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科学活动:炎热的夏天(自然科学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炎热的夏天(自然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
1.展示与梳理通过观察、调查收集的信息,了解夏天天气特点及与动植物、人们生活的关系。
2.学习看温度计,细心观察与测量,能按温度计上的度数标注气温 并学会做气温统计。
3.知道夏季防晒、防暑降温的方法。【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在科学区中已了解温度计的用途,有看温度计和记录温度的经验;幼儿阅读图书、图片资料,并用图画或符号把收集到的资料记录下来,整理成“过夏天”阅读笔记;幼儿了解了夏天里的动植物和人们的活动’知道炎热的夏天里人们防暑降温的办法。
(二)材料投放:师幼共同收集、展示夏天用品的实物或图片;制作夏天调查表,请幼儿画出自己找到的夏天;温度计。
(三)环境创设:将收集的图片与物品陈列在科学观察区。【活动过程】
一、师幼回顾游戏活动中关于温度计的已有经验,了解夏日气温特点。
(一)师幼共同分享关于温度计的前期经验。
1.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们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吗? 2.师:最近我们在科学区中学看温度计,温度计是由什么材料做的?温度计大多数是玻璃做的,而玻璃一不小心就会被碰碎,我们应该怎样拿温度计呢?(轻拿轻放,温度计放在桌子中间,大家轮流使用温度计。)
3.师:你们在温度计上发现什么?是不是每个温度冲卜都有刻度和红线(或黑线)有什么用处呢?它是怎么表示温度的?
(二)出示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记录的温度记录表’教师通过问题引发幼儿感受夏天气温的特点。
师:一天中的气温从早到晚的气温都是一样的吗?什么时候温度最高?
二、引导幼儿分享已经了解的夏日气温下动植物与人类的活动。
(一)幼儿分享夏日气温下动植物与人类的活动。师:这么热的夏天,人们做什么了?动植物又做什么呢?请你们把收集的关于夏天的资料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通过与其他季节的比较,了解夏天的特点(气温、人们的活动、动植物的活动等)。
三、师幼交流防暑降温的方法。
(一)结合幼儿的夏天调查表引出话题,引导幼儿从周围的环境变化发现夏天的特点。
师:你们从哪里知道是夏天?你们还知道夏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你们喜欢夏天吗?说说理由。
(二)结合幼儿收集的夏季用品展开讨论与交流.了解夏天防晒、防暑的方法。
(三)幼儿介绍并展示收集的物品,初步了解夏季用品的用途。师:这些物品都是什么季节用的?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用处?
(一)幼儿分小组讨论,把多种防晒、防暑的方法用图画记录下来。讨论:夏天天气很热,太阳火辣辣的,还有哪些防晒的办法呢?夏天人们有哪些防暑降温的好办法呢?
(二)分享交流,结合图画或者符号整理防晒、防暑的方法。1.幼儿结合记录表分享交流防晒、防暑降温的方法。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统计,运用图画或者符号梳理防晒、防暑的办法。【活动延伸】
(一)游戏活动:幼儿收集动物过夏天的资料投放在阅读区,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防暑降温办法。
(二)生活活动:提供温度计,指导值日生按温度计上的读数标注气温,请幼儿连续做一周的气温观察记录,了解夏天气温的特点。
(三)家园共育:(1)提醒家长带幼儿外出时提示幼儿运用学到的防晒、防暑降温的方法保护自己。(2)请家长在家中为幼儿提供体温计,让幼儿练习测量体温,学习使用体温计。(3)建议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亲子手册《会变色的晴雨花》中的实验,探究不同天气下花的变色情况。
(四)领域渗透:结合美术活动,开展主题画“夏天”。
第二篇:科学: 玩水(自然科学现象)
小班科学活动:玩水(自然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
1.尝乐意在水中摆弄物品,发现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尝试多种运水方法,对水的流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对水具有初步的了解。
(二)材料投放:小盆若干,能盛水的各种小件容器若干,在水里会沉或浮的玩具若干,杯子、塑料瓶、勺、塑料袋等物品若干。【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知体验玩水的乐趣,发现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感知水的特性。
(一)结合材料、场地的介绍,引发幼儿探索“玩具水中游”的兴趣。
(二)请幼儿将玩具、容器等物品放入盛水的盆中,重点观察玩具放入水中后,哪些玩具会沉下去,哪些玩具会浮在水面上。
(三)以“找沉下去的好朋友”“找浮上来的好朋友”的形式进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感知物品在水中出现的沉浮现象。
二、动手操作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水。
(一)引导幼儿猜测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水池里的水变得多一些。
(二)幼儿动手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运水工具并尝试运水,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感受玩水的有趣。
三、体验、交流一—大胆表述自己的探索发现。
(一)提问:你用什么工具运水?还有谁有不一样的运水办法要告诉大家的?
(二)再现运水情景进行展示和经验分享。【活动延伸】
1.游戏活动:组织幼儿尝试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远距离运水 2.生活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寻找能运水的工具,并探究多样的方法。
第三篇:大班科学活动:斜坡滚物(一)(自然科学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斜坡滚物
(一)(自然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
1.关注身边的斜坡,了解斜坡在生活中的运用。
2.尝试搭建斜坡,对不同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状况感兴趣。【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斜坡,寻找周围哪里有斜坡,观察和感受车子上坡、下坡的速度,在坡上走一走,体验上下坡的感受。
(二)材料投放:l.2-
一、5米的长木板,积木,球、圆柱体铁罐、小汽车玩具若干。数字资源《斜坡》。【活动过程】
一、展示数字资源《斜坡》,谈论斜坡在生活中的运用
幼儿谈论斜坡:你们见过斜坡吗?在哪里见过斜坡?斜坡是什么样的?走在斜坡上有什么感觉?
二、幼儿自主搭建斜坡,初步感知不同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状况。
(一)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搭斜坡。
师:今天我们要和斜坡做游戏,你们想怎么玩?如果要搭斜坡,需要哪些材料?应该怎样搭斜坡?
(二)幼儿尝试用长木板、积木搭斜坡,自主选择喜欢的玩具和斜坡做游戏,初步探索不同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状态。
(三)分享交流搭斜坡、玩斜坡的经验。
师:你们是怎么搭斜坡?你们搭的斜坡都一样吗?不同高矮的斜坡可以怎么搭?这些小玩具放在斜坡上会怎样?
三、引导幼儿思考人们为什么要把斜坡运用到生活中,并开展幼儿上下坡安全知识教育。
(一)讨论: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能给我们带来方便的斜坡?(无障碍通道等口)这些地方为什么要修成斜坡而不是楼梯呢?(因为只有将高矮两个地方连成斜坡’自行车、残疾人的轮椅和食堂餐车才能滚过去,这样更加省力、方便。)
(二)师:在生活中哪些斜坡存在着危险?当我们上下坡的时候要怎么保护自己? 【活动延伸】
(一)游戏活动:在科学区中引导幼儿继续搭建高低不同的斜坡’感知物体在不同高度的斜坡土移动速度不同的有趣现象。
(二)生活活动:引导幼儿在户外活动时间利用扭扭车、滑板等体验在不同路面以及斜坡上滑行的感觉。
(三)家园共育: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斜坡或类似斜坡的物品,了解斜坡在生活中的运用;带幼儿外出时注意上下坡的安全。
第四篇:大班科学活动:月亮的变化(二)(自然科学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月亮的变化
(二)(自然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
1.统计与梳理观察记录,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2.对探究月亮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感兴趣。【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具备有意识观察月亮变化的生活经验。
(二)材料投放:幼儿已经完成的月亮变化观察记录表。数字资源《月亮的变化》。
(三)环境创设:收集幼儿的观察记录表制作成‘月亮的脸在偷偷改变”的展板。【活动过程】
一、结合观察记录表,引发幼儿分享、交流观察到的月亮变化。师:你们怎么知道月亮的变化呢?前一段小朋友们设计了月亮变化的观察记录表,还进行了观察,你们发现月亮会变化吗?是怎么变的?
二、师幼共同梳理月亮变化的过程,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一)幼儿分小组交流各自的观察记录,互相补充,组长用图画和符号记录讨论的结果。
师:开始的时候月亮是什么样的?接着是怎么变化的?最后变成什么样?你的发现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吗?我们分小组一起交流讨论,并把最后的结果记录下来。
(二)每组选一名幼儿向集体汇报小组的交流结果。
(三)结合数字资源《月亮的变化》,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月亮的变化规律。
小结:开始的时候月亮看上去很瘦很瘦的叫什么?像什么?(叫新月,像细细、弯弯的眉毛。)新月过后,接着月亮会变成什么样呢?(会变成小船。)月亮由瘦慢慢地变胖,最后变成圆圆的满月。当满月过后,月亮又慢慢地变瘦了,变成什么样了?像什么?然后怎么变?最后变成什么样的?月亮是不断有规律地变化着的。从新月慢慢变成满月,再从满月慢慢变成新月。
三、提出新的问题,引发幼儿对月亮变化周期的关注。
师:月亮由瘦变胖,又由胖变瘦,用了多长时间呢?我们可以在科学区记录月亮变化的时间。【活动延伸】
(一)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用绘画、泥塑等多种方式表征月亮的变化制作月相变化图。
(二)家园共育:(1)建议家长与幼儿一起关注月亮变化的时间以及变化周期,并引导幼儿做观察记录。(2)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亲子手册《月亮的变化》,说说月亮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
第五篇:大班语言 炎热的夏天
大班语言 炎热的夏天
尤红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2、体会散文优美的语句和意境。
活动准备:
1、彩笔、图画纸若干。
2、教学挂图《炎热的夏天》
3、《语言》下P.27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活动难点:体会散文优美的语句和意境。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谈话:
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夏天天气怎样?人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有哪些动物?植物长得怎么
样?太阳怎样?
基本部分:
一、欣赏散文
1、师:有一篇散文,是描写夏天的,写得很美,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小
朋友要认真听,一会老师还有问题要问你们。
2、放录音
3、散文听完了,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谁能说一说自己从散文中听到了什
么?
(幼儿自由回答)
4、小朋友说得非常对,说明你们听得都非常仔细,下面请你看着画册,自
己试着读一读好吗?
5、哪位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大声读一读。
6、小朋友,你喜欢这篇散文吗?
谁能说一说,你喜欢散文中的什么?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体验散文中的优美语句和意境。
二、画夏天
1、师:夏天是一个炎热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根据自己对夏天的理解,画出你眼中的夏天,好吗?
2、幼儿自己想象着画,教师巡视指导。
三、作品展示
教师把画得好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供大家阅读和欣赏。
四、律动;柳树姑娘
老师发现,小朋友画得非常好,有的小朋友还加上了自己的想象,画出了多姿多彩的夏天,小朋友累了吧!让我们听一首歌,放松一下好吗?
放歌曲“柳树姑娘”
结束部分: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小朋友的表现都非常好,既学习了散文,还画出了
自己眼中的夏天,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体验夏天还有那些变化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部分幼儿能够说出夏天的天气特点,炎热,人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半袖、短裙等;大树变得翠绿,庄稼吐穗,太阳很毒,很烤人;幼儿都能具体的说出夏天有什么动物,比如夏天有小鸟,蝴蝶,小青蛙等等。
在听完散文后,多数幼儿能够参照挂图,尝试阅读。幼儿能够说出散文中有什么,在本次活动中,要求幼儿能够体会散文优美的语句和意境。我问幼儿,散文美不美啊,幼儿说:“美”。那美在哪里,幼儿不能说出,还需要教师引导,才能细细体会。如,“太阳像个大火球,高高的挂在天上。”“大火球,”这个词写出了夏天里太阳的炙热,再如,“碧绿的荷叶上,写出了荷叶的颜色,“托着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托”和“粉红色”写出了荷叶和荷花的美丽,小青蛙“咕呱咕呱”的唱着歌,把它当成人来写„„多处地方词句的优美,需要教师的讲解幼儿才能体会。
幼儿在画夏天时,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来画,有些幼儿画的非常好看。总之,这节课,教学任务完成得较好。
大班语言: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寻找故事的发展线索,听懂和讲出故事大意。
2、增长有关蝌蚪变青蛙的科学知识。
活动重点:听懂和讲出故事大意。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爱心,体验蝌蚪变青蛙的复杂过程,懂得生命成长过程的艰难,学会尊重生命,爱惜生命。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活体实物。
2、教学挂图《小蝌蚪找妈妈》
3、故事录音带。
4、《语言》下P18--19
开始部分:
一、听故事。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都有哪些小动物?(幼儿自由回答)师出示小蝌蚪,小朋友,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小动物?幼儿:小蝌蚪。喜欢吗?幼儿:“喜欢”。
小蝌蚪长大了,却从未见过自己的妈妈,于是他们决定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在找妈妈的时候都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师放录音从开头一直到第四幅图。
二、回顾故事大意
师:小朋友听得都很认真,那么谁来说一说,小蝌蚪找妈妈时,先找到了谁,后找到谁,最后找到谁?小朋友可以先用数字在动物身上标出顺序,然后再回答。幼儿自由回答。(先找到金鱼,再找到螃蟹,最后又找到了乌龟。)
师:小蝌蚪为什么会一再找错妈妈?
师引导幼儿说出每种动物都告诉他青蛙的一个特点,而且每种动物都具备青蛙的一个特点。具体如下:
师:小蝌蚪问鸭妈妈,鸭妈妈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答„„
师:为什么会找到大金鱼?
幼儿:因为鸭妈妈告诉他们,他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大又阔。师:为什么会认为螃蟹是自己的妈妈?
幼儿:因为大金鱼说:“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色的”。
师:为什么会找到乌龟做妈妈?
幼儿:因为螃蟹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
师:乌龟妈妈是怎么说的?
幼儿:„„
师:听到这里,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长得什么样了吗?谁来总结一下?
师引导幼儿总结出:小蝌蚪的妈妈“大眼睛、阔嘴巴、白肚皮、四条腿、穿着绿条衣裳,走路一蹦一跳的,唱起歌来呱呱呱。”
师:经历了这么多的挫折,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呢?让我们一起来把故事听完。
师放录音至结尾。
师:小朋友,谁来说一说,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在哪里找到的? 幼儿:在池塘边。
师:他们的妈妈是谁?
幼儿:青蛙
师:小蝌蚪的妈妈和它们长得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师:小蝌蚪长大了,也会变成青蛙的,那么你们注意听了吗?小蝌蚪是怎么样变成青蛙的?
幼: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两条前腿,后来换上绿条衣裳,脱掉尾巴,就变成了小青蛙。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
三、再次听故事,复述故事。
师:那么,让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吧,听的时候,可以小声的跟着读。师放录音,幼儿跟读。
师:小朋友,谁来完整地讲一遍故事?
教师找一名幼儿来讲,讲得好的,师生给予鼓励。
四、律动“小青蛙”歌曲。
小青蛙啊小青蛙啊大眼睛,阔阔的嘴巴捉害虫,四条腿走路一蹦一跳,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裳真好看,小青蛙啊小青蛙啊呱呱呱,世世代代保庄稼啊保庄稼,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大家都要爱护他。
师:以后小朋友再也不要抓小蝌蚪了,也不要再抓青蛙了,因为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帮助我们吃掉了许多害虫。保护庄稼。
幼儿:好。
五、表演故事
师:小朋友想不想到前面来表演故事啊?
师找几名幼儿到前面表演,表演完毕,幼儿评价,并给予鼓励。
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这节课表现的都很好,那么我们想想,这个瓶子里的小蝌蚪想不想找它自己的妈妈呀?
幼儿说:想。
师:是啊,每个人都想念自己的妈妈,我们的小蝌蚪也不例外,它也想念自己的妈妈,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把它们放回池塘里,让它们去找自己的妈妈好吗? 幼儿说:好
师组织幼儿课下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开始部分,用实体动物小蝌蚪引入,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倾听一遍故事后,多数幼儿能够说出:大金鱼,螃蟹,乌龟是怎么说的,也就是总结了青蛙的特征。知道了青蛙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它。明白了蝌蚪变青蛙的全过程,幼儿初步在心里形成了“卵——蝌蚪——青蛙”这样一个过程,我想这里我如果追问一下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幼儿的印象会更加深刻的,如果能在追问一下“由小小的卵长成青蛙容易吗?”“不容易”再加上我的强调,会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生命的成长是多么的艰难与复杂,也会在幼儿心里埋下“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种子。本次活动,小蝌蚪找妈妈历经多次失败都没有退却,最后终于成功的找到了妈妈,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挫折教育。对于21世纪的独生子女来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