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葬礼策划
葬礼策划
策划人:feng
策划日期:**年**月**日目录
一 关于葬礼:
(!)中国传统葬礼------(2)活动主题------------------------------(3)活动时间:(4)活动对象:-----------------------------(5)活动目的------------------------------(6)活动形式------------------------------
二、葬礼流程:
第一部分:灵堂的布置方案------------------第二部分:送殡的过程方案-------------------第三部分:入土方案------------------------三、结语-----------
葬礼策划
一、关于葬礼
(1)中国传统葬礼 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和黄色,故亦有白事之称,与红事(喜事)相对。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伴有有关的佛教、道教或风水仪式。
其主要过程有:
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
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2)活动主题: 我的葬礼,我策划!(3)活动时间: 自己性命结束之后(4)活动对象: 亲戚朋友
(5)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地让亲戚朋友加深对自己的怀念及方便其身后事的操作度,大大的减低了没必要的成本浪费之外,改变以往的葬礼方式,尽力要求新颖与创新,让其做成一个具有个人风格的葬礼。
(6)活动形式: 地面,灵堂+土葬(或火葬)
二、葬礼流程:
第一部分:灵堂的布置方案
一个好的灵堂,相信一定要有自己心爱的东西存在才能算得上好。规格可以按照普通的(HK式)摆设。但音乐方面可以更换成自己喜欢的乐曲,如本人喜欢莫扎特的《安魂曲》,在设灵的期间可以循环播放《安魂曲》,偶而放些他的《虚伪的善意》。当然,在不正常的情况下播放一两首有气氛感染力的流行歌曲旭日阳刚的《回家》、汪峰《像梦一样自由》等等自己喜欢的乐曲。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请一些乐队现场演奏。
再来就是灵堂上自己的形象照,本人认为没必要让外边的画师再特别设计一张不像自己的画像,还是用回自己平时自恋惯的那张照片将其放大到适合的尺寸便行。可以加一些周边效果,当然,懂PS的更好。如果没有,相片则可以尽量找一些保持笑容的,这样让人看起来感觉舒服些。
最后就是灵堂喊话人(不知道叫什么,就是站在灵位面前说“有客到”的那位),请一位当红主持人,要求他在操作方面尽量按照主持人的风格,把整个过程看成一个活动。同时在邀请来宾鞠躬时,要说出赞助人或捐款人,感谢他们的支持,要不然这场葬礼可能会不是那么成功。另外,还得在周边设一个捐款箱,死后也不忘做一点善事嘛。在灵堂后边设置两个嘉宾休息室,要分VIP及普通两种,由礼仪小姐统一引导进入。最好有配套KTV及茶点的。做到别待慢人家!
第二部分:送殡的过程方案
送殡可以说是整个葬礼的结尾过程,也是整个葬礼的高潮部份。在这里往往会让许多来宾及陪同送殡的人流下真真假假的眼泪。谁是假的,谁才是真的,自己已经分不出来了,这个不管了,因为死了后没办法控制他人的泪线如何。
在出殡前的几个小时,让他们为自己的棺材装扮一下,尽量让参加本次葬礼的亲朋好友觉得这是一场既难过又是一场令人难忘的葬礼。
送殡队伍的排列方式也是非常讲究的,如亲属应该陪伴在棺材周围,同时要比谁都显得哭的认真,当然他们是哭得最为认真,同时也是非常真情的。这点要在自己死后好好感谢他们。亲属也就是排在棺材周围,按乡下习俗,引路的是一班乐队,这乐队也得讲究一下,这次就抛弃以往的音乐风格,换成流行演奏乐队会好些,这样会更吸引路边观看的人,同时能引起大伙的共鸣。接下来就是比较远新一点的亲属,他们的出席虽然说大部份不是来于自愿,但也得感谢他们来捧场,要不然那来这么热闹咧。
送殡日的时间安排:
1、AM6:30 准备封棺仪式2、7:00 花圈、横幅等宣传物料作最后清点3、8:00 亲戚朋友陆续到场,签到,派礼物4、9:00 乐队器材准备,现场试演5、10:00 棺材封棺,周边布置6、11:00 全体工作人员休息、用餐7、11:30 先头部队起行,带头探路8、12:00 送殡开始,整体出行,按指定队列及路线出发9、14:00 到达目的地 第三部分:入土方案
到达指定的安葬地点后,就要开始准备下葬仪式,也就是把装着你尸体的棺材埋到已经挖好的土坑里。在入土时,开始把棺材埋下,这点要注意一下在旁的亲戚朋友们的表情,有的哭声震天,有天面无表情,有的显得很无奈,要是在炎夏搞这个送殡活动,唉,可想而知夏天的天气是多么的让人难受呀~~,经过一番动作之后,我已经被深深的埋在地下了。等待着的是肉身的腐化。到这里,整个送殡过程就已经算是完结了。
结 语:
经过一系列细密的安排,相信自己的葬礼应该会是独一无二的。有了详细的策划,葬礼显得有序可按,有步可依,可以减少成本的同时,也省下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其效果虽比不上某国领导或大明星之壮观,但毕竟是自己一手安排的。这样的葬礼的好处在于:整个过程能按自己安排进行的同时,也为亲朋好友带了颇乐观和震撼的葬礼效果。
第二篇:葬礼策划1
民族葬礼
(一)网络文献
维吾尔族的葬礼是一件隆重而又严肃的礼仪。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后,葬礼仪式皆按伊斯兰教的礼仪进行,盛行土葬。维吾尔人认为在星期
五、肉孜节、古尔邦节去世是死者的幸福。许多民族都有“落叶归根”的习俗,而维吾尔族却更为讲究这一点,他们愿意在自己家一两天也可以,但最多不超过三天,以免尸体腐烂。葬前,要由专门的人员为死者净身,一般请清真寺的买僧和
一、两位年长的男性为死者净身,若死者是女的,则请年长的妇女或布维来为死者净身,童男童女男女都可以洗。洗净之后,用新白布将遗体缠裹起来,一般男的缠三层,女的缠五层。净身时,其他人不得入内。如患者无望时,他们便回到家里,而不愿死在病房;有人突然在外地去世,家属也要千方百计把尸体运回家乡埋葬。
维吾尔人在家里去世后,对死者进行一番处理之后,才去向有关亲友报。特别是对老年人的去世,讲究比较多一点。人去世后,其面部要朝西安放,并用干净白布遮盖,用布绑住其下巴,使其嘴闭住,使人感觉死者安详地睡在那里。维吾尔族实行速葬,一般情况下,人死后,尸体在家停放时间不长,早亡晚埋,晚亡午葬,若其子女在外,等在净身的门前替死者祈祷赎罪(小孩子不进行赎罪仪式)。净身后,将尸体放在“塔五提”(抬尸木架)里,并盖上布单,由亲友护送到清真寺举行葬礼(妇女不参加葬礼)。进寺后,首先做“伊斯卡特”,意思为最后一次施舍,将分好的钱及财物给寺里的阿訇和其他人。然后行“站礼”,由阿訇念经、祈祷。此后,即送往墓地土葬。墓坑成长方形,长2米,宽1米左右,深近2米。壁开洞,置尸体于洞中面朝西。入葬前,由阿訇念经,所有参加葬礼的人各抓一把土,在念经后撒在尸体周围,之后用土块把洞口堵死,再填平直坑。坟的外形大都是长方形,有的还修成宫殿的样子。维吾尔人家一旦有了事,其亲人均失声痛哭,邻里街坊一旦听到哭声立即前来悼念,进行安慰。每来一批吊唁的人,死者的亲人就失声大哭一次。边哭边唱,维吾尔族的没有统一的词和内容,而由唱者自编。内容主要是颂唱死者的德性,表达死者亲人对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等。死者的近亲好友一般要系白腰带,妇女除系白腰带外,还要披白盖头。
葬礼结束后,要在人死后的第三天、第七天、第四十天和周年举行“乃孜尔”。“乃孜尔”是“祭事”的意思,是对死者表示缅怀和哀悼的主要活动。
(二)访谈
问:维吾尔族葬礼仪式皆按伊斯兰教的礼仪进行,盛行土葬,是否所有的维吾尔族都要进行土葬?有没有采取火葬的?
答:全部都要进行土葬。土葬是我们的一种信仰,是一种伊斯兰教义。我们穆斯林认为身体是真主创造的,死后我们必须要完整的回归自然。
问:维吾尔人为什么认为在星期
五、肉孜节、古尔邦节去世是死者的幸福?这和宗教信仰有关吗?
答:有关。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是我们最重要的民族节日。肉孜节又叫做“开斋节”,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至于星期五,这是礼拜最重要的日子,因为在《古兰经》中记载,这天是真主创造地球的前夜。所以,这些日子都是有一定圣意的。问:“落叶归根”的习俗在维吾尔族中的地位如何?在意地去世的族人必须要回到家乡下葬吗?
答:我有个同学在内地都“内高班”,因为特殊原因死在了那里,他的家人花费了很多人力和物力把他运回了新疆下葬。但是,并不是必须要运回来,如果家庭不允许的话是可以运回来的,但必须要土葬。问:根据死亡人的性别不同,净身的也不相同,必须要同性别的。什么人有资格给亡者净身?
答:对的,成人死亡必须要同性别的人来净身。人员大都是两人,一个是家人,另一个是买僧(清真寺内仅次于阿訇的宗教人物)或布维(族内地位高的女性或朝圣回来的女性)。问:童男童女死亡后为什么可以由异性来净身?
答:因为成年人受到其他世俗的影响已经不纯净了,而小孩都是干净的,都是圣洁的。
问:为什么尸体用新白布将遗体缠裹起来的时候一般男的缠三层,女的缠五层?
答:有的时候要求并不太严格。但缠裹的层数必须是单数,因为真主安拉是唯一的,这也是宗教信仰的一个体现。问:为什么要用布绑住死者的下巴,使其嘴闭住?
答:因为人们认为,如果死者“咬住”了裹尸布,或者他的腿“交叉”起来没有发现就埋进了坟墓,那么灾祸将牵连他在阳世的亲属。所以就采取了这样的方法。
问:维吾尔族人去世后,其面部为什么要朝西安放?
答:西面是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方向,表示我们穆斯林对真主的虔诚,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做礼拜也要面朝西方的原因。问:为什么妇女不能参加葬礼?有性别歧视的原因吗?
答:这个我也不太清除,反正周围亲人的葬礼是没有女性参加的,应该没有和性别歧视有关吧,可能是伊斯兰教教义的关系。问:为什么死后要将分好的钱及财物给寺里的阿訇和其他人? 答:这是一种赎罪祈求进入天堂的做法。但财物有时候也送给周围贫穷的人们,这种仪式我们称作“伊斯卡特”。
问:家里死了人,家人在亲戚吊唁的时候真的需要边哭边唱吗? 答:现实中唱的就很少了,哭是很正常的。但是阿訇是不赞成的,因为这是表达的对真主的不尊重。人的命运是真主安排的,我们不能对此抱有不满或其他的想法。但是哭是人之常情,亲人去世很悲伤是确定的。
问:死者的近亲好友一般要系白腰带,妇女除系白腰带外,还要披白盖头吗?
答:是的。严格的说男子也是需要带的,大都是一种白色的帽子,女子是白头盖,在祭事是是黑头盖。在我们的文化中,不遮住头发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问:葬礼结束后,多长时间要举行祭事活动? 答:要在人死后的第三天、第七天、第四十天和周年举行“乃孜尔”。“乃孜尔”就是祭事活动。问:祭事都有那些活动?
答:大都是主人准备很多食物来招待周围的邻居和亲友,并且人来的越多越好,因为死者在天堂看到这么多人在怀念他是很高兴的一件事,他也会心安的。
问:参加别人的葬礼或祭市需要带礼物吗?
答:不需要。但是,我们为了给死者的家属帮点忙会带家里常备的例如做饭等的食物,来招待其他死者的亲属。并且,这种礼物大都由女子带到主人家里。
问:还有没有其他特殊的地方?
答:就是穆斯林在死亡之前必须把所欠的钱还了,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赎罪,不能将生前的债务带到天堂。
(三)总结
通过本次对维吾尔族同学的访谈,我对维吾尔族的葬礼文化有了一个真实的感触。总的来说,维吾尔族葬礼简朴、庄严、隆重,形式上实施快葬、土葬和薄葬,并且葬礼与宗教信仰有着紧密的联系,整个葬礼都严格按照伊斯兰教仪式来进行。
相对于汉族的葬礼,维吾尔族葬礼有以下几处特点:1.宗教色彩浓厚。不管是净身还是赎罪,中间都需要由“买僧”或“伊玛目”等来主持,严格按照宗教信条来进行。2.赎罪仪式。维吾尔族人在死亡后必将部分财产捐给清真寺或其他的穷人。这种仪式虽然和宗教信仰有关,但不失是一种好的民族传统。3.礼物慰问。亲朋好友及邻居的主妇要给居丧人家送饭,大多是诸如烤包子和薄皮包子之类的,装在一个盘子里,外面裹上餐布,俗称“塔瓦克”,以示慰问和哀悼。4.葬礼的布置。维吾尔族葬礼讲究简朴,不像汉族那样奢华,这对一个民族来说也是一个良好的传统。5.哭礼。据文献考究,哭礼在阿图什和塔城一带,当地维吾尔族妇女都有哭丧的习俗。她们轮番“上阵”,尽量将逝者生前的品德秉性、音容笑貌、丰功伟绩和曾做过的好事以及哭者与逝者的各种关系等,十分巧妙地结合起来,编成顺口溜之类的诗歌语言,现编现唱,真可谓声泪俱下,情感丰富,致诚致敬,催人泪下。但是,我们这次访问的同学来自南疆,对这种传统没有了解。6.男女不平等。葬礼不允许女性参加,并且男性在丧偶40天后就能改娶,女性必须要守灵一年才可改嫁。这些文化传统和汉族的重男轻女思想有一定的相识之处。
(访问者:付洪波 被访者:艾克热木(和田)麦合木提江
(阿克苏))
第三篇:葬礼策划经典
葬礼策划书
班级:09营销一班 学号:192009311016 姓名:苏胜伟
葬礼策划
目录
活动前言....................................................3
一、活动主题.................................................3
二、活动时间.................................................4
三、活动对象.................................................4
四、活动目的.................................................4
五、活动形式.................................................4(1)灵堂的布置方案.......................................4(2)送殡的过程方案.......................................6(3)送殡日的时间安排....................................7(4)入土方案...............................................8(5)遗物的去向安排.......................................8
六、结 语......................................................9
活动前言
人总会一死,只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死,怎样死。死亡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来得很突然,今天活得好好的,说不定明天就死了。这死可能是因为疾病,也可能是意外,也可能是他杀或者是自杀等原因。人死后的归处有着许多不同说法,当然,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说法,如中国的说法是偏向于神佛论,说一个人死后,他的灵魂便会变成鬼,或者是上天当神之类的。而西方的古典说法是,一个人的死可能是下地狱,也可能是上天堂,两者对比来说,西方的显得比较文雅及舒服一点。这是死后的事情死后再论。鉴于我们还活着,是不是应该好好的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好打算呢?活着的时候自己所涉及的事情太多,包括人情方面的、工作方面的……这些都应该在自己死后给予适合的安排,这样才能免于自己死后让活着的人忙乱吧。同时可以计划一下自己的葬礼要如何进行,想风光的风光,想平淡的平淡,都可以自己在生前选择好,死后让活着的人好办事一些,要不然的话,他们也只能是按传统的做法为你举办葬礼了。
一、活动主题
我的葬礼,我做主!
二、活动时间
自己性命结束之后。
三、活动对象
亲戚朋友
四、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地让亲戚朋友加深对自己的怀念及方便其身后事的操作度,大大的减低了没必要的成本浪费之外,改变以往的葬礼方式,尽力要求娱乐性结合,让其做成一个具有个人风格的葬礼。
五、活动形式
地面,灵堂+土葬(或火葬)
(1)灵堂的布置方案
一个好的灵堂,相信一定要有自己心爱的东西存在才能算得上好。规格可以普通一点。但音乐方面可以更换成自己喜欢的乐曲,如本人喜欢beyond的,在设灵的期间可以循环播放他的个人专辑,偶尔可以放一些儿歌。当然,正式的情况下还是得按照传统播放一两首 4
有气氛感染力的哀乐。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请一些乐队现场演奏。再来就是灵
堂
上
自
己的形
象
照,本人认为没必要让外边的画师再特别设计一张不像自己的画像,还是用回自己平时自恋惯的那张照片将其放大到适合的尺寸便行。可以加一些周边效果,当然,懂PS的更好。如果没有,相片则可以尽量找一些保持笑容的,这样让人看起来感觉舒服些。
挽联方面应该中英文对照,毕竟生前所交的朋友也相对不少,多多少少也应该会涉及到一些外国友人,就算没有外国友人,有几对双语的挽联也是不错的,起码门面做足了。灵堂色调的配搭也是非常重要的,按正常情况,应该只有黑白两色的搭配,这样一来便会显得单调兼深沉,在布置方面最好自己在生前先绘好效果图,用自己喜欢的色调或者指定用哪种布料等。在这里建议使用橙色或者红色,让人感觉你生前是一位很热情的人。
最后就是灵堂司仪,请一位美丽的在校大学生,最好是当过主持人或接线生那种,要求她在操作方面尽量按照主持人的风格,把整个过程看成一个活动,还有要英语过6级的,配合上面两字种挽联,中英文结合。同时在邀请来宾鞠躬时,要说出赞助人或捐款人,感谢他们的支持,要不然这场葬礼可能会不是那么成功。另外,还得在周边设一个捐款箱,死后也不忘做一点善事嘛。
在灵堂后边设置两个嘉宾休息室,要分VIP及普通两种,由礼仪小姐统一引导进入。最好有配套KTV及茶点的。做到别待慢人家
(2)送殡的过程方案
送殡可以说是整个葬礼的结尾过程,也是整个葬礼的高潮部份。在这里往往会让许多来宾及陪同送殡的人流下真真假假的眼泪。谁是假的,谁才是真的,自己已经分不出来了,这个不管了,因为死了后没办法控制他人的泪腺如何。而在送殡队伍当中也会有一些如一些横幅、花圈之类的。
送殡队伍的排列方式也是非常讲究的,如亲属应该陪伴在棺材周围,同时要比谁都显得哭的认真,当然他们是哭得最为认真,同时也是非常真情的。这点要在自己死后好好感谢他们。亲属也就是排在领头小组的后面,按乡下习俗,引路的是一班乐队,这乐队也得讲究一下,这次就抛弃以往的音乐风格,换成流行演奏乐队会好些,这样会更吸引路边观看的人,同时能引起大伙的共鸣。接下来就是比较远新一点的亲属,他们的出席虽然说大部份不是来于自愿,但也得感谢他 6
们来拱场,要不然那来这么热闹咧。其次的就是再远些的朋友同学们啦,在这班人当中,确实有些是知心好友,也有些会是旧情人之类的,也得感谢他们的到来。再后些的人,就应该是一些帮头帮尾的大众了,虽然说三不识七,但毕竟人家是负责完成本次活动的工作人员,应该是全程跟进的。在这队列当中还应该会有过场音乐的,当然这也得播放beyond的歌曲,这是个人喜欢而定。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就是道士啦。他的作用也只是在增加活动的亮点而已,拜神的人都应该知道佛教跟道教是不相合的两个教会,但是在这个送殡活动当中可能会同时出现两个派系的情况,为了公平起见,我决定还是请西方的神父来跟随整个过程,神父在活动过程中动作会比道士少得多,而且要方便得多。拿着圣经,边走边指手划脚。也是一个中西结合的效果。
送殡路线的选定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为了让更多群众目睹这一活动,所以在选择送殡路线时应该尽量选择一些人多的地方,如广场、闹市、大街等。
(3)
送殡日的时间安排
1、AM6:30 准备封棺仪式2、7:00 花圈、横幅等宣传物料作最后清点3、8:00 亲戚朋友陆续到场,派礼物4、9:00 乐队器材准备,现场试演5、10:00 棺材封棺,周边布置6、11:00 全体工作人员休息、用餐7、11:30 先头部队起行,带头探路8、12:00 送殡开始,整体出行,按指定队列及路线出发9、14:00 到达目的地
(4)入土方案
到达指定的安葬地点后,就要开始准备下葬仪式,也就是把装着你尸体的木箱埋到已经挖好的土坑里。在入土之前,还是那个神父,会为你读几篇圣诗,很有感情地读,不时还会流露出几滴用钱换来的眼泪,同时会让亲戚朋友们再看看棺材……最后由神父发出下土信息,工作人员开始把棺材埋下,这点要注意一下在旁的亲戚朋友们的表情,有的哭声震天,有天面无表情,有的显得很无奈,要是在炎夏搞这个送殡活动,唉,可想而知山上的天气是多么的让人难受呀~~,经过一番动作之后,我已经被深深的埋在地下了。等待着的是肉身的腐化。到这里,整个送殡过程就已经算是完结了。
(5)遗物的去向安排
这部份可以说是自己最难安排的了。因为自己所保留的东西太多,太不好安排。有些贵重的东西当然是留给亲戚,有些不那么重要的就让其弃之。还有,在死前最好列明一张清单,要求烧些什么下来给自己使用。
六、结 语
经过一系列细密的安排,相信自己的葬礼应该会是独一无二的。有了详细的策划,葬礼显得有序可按,有步可依,可以减少成本的同时,也省下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其效果虽比不上某国领导或大明星之壮观,但毕竟是自己一手安排的。这就叫有始有终吧
第四篇:葬礼策划2
葬礼
作品>影视剧作品>电影
百科名片
葬礼礼仪是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礼外,各种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
目录
简介
形式土葬 火葬 天葬 缸葬 洞葬 树葬 悬棺葬 沙葬 风葬 二次葬 木乃伊
宗教葬礼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中国传统葬礼 中国葬礼礼俗 西方丧葬礼俗
中西方葬礼对比简介
形式 土葬
火葬
天葬
缸葬
洞葬
树葬
悬棺葬
沙葬
风葬
二次葬
木乃伊
宗教葬礼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中国传统葬礼
中国葬礼礼俗
西方丧葬礼俗
中西方葬礼对比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起,人类便产生了灵魂观念。原始人认为,人死灵魂不死,仍能干预活人的人事、祸福。受这种灵魂不灭观念的制约及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差异,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葬礼风俗:有的葬礼盛大隆重;有的简易朴素;有的充满了宗教色彩;有的科学而又卫生。地理、宗教及社会结构均影响葬礼形式,阶级身分更是决定性因素。以西藏为例,葬礼按身分区分为4种︰贱民水葬,中等身分土葬或天葬,贵族始可火葬。在葬式上,世界各民族中有土葬、火葬、水葬、厚葬、天葬、洞葬、树葬、悬棺葬、壁橱葬、食葬等多种形式。
全世界国君或宗教领袖之葬礼均极隆重,除耗费物力财力外,更可能陪
光绪的葬礼
葬大批生命。直至近年为止,非洲迦纳之阿善提族(Ashanti),当其君主死亡后,族人对外保密,且每隔若干时日须杀死一仆从,令其至冥界侍候已死君主;又为免君主寂寞,还要陪葬整批盛妆的嫔妃。忌日周年,该君主棺柩送入陵寝,所有生前的左右侍人,包括后妃、仆役、厨师均须执绋送殡,与之同葬。现代化国家当然不致考虑如死後服侍之礼俗,但一般葬礼仍极为隆重;鲜有的例外为1970年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之葬礼,依其遗志极度简化,仅由乡村木匠制一白木棺,由家属及少数老友、近邻送葬。
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和一些民族中,死者临终前要请牧师做最后的忏悔和祷告。送葬时,亲属们身着黑色丧服,跟随在牧师身后,在挖好的墓穴前,牧师念诵经文,超度亡灵,然后由亲属将白色、紫色的花束扔在墓棺之上,最后以土掩埋。印度人死后,一般都实行火葬。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总希望自己的遗体能焚化在圣河——恒河的岸边。他们认为在恒河岸边举行葬礼,死者的灵魂才能升入天堂。送葬人直接将遗体搁在河边的柴堆上,由死者的主要亲属点燃。印度的托达人,则要前后进行两次火化才能完成葬礼。阿拉伯人死后一般先将埋体(亡人)抬到清真寺,洗埋体之后,穿上克番(裹上写有经文的白布),然后放入埋体匣子。送葬时,由亲友们抬着埋体匣子送往墓地。到达墓地后,先向墓穴的四周遍撒驱虫香料,随后在诵经声中将埋体入葬。在非洲,葬礼仪式常伴随着几天几夜的狂歌劲舞,人们集合在死者灵柩前或墓穴周围,闻鼓起舞,不停地向死者歌唱或哭诉,同时杀鸡宰羊,念咒诵经,大宴众人,以此来哀悼、纪念、评价亡人,寄托哀思。
中国的葬礼一般是召开规模大小不等的追悼会。追悼会的主要程序有向遗体或遗像致哀、有关人员致悼词、奏哀乐、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等。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存在差异,治丧活动的内容也有许多不同,此外民间流行与政府提倡的治丧活动也有许多区别。元首逝世举行的治丧活动较为隆重,其程序一般包括:发布讣告、宣布致哀期、全国停止各种娱乐活动、下半旗致哀、向遗体告别或瞻仰遗容、接受各界人士的吊唁、举行追悼大会(葬礼)。追悼仪式后,由党政军领导人或治丧委员会负责人及死者家属护送遗体前往火葬场火葬(或将骨灰送至安放处)。重要的党政军负责人或开国元勋逝世后,治丧程序与元首大致相同,但规模略小、规格略低。一般人逝世,悼念仪式较为简单,只有向遗体告别和追悼会两项。中国政府提倡简葬,许多生前担任党政军要职的,死后也只举行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仪式过后即行火葬。
编辑本段形式 土葬
葬式之一。又称埋葬。流行于世界各地。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西欧,莫斯特期墓葬是所知最早的土葬。原始公社时期,各氏族均有固定的墓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家庭亦有固定的墓葬场。土葬墓一般葬一个遗体,但也有数人或氏族合葬的。土葬为葬礼中最普遍采用者。爱斯基摩人居于冰天雪地无法土葬,每筑一小型圆顶雪舍安葬死者。美索不达米亚古城乌尔(Ur)有一王陵(3000BC?),王者位於陵之最深处一室,其旁有若干最亲密侍从,室外则环绕仆役、大臣、女伶、御者、车马以及其他人物。希腊迈锡尼(Mycenae)曾发现青铜时期的英雄万人冢。近年在秘鲁发现之巴卡拉(Paraca)墓,斲凿至地下5公尺(18呎),竟集体埋葬400人及其生前器物。但按一般习俗,死者是个别埋葬。古希伯来人利用天然洞窟凿石为坑以埋葬死者,最初视为圣地,但後来则视为不洁之地加以回避,并用石灰涂成白色俾便辨认而免误入,此即隐喻「白色坟墓」之语源。但此类洞窟墓地极多民族仍视为
花圈 圣地并予朝拜,如西印度及斯里兰卡数以千计之岩窟庙即是。死者一般作卧姿,面对方位每与宗教有关,如穆斯林死者必令右侧朝著圣地麦加;佛教徒头部北指;古埃及人面西,当即是通往西方极乐世界之谓。非洲达加里族(Dagari)男女有别,据某学者谓:男屍面东,意指日出而作——狩猎耕种;女屍面西,意指日落应炊晚膳。巴比伦及苏美人卧姿仅限高阶层身分,贱役祇能作屈身姿,像是在待命侍候。美洲印第安人死者土葬时踡伏作胎儿状,似有返本归源之意。若干民族采立葬,尤以战士为然。1970年维也纳有所谓「立葬爱好者俱乐部」,会员死後置入塑胶筒,掘地为洞直立埋葬。火葬
传统葬式。以火焚尸,将骨灰贮于盒内的殡葬方式。始于欧洲新石器时代。中国最早流行火葬的是春秋战国时的氐羌人,其后藏、彝、拉祜、纳西、普米、怒、哈尼、傣等族在历史上也行火葬。部分地区仍保持此种习俗。藏族只有**、上层喇嘛和贵族行火葬。许多文化均有水与不死相关联之神话,因此领袖人物及英雄乃多行水葬,置于精致葬仪船中随波漂流。英格兰沙福克(Suffolk)郡距河1公里(0.5哩)处所掘出之水葬仪船遗迹最为著名,该船长26公尺(85呎),船夫38名。挪威奥斯堡(Oseberg)亦掘得维京船,内有2名妇女,这个例子说明妇女也有享受这种待遇的。但水葬并非皆附船只,索罗门群岛死者仅置于竹筏上漂出供鲨鱼吞噬;也有地方将屍体包裹後加石块令其沉至水底。在西藏,贫民、乞丐、麻疯病人、婴儿屍体常投入水中。更有若干地区在屍体入水前先予肢解。西方习俗中海难遇害者行海葬,近年火葬后骨灰撒入水中之风气渐广,以美国西岸及若干亚洲国家为尚。印度死者则停置1年后投入恒河圣水。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水葬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方式:1.漂尸式即将死尸置于专门制作的死亡船上,放入江河湖海,任其自然漂流。2.投河式即将死尸背到河边肢解后,投入河中。3.撒灰式。即将火化后的骨灰撒入江河湖海。天葬
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最后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别喂食。将屍体弃至旷野供野兽撕噬,为极多民族所采行,认为既方便又有益於死者灵魂。祆教徒多行天葬,因其视屍体为不洁。孟买之帕西人(Parsi)有所谓「静默之塔」,塔圆而高,死者被抬至塔顶,由侍者排列於环绕深坑之石台上;屍体经秃鹰撕噬数小时後仅剩骨架,侍者乃将之一一推入深坑。蒙古游牧民族视死於旷野为高贵之死,临终者尚未断气即被弃於野,供野兽吞噬;童屍或婴屍则装袋置於十字路口,首先路过者有责任将袋口解开,俾灵魂获得解放、转世。印度那加族(Naga)、澳洲中部土人及若干北美印第安人如苏族,将屍体盛妆放入鹿皮或水牛皮袋缝合,置於树上或平台上,距地2.5公尺(8呎)高,1年後再予埋葬。缸葬
缸葬是一种古老的葬俗,所谓的“缸葬”,在考古上叫“瓮棺葬”。2007年,湖北省郧县发现大量东周时期的瓮棺,其中的大瓮用来葬成人,小瓮用来葬幼儿。缸葬一般是将瓮棺以竖放或横埋入土中,是一种流行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墓葬形式,同时在长江流域的江南一带及云南、广东也有应用,其历史可上溯至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已经发掘的仰韶文化墓葬中,陶制瓮棺是最初人们大量使用的葬具材料。” 人死之后,既不土葬,也不火化,而是将遗体放置到一口陶缸中密封,并且多年不腐。支配早期儿童瓮棺葬仪的,实际上是远古人类的生殖崇拜观念。在这种葬俗中,瓮棺象征女性的子宫,覆盖棺孔的陶片涂红是象征经血,瓮棺内小儿尸体的下肢作蜷曲状,则是恢复人居母胎时的状态。所以用瓮棺来葬幼儿,其实是父母祈望他们能够重生。
绵山包骨真身像
在古代,这种仪式都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沐浴、更衣、入缸。深夜,圆寂法师的弟子会围着师傅的大缸诵经3天3夜,以超度亡灵。第4天,会有专门的法师在祭台前做法事,随后由德高望重的法师和高徒在前面引路,进行入葬,并会提前将米洒进墓穴,据说这样可以迷住魔鬼的双眼,让死者获得安宁。最后将经幡传到大弟子手中,表示“衣铱有传”。这种葬俗在道家和佛家都有应用。由于‘缸葬’的密封性很好,能让死去法师的肉身保持的更长久一些。此外,圆形的缸口也象征着功德圆满之意。后来的“坐缸”千日后塑“真身像”,则属于后代地方居民的衍生习俗,如绵山的包骨真身像等。洞葬
甲定洞葬位于甲定村栗木山的半山腰上,上下有两个洞口,棺柩摆放在为繁树浓阴所掩的上洞,洞口豁敞,高十余米,宽亦有十余米,纵深约有三四十米,目测可看见上百具棺柩置于“井”字形木架之上,列成五排,棺柩或头朝外,或头朝里,其中似乎有其规则。树葬
是指把骨灰深埋在一棵指定的大树下,或者把骨灰撒在土壤里。树葬没有墓穴,没有或者使用可降解的特制骨灰坛。它只作标记,如:仅在树下放一块石头,石头上钉一块铜板,写上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即可。树葬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殡葬理念和行为之一。悬棺葬
中国古代葬式的一种。即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沙葬
新疆沙漠最为盛行。将死者用麻袋装好,投入流沙中,使其慢慢陷进沙子里。由于气候关系,许多尸体进入沙子里面就立即脱水,使得尸体不会腐烂,可以天然保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风葬
亦称“露天葬”。包括树葬、崖葬、洞察洞窟葬、悬棺葬等。一般将死者遗体裸露于树木或旷野之中,或置于岩石下、山崖间、洞窟或树洞内;有的将尸体放入棺柩,再搁置在用茅草和木板制成的停棺棚或小茅屋中。有的民族对所崇拜的图腾物实行风葬。二次葬
许多原始文化认为死者自人世通往冥府,中间须历经若干过程,因此死後未腐烂仍待若生人,须供饮食,留置家中,由家属陪侍。印尼人对腐屍流出之血水仔细处理,有时还以食米吸收血水;爪哇巴里岛人认为死者要经过42天才会完全离家;罗马尼亚人葬後须定期掘出骨头(儿童3年、青年5年、老人7年),以酒及水清洗後置入亚麻布袋内,送到教堂作第二次埋葬,至此丧家始能恢复一般社交往来。北美休伦族人(印第安人之一种)的二次埋葬系采集体方式,每10~12年举办一次灵魂节,届时死者屍骸均移至社区墓地集中埋葬。若干南美及欧洲国家因土地不多,亦在埋葬3~5年後将骨骸掘出,置於壁龕或骨罈里,或移至公有墓地集中安葬。木乃伊
即“人工干尸”。此词译自英语mummy,源自波斯语mumiai,意为“蜡”。世界许多地区都有用防腐香料或用香油(或药料)涂尸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尸体经过风干,从而使尸体不会腐烂,可存放数千年之久
20世纪之西方葬礼业已相当标准化,遗体置於简单装饰之有衬里柩内,经颂扬式及告别式後,埋入2公尺(6呎)深之土坑内,再以泥土覆盖。19世纪以来,葬礼多已不在教堂侧院举行,而改在墓地举行。编辑本段宗教葬礼 基督教
基督教葬礼由牧师或神父主持,在墓穴周围举行祷告愿死者安息升入天堂。有时候前半部分在教堂举行。天主教还为死者举行追思弥撒等。基督教和西方传统葬礼的主要色调为
回族的葬礼 黑色。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认为应尽快举行简单的土葬,有“亡人奔土如奔金”之说。一般在死亡三天内举行。由死者亲人或其他穆斯林用水清洗尸体后以白布包裹。为死者行站礼祈祷。之后运往墓地土葬,尸体面朝圣地麦加天房(克尔白)方向,无棺材或陪葬品。整个葬礼过程中要求参与者节哀沉默。佛教
佛教葬礼一般为火葬,有僧人唱诵经文,作法会超度死者。编辑本段中国传统葬礼
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和黄色,故亦有白事之称,与红事(喜事)相对。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伴有有关的佛教、道教或风水仪式。
其主要过程有:
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
葬礼
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编辑本段中国葬礼礼俗
葬礼礼仪算是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下面说的这些礼仪应该在岚山区后村镇比较通俗流行的一种礼仪。其中一些说法,也不是十分明白,希望懂得这些礼仪的人的指正。
遗体,如果有人在别人的家中逝世,那么在挪动遗体之前,必须给人家一定的钱,表示歉意,哪怕那房子是女婿家的,只有在自己的直属亲属家逝世才不用给钱(直属亲属指儿子,孙子),钱不在乎多少。现在很多逝世的人都是在医院,一般遗体不需要再搬回家,直接送殡仪馆,也不存在给谁钱的问题了,总之遗体移动越少越好。在移动遗体的时候,直属子女,一般在旁边安慰遗体,比如说:某某别害怕,大家送你去新家等等,因人而议。如果在家中逝世,那么遗体挪动的时候需要招魂,方法是拿一烧纸条,在四周的墙上移动,如果烧纸条在那个地方固定住了,说明逝世人的灵魂在那里,然后用烧纸条把灵魂收起来,从窗户递出,放在遗体旁边,随遗体一起进火化炉。
纸幡,有丧事的人家,要用烧纸粘贴剪在木杖上,放置灵堂前面,木杖应该使用柳树(木杖上沾上烧纸是什么含义?),门扇上贴一烧纸,代表家中有人去世(应该是男的逝世贴烧纸,女的贴白纸)。重孝子不能自由出入家门,所有外事活动都必须停止。(对于这些,问了很多人,他们也都不懂,欢迎懂的人指正)
灵堂,灵堂是为逝世的人搭建的临时住宅,临时供后人或者晚辈参拜供养。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在城市遗体一般不在放在家中,(农村还是大多放在家中的。)在一方桌前放
葬礼
一遗像即可,遗像前树一灵位,用白字折叠,上写某某什么什么多少岁而卒等等。桌子必须用方桌,然后摆上四样,这四样是“鱼”“肉”“鸡蛋”“面条”,还要有水果,但是水果中不能有桃子(四样菜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桃子不能上桌?)。最前面是香一炉,长明灯一盏(灯要用一碟子自制,先找一碟子,里面倒上花生油,然后用棉花搓一细长灯芯,点燃,棉花灯芯要够燃烧三天),香和长明灯在点燃那时起,就不能灭,只有遗体挪出去或者把灵位带走的时候才能灭,不能用人灭,自燃自灭。桌子前放一罐,叫聚宝盆(还有个比较粗俗的名字,叫老盆),所有烧的“钱”都放在这个罐中,在出殡的时候打碎,详细时间是在“举重”抬起棺材的瞬间摔碎。
送盘场(音义,个人认为应该是送盘缠。),在逝世后第二天傍晚,(也有第三天,一般不超过三天),送行时,长子抱灵位,直属男丁拿一拐杖(就是前文说的那沾烧纸的木仗)做老人走路状(一定要双手拄着拐杖,拱腰前行。),(如逝世着为男性长辈,女性长辈或者晚辈,不知礼仪如何)其余后人跟随其后,小声祷告,喊其逝世之人前去拿钱,送至十字路口,在烧钱后,画一圈,表明以示财不外溢。焚烧完毕,众亲属哭着走回家中。回灵堂后,对其遗像和灵位,继续哭,这个时候,一般男子在屋内,女子在屋外。后继续到刚才的十字路口,焚烧纸马,(男性长辈烧纸马,女性长辈烧纸牛,晚辈不知道烧什么?)后伏地痛哭,然后按照来时顺序,再回灵堂。
跪拜,在灵堂内跪拜一般是磕四个头,逝世之子女在灵位四周,来人后,别人磕几个头,逝世着子女必须回应几个头,所谓代表长辈回礼(一般是长孙代为谢礼,直属男性和直属女性。)。不知道别的地方磕几个头,有三个的还有四的,那里的礼仪是磕四个头,含义为神三鬼四,给神仙磕头三个,给鬼磕头四个.在灵棚内(也就是出殡前搭建的灵棚,不是灵堂。也可以不搭建,地方一般比较固定,每个村落都有固定的地方。),磕头是九个,这个时候去磕头的一般是逝世者的女婿跟逝世者亲家后辈,这个时候是一作揖一叩拜,磕头四个,是四勤,而逝世者子女也随着叩拜之人作揖叩拜(一般是孙子,侄子代谢。),然后上前三步,再一叩拜,先举香在空中转一圈,然后敬酒三杯(女性不知是否这样。),再后退三步,一作揖四叩拜,磕头四个,是四懒。前后一共是九个,符合三拜九叩首的说法。在别人前去叩拜的时候,儿子跟孙子在旁边回礼,女儿一般在桌子旁边痛哭。四勤的含义为一作揖一叩拜,四懒为一作揖四叩拜,中间搀杂一顿隔,日照说法叫四勤四懒一顿隔。
孝衣,孝衣分重孝和轻孝,重孝就是直属子女,儿子,女儿,孙子等,重孝为男丁一筒白大褂、白鞋,女性为白上衣带白裤子、白鞋,孙子、儿子如果未结婚,只需要缠头就可以了,如果结婚,那需要穿一筒白大褂,重孝。轻孝就是女婿,外戚,只需要一白布缠腰即可。
缠头,缠头也十分讲究,如果去世的是男丁,打结就在左边,如果是女丁,那么打结就是右边,前提是还有一个长辈在世,比如爷爷、奶奶,爷爷去世而奶奶还在世,那么打结就在左边,如果以后奶奶也去世了,那么就不需要打左边了,直接打结在额头上,正中间。懂行的人一般一看孝衣和打结就明白去世的是谁,家中还有什么人。
送殡,儿子女儿孙子在前,原来是抱灵位,现在一般抱照片,走在前面,后面是抬棺材的人,孝子,孝女,孝孙前行一会就转身,向棺材磕一个头,表示对长辈的尊重。
谢葬,古时候谢葬很隆重,现在好像说法就不是很多了,一般逝世者子女或者家属在家或者在饭店摆上几桌就可以了。举重,就是抬棺材的人,一般这些人是不要报酬的,只要在谢葬的时候一起请他们喝个酒就可以了。
圆坟,在逝世着入土第三日,早上早早起来,前去圆坟,把坟重新修整一下,因为入土哪天,一般把洞口添上就可以了。三日坟要早,所谓早三日,晚七日(为什么要早三日和晚七日呢 ?)。
圈坟,就是在长子的带领下,所有人围着坟,拿着钩担,左转三圈,由转三圈,大体含义为为逝世者圈围墙。
送殡,谢丧,圆坟,圈坟,很多礼仪不是很懂,欢迎指正和给于参考。希望大家指正。编辑本段西方丧葬礼俗
西方国家的丧葬礼仪基本上属宗教式的丧葬礼仪。人死后,首先在死亡地或尸体发现地的登记处进行登记,由医生或验尸人员签发书面证明,并在死亡者生前居住地的基层组织办理登记;而后对亲友发出通知或在报刊上公开宣布。
葬礼一般遵循死者生前遗嘱、遗言确定是土葬或者火葬。丧葬事务一般由.殡仪机构或承办人具体安排,包括埋葬或火化的时间、地点以及举行葬礼仪式的时间、地点等。西方葬礼仪式一般同结婚一样,多在教堂举行。具体程序是,先把棺材运人教堂,由一位教士念悼词并为死者祈祷,然后用一块天鹅绒棺罩遮盖住棺材送往墓地或火化场。
葬礼与葬礼弥撒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开(在葬礼后的某一天)举行,一般由神父或死者亲属议定,包括祈祷词和经文,然后是圣餐,最后为告别仪式。
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基督教的丧礼更多地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人天堂,解脱生前痛苦。基督教认为人死后灵魂需要安静,因此丧礼非常肃穆。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丧葬基本从简,即所谓在上帝面前“灵魂平等”的原则。
近现代以来,由于崇尚“科学精神”,尤其是实验科学的兴起,使西
国外葬礼
方人能以一种“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进一步淡化了社会对殡葬的热情。西方崇尚“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丧礼中,也是以死者为“中心”,重在安置死者的“灵魂”。总之,西方丧葬礼俗有人们可借鉴之处。死亡文化的本质是生存文化,从一个民族的死亡文化中可以窥到那个民族的全部生存哲学。
西方虽然民族众多,但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丧葬礼俗基本大同小异,下面就西方丧礼中比较一致的方面予以概述。
葬式。西方葬式主要是火葬、土葬两种。无论采用哪种葬式,均葬于公墓。
公墓。城镇公墓一般建在郊外辟静幽雅之处,农村公墓建在村外较远的地方。西方公墓园林化程度很高,规划也很长远、划
一、详细,有公路、纪念、休息、住宿、购物的场所。公墓管理很严谨,死者不论何种葬式,都要深埋,墓面平整,而后种上草皮,碑石不能太高,碑石周围要种四季花卉。一年四季墓前几乎都是鲜花盛开。整个公墓内无论墓多少,墓主何人,只见墓碑和花草看不到任何特殊标志或土堆。它不仅是死人的天堂,也是人们休闲的胜地。西方公墓的使用一般是有偿使用,使用期长短不二,但有最长期限规定。
殡葬礼仪。西方殡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人死之前要在神父面前忏悔,之后神父要为其祈祷。这也是临终关怀,使死者正确看待死亡,摆脱死之恐惧。死后在神父主持下给死者洗尸,宗教含义是洗去生前罪过,干干净净去见上帝。停尸在西方传统丧俗中,一般停在教堂,由神父主持追悼会。神父介绍死者生平并为之祈祷,下边亲友则一同祷告。完毕以后由四人一角一人抬着棺材走向墓地,神父、亲友跟在后边送葬。下葬时,神父还要再为亡者祈祷。哭丧无论是初终还是在教堂,也无论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时,亲友都不能大声嚎哭,只能默默流泪或嘤嘤啜泣,意为不要打忧死者灵魂安静。下葬时,随土撒人一些花瓣,葬毕在墓前立上十字架,放上一束鲜花,亲友就可以默默离开坟墓。祭奠亡者不是中国人的专利。西方人在居丧的第九天、第二十天、第四十天和一周年都要举行祭亡灵仪式。届时,亲友可单独去,一束鲜花、默默立上一会即可。
现代西方,社会工作兴起,对西方丧葬礼俗改革又推进了一步。丧事不再是各自操办,而是由殡仪馆“一条龙’’服务。宗教仪式、纪念仪式均在殡仪馆进行。送葬也由殡仪馆灵车送。西方社会对死者相当敬重,殡仪馆接送尸体时,其它车辆主动让道,并鸣笛以示哀悼,路人也注目肃立。
西方葬礼禁忌
西方人非常重视葬礼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并相信这些现象显示出了某些特征。如:葬礼时出太阳,在参加葬礼的人中哪个人的脸被阳光照得最亮,哪个人就可能是下一个死亡者;如果葬礼那天下雨,就意味着死亡的灵魂可以顺利进入天国;如果参加葬礼的人数是单数,其中必有一个不久后便会死去。
预定好的葬礼日期在西方通常是不能被推迟的。如果出了什么原因,葬礼推迟都意味着在3个月内死者的亲属或者邻居中必然会有人死亡。例如在被推迟的日期内包括星期日的话,那么这一凶兆就可能出现,而且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免。
在西方,有些日子是不宜举行葬礼的,如元旦,否则在死者所属的教区内,在新的一年中的每一个月就都将举行葬礼;再如星期日,否则就意味着在一个星期内还会接连地举行三次葬礼。
此外,西方人认为,出门遇见葬礼队伍是不吉利的;如果遇见葬礼,便会跟着送葬队伍走上一小段路,这样可以避免凶兆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当棺材运往墓地下葬时,西方人是绝对不肯走在棺材前面的,他们相信这样做会使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大难临头,甚至会死亡;但如若这时遇到了一个牧师或传教士,这一凶兆就会自行消除;遇见灵车也同样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尤其是空的灵车,但这一凶兆只有在灵车面对面地驶来时才真正成为凶兆。
编辑本段中西方葬礼对比
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礼外,各种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起,人类便产生了灵魂观念。原始人认为,人死灵魂不死,仍能干预活人的人事、祸福。受这种灵魂不灭观念的制约及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差异,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葬礼风俗:有的葬礼盛大隆重;有的简易朴素;有的充满了宗教色彩;有的科学而又卫生。在葬式上,世界各民族中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洞葬、树葬、悬棺葬、壁橱葬、食葬等多种形式。
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和一些民族中,死者临终前要请牧师做最后的忏悔和祷告。送葬时,亲属们身着黑色丧服,跟随在牧师身后,在挖好的墓穴前,牧师念诵经文,超度亡灵,然后由亲属将白色、紫色的花束扔在墓棺之上,最后以土掩埋。印度人死后,一般都实行火葬。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总希望自己的遗体能焚化在圣河——恒河的岸边。他们认为在恒河岸边举行葬礼,死者的灵魂才能升入天堂。送葬人直接将遗体搁在河边的柴堆上,由死者的主要亲属点燃。印度的托达人,则要前后进行两次火化才能完成葬礼。阿拉伯人死后一般先将埋体(亡人)抬到清真寺,洗埋体之后,穿上克番(裹上写有经文的白布),然后放入埋体匣子。送葬时,由亲友们抬着埋体匣子送往墓地。到达墓地后,先向墓穴的四周遍撒驱虫香料,随后在诵经声中将埋体入葬。在非洲,葬礼仪式常伴随着几天几夜的狂歌劲舞,人们集合在死者灵柩前或墓穴周围,闻鼓起舞,不停地向死者歌唱或哭诉,同时杀鸡宰羊,念咒诵经,大宴众人,以此来哀悼、纪念、评价亡人,寄托哀思。
中国的葬礼一般是召开规模大小不等的追悼会。追悼会的主要程序有向遗体或遗像致哀、有关人员致悼词、奏哀乐、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等。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存在差异,治丧活动的内容也有许多不同,此外民间流行与政府提倡的治丧活动也有许多区别。元首逝世举行的治丧活动较为隆重,其程序一般包括:发布讣告、宣布致哀期、全国停止各种娱乐活动、下半旗致哀、向遗体告别或瞻仰遗容、接受各界人士的吊唁、举行追悼大会(葬礼)。追悼仪式后,由党政军领导人或治丧委员会负责人及死者家属护送遗体前往火葬场火葬(或将骨灰送至安放处)。重要的党政军负责人或开国元勋逝世后,治丧程序与元首大致相同,但规模略小、规格略低。一般人逝世,悼念仪式较为简单,只有向遗体告别和追悼会两项。中国政府提倡简葬,许多生前担任党政军要职的,死后也只举行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仪式过后即行火葬。
第五篇:葬礼策划
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和黄色,故亦有白事之称,与红事(喜事)相对。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伴有有关的佛教、道教或风水仪式。
其主要过程有:
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
葬礼
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编辑本段中国葬礼礼俗
葬礼礼仪算是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下面说的这些礼仪应该在岚山区后村镇比较通俗流行的一种礼仪。其中一些说法,也不是十分明白,希望懂得这些礼仪的人的指正。
遗体,如果有人在别人的家中逝世,那么在挪动遗体之前,必须给人家一定的钱,表示歉意,哪怕那房子是女婿家的,只有在自己的直属亲属家逝世才不用给钱(直属亲属指儿子,孙子),钱不在乎多少。现在很多逝世的人都是在医院,一般遗体不需要再搬回家,直接送殡仪馆,也不存在给谁钱的问题了,总之遗体移动越少越好。在移动遗体的时候,直属子女,一般在旁边安慰遗体,比如说:某某别害怕,大家送你去新家等等,因人而议。如果在家中逝世,那么遗体挪动的时候需要招魂,方法是拿一烧纸条,在四周的墙上移动,如果烧纸条在那个地方固定住了,说明逝世人的灵魂在那里,然后用烧纸条把灵魂收起来,从窗户递出,放在遗体旁边,随遗体一起进火化炉。
纸幡,有丧事的人家,要用烧纸粘贴剪在木杖上,放置灵堂前面,木杖应该使用柳树(木杖上沾上烧纸是什么含义?),门扇上贴一烧纸,代表家中有人去世(应该是男的逝世贴烧纸,女的贴白纸)。重孝子不能自由出入家门,所有外事活动都必须停止。(对于这些,问了很多人,他们也都不懂,欢迎懂的人指正)
灵堂,灵堂是为逝世的人搭建的临时住宅,临时供后人或者晚辈参拜供养。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在城市遗体一般不在放在家中,(农村还是大多放在家中的。)在一方桌前放
葬礼
一遗像即可,遗像前树一灵位,用白字折叠,上写某某什么什么多少岁而卒等等。桌子必须用方桌,然后摆上四样,这四样是“鱼”“肉”“鸡蛋”“面条”,还要有水果,但是水果中不能有桃子(四样菜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桃子不能上桌?)。最前面是香一炉,长明灯一盏(灯要用一碟子自制,先找一碟子,里面倒上花生油,然后用棉花搓一细长灯芯,点燃,棉花灯芯要够燃烧三天),香和长明灯在点燃那时起,就不能灭,只有遗体挪出去或者把灵位带走的时候才能灭,不能用人灭,自燃自灭。桌子前放一罐,叫聚宝盆(还有个比较粗俗的名字,叫老盆),所有烧的“钱”都放在这个罐中,在出殡的时候打碎,详细时间是在“举重”抬起棺材的瞬间摔碎。
送盘场(音义,个人认为应该是送盘缠。),在逝世后第二天傍晚,(也有第三天,一般不超过三天),送行时,长子抱灵位,直属男丁拿一拐杖(就是前文说的那沾烧纸的木仗)做老人走路状(一定要双手拄着拐杖,拱腰前行。),(如逝世着为男性长辈,女性长辈或者晚辈,不知礼仪如何)其余后人跟随其后,小声祷告,喊其逝世之人前去拿钱,送至十字路口,在烧钱后,画一圈,表明以示财不外溢。焚烧完毕,众亲属哭着走回家中。回灵堂后,对其遗像和灵位,继续哭,这个时候,一般男子在屋内,女子在屋外。后继续到刚才的十字路口,焚烧纸马,(男性长辈烧纸马,女性长辈烧纸牛,晚辈不知道烧什么?)后伏地痛哭,然后按照来时顺序,再回灵堂。
跪拜,在灵堂内跪拜一般是磕四个头,逝世之子女在灵位四周,来人后,别人磕几个头,逝世着子女必须回应几个头,所谓代表长辈回礼(一般是长孙代为谢礼,直属男性和直属女性。)。不知道别的地方磕几个头,有三个的还有四的,那里的礼仪是磕四个头,含义为神三鬼四,给神仙磕头三个,给鬼磕头四个.在灵棚内(也就是出殡前搭建的灵棚,不是灵堂。也可以不搭建,地方一般比较固定,每个村落都有固定的地方。),磕头是九个,这个时候去磕头的一般是逝世者的女婿跟逝世者亲家后辈,这个时候是一作揖一叩拜,磕头四个,是四勤,而逝世者子女也随着叩拜之人作揖叩拜(一般是孙子,侄子代谢。),然后上前三步,再一叩拜,先举香在空中转一圈,然后敬酒三杯(女性不知是否这样。),再后退三步,一作揖四叩拜,磕头四个,是四懒。前后一共是九个,符合三拜九叩首的说法。在别人前去叩拜的时候,儿子跟孙子在旁边回礼,女儿一般在桌子旁边痛哭。四勤的含义为一作揖一叩拜,四懒为一作揖四叩拜,中间搀杂一顿隔,日照说法叫四勤四懒一顿隔。
孝衣,孝衣分重孝和轻孝,重孝就是直属子女,儿子,女儿,孙子等,重孝为男丁一筒白大褂、白鞋,女性为白上衣带白裤子、白鞋,孙子、儿子如果未结婚,只需要缠头就可以了,如果结婚,那需要穿一筒白大褂,重孝。轻孝就是女婿,外戚,只需要一白布缠腰即可。
缠头,缠头也十分讲究,如果去世的是男丁,打结就在左边,如果是女丁,那么打结就是右边,前提是还有一个长辈在世,比如爷爷、奶奶,爷爷去世而奶奶还在世,那么打结就在左边,如果以后奶奶也去世了,那么就不需要打左边了,直接打结在额头上,正中间。懂行的人一般一看孝衣和打结就明白去世的是谁,家中还有什么人。
送殡,儿子女儿孙子在前,原来是抱灵位,现在一般抱照片,走在前面,后面是抬棺材的人,孝子,孝女,孝孙前行一会就转身,向棺材磕一个头,表示对长辈的尊重。
谢葬,古时候谢葬很隆重,现在好像说法就不是很多了,一般逝世者子女或者家属在家或者在饭店摆上几桌就可以了。举重,就是抬棺材的人,一般这些人是不要报酬的,只要在谢葬的时候一起请他们喝个酒就可以了。
圆坟,在逝世着入土第三日,早上早早起来,前去圆坟,把坟重新修整一下,因为入土哪天,一般把洞口添上就可以了。三日坟要早,所谓早三日,晚七日(为什么要早三日和晚七日呢 ?)。
圈坟,就是在长子的带领下,所有人围着坟,拿着钩担,左转三圈,由转三圈,大体含义为为逝世者圈围墙。
送殡,谢丧,圆坟,圈坟,很多礼仪不是很懂,欢迎指正和给于参考。希望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