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游考试基础知识题库
导游考试基础知识题库 导游业务规范问题
l、世界旅游日是哪一天?根据什么确定的?
世界旅游组织在1979年第3届代表大会上正式确定9月27目为世界旅游日。因为这一天恰是北半球旅游旺季刚刚过去,南半球旅游黄金季节即将来临之际。此时也正是世界各国人民旅游度假的好时节,在1979年的9月27日,在墨西哥城特别大会上通过了世界旅游组织章程。
2、中国的旅游业图形标志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图形标志是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青铜器“马超龙雀”。其含义是:(1)天马行空,象征前程似锦的旅游业。(2)马是古代旅游的重要工具。象征旅游者可以在中国尽兴旅游。(3)马超龙雀青铜器制品,象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
3、1999年和2000年我国旅游主题名称是什么? 1999年是中国生态环境游。2000年是中国神洲世纪游。4、1998年国家旅游局向全国75个城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进行了检查验收,首批批准了多少个城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我省有哪些城市榜上有名?
54座城市被评为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辽宁省的沈阳、大连榜上有名
5、何谓“红绿通道“?标志是什么?
海关通道中的红色通道为应税通道:一般海外游客走此通道。标志为红色正方形“口”海关通道中的绿色通道为免税通道,持有中国主管部门给予外交礼遇。签证护照外国籍人员及海关给予免验的人员走此通道。标志为绿色正八角形。
6、何谓护照?有哪几种?
护照是一国主管机关发给本国公民的或在外国居留的证件,证明其国籍与身份。护照分为:外交护照、公务护照、普通护照三种。
7、什么是签证,旅游签证属于哪种签证?
签证是一国主管机关在本国或外国公民所持的护照或其他旅行证件上签注,表示准其出入境的手续。旅游签证属于普通签证,在中国为“L”字签证。签证上规定持证者在中国停留的起止日期。
8、中国公安部授权的口岸签证机关有哪些?
一共七个口岸,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大连、福州、厦门、西安、桂林、杭州、昆明、广州(白云机场)、深圳(罗湖、蛇口)。珠海(拱北)
9、港澳同胞回乡证是哪签发的,有效期多长。
港澳同胞回乡证是由广东省公安厅签发的,有效期10年。
10、特快、快速旅客列车的车次前冠英文字母是什么? 特快旅客列车为“T”,快速旅客列军为“K”。
11、在中国境内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的现钞可兑换成人民币?
18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元。英镑、瑞士法郎、瑞典克郎。新加坡元、挪威克郎、荷兰盾、马来西亚元。日元。法国法郎、德国马克、意大利里拉。丹麦克郎。加拿大元、比利时法郎、奥地利先令、澳大利亚元、港元
12、何为“水单”,有效期多长?
中国银行及各各外币兑换人民币指定点给外国旅游者开具的外汇兑换证明,俗称水单,水单上标有兑换率。有效期为半年。
13、我国点信与邮政何年正式分开的? 1998年,我国电信与邮政正式分开。
14、包裹分为几种?
包裹分为普通包裹、脆弱包裹和保价包裹二种
15、中国海关对于中药材、中成药进出境有何规定?
旅客携带中药材、中成药出境,前往国外的,总值限人民币300元,前往港澳地区的,总值限人民币1500元,麝香不准出境,犀牛角和虎骨不许进出境
16、我国民航机场费如何收取?哪些人免收?
对每一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机场出境的国际旅客,收取机场费人民币90元,对于持有外交护照的旅客、24小时内过境的旅客以及12岁以下儿童,免收机场费
17、机舱可分为几个等级?
第二篇:2015年全国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知识题库
2015年全国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旅游活动最显著的外部特征是它同时具有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 __________的综合性特点。
2、现代旅游活动由______、_____ 和_______这三者通过 ________而构成的,这三个因素被看作是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因素。
3、当代中国的佛教界将佛教的宗旨归纳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宗教,渊源于_____,________ 是道教的前身。
5、长江是我国最大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__________,全长________ 千米,流经________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长江水量充沛,有_______ 之称。
6、我国的旅游客源地分为 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两大部分,我国的海外客源可分为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两大部分,在入境旅客中________ 一直占绝大多数。
7、我国的旅游行业组织主要的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向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意见和咨询。
8、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海口的西南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澳门人口有 ______是华人。澳门的区花是_______,区徽为_______ 色。
9、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由 ______和 ________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面海拔 _______米,是全国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形成的________ 被誉为台湾八景色之最。
10、当今世界上,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被认为是东方、西方和阿拉伯三大饮食流派的代表。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5分)
1、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中,是处于旅游活动的中心地位()
A旅游主体 B旅游客体 C旅游媒介
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出现在()A《尚书》 B《易经》 C《诗经》 D《春秋》
3、被称为“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是()A《周髀算经》 B《大衍历》 C《营造法式》 《D梦溪笔谈》
4、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
A鄱阳湖 洞庭湖 C杭州西湖 D太湖
5、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寺院是()
A白马寺 B法门寺 C塔尔寺 D 青龙寺
6、以下道观殿堂中,供奉的是青龙、白虎神的是()
A山门殿 B三清殿 C玉皇殿 D灵官殿
7、清朝后期的殿试在 举行()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内廷
8、以下桥梁是我国著名的梁式石桥的是()
A苏州宝带桥 B泉州洛阳桥 C北京卢沟桥 D程阳永济桥
9、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独特要素是(;)
A建筑 B理水 C动物、植物 D匾额楹联
10、有“神品”之称的是()
A宜兴紫砂壶 B洛阳仿唐三彩 C景德镇的名瓷 D龙泉青瓷
11、葡萄酒中,糖的含量在1•2%--5%之间的是()A干葡萄酒 B半干葡萄酒 C半甜葡萄酒 D甜葡萄酒
12、有“水晶之乡”和“水晶王国”之称的是()
A苏州 B扬州 C东海 D南海
13、徽墨是在 时定名的()
A唐 B 宋 C明 D清
14、韩国的第一大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儒教 D 东正教
15、中国政府正式在台湾设官建制是在 时期()
A三国 B唐 C宋元 D明清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内,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旅游资源的效用和价值对游客来说,只要表现为()A观赏休闲 B社会效益 C娱乐健身 D 增知益神
2、在距今10--20万年间出现了早期智额外内(古人),代表是()
A广东马坝人 B 广西柳江人 C 山西丁村人 D北京山顶洞人
3、在五种常态地貌中,是人类主要的聚居地()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4、被称为花中“二绝”的是()A月季 B牡丹 C芍药 D荷花
5、以下是佛教供奉的对象的是()
A土地 B玉皇大帝 C文殊菩萨 D十八罗汉
6、维吾尔族实行()A火葬 B土葬 C速葬 D野葬
7、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 的长城连接起来,俗称“万里长城”()
A楚国 B秦国 C赵国 D燕国
8、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特产是()
A瓷器 B 茶叶 C丝绸 D 纸张
9、三七的主要产地是()
A云南 B 广西 C贵州 D江西
10、中国三大木版年画的产地是()
A四川绵竹 B天津杨柳青 C江苏苏州桃花坞 D山东维坊埠
四、连线题(共5分)
将以下民人与他们的发明连接起来
扁鹊 麻沸散
屈原 浑天仪
华佗 四诊法
蔡伦 造纸术
张衡 楚辞体
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丹霞地貌
2、民族
六、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旅游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2、我国名山景色各异的原因是什么?
七、综合题
佛教在中国是怎样发展传播、怎样中国化的?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空间上的异地性;时间上的暂时性;牵连地区甚广
2、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市场相互结合作用
3、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4、古代的巫术;秦汉室的神仙方术;黄老道
5、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6300;11;黄金水道
6、国内;国际(海外);国外;港澳台地区;港澳台同胞
7、加强行业协作;提高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扩大行业影响;促进行业研究
8、澳门半岛;凼仔岛;环路岛;97%;莲花;绿
9、玉山;阿里山;760;双潭秋月
10、中国烹饪;法国烹饪;土而其烹饪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B 5A 6A 7C 8B 9D 10A 11C 12C 13B 14A 15C
三、多项选择题
1ACD 2AC 3BCD 4BC 5CD 6BC 7BCD 8AB 9AB 10BCD
四、连线题
扁鹊-------四诊法
屈原------楚辞体
华佗------麻沸散
蔡伦-------造纸术
张衡-------浑天仪
五、名词解释
地貌的景观特点是:丹山青水,精巧玲珑。
2、民族是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
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它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
狭义的民族概念。广义上的民族概念是指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民共同体,或资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个
民族,列如原始民族、中华民族等。
六、简答题
1、旅游和旅游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规模发展又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不同程度、不同效果的影
响。旅游业在经济中的正面作用主要表现在:国际旅游能够增加接待地的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国内旅游能够
有效刺激国内消费,回笼货币;旅游业可为接待地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还会刺激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但是旅游业的发展也可
能给接待地带来负面影响。大量游客涌入,超出接待地的承受能力,有可能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引发各种问题
2、我国名山景色各异的原因是:
(1)由于不同地区山地的岩性和内、外营力的作用导致的。
(2)由于不同地区山地的形状和位置不同。
(3)由于不同地区的山地所处的纬度、相对高度及季节变化等原因造成的。
七、综合题
佛教的传播大致分为三条路线:
(1)南传佛教 由古印度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以及我国云南傣 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2)北传佛教 由古印度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3)藏传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的西藏地区,与西藏本地的原始宗教融合成为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公元初期前后,佛教由印度传到我国,经过长期的发展和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中国的佛教全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主要教义,并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当佛教在南亚次大陆逐渐消灭后,中国佛教完全保存了佛 教的经典,可以这么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中国的佛教由三大系构成,分别是汉地佛教、藏传佛教、云南地区的上座部佛教
第三篇:税收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税收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1、依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在中间合并、分立、终止的,应当自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所得税汇算清缴。
2、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3、专用发票的稽核检查是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的重要措施。
4、下列选项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进行调整的是()。
试题选项:
A、公益性捐赠 B、业务招待费 C、工会经费 D、职工教育经费
5、税收征管法》规定,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A、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暂停支付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C、立即停止支付应付纳税人的有关款项 D、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6、下列税种中,纳税人与负税人通常不一致的是()
A、营业税 B、企业所得税 C、消费税 D、增值税
7、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在下列政策方面的规定相一致的有()。
A、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规定 B、借款利息费用在税前的列支标准 C、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D、工资费用在税前的列支
8、现行制度规定,对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来本地从事临时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要求其提供担保人,或者根据所领购发票的票面限额与数量交纳()以下的保证金,并限期缴销发票。
A、2000元 B、5000元 C、10000元 D、20000元
9、主管税务机关因发现纳税人不按规定使用减免税款的,税务机关无权停止减免。
10、某中外合资服装企业2002年销货净额为1000万元,其应酬交际费计税的最高比例为()。
A、1‰ B、3‰ C、5‰ D、10‰
11、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17%。
12、按()分类,我国税种可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A、征税对象的性质 B、管理和使用权限 C、税收和价格的关系 D、预算收入构成和征税主管机关的不同
13、清朝实行的“初税亩”,正式确立起了我国完全意义上的税收制度。
14、以下国家和地区中,选择单一税收管辖权的是()。
A、中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15、我国税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中不包括()。
A、经济责任 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
16、“生产型增值税”显然是不彻底的增值税,因为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增值额”征税。
17、纳税人纳税是否自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税制与征管是否公平B、税率的高低 C、税负的轻重 D、征管效率
18、下列采用定额税率的税种有()
A、个人所得税 B、车船使用税 C、资源税 D、增值税
19、本国居民(公民)在汇总境内、境外所得计算缴纳所得税或一般财产税时,允许扣除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或一般财产收益按照本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即通常所说的抵免限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不予扣除,称为()。
A、扣除法 B、全额抵免 C、普通抵免 D、免税法
20、下列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不予退(免)税的是()
A、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 B、无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 C、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 D、无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
21、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以外汇结算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国家外汇牌价。
A、当月1日 B、结算当天的 C、上次申报纳税时的 D、事先确定并经税务机关核准的
22、下列混合销售行为中,应当征收增值税的是
A、零售商品店销售家俱并实行有偿送货上门
B、电信部门自己销售移动电话并为客户有偿提供电信服务
C、装潢公司为客户包工包料装修房屋 D、饭店提供餐饮服务并销售酒水
23、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
24、在国家确定的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新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25、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26、我国的税收实体法主要包括()。
A、税收法律 B、税收行政法规 C、税收基本法 D、国际条约
27、对于税务人员的违法行为,依法应该给予相关人行政处分的有()。
A、税务人员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
B、税务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故意高估或者低估农业税计税产量,致使多征或者少征税款,侵犯农民合法权益或者损害国家利益,尚不构成犯罪的 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的 D、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做出税收的开征、停征或者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决定,尚不构成犯罪的。
28、严密的税法体系,应包括的内容是()。
A、税收法律 B、税收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国际条约
29、税收的弹性原则强调赋税的征收量没有伸缩性,不依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0、一般而言,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
A、税收利益 B、税收支出 C、税收收入 D、纳税人
31、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主要缺陷表现在()
A、退税率不合理 B、存在补贴政策 C、不存在补贴政策 D、政策不公平
32、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起,()。
A、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2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B、其经营业务所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C、其经营业务所得减按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D、第1年和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3、国际税收同税收的根本差别在于()。
A、财权利益分配关系 B、其他的分配关系 C、社会关系 D、人际关系
34、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税收可分为()。
A、直接税 B、间接税 C、价内税 D、价外税
35、依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2000年的亏损,需在下一税前弥补的,需报同级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否则,不得税前扣除
36、依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采用备抵法核算坏帐损失的,若企业当年实际提取的坏帐准备金小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提取限额,则按实际提取数税前扣除,其差额部分,在以后可以税前扣除
37、国际反避税的方法:一是加强国际税务合作,二是制定反避税法律。
38、税收效率体现在它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干预上。
39、内资企业单位进行清算时,应当在(),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所得税申报时,并就其清算终了后的清算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试题选项:
A、清算前30日内B、清算后30日内
C、办理工商注销登记之前 D、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前
40、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或销售应税货物支付的运输费用的扣除率为()。
试题选项:
A、13% B、10% C、7% D、6%
41、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4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取得的所得,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适用30%的比例税率;地方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适用3%的比例税率。
43、下列项目中,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能在收入总额中扣除的有
试题选项:
A、非公益、非救济性捐赠B、开发无形资产未形成资产的部分 C、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D、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
44、一般来说,税收情报交换的范围包括()。
A、纳税人在居住国或所得来源地的收入情况 B、关联企业之间的作价
C、与税收协定涉及税种有关的国内法律情报 D、防范税收欺诈、偷逃税的情报
45、依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企业坏帐准备的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的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
A、3‰ B、5‰ C、3% D、5%
46、提高税务行政效率,控制行政成本的两层含义包括降低税收成本和()。A、优化税收成本结构B、降低税率 C、提高税率D、完善税收政策
47、纳税人按规定支付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 业务招待费由纳税人提供确实记录和单据,经核准后予以扣除。
48、价内税是指税金不包含在商品销售价格或劳务销售价格中的税。
49、根据税收征管法及细则的规定,如果由于不可抗力或者财务会计处理上的特殊情况等原因,纳税人不能按期进行纳税申报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但最长不得超过()。
A、1个月B、3个月 C、半年 D、一年
50、依“外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下列项目中允许税前扣除的有
A、交际应酬费 B、汇兑损失 C、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D、资本利息
答案:
1、错;
2、对;
3、对;
4、ABCD;
5、BCD;
6、ACD;
7、AB;
8、C;
9、错;
10、C;
11、对;
12、A;
13、错;
14、B;
15、C;
16、对;
17、A;
18、BC;
19、C; 20、D;
21、AB;
22、A;
23、对;
24、C;
25、对;
26、AB;
27、ABCD;
28、ABCD;
29、错; 30、A;
31、ABD;
32、D;
33、B;
34、CD;
35、对;
36、错;
37、对;
38、对;
39、C; 40、C;
41、错;
42、对;
43、ACD;
44、ABCD;
45、B;
46、A;
47、对;
48、错;
49、B; 50、ABC。
第四篇:广西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广西)
第一章 广西地理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广西自然地理、自然资源、人口与行政区划的学习把握情况,提高考生对广西地理的认识水平。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广西自然地理
(一)了解:广西的地理位置、总面积;广西地质演变过程、主要地貌类型;广西气候类型;广西地面水环境、空气环境、近岸海域环境和生态环境。
(二)熟悉:广西区位特点及优势。
(三)掌握:广西地形地貌的总体特征;广西气候特征。第二节 广西自然资源
(一)了解:广西土地资源、水域资源、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概况,包括种类、面积、分布以及在全国的影响和排位等。
(二)熟悉:广西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第三节 广西人口与行政区划
(一)了解:广西人口概况,包括总人口、常住人口以及城乡人口的比重;广西行政区划概况。
(二)熟悉:广西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广西历史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广西历史沿革基础知识、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学习掌握情况,提高考生对广西悠久历史的认知和宣讲水平。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广西历史沿革
(一)了解:广西自远古时期以来的历史演变过程,包括名称、管辖范围等。
(二)熟悉:广西别称(八桂、桂海)的由来。
(三)掌握:广西名称和地域形成的基本脉络。第二节 广西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一)了解:广西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概况,包括历史背景、名称,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经过、结果、影响等;广西重要历史人物(含桂籍人物和寓桂人物)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籍贯、著作、主要贡献、历史评价等。
(二)熟悉:广西历代状元简介,包括姓名、籍贯、履历、历史影响等。
第三章 广西经济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广西经济建设基本状况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提高考生对广西经济发展成就的认知和宣讲水平。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广西交通概况
(一)了解:广西民用航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等交通设施的发展概况。
(二)熟悉:广西民用机场的名称、主要航线及地位特点;广西主要火车站的基本情况;广西高速公路的主要路线;广西主要港口的建设情况。
(三)掌握:广西本土航空公司的筹建情况;广西高铁建设成就。
第二节 广西经济概况
(一)了解:广西经济现状,包括主要产业、消费市场、进出口以及运行质量等情况;广西经济发展主要举措。
(二)熟悉:广西主要经济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背景、区位优势、区位范围、功能定位、功能组团、发展目标、发展态势等。
(三)掌握:已列入国家战略的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和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建设情况。
第四章 广西文化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广西民族概况、民俗节庆、宗教文化、民间文学艺术和传统体育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提高考生对广西文化的认知和宣讲水平。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广西民族概述
(一)了解:广西的民族构成与分布情况,包括12个世居民族的名称、人口、分布、历史演变、语言文字等;
(二)熟悉:广西民族区域自治概况,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过程、广西民族自治县以及广西民族乡的的基本情况。
(三)掌握: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含义、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二节 广西民俗节庆
(一)了解: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民俗概况,包括饮食、服饰、建筑、婚姻、传统节日等。
(二)熟悉:广西旅游节庆的代表性品牌简介,包括名称、渊源、举办时间、举办地点、举办形式、主要内容、主要特点、对外影响等。
(三)掌握: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主要民俗特征。第三节 广西宗教文化
(一)了解:四大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广西的发展概况,包括传播过程、代表人物、发展历史、宗教团体等;广西民间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二)熟悉:广西道教建筑(道观、洞天福地)、佛教建筑(佛寺、佛塔、石窟造像)、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的分布情况及主要特点。
(三)掌握:我国的宗教信仰政策;广西民间宗教文化的特点。
第四节 广西民间文学艺术和传统体育
(一)了解:广西民间文学的主要形式及其代表作品;广西民间音乐的类型、流行地区和主要特点;广西民间舞蹈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广西民间传统体育代表性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起源、主要活动内容、对外影响等。
(二)熟悉:广西民间戏曲概况,包括名称、历史演变、流行区域、代表剧目、主要特点及对外影响等。
第五章 广西特产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广西特色工艺美术品、土特产品、名茶、名酒、中成药、中药材以及特色美食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提高考生对广西风物特产的认识,为日后从事导游工作做好相关知识储备。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广西特色工艺美术品
(一)了解:广西特色工艺美术品的种类。
(二)熟悉:广西著名民族工艺品的名称、历史、制作工艺、主要产地和功能;广西著名陶瓷工艺品的名称、历史、制作工艺和主要特点;广西著名雕刻工艺品的名称、历史、原材料、制作工艺和主要特点;广西著名编织品和工艺画的名称、历史、原材料和主要特点。
(三)掌握:广西特色工艺美术品的主要价值。第二节 广西土特产品
(一)了解:广西土特产品的主要类别。
(二)熟悉:广西各地著名土特产品的名称、历史、主要特点及价值等。
第三节 广西名茶和名酒
(一)了解:广西名茶和名酒的种类。
(二)熟悉:广西代表性名茶的名称、加工技艺和特点;广西代表性名酒的名称、酿造工艺、特点和功用。
(三)掌握:广西代表性名茶和名酒的获奖情况。第四节 广西中药材和中成药
(一)了解:广西中药材的种类;广西著名中药材的名称、产地和功效。
(二)熟悉:广西著名中成药的配方原料、药效原理和功用主治。
第五节 广西特色美食
(一)了解:广西风味菜的主要类别。
(二)熟悉:广西各地风味菜的主要名品及特色;广西代表性风味小吃的名称、来历、烹制工艺和主要特点。
(三)掌握:广西饮食文化的基本特点;广西特色美食的旅游价值。
第六章 广西旅游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广西旅游资源、广西旅游业发展概况和广西旅游业发展战略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提高考生对广西旅游产业的认知水平。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广西旅游资源概述
(一)了解:广西旅游资源的分类;广西代表性的特色旅游资源和主要旅游品牌。
(二)熟悉:广西特色旅游概况,包括主要线路、发展成就等。
(三)掌握:广西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第二节 广西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了解: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广西重大旅游项目简介。
(二)熟悉: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建设概况,包括创建宗旨、政策文件、工作目标、建设成就等。
第三节 广西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了解:广西旅游业的指导思想。
(二)熟悉:广西旅游业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三)掌握:广西旅游业的战略格局。
第七章 广西著名景区概览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广西著名景区(点)的学习掌握情况,为将来在广西从事导游工作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广西概况
(一)了解:广西的历史、地理、民族、人口、行政区划、文化特色、特产美食、区位、交通等方面的简要介绍。
(二)熟悉:广西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第二节 广西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一)了解:广西5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名称及其景点分布情况。
(二)熟悉:广西5A级旅游景区的主要特色。第三节 广西其他著名景区
(一)了解:广西其他著名景区的名称及其景点分布情况。
(二)熟悉:广西其他著名景区的主要特色。
第八章 广西各设区市主要景区概览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广西14个设区市的基本概况及其主要景区的学习把握程度,为将来在广西各地从事导游工作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南宁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南宁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沿革、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荣誉称号等。
(二)熟悉:南宁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二节 柳州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柳州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等。
(二)熟悉:柳州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三节 桂林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桂林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等。
(二)熟悉:桂林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四节 梧州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梧州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等。
(二)熟悉:梧州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五节 北海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北海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等。
(二)熟悉:北海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六节 防城港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防城港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等。
(二)熟悉:防城港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七节 钦州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钦州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等。
(二)熟悉:钦州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八节 贵港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贵港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等。
(二)熟悉:贵港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九节 玉林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玉林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等。
(二)熟悉:玉林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十节 百色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百色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等。
(二)熟悉:百色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十一节 贺州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贺州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等。
(二)熟悉:贺州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十二节 河池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河池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等。
(二)熟悉:河池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十三节 来宾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来宾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等。
(二)熟悉:来宾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十四节 崇左市主要景区
(一)了解:崇左市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风物特产、民俗风情、发展现状等。
(二)熟悉:崇左市主要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成因、主要特点、主要景观名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传说故事等。
第五篇: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剖析
导游基础知识》 《江苏导游基础知识》 Z 《
考试大纲
考试说明
江苏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笔试共考3 门,即《导游服务技能》、《导游法规知识》、《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基础知识》占60%,《江 苏导游基础知识》占40%)。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为帮助各地开展培训、指导考生备考,我局编写了《江苏省 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大纲》,内容包括《导游服务技能》考试大纲、《导 游法规知识》考试大纲、《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江苏导游 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上述考试大纲是我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命 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必备的应试指南。
为便于考生复习,所编写的大纲将知识深度分为“掌握”、“熟 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掌握的是关键内容,要求熟悉的是 重要内容,要求了解的是一般内容。在试卷的体现中,掌握部分 约占卷面分数的60%,熟悉部分约占卷面分数的25%,了解部 分约占卷面分数的l5%。
《导游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
总体目标:
通过本科考试,检查考生对旅游、中国的历史常识、年节民俗、自然景观、四大宗教、古代建筑、古代园林、旅游文学知识以及其他综合导游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检查考生灵活、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
引 言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旅游活动的相关要素和旅游业的有关情况等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一、了解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进程。
二、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种类。熟悉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了解旅游活动的组成与种类。
三、了解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
四、了解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第一章中国历史概述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历史常识的掌握程度,促进考生不断提高历史文化素养。考试内容:
一、了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了解王朝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的年代以及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属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的成就。
二、了解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国号的来历、帝王皇族的称谓以及帝王谥号、庙号、年号、陵号等名称的概念。了解天干、地支的名称顺序及其组合方法,了解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了解四时、节(气)以及生肖,掌握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基本知识,了解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内容,了解避讳习俗以及姓、氏、名、字、号的初步知识及其运用。
第二章中国的年节民俗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年节、民俗的了解状况,对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以及主要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的掌握情况。考试内容:
一、了解年节的由来和分类,掌握民俗的概念、特点,熟悉江苏的传统民俗。
二、了解汉族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并了解与节日有关的活动。
三、了解满族、蒙古族、藏族和回族的分布地区、历史、语言文字、宗教文化以及习俗等。
第三章中国自然景观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山地、水、气候及天气、动植物景观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其中重要景观的熟悉程度。
考试内容:
一、熟悉山地自然景观的基本情况,掌握花岗岩名山、石灰岩景观、丹霞风 光的景观特征和形成规律,熟悉各自代表性名山的位置及主要特点。
二、掌握水的造景功能,熟悉江河景观、湖泊景观、泉、瀑、海洋的景观特征和形成规律,熟悉各自代表性的河流、湖泊、泉、瀑及海洋景观的位置、特点。
三、了解天气、气候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气候环境情况,了解天气景观的一般特点,熟悉一些奇特的天气景观的名称、成因。
四、掌握植物景观的旅游功能,熟悉观赏植物的类型及其代表,了解我国的一类保护植物。熟悉主要观赏动物的类型及代表。
第四章中国四大宗教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四大宗教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内容:
一、熟悉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掌握中国一些民族所信仰宗教的 名称。
二、了解佛教的创立、发展过程,熟悉佛教在世界的传播路线和中国佛教主要派系。掌握佛教创始人、教义、经典、供奉对象。了解中国汉语系佛教寺院的主要布局、佛教常用礼仪。掌握佛教名山的相关知识。
三、了解道教的创立、发展过程、教义、主要殿堂。熟悉道教经典名称、标志、斋醮、供奉的主要对象。掌握道教创始人名、时间、标记、著名道观、名山。
四:掌握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名,伊斯兰、穆斯林的涵义。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熟悉伊斯兰教经典、标记、信奉对象、主要节日。掌握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的时间、路线、伊斯兰教建筑主要特点、中国各地著名的清真寺。
五、掌握基督教创始人名及基督教发展史上的两次大分裂。熟悉基督教传人中国的简况。熟悉基督教的经典、标记、主要节日以及中国基督教的著名教 堂。‘
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的水平,同时检查将本章知识与中国历史常识、中国的四大宗教等章节中相关知识结合运用的水平。
考试内容:
一、在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重点熟悉各朝代建筑的主要特点、现存著名建筑实例、有关建筑营造的著名文献。了解台基、开间、大梁、山墙的基础知识,熟悉须弥座、斗拱、各式彩画的概念、形式,掌握各式屋顶的概念、形式和等级。
二、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三、了解中国宫殿沿革,熟悉宫殿布局的设计思想、宫殿陈设的作用及象征意义。熟悉北京故宫的概况。了解中国坛庙的沿革,熟悉主要坛庙的基本情况。
四、掌握中国历代帝王陵墓封土的沿革,熟悉帝王陵园布局,了解墓室结构及随葬品的基本常识,掌握中国现存的著名古代帝陵的位置及概况。
五、熟悉中国古代著名楼阁的名称及其特点。了解佛塔的起源,掌握中国佛塔的类别及其代表性名塔。熟悉中国现存著名古桥、著名石窟。掌握中国传统民居的分布及特点。
第六章中国古代园林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园林的演进、特色、分类、构景要素、构景手法等知识的理解水平,同时检查考生对我国现存古代著名园林的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一、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和发展阶段,熟悉各阶段的特点及总的演进脉络。熟悉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掌握其分类。
二、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各构景要 素。
三、掌握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构景手法。
四、熟悉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的名称、所在地、特点等。
第七章现代建筑和主题公园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考查考生对中国现代建筑基础知识和主题公园相关知识的理解水平,同时检查考生对我国当代主要标志性建筑和代表性主题公园的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一、了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主要类型,熟悉城市的吸引体系。
二、熟悉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特征。了解现代主义之后的主要建筑风格。
三、了解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中的主要类型,熟悉中国当代主要的标志性建筑的名称、所在地、特点等。
四、熟悉主题公园的特点、类型和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了解我国重要的 主题公园的名称、特色和主要景点
第八章中国旅游文学知识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有关对联、诗词知识及小说、散文游记的理解水平。考试内容: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与发展。熟悉对联的分类。掌握对联的特点、格式。
二、了解诗词的体制,熟悉近体诗的类别。了解词和词牌的来源。掌握一些重点山水名胜诗词,要求能够掌握著名诗词作者的朝代、姓名,名篇与名景点的联系,有名的诗词要求能够背诵默写,其他要求能够翻译。
三、了解小说、散文游记的基本概念,掌握我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称、作者,了解主要内容。熟悉我国古代著名散文游记的名称及作者。
第九章其他基础知识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烹饪主要风味流派、中国名酒、名茶和中 药、中国工艺美术和中国书画艺术的熟悉程度。
考试内容:
一、熟悉中国烹饪风味流派的划分和类型。熟悉各地烹饪风味流派的菜肴特征、代表名菜以及面点小吃。了解素食和仿古风味菜肴的特点和名菜。
二、了解酒的分类,熟悉中国名酒的类别、特点及其代表性品牌。了解茶叶的分类,掌握我国名茶的名称、产地,了解其特点及加工工艺。了解著名中药材、中成药的常识,熟悉其名称、产地和功效。
三、掌握我国著名丝织品的名称、产地,了解其特点。掌握我国四大名绣的名称、产地、代表作品。了解陶瓷器的基本概念
及特点,掌握我国著名陶瓷器的名称、产地并熟悉其特点。熟悉我国著名漆器的名称、产地及特点。了解景泰蓝的基本常识。熟悉我国著名玉雕、石雕、木雕、竹刻的名称、产地及特点。了解有 关风筝的常识。
四、掌握文房四宝著名产品的名称、产地和名称由来,熟悉其特点并了解其原料、工艺、品种等知识。熟悉著名木版年画的产地、名称及特点。了解各历史时期中国画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了解各历史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
《江苏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需掌握的内容:
第一篇《江苏概览》中的第三章
第二篇《区域旅游资源》中的以下各章节:
第一章“长江旅游区”概述;第一、二、三、四、五节概述。第二章“太湖旅游区”概述;第一、二、三节概述。
第三章“徐海旅游区”概述;第一、二、三、四、五节概述。第三篇《风物特产》中的第一、四章 《附录》2.中的江苏省重要旅游资源。
二、需熟悉的内容:
第二篇《区域旅游资源》中的以下景点:
南京市:中山陵、明孝陵和阳山碑材(改)、梅花山、灵谷寺、朝天宫、秦淮风光带、夫子庙、贡院、南京城垣(改)、总统府、雨花台、雨花台烈士陵园、莫愁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博物院、汤山温泉、甘熙故居(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梅园新村纪念馆。
镇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景区(改)、镇江博物馆、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茅山、宝华山、赛珍珠故居。
扬州市:瘦西湖(改)、大明寺、个园、何园(改)、扬州双博馆、扬州汉陵苑、朱自清故居、汪氏小苑、扬州城遗址。
泰州市:凤城河风景区、梅兰芳纪念馆、溱湖风景区、郑板桥故居、施耐庵陵园、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南通市:狼山景区(改)、濠河风景区、南通博物苑、南通纺织博物馆、张謇故居和张謇墓、水绘园。
苏州市:沧浪亭、网师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虎丘、寒山寺、西园寺、玄妙观、文庙、全晋会馆(苏州戏曲、评弹博物馆)、盘门三景、环秀山庄、灵岩山、天平山、洞庭东山、洞庭西山、江南古镇、苏州乐园、常熟市沙家浜风景区、虞山风景区、南宋方塔、翁同龢故居。
无锡市:鼋头渚风景区(改)、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改)、蠡湖.蠡园、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灵山胜境(改)、薛福成故居(改)、东林书院、徐霞客文化旅游区、善卷风景区、竹海风景区、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常州市:环球恐龙城、环球动漫嬉戏谷、天宁寺、红梅公园、东坡公园、篦箕巷、瞿秋白纪念馆、春秋淹城旅游区(改)、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南山竹海、常州博物馆。
徐州市:云龙山、云龙湖景区、云龙公园、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徐州博物馆、龟山汉墓、汉文化景区、汉画像石艺术馆、项羽戏马台、沛县汉城。
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吴承恩纪念馆(原吴承恩故居)、韩信故里、清晏园、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明祖陵、河下古镇和码头古镇、洪泽湖古堰景区。
盐城市: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大纵湖旅游景区、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大丰麇鹿自然保护区、中国海盐博物馆。
连云港市:花果山景区、孔望山风景区、将军崖岩画、连岛度假区(改)、徐福故里、东海温泉旅游度假区(改)。
宿迁市:皂河安澜龙王庙、项王故里、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骆马湖旅游风景区。
三、需了解的内容:
第一篇《江苏概览》中的第一、二章。
第三篇《风物特产》中的第二、三、五章。
附录1:旅游景区基本知识。
笔试题型及分值
今年三科笔试均实行标准化考试,每个考场设A、B两套试卷,试题与答题卡分开,由计算机阅卷,考试题型如下:
单项选择题60题,每题0.5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50题 每题l分,共50分;判断题20题,每题0.5分,共10分:综 合分析题共两大题,每题设5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可有一个或 多个正确答案,但l0个选择题的多选题应不少于5个,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