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如何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2019-05-15 07:5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如何又好又快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如何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篇: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如何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如何又好又快发展

引言

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木材或其它植物纤维资源、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产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林产工业的支柱产业。在当前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丰产商品林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径级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环境、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木产品的不同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到上个世纪末,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报道,2000年世界木质人造板(含单板、胶合板、装饰板和纤维板)产量接近1.9亿立方米(其中,胶合板占30.1%,刨花板占44.1%,纤维板占17.3%),较十年前增长了57%以上。近十年来,世界人造板工业之所以得到飞速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木材资源由利用天然林资源为主向利用人工林为主转变,另一方面得益于人造板工艺技术的长足进展,新技术的普遍采用和主机设备的技术进步。

我国人造板工业近十几年来也发展迅猛。以2005年为例,全国人造板产量6393万立方米,其中胶合板产量2515万立方米,其它人造板1241万立方米,2005年产量是2002年的2.18倍。我国人造板的年产量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已远远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国产人造板成套设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支撑和基础作用。

可以说,市场的需求给人造板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又带动了人造板生产线相关主机设备、控制检测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

国外人造板机械工业发展趋向

国外人造板机械工业正向集团化、大型化、自动化、数控化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扩大原材料范围,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品质量、节能和开发新能源,以及注重环境保护等方向发展。

(1)集团化重组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为了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国外人造板机械制造企业进一步实现了大型化、集团化重组。形成了目前的国际人造板机械行业的三大巨头——辛北尔康普、美卓和迪芬巴赫。这三大集团公司在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方面取得的很大成功,使得其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更强、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高,迅速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据报导,这三大集团公司,2001年的人造板机械销售总额达到12.75亿欧元;三大集团公司以交付使用的人造板机械成套设备,已占全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0%以上,接近垄断全球。这一切表明,三大集团公司在人造板机械领域取得的成功,与他们成功的实施集团化重组战略是分不开的。同时,为有利于采用新技术,实现生产的连续性与企业集团化重组战略是分不开的。同时,为更好地采用新技术,实现生产的连续化、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单位生产能力的投资,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人造板厂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所使用的人造板机械设备也越来越大。例如,目前世界上在线运行的单线产量最大的MDF生产线安装在KUNZ人造板公司,该线热磨机由奥地利公司提供,主线设备由德国公司提供。

(2)自动化、数控化程度不断提高

近二十年来,发达国家提供的人造板机械化生产线,基本都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现场总线系统实现在总控制室完成全线检测与控制,一般每班只需要7-8名生产人员,所有操作均通过人机界面来完成;通过连续监控和不断调整实现最优的生产过程,通过高度自动化和高度灵活性来提高经济性生产。人造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数控化程度越来越高,单机和生产线正在向完全自动化、数控化方向发展;广泛应用各种高新技术,如红外、高频、超声波、同位素、激光、微电子、工业电视等高新科技,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实现了自动检测、自动信号连锁、自动保护和自动化管理,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人造板机械的主轴转速、进料速度等也普遍提高,使设备的生产加工速度、运输传送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大大提高了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据统计,德国木工机械行业2005年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中国2003年的7.66倍,意大利木工机械行业2005年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中国2003年的8.44倍。

(3)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产品质量

为应对木材资源不足、木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三剩”物以及次、小、薪资源的利用,人造板产品品种不断增加和产品结构不断变化的要求,国外研制出了一些新型的人造板机械,其设备的性能、制造精度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改进。例如,目前世界上十分重视对废弃木材的处理。从技术上一般采用机械分拣、再碎和热水分离技术;在利用废弃木材生产人造板时,德国、意大利等国一般都在采用数控化机械切片、粉碎及质量检测设备,很容易将废弃木材破碎成木片,而金属坚固件分离后被排出破碎机之外。

(4)重视环保开发新能源

近年来,随着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国外越来越重视能源的节约和新能源的开发,国外人造板工业普遍采用专用能源工厂的方式提供热能,不断提高设备的效率。例如采用能源工厂既可提高效率,又可消化工厂剩余物,使工厂做到“零排放”使生产线更加环保;热压机由采用饱和蒸汽或热水加热转向较普遍采用热油加热,不但提高了热效率,而且使热压板的板面温度更加均匀、稳定。

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快速发展。从研究、开发、生产、检验到销售,建立了完整的体系,成为人造板机械生产大国。我国生产的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48类800多种产品,销往美国、欧洲、南美、俄罗斯、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年工业总产值达60多亿元。资料表明,国产人造板成套设备的产能已占到了80%以上。在人造板成套设备的总生产能力上,国产设备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总体看,我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业的企业规模不够大,机械创新设计和工艺研究开发能力不强,尤其是主机设备和关键工艺技术创新能力不够,长期处于追踪和模仿的水平,生产线的自动控制、监控服务和环保手段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更大。具体表现在:

(1)恶性竞争自主研发能力差

目前我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业存在“有力仿制,无力创新,小而全,全而散”的经营模式,国内原有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造板生产线需要维护和技术更新。但由于价格之争,利润低,人造板机械制造厂之间恶性竞争,单机在低水平上徘徊;而经济和技术力量的限制,也造成人造板机械单机和生产线技术水平降低,很难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2)自动化、数控化程度低

当前人造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数控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但国产人造板机械单机和生产线由于自动化、数控化程度起点水平较低,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差距较大,无法完全实现自动化管理,更难以实现精准化工艺和生产,大大降低了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从而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机械设备利用率和产品质量。

(3)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脱节

人造板生产中,机械要满足工艺要求,工艺决定着机械化强度的高低。有些问题机械无法解决,可以通过改善工艺来加以解决。但国内的人造板机械厂在研究人造板机械新产品的同时,缺乏对人造板制板工艺理论的理解,设计制造的产品在结构上、使用调整上和自动控制上不能很好地满足制板工艺的要求,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上与工艺研究相脱节,工艺的落后也直接影响了人造板机械产品创新开发。(4)“小零件”发生“大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机电基础件的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跑、冒、漏”现象严重,尤其是液压、气动元件,电气元器件,阀门、管接头,自动控制一次、二次仪表,减速、变速机等机电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已不同程度影响了国产人造板机械的技术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了人造板行业劳动生产率及产品档次的提高。

(5)资源紧缺木材综合利用率低

人造板原料日益紧缺,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国产人造板机械能源消耗大,已严重制约人造板行业的发展。由于起点低、投资有限,国内人造板生产线从工艺和设备等方面对人造板生产中产生的粉尘、污水、有害挥发物和噪声等,是目前人造板机械制造企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又好又快地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应走自我发展的道路,要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密切追踪世界人造板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把引进技术设备作为自主创新的新起点,结合国情培育我国人造板机械的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1)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要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组建两到三个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市场融资能力,巩固国内市场,抢占国际市场;要把老企业的技术升级提高到重要位置,通过对老企业的技术改进和加强现代化的技术服务,提升产品质量并保持盈利;对产品要准确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壮大自己的经济和技术力量,以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改变并致力于对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存在的问题逐步加以解决,生产出高水准的名牌精品。例如,上海人造板机械制厂与奥地利柯诺公司,信阳木工机械有限公司与烟台万华上市公司的组合已做出有益的尝试。

(2)坚持科技进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加强与世界先进技术发展保持同步的意识与能力,使国产人造板生产线的自动控制、监测服务、能源利用和环保等方面有较大进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技进步,强化人造板机械单机和生产线的自动化、数控化的水平,实现精准化生产,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造板机械产品档次,努力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研究开发和大力推广节能型设备及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和高效除尘装置,充分认识木材资源对我国人造板生产的束缚,研究开发适用生物质原料(农作物秸秆等)、灌木、林区“三剩物”以及“次小薪”材资源利用的人造板机械,提高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强化机械与工艺技术的结合

要强化主机设备和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人造板机械厂要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或自行设置专门的人造板工艺研究机构,加强对人造板工艺的研究,以完善机械的设计制造彻底改变目前工艺研究与机械开发相脱离的状况,重点开发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人造板生产工业化技术与设备,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小型企业要打造有特色的高水平辅机和关键零部件,为大型配套设备生产相关配套产品,借鉴“温州打火机”和“青岛千川”模式,分散整机零件的生产外配套;利用各个专业厂的优势,做精做好每个小零件、部件,形成多批量、高精度生产,降低机械造价,提高技术水平。例如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如哈尔滨、辽宁朝阳的人造板机械辅机(辊台、料仓);昆山的热压板加工等小型有特色高水平加工生产群,为大型生产线配套。如果还有更多的小企业,在小产品上下大功夫,开发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无疑对中国人造板机械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4)加强国际配套提高整体水平

我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企业,在提高自身加工件的质量外,还要广泛开展国际配套,提高国产机械的内在质量和工作可靠性,提高生产线的开工率和产品质量,有效占领中小国际市场;由于我国加入了WTO,关税下降,有利于采用国际大配套的方法采用国际大配套的方法,采用与国外先进人造板机械制造企业同水平的外配套件,如减速机、电控技术、液压、气动元器件,在线检测装置,加上高水平制造加工专业零部件,利用中国劳动力费用和管理费用较低的优势,以低价位参与竞争;配套选用国外关键设备,提高人造板生产线整体技术水平,降低设备投资,推动人造板产业升级,扩展人造板行业的成长空间,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实现人造板行业发展的高附加值化。例如上海板机厂开发研制的年产8万立方米MDF生产线,沈重集团提供俄罗斯的MDF生产线,就是在热磨机和砂光机等关键设备选用国外设备配套的基础上,提供的生产线,这样既保证了生产线水平,又降低了生产线的成本。结束语

总之,要以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现状为基础,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的人造板机械单机和生产成套设备朝着人造板的生产能力大型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数控化,生产质量精准化、生产运行安全化、工作环境环保化、机械产品标准系列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又好又快发展

正确理解经济结构调整

1.内容:主要是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地区间经济布局和城乡结构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等。

2.原则:(1)市场为导向(2)效益为目标(3)企业为主体(4)科技为依托(5)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协调;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要协调;地区经济要协调。

3.主要任务:

(1)优化产业结构。因为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所以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工业素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学技术,生产优质、高效产品,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多种需求。

(2)“消费、投资、出口”结构的调整。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资产结构调整。要对资产进行改组,改变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组建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4)地区结构调整。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主要靠自己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可持续发展。东部地区支援技术、人才和市场,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帮助。

(5)城乡结构调整,实施小城镇战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就业压力,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拉大。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全面把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1.关注“三农”的重要性。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发展农业的措施。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3.增加农民收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通过税收等政策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

4.推动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失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2)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民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一些国家集中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

第三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实现哪五大转变?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好”与“快”的辩证关系?

1.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依靠科技进行结构优化,提高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会影响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快”也不会持久。2.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要坚持全面地看问题。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质量和效益,又要注意的速度。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结合十七大报告精神,请你谈谈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四、为什么说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深入领会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摆在当前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真正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要解决好观念转换、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的问题。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与发展观相辅相成,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政绩

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反之亦然。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干部在“发展”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误区,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片面的政绩观。很多地方,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指标主要以GDP为主,甚至成为领导干部升迁去留的唯一标准。与此同时,在以经济数据、经济指标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的引导和驱使下,一些地方开始脱离地方实际,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大搞“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给地方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有的地方不顾群众反对,大肆圈地卖地,通过各种手段“挤占”群众利益,在当地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由此可见,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在政绩观上出现偏差,发展观就会与科学产生偏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要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努力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属于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求责任,已经因此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

第四篇: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张红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促进“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准确把握形势变化,在关键问题和主要任务上花力气、求突破。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近年来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粮食生产实现了1958年以来的首次连续7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实现连续7年增长6%以上。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的形势,为实现全局发展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使“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一是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四取消、四补贴”、最低收购价、大县奖励等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二是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8.89亿亩、49%和51.5%,农业组织化程度稳步提高。三是支撑力量更加强大。去年,全国财政收入接近7万亿元,外汇储备达到2.4万亿美元,“十二五”时期农业的外部带动力量将会更加强大。四是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方面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关注农村的氛围十分浓厚。

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继续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城镇规模扩张将促使农产品需求刚性持续增长。面对不断加大的供给压力,农业发展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耕地和水资源约束加剧等突出问题,需要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以更好地支撑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须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最大的潜力在农村。但目前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结构不优、波动脆弱的特征十分明显,消费能力有限。“十二五”时期,需要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和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的过程中加快农民增收步伐,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势头,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近几年农村面貌虽然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仍比较落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与城市居民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些发达国家把加强农业作为重要的战略突破口,将农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对未来国际农业发展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十二五”时期,面对日趋复杂激烈的国际农业竞争,我们既要坚持对外开放,又要从战略高度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安全,做强做大国内优势农业产业,切实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

“十二五”时期,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特别关注以下重大问题。

尽管支持保护农业的氛围日渐浓厚,但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任务仍然艰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还不完善,带有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的利益取向尚未根本调整。从投资结构看,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慢于城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很小且增长缓慢。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农业占比仅为3.1%。从财政支持看,“三农”投入历史欠账太多。而且,资源要素流出农村的趋势还在继续,“三农”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2009年我国土地出让收入约1.42万亿元,但耕地补偿机制尚不健全。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收的能力偏弱,农业很容易被边缘化。

尽管粮食实现连续增产,但维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依然很大。继续保持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2009年,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75%的13个粮食主产区,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39%,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农民种粮行为发生重大变化。近年来粮食生产成本刚性上升,2007年—2009年水稻、小麦、玉米价格年均上涨7.1%,而总生产成本年均提高11.7%。2009年,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比例下降到29.1%,粮食生产兼业化、保口粮、粗放经营的现象比较明显。“十二五”时期,粮食问题的核心仍是保供给,需要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在统筹协调中实现综合平衡。

尽管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未改变。2004年—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高出农民收入增幅2个

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21∶1扩大到3.33∶1。在农村内部,农户之间、区域之间的农民收入差距较大。2009年,上海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是甘肃省农民的4.2倍。因此,需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加农民收入,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尽管农村劳动力还有富余,但职业农民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将成为常态。2003年—2009年,40岁以上的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由57.7%提高到67.8%。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受过短期职业培训、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分别仅占20%、3.4%、0.13%,而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在70%以上。随着农村劳动力继续转移,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还会加剧。特别是高素质的职业农民严重短缺,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尽管农业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但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从贸易结构看,2004年农产品贸易逆差为46亿美元,2008年猛增到181.6亿美元。特别是园艺、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频频受阻,而大豆、棉花、食糖等资源性大宗农产品进口急剧增加,农业比较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国外资本通过并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控制种业研发、布局粮食收购市场等多种方式进入我国农业产业领域。

尽管农村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但关键领域改革仍然滞后。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不完整,征地制度改革滞后,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妥善保护。部分地区探索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等,也对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扶持政策还难以调动商业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育相对缓慢。由于法律

地位不明确,我国开展信用合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促进“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应始终围绕促进城乡统筹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个中心任务展开,在保供给、强基础、转方式、拓功能、遏差距、促开放六个方面有所突破。保供给,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总量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要求,千方百计确保农产品供需平衡。强基础,就是着眼于中长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下大力气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培养造就职业农民,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转方式,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拓功能,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拓展农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和能源替代等方面的新兴功能。遏差距,就是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开放,就是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善要素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完成“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必须重视两大政策取向:一是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协调城乡、工农关系,是未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方向。应进一步完善税收、补贴、价格与民生政策,着力构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二是注重面上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协调配合。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新时期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十二五”时期应在继续完善面上政策体系的基础上,注重健全完善区域性

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农业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力争在良种培育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核心是培养职业农民;以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突破口,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积极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新挑战;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推动农业保险事业大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党校又好又快发展演讲稿

站在新起点,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贡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站在新起点,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贡献》。

记得我进党校的第一天,领导就对我说:“党校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坚强的团结的集体。”是的,参加工作的这几年来,我从党校的每一张桌椅、每一面奖牌都深深体会出几代党校人的追求和打拼。今天,当我站在一流党校的码头上,新党校的航船又要起航,我感到既光荣,又兴奋,内心更有着沉甸甸的压力。完成新的航程驶向理想的彼岸,是我们每个党校人共同的心愿。我的想法是:行动从心开始。自信成就事业。上船就要作为。

行动从心开始。

心指的就是爱心。因为爱心是天底下最宝贵的东西。她是一切成就的源泉。有爱心就有追求、就有动力,就会无怨无悔、不计得失。我始终相信爱心能够穿透一切。对于我们的小家,因为你喜欢,你愿意,所以倾心付出,精心经营,苦点、累点、多点、少点都可以无所谓。党校是我们的大家,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事业,融入了这个家庭,我们就应该关心她、牵挂她,既然我们已经同舟共济,我们就应该为我们共同的命运分担风雨浪涛。

自信成就事业。

在人生茫茫的大海中,我们需要一张风帆来做为我们前进的动力,那就是自信。自信是事业成功的保障。然而我们都知道,在航行中,前进的速度有多快,阻力就有多大,困

1难就有多多。发展中的党校,面临着太多的问题、困难和阻力。有些人因此对党校的进一步发展失去信心,发出悲观的论调。在工作中,我们也常常因为一时见不到成绩,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工作随性而为,得过且过。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说,阻力不外乎主观和客观两种,而真正的阻力在于主观,尤其是在于我们是不是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不是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念。有了自信,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清理思路,寻找办法,就有了成功的希望。相反,缺乏自信,逃避困难,就只能在原地哀叹,就只有倒退。党校事业的大发展,不需要任何萎靡不振、哀号无助的可怜相,需要的是面对困难永不妥协的顽强斗志和对党校事业必胜的信念。

上船就要作为。

假如说,党校是一条航船,我们就是这条航船上的船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位置,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我们风雨同舟,风险共担。这就要求,每一位船员无论是谁,都要坚守岗位,承担责任,全力作为。不能袖手旁观,嘲谑讥讽,更不能倒行逆施。这条船必须统一号令,统一指挥,不能允许我行我素,自由散漫,更不能允许随心所欲。没有谁愿意在这条艰难的航行中看到有人偷懒,更没有谁希望在这条艰难的航行中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因为这涉及到我们共同的命运。

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更应该带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投身到又好又快发展的大讨论中,统一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统一对新机遇、新挑战的认识,统一对新起点、新发展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旺盛斗志,把全部的心思用在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上。要立足本职工作,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更好地为党

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在工作中,发扬团结实干、奋发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以忘我的劳动热情,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为“又好又快”作出积极贡献。我们要以大世界的眼光,大开放的胸襟,大市场的气度,大发展的举措,来推进我们的改革,来改进我们的工作,来建设我们的沂水。我们脚下的土地是深厚的,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多情的。你举起风钻,掘出来的就是宝藏;你撒下种子,结出来的就是硕果;你摊开蓝图,矗起来的就是大厦;你扬起风帆,就可以成功地驶向胜利的彼岸。

“又好又快发展”的号角已经为我们吹响,让我们的理想崇高远大,让我们的信念坚如磐石,让我们的青春光彩夺目,让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同志们,让我们真正行动起来吧,不辜负历史的使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用我们的热情奏响沂水新发展的乐章!

下载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如何又好又快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如何又好又快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开拓进取,再铸辉煌”。如果说发展是一种挑战,那么它需要我们勇敢的面对,如果说发展是一种进取,那么它需要我们努力的......

    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重视卫生民生,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认真落实县纪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卫生局结合系统实际, 全面贯彻落实县纪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卫生民生工程为着眼点,加强干......

    诚信为本 努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诚信为本 努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诚信企业申报材料 “民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企业通向市场的通行证,更是现代企业的生......

    街道又好又快发展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街道又好又快发展经验材料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不......

    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张 静 2009年第2期 ——经济建设近年来,松滋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推进“工业兴市”战略,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促进社......

    又好又快发展大讨论心得体会

    又好又快发展大讨论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3月9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他重点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又好又快发展一把手发言材料

    文章标题:又好又快发展一把手发言材料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常委、**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曹建方———突破发展重点增强经济活力2008年,我们在发展中,要牢牢把握“强农、兴工、......

    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十七大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列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