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家比较
音乐家的比较
一、摘要
“钢琴诗人”肖邦、“钢琴王子”李斯特、“音乐神童”莫扎特都是著名的音乐家,他们的成果是世界音乐史上宝贵的财富。肖邦在表现音乐的抒情性方面显示了他的独创性,那灵活多变的节奏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李斯特发掘了钢琴中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同时他使钢琴艺术发展到了物理上可能的极限。莫扎特的音乐多变的创作手法,丰富的音乐表现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追逐的对象。
二、关键词:肖邦,李斯特,莫扎特
三、论文正文
“钢琴诗人” 肖 邦
波兰作曲家,有一半的法国血统。他的父亲从法国移居华沙,教贵族子弟学法语。肖邦在孩童时代就显示了音乐天才,并就学于新成立的华沙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他恋上了年轻的歌手康斯坦西娅.格拉特科芙斯卡。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据说就是这位少女激发了肖邦的创作灵感.1831年9月,肖邦来到巴黎,他的余生便和这座城市的艺术生活联系在一起。肖邦结识了“有一双忧郁的眼睛”的奥罗尔杜德旺夫人,也就是闻名于世的小说家乔治.桑。肖邦被她的魅力征服。在一种他从未经历过的激情支配下,他的音乐想象力达到高度兴奋的程度。其后的八年中,是肖邦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但他的健康逐渐变坏,他和乔治.桑的关系也走向破裂。在他最后的信件充满了孤独的绝望。1848年他在英国演出,返回巴黎后几个月便逝世了,时年三十九岁。他的葬礼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他自己的《葬礼进行曲》中举行。他被安葬在拉雪兹公墓,一位朋友在他的墓上撒下了祖国波兰的泥土。
肖邦的音乐有最动听的歌唱性的旋律、富有灵性的装饰、大胆新颖的和声以及那具有波兰民间舞蹈特色的自由速度(Tempo Rubato)、前所未有的钢琴上的色彩和音响上的想象,以及美妙、自然流露出的即兴情趣,开辟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 的新天地。[1]旋律是肖邦最吸引人的特点。人们常称肖邦是音乐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旋律作家之一。肖邦音乐那种无与伦比的动人魅力,首先总是从旋律中表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世界上那么多人喜欢肖邦的音乐,恐怕首先就是被它绚丽的旋律所吸引。肖邦所处的时代属于浪漫主义初期,那时的艺术潮流是追求个性、感情的解放。[2]肖邦天才地、完美地把自己丰富的情感充满在音乐之中,用旋律来充分体现。因此,重视、理解肖邦的旋律,认真去表现肖邦的旋律,是演奏好肖邦作品的第一个重要问题。
世纪法国钢琴家马蒙泰比喻的:“若拿一些绘画技巧来与肖邦的音色相比,这位钢琴大师在音色变换上,就如同一位画家处理光线与气氛。肖邦为旋律及巧妙的装饰音笼罩上一层如梦似幻的浅淡色调,是艺术登峰造极的表现。”[3]旋肖邦用精致的颤音、重复音、装饰音、经过句等使单音魔术般地延长了,形成了延绵不断的歌唱性旋律,优美动人。肖邦作品旋律中的装饰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以往那种音域狭窄、紧紧围绕着主音的古典装饰音截然不同,它是一种全新的类型。这些快速灵活、激动奔放的音流通常一直冲到钢琴的尽头,又重返到它的起点。但它们却从不喧宾夺主,以大量的经过音群的形式出现,似乎从不打断旋律的进行,使之融为一体,增添了绚丽动人的色彩,他喜欢运用远距离的伴奏织体,巧妙地运用延音踏板使低音部相隔很远的和弦音持续,形成烘托柔美旋律的音云,显示了音乐家精湛的艺术才能。
钢琴大师肖邦在表现音乐的抒情性方面,显示了无穷无尽的独创性。似乎他在为创造、挖掘钢琴本身的美音世界而创作,他的天才使钢琴的局限性也变成了美的源泉。他用巧妙的手法使这件本不善于歌唱的乐器发出了迷人的歌声,那委婉柔美的旋律有如潺潺的溪水在静谧的月夜下钟情歌唱。德国钢琴家莫舍列斯曾如此赞誉:“肖邦灵巧的手指如精灵般在乐曲上滑翔,他轻吐出的弱音是如此的柔和,已不需要壮大的强音去制造对比,在肖邦身上并不需要德国乐队、钢琴家所擅长的管弦乐队般的效果。”
“钢琴王子”李斯特
弗伦兹·李斯特(1811一1886)天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曾先后作为萨里埃里、车尔尼、雷哈、巴埃尔的弟子。他十六岁时定居巴黎,受雨果、拉马丁、夏多布里昂等浪
漫主义文艺家思想的影响,向往资产阶级革命。在音乐上他主张标题音乐,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李斯特还受帕格尼尼的影响,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钢琴练习曲。他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习气相对立的新的浪漫主义原则,并支持阿尔贝尼斯、斯美塔那、柏辽兹、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创作。相传贝多芬听了他的演奏后,非常赞赏他的天才,曾上台拥抱亲吻李斯特,这成为李斯特音乐成长的佳话。1848年起他常住维马,并定期回匈牙利。他创建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院并任院长。
李斯特的创作日标是完美的抒情表达方式.他的钢琴作品中的技巧性和文学性,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他在钢琴演奏上以极大的独创性开拓了钢琴技巧的领域;其高难的程度至今仍是钢琴家终生奋斗的目标.李斯特是钢琴巨匠.是非庙钢琴演奏家.他实现了他的誓言:只有在我做到我一切可能做到的,得到一切我可能得到的以后.我才放弃对于钢琴演奏的钻研.虽然当文明世界的听众拜倒在他的脚下时,他当了听众的奴隶,进而导致内在的浮夸倾向和作品的成功不平衡,但他那表情丰富和技巧梢湛的迷人作品,仍是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在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中,不仅他的主题结构法和新颖的和声语言使人耳目一新,而且他对匈牙利等国家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也达到出神人化程度.在世界乐坛上享有经久不衰盛誉的《匈牙利狂想曲》是发掘和发展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的经典作品.而李斯特的创作和他的钢琴演奏艺术是密不可分的,作为现代钢琴演奏技术的创造者,他把钢琴的表现能力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多种钢琴技巧被首次使用,如双手八度错半音快速上下行,三、六度滑音,频繁快速的大跳等。但最为重要的是,李斯特是钢琴独奏音乐会的始作俑者,无论是表演技巧还是独奏的举动都是浪漫主义的最好诊释。为了更好的展现李斯特演奏钢琴时的潇洒的姿态,更好的征服现场的观众,李斯特首创背谱演奏和侧对观众演出。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舒曼曾经这样评论李斯特的钢琴表演:“听李斯特弹琴,必须看到他的姿态动作,他绝对不能藏在幕后演出,否则有很大一部分诗意就失掉了”[4]。格林卡在谈到李斯特演奏的时候,也曾经这样评价:李斯特是完全从追求外表的细致这个观点来操纵钢琴的[4]。根据当时对李斯特现场演奏的描述,他的钢琴演奏具有无
与伦比的魅力。
钢琴家阿尔图·弗里德海姆曾这样赞誉过李斯特:“在制造巨大的声音和无法抗拒的高潮方面,李斯特到底是无可匹敌的。”[3]此话再现了李斯特演奏中的那种咄咄逼人、心潮澎湃的气势。而他那美妙的琴声即使在音响极强的段落中仍显露无遗,实为名符其实的“钢琴王子”。
“音乐神童”莫扎特
莫扎特(1756一1791)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他出身于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被誉为“神童”。1773年起他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因向往自由的生活,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历管束,于1781年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的道路。在他的创作中出现了许多革新的因素,但却不为当时墨守成规的人们所欢迎,因此经济压力很大,经常靠借债度日,然而他却心甘情愿地过着贫苦而自由的音乐家生活。他曾说,“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磁味,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歌剧二十二部,其中最著名的是《费加罗的婚礼》、《唐·横》、《魔笛》;交响曲四十九部,其中《第三十九》、《第四十》、《第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他还创作了奏曲、钢琴曲、室内乐重奏等多部作品。莫扎特的创作深受巴赫、海顿等人的影响,他的作品结构精致匀称,旋律富有歌唱件,风格明朗,乐观,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791年12月5日他去世时妻子正患重病,家里连一个零钱也没有,他被埋在穷人的公墓里,没有一个亲属给他送葬。
莫扎特作品中蕴含着宽恕的思想宽恕是莫扎特作品中一个鲜明的主题。面对现实,莫扎特也一再感到失望,并受到深深的伤害。但他总是能保存着希望和豁达。这也是他歌剧的主题:一个人受到伤害,开始总是想给对方以报复。但他接着会发现自己身上潜藏着一种能力,那就是,以大度的方式对待他人。这种方式并非简单的善良。它是一个人由愤恨、狂怒和恐惧而转化为积极主动的爱的过程。这是以音乐语言诠释着社会融合的理想。这也是莫扎特思想的核心:即人的内心中宽恕他人的能力。
希望的旋律、充满希望是莫扎特作品的另一个主旋律。人活在世上,总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当人处于危难之时,当人们会在困境中受到考问时,人们会何表现?是退缩,还是坚强的成长?是怀着勇气还是惧怕?这样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古希腊悲
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普斯王》中、莎士比亚的作品里,同样也出现在莫扎特的作品中。[5]虽然结局并非让人快乐,但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莫扎特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也像他作品中的人物样经历了艰难和困苦,但他却始终豁达的面对。他与康斯坦茨的婚姻就曾一度使他疲惫不堪,有时莫扎特会一天会写给康斯坦茨三封信。但他仍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他在乐曲中营造出一种心旷神怡的优美氛围,靠直觉来表述自己内心对阳光、月光和星光下的世界人生的种种印象,具有对称美和稳定的和谐美。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成员之一。他的创作是十八世纪欧洲音乐文化各方面成就的光辉总结。他为德国民族歌剧奠立了基础,创造出一种现实主义音乐剧的新体裁;他扩充并革新了器乐作品的内容,使交响曲和室内乐曲的形式格外严谨。莫扎特在创作上以其不倦的努力和探寻,把十八世纪的音乐艺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为后来的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这就是莫扎特在音乐史上的功绩所在。
在世界钢琴艺术的发展史,肖邦是使现代钢琴变成他的唯一可能的表现手段的第一位大作曲家,他所表现的是纯粹的钢琴艺术,他在表现音乐的抒情性方面显示了他的独创性,那灵活多变的节奏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李斯特则发掘了钢琴中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同时他使钢琴艺术发展到了物理上可能的极限,他开拓的则是钢琴的色彩和交响性。莫扎特创造出一种现实主义音乐剧的新体裁;他扩充并革新了器乐作品的内容,使交响曲和室内乐曲的形式格外严谨,并且他的的音乐多变的创作手法,丰富的音乐表现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追逐的对象。三人虽然风格各异,但却相得益彰,是音乐艺术史上的里程碑,实为世界音乐奇才而为后人敬仰!
参考文献:
[1]张又丹 论肖邦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9):5—24 [2](英)阿·海德利,莫·布朗.肖邦传[M].学东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26.[3] 谢霜 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音乐[M] 锦州师范学院报 2003.9
[4]朱晓玲 对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解析[J] 南京师范大学2005.3 [5]张继云 莫扎特作品的特点研究 [M] 沈阳大学学报 2007.2 [6]刘玉芳 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背景分析[J] 广东惠州学院艺术教育系 2007.8 [7](波)扬·艾凯尔.关于演奏肖邦音乐的几个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1).
第二篇:音乐家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他的音乐是俄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内的最高成就之一;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者;主要音乐作品有六部交响曲、三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会序曲《1812》、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等。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到的悲剧性。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贺渌汀(1903年-1999年),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在近80年的音乐生涯中,他把自己的音乐活动与人民的革命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作了很多不朽的音乐作品,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他的创作,构思严谨周密,结构完整紧凑,手法简洁洗练,感情真挚自然,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歌曲创作,其亲切上口的旋律与鲜明的时代感使他成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位优秀的人民音乐家。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晚会》。
电影歌曲《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歌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在法国逢恩,祖籍弗兰德。自幼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十七岁那年,波恩宫廷大学旁听哲学,也就是在这时与莫扎特有了短暂接触。1792年,定居维也纳,经过海顿的指引,艺术上进步飞快,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歌剧《费黛里奥》,戏剧《哀格蒙特》《雅典的废墟》;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黎明》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和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苦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此外其作曲风格同时兼具旋律及艺术性,悦耳开朗,令其作品地位足以与巴赫及贝多芬相提并论,亦能让人感受到音乐由巴洛克时期转向古典主义时期。其中以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最为杰出.《安魂曲》,《牧人王》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是他最后的三部,即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其中《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朱彼特》)宏伟豪迈、乐观向上,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响曲的出现。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是最后三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各乐章之间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代表作品:《钢琴协奏曲》,《叙事曲》
王洛宾(1913-1996)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籍贯北京。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十八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代表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尔和泰勒曼齐名。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代表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等
弗朗茨·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代表作品:《魔王》、《鳟鱼》、《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狗》(2首)、《普罗米修斯》、《致音乐》、《迷娘之歌》、《纺车旁的格雷欣》、《牧童的哀歌》、《战斗中的祈祷》、《剑之歌》、《战士之歌》等,主要有3部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他从小家境贫寒,对劳苦大众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聂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另外由赵丹主演的影片《聂耳》在1959年上映后也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这部电影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传记片。代表作品:《义勇军进行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尔和泰勒曼齐名。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代表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等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国作曲家。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代表作品:《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罗恩格林》
第三篇:音乐家别称
音樂之父-巴哈
音樂之母-韓德爾
音樂之王.音樂教會之父-帕勒斯替那
音樂神童-莫札特
音樂詩人-蕭邦
鋼琴之王.鍵盤魔王-李斯特
協奏曲之父.古協奏曲之父-韋瓦第
樂聖-貝多芬
交響曲之父.弦樂四重奏之父-海頓
管絃樂之父.交響詩人.法國浪漫派的先驅-白遼士
歌曲之王-舒伯特
神劇之父-韓德爾
天才作曲家.幸福的音樂家-孟德爾頌
德國音樂之父-舒次
俄國音樂之父-葛令卡
捷克音樂之父-史麥塔那
樂劇的宗師-華格納
悲觀音樂家-柴可夫斯基
小提琴魔鬼-帕格尼尼
圓舞曲之父-大約翰史特勞斯
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
圓舞曲之祖-蘭納 和聲學理論始祖-拉摩
音樂變色龍-史特拉汶斯基
歌劇巨匠-威爾第
歌劇改革者-葛魯克
浪漫樂派的先驅-韋伯
十二音列創始者-荀白克
大鍵琴之父-史卡拉第
民謠採集家-巴爾托克
歌劇作家-羅西尼
印象樂派的鼻祖-德布西
輕歌劇鼻祖-奧芬巴赫
偉大的變奏音樂家-雷格
寫實音樂主義創始人-楊納傑克
藍調音樂之父-漢弟
進行曲之王-蘇沙
音樂的先知者-布拉姆斯
快筆作曲家-羅西尼
外国音乐家的称号
乐圣
贝多芬 德国
音乐之父、十二平均律之父
巴赫 德国
清唱剧大师
亨德尔 德国
音乐诗人
舒曼 德国
乐剧巨匠
瓦格纳 德国
艺术歌曲之王
舒伯特 奥地利
指挥界帝王
卡拉扬 奥地利
圆舞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
海顿 奥地利
音乐神童
莫扎特 奥地利
歌剧之王
威尔第 意大利
男高音歌王
卡鲁索 意大利
高音之王
帕瓦洛蒂 意大利
钢琴诗人
肖邦 波兰
小提琴之王
帕格尼尼 意大利
歌剧界女王 卡拉斯 美国
钢琴之王
李斯特 匈牙利
标题音乐之父、现代管弦乐之父
柏辽兹 法国
印象派大师
德彪西 法国
法国音乐之父
保尔-莫里亚 法国
俄罗斯音乐之父
格林卡 俄国
神弓
海菲兹 俄国
音乐绘画大师
穆索尔斯基 俄国
捷克音乐之父
德沃夏克 捷克
新捷克音乐之父
斯美塔那 捷克
民族乐派奠基者、芬兰第一公民
西贝柳斯 芬兰
民族乐派大师
格里格 挪威
当代钢琴泰斗
鲁宾斯坦 波兰
第四篇:森林音乐家
歌唱活动《森林音乐家》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与歌词,在与教师对唱的过程中学唱歌曲。
2、在教师图片、动作的帮助下,记忆歌词内容。
3、通过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的规律,利用图片进行创编。活动准备:
“森林音乐家”音乐、图谱、教学PPT 活动流程:
一、《森里音乐家》伴奏入场(教师带领幼儿)
教师:小朋友刚才的音乐好听吗?听了这首音乐你感觉怎么样?
二、故事引入
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有许多小动物都想参加表演,他们都带着自己喜欢的乐器来到了音乐会,你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吗?猜猜看?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歌曲内容。
2、教师配乐范唱歌曲。
好,那我们再一起来听一听《森林音乐家》的歌曲,听听看到底是不是这些小动物们?还有他们最擅长是什么?
(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出示图谱)
3、幼儿按照图谱,根据音乐的节奏朗诵歌词。(帮助幼儿理解与记忆歌词,不配乐)
4、教师边指图谱,边与幼儿初步尝试演唱歌曲。(配钢琴音乐)
三、接唱游戏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合作唱这首歌。老师唱前半段,小朋友唱后半段,边唱边做表演动作,我们唱慢一点,来试一次。
2、教师:接下来我们请我们的爸爸妈妈们跟我们一起来演唱吧,这次请爸爸妈妈们唱后半段,你们唱前半段。
四、创编活动
1、幼儿根据图片,进行创编。
2、互动接下来请我们的爸爸妈妈们跟我们一块儿来演唱小朋友创作的歌曲吧!
附:
森林音乐家(德国民谣)
热闹的森林里面,我是一只小松鼠。我带着一把提琴,我是一个音乐家。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快乐的小松鼠。
热闹的森林里面,我是一只小白兔。我带着一只喇叭,我是一个音乐家。这边吹一吹,那边吹一吹,这边吹一吹,那边吹一吹,快乐的小白兔。
热闹的森林里面,我是一只小山羊,我带着一支笛子,我是一个音乐家,这边嘟一嘟,那边嘟一嘟,这边嘟一嘟,那边嘟一嘟,快乐的小山羊。
热闹的森林里面,我是一只小花鹿。我带着一个小鼓,我是一个音乐家,这边咚一咚,那边咚一咚,这边咚一咚,那边咚一咚,快乐的小花鹿。
第五篇:音乐家名人名言
音
乐
格
言
语录
名人论音乐
音乐名言录 音乐家论音乐
舒
曼论音乐
语录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
—— 苏霍姆林斯基
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 马克思 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
——(英)海伦.辛普森 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 尼采
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 爱因斯坦
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 柏拉图
返回起始处
名人论音乐: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贝多芬
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
—— 海顿 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
—— 雨果
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 柏拉图 音乐常使死亡迟延。
—— 伊索
人都需要娱乐和变换兴趣,以防止变得迟钝,呆滞和智力上的闭塞。
——乔义特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爱默森
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般竭尽全力时的心理状态。
—— 柴可夫斯基
返回起始处
音乐名言录: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
—— 黑格尔
音乐家必须不断地反身自省,培养自己最内在的东西,以便使它转向外界。
—— 歌德
音乐家的艺术不在于直接描绘形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对象能够在心灵里创造的情绪中去。—— 卢梭
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做木石。假使身充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的资格。
—— 马丁.路德
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它是各种艺术当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艺术,能够成为音乐那样,则是一切艺术的目的。
—— 叔本华
最好的音乐是这种音乐,它能够使最优秀、最有教养的人快乐,特别是使那个在品德和修养上最为卓越的一个人快乐。
—— 柏拉图
艺术正如生活那样,它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棗也不可能有什么能使我们认为还有比本身就是时代的海洋的音乐更美好的东西。
—— 罗曼.罗兰
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它是各种艺术当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艺术,能够成为音乐那样,则是一切艺术的目的。
—— 叔本华
返回起始处
音乐家论音乐: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 贝多芬
我深信: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原则。
—— 格鲁克
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 门德尔松 技术只有为高尚的目的服务,才有价值。—— 舒曼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 海顿
不同生活接触,就不能为生活创作。不锻炼自己的人格,无由产生伟大的作品。
—— 聂耳 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
—— 舒曼 通过与诗的内在联系,音乐获得了新生。
—— 李斯特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
—— 门德尔松 最好是创作出真实情景,而不是照搬。
—— 威尔弟
我在旋律上花费很多功夫。重要的事情不在于旋律的开始,而是把它继续下去,发展成完满的艺术形象。
—— R.斯特劳斯 作曲并不难,但剔除多余的音符却是极为困难的。
—— 勃拉姆斯
作曲家在创作一个作品时是全力以赴的。他轮番地经历了相信、怀疑、热心、绝望、欣喜和痛苦。
—— 比才
难道音乐家不应该象诗人和画家一样地研究大自然吗?事实上,他能够研究人——大自然最杰出的创造物。
—— 约.弗.雷沙特 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象自然那样无边无际,象风,象天空,象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艺术。
—— 德彪西
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
——罗杰.诺斯
人们认为:我的艺术创作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这是错误的。没有人像我那样在作曲上花费了如此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没有一位大师的作品我没有再三地研究过。
—— 沃.阿.莫扎特
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象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
—— 弗德雷里克.柏辽兹
对一个作曲家来说,从他对农民音乐的研究中获得全部益处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完整地吸收农民音乐的语汇,以致达到除这种语汇以外忘掉一切的地步,并把这种语汇作为自己的音乐母语来使用。
—— 巴托克
返回起始处
舒曼论音乐
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谤听。
当你年龄较大时,别弹奏任何时髦的肤浅的乐曲。因为时间很宝贵,光是把世界上所有的优秀作品熟悉一下,就够你忙的——即使把你的生命延长一百倍,也还是不够。
永远别醉心于卖弄技巧,醉心于所谓壮丽的效果,应当专心致志产生作曲者希望产生的印象,此外均非所需,凡是超过这一点的,都是歪曲。
一切时髦的东西总会变成不时髦的,如果你一辈子追求时髦,一直追求到老,你就会变成一个受任何人轻视的花花分子。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创造出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
返回起始处 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