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锦林小学法治进校园信息
锦林小学“梦想起航 安全成长”法制教育讲座
为了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制意识,接受法制教育,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10月12日下午,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李海明检察官来到锦林小学,针对四至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题为“梦想起航,安全成长”法制教育讲座。
通过图片、动画、热点案例等形式,从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课间活动安全、校园防暴力安全等方面进行讲座,生动浅显,案例鲜活真实,为学生敲响了警钟,增强了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锦林小学 龚艳华)
第二篇:法治文化进校园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了切实提高我校广大师生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学校决定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目标,以“弘扬法治理念”为主题,根据广大师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坚持育人为本,以集中宣传教育为途径,着力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着力提高师生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着力增强师生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水平,着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水平。
二、宣传内容
1. 突出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和国家活动基本原则等内容,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加强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理论的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
2.突出加强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法等相关法律宣传,引导学生远离社会陋习,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同时,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教育广大师生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3.突出治安管理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围绕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和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治安管理法、刑法宣传,加强学生防盗窃、防人身伤害、防诈骗抢劫教育,确保学校不发生任何治安刑事责任事件。
三、实施内容
(一)开展以“法治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学科教学
1、法制教育在常规课程中的渗透。⑴《思想品德》:结合学生的品德修养,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将法制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了解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了解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增强依法办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2.《思想政治》:结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必修课程的教学,了解法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感受法律的作用和权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理解依法治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3.语文、生物、体育等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与法制教育相联系的内容。挖掘法制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法治文明、公平正义、恪守规则等方面的教育。例如,语文课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渗透崇尚公平正义、违法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光荣等教育;生物课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生命、尊重人权的教育;体育课对学生进行遵守规则、崇尚公正的教育等等。各相关学科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要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学科史上的有趣材料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2、法制教育在校本课程中的渗透。⑴视频课:利用学生每星期日的视频课,定期播放相关法律、法规、案例视频,提高学生法律知识,加强学生法制观念。⑵心理健康课:及时了解学生心态,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加强学生相关法律、法规教育。⑶晨训、班会和夕会:利用晨训、班会和夕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有关管理手册》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基础法律知识。
(二)开辟“法治文化进校园”教育宣传主阵地。
1、校园广播:利用校园广播,专设一块“法制前沿”板块,按时开播。
2、校园宣传栏:由校法制宣传组负责,定期张贴法律、法规、案例资料及相关活动照片等,在校阅览室、图书馆内增加法律刊物。
3、班级:每班开设一块“法制园地”、黑板报登载相关法制知识、警言、活动资料等;设立法制图书角,增订一份法制报或相关法制刊物等。
(三)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专题教育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思想认识、行为表现和社会实际出发,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专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2、举办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座谈会。
3、举办法制教育宣传图片、案例展。
4、利用每学期各年级分别召开家长会之机,向家长发送法制宣传教育材料或邀请法制教育工作者做专题报告,并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以动态管理形式监控学生的校外活动。
5、举办“法律伴我成长”征文比赛。
6、举办“法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
7、举办法制教育书画比赛。
8、举办法制教育知识竞赛。
9、举办法制教育手抄报评比活动。
(四)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法律、践行法律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学生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1、利用好班团队活动,举行相关法制辩论会或模拟法庭
2、举行“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体育活动。
3、开展传统节日、纪念日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如:清明节祭扫烈士园陵,“3.15”消费者权益日、“6〃5”世界环境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
4、举办开学典礼、入团仪式,培养学生爱国、爱法的情感,增强守法、用法的能力。
第三篇:“法治进校园”工作总结
**第一中学“法治进校园”工作总结
我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国家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的方略,以规范办学行为为重点,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目标,积极促进法律、法规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师生的法制认识,丰富师生的法律知识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法治进校园,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地发展,通过不断的学习,广泛的宣传,系列的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全校普法教育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强化,无一起违法乱纪事故发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依法治校的工作机制
组织建设是开展依法治校工作的根本保证。我校有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由书记担任组长,校长为副组长,副校长、政教主任为成员。每学期初,学校召开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员会,回顾总结上年工作,制定当年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把依法治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依法治校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同计划、同实施,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学校各个部门和具体人员,确保依法治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打好依法治校的基础
以“法制进校园”活动为载体,引导和促进师生学法、守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意识,增强教师依法治教的能力和自觉性。
(一)认真组织学法,提高师德水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我国的法令、法规办学,自觉抵制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照教育规律办学,争取良好教育成效。
2.注重法律知识学习,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根据我校实际,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开展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老师要起带头模范作用,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
3.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把依法治校的教育工作与《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4.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学校教职工大会、工会、少先队等群众组织在“四五”普法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校中的积极作用。
5.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每学期举行一至二次的法律、法规等有关知识讲座,以提高师生们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的防范能力。使依法治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
6.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把法制教育列入教学课程,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7.建立健全法制教育制度;要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
8.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法律素质。加强教师管理,依法处理品质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9.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积极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要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情况,不瞒报或者漏报。
10.学校要规范学籍管理制度,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开除未成年学生;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合法,符合规定程序;建立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
(二)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学生法律意识。
我校能坚持做好学生的普法教育工作,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熏陶,激起他们的遵纪守法的强烈意识。
1、充分利用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栏和各种集会,如:教职工大会、报告会、升旗仪式等,请法制副校长做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宣传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保证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
2、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挖掘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渗透。上好班会,加强常规管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团委能坚持每周一检查,保证不流于形式,切实加强了学生的行为规范。
3、开展法制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得到感染。
(1).每学期学校都聘请的法制副校长或校外辅导员都要到校作普及法律知识的报告。三月份,邀请了县法院买买提.马木提和县公安局买买江.阿不都威力两位法制副校长作了法制专题讲座。他们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做为同学们分析和讲解青少年容易触犯的各类犯罪行为,对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化解矛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告诫同学们要通过学法,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做一名合格好学生和社会主义好公民。
(2).4月份,学校团委组织开展了法制黑板报的制作展览,各班级的黑板报都以图文并茂,新颖的版面设计、工整的字迹勾勒出浓浓的普法精神,黑板报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版面设计活泼,主题鲜明而具时代气息,充分展示了师生们独特的创造性和饱满的热情。
(3).5月份,组织各班利用班会时间举行 “法在我身边”主题班会活动。活动中,各班采用法律法规知识问答,典型案例分析,蕴含法律法规知识的小品、相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从中明白了法的重要性,深深地强化了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了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懂得了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同时要自觉地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
(4).6月份,开展法律安全知识实践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活动的开展,对事件的审理,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法庭审理案件的主要经过和程序,同时也通过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熏陶。
我校的依法治校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成绩显著,我们今后将继续努力,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思想,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为构建和谐校园创设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法治进校园 讲稿
“法治进校园”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新丰县人民检察院,我是新丰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简称未检办)的一名干警,接下来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远离违法犯罪,学会自我保护”这节课程。大家看下了ppt上面的这个图标,有没有哪个同学知道这是个什么机构?或者说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检察院这个名字?知不知道检察院主要与什么打交道呢?
同学们,不要搞错了,检察院可不是检查身体的。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我们打交道的主要一个是法律,一个是违法犯罪的人。现在,大家只要知道检察院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让违法犯罪的人得到法律的严惩,让好人的权利得到法律保护。
而检察院内负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未检办,我们做的工作主要是教育挽救和感化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保护未成年人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负责这次的法治进校园工作。而今天检察姐姐过来也是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在这节特殊的课程中有所收获。
在正式开始课程之前,我们准备了一些和法律知识相关的题目,先考考大家。知道答案的同学可以举手,谁先举手我就请谁回答并有奖品送出。【问答和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知识】第二道题,我们这次不请举手的同学回答,而是请和今天日期一样的座位号的同学回答。
一、违法犯罪离我们并不遥远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相信大家都已经有自己的微信,玩起自己的微信群聊和微信朋友圈。
下面大家看看这个案例:李某和小颖是同班同学,李某平时觉得小颖和她不合,很不喜欢小颖。同学们刚开始组建微信群,李某就一直不愿意小颖进群,不让她参加班里的聊天群,后来小颖还是进入了班上的微信群,李某又多次在微信群上对小颖进行辱骂,最后甚至发一些有损小颖形象的照片。后来,李某觉得做的这些小事没能满足自己,越发过分完全不够后果地将有损小颖的4张照片P上一些辱骂的文字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即使小颖多次要求其删除,但李某一直不听。后小颖忍无可忍便告诉其目前并报了警。
上述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网络校园暴力行为,骂人就是侮辱他人,是不道德行为。在微信聊天群或者在自己公开的朋友圈内辱骂他人都可能触犯法律,应当受到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则构成犯罪。我国刑法也规定了,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46条规定,犯侮辱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我们平时听到的“打群架”,也是典型的校园暴力行为,对于“打群架”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很可能会涉及法律上什么罪名呢?
法律规定一个罪名叫做聚众斗殴,是指出于私仇、争霸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而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多表现为流氓团伙之间互相殴斗,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约定时间、地点,拿刀动棒,大打出手,往往造成伤亡和社会秩序的混乱,是一种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的恶劣犯罪行为。
聚众斗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常见的犯罪类型有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盗窃、抢劫。
二、法律知识【解释的过程中附上案例】 下面,我要和大家分享几个法律小知识:
(一)谁是未成年人?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这里的同学都是不够18岁的,而且有些是不满14周岁的人,那是不是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如果这样想那就错了,因为你们很快就会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并且在我们身旁,我们办过的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只增不减。
(二)不良行为有哪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三)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请各位同学自我检查自己是否有上述所说的不良行为,甚至是严重不良行为。如有,则要尽快改正。我们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发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一般规律是:不良习惯-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
(四)什么是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简单的说,犯罪就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比如偷东西、打架、抢劫等就是一种犯罪行为,会受判刑、抓进监狱的严重处罚。
(五)什么是共同犯罪?
我们国家法律还有一个概念叫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条件:①二人以上;②共同故意;③均构成犯罪。未成年人参与共同犯罪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拉帮结派,和“哥们”讲义气。如果你知道别人要去打人或者实施其他犯罪(偷/抢/贩毒……),你参与其中,加油助威,提供犯罪工具,那么对别人造成的危害后果,你也是要负责任的。也就是法律不单单惩罚那些真正拳打脚踢的人,也惩罚在一旁助威帮助的人。
(六)什么是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法律规定的惩罚,重则判刑关进监狱,或关进入拘留所受到行政拘留,轻则也要对你自己做过的事进行赔偿、恢复原状。
第五篇:法治进校园讲话稿
法治进校园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中小学生应了解的法律常识和预防违法犯罪。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对法律应该感到很熟悉了,法律是人类历史的缩影,它与我们同在,从摇篮到坟墓。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我国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要“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青少年要健康成长,就要遵守社会公德,知法、学法、懂法、守法,自觉地用道德、纪律、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同学们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学习法律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并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① 初中生甲失手致伤乙,算不算违法? ② 如果甲的行为违法,违反了什么法?
一个周末,某市的一个小区内,三位初中生在小区的绿化广场上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到地上,重重地摔了下去。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急救车拖走。
那么,在这个事件中,乙的行为到底违法了没有呢?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甲的行为造成了乙身体受到伤害,侵害了乙的健康,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他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乙住院期间的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费、照顾乙的人员的误工费、交通费,如果乙经过司法鉴定构成了伤残,甲还要承担乙的人身损害赔偿金和适当的精神抚慰金,甲是一名未成年人,由他的监护人来承担赔偿责任。其次,如果司法鉴定机构确定乙为重伤,甲的行为还触犯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第二百三十五条的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中小学生年龄基本在6至16岁之间,这个年龄正是心理成长变化最快的阶段,容易冲动,进而给他人,给自己带来伤害。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法律知识。
18周岁以下均为未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我们首先应当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从而知道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应寻求哪些保护。法律规定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 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未成年的基本权利如下:
1、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
2、人身自由权。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剥夺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和非法搜身。
3、姓名权。未成年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滥用和假冒。
4、肖像权。未成年人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
5、名誉权。未成年人享有名誉权,其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未成年人的名誉。
6、荣誉权。未成年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其荣誉称号。
7、财产所有权。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卦、扣押、冻结、没收。
8、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享有合法财产的继承权,并受法律保护。
9、著作权。未成年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10、专利权。未成年人对其获得批准的专利享有专利权,并依法得到保护。
11、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未成年人对国家各项工作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12、取得国家赔偿权。未成年人依法有取得国产赔偿的权利。
13、宗教信仰自由权。未成年人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14、民族风俗习惯自由权。未成年人的民族风俗习惯依法受到保护。
1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对未成年人的信件,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或检察机关依法进行检查,或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10岁以下)的信件,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拆外,未经未成年人本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家长和老师)不得私拆、截留、隐匿、毁弃。
16、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17、法律规定的其他的权利。
那么什么是违法行为呢?简单的说,违法行为就是指违反法律,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带管制道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出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面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行为逐年攀升的情况,学校、家庭和个人该怎样预防呢?
1.学校预防。学校要真正做到育人,要面向全体学生,对问题学生要正确引导,给他们鼓励,防止滑向犯罪的边缘。
2.社会预防。优化社会文化环境,预防和减少不良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为学生提供健康、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场所。3.家庭预防。家长要杜绝对孩子百依百顺的错误做法,做到爱要得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4.作为一名学生应有基本的是非观念,面对校内外的不良诱惑要有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在我们受到侵害时应主动告知家长、老师,必要时可以走法律途径。
我们的法治安全讲座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做到心中有法 行不逾矩,同时能够提醒家长和学生依法办事,那么我们的学习目的就达到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