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干班结业论文
中干班结业论文
——二班一组 夏洁茹
第六届中级干部培训已经结束了,回忆这几个星期以来上过的各种精彩的理论课程,以及每位老师出色的讲说,我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和激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周,却 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是我的思想境界有了进一步的提 高,让我对学生干部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在培 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做学生干部的一些方法和思想,也看到了 自己作为一个学生干部的不足。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次的中级干部培训让 我成熟了非常多。我真的很想发自肺腑地说,感谢校学生会组织的这次培训,让我的人生找到了新的转折点。
在开学典礼上学生会主席郑策致辞,他的讲话虽然简短,却意味深长。对这次培训的意义做了介绍,也对我们提出了 殷切的期望,使我们在思想上有了足够高的重视。清楚的记得他说从知到行间的距离,这个过程是我们每个学生干部需要认识的过程,其中,他也点明了作为学生干部需要具有的三点:一﹑责任感,二﹑执行力,三﹑主动意识。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却蕴意深刻。
在众多名师讲座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汤邵平老师讲述的“荣誉•责任•生命”。他对于荣誉的定义让我很惊讶,“荣誉不是得到,是认定,想得到的荣誉都是虚荣”。他人给予的荣誉都不如自己以自己为荣,这才是真正的光荣的感觉。也许大家都认为伟大的领袖,时代的英雄或是社会名人,他们顶着是耀眼的光芒,但我们大多数是普通人,我们得不到那种荣耀,但我们以自己为荣,相信每一个人都是不平凡的,都会有所作为,汤老师这样教导我们。荣誉的最高境界是“至誉无誉”。学生干部首先要学的就是如何做一个人,做一名学生,然后才能成为干部,而汤老师正是教导了我们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理论课程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老师们用他们渊博的知识,高雅的谈吐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培训课程。课完了,留下的只有认真的回味和深刻的思考认识。经过这次培训我也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团学干部该具备的能力
1、科学的决策能力 有决策的魅力,通过科学的比较,全 面的分析,进行权衡利弊得失,做出正确的决策。
2、贯彻执行能力 把上级的文件里面有效的方案和计划 贯彻下去。
3、组织管理能力 将性格各异,兴趣不同的各位同学合理 安排使他们都积极的参与进行活动中。
4、综合协调能力 要善于团结各种人,与其合作共事。
5、处事应变能力 必须认真了解新情况,加以分析研究,审时度势,适时调整,争取最佳效果。
6、开拓穿心能力 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以大无畏的精 神,在旧有的基础上不断闯出新道路,促进工作不断发展。
二、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团学干部
1、严于律己,勤于律人 团学干部代表着广大同学的根 本利益,因此要发挥榜样作用。
2、淡化名利,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作为学生干部要时 时刻刻的明白自己的职责,明白自己是同学们选出来的,代 表了全体学生的利益,就要全心全意的为同学们服务。
3、少说多做,虚心向他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 定要谦虚谨慎,虚心学习他人长处,用别人的长处去比较自 己的短处。
最后的素质拓展——建党90周年中文演讲,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二班一组巨大的凝聚力,我感受到了我们每一位成员的个性,我感受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以及独特的办事风格。素质拓展不单单带给我心灵上的鼓舞,而且让我真正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我很庆幸抓住了本次干部培训这个机会,让自己的能力和思想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谢校学生会对此次干训的成功组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让我们在学习中进步,在交流中提高。我也感谢 二班一组的队友们,是你们让我重拾自信,让我重新拥有青年的 热血与激情。往后我 会以十分的热情和饱满的情绪去对待工作,努力养成一丝不 苟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效率,把 工作尽快尽好的完成,不断的追求完美。时代赋予了我们光 荣的职责,伟大的事业赋予了我们光荣的使命,大学生逢其 时,大有可为。那么,就让我们积极工作,开拓进取,做青 年中的鲜明旗帜,让青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大放光 彩!
第二篇:干训班结业论文
干训班结业论文
大学伊始,我荣幸的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干部培训班,通过这次短暂但非常有意义的培训学习,我的的确确获益非浅,以下就是我个人通过这次不平凡的学习中所总结的心得体会,请组织检阅。
在这次培训中,谈了很多问题,例如比较热门的如大学生的素质问题,艺术修养,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学生干部的素质。其中我觉得最让我有所感触的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这个问题,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认为,在这不断变换发展的时代,对于我们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来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作为21世纪建设人才的当代大学生,要想不落伍,就得学会高超的生存、发展本领,能够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有预见力,能察于未萌,见微知著;有应变能力,能随之应变;有创新能力,能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大学生不仅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与专业知识,有基本的学习能力,能应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必须具有自我调控能力,能够适应21世纪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多元化、多变性、发展的外部世界。而且这种适应是在人的主体意识被唤醒的一种主动性适应,也就是不仅要能科学地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适应外部世界。认识世界很重要,适应世界更重要。不能适应世界,就不能达到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目的。
具体来讲,我觉得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必须达到下述四个标准: 第一,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造就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人。必须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要求的优良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所必备的商品意识、竞争观念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合格人才。第二,具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现代化的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人的素质是由政治、思想、文化、法律、道德以及人格等诸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贯通,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缺少哪一方面都会对人的整体素质产生不良的影响。生产力愈发展,市场经济愈发达,对人的素质要求就愈全面,愈高。第三,具有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素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经济,首先要求的是具有现代化理念的人才。要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理念的人,必须培养自己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素质。
第四,要有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精神。
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而一个团队的能量则是无限的。实现人的价值除了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具备和他人协同完成任务的能力。因此团队精神的确立对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在平时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做的成的,只有依靠大家的能量。靠着团队的帮助才能做好,提到了团队精神就又牵涉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凝聚力,我始终觉得凝聚力对我们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团队要肯办事,办好事,办成事,没有凝聚力,不行。所以说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应该在这方面对自己有一定要求。
以上就是我对当代大学生素质问题的一些个人想法,另外,通过这次团学干部培训班的培训,我还学到了许多实际的知识,更发现了我自身存在的诸多缺陷,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上进的态度,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在团队中与大家共同进步。
第三篇:中青班结业论文
黄南州委党校第十七期中青班
结 业 论 文
学员:田瀚 二〇一〇年七月七日
浅议我国城镇职工基本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已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它的缺陷和弊端日益显现,为此,国务院于1998年提出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尖扎县于2010年启动实施了全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过十年的实际运行,呈现出制度逐渐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基金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职工医疗待遇稳步提高的良好发展势头。今天浅议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把握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脉络,抓住藏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推进全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三、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浅议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它是1998年底,在改革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
一、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原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劳保医疗制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建立的。它对于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是:缺乏合理稳定的筹资机制,国家和用人单位包揽过多,医疗费增长过快,各级财政和企事业单位负担沉重;公费医疗管理不善,对医、患、管、药诸多方面没有制约,漏洞多,浪费严重。覆盖面底,社会共济功能差,一部分职工基本医疗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而一部分人又存在着超前消费的现象。因此,国务院决定进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目的是要从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由国家和单位包揽下来的公费及劳保医疗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的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实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性措施,就是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多方面原因,现有国有企业人员过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遂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而要做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给下岗分流职工提供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在内的基本生活保障,建立覆盖城镇所有单位和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这样才有利于转变职工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从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尖扎县在国企改制中,将全部下岗职工和退休人员一次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对解决下岗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经济,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必须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提倡和保护竞争,形成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经济运行体制,以利于不断解放生产力,更好地发展经济。与此同时,政府还必须通过建立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来分散和化解由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建立具有“安全网”和“稳定器”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广大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这是政府的基本社会功能,也是我国《宪法》和《劳动法》赋予职工的基本权利。然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只有加快这项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第三,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提高广大职工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水平迈进。这就要求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努力提高医疗保健水平,改善卫生条件。而深化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医疗保险事业,不仅有利于改善城镇各类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医疗服务条件,保障广大职工都能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提高职工身体健康水平,而且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国务院在1998年底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决定》中明确指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建立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走过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试点阶段,即从1994年至1998年德“两江”试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1996年试点工作又扩展到40多个城市。与此同时,上海、海南、深圳、烟台等地也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以不同形式进行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试点的实践证明,实行社会主义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抑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这些经验被总结到1998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决定》提出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并具体规定了单位和个人的缴纳比例,用人单位缴费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规定了职工看病的最高支付限额和最低起付标准。《决定》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原则,形成了新的统筹机制。通过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等制度。
第二阶段是从1999年到现在,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四个方面的标志可以说明这一情况。
第一标志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备。总体的政策体系包括四个系统、三个层面。四大系统分别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系统,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及医药卫生体制配套改革系统。三个层面是:国务院1998年的44号文件及有关配套文件确定的基本政策层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体规划有关配套措施的组织推动层面;统筹地区实施方案和配套文件的具体政策和管理层面。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可以说是系统初成。
第二个标志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组织实施。
第三个标志是,运行比较稳定,医疗保险新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稳定的统筹机制保证了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共济目标的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基金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既保障了所有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又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拖欠医疗费和医院医疗费问题。从各地情况来看,尽管职工对某些政策和管理或多或少有一些意见,但普遍反映现在看病不再有顾虑;尽管医生对严格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有一些看法,但普遍感到,有医保基金支撑不再担心提供医疗服务没人给钱。在许多统筹地区医疗保险基金已经成为维持医疗机构正常运行不断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2)医疗保险的费用分担机制增强了参保职工的费用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促进了患者的理性消费,遏制了医疗费用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3)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制发挥了多种功能的作用,保证了新旧制度平衡过度。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各种补充性保障措施分解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均衡个人负担,满足了多层次医疗需要。许多职工反映,基本医疗保险是参保职工的“阳光基金”,公务员医疗补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等补充保障措施,是大病患者的“定心丸”。
(4)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机制不仅保证了医疗保险制度目标的实现,也促进了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各地围绕工作重点,完善管理措施,增强管理手段,强化管理监督,使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直接结算,在医疗保险日常管理中实现了就医信息与结算数据的实时传输监控和网上结算。
第四个标志是,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初步建成。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数地区已经在各个管理层基本建成了统一的医疗保险管理系统。除极少数地区外,各项医疗保险保障管理职能基本划转到位,实现了医疗保险统一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完善;除少数市县外,多数地区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医疗保险行政管理机构。70%以上的统筹地区建立了比较先进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网络,为实施医疗保险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各地改革进展很不平衡,主要表现是:覆盖人群还比较少,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较多,困难企业参保较少;医疗费用分担过重,就医手续过于复杂,解决困难人群医疗保障制度的措施还不完善,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工伤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大病补助》以及《生育保险》等等,还有一部分地区尚未出台,所以医疗保险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亟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管理服务都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还需要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一是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即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公务员医疗救助为“保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同时还要研究如何发挥商业医疗保险的优势,使两者优势互补,有机衔接。
二是规范和强化基础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规范和强化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是搞好医疗保险工作的基础,它关系到改革能否继续深入,新制度能否健康运行,从而奠定医疗保险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全面掌握医疗保险的基本要求,重点解决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细化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完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管理监测预警系统,切实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管理,解决有关人员医疗保障等工作。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做起:
(1)完善和加强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医疗机构与零售药店资格的条件。要按照方便职工就医购药、促进充分竞争的原则,打破垄断,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限制,将符合条件的、不同规模的、不同所有制的各类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纳入定点范围,特别是要逐步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定点范围,对定点零售药店要强化药师配备和处方管理等条件的审查,对从医院门诊药房剥离出来的零售药店,符合条件的要纳入定点范围。
(2)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医疗保险管理措施,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时,必须鉴定定点协议。同时在定点协议中要明确医疗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费用的控制指标,对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可以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科室和人员。要明确考核指标和办法,考核结果要与医疗费用结算标准挂钩,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违反行为和违规费用要明确违约责任。
(3)强化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对诊疗和医疗服务项目及费用支出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的规定,在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定点协议中要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的级别和专科特点,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内药品的备药率、使用率及自费率药品费用占参保人员用药总费的比例等提出具体的指标,在诊疗项目管理中要重点明确对新增诊疗项目、大型设备检查,一次性医用材料使用的控制措施,对住院医疗服务,要明确人均住院费用和人均住院天数的指控指标。
(4)建立医疗保险监督检查制度。要充分利用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控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建立医疗保险日常监督管理制度。要提供向社会公开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和药品价格信息,建立医药专家委员会,聘请义务督察员等措施,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执行医疗保险政策、服务质量和收费等情况进行舆论和社会监督。
(5)妥善处理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问题。要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坚持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的改革方向。
(6)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和简化业务流程。
三是以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为重点,加快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应当从讲政治的高度,努力做好这项工作。要对困难人群分类研究,切实解决好包括国有企业困难职工和退休人员在内的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对有部分缴费能力的困难企业,可按照适当降低单位缴费率,先建立统筹基金,暂不建立个人账户的办法,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保障其职工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等。对无能参保的困难企业职工,要通过探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等方式,妥善解决其医疗保障问题。对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包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前已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要充分考虑这部分人员医疗费用水平和年龄结构等因素,多渠道筹集医疗保险资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要根据当地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结合实际,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办法,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并根据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给予相应的待遇,同时做好有关服务管理工作。
四是继续稳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重点突破,条块联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对象是:未参保单位和人群,包括非国有经济单位及其从业者。“条块联动”就是市直和区县,机关事业和企业,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位,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都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统筹地区的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医保改革十多年,人们可喜地看到,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医疗保险体系在不断的建立和完善。
第四篇:党校青干班结业论文
在春意盎然的4月,我很荣幸的参加了XX县县委党校组织的XX年春季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通过为期两个月的专题学习,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长足的长进,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我认识到:学习培训的目的是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做到学以致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实践中,要真正做好一个基层工作者,就必须用政治理论武装自己,充实自己,在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同时,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是: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党政公务员。在学习的过程中,给我感触较深的就是现在正在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和谐社会的问题,综合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我的主要体会是:
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从主体上也就是人的方面,真正解决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
以人为本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新的执政风貌和施政特色。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曾在“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两种提法之间进行比较,取得的共识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千年来就有“民本”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也早已有“人本主义”,我们共产党人就叫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理念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最广泛最充分的包容性,深得人心民意。
以人为本意味着对过去较长一个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执政理念的彻底否定。当年我们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来看,那主要是在工作重心代替意义上的转折(当然意义至关重大),在理论上尚未完全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以致我们这些年的发展进程中仍然不断出现“非以人为本”的现象。诸如曾经发生的姓“社”姓“资”和姓“公”姓“私”的争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责难,对私营企业主的非议,等等。突出以人为本,在社会历史领域里彻底地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是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不尊重人的现象的反思和超越。这是共产党在自觉认识到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情况下,在执政理念上的新飞跃。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真正解决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问题。这就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大家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了新力量,巩固和扩大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从以人为本理念出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理成章。因为以人为本,就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观念;才能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并且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要维护和保障人权,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而主要是指社会各阶层能够和谐相处。就是说,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所有社会成员都有了平等的国民待遇,方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结构转型期是提出和谐社会的现实原由
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结构转型时期,这是改革的攻坚时期,主要是解决经济社会结构问题,建立新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这一时期是改革取得较大效果的时期,也是社会阶层激烈分化的时期,整个社会结构会逐步地分化为若干个阶层,这些阶层都有了自己特殊的利益和获得这种特殊利益的特殊渠道,产生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要求。改革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就整个改革进程来说,利益矛盾最尖锐的是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深化改革的关键,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并且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改革的实惠。执政党要合理协调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运而生。结构转型期的改革,已经不单单取决于经济本身,不单单取决于经济体制本身,它已经使改革成为一个全面建设新体制的创新时期、创新工程。整个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能不能协调地渡过这个时期。这个时期最大的危险在于,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出现的社会失调。事实上,困难条件下出现的一些社会失调,在中外政治史上是比较好应付的。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上下同心同德,比较顺利地度过。但是经济增长、甚至繁荣时期出现的社会失调,非常严峻。美国独立战争、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即十月革命,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革命,它们在革命的前夜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繁荣时期。人们欲望激发起来了,引发巨大的不平衡,所以起来闹事,进行革命;普遍贫穷,超稳定结构,不容易出事。在改革的转型期,由于利益矛盾十分尖锐,非常复杂,尽管经济在高速发展,但是一旦出现社会失调,对我们执政党来说,那是非常严峻的,真正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因此,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高屋建瓴的积极应对,意义不容低估。
三、和而不同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毛泽东曾经精辟地说过,我们的事业为什么能够胜利?不在于纯,而在于不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兼收并蓄,厚德载物,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适度、适时、适当的和谐状态。世界是多样统一的,我们要认识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和谐社会应当是和而不同的社会,关注人们之间的共同性和个性的差异性,人们的思想文化和精神追求将表现出丰富的个性差异,更加文明,更为开放。
和而不同是指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合并、融合、团结、和谐)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竭。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实现差别共存,从而在本质上达到相近或相似。和而不同是多元一体的理论。承认不同,但是要和,否则就要出现纷争。只强调同而不能和,那只能是毁灭。和而不同体现了辩证关系。和就是要求在纷乱当中寻求到共同的、统一的属性。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我们要通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以及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调整化解各种矛盾,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和谐的社会。
在我国现阶段,机会平等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社会对人们利益的满足能够与他们对生产的贡献成正比地增长,即贡献愈大,社会对其回报也愈高,以激发最大多数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用公民平等、机会平等、资源开放、公平竞争的公共政策,开辟不同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的合理通道,尤其是向上流动的通道,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实现良性、公正合理的互动。与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生动而有序的社会,既富有活力,也保持稳定;既包含各方面不同利益,又能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处理妥当。这是一种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而不同、矛盾统一的社会。
第五篇:青干班结业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一个月的党校学习时光,在繁忙与充实中转瞬即逝。在县委组织部、党校的亲切关怀下,在各位老师的悉心传授下,我们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这是一份组织的关怀。为使大家更好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青年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县委为我们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充电学习机会。开学典礼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宜国为我们作动员讲话,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激励与鼓舞;外出考察中,何晓东副部长不辞辛苦全程陪同,给予了我们具体而切实的指导;学习期间,多位领导亲自授课,给了我们更多关于做人做事的启迪。
这是一次学习的积淀。授课领导和老师围绕科学发展观、基本政治理论、社会管理、县情研究等有关内容,精心准备、授业解惑,无不令我们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我们莘莘学子,犹如在沙漠中求索的人遇到了绿洲,尽心徜徉在知识的翰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将所学理论同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学而思,思而信,信而行。
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3月28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先后参观了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红船”、烟雨楼、南湖革命纪念馆等胜迹。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党旗墙前,全体党员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党员们纷纷举起右手,跟着领誓人大声的重温入党誓词,铿锵的誓言响彻云霄。触摸着大理石碑上雕刻的铭文,心被感动了,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固,过去与现代,繁华与没落,都在这一刻交融。
这是一场友谊的见证。谁说职场无情?记得第一天到这里报到时,我们几乎互不相识。那时,我们面带微笑偶尔点头示意,有的只是礼貌。开始,我们只是一个新的集体,而现在,我们更像是一个亲密的大家庭。这份感情,不再是当初那表面的寒暄,而是一份真挚的关心和团结互爱的友情。如今,我们29名学员每人都拥有了一笔财富,这笔财富就是我们彼此,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干部,我们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我们相濡以沫,我们情同手足,学业的结束并不代表着别离,而意味着友谊的延伸。
时间复制着时间,生活重演着生活,当内心激情在慢慢的冷漠时,今天的安静,驱除无聊而庸俗的思想。细细品味一个月的时光,重拾自己远去的理想。30天的培训,在人生的旅途上是微不足道的,但在我们心里留下的感受、领悟和友谊是永恒的。我坚信:一扇新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敞开,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迎面而来,我们需要丢掉过去的光环和荣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今天,2012年青干班的学习即将结束,但是我们的思想与行动永远没有结业的一天!有人说:“是花,就要开放;是树,就要长成栋梁;是石头,就要铺出大路。”我说,是青年干部,就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领航员!在此,我送给兄弟姐妹们两句话共勉:在路上,路上的艰辛已融入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