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梅州人客家人春节习俗(共)
梅州人客家人春节习俗: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
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卯时)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初十后享灯以及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
农历新年的一些禁忌~
农历过年期间禁忌:过年通常从初一到初五为止,初五之后就要隔开,表示这个年已经过了,开始要恢复正常生活了,常规习俗过年有一些禁忌,例如过年不要生气骂人、打小孩等等,以下是过年一般人常听到的禁忌。
大年初一:
1.已嫁之女不可回娘家:过年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叁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过去的常规穷人家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饭,表示家里整年度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荤,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补品补药初一最好不要吃。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对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第二篇:客家人的婚姻习俗
客家人的婚姻习俗
1.客家人的来源
2.客家人以往的婚嫁习俗
3.客家人以往与现在婚嫁习俗的对比
4.客家人的婚姻习俗的结论
我们围绕这写的问题展开了这次的研究性学习。
客家人,又称为客家民系,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因从北方中原地区南下迁徙而产生,迁徙给了客家人坚韧的品性。尽管所处环境位于偏僻的山区,但是勤劳的客家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客家人并非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客居他乡的客人,而是指居住在在岭南地区有上千年历史的一个重要民系,是相对于广府、潮汕民系来说的。广东省内的三大民系,都是杂糅了岭南最早的原住民百越诸族而最终形成的[1]。客家民系比广府、潮汕民系形成的时间要晚,但客家人并不比其他两个民系晚来于广东,在广东的河源、惠州等地最早定居的就是糅合了古越族的客家先民,当时并没有客家这个概念(客家这个概念的最终形成已经是很晚的事情),此后,越来越多的南下黄河流域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土著族群交融以后产生了稳定的共同体,其主体有相当部分是生活在这里的古越族人民,而不仅仅是迁徙南下于这一地区的古代中原人。因此严格来说,客家人的祖先是融合了古代中原民系和古越诸族而形成的。所以我们这次选择的研究性学习是:“客家人的婚姻习俗”,我们了解到客家人在结婚时的习俗,旧时婚俗有“等郎妹”、“童养媳”、“顿花妹”、等。“等郎妹”是指结了婚长期没生下男孩的人,有钱便再娶,讨二奶三奶,直至能生男孩为止;而没钱的便买个女孩来抚养叫做“等郎妹”。意思是取个好兆头,等生个男孩。如果真生了男孩,父母便为他们匹配为偶。如此成婚者,大多女大于男,甚至相差很远,故有“十八娇娇三岁郎,晚间共枕尿满床”的哀怨。
有些做父母的,儿子一生下来,就为其婚事着想,向亲朋好友讨个女孩抚养,待女的长大后成婚,叫“童养媳”。这种婚姻一般是男长女幼,多出现在贫困人家。这种由父母包办的婚姻,很少有和谐的感情。
顿花妹”是指结了婚就急于生育的人,先抱养人家的女孩,若日后自己生下男孩,可让人成婚也可不成婚;若无生育或只生女孩,所抱养之女作自己女孩看待。
打扮新娘。新娘出嫁前,要请“扮娘”打扮。所请扮娘一定要“四片全”(即有子、有孙、丈夫健在,且在村中有名望)。打扮新娘要梳3次头,每梳一次都说一句吉祥的话:一梳梳到头,二梳福禄寿,三梳子孙满堂。接着便为新娘穿衣、裤和鞋。
上轿。打米筛花以后,家人、亲戚都要送红包给新娘,谓之“上轿钱”。父母还送一个提包给出嫁的女儿,包里装有莲子、枣子、早稻粒、长命草、糖丸、葱、蒜等象征美好的东西。之后,新娘悄悄上轿(一般不放鞭炮,认为嫁女是蚀本的事,不值得大张旗鼓。这种观念现有所改变,但风俗犹存)。
迎亲。新娘“上轿”后,由男方家的一名已婚男子引路“入门”。至新郎家时,门前燃放喜炮,用稻草、“桃符”燃起火堆,由“伴妇”接新娘“下轿”,并跨过火堆,进入祖公堂向祖宗行礼。
但是从今天来说,我们客家人结婚时的习俗可就变得简单多了,不再讲究那些仪式,但却充满了新意。以往讲究的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在古代也不乏以子女终身大事,做为攀龙附凤、谋取钱财的父母。想必祝英台的父亲非要把女儿嫁给马文采,而置女儿的幸福于不顾,也是看中了马家的富有吧!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苦的不仅仅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唐朝洛阳城女子步非烟,才貌双全,依照父母之命嫁给河南府功曹参武公业为妻,曹性情耿直,粗犷躁烈,只晓得武刀弄斧,步非烟的才情到了他那儿完全是对牛弹琴。尽管他对步非烟宠爱有加,步还是红杏出墙,后来事情败露,被武公业活活鞭打致死,这样的故事家家户晓,由于不断的发展,完善这样的事已少之又少,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如今追求的是自主选择,追求自己的真爱。但不代表我们完全摒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在现在我们仍然保留了旧时的婚嫁习俗,只是把以往的习俗简化罢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之前用的是桥子,现在是桥车,以前穿的是中国传统服装,现在穿的是婚纱。这都是由于社会的发展。
经我们了解到,客家人的婚嫁与现在最不同的是,以前的婚姻女方不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如今讲究男女平等,地位也提高了,拥有维护婚姻的法律。
我们还拍摄了一组照片,并与之前的照片对比可以发现有明显的变化。我们还向村子里的老人了解了一些婚嫁的习俗,但有些老人家认为现在同以前的对比,还有些弊端,如:浪费,现在的菜式很多但是太过于铺张浪费。
在我们组所有的组员的努力下,我们把收集到我资料整理好,每位组员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丘思静:客家人的婚姻风俗还是非常有特色的,客家人的文化一直保留得很好。温秀春: 还存在很浓厚的宗法观念,但随发展变化很大。
刘思航:现在比以为严重浪费,太过于铺张浪费。
陈永添:已有很大的发展,随社会发展而改善。
何炜棋:都比较繁琐,但很独特有特色。
刘雪珍: 都是中华民族的精华。
李子华: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黄志林:客家人的文化属于我们的财富。
根据我们全组组员的结论我们合而为一,得出总结论:总的来说,客家人的婚姻习俗还是很有特点的,和客家人的文化也同样独特,客家人的婚姻礼俗深受古时风气的影响,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所以客家婚姻习俗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
然而从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言吧,说它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促进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在学习研究中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我作为本组的组长,有时在分配工作过于疏忽,执意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结果造成某些缺漏和过失。幸好还不算严重,否则我真无地自容,组员也没有责怪于我,反而给我补遗拾漏。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还有我们感情的桥梁在起着作用吧。这段日子,我们一起外出调查,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会起巨大的作用。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以上就是我们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它让我们得到了锻炼,无论是社会交往的能力,还是自身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第三篇:客家人的丧葬习俗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近现代以来,大量学者对客家文化与习俗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客家丧葬习俗则研究得较少,此文则尝试对客家丧葬习俗作一较全面的表述以增进世人对客家文化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客家人是非常讲究礼仪的,丧葬礼仪则历来为客家人所重视,程序繁多,场面浩大,客家人往往在生前就准备了棺材,放置在土楼二楼空闲的房间里,或者架在廊道的屋梁上,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在客家山区,至今旧俗犹存;客家人的丧葬观念基本上继承了汉族传统,相信灵魂不死,重视福、寿、孝,丧礼讲究排场,特别重视风水;繁缛的葬俗首先来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古人认为人活着是灵魂依附于肉体,而死后灵魂与肉体就分开,灵魂是能够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会对子孙后代产生护佑的作用,因此把灵魂当作神秘的对象加以信奉。
旧时人们对待死人在归天路上的种种复杂仪式都是以灵魂的虚拟存在为前提的,逝去的人似乎仍然是一个生命需要人们去关爱。客家人的喊惊习俗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小孩生病时就要由孩子的母亲及其他中老年妇女烧香烛喊惊,认为小孩生病是因为灵魂离开了孩子的肉体,及时叫回灵魂孩子就平安无事了,古人相信人的灵魂在生前与死后是一脉相承的,人生有现世与来世,由此推断世界也有阳界与阴界,根据灵魂不死的观念,人死了以后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就是那个人们称作阴朝地府的地方。
客家人相信因果报应,认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多做善事能够荫子荫孙,今世不好死后也能得到好报,这便也是客家人重视丧葬礼仪的原因之一。客家人的丧葬方式多沿用古中原的传统,以土葬为主,多用棺葬,解放以后随着政府的倡导逐步实行火葬。
另亦有合葬、捡金、做生意、野葬等习俗。因笃信灵魂不灭的观念,旧时客家人对墓穴向来特别重视,一如生人起房,叫“阴宅”,犹重风水,凡筑墓葬必请风水先生选日子、时辰、选墓地、看朝向等。
丧葬礼可以说是客家礼仪中最为繁琐复杂的一种,它的仪式较多,是其它许多礼仪所不及的。同时,这种礼仪也最庄严、隆重的。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继承了汉文化传统的许多突出方面,如孝道、宗法制等,都在这种礼仪中体现出来。同时由于长期流迁以及与当地土著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客家的丧礼形成了自己民系独有的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客家丧葬仪规上显得既温情脉脉,极富人情味,同时也有几分严苛和冷峻,客家丧葬习俗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
1、送终,客家传统习俗认为凡人年在六十虚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对于这种正常死亡,家人在心理上、物质上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跪在跟前聆听遗嘱,哭泣尽哀并烧纸祷拜死者“升天”,是谓“送终”。
如在江西省赣县湖边乡一带农村,人们到了60岁时便要为自己的后事准备棺木,完成时还要大摆酒席举行隆重的仪式,将棺木置放于大厅的楼梁上,当地农村俗称“寿木上座”。客家人对送终一事相当重视,并以没能跟老人说上话为终身遗憾,所以闻说父母或其他至亲病危消息一般都要立即赶回,出门在外的亲属们即使不远千里也要日夜兼程赶回,尽最大可能见上最后一面,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是为“送终”;老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老人穿上,称“着寿衣”。
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件衣服,下身穿四件裤子,人一断气,子女立即烧纸钱、焚纸轿,放声悲哭,是谓“送终”,同时还要赶往亲友家中报丧。
2、报丧:报丧是指丧家向亲戚邻里报告死讯、丧期、葬期。一般小殓后,丧家即将死讯报告亲朋好友,以便他们在大殓及时前来吊唁。
报丧的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卜文的,后世还发展出来在报纸上登卜告报丧。民间一般以口头为主,即孝子或长孙亲往报丧,对那些至亲好友尤其是如此,否则礼数不到,对那些较为疏远的则捎个口信即可。
3、装殓:装殓是指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材。古礼装殓分大殓(入殓)、小殓。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或次日小殓,三日大殓。这也是和所谓三月下葬的旧俗相应的。
装殓时,有落枕习俗:即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枕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后世一般家庭停丧时间较短,入殓也就比较及时,大多临终穿好寿衣,第二天便装殓入棺。
4、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5、发丧: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请法师念经,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往往全族人丁参加,送葬亲友一路敲锣鸣炮,放生悲哭。
6、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7、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
8、捡金: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捡金”,然后重新安葬或将陶瓮集中安放在田地里,这才是逝者永久的墓穴。龙岗客家人丧葬习俗称之为“二次葬”,于逝者入土七、八年后,请人掘土开棺,其时尸体的皮肉内脏等软组织已腐烂殆尽,仵工将骸骨拾起,装在一个特制的陶瓮(俗称“金瓮”或“金塔”)里,择定吉日,将“金塔”安放于风水宝地中。有的地方还专门修建一座大型墓地,将“金塔”葬在里边,立上墓碑,俗称为“地”。墓地做好了,择日举行“圆地”仪式,祭祀宴客,称为“二次葬”,“捡金”是整个丧礼的最后一环。
客家人所强调的风水宝地要义有三: 一是要有龙势。即山脉绵延起伏、层峦叠嶂、罗列有序、奔腾有势等;来龙之势的大小主导着富贵的等级及人丁的兴旺。
二是要有局。即对景罗列各峰,湾环回托,或旗或鼓,或印或案,皆应为基地所用;局主导功名官禄。
三是要有水。即基地前面有对逆的江河,但江水又不是直冲基地,而是水口回环带水;水主财路。
因此,为寻得风水宝地,他们宁愿等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若一时间找不到吉地,便把金盎寄放于山间岩穴或田头地坎,以待日后安葬。
这种暂时寄存“金盎”,俗称“寄岩子”。据明代嘉靖年间《惠州府志》记载:“长乐、和平滋不忍弃亲于土之说,有停柩期年、三年而后葬者,或葬不数年,惑于风水,启土易棺,火化而改葬者”。再如兴宁,“纳骨于瓦瓶,名曰金瓶,迁葬而之它……亦惑于地师,数数迁易。……”到了清代,这种风气更是盛极一时。《嘉应州志》记载:“葬数年必启视,洗骨,贮以瓦罐。至数百年远祖,犹为洗视,或屡经起迁,遗骸、残蚀止于数片,仍转徙不已。甚且听信堪舆,营谋吉穴。”清人张新泰《粤游小志》载:嘉应州一带:“粤俗惑于风水……乃有既葬后,或十年或十余年复出诸土,破棺捡骨,谓之洗金。”风水原因是客家二次葬的主要原因,台湾客家人的二次葬便被称为“捡风水”,在梅县丙村二次葬则被称为“做风水”。客家丧葬中,一家丧事,众人相帮,完全是义务的,不收取任何报酬。
如果死者是妇女,其娘家享有特殊权利,什么事都由娘家人说了算。治丧期间,子孙要披麻戴孝守灵,不能梳洗也不能入席就餐,当年和次年的端午节不能包粽子,春节不能贴春联,也不能蒸年糕。
客家的墓穴讲究风水,由职业风水先生和丧家一起选定,客家人的墓穴外观很像五凤楼的形状。丧葬器物中,值得一提的便是棺材,棺材二字与官财谐音,寓意升官发财,客家人自古有为官的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很浓厚,在农村,几乎每位农民死后都会用棺材装殓尸首,也有人由于其他原因死后要被火化了,但是也会在死前吩咐子孙将自己的骨灰装在棺材里,他们都喜欢这种土葬的方式,以保存尸首的完整,寓意深远,因此,在棺材的制造上,客家人也颇费工夫;客家人的棺材也称寿木、老屋、寿床等,用于装殓逝去的人。
客家人对棺木的选材都比较讲究,一般使用杉木制造,制作寿木时,家境富饶的,大都选用老油杉最根部的一段,尽可能大,用4根整木方料做寿器,称“四角”,即盖板、底板和边板用整块大的木料做成,上下左右共四块,两头各一块,共六块,每块都是完整不用合并,棺木内有一块由7颗星连成的抬尸板,称“七星板”,此外,还有“六角”、“八角”寿木,即由6根或8根木料做成,中等富裕人家一般制做“十个角”寿木,选用的木料比“八个角”略小;一般人家做“十二角”寿木,即棺财由12根小木料做成,比“十个角”木料又稍小一点,造价便宜一些,十根木料做成的,其中顶盖为三根木料,底部为三根木料,两边各两根木料,前后为五到十一块其他木料。在农村,因经济条件所限,使用十根木料制造棺材的较多,于是棺材又被称为“十页瓦”、“十大块”,也有用十二根木料制成的,俗称“十二元”。
农家制做棺木,一般在30岁左右就要精选木料制作好,准备去世以后用。俚语云:“三十冇付板(指棺材),看你好大胆”,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准备寿木了,没有预备好,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将措手不及。
故此,客家人一般在世时就要做好棺木,称“寿木”或“寿器”,表示添寿加福。许多人都在生前就将棺材准备好,有的是子孙准备的,有的是自己准备,有的准备长达数十年之久。
棺材板拼合后,用桐油石灰膏将所有的缝隙填补好,内外用油漆和棉布一层层贴上,使之滴水不漏,旧时有的停棺三年以上都不见漏气漏汁。油漆颜色大体两种,一是黑色,一是红色,视各地习俗不同而异。寿木做好后,漆工及时刷好油膝,两头画上图案,大头顶端写一“福”字,前端小头写一“寿”字,棺盖板上用红纸书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夭折的人,所用棺材一般不漆颜色。
客家习俗,在棺材底上先放草木灰和有香味的树叶,铺棕片12片,闰年多一片(广东客家人爱铺一寸厚黄泥),再放“七里板”(穿有七个孔的薄木板),板上铺草纸和布。死者身上还要盖七条褥,叫“上七下八”。
棺材底里该放的东西放上后,由亲人两位(有的地方由土工)用两条白布将遗体提起放入棺内,头部裹以丝绵,头顶两块砖,称“合砖”,写上死者姓名世系生卒年月日时。宁化等地制作内碑,写上死者生卒年月日时和子孙姓名,以备后查,男放脚下,女放头上。
遗体放好后,要拉中线,把遗体摆正中,棺内的空隙处,有的填上木炭,有的用死者遗服塞紧,上面再盖上褥,即用白布和画布做成的杯子式样。宁化客家人给死者的褥是上七下八,即在尸体上垫八条,尸体上盖八条。
闽西客家人给死者盖上出嫁女儿送的白色面布,头侧放一盏长明灯,米饭一碗,蛋一个,饭上插筷子一双。日夜轮流守候,切忌狗猫接近。遗体四周撒些石灰,以防虫蚁。客家人的习俗,未过花甲而身亡的称“短命”,一般不能享用棺木安葬,只能用几块木板钉成棺材状,俗称“火板子”,将其安葬。
客家丧葬文化,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对逝者的尊重,对祖先的崇拜,是祈求祖先庇佑福荫子孙后代的重要仪式,是古代客家文明礼仪的一种体现。
第四篇:客家人的传统婚嫁习俗
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更多内容...[来源网站:www.heci.net贺词网!]
第五篇:广西客家人的祭祖习俗 -
一.地理环境
1.1临山而居
村落两面环山,一面山上都是松树,另一面是桉树,中间有条小河。山顶有两处天然的泉水,是全村人的日常用水来源,一处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另一处常年不衰。
1.2依河而处
河里有很多种类的鱼,罗非鱼,芭蕉鱼,石头鱼较多。每年的冬天,到外边打工的青壮年回来过年时,就会撑着竹筏,带上捕鱼设备到河里捕鱼,拿到河岸上卖,全村人都买。
河两边有两种竹子,一种叫黄竹,它的用途很多,一是做竹筏;二是织成鸡笼,篓子等竹制品,但是这种工艺就我爸爸这一辈肯学了;三是做竹笋,每年的雨季之后都有大量的嫩竹笋,那个时候我们就采很多回来,一部分当家常菜,另一部分做成腌制做成酸笋。
以前河岸上有许多沙石,近两年来由于建房的较多,基本被采完了。再往高一点就是田地,离村庄比较远的都承包给了一个老板种橘子,现在已成规模,每年他都请我们村的人去帮他剪橘子。
二.交通状况
2.1陆路
今年夏天刚铺了水泥路,村里离去集市的马路有五公里左右。
2.2水路
以前走三十分钟的山路到河下游的村庄就有船到集市,现在水泥路修好了,有车进来,所以基本没人坐船了。
三.主要经济来源
传统的是松树脂,每家每户都分到一小片的松树林,一直以来都是靠松树脂维持生活,所以现在能割松树脂卖的松树已经不多。现在有点悲哀的是很多人砍了松树直接种上桉树。目前能出去打工的年轻人都出去了,都是过年了才回来。
四.生活习俗 4.1节日祭祀(要庄重)
每当节日来临,全村的人都会到祭祖庙堂里祭拜祖宗,传统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鬼节。4.1.1祭祖庙堂
祖宗符前有一个较高的祭祖桌。桌上摆着四个祭祖用的香炉,最前面用来插放蜡烛,后面两个大的用来插放香。接着事两排杯子,俗称三茶五酒。桌子平行的左方有一个祭位,桌子底下也有一个祭位,每个祭位都有一个插放香的香炉。大厅的中间依次排列四张八仙桌,用于摆放祭品。4.1.2大年三十 4.1.2.1祭祀物品
两碗阉鸡肉,一碗猪肉,三碗米饭,三双筷子,酱油一小碟,茶酒各一小壶,八个小杯子,爆竹一卷,香十二支,大红蜡烛两支,纸钱若干。4.1.2.1祭祀前
十二点钟开始家家户户准备杀鸡,鸡只能用阉鸡而且是越肥越好,接着是煮熟。煮好的整鸡先拿去拜伯祖宗,不比祖宗隆重,这里不多讲,讲究的是煮的过程中要把鸡头和脖子煮成2字,鸡嘴用刀稍微隔开使它微微张开。拜完伯祖宗后把鸡切成块状,只要鸡肉部分并且在整碗肉的上方放鸡胸脯肉,两个鸡腿分别放在两侧,猪肉上要稍微放点盐。4.1.2.2祭祀中
祭祀都争着第一个到,讨一个好的彩头,先到的要恭恭敬敬地把香炉酒杯等用品刷洗干净,摆整齐。家长把祭祀物品按规则摆放在八仙桌上:最前面是三个茶杯接着五个酒杯,之后是三碗米饭配有三双筷子,最后是两碗鸡肉和一碗猪肉;在这期间年轻人也就是自家的青年负责点香点蜡烛。除桌底下的香炉插一根外,庙堂内的每个香炉各插三根,庙堂两边门各插一根,插香时要事先一鞠躬三拜,插完香后要给祖宗敬茶酒并叫“祖宗吃晚饭”。随后来的人依次如此。
纸钱和炮仗放在堂外,由几岁的小孩来把纸钱一张一张的分开,堆成一座小山。等所有的人都到齐后,大家相互拜年,都是一些客套话。闲聊十几分钟后,村里的长者带领刚成家不久的年轻人叩拜祖宗。长者在中间,年轻人两边,地上铺着草席,一跪一扣头一站,做三组。跪拜完后长者大声叫唤,拜祖宗咯,所有的人都停下谈话,家长叫唤小孩拜祖宗,不一会儿四面八方都有小孩跑来拜祖宗,大家齐刷刷地站在庙堂前一鞠躬三拜做三次。之后点鞭炮,炮声震天,响得越久越大声越有喜庆。鞭炮烧完后就烧纸钱,等纸钱烧完后再拜祖宗,祭祖结束。4.1.2.3祭祀后
祭祖完成后,祭祀信仰的诸神,如石神,树神。我家信仰的是石神,那是一块靠近河边的石头,石头很高很大。村里几乎都有自家要祭的诸神,据说可以保佑自家的孩子健康成长。祭石头神的祭品与祭祖的一样,把茶酒换新的,在石头神的左上角点燃三根香即可。在这期间也要敬茶酒,就过三巡后点燃鞭炮,鞠躬三拜。
回到家后,家家户户都要在庭中祭天,祭祀逝去的亲人,小孩要敬酒,感谢上天祖宗及亲人的恩德。4.1.3大年初一 4.1.3.1祭祀物品
三碗糖水糕,三双筷子,茶酒各一小壶,八个小杯子,爆竹一卷,香十二支,大红蜡烛两支,纸钱若干。4.1.3.2祭祀前
六点钟起床做糖水糕,主要的原料有糯米粉和红糖。4.1.3.3祭祀中
流程与大年三十的一致。4.1.3.4祭祀后
与大年三十一致。值得一提的是这天早餐全家人吃糖水糕,直到中午才能开荤。之所以要在大年初一吃糖水糕,流传说法是全家人生活要从年初一开始甜甜蜜蜜,和睦相处。4.1.4大年初二 4.1.4.2祭祀物品
两碗阉鸡肉,一碗东坡肉,三碗米饭,三双筷子,酱油一小碟,茶酒各一小壶,八个小杯子,爆竹一卷,香十二支,大红蜡烛两支,纸钱若干。
祭祀流程与大年三十一致。4.1.5大年初三 4.1.5.1祭祀物品
三个大粽子,用红色的纸贴在粽子的表面,祭祀一天。这一天不用全村人去祭祀,只把粽子敬祖即可。4.1.6清明节 4.1.6.1祭祀物品
发糕两碗,瘦猪肉一碗,香一包,蜡烛一包,祭祀用的红纸一袋。4.1.6.2祭祀前
准备工作要做好,村长组织大家去扫墓,联系本村有车的人开车载全村人去扫墓,家家户户带上镰刀和铲子,发糕多带点在路上吃,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持续时间为三天左右。
来到墓地时要把祖宗的坟墓上的旁边的杂草统统清理掉,在外围边上做一条水沟,防止水浸到墓地,沿着圈放红色的纸,用泥巴压住不让风吹走。再换一块泥巴做的圆圆的坟头并在中间夹着一张红色的祭祀纸。4.1.6.3祭祀中
村长先在墓前鞠躬祷告,说我们子孙来看望祖宗,感谢祖宗的恩德。然后点上蜡烛两支和香若干柱,各家依次把祭祀用的发糕,猪肉摆敬放在坟前。年老的展开纸钱点上,嘴里念念有词为全村人祈祷,希望祖宗保佑我们子孙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子孙平安,生活美好。我们围成一个大圈虔诚地鞠躬三拜,做三次。点爆竹,放烟花。待到纸钱烧尽后集体再次鞠躬叩拜,祭祀结束。
朝下一个墓地前进,流程基本一致。
五.调研感受与总结
祭祀祖宗是我们村里头等的大事,大凡村里的红白大事都要祭祖,例如,嫁娶,建房,小孩满月,丧事等都要求祭祀,但是要求不一样,准备的祭品也不一样,流程更不一样了。村里的人对祭祖也很看重,尤其是节日,不论多远能回来的一定要回来,不然你自家有事要全村人帮忙时没有人会帮忙的。大家都会说那人连个年都不回来,忘了祖。
作为新一代接班人,作为新青年,我们这一代有必要将这种传统的习俗传承下去,感谢祖宗的恩德,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