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_第三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

时间:2019-05-15 07:1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波_第三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波_第三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

第一篇:王波_第三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

第三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在蓉召开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专家王波作为东北地区代表应邀出席

8月27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中华民族医药学会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在成都开幕。此次活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民族医药学会主办,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中华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承办,活动时间共27日、28日两天,主要围绕“中医药学科建设与传承创新发展”来进行。我院儿童发育行为疾病专家王波也作为东北地区代表参与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会长、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马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丁樱分别汇报了2016年关于“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和“中华民族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谢忠为此次会议进行讲话,会议由此拉开帷幕。

图为开幕式现场

会议上,中医儿科学首位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建院元老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江育仁医师“儿科疾病的中医理论学”学术思想研究进行专题讲座。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融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韩新民医师,河南中医学院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丁樱医师等全国知名中医儿科医师也分别进行了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

会后,王波表示“我非常赞同医学会会长马融强调的“多学科规范化诊疗”,我们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目前采用的医学家三位一体诊疗体系和本次大会的创新研究不谋而合。该体系集结了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内分泌疾病前沿诊疗方法的核心优势,对推动儿科医学进步与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专家王波就中医儿科学发表讲话

我院专家王波与马融合影(分别为左起第一个、左起第三个)

王波作为东北地区代表,她表示,自己更多的是扮演一个传递者的角色,将此次会议的核心点传递给东北地区更多的儿科专家,一起展开学习。此次会议为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学术性指导,使我们更加地明确了我们中医儿科医疗事业发展的方向,也促进了我国儿科医学学科繁荣发展。

图为本次学术大会合照现场

第二篇: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征文通知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征文通知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

征 文 通 知

医学术便函[2011]第028号

各位医师:

为了促进我国儿科事业的发展,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定于2011年9月下旬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本次大会将由国内外知名的儿科专家就儿科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前沿问题作专题报告,各专业的热点问题作深度讨论;举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本次会议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10分。欢迎儿科医生踊跃投稿。现将征集论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内容:

本次征文内容覆盖儿科领域的相关实验研究;儿科领域的临床研究。论文征集包括儿科各专业:儿保、神经、血液、心脏、肾脏、免疫、感染、呼吸、消化、急救、新生儿、内分泌与遗传代谢,以及其他儿科相关内容。

本次征文鼓励多中心联合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报告,同时欢迎对儿科临床和学科发展政策性研究或评论性的文章投稿。

二、征文要求:

1、(1)未在国内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2)摘要一份,1000字以内,编排顺序为:题目、单位、邮编、姓名、正文。摘要正文格式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

2、本次大会只接收网上投稿的论文,不接收纸质投稿和EMAIL投稿。请登录大会网站:http://。

4、请作者自留底稿,文责自负。

5、继续教育学分:全体参会代表可获得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

6、论文评奖:我们将组织专家对投稿论文进行评审,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对于获奖论文将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奖金。

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1年2月

第三篇: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现状的反思与前瞻

【摘要】 回顾中医儿 科学 术 发展 的 历史,对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现状,从中西医结合、医辨证论治、教学与科研、继承、发扬、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反思,以推动中医儿科学术向前深入发展。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术发掘; 辨证论治; 辨病; 辩证

自扁鹊为“小儿医”以来的2 400余年中,中医儿科学经历了起源、奠基、形成、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自成体系。同时,中医儿科学领域的多项成就,从钱乙的脏腑辨证论治纲领与创立的五脏虚实补泻方剂,以及钱乙的脾胃学术思想,到叶天士《幼科要略》中关于小儿四时病症的诊治而发展成温病学说等等,又为推动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就儿科学体系而论,中医儿科学还创立了多项世界记录,如隋唐时期已经有多部儿科学专著问世,已在太医署正规培养5年制少小科专科医生;宋代建立了理论与临床内容完备、水平较高的儿科学体系,刘昉的《幼幼新书》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完备的儿科学巨著;明清时代儿科学术水平快速发展提高; 中国 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及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应用等等。人类在跨入21世纪之际中医儿科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同时又面临机遇与挑战。

如何面对机遇、面对挑战,如何与时俱进,使中医儿科学术健康发展是摆在每一位中医儿科工作者面前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回顾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面对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现状,进行检讨与反思,很有必要,它将有助于向前探索与发展。1 关于中西医结合

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人们对人体生命科学的不同认识,构成了东西方几乎完全不同的中西医理论体系。也就是说,中西医的理论体系是东西方文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人体生命科学的不同认识,但都能达到防治疾病,保障人体健康的目的,可谓殊途同归。

自20世纪开始,西医文化的大量进入,给中华土地上的中医文化带来巨大撞击。虽谓“殊途同归”,但毕竟“道不同”、认识不同。古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医学领域却不能“不相为谋”,如何沟通,互相促进,达到真正的结合,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应当是大有裨益的。因此,20世纪开始便提出了“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大抵在20世纪前半叶,是以理论认识上的对照“汇通”为主,后半叶则在医疗、教学、科研领域里,“中西医结合”成为一种主要的形式。这种“主要的形式”的实际内容,主要表现在中西医病名的对照;运用西医的认识来解释中医;运用西医西药的理论来研究中药;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临床上中西医双重诊断、双重 治疗 等。因此在近50年来,虽然“中西医结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中西医在理论上、在临床上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结合点,离中西医结合的理念还相距甚远。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的这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思路,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应当引起人们的思考。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结合点,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西医各自的长处,取长补短,达到真正的有机结合,是当今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1.1 关于中西医病名对照 中西医病名对照,是中西医汇通的第一步。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自20世纪初即开始了中西医病名的对照汇通。1918年出版的顾鸣盛撰著的《中西合纂幼科大全》,即将中西医儿科病名作了初步的对应,1947年沈伯超著《儿科更新》则几乎主张以西医病名替代中医病名。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80年代以后,则几乎达到中西医病名双重诊断。

应当指出,西医在认识疾病上,由于科学的进步,微观的认识比较细致、直观、可取。虽然有许多未知认识,但就已知的得到科学证实的疾病认识,已得到公认。这些认识,基本上揭示了这些疾病的发生变化 规律,应当说西医病名的认识更为客观、直观。实际上,中医病名的认识,经过一两千年临床检验而确立的病名,也揭示了中医的认识规律。因此许多病名可以相通、或可相近,比如天花、麻疹、水痘等,就可相通;其他大量的病名,如厌食、腹泻、水肿、肺炎喘嗽等等就可相近。中医病名以证的认识为主,而证的认识包涵的范围较广,比较笼统;西医的病名对某一疾病的认识单一性好,也更为直观。中西医病名对照,应当是一种进步,是中西医沟通的第一步,为进一步的沟通和结合打下基础。但是医学领域有太多的未知数,许多疾病的病名目前还无法对应、无法对照,勉强对照,是不恰当的,不利于医学的发展。如乙脑和暑温,乙脑属于暑温,但不是说乙脑就是暑温,或暑温就是乙脑。应当采取同则同之,不能同的,又不能共的,采取约定俗成的称谓。因此在病名问题上,中西医有许多疾病名称不同,应当求同存异。目前不宜急于求成,强调一律,过早的搞中西医病名对照,事实上还不可能。不能要求大家接受目前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也不能要求大家丢弃已经认识的事物。

1.2 关于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 目前在儿科领域,甚至整个中医领域,均采取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形式。应当说,这一形式值得称道,也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很重要的实践。这一形式,既能展示西医辨病的长处,又能领略中医辨证的优势,应当说这是两长相加,也是中医学术发展在新时期的切入点。

几千年来,中医学是在东方文化的理念指导下,从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 总结 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中医是通过中医的病名来确立和认识疾病,20世纪以来由于西医的东进,加上科学技术的发达,西医病名的更加直观、更加客观、更具有单一性的揭示疾病规律的认识,为中医所接受,也是历史的必然。从历史发展来看,西医的进入为中医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撞击,也带来巨大的机遇。

如何使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起来,使之更好地发挥长处,为临床医疗服务,是摆在每一位中医工作者面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在当前历史时期,中医学从固有的中医疾病认识,转移至对西医病名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认识。这是中医学发展的一个跳跃。在这个跳跃中,应当认真地、深入地进行探索,充分地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把中医辨证论治发挥极至,而不要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固定化。

必须指出,当前的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结合”,在中医辨证方面过于简单化、程式化、固定化。一个病名之下,列二三个、三四个、或五六个中医“证型”,就作为大学的教科书,作为临床的规范,作为国家行业的标准,未免过于简单、过于肤浅、过于程式、过于固定。须知中医辨证是动态的、灵活的、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虽然每一疾病有一定规律,但决不是那么简单和固定。中医是辨证论治,从来也没有过“辨证分型”和“分型论治”。“辨证分型”和“分型论治”不能真正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成功经验,即是辨病与辨证的一个范例。1955年石家庄发生乙型脑炎流行,运用“清热解毒养阴”治则,采用白虎汤、清温败毒饮为主取得满意疗效。1956年北京地区又复流行乙型脑炎,用白虎汤疗效不佳,后用清暑化湿诸法(即白虎汤加苍术等)而显效。蒲辅周先生为此总结出乙脑治疗八法,这是因为当年北京暑盛挟湿,时值丙申太阴湿土在泉,气候湿热。1958年广州地区又发生乙型脑炎流行,使用上述地区经验疗效均不佳,是因当年燥热伤阴,按运气为戊戌“化火运”,气候燥热,故又在白虎汤基础上加生脉饮(即人参白虎汤加味之意),取得较佳疗效。疗效均达90%以上,并使当时的医疗界震惊。《中国中医药发展五十年》指出[1],“50年代中医药治疗乙型脑炎有两大意义,一是以其卓效在尚无抗病毒药物的条件下,说明辨证论治的价值;二是由于五运六气理论在治疗本病时取得一定疗效,引起人们重新对五运六气的重视和“估价”。这也充分说明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丰富性,以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动态论的辨证思维,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分型”就能代替的。用西医学明确疾病诊断,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特长,摒弃简单化、程式化的“分型”,真正做到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真正发挥中医的疗效。1.3 中西医双重诊断、双重治疗 中西医双重诊断、双重治疗,这是近30年来中医医疗上的一大特点,在儿科领域更是明显。临床上双重诊断,有西医病名诊断,又有中医病名及辨证诊断,这应该是件好事,正如上述所论有助于中西医的沟通,有助于中医对西医病名疾病的认识。但是,也同样存在上述内容中谈到的难免出现中西医的勉强对照,中医辨证简单化。目前的现状就是这样,因此,双重诊断存在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固定化。如何改进、如何提高,正是当今面临应当认真探索加以解决的问题。

双重治疗,在大多情况下弊大于利。顾名思义所谓“双重治疗”,即是既用西药又用中药,这是西药、中药相加,是凑合,是“拼盘”,不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在目前的现状下,所谓中西医结合治疗做得比较好的是,中西医在治疗某一疾病相互取长补短,针对某一病理状态、某一疾病阶段,发挥中西药的特效作用而取长补短,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以发挥最佳疗效,减少副反应,缩短病程。做得比较好的一个例子是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被认为是特效药物,然而激素的副反应大,肾病综合征的“反跳”与复发率高。然而在激素应用的不同阶段,根据辨证配合中药治疗能减轻激素的副反应,减少“反跳”,预防“复发”,同时还能增强体质,巩固疗效。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药合用,取长补短,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优点。

然而中西医双重治疗,中西药合用,很明显妨碍中医的发展,阻碍中医医疗技术的提高。因为西医治疗、西药的应用,靶向性较强,针对性较强,而且化学药物的定性定量准确,疗效确切。上述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就是激素的疗效确切,但副反应大,易复发,应用中医中药以巩固激素的疗效,并减轻激素的副反应,预防复发。在这个成功的“中西医结合”双重诊断双重治疗的例子中,中医中药也只是辅助的,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但更多的临床治疗现实却往往是中西药的合用是凑合,中药只是陪衬,或是点缀。中医治疗也往往不会认真思考、深入探索。尤其是儿科临床,西药针剂的注射往往比口服中药简单快捷,患儿家长都容易接受。既然西药起效了,何必再用中药,何必再去辨证论治,有了西医西药的拐杖,中医中药就必然“骨质疏松”,必然“缺钙”,中医的内涵就荒芜了,中医的特色就发挥不了,中医必然走向衰退。

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有极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医疗经验。即使是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临床上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情况下,也不应把中医辨证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固定化,而是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发挥中医的独特疗效,或与西医西药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向中西医的有机结合迈进。

第四篇:第二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征文通知

第二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征文通知

发表时间:2008-02-28 10:28:42 关键字: 中医心理学

第二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征文通知

先生/女士: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国际传统与现代睡眠医学会、中国睡眠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木之水健教咨询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于2008年4月25日~27日在北京召开(详情请见网站:www.xiexiebang.com huiwu@tcmit.org.cn

七、大会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

第二届国际睡眠医学学术大会

联合组委会

2007年8月8日

第五篇: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优秀研究生论文

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第三届优秀研究生论文征集通知 尊敬的研究生同学,您好!

为促进全国心理学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激发心理学研究生的学术兴趣,鼓励全国心理学研究生提交高水平的研究论文,积极参与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并在大会讨论,征得中国心理学会领导的同意,由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特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期间,举办“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第三届优秀研究生论文奖”评选活动。

今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资格

1.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并正式注册。

2.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向大会提供了学术论文全文。

3.第一作者为国内在读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

4.报告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发表。

二、奖项设置

此次评选拟设研究生优秀论文奖(包括一等、二等、三等)30名。

三、评选流程

1、请中国心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中本领域投稿中,按照约10%的比例,推荐优秀论文。

2、大会召开期间,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将对各专业委员会的推荐结果进行汇总和核实,经“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第三届优秀研究生论文奖”评审委员会(由中国心理学会学会领导、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组成)综合权衡,决定最后名单。

3、评审委员会将依据“论文选题,问题提出,研究设计,数据统计,综合能力,论文成果,论文写作,”等8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审。

4、大会闭幕式上由中国心理学会领导宣布获奖名单并当场颁发证书。

四、相关要求

1、所有参选作者必须向大会提交论文全文,格式参考《心理学报》杂志。

2、全文投稿截至时间为10月15日,向大会提交文章电子文档(WORD及PDF文件),以48小时内收到邮件回复为准。

3、在提交全文电子文档的同时,请提供相关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所属院校、性别,邮箱地址,联系电话,硕士还是博士,专业方向,导师名称(EXCEL

附:专业委员会——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工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法制心理学、学校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军事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4、在提交全文电子文档时,正文与相关信息分两个文档提交。

五、联系方式

联系邮箱:youth@psych.ac.cn及youthlm@163.com

联系人:卢敏(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刘旭峰(大会组委会-西安)联系电话: 010-64857026(北京)029-84774803(西安)

六、致谢:

感谢大会主办方-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的大力支持!

感谢评奖赞助方-中科博爱心理医学研究院的热心资助!

中国心理学会十四届大会组委会

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2011年9月29日星期四

下载王波_第三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波_第三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