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他提出,要弘扬丝绸之路精神。这一重要论述为丝绸之路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指明了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的新目标和新路径。
和平合作,就是通过坦诚对话、深入沟通进行平等交流,不断深化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以和平促进合作、以合作推动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合作是手段、是方法,和平是保障、是前提;和平孕育希望、创造和谐,合作产生效益、升华友谊。今天,我们提出弘扬丝路精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就是要积极提倡新型安全观,坚守人道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通过和平对话、谈判协商等方式解决国际分歧和争端,做到不称霸、不搞对抗,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秉承和平合作精神,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必将成为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同舟共济的好朋友、休戚与共的好伙伴。
开放包容,就是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是丝绸之路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开放是一种姿态、一种思维,包容是一种气度、一种涵养。任何一种封闭保守排外的机制,都不会具有生命力,都将被历史潮流所淹没。弘扬开放包容的精神,不仅要“开眼看世界”,还要主动“走出去”融入世界,更要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承认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在文化习俗、发展道路等方面的不同选择,进而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习近平主席指出,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世界各国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水平、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上各不相同,有权选择符合各自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在深化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交流合作中,应坚持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充分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
互学互鉴,就是在尊重文明多样性、道路多样化和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丝绸之路把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经阿拉伯地区传播到欧洲,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介绍到中国,这些都是丝绸之路推动互学互鉴的例证。作为横跨中西、连接欧亚的贸易交通线,丝绸之路不仅实现了货物商品的贸易往来,更实现了文化的交流融合。沿线各国在交流中尊重彼此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建设“一带一路”,应消除疑虑和隔阂,以虚心的态度和包容的精神,学习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互利共赢,就是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互惠合作,共同应对威胁和挑战,共同谋划利益和福祉,进而实现互惠互利的共赢发展。“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当前,沿线各国之间贸易额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益融合度日益加深。丝绸之路经济带把欧亚大陆的不同区域连接起来,把不同国家的利益融合起来,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机遇共享、共同繁荣,形成共谋发展、共享利益的利益共同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深化友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是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持久动力,更是凝聚发展合力的利益纽带。应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加快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和平合作是前提,开放包容是根本,互学互鉴是手段,互利共赢是目的。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共有的价值追求,作为欧亚各国在彼此交往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总结,丝绸之路精神对于建设“一带一路”,进一步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民的心灵交融,意义十分重大。大力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就要按照习近平主席讲话所要求的,做到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
弘扬丝路精神 点亮筑梦之路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身处今天的太空时代,我们早已无需牵着骆驼、驾着木船行走世界,科学与文化的演进,将人类文明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繁荣的暗影里,贫富分化还在加剧;在“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儿童伏尸偷渡的海滨,妇孺丧生于恐袭的炮火;而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之间的竞争冲突,将越来越小的地球搅得昼夜不宁。
人类向哪里去?世界该怎么办?“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主席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正是要继承丝绸之路留给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人类社会摆渡向和平、繁荣、开放、创新和文明的彼岸。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和平合作。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包括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同步发展,中国、意大利、摩洛哥的旅行家杜环、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都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历史印记。历史融合经验告诉我们,世界各国一律平等,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当得到维护。各国应共同努力,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建立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并携手创建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开放包容。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这就是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平等交流将使得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各国共同努力,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建立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互学互鉴。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进入21世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新时代的主题,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各国互学互鉴定,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有助于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一带一路”是应对全球治理困境的新理念,将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相反,通过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中国也能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互利共赢。这就是说,“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互利共赢的全球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各国一致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使合作各方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一定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文明不分优劣,只有封闭与开放之别;发展不论早晚,奋力前行就有美好未来。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论坛欢迎宴会致辞时所说,“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将继续担当文明沟通的使者,推动各种文明互学互鉴,让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彩。沿着“一带一路”这条古道新程,丝绸之路精神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正在塑造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
第二篇: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报道“一带一路”建设
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报道“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包括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得到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目前已进入务实合作的新阶段。今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个文件凝聚了各级方方面面的建议,是各方智慧合作的结晶,为我们与沿线国家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亚投行的筹建、“丝路基金”的顺利启动以及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的推进,说明“一带一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为沿线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带一路”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曲;“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固定、限制的计划,它是一个开放积极的倡议,是各方寻找合作机会的重要平台。
“一带一路”主要追寻五通:经济的沟通、道路的沟通、贸易的畅通、货物的流通、民心的相通,即以经济基础为主轴,以人文交流为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国政府、企业、民间各方的共同努力,在这之中媒体也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媒体要弘扬“丝路”精神,报道好“一带一路”传统领域的故事,让历史给现实和未来注入动力和信心。同时,“一带一路”报道也可以推动媒体的自身发展。
“一带一路”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合作机会,为各国媒体间的相互沟通、合作奠定了基础。2014年5月21日启动的“中国媒体丝路行”采访活动中,中国媒体走出国门采访中亚各国,结合传统的、新兴的方式,创作了一批非常感人的新闻作品。参加“一带一路 广播随行”国际论坛的中外媒体既是“一带一路”的建设者,也是推动者,希望中外媒体朋友携手同行,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气氛。外交部将和主管部门一道向媒体朋友提供更多权威性的信息,充分利用现有的论坛、博览会等各种平台,与媒体探讨如何共建“一带一路”大计。
丝绸之路的复兴与亚洲的整体复兴交融并进,这是外交官和媒体人共同的梦想,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一带一路”的宏伟愿景。
(本文为刘晋在“一带一路 广播随行”国际论坛上的致辞,发表时有删节)
(本文编辑:宁黎黎)
第三篇:弘扬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工作总结
中心小学
为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部、教育部把9月份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今年是第一个。为在我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在上级有关精神的指引下,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
一、成立教育小组,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契机,为使该项活动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小组,有步骤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教育氛围。9月份一开学,学校就根据有关部门的部署,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开展,组织一次专题校会,使广大老师和学生都明确该活动的主题-----传承文明、培育新人,并围绕主题阐明本月的活动目的、内容,使到人人心中有数,同时积极利用晨会、班会、板报等到宣传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广东人精神,使之成为众所周知的话题。
三、充分利用德育资源,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1、学校开好1次主题校会、数次主题晨会,各班开好4次主题班会。
2、宣传组出好一期专题板报,写好10条宣传标语张贴。
3、各班学习园地设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专栏。
4、各班重新学习新《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并举行一次知识竞赛。
5、结合雅典奥运中,中国特别广东健儿的成绩和精神,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灌输、感染和拓展。总而言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所开展的活动,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校将对此项教育工作长抓不懈。
第四篇:弘扬井冈山精神
弘扬井冈山精神,励精图治创未来
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按照学院党委的安排,我们一行新提拔干部参加了赴井冈山党性教育培训班和校内聆听专家讲座的活动。在革命圣地培训和听专家讲座期间无时无刻不受到先辈们革命事迹的感染,收获了难以忘怀的精神财富,既是一次党性教育,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八角楼前,同志们仿佛看到暗淡的油灯下奋笔疾书的领袖身影;在朱毛挑粮小道,每一步山路上都有战士们血汗浸染的足迹;在小井红军医院的烈士墓前,学员与讲解老师无不哽咽于伤病员们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烈士后代、电视剧《井冈山》主唱江满凤数十年如一日义务献歌,在她“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的歌声里,大家又找到了久违的质朴与高尚;在女革命家曾志的小小墓碑前,我们敬仰于从不利己、无私奉献的伟岸灵魂……太多太多的感动,太多太多的震撼,星星之火,猎猎红旗,在白色恐怖中,在数万井冈烈士的前赴后继中终成燎原之火,燃遍全中国,燃向光明。
井冈山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江泽民总书记曾把井冈山精神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勇于胜利,这也是我们作为新世纪共产党员需要继续和发扬的务实、科学的工作精神,先辈们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党办工作人员,我将以井冈山精神作为动力,在为全院 师生服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开创工作新局面。
第五篇:弘扬求是精神
弘扬求是精神,团结带领全院团员青年,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而努力奋斗
----共青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我受共青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本次大会是我院组建以来的关键时期,学院各项事业进入快速发展背景下召开的第一次的团员代表大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团的“十五大”以来的精神,总结学院组建以来的共青团工作,明确新形势下学院共青团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选举产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一届团委会,团结带领全体团员青年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为公共管理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
第一部分:学院组建以来的工作回顾
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5年7月20日,2005年10月30日始正式运行。自学院组建以来,我院团委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院党委和校团委的领导下,自觉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团的十五大以来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来认识青年,指导工作。教育和引导团员青年按照中央人才会议精神和中央16号文件,担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参与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促进学校改革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学院共青团工作取得了全面发展,为学院赢得了荣誉,为共青团增添了光彩,成为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具体体现在:
1、以先进理论构筑团员青年的精神支柱,努力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素质
政治上的成熟源于头脑的清醒,头脑的清醒源于先进理论的指导。学院团委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院青年大学生,带领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始终把用科学理论武装和教育青年大学生作为学院团工作的首要任务。以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为载体,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和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重大节日和纪念活动等教育契机,以“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我为党旗添光彩,我为团旗争光辉”等为主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形成抓学习、抓骨干、抓实践、抓契机、抓阵地的有效做法,带领青年大学生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武装青年大学生。
2、以党建带团建,加强和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
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坚持党建带团建是共青团工作永葆青春活力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学院团委贯彻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指导措施,把团的建设主动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中。按照基层团组织建设健全、主题活动活跃、活动阵地建设规范的基本要求,扎实开展创建先进团支部活动。积极推进团建创新,加强基层团干部的教育培训,探索加强青年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推优入党工作,培育和建设“四方位推优”和入党积极分子“四培养”工作体系,共推荐51名优秀团员加入党组织。
3、以优良学风建设和加强学术道德规范为载体,切实加强学院文化建设
学风和学术科研道德状况,是高校团员青年先进性的重要评判标准。学院团委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2005]1号文件和21号令的精神,结合学校“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学生管理新体制的运行,围绕学校优良学风建设和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要求,积极领导和组织学生会在、研究生会、学生社团开展了学院优良学风建设月、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等活动,主要开展了学风建月动员大会、考生考前自律承诺活动、组建自修小分队、考试周学风优良寝室评比活动、主题班会、学风调查、探求求是学风辩论赛、学术道德规范语丝征集、公管学术论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而又卓有成效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与传承,加强学院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有助于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求实的研究精神。
4、以增强团员意识为核心,切实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学院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以“新时代 新风采”为主题,以增强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为目标,遵循青年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围绕时代特征、素质能力、作用发挥等专题,扎实推进“六个一”工程,即上一次团课,读一本好书、学一篇团章,参加一次主题活动,过一次民主生活和写一篇心得体会。
通过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帮助青年大学生更深层次了解了团组织的性质、任务、以及团员的责任与使命;引导青年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的社会风气、校园风气和学习风气;还营造了团组织的民主氛围,健全团组织生活,有效地实现了从思想上纯洁组织,增强团结,提高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和发挥团员先进性作用。
5、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延伸团的工作手段,拓展团的工作新领域
学院团委积极探索构建“一体两翼”的共青团工作格局,努力延伸团的工作手臂,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的指导,支持学生会组织按照自己的章程独立负责的开展工作,提高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还特别指导校研究生会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各项管理,发挥研究生群体的比较优势,推进学院学生会工作格局更加完善。
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按照“在繁荣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的原则,扶持、鼓励、引导社团发展,完善对社团的支持、评价、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社团在繁荣学院文化中的作用。
学院团委以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创业教育、校园文化、贫困资助、就业
指导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等活动载体,积极拓展团的工作新领域,努力营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共青团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学院团组织引导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能力
学院团委还积极关注学院青年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为他们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服务,及时反映他们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健全青年教职工团的组织建设,积极开展适合青年教职工特点的活动。
回顾学院组建以来的学院共青团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加强理论学习,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
理论水平有多高,工作的水平就有多高,理论学习的力度有多大,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的决心和投入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成功者的路就有多远;觉悟有多高,成功者的成就就有多高。因此,自觉把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发展、创新工作,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共青团永葆先进性的根本指针。
2、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党政中心工作
始终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努力实践与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围绕学校党政提出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的教育培养目标,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引导与服务青年全面发展。认真落实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指示,这是我们共青团组织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必然要求。
3、走群众路线,发挥自身组织优势
只有走群众路线,把青年的要求和意愿作为检验共青团工作的标准,我们的共青团组织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使共青团事业永远永葆青春。因为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了解团情,反映民意,顺应民心,集中民智;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凝结青年力量,顺利推进各项工作,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发挥自身组织优势,继承共青团组织历史留给我们的光荣传统,弘扬源源流传的求是校训,利用学校创建一流的历史机遇,不断扩大发展视野、培育战略眼光,这是我们共青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
4、把握青年特点,围绕青年的成长成才需求开展工作
青年是追求新颖的,共青团工作必须关注新事物,传播新知识;青年是追求效益的,共青团工作必须讲求效率,注重实效;青年是兴趣先导的,共青团工作必须吸引青年,凝聚人脉;青年是追求进步的,共青团工作必须营造向上氛围、搭建发展平台;青年是多元需求的,共青团工作必须以青年为本、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是我们共青团工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根本途径。
第二部分:未来三年的目标及其任务
各位代表,朋友们,未来三年是党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这是我们共青团组织的优秀品质。为此,各级团组织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广大团员青年要坚持艰苦创业,奋发成才,携手共进,把共青团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结合学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办学目标以及“公坚忠毅、能转移国运之民族脊梁”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
今后几年,学院共青团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团的十五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党政的中心工作,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勤奋学习,艰苦创业,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的新一代青年,为推动学校、学院的快速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奉献青春和力量。为此,我们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以先进理论武装团员青年,争做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学院团委将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起团员青年强大的精神支柱;通过理论学习、教育引导、服务实践、,把团员青年的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统一和凝聚到党政中心工作和学校发展战略上来;引导团员青年支持改革、维护稳定、勇于创新,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因此,我们将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先进性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院团员青年的政治道德素质,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教育引导,争做青年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2、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是学院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根本保证。学院团委将将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和学校的党政中心工作,以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归宿,坚持以党建带团建,认真作好推优工作,不断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努力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使学院团员青年成员德才兼备、素质过硬、党放心、民满意的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坚持以实践育人,争做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奠基石
学院团委将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塑造公管气质,培育公管文化,努力形成思想向上、活动丰富,既有主旋律又富多样化,既有高品位又有多层次,既反映高校团员青年共性又体现公管特色的浓郁学院文化氛围。办好各种讲座、演讲赛、论坛、报告会、学术沙龙等活动,打造更多的文化活动品牌;办好各类学术科研活动,营造学术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美育培养、鼓励体育锻炼,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身体素质;鼓励学生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兴趣活动,为更多的同学演绎自我、发挥特长提供广阔舞台,不断推出校园活动新亮点,推进社会实践,促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观念。
4、坚持以创新推动工作,争做浙大共青团工作的示范基地
学院团委将坚持以创新推动工作,以工作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工作,积极应对全球一
体化趋势和高等教育改革挑战,主动出击、沉稳应对,开拓思路、探索途径,积极探索学校“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学生工作体制下的共青团工作新思路,探索学校“大类招生、通识培养”教育改革下的共青团工作新体系,探索“国际视野、民族精神”培养目标下的共青团工作新内涵,积极探索“管理、服务、育人”工作目标下的共青团工作新途径,争做浙大共青团工作的探索先锋与示范基地。
5、坚持以服务育人,加强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和管理
学院团委将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文化新闻中心和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广泛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作用,把团员青年紧密地团结在党团周围;构筑“一体两翼”的共青团工作体系,大力扶持学生会、研究生会、文化新闻中心和学生社团按照章程独立开展工作以及自主发展,形成党团组织政治影响力延伸带。
各位代表,朋友们,共青团要始终坚持以青年为本,努力成为青年磨砺思想、健康成长时指引方向的灯塔航标,成为青年提高素质、全面发展时铺垫基石的进步阶梯,面临困难、遭遇挫折时首先想到的信任力量。只有这样,共青团才能成为进一步巩固、联系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桥梁,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奋发有为。
各位代表,朋友们,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前行的路上,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让我们弘扬五四之精神、追求科学之真谛,促社会之发展、谋人类之进步!让我们与时代同行,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为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共青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