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书法艺术简介11[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7:5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名县书法艺术简介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名县书法艺术简介11》。

第一篇:大名县书法艺术简介11

传承书法艺术 促进文化繁荣

——大名县书法艺术工作巡礼

一部《水浒》书,扬名大名府。作为运河明珠,燕赵大地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名府城从兴建到水毁,共历经9个朝代1042 年。期间,北周首置魏州,各朝代先后置郡、府、路、道、县等治所,有8次相当省级、10次相当地级行政机构,作过藩镇,当过国都,有过全国罕见的长达120年的陪都史。狄仁杰、包拯、寇准、韩琦、欧阳修、黄庭坚等名人名士曾在此为官,1700多年间,大名一直是黄河以北较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史称“北京大名府”。大名亦是早期女革命活动家郭隆真、著名民族学家杨堃、一代歌后邓丽君的故乡。

书法艺术,见证了大名灿烂的历史文化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县境内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如五礼记碑(目前我国已知最高、最大古碑)、罗让碑、何弘敬墓志(已知全国最大墓志)、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赵孟頫书《金刚经》刻石等,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全国罕见,奠定了大名书法重要的历史地位。

上世纪20年代初,张裕钊弟子王洪钧由天津移居大名,广收门徒,布道授业,求学者甚众,在大名乃至冀南地区形成了以“南宫碑”书体为主流的书法现象,传播广泛,影响深远。2012年2月,大名南宫碑书法入选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书法名家李鹤亭、卢相之、颜士达、王乐同、李守诚等都是南宫碑书法流派的著名传承人,王乐同弟子中较有成就者有王文军、朱献东、冯克军、许殿方、杨万春、王品、王贤春、李银山等,李守诚弟子中李喜泰、封俊虎、闫世勋等名闻四方。

1982年10月,大名县书法家协会在老一辈书法名家张少逸、王乐同、颜士达、胡桂林、杨克庄、赵锡友、成汝印、许宝善、张文治、王青山等倡导下成立,是邯郸地区成立最早的一个书法协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壮大,县书协现有500余名县级会员,其中有10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40余名省书协会员及70余名市书协会员。成绩突出者有陈惠永、朱献东、冯克军、李喜泰、李庆、李海明、李根、许敬峰等,后起之秀王耀峰、李瑞彪、范增强、崔建增、王晨辉等亦在国家、省级展览中崭露头角。大名书协在以朱献东同志为主席的领导下,不断采纳百家之长、扩大对外交流,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使书法艺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为弘扬书法艺术、繁荣文艺事业增添了一抹亮色。

成果丰硕,展示了大名深厚文化积淀

大名有许多书法名家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吕章申、李守诚等就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2010年12月,现任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行“神清气朗——吕章申书法展”,设立“吕章申书法奖学金”,作品义卖所得全部捐给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鼓励台湾青年更好地学习了解书法艺术;李守诚先生有冀南书坛泰斗之誉,曾于1985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秘书长之邀为联合国成员国提供书法作品5件,1986年书写“中国”二字被选送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展出。

我县书法家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展赛中成绩斐然,入展第五、六届书法篆刻展,第二、三、四、五届篆刻展,第一届、二届书坛新人展、中国当代中青年百强榜、张芝奖全国书法展、全国第三届兰亭奖“尧山杯”新人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信德杯”全国书法展、孔子艺术奖全国书法展、永乐宫全国书法展、全国首届临帖展等,并荣获中国贵州“百里杜鹃”优秀奖、中国临沂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教师组优秀奖等,其中陈会永、李海明分别获得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被省政府记三等功。据不完全统计,100余人次获国家和省级书法展赛等级奖项,有力提升了大名书法艺术的社会影响力。

广辟途径,激活了大名书法创作源泉

县书协成立以来,坚持“以活动交流促进书法繁荣,以展览奖励推动人才发展”的工作思路,先后赴定县、北京市、延庆县、北京卫戍区进行交流,并在《光明日报》发表了消息,先后举办十县书法联展、大名辛集书法联展、邯郸市东部十县书法联展、“纪念邓丽君诞辰60周年书法展” 等各类展览180余场次,特别是2011年,在中央党校和河北省博物馆成功举办了“大名县书画、拓片、摄影展”,发行了《大名石刻选》一书;“宋府明城”全国知名书法邀请展成功举办并出版作品集,社会反响强烈。

我县书法活动丰富多彩,先后成功展出优秀书法作品7000余幅,并开展书法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等书法进万家活动,为大名人民所喜爱。沙麓书社、县老干部局书法班、一中书法班及社会青少年书法培训班等各种形式的团体,方兴未艾,遍及城乡,形势喜人。书法教育的普及,为大名书法事业培养了大量后备人才,为书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今后,全县书法人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继往开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团结奋进,为实现大名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平遥县十大名老中医简介

平遥县“十大名老中医”简介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县中医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涌现出一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患者和群众认可度较高的中医临床专家。2012年,经基层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考核等一系列严格程序,我县推出“十大名老中医”。这些名医个个身怀绝技,各有专长,为民除疾疗伤,享有名望,为我县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培章,男,1932年5月生,平遥县道虎壁王氏妇科第27代、傅山女科第9代传人,主任医师。王氏中医妇科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精于“胎前、产后、调经、种子、崩漏带下”而名噪三晋,远传冀、秦、鲁、豫、广东诸省。据王氏家谱记载,始祖王厚,宋朝名医,为泉乐里三甲中人。王氏妇科自此医道家传不断,名医世代迭出。王培章4岁受医学启蒙,12岁随父侍诊,17岁独立行医,22岁在榆次晋华纺织厂医院任妇科医师10年,后回平遥二轻医院工作。学术尤崇傅山、东垣二家,临证随机应变,辩证治疗得心应手,人称“当代傅青主”。20世纪70年代,创“环带汤”治疗上环后带下、出血之病,受到了省、市的表彰;1985年、1990年分别应邀在省中医研究所、山西中医学院进行专家坐诊;1987年撰《傅青主妇科家传应用》一书并出版,1992年再版发行。现担任山西省傅山研究学会顾问等职。临床60余年来,他刻苦潜心研究,医术日臻精湛,每日求诊者络绎不绝,接待来自全国各省市及海内外华侨患者达70多万人次,先后有全国20余家报刊和电台介绍其事迹。多年来因工作成绩突出屡获殊荣,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两次获得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予的一等功、二等功荣誉。其医疗技术和科研成就载入香港亚洲出版社出版、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大陆求医购药指南》。

张人杰,男,1943年生,平遥县赵壁村人。自幼随祖父张襄甫学习中医。在祖父指导下,系统学习了中医学院使用统编教材以及张景岳、柯韵伯、李士材、陈修园、顾松园、张寿甫诸家的著作,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方面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全面继承了先祖的临床经验,并虚心向邢天敬、白恩佑、梁子明、赵中生等中老一代名中医请教学习。1963年参加工作,在本县手工业卫生所(后改称二轻医院)担任医生。1979年参加省卫生厅招收中医药人员考试,录取后调晋中地区中医院担任医师,后调入平遥中长纺纱厂、平遥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1987年晋升主治医师,1994年晋升副主任医师,1995年调老干局卫生所担任医师,1998年退休。擅长胃肠消化道疾病、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湿病等中医中药的治疗。

雷宗民,男,1950年9月生,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工作40年来,始终在临床一线工作,除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外,特擅长老年性疾病、内科疑难病症的诊治,对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有独到研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伤寒论名方浅论》、《肝癌治验》等有价值的学术论文10多篇,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其撰写的论文《老年性疾病证治新识》获“中华名医世纪高新金杯一等奖”,并被收录《中华医药大百科文库?中华名医高新诊疗通鉴》和《中医药发展新论》两书当中,首提“正虚痰淤互结”是许多老年性疾病的共同病因病机。这一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病理学,为老年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开创了一个新途径。他本人先后被授予“赵雪芳式白衣战士”、“共和国名医专家成就贡献金奖”荣誉称号,被录入《共和国名医专家大典》。2004年10月,他被《中国当代名医名院》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当代名医”称号。

邱尔富,男,1943年生,平遥县人,中专文化,副主任中医师。1961年开始自习中医,1963年考入平遥县中医职业学校,1966年毕业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79年参加全国中医药人员招考,被录用为国家干部,并由省卫生厅授予中医师职称。1987年晋升为主治中医师,1993年晋升为副主任中医师。2001年被晋中市医学会聘为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中医专家组成员。从事中医临床40余载,他刻苦钻研《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继承发扬张仲景学术思想,对伤寒六经传变及内外妇儿各科疑难杂病均有独到见解和治疗经验。特别是近10年来,他运用中医中药辩证施治,治疗多种血液病患者,如红细胞疾病中的各种贫血,出血性疾病中的各种紫癜、血小板减少,白细胞疾病中的各种白血病、白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其他血液病,达到了治愈或延长存活期的效果。

范守文,男,1949年10月生,19岁随平遥名老中医刘桐光学医,先后在平遥县达蒲公社卫生院、西庄大队卫生所工作。1979年经国家考核合格为中医师,被分配到榆社县人民医院,后调回平遥县仁义卫生院、平遥中医院工作。他一生致力中医事业,耽嗜《内》、《难》,崇尚仲景“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中西互学。他擅治疑难杂病,立一整套手法,提出“新病常法,久病异治,免诊重剂”。尤擅肝胆疾病,曾主管肝胆科,主攻急慢性肝硬化,有8例肝病腹水病例,经治痊愈。此外,对无症状之肝表抗阳性患者,也颇有治疗研究。从医多年来,学验俱丰,硕果累累,退休后仍乐于奉献于杏林。

阎树基,男,平遥县人。196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平遥综合医院、城关镇卫生院工作。从学医开始,他深感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确立了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大目标,刻苦学习,身体力行。1979年国家卫生部在全国录用中医师的考试中,他被国家正式录用为中医师。1988年晋升为主治中医师,1989年晋中行政公署授予“老龄工作成绩显著奖”,1991年晋中劳动竞赛委员会给记“四化建设成绩显著三等功”。先后历任政协平遥县第八、九、十一届委员,平遥县第十届人代会代表、山西省总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从医数十载,他重视中医理论和临床基本功,诊断上强调知常知变、立法精通、灵活用药、重视治未病、注重预防,深受群众的赞誉。

雷丰毅,男,1945年8月生,主治中医师,2005年退休后被平遥县中医院返聘,现为该院肾病科主任。他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l 8岁考入县中医职业学校,毕业后又拜当地名老中医白恩佑、梁子明、赵中生、邢天敬等为师。1979年参加全国招考,被录取为国家人员,取得本科学历,1985年调入平遥中医院工作。长期从事中医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1986年开展肾脏疾病的诊治研究,20多年来颇有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继承家传诊治疾病的研究,对临床湿热病的诊疗更为棋高一筹,擅长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疑难杂症,如不明原因的高热症、妇科经带胎产、更年期综合症、血液病、各型肝病、外科静脉炎、阴疽、烂腿病等。近年来,重点针对各类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辨病施治的手段,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各类肾脏病3000余例,治愈好转率在85%以上,获得广大肾病患者的信任与好评。

王鸿礼,男,1938年7月生,平遥县朱坑乡人。1954年考入平遥中心卫生院(平遥中西进修班),毕业后先后在辛村、朱坑、卜宜卫生院、商业医院和县人民医院工作,1985年参与筹建平遥中医院至2002年1月退休,历任医士、中医师、主治中医师、副主任中医师。上世纪50年代获县群英会乙等奖,是县科普协会会员。70年代研究中草药治疗肿瘤,受到省地重视,被列为省级科研项目,1982年晋中科委组织鉴定为阶段性成果,行署地委授予科技创新先进称号,晋中科协评为先进工作者,历年被评为省优秀中医工作者、省赵雪芳式白衣天使,连续17年被评为地级先进个人。其撰写的论文《中药治疗直肠癌》被《观察中国中医药》刊登,泰国国际交流会评该论文为“国际金像奖”;论文《浅谈防老长寿》被编入《中国老年医学新进展》一书。

黄金保,男,1947年生,平遥县城内人。16岁拜平遥县中医大师邢天敬学习中医,17岁入平遥县中医职业学校,苦学内经、金匮、伤寒论、中药学、中医内科、针灸、妇科、小儿科等在内的中医四大经典、全国五大中医学院教材,1966年毕业后到农村卫生所工作。从事中医40多年来,他应用中医中药各种大小汤头,治疗许多疑难杂症,如用达原饮治疗伤寒、副伤寒及早期肝炎、桃红四物汤治疗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温经汤加减治愈妇女不孕不育症等。擅长研究攻克各种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点、慢性白血病及淋巴系胞病,自创中草药方剂,治愈率达70%以上。

邓兆泉,男,1942年生,平遥县东泉镇西赵村人。出生中医世家,曾祖邓步青,清光绪己卯科举人,由壶关县教谕任满后,回乡从医济世。其父邓重阁(席三)为民国年间平遥名中医,省内有名。他自幼受家庭薰陶,酷爱医学,随父学习中医,刻苦钻研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先后师从求教平遥名老中医白恩佑、冀振华、闫位

三、邢天敬等,并从多年倡导实践中总结了众多经验良方,疗效甚佳。对胃肠疾病、腰间盘突出等治疗有独到见解,并创新配方,为患者解除痛苦,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省内各地慕名求医者甚多。

第三篇:平遥县十大名老中医简介(精)

平遥县“十大名老中医”简介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县中医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涌现出一 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患者和群众认可度较高的中医临床专家。2012年,经基层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考核等一系列严格程序,我县推出“十大名老中医”。这些名医个个身怀绝 技,各有专长,为民除疾疗伤,享有名望,为我县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培章,男, 1932年 5月生,平遥县道虎壁王氏妇科第 27代、傅山女科第 9代传人,主任 医师。王氏中医妇科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精于 “胎前、产后、调经、种子、崩漏带下”而名噪三晋,远传冀、秦、鲁、豫、广东诸省。据王氏家谱记载,始祖王厚,宋 朝名医,为泉乐里三甲中人。王氏妇科自此医道家传不断,名医世代迭出。王培章 4岁受医 学启蒙, 12岁随父侍诊, 17岁独立行医, 22岁在榆次晋华纺织厂医院任妇科医师 10年, 后回平遥二轻医院工作。学术尤崇傅山、东垣二家,临证随机应变,辩证治疗得心应手,人 称“当代傅青主”。20世纪 70年代,创“环带汤”治疗上环后带下、出血之病,受到了省、市的表彰;1985年、1990年分别应邀在省中医研究所、山西中医学院进行专家坐诊;1987年撰《傅青主妇科家传应用》一书并出版, 1992年再版发行。现担任山西省傅山研究学会 顾问等职。临床 60余年来,他刻苦潜心研究,医术日臻精湛,每日求诊者络绎不绝,接待 来自全国各省市及海内外华侨患者达 70多万人次, 先后有全国 20余家报刊和电台介绍其事 迹。多年来因工作成绩突出屡获殊荣, 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两次获得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 竞赛委员会予的一等功、二等功荣誉。其医疗技术和科研成就载入香港亚洲出版社出版、海 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大陆求医购药指南》。

张人杰,男, 1943年生,平遥县赵壁村人。自幼随祖父张襄甫学习中医。在祖父指导下, 系统学习了中医学院使用统编教材以及张景岳、柯韵伯、李士材、陈修园、顾松园、张寿甫 诸家的著作, 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方面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全面继承了先祖的临 床经验,并虚心向邢天敬、白恩佑、梁子明、赵中生等中老一代名中医请教学习。1963年 参加工作,在本县手工业卫生所(后改称二轻医院担任医生。1979年参加省卫生厅招收 中医药人员考试, 录取后调晋中地区中

医院担任医师, 后调入平遥中长纺纱厂、平遥县人民 医院中医科工作。1987年晋升主治医师, 1994年晋升副主任医师, 1995年调老干局卫生所 担任医师, 1998年退休。擅长胃肠消化道疾病、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湿病等中医中药的治疗。

雷宗民,男, 1950年 9月生,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工作 40年来,始终在临床一线工作, 除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外,特擅长老年性疾病、内科疑难病症的诊治,对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有独到研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伤寒论名 方浅论》、《肝癌治验》等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10多篇,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其撰写的 论文《老年性疾病证治新识》获“中华名医世纪高新金杯一等奖” ,并被收录《中华医药大 百科文库 ? 中华名医高新诊疗通鉴》和《中医药发展新论》两书当中,首提“正虚痰淤互结” 是许多老年性疾病的共同病因病机。这一理论的提出, 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病理学, 为老年性 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开创了一个新途径。他本人先后被授予“赵雪芳式白衣战士”、“共 和国名医专家成就贡献金奖”荣誉称号,被录入《共和国名医专家大典》。2004年 10月, 他被《中国当代名医名院》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当代名医”称号。

邱尔富, 男, 1943年生,平遥县人, 中专文化, 副主任中医师。1961年开始自习中医, 1963 年考入平遥县中医职业学校, 1966年毕业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1979年参加全国中医药人 员招考,被录用为国家干部,并由省卫生厅授予中医师职称。1987年晋升为主治中医师, 1993年晋升为副主任中医师。2001年被晋中市医学会聘为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中医专家 组成员。从事中医临床 40余载,他刻苦钻研《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继承发 扬张仲景学术思想, 对伤寒六经传变及内外妇儿各科疑难杂病均有独到见解和治疗经验。特 别是近10年来,他运用中医中药辩证施治,治疗多种血液病患者,如红细胞疾病中的各种 贫血,出血性疾病中的各种紫癜、血小板减少,白细胞疾病中的各种白血病、白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其他血液病,达到了治愈或延长存活期的效果。

范守文,男, 1949年 10月生, 19岁随平遥名老中医刘桐光学医,先后在平遥县达蒲公社卫 生院、西庄大队卫生所工作。1979年经国家考核合格为中医师,被分配到榆社县人民医院, 后调回平遥县仁义卫生院、平遥中医院工作。他一生致力中医事业,耽嗜《内》、《难》 ,崇 尚仲景“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中西互学。他擅治疑难杂病, 立一整套手法,提出“新病常法,久病异治,免诊重剂”。尤擅肝胆疾病,曾主管肝胆科, 主攻急慢性肝硬化,有 8例肝病腹水病例,经治痊愈。此外,对无症状之肝表抗阳性患者, 也颇有治疗研究。从医多年来,学验俱丰,硕果累累,退休后仍乐于奉献于杏林。

阎树基,男,平遥县人。196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平遥综合医院、城关镇卫生院工作。从 学医开始, 他深感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 确立了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大目标, 刻苦学习, 身体 力行。1979年国家卫生部在全国录用中医师的考试中,他被国家正式录用为中医师。1988年晋升为主治中医师, 1989年晋中行政公署授予 “老龄工作成绩显著奖” , 1991年晋中劳动 竞赛委员会给记 “四化建设成绩显著三等功”。先后历任政协平遥县第八、九、十一届委员,平遥县第十届人代会代表、山西省总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从医数十载, 他重视中医理 论和临床基本功,诊断上强调知常知变、立法精通、灵活用药、重视治未病、注重预防,深 受群众的赞誉。

雷丰毅,男, 1945年 8月生,主治中医师, 2005年退休后被平遥县中医院返聘,现为该院 肾病科主任。他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 l 8岁考入县中医职业学校,毕业后又拜 当地名老中医白恩佑、梁子明、赵中生、邢天敬等为师。1979年参加全国招考,被录取为 国家人员,取得本科学历, 1985年调入平遥中医院工作。长期从事中医疑难病的诊断与治 疗, 1986年开展肾脏疾病的诊治研究, 20多年来颇有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继承 家传诊治疾病的研究, 对临床湿热病的诊疗更为棋高一筹, 擅长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疑难杂症, 如不明原因的高热症、妇科经带胎产、更年期综合症、血液病、各型肝病、外科静脉炎、阴 疽、烂腿病等。近年来,重点针对各类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对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肾小球 肾炎、肾病综合症、IGA 肾病、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运用 中医理论,结合

现代医学辨病施治的手段,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各类肾脏病 3000余 例,治愈好转率在 85%以上,获得广大肾病患者的信任与好评。

王鸿礼,男, 1938年 7月生,平遥县朱坑乡人。1954年考入平遥中心卫生院(平遥中西进 修班 ,毕业后先后在辛村、朱坑、卜宜卫生院、商业医院和县人民医院工作, 1985年参与 筹建平遥中医院至 2002年 1月退休,历任医士、中医师、主治中医师、副主任中医师。上 世纪 50年代获县群英会乙等奖,是县科普协会会员。70年代研究中草药治疗肿瘤,受到省 地重视,被列为省级科研项目, 1982年晋中科委组织鉴定为阶段性成果,行署地委授予科 技创新先进称号, 晋中科协评为先进工作者, 历年被评为省优秀中医工作者、省赵雪芳式白

衣天使,连续 17年被评为地级先进个人。其撰写的论文《中药治疗直肠癌》被《观察中国 中医药》刊登,泰国国际交流会评该论文为“国际金像奖”;论文《浅谈防老长寿》被编入 《中国老年医学新进展》一书。

黄金保,男, 1947年生,平遥县城内人。16岁拜平遥县中医大师邢天敬学习中医, 17岁入平遥县中医职业学校,苦学内经、金匮、伤寒论、中药学、中医内科、针灸、妇科、小儿科 等在内的中医四大经典、全国五大中医学院教材, 1966年毕业后到农村卫生所工作。从事 中医 40多年来, 他应用中医中药各种大小汤头, 治疗许多疑难杂症, 如用达原饮治疗伤寒、副伤寒及早期肝炎、桃红四物汤治疗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温经汤加减治愈妇女不孕不育症 等。擅长研究攻克各种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点、慢性白血病 及淋巴系胞病,自创中草药方剂,治愈率达 70%以上。

邓兆泉,男, 1942年生,平遥县东泉镇西赵村人。出生中医世家,曾祖邓步青,清光绪己 卯科举人,由壶关县教谕任满后,回乡从医济世。其父邓重阁(席三为民国年间平遥名中 医,省内有名。他自幼受家庭薰陶,酷爱医学,随父学习中医,刻苦钻研黄帝内经、金匮要 略、伤寒论等。先后师从求教平遥名老中医白恩佑、冀振华、闫位

三、邢天敬等,并从多年 倡导实践中总结了众多经验良方,疗效甚佳。对胃肠疾病、腰间盘突出等治疗有独到见解, 并创新配方,为患者解除痛苦,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省内各地慕名求医者甚多。

第四篇:书法艺术

第三节:书法艺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期的书法的特点是各种书体同时存在,交相发展。

楷书在汉代已出现,但属隶、揩书难分时期,由于战争传室递及公文书写需要,书写要求快捷,便利,促使隶书的波势简略、演变为楷;后又由于书写人求快难免笔画带草,就促成了草书、行书的出现。因此,楷、行、草三种书体此时期基本定型。一、三国、两晋书法: 代表书法家及传世作品:

陆机,西晋时代文学家、书法家。华亭人(上海松口)。代表作品《平复帖》,是中国古代书法名家流传下来最早的墨迹。书法是草书中章草向今草演变时期作品,风格古朴,苍劲有力。行笔流畅。堪称稀世奇珍。现藏于北京故宫。

钟繇(151—230),今河南长葛人,擅长、楷、行书体,尤以楷书最为著称。被奉为“正书之祖”。

二、东晋书法:

是行书、草书成熟时期。

王羲之(303—361)社会山东临沂人,后久居会稽(绍兴),官至右将军,故称“王右军”,写出传钟之法,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成为当时书法集大成者。

宗-1《石门铭》、《张黑女墓志》 思考题:

1、简述中国石窟的分布

2、简述中国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

3、简述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4、简述宗大炳《画山水序》的理论要点及其理论意义

5、简述王微《叙查》的理论要点及其理论意义

6、简述二王的书法特征及其影响

第五章 隋唐五代美术

隋唐五代美术总体呈现:灿烂求备,异彩纷呈的特点。首先隋代美术呈现出承上启下的过度性特色,唐代美术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又容纳一些外来艺术形式,丰富发展了民族艺术宗-3规模之大,水平之高,空前绝后。

唐墓室壁画就其题材内容,形式风格发展上分为四期。初唐分前后两期,盛唐与中唐和为一期,晚唐一期。第一期,题材为青龙、白虎、车马仪仗、列载、仕女、天象等。人物长圆脸,仕女面目清秀,体态匀称,质朴清纯、衣饰简练。造型朴实,设色简练,总体风格延续了北朝晚期特点,尚未形成唐风。

第二期,内容有青龙白虎、出行、仪仗、客使楼阁建筑等。人物造型追求唯美,仕女丰润,躯体欣长,苗条,曲线柔美,窈窕婉丽,极有韵律,开始确立初唐人物造型的样式。

第三时期,主要内容有宅邸生活,乐舞等、家居生活气息浓重。

人物造型为典型的盛中唐作风,仕女颜面饱满,体态丰硕、浓丽富贵。线条流畅飞扬、劲健灵动,设色柔丽。

第四时期:壁画趋简,仕女面丰体肥,近于臃肿,衣饰宽大,浓艳富丽。

二、石窟壁画:

隋唐时期,壁画艺术继续发展,在当时的绘画艺术中占着主要地位。其中以莫高窟壁画尤为突出,其隋唐五代时期的壁画数量最丰富、水平最高,艺术成就最突出。

宗-5有风度,构图中运用“主大从小,尊大卑小”的原则,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的不同地位,身份、性格特征。画面中表现了唐太宗运筹帷幄、气度不凡的雄才大略。

画面突出人物而省略背景,使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勾线细致坚实,松紧得度。设色浓重艳丽,并适当运用了晕染法,体现了初唐人物画水平和风格特征。

《历代帝王图》是反映初唐绘画艺术水平的另一幅作品。全画画了十三位帝王像,加上侍从共46人。表现上同前幅作品,“主大从小”,作者力图通对各个帝王的不同相貌表情和性格特征的描绘,揭示他们各自的内心世界和性格,政治作为。对于政治上有建树的皇帝,多半威严肃气势轩昂、深沉大度。而对表现平庸无能的皇帝则表现出萎靡不展、平庸愚弱。

尉迟乙僧

尉迟乙僧画与阎立本齐名,他是来自于阗(新疆和阗)的贵族,是久居长安的画家。画风具有西域风格。用笔紧致,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

2、吴道子

吴道子,早年为民间画工,擅长宗教题材绘画,后从民间画工成为宫廷画家。他绘画造型整体感强,面部圆润,所画人物如“塑”,用线一改顾恺之以来的线型,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宗-7肖像及宗教壁画,尤以仕女为突出。

周昉人物画继承发展张萱的艺术风格,具有“丰厚为体”、“衣裳简致”、“彩色柔丽”的特点,由于周昉生活时代失去了开元时的盛况,社会危机日趋严重,故他笔下的仕女从张萱的欢愉转向苦闷和空虚,反映了贵族生活的危困。

传世作品《簪花仕女图》刻意表现宫廷仕女闲适,而又空虚无聊的生活。画中仕女装扮华丽,身着曳地长裙,肩披透体薄纱,在庭院中信步、赏花、异蝶。描绘工巧精致,线条圆润流畅,着色浓丽。

张萱、周昉所画的仕女形象具有一种健美丰硕的体态和艳丽多资的作风,说明了唐代的审美趋向有别于魏晋时代“秀骨清像”。

4、山水画家及传世作品

隋唐时期,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历经2个阶段:第1阶段为隋代及初唐时期。

第1阶段:青绿山水画由初创逐渐成熟。

第2阶段为唐中晚期:除青绿山水外,又出现了“水墨渲淡”一体的山水画。

其中青绿的展子虔、李思训父子为代表,水墨山水的王维,张璪为代表。

展子虔,是北朝未到隋代的重要画家,擅长人物画,但主要宗-9水墨山水画家:

王维,被认为“有笔无墨”。以“破墨”一体著称于世,出现了以水墨渲染为法的山水画表现形式,故将山水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王维,山西太原人,官至尚书右丞。诗、书画,音乐皆有所长,尤以诗、书画更为突出。他山水画深受吴道子和李思训影响,画水墨也画青绿,但以水墨山水画对后世影响为最大。

王维的山水画注重墨法表现,墨色由浓到淡,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他的画还有一个特色是诗和画的有机结合,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故苏东坡称赞他的艺术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被后世“文人画”推为始祖。

相传有《江山雪图》、《雪溪图》等作品。

中晚唐水墨画山水继续发展,形成强大的势头。代表画家有张璪。

张璪,工松石山水,善画松。他作画时满怀激情,不拘形似,笔墨随意纵横,以山水破墨,以墨为色,注意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破墨法”是张在绘画上的创新。他自己认为技法不是从别人学来的,而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果。

山水画发展唐代,进入了一个自由的新天地,为五代两宋山水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宗-11多以马为题材。他画马不拘成法,注意观察写生,从传世的作品有《照夜白》、《牧马图》。

《照夜白》是画玄宗的御马,用精练而富有弹性的线勾勒后,略加渲染,一匹烈马狂暴不安的神情跃然纸上。

《牧马图》表现了马的典型特征:肥壮高健、骨肉停匀、精神饱满,艺术处理成黑白二骑并行,形成鲜明的色彩和虚实对比。

韩滉,官至右丞相,善画牛羊,由于“安史之乱”时经历了一段逃难流亡的生活,因而对下层民众和民俗风情了解和体验深切,所以画了许多农村生活的题材。《五牛图》是他的代表作品。

《五牛图》画中五牛,姿势不一,花色各异,全图结构准确,一些细节描绘写实逼真,呼之欲出。形象健壮有力,神气自然生动,用笔厚动粗辣,老劲。

《五牛图》是传世作品中最早的纸本作品。五、五代画家及传世作品

五代时期的人物画,发展了唐以来的世俗化倾向,但内容上没有了唐代的欢愉升平的题材,而更多是日常生活、身边琐事的题材,表现的是人物内心的迷离心绪和含蓄阴柔的美。

1、人物画家周文矩、顾闳中

周文矩,江苏人,南唐宫廷画家,李煜时任画院翰林待诏,善画道释、人物及仕女。他的仕女师法周昉而更加纤丽,用笔和宗-13徐熙野逸”之异,徐黄之派相映生辉,对后世花鸟画发展影响深远。

黄筌《写生珍禽图》,此画为其儿子示画范本,以双勾填彩技法表现,画面写实,画风精工富丽。

徐熙,徐熙的师承不明显,主要师法自然和体验生活发挥他的独创精神。技法上有别于黄体,而是“落墨有格”,即以墨勾出物象,后以不同的墨色分出凹凸,最后略加淡彩。

徐派画风在入松以后并不为人所崇尚,以至其孙徐崇嗣不得不改变徐派画风,以求在北宋画院谋取一席之地。但对之后的水墨花鸟画的发展咱产生极大影响。

3、山水画家及传世作品

山水画发展到五代,画家深入地研究自然,师法自然,作品重视意境的创造,五代是山水画发展的成熟时期,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画派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画派、风格各异,技法有别,共创了中国山水画。

荆浩和他的学生关仝,是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创造了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画;董源和他的学生巨然,是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表现平淡,天真的江南风光。

荆浩注重笔法的变化,又不忽略水墨的灵活运用,在水墨山水画皱、擦、点、染的笔墨技巧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代表作品宗-15第二节 雕塑 石窟雕塑:

1、陵墓雕塑: 昭陵六骏:

六骏学雕表现的是唐太宗戎马生涯的六匹坐骑,阎立本起稿,良匠雕刻而成,浮雕的 上方有唐太宗撰文、欧阳询书写的赞文。其中两件于1914年被盗运美国。

六骏全部为高浮雕,构图简洁明确,轮廓清晰爽朗,空间关系和谐,块面结构丰富。

2、隋唐墓俑

隋唐是继秦汉以后中国古代墓俑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作品数量巨大,唐三彩俑是其中最富时代特色的墓俑。

隋唐俑富有多彩,形神兼备,通常为黄、绿、白三色,故所谓“三彩俑”(分别用含铜、铁、钻等元素的矿物质的釉料着色)。

3、石窟雕塑 隋代石窟造像:

一般以1佛、2弟子、2菩萨的组合形式为主。佛像的特征为头颅方圆、肉髻宽扁、薄唇广额,立像胸腹微凸、坐像正襟端生。整体造型“大头、短足”,神情蕴含了人世的气息。

唐代是中国佛教艺术空前的兴盛繁茂时期——盛唐之境。龙宗-17盛唐时期,书家在空前繁荣的社会经济和充满创造精神的文艺思想影响下,书法像诗一样,直抒胸臆。狂草具有这种功能。在盛唐书风大变,完成纵草变狂草的过程。代表人物有张旭和怀素。历史上称“张旭为颠,怀素为狂”。

书坛巨灵:颜真卿

颜初字褚体,后从张旭得笔法,正楷端庄大度、气势开张,为后世学书的典范。

代表作有:“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行书有“祭侄季明文稿”。

自创书体的柳公权

柳是唐代最后一为大书家,初学王书,后学颜欧、独创出“柳体”,柳体用笔骨力深注,爽利快捷,以方为主,辅之心圆,结体纵长取势,左右均衡,中密外疏。

代表作:“玄秘塔碑”。五代书法:

五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书坛较为清冷,书家及传世作品极少见,书法风格出现了由唐至宋元的重要转折。

主要书家:杨凝式,书法突破唐人法度,创造出楷兼行,行兼草的风范。

思考题:

宗-19第一节 绘画

一、画家与传世作品

1、山水画: 北宋山水画:

中国的道、儒思想渗入影响山水(儒、道互补、儒为入世、道为出世)。

山水画有“卧游”之说,提倡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阴阳五行与道密切相关,因而出现水墨山水。山水很早出现,但在宋期时间内并不成熟,属“大器晚成”而持久。

宋代山水画以写实为主,此时山水朝深度和广度发展,画家仍在表现山水的雄伟和秀美之中,总结出了完整的创作规律,使宋代山水画成为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极端。北宋已达到顶峰,而后即往写意发展,历经北宋——南宋——元的发展变化,出现了程式,并渐渐走向写意。

北宋时期,以李成、范宽等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家,用写实的笔法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山水景色,创作了不朽名作;北宋中后期有郭熙等卓有成就的画家。郭熙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高远、深远、平远”的构图与透视方法、对山水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李成《读碑窠石图》,(藏于日本大阪美术馆),《晴峦萧寺图》。

宗-21

溪山楼观图(北宋)燕文贵

宗-23范宽,初学荆浩、李成,后入终南、太华一带的崇山峻岭之中,师法自然,终成大家。代表作品《溪山行旅图》,作品构图大胆,顶天立地的大山,极具质量感,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画风严谨写实,笔法雄浑老硬,墨色厚重沉稳,为山水画不朽之作。

宗-25郭熙,师法李成,晚年有自己独创,把北方山水画派推向新的水平,成为北宋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品《早春图》,远景峰峦高耸,中景楼阁隐现,瀑布高悬,山路行人匆匆,细微地表现出早春气息,意境深远。

郭熙又是美术理论家,著有《林泉高致集》,成为山水画理论进入成熟期的标志。北宋后期山水画坛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作品的主题和形式也随之分野,成就主要体现在青绿和水墨两个方面。

宗-27赵伯驹,承唐代李思训画风又有新创,作品失传。王诜,近法李成,郭熙一改唐代青绿山水之浓艳而为雅致清逸,代表作品《烟江叠嶂图》

米家山水:

即米芾,米友仁父子独创的风格迥异的山水画,其画风脱尽古人法规,多作江南平远景色,山石不作轮廓,用清水笔润泽出大貌,再以淡墨渲染,然后皴出层次,用浓墨或焦墨横点叠垛。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力,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影响很大。

宗-29表现手法,截取场景的一角、一个局部,画面空出大片空白。构图简洁、主题鲜明、意境深远。

李唐:是位全能画家,融北方山水诸大家于一身,后长期生活在南方、画风有所变化。代表作品《万壑松风图》,画面山峰突兀、飞爆鸣泉,松林茂盛,给人以雄伟壮丽的感觉。笔墨能依据物象的形态,肌理的不同而不同、变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宗-31马远、夏圭并称“马、夏”,又以“马一角、夏半边”著称。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对若干画法程式的总结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开拓和创新。

马远、祖孙几代均为画院画家。山水画取法李唐,但能自出新意。作品多为“一角”之景,构图别具一格,代表作品《踏歌图》,完全突破北宋的全景构图山石承李唐的大斧劈皱,气势奇雄,具有鲜明的特色。

宗-33

金辽山水基本承袭北方山水画派。

代表画家有武元直《赤壁图卷》(台北故宫藏)

宗-35

宗-37

云横秀岭图轴(元)高克恭 “元四家”及传世作品。

“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赞、王蒙是元代中后期的著名画家,他们形成了当时以文人画为主流的山水画派。他们广泛吸取王代、北宋水墨画的成就,充分发挥笔墨在绘画中的艺术效果,突出山水画的文化韵味。强调以书入画,倡导诗、书、画的融合为一,开创了“文人画”为主流的山水画新局面,对明、清两代宗-3940

吴镇,号梅花道人,为人“抗简孤洁”,一生不仕。是地道隐士也。所作山水多为“渔隐山水”,作品均以江南是山水为背景,在平静的湖光山色的穿插渔夫悠游自得的形象。吴镇作画也吸收董巨,又变通其法,用笔凝练坚实,晚年画笔趋于粗率,不甚经意。代表作品《双松图》。

吴镇作画用墨最佳,被历代推为用墨为佳,画中墨气淋漓,层次、虚实极佳,意境深远。

宗-41

倪赞,宋元镇、号云林子,出身富豪家庭,山水多取材太湖,如作“一江两岸”式的构图,初宋董源、后字荆、关,创“折带皱”,以枯笔居多。代表作品《江亭山色图》。

倪赞作品极富特色,个性突出。以干笔,叩为主,风格冷浚,画面符号特征明显。

渔庄秋霁图轴

宗-43

葛宗-45

李公麟,是北宋中期文人画兴起后在人物画领域的代表。他创造了脱尽铅华而纯以墨线勾勒塑造形象的画法,即“白描”。从此改变了北宋人物画造型传统,丰富了元明清人物画的发展。代表作品《五马图卷》、《临韦偃牧放图》。

②减笔人物画与代表画家梁楷。

减笔画法是南宋梁楷独创的。是以墨代色,用笔简练,笔墨淋漓,姿态生动,将水墨画推向了新的高峰,开中国写意人物画之先河。

梁楷,宋王南渡后,流落杭州,他生性狂放,嗜酒,自号“梁风子”,他师承李公麟,虽画有《八高僧故事图》等写实作品。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独创“减笔画”,传世作品有《泼墨仙人图》、《李白行呤图》等。

③风俗画的杰作《清明上河图》

两宋时期反映社会发展和城乡现实生活的作品大量涌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此期的风俗画杰作。

张择端,山东东武人,安徽宗时为宫廷画家,《清明上河图》,为卷本淡设色,描绘了北宋都域汴京的盛况,全画以全景长卷式表现,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人物神态、神情各异,注重 戏剧性表现,构图疏密有致,富于节奏和韵律变化。全面分为三段,前段是城郊景色,宗-47

宗-49-49

第五篇:书法艺术范文

细节管理促发展 书法教育见成效

靖宇县实验小学书法教育经验材料

书法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开展书法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了解中国文字文化,而且可以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写好汉字,这既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学生书法能力的培养,将书法教育纳入到教学和德育工作的体系中,并将工作做细做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树立榜样——加强书法的师资培训

书法教育要想抓出实效,就要有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加大了对教师基本功训练的力度。凡在岗45岁以下教师均参加粉笔字和钢笔字的训练。鼓励45岁以上教师主动参与。学校安排具有书法特长的教师定期进行指导培训。粉笔字每天一次,钢笔字每周一次,根据每个教师上交的练功作业每天按时打分考核,成绩直接与教师责任制挂钩,教师的钢笔字作品装入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并要求教师上课板书和批改作业时,必须书写端正、标准,率先垂范。为提高教师练功的积极性,学校将教师的粉笔字练功板挂在走廊里,既方便教师之间互相比较学习,又能督促教师能够认真书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人人练字,人人成才”的良好风气。

二、夯实基础——抓好低年级写字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书写要求,基础年段的书法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我们在一、二年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书法指导。

1、“双姿”训练力求实效。良好的坐姿和写字姿势是学生写好字的前提。因此,每逢新生入学,班主任及科任教师都会不遗余力地对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教育,发现姿势不正,立即纠正。学校随机抽查,跟踪记录学生“双姿”巩固情况。深入班级听课,学生的书写姿势也是考察教师的重点内容之一。持之以恒,就在学生心中牢固树立了“端姿正势、认真学习”的意识。

2、课堂教学加强指导。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识字和写字为主,我们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书写指导,除了必要的范写和常规性的指导之外,还要加强总体性、针对性、、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指导,使学生对汉字书写形成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为提高写字训练的实效,我们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每周增加一节写字课,教师结合学生写字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专门指导,提高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

3、课外辅导及时跟进。学生的书写水平要想在短时间内有大幅度的提高,仅靠课内的指导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鼓励家长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书法特长班辅导,来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并通过不定期的书法竞赛,为有书法特长的孩子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也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获得进步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写字的欲望,爱上写字。

三、培养习惯——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

“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为学生设计了富有激励意义的书法作业本——“小小书法家”,每当学生拿出作业本开始写字时,便会受到扉页上五个大字的视觉刺激,产生要当书法家的心理定势,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下,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小书法家,写字,就是在创造书法作品。我们还鼓励教师打破写字练字的单调格式,提倡个性化的布局,安排学生感兴趣的书写内容,这样,写字不再枯燥乏味,反而变成了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作业本也变成了记载进步和荣誉的作品集。通过这种积极的引导和熏陶,使学生克服惰性,不断获得动力,将写好字内化为对自我的要求,不断提高写字的质量。

四、有效评价——形成积极的考核机制

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长久保持,但学生强烈的荣誉感能够有效延长注意力的时限。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们制定了书法考级方案。采取班级选送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参加考级,分三个级别“初级”、“中级”“高级”,每个级别有不同的要求。在公平公正评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规定,如一二年段全员过初级,初级过关,可自愿报名参加中级和高级的考核。学校对每个级别的过关者都颁发级别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项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练好书法的积极性,同时又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能力的平台,使书法教育在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方面实实在在发挥了功效。

五、孕育传统——凝聚学校的文化特色

由于学校重视书法教育,并从指导的细节、管理的细节入手,形成了一套富有实效的操作模式。学生的书写能力普遍较强,在县内同级学校中名列前茅。学生的书法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也频频获奖。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端正优美的书法特色已经成为实小学生的名片,成为实小学校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断地传承下去。

下载大名县书法艺术简介11[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名县书法艺术简介11[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略论书法艺术

    琴韵书艺——略论书法艺术汉字书法艺术起源于中国的甲骨文时期,虽然那时候没有笔墨纸砚,而仅仅使用各种兽骨,石块,或者兽皮等原始材料,但是文字已经形成了最初书法艺术的雏形。欧......

    书法艺术实施方案

    书法艺术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落实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

    九年级书法艺术

    九年级书法艺术 ——临摹字帖的方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临摹字帖的方法 重点难点:临摹字帖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临摹字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

    书法艺术赏析

    华师《书法艺术赏析》离线作业 1、试论述书法精神性价值的内涵。(50分) 答:书法的精神性价值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其精神性主要用来说明:其一,书法的表现性,即作为表现艺术,具有传......

    何文奇中国书法艺术简介(大全5篇)

    何文奇男1967年5月8日出生地:福建省福清市江鏡鎭大學學歷基督教聖職人士僑居:阿根廷 中國書法藝術職稱簡介: ※美國中國書法家協會 會員世界榜書聨合會 常務理事 全國性的書......

    书法艺术活动课总结

    书法艺术活动课总结 这学期我执教的是二(3)的。一个学期的硬笔书法教学结束了,回想一学期的工作现做如下总结: 一、 教师方面 1、作为硬笔书法的辅导教师,认真对待每一次辅导。......

    如何欣赏书法艺术

    如何欣赏书法艺术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法......

    书法艺术在平谷

    书法艺术在平谷 一、 引入 1、亲临现场的学生谈感受 师解说:同学们,您们知道吗?在今年10月22日这天,平谷世纪广场举行了一次有一千多人参加的活动,你们知道是什么活动吗? 生:这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