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语言学概论考研试题

时间:2019-05-15 07:3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语言学概论考研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语言学概论考研试题》。

第一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语言学概论考研试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语言学概论考研试题

一、解释术语:

1、音位变体

2、内部屈折

3、积极词

4、社会变体

二、选择:

三、填空(20分)

1、关于语流分解。

2、结构主义各流派的代表人物。

3、语言的类型。

四、分析题:

1、分析下列词语的结构和构词法。

2、音标描写。

3、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短语。

4、分析“不适当地浇水施肥”的歧义。

五、问答题:

1、词汇稳定性的两大基础。

2、分析例句中使用的语言手段。(如:There are many books。)

3、人类语言与动物的交际方式的区别。

4、用变换分析法说明:“台上坐着主席团”与“台上唱着京戏”的不同。

【考后感想及建议】05、07年的语言学概论,重复考到的知识点表较多,08年的也有这一特点。小建议:往年考到的基础知识一定要牢牢掌握,并且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例如:往年考到“共时语言学”和“根词语”,你最好把“历时语言学”“内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与“粘着语”“屈折语”等概念也弄清楚。(舒怿)

第二篇: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言及应用语言学2015年考研

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言及应用语言学2015年考研 科兴.翔高.启弘教育

考试科目 ① 101 政治②外语(201 英语

一、202俄、203 日,242 法、243 德、245 西、246阿、247 意、248 葡、249 朝)任选一门③354 汉语基础④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拟招收人数 90

技术分算法 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

技术分分数线 306.4

研究方向 1.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基础考试由“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和“汉语语言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语言学基础2.汉语概况3.现代汉语语音4.现代汉语词汇5.现代汉语语法6.汉字7.古代汉语

(二)汉语应用能力

汉语应用能力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辨音和标音能力2.字形、字义辨别能力及汉字书写规范3.词汇、语法规范4.文言文阅读理解

(三)汉语语言分析

汉语语言分析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语音分析2.词义分析3.语法分析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组成(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外国文化基础知识3.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教育学基础2.心理学基础3.语言教学基础

(三)材料分析写作

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分析与实践能力2.论文写作能力

同等学力考生须通过英语专业四级或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初试②外语中,201-203 为全国统考科目,242-249 为我校自命题外语。报考我校该专业考生如选择我校自命题外语,若未上我校复试线,有可能无法参加调剂(外校可能不接受 242-249 外语语种考生),请考生慎重考虑 初试简介 最新动态

第三篇:四川外国语学院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2008年考研试题

四川外语学院

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

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全卷150分,3小时完成。语言学概论试题(75分)

一、术语解释(20分)

1、语法范畴

2、语言融合3、洋泾浜

4、社会方言

5、团音

二、用国际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10%)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三、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21分)

1、一切语言都至少有由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

2、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3、书面语完全脱离口语是违背语言发展规律的反常现象。

4、词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5、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6、屈折语比粘着语进步,粘着语比孤立语进步。

7、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振幅。

四、论述(24分)

1、词义的概括性。

2、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现代汉语试题(75分)

五、术语解释(20分)

1、调值

2、音位变体

3、大篆

4、语义场

5、受事主语句

六、用汉语拼音方案给下列汉字注音(10%)

旅程 精心 金星 影印 品行 亲近埋伏 申明 嗔怒 造诣

七、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的层次和结构关系............

第四篇:上海外国语大学06对外汉语方向语言学考研考试知识点

现代汉语知识点归纳

1.塞擦音2.合成词3.音位4.叠韵5.正字法6.不及物动词与宾语

7.句末问号8.主题与主语9.宾语类型

10.⑴把字句成立的条件⑵把字句不同动词对补充成分是否有要求

⑶“把”后的名词特征

11.兼类词的特点12.动宾关系13.关系宾语

14.语用特征15.汉语语法手段

16.音节多少是否影响形容词和名词之间组合搭配的条件

17.⑴“白布”和“白的布”从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考查

⑵“青岛啤酒”和“青岛的啤酒”

⑶名词与定语之间的“的”是否影响结构和意义

18.“认真”和“认认真真”语法句法分布和功能

19.多个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20.“写得好”的不同意义是否在形式上有所表现

21.“墙上挂了一幅画”和“墙上挂着一幅画”意思相近,可见,“了”和“着”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消。

22.主语就是施事23.语序24.汉字是表音文字还是„„?

25.舌面音与四呼的拼合规律26.一个音节中辅音最多有几个

27.两个上声相连的音变28.“动员”“年轻”的构词方式

29.“来了吗,小王?”的主语30.“窈窕”是双声,叠韵还是叠音?

31.⑴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音词、单纯词还是单义词?

⑵汉语中一个语素通常用几个汉字表示

32.拼音字母的数量

33.研究汉字偏旁系统始于《马氏文通》《说文解字》还是《康熙字典》?

34.阴阳上去的调值?35.中国第一部研究语法的著作?

36.“门口站着一个人”的人是关系宾语、施事还是受事?

37.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38.“了”在句法形式上的特征

39.有定成分和无定成分在句法分布方面的结论

40.举例说明“把”字句的特征

论正字法:《现行正字法》

序章 正字法与规范化[1]

第1节正字法与规范化的关系

0.10导语

文字规范化是一种运动,正字法是一种法规。文字规范化离不开正字法,没有正字法的制约和引导,就不可能实现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正字法又是专为文字规范化而制订的,并且又是在文字规范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没有文字规范化的过程就没有正字法。0.11 何谓正字法?

正字法是关于文字使用的规范性法则。它既不同于书法,也不同于造字法。书法主要讨论汉字书写艺术的规律性问题,造字法主要讨论汉字标记汉语的规律性问题,正字法则主要讨论如何使用汉字才合乎规范的问题。三者讨论的问题都与汉字有关,但分工不同。本书主要讨论现行汉字使用的规范性法则,因此取名为“现行正字法”。

本书所谓“正字法”,是立足于汉字体系的广义的正字法。它既不同于拼音文字的正字法,也不同于只针对字形的狭义的汉字正字法。它主要包括字音法、字义法、字形法和字体法四项内容。一般认为,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除了本身固有的形体之外,还有记录自汉语语素(或词)的读音和意义。某个汉字可以表示哪个语素(或词)的读音和意义,不可以表示哪个语素(或词)的读音和意义,这属于字音法和字义法的范畴。汉字的“形体”,实际上包括字体和字形两个方面。字体是就群体汉字而言,指的是某一范畴中汉字所具有的共同的字形体式;字形是就个体汉字而言,指的是属于一定字体的各个体汉字的特定书写造型。从历时范畴上看,汉字曾发展出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多种字体;从共时范畴上看,在某种历时性字体中,往往还包括正规体、草写体以及欧、柳、颜、赵等个人风格性字体等;印刷术出现以后,汉字还出现了手写体和印刷体等的分别。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体里其笔画的具体造型往往不尽相同。如印刷体中宋体的“隶”和隶书体的“隶”,在笔画上就有区别。某个汉字字形,只能这样书写而不能那样书写,这属于字

形法的范畴;在什么情况下某些字应该用什么字体,而不应该用什么字体,则属于字体法的范畴。另外,标点符号、数字、汉语拼音等,在书写汉语的过程中,起到了类似于汉字的作用,它们的使用法则,也应归入广义正字法的范畴。只因篇幅所限,本书没有详述,但附上了国家及政府职能部门发布的有关标准,以填补这一空缺。

0.12 何谓规范化?

汉字规范化有广狭两种含义:狭义的汉字规范化专指汉字使用的规范化,这种意义上的规范化,是指全社会要根据国家及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各种正字法标准使用汉字,不能各行其是,放任自流。广义的规范化包括使用的规范化和汉字系统本身的标准化整理两个方面。通常所说的“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就是指要把汉字系统整理成符合这四项标准的文字体系。

汉字使用的规范化跟汉字整理的标准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汉字系统,规范化的使用就没有明确的标准,大家都无章可循,也就无法达到真正的规范化。反之,进行标准化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用字的实践,如果有了标准化的汉字系统,而大家不好好维护,不严格按照它的各种标准规范地使用,那标准化的汉字系统也就形同虚设,毫无用处。当前,汉字的标准化整理工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各方面的规范化字法标准已基本确立;但相比之下,规范化使用方面的问题仍然很多,不仅不规范字泛滥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止,就连人们的规范化用字的意识,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总之,普及正字法知识,抓好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已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当务之急。

0.13 正字法与规范化

在不同的时期,文字规范化的正字法标准往往是不同的。从字体方面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其特定的字体标准。例如统一六国前,秦国的字体标准是以《史籀篇》等为范本的大篆,统一六国后的字体标准则是以《仓颉篇》等为范本的小篆,汉代的字体标准是以《熹平石经》等为范本的隶书,唐代的字体标准则是以《干禄字书》等为范本的楷书。历代所编纂的各种字典,大多具有综合性正字规范的作用。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晋代吕忱的《字林》,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宋代王洙等的《类编》,明梅膺祚的《字汇》、张自烈的《正字通》,清代的《康熙字典》等,都体现了当时的正字规范。即便是解放后,随着汉字规范化整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规范化的正字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未

公布前,旧的印刷体及其字形并不是不规范的,但该表确立的新的印刷体及其字形公布后,旧的印刷体及其字形就不规范了。

当前汉字规范化的正字法标准,是随着汉字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步制订出来的。汉字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积极稳妥地整理汉字系统,使之逐步实现标准化,首先达到所谓“四定”的目标,即:

A.定量: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用量,如常用字量、通用字量、专用字量等;

B.定形: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字形和字体,如简化繁体字、废除旧形字、淘汰异体字等;

C.定音: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读音,如废除异读音、统一人名、地名读音等;

D.定序: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序列,如笔画顺序、拼音顺序、部首顺序、数码顺序等。汉字系统本身的标准化,为实现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铺平了道路。随着标准化工作的不断不断拓展,国家曾发布过许多与用字有关的文件。这些文件,从音、义、形、体各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规范化用字的正字法标准。主要有:

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一致通过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草案》,并建议由新闻出版部门立即实施。同年12月,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下简称《一异表》),要求从1956年2月起在全国实施。该表收异体字810组,根据从简从俗的原则,从中选出810个作为正体,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该表发布后,不仅精简了汉字的字数,使汉字系统向规范化方向大大前进了一步,而且有效地遏制了汉字使用中的字体混乱现象。《一异表》无疑是我们淘汰异体字的正字标准。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在旧形字和繁体字的基础上淘汰异体字的,因此,它只能作为淘汰异体字的主要标准,而不能作为书写新形字和简化字的规范性标准。即使在淘汰异体字方面,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由于该表颁布后又曾作过某些调整,在以后颁行的《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还恢复了不少异体字,因此,凡是与《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不一致的地方,应以后两者为准。

B.《简化字总表》

汉字的简化工作从1956年开始,到1964年3月,制订出了《简化字总表》(以下简称《总表》)。1977年曾推出过《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但遭到不少人的反对。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语委《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从此,“二简字”被停止使用。为便利人们正确使用简化字,同年10月,国家语委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并作了个别调整。调整后的《总表》,实收简化字2235个,不仅精简了汉字系统的字数和许多字的笔画,而且为人们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字体规范,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学习和使用,对于消除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发挥了重大作用。使用简体字,应当以此表为主要标准。

C.《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下简称《现通表》)是在1965年1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以下简称《印通表》)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印通表》收字6196 个,《现通表》收字7000个。它们确立了同手写体接近的印刷体及其字形(一般称之为“人民体”和“新字形”),规定了所收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目以及笔顺等,是我们使用新型印刷体和新字形的规范性字法标准。同时也是淘汰异体字、使用简体字的新的补充性标准。

D.《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该表是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电部于1985年12月发布的。该表着眼于普通话词语的一些异读现象来审定读音,它继承了1963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的成果,重新审订了某些读音。到目前为止,它是关于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最新的法定标准,是我们规范异读字读音的主要依据。

E.其他的用字规定

《关于地名用字的若干规定》(1987),《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1977),《标点符号用法》(1990),《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1987)等,都是以上几个表的必要补充,也应成为我们规范用字的正字标准。

F.可作为参考性正字标准的工具书

除上述各项规定外,《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李志江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92重排本)、《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等工具书,都是为贯彻上述规定,匡正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混乱现象,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编写的;虽不是国家文件,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文件的精神,在音、义、形、体各方面,可以起到同国家文件相类似的规范作用,因此也是我们所需参考的正字标准。

第五篇:语言学概论考研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复合符号原则上不是任意的,是有理据的 B、正是由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是可变的 C、最基本的单纯初始符号都是任意的

D、任意性是指一个符号先由某一个群体约定,继而向周围扩散推广

2、关于书面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经过加工和提炼,比较规范,所以,语言研究应该首先研究书面语

B、书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任何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 D、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主要是风格上差异

3、产生与18世纪末叶19世纪初叶的语言学被称为(B)A、结构主义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社会语言学 D、功能语言学

4、组合关系现在一般称为(C)A、联想关系 B、类聚关系 C、句法功能 D、语义组合

5、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中,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的是(D)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6、元音和辅音本质区别是(C)A、元音的发音可以延长,辅音不可以 B、元音发音响亮,辅音不响亮

C、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一定受阻

D、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均衡紧张;辅音则不然

7、[ε]的发音特征是(D)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下面各项中,都是浊辅音的一组是(C)A、[t§ ½] B、[d §] C、[b z] D、[p k]

9、“升帐”的“帐”和“热胀冷缩”的“胀”,其理据性体现在(B)A、初始性 B、同源性 C、拟声性 D、复合性

10、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是(B)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是成词语素

11、“伟大、美好、性急、霜降”等词的构造方式是(D)A、都是陈述式 B、都是并列式

C、前两个是陈述式,后两个是并列式 D、前两个是并列式,后两个是陈述式

12、结构形式大多相当于句子的“语”是(A)A、谚语 B、成语 C、惯用语 D、格言

13、正是因为什么样的特性,才是语法规则是一种简明的规则,只需重复使用有限的几条规则就能管住大量的现象(B)A、抽象性 B、递归性 C、系统性 D、稳定性

14、下列关于“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组合规则关注的是线性搭配问题,聚合规则研究同功能的替换问题 B、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结构主义语法学提出的 D、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各自独立

15、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A)

A、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

C、变化中缀

D、异根

16、把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写成“他”、“她”(D)

A、表示性范畴

B、表示格范畴

C、表示人称范畴

D、什么语法范畴都不表示

17、下面关于语义模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词义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B、词义的中心是明确的

C、有不少词的词义是精确的

D、模糊性影响了人们的交际,所以要多造一些专有名词

18、“阿Q圆圆地画了一个圈儿”中的“圆圆地”语义指向(C)A、阿Q B、画 C、圈儿

D、没有指向

19、“连老王都打了”是一个歧义结构,歧义的原因是(D)A、词汇意义不同造成歧义 B、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C、句法结构层次不同造成歧义 D、语义结构不同造成歧义

20、关于自源文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都是意音文字 B、都是词语文字 C、都是语素文字

D、都采用了假借字直接表音

21、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A)A、象形的 B、会意的 C、表音的 D、假借的

22、语言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的,变化最慢的是(C)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修辞

23、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属于语言的(C)A、语言的借用和吸收 B、语言的转用 C、语言的混合 D、双语现象

24、关于语言能力,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A、语言能力指语言表达能力

B、语言能力指利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 C、语言能力指不同年龄段获得语言的能力

D、语言能力指人类的大脑为人类提供了掌握语言的先天基础

25、普遍语法的提出者是(C)A、洪堡特 B、索绪尔 C、乔姆斯基 D、布洛卡

26、下面对中介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A、中介语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B、中介语是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的过渡语

C、中介语两个母语背景不同的人使用的共知的第三种语言 D、中介语是科技语言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元音的发音特征取决于(ABDE)A、起主要作用的部位 B、声带是否振动 C、唇形的圆展 D、舌位的前后 E、舌位的高低

2、基本词汇的特点是(BDE)A、数量最多 B、使用范围广 C、理据性强 D、产生历史长 E、构词能力强

3、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可以将文字分为(CDE)A、音节文字 B、音位文字 C、表意文字 D、意音文字 E、表音文字

4、来自原始印欧语的亲属语言有(ABC)A、拉丁语 B、日耳曼语 C、古斯拉夫语 D、苗语 E、阿尔泰语

5、下面提到的研究内容,属于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范畴的是(ABDE)A、外语教学的规律 B、母语教学规律

C、社交称谓语的演变规律 D、语言规范化问题 E、语言信息处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1、发音方法:①狭义的发音方法只指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振动不振动,送气不送气等。②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有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五种,声带振动的是浊音,不振动的是清音。(③如[p]发音方法是:塞音、不送气音、清音。

2、语法单位的构成关系:①语法单位共有三级,语素和语素组是一级,词和词组是一级,句子和句组是一级,同级之间是量变关系,功能相同;不同级之间是质变关系,功能不同。②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量变关系叫做构成关系。③如“花”都是词,“红花”是词组,“花”和“红花”功能相同。

3、预设:①就话语本身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且句义乙是句子的背景信息,那么甲以乙为预设。②预设是不能否定的,否定了甲,乙依然成立。③如“他哥哥来了”(甲)的预设是“他有个哥哥”(乙),否定了甲,“他哥哥没来”,预设仍是“他有个哥哥”。

4、字符:①“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基本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②如汉字的“字”,拼音文字的字母都是字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索绪尔对语言学的主要贡献。

答:①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②区分了言语活动中的“语言”和“言语”,语言是社会的、抽象的、匀质的,言语是个人的、现实的、异质的。(③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创制了专门术语----能指和所指。④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20世纪的语言学对其它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修路”、“老人可以接待”都是歧义结构,试从语义角色的角度加以说明。答:①“修路”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通过“修”这个动作,使之有了“路”,另一个是原本就有“路”,但“路”有问题,通过“修”使之好。“老人可以接待”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可以接待老人”,另一个是“老人可以接待别人”。②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就叫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结果、工具、处所等等。语义角色不同,常常造成歧义。③“修路”的第一个意思中,变元“路”的语义角色是结果。第二个意思中,变元“路”的语义角色是受事。“老人可以接待”的两个意思中,变元“老人”的语义角色分别是受事和施事

3、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规范花的原则是什么?

答:①语言规范化就是要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对那些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且又难以被社会公众接受的成分和用法,则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从而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引导人们的语言使用。②原则和标准是:语言规范化应该在认识了解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应该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去分析各种语言变化的利弊得失,即使是语言学家认为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现象,只要社会上普遍承认,也应该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予以承认。语言规范化必须跟上语言发展的步伐,保证规范化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分析下列语言事实,从词汇对语法的影响的角度说明其中的规律。a、差点考上了、差点没考上

b、差点摔倒了、差点没摔倒

c、差点中奖了、差点没中奖

d、差点淹死了、差点没淹死

答:①这四组例子,a、c是一类,b、d是一类。a、c组的“考上、中奖”是积极意义的,b、d组的“摔倒、淹死”是消极意义的。②词汇对语法有影响,针对这些例子来说,当谓词的词汇意义是积极意义的时候,进入“差点儿----”句式后,肯定形式表达的是否定意义,“差点儿考上了”的意思是“没有考上”,“差点儿中奖了”的意思是“没有中奖”,否定形式表达的是肯定意义,“差点没考上”的意思是“考上了”,“差点儿没中奖”的意思是“中奖了”;当谓词的词汇意义是消极意义的时候,进入“差点儿----”句式后,不论是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表达的意义都是否定的。“差点儿没摔倒”和“差点儿摔倒了”的意思都是“没有摔倒”,“差点儿淹死了”和“差点儿没淹死”都是“没有淹死”的意思。

2、试从词语的构造方式的角度对下列合成词进行分类,分别填入相应的各项中:

修辞 阿姨 瓜子 燕子 女儿 马儿 作者 司仪 刚刚 第三 作为 忘记 窗户 木头 开头 后现代 后年

词根和词根组合的合成词 词根和词缀组合的合成词 前加式派生词 后加式派生词

答:词根和词根组合的合成词 修辞 女儿 司仪 刚刚 作为 忘记 窗户 开头 后年 瓜子 词根和词缀组合的合成词 阿姨 马儿 燕子 作者 第三 木头 后现代 前加式派生词 阿姨 第三 后现代 后加式派生词 燕子 作者 马儿 木头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8分,共18分)

1、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的语法手段。

答:①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语法形式的类叫语法手段。②语法手段又可以分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③词法手段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三个小类。词形变化如:book—books是附加形式,foot-feet是内部屈折形式,go----went是异根形式,fish(单数)----fish(复数)是零形式。词的轻重音如:东西/东•西的意思不同,买卖/买•卖的意思也不同。词的重叠如:人人、年年、天天等都有逐个的意思,看看、说说都有尝试的意思。④句法手段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和语调四个小类。虚词手段如:a boy和the boy 的区别就是靠冠词来表达的,“看书”和“看了书”的区别就是靠时态助词来表达的。语类选择如:“读书”之所以是动宾结构,“好书”之所以是偏正结构,这和词类是有关系的。语序手段如:“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的意义不同,是由于语序的不同,前者的“客人”是有定的,后者的“客人”是无定的。语调的手段如:“你去吧?”和“你去吧!”,前者是疑问,后者是祈使,语调的作用明显。

2、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

答:①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可以包含若干个音色不同的音素。②归纳音位的原则有三个,第一个是对立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处于对立关系之中,都具有辨义功能,那么它们属于不同的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对立性原则。如汉语普通话中,bǔ(补)和pǔ(普)中“b[p]”和p[p>]出现的语音环境相同,音节的对立实际上是“b[p]”和p[p>]的对立,区别了不同的意义,根据对立性原则,“b[p]”和p[p>]是汉语的两个音位。③第二个是互补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不在相同的环境中出现,不能区别意义,那么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一个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互补性原则。如:普通话的[Q] [a] [A] [A]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不同,[Q]出现于[i-]、[y-]与[-n]之间,[a]出现于[-i]、[-n]之前,[A]出现于无韵尾的韵母中,[A]出现于[-u]、[-N] 之前。它们不区别意义,根据互补性原则,这四个音素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是一个音位。④第三个原则是相似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处于互补关系之中,而且,它们音质之间的差异不能从各自出现的环境之中得到解释,音质之间的差异较大,那么我们把它们也归为不同的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相似性原则。“[p]”和[N]普通话中是互补的,出现的语音环境不同,但这两个音素的音质差别太大,所以我们仍将它们看作不同的音位。

下载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语言学概论考研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语言学概论考研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言学概论试题

    2.最小的言语交际单位是( ) A.语篇 B.句子 C.词组 D.词 3.下列各组元音中,都是前元音的一组是( ) A.[i, u] B.[a, ] C.[e, æ] D.[ε, o] 4.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方法相同的......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填空15 % 1、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2、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3、汉藏语系的......

    《语言学概论》试题

    2010汉语言文学业余班(专升本) 《语言学概论》作业 岳云平E100131018 六、简答题 1.什么是语言问题的“名”和“实”之争? 答:“名”“实”之争自古就有。古代哲学家都把对语......

    语言学概论试题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语言学概论试题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贸考研经历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贸考研经历!(回报温暖的考研论坛!) 稀有板块,稀有学校,专业的帖子,申请加精啊,哈哈 一直都有坛子里的童鞋们说关于上外国贸的东西少,这就贴一下我的经历,我也是从温暖......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 我校2018届毕业生工作将继续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关于就业、创业工作的整体规划和要求,我校将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考研心得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考研心得 想当初自己迷茫无处求救的样子,我希望自己的一点经验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先说开始准备的时间吧:) 我很佩服现在就开始准备考研的朋友,想我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