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8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
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试行)的通知
(银发〔1999〕31号)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资金分配体制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对信贷资金的风险缺乏严密、科学的控制管理,没有建立和严格实施国际银行业普遍遵循的统一的授权授信制度,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对同一客户分头授信,对本外币分割授信,对贷款、贴现、承兑、担保、信用证等分散授信。结果造成信用证项下大量垫款和损失;银行不能了解和控制对单一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风险过度集中;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使各商业银行蒙受重大损失;给银行自身及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我国银行业推行统一授信刻不容缓。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各行应立即根据《指引》的要求,从本行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信贷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制定本行的统一授信制度及实施细则;同时要修改和制定有关业务规章,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组织结构作出相应调整。
各行在推行统一授信制度、深化信贷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加强内控与改善金融服务,注意安全与提高服务效率的关系,在加强对信用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
各行应将根据《指引》制定的统一授信制度及实施办法,以及相关的业务规章制度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中国人民银行将组织力量对各行制定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城市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问题,由人民银行各分行部署。
中国人民银行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日 附件
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试行)
第一条 为在商业银行推行统一授信制度,在加强对信用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在我国建立审慎高效的现代银行制度,根据《商业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统一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法人客户或地区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贷款、贸易融资(如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贴现、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表内外信用发放形式的本外币统一综合授信。
第三条 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是指商业银行在对单一法人客户的风险和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的能够和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银行对该客户提供的各类信用余额之和不得超过该客户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第四条 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统一:
(一)授信主体的统一。商业银行应确定一个管理部门或委员会统一审核批准对客户的授信,不能由不同部门分别对同一或不同客户,不同部门分别对同一或不同信贷品种进行授信。
(二)授信形式的统一。商业银行对同一客户不同形式的信用发放都应置于该客户的最高授信限额以内,即要做到表内业务授信与表外业务授信统一,对表内的贷款业务、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贴现等业务和表外的信用证、保函、承兑等信用发放业务进行一揽子授信。
(三)不同币种授信的统一,要做到本外币授信的统一,将对本币业务的授信和外币业务的授信置于同一授信额度之下。
(四)授信对象的统一。商业银行授信的对象是法人,不允许商业银行在一个营业机构或系统内对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支公司客户授信。
第五条 商业银行对每一个法人客户都应确定一个最高授信额度。商业银行在确定对法人客户的最高授信额度的同时,应根据风险程度获得相应的担保。
第六条 对由多个法人组成的集团公司客户、尤其是跨国集团公司客户,商业银行应确定一个对该集团客户的总体最高授信额度,银行全系统对该集团各个法人设定的最高授信额度之和不得超过总体最高授信额度。第七条 商业银行应及时掌握最高授信额度的执行情况,对最高授信额度的执行情况进行集中控制和监测,不允许有擅自超越授信额度办理业务的情况。
第八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和客户经营情况,适时审慎调整最高风险控制限额。但额度一旦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应相对稳定,银行不应随意向上调整额度。
第九条 商业银行应设计科学的风险分析评估模型或方法,以确定对某一客户的最高授信限额。风险分析、评估模型应定性与定量标准相结合。定性标准应至少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客户的风险状况。包括客户的财务状况、发展前景、信誉状况、授信项目的具体情况、提供的抵押担保情况。
(二)银行的风险状况。包括对银行的授权、目前的资产质量状况、资金来源或资本充足程度、银行当前的财务状况。对银行自身风险状况的分析在银团贷款或大型项目贷款时尤其重要。
(三)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包括客户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市场所占份额、国家风险等。
(四)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资源条件等。
第十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统一授信管理制度的要求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职能部门,有利于科学决策和风险控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审贷分离原则,保证授信额度审批部门与执行部门相互独立,形成健全的内部制约机制。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统一授信审核、批准部门与执行部门要分清责任、协调运作。
最高授信额度确定后,各种具体授信形式的发放仍应由信贷管理部门逐笔审批,授信额度执行部门如国际业务部门,主要负责授信形式发放的业务操作和相应的风险防范及处置。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确定统一授信的审批程序,审批程序应规范、透明,包括信息收集、核实,授信审核、审批的全过程。
第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设置专门部门进行管理,保证内部管理信息的充分流动,保证管理层能够随时了解授信额度的执行情况、客户的风险状况,保证统一授信管理的有效性。
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制定适当的信用授权制度。商业银行确定最高授信限额,应保证在规定的授权范围之内。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识别、监测、控制和管理信用风险的系统,以精确地确定授信的最高限额。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应重视统一授信的管理方式,严格监督客户最高授信额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应对风险的发生负最终责任。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围绕统一授信制度,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建设,制定统一授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以及相关的业务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制定的统一授信管理办法和制度应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内部应加强对最高授信额度和授权制定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超越授权和授信额度开展业务的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统一授信管理方式的监督,重点审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和执行情况。
第二十条 对没有实行统一授信管理方式的商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情况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一)停办部分现有业务;
(二)不予批准新的授信业务;
(三)根据风险状况对资本充足率作相应调整。
第二十一条 本指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
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试行)
第一条 为在商业银行推行统一授信制度,在加强对信用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在我国建立审慎高效的现代银行制度,根据《商业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统一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法人客户或地区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贷款、贸易融资(如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贴现、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表内外信用发放形式的本外币统一综合授信。
第三条 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是指商业银行在对单一法人客户的风险和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的能够和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银行对该客户提供的各类信用余额之和不得超过该客户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
第四条 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统一:
(一)授信主体的统一。商业银行应确定一个管理部门或委员会统一审核批准对客户的授信,不能由不同部门分别对同一或不同客户,不同部门分别对同一或不同信贷品种进行授信。
(二)授信形式的统一。商业银行对同一客户不同形式的信用发放都应置于该客户的最高授信限额以内,即要做到表内业务授信与表外业务授信统一,对表内的贷款业务、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贴现等业务和表外的信用证、保函、承兑等信用发放业务进行一揽子授信。
(三)不同币种授信的统一,要做到本外币授信的统一,将对本币业务的授信和外币业务的授信置于同一授信额度之下。
(四)授信对象的统一。商业银行授信的对象是法人,不允许商业银行在一个营业机构或系统内对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支公司客户授信。
第五条 商业银行对每一个法人客户都应确定一个最高授信额度。商业银行在确定对法人客户的最高授信额度的同时,应根据风险程度获得相应的担保。
第六条 对由多个法人组成的集团公司客户、尤其是跨国集团公司客户,商业银行应确定一个对该集团客户的总体最高授信额度,银行全系统对该集团各个法人设定的最高授信额度之和不得超过总体最高授信额度。
第七条 商业银行应及时掌握最高授信额度的执行情况,对最高授信额度的执行情况进行集中控制和监测,不允许有擅自超越授信额度办理业务的情况。
第八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和客户经营情况,适时审慎调整最高风险控制限额。但额度一旦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应相对稳定,银行不应随意向上调整额度。
第九条 商业银行应设计科学的风险分析评估模型或方法,以确定对某一客户的最高授信限额。风险分析、评估模型应定性与定量标准相结合。定性标准应至少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客户的风险状况。包括客户的财务状况、发展前景、信誉状况、授信项目的具体情况、提供的抵押担保情况。
(二)银行的风险状况。包括对银行的授权、目前的资产质量状况、资金来源或资本充
足程度、银行当前的财务状况。对银行自身风险状况的分析在银团贷款或大型项目贷款时尤其重要。
(三)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包括客户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市场所占份额、国家风险等。
(四)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资源条件等。
第十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统一授信管理制度的要求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职能部门,有利于科学决策和风险控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审贷分离原则,保证授信额度审批部门与执行部门相互独立,形成健全的内部制约机制。
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统一授信审核、批准部门与执行部门要分清责任、协调运作。最高授信额度确定后,各种具体授信形式的发放仍应由信贷管理部门逐笔审批,授信额度执行部门如国际业务部门,主要负责授信形式发放的业务操作和相应的风险防范及处置。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确定统一授信的审批程序,审批程序应规范、透明,包括信息收集、核实,授信审核、审批的全过程。
第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设置专门部门进行管理,保证内部管理信息的充分流动,保证管理层能够随时了解授信额度的执行情况、客户的风险状况,保证统一授信管理的有效性。
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制定适当的信用授权制度。商业银行确定最高授信限额,应保证在规定的授权范围之内。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识别、监测、控制和管理信用风险的系统,以精确地确定授信的最高限额。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应重视统一授信的管理方式,严格监督客户最高授信额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应对风险的发生负最终责任。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围绕统一授信制度,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建设,制定统一授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以及相关的业务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制定的统一授信管理办法和制度应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内部应加强对最高授信额度和授权制定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超越授权和授信额度开展业务的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统一授信管理方式的监督,重点审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和执行情况。
第二十条 对没有实行统一授信管理方式的商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情况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一)停办部分现有业务;
(二)不予批准新的授信业务;
(三)根据风险状况对资本充足率作相应调整。
第二十一条 本指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发布部门: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日期:1999年01月20日 实施日期:1999年01月20日(中央法规)
第三篇: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
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试行)的通知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资金分配体制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对信贷资金的风险缺乏严密、科学的控制管理,没有建立和严格实施国际银行业普遍遵循的统一的授权授信制度,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对同一客户分头授信,对本外币分割授信,对贷款、贴现、承兑、担保、信用证等分散授信。结果造成信用证项下大量垫款和损失;银行不能了解和控制对单一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风险过度集中;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使各商业银行蒙受重大损失;给银行自身及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我国银行业推行统一授信刻不容缓。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各行应立即根据《指引》的要求,从本行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信贷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制定本行的统一授信制度及实施细则;同时要修改和制定有关业务规章,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组织结构作出相应调整。
各行在推行统一授信制度、深化信贷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加强内控与改善金融服务,注意安全与提高服务效率的关系,在加强对信用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
各行应将根据《指引》制定的统一授信制度及实施办法,以及相关的业务规章制度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中国人民银行将组织力量对各行制定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城市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问题,由人民银行各分行部署。
中国人民银行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日 附件
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试行)
(银发〔1999〕31号)
第一条 为在商业银行推行统一授信制度,在加强对信用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在我国建立审慎高效的现代银行制度,根据《商业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统一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法人客户或地区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贷款、贸易融资(如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贴现、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表内外信用发放形式的本外币统一综合授信。
第三条 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是指商业银行在对单一法人客户的风险和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的能够和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银行对该客户提供的各类信用余额之和不得超过该客户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
第四条 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统一:
(一)授信主体的统一。商业银行应确定一个管理部门或委员会统一审核批准对客户的授信,不能由不同部门分别对同一或不同客户,不同部门分别对同一或不同信贷品种进行授信。
(二)授信形式的统一。商业银行对同一客户不同形式的信用发放都应置于该客户的最高授信限额以内,即要做到表内业务授信与表外业务授信统一,对表内的贷款业务、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贴现等业务和表外的信用证、保函、承兑等信用发放业务进行一揽子授信。
(三)不同币种授信的统一,要做到本外币授信的统一,将对本币业务的授信和外币业务的授信置于同一授信额度之下。
(四)授信对象的统一。商业银行授信的对象是法人,不允许商业银行在一个营业机构或系统内对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支公司客户授信。
第五条 商业银行对每一个法人客户都应确定一个最高授信额度。商业银行在确定对法人客户的最高授信额度的同时,应根据风险程度获得相应的担保。
第六条 对由多个法人组成的集团公司客户、尤其是跨国集团公司客户,商业银行应确定一个对该集团客户的总体最高授信额度,银行全系统对该集团各个法人设定的最高授信额度之和不得超过总体最高授信额度。
第七条 商业银行应及时掌握最高授信额度的执行情况,对最高授信额度的执行情况进行集中控制和监测,不允许有擅自超越授信额度办理业务的情况。
第八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和客户经营情况,适时审慎调整最高风险控制限额。但额度一旦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应相对稳定,银行不应随意向上调整额度。
第九条 商业银行应设计科学的风险分析评估模型或方法,以确定对某一客户的最高授信限额。风险分析、评估模型应定性与定量标准相结合。定性标准应至少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客户的风险状况。包括客户的财务状况、发展前景、信誉状况、授信项目的具体情况、提供的抵押担保情况。
(二)银行的风险状况。包括对银行的授权、目前的资产质量状况、资金来源或资本充足程度、银行当前的财务状况。对银行自身风险状况的分析在银团贷款或大型项目贷款时尤其重要。
(三)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包括客户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市场所占份额、国家风险等。
(四)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资源条件等。
第十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统一授信管理制度的要求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职能部门,有利于科学决策和风险控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审贷分离原则,保证授信额度审批部门与执行部门相互独立,形成健全的内部制约机制。
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统一授信审核、批准部门与执行部门要分清责任、协调运作。
最高授信额度确定后,各种具体授信形式的发放仍应由信贷管理部门逐笔审批,授信额度执行部门如国际业务部门,主要负责授信形式发放的业务操作和相应的风险防范及处置。
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确定统一授信的审批程序,审批程序应规范、透明,包括信息收集、核实,授信审核、审批的全过程。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设置专门部门进行管理,保证内部管理信息的充分流动,保证管理层能够随时了解授信额度的执行情况、客户的风险状况,保证统一授信管理的有效性。
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制定适当的信用授权制度。商业银行确定最高授信限额,应保证在规定的授权范围之内。商业银行应建立识别、监测、控制和管理信用风险的系统,以精确地确定授信的最高限额。
商业银行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应重视统一授信的管理方式,严格监督客户最高授信额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应对风险的发生负最终责任。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围绕统一授信制度,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建设,制定统一授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以及相关的业务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制定的统一授信管理办法和制度应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内部应加强对最高授信额度和授权制定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超越授权和授信额度开展业务的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统一授信管理方式的监督,重点审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和执行情况。对没有实行统一授信管理方式的商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情况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一)停办部分现有业务;
(二)不予批准新的授信业务;
(三)根据风险状况对资本充足率作相应调整。
第二十一条 本指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发布部门: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日期:1999年01月20日 实施日期:1999年01月20日(中央法规)
第四篇:统一授信
江 苏 银 行 文 件
苏银发〔2008〕475号
关于印发《江苏银行法人客户统一授信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分行,总行营业部、各直属支行:
为了规范全行授信行为,加强授信管理,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促进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总行制定了《江苏银行法人客户统一授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自文发之日起各行应按照本《办法》要求开展授信项目的申报、审批和管理工作,总行将对各行的统一授信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后续跟踪检查。各行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请与总行授信风险管理部联系。总行联系人:钱洲 联系电话025-58588303。
特此通知。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江苏银行法人客户统一授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授信行为、加强授信管理,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促进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试行)》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法人客户统一授信是指我行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统筹安排、限额管理对法人客户的统一授信总额,在客户的统一授信总额内操作和管理各类授信业务。
第三条 统一授信所指“统一”,包括以下四方面的统一:
一、授信主体的统一。即我行系统内只能由一个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授权权限对同一法人客户核定授信总额。
二、授信形式的统一。我行向法人客户提供的各种表内、表外授信业务都应纳入统一授信管理。
三、授信币种的统一。要做到本外币授信的统一,即无论本币授信业务还是外币授信业务,都统一折成人民币表示的授信额度和授信敞口。单个授信产品可以外币表示,但授信额度项下的各授信产品折算为人民币的总金额不得超过该客户的授信额度(按项目申报日我行中间汇率折算)。
四、授信对象的统一。授信对象必须是符合我行授信条件的法人客户,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客户不能成为我行的授信对象,经总公司授权的分公司除外。
第四条 我行统一授信产品分为一般风险产品和低风险产品(具体见附件《授信产品分类表》)。统一授信额度分为一般风险授信额度(简称授信额度)和低风险产品额度。目前我行的授信审批工作仅限于一般风险产品,低风险产品业务实际发生时(按授权权限)直接等额调增统一授信额度,无需进行授信额度的申报。
第五条 我行对单一法人客户的授信额度与该客户的低风险产品金额之和不得超过本行资本净额的10%,对集团客户的授信额度与集团各成员单位的低风险产品金额之和不得超过本行资本净额的15%。
第六条 我行法人客户统一授信执行流程化管理,分为授信受理与调查、授信审查审批、授信使用、授信后管理四大环节。
第七条 本办法适用于非金融机构法人客户。金融机构法人客户统一授信管理办法另行制定。集团客户统一授信应符合本管理办法的原则要求,具体操作按照《江苏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办法(试行)》和《江苏银行集团客户授信操作规程(试行)》办理。
第八条 各级从事信贷经营、审批、管理的人员均应严格执行本办法规定进行客户的统一授信工作,违反规定的将按照《江苏银行授信工作尽职实施细则(暂行)》和《江苏银行授信业务风险责任认定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二章 授信额度的基本要素和种类 第九条 授信额度定义
一、授信额度(即一般风险授信额度)指客户可以使用的一般风险产品的总金额;
二、授信敞口指授信额度扣减以低风险产品范围中的担保方式担保的授信部分(如开立银票的保证金部分)。
三、授信额度仅包括需单独核定授信担保额度的授信担保,不需核定授信担保额度的担保金额不计入授信额度。
第十条 授信额度的基本要素
授信额度的基本要素包括授信额度的种类及金额、授信敞口金额、授信产品的种类及金额、授信额度有效期限、授信价格、担保条件、额度使用条件及其他授信管理要求。
第十一条 授信额度管控原则
我行对一般风险业务实行以授信额度为上限的总量管控原则,即受信主体使用各产品授信金额之和不得超过批复的授信额度。
我行客户的授信存量超过对其核定的授信额度的,经营机构须拟定计划、采取措施将授信余额压缩到核定的水平以内,在此之前不得办理新增授信业务。
第十二条 授信额度的种类
一、授信按性质不同可分为综合授信额度和特别授信额
度
(一)综合授信额度是指在对客户的资信情况及融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核定的客户在一定期限内及一定条件下在我行办理一般风险业务的最高额度。包括满足客户流动资金周转的授信和项目类贷款。
(二)特别授信额度是指我行因客户临时性或特定需求,在已确定的综合授信额度无法覆盖、或者我行未给与综合授信额度的情况下,经过正常的审批程序为客户核定的一次性、不可循环使用的授信额度。
二、按是否向客户做出承诺,分为内部授信额度和公开授信额度
(一)我行对统一授信范围内的所有客户均先核定内部授信额度,对符合条件的客户,在内部授信额度内核定公开授信额度。公开授信额度不包含项目类贷款。
(二)内部授信额度指我行不向客户做出承诺、不签订公开授信协议、不通知客户,由我行内部掌握的授信额度。
(三)公开授信额度是在我行内部授信的基础上核定的,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优质客户提供的在一定期限、一定条件下使用本行授信额度的公开承诺。我行可以根据授信方案由总行或分行与客户签订公开授信协议。客户可以在公开授信协议规定的条件下,方便的使用我行的授信额度。
三、按照客户的类型,分为集团客户授信额度和单一法人客户授信额度
(一)集团客户授信额度是我行在考虑集团整体风险的前提下,先对整个集团核定授信额度,再将授信额度在集团成员单位间进行分配,集团各成员单位在分配的额度内办理授信业务。各成员单位授信额度合计不得超过集团授信额度。
(二)单一法人客户授信额度的授信对象为非集团客户以及按照《江苏银行集团客户授信操作规程(试行)》规定暂不实行集团授信的客户。
第十三条 授信额度的期限
我行授信额度(项目类贷款除外)的有效期原则上为一年,以授信额度的批复日期为起始日。授信批复(除项目类贷款批复外)启用时间不超过3个月,即自批复日起满3个月仍未启用授信额度的,我行将终止该授信额度,原批复文件自行作废。项目类贷款批复的启用时间不超过6个月。批复中有明确约定的按照批复执行。
客户在使用授信额度期间,单笔授信业务的发生日须在授信额度到期日前,单笔授信业务的到期日不得超过授信额度到期日后的半年(授信产品期限超过一年的除外)。授信额度到期后自动终止,原授信额度项下不得继续办理新的授信业务。各级信贷经营单位应在授信额度到期前至少60天,完成新一轮授信的上报工作。集团客户统一授信按照《江苏银行集团客户授信操作规程(试行)》办理。
第十四条 授信担保
授信担保的方式分为保证、抵押和质押。担保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第十五条 额度调剂规则
符合本条规定的额度串用,信贷经营单位无需再报批,可以直接串用。不符合本串用规则的,需报原审批机构审批。授信批复中有明确规定的按照批复要求执行。
一、低风险产品、一般风险产品之间不得互相串用。二、一般风险产品分为短期流动性产品、贸易融资类产品、特定产品。特定产品不得与其他产品串用。短期流动性产品中的透支贷款、非融资类保函不得与其他产品串用,需单独核定。
三、短期流动性产品和贸易融资类产品串用规则如下:
(一)贸易融资类产品可以串用短期流动性产品额度,短期流动性产品不得串用贸易融资类产品额度。
(二)短期流动性产品和贸易融资类产品中,不同产品之间可以按照以下串用规则进行串用。
1.风险系数高的额度可以直接用于办理风险系数低的授信业务品种,风险系数相同的品种可相互串用。各产品间串用比例为1:1,即被串用品种额度等额减少。风险系数低的额度不可串用为风险系数高的授信业务品种。
2.如为多币种混合授信额度,不同币种产品间占用时,应按项目申报日我行中间汇率折算。
3.集团内部成员间的额度串用需报原审批机构审批。
第三章 授信额度的核定
第十六条 我行企业法人客户统一授信额度的核定需要考虑下列因素
一、信用记录。通过征信系统和其他渠道了解客户在我行以及他行的信用记录。
二、客户信用评级。现阶段在总行评级系统尚未上线前,可以参考他行的信用评级,待我行评级系统上线后,按照我行评级办法测算客户评级,并作为统一授信的参考依据。
三、经营情况。借款人的经营能力、盈利模式、管理水平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未来几年中借款人的发展战略、具体步骤和措施等。
四、授信用途。通过分析客户前三年及未来一年的资金需求以及负债水平,综合判断客户真实、合理的融资需求及授信用途。
五、还款能力。测算客户贷款期内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或者其他的还贷来源,判断还款能力。
六、担保条件。关注第二还款来源的的代偿能力,或者抵(质)押物的变现能力和变现价值。
七、他行授信的融资条件。原则上我行授信的融资条件不得弱于他行。
八、以往合作。综合考虑我行与客户的合作情况,以及我行的综合收益状况。
第十七条 新建企业法人客户统一授信额度核定的原则(不含项目贷款,项目贷款按相关规定执行)
对于新成立的客户(指成立未满1年或从事主要经营活动未满1年的客户),综合考虑其资本状况、财务状况、资金用途、还款来源、担保状况等因素后,在不超过其有形净资产1.5倍的范围内确定客户的基本授信额度。
第十八条 事业法人客户统一授信额度核定的原则
(一)对已实施企业化改制并按企业会计准则编报财务报表的事业法人客户,可以按企业法人客户的原则核定授信额度。
(二)对未实施企业化改制的事业单位,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客户的偿债资金进行分析。首先对该偿债资金用途是否受限制、可否用于偿还本行债务、来源是否可靠等进行定性分析,再结合客户前三年实际收入与支出状况,合理预测未来可用于偿债的资金总额,最终确定客户的授信额度。
第十九条 项目类授信额度核定的原则
项目类授信额度的核定须根据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项目的总投资,并对项目的市场情况、资金安排、工程进度、还款来源、还款期限及担保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项目的授信额度。
第二十条
公开授信额度的确定原则
一、客户须满足的条件:
(一)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可靠的商业信誉,外部评级等级较高(一般应在AA级以上),经营规模和资本实力在同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
(二)客户所处行业较好,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连续三年来未出现亏损,且近两年增长势头良好;
(三)已发放授信业务的风险分类等级为正常类;
(四)信用良好,在本行不欠息,无不良还贷记录;其他对外债务(包括或有债务)处于正常状况,无明显会引起法律纠纷的债务;
(五)与本行有良好的合作前景,或向其公开授信可为本行带来较好的效益;
(六)其他必要条件。
二、公开授信额度不得超过客户的内部授信额度。公开授信额度不包括项目类贷款。
三、根据风险控制的要求和客户的实际需要,公开授信可以是各项授信业务的综合额度,也可以是某单项授信业务的额度。
第四章 授信受理及调查
第二十一条 我行授信实行双人调查、集中审查、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制度。
第二十二条 法人客户统一授信受理及上报流程 分(支)行信贷经营单位接到客户授信申请后,根据我行信贷政策、有关贷款管理规定结合授信申请人提供的资料,对客户进行初步筛选。对属于第二十七条范围的客户不得提供授信。对初步筛选符合受理条件的客户,信贷经营单位应开展尽职调查,收集相关授信资料,并形成调查报告。
分(支)行经营单位申报项目中涉及国际业务品种的,须报各级国际业务部就贸易融资品种、额度的合理性以及产品的风险出具专业意见,分行权限内的项目报分行国际业务部出具书面意见,上报总行的项目由总行国际业务部出具书面意见。银团贷款(含行内银团)、异地授信、集团客户授信按我行相关规定报总行公司业务部门出具书面意见。分(支)行经营单位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连同其他授信调查资料按照规定程序一同移交各级授信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集中审查。具体上报材料见《江苏银行公司业务授信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 授信调查是指客户经理对申请人或目标客户进行全面调查,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对客户和授信业务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客户受信资格的合法性、客户的偿债能力、授信业务的合规性等做出全面调查评估的过程。
第二十四条 授信调查应坚持“双人调查”的原则,要有明确的主办人、协办人,实地调查为主、间接调查为辅,通过走访客户的财务部门和生产经营场所、主要管理者、商业往来客户和其他债权人等,获取第一手现场调查材料,全面了解申请人公司治理、组织架构、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及行业信息,必要时,可通过外部征信机构、政府有关部门、社会中介机构或其他商业银行对客户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并作备案。
第二十五条 客户经理应履行的授信业务调查职责
一、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我行授信风险管理政策、制度;
二、受理客户授信申请,完成客户初选;
三、开展尽职调查,按照授信业务资料清单要求收集整理资料和信息,并对上报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
四、授信风险分析和评估,完成授信调查报告;
五、其他相关工作。
第二十六条 授信风险分析和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授信申请人的诚信;
二、贷款用途;
三、授信申请人的财务状况;
四、授信申请人的经营情况及借款人所属行业的发展前景;
五、授信申请人的现金流量预测,以及在正常与受压力情况下的还款能力;
六、抵质押品的估值及有效性;
七、第二还款来源的代偿能力;
八、综合回报及与我行的关系;
九、其他。
第二十七条 我行不得提供授信的项目
一、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和基本条件;
二、生产、经营或投资被国家发改委等政府主管部门列为淘汰类的项目或其他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或项目。
三、客户未按国家规定取得项目批准文件、环保批准文件、土地批准文件和其他按国家规定需具备的批准文件的;
四、贷款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
五、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从事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等投资;
六、有其他违法经营行为的。
第五章 授信审查、审批
第二十八条 授信审查、审批流程
各级授信风险管理部门对信贷经营单位报送的授信资料的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初审,对不符合要求的,退回报送部门,并给予补充资料的书面反馈。授信审查部门以收到完整、合规申报材料的日期为正式受理日期。
分(支)行授信风险管理部门收到授信申报材料后,按照《江苏银行公司业务授信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对资料的完整性、合规性和项目的信用风险进行审查,并独立发表审查人和部门审查意见,提交分(支)行授信评审委员会审议。
分(支)行权限内的授信项目,经过分(支)行贷款审查委员会审议后,由有权审批人审批。超过分(支)行权限的项目,还须报上一级授信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审查。银团贷款(含行内银团)、异地授信、集团客户授信按我行相关规定报总行公司业务部门出具书面意见。所有涉及国际业务的项目由总行国际业务部就贸易融资品种、额度的合理性以及产品的风险出具书面的专业意见后,再连同其他授信资料报送总行授信风险管理部审查。
总行授信风险管理部审查后,出具审查意见,提交总行授信评审委员会审议,报有权审批人审批。项目同意后,由授信风险管理部门向授信申请部门出具正式批复。
第二十九条 在授信审查过程中,审查人员可视需要走访调查客户,对授信方案、授信条件进一步沟通、完善。
第六章 统一授信管理
第三十条 凡是与我行建立了信用业务关系,或申请建立信用关系的法人客户都必须纳入统一授信管理。
第三十一条 我行统一授信原则上一年一授,在授信期限内通常不得调整。在授信额度有效期内,有充分理由,确有调整需要的,应按原审批程序重新报批。
第三十二条 总行授信评审委员会是全行授信业务的最高决策机构。授信风险管理部是统一授信的审查和管理部门。分支行各级信贷经营单位和放款审核部门是统一授信的执行部门和授信额度的使用控制部门。
第三十三条 授信额度的日常监测与控制
我行对客户的授信业务实行授信额度控管。各级信贷经营单位要建立授信的台帐,对受信主体使用授信额度的情况进行监控,不得超授信额度办理业务。
各级信贷经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授信额度的使用条件,包括落实授信前提条件和授信后的管理要求。未满足授信额度使用条件的,不得办理授信业务。
放款审核部门根据批复文件以及信贷经营单位提供的放款材料,审查授信发放条件是否已经落实,并进行授信额度的管控。
各级风险管理部门应督促信贷经营单位做好授信额度的执行与使用工作,并不定期进行授信管理工作检查。
第三十四条 信贷经营单位必须按照《江苏银行公司授信业务贷后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进行授信后管理,定期监测客户的经营、财务、负债水平、对外担保等情况,对客户出现的不利于本行债权的事项,按照《江苏银行客户重大风险报告制度》的相关要求,及时向各级职能部门汇报,并提出调低客户授信额度或加强风险控制措施的建议。
第三十五条 在授信实施过程中,如发生下列情况,应及时评估由此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或者取消授信额度。对公开额度授信客户,应通过发送《调整/取消公开额度授信通知书》来调整或者取消原公开授信额度。
一、受信客户发生经营困难或财务困难。
二、市场发生重大变化。
三、用于担保的抵(质)押物价值或保证人的保证能力发生变化。
四、未经本行同意擅自改变贷款原定用途,挪用贷款或用银行贷款从事非法、违规交易的。
五、拒绝接受我行对借款人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其他经营财务活动监督、检查的。
六、客户提供虚假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七、受信客户法定代表人、组织架构、经营机制等发生重大变化。
八、涉入或即将涉入诉讼、仲裁或其他法律纠纷。
九、受信客户出现不良还贷记录或其他违约行为。
十、有可能影响本行债权安全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六条 严禁系统内多头和分散授信,原则上我行对单一法人客户按属地原则只能有一家分支机构对其实施授信。原有系统内存量多头授信和分散授信应按照总行要求逐步清理,最终全部实行统一授信管理。
第三十七条 为客户核定的授信额度(公开授信除外)是本行的重要商业机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泄露。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八条 对各类授信工作人员在授信额度的申请、审批、执行、管理工作中发生的以下违规、越权及其他未尽职行为,总行可依照《江苏银行授信工作尽职实施细则(暂行)》等相关规定进行问责:
一、突破授信额度或者授信敞口为客户办理授信业务的;
二、超授权审批项目及未按规定流程审批发放授信的;
三、未按照批复要求落实审批条件或者授信管理要求的;
四、客户经理虚报、漏报客户真实情况,或没有按规定认真调查、玩忽职守、谋取私利、造成资金损失的;
五、对于客户已发生或能够预计将要发生本办法第三十五条所列的重大风险情况,相关授信工作人员未按总行规定进行预警并及时调整客户授信额度的;
六、其他违规行为。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江苏银行授信风险管理部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授信产品分类表
主题词:风险管理 统一授信 办法
内部发送:董事会,监事会,行长室,办公室,授信风险管理部,计划财务部,公司业务部,零售业务部,国际业务部,营运部,内审部,法律合规部。
联 系 人:钱洲 联系电话:58588303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 2008年11月27日印发
第五篇: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2006
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
(银监发„2006‟69号 2006年9月26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机制,规范小企业授信管理,明确授信工作尽职要求,促进小企业授信业务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是指商业银行从事小企业授信业务调查、授信审查、授信审批、授信后管理等各项授信业务活动的工作人员履行了本指引规定的最基本的尽职要求。对微小企业的小额授信,商业银行可视情况简化上述授信环节,适当扩大客户经理授权。
第三条 商业银行应制定小企业授信政策,建立决策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操作流程,并及时进行评估和完善。
第四条 商业银行制定的小企业授信政策应体现小企业经营规律、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特点,并实行差别化授信管理。
(一)应注重实地调查和信息收集,了解和掌握客户经营动态和资信状况。
(二)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合理设定对小企业授信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三)应建立风险定价机制,对不同小企业或不同授信实行差别定价,并随风险变化及时调整。
(四)应对小企业授信业务单独核算。
(五)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小企业信贷人员的收入与业务量、贷款风险、贷款收益等指标挂钩。
(六)应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推出符合小企业需求的授信产品和金融服务。
(七)应以客户为导向,建立灵活适用的授信工作机制,在授信金额、利率、期限等方面满足小企业灵活、多样的信贷需求。
第五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小企业授信管理部门和专业队伍。小企业授信业务应实行客户经理制,坚持双人进行业务调查。
第六条 商业银行应鼓励客户经理在商业银行服务所在社区建立广泛的、经常性的社区关系,以收集信息,提高效率,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
第七条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小企业授信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更新理念,掌握小企业授信业务特点和风险控制方法,提高营销和收集、整理、分析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能力,熟悉小企业授信工作职责和尽职要求,逐步形成良好的小企业信贷文化。
第八条 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人员及授信工作尽职评价人员应遵循客观、公正、诚信原则,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人为的外部因素干扰。小企业授信工作人员应在授信业务活动中声明是否为授信申请人的关系人。
第九条 商业银行应加强小企业授信档案管理,对银企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各种形式的往来及违约纠正措施进行客观、全面的记录并存档。
第十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评价制度及相应的问责与免责制度,明确规定各授信部门、岗位的职责和尽职要求,对违法、违规造成的授信风险进行责任认定,并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二章 授信调查尽职要求
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发展战略和小企业业务特点,细分市场,研究各类目标客户群的经营规律和风险特征,明确客户的基本准入条件。
第十二条 客户经理应根据授信种类收集客户基本信息,包括客户身份证明、授信主体资格、财务信息等,具体参见《附录》中的“客户基本信息提示”。
第十三条 客户经理应关注并收集客户的非财务信息,包括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信息及家庭资信情况、企业经营管理、技术、行业状况及市场前景等,具体参见《附录》中的“非财务信息提示”。
第十四条 客户经理应对客户提供的资料以及所收集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核实,核实的过程和结果应予以记载。核实应以实地调查为主。信息收集与核实可同时进行。
第十五条 客户经理应根据调查核实的信息,编制有关小企业或其业主或主要股东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作为分析客户财务状况和偿还能力的主要依据。
第十六条 客户经理应根据核实、分析结果,出具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对客户借款事由、还款能力、现金流量、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信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授信品种、金额、用途、利率、服务收费、期限、偿还方式、担保条件等提出建议。
调查报告内容还须包含对银监会等相关征信系统中有关小企业及其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的查询情况。
撰写调查报告应遵循适用、精炼和标准化,在90天内向同一客户多次授信时,经确认客户资信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原有调查报告在补充有关情况后继续有效。
客户经理应对调查报告中所含信息的真实性及调查结论负责。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可授予客户经理一定的授信权,经授信调查、核实后,两名客户经理可在权限内决定是否予以授信,并实行双签制。对微小企业的小额授信,客户经理可把客户生产经营货款回笼情况、缴纳各种税费情况、诚信记录等反映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的基本信息作为授信与否的主要依据。
第十八条 发生影响客户履约能力的重大事项时,商业银行应实地调查核实,并在档案中予以记载。同时,授信工作人员应加强沟通,确保各方均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影响客户履约能力的重大事项包括:
(一)外部政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二)客户业主或主要股东或关联企业超能力对外担保,或抵(质)押物价值发生重大变化;
(三)客户业主或主要股东或关联企业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
(四)客户业主或主要股东或关联企业涉及诉讼;
(五)客户业主或主要股东或关联企业有重大违约行为;
(六)客户业主或主要股东,或关键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发生变动;
(七)客户发生购并、重组或产权变更;
(八)其他。
第三章 授信审查尽职要求
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客户、不同授信品种的风险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授信审查要求。
对信誉良好的小企业客户实行相应的授信激励政策,可逐步提高授信金额、延长授信期限或提供其他授信优惠条件。
第二十条 授信审查人员应对授信材料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授信调查、授信审查环节可根据需要由不同人员同时进行。
第二十一条 授信审查人员应根据客户或其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的资产、负债、现金流状况等,对影响客户财务状况的各项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必要时可重新编制客户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第二十二条 授信审查人员应对客户经营状况、资信情况、抵(质)押物或保证情况及其他非财务信息等进行分析评价,审查或验证授信金额、授信期限和授信用途的合理性。
第二十三条 授信审查人员应根据审查与分析结果,出具书面审查意见。经审查同意的授信业务,审查意见应明确授信品种、金额、用途、利率、服务收费、期限、偿还方式、担保条件、授信条件等内容,并提示授信潜在风险。
授信审查人员应对审查意见负责。
第二十四条 商业银行可授权授信审查人员一定的授信权,经授信调查、审查后,授信审查人员和客户经理可在权限内决定是否予以授信,并实行双签制。
第二十五条 发生影响客户履约能力的重大事项时,商业银行应及时重新进行授信审查。
第四章 授信审批尽职要求
第二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建立差别化的小企业授信、授权机制。授信审批应在授权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权限审批授信。
第二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制定明确的小企业授信审批程序。授信审批应依据程序进行。
第二十八条 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不得用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的行业、项目和产品。
第二十九条 对关系人申请的授信业务,授信审批人员应申请回避。
第三十条 授信审批人员应出具审批意见。经审批同意的授信业务,审批意见应明确授信品种、金额、用途、利率、服务收费、期限、偿还方式、担保条件、授信条件等内容。
授信审批人员应对审批意见负责。
第三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按授信审批意见实施授信。授信条件发生变更的,商业银行应及时重新审批或变更授信。授信条件未落实或发生变更未重新审批的,商业银行不得实施授信。
第三十二条 商业银行在实施授信业务时应签署相应的法律文件,确保法律文件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可行性。
第五章 授信后管理尽职要求
第三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制定专门的小企业授信后管理监测制度,结合授信偿还方式,实施有效的授信后管理。发生影响客户履约能力的重大事项时,应及时形成书面报告。
第三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及本行风险管理制度,对已实施授信进行风险分类。
第三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授信客户的潜在风险并进行风险预警提示,具体参见《附录》中的“预警信号风险提示”。第三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授信后监测结果和风险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风险分类结果,并视情况决定是否对授信进行调整,包括展期、缩减授信、要求借款人提前还款、终止授信等。
第三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设定科学、合理的小企业坏账容忍度;对出现逾期或欠息的授信要及时清收处置,对需用法律手段进行催收的授信,应指定专人管理。
第三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合理的小企业不良资产核销机制。对核销的损失类授信要做到“账销、案存、权在”。
第三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将客户违约信息及时录入本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或在内部进行通报;应定期向银行业监管机构报告;应通过银行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小企业予以通报、曝光、联合制裁。
第六章 授信工作尽职评价要求
第四十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授信工作尽职评价制度。根据本行小企业授信业务发展状况,配备相应的授信工作尽职评价人员。授信工作尽职评价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授信专业知识。
第四十一条 商业银行须对授信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尽职评价,评价授信工作人员是否尽职,确定授信工作人员是否免责。评价可采取现场或非现场的方式进行。
授信工作尽职评价人员在评价中如发现重大违规行为,应立即报告。评价结束后应及时出具授信工作尽职评价报告。
第四十二条 商业银行对授信工作尽职评价人员发现的问题,应经过确认程序,责成相关授信部门或人员及时进行纠正。
第四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授信工作尽职评价人员的评价结果,对具有以下情节的授信工作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一)进行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遗漏重大信息的;
(二)未对客户信息资料进行核实,对异常情况未作进一步调查的;
(三)隐瞒真实情况的,特别是隐瞒与借款人关系,或隐瞒借款人、担保人及其业主的不良信用记录等;
(四)未按照规定对抵(质)押物进行实地核查的;
(五)授信决策过程中超越权限、违反程序的;
(六)未按照规定实施授信后管理,致使授信风险未及时防范、控制的;
(七)发现授信客户发生重大变化和突发事件,未及时报告,未及时进行实地调查,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
(八)未将客户违约信息及时向银行业监管机构报告的;
(九)不配合授信工作尽职评价人员的工作或提供虚假信息,对授信尽职评价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逾期不予纠正的;
(十)其他。
第四十四条 商业银行经检查监督和责任认定,有充分证据表明授信部门和授信工作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指引以及商业银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勤勉尽职地履行了职责,在授信出现风险时,应免除授信部门和相关授信工作人员的合规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开展的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的授信工作适用本指引。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参照执行。
第四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本指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其派出机构。
第四十七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第四十八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 录
一、客户基本信息提示
(一)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及复印件)和年检证明;
(二)贷款卡、银行开户情况;
(三)客户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身份证明及必要的信息;
(四)能用于编制近两年或当期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基本信息或已编制好的财务报表;
(五)客户业主或主要股东报告期存借款及对外担保情况;
(六)税务部门年检合格的税务登记证明和近一年税务部门纳税证明复印件;
(七)合同或章程(原件及复印件);
(八)董事会成员和主要经营管理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名单和签字样本等;
(九)若为有限责任客户、合资合伙客户或承包、租赁客户,要求提供董事会或发包人同意申请授信业务的决议、文件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件或证明;
(十)授信业务由授权委托人办理的,需提供客户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
(十一)其他必要的资料(如海关等部门出具的相关文件等)。对于中长期授信,还须有各类合格、有效的相关批准文件,预计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预计的资产负债情况、损益情况、项目建设进度及营运计划。
二、非财务信息提示
(一)客户关键人员如经营决策人员、主要执行人员和技术人员人员的个人职业经历、受教育背景、品行、健康状况等;
(二)客户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及其家庭其他投资、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情况;
(三)客户业主或主要股东家庭成员情况、家庭居住情况,婚姻状况,家庭大致日常收入、生活开支情况;
(四)客户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资信情况,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信息;客户在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的信用记录情况;
(五)客户近一年的水电费或其他公用事业收费清单;
(六)客户近一年的设备运转和开工率;主要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
(七)客户成品仓库的入库、出库情况;
(八)客户的纳税清单;
(九)客户的资产、职工人数、收入情况;
(十)客户近一年的现金流情况;
(十一)客户主要供应商和销售商情况;
(十二)其他情况。
三、预警信号风险提示
(一)与客户品质有关的信号
1.客户关键人员如经营决策人员、主要执行人员和技术人员失踪或无法联系;
2.客户拒绝提供与信用审核有关的文件;
3.客户隐瞒重要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如隐瞒资产、债务或抵(质)押品真实情况;
4.客户无恰当理由突然改变会计政策或核算方法以及折旧计提方式、存货计价方式等;
5.客户无正当理由撤回或延迟提供与财务、业务、税收或抵押担保有关的信息或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6.客户的竞争者、供应商或其他客户对授信客户的负面评价,以及媒体的负面报道;
7.客户改变主要授信银行,向许多银行借款或不断在这些银行之间借新还旧;
8.客户频繁更换会计人员或主要管理人员; 9.客户卷入法律纠纷;
10.客户有破产和解或破产重整经历。
(二)小企业业主及主要股东个人的风险预警信息 1.有赌博、涉毒、嫖娼等违法或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2.持有外国护照或拥有外国永久居住权,或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
3.被公众媒体披露的其他不端行为;
4.社会公众对客户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个人品质、行为反映不良;
5.客户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个人纳税额大幅度下降。
(三)客户在银行账户变化的信号
1.客户在银行的存款不断减少或出现异常变化; 2.对授信的长期占用;
3.缺乏财务计划,如总是突然向银行提出借款需求; 4.短期授信和长期授信错配;
5.经常接到供货商查询核实存款情况的电话; 6.突然出现大额资金向新交易商转移。
(四)客户管理层或关键技术人员变化的信号 1.关键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行为异常; 2.财务计划和报告质量下降; 3.主要业务频繁变化;
4.对竞争变化或其他外部条件变化缺少对策; 5.核心盈利业务削弱和偏离; 6.以往的合作伙伴不再与其合作; 7.不遵守授信承诺;
8.管理层能力不足或构成缺乏代表性;
9.缺乏技术工人、工资不能正常发放或有劳资争议。
(五)业务运营环境变化的信号 1.存货异常变化;
2.工厂维护或设备管理落后; 3.主要业务发生变动;
4.缺乏操作控制、程序、质量控制等; 5.主要产品线上的供货商或客户流失; 6.水电费或其他公用事业收费的支出显著减少。
(六)财务状况变化信号
1.付息或还本拖延,经常申请延期支付,或申请实施新的授信,或不断透支;
2.申请实施授信支付其他银行的债务,授信抵押品情况恶化或再次用于抵押;
3.客户或其业主或其主要股东向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抵(质)押物担保或保证;
4.客户主要股东向其他人转让或拟转让股权; 5.客户财务比率指标恶化,包括:
(1)流动性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过低;
(2)杠杆比率如负债比率过高,经常用短期债务支付长期债务或作为长期资金使用;
(3)保障比率如利息保障倍数过低,现金流不足以支付利息;(4)获利能力比率如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大幅下降。6.应收、应付项目发生异常变化;
7.支票收益人要求核实客户支票账户的余额; 8.定期存款余额减少;
9.授信需求增加,短期债务超常增加; 10.客户自身的配套资金不到位或不充足; 11.其他银行提高对同一客户的利率;
12.客户申请无抵(质)押授信产品或申请特殊还款方式; 13.银行无法控制抵押品和质押权;
14.客户无形资产占比过高或者无形资产估价过高; 15.客户或有负债大幅增加; 16.客户关联交易增多。
(七)客户履约能力变化信号 1.客户现金流出现问题;
2.客户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下降; 3.客户还款记录不正常或未按合同还款;
4.客户欺诈,如在对方付款后故意不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5.客户弄虚作假(如伪造或涂改各种批准文件或相关业务凭证); 6.客户主要业务或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动。
银监会就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答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2006年10月09日源:银监会网站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
《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
答记者问
来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此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制定《指引》的政策背景是什么?
答:2005年,银监会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颁布一年来,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克服困难,着力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大力开发小企业贷款的新产品和新模式,在建立和完善小企业贷款的“六项机制”方面出现了一些可喜的转变:部分银行建立了专门的小企业贷款审贷和管理队伍,或成立小企业经营事业部(SBU),设计“打分卡”,简化小企业贷款业务审批流程,提高效率,满足小企业贷款“短平快”的特点;相当一批银行在贷款风险定价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些银行建立了专门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少银行建立了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登记制度,加大对违约信息的通报和披露力度。
目前,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共识,但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工作,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如,尚未建立针对小企业贷款的差别化监管措施,目前的监管考核制度特别是不良资产问责考核制度、授信工作尽职要求主要适用于大中企业或集团客户,不能适应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要求。为此,必须为小企业授信业务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业务。
问:制定《指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指引》从小企业授信工作实际出发,遵循《指导意见》和“六项机制”的基本要求,以授信工作流程为链条,力求减少对大中型企业授信工作共性问题的重复,力争强调、突出小企业授信工作的差异性,体现小企业授信问责和免责的特殊性。
制定《指引》的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持续落实《指导意见》和“六项机制”。明确商业银行对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规定,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和“六项机制”(即贷款风险定价、独立核算、贷款审批、激励约束、人员培训、违约信息通报),转变经营理念、创新体制机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为小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二是构建独特的小企业信贷文化。小企业具有抗风险能力弱,财务信息不全,融资渠道单一,担保能力不足,资金需求急、频、小等特点,如果银行以大中企业的营销手段拓展小企业授信业务,势必导致成本过高,影响积极性。《指引》通过设定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基本要求,引导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流程改造和差别化授信管理,打造小企业授信工作平台。三是促进小企业授信业务可持续发展。《指引》通过促进商业银行完善小企业授信业务工作机制,规范授信管理,明确尽职工作的最低要求,合理界定免责范围,严格控制道德风险,引导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理性地拓展小企业授信业务,并通过有条件免责的方式,消除商业银行及信贷人员的顾虑,从根本上促进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指引》以建立与小企业授信业务相适应的信贷文化为出发点,研究符合小企业信贷流程特点的授信尽职工作要求,尽可能体现前瞻性、专业性、可行性和合规性。一是前瞻性。《指引》着眼于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前景,在授信要求上体现合理压缩信贷层次、适当简化程序的导向,对现有的制度框架有所突破,以构建小企业独特的信贷文化,适应小企业多样化的需求。二是专业性。《指引》意在建立并完善专业化的小企业授信工作机制,在客户经理队伍、业务受理与调查、授信分析与评价、信用评级、授信决策、授信尽职评价等方面均突出了差别化和专业化。三是可行性。《指引》充分考虑小企业风险特征,突出各项条款的可操作性。原则上只界定开展小企业授信业务的最低尽职要求,为商业银行留出一定的操作空间。四是合规性。《指引》考虑了有关监管规定及商业银行的通行做法,依然充分体现合规性要求。
问:《指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指引》共分7章48条,基本覆盖了小企业授信业务的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对商业银行从事小企业授信业务调查、授信审查、授信审批、授信后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尽职要求作出了规定,对尽职调查和问责要求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外,针对授信过程的不同环节的主要风险点,《指引》还编制了《附录》,列出了近百条风险提示内容,包括: 客户基本信息提示、非财务信息提示、预警信号风险提示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从适用的机构讲,《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参照执行;从适用的业务范围讲,《指引》适用于商业银行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的所有表内外授信业务;从适用的人员讲,商业银行所有参与小企业授信调查、授信审查、授信审批、授信后管理的人员,以及对小企业授信工作人员的尽职情况进行独立调查的授信工作尽职调查人员都要根据《指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职责。
问:《指引》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什么?为什么不提“中小企业”?
答:《指引》中的小企业泛指各类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小型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并明确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参照原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以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通常人们从企业规模角度将中型和小型企业统称“中小企业”,而《指引》没有包含中型企业,是在现实经济中,中型企业与数量更为广大的小型企业相比,在贷款难问题上远没有后者那样存在着普遍性和复杂性。很多国家为促进小企业发展,都专门制定了政策甚至立法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从授信管理角度看,中型企业授信管理比较接近于大型企业,小企业授信管理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要求。为了促进和指导各银行不断改善对小企业的授信工作,因此,《指引》专门对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要求进行了规定。
问:《指引》与银监会2004年出台的《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有何不同?
答:《指引》借鉴了银监会2004年7月出台的《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以下简称《授信指引》)的框架结构和部分条款内容,但力争适应小企业的授信特点,突出小企业授信工作的差异性、特殊性,探索有别于大中型企业授信的管理模式。与《授信尽职指引》相比,《指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简化微小企业授信环节。如要求对微小企业的小额授信,商业银行可视情况简化上述授信环节,适当扩大客户经理授权。二是建立灵活的授信机制。如要求应以客户为导向,建立灵活适用的授信工作机制,在授信金额、利率、期限等方面满足小企业灵活、多样的信贷需求。三是强调专业化经营。如要求商业银行应建立小企业授信管理部门和专业队伍。小企业授信业务应实行客户经理制,坚持进行双人业务调查。四是鼓励授信人员贴近客户。如要求商业银行应鼓励客户经理在商业银行服务所在社区建立广泛的、经常性的社区关系,以收集信息,提高效率,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五是注重非财务信息。如要求客户经理应关注并收集客户的非财务信息,包括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信息及家庭资信情况、企业经营管理、技术、行业状况及市场前景等,具体参见《附录》中的“非财务信息提示”。六是不过度依赖企业财务报表。如要求客户经理应根据调查核实的信息,编制有关小企业或其业主或主要股东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作为分析客户财务状况和偿还能力的主要依据。七是调查环节突出适用性。如要求撰写调查报告应遵循适用、精炼和标准化,在90天内向同一客户多次授信时,经确认客户资信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原有调查报告在补充有关情况后继续有效。八是突出简化流程。如规定商业银行可授予客户经理一定的授信权,经授信调查、核实后,两名客户经理可在权限内决定是否予以授信,并实行双签制。对微小企业的小额授信,客户经理可把客户生产经营货款回笼情况、缴纳各种税费情况、诚信记录等反映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的基本信息作为授信与否的主要依据。九是强调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如规定对信誉良好的小企业客户实行相应的授信激励政策,可逐步提高授信金额、延长授信期限或提供其他授信优惠条件。十是不实行“零风险”考核。如要求商业银行应设定科学、合理的小企业坏账容忍度。十一是探索更为合理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如要求商业银行应建立合理的小企业不良资产核销机制,对核销的损失类授信要做到“账销、案存、权在”。十二是不搞终身追究制。如规定商业银行经检查监督和责任认定,有充分证据表明授信部门和授信工作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指引以及商业银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勤勉尽职地履行了职责,在授信出现风险时,应免除授信部门和相关授信工作人员的合规责任。
问:银监会今后还要采取哪些措施鼓励、支持和促进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
答:银监会将坚持把支持小企业发展置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审慎地推动我国小企业稳健发展。将抓紧研究和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损失准备金计提、坏账核销以及资本充足率计算等方面的差别政策,为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创造良好的监管政策环境;加强监管人员培训,建立一支专门的小企业贷款监管队伍,对小企业贷款业务实施具有扶助性的持续监管,支持小企业贷款业务创新。同时,加强对银行贷款集中度的考核,引导和督促中小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和资产结构,积极面向小企业贷款市场。此外,银监会将大力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梳理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银行债权,促进小企业征信系统建设,为小企业贷款业务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