练好眼睛的基本功,他回家看妻子织布,练就圆睁眼睛,一点也不眨。飞卫让他练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纪昌把头发上的小虱子看成车轮,飞卫这才教他射箭,从此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出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解释】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褒义【结构】偏正式【近义词】按部就班、由浅入深【相反词】一步登天

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典故】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释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学习等【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到齐国去向齐景公推销他的“仁政”,齐景公有些心动,准备划出一块地来让他治理。他去拜访齐国三朝元老相国晏婴,他对晏婴事三君不解,晏婴一心事三君,孔子只知举一反三,不知举三反一,结果得罪了晏婴,仁政没推销出去【示例】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举一反三”的效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

明哲保身 míng zhã bǎo shēn【成语故事】周朝时,宣王重视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因此他的王朝得到振兴。当外族不断入侵时,周宣王派大臣仲山甫到齐地建筑城池。大臣尹吉甫写诗赞美仲山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赞扬仲山甫不辞辛劳。【出处】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诗·大雅·烝民》【解释】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管闲事【相近词】洁身自好【反义词】同流合污【示例】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明哲保身的自了汉,甚至于一些虚无主义者。朱自清《论气节》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报仇雪耻 bào chïu xuě chǐ【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孙坚英名天下,袁术封他为破虏将军,任豫州刺史。袁术令孙坚征讨荆州刘表,孙坚大败黄祖,被黄祖的部下吕公的箭手射死。孙坚的儿子孙策立志要为父报仇雪耻,在张纮的指点下,以江南为根据地,拥有江东六郡。【出处】主女琼英,素有报仇雪耻之志。《水浒传》第九八回【释义】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报冤仇、解怨恨【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报仇雪恨、报怨雪耻、复仇雪耻【相反词】忍辱负重、忍生吞声、逆来顺受

洗耳恭听 xǐ ěr gōng tīng【成语故事】传说尧帝想让位给隐世高人许由,派使者去游说他。许由坚决不同意,觉得使者的话污染了他清静的耳朵,立即跑到山下颖水边去捧水洗耳,许由的朋友巢父恰好牵牛在饮水,听说原委后就牵牛去上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或写文章

【近义词】引经据典、旁求博考【反义词】理屈词穷

游饮水,以免玷污小牛的嘴。【典故】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释义】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讽刺或诙谐【相近词】倾耳细听 【相反词】充耳不闻

疾风知劲草 jí fēng zhī jìn cǎo【成语故事】新朝末年,全国爆发了农民大起义,皇族刘秀与刘演联合起兵,王霸前来投奔刘秀。更始帝刘玄借故杀了刘演,刘秀只好带兵进军河北,一路十分艰难,只有王霸始终如一跟随他。刘秀感慨地说:“只有在迅猛的风中才看出坚韧的草。”【出处】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东观汉记·王霸传》【解释】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的节操坚定【近义词】烈火真金、路遥知马力【成语示列】俗语说:“疾风知劲草。”经过这一段不平凡的日子,人们对于前进的道路是看得更加清楚了,信心也更加坚定了。峻青《瑞雪图》

生灵涂炭 shēng líng tú tàn【成语故事】公元385年,后燕、后秦进攻前秦,活捉前秦王苻坚。幽州刺史王永拥立苻坚的儿子苻丕为皇帝,苻丕登基后发布通告称:“皇上被害,长安沦陷,国家凋败,生灵涂炭,全民联合起来准备作战。”由于后秦势力强大,394年后秦灭掉前秦。【出处】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晋书·苻丕载记》【释义】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社会时局【相近词】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民生涂炭【反义词】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旁征博引 páng zhēng bï yǐn【成语故事】唐高宗下令处死不小心看伐了昭陵的柏树的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大臣狄仁杰认为权善才罪不至死,就举张释之劝汉文帝释放偷汉高祖庙里玉环的小偷,辛毗拉魏文帝的衣服看迁民布告等例证明贤明君主必须依法治国,终于救了权善才。【出处】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侧。清·王韬《淞隐漫录·红芸别墅》【解释】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

下载初中生必读50首古诗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必读50首古诗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生必读书目

    初中生必读书目 1.《论语译注》 杨伯峻2.《三国演义》 罗贯中3.《西游记》 吴承恩4.《水浒传》 施耐庵5.《红楼梦》 曹雪芹6.《儒林外史》吴敬梓 7.《窦娥冤》 关汉卿 8.《呐喊》鲁......

    初中生必读书目

    七年级必读书目 《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我们没有富爸爸富妈妈》《上下五千年》《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昆虫......

    初中生必读书目

    初中生必读书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要想成为一名有文化、有知识、有修养的人,特别是想成为一名有学问、有学识和会做学问的“大家”,仅凭学会几本教材......

    初中生必读名著

    初中生必读的名著篇目1、七上:《繁星·春水》冰 心;《伊索寓言精选》 2、七下:《童年》(俄)高尔基;《昆虫记》(法)法布尔 3、八上:《骆驼祥子》老 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奥斯特洛......

    初中生必读书目

    初中生必读书目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一句古训,是先辈智慧的结晶。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会让您获益终生。但是,真的决定要读书的话也要有选择的涉猎,不能什么......

    初中生必读书籍

    初中生必读书籍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繁星•春水》、《今古奇观》、《浮生六记》、《呐喊》、《野草》、《家》、《子夜》、《包氏父子》、......

    初中生必读书目

    初中生必读书目 1.七年级上【必读书目】《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言》 【选读书目】 《安徒生童话》《我们没有富爸爸富妈妈》《上下五千年》《男生贾里》《女生......

    初中生必读书目

    初中生必读书目 中国文学(建议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 1、西游记——(明)吴承恩 2、水浒传——(明)施耐庵 3、繁星·春水——冰心 4、骆驼祥子——老舍 5、朝花夕拾——鲁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