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面分析我国未来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趋势
全面分析我国未来跨境电商行业
发展趋势
据悉,中国百姓对国外产品的消费需求和国内商家们面向国际市场的“走出去”的需求,促进了跨境零售电商。在传统外贸年均增长不足10%的情况下,中国跨境电商连年保持着20%-30%以上的增长。
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企业超过20万家。
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介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达5000家。2014年我国跨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4492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进口1290亿元,同比增长60%,出口3202亿元,同比增长40%。
专家建议,当前应加快推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走出去”,要注意“量”和“质”的关系。要合作共建安全诚信的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环境,发挥政府和行业、地区协会等组织作用,重视新技术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另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
总的来说,以草根创业和价格战为特色的第一波跨境电商已经过去,未来一段时期可能迎来第二波跨境电商热潮。那就是传统企业和品牌商的觉醒和爆发。这也是顺应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发展大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跨境电商还将呈现哪些发展趋势呢:
1、两极分化
目前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呈现两级分化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据海贸会调查,2014年深圳市大电商依然获得了高速增长。有不少跨境电商获得超过300%以上增长,销售额高达20亿,各种表现甚至都超过了兰亭。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另一方面,中小卖家却不尽如意。无论是销售额和利润,都远远不及往年。
这几年速卖通快速扩张,对这个行业影响很大。但现在看来,对中小卖家的影响更大。大卖家能够对跨境电商有更加深刻地理解;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电商营销工具,采用多种电商营销方案;在供应链和团队管理上能够更加精细和高效,因而能够充分享受跨境电商发展 所带来的红利。比如,大卖家都有比价功能,能够及时跟踪市场价格变动并快速做出调整;在采用同样的网络营销方式的时候,大卖家的效率是一般中小电商的5-10倍;大卖家对新出现的网络营销工具(Facebook,Twitter等)上手比较快,当然还有更多其它的原因。而小卖家很多只是开个店,卖卖货而已。必然陷于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当中,很难有所突破。
2、品牌争夺战
可以说,2015年是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元年。不仅各大电商平台开始盯上有限的品牌资源,中小电商也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亚马逊这两年来的优异表现,刺激了速卖通,京东和敦煌网。跨境电商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认为,未来速卖通肯定会发生类似天猫的裂变;京东则直接发话,不是品牌商不要来玩;最近敦煌网CEO王树彤提倡 OBM,寻找全球梦想合伙人,很煽情。其实就是鼓励跨境创牌。利用亚马逊创建品牌,是今年跨境电商行业的热门话题。因此你可以看到今年有关亚马逊的活动热得不得了,相比之下eBay就显得有些沉默了。
但是品牌岂是那么容易创建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品牌建立需要一定的历史背景,市场条件和有逼格的创始人等多种因素。对年轻的创业者来说,与其说是一个机会,倒不如说更多的是一个陷阱。这是一个不缺品牌的时代,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品牌过剩的时代。在传统服装,食品等行业,面对强势的欧美同类品牌,中国跨境电商创牌之路将会异常艰辛。当然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比如在新兴市场国家创牌就相对容易一些。特别是在技术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智能产品方面,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其实处于同一起跑线,更加容易创牌成功。比如Anker移动电源品牌的成功,就是及时抓住了市场机遇。
说到这里,我们开始意识到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其实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如果本应该发力的传统企业或品牌商不能够顺利接棒,主要来自草根的中小电商企业一时很难有大的作为,那么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就会出现青黄不接,想要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是不可能的。
3、海外仓发展迅猛
经过五年左右的发展,海外仓终于在2014年浮出水面,迎来疯狂增长。深圳大卖家都纷纷在海外建仓。各种物流公司,海外实体公司都纷纷转向海外仓项目。最早做海外仓的出口易和递四方都陆续扩大海外仓规模。受到亚马逊良好业绩的影响,eBay,速卖通也开始加大布局海外仓的力度。浙江省更是推出扶持百家海外仓计划。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海外仓无疑成为了2015年初跨境电商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也预示着2016年可能成为海外仓井喷的一年。
海外仓能够扩展跨境电商品类。通过海外仓,原来笨重,泡货,易碎的商品也可以进行跨境交易,当地发货。另外,海外仓离消费者很近,可以实施退换货,能够极大地提高客户体验,进而提高销售额。
但海外仓并不是完美的。海外仓需要巨大的投入和精细化管理。国外的人力成本相当高昂。很多人眼中的海外仓,其实只是在海外租个仓库,采用很简单的 WMS系统,想要达到亚马逊仓储运营中心那样的效率还差地很远。正所谓,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海外建仓。建议更多的卖家使用专业高效的海外仓,本身做好选品和运营就很不错了。
国外真正需要和适合开展海外仓的地方非常集中,就那么几个国家:美,德,英,日,澳,俄等。由于德英的租金和运营成本很高,很多人开始考虑在波兰,捷克等国建仓。从总体来看,目前说海外仓发展到了拐点有点言之过早,但无疑海外仓已经有点过火。在德国法兰克福,就有6--7家做海外仓的公司。最新信息显示,早期做海外仓的公司都在收缩调整。
4、整合分销异军突起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合分销成为中国跨境电商新亮点。各种整 合分销项目陆续登台亮相。1月26号张志峰的中国好东西网上线,为深圳卖家提供分销和融资服务;俄优选平台以俄语为突破口,开拓俄罗斯和北欧市场;慈溪家电馆徐总则以小家电为主线,进行全球海外仓铺货;ERP服务商赛兔也推出云仓分销;中国好服饰网则专注于外贸服装分销;而速通云库则是利用仓储和物流优势为跨境卖家服务,等等。
应该说,整合分销是跨境电商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正是跨境电商发展到一定规模,不再像以前那么零散,就会出现为提高效率更为专业分工的分销系统的出现。但是整合分销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谁都可以卖,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其次,销售无计划性会导致库存积压,某些产品甚至会变成死货。这和定产定销相比,风险很大。还有个重要的信任问题,当某个产品热销的时候,供应商面临被出卖的风险。
国内某个平台曾经是最早采用整合分销模式的。在投资了几千万以后却改变了看法,不看好分销模式。他们认为整合分销没有价值。一方面,大卖家不需要。大卖家供应链甚至做的更好;另一方面,赚小卖家的钱也很困难,同时量也走不起来。所谓对供应商融资,出口货物质量和死库存又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说,第三方平台是个大卖场,那么整合分销就是发动各个零 售商,期望发挥蚂蚁雄兵的威力。这两种方式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谁将战胜谁?还是说两者同时并存?或者正如上面所说的,整合分销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让我们拭目以待。
5、小语种市场变热
2014年跨境平台商开始激烈争夺小语种市场。在小语种地区提供本地化服务的平台并不鲜见,比如速卖通专门针对巴西市场推出葡萄牙语网站,在物流和支付上也加强与巴西本土服务商的合作。又比如,兰亭有27种语言,利用北京多语言优势,找到留学生,海归,兼职翻译人员等,实现了小语种的市场突破。
目前最有价值的小语种市场主要有:1)俄语。排名第一。人多地大,无可争议。国内大龙网这两年都在深耕俄罗斯市场;2)日语。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身处亚洲却自认为是西方世界一员。不然怎么能出个乐天,和阿里巴巴,亚马逊一较高下?;3)德语。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金融危机之后一枝独秀;4)西班牙语。西班牙曾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随着当年殖民扩张,还在广大的拉丁美洲,甚至北美,欧洲都有很大的影响和受众。西班牙语是开拓南美电商市场的通用语言;5)法语。在拿破仑时期,法国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但随着英国崛起,法语受到了英语一统天下的威胁。目前影响力还不如西班牙语。
早期的电商主要是以欧美市场为主。2013年俄罗斯市场大爆发。金砖国家受到国际大电商平台高度关注。但是到了2015年,俄罗斯 市场由于乌克兰危机卢布大幅度贬值,购买力严重下降。其它金砖国家表现也开始趋于疲软。环顾全球,只剩下中东,非洲和东南亚未受到影响,还对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有着巨大的需求。
6、多渠道运营
这两年来,得益于注重品牌和自有仓储运营系统,亚马逊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令人刮目相看。今年亚马逊中国团队更是扩大三倍,大力培育中国卖家。可以说 2015年是亚马逊年。而作为跨境电商鼻祖的eBay开始进入单位数的爬行增长,意味着eBay平台日益走向成熟和稳定。速卖通发展更加迅猛,特别是阿里巴巴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根据畅路通报告,2014年第四季亚马逊销售开始超越eBay平台。其中,亚马逊和新兴平台增长最快,超越平均水平13%。正在快速抢夺线上市场。
自2013年以来,跟之前很多的单一集中在某个平台销售的电商相比,更多的电商企业选择了多平台运营,也有很多的企业通过分销的方式实现全网平台的铺货。而所谓的多平台运营其实就是“不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策略。另外,不同平台不同时期此消彼长的发展状态,以及各个平台不同的客户群和目标细分市场,都在推动着跨境电商采用多平台运营策略。展望2015年,通过合理分配投资和资源,布局高速增长平台,自建网站,开展多渠道运营是一种主流趋势。
7、本土化运营进展缓慢
进入2015年,跨境电商都在尝试开展本土化运营,尽可能靠近消费者,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比如,深圳大卖家纷纷在海外建仓,米兰,兰亭都在国外开设体验店。京东也在俄罗斯建立仓储运营中心,实施本土化经营。大龙网在国外建立体验店,邀请国外电商到国内开对接会,都是在尝试各种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运营主要包括本土化服务和本土化营销。跨境电商要想做大做强,最终必须走出国门,提供本土化服务,才能和国外同行同台竞技。能否本土化是跨境电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目前本土化尝试都带有较大的局限性,进展缓慢,效果甚微。中国跨境电商发展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依然是小众市场,还没有进入主流渠道和主流媒体。以中国服装为例,由于缺乏供应商配合,跨境电商很难找到国外合适的尺码,而是根据中国人的尺寸,做国外teenager的生意。中国跨境电商主要是做低端便宜货,靠仿牌维持,缺少自主品牌和设计,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由此可见,虽然服装是中国跨境电商一个很大的品类,但依然是任重道远,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8、资本搅动跨境电商
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百圆裤业以10.8亿收购环球易购。百圆裤业股票因此连续七个涨停。今年百圆裤业再次出手,以9000 万收购通拓科技9%股份,并随后改名为跨境通宝。导致近30家投行机构扎堆调研。随后,罗莱家纺与“和而泰”签署战略合作,拟共同研发生产智能卧室系列产品;搜于特以3.24亿战略入股淘品牌汇美服装;森马服饰宣布参股韩国电商ISE;贵人鸟近期投资2000万欧元收购西班牙足球经济公司“BOY”。一时间,中国传统服装业纷纷借助电商寻求创新和突破。
不仅如此,更多地跨境电商借助新三板或创业板进行资本运作。业内传闻赛维科技估值30亿,正在融资一亿美金;有棵树估值24亿;Focalprice 也正和另外一个大卖家联手运作。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跨境电商行业开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比如在深圳,销售过10亿人民币的大卖家就有十几家,过亿的卖家超过200多家。这些大电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销售额和利润都表现优异。深受资本青睐!
通过新三板等资本市场,跨境电商实现从商品运作到资本运作的重大转变。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不仅可以安全渡过目前比较困难的局面,更能进一步强化产品,渠道,团队和IT等方面优势,拉高门槛,实现更高的发展战略目标。另外,跨境电商通过资本市场,将会更加进退自如,获得更多发展选择。
第二篇: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物流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跨境电子购物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15年的跨境电子商务将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30%—40%,之后会更高。
现状:美欧等国最为发达
根据欧洲权威电子商务网站yStats发布的2014全球跨境电子商务报告,2013年,在世界范围内,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排在前6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英国、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荷兰和法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排在前6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巴西和澳大利亚。其中,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最为频繁的是美国和英国。
美国尼尔森公司针对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德国等市场消费者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来自这六大市场的9370万消费者在线跨国采购金额约为1050亿美元。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优秀品牌众多。由于通胀率较低,美国网站成为各国在线采购的最主要目的地。美国是跨境电子商务最大的受益国。以亚马逊为例,其2012年610亿美元的净销售额中,43%来自北美以外。美国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购买的来源国主要是英国和中国。
2013年,欧盟地区有超过1/4的消费者在线购买非欧盟国家商品,这个比例在欧元区国家更高,最高的是奥地利,比例超过70%。英国、德国、法国是欧洲地区最受国外消费者青睐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口目的国。在拉美,巴西预计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人数到2018年会达到1000万左右,交易额年均增长率估计会达到25%。阿根廷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人数相比2012年增长超过了100%,以至于2014年1月阿根廷政府不得不开始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进行限制。而哥伦比亚、巴拉圭、委内瑞拉等国家,由于国内电子商务交易较为落后,大多数网购都是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方式进行。在亚洲,新加坡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马来西亚。日本的网购有1/5是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的方式。
优势:四大特点助推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与这种贸易方式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相关。
首先,它适应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消费者收入增长趋缓,开始直接通过网络购买国外的价低质优产品。而部分海外进口商出于缓解资金链压力和控制资金风险的考虑,也倾向于将大额采购转变为中小额采购、长期采购变为短期采购,单笔订单的金额明显减小,大部分不超过3万美金,传统“集装箱”式的大额交易正逐渐被小批量、多批次的“碎片化”进出口贸易取代。
其次,有效降低产品价格。跨境电商仅需经过工厂、在线平台、海外商人即可到达消费者,外贸净利润可能达到传统贸易的数倍。未来外贸链条还可以更简化,产品从工厂经过在线平台可以直接到国外消费者手中。原来的中间成本一部分变成生产商的利润,一部分成为电子商务平台的佣金,剩下的则成为消费者获得的价格优惠。如果跨境电商企业能采用集中采购备货模式,那比起单笔邮寄来,还能大大降低商品采购和物流成本。
第三,上下游多属现代服务业。与之相关联的物流配送、电子支付、电子认证、IT服务、网络营销等,都属于现代服务业内容。即使是最为传统的快递、物流配送,也建立在信息技术业务系统之上,不仅商品本身已经基于二维码、条形码进行了物品编码,而且可以在电商平台实时查询、跟踪商品流通过程,并通过网银或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进行支付。
最后,以消费者为主导。跨境电商主要解决的是消费者在国内买不到的东西,是贸易增量。跨境电商平台让全球同类产品同台亮相,性价比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这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交易方式,消费者拥有更大选择自由,不受地域限制。以“订单投票”,已成为跨境电商发展趋势。
监管:国际合作必不可少
支付安全 电子支付安全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关键问题
目前,银行转账、信用卡、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并存,其中商家对商家的B2B模式下,支付方式主要是信用卡、银行转账,而商家对客户的B2C模式,第三方支付工具广泛应用。美国的第三方支付系统贝宝(PayPal)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跨境交易在线支付工具,有超过1.32亿活跃用户,支持25种货币付款交易。
从监管角度看,美国和欧盟对第三方支付是否跨境并不做区分。美国是第三方网上支付方式的发源地,对第三方支付监管有一些成功经验。首先,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界定为货币服务机构,需要由监管机构发放牌照进行管理和规范,必须登记注册;其次,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实行功能性监管,监管重点在交易过程,而不是从事第三方支付的机构;再次,采用立体监管体制,对支付服务的监管与约束来自联邦与州两个层面;第四,有专门监管部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是监管的重要部门;第五,从现有法规中寻找监管依据,没有专门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法规,如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美国的《统一货币服务法》对货币服务机构提出了担保、净资产和流动性的要求,不得从事类似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不得擅自留存、挪用客户的交易资金,投资必须得到许可等;在反洗钱监管方面,美国的《爱国者法案》规定,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在财政部金融犯罪执行网络注册,接受联邦和州两级反洗钱监管,及时汇报可疑交易,保存所有交易记录等。
欧盟同样规定支付机构必须取得银行业执照或电子货币公司执照,明确欧洲中央银行是监管主体。此外,还涉及(1)最低资本金要求,电子货币机构必须具备不低于35万欧元的初始资本金,而且必须持续拥有自有资金,并规定了最低限额;(2)投资活动限制,规定支付机构提供服务过程中沉淀的资金属于其负债,其投资活动受到严格限制,包括投资项目及投资额度方面;(3)滞留资金监管,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支付机构需在央行开设专门账户并留存大量资金,以防范金融风险。
第三篇: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分析报告
1发展环境
1.1贸易环境。
受国内外环境影响,进出口贸易增速放缓
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5.8万亿元,出口贸易及进口贸易增长率较2012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可以看到,受世界经济复苏态势缓慢及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成本要素上升和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影响,近两年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均保持在10%以下的增长。艾瑞分析认为,201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将继续保持稳中增的态势,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幅有限。
跨境电商缩短对外贸易中间环节,提升进出口贸易效率
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下,传统的外贸模式存在过度依赖传统销售、买家需求封闭、订单周期长、利润空间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更是制约着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而跨境电商作为基于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正在重塑中小企业国际贸易链条。跨境电商打破了传统外贸模式下国外渠道如进口商、批发商、分销商甚至零售商的垄断,使得企业可以直接面对个体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是直接的消费者,有效减少了贸易中间环节和商品流转成本,节省的中间环节成本为企业获利能力提升及消费者获得实惠提供了可能。1.2政策环境
跨境电商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利好政策全面铺展.跨境电商:不同通关模式下的海关监管方式存在差异
从目前通过跨境电商方式成交的商品看,现在跨境电子商务成交的商品,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跨越国界进出境:
(1)货物方式通关:我国进出口企业与外国批发商和零售商通过互联网线上进行产品展示和交易,线下按一般贸易完成的货物进出口,即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对企业进出口,本质上仍属传统贸易,该部分以货物贸易方式进出境的商品,已经全部纳入海关贸易统计。此外有一些通过创建电子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进出口服务的公司,如深圳的一达通,所实现的中小企业商品进出口,在实际过境过程中都向海关进行申报,海关全部纳入贸易统计。以货物方式通关的商品,由于是按传统的一般贸易方式完成的货物进出口,在通关商检、结汇及退税等方面运作相对成熟和规范。
(2)快件方式通关:跨境电商成交的商品通过快件的方式运输进境或者出境。海关总署通过对国内5家最大的快件公司进行调查显示,其中95%以上的快件商品是按照进出口货物向海关进行报关,海关纳入货物统计范畴内,仅有不到5%的比例是按照个人自用物品向海关申报,根据现行海关统计相关制度,这部分暂时还没有纳入海关贸易统计。
(3)邮件方式通关:通过邮局的邮政渠道,邮寄进出口跨境电子商务成交的商品,这部分主要是消费者所购买的日常消费用品,供自己自用。按照我国的海关法和国务院颁布的海关统计条例规定,个人自用的商品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实行建议报关的制度,不纳入海关的统计。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贸易碎片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过去传统贸易中有一部分通过碎片化方式转移到跨境电商,通过邮件、快件的方式进出境。海关总署正在研究积极完善统计制度,将来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纳入贸易统计。试点城市:解决跨境电商中快件或邮件方式通关监管等问题
针对以快件或邮件方式通关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存在难以快速通关、规范结汇及退税等问题,海关总署组织有关示范城市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研究跨境电子商务相关基础信息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提高通关管理和服务水平。
试点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政策业务创新,探索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制度。二是信息化手段创新,依托电子口岸协调机制和平台建设优势,实现口岸相关部门与电商、支付、物流等企业的业务协同及数据共享,解决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试点城市:积极探索跨境电商进口试点业务
目前,跨境电商业务模式的探索大致可以分为出口和进口两方面:
(1)出口方面,目前主要采用“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管理模式,解决电商出口退税、结汇问题,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截至2014年4月28日,出口业务已在杭州、郑州、广州、重庆等地开展,累计验放出口清单超25万份,归并形成出口报关单1393票,价值约2925万元。
(2)进口方面,各试点城市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和优势,建立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和直购进口模式。截至2014年4月28日,进口业务已在上海、宁波、杭州、郑州、重庆等地开展,累计验放进口包裹约6万票,货值2048万元。跨境电商进口业务试点城市进行了较多尝试,各政府指导下的跨境电商平台先后上线,如上海的跨境通、宁波的跨境购等。
1.3融资环境
跨境电商逐渐受资本市场青睐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一直是资本市场投资热点领域,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电商行业共发生567笔投融资,其中2010年99笔、2011年176笔、2012年97笔、2013年92笔、2014年截至9月30日共计103笔。从跨境电商来看,多家跨境电商如阿里巴巴、敦煌网、兰亭集势、大龙网等先后获得金额不等的投资,部分跨境电商获得融资的详细情况如下:
2产业链及各环节分析
从跨境电商出口的流程看,生产商或制造商将生产的商品在跨境电商企业的平台上上线展示,在商品被选购下单并完成支付后,跨境电商企业将商品交付给物流企业进行投递,经过两次(出口国和进口国)海关通关商检后,最终送达消费者或企业手中,也有的跨境电商企业直接与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合作,让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代办物流、通关商检等一系列环节,从而完成整个跨境电商交易的过程。跨境电商进口的流程除了与出口流程的方向相反外,其他内容基本相同。
3行业规模及发展现状
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3.1万亿元,增长率为31.3%,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9%,随着国家跨境电商利好政策的先后出台、行业参与者的积极推动及行业产业链的逐渐完善,预计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预计在2017年跨境电商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渗透率将达到20%左右
从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结构看,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中出口占比达到88.2%,进口占比在11.8%。目前我国跨境电商进口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内市场对海外商品的需求高涨,预计未来几年跨境电商进口的份额占比将不断提升,但由于跨境电商进口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所以跨境电商进口份额占比将会保持相对平稳缓慢的提升。
从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看,目前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比达到93.9%,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据绝对优势。由于B2B交易量级较大、且订单较为稳定,所以未来跨境电商交易中B2B交易仍然是主流,但随着跨境贸易主体越来越小,跨境交易订单趋向于碎片化和小额化,所以未来B2C交易占比也会出现一定的提升,预计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中B2C交易占比将达到10%左右。
4.商业模式,及案例分析
敦煌网:第三方B2B跨境交易平台
敦煌网成立于2004年,是第三方的跨境电商B2B交易平台,主要提供在线交易平台及相关的外贸服务。平台上销售的产品品类主要是电子产品、手机及配件、计算机及网络、婚礼用品等,主要目标市场是欧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市场,目前拥有120万家国内供应商,550万买家和2500万种商品。商业模式:交易佣金+服务费
敦煌网作为一个交易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服务,以促使双方在网上达成交易。基于这个定位,敦煌网主要有两种盈利模式:
(1)佣金收入。作为平台,敦煌网提供一个交易市场,买家和卖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易,交易成功之后,向买家收取一定比例的交易佣金。
(2)服务费收入。由于跨境电商面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十几万个城市,复杂程度远远高于内贸电商,同时,跨境电商整个交易流程较长,买卖双方对交易中涉及的服务有较高要求。跨境平台的交易复杂性及商务性,决定了整个跨境交易过程需要很多服务环节。基于这个特点,敦煌网也会向企业提供集约化物流、金融服务、代运营服务等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特点:面向全国供应商平台化运营 一体化服务 移动端领先
兰亭集势:跨境电商B2C网站
兰亭集势成立于2007年,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外贸B2C网站,兰亭集势最初以销售定制婚纱礼服为主,后来进行品类扩张,目前销售产品品类涵盖服装、电子产品、玩具、饰品、家居用品等14大类,共6万多种商品,主要市场为欧洲、北美洲等。2013年6月6日,兰亭集势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9.5美元,融资额约7885万美元。2014Q3净营收为9900万美元,其中,服装作为核心品类,净营收为3700万美元,同比增长迅速,达到103.9%,此外,订单数及客户数同比增长均超过50%。
商业模式:目前以商品进销差价为主
兰亭集势作为外贸B2C网站,主要的运营模式是将中国本土的商品,售卖到海外个人消费者手中,目前兰亭集势主要靠产品采购及销售产品中间的差价来盈利。2014年5月,兰亭集势发布全球时尚开放平台战略,在全国招商吸引商家入驻平台,承诺向接入平台的卖家提供全球本地化、订单履行、客户服务、开放数据四项服务,在收入模式方面,兰亭集势对商家不收取年费,以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获取收入。目前,兰亭集势的收入依然以自营的商品进销差价为主。兰亭集势特点:供应链优势、营销能力及本地化举措
大龙网:跨境电子商务O2O平台
大龙网成立于2009年,大龙网销售的主要产品是电子类、服装类以及园艺类,主要覆盖的地区是俄罗斯、巴西、印度、欧美澳六大地区。目前在全球拥有10余家分公司,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澳大利亚等地,中外员工近千名,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跨境电子商务O2O平台之一。目前大龙网在全球有1000多家本地销售渠道、20多个海外仓、50多家物流渠道合作商及70多种支付方式。商业模式:商品进销差价+服务收费
大龙网目前采用的是跨境O2O模式。从产品供应看,除了自营部分通过自己采买外,平台部分通过18985中国供应商平台和OSell跨境O2O网贸会进行招商,中国供应商既可通过18985平台系统实现一站式新品上架、订单管理、客户管理及电子钱包收付款等,也可通过参展跨境O2O网贸会将商品直接推送给海外零售圈。从产品销售看,对海外采用OSell跨境O2O平台,建立并联盟海外零售体系,解决跨境销售最后一公里售后服务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大龙网的赢利模式包括两种:
(1)自营部分,主要靠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赢利。(2)平台部分,主要靠提供服务的服务费收入赢利。大龙网特点:跨境O2O模式、云库房、本土化运营
5.发展特点及未来趋势
跨境电商新特点:传统企业进入、产业链完善、品牌化开启 跨境电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整个行业经历了早期信息发布平台的探索阶段、交易平台运营阶段及近期B2C兴起及快速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跨境电商行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近两年来,随着整个社会对跨境电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跨境电商各参与主体对行业发展的共同推动,整个跨境电商行业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参与主体
•2012年以前,跨境电商的参与者主要以小微的草根企业、个体商户及网商为主,2013年以来,传统贸易中的主流参与者如外贸企业、工厂和品牌商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并逐渐走向规模化运作。产业链
•针对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营销、通关商检、物流、支付等环节的问题,跨境电商企业及服务企业不断向产业链其他环节延伸,整合多方资源提供一体化服务,新的服务商也在不断涌现,整个产业链和生态系统的服务链条越来越清晰和完善。
运营方式:
•早期跨境电商借助中国制造大国的优势,以销售物美价廉的产品及OEM代工为主,近两年来,大量企业开始考虑走品牌化运营之路,特别是一些较大的企业开始考虑规模化,建立自己的平台,把品牌引向海外市场,通过品牌来提升自身在跨境电商中的价值。
问题:产品、物流、通关等问题制约跨境电商发展
跨境电商中不同的贸易方式,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差异,按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的大额交易,目前尚未完全实现贸易的无纸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贸易的便利化及电子商务在贸易中的应用。从小额碎片化的贸易来看,除了受到未实现的贸易无纸化影响外,在产品、物流、通关等方面也存在一些行业性的难题,这些成为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
产品同质化严重:近两年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商家的涌入,行业竞争加剧。一些热销且利润空间较大的产品如3C产品及附件等,众多跨境电商公司都在销售,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内甚至出现恶劣的价格战。
品牌化未建立:跨境电商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中国制造大国的优势,以价格低廉的产品吸引消费者,目前跨境电商行业很多产品是从一些小工厂出货,包括一些3C、服装等,整个产品质量控制相对来说还有一定的问题,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还未涉及品牌化建设阶段。
物流时间长且浮动范围大:跨境电商由于涉及跨境较复杂且各国间政策差异较大,很难像内贸电商一样通过自建物流的方式来解决跨境电商的物流问题。跨境电商的物流,物流周期是非常长的,到美国和欧洲一般要7-15天左右,到南美、巴西、俄罗斯更长(25-35天左右),除了物流时间长之外,物流还存在时效投递不稳定的问题,收货时间波动很大,有时7天收到,有时20天收到。
通关结汇难:随着跨境贸易逐渐向小批量碎片化发展,除了B2C外,小额贸易B2B企业同样面临通关的问题。由于小额B2B和B2C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与一般出口贸易也差异,在出口过程中存在难以快速通关、规范结汇、享受退税等问题,虽然目前国家针对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提出可“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通关模式,但该政策仅针对B2C企业,大量从事小额B2B的外贸中小企业仍存在通关困难的问题。在进口过程中,存在以非法进口渠道逃避海关监管,以及进口商品品质难以鉴别,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跨境电商人才缺失: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渐暴露出综合型外贸人才缺口严重等问题。跨境电商人才缺失主要是因为:
(1)语种限制:目前做跨境电商的人才主要还是来自外贸行业,但英语专业居多,一些小语种电商人才缺乏,但事实上,像巴西、印度、俄罗斯、阿拉伯、蒙古等国家,跨境电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是跨境电商企业关注的重点。
(2)能力要求高: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人才,除了语种的限制外,还要能了解国外的市场、交易方式、消费习惯等等,此外,还要了解各大平台的交易规则和交易特征基于这两个特点,符合跨境电商要求的人才很少,跨境电商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业内常态。
趋势一-交易特征:产品品类和销售市场更加多元化
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跨境电商交易呈现新的特征:交易产品向多品类延伸、交易对象向多区域拓展。不断崛起的新兴市场正成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产业的新动力:
1.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家的本土电商企业并不发达,消费需求旺盛,中国制造的产品物美价廉,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上优势巨大。
2.大量企业也在拓展东南亚市场,印尼则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全球人口排名位居第四,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目前,eBay、亚马逊、日本乐天等电商平台巨头都开始进入印尼市场。
3.在中东欧、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等地区,电子商务的渗透率依然较低,有望在未来获得较大突破。
趋势二-交易结构:B2C占比提升,B2B和B2C协同发展
随着物流、金融、互联网等国际贸易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新技术的出现,国际贸易的形态也在不断演化。显著的变化之一是,产品从工厂到消费者的通路越来越多元化,跨境电商B2C这种业务模式逐渐受到企业重视,近两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跨境电商B2C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1)利润空间大:相较于传统跨境模式,B2C模式可以跳过传统贸易的所有中间环节,打造从工厂到产品的最短路径,从而赚取高额利润。
(2)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有利于国内不再满足做代工的工贸型企业和中国品牌利用跨境电商试水“走出去”战略,熟悉和适应海外市场,将中国制造、中国设计的产品带向全球开辟新的战线。
(3)把握市场需求: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有利于更好的把握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4)市场广阔:与传统产品和市场单一的大额贸易相比,小额的B2C贸易更为灵活,产品销售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面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有效的降低单一市场竞争压力,市场空间巨大。
艾瑞分析认为,随着物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利好政策的陆续发布,阻碍跨境电商B2C发展的一些因素正在消减,B2C在整体市场中的份额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但B2B作为全球贸易的主流,未来仍然会是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最重要模式,B2B和B2C将会协同发展。
B2B和B2C作为两种既区别又联系的业务模式,互补远远大于竞争,两者都能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利器。
趋势三-交易渠道:移动端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移动技术的进步使线上与线下商务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以互联、无缝、多屏为核心的“全渠道”购物方式将快速发展。
(1)从B2C方面看,移动购物使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随心购物,极大地拉动市场需求,增加跨境零售出口电商企业的机会。
(2)从B2B方面看,全球贸易小额、碎片化发展的趋势明显,移动可以让跨国交易无缝完成,卖家随时随地做生意,白天卖家可以在仓库或工厂用手机上传产品图片,实现立时销售,晚上卖家可以回复询盘、接收订单。基于移动端做媒介,买卖双方沟通变得非常便捷。
移动跨境电商市场潜力: 移动跨境电商的发展情况跟各国的互联网发展情况相关。对于美国之类的发达市场,互联网发展进程完备,跨境电商从PC到移动端的发展有很大的存量空间。在一些新兴市场,整个电商的发展水平可能是中国几年前的水平,比如说像俄罗斯、东南亚和非洲,大量用户不需要进入PC端跨境电商市场,直接进入移动跨境电商市场,这是未来移动跨境电商发展的巨大的增量市场。
跨境电商企业移动端发展情况: 跨境电商企业移动端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6月,敦煌网移动端的访问量占到全平台访问量的42%,敦煌网移动端订单数同比增长215%。兰亭集势认为移动端是拉动营收的主要动力,在移动端采用多App发展战略,2014Q2移动订单数量占订单总量的28.2%,比去年同期高11.4个百分点。未来移动端和PC端两个平台将深度融合,组合式采购
趋势四-产业生态:产业生态更为完善,各环节协同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涵盖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单证流,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经济的不断发展,软件公司、代运营公司、在线支付、物流公司等配套企业都开始围绕跨境电商企业进行集聚,服务内容涵盖网店装修、图片翻译描述、网站运营、营销、物流、退换货、金融服务、质检、保险等内容,整个行业生态体系越来越健全,分工更清晰,并逐渐呈现出生态化的特征。目前,我国跨境电商服务业已经初具规模,有力的推动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
(1)从物流方面看,为适应跨境电商的需求,兼顾成本、速度、安全,甚至包含更多售后内容的物流服务产品应运而生,大量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物流整合商也开始出现,如以海外仓储为核心的跨境电子商务全程物流服务商已经出现,递四方、出口易等都强化了对物流和供应链的整合,在海外建立了物流仓储,通常小额跨境物流配送需要15-30天的时间,而通过对不同卖家需求的不同货运方式组合,这一配送时间已经大大缩短;此外,海外仓储建设的逐步完善更将提升卖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
(2)从金融服务看,国家外汇管理局向国内1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授予了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牌照,使得支付结算方式更加多元化,推动外贸电商发展。针对交易过程,跨境电商平台eBay与太平洋保险、中银保险针对平台卖家推出跨境交易保险产品。从互联网金融方面看,一些金融机构如中国银行、平安金科等向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无抵押的信用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除此之外,代运营服务、营销服务等公司也大量涌现,整个行业的产业系统更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更为健全。跨境电商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一个电商平台,它的上游还需要信息技术的引领,下游需要快递物流的支撑,只有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位一体地支撑到位,跨境电商才能颠覆传统商业模式,实现迅速的增长。
第四篇:跨境电商行业授信策略分析
跨境电商行业授信策略分析
前言: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银行商务发展方兴未艾,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跨境电商产业链上不同主体具有不同资产特点,金融服务需求各不相同,本文拟探讨商业银行如何对跨境电商行业进行授信。
来源|银通智略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近年来,我国传统外贸发展速度放缓,但跨境电子商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成为外贸形势低迷状态下拉动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新动力。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55%,占进出口贸易总额12.02%;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4.2万亿元,同比增长35.48%,占进出口贸易总额15.89%;2015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占进出口贸易总额21.96%;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67%,占进出口贸易总额25.89%。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含零售及B2B)达7.6万亿元人民币,增速可观。2018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增至9.0万亿元。在“新消费”观念和消费升级潮流的冲击下,商品质量更有保障的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平台物流水平和供应链打造逐渐完善,未来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大。一 跨境电商产业链分析跨境电商打破了传统外贸模式下国内外渠道如进口商、批发商、分销商甚至零售商的垄断,建立了生产企业与个体批发商、零售商乃至终端消费者的直接联系,有效减少了商品流转成本。贸易中间链路的缩短意味着企业有了更大的盈利空间,也让终端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实惠。当前世界贸易增速趋于收敛,为开拓市场、提高效益,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着力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拉近与国外消费者距离,而跨境电子商务正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渠道。
跨境电商行业产业链较长,以跨境电商(含平台、商户)为核心,上下游企业参与者众多,上游供应商、下游消费者以及众多服务商(包括物流、仓储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代运营公司、银行等),分别参与“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多个环节。其中主要参与者:
(一)跨境电商
1、按交易模式分类按交易模式分类,分为企业对企业(即B2B)和企业对消费者(即B2C)的贸易模式预计未来五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将逐步从“B2B为主体”转变以“B2C为主体”的市场。根据阿里研究院与埃森哲咨询共同发布的《全球跨境B2C电商市场展望》,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B2C电商市场。
2、按进出口方向分类按进出口方向分类,分为跨境电商分为出口电商和进口电商。从发展趋势看,跨境进口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将原快于跨境出口电子商务。据统计:2014年跨境进口电商占到总跨境交易额12.7%,2015年跨境进口电商交易额占总跨境交易额16.8%;跨境出口电子商务收入最近5年年均增长率约为29.56%,而跨境进口电子商务收入最近5年年均增长率约为55.42%。
(二)物流企业
为跨境电商买方和卖方提供物流仓储服务,跨境电商物流运输方式一般包括邮政包裹、全球快递和传统物流。全球知名快递公司包括DHL、EMS、顺丰等。
(三)第三方支付公司 为跨境电商参与者提供跨境支付服务,与银行汇款、银行卡支付等形成相互补充。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自身名义集中收付款、结售汇,通过与银行合作解决跨境支付难题。全球知名跨境第三方支付公司包括PayPal、支付宝等。
(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如国内知名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一达通、融易通、义乌通等,专门负责代理中小企业出口,由专业化团队提供相应的集中制单、清关、退税等服务。
如浙江电融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金融大数据服务平台“元宝铺”,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基于订单流、支付流和物流等交易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评估经营成长能力,与杭州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配合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优质信贷服务,两年为2万多家小微企业提供超过20亿元授信。
(五)代运营公司
随着保税进口业务的快速发展,海外商户一般会选择国内代运营公司进行合作,代运营公司协助商户做好国内网站维护、店铺推广、促销宣传、客户服务、通关分拣、仓储保管、物流运输等工作,是商户在国内销售的代理人。如位于杭州下沙杭州海仓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于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的供应链企业,以服务大型电商平台为主业,承接了“考拉海购”超过60%的供应业务,提供备货、分拣、打包服务,管理的跨境商品总额近10个亿。二 银行授信策略探讨鉴于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银行必须顺应电子商务行业金融服务需求,同时跨境电商行业客户具有“轻资产”、“三流合一”等特点,决定其金融需求与众不同。银行参与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实质上包括两部分,一是提供各类支付结算类服务,如开户结算、账户管理、转账汇款、缴费支付、投资理财、银行卡、在线收付款、在线结售汇等;二是信贷支持,如贷款、在线贸易融资、在线供应链融资等。下面就银行对跨境电商客户授信策略作简要探讨。
银行授信策略原则上应根据客户在跨境电商产业链所处地位、所提供服务、信贷资金用途、还款来源等提供风险可控的信贷产品。
(一)跨境电商平台
平台类客户融资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在行业划分、信用评级和授信管理等方面亟待突破。诸如天猫国际、亚马逊、全球速卖通等纯电商平台,其盈利模式为向买卖双方提供信息发布和撮合交易服务,并收取一定服务费,不涉及货物交易,具有前期投入大、轻资产等特质。
平台类企业资金需求主要为前期平台建设投入以及日常维护费用,除前期平台建设可能需要较大资金投入外,一般不需要融资;同时评级时如采用传统批发类客户评级模型,评级结果不符合现有准入条件,需进行契合跨境电商客户特征进行信用评级模板的改造和创新。如平台建设需要融资,鉴于不确定因素较多,相对风险较大,而且从目前行业现状看,亚马逊、天猫国际等平台由于介入早,已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后入者欲虎口夺食会非常困难,应慎重介入;如确需信贷支持,首选股东背景强大,资金实力雄厚行业龙头企业;同时要分析平台撮合交易量、服务费规模、资金用途等,关键是能否实现平台现金流控制,即服务费收入能够控制和监管;额度上应控制在总投资50%以内,股东自有资金投入不低于总投资50%;同时鉴于跨境电商平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征,一旦投资失败将血本无归,故风险缓释措施将非常重要,原则上应优先选择优质资产抵质押,第三方保证企业选择应慎之又慎,原则上不考虑。
(二)跨境电商企业
跨境电商企业,是跨境电商行业中规模庞大的主体,业内并无明确的判定标准与统计口径,其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流程和方式也与传统进出口企业无明显差别,其实质上是商贸批发零售企业,一般具有盈利不稳定、资金难以监管等风险;一般企业融资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特点;行业、客户、产品准入可参照零售批发企业标准。以建行为例,建总行2016年下发《中国建设银行零售行业授信工作方法》,根据不同类型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的特点,将零售企业划分为四大基本类型和五大衍生类型,共9类,并分别建立评价标准,提出相应的产品配置建议。
在企业授信总量测算上,针对多数零售企业轻资产的特点,以现金流为基础核定承债限额。但目前银行对零售批发零售企业行业、客户、产品等政策上限制较多,信用评级等级普遍较低,一般信贷审批较难通过。
对大中型电商客户,风险上应把握两方面:
一是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过去零售业最贵的是地段,现在最贵的是流量,未来最贵的是链接。目前对跨境电商企业而言,产品、流量、物流是体现电商竞争力核心三要素,具体包括旗下平台注册用户数量、在线产品SKU数量、月均活跃用户数、重复购买率、流量转化率等指标。
二是能否控制企业销售回款现金流,这其实是与所有信贷客户管理要求一致,企业现金流量如果能被我们持续跟踪、掌控,企业经营好坏就能被我们获悉,便于我们及时调整信贷策略,防控化解风险。三是优先选择线上、线下加物流融合在一起新零售企业,其代表未来电商企业新趋势,具有较强生命力。
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庞大,是银行金融服务不可或缺客户群体。对如何服务跨境电商企业,目前各家银行推出不少产品,如华夏银行“电商贷”、建行“善融e贷”、招商银行“闪电贷”、广发银行“流水贷”等,信贷审批核心是依托大数据,通过与掌握电商核心数据的第三方公司合作方式,通过强化准入、线下调查、交叉验证、数据适时采集与跟踪等方式进行风险识别,注重便捷、时效、小额,基本以信用为主,随借随还,年化利率一般为8%-9%,上浮较多,但比较网商银行电商贷款(年化利率在10%以上)、银行信用卡(年化利率高达18%)仍具有利率优势,但从整体看,银行仍无法与拥有大数据支持的网商银行竞争。
如2017年建行浙江省分行拟创新产品“跨境电商企业订单贷”,重点支持跨境电商出口项下境内生产备货融资需求,放贷审核核心是借款人在跨境电商平台的交易流量记录和收汇流水记录。但缺点是未能实现线上自动审批、自动放款,贷款时效性、简便性不足,且不能实现动态监控,最终该信贷产品认知度、规模度、风险可控性有待推出后经过实践检验。
在“互联网+”浪潮下,银行应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按京东金融官方数据,截止2017年3月,京东供应链金融已累计服务超过10万家企业,累计提供2500亿元贷款。供应链金融的最大优势是通过电商平台快速获取供应链内部交易和资金链核心数据,掌握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通过大数据应用,准确判断借款企业还款能力,解决金融核心业务的风险判断和定价问题。与传统金融相比,供应链金融不再单纯看贷款企业的财务报表等静态数据,而是对企业的动态经营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将贷款风险降到最低。
但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必须解决“互联网+”问题,必须让融资企业在线上完成自助申请贷款,平台实时审批,自动放款,自动还款。阿里小贷、京东“京保贝”供应链金融迅速发展得益于业务全部通过“互联网+”实现。银行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应该是不错选择。
(三)各类中介服务企业
因提供服务不同,应结合提供服务类型,费用如何收取、何时点收取,服务是否有竞争力、是否垄断、资金用途等具体分析,根据需求配置合适信贷产品,客户、产品准入可参照所属行业,但核心依然是能否掌控企业信息流、物流、现金流。
对各类服务中介企业,目前金融需求主要集中在备付金托管、货币汇兑、资金清算和投资理财等方面。对目前具备一定规模、与大型电商平台有稳定合作基础、服务量较大、具有稳定经营现金回款中介服务企业可给予与经营相匹配信贷支持。如某行给予信贷支持连连银通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作为支付规模同行业第四,跨境支付清算业务同行业第一跨境电商服务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第三方支付渠道及跨境业务清算支付服务,其盈利模式为支付通道手续费。基于满足服务客户需求,将结算资金支付从T+N变为T+0(前提是银行已确认付款,交易纠纷与公司付款无关),从而产生备付金垫付需求,因备付金不足进而产生临时信贷资金需求;因跨境支付清算业务产生非融资性保函需求;该行给予法人账户透支额度和非融资性保函额度给予支持,较为切合客户实际需求。三案例分析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跨境电商逐步做大,对银行开展跨境电商支付和融资等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银行针对跨境电商的业务布局已在加速推进,多家银行积极创新跨境电商金融服务。
(一)建设银行“跨境e+”
2016年12月21日,“全球跨境电商峰会”期间,中国建设银行跨境电子商务金融中心正式揭牌,同时重磅发布“跨境e+”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跨境e+”蕴含了五层含义:代表了银行金融服务系统+政府“单一窗口”平台、银行创新+客户需求、境内分行合作+海外机构支持、银行金融服务+非银行全系列产品、线上综合金融服务+线下物理渠道支撑;同时也寓意“家”,表明良好的银企关系。建设银行将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产品与功能,推陈出新。
建行“跨境e+”在整合现有跨境支付、结售汇、贸易融资等产品功能基础上,新推出“跨境第三方支付”、“跨境金通”等系列服务产品,为善融商务跨境购搭建完备的支付结算和收支申报体系,将银行跨境金融服务嵌入客户交易流程,通过与“单一窗口”直联,真正实现了“关、检、汇、税、商、物、融”信息流闭环处理,为B2B、B2C等各类跨境电商模式客户提供涵盖支付结算、贸易融资、资金交易、收支申报、账户管理等在内的“全流程、一站式、在线化”金融服务。
当天,跨境电子商务金融中心揭牌仪式在杭州举行。中国建设银行决定设立总行级跨境电子商务金融中心,并落户全国首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浙江杭州。前期,中国建设银行依托领先的业务系统,推进产品的持续创新、流程的优化再造,构建全方位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可覆盖所有电子化渠道的专业化标准化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平台“跨境e+”,对接服务了一大批各类型的跨境电商客户,实现了首家“单一窗口”专联、首家数据直通、首家线上自动收汇等多项业内第一。中心设立后,将进一步紧跟杭州综试区的创新实践路径,全面对接跨境电商各参与方的金融服务需求,汇聚人才优势,开拓业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推动跨境业务制度突破和境内外联动创新,加快跨境电商金融服务生态圈布局,全力打造跨境电商金融服务的“示范田”与产品“孵化器”。
(二)平安银行“跨境e金融”
“跨境e金融”是平安银行深圳分行为进出口企业和离岸企业搭建的全流程线上化服务平台,主打“互联网+”跨境业务。“跨境e金融”的最终目的是以跨境交易为驱动,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信息、贸易、金融等一揽子服务,构建集交易撮合、销售及订单管理、物流、保险、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支持平台,同时实现商流、信息流及客户资源共享,推动建立跨境交易的大数据交互平台,进一步突出1+N供应链金融产品普惠、便利等特性,实现互联网+金融+外贸的有机结合。
项目的第一阶段主要以银行金融服务为主导,作为平安银行现有互联网平台“橙e网”的跨境金融服务延伸,针对客户跨境经济活动中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提供包括跨境结算、融资、投资、现金管理、理财、避险、订单管理等全方位的线上化服务,实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内外贸、境内外一体化的全流程供应链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综合化金融需求。针对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跨境e金融”平台推出了功能领先的跨境第三方支付系统,对接多家国内知名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中小外贸商家提供便捷的跨境电子收付款服务。平台的跨境资金池服务功能,依托银行的境内账户、离岸OSA、NRA以及FTN账户,在一家银行内部实现了外币现金管理的高效运营。同时创新推出的外贸管家功能模块,客户只需注册橙e网就能免费使用平安银行提供的线上管理平台,能够轻松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支持境内外多个公司的多个账户管理。这些跨越银行传统产品的互联网增值服务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体现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市场推广过程中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三)中国银行“中银跨境e商通” “中银跨境e商通”是中国银行把握“互联网+跨境”的政策机遇期,充分发挥跨境金融服务优势,为跨境电子商务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综合解决方案。该产品可为跨境海淘的个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网上支付服务;为跨境电商进口企业和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在线人民币支付、跨境资金分账与清算、国际收支申报、反洗钱等方面一揽子服务;实时向海关传输资金支付和国内个人消费者信息,实现企业便捷通关,有效解决海关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需求。
中国银行以跨境电商为切入点,全面发掘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始终致力于为境内外企业提供跨境业务撮合。2015年11月中,中国银行在中国广东发布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方案,并举行与第一家电商平台的合作启动仪式;11月底,在新西兰组织进行跨境电商业务交流会,为境内外企业发掘跨境电商业务机遇;2016年3月底,与英国贸易投资总署(UKTI)在伦敦联合成功举办“中英跨境电子商务白皮书发布会”。
(四)浦发银行“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方案” 2015年12月2日,浦发银行正式发布“浦发银行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方案1.0”。该方案将依托互联网技术,从跨境电商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整合跨境电商的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形成“基础+个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精准定位,提供“基础+个性化”跨境金融服务方案
相比为电商企业提供单一结算功能的传统服务,浦发银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集“基础支付结算功能+个性化增值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在跨境电商基础配套服务中,浦发银行通过成熟的跨境支付平台系统,以交易数据为基础,实现数据处理的系统化、批量化,并提供跨币种、跨平台、跨体系的金融服务,全面满足客户的综合金融需求。
在此基础上,浦发银行针对当前跨境电商运营模式的特点,浦发银行将对接B2B平台交易、B2C或C2C平台交易、境内外双向平台交易、特殊经济区平台交易等四大电商模式,推出个性化专属配套服务,有效对接不同运营模式下的电商企业。
针对B2B平台交易,浦发银行将通过系统的一站式接入,为电商平台向境内商户集中代收或代付交易资金,并对客户备付金进行监督、清算和对账;针对B2C或C2C平台交易,通过先进的个人外汇跨境支付系统,实现业务全自动处理;针对境内外双平台交易,为境外电商企业开立NRA账户,帮助平台实现综合化跨境管理;针对特殊经济区平台交易,浦发银行将通过与地方电商产业园区的合作,为企业提供准确、方便、快捷的一站式网上缴纳关税服务。三大特色,助推浦发银行跨境电商金融布局
浦发银行跨境电商业务是全行“spdb+”互联网金融战略的一部分,浦发银行将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形成国际、国内、自贸区、离岸业务等立体化跨境金融网络,实现系统的一站式接入和集团化、智能化处理,其具有“个性化、智能化、专业化”三大特色优势。
在产品设计上,浦发银行针对不同的电商运营模式配套个性化的结算支付产品,依托自贸区平台、离岸平台和NRA账户等多平台有效满足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在系统配套方面,浦发银行拥有完备的核心处理终端,利用高效的综合处理系统能实现全程不落地的自动化智能结售汇、实时数据申报,保障资金当天完成清算。
此外,作为开办外汇业务近20年、首批启动跨境人民币业务、首批启动自贸区业务、首批CIPS直接参与行、具有离岸业务牌照的商业银行之一,浦发银行凭借专业化的服务水平、完善的服务,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
(五)江苏银行“跨境汇e通”
2016年1月15日,江苏银行苏州分行与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商务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跨境汇e通”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多币种的线上结售汇、付汇、支付信息报送、款项清分等“一条龙”结算服务。
江苏银行“跨境汇e通”综合服务平台以支付单据、物流单据、交易单据及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的“三单对碰、三流合一”为目标,建立适应跨境电商的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满足跨境电商企业的综合金融需求同时有效解决了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需求。目前平台已经实现多币种的线上结售汇、付汇、支付信息报送、款项清分等“一条龙”结算服务,未来还将实现7×24小时全天候线上收汇、线上收单、线上融资等功能,为跨境电商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此次签约,江苏银行将利用“跨境汇e通”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与国际商务区“网汇通”系统的对接,创新通关模式,丰富跨境电商平台服务功能,使跨境资金清算更加高效便捷,为电商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优质、高效、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六)案例总结分析
作为新兴商业模式,跨境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给企业的商业运营以及银行的产品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商业银行在积极介入并探索的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建立组织架构、风险控制、产品创新、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快速反应机制,才能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新兴时代,形成并巩固自身的先发竞争优势。
第五篇:跨境电商培训行业的未来之路
跨境电商培训行业的未来之路
圣云通
可以预期到在未来,跨境电商培训行业会有以下发展趋势:
1.跨境电商培训方向的转变:从注重“电子”到注重“跨境”、“商务”方面的转变。
即培训需要从“电子”回归到“商务”的本质,目前普遍性的培训内容是围绕跨境电商平台的政策规则、操作方法、运营技巧等方面来进行设计和展开,“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境”,特别是实质性的“商务”这些方面的内容,目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跨境电商行中普通性的创业失败、项目运营不成功的案例当中,与选品、知识产权、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等等直接相关的因素更普遍更多更密切。
跨境电商的未来竞争不止是体现在“电子”运营能力方面,更是综合运营能力的比拼。这里面首要的还是“商务”,例如产品、海外法规、知识产权、法务、出口,供应链管理等等方面,将会是跨境电商培训行业的另一个重大突破口。
2.培训方式的转变: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经验”的成长。
几乎所有的跨境电商培训课程都是针对跨境电商平台“电子”方面,例如前述的政策规则、操作方法、运营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目前存在的“实操”型培训,基本是集中于登录帐号后台后的店铺操作类的上岗式的培训,或者一些站外推广的操作步骤的方法式指导。
以上都属于“知识”积累,并非“跨境电子商务”中“商务”运营能力经验培养。通俗一些解释,很多学习过产品运营流程,甚至拿到一些非常高大上的跨境电子商务资格证书后,还是不能实际运营操作出爆款。为什么?“知识”是可以通过快速的学习、高强度的学习来进行累计,高效学习让时间成本变少,以快速掌握必要的知识,这是可行的。但是“经验”是必须通过实际运营操作、实际参与、试错、时间成本来累积的,这是“成长的代价”,没有经历、没有试错过,体会和积累不会有深度。
实战型培训将是未来跨境电商培训行业最具吸引力的赢利点,更是其利润增长的主力。通过实战型培训胜出的学员,也会是电商企业争相抢夺的热门人物。
3.培训课程设计的转变:从圈粉丝的大杂汇课程到个性化精品课程。
目前中低级的培训课程,培训组织机构除去宣传推广成本、场地成本、高额的讲师成本等等之外,培训组织机构并无太多的营利。讲师成本出场费的高昂是目前行业中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培训课程的发起者、推动者,也会同时担任培训课程讲师的原因之一。
未来的跨境电商培训行业,不止是会大规模的发生从沿海城市快速涌向内地开辟新市场的转变,在课程的设计概念上更会有重大转变:中低端课程甚至免费大杂汇课程的功能会变成以圈粉丝、目标学员为主;而培训盈利,需要依赖高端课程体系的设计去实现。这些高端课程体系并不是挂个名头如某211/985/北大/清华大学跨境电商总裁班即可,而是仍会以“商务”为中心展开的实战型个性化精品课程。
大杂汇式的培训集成,通常是资本机构基于对营业数据求大求成的追逐,长远来看不太会成为未来的发展主力。而专一的培训课程设计,会更加务实的迎合受众需求和代表未来发展方向,需要注意的个性精品课程不是指玩噱头。(预测下一个噱头将是美国大卖家来华授课)。
类似的个性精品课程,在深圳已有培训组织机构作出了这些方面的一定程度的实践,从目前已知的各次的培训内容安排来看,尚未能形成有效的、标准化的课程体系,例如讲师的频繁更替造成课程传承的易变性,同时课程设计的实践深入度不够。因未实际参与过培训学习,不便发表更多意见。
4.培训盈利模式的多元化。
跨境电商培训通过培训方向、方式、课程设计的转变,不应该只是单纯的依赖授课模式获得培训盈利,是指培训的盈利并不在于培训实施本身,应该会有更多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涌现。当然,这里肯定是要撇开假借培训售卖各种软件和服务的组织机构,因为他们本身的业务就不是培训。
这里说到目前存在的一种盈利模式:跨境电商学员以人才租赁的方式向电商企业进行人才供给,此类人才基本是操作型人才。这种方式类似于2003年左右在中国快速兴起的人力资源组织机构的劳务派遣业务,这类业务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国劳动力人口红利下降、劳动法规的各类保障机制更加严格、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实体特别是生产制造业不景气。因此,企业也迫切需要以灵活的人力应用方式来减少劳动争议、降低用工风险和责任,减少不确定订单环境下的用工成本。
而跨境电商行业与前述实体特别是生产制造业不同,特别是在以下方面:
(1)随着跨境电商培训的普及,跨境电商类操作型人才越来越多;
(2)受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竞争、成熟度越来越高的影响,未来的中小微型卖家发展速度会降低;
(3)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毋庸置疑是互联网时代大势所趋:
随着跨境电商培训从沿海向内地的深度普及,电商人才信息及人才交流的不对称差异会越来越小,各类中大专院校人才的培训学习和就业可以获得更快捷的通道;
生产制造业的劳务派遣以单一工种/工位的技能操作型劳动力人才为主,而跨境电商行业中的人才需求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经验积累,人才租赁模式让企业难于稳定的进行团队建设。
展开盈利的多元化,有非常广阔的空间。例如,前述的培训胜出的学员,将会是电商企业争相抢夺的热门人物,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盈利增长点。再例如,欧美品牌运营推广业务(并非代运营),更是未来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这里需要引路者做向导、需要方案、需要有国际品牌运营能力的团队,目前已有某些机构实施展开这方面的业务,但是名不副实的各种坑。
5.需要建立优秀的跨境电商培训讲师队伍。
培训行业很多案例可以借鉴和分析,以与B2B跨境电商近亲的B2B培训行业为例:早期和发展中期的“米课”是以华超、毅冰、料神等为代表的众多稳定的讲师所建立的可以传承、亲身进行实践和深入研究发展的课程体系打开B2B培训市场、建立起行业口碑。B2B行业培训再往后期,包括走阿里巴巴路线的陈雍等等一些讲师,仍是以参与实操为经验累积基础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如果说以传统B2B课程建立口碑的课程的营销传播算是口碑相传,那么与其两相对比,自2014年以来跨境电商圈子的培训宣传则是对比突兀的各种借力上位、病毒传销式传播。这种不良的营销方式,在目前跨境电商各培训组织机构的师资力量短缺、讲师不稳定、同一课程体系无法有效传承、讲师容易另起炉灶等等现象的共同影响下,极大的制约着这个行业的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