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
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
我们的采访对象是各种各样的,为了收到好的访问效果,不可不研究提问的技巧。提问的技巧主要表现在:
一、看对象
提问要看对象,“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采访外宾提问,当然不同于采访自己人提问。应由老年人回答的问题,向年轻人提出就不合适。向省委书记提出的问题,用在—一个村长身上也不恰当。用采访知识分子那一套提问的办法去采访工人、农民,也往往效果不好。下面是一位记者讲的首次访问经 历:
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发生后,为了报道中国人民支援埃及人民反英侵略的斗争,我去一家机床厂访问一个曾随中国商品展览团去埃及当过说明员的工人。我想请他谈谈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斗争,便文绉绉地问:“埃及人民怎样反对英国殖民主义?”这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工人一时不理解记者的意思,结结巴巴答不上来。我立即感到提问太不艺术,便换了一种方式问:“埃及人对英国人怎么样?”这一下,对 方明白了,话匣子一打开,便滔滔不绝地说:“埃及人民反英的情绪可高啦!……”这样,我终于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一个意思,两种方式提问,效果反差,何等鲜明!我们不妨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1983年11月中国新闻代表团在日本东京大田区石台中学访问时,有位记者向参加座谈的五位中学生问道:“你们对中国有什么了解?”学生们面面相觑,无从回答。团长安岗立刻把话头接过去,问:
“你们知道中国有一条长江吗?” 五位学生一齐举手。
“你们知道中国有——位孔子吗?” 全部举手。“你们知道鲁迅吗?” “听过这个名字。” “你们知道毛泽东吗?” “知道。” “胡耀邦呢?” “听说过。”
这样话匣子打开了,采访得以顺利进行。仍然是一个意思,两种方式提问,效果反差,仍然何等鲜明!这两个例子都生动地告诉我们,怎样提问,一定要看对象,一定要看对象的
二、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善于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使访问步步深入。提问好比写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是逻辑的必然发展,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位日本记者说:“采访时考虑的是如何提问更便于对方回答,写报道时,主要考虑怎样写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这话是有道理的。为便于对方回答,先从最近发生的事问起,然后由近及远;先从容易答复的问题问起,然后由易到难;先从表面看得见的现象问起,然后由表及里,深人事物的本质;先从对方熟悉的事感兴趣的事问起,然后旁及其他,弄清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这样提问,可以使对方不至于一开 始为难题卡住,同时也有利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一起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找到了,访问一结束,文章的脉络也就清晰了。
三、抓住要害,提出对方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1979年,新华社一位记者去新疆采访,得知石油部一位副部长(兼新疆石油局局长)在和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方面比较突出,决定写篇报道。记者 深知这位领导同志谦虚,要他谈自己的事迹很困难。记者只好借用军事上的战术,先来个“迂回包围”,背 靠背采访。在采访了司机、炊事员、工人、基层干部之后,又找了他的秘书,还找了南疆矿区的领导干部。记者在掌握大量材料基础上,最后打“攻坚战”,抓住要害,提出几个使这位领导同志非回答不可酌问题。这位领导同志不吃猪肉,在食堂就餐时,炊事员给他做豆腐,他也不吃,记者问他为什么对自己的生活卡得那么严?他回避不了,只好回答。记者又提出:不走后门,应该,但有些规定的补助你怎么也不要呢?这样的问题他也不捐不回答。有些人觉得这位副部长太苛刻,太不近人情,记者又问他怎么看?他也只好答复。这样就了解到这位领导同志对这些问题的真实想法,以及他所抱的疮度。事实证明,这样问的效果是好的。
四、提问具体
要了解具体的东西,就要把问题提得具体。、对记者来说,只有一般的东西月远不够的,是难于写成报道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地认识一个事物的捉征,才能在写作时进行具体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才能感染人。特别是写人物有时候要具体到他的穿着、表情、对话、心理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天气、环甥 等等,如果又是事后采访,不细细地问,就得不到具体材料,得不到细节。光吵日报记者陈禹山写中年光学专家蒋筑英的通讯《为中华崛起而献身的光辉榜样 其中谈到蒋筑英到成都出差的那天早晨的情景,是这样写的:
第二天凌晨四点多种,蒋筑英起来把昨晚锅里的剩饭加上水,做稀饭早餐。妻子给他拿了6个鸡蛋,要他煮熟路上吃。他煮了4个,自己要1个,留下2个给孩子。
这短短一段话,是由好几个细节组成的:(1)蒋筑英临行那天,起床很』
(2)蒋筑英生活简朴,把头天的剩饭加上点水,做成稀饭当早餐;
(3)蒋筑英爱人很关心他,拿了6个鸡蛋,要他煮熟路上吃;
(4)蒋筑英心疼孩子,宁肯己少吃,也要给孩子留两个。这些细节是感人的,怎么得来的呢?在采访时,筑英的爱人并没有把这些一下通通告诉记者,而是记者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出来的。
记者问了这样一些问题:蒋筑英去成都那天几点起床?起床以后干什么?什么早餐?拿了几个鸡蛋煮?煮的鸡蛋都带走了吗?……
记者说,细节就是这样挖出来的,不然她一句话就带过去了。
有一种论调,认为细节不是靠深挖出来的,而是 “合理想像”的结果。这论调显然是有害的,因为它违反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生动的细节。只要我们不满足于一般的采访,而是深入下去,仔细观察,细纽问,穷追不舍,就不难获得生动的、有意义的、富有特征的细节。陈禹山和许记者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五、两面问
问正面,也问反面;问主要,也问次要;问优点,也问缺点;问长处,也短处,这是全面了解一个事物和一个人所需要的。有的记者在访问时,碍于面,不好意思当面问人家有什么缺点,有什么短处。其实没有必要。当然,点、短处,可以从他的上级或下级以及周围熟悉他的人那里去了解,但也可全面了解。缺点、短处由本人说出来,这不但无损于他,而且说明他对自己能一为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人民日报一位记者采访王观澜这样的领导干部,在谈几次之后,把握时机,大胆地问王观澜:“你的缺点是什么,能不能谈一苡(问得很有礼貌)王观澜同志丝毫没有见怪,笑笑说:“毛病很多。最近一次党生活会上,我作了自我批评,对人严,对己宽。这样吧,我把记录查一查,窃你。”过了几天,记者果然收到了王老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还附有农业部党绢。据笔者1983年1月访问《光 明日报》记者陈禹山的材料。三次生活会的简报,上面写着:“王观澜同志检查自己过去总是批评人家多,批评自己少,对人严,对己宽,自尊心自信心偏强……”看着这些讲自己缺点的来信,记者对王老的印象更好了。
六、提问要讲究方式
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随机应变。大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1.正问。即正面提出问题,例如,采访一位县委书记,问:“今年全县的国民生产总值计划完成的情况怎么样?”、“从你谈的情况看,粮食增产了,增产的幅度有多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有多少?”、“粮食增产,县委和县政府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增产这么多粮食,国家收购有哪些举措?储存保管面临哪些新问题?”、“请展望一下明年的生产形势”。这些都属于正面提问。正面提问的好处是,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一般适用于采访领导同志,采访外宾,或习惯了接受记者采访的对象,当然对有交情的朋友,更不需要转弯抹角了。
2.侧问。有些问题,对第一次见面的采访对象正面提出来,效果往往不好,但可从侧面人手,经过迂回,再回到正面题目上来。在这方面,笔者有多次经 历。笔者喜欢和外地来北京打工的人聊天,你要直来直去地问他一年挣多少钱,他不会痛痛快快、老老实实地告诉你,在他看来这是秘密。怎么办?你可以先和 他拉家常,从侧面问起,比如他一家有几口人,是不是都在北京,吃饭一月要花多少钱,房租一月要花多少钱,孩子一学期上学要花多少钱,看病要花多少钱,一年要给老家寄多少钱,如果是做小买卖要交多少租摊费、工商税,如此等等加起来是他一年的总支出,你就能作到心中有谱了,然后再转到正题,问他一年的收入……他就有可能把底交给你了。即使他还不愿给你交底,你也可以作出大体不差的判断了。侧问,迂回,费时费心,但不这样,你还真难于了解到真情。3.反问。即从逆向提问。这种方式运用得恰当,可以促使对方思考,非回答你不可,但要注意提的问题不要引起对方反感。
4.设问。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提出一些假设的问题,启发对方思考,帮助对方回忆。要设问得好,记者需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但在设问时,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诱使对方按照自己设想的一套去谈。
5.追问。这是提问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把握事物的矛盾,循着对方谈话的脉络,一个问题接一个问 题,打破砂锅问到底,弄个水落石出。但要注意不要 把追问变成追逼。有些记者为了挖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总喜欢这样追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你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想过其他的问题没有?” “你难道就不再想了吗?”。这样提问不是绝对不可以,但是并不策略,也不高明,而且容易把追问变成追逼,变成变相的“审问”,使人家心情不愉快。
6.故问。即明知故问。明知故问,岂不多余?并非多余,这是为了从多方面印证某个问题采取的一种策略。电视采访的故问,往往是借采访对象之口向观 众作出某种交待,这比记者直接说出来似乎更好一些。例如,为报道某条铁路大动脉在特大洪灾中畅通,记者访问某地官员,故意问身后那列火车正通过的铁路 的情形。其实记者是知道那条铁路的情形的,只不过通过这一问一答,给观众留下更深的印象罢了。7.借问。即借别人对某人某事的评价,向采访对象提出来,请采访对象答复。有些问题,记者用自己的口气直截了当地提出,对某些头面人物显得有失礼貌,也不策略,但借他人之口把问题提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对方还非表明态度不可。1四7年5月趁新上任不久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来我国访问之机,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去访问他,提的几个问题中,有三个问题都是借问,请看:(1)我们已注意到,秘书长先生,有些观察家在评价你的工作时说,这几个月你的工作都是形式方面或公关方面。你这么做为什么?(2)秘书长先生,你在联合国工作了30多年,有些人认为你工作这么长,你将更加保守,更加谨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3)秘书长先生,一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这个位臵,我采访了你的前任加利先生,加利先生说他是“超级乞丐”,不知你认为怎么样?安南一一作了答复,表明了他的看法。
8.激问。就是通常说的激将法,提出带刺激性的问题,激得对方不答便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激问只是在一种很特殊的情况下才用。
第二篇:新闻采访提问(新闻学专业)
1)开放式提问:大而化之的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抽象、范围较大的提问,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被采访对象自由发挥的余地。
A、长处
a、问题问得比较自然、缓和,有利于创造融洽的谈话气氛
b、被采访者回答起来比较自由,容易谈出一些宏观性的材料,也可能露出一些有价值的“话头”
c、记者比较容易处理:对于不太了解的采访对象,可以“投石问路”,并且赢得一定的思考时间
B、短处
a、问题流于一般化,被采访者容易泛泛而谈或者不知如何回答
b、问题焦点不集中,被采访者不容易说出心里话
2)封闭式提问:有特定指向的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被采访者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
A、长处
a、问题问得明确,容易得到被采访者的具体回答和有价值的材料
b、问题焦点集中,被采访者容易说出心里话,采访容易深入
B、短处
a、提问的度比较难于把握,很容易影响到谈话的气氛
b、提问的面比较容易疏漏,很容易影响对情况的全面了解
一般说来,开放式提问大多用在提问的开头,中间话题的转换,或者用来搜索情况、调节谈话气氛等;封闭式提问大多用在提问要从某一点突破,深入了解某些情况、某个问题,或者是“步步紧逼”的追问,或者核实某个材料等。但是,整个采访仍然要以封闭式提问为主。封闭式提问的技巧就在于要不断细化问题(需要“再现”/“展开”部分)内涵。
2、方法
1)反问法:指从事实的相反方面活被采访者谈话的相反方向提出问题,迫使被采访者思考并回应的提问方法。反问法是一种激将法,社和采访在关键地方步愿意透露真实信息的人。但是要注意:反问法提问通常比较尖锐、奇特、刁钻甚至古怪,所以提问者的立场正确与否非常重要,并要善于控制气氛
第三篇:浅析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浅析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新泰市广播电视台
张莉
采访是新闻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成败。关于新闻采访,学界给出的定义五花八门。其中,美国学者肯·梅茨勒教授给出的定义颇具代表性:“代表背后的观众,双方以对话的形式来交换信息,以达到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达到的知晓程度。”按照这个定义,记者与采访对象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是采访的基本形式。一般来说,采访中的提问,其作用无非有二。其一是提示性,提示或交待你这个问题的来源或背景
材料,或者是,提高观众的注意力,也就是记者提出一个思考问题的新的视角,引起观众的注意。其二是连贯性,也就是说,记者的提问本身,就是叙述事件所必须的脉络。
当然,除了提问的这些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之外,具体到不同的事件,提问的艺术和技巧也各不相同。应时而变,因地制宜。通俗地说就是“有人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或采访重要人物时提问要精练、准确,语气要庄重、认真,给人可信、可靠的感觉;在报道轻松、明快的新闻时,宜选用生动、活泼的话题,以亲切、随和的语调,让观众轻松、愉悦地感受新闻事件,了解新闻人物;在突发的报道中,所提问题要直指要害,以增强报道的时效性和现场感。现在,做现场报道,尤其是面对一些批评性报道,提问的难度和技巧就更大。因为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往往都是采取回避、或答非所问、或东扯西拉,记者若没有思想准备,就会不知所措。不同的现场采访,其技巧的运用也是因人因事而异的。记者怎样灵活的提出有分量的问题,怎样巧妙地用提问方式将信息引出来就变得尤为重要。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采访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要准备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为赢得采访机会,记者不但需要精心准备,有时候还要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心理战术,把采访对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记者对每个要提的问题,事先在其长短上均应精心设计、推敲,原则是易短勿长。这是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有限,提问一长,采访对象容易前记后忘,以致常常出现这种局面:当记者提了一通较长的问题后,采访对象只能要求记者:“记者同志,请你把刚才的问题再重复一遍。”西方记者很讲究这个问题,善于将问题设计的简短、明确,他们讲究“报酬递减率”,即提问越长,回答越少,甚至有去无回。
任何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且有个形成、发展、结束过程,记者如果笼统、抽象地提问题问题,采访对象就难以回答。像“请您谈谈体会”、“请您说说感受”之类笼统、空泛的问题,往往使采访对象茫然无措,不知从何谈起。提问要具体,具体地发问才能得到具体、有意义的回答。记者在采访中起到中介作用而不可喧宾夺主。主持人要注意引导采访对象说出事实真相,而不是把采访对象的思维禁锢在他指定的范围内。同时一旦采访对象的谈话偏离了主题,一定要及时将它拉回到主线上来,切勿跑题。
记者在提问时要“口”、“眼”并用,全身心地投入采访中。人的内在思想,有时会在一瞬间通过眼睛、双手和体态表现出来,这就需要采访者能在瞬间分辨出这个动作、眼神对采访主题的重要性,并能紧紧抓住这个瞬间就可能溜走的机会,迅速转变话题,穷追不舍,挖掘到事件背后的故事,丰富采访内容,丰满地反映出报道事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问的工作,被采访者精彩的叙述和评论,往往是一篇新闻作品的点睛之笔,是成就好作品的关键之一。所以记者只有认真地研究这门提问的艺术,掌握多种提问技巧才能让采访成为真情实感的交流、思想文化的碰撞,才能更好地实现采访意图,取得最佳效果。
1、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2、用内行话提问。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
3、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
4、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镇长,镇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喜欢养兰花,就从养兰的技术到兰花寓意的品格,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采访非常顺利。
5、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观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观众的角度想,想观众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观众,观众才会喜欢看你的文章节目。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
6、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7、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8、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9、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新闻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第四篇:新闻学习——新闻记者的提问艺术
新闻记者的提问艺术
新闻采访是一门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学问。如果记者在采访实践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提问艺术和问话质量,那么即便是同题作文,即便是面对相同的采访对象,也可以获得与众不同的视角、题材和生动的事实、事例、细节,照样也能挖掘独到之处,写出独家报道。笔者认为,新闻记者提问艺术的高低主要源于两个重要环节:采访前的充分准备和采访中的创造性提问。
采访前的充分准备
采访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去往往认为,是到达预定的目的地、找到采访人、展开笔记本时开始。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体会到,采访是从做好与采访对象访谈前的准备就开始了。军事上有“不打无准备之仗”的说法,新闻采访也一样。充分的访谈前准备,是保证采访成功的第一步。记者接到采访任务,如果采访的题材、对象属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和范围,那访谈前的“预习”就尤为重要。预习内容至少包括搜集与采访题材、采访对象有关的背景资料;了解采访所涉领域、所涉专业的基本知识;拜访与采访题材、采访对象相关的其他人物;初步设定采访提纲、重点问题等。值得提醒的是,当采访对象是社会公众认知度极高的人物时,你最好还要查询在此之前已经发表的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这样你才能避免提问时“老调重弹”、写作时“如出一辙”。
如果对采访对象一无所知,又毫无准备,最终只会吃败仗。世界新闻采访史上就有一个经典笑话:英国著名影星费雯丽因成功扮演好莱坞影片《飘》中的女主角郝思嘉而一举成名,并获得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这部电影风光无限地首次去欧洲巡演,当费雯丽的班机降落在伦敦停机坪上时,众多记者在下面围着,其中一个记者冲在了最前面,他对刚刚走出舷梯的费雯丽说:“请问你在这个电影里扮演什么角色?”一句话说得费雯丽转身走进机舱不肯下来。①如此唐突的采访,不仅最后以失败告终,而且还被新闻界传为笑谈!
与此相反,访前准备越充分,越有助于记者深入了解采访对象,在采访中,也越容易与采访对象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与双向沟通,也更有助于形成与众不同的采访思路。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1980年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对邓小平的访谈。访谈第二部分被世界舆论誉为“这是邓小平历史性的、出色的答记者问”,“中国架起了与世界沟通的新桥”。据资料介绍,法拉奇萌发采访的想法后,开始大量搜集有关中国的历史资料,研究中国国情。她对中国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历史稔熟于心,对邓小平的历史背景,以及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了如指掌。甚至连邓小平自己“从来不知道”的生日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并以此作为采访的开场白,顺利进入轻松的交谈氛围中。②无怪乎新闻界有句行话:采访一分钟,案头十分钟。
采访中的创造性提问
新闻记者面对采访对象时如何提问,这里头大有学问。可以说,问题提得好不好,反映了记者能力水平和采访技巧的高低,并直接决定着采访质量和稿件质量。
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肯.梅茨勒教授在其著作《创造性的采访》一书中,对采访是这样定义的:代表背后的观众,双方以对话的形式来交换信息,以达到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达到的知晓程度。由此可见,记者在采访中不是一个简单的问话机器,而是代表其背后的社会公众与读者向采访对象进行发问。因此,记者提问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毫无条理;也不可泛泛发问,使采访对象无所适从;更切忌违背常识常理,令采访对象反感。2007年5月,在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曾发生这么一段插曲。31位电影大师出席为电影节60周年而拍摄的祝寿短片《每人一部电影》新闻发布会,不料,不少记者偏离新闻发布会的主题,反复纠缠于数字时代的影院如何发展。一开始,波兰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
基还有耐心与记者辩论几句,坚持认为影院不会被新媒体淹没。可是,一些记者还是翻来覆去,做肤浅空洞、无关痛痒的提问,最后导致波兰斯基当众发飙:“这么多重要的导演聚在一起,这是千载难逢的宝贵机会,你们的提问却如此贫乏差劲、毫无意义,真让人丢脸。我认为,正是现代电脑让你们记者的素质降低,只剩下这么点水平。你们的兴趣根本不在电影本身。”随后摔下话筒,拂袖而去。③
再比如,2007年全国两会上,一群记者围着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委员进行采访,居然有记者要求李书福预测一下今年的股市是牛市还是熊市,李书福无奈,只得大笑着说:“我不是神仙,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回答。”说完拔腿便走。张自立委员是安徽农业大学的教授、农业问题专家,有记者却让他谈谈节能降耗的问题,这令张自立十分尴尬,他只得实话实说:“我不太懂这方面的问题。”接着,又有记者问张自立:“你对房价下降有没有信心?”不搞这方面研究、又没有买过商品房的张自立只好告诉记者:“等中央宏观调控。”④根据肯.梅茨勒教授的说法,诸如此类为回答布置了障碍的问题,都可以归为垃圾问题。可想而知,在采访中记者如果老是抛出垃圾问题,或患常识性错误,必然导致信息交流受阻。因此,一位成功的新闻记者,首先是一名出色的提问者。在采访中,不仅要学会把握提问的艺术和交流的技巧,还要善于提出富有创造性、个性化的问题。
首先,要注意采访伊始的气氛。采访就和写文章一样,都有一个所谓的“三句半”定律。无论多长的文章,赢得人们好感的关键就在篇首的几句。而人和人之间的认识或者说相互之间所产生的印象,据说都是取决于初次见面的3分钟。采访初始不要提敏感问题或让采访对象难堪的事,要尽快博得采访对象的好感与信任,尽快形成融洽的交流氛围。
其次,要准确提问。记者采访的问题涉及采访对象的专业、行业时,记者的问话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准,这样才能赢得采访对象的信赖与尊重,才能引发采访对象的兴趣与共鸣。
第三,问题问到点子上。记者的提问力求准确具体。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愿望是什么?你有什么困难?你今后打算怎么办?像这样宽泛含糊的问题,令采访对象很难作答,因而记者最后所能得到的答复多半也是泛泛而谈、枯燥乏味的。其实,每个采访对象心中都埋藏着自己的故事,记者要设置出个性化的问题,循循善诱,挖掘出那些故事。
第四,善于把握提问重点。当采访对象侃侃而谈时,记者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心倾听、用脑识别,敏锐地筛选谈话中生动有趣、新鲜独到的东西,并通过进一步的详细追问,捕捉那些读者最为关心、鲜为人知的信息、事实和故事。
注释:
①于丹:《〈论语〉心得:交友之道》,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②吴菲:《法拉奇的传奇人生》,《文汇报》,2007年3月3日
③严瑶:《“大师”何以拂袖而去》,《新闻记者》,2007年第7期
④张显峰李艳:《政协委员雨中遭围堵记者“慌”不择“题”》,《科技日报》,2007年3月6日
(作者单位:福建日报社)
第五篇:浅谈新闻采访的沟通艺术
浅谈新闻采访的沟通艺术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采集新闻而进行的调查或访问活动,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如何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沟通呢?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态度的被采访者,应采取有效的沟通艺术。
一、迅速接近采访对象
根据不同的情况,记者与采访对象接近的架“桥”艺术各有千秋,一般需要注意的是:
1.采访前,对采访对象有所了解。这方面的准备很重要,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有关情况掌握得越透彻,判断就能越准确,就越能找到感情上的通道,便于架设接近的“桥”。
2.尊重对方,以礼相待。记者态度谦恭、落落大方,将使采访对象产生愉悦、畅快的感觉;记者态度不好或脾气浮躁,将使采访对象产生厌恶情绪,会对记者表示冷漠与反感。在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态度要谦逊诚挚,不卑不亢,从人格上尊重任何采访对象。在记者面前,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是采访对象,都是平等的,应扫除等级观念和自傲、自卑等心理。
3.诚实守信,说到就要做到。守信的记者能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守信包括以下方面:预先约定了采访时间、地点,一般不要变更,记者应按时赴约,以示诚意与礼貌;对个人隐私或采访对象讲明不能传播的内容,记者都要为之保密;记者答应为采访对象办的事,应照办不误,若临时发生困难,也应及时说明情况。这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就能建立起互相信任、协作的关系,为今后采访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4.记者要表现出应有的思想和知识修养。记者的谈吐、举止,要注意文明修养,大方而不做作,说话通俗而不庸俗。记者的仪表应端正庄重,除外貌整洁外,更要注重内在气质,尤其在采访中要注意神态与坐姿、立姿。
二、采取适当的应变对策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注意采访对象的一举一动,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有的采访对象初次见到记者,可能显得拘谨、局促,表现出眼光飘忽,目不正视,或搓着双手,或坐立不安。这时,记者就要通过闲谈、说笑来缓和对方的紧张心理。记者采访中随机应变,灵活采取适当政策,总的原则是:采访对象喜时,乘兴追问;采访对象怒时,促其冷静;采访对象疑时,释疑解虑;采访对象悲时,给以安慰;采访对象疲劳时,适可而止;采访对象拒谈时,暂不强求。
三、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
新闻采访这一特殊的调查研究,其中充满着复杂奥妙的心理感应活动。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大体上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访对象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着采访的局面。很显然,采访对象之所以乐意接待记者采访,热情洋溢、滔滔不绝甚至不厌其烦介绍情况,是出于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或者称为精神的社会的需要。反之,采访对象不愿接受甚至拒绝记者采访,往往认为没有需要或者对自己的利益有所损害。因此,记者采访满足采访对象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着采访的局面。
2.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记者与采访对象,双方的第一印象如何至关重要。采访对象往往是从记者的提问和谈吐中感到记者的思想水平与为人品格,因此,高明的记者大多重视第一问题的设计,能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记者平时在基层采访工人农民,若是初次见面,寒暄内容可以是家庭成员生活状况等。若是家访,还可以从家庭摆设、庭院花草等聊起。这需要记者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从聊天中逐渐转入正题。
3.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诱导着心理沟通的成效。“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是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的通俗化解释。记者与采访对象谈话,应努力寻找共同语言,即共同感兴趣的事物,共同的观点与情感等。这样,心理上产生共鸣,双方产生好感与亲近感,心理距离就会大大缩短。
4.采访谈话需要稳定的情绪。情绪,是一种随感觉而来的心理状态。访问谈话中需要稳定的情绪,即愉快的安静的放松的情绪,而不是不快的狂躁的紧张的情绪。有经验的记者反对在旅馆房间、会议室中访问人,因为这些都是人员杂乱、不得安静的地方,不利于情绪的放松。采访谈话是记者了解事实经过与真相、收集新闻素材的主要途径,目的性强,因此不允许与采访对象东拉西扯、漫无边际、离题甚远。
(作者单位:新民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