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别科比(定稿)
送别科比
想起这个话题,是在湖人连续2次主场失利后的那段时间,当时的我还觉得自己挺煽情,太过于杞人忧天,然而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想了。不是对湖人没信心,只是怕,很怕。但我依然坚信,没有人能过阻挡科比前进的步伐,没有人能截断科比封神的道路,没人!当第3场再次以失利告终后,我发了一条状态“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湖人?”我深知事态的严重性,因为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支球队能在0比3落后的情况下翻盘,但固执的我任旧坚信,只要有科比在,就会有奇迹发生的一天,只要有科比在,一切就皆有可能,要想征服世界,就得让卫冕之路曲折才行,因为科比本身就是为创造历史而来的。
对于本场比赛,我有着太多的感触。小牛的三分雨彻底浇灭了湖人翻盘的所有希望。我多想它只是一场梦,一场噩梦,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只是一场梦,为何那种痛彻心肺的感觉却那么真实,猛然间恍悟,该来的终究还得来,只不过这一刻来的太早。。
我耐着性子看完了比赛,不是想看他们怎么狂虐湖人,更不是想当一个特里三分打球破记录的见证者,我只是想静静的陪科比走完本赛季的最后这段路程。。
本是一场极其精彩的比赛,但却出乎意料的早早没有了任何悬念,但固执的我任对逆转有着一丝的期待,直到哨响的那一刻。因为我不甘心,我真不甘心,科比本赛季的季后赛征程会如此之短,如此这般没有反弹的余地。当奥多姆,拜纳姆相继被罚出场的时候,我理解他们,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在这个时候,这种比赛,打到这个地步的时候,在场上多待一秒都是一种煎熬,但是他们却即输了比赛又输了人。我一直在注视着阿泰,我怕他的爆发或许会让这场比赛更加难堪,还好,他没有!我看到了科比,看到了它的眼神,以前那双充满杀气的双眼,现在呢,变的很无助。我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小弟惹下的乱子,再大也得自己撑着。我知道,此刻没有谁比科比更加难堪,但我相信科比,他不会因为输球而再去输人,虽然此刻的他很窝火,很憋气,但他会忍着,再难受也会坚持到比赛的最后一秒,坚定不移。上场比赛结束后他说他疯了,我信,因为我发现我也疯了......我忽然想起在看比赛时小牛主场球迷对着湖人球员喊的一个词“LOSER”,一阵寒流袭入,而后便是莫名的心痛,刺骨的痛......我很无助的看完了比赛,眼睁睁的看着小牛以4:0亲手屠宰了湖人,他们的三分神奇的准,准的我都感觉这好像只是一场游戏。他们每进一个球,我就感觉像是有一把刺刀深深的从我心头划过。我坚持到了最后,不再是希望会发生什么惊天的大逆转了,只是想在科比临走之前看他本赛季的最后一眼,只是想让科比在走出这个球场时,不至于太孤独,因为此刻,走向更衣室的路----很长,但我相信,有我们这些忠实的球迷目送他离去的目光,他应该会好点吧
不知何时,眼眶已有些许湿润,那里面有着太多对科比的不舍,其实我不想这样,只是写着写着就会莫名的心疼。习惯了季后赛有科比的岁月,忽然有一天,发现科比已不在这个舞台上了,季后赛已经不再有科比的脚印了,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就好像是老天跟我开的一个玩笑一样,只不过这个玩笑开大了。我想,对于今年的季后赛,我的旅程也该到收尾的时候了,不是不去关注,只是不会刻意的去看它。也许有一天,我会上NBA网,但我只是单纯的想去看看那里面有没有关于科比的消息,其余的一切都只是浮云;也许有一天,有人忽然告诉我,本赛季的总冠军已经属于哪个球队的时候,我会很诧异的问他“有这么快吗?”问出这句话一点都不足为奇,因为当你不再去关注一些事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会过的出奇的快。
也不知从何时起,喜欢上科比,喜欢他那帅气的打球姿势,喜欢他那倔强不屈的性格,喜欢他那永不服输的执着,还有他那舍我其谁的霸气。不知何时,我竟喜欢上了它的偏执,那种越不进就越想投的个性,我才发现,原来我也属于那一号人。有时的我偏执的可怕,但我任然会选择坚持,像他那样,选择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会因别人而改变什么。
其实,对于湖人,我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情,也许只能算是爱屋及乌吧,正是因为有了科比的存在,我才回去关注湖人,关注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也许我这属于纯粹的个人崇拜主义吧,但我愿意。对于这支球队的败北,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湖人众将士完成他们渴望已久的三连冠霸业。对于菲尔,这是他的最后一个赛季,也许没有最终为他画上完美的的句号,让他略微有点遗憾,但最遗憾的还是科比。有些脚步,停过了,再追,就会慢过很过,被拉下很多。我想,对于菲尔,他应该知足了,这个赛季,对于球队战术的研究,以及一些战术转换的研究,他做的并不够,我并不是怪罪他,只是觉得,他花的心思已大半已不在球场上了。对于湖人的其他球员,我不想做过多的评价,第三四场,他们已经尽力了,输了,不怪他们,有些事情尽力就行。也许他们在关键时候会有一些失误,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淡然就好
当我看到湖人轮番用加索尔,奥多姆,阿泰,巴恩斯去防守诺维斯基,但却每次都无功而返时,我才了解了真正的诺天王;当我看见一个替补的小个巴里亚,带着球随意出入于湖人禁区内的时候,我才在真正意义上感觉到了湖人的老化以及他们步伐的蹒跚,因为在如此大一个湖人队内竟没有一个人的脚步能跟的上他;当看到特里,佩贾用一阵疯狂的三分雨浇灭湖人的时候,我惊愕了,是啊,在湖人这样的投手还真没有。对于诺维斯基,我总觉得是他把加索尔彻底打回了原形,是他的强硬让加索尔对他有了一种恐惧感,要知道,从心底里彻底征服一个和自己对位的对手,那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啊,但是诺天王做到了。我刚开始想不通,后来一想,很正常,诺维斯基可是一个超级巨星啊,而加索尔呢?顶多一个一级巨星,这就是差距。如此一般,当一个球队你遇见了4个很难摆平的对手的时候,输球也就都在意料之中了。
有个哥们在新浪微博上发了一条留言“这不是湖人王朝的结束,这是科比复仇的开始”,原来这个世界还有许多与我想法一样的球迷,对于科比的未来任然充满着信心。我多么希望,科比能在走出球场的时候说一句“我一定会回来的”但没有,我理解他的心情,这样做只会显示出他的不成熟,徒增他人的忧伤。我坚信,他会在心底种下一颗复仇的种子,种子里面萌发着一句话————来年,我会踏平这座球馆,我会征服这里所有的人,不是用嘴,而是用实际行动。我想他会这样想的,如果他不这样想,如果他没有如此强烈的复仇欲望,如果他没有那份自信,他就不会站在现NBA的顶峰,也就不会征服这么多球迷,也就不是我所喜欢的那个科比。
我和他,一起看完了整场比赛,出乎意料的是我俩都出奇的冷静,我原以为我们中的一个,会在看到无力回天的时候,选择不去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屠宰自己的偶像,亦或会选择离开,但是我们之间没有一句话的解释,我俩都那样静静的作者,坚持到了最后,坚持看完了比赛,很高兴,我俩又想到了一起,我想那就是传说中的默契吧----不解释,你懂的!
想通了,面对有些事情的时候,就会淡然许多。也许是连续三个赛季征战总决赛,湖人众将士的身心疲惫了吧,尤其是科比。当我看到他汗流入注的时候,当我看到他步履蹒跚的时候,当看到他托着满身的伤病,任然征战在前线,任然打出那些高难度的球的时候,那种感动不是用言语所能形容的。然而,人终究是人,再坚强的人也会有累趴下的一天,更何况还有年龄,伤病的影响。我不是为湖人的惨败找借口,更不是为科比找台阶下,没有那个必要,因为科比从不为失败找借口,我们也一样。我只是在给自己找一个别太过于伤心的理由,找一个能够淡然接受现实的借口,仅此而已!
很高兴,也很幸运,我生在了科比封神的这个年代,只是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没能从科比刚出道时关注他,致使我错过了许多关于他8号的回忆。但我已经知足了,最起码我没有错过他身穿24号时的时代----这个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时代。有这段回忆,今生对于篮球,对于NBA,足矣!
33岁的他,已经在联盟征战了15个赛季,我不清楚,以后还会有多少时间去静静的关注他,看他比赛中驰骋战场的身影,而不仅仅是通过录像。作为一个老将,在联盟96一代几近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任然保持着高水平的发挥,这就是我所喜欢的科比,有着人老心不老的这种不服老的倔强。我想,终有一天我们会面对作为科密最不想提及的事情,科比的退役----多么敏感的字眼啊,但却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我想,那一刻,就是我与NBA彻底断绝关系的时候,没有了科比,NBA对于我来说什么都不在是,今生,在NBA我只关注科比一个人,从始至终,不会有任何球星值得我去关注,不会。在剩下的几年中,我默默的关注他,知道他退役的那一刻......也许在他NBA的最后一场比赛中,我也会像其他球迷那样,跑到洛杉矶,穿着24号球衣,站在斯台普斯球馆里,对着场上的他尽情的呼喊着“MVP,MVP,MVP......”
忽然发现,科比已不再单纯的是自己的偶像了,而成了我精神的领袖,我知道他的执着,能体会到他的坚强,能感受到他的霸气,当我在失败的时候想起他的执着我就会振作起精神来,当我在骄傲的时候想起他的勤奋,我就会促使自己静下心来努力去拼搏。人生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挺过去了一切就会变的更好!我相信科比会挺过这段心灰意冷的时期,明年卷土重来!KOBE,我期待你的强势归来!
作为科密,我会为他们的败北而难过,但我不会因为他们的败北而对他们心灰意冷,我坚信,有我们矢志不渝的支持,科比一定会强势回归!下个赛季,我依然会坚定不移的支持你----KOBE,直到永远......寒严 于2011年5月9号
第二篇:日本别科与语言学校留学的优势与劣势
别科与语言学校的优势与劣势
一.别科与语言学校的定义
别科,是指设立在大学内的特别学习科,可以理解为大学内的专门针对外国人的日本语学习科。进入别科的学生和日本学生一起在大学校园内共同学习、生活,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日本文化。目前在日本别科共有48所(为比较新的统计,有些陈旧统计为60所),全部设立在私立大学之中。
语言学校,故名思义是学习日本语的独立的教育机构。语言学校分阶段教授学生日本语,同时进行系统的升学指导。语言学校在日本共有426所。
二.别科与语言学校的优、劣势
(一)别科优势1.留学签证
私立大学留学生别科在法律上是作为大学教育的一环而实施的正规教育课程,属于大学编制,受大学董事会领导,持“留学”签证。留学签证的优势是车票享受半价,并且和大学生一样可以享受博物馆、电影院等等公共设施的学生优惠政策。
2.共享大学设施
留学生别科设立在大学校园内,留学生可以和日本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日本文化。同时可以享受大学校园中的完善的教育设施,比如图书馆,体育馆,食堂,宿舍(通常抽签决定)等等。
3.毕业后优先升入本大学学部、大学院
别科的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本学校的其他学部、研究科的老师。如果在老师的准许下,别科期间也可以旁听一些学部或者大学院的课程,这些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学生在别科毕业后优先升学进入本学校的学部或者是大学院。甚至一些学校,在别科生升入本校学部或者大学院时,减免学生的报名费和入学金。
(二)别科劣势
1.一年的签证
虽然别科是留学签证,但是只有一年课程(语言学校通常为两年)。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没有日本语基础,一年内又无法达到日本语二级以上水平,很难升学,将面临很尴尬的归国问题。有些地方承诺,别科毕业后都可以升入本学校,纯属虚构。升学还是要有基础日本语水平的,通常学部需要日本语能力二级水平,大学院需要一级水平,而不是进了别科就进了保险箱。所以没有一定的日本语基础,不要选择别科。
2.别科只有私立大学开设
别科只有私立大学开设,国共立大学没有。私立大学的学历虽然在国际上和在中国均被承认,但是学费昂贵,学历含金量、国际排名往往与国共立大学无法媲美。所以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一般不建议进入私立大学别科。
3.没有系统的升学指导课程
大部分别科没有升学指导课程。目前据我们了解,按照学部、学部编入,大学院的考试目的分班,进行有针对性的升学指导的别科只有樱美林大学,其他别科均为单纯的日本语学习课程,没有系统的升学指导课程安排。
(三)语言学校的优势
1.阶段性的日本语教学
语言学校的招生标准比较低,通常有200学时的学习程度就可以进入。语言学校学习期间通常三个月进行一次考核分班,分班后学生可以阶段性的扎实的学习日本语。同时,学校有专门针对于日本语能力考试、留学生试验考试等等有针对性的考试辅导课程。
2.系统的升学指导
语言学校的升学指导是非常系统、完善的。比如富士国际语学院会聘用日本知名教师(文化辅导课教师)为学生辅导文化课。
针对于申请学部的学生,通常升学指导如下述步骤:与学生沟通确认申请学校,日本语能力考试、留学生试验考试备考辅导,针对于学校考试的个别考试辅导,辅导面试,辅导报考学校填写手续。
针对于申请研究生的学生,通常升学指导如下步骤:与学生沟通确认申请学校、研究科、以及教授,如何阅读专业书籍、如何写研究计划书,辅导面试,辅导学校申请手续。
3.周到的生活指导
语言学校的学生中有些学生只具备初级的日本语水平,所以学校给予学生的照顾无微不至。比如语言学校通常安排接机服务,学生到达日本后统一组织学生办理外国人登录证和手机,开设银行账户。有些学校还特别安排了懂得多国语言的生活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虽然别科也设有外国人留学科,但是通常只是简单的提供一些住宿以及打工信息,并设有专人解决学生实际生活问题。
(四)语言学校的劣势
1.全部为外国留学生
语言学校是专门针对于外国留学生开设的学校,授课老师均为日本人,生活老师通常为各个国家的老师。但是学生肯定是百分之百的外国留学生,没有日本人。想接触纯粹的日本语,除了上课,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学习。
2.通常为半天授课制,需要学生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大多数语言学校一年的课时大约为800学时,半天授课制。对于赴日的高中毕业生来说,要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利用下午的时间,要合理安排好打工和学习,而不要因为无人约束,浪费太多的时间。
三.申请条件
(一)别科
1、普通高中、大专、大本毕业生或当年预定毕业者(早稻田,庆应义塾只招收本科以上毕业生);
2、提供200学时以上的日语学习经历,并且要有“日本语能力考试”3级以上合格证书
3、家庭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根据学校要求,有时需要提供日元的保证金,如:同志社大学别科);
(二)语言学校
1、高中以上学历者(含职高、技校、中专)或当年预定毕业生
2、提供200学时以上的日语学习经历(优秀院校要求根据学生情况提交等级证书)
3、家庭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20万人民币存款证明);
4、学习目的明确
四.给学生的一点建议
(一)以下学生建议申请别科
1.有明确的升学计划,且申请的大学有此专业。
例如学生A,本科211学校日本语专业毕业,日本语一级,想在早稻田继续学习日本语教育,推荐申请早稻田大学日本语别科。再比如学生B,日本语二级,传媒相关专业二本毕业,推荐申请同志社大学,以后在同志社大学继续学习传媒专业。
2.对学校档次没有要求,只要可以取得学历就可以的学生
别科相对于语言学校,升入本学校的几率多少大一些。尤其一些F等级的设有别科的私立大学,大部分学生可以直接升入学部。所以对于赴日后没有信心升学,对学校档次要求也不高的学生,可以考虑选择别科。
3.短期学习计划者
有些比如家属滞在的签证的学生,在日本的学习没有升学压力,想体验大学的学习气氛,了解日本文化生活,同时提高自己的日本语学习能力,建议申请别科。
(二)以下学生建议申请语言学校
1.有足够的能力考国公立大学的学生
很多学生日本语和英语条件都很好,可能暂时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些欠缺。这样的学生推荐走语言学校,通过语言学校的升学指导,以国公立大学为目标。
2.没有明确升学目的的学生
语言学校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帮助学生审视自己,确定发展方向。同时提供客观的大学信息与升学指导。有利于学生由不清晰尽快过渡到确认学习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3.没有日本语基础的学生
别科至少要求三级以上,但是语言学校是阶段性教学。所以没有日本语基础的学生,最好扎扎实实从基础开始学起,更有效的缩短学习时间,事半功倍的学习。
当然,别科和日本语学校的选择,还要根据学生很多细节的情况来分析。比如家庭经济情况,专业情况等等。在这里只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供学生们参考和借鉴,家长和大家探讨和指导!
日本的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有什么区别
根据2003年出版的资料,日本国立大学本科一年的学费平均为118.800日元(按照2006年6月20日的官方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大概是59.967元)公立大学为890,897日元(折合人民币68.600元)。私立大学(除去医学和艺术专业)平均为1.213.975(折合人民币93.400元)从第二年开始,由于不用再缴纳入学费,所有的缴费大约减少30%。
另外,日本的的公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都对外国留学生设有学费减免制度,以私立帝京大学为例,对就读经济,法律、文学等专业的外国留学生,学费减免以后的第一年学费为925.200-.003.200日元(折合人民币71.00-77.000)目前,日本国立公立大学只占大学的四分之一,而且由于公立和国立的教育水准较高,特别是学费低廉,因此,报考的人数多,入学门槛高,入学竞争压力大,目前有23%的日本学生在公立和国立上学,其余都在私立大学。
自2002年开始,报考国立 公立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必须参加由日本国际教育协会举办的“日本留学考试”,该考试每年6月和11月分两次举行(此考试尚未在中国大陆实施)
对希望将来能进入日本知名大学深造的赴日中国留学生来讲,能够对日本的“日本留学考试”(以下简称“留考”)制度能有系统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一、日本的大学教育
日本的高等教育水平居于世界前列,虽说“日本高等教育的综合水平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的说法不是每个国家都服气,但在百名国民中拥用本科学历人数世界第一,确实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日本的国公立大学,因为教育水平高、与欧美国家交流机会多、费用相对低廉、奖学金和学费减免机会多而大成为绝大部分中国留学生的首选目标。
第三篇:比“送文化”更重要的是“种文化”
比“送文化”更重要的是“种文化”
“好!好!好!”12月30日,南溪区裴石乡新建村的小广场上人头涌动,热闹非凡,一场由市酒都艺术研究院精心编排的文艺演出在这里举行,现场观众热烈欢迎,掌声、叫好声不断。“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文化走基层·真情五为民”活动由此拉开了序幕。(2013年12月31日宜宾日报《“文化走基层·真情五为民”巡演启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群众生活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也给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将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送到基层,大量优质的城市文化资源、精彩的艺术活动被引入了大小乡村。然而, 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这类单向、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往往是“来了就热闹、人走茶就凉”,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
文化可以丰富农民的生活,文化可以化解农村矛盾,文化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正如著名学者余秋雨所说,“种文化”是一种文化传播和培育的创意方式,是一种积极、明亮的文化心态,它的成长会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提升的良性循环。
其实,农民群众并不缺少文化渴求和艺术细胞,缺的只是对他们的文化教育和培训。据报载:河北邱县有农民画家3000多人,近年来,为培养漫画人才,邱县县委对全县漫画创作人员摸底建档,建立“邱县漫画人才库”,并注重漫画“接班人”的培养,漫画在该县已逐渐成为一个产业。两年前,在县纪委引导下,农民画家们漫画的主题逐渐集中到反腐倡廉上来,部分廉政漫画作品“挂”上中纪委网站。
“送文化”是向乡村文化输血,而“种文化”则是为农民造血,只有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并举,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培养一批基层文艺骨干,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农村文化队伍,才能在当地“种”出“文化”。期待各地在开展“送文化”下乡的同时,指导帮助挖掘、整合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与“草根文艺爱好者”结对子,开展辅导交流活动,把文化“种”在基层,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四篇:认识比
《认识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一册68-70页的例
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能联系实际应用比的意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咱们班男生有23人,女生有27人,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男生人数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师:能用算式表达你的思考过程吗?(板书除法算式)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板书除法算式)
小结:同学们用以学的知识来表示他们关系,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比。(板书课题)
二、自学质疑
1、呈现例1图: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1)图中提供了2个数量: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
2、“比”的读写:
(1)除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同学们都很熟悉。那比中各部分的名称又怎样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8页上面一段,来给大家说一说比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自学比的名称)
学生讲一讲比的名称,投影出示。再来说一说黑板上这个比各部分的名称。(2)现在我们再来看洗涤液标签上的1 :1,1 :2,1 :3,1:4,1:5,1:6,你明白它们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
3、出示试一试想一想:
(1)、图中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2)、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3)、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三、精讲点拔
1、概括比的意义。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我们既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表示什么?小结:两个数的比就表示两个数相除。
2、了解比的其他知识。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比有几部分组成,分别叫什么?
3、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用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什么?什么叫比值?
4、理解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比、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出示表格,学生口答)
除法 被除数 ÷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 后项 比值
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你是怎样想的。
(2)师:用字母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
a:b=a÷b=(b≠0)
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2:3也可以写成23,仍读作2比3。
三、迁移应用,拓展延伸
1、完成第68页“试一试” 谈话:老师准备配制一种洗洁液,你能猜猜这时洗洁液与水的比是几比几吗?
其余的三个比分别表示什么?
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书70页练一练1-3题。2.判断。
(1)比的前项不能为零。()
(2)小红的身高是1米,妈妈的身高是165厘米,小红和妈妈身高的比是1:165。()
(3)只读作:五分之四。
3、联系生活实际,找到身边的比。1
(1)将拳头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
(2)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
(3)人体眼睛与瞳孔比大约是16:9。
(4)师:现在流行的液晶电视长和宽的比也是4:3,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师:实际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应用了比的知识。(课件出示)
师:这些图片美吗?其实呀,这里面还藏着许多奥秘呢。它们都应用了黄金比,也就是比值约等于0.618的比。关于“黄金比”,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或上网了解一下。
四、小结归纳,应用拓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 板书设计
联
系
不 同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分数
学案:
1、比的意义是什么?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比有几部分组成,分别叫什么?
3、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巩固案: 1.判断。
(1)比的前项不能为零。()
(2)小红的身高是1米,妈妈的身高是165厘米,小红和妈妈身高的比是1:165。()
(3)只读作:五分之四。
2、联系生活实际,找到身边的比。1
(1)将拳头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
(2)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
(3)人体眼睛与瞳孔比大约是16:9。
(4)师:现在流行的液晶电视长和宽的比也是4:3,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课后反思: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新知。
比的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例如按一定的比稀释清洁剂,加工混凝土等等都用到比的知识,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这节课我先出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学生能根据所给的数量提出许多问题,有选择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并用算式表示。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几倍,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几分之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来解决,今天我们来研究对两个量比较的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引出比的意义教学。
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这部分中,因为分数、除法、比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比的意义后,让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
三、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比、分数、除法的区别,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除法的是一个算式。
2、体育比赛中的2:0不是比,足球赛中记录的“2: 0”的意义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分数,不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数关系,这与今天学习数学中的比的意义不同,它虽然借用了比的写法,但它不是一个比。
第五篇:认识比
《认识比》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比”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置了多种情境图。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比”这部分知识内容学生缺乏已有的感知、经验。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材特点及学情分析,结合数学教学“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时目标确定如下: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其中,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活动过程与安排
教学伊时,以落实第1个目标,教材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实物图为例,引出比的概念。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我引导学生认识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比”的形式,在讲练结合中,引导学生学习比的读写;并通过自学,让学生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试一试”的教学先让学生说一说四个“比”的具体意义;通过交流,让学生说出把每种溶液里洗洁液看作1份时水的份数。引导学生讨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其他表示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接着利用教材里生活中行程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填表后说明还可以用比的方法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已认识的比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的比又表示什么?”这一问题,使学生认识上面的例子都是通过比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比的认识,从而正确描述比的意义及比值的概念,促使学生把比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
例2后面“试一试”与“练一练”的第3题整合在一起,学生完成填空后,组织学生讨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和分数的什么?并通过自学“试一试”后面一段话发现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不同形式,但仍读作比,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最后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这一问题时穿插数学中的比与体育比赛中引用比写法的区别。使学生对比的认识更加透彻。在上述过程中,用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对比与除法和分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巩固练习我安排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完成练一练1、2题,练习十三1-4题,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第二环节对本课新知进行了相应拓展。首先让学生从身边找比,课件呈现人体中有趣的比及一组图片,国旗、国画、建筑图。结合“黄金比”使学生认识到按照每种规格做的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3:2,这样看起来是最美丽的,梅花图、建筑图的呈现,让学生感受黄金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中“比”的魅力,同时也使健康、爱国等教育在数学中得到有效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